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十篇

2024-05-23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氛围,激励策略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各种能力及行为品质的形成。可以说,搞好小学课堂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师首要关心的问题。如何搞好小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每一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理解和措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这些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告诉我, 要搞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重视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备好课,教好小学语文知识,更要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学必备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贯彻实施。

那么,什么是轻松的课堂氛围呢? 轻松的课堂氛围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平等的交流互动,实现感情融洽和谐、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其实,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也就是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验愉快的学习感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所以,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对学生学习品质和教学实际效果非常重要。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深入研究, 促使学生高效学习,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平等的师生观是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的关键

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这是因为轻松氛围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无拘无束交流和互动的场所。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无拘无束的交流互动,必须使教师和学生以平等为基础。传统教学中,要想实现轻松看问题的氛围是很难的,原因就是传统课堂教学不具备师生平等条件。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只能无条件服从,不能提出质疑,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正是传统教学中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平等,造成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课堂教学效果较弱的情况。不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很难实现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为此,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 更是实现轻松课堂教学氛围的必要条件。因为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 这种交流互动必须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和教师到达无话不谈的地步,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的交流互动。正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交流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教师的激励策略是点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

轻松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所以,要想激活课堂氛围,教师必须从学生身上寻找突破。每个人都有获得赏识的需要,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获得教师的赏识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课堂上老师的赞赏能够激起学生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而高效。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师生关系,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创造热情,对学生学习质量和能力提高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激励策略,赏识学生为获得知识做出的积极努力,赏识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三、展示教师的魅力是营造轻松教学氛围的有效手段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更与教师的表现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受到造就一支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重要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仅有着过硬的专用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有着优秀的个人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教师端庄的教 态、得体的 衣着、专业 知识和能 力 ,以及诙谐 幽默的语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都会成为学生积极学习和表现的动力,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教师要充分展示个人魅力,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加分。通过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 ,让学生喜 欢自己 ,喜欢所教 学科 ,这是小学 语文教师 必备的有效手段。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篇2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并且好奇心强,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当然,情境的创设应当建立在学生以及实际情况是否支持。例如,在教学《牵牛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创设春游的场景,让小朋友们自己去观察学校里栽种的牵牛花,让他们观察花的结构、形状和颜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很多关于牵牛花的知识,而且玩得很快乐,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多赞扬,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比大人更喜欢听到赞美的话语,他们都渴望听到老师的夸奖和赞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个简单的伸大拇指都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老师都更倾向于聪明的学生,忽略了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这在某种程度上使那些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捣乱,极大影响了课堂气氛。而且很多时候,老师不愿意营造这样的氛围,因此,出现了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下面安静地听课,抄写,这样导致了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新课标改革后对小学课堂的气氛非常重视,因此,这些年来,很多老师都在积极地活跃课堂气氛。要想活跃课堂气氛,首先,需要老师对在座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注。其次,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并且对学生的勇于发言加以赞许。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发言,想要发言。一般情况下,学生之间的提问或表达见解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老师应该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不吝啬地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给予赞美与鼓励。最后,众所周知,兴趣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对语文这门课程充满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思考语文学习中带来的问题。在积极地学习下,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

三、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语言魅力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幽默生动的语言不仅给学生带来欢乐,而且会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且跟随老师的语言进行大胆的想象,体会书中的语言意境,因此,老师生动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丰富的语文知识、典故对学生来说,都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以穿插讲一讲圣人孔子的故事。学生在了解这篇文章的背景后,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积极提问,举手,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

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上老师的情绪变化对学生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老师一直滔滔不绝,情绪也没任何波动时,那么学生就会在语文课堂中感到疲倦,课堂气氛也会因此变得非常沉闷。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节奏。比如,在文章的高潮处深情朗诵,或是夸张表演,这样都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情趣。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变化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而表情严肃,时而嬉笑,时而声调变高,时而降低,这远远比老师一个人空泛讲课要好得多。而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语文课中跟随老师愉快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五、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一般老师需要布置一些作业,这时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他们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作业上,从而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此,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布置作业。例如,教学《小池》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课后写一首关于初夏的风景,或者画一幅心中的小池等。

总之,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对学生积极的提问、主动的探索进行表扬,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认可,也体会到自己学习进步的快乐。当然,老师幽默的谈吐,对所学文章生动地描述,也会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课后布置一些开发性的作业也是对学生积极地学习必不可少的。总之,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毕竟师生间的和谐交流,默契合作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促使老师在教学中进步。

摘要: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积极听课,主动学习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会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同时,由于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发言,敢想,敢于探索。因此,如何营造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就需要教师思考了。为使学生在每天短短的一节课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活跃气氛,因此对如何营造这一氛围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跃气氛,营造氛围,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张莉.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活跃气氛[J].情感读本,2015.

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个困惑,就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研究表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方式很多,如优化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等。

一、如何认识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是班级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一般認为,课堂气氛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良好课堂气氛,即是所谓的积极的课堂氛围,它的基本特征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几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课堂纪律良好;二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三是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四是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五是师生互动和谐,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养成健康的学生人格,因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来维持秩序。因而是教学失败的表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由于语文课时多。内容富有人文性和育人性。因此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不仅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学科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在校学生的智力开发、品质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既是一项基本功,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

二、如何营造开课氛围

开课之前要让学生进入一种活跃状态,这就是营造开课的氛围。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的思维逐渐离开课间活动,进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渐渐集中起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在课前找一些学生亲切地谈谈话,讲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课讲授做好情感铺垫。

三、如何塑造亲和形象

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应是教师的一种修养。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常常板着脸孔,总是想着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试问,学生对你还有亲切感吗?学生还愿意与你交流吗?其实,教师的威信不是建立在严厉的外表基础上,而是来自于教师本身的学问和修养。微笑地面对所有学生,这是一种自信,一种完全有能力驾驭和征服学生的自信。

同时,这种微笑要求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真正关爱的外化表现,是一种真正愿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情感表露,而绝不是虚假、造作的表演。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就应该让自己有一种亲切感,用自己的这种情绪,去感染学生,去调动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怎样营造情境氛围

营造情境氛围,可以让学生沉浸其中,充分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喜爱之情。作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以其直观、生动的视听感受强烈地吸引着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去创设合适的课文情景,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能彻底改变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会涌现出更多的教学工具,只要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教师就应该取其精华,应用到教学中去。

五、如何营造课堂高潮氛围

课堂高潮氛围是师生双方激情的进发,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我们知道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

同时,教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态度、巧妙的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其中赏识教育就是极其重要的一法。小学生天生渴望被赏识。这就要求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从而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可以说,赏识教育能出学习兴趣,能出进步学生,能出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陈莹.营造中小学课堂气氛的有效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6期

小学语文如何营造课堂氛围 篇4

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于教学过程中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应用的教学技巧,即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一节课能否有效率的进行,影响的因素较多,但教师是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做到思想解放,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落后教育观念转变,为学生打造积极的、和谐的、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此外,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教师要以微笑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学生。面带微笑可以将学生对于教师的惧怕感、距离感有效消除,进而推动课堂氛围的轻松活跃;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充分的给予每一位学生尊重以及关爱。通过积极的互动交流,以平等身份面对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推动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心重。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知识,所以语文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为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潮流,教学期间教师要充分的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建教学情境,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汉语拼音的讲授中,教学内容可以动物发音、小游戏等方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课堂氛围

伴随科技的发展,在教学期间应用多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要素以及环节。应用多媒体过程中,其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给学生带来更直接、直观、生动和新鲜的感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于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领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万里长城》时,为了直观的让学生得到万里长城的宏伟和美景,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被配以背景音乐,以声形共同展示的方式感染学生,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并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喜欢上学习语文。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四、提高学生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是学生,所以遵循此原则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对于课堂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过程的能力,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于课堂上积极的引导学生,做到“有启有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进而配合教师共同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期间巧妙的创设悬念问题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导致的课堂气氛沉寂、学生学习状态缺少生气也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缺少互动的情况下,极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进而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课堂的气氛总以教师为主导。为了避免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出现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创建教学情境期间,不仅需要具有乐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进行教学。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将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让其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的探索问题,在此期间也能够将课堂气氛由单纯的教师主导形式装变为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氛围,并带动活跃性。

在进行创设悬念期间,以教学的问题和目标作为依据,推动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进行寻找答案。并且通过回答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言的能力,充分的建立起创新思维,带给学生更多的灵感,因此,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六、评价方式多元化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篇5

一、以良好教态营造轻松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 其教态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不是圣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遇到不顺心、不顺利的事情, 但是在进入教室前, 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教师能够保持轻松的教态, 学生受到感染, 就不会对教师产生恐惧的心理, 课堂气氛就会温和自然, 如果教师板着脸孔, 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学生就会产生紧张的心理, 课堂氛围也会严肃、生硬。在课堂教学时,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 一些班级在有些时候整体上比较沉闷, 即使教师保持良好的教态, 学生也无法活跃起来, 这个时候, 教师就要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 逐步摆脱沉闷, 回归轻松自然。

二、以赞扬激励营造轻松课堂气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 不如奖子一长。”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 并给予赞扬和鼓励。既要表扬学生对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的提高, 又要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良好表现, 同时还应表扬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赞扬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 老师的赞许, 同学的认同, 小小的奖品都能成为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 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教学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三、以动手操作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 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 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 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 手脑结合。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可以促使语文教学活动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 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 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动手实践的过程。比如, 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主题剪报活动, 然后将剪报成果带动课堂上进行分享, 并进行分类交流。学生展示个人的作品, 兴趣热烈, 课堂氛围轻松自然, 效果明显。

四、以游戏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 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 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 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 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 接受得也快。将游戏融入教学的方式, 改变了以往教师台上讲, 学生被动学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寓教于乐, 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实现完美结合。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很多。比如, “找朋友”, 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 让学生随机拿出其中一张, 一边唱“找呀找呀, 找朋友”, 当找对了以后, 对应的小朋友就唱“你是我的好朋友”, 如果找错了, 那个小朋友就直接摇摇头, 然后说“错错错, 你的朋友不在这儿!”当然, 游戏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要服从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只有恰当的运用才能营造轻松有效的课堂氛围。

五、以讨论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课堂讨论是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智力的有效办法。通过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逐渐进入一个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阐述原因,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对于那些胆子小的学生, 教师更要为其创造机会大胆表达。其次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的目的一个是要获得问题的答案, 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前, 教师要适当给予方法指导, 讨论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享讨论的结果。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学, 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课堂氛围轻松而热烈, 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能力。课堂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无论自己是否同意对方的观点, 都要仔细听完, 并将发言者的观点简要记录下来, 进行认真的思考。等其发言结束后, 可以根据自己想法提出不同意见, 而不是中间打断对方。

六、以民主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 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 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 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不是万能的, 教师也会犯错误, 在很多方面, 学生并不比老师差。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 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 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 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在这种民主的关系中, 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认识, 敢于指出教师的不足, 课堂氛围轻松融洽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 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2) .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篇6

一、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在课堂上的情绪还有氛围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以及学习效率。老师课堂的情绪反应不仅是教学态度的呈现,更是作为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表现。要保持最好的教学状态,就必须做好课前备课,对每节课所教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胸有成竹。要做到一旦走上讲台,心中只有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老师在课堂上投入,才有学生专心地学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这样,教师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学生的专心去回应教师。这样,我们的课堂氛围,才能一直持续下去。

二、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说白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决于教师是否可以成功地突破传统理念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既视为教学的对象,又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多方的实践表明,学习任何事物,学生若是带着兴趣,或是探求的方式去学习,那么效率定是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就让学生在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的时候传授课堂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课堂氛围欢愉。这样的氛围中很简单地就可以把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教学目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作出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

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 篇7

一、更新教学观念, 强化“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意识

长期以来, 语文课总是被社会定位为“少、慢、差、费”的课, 被老师称之为“最费力不讨好的课”, 被学生称之为“最不喜欢、最不受欢迎的课”。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总是单向传输, 讲啊讲, 练啊练的;学生被动听讲, 头疼、犯困、死记硬背, 在“题海”中受折磨, 普遍感到枯燥无味、压力大、效果差, 天真活泼的学生变成了语文学习的“苦行僧”。但在我和不少语文教师的心目中, 语文教学并不真的那么令人悲观。因为:一是语文课本身就有永恒的魅力;二是学生的内心实际上是向着语文的。那么, 怎么扭转这种现状呢?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非常明显, 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课标提出的要求, 最好的途径就是:营造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 让学生轻松、愉快、快乐、主动、积极、上进地投入学习, 这样才有可能扭转学生厌学语文的现状, 大面积地体现出有效语文教学的局面来。对此, 广大语文教师理应强化意识, 增强信心, 更新观念, 迎难而上。

二、精心设计导语, 揭开“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序幕

能不能激起学生好奇的涟漪, 荡起想象的浪花, 强化原有的求知欲, 一堂课的序幕———开场白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美感的导语, 或引起悬念, 或拨动情弦, 或于无疑处激疑, 精美的导语像一座桥梁, 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快乐学习、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 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到达下一站。如《雨霖铃》一课的导入:“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 是的, 在现实生活中, 别离是一种常事, 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透过诗行, 我们可以想见朋友‘禾黍秋风听马嘶’中的呆望;母亲送别儿子时的泪眼愁眉;可以感受到‘默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中包含的至理。今天, 我们来学习柳永的这首抒写离情的《雨霖铃》, 一起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 去感受情弦的脉动。”这样会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 激发兴趣, 快乐学习。

三、利用多样手段, 创造“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条件

一般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许多教师较重“讲”, 教学模式单一, 因而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一堂课不应光靠教师的讲解, 以教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 而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抓住时机, 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融入到课本内容或人物的语言、动作中去。在教学中, “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手段, 都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情况, 充分运用。另外, 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又如我在教《天净沙·秋思》时, 首先借助音乐把学生吸引进来, 继而让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进行诗歌朗读。其次亮出问题: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意境是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饶有兴味地主动、合作地参与探研、交流。第三, 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 凭借自己自由、大胆的想象, 绘画出一张画图来, 并相应地用自己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介绍画面的内容。最后, 让学生开放式地自己在课堂上当堂背诵诗歌。这样, 众多的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在一块, 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质疑, 夯实“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基石

快乐语文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标志是学生毫无顾忌、思维活跃, 敢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质疑提问能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因为疑是驱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动力, 疑能激发学生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探求的热情。如某语文教师在上《巍巍中山陵》一课时, 当他备课作教学设计时, 面临一个知识点 (中山陵大道两旁的树木是由落叶树与常绿树间种的) , 通过查阅教材及有关资料, 他准备在上课时这样解读:这样的间种缘于设计者立体审美的初衷, 因为秋冬季节, 落叶树的叶子都纷纷枯落了, 而常绿树仍郁郁葱葱, 远远望去, 一排黄、一排绿, 挺有层次感、立体感。这种解读似乎有点准确无误, 无懈可击。但此时有一学生提出质疑, 说应更深度地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老师听了相当意外, 但又非常高兴, 就用非常期待、欣赏的态度鼓励他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位学生说, 这种“间种”设计, 最可贵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象征义:之所以要种落叶树, 是因为它象征中山精神代代相传、薪火传承;之所以要种常绿树是象征中山精神万古长青、千古流芳……一番话引来了热烈喝彩、满堂掌声。实践证明,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多次练习中力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自然就化成了“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坚实基石。

五、倡导师生平等, 共当“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主人

不少学生反映, 他们为什么在语文课堂上学得不轻松、不快乐?是因为他们有压抑感、负重感、不安全感。这种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 学生担心自己学习不主动, 答问不对头、探求不积极, 会遭到老师的蔑视、歧视、批评和处罚;一是同学们倘若自己学习表现不佳、不从众、枪口不一致对外 (师) , 则会遭到同学的取笑、起哄、责怪和排斥。因此, 要消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压抑感、紧张感和自卑心理、从众心理, 最根本的是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教师观, 转变角色———从居高临下的传统师者形象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成为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互动交往, 共同探求, 共当主人, 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获得双赢, 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样, 师生这对教与学的双主人, 就可以携起手来, 共同“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了。

六、体现语言魅力, 引发“营造快乐语文课堂氛围”的效应

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

小学语文是非常灵活的,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教师应该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效果做充足的准备,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并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语言练习转变成以后写作的根本,一步一步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进而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有激情的讨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奏,适时地让学生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讲,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展示课堂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课文里的人物图片,并提问学生通过自己对丑小鸭的理解,认为丑小鸭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让学生去讨论。相信同学看过丑小鸭后,会有很多的感想,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整个课堂的气氛会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在讨论中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进而提升自己。

二、小学语文课堂需要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不受课堂、教材、教学方式的限制,可以把语文学习的内容变得更美好,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学习热情更高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去欣赏诗歌,每到语文课时,教师留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来朗读诗歌,让学生尽情地去享受,去想象诗词歌赋中的意境;其次,教师要合理地、科学地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给学生一点思路,让其更好地想象。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利用夸张的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一幅壮观的瀑布的奇观景象。可是,学生在朗诵中,或许并不能真正地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这时,教师就应把香炉峰瀑布的景观给学生做一个详细的描述,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放开思维去想象,这样教师在教授这一古诗时,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词,每一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向与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教学目标,从而,慢慢地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探讨、去想象、去讨论,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 篇9

传统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教学的方式是独白式的,而现代课堂则不尽然。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因此要经营好一堂语文课,让一堂课有实效,笔者以为

(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要经营好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不应也不能局限于教科书,而应融入生活、走向社会,教师应加强与时代、社会的对话,为语文教学注入时代活水。因此教师必须走在学生之前,自主学习,进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彼此间对话、交流。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的目标。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其次要设计好课堂步骤,共同配合。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要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合作讨论,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务之。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去实施,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教学的效果才会越好。

(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让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舞台。而新型教育中课堂应是由师生双方来演绎的场所,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是课堂能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课堂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敢于且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你的课堂。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情感入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很注重这一点。例如在教学《筏子》时,因为作者的感情湎改迳畛粒在开讲文章时,我让学生自己先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引导学生。有些同学把文章读了后主动说自己的体会,并且能由作者所写联系生活,联系自己,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那节课上下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让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想,一堂课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用情感去引导学生,相信上好一堂课并不难。

(五)重视生动多样的教法,激活课堂。

教学法不是一堆公式,其关键在于操作者的活用,教师的教法思路同样有一个求活的问题。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适时地进行操作,课堂才会生动。教师如果多年来一直秉承一种教学方法,一成不变,那么学生就会畏学厌学甚至懒得学。在此,我认为针对不同文体的篇目,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中,不要千篇 一律,一个模式,应采取不同的主体性教学方式,从多角度实施语文教学,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思维潜力。

诗歌散文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授课时有必要引导学生多朗读欣赏。阅读时要求他们尽量读出情感,读出风格,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领会其意境美,从而体会文本内容,这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常言道:“读书百遍其意自尽。”放开让学生去读,这是语文实施主体性教学最根本的一步。通过阅读过后,教师可以赏析引导,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对剩下的内容进行理解剖析。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敢于思维创新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新课程目标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鉴于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先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再分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然后让小组组长展示本组归纳总结的文言知识点,其他组补充纠正。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变了过去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灌”、“替”的做法,从而使他们在阅读文言文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经营好一堂课,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论高职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 篇10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堂,良好氛围,营造,策略

一、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 随着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高职学院, 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扩大, 但与之不成正比的是生源质量都呈大幅下降的趋势。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现在的课是越来越难上了。”这是大部分同事的体会, 尤其是教文化课的老师。对于这一点, 语文教师的感受更是深刻。在语文课堂上, 多数学生精神颓废, 甚至昏昏欲睡, 课堂气氛沉闷, 缺乏活力;课堂偶尔有点活力, 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某些学生有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出格表现”而吸引了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眼球。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果则是老师不得已地唱着“独角戏”, 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下面的学生们则是“哑口呆滞、沉默是金”, 老师成了为教学而教学的教学机器。因此, 教学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 更不必谈课堂的创新。

二、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成因

我认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即社会、学校、学生、教师和教材。

1. 用人单位选人才偏颇。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是作为技术劳动人员进入市场, 接受工厂企业的选拔。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受到商业利润和行业竞争的影响, 在选拔人才时往往更青睐不需要太多培训, 最好是能够“零距离”上岗的准熟练技工, 而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则没有太多的要求, 也很少在意。在这种“重技能操作、轻人文素养”的市场需求导向下, 多数学生都敏感地认识到, 学文化课“没用”, 还是学好专业课“实惠”。形成了这样的概念,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不起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2. 教育人才的观念相对狭隘。

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理解相对狭隘, 大部分学生和老师的认为是高职院校来就是要学技术的, 对于语文、英语、政治等这类文化课程则要尽量少占课时, 甚至都不需要开设。所以很多学校对文化课课时进行了缩减, 并且不断增加专业实训的时间和投入。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学生不想学, 任课老师的积极性受挫, 因此, 上课也就是应付了事, 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 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高职生都是中高考的失利者, 经受了失败和挫折之后, 往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破坏性, 具体表现为:第一, 降低学习动机:对学习无要求, 消极被动, 兴趣索然。第二, 认知出现故障:自惭形秽, 丧失信心, 对待学习自我放弃, 不战自败。第三, 情绪失控:烦躁、冷淡、悲观、沮丧、陷入抑郁状态。

4. 教学方法陈旧。

如何把课本知识讲清, 讲透、讲全, 是很多教师在教课时的主要着手点。但是这种机械地照本宣科, 很难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讲课时候就会很被动, 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也就谈不上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 科学地选择和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面对基础极其薄弱的职校生, 许多教师要么将学生视为不求上进, 朽木不可雕的“另类”, 甚至就干脆“我讲我的, 至于听不听就随你了”。这些做法都严重违背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 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

现有的教材选文大都是名家名篇, 相当比例的文章远离学生生活, 远离我们这个时代。学生大都觉得教材晦涩、枯燥、乏味, 实用性不强, 与专业学习脱节, 学习起来当然也就不感兴趣了。

三、营造高职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策略

鉴于以上的情况,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语文教学课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学生的专业需求, 变得有趣、有味和有用, 就成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师急需探讨的课题。我认为高职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它决定着学生对所学科目的重视程度及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的比重。语文是一门公共课, 更是一门必须学好的工具课, 它对求职和将来的发展影响都很大, 语文教师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天就应该强调这一点。学校应该改变“技能至上”的短视的育人观, 要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他们认识到, 语文等学科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知识, 而且可以提升自身的素养, 从而使自己在这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能活得好、发展得好。现在在某种程度来讲很多学生很“功利”, 他们觉得有用知识, 就会非常有兴趣地学习, 这样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效果好。

2. 调整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手段。

现代研究证明, 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得当, 对于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出发,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去学习。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辩论、演讲、面试、表演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他们“求新求变”的心理诉求, 激发学生们产生新的兴奋点, 就能做到维持和发展已调动起来的学习积极性。另外, 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如录像、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彻底改变过去“一支笔一张口, 教师满堂灌”的传统做法, 实现教学方式由单向式向双向式、由单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增强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3. 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正确、合理地评价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 也有利于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所以, 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必须重视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都渴望成功, 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只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而是采用多种形成性评价方式, 加强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的重视程度;同时要重视学生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并且, 教师应该特别重视评价的激励性作用,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施展才能, 促使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从而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化。

4. 革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 但绝对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工具或依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 教师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 做到以教材为基本素材, 以现实生活为保鲜剂, 以其他知识为催化剂。教学内容应是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而“再造”的, 是带有个性烙印的。教师选择和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注重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 是能够使他们提出问题、产生想象的。

总之, 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是很多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 变被动为主动, 变不利为有利, 变消极为积极, 从而打破语文课堂沉闷乏味的局面, 在轻松的教学氛围里, 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 2006, (1) .

[2]阎立钦, 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MPLS-TP下一篇:古代西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