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素养十篇

2024-08-26

会计职业素养 篇1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 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 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 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 也称职业操守, 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偱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 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 也称为职业能力, 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 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学生而言, 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 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 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 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认为, 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 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 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不为利益所诱惑, 不弄虚作假, 不泄露秘密;三是廉洁自律, 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 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 不断进取, 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 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协助领导决策, 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 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 是个人的职业蓝图, 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 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 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 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 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 根据企业特点, 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 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 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 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 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 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 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 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二是法律知识, 会计人员履行职能, 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 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 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 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 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 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 制表等, 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 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 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 有敏捷的计算能力, 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 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 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 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 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只有在有效沟通下, 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 更不能制造假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 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 主动与领导沟通, 使他们掌握会计法, 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 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服务质量, 以适应经济发展。与此同时, 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因此, 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 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 2011 (6) .

[2]蓝文永, 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 2011 (7) .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癱, 2011 (9) .

[4]陈林.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会计职业素养 篇2

1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分析

1.1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就是人们在开展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以及技能。职业技能可以对一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具体专业能力进行衡量。职业技能需要通过政府所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进行鉴定, 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知识进行科学规范、公正公平地评价与认定。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 想要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要经过国家财政部门所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认定。

1.2 诚信

在诚信中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 其中守诺、践约与无欺是主要的内容。诚信本就是社会中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 特别是在如今中国失信现象较为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下, 诚信就显得更加重要, 对于会计人员来讲是他们的立业之本, 更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1]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 这才有助于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从业道德。

1.3 沟通协调能力

对于会计人员来讲需要具备有两方面的沟通协调能力: (1) 对内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 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和计划、预算、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多个部门中的人员的来往, 良好的对内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获得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 (2) 对外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 企业必然会和供应商、工商、银行、审计等其他各个单位进行沟通以获得他们的协助与支持, 良好的对外沟通协调能力是获得这些部门与机构支持的重要保证。

1.4 开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 产品换代速度增快、职业更迭相当频繁、劳动岗位的流动加速。学校中为学生提供的教育, 并不可能满足学生长期的生存需要。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就需要在投身社会之后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同时,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的强烈, 并且对于其质量要求也变得相当高, 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会计教学并不可能将今后也可能会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全部都传授给学生。这些都需要学生今后自己去进行学习。

1.5 作风严谨细致

只有保持作风严谨细致才可以做好每一项工作。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对待自己本职必须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将每一件事、每一个步骤都做好, 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做到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 将事情做精做细, 不能够马虎、麻痹大意。

2 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2.1 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2]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和相关的实例进行结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提高。例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参观学习, 帮助他们更好地对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解, 让帮助学生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去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学与职业素养进行有机的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素养。

同时还需要重视对课程体系的改善, 从对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出发, 遵从会计实践的规律, 从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出发, 对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整合, 让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都得到增强, 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可以和会计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的对接,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2.2 完善会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的、多元化的会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从会计人才职业素养的内容出发, 科学划分学生职业培养体系。从日常生活之中就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 将管理与教育进行结合, 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制定出适合各个班级实际情况的班规, 形成良好的班风。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学生活动, 对学生的组织、沟通、管理以及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在课程教学、实训实践之中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3 通过良好的培训, 对学生的职业态度进行培养

职业态度不仅仅能够揭示出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之中的客观态度以及他们参加职业生活的具体方式, 同时还能够对他们的主观态度、进行揭示。对于学生来讲, 在他们进入到社会之后, 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首先都必须要拥有一个较好的工作态度。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的评价, 基本都是通过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进行判断的, 而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的评价基本没有, 不全面的评价难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激励, 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严重的甚至是会诱发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人生态度。[3]为此需要对评价的作用进行发挥, 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让学生能够树立起现在的学习生活等同于将来的职业生活的认识, 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劳动态度就是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 而学校对于他们的考核就是企业对他们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成果的考核。态度本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考核, 但是从一个人的行为之中可以对其态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现, 因此可以将态度的考核转化为对学生行为的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来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 对于学生的优点以及努力需要进行及时的表扬, 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并逐步的将这些内化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4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力度, 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增强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行提高。针对某一门的专业课程, 需要结合具体的专业理论知识, 运用手工模拟或者是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训, 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增强。例如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总的校内模拟实训, 可以运用一个较为完整的制造企业的会计资料, 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开设账户、填制相应的凭证、编制报表、登记相应的账簿, 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完整的会计循环, 就像是身处在一个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之中, 能够对制造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全貌产生较为清晰、直观的了解, 并树立起及时、全面、客观与规范地提供各种会计信息的正确意识, 同时掌握相对应的会计核算技能。

改善学生专业判断能力, 提高学生专业信心。会计专业的综合模拟实训通常都是在学生学完一部分专业课程之后开展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掌握, 可以帮助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综合运用。例如ERP沙盘实训就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实训方式。ERP沙盘模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方针系统, 能够让学生获得亲临职场、体验对应角色的感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会计知识与技能去处理各种会计业务,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去完成各项任务, 在自己的角色之中去真实地感受到分工与合作的内涵所在。

3 结语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 在未来的岗位上重要的不仅仅是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 同时还有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如果学生不能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那么在进入到社会中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当不好的职业素养成型那么就必然会阻碍学生的继续发展。为此, 需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就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摘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会计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在学校中掌握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本文对会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才可以促进其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会计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宏军.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3) :137.

[2]刘晓峰.高职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系统化设计思路[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 :101-104.

会计职业的基本素养与职业操守 篇3

关键词:会计职业;职业素养;职业操守;工作作风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115-01

1 会计职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习会计知识前认为谁都可以从事会计,只要会写会算账就行。会计职业是专业化很强的职业。从事会计职业的人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一是会计职业不是一般人能从事的,要掌握好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学习,终身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是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做一个有操守的财务会计人员,不然一个单位(更多的是企业,以下称企业)就会出现财务混乱,给单位带来损失;

三是财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细致耐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 会计职业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2.1 会计职业的专业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要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涉及经济的细则、法律知识、关注经济动态。

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企业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单位特别是企业的发展路线方向作出正确的预测判断,给单位制定出恰当的财务计划。

其实不管是从事何种工作,都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学习并不断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也在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化,知识道路永无止境,毛泽东老人家都说活到老、学到老。

人们对于知识的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人们思维的发挥,因此我们每个人应该时刻不能放松学习。

2.2 会计职业的工作态度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自然应该时刻学习,学习知识、学习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另外,团结协作也是企业里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做到的,遇重大决策多与相关人员商量,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有限的,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所以,需要各路人员的相互学习与配合,在做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或是对企业财务进行汇总时,需要企业内各个部门提供信息。

当然财务会计人员也要时刻保持虚心的态度,来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是工作中的建议,这样才会在该领域不断成长,不断成熟,做出更好的业绩。

3 会计职业的职业操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职业的职业操守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2001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时,时任总理朱镕基为该学院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

这几个字是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的性质使得会计人员可接触到公有财产,作为会计人员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尤为重要,首要的是要做安分守己的人,要明白自己接触的东西只是自己从事的工作,并没有特权,同时对于他人的引诱、胁迫、指使要做到依规办事,学会拒绝。

现今社会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思考:挽救全社会道德的缺失,会计人员首先要有职业操守,这样社会经济才会正常发展。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还有一些现象:

①如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会计和出纳相互利用,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②在企业内部,有些领导与财务会计人员勾结,贪污受贿,从中获取不法钱财;

③法律意识淡薄,为了个人利益把公款挪作他用;

④甚至利用职务之便私吞公款。

针对这样一些现象,在制度设计上应该有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外制约的有效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设置对于财务会计人员互相监督的体制机制,使财务会计人员受到制度的制约,保证企业财产取用有序,不欺上瞒下,不使企业财务出现问题。

可见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内部科学管理的关键。

还有,从大的方面讲,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给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造成明显负面影响,这是由于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有些会计人员屈从于上级的压力,被迫做假,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单位或个人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会计法规。

4 会计人员的工作作风

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团队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分子,踏踏实实做事,谦虚低调做人很重要,工作要雷厉风行,日清月结,不能拖拖拉拉,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财务分析以供决策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做到自己负责的各种报表规范填报,不出任何差错,工作上勇于担当,不轻易盲从,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敢于坚持原则,努力在自身工作中谋求大胆创新、长久发展。

会计人员要守口如瓶,不能对外透露单位的账务信息。

5 结 语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会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健康运行有重要意义。从事会计工作须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制度约束下良好的职业操守,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职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二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三要抓好企业管理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其次探讨了会计职业的专业素养及应具备的工作态度。接着分析了会计职业的职业操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最后研讨了会计人员的工作作风。

总之,会计职业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坚持原则,耐心、细心,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 殷丽娜.浅议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J].品牌,2011,(3).

[2] 王静.关于强化会计职业操守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8).

[3] 武鸿留.职业道德中的会计[J].商,2013,(5).

[4] 董明,隋越,李国林,等.Mid-infrared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 systemusing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echnique[J].Optoelectronices Letters,2015,(6).

[5] 郑玲娇,郑凯元,郑传涛,等.A mid-infrared methane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dualchannel lock-in amplifier[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5,(4).

[6] William,B.H.The Activities of the Pathways Commission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for Chang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2012.

[7] AAA.Accounting in Community Colleges:Who Teaches,Who Studies.2010.

[8] AAA,AICPA.The Pathways Commission on Accounting Higher Education:Charting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ccounta nts,2012.

会计职业素养论文 篇4

会计职业素养论文【1】

摘要:从职业素养的概念和内容出发,结合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实际,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会计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对会计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会计;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也称职业操守,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

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

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也称为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

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

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

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三是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六是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

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

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是个人的职业蓝图,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

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

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根据企业特点,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

二是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

三是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

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制表等,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

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有敏捷的计算能力,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会计职业素养 篇5

为了解会计人才需求,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系在2007年4月石家庄市大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会上进行了调查,有45%的企业认为人才缺乏,人才难求;48%认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质是会计人员核心职业素质;80%以上认为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应加强沟通、协作、创新等综合素质培养;为了适应工作需求,认为学生应加强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30.3%,敬业精神28.6%,沟通协作20.7%,创新能力20.4%等;企业普遍希望高职院校能紧跟市场发展,了解企业需求,使学生掌握与实际工作挂钩的职业技能,强调实践操作,培养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迫切地呼唤高素质会计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关系到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即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采取什么有效途径和方法来促成职业素质养成。

2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从业者职业活动的精神状态和能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

(1)诚信意识。

诚信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一种伦理关系,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完善的品质和服务、持续稳定的承诺。会计人员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眼前之利;同时尽最大努力,围绕企业经济运行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履行承诺。面对虚假财务信息,会计人员要有“不能为、不敢为、不愿为”的诚信素质,使其内化为会计人员自觉行动,并成为一种内在精神力量。[1]

(2)职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力。

会计是一项内容繁多、步骤复杂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申报和缴纳税金等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趋势发展,来自国内外竞争令企业“始料不及”,外部环境条件变化不断打破企业发展目标、战略和策略,使企业面对和处理各种信息力不从心,支撑企业发展的传统会计工作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求,进而出现会计工作难以支持企业预测、决策、绩效考核、经营评估以及战略管理的情况,严重制约企业正常生存与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3)内外协调的能力。

内外协调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内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二是对外协调沟通能力(如处理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关系)。由于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会计部门的特殊性,会计人员要与基层单位打交道,要确认、计量、记录、跟踪各方面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与采购、生产、保管、销售以及科研等环节和部门的人员来往,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处理、分析和汇总,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和生产经营数据资料。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对会计人员的对外协调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与他们的关系。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就会影响企业发展。[2]

(4)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

社会组织越来越依赖和看重员工职业精神和品质;企业用人也最强调人品,包括一些最基本素养,如吃苦耐劳、责任心、关键时刻的大局观等。这是个人成长多年来形成的,不可能短时间养成,所以更为重要。[3

此外,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还应包括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持续学习能力等。

3 构建职业环境,提升职业素养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提出“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强调职业教育训练应做到: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手脑联动,做学合一。也就是基于实践提高职业素质,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这一基于实践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充分展示了职业素质教育的长远目标和其精髓所在。[4]应当通过校内外会计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岗位环境中磨练,这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效途径。通过切身体会,完成职业选择和定位,增强对职业认同与热爱;通过实践环节,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逐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养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总之,要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职业环境中,通过实践将相关知识和能力内化、升华成素质。

(1)校内实训基地锻造职业技能。

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侧重点不一样。校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基地。校内基地教学重点是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各环节训练,培养学生对从建账、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总账和明细账、计算产品成本、财产清查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经济业务核算进行财务分析的技能。[5]营造工作氛围,让学生在工作实务中不断积累经验、操练技能,进行日常会计岗位和会计主管工作内容的演练,使他们初步进入角色,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自觉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蜕变。

(2)校外实训基地锻造职业精神。

实训基地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一方面,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业,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训项目均是会计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和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的目标。

(3)通过优秀“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不仅包括“物化的职业技能”还应包括“非物化的职业精神”:既包含个人的敬业精神以及模范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也包含个人对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的领会和融入。现代企业对员工培训早已不再局限在职业技能上,很多企业都成立了企业文化部或类似部门专门负责对员工职业精神的培养。当前高职学生中所存在随意跳槽、标榜个性、崇尚个人奋斗等现象与现代企业所要求的爱岗敬业、规范意识、团队精神相去甚远,都需要加强教育力度。高职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实干精神,眼高手低等也给职业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

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实训,充分融入企业氛围之中,可以受到优秀员工良好的职业精神的熏陶,感受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从而达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职业教育和规范管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肖军华:《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与培养》[J];《技术经济》2006(7):49。

[2]邵奎等:《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J];《商业经济》2007(7):37。

[3]刘晓波等:《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11。

[4]彭华:《基于实践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建构观》[J];《中国成人教育》2006(6):90。

会计职业素养 篇6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教学评价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名医学生。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处于学校向医院的过渡时期,经历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会影响其今后能否在工作中坚持良好的职业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一、医生职业素养内涵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三大核心要求,具体可以解读为高尚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过硬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

很多学者研究了医学职业素养的内涵,也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交叉,也有发散,如李本富[1]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是医生在医务工作中应具备的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包含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意志、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信念等多个构成要素;孙福川[2]提出,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学行为中表现出的精彩的主观思想及整个人类和社会所肯定和提倡的,涵盖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从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姜恬、宛小燕两位学者[3]将医学职业素养定义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是由医德医风、人道主义及专业标准三方面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反映出医生个人或医疗团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首次发表于2002年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是目前国际广泛认可和签署的医师道德行为规范。它强调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和社会公平3个基本原则,提出了10项明确的职业责任,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签署该宣言,将其作为医师职业道德的范本,在全国医疗行业内广泛推行,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唤起医疗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全面提升医师行业的自律性和规范性。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公布《中国医师宣言》,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在我国社会大环境下,医务工作者应承诺的6条医学守则: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身学习。这些共识,形成了医生职业素养的规范框架。

在实际医疗工作中,医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形成除了取决于规范性导向,还与医生的自我要求、患者的满意度、医疗合作者的配合程度等有直接关系。本文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的靶向培养模式,将医生的自我要求、医疗患者的诉求、护理人员的要求等多方诉求作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向,将医学生职业素养目标化、精准化。

二、医生自我评价要求

徐秀的研究[4]借鉴胜任力理论,将胜任力的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工作情景条件三项结构与医生职业精神一一对应,提出道德品质特征、成就行动特征和职业认知特征3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二级特征要素。将责任心、终身学习、沟通能力、自律、知识渊博、创新能力、伦理知识、科研能力、法律修养9项二级特征要素归类为道德品质特征;将尊重患者、同理心、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利他精神、坚韧精神、追求卓越7项二级特征要素归类为成就行动特征;将职业理想、人际关系、职业兴趣、同行认可4项二级特征要素归类为职业认知特征。该研究采用临床医师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医生对自身行业素养的自我评价指标,结果显示:道德品质特征是医师职业精神评价的重要构成要素;责任意识及职业理想对于医师的成长至关重要;终身学习及沟通能力的高权重体现了医疗行业发展所需;医学伦理意识在医师群体中有逐渐强化的趋势。

三、医疗患者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诉求

何晓晴[5]采用问卷方式调研大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选取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奉献精神、友好、真诚、谦虚、尊重患者、积极沟通、礼貌、人文素养、善良、团队精神、诚信、干练、乐观积极、技术精湛、敬业、职业荣誉感、责任心、审慎行医等22个职业素养特征,结果显示大众对当前医生整体满意度偏低,审慎行医、责任心、职业荣誉感、敬业、技术精湛等相对评分较高,而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奉献精神则评分垫底,且友好、真诚、谦虚、尊重患者、积极沟通等评分也较低,公众对医生职业形象提升还有极大诉求。

孔祥金[6]通过对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病人的问卷调查,系统地了解患者对医师职业素养要求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在医师诸多的职业素养中,患者对医生最不满意的因素和最担心的因素均是医生的“不负责任”,我国医师队伍职业责任感缺失已经十分严重,医患之间利益关系错位,患者的最大期盼是医师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的职业责任意识的回归。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患者将职业责任感作为对医师职业素养的首要诉求,其他需求依次是出色的医疗技术、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态度。医师对病人健康的高度责任意识,是医师职业素养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医疗合作者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赵峻的研究[7]采用名义团体技巧的方法,从护理人员视角探讨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评价标准涵盖临床能力、沟通技巧、团队合作、伦理思辨、人道关怀、追求卓越、承担责任、服务精神、诚信正直等9个常规类别,并进一步细化延伸出抗压能力、自我管理、职业追求、谦虚谨慎、健康、专业发展决策、心理素质、自我调节、自我防护、人文风气等10个新增类别。研究发现,从护理人员角度,临床能力、人道关怀、承担责任、诚信正直在医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中位居前列。沟通能力也被广泛提及,护理人员强调医生应具备出色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不仅能与患者建立信任的沟通关系,更强调与医疗团队内部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并在知识与心理层面平等看待护理人员,耐心商讨和决策,教学相长,建立密切协作、目标一致的战略伙伴关系。

五、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强化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一是重视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指导意义。靶向性、针对性、目标化地引导医学生在整个学习、实习、就业过程中树立医生应具备的职业信仰和职业操守,认识到医生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保持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热忱、激情。二是帮助学生摆正自身从业位置和心态,正确设定职业生涯发展岗位和目标,并积极落实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在大学生活中有计划地参与活动与实习,提高学习效率。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科学的就业观,端正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待,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主动严格规范行为。

(二)按照行业标准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界定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涉及以下7个宏观领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GMER在规定本科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同时,重点强调对敬业精神、信息管理、思维技巧、社会科学知识、再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医学院校在制定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案时,应按照GRME的标准细化每一个条目,尽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规范化,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临床实习和结业考核始终,为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恪守医德,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奠定坚实基础。

(三)健全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职业素养培养教学课程体系,除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外,还应有针对性将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人文学、组织行为学、医患关系与人际交往等通识课程与医学课程融合,内化为职业素质,帮助医学生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人文通识课教学中,把握职业素养教育和医疗实践工作结合的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医学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富于趣味性、实用性、具体性,方便医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

(四)丰富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职业素养类课程的教学形式,将开放性实验、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科研、临床见习实践、医学专家讲座、杰出校友报告、学长经验分享、临床场景模拟、医患心理分析、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纳入医师职业素养类课程体系,将医学知识与医疗实践接轨,使医学生在重视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医学职业精神、提高医学职业能力、端正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关怀他人、乐于分享、勤于助人、团结协作等情感。在考核机制上,加强对学生执业技能、医德水平的考量,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医生所应具备的技能与职业心理。

(五)引入行业标准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将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流程和执业标准引入实际教学中,贯穿于医学生的课堂授课、专业实验、医院见习、临床实习全部环节,让医学生在准职业环境中接受教育实践培训,切身体会、用心感受、积极感悟,把医学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入脑入心,树立并强化敬业精神、患者为先、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团队精神、精进审慎等职业操守意识,培养其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并最终转化为爱岗敬业、严谨仁爱的实际医疗行动,促进和谐稳定的医疗大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2]孙福川.伦理精神:医学职业精神解读及其再建的核心话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13~17

[3]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4]徐秀,袁蕙芸.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2):195~198

[5]何晓晴,郭鹏军,王晶晶.大众眼中的医生职业形象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99~101

[6]孔祥金,杜治政,赵明杰,杨阳,秦怡.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医师职业责任感——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二[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3):10~15

会计职业素养 篇7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 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 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 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 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 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 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 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 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 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 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 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 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 使情感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 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 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 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 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 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 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 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 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 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 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 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 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 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 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 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 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 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谈到音乐教育, 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 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 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 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成为一名顾问, 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加强作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 还应扩大知识面。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 因此, 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学习困惑。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 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音乐为本, 以育人为本, 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综合型的教师。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8

【关键词】职业指导;教师;职业素养;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9-02

职业指导工作也职业指导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更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常态。随着我国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就业问题突出,这时候,职业指导就非常关键。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种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过程,随着当前高校毕业生走向市场“自主择业”的同时,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就势在必行了。高校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的职业,职业指导教师要有一种助人为快乐、助人为荣耀的信念,让学生确切地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职业素质的要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所以在高校职业指导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也给职业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懂得本专业的理论,学会运用科学、规范的职业指导技术和方法,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指导是一项社会性、政治性、技能型很强的工作,在客观上要求职业指导者应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职业指导教师在职业指导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职业指导教师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掌握水平,是综合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集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于一体,而职业指导是一个设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因此,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职业素质的优劣。

三、过硬的专业技能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处于起点阶段,专业教师不多,而且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都很欠缺。如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是一所有近10000名学生的本专科学校,但是只有职业指导师不到30人,生师比存在很严重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所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除学院就业处老师外,其他都是各院系辅导员兼任,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不存在专业化一说,所以提高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显得更为重要。

职业指导教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是指职业指导教师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才给予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

四、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又称做个性品质。心理素质是人所具有的心理品德和行为模式,它反映了人的身心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概况起来有:思维条理清晰,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能正视现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以理解,信任,宽容,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责任心强,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意志坚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

职业指导直接针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影响着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职业抉择,职业指导教师的这些个性品质是决定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在有效的指导活动中,这种人格特征的影响力超过了指导者知识与技巧的因素。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对人具有浓厚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具有倾听的能力;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内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握自己;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1]

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工作创新意识

鉴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职业指导教师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所及考虑进去,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自己也就是职业选择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心里所想,认识学生更需要的是什么,增强授课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在实际的职业指导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仅限于主教材、辅导教材、案例库等等纸质资料,要适当的加以创新授课方式,例如:进行实践教学、视频教学等多渠道使得学生了解就业择业知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定期有针对性地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知名企业家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开展职前教育,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传授求职择业技巧。“由于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经验总结、方法技巧、案例和学习内容,只有经过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指导效果。”[2]

六、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信息

职业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还要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产业机构,岗位群以及各种职业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对人事劳资制度和就业政策等有较系统而深刻的了解。于此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信息更是职业指导人必备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有了主动权,对于指导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人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及时的指導学生了解职场,使得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才能在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进行就业指导。在大中专院校中,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的,而进行职业指导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到了职业指导教师的肩上,那么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就应该把一切工作紧紧围绕在促进学生就业和择业选择的教育工作上。然而对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来说,其实职业指导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指导教师更多的职业素养。因此,高校应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学校的类型、特点和定位进行各自不同特色的职业指导。不断加强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改进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提升职业指导的层次和水平,促进职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作为一名职业指导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走出大学校门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与自己理想职业的合理匹配。“以助人为快乐,以助人为荣耀”是每一位职业指导人的职业价值观,那么在进行职业指导服务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上6种基本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为职业指导人来说,还要不断地学习,广泛地涉猎就业与职业指导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职业指导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蓉.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标准. [J].教育导刊,2002,(7):39.

会计职业素养 篇9

一、职业道德案例

成功源于敬业

案例 1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曰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盆子时要刷6遍。一开始他还能按照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说只刷5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说又减少了一遍,只刷4遍并暗中留意另一个打工的曰本人,发现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刷6遍,速度自然要比自己慢许多,便出于“好心”,悄悄地告诉那个曰本人说,可以少刷一遍,看不出来的。谁知那个曰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刷6遍,说该刷6遍,怎么能少刷一遍呢?”

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用哪种心态的员工?

国外一家调查显示: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案例 2

北京晨报的一则报道说:一公共汽车司机要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猝死,临死前他用最后一丝力气踩住了刹车,保证了车上二十多个人的安全。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离开了人世。他生命的最后举动,说明在他心里,时刻想到的是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案例 3

22岁的汪伟,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市人民出版社财务科当出纳员。一次,他核对账目总差八元钱,于是他随手拿起一张已经报销过的发票充抵,这样不仅平了账面,还多出了几元钱零花。就此汪伟产生了歹念。这钱来的容易,何不自筹资金出国?于是采用将旧发票重复报销、直接开支票提取现金等手段在短短一年里贪污3万多元。可好景不长,单位对他经手的账目进行清查,这时汪伟才明白自己走的是一条犯罪的道路。

案例 4

从2003年底到2004年2月,短短的两个月间,国内连续发生了二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在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中,有忽视生产安全不履行监督职责的班组长;有违反操作规程的一线技术工人;还有平时准备不足而在抢救时忙中出错指挥失当,造成井喷失控,使事故扩大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这起事故造成234人死亡。

吉林中百商厦“2·15”火灾惨剧,竟是因商厦一名雇员随手扔出的一个没有摁灭的烟头引起。烟头引燃了仓库,结果大火烧死54人。这名火灾肇事者最后被判刑7年,宣判前,他向记者说:“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就是用我的命去

换,我也干,哪怕因此仅能挽救一个在火灾中丧生的人也值得„„枪毙我都活该。”偶然性里总是有其必然性。在火灾发生前,消防部门就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并就此向中百商厦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中百商厦的主要负责人却没有落实。

这二起震惊全国的重大责任事故,让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和吉林市市长二名高官被迫引咎辞职。

案例 5

几个人驾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去往南端的菲利普岛(澳洲著名的企鹅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上的收音机里他们得知,企鹅岛上正在举行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估计在他们到达企鹅岛之前,摩托车赛就要结束,到时候会有成千上万辆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由于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所以他们都担心会塞车,并会因此错过观赏的最佳时间。

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60多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的大批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可是他们的车却畅通无阻!

后来他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任何约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却令人渐渐地感受到了一种震慑。

设想,如果在这条道路上,所有车辆都不遵守交通规则,擅自行事,那么结果会怎样?

案例6同仁堂历经历300多年不倒的秘密

以“济世养生”为宗旨的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于“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自雍正元年(1721年)起,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近二百年。

老一辈创业者伴君如伴虎,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小心谨慎、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

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这一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有一次当经销商在广告中擅自增加并夸大某种产品的药效时,同仁堂郑重登报予以纠正并向消费者道歉。

同仁堂品牌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享誉海外。目前,同仁堂商标已经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成为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的国际知名企业,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和睦互助 团结协作

案例 7

世界上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它的高度大约为90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一般来讲,越是高大的植物,它的根应该扎的越深。但是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表而已。通常根扎的不深的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把它连根拔起,更何况红杉这么雄伟的植物呢?

可是红杉却生长的很好,这是为什么?

原来,红杉不是独立长在一处,而是一片一片地生长,长成红杉林。

人类每个个体的力量也都是有限的,不管伟人还是平常百姓。人要想用有限的能力,创造惊世伟业,必须善用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案例 8

刘备,他善用精神力量凝聚人心,在不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下,以“人和”为核心竞争力,以“义”聚得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以诚感人,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并以兴复汉室天下为共同目标,发挥团体的力量,终于得三分天下其一。

人类每个个体的力量也都是有限的,不管伟人还是平常百姓。人要想用有限的能力,创造惊世伟业,必须善用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勇于竞争 不断创新

案例 9

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用郡县制取代诸侯分封制管理国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马车的规格尺寸——秦王赢政不愧始皇帝之名;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共合作,建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绝非偶然;

“黑猫、白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靠的是总设计师提出的如此开明的政策.以上种种都是创新,更是载入史册的伟大创举.而与此相反,停滞和落后始终都遵循着这样一个轨迹:第一步,守旧;第二步,不参与竞争;第三步,龟缩在自己的安乐窝里;最后,等待被淘汰出局.案例 10

王安电脑公司是由华裔科学家王安于1952年创建的,从几百美元起步,先从电子零部件做起,逐步设计并生产出独具特色的电脑和文字处理机,靠这两种产品,在70年代到80年代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年销售额高达30亿美元,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猛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业已变化了的情况,竟没有预计到便宜又多用途的个人电脑会取代自己的产品,仍然坚持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都有告别了他们,截止1992年6月,王安公司已累计亏损19亿美元,并欠下5.25亿美元的外债,1992年7月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王安公司破产的可悲结局说明了增强竞争意识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慎 独

案例 11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司马迁在朝中任太史令,具体负责编写《史记》。当时,许多达官贵人都想讨好司马迁,期望通过他的笔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于是纷纷给他送来了奇珍异宝。

有一天。朝中最得宠的大将军李广利派人给他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妹娟打开送来的精致盒子,发现盒子里放着的是一对世间罕见的珍宝——玉璧。司马迁发现妹娟对宝物有不舍之意,于是语重心长地说:“白璧最可贵的地方是没有斑痕和污点,所以人们才说,白玉无瑕。我是一个平庸而卑微的小官,从来不敢以白璧自居,如果我收下了这珍贵的白璧,我身上的污点就增加了一分,白璧不能要,叫人送了回去。”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的价值就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司马迁何以能据实写史?原因之一就是他自身清白,珍惜自己的名誉,行得端做得正。倘若司马迁见了别人的东西就喜爱,不珍惜自己的名誉,必定使他难以秉笔直书,《史记》也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价值。

二、职业素养案例

案例1:

上海市一家民企的员工基本上都是王先生亲自招聘的。他给刚出校门的学生月薪一般为1500元。但他表示,这一工资数目并不代表对应届大学生现有能力的评价,更不代表对其今后能力的评价,而仅仅代表企业提供的这个岗位的“价码”。王先生曾面试过的不少大学生,对于“愿在基层工作几年”的提问,很多人回答“干几个月”,有些人甚至答以“几个星期”。王先生说,这些大学生没有专业经历,却想一来就干主管以上岗位。“其实我的初衷是将他们当主管、部门经理等中层干部来培养的,可他们不愿从基层起步”。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定位,尚未意识到自身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缺乏自信,生怕被一直安排在基层岗位上。事实上,许多民企老板或中高层管理人员自己就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干出来的。

你认为应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案例2计量秤的痛苦

2002年9月某日,因工作需要,我到了某购物广场,当时,时间还早,我决定先看看卖场的情况,因为早晨刚开业不久,生鲜熟食区的生意特别红火,买菜的顾客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集中在一起的计量处忙得不亦乐乎,但工作中的计量员似乎还没有睡醒,有的边工作边打哈欠,有的计量员的脸仿佛结了冰似的,正等待着夏季的炎炎烈日来融化他们,但我似乎又感觉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有其道理。

随着顾客流,我在商场内转动,正好看见立柱旁一位营业员趴在计量秤上写字,显示屏上的电脑数码跳个不停,好像在痛苦地求救。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姐,你不能趴在电子秤上写字,这样会把它弄坏的!”小姐抬头看了我一眼,回答说:“那些数字肯定会动了。”然后继续趴在上面写,我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小姐,你这样会将电子秤搞坏的,如果你要写可以在旁边的桌子上写呀!”小姐将头抬起,看了我几秒钟,然后将纸笔收起,干脆不写了。电子秤的痛苦暂时解除了,但明天、后天呢?

案后语:

爱护公物应该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接受的一种教育,但我们的员工似乎不太重视这一点。从本案例来讲,有三种情况值得探讨:

1、第一种是员工的基本素质问题,再加上缺乏这方面的培训,认为计量秤上比较平滑,好写字,就是不考虑能否趴在上面写字,如果长期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第二种是明知故犯,损坏公物以泄私愤。如果是这种情况一定要严肃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3、第三种是图方便不考虑后果。这种情况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将公司的利益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公司也应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将非正常的资产折旧成本记入管理人员的考核范畴。

另外,所有零售从业人员应当明白,计量秤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公司和顾客的利益,国家有关质量技术检查机构还必须每年对商场所有电子秤进行检查核准,合格方能使用。

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

中国知网(CNI(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呢?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l0大职业素养构成: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其他

据长沙晚报4月4日报道,经过反复测评招到一个人,技术笔试、上机操作都非常好,可是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了,而他的解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昨晚看

球赛,早上起来晚了”——在一家IT企业负责招聘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IT人才个性特色强,有的人技术扎实,可喜欢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成为企业用人一大缺陷。而记者在对目前IT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从招聘到使用再到开发,企业对人才的甄选除了技能外,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其职业素养的注重上。

三联集团企业文化部经理告诉记者,职业素养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露出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而冰面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关键因素。强烈的责任意识、客户意识、忠诚度、信誉等等这些职业素养是企业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衡量尺度,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大青鸟产品研发部经理肖睿表示,在他们对6000多家用人企业和5000多个岗位的调研中发现,排在用人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前六位的分别是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在他们刚发布的ACCP5.0课程中,设计了培养学员职业素养的内容,包括解决5类共28个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10类共31种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通过入职培训系列课程,直接与企业接轨,进行职场沟通、职场礼仪、压力管理、团队协作、执行力、企业制度等系列训练。

其实,历来是“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职业培训机构先知”,在职业培训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训机构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在教授学员职业技能的同时,纷纷增加职业素养等“软技能”。

“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 篇10

目前, 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 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 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主要针对新闻事件, 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等。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 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一名出镜记者, 既要具备一名合格记者的基本素养, 又要具备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某些素质。同时, 还必须通过职业素质的修养,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对现场报道的控制能力。

伴着电视新闻业务分工的细化, 作为现场符号的记者出镜机会不断增多。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表现出色能使新闻增色, 表现不当也会使新闻原有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打折扣。当下的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常常是, 达到“职业”水准的出镜记者数量有限, 由于缺乏专业素养, 出镜效果大打折扣, 有时形式大于内容, 与新闻现场呈出一种“剥离”状态。2002年下半年北京广播学院筹办第一期“出镜记者”班, 它的目标直指5年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出乎意料的是, 第一批“出镜记者”尚未培训结束, 就被北京电视台“订购一空“, 可见电视媒体对此类人才需求迫切。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其时效性强、真实性强、现场感强为特点, 深受媒体的青睐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灵魂。他在镜头前充当观众的向导, 是电视观众眼睛和耳朵的延伸。电视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的提问和现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

作为一个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素养:1.要有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2006年, 鸡西市供水管网出现了管道断裂现象, 笔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并在现场了解详细情况, 以出镜记者的形式把整个事件过程在现场进行了全面地报道, 并于当晚在本台播发了独家消息, 同时还用新闻背景向观众介绍了市区供水管网的状况。消息播发后市民纷纷采取应急措施, 这为市区供水管网抢修提供了必要的准备。2.要有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一次笔者到鸡西市恒山区民主乡采访, 无意间听村民议论, 说村里年近70多岁的妇女王桂芹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一位90多岁的非亲属老人, 记者被王桂芹的事迹深深感动。但由于难以把握自己的情绪, 放弃了出镜, 虽然这篇报道播出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笔者还是认为这篇报道由于记者未出镜而有遗憾之处。另外, 自身情感把握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还有:事迹报告会、捐助现场、司法机关的审判现场等等。3.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记者出镜时, 说话的语句、情绪, 一定要客观公正。4.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出镜记者还要打好政策功底、理论功底、业务功底。5.做好前期准备, 提问有的放矢, 准备是每次采访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一个好的记者应该在和采访对象接触前, 就要通过一些间接渠道, 对采访对象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以便在采访时提高自觉性, 减少盲目性, 做到心中有数, 以缩短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距离, 提高采访效率。6.采访对象各色各样, 为了收到好的访问效果, 不可不研究提问技巧。提问要善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 由易到难, 由表到里, 由此及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使访问步步深入, 问题要具体, 要抓住要害, 这样才能让报道更有广度和深度。

1963年11月22日下午, 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不到10分钟, CBS电视网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以突发新闻的方式抢发了这一消息, 电视上一位头发有些凌乱的记者以微微颤抖的声音告诉美国观众, 总统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位时年31岁的记者一口气进行了17分钟的现场报道, 虽然不免神色慌张, 他却把达拉斯恐怖而混乱的现场交代得有条不紊。其实, 最早向世界报道这一重磅消息的并不是CBS, 而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两家通讯社之一的合众国际社。但绝大多数美国观众被这一现场报道深深震撼了, 那位叫做丹·拉瑟的记者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记者型主持人。

上一篇:比例结构下一篇:多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