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十篇

2024-09-12

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篇1

现在, 很多学校都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值得大家关注。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可以一概而论, 而应该辩证看待, 理智地看待它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立足实际, 创新理念, 机智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将一个完整的任务层层划分为一个个小任务,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鲜明的计划将大任务分阶段性完成, 不断地向总任务一步步靠近。也就是将一个大的目标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 分化成教学情境的不同小节, 每个小节都务必达成一个小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可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为学生设计任务

教师必须依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不同学段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教学目标等, 设计教学任务, 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再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学习任务, 并在此过程中, 不断开发并生成新的语文教学内容。比如, 可以分为三类任务——单一任务、梯次任务与综合任务。

单一任务是识字类、朗读类、记忆类任务, 梯次任务是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的任务, 综合任务是听说读写结合的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实际来设计这不同类型的任务, 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完成任务, 实现发展。

二、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在布置好学习任务之后, 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全身心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 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是比较弱的, 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与引导, 需要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与巩固新的语文知识。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内容的过程中,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鼓励者、帮助者, 而非越俎代庖者。在此过程中, 教师必须及时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尽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并在此过程中, 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精神, 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评价自己的语文认知水平, 准确理解与运用语文知识。当然, 还要告诉学生:在语文探究过程中遇到障碍时, 可以通过下列诸多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查阅学习辅导资料、同学与老师、上网查资料等。此外, 还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指导学生完成比较单一的语文学习任务, 因为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甄别能力、整合能力、运用能力等毕竟有限。

三、进行效果评价

在任务完成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效果评价了。因为任务教学的目的就是达到良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进行评价时, 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 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课堂中, 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 而学习结论的准确与否就显得次要些。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是观察法和结果评价法。值得注意的是:有时, 从结果看, 部分学生在结束“任务”后没有很难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但从过程看, 他们能正确运用思路和方法, “任务”还是完成的, 因此, 从发展的角度讲, 对他们也要予以肯定的评价。

以上, 我们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希望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惠珍.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3) .

[2]王育红.通过互动式课堂模式促进学习者学习自主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1) .

[3]朱小灵.探究式学习课堂模式的本质与原则[J].文学教育:下, 2007 (08) .

[4]钟共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07) .

[5]范全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2 (02) .

[6]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2) .

[7]胡礼兵.精彩课堂不曾预约——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J].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 (06) .

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篇2

一、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相关性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任务型语言教学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任务, 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如果任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以及智力发展水平, 那么完成任务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使”。如果在贴近生活, 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 学生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 掌握语言技能, 能更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任务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解决教学重难点。所以, 设计的任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二、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拓展性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 (而不是测试分数) 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的设计不仅要有相关性, 还应具有拓展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 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1. 写作式———每结束一个话题, 我都会布置每位学

生完成一篇英语短文, 将其中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英语网, 有进步的作品在班级进行展览, 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 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 绘画式———比如说在教授above, below, in

front of, behind等几个方位词时, 虽然内容很简单, 但是要使学生掌握得很熟, 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还需要进行不断地练习。但是不能仅仅是枯燥机械地训练, 要使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练习。我布置学生围绕自己房间的一角, 或者超市、农场、公园等其他地方的一角, 画一幅图, 并围绕此图, 先在小组中交流, 描述图画中一些事物的方位。同学都至少有了一次进行口语展示的机会, 数次听力训练的机会。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给予纠正、指导, 最后进行书面描述。通过口语和听力的训练, 教师再加以指导, 最后进行书面表达, 都能正确运用各种方位词, 基本写出一篇有模有样的英语短文。

三、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延续性

教育以人为本,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 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 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展现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 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文课本剧、英语晚会等多种活动。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 有时一个任务往往又含有几个子任务, 而且任务也并不仅仅限于课堂, 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对课堂教学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等, 这些任务可以根据布置家庭作业来完成, 也可以根据汇报演出或竞赛活动等等来完成, 任务可以是一天完成, 或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来完成。总之, 通过完成“任务”,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经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 任务型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学习中看到提高, 从提高中形成了能力。这一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完成的,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完全符合新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切实感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和愿望, 他们乐于接受任务、敢于承担任务、合作完成任务。的确, “任务型”教学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它使教学过程任务化, 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 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任务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 萌发创新动机, 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实现自我价值。

但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任务设计难度较难把握, 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 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逐步规范, 使任务型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摘要:随着任务型教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课堂教学任务化”已成了很多教师备课的基本原则, 这些课外任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抄写、翻译等作业, 而是和本单元内容密切相关的有现实意义的项目型任务。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篇3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为主体的教学,它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根据对新课标相关内容的理解: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交往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参与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通过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与他人的交际能力,通过任务的完成,理解所学语言(Nunan D 1989)。

当学习者积极地参加任务时,他们的英语能力在过程中得到了极大地锻炼,开拓了英语视野,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了解了最多的英语知识,从而实现了英语学习的目的。从以上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能够总是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和状态中。在教学情境中,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旋律,不再是课堂的操控者,而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不再直接教授知识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成为信息知识的传递者和加工者,无形中实现了英语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运用任务型教学的教育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才刚刚开始实施,很多教师对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还缺乏一定的理论。这往往造成任务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甚至有些教师盲目模仿西方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再加之某些一线教师缺乏基本的培训,因此小学任务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1.忽视以小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标准。因为要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小学生们英语水平较低,对于任务的选定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相应的任务。

2.任务设计模式单一。由于小学生英语水平程度较低,基础薄弱,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完成真实性和多样性兼顾的任务是很困难的,教师只能设置一些较为单一的任务。要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积极设计多样任务模式,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

3.英语课堂不能实现有效性教学。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教师需要用相当多时间来进行任务设计,因此,要每节课都实现任务型教学,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自己的水平为出发点,在任务型教学中,实现具有自己风格的任务型模式,为实现有效课堂作出最大的努力。

三、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措施

1.全面掌握任务型教学特点,以避免教学进入误区。任务型教学在现在看来,还属于新型的教学理念。虽然全国很多小学已经在积极地开展和进行任务型教学,但是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上还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这需要一线的小学教师详细了解理论知识,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实验和探索,避免陷入误区。

2.创新任务设计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在进行任务型教学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盲目设计教学任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使得学生疲于完成任务,学习效率很低。因此,教师要注意任务的设计和选择,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准确高效的任务,使学生首先对任务产生兴趣,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3.准确把握学生实际能力,设计有效的任务。很多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水平,甚至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单纯地提高难度,学生不能充分地完成任务,就会慢慢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万万不能好高骛远,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适当的任务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激发他们的热情,有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

四、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篇4

小学体育教学有下面三个基本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

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增强对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要求小学生逐步地明了小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学习日常生活和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及简单的运动技术;

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的娱乐方法。

(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生动活泼、勇敢顽强、富于创造的精神; 陶冶美的情操的培养文明行为。

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结合的,它是通过身体锻炼和课堂教授完成的。增强体质是反映本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不仅是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手段,也是小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教师要认真教好,学生要努力学好。

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篇5

一、设置趣味项目,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贪玩爱玩, 注意力集中程度低, 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当提高教学任务的趣味性, 迎合学生的性格特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将趣味性游戏或情景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精彩课堂。

以“ 网址的收藏与使用一课”为例, 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网页的收藏, 删除, 收藏夹的整理等, 这是十分有用的技能, 然而他的操作方式较为单调和枯燥, 页面的展示也很无聊, 小学生在上课时容易分心。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设置趣味项目, 创立一个趣味情景, 例如, 每一个网页都是我们目的地, 然而有的时候, 我们会迷路了, 要怎样才能更快速地寻找到他们呢? 教师还可以利用竞争机制, 比比看哪个孩子可以更快地让自己的收藏夹充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通过这种方式, 集中学生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任务实践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都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 通过小学信息技术学习, 小学生可以掌握例如搜索信息, 文件处理等基础网络信息技术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将教学任务与小学生活联系在一起, 避免设计得过于华而不实, 同时要考虑到小学生心智与能力的限制, 体现出教学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在优化“ 任务”设计时, 要保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掌握小学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以黑龙江版“ 朋友面对面”一节中, 学生要掌握网上交流的方法, 此外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收集, 处理, 辨别信息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布置学生学习任务时, 不能单纯要求学生掌握论坛及QQ等社交软件的用法, 因为“ 掌握用法”这个要求范围太广, 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发送作业给自己, 在课堂的论坛上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等方式, 考察学生对这类软件的掌握, 提高教学任务的可实施性,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 增加任务层次性

由于我国家庭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省事, 对一些基础操作则当讲不讲。 然而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不同的, 对于一些家庭较为贫困的小学生来说, 计算机和互联网仍然不是家庭必需品, 教师不应该忽视这些学生的需求, 更不应该在教学中采取“ 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应该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 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 增加学习任务的层次性, 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使每一个学生都热爱信息技术学习。

例如, 黑龙江四年级第六课“ 祝福你, 朋友”, 有的四年级学生不仅有自己的邮箱, 并且还有大量发送邮件的经验, 而有的学生对打字仍然不熟练。 教师这个时候要根据学生不同基础设置不同的任务,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为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将学生任务发送至学生的电子邮箱。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可以布置发送附件并保存等层次较高的任务, 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 只要将邮箱建好, 并成功发送就是学习的进步了。

所谓“ 一视同仁”只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同样的尊重和关爱, 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 尤其是对基础较差, 条件较为艰苦学生, 教师应该更加耐心, 鼓励学生不要丧失信心, 循序渐进。

四、设置开放性任务,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信心处理能力, 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上适当地设置开放性任务可以刺激学生的形象力和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力。

例如在利用Front Page2003 制作网页的时候,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 我爱我家”为主题制作网页, 因为是设计类的任务, 学生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来搭建自己想要的主页, 这个任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背景、声音、动作等各种元素的融合来丰富和美化自己的网页, 充分考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 网页的制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 它是学生以前具有的技能的一种综合展示, 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学生制作完成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 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正面评价, 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 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情操。

五、总结

综上所述, 网络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把握时代的变化, 不断地优化“ 任务”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和教材的限制, 以生为本,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化,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创新探索能力等综合能力,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任务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任务的可操作性不强, 受益群体小, 缺乏趣味性, 设计的任务过于老套、缺乏新意, 不够灵活等, 提出优化“任务”设计的策略, 以促进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帮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任务设计,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韩秋明.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手段[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6 (02)

[2]张瑞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引与导[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08)

浅议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教学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 许多新兴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得到推广, 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得到实践, 其中, 任务型课堂教学方式就是当前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英语知识, 不像学习母语那样得心应手, 加上他们心理及生理的种种特点, 小学英语的内容往往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较为轻松愉快地对知识进行识记,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通过任务来学习, 学习之后加以运用, 学以致用, 二者相辅相成,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特点,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相关教学方法, 设计相关教学任务, 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是目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方式, 也是新时期教学理念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1.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行任务型教学, 要遵循相关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1.1新鲜有趣。在小学阶段, 由于孩子们天性活泼, 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尽量使得任务的设置新鲜有趣, 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觉得完成任务是快乐的,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是轻松的, 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巩固、提高,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1.2贴近生活。小学英语的知识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 很多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学生的文具用品、 数字、动物、怎么与人打招呼、相互问候, 等等, 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生活过程中实际用到的, 因此, 任务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这些联系, 设置一些学生常见的事物或者情境, 尽量让他们产生熟悉的感觉, 明白生活中处处充满知识, 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增强学习动力。

1.3可操作。由于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及生理特点 , 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 因此, 教师在制定相关的任务时, 要注意任务设置的难度适中, 既不能过于简单, 让学生觉得太容易完成, 又不能难度太大, 挫伤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要充分做到任务设置与新知识的学习相结合, 与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 具有可操作性, 完成效果好。

2.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 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举以下几个例子, 利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2.1表演型任务设计。表演型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课堂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简单来说, 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相关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进行表演。

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的“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一节, 是关于位置和交通的话题, 教师向学生仔细讲解相关的单词、句型及语法,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常用方法之后, 可以向学生提出表演任务,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 有人扮演警察, 有人扮演迷路的小学生, 让他们模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经历过的问路的情景:“Excuse me, where is the...school?”“Turn left, then...”在一组学生表演的同时, 其他小组的任务则是留心观察他们有没有出错, 如果出错了, 应该如何改正, 则应由教师点评大家刚才的表现。

学生通过这种模拟生活情景的表演方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刚刚学习的相关知识, 并且能够明白在生活中的什么情况下能够用到这些知识, 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才是正确的,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测试型任务。测试型任务是课堂上较为容易完成的任务设计类型, 用时较短,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适时做出调整。

如学生在掌握了“I have ...”的句型之后, 可拓展到“He has ...”“She has ...”“It has ...”的句型 , 教师可以采取“一个比划一个猜”的游戏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让某位同学 选取一个自己要介绍的文具, 或者对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进行介绍, 介绍过程中只能用学到的句型介绍相关线索, 不能直接说出名字, “It has ...”, “He has ...”, 由负责猜的同学猜测他要表达的是什么物品, 或者是哪位同学。这种检测方式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能够在无形之中拉近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促进课堂和谐, 提高教学效率。

2.3调查性任务。所谓的调查性任务 , 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 根据课堂讲解的相关知识, 设置相关命题, 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 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 调查相关现象, 并为大家服务。

如班级里要举行元旦晚会, 需要买一些水果给大家食用, 但是水果种类众多, 到底应该买哪一种呢? 这时候, 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在班级内部展开调查, 设置一定的范围, 备选种类有“Apple, Banana, Peach, Pear ...”, 让大家进行投票, 投票结束后根据票数的不同, 计算出不同种类的水果所占的百分比, 最终运用已学句型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呈报给老师。整个的完成过程不仅能够巩固相关知识, 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 学生帮老师完成了重要任务, 无形当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3.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篇7

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研究

1.任务型教学的形成与发展。任务型教学途径作为一种尝试被提出, 2011年, 中国研制了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教学方法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进一步发展了任务型教学也使任务型教学成为目前学习者最多的教学方法。

2.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注意以下几点。

(1)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型;

(2)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3) 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从而提高实践语言运用能力;

(4) 活动应积极引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相互的渗透和联系,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 活动要能促使学生用英语和他人交流, 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我国有学者总结出任务型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1)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种新的形态, 是交际法的发展, 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品。

(2) 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 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 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3) 任务型教学不仅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的中心活动, 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4.任务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从实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1) 前任务阶段; (2) 任务环阶段; (3) 语言点阶段。

任务的设计形式: (1) 生活技能性任务; (2) 调查性任务; (3) 创造性任务。

三、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案例】Body

【教学目标】

1.掌握Ithas got…句型, 如It has got a long grey nose.使生懂得此句型介绍动物的特征。

2.让学生用He/She hasgot…来描述自己的朋友。

3.以活动为途径, 渗透任务型教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教学难点】

句型It has got…与He/She has got…的区别以及运用。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2.制作句子和图片教学卡片。

【教学方法】

1.TPR教学法。2.游戏法。3.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教学步骤】

Step1Greetings

T:Hello, boysandgirls.

S:Hello, Danny.

Step2Warm-up

1.Agame:Touchyournose.

2.Song:The Body Rock.

(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前气氛, 使学生带着愉快心情投入课堂中)

Step3Presentation

1.Listentothesound.

2.Askandanswer.

3.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T:Today we'll have a competition:Whose animal is the best?

Who'llbethebestcommentator? (提出任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同时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

4.Game: (1) Aguessinggame. (2) 盲人摸象。

Step4Consolidation

(1) Game:Mood man (2) Game:The bears blow bubbles. (3) Chant.

Step5Application

1.展示并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2.游戏:猜猜我描述的是谁.

Step6Summary

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But sometimes you must be careful.Why? (动物是好朋友, 但有时候也很危险, 要让学生小心野生动物, 懂得保护自己)

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任务完成的结果能使其产生成就感。总之, 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是一种很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尤其需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中指出,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建议”中专门列出第三条“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教学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篇8

2012年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近年来,“任务型”教学在语言教学界已十分盛行。“任务型”教学提倡“为学而用,互学中用,学了就用”的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是以话题为核心、以人物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对各种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包容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是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而且适用于合作学习。最终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是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进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继续认真深入地研究了“任务型”教学,积极探索实践“任务型”教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使“任务型”教学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作用。下面,我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What color?》一课为例谈谈关于“任务型”教学设计融入的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

这个环节应使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状态。常见的教学导入方法有几种:歌曲导入、情景导入、游戏导入、头脑风暴导入、对话导入、TPR导入等。我谈谈我在本课开始时所采用的歌曲导入法。因为歌曲能帮助学生复习理解,唤起学生知识情绪的兴奋点,使他们精神饱满、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本课开始时我采用《Stand up,sit down.》的歌曲并让全体学生跟着旋律做动作,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英语的学习中。

环节二:新教学内容的呈现

这是紧跟导入之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呈现:情景呈现、游戏呈现、多媒体呈现和音乐呈现等。教育理论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我所教的《What color?》一课中,我采用实物,创设情景教学。我用一个箱子告诉学生们这是一个魔法箱,老师现在要给孩子们变一个魔术。于是我从箱子里拿出装有半瓶透明水的瓶子,让孩子们观察并问他们:“What color?”孩子们都很好奇地回答说:“透明,没有颜色。”这时,我上下摇动瓶子,水立即变成蓝色。(预先把蓝色颜料挤一点放在瓶盖上,旋紧)“Wow!”孩子们都很惊奇地发出感叹,并且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蓝色水的瓶子上。这时我立刻把本节课新单词blue呈现,孩子们学习热情一下子激发出来了。这一课红、黄、棕颜色的单词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呈现。同时在学习绿色单词时还用到Blue+Yellow=Green的原理演示。这样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英语学科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教师“教活英语”,使学生“乐学英语”。

环节三:巩固操练环节

这一环节是将刚学习的新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巩固与操练。相信在这一环节中,许多教师都有各自最深切的体会,孩子们是否能把所学的新知迁移,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给孩子们搭建桥梁,正确地引导孩子们大胆地使用英语,贴进生活。因此,采用常见的游戏巩固、调查巩固、对话表演巩固、角色表演巩固等多种方式可以使孩子们激情高涨,趣味更浓,在语言的操练中学习到更多的拓展知识。比如我在完成了颜色单词教学内容以后采用了“幸运转盘”与“找实物”等游戏。在玩转盘游戏时我鼓励孩子们拍着手,数着节拍来进行活动。因为“What color?”和“Its blue.”正好都是两个节拍。所以这可以避免一年级孩子在习惯了“Its a ...”的表达法后出现了惯性的错误。这个游戏既让孩子们操练了所学的新知,又抓住了孩子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整节课进入到升华。

环节四:教学评价任务设计

新的评价内容突破了传统评价内容原有的书面知识和笔试的方式,它既要评价知识、技能,更要评价兴趣、态度、策略及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于是,我在本课小结中,要求孩子们分小组用英语说带有颜色的实物,小组反馈。布置找颜色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找出今天学过颜色的物体尝试着画下来,并涂上颜色,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单词标在对应的物体下面,下节英语课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美丽的图画。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篇9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talk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talk

设计说明:

一.话题: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B Let’s talk

二. 课题说明:

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where, what 及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并能做出相应的回答以及各种信息的替换和交流;且能运用疑问句进行真实的交际。

三.课时说明:

本案例是第三单元的第五课时,学生在前面已学过where, what 及 when特殊疑问句,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如何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和拓展所学的旧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四.学生情况说明:

学生通过五年级上册Unit 3 及本册书Unit 1 和Unit 2的学习,对where, what 及 when三个疑问词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问与答有较好的掌握,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询问未来几天或周末活动安排,要求学生能对句型中的具体信息进行替换,并能联系实际,进行真实语言交际。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适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并对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拓展“未来计划安排”这一知识点,实现有效的课堂延伸。课题名称: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听,说,读where, what 及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并能

做出相应的回答。b.能综合运用四会句子: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 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2.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思想意识。

3.文化目标:

了解有关计划制定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三个特殊疑问句的问与答以及各种信息的替换和交流。2.难点: 学生能用where, what 及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进行

真实的交际以及两组四会句子的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1.图片、单词卡片及调查表格若干。2.磁带、录音机及多媒体课件。

3.两组比赛奖品:黄苹果及红苹果道具若干。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2.Let’s sing the song.1.Daily oral practice.3.Divide Ss into two groups.(教师打开课件,点击“歌曲”,学生伴着音乐及动画,开始齐唱,待唱完后,老师布置任务

分两组比赛。)

从唱一唱,看一看入手,展现与本文相关的信息,直接切入主题。一方面引进竟争激励机制,激发

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为新知的呈现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Step 2

Pre-task preparation

1.Look and say.Task 1.What can you see ?

2.Look and spell.Task 2.Spell the words.3.Listen and circle.Task 3.What’s Sarah going to do ?

(打开课件,点击“导入”,对完成任务小组进行奖励,并请他们自己将“奖品—apple ” 贴好 , 使学生充满自信心,调动了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呈现新知,完成三个任务的同时,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导入新知识,水到渠成。

Step 3

While –task preparation

1.Mechanical-practise(机械操练)A.Ask Ss to watch CAI and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Task 4.1>.Where is ChenJie going ?

2>.What’s she going to buy ?

3>.When is she going ?

B.Listen carefully and repeat.(打开课件,点击“新授”,让新的信息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接着打开录音机,集中进行听力信息输入,训练标准的语音语调。)

运用课件,把新知识呈现给学生,而后消除干扰,集中听力信息输入,学生在“视听”

吃饱之后,能够准确地把握语音语调,并流利地说出新知,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 语言结构。

2.Meaning –full practise.(意义操练)

A.Guide Ss to say the six sentences in different ways :S-T, S1-S2 or in groups.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

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When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at 3’o clock.B.Let’s play a train game :

Task 5 :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one by one.A: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B: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C.Let’s chant.(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进行的活动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对话

及小组开火车游戏,同时,学生在玩一玩当中,完成了第五个任务,在玩中学会了新知识的初步输出,接着我们在Let’s chant 的诵歌声中,学生们又动一动,随着有节奏的旋律,又为新知识的拓展输出

做了铺垫。从而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Step 4

Post-task activity

Let’s practise : 1.Fill in the blanks :

a.Where

b.at 5 O’clock C.zoo

D.visit

E.do.A: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

B:

I’m going to the--------.A :

What are you going to---------.B:

I’m going to---------the monkey.A :

When are you going ?

B :

I’m going-------.Task 6: Fill in the blanks.(通过选词填空,尝试着让学生进行信息的替换与交流,达到了语言的初步输出。)

2.Make the 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by themselves.Task 7 : Change the informations and make dialogues.(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自编对话,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探究意识,增强了语言学习交际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言实践能力)

3.Do a weekend plan

Task 8: Write down your weekend plan.(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周末计划,培养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同时,开启了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智慧之花。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而后根据他们的计划,创设情境,请

同学们自由对话。展示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风采,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Step 5

Assessment

1.Ask Ss to put up their weekend plans on the blackboard

.Let’s check together and see : Which group is better?

2.Let’s count :Which group got more apples ?then praise

the winner and give their smile faces.But still praise

the loser to do better next class.(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计划,并让他们从书写及口语对话等方面进行比较,评选出本节课的优秀作品。

接着师生一起对本节课“奖品—apples”数量评估,并对优胜组进行奖励,但是不忘鼓励“落后组”

下次要做的更好。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恒久的兴趣及高昂的热情。)

Step 6

Add—activities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say after the tape.2.Use the new languages in daily communication.3.Do a future plan about yourself.(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且不忘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任务环设计,使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完成了不同层次的8个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又在动一动、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等多种活动中,愉快地进行了信息的交流。同时,在开火车游戏中,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在语境的创设中,又注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 篇10

但是这个问题很现实, 又让人笑不出来———你去问语文教师, 就会发现他们多数人都对此感到困惑, 有些甚至直言不讳:根本搞不清楚到底该教什么, 别人怎么做我也跟着怎么做。

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基本现状是随大流:中考作文题看着高考作文题, 初、高中的作文教学看着升学考的作文题, 教师和学生都看着高分作文卷, 讲着, 写着, 模仿着。“应该教什么?”谁知道!

不只是教师们说不清, 就是课程标准也语焉不详。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 还是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 对写作教学的目标说得都很含糊, 让人不得要领。

搞不清楚的主要有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写作是什么?该学写实用文还是该学写文学作品?该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该怎样教学生写作文?———差不多都是写作教学最基本的东西。

可笑又让人笑不出来, 这就是中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也是放在语文教育者面前极为严峻的问题。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 都有责任来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

在这里, 我想就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一些认识。

一、写作是什么?教学写作, 该学写实用文还是该学写文学作品?

写作是为着特定的目的运用材料去实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 任何写作概莫能外;现实中的写作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用来处理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写作, 一种是用来承载审美认识成果的文学作品写作。教学写作, 既不应该学写实用文, 也不应该学写文学作品, 而应该学习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书面表达。理由如下:

生活中人们写作, 无非是满足两种需要:处理现实问题, 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表达审美感受, 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基础教育中的写作教学是学习写作的基础知识、培养写作的基本能力, 为进一步的发展打基础的, 它既离不开生活中的写作, 又不是生活中的写作, 而有自己的特殊性。

将实用文写作引入基础教育的教学写作是不适宜的。实用写作的面非常广,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写作, 用途万殊, 形式各别, 以非常有限的教学时间, 去学习五花八门的实用写作, 不仅时间不允许, 就是从语文科的教学目标来看, 也不能将实用写作引入中小学的写作教学。

将文学作品写作引入基础教育的教学写作同样是不适宜的。文学创作也是专业写作, 四种基本体裁各自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类, 每个小类又有若干更细的分支, 在基础教育阶段, 以极为有限的教学时间, 让中小学生去学习这么专业的写作, 给他们定下这么狭窄的发展方向, 显然是不妥当的。

但是, 任何写作都是具体的, 都有特定的用途, 特定的表达环境, 特定的表达目的, 特定的读者对象, 特定的效果预期和评价标准, 它不可能是抽象的写作, 不是文学的就是实用的, 而不可能超越两者之外。学生写作学习也如此。这就发生了问题, 写作教学既不能把学习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而实际上, 只要写文章, 不是写的文学作品就是写的实用文章,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就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无论哪类文章, 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书面表达。无论哪类文学作品, 表达的都是作者的审美认识、审美感受, 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审美表达;不是表达审美感受、审美认识的文章, 是实际应用中的文字, 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归入实用表达。这两类表达, 总称为书面表达———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 学的应该是书面表达, 实用的书面表达和审美的书面表达, 两者不可偏废。

实用表达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显而易见。人际交往很大一部分是由书面表达实现的。每一个行当、每一项工作都有用文字表达进行交往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 没有这种交往, 没有这种交往的能力, 是很难想象的。在人们使用文字进行的交际中, 审美表达占的只是小部分, 更多的是实用表达。培养学生具备实用表达的基本能力, 是现代语文教育必须的工作, 写作教学应当下大力气培养这种书面表达能力, 将它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 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 学习实用表达是一回事, 学习实用文体的写作又是一回事。前者是语文学习, 后者是专业写作学习;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应当指导学生学习实用性质的书面表达以满足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但不是去教学生怎样写科技论文、怎样写公文及其他应用文章。

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 是人对理想、对进步的追求, 对真、善、美的崇尚和向往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 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向上的动力。学习对生活的审美, 培养审美能力,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审美表达, 是审美活动的继续和总结, 是审美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 学习审美表达是一回事, 学习文学创作又是一回事。前者是生活内容, 后者是专业学习;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 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审美活动, 学习将自己的审美认识、审美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但不是去教学生怎样写诗歌、小说和剧本。

二、该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该怎么教?

教构思、行文和自我修改的基础知识, 培养构思、行文和自我修改的基本能力, 教的主要方法是从思维的角度进行引导。理由如下:

无论是哪类书面表达, 都可以从构思、行文、修改三个环节去考察其写作过程, 都可以从构思能力、行文能力、修改能力角度去考察其写作的基本能力。如果从这三个环节去考察, 无论是审美表达还是实用表达, 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 其基本能力也是相同的。抓住书面表达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能力, 就为今后的专业写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避开了专业写作的特殊性, 体现了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的宗旨。问题是怎样处理审美表达和实用表达的兼顾。

文学创作和各行各业的应用写作属于不同领域的写作, 由于有各自的适应背景, 它们在书面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是, 它们最根本的区别, 不在文章形式, 而在思维类型。从本质上说, 文学创作所运用的, 是审美思维, 其主要特征是用主观的眼光去观照所写的事物, 将它理想化, 赋予感情色彩, 甚至将它变形, 使之符合主观愿望或理想化, 在多数情况下允许虚构、合理想象, 以符合人的“自由意志”。与这种思维特点相应, 其语言是情感化的, 高度个性化的, 诗化的, 有明显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主观性、形式多样性, 讲求形式美, 是“艺术语言”。总而言之, 是务虚。实用写作所运用的, 是实用思维, 其主要特征是用客观的物理的眼光去观照所表达的对象, 不能将其任意变形, 而应尽量贴近实际, 不能随便想象, 不允许虚构, 应当合乎逻辑。与这种思维特点相应, 其语言讲求准确、明确, 一般以平实为主, 更多用的所谓“科技语言”。总而言之, 是责实。

这两种写作各自的特点很明显, 以致我们从文面很容易看出一种文字到底属于何种表达。尽管如此, 但它们都属于书面表达, 从本质上看有相同的东西———

首先,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实用文写作, 都存在着构思问题, 而且构思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一致的。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 用以展开思考的都是形象材料, 材料也千差万别, 但是, 构思的基本问题, 都是“想表现什么”“用什么表现”“怎样表现”, 概莫能外, 整个构思阶段所有的思考, 都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转。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 觉得妥当了, 构思工作便基本上完成了。立意的确定, 材料的选择、剪裁, 谋篇布局, 全都在这三个基本问题的主导下展开, 在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联系中形成有机的结构体———作品的框架。看起来形式上差别很大的诗歌和剧本, 构思所用的材料有这样那样的差别, 浮上脑际的意象看起来截然不同, 但是思考的基本问题却无二致。不管构思多么有创造性, 也不管想象有多么奇特, 怎样思绪万千、跌宕腾挪、费尽周章, 在思考材料是充足的这个前提下, 最终决定构思成败的, 还是要归结到在纷繁的材料中理出头绪, 形成最有价值的审美认识, 然后充分利用最合适的材料, 删汰无用材料和不合意的构想, 勾画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轮廓。在这个过程中, 发挥决定性作用的, 是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运用材料形成有机结构的能力———构思能力。

实用写作其应用面广大, 简直是个海洋, 而且各种用途的文字形态各异, 小到一纸数十字的便条, 大到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就这些写作的用途来说, 几乎每个生活领域, 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 有与之相应的各式文字;就写作的诉求目的而言, 有告知的, 有解释的, 有申诉的, 有论证的, 有劝告的, 不一而足;所用的材料, 有事实的, 有看法的, 有数据的, 各各不同;所用的表达方式, 有叙述的, 有描写的, 有解说的, 有论说的, 交叉运用。不管有多少差异, 将构思时所考虑的基本问题加以归纳, 也还是这三个:“你想达到什么目的”“该写些什么”“怎样写”。所有材料的有用性, 都得用这三条逐一去衡量, 在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框架内, 梳理出材料间的关系, 根据表达需要, 整合出一个合乎需要的结构系统, 作为行文的蓝本, 指导整个行文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 发挥决定性作用的, 依然是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力和运用材料形成有机结构的能力———构思能力。

这两个写作领域的构思活动, 不仅存在于行文之前, 也存在于行文、修改之中, 凡在写作过程中有新的考虑, 哪怕是对局部有所调整, 牵一发而动全身, 很可能需要对整个构想进行修整, 否则就会造成整体的不协调、不统一。而这些调整的最核心的问题, 还是那三个老问题:在“为什么写”主导下的“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思考。

既然我们可以把文学创作和实用写作所牵扯到的林林总总的构思现象全部归结到这三个基本问题上来, 将它作为核心, 那么, 同样, 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基本问题出发, 将对书面表达的思考触角伸向任何文章的写作, 不管是审美表达还是实用表达, 凡是构思涉及的所有问题, 我们都可以放到这个框架内来思考, 用基本相同的思想方法去解决, 将之辐射向审美表达和实用表达。这样, 我们就能把这三个问题作为一切写作构思的基本问题, 放到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中去, 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 而把培养学生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以面对和满足生活、工作、学习中书面表达的基本需要。

其次, 任何文章的写作都需要把构思变为具体的表达文字———行文。审美表达和实用表达在行文上各有特点, 但是, 其基本能力、基本原则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却是一致的。

先是行文焦点和行文思路的设定, 围绕着焦点和思路展开行文的能力。构思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局部的表达细节, 表达细节的斟酌是行文的事。只有保证每个表达环节都能沿着总体构思的方向发展, 才能实现构思的表达目的, 有时候, 一个细小的环节, 甚至一两个关联词语, 都能诱使作者改变行文的方向, 鬼使神差, 将表达引向歧途而不自觉。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实用写作, 无论是形象性表达还是抽象性表达, 能够认清表达焦点, 设定合理的行文思路, 都是行文的基本功夫, 是有效表达的重要前提。具有这种行文意识和处理具体行文事宜的实际能力, 是一个人的写作素养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表现。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 是一切专业写作的重要基础, 是从事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与此相关, 还有行文的控和放的意识和能力, 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的本事。行文之能保证构思的落实, 主要表现在它表达构思所设想的必须说的东西, 不说或少说与构思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必须说的, 就得放开来说, 说具体, 说透彻, 有时还得说痛快;关系不大的, 就得控制住自己的笔绝不能多说, 没有关系的就绝不涉及。都是得说的, 各种内容该说到哪个份上才够、就够, 都有一个需要掌握的分寸, 不能少, 也不能多。这是行文时量的把握和控制。还有用语轻重的控制、情感色彩的控制、态度显隐的控制、身份与用语口气相应的控制、表述详略的控制、具体与概括程度的控制, 等等, 都需要认真把握, 以使行文得体。处理这些问题的原则———围绕着表达目的, 适当处理说什么、怎么说, 文学创作的行文必须遵循, 实用文的写作也应该恪守, 这是一切文章写作的共性。具备了这些行文能力, 就既能胜任审美表达, 也能胜任实用表达;缺少这些能力, 文学作品写不好, 实用文也不会像样。

最后, 是对自己的文章的修改。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实用写作, 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 始终是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人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自己所写文字进行修改的。能够判断自己的书面表达是否恰当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使之合用, 这需要条件。首要条件是, 写作必须处于自觉状态, 即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表达目的、用途特点、读者情况、想收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以及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一个条件是, 有能力对自己表达的现实情况作出判断, 即自己所写的是什么状况、能反映什么、不能反映什么、读者会有什么反应———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 才有可能对自己表达的优劣作出判断, 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自己进行修改———懂得“怎么做”。

说修改, 最重要的是对篇的表达判断和调整。判断整篇的基本情况是否符合表达意图, 应该就其基本内容和基本思路所形成的整体的表达力作出判断:这种内容, 这种基本结构, 实际上反映了什么?和自己预想的效果有没有距离?如果有距离, 有多大的距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 怎样调整, 才能切合自己的表达意图?只有对这些情况作出明确的判断, 才能进行有效的修改。

然后是段落的修改。先得进行各部分内容恰当性的查验, 判断其总体内容是否为整个表达之必需, 分量是否适当;接着看主要内容是否已经说清楚, 重点是否突出, 结构是否合理, 所用材料是否充足, 表现力有多大, 其分支内容是否适当。在此基础上, 对不满意的地方作出调整。这种检查修改, 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既有基本思路的也有具体表达的, 既有材料的也有语言走向的。无论是文学写作还是实用写作, 无论是哪种体裁的文章, 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由于是对自己的表达作出判断和修正, 难度较对别人的为大。但正是这种判断和修改, 才反映出一个人书面表达的基本功底。

对表述语言的检查和修改是表层功夫, 任何文章写作都得做这项工作, 其重要性和共性自不待言, 兹不多述。

上述的在解决构思、行文和修改的问题时, 我们抓住的都是“想”的问题———思维的法则、思维的方法问题;从思维的角度理清这些问题的内部关系, 从思维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问题的要害所在, 从思维的角度去理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从思维的角度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思维的角度去带挈学生懂得写作的基本知识, 培养构思、行文和修改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该怎么教”的问题。

三、结论

世界上所有的写作分为实用写作和文学写作两类, 这两类写作各有特点, 从实质上说是实用书面表达和审美书面表达, 都是书面表达, 其方法和能力需求上存在着一致性。

实用表达和审美表达都可以从写作流程上分为构思、行文、修改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的写作活动中, 其思维状态和具体方法尽管各有特点, 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所需要的能力也都基本相同———构思能力, 行文能力, 修改能力。它们是一切写作最基本的能力。

写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想的问题, 构思、行文、修改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是思维能力, 实用表达和审美表达的最大差异也是思维的差异, 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核心在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

一个核心要素, 两种类型的写作, 三个基本环节和所需的基本能力, 是书面表达学习的最主要内容, 因而也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 让学生懂得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这些方面的基本能力, 是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

上一篇:技能人才培养下一篇: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