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十篇

2024-08-25

亲子关系 篇1

一、自我反思,更新养育观念

调适亲子关系取决于家长的素质,而家长素质的核心则是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目标、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不良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认识和态度造成的。主要的异常态度有下面几种: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对待孩子;我的任务只是养育孩子,教育的任务是老师的;孩子发展必须顺其自然,父母的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孩子不会因为你对她进行了教育而成才,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对她进行教育而一事无成;父母和子女的交往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等等。因此,养育观念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要自身找原因,只有纠正了自身的缺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二、学习提高,增加养育知识

父母是教育者、监护人,是成熟的个体,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是少年成长环境的直接构建者,在亲子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是负主要责任的一方。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响亲子关系,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家庭关系相对越好。养育子女是一门学问,如果不具备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不了解青少年的特点,不掌握科学教育的知识,面对处于个体成长关键而又困难的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将难以承担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使命。只有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平等尊重,构建平等型的亲子关系

平等型的亲子关系是一种较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关系。平等型的亲子关系的特点主要是: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孩子也有较充分的民主权。凡是要做出与子女有关的决定,都征求子女的意见。对很多问题,子女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父母的某些做法提出反面意见。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基本平等,既有父母子女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父母起主导作用。调查显示,在平等型的亲子关系下,孩子情感健康,不偏颇也不冷淡,能理解人生各种正常起伏。此外,孩子心态更健康,懂得尊重别人,拥有良好的集体生活能力。这种亲子关系还有利于形成独立的个性,自己决定自己的风格、学习方式、未来理想。同时,孩子更有幸福感,感恩心、怜悯心。

四、民主激励,肯定赞扬

亲子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用消极的方式对待子女,如强迫、指责,等等。有些父母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故而强迫孩子服从自己,在作出决定之前不与孩子商量,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若经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形成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孩子因此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反应:一是胆小怕事,孤独自卑;二是逆反对抗,甚至逃避父母和家庭。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用民主激励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即可在亲子关系中加入朋友关系的成分。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父母是决策者,但是父母应该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将此形成一种习惯。在亲子对话中应该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反面意见。反面意见往往是孩子的创造。这也是训练孩子自信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一方面将自己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从而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提高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容易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获得尊重和赞扬是人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会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孩子说:“你可以做得很好,我相信你”,尝试着不要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去做,他们会发现孩子有很多可爱之处,孩子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会发现原本对立的亲子关系逐渐被健康融洽的亲子关系所取代。

五、亲和亲近,交流沟通

交流增进感情,沟通产生信任。人们的心理距离远近与人们之间的沟通有很大关系。人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是由人们之间沟通的多少来决定的。恋爱的基础是沟通,因此我们称之为“谈恋爱”。陌生人之所以没有密切的关系,原因是没有沟通的机会。因此,要形成密切的关系,就必须沟通,必须用较多的时间去沟通。处于青春期的子女,与成人相比要封闭得多,父母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教育好他们,因此要努力学习与青少年子女的沟通技巧。作为父母要很好地与孩子沟通,一是必须营造平等自由的交流气氛,要对彼此的分歧持宽容的态度;二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注意观察他们的反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体察和重视他们的情感和需要。只有经常交流和沟通,父母才能对孩子的内心活动保持关注和敏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此外,作为父母,当问题出现或解决问题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看待某一问题父母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体验孩子的心理状态,否则就永远无法理解子女。

亲子关系 篇2

亲子关系指的就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指的是在法律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在法律上的权利以及义务等关系, 其中包括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身关系以及财产关系等。我国的《婚姻法》主要是围绕着夫妻关系以及亲自关系展开的, 所以说亲子关系的推动在我国的法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一夫一妻制在我国以及全世界普遍被遵从之后, 子女就有了婚生以及非婚生的区别。根据这个区别, 每个国家也就相继出台了相关的亲子关系的推定的制度。并且从某个角度来看, 在家庭关系中, 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比妻子的合法权益更加容易受到侵犯, 所以说应该被特别重视。所以说亲子关系的推定问题在各个国家之中都显得十分的重要, 应该在立法之中被强调。在我国也就是这个情况, 本文对我国法律中亲自关系的推定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一、我国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司法不足

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已经推行了很长的时间了, 但是关于亲子关系的推定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下面介绍了几点我国亲子关系推定制度中的不足之处。

(一) 我国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现状

现在我国的立法之中只有关于婚生子女的相关规定, 对于亲子关系的推定制度没有建立非常完善的规定。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的实际中如果遇到了与亲子关系推定相关的问题, 人们只能依靠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进行相关的司法解释以及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 从这些意见之中找到有关的一些规定, 然后在对相关的亲子关系纠纷进行判定。虽然说我国现在对于亲子关系的推定相关问题的解决态度还是十分积极的, 但是与这个积极的态度相比的话, 我国对于司法方面的解释尤其是立法的过程却是显得十分的缓慢, 所以说我国现在对于亲子关系的推定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需要的。只要完善了这一制度就能够更好的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与亲子关系推定相关的纠纷问题。

(二) 我国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不足

我国在亲子关系推定制度方面的不足首先体现在对亲子关系推定的原因方面的不足。这方面的原因在其它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规定, 比如说在法国, 其中的相关民法解释中提出, 同居不能够包括两个方面的不能, 一种指的是物理上的不能, 比如说夫妻双方在地域上的远离。另一个方面指的是事故上的不能, 事故上的不能指的是夫妻双方中的一人因为生殖器官受到了伤害或者一定的手术意外而产生的不能。将这两种原因作为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前提。但是在我国现在的立法中只是有着必要证据的概括, 这一概括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操作的难度太大。所以说我国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民法解释来对亲子关系推定的原因进行解释, 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实现亲子推定的完善。

二、我国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 应该建立妻子关系推定制度

从前面的论述当中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亲子关系的推定制度, 包括了这一制度中的原则以及方法。这一制度的不完善对于我国未成年权益的保护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 这就使得未成年人很有可能在父母双方的相互推诿之中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并且还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所以, 笔者认为, 我国在建立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时候应该尽量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作为立法的原则, 并且应该规定, 在未成年子女的真正生父以及生母还没有得到确定的时候应该继续有现在的养父母进行抚养, 指导确定了未成年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之后。在这个期间用于未成年子女抚养所使用的费用可以在确定了未成年子女的生父以及生母之后向他们进行索要。

(二) 应该建立亲子关系推定制度

亲子关系的推定对于一个完善的家庭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并且会对这个家庭造成十分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建立必须非常的慎重, 而且由于这一原则的特殊性, 在进行这一制度的使用时应该保证其正常的行使。笔者认为, 在任何情况之下被生下来的子女都拥有同样的法律地位以及法律权益, 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另外亲子关系的推定应该确定一个比较合适的期限, 不能太短, 要给家庭特别是其中的未成年子女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缓冲, 也不能过长, 防治其中权利的滥用。笔者认为时间确定在一年比较的合适。

摘要:亲子关系是现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十分钟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占有十分钟重要的地位, 所以说亲子关系的推定制度是十分重要的确定亲子关系的制度。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明确的妻子关系推定制度的明确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只能够根据司法机构进行一定的解释或者判定, 无法满足现在客观实际的需求。所以说亲子关系推定制度的建立对于我国现在的婚姻家庭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推定,制度

参考文献

[1]薛宁兰, 解燕芳.亲子关系确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 的讨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 02:13-20.

[2]李志强.亲子关系的推定与否认制度的建构[J].行政与法, 2012, 12:144-148.

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篇3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根基,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亲子关系。父、母、子女,构成家庭的三角关系。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是倒三角形,父母在上端的两个角上,孩子在下端的角上。这有双重意义,一是夫妻关系先于、重要于亲子关系;二是亲子之间的爱的传递只有通过夫妻双方之间的中转才能在三角形构建的系统中流动起来。

不流动的爱造成孩子的内在冲突,影响孩子将来的婚姻关系

在家庭中,夫妻通过爱对方来爱孩子,孩子体验到的就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在家庭系统中流动起来的爱,它真挚而温暖,孩子有能力感受到真正的爱的气息。而如果父母之间没有爱,而是都把爱给孩子,许多心理需求也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满足,由此父母会对孩子产生很多期待,比如孩子要理解我、听我的话、赞同我的意见;要感激我的付出;当我与配偶发生冲突时,孩子要站在我这边,等等。这不但让孩子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造成许多亲子互动问题。还有的父母通过孩子传达对对方的不满,而不直接沟通,会造成孩子很多内在冲突和愤怒,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还会一辈子背上对父母关系的责任,长期纠结于其中,影响了自己的婚姻关系。

意识到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寻找合适的途径增进夫妻亲密关系

当你意识到我们不仅是父母,还是妻子或丈夫时,一些温情就会浮现在我们的内心。当回忆起当初两个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时候,也许甜蜜的感觉就会出现。就这样,不断让自己回味、感受夫妻生活中积极正向的部分,并且寻找合适的途径增进夫妻亲密关系(比如用言语欣赏感激对方、多些在一起的时间、为对方做些事情、身体接触和送礼物等),那么和谐幸福的婚姻将悄然而至。

避免将夫妻关系带入亲子关系

把满足渴望的需求放在夫妻关系中解决,不要期待孩子取代配偶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夫妻之间的矛盾要自己解决,不要通过孩子转达对对方的意见,也不要期待双方冲突时从孩子那里得到支持。如果夫妻冲突造成很大的情绪波动,要处理好情绪后再面对孩子,不要将孩子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

在教子方面尊重对方的意见

理论而言,夫妻双方对于孩子的教育意见最好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但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夫妻双方的意见不一致。出于对孩子的爱,许多家长会坚持自己认为对孩子最好的办法,希望改变配偶,从而导致夫妻之间的冲突。其实,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能够接纳彼此还可以存在不同意见,对孩子来说不是更好的一种学习吗?孩子的事情主要由孩子做主,他(她)也有权利知道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向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也要尊重配偶向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也维护了夫妻关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杨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亲子关系 篇4

兹证明粱传平的配偶及直系亲属共有以下五人:

父亲:梁义田,男,一九九六年四月八日死亡。

母亲:周玉莲,女,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为***669,于二0一三年六月二日死亡。

配偶:王守珍,女,一九六五年二月二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为***660,现住四川省高县文江镇高合村水洪组48号。长女:梁祖莲,女,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为51***80669现住四川省高县文江镇高台村水洪组48号。次女:梁小铃,女,****年三月二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为51***20662,现住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亲子关系 篇5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人格社会化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亲子关系是幼儿的主要社会关系, 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情绪智力属于一种表征情绪的智力, Salovey和Mayer将智力与情绪的理论相结合, 表述了情绪智力的问题。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觉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 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个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情绪智力目前在教育研究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幼儿家长与幼儿亲子关系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 研究影响亲子关系的诸因素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人们关注父母自身各方面对亲子关系的作用, 如父母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精神状况等, 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即幼儿家长情绪智力也影响亲子关系。社会与教育学者研究显示, 父母是影响亲子关系与子女成长的关键人物, 而父母的影响因素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情绪, 情绪会左右其对子女的教育和行为, 从而影响到亲子关系。现有的研究中, 关于幼儿家长情绪智力对幼儿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几近空白。

二、研究过程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家长, 因为亲子关系涉及幼儿家长与幼儿双方, 而且亲子关系的好坏会对幼儿造成直接的影响, 故本研究也将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幼儿进行访谈, 增添幼儿的评价视角了解亲子关系的现状。研究依据分层抽样原则, 选取淮北市6所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200名幼儿的父母, 共400名 (父200, 母200) 作为样本, 进行研究。发放《亲子关系诊断测验》问卷400份, 收回375份, 有效问卷为370份, 有效率为98.7%, 《Schutte情绪智力测验》问卷400份, 收回381份, 有效问卷为372份, 有效率为97.6%。

2. 研究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修订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PCRT) 手册》, 把亲子关系分为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5种态度和积极拒绝、消极拒绝、严格、期待、干涉、不安、溺爱、盲从、矛盾、不一致10种类型, 较为准确地描述了亲子关系的状态。本研究据此手册的亲子关系的5种态度编制, 针对幼儿家长使用的《亲子关系的诊断手册 (家长版) 》, 该量表每个内容的原始分, 可按常模换成百分等级。等级越低亲子关系就越差。50分代表一般, 较坏的是40~20分, 最坏的为20分以下。

Schutte按照Salovey和Mayer情绪智力模型中相关基础理论编制了情绪智力量表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EIS) , 量表中的各维度体现了情绪智力模型的相关维度, 该量表作为情绪智力测量工具被广泛使用, 学者王才康把该情绪智力量表译编成一份中文版自陈量表。该量表把情绪智力分为4个维度:情绪感知、调控他人情绪、运用情绪和自我情绪调控, 该量表信度、效度较高, 在国内被广泛使用。本研究修订此量表, 用以测试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

3. 施测和统计处理

通过发放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问卷收集数据, 最后采用SPSS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

1. 幼儿家长亲子关系现状

幼儿父母不良亲子关系检出率见表1

(单位:%)

由表1可知, 本调查显示幼儿亲子关系的状况不容乐观, 父子关系处于不良状况前六位的依次为盲从、不安、溺爱、期待、矛盾、不一致, 检出率为57.2%~75.4%;不良母子关系主要体现在盲从、溺爱、不安、期待、矛盾、不一致, 检出率为57.4%~75.1%。从数据看, 父亲和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状况比较一致。

2. 家长情绪智力现状

家长情绪智力的总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 家长运用情绪与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较差, 分别占22.8%、21.9%, 其次是调控他人情绪, 占10.1%;情绪感知与调控他人情绪处于一般水平, 分别占75.8%、83.9%, 60.6%处于自我情绪调控的一般水平, 60.4%处于运用情绪的一般水平, 勉强超过60%;只有占6.0%的人调控他人情绪水平较好。从数据的结果来看, 家长的情绪智力总体状况处于一般水平, 家长运用情绪的能力与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总体较差, 调控他人情绪水平较好的人数偏少。

3. 幼儿亲子关系与家长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相关分析表明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各因子与亲子关系的因子均呈负相关, 以父母情绪智力的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 以亲子关系的10个维度作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的4个因子对亲子关系各因子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Beta=-0.241~-0.083) , 即家长情绪智力越低, 亲子关系问题越高, 亲子关系越差, 家长情绪智力与亲子关系呈正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从以上研究来看, 亲子关系普遍存在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各项:盲从、不安、溺爱、期待、矛盾、不一致。在亲子关系问题中, 最严重的是盲从型, 其次是不安型、溺爱型。这些不良的亲子关系会阻碍幼儿的正常身心发展。幼儿家长的情绪智力处于一般水平。在问卷所涉及的4个维度当中, 运用情绪最差, 其次为自我情绪调控。现在幼儿的家长多为“80后”,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 受到的关怀很多, 遭受挫折较少, 而所受到的教育轻视情绪智力, 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动机、欲望等情绪特点, 自我调控能力和方法缺乏, 运用情绪能力较为不足。

从相关研究出现的问题来看, 幼儿家长情绪智力会影响到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态度, 从而影响家长与幼儿的亲子关系, 在工作与家庭压力较大时, 会使家长对幼儿情绪认知不足及产生应对偏差, 与幼儿产生矛盾时情绪控制不好, 不能积极处理亲子关系, 把压力转移到幼儿那里, 对幼儿行为粗暴体罚, 即积极拒绝;当幼儿家长情绪查知能力较差的情况下, 不能敏感地了解幼儿情绪, 幼儿沟通能力较差, 很容易产生对幼儿的消极拒绝;不懂得亲子情绪沟通, 苛责管教, 不懂幼儿情绪情感, 即出现严格型亲子矛盾;家长情绪缺乏稳定性, 往往有时盲目地迎合孩子的要求, 有时对幼儿过分负责、不安, 情绪前后矛盾, 对幼儿教养不一致。

亲子关系 篇6

在国内, 关于幼儿依恋主要是普通幼儿园的依恋和同伴的实证研究, 但是目前在我国, 许多家庭无暇照顾孩子, 很多孩子被送到寄宿制学校, 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寄宿制幼儿在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中的发展情况。所以本文出于如上考虑, 提出了如下问题:

(1)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2) 寄宿制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又是什么呢?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项目选取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寄宿幼儿90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小班30人, 中班30人, 大班30人, 回收有效数据为85人, 有效回收率为94%。同时向其父母及带班老师了解研究所涉及的部分信息。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工PPA的修订版测量幼儿的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状况。修订版将父母依恋分量表一分为二, 发展成独立的母亲依恋及父亲依恋两个分量表, 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分别有25题。

3.施测

施测由该项目成员组织, 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 事先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 项目在7天内完成。

三、研究结果

1. 寄宿制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特征

研究表明, 男女幼儿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的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上的得分小班和中班、大班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小班幼儿的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中班和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在维度上, 小班幼儿的父亲信任和母亲沟通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小班幼儿的父亲疏离和母亲疏离的得分显著低于中班、大班幼儿。

2. 寄宿制儿童同伴依恋的发展特征

男女幼儿在同伴依恋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在维度上, 同伴信任的得分有显著差异, 同伴沟通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女孩的同伴依恋好于男孩。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同伴依恋差异不显著。

3.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 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得分显著相关。在维度上, 除同伴沟通与父亲疏离, 母亲依恋与父亲疏离, 同伴疏离与母亲沟通, 同伴信任与母亲疏离, 同伴沟通与母亲疏离外, 其他维度的得分均显著相关。

四、寄宿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质量关系的讨论

1.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的特征

由统计结果看到, 男女幼儿在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小班幼儿的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中班和大班幼儿没有显著差异。在维度上, 小班幼儿的父亲信任和母亲沟通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班、大班幼儿。这是由于处于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 与父母的关系仍然比较亲密且带有儿童期依恋的特点, 喜欢与父母分享, 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想寻求父母的支持。

2. 寄宿制幼儿同伴依恋的特征

由统计结果看到, 女孩在同伴依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在维度上, 女孩在同伴沟通和同伴信任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

3. 寄宿制幼儿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

寄宿制幼儿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间相关最强, 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并且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者之间的相关也很高, 同样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这与Gretchen和Biesecke的研究结果一致, 即父亲和母亲依恋有强相关, 两者都与同伴依恋有积极的相关。

五、建议

寄宿制儿童既面临特殊的生活环境, 又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 亲子教育的缺失使其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和精神环境, 能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其身心的需要;允许幼儿有自选的活动, 能与同伴一起游戏, 加强同伴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Gay C.Armsden, Mark T.Greenberg.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y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 1987, 16 (05) .

亲子关系 篇7

关键词:亲子关系,行为,成瘾,因特网,学生

网络成瘾已严重危害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1],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2,3,4,5]。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家庭情境中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父母与子女间交换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了解、信任、合作的过程[6]。Stivers[7]的研究指出,亲子间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家庭不良事件,而亲子间若缺乏沟通,则可能会为青少年日后的心理行为问题留下隐患; 徐清刚[8]的研究表明,亲子沟通质量越高,子女越不容易网络成瘾; 刘勤学[9]采用亲子沟通的方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鉴此,本研究在2014 年9—11 月通过对河北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亲子沟通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有效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个年级分层后,在各高校每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分别对河北省5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的2 5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后,有效问卷2 451份,有效率为96.27%;其中男生1 204名,女生1 247名。

1. 2 方法

1.2.1基本人口学调查

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年级、学校、家庭基本情况等。

1.2.2亲子沟通调查

采用Barnes等编制的亲子沟通量表(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Scale,简称PACS)进行调查[10]。该量表由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两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均包括10个问题,问题采用5点计分。各分量表问题得分相加即得到父子沟通、母子沟通的分数,2个分量表得分相加为总量表得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父子、母子沟通的开放程度越高,存在问题越少[10]。本研究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其中父子沟通分量表为0.85,母子沟通分量表为0.87。

1.2.3网络成瘾调查

采用台湾大学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是4级自评量表,由26个问题组成,包括强迫性上网行为、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及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5个因素[11]。每题的分值为1~4分,分值越大表示描述的情形与受试者越符合;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总分≤63分为非网络成瘾者,64~67分为网络成瘾倾向者,≥68分为网络成瘾者[11]。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介于0.76~0.88之间。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所用统计学方法包括χ2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网络成瘾组、网络成瘾倾向组、非网络成瘾组,3组间进行多样本非参数检验,亲子沟通与网瘾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2.1大学生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有234人,占调查人数的9.55%;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306人,占调查人数的12.48%。男生的网络成瘾率及网络成瘾倾向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41.853,33.973,P值均<0.01)。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2.2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亲子沟通情况

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在父子沟通、母子沟通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组与网络成瘾倾向组大学生的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差于非网络成瘾组大学生。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比较,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比较,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成瘾组与网络成瘾倾向组比较,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亲子沟通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各因素与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见表3。

注: **P < 0. 01。

注: P值均< 0. 01。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9. 55% ,与国内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相近( 7. 1% ~15. 8% )[12,13,14,15,16,17]。男生成瘾率高,可能与男生相对女生更具有好奇心、冒险心和攻击性有关,容易被网络所吸引。且男生的自我约束力相对女生弱[2]。

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 篇8

虽然亲子关系的主体是父母和孩子,但由于孩子是未成年人,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父母在亲子关系中,起着责无旁贷的主导作用。谈及健康亲子关系的培养,其实就是谈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意识、态度和方法。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内部各种关系的状态往往被家长忽视,然而它又是形成健康亲子关系的基础。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当中,所有与孩子产生关联的家庭成员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和谐的、幸福的、温暖的家庭环境非常关键。可能很多年轻的父母还不了解,孩子结巴、脾气暴躁,甚至在少年时期就触犯法律都和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密切相关。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与同事、与朋友、与爱人相处的方式都受儿时耳濡目染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孩子虽然年龄小,社会经验不丰富,对事件的认知不及大人般全面深刻,但父母务必清晰地认识到,这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孩子的特点。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应该高高在上,要尊重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大人对他的重视,进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与孩子互动的时候,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留心孩子的感受并做出反应。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有些父母过度关注孩子,不关心自身的发展:要求孩子求知上进,自己则止步不前,不学习;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自己却可以为所欲为;要求孩子不可以撒谎、骂人,而自己则可以不受约束、出口成“脏”……这都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的“言”与“行”不一致,带给孩子的是混乱的价值观,父母和孩子之间便无法建立真正彼此信任的关系。

与孩子积极互动

父母要与孩子积极互动,多和孩子交流,多陪伴孩子。除了平时生活上言语的交流,父母可以和孩子共读绘本、听孩子的表达、指导孩子表达、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及陪伴,不是简单的在一起,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设计安排一些活动。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幼儿园举行的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父母无论如何都要抽出时间积极参与。在与孩子共处的时候,发现孩子的擅长和不足,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父母要掌握好技巧

培养健康亲子关系,父母需要注意有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别把自己当“法官”,只做评判和说教,要学会做“律师”,充分剖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想,和孩子一块面对、一块探讨,改善和解决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别总是做“裁判”,一定要学会做“啦啦队”,给孩子鼓励、给孩子力量。

健康亲子关系的培养重在环境的营造和父母的“身教”,关键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环境、有态度,与孩子的互动才不是无源之水,所谓的技巧才有落地的可能。

(富岩 北京红缨教育集团直营中心直营园经理)

亲子关系声明(定) 篇9

婴儿姓名:性别:是与亲生。

母亲姓名:出生年月:国籍:民族现居住地:联系电话:

父亲姓名:出生年月:国籍:民族

现居住地:联系电话:

婴儿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出生时状况:1.好2.一般3.差

出 生 地:省地(州)县(市)乡村

由接生,与婴儿关系,因未在医院出生。

以上情况若不属实,愿负法律责任。

母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年月日

父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年月日

监护人签名:身份证号:日期:年月日

证明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证明人与婴儿关系:

亲子关系旁证存根粘贴处

证明单位经办人签名:

证明单位(签章):年月日

计划生育部门证明

证明单位经办人签名:

亲子关系 篇10

1. 当前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存在问题

1.1 多数研究采用单一父母或子女角度的亲子关系研究取向, 缺乏亲子关系互动视角的探索。

纵观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的历程, 我们发现大多数亲子关系研究仅从父母单方面方面考虑是父母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 比如父母养育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居住地区、经济条件、家庭类型、父母关系、父母的人格等等;或者仅从大学生 (子女) 方面考虑, 如早期的生活经历、与父母交往中采用的应对方式、性别以及自我表露的特点等等。仅仅从父母单方面或者子女单方面探讨大学生亲子关系恰恰割裂了以亲子互动性为核心的亲子关系概念本质。

1.2 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生活和生理特性方面, 缺乏亲子关系社会性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以血缘关系来定义亲子关系的本质。当前研究只是从家庭小环境范围内探讨了亲子关系的本质。然而,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基本成熟, 已经具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具有基本独立的个性特点, 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意义。只有从社会性意义上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抓住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内涵。

1.3 多采用单一平行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 缺乏用全面系统的研究工具进行的综合研究。

当前亲子关系的研究采用的单一平行的量表, 比如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等量表, 更多的是作一些简单的横向研究。总体看来, 这些研究只能单纯的从一个方面粗略的探讨亲子之间的关系, 得到的结果也不能从总体上反映亲子关系的内涵, 缺乏进行横向和纵向系统的亲子关系内涵和特点的研究。

1.4 大学生亲子关系的探讨存在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矛盾。

当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存在很多问题, 教育时评甚至认为当代培养的大学生都是白眼狼。比如在对80后、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后认为, 他们自私、没有爱心、缺乏亲情, 需要生活费了才会想到父母等等。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呢?在大学生中有代表性的说法:十三四岁的少年有着青春叛逆朔, 当长成20来岁的大学生后, 他们也有第二次青春叛逆, 暂时的疏远父母, 是一直被父母“罩”着的他们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后的正常反应, 是他们成长必经阶段;他们会暂时地写信很少, 打电话很少, 很少向父母嘘寒问暖。其实, 他们在内心从来没有忽视父母。那只是因为他们不习惯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其实, 父母一直在我们心底!”由此可见, 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甚至矛盾。

2. 亲子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把握亲子关系系统论的观点, 从父母-子女双向互动视角探索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发展。

家庭是一个系统, 包括夫妻亚系统、子女亚系统和亲子亚系统, 亲子的互动是与整个家庭系统其他的亚系统和它自身的亚系统的特征、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把亲子关系放到整个家庭系统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 进一步探讨家庭功能、结构、家庭气氛、夫妻关系, 父母特征, 子女特征等因素对亲子沟通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从父母和青少年两面考虑, 从亲子互动角度出发着眼亲子沟通以及表露的特点探讨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本质特征这一取向是未来研究者的出发点。王丽萍等人 (2002) 认为从青少年和父母两个方面来看, 影响亲子互动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亲子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1) 青少年的身体变化与亲子关系。斯滕伯格 (EžGžSteinberg, 1990) 认为, 性成熟是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 社会认知的改变与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发生改变的另一个原因是青少年理解亲子关系实质的能力的发展。 (3) 父母方面的各种变化对亲子关系及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吴玲 (2003) 认为, 现今时代, 中国大陆地区家庭主要存在以“孩子”为中心、以“大人”为中心、波粒二象性 (两极性) 等三种类型的亲子关系。他主张亲子关系的研究应从两个标准和向度入手, 一个是看亲子关系中双方的地位, 即谁为中心的问题;另一个是家长的教养方式, 主要是管教的松紧问题。所以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 弄清楚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2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在生理性特点基础上进行亲子关系大陆本土化的社会性研究。

早期亲子关系是以血缘生理特点为主的关系, 国内外的亲子关系的理论 (比如亲子依恋) 、青春期 (狂风骤雨期)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以婴幼儿, 儿童, 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成为进行亲子关系研究的重心。然而, 从本质上讲那只是单纯的从生理性和一般的心理阶段特征出发的研究。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基本成熟, 已经具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具有基本独立的个性特点, 这一时期的亲子关系更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意义。只有从社会性意义上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抓住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内涵。石伟等人 (2004) 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获得独立自主的同时, 仍然可以保持对父母的依恋,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才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健康而快乐的成人。由此, 只有结合生理性特点进行大学生亲子关系社会性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其本质特点。

同时由于在中国大陆特有的文化背景下, 表达亲子关系感情的特点和方式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 因此, 已有研究结果很难有效的揭示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心理历程和现状, 必须从中国文化的内涵出发, 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大背景进行本土化研究才能抓住国内亲子关系的本质。

2.3 大学亲子关系概念结构的构建研究。

正如房超等 (2003) 和杨晓莉等 (2005) 对亲子沟通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样, 要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亲子关系, 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界定亲子关系概念。至今为止, 几乎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对亲子关系做过明确科学界定, 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也没有统一的清晰的、可靠的操作指标, 更缺少完善的测量工具、概念上的模糊等使得研究者从各自的着眼点出发, 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指标, 由此造成了众多分歧的结论。

2.4 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方法的创新。

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课题研究的水平和研究的新进展, 迄今为止, 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大部分为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 少部分的访谈以及观察和录音、录像等方法。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的目的决定的。问卷和访谈能够反映出亲子之间对某些特定话题的讨论程度, 能够发现亲子关系的一般的特点。而如果想了解的是亲子关系的心理学本质, 那么就需要从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不仅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对比研究, 而且对整个的亲子互动过程进行现场观察或录音、录像分析。

摘要:分析总结了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存在问题, 展望了未来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做好大学生亲子关系研究,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

参考文献

[1]房超, 方晓义. (2003)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1 (1) , 65-72.

[2]石伟, 张进辅, 黄希庭. (2004)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2 (1) , 328-332.

[3]王丽萍, 张坤. (2002) .青春期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各种压力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山东教育科研, 4, 53-54.

[4]吴玲. (2003) .亲子关系结构下的家长教养方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31 (6) , 705-709.

上一篇:影响物种下一篇:外国留学生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