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十篇

2024-09-11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 篇1

关键词:劳动关系管理,研究视角,文献综述,制度主义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 产业关系作为学术术语大约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当前, 劳动关系管理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如组织、行业和国家层面。由于劳动关系管理牵涉到多方主体, 如劳工、资方、政府、工会等, 基于不同的主体就会产生不同的研究视角。因此, 劳动关系管理是一门复合型学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都可以在劳动关系学的研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研究视角上也不例外。制度对确定行为的界限提供选择与资源, 这种二元性的功能被Commons (1934) 所认识, 他将制度定义为处于限制、自由与个人行为扩大的集体行为。制度可被概念化为“过滤器”, 决策和目标通过它得到提升, 而其他决策和目标则受到限制。随后Giddens (1984) 提出结构化理论, 他认为规则和资源是制度与生俱来的, 它们使行动者的社会互动面对约束和机会。

一、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讲, 历史制度主义注重通过对事件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追踪, 以提炼历史对当今的影响, 强调政治、经济生活的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历史性。历史的、发展的制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制度的出现与变化, 雇佣关系的实践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相连接, 它是嵌入在政治、经济、社会过程中来产生与形成劳资关系的单独领域。其代表人物有Karl Korsch、T.H.Marshall和Giddens。

(一) Karl Korsch的研究

Karl Korsch在研究阶级斗争史 (1922) 和人类自由的扩张与发展过程 (1968) 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论:资产阶级 (第三阶层) 对于贵族和专制主义的阶级斗争逐渐确保民主制度的政治地位;工人阶级 (第四阶层) 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使他们逐渐获得共同决策权。

Korsch将工人的参与权力分为三类:1工人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力 (比如社会政策, 法律上的工人保护) ;2工人作为劳动力卖方的权力, 即组合权力;3工人作为一名工作组织成员的权力, 即共同决策的权力。根据他的理论, 这三个分类意味着制度朝着工业化民主的三个不同路径发展。第一类涉及到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干预, 第二类涉及到工联主义合法化与劳资协商, 第三类涉及到工厂中工人委员会和共同决策制的运动。

(二) Marshall的研究

英国社会学家T.H.Marshall确定了另一种发展轨迹。在《社会与公民阶层》 (1963) 中, 他解释了“工业公民权利 (rights) ”作为工业社会的一个副产品单独出现的原因。他将公民概念定义为“公民是赋予社区成员的一种身份。那些拥有这个身份的人享有平等的权力和义务”。Marshall认为作为一个平等的系统, 公民减少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英国社会中公民权力的发展进行了约250年。他指出公民有如下的权力: (1) 民事权利:对于个人自由的基本权利, 即人的自由; (2) 政治权利:参与政治权利的权利; (3) 社会权利:经济福利和安全。

公民现有的民事权利逐渐增加了新的内容。工人阶级获取政治权利, 并且认识到劳资协商权利。Marshall将其描述为“在经济领域扩张的民事权利”, 对于工会而言, 集体行使民事权利代表了其成员的利益。他得出结论:“工会制度创建了工业公民的辅助系统, 补充了公民政治权。”随着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设, 这三个权利被充分构建起来。

(三) Harry Braverman的研究

Harry Braverman是劳动过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在Harry Braverman的《劳动与垄断资本》 (1974) 一书中有详细阐述。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管理的关键任务是劳动过程的控制, 通过将劳动力转变为工作绩效, 来提取最大的剩余价值。

弗莱德曼 (Friedman, 1977) 和伍德 (Wood, 1982) 对Braverman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他们认为管理策略并非等同于泰勒式的策略, 管理实践是冲突、交易以及两方或多方之间妥协的产物。Braverman没有解释一些现象, 比如劳资冲突、工会以及其他产业民主的机构。

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

人类对制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制度作为一种分析单位和工具, 不同领域的学者都给予了“制度”高度关注, 新制度主义正是对制度进行的拓展性研究, 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则是一个更有影响力的理论, 它反对制度主义的经济方针。制度经济学关心机构和组织的起源, 社会制度主义关注它们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是Meyer、Rowan。Meyer和Rowan (1977) , 他们认为决策的合理性是一个假象, 因为它主要服务于合法性。它不是投入和产出关系的优化, 而是制度环境中决定好坏、效率以及成功的管理行为准则的规范与模型。

新制度社会主义学假设只有规范监督的行动, 根据这个论点, 行为在组织中更多是由规则 (常规、惯例、习惯) 来决定, 与行动者的兴趣和理性选择少有关系。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认为组织的构成可以通过同构过程来解释, 即组织的构成可通过符合规范的要求、预期以及满足制度环境的行为模式来解释。在这个意义上, 组织被视为制度, 它的起源不能用行动者理性行为的观念来解释。

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源于对非盈利组织的研究 (卫生组织、高校、学校等) 。市场反馈的缺乏使得这样的组织隐藏了其部分功能。对于这样的非盈利性机构, 该方法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它最重要的原则独立于这些组织的类型, 尽管这个理论曾经被应用到商业组织中得到一些可能看似有效的结果, 但总的来说, 市场环境的影响为支持制度环境的影响被系统地淡化了。

三、评价制度主义的研究视角

历史制度主义的支持者将权力关系与制度放在他们分析的中心位置, 他们主要关心国家, 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制度怎么构成政治关联, 重点在于政治行动者和社会集团间权力分配的制度。Thelen和Steinmo (1992) 指出“历史制度学家关心社会制度和整个国家、政治行动者怎么定义他们的兴趣以及如何构建他们与其他集体的权力关系。”这就发展成为评价制度主义。评价制度主义重视造成政治结果的关键因素即行为的作用, 评价制度制约研究者通过建立自己的一套理论来阐述说明制度是如何产生并发挥作用的。因此, 评价制度主义者认为每个政治个体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偏好, 而实现个体偏好最大化是行动者的最终目标。

Korsch和Marshall是处于政治领域制度发展的推动时期, 在他们看来, 工业化的内在逻辑导致了不同工业化国家集中向多元化的工业社会发展。这种长期化的趋向性是由于教育系统, 政府的作用, 大企业更多地雇佣经理人以及一个分化的、高素质、受过训练的工人阶级重要性上升导致的。这种不可避免的产品复杂性增加提供了劳动过程中控制功能的分散, 这就需要有共同意识、责任心以及员工之间的合作。工业精英与其他劳资关系行动者之间的权利和制度化过程的多元化平衡调节着他们的合作和冲突。

Giddens (1982) 指出Marshall将公民权利理解为“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 一个需要被慈善帮助的地方”的观点未考虑到公民一直的努力与被剥夺权利的斗争。

Miiller-Jentsch (2002) 认为Meyer和Rowan 1977年提出的“去耦/减震理论” (The decoupling theory) 虽指明企业将正面的理性展示到“前面”, 但是“后台”根据任务的技术要求追求截然不同的实践, 这是其理论假设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有学者提出了更尖锐的批评:劳动关系的制度不是组织 (如劳资协商, 共同决策制等) , 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无法解释。这些制度通常涉及双边程序, 而双边程序是党派在他们相互冲突后所建立的, 他们的结果是妥协折中的, 与出发点很不同, 是追求个体党派的计划。

参考文献

[1]Erickson.C., S.Kuruvilla.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998, 52 (01) .

[2]Blain A.N., J.Gennard,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a critical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1970, 8 (03) .

[3]R.Hyman.Pluralism, Procedural consensu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1978, 16 (01) .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 篇2

一、稳健主义的内涵

稳健主义是长期存在于会计实务中用于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的一般性方法,是会计信息编制者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所遵循的指导原则。一直以来,稳健主义引起的争议颇多。一方面它长期而广泛地影响着会计实务,Basu (1997)认为稳健主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至少有500年的历史;Stearling (1970)将稳健主义称为对会计计价最有影响的会计原则。另一面它又受到来自实务界、学术界、管制机构的不断抨击和反对,在该行为原则指导下所形成的会计信息是否有助于使用者决策,或者说稳健性特征是否应该是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应具备的质量属性,也不断受到各方的质疑。甚至激进的反对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信息环境的变化,稳健主义越来越不合时宜,应该被彻底地摒弃。那么,究竟什么是稳健主义呢?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以下简称APB)在将“稳健主义”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写入会计研究报告时,将“稳健主义”表述为:资产和负债经常是在重大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计量。事实上,管理者、投资者和会计人员一般而言更喜欢低估净资产和净收益,而不是高估净资产和净收益。在该报告书的第35段会计的“特征和限制”一节中又将稳健性表述为:对于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涉及的不确定性,通常采用尽早确认不利事件,以最小化净资产和净收益。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稳健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 (1) 会计实务中实施稳健性主义的前提是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稳健主义是会计信息生产者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反应。 (2) 稳健主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未实现的收益和损失确认的时点不同,相对于未实现的收益而言,损失要尽早确认;二是在进行会计估计时,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在有多种选择时,更倾向于低估资产和收益,高估负债和损失。 (3) 长期遵循稳健主义的结果是会计信息呈现稳健性特征———市场价值超过账面价值(Feltham和Ohson, 1995;Watts, 2003)。

当前两个比较重要的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没有将稳健性纳入它们最新制定的概念框架的会计质量特征体系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人们发现当期稳健的做法虽然会降低本期的资产和收益,但会导致未来收益不稳健,这很容易误导比较重视利润表的投资者;二是它们认为稳健性与其所倡导的中立性等质量特征相悖。

稳健主义能够长期地存在于会计实务中,对反对者的批判具有很强的适应力,说明稳健主义具有批评者所忽略的优势(Watts, 2003)。稳健主义的支持者们在认识到原有稳健主义定义存在的弊端后,对他们所支持的“稳健主义”的概念也在不断地修正。Basu (1997)对稳健主义做出了新的界定,此后稳健主义的支持者们普遍接受了他所提出的基于消息的稳健主义的概念。

Basu认为:稳健主义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将好消息确认为收益时,比将坏消息确认为损失要求更高的可验证性。此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条件稳健主义和无条件稳健主义两个概念(Beaver和Ryan, 2004),将Basu (1997)之前的稳健主义概念一分为二。Basu定义的稳健主义被称为条件稳健主义,所对应的稳健性被称为条件稳健性(又被称为盈余稳健性或盈余不对称及时性),以经济收益和经济损失(好消息和坏消息)在会计收益中的确认程度来度量。

与Basu的定义相对应的是无条件稳健主义,通常指GAAP所规定或公司所选择的那些不依赖经济信息、减少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研发成本的直接费用化、加速折旧方法的采用、对正的净现金值项目采用历史成本入账等,它是在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时未记录的商誉的主要来源,其所对应的会计信息属性为无条件稳健性。

许多研究者将盈余稳健的信息视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主要是因为:通常认为外部对管理者存在不对称的激励,不管准则是如何规定的(Basu, 1997;Ball和Shivakumar, 2005),管理者有动机及时地披露好消息,不情愿及时地报告坏消息,而且管理者承诺对坏消息更及时地确认,会降低企业管理者与其他外部签约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够提高契约的有效性。通常提高坏消息确认的及时性也意味着更加全面的披露,可以改善信息效率。此外,盈余稳健主义要求损失的确认必须在企业经历了一个同期的经济损失(坏消息)时才能进行,所以也防止企业无凭无据减记资产和收益,增加负债和损失,以稳健为借口进行利润操纵,从而保证了盈余的稳健。

与条件稳健性相比,无条件稳健性具有不少缺陷,所以即使稳健主义的支持者中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无条件稳健性的价值。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条件稳健性偏差由于事前可以预计,理性的代理人在缔约时可以简单地转回这一偏差,而且不像条件稳健性那样可以提供新的信息,所以可能不具有改善契约效率的功能(Ball和Shivakumar, 2005); (2) 无条件稳健性虽可带来资产负债表的稳健,但可能导致以后各期利润表的不稳健,往往成为稳健主义反对者批判的对象; (3) 无条件稳健性会抑制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

此前对稳健性的批评大多数都是针对无条件稳健性,后来通过相关学者对稳健主义和稳健性的重新界定,其支持者找到了为稳健主义辩护的强有力支撑。稳健主义是财务报告实务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政治过程达到均衡的一种状态,其能够长期存在必然有合理的成分,不宜全面否定。通过概念的重新界定和分类,不仅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稳健主义的认识,而且有利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本文采用Basu (1997)对稳健主义的定义,以盈余稳健性(条件稳健性)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

二、盈余管理的界定

尽管盈余管理是会计和财务研究中最常被讨论的话题之一,但学术界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学术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是Healy和Wahlen (1999)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当管理当局为了使股东错误地理解经营业绩,或是为了影响依据财务报告数字订立的契约结果,而在财务报告和交易活动的组织中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数字时,就产生了盈余管理。借助该定义,我们可以对盈余管理产生如下认识:

1.盈余管理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使之与其他无意识导致报告误差的行为相区别。

Schipper (1989)认为有意为之的目的完全是获取私人利益,Healy和Wahlen (1999)则进一步将目的具体化为在资本市场上误导股东和影响契约的结果,盈余管理使管理当局(或企业)获得私利的同时,会导致投资者和外部契约方的利益受损。然而,有些学者并不赞同盈余管理完全是为了谋取私利这一观点。如Watts和Zimmerman (1990)指出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既可能是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契约各方面均可受益),也可能是机会主义的;Scott (2006)认为盈余管理具有两面性,盈余管理除了自利的目的,也可能存在利他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可以作为一种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使股价更好地反映公司前景的机制,而且在契约为刚性和不完全时,管理当局可以利用盈余管理对未预期的状况做出灵活反应,对契约的订立和执行有所帮助。该观点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有效契约观和有效证券市场理论一致。无论管理当局出于什么目的,所有研究者都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有意为之。

2.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意图通过其在日常经营和报告编制过程中的自主决策和自行判断的权力来实现。

由于商业环境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无法确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而且管理当局受到商业判断规则的保护,事后也无法断定管理当局是否应该为错误的商业决策负责,这就为管理当局利用交易的决策权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通过构造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被称为基于交易的盈余管理(也被称为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通过操控销售、融资、投资等实际交易活动的时间来实现的。由于会计准则的刚性和不完备性,如果财务报告被用来传递公司管理当局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会计准则必将允许管理当局在财务报告中采用职业判断,这种职业判断空间也为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判断权力的存在是盈余管理存在的前提,判断权力的大小也决定了盈余管理能力的大小。因此,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而言,核心问题是允许公司管理当局在编报财务报告时拥有多大程度的职业判断空间(Healy和Wahle, 1999)。

3.由于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所以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只有在管理当局认为利益关系人(至少一部分)无法发现其盈余管理行为时,才会进行盈余管理。这就导致无论是在经验研究还是会计实务中想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十分困难。目前所得到的经验证据都是提示性的而非决定性的(Schipper, 1989),其主要原因在于:要想断定盈余是否被管理,研究者首先必须对盈余管理前的盈余做出估计。实务中,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往往是富有经验的、需要遵守明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的专业人士,不太可能从事明目张胆的和头脑简单的盈余管理。如果他们进行盈余管理,则会想方设法逃避检查,看起来很像盈余管理的,反而不太可能是盈余管理(Lo, 2008)。Dechow和Skinner (2000)认为识别盈余管理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关注管理当局的动机,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也是这么做的。

盈余管理是一个与盈余质量相关的概念,尽管部分学者认为盈余管理可能存在“好”的一面,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过高的盈余管理会降低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在专业文献中也经常与财务报表舞弊一起被提及。大多数盈余管理,即使看起来很激进,只要是在会计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判断和估计都是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利益关系人通常可能会预期并容忍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Stein, 1989),尽管其合法性、反映真实性和伦理道德问题可能很受争议。然而,一套声称遵循了GAAP但事实上并未遵循GAAP的财务报表,旨在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蓄意盈余操纵是非法的盈余管理,也被称为财务报表舞弊(Rezaee, 2005)。

由于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盈余管理与条件稳健主义之间的关系,而条件稳健主义是合乎会计规(准)则要求的报告行为,所以下文对盈余管理的讨论仅限于合法的盈余管理。此外,由于基于交易的盈余管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对外报告问题,并且目前有关基于交易的盈余管理主要研究向上的盈余管理(蔡春等,2011),与条件稳健主义相关性不大,所以下文中的盈余管理均指的是基于应计的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与稳健主义之间的关系

1. 相同之处。

有些学者之所以将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混为一谈,或者说以盈余管理作为经验研究中发生的盈余稳健性特征的解释,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的主体都是企业管理当局,二者都是企业管理当局报告行为,都是由管理当局的主观判断所决定的。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入账数值的估计,稳健主义是管理当局对损失确认时点的判断。管理当局的判断和选择,主要受企业内外部激励的影响。

(2)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二者都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管理者职业判断来实施。一方面,会计准则制约着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行为,即:报告行为不能与会计准则的规定相违背;另一方面,会计准则是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借用的工具。

(3)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盈余,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通过主观判断改变实际盈利分布的行为,往往被认为会导致偏见,与准则制定机构所倡导的中立、无偏的理念不符。

(4)两种行为的产生往往有相同的动机,已经验证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关系契约、管制动因、IPO、税收、CEO变动等,其中契约动机、税收动机、管制动机也有可能引致稳健主义。

(5)向下盈余管理的一些手法,如:洗大澡(Big bath charges)、创造性并购会计、五花八门的“甜蜜罐”准备等,在短期内会产生与稳健主义相似的经济特征。有些基于稳健性目的设置的会计准则,被管理当局用来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与稳健主义有时交织在一起,很难分辨。例如:某项资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而公司基于某种减值因素之外的考虑计提了40万元的减值准备,此时稳健主义和盈余管理两种因素都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人(包括审计人员)无法知晓究竟应该提多少减值,也就无从判断稳健主义是否还包含了盈余管理的因素。

2. 不同之处。

从研究的角度看,稳健主义和盈余管理无论是在内在属性还是外在表现都存在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的出发点很可能是出于管理当局个人私利考虑,所产生的信息往往意味着“低质量”。即使存在“善意”的盈余管理,客观上存在利他的结果,然而这也仅仅是管理当局一厢情愿提供的,而非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很难想象如果信息使用者知道信息被管理当局“加工”过,他们是否仍乐于接受。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看,恐怕没有人会喜欢盈余管理。而盈余稳健性却是外部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属性,它代表的是“高质量”。盈余稳健性是报告者和信息使用者长期博弈形成的一种默契(隐性契约),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该制度是为了抑制现代企业中个人利益与公司的经营状况相联系的管理当局高估利润的动机,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和可验证性权衡后的信息需求。

(2)盈余管理通常短期出现于特殊的背景下,由短期利益驱使,管理当局根据所处经济环境单方面决定应采取的行动。对于某个企业而言,盈余管理并非始终存在,它是由管理当局特定的动机(如:避免亏损、迎合分析师预期等)所引发的。而稳健主义是一种长效机制,并非短期行为,其目的在于使管理当局承诺更及时地确认损失,使盈余信息始终处于低估状态。

(3)盈余管理当期可能会高估或是低估盈余,但随后期间通过应计项目高估或低估的部分会发生反转,使得未来盈余的下降(或上升)正好与当期所增加(或减少)的盈余数额相同,应计项目的反转是盈余管理的一条“铁的原则”(Scotts, 2006)。从盈余管理的发生到应计项目的完全反转,盈余的累计变化为零。而稳健主义每一期始终保持对损失更及时地确认,从而使得盈余始终处于一种低估状态,所涉及的应计利润不存在反转的问题,也不存在对盈利的操纵。

(4)盈余管理由于存在短期性、应计可反转性、管理当局存在蓄意掩饰等特点,其外在表现形式灵活多变,有可能表现为盈余的波动,也可能表现为盈余的平滑,因此证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比较困难。稳健主义则完全不同,它已经被经验证据所证实,而且长期贯彻稳健主义会形成稳健性特征,这也是可以被观测到的。

本文认为,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盈余管理和条件稳健主义可以共存于会计实务之中。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该公司的实务总体上可能是稳健的,但不排除个别年份由于特定的诱因导致其进行盈余管理。稳健主义相对而言具有持续性,盈余管理是持续性过程中的间断点。基于应计的盈余管理对盈余的影响能力有限,而且被操纵的盈余在以后期间会转回,从长期大样本统计性质看,部分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太可能掩盖更为普遍的稳健性。Hayn和Katz (2010)就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均强于非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的非上市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者共存的关系。

四、有关“盈余管理解释”的评论

我国会计信息存在稳健性特征,通过模型检验,可以看到当出现所谓的“坏消息”时,盈余与股票回报之间的相关性更强一些,而且我国上市公司也明显存在股票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却存在着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两种观点。

其中,持盈余管理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并不存在盈余稳健性,因为我国缺少稳健性产生的有效需求群体。模型检验所发现的现象是向下的盈余管理,而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主要是由历史成本法造成的。他们提出该观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亏损公司所造成的,当剔除亏损公司后,这种稳健性也随之消失,而设置亏损控制变量,会看到亏损公司显著增强了稳健性,从而认为稳健性的出现是由亏损公司“洗大澡”引起的(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二是这种稳健性主要是由非经营性应计和操纵性应计造成的(邱月华和曲晓辉,2009)。本文认为以此作为否定稳健性存在的理由,证据并不充分。

当将研究的公司样本按照是否盈利进行分组后,每一个分组样本都存在选择性偏差。亏损企业存在向下管理盈余的可能,而盈利企业的盈利也可能是向上盈余管理的结果,特别是那些盈余微负的公司更有可能向上调整盈余以求进入盈利公司的行列。我国对上市公司增发、配股、退市等都设置基于盈余的限制,这也使得某些公司存在着强烈的向上盈余管理的动机,所以在盈利公司中不存在稳健性甚至比较激进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有人发现稳健性主要体现在非经营性应计项目或操纵性应计项目中,而非会计应计的不可操纵部分,以此推断盈余稳健仅是一种假象,本文认为不妥。如果盈余具有稳健性,那么这种稳健主要是通过应计利润来实现的,因为应计利润使会计人员能够确认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坏消息。事实上,是否确认应计利润,以及确认多少应计利润是由管理者通过职业判断决定的。而管理者的职业判断和会计上的自主决策权主要反映在非经营性应计和操纵性应计项目上。比如,企业按经济价值的减损对资产或商誉计提减值准备,这本身是稳健主义的一种体现,而减值的计提确认的应计实际上是非经营性应计和可操纵性应计。

国外研究(如Givoly和Hayn, 2000;Pae, 2007)也发现管理当局是通过非经营性应计和操纵性应计来加速对坏消息的确认,所以仅凭盈余稳健性主要来源于操纵性应计,就说明其是盈余管理的结果,是非常不妥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我们可能很难通过经验检验的方法来判断样本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稳健性,因为有时候受宏观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样本公司可能会在短期内存在普遍的盈余管理现象,从而影响我们对稳健性存在与否的判断。例如:张然等(2007)发现在现行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王跃堂等(2009)、盖地和胡国强(2012)发现由于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存在基于税率调整的盈余管理行为。这种制度变化所引起的盈余管理可能不是个别现象,如果仅观察制度变化前后个别年度是否存在稳健性或稳健性水平的变化,可能很容易被盈余管理所误导。所以,当我们考察盈余稳健性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本文认为我国有关研究中发现的长期系统的稳健性特征,应该是稳健主义的体现,而非盈余管理的结果。

参考文献

[1].Basu, S..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2

[2].Dechow, P.M, Skinner, D.J..Earnings manangerment: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Accounting Horizons, 2000;14

[3].Healy, P.M, J.M.Wah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 1999;2

[4].Schipper, 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s, 1989;13

[5].Givoly, D., C.Hayn, S.Katz.Does public ownership of Equity improve earnings quality.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

[6].张然, 陆正飞, 叶康涛.会计准则变迁和长期资产减值.管理世界, 2007;8

[7].王跃堂, 王亮亮, 贡彩萍.所得税、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经济研究, 2009;3

[8].盖地, 胡国强.税收归避和财务报告成本的权衡研究——来自中国2008年所得税改革的证据.会计研究, 2012;3

论教育管理主义 篇3

【关 键 词】教育管理主义倾向;个性;创造力;自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05-02

一、教育管理主义倾向含义及其表现

(一)教育管理主义含义

1. 管理主义。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又称为新公共管理、新管理主义,也翻译为经理主义、管理至上等,主要运用在商业企业管理、公共行政中,其核心的思想是让所有的成员统一服从权威的管理,这样能方便管理以及提高效率。管理主义也成为了教育领域内的关键词之一。

2. 教育管理主义。教育管理主义在学校教育中是指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方便管理为首要考量态度。管理主义的教育讲究对权威的服从,因为学生愈是服从,愈方便管理者管理。由于管理主义能增加学生的集体性和一致性,使他们服从权威,故管理主义在学校管理中很普遍。

在教育领域里,学校常常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管理原则,再按部就班地运用到实际教学管理中来,虽然学校有分班,甚至每个班还有分小组,但教育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场所的所有学生都按照相关科学原则进行统一教育、管理。

(二)教育管理主义倾向的表现

教育管理其旨在对一定的集体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别强调学生的同一性,而不是差异性与多样性。教育机构制定许多班条班规,就是要约束好学生,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或是方便老师的教管。教育管理主义倾向就像把一个定额分量的蛋糕让每个人吃,不管这个人的胃大小,有的人吃不下,也要硬让他吃下,而有的人或许会吃不饱。

二、教育管理主义的优、缺点及其后果

(一)教育管理主义的优点

教育管理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用统一管理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同意的教管,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儿童按统一的原则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无疑是效率非常高的,在一定时间内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成倍上涨的。例如,有几名学生违反校规了,学校若觉得事件严重,召开个全校教育大会,批评这几名同学并统一矫正了别的同学的行为规范,这就让全校同学都明白违反校规的后果,以至于不敢再犯。

而且,教育机构里实行统一的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师资源。例如,将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划为一个年级,这一年级的龄段划分的跨度越大,学生分的年级就少,而每个年级负责管理的老师就也相对减少。

所以教育管理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效率且较节约教育教师资源的。

(二)教育管理主义的缺点及其后果

在教育管理主义中,其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且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内部与外界的联系,经常是抵制来自外界的影响。也就是说,学校被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另外,从心理学、自主学习和批判教育学看来,管理主义的教育有害于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教育活动实行统一的管理,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锅端”,不管学生各自的情况或想法,大家都统一服从管理,这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了,就不少学生也许刚迸发出创新的想法,还没说出口,就被老师的统一要求给扼杀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也会严重影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正常和轻松的交往。低年级的同学都想要做老师眼中的“乖学生”,于是就经常打小报告,而有的老师,为了方便管理,竟然鼓励学生这样的行为,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和睦。而高年级,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少了,可是学生之间为了不受老师批评就相互包庇,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无间道”。

管理主义在教育教学中过分使用便会导致为追求教育效率而忽视教育公平。管理主义认为,政府治理的基本价值原则就是“经济”和“效率”。可是过分强调这些就必然会忽视“权利”、“公正”。学校为了将就效率,而按部就班地执行规定好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无疑是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

三、如何避免教育管理主义倾向

(一)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的班级人数一般在24~32人,可是走访大部分县城学校,班级人数至少在45人以上,快是小班教学人数的两倍了,教师当然没办法在教育的同时还兼顾学生的个人发展。[1]小班化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只有人数少了,才方便交流,且小班化教育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很多学校师生人数等硬性条件达到了小班化教学的标准,但实际教育中,仍存在管理主义的倾向,这就要求:社会、学校改变师生的评价标准,不是说哪个班级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这个老师的管理就是有效的;其次,教师要从管理主义倾向中解放出来,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且多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真正成功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是能进行自我管理的。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理论具有它自己科学的合理性。根据理论来实践也是合理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各项章程,这些章程制度就像理论一样指导教育各项活动的展开,但是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想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理论也要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不断的调整才更科学,更合理。所以,在日常教育管理运作中,管理是需要的,但不是一味地进行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管理的尺度,并且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管理应该是尽可能的宽,这样才能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

(三)自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自主教育是培养教育者独立、自信、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其内容是开发受教育者的体、智能并完善人格,原则是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无条件积极关注。苏姆霍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否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主教育,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学生能够理解教育者的指示,然后对教育者采取有意识的态度。教育者要向年轻人传授技巧和能力,可以提出建议并鼓励,但不能剥夺年轻人自己的正确思想和努力。[3]要促使年轻人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强制年轻人理解,也不能强制年轻人去创造。

自主教育的实现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一,使教育的对象成为主体,由于自身掌握了主动权,个人将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无穷的能量和智慧。同时,自主教育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充分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发展。当然,社会是由各种小群体组成的,也不能没有公共的制度来约束大家。所以,对于教育,一项施加最大影响的事业,必须是管理与自主相结合的。在教育中,没有管理,大家就没了约束,老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學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教育业不能完全依赖管理,这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在一定的管理范围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充分地进行自主教育。

参考文献:

[1]邹碧海,万月.小班化教改必须消除管理主义倾向[J].重庆科技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全镇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场所。

第三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比较成熟的宣传资料。

(二)有一定规模的场所和基本配套设施,有专业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基地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适合青少年参与的各类主题教育,并与镇内至少一所以上的学校、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四)应当为公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便利,年接待学生人数达到年接待总人数的25%,对集体参观的学生予以免费。

(五)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每年要制定基地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并建有基地活动(工作)档案。

第四条 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关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基地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地工作的领导,重视和关心基地的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每年应选择和扶持一些重点基地,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开展活动成效显著但经费比较困难的基地予以重点扶持。

第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努力挖掘基地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二)加强管理工作。搞好教育设施的维护、修善和环境的美化,精心安排活动,充分发挥史料的教育功能,努力运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增强教育效果。

(三)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每年至少开展1—2次主题教育,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四)加强对基地工作人员的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第七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阵地和场所,要进一步挖掘、丰富本基地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应逐年有所创新和突破。

第八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每两年对基地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基地挂牌命名后,未开展教育活动或开展教育活动少、教育内容和手段单一陈旧,先予以批评,限期改进,没有明显改进的,予以摘牌并撤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第九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具有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 篇5

1. 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研究现状

⑴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以学年制为主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探究的4篇相关文献中, 一篇是硕士毕业论文, 两篇是学术论文, 一篇是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相关论文。其中论述相对较为全面的文献为吉林农业大学2005届硕士毕业生张晋撰写的毕业论文《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学籍管理模式, 提出截止到2005年, 据调查显示, 目前吉林省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学年制。

⑵师资条件相对薄弱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进程

在论文中, 张晋指出, 中等职业学校推进学分制进程较慢, 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师资条件薄弱。从对教师的调研结果看, 长期习惯于“一刀切”静态管理的教师, 对“动态管理”总存在着不适应。此外还有课程选择指导, 学生心理工作, 考试组织, 学业评价, 教材管理等都给学分制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加强动态管理研究, 是今后实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的重要课题。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院校“取消学年制, 采用学分制”,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办法的建议,

⑶中等学校学籍管理改革方法

针对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现状, 张晋提出了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改革学分制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及实施方案。这一研究为开展中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衔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高等学校学籍管理研究现状

⑴研究内容

对于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工作, 目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学籍管理的概念; (2) 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3) 学籍管理的现状 (学籍管理模式研究) ; (4) 学籍管理有效性研究; (5) 学籍管理规范化研究。

⑵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

(1) 对于“学籍管理”的概念阐述停留在内容罗列阶段。关于“学籍管理”的概念阐述主要侧重于从学籍管理的内容角度定义, 属于对各项包含内容的并列列举。本课题组认为对于“学籍管理”的界定将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加以描述。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看, 建构主义是与功能主义紧密联系的理论范畴, 建构主义属于一种理想类型构建的理论体系, “建构”是基于对研究对象功能的设定而言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与教学工作。共同的目标可以规范共同的工作对象, 共同的工作模式等, 学籍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是处于动态的互动过程中, 而非简单地停留在静态管理与被动管理的阶段, 也是学籍管理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2) 对于“学籍管理”的功能阐述停留在单项内容讲述阶段, 未能系统化论述。从社会化的角度看, 学籍管理是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重要记录。学籍管理具有推动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功能, 对于学校、家长、学生与企业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例如, 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记录, 是家长观察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 是企业招纳贤才的重要依据。已有的功能研究基本上处于分头论述阶段, 而非集中系统论述。事实上上述各个功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3. 研究意义

⑴概念界定

概念是经验的抽象。对“学籍管理”进行功能定位, 对学籍管理模式进行建构, 首先离不开对其所包含内容所具有共同属性的集中与抽象。学籍管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深化每项内容的社会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将会对高校各系部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者进行访谈, 从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籍管理”进行科学界定。

⑵功能定位

基于目前学籍管理“重管理, 轻教育;”、“重数据, 轻绩效”的趋向于机械化操作的现状, 本课题拟提出对“学籍管理”功能定位的理想构建, 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其各项功能。这是一种观察视角的创新与理论创新。

⑶功能实现途径探讨

明确学籍管理各项功能是探讨其功能实现途径的前提。目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主要采取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结合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主要构成, 即学籍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针对我们设定的理想功能, 从而进行功能实现途径的探讨。

二、“学籍管理”的内涵

1. 学籍

在《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中, 学籍是“指学生姓名的登记册子。专指在某一学校所获得的学生资格。经过规定手续或升学考试被正式录取的学生, 入学办理注册手续后即取得该学校的学籍。标志学生取得参加学习的资格。学校则取得了管理学生的客观依据。逾期未办理注册手续和复学手续, 以及因故退学或受到开除学籍处分, 则丧失学籍, 亦即失去学习资格。”

2.“学籍管理”

对于“学籍管理”, 在《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中, 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对学生的入学资格, 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处理和审核, 主要内容有:入学和注册;成绩考核和毕业;转学、休学、退学;纪律和考勤;奖励和处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

关于“学籍管理”的方法, 在《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中, 指出包括:“ (1) 审查认定。审查有关材料, 按条件认定学生资格。审查优秀学生材料, 认定为优秀学生等。 (2) 证明。就是把审查认定的学生资格加以证明。证明可用各种书面的形式。 (3) 按规定办理审查认定、证明的具体手续。 (4) 整理和保管有关学籍材料资料。学籍材料资料主要有:各年级各班学生名册、毕业 (肄业) 生名册、学籍卡片、体检以及转学、休学、退学、奖惩等有关材料及统计报表等。学籍管理是学校教学行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 保证学生质量符合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籍管理体制构建中的应用

1. 建构主义

在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浮现的传统、成熟的传统、延续的传统三个阶段, 在每一阶段的具体理论体系中都或多或少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模式如何进行自身的“再生产”的基本概念, 即1.系统再生产;2.系统矛盾。在结构主义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 从浮现传统中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与结构社会学到齐美尔形式结构主义、米德的行为结构主义、舒茨的现象学结构主义, 结构和结构主义社会学呈现出多样性。在结构主义理论发展趋于成熟时期, 出现了列维.斯特劳斯的法国结构主义传统, 英国的结构主义传统, 美国结构主义传统等。在结构主义延续的传统中, 相继出现了吉登斯的结构论, 文化理论, 布迪厄的建构性结构主义、网络分析、布劳的宏观结构理论。梳理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在社会学这样一项知识分子的事业中, 结构或结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分支, 成为社会学者观察社会的重要理论视野。对于社会的观察与描述, 结构或作为一个现象, 或作为一个工具, 更加方便于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本质或规律的描述, 进而服务于预测或展望工作。

2. 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籍管理体制构建中的应用

学籍管理是一项静态存在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学校管理工作, 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因此明晰学籍管理的社会功能, 是针对性开闸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无论是韦伯“理想类型”的构建, 还是布迪厄的建构性结构主义, 都是与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相联系。中等职业院校如何改革学籍管理制度, 符合学生成长与成才的规律与需求, 高等院校如何完善学籍管理制度, 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建构主义理论体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中高职业院校学籍管理的功能

1. 学籍管理是学生调整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的重要依据

学籍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档案, 是学校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中介。需要将学生学籍管理与学生学习进展有机结构, 积极发展学生学习档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预警或激励功能。

2. 学籍管理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研究的重要依据

学分制教学管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给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提供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程等自由, 但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发现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成绩不能达到要求而造成留级, 甚至延期毕业。因此, 如何有效预防高职院校学生因违纪、成绩不达标而遭淘汰, 如何提升毕业生毕业率, 探索高职院校学籍预警机制的构建, 便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管理工作者所面临一项重要课题有。实行学籍预警机制可以一改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 有利于深化以学生为本、教育为主预警为辅的管理理念。

3. 学生毕业就业, 企业招纳贤才的重要依据

不论是学生自己, 还是学校、企业或家长, 学籍的本质功能是一样的, 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书面记录。因此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企业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 如何拓展学籍管理的重要教育与教学功能, 将学生的学习记录内容能够更为详实, 成绩随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同时能将非学习的成长记录纳入到学籍管理中, 并对其考核加以量化。

4. 家长与学校进行互动的重要平台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独生子女正成为我国中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主流, 因此携之家长开展中职生、高职生教育工作, 成为诸多学校的教育策略之一, 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五、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功能实现的途径

1.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学籍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给高职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但同时它又给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籍管理内容,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2. 把学籍管理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籍管理是通过对学生的入学、成绩考核、休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结业等一系列规定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而思想教育是正面的说服教育,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榜样示范, 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把学籍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的转化首先是思想的转化,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时期,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校学习期间, 他们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这些影响必然会反映在思想上、行为上, 因此, 必须结合学籍管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规章、条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 把激励机制引入学籍管理之中

在学籍管理中, 引入激励机制,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籍管理规定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 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将是实现学籍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 我院根据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制定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和《关于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办法》, 这是对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之一。

4. 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学籍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 不仅要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在预防上下功夫。作为学籍管理工作者, 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用防治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学籍管理。

参考文献

[1]谢新观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404.

[2]张晋.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2005 (6) .

管理理论的主义之争 篇6

通过分析中国30年的管理发展过程, 我们会发现其中出现过两个偏误:

偏误一:引进国外管理理论时没能社会化

现有的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但凡开始实证性研究就全然不顾社会制度、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盲目照搬国外管理理论的体系和方法:而一旦开始理论研究, 又摒弃国外管理理论的成熟范式, 重起炉灶, 自说自话。殊不知管理理论有两个基本的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考虑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各异, 管理理论就要有特殊性的一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国外管理理论时要因地制宜;自然属性考虑生产力, 而生产力无异, 管理理论就要有普适性的一面, 这就要求我们总结管理实践时形成共性、一般性的管理理论, 而中国却在这两个方面都出现了偏误。首先国外管理理论产生的土壤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 尤其在文化方面, 而文化又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 这里我们以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来分析各国文化的差异 (见表1) 。

资料来源:《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 陈东平, 江淮论坛, 2008年 01期;《企业文化学教程》, 吴声怡、谢向英,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01月。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西文化差异很大, 比较而言中国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权力距离比较高;2.比较倾向于集体主义;3.比较倾向于男性化;4.不确定性规避程度很低;5.具有最强的长期导向。这与西方的代表国家——美国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直接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就可能会直接导致其在中国“水土不服”, 也就是对管理理论的社会属性重视不够, 没能及时社会化国外的管理理论, 最终导致其在国内实践中的失效, 进而引发人们对它的质疑、否定。如管理理论中的授权理论曾受到很多推崇, 可在中国实践中的效果却差强人意, 原因就在于忽略了文化的差异, 没能社会化该理论:从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个维度我们可以看出, 在中国企业中, 上级拥有特权往往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下属“俯首称臣、依附听命”的思想根深蒂固, 有权者无“意”授权, 无权者“不敢”要权。另外在崇尚集体主义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个人对集体有强烈的感情依附、极信任组织、愿意为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出力, 处理其与组织的关系时更多考虑思想道德, 表现在企业中, 员工对于企业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 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 对集体有依附感, 不愿独自担当, 这正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下的“个人英雄主义”相悖。这种文化下缺少“接受”权利的热情, 从而导致效仿授权理论的效果让人失望了, 这就是没能社会化偏误的实证。

偏误二:总结中国管理实践时没能自然化

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管理实践日渐丰富时, 在总结管理经验形成管理理论时又发生没能自然化的偏误, 即没能以一般性、普适性作为形成理论的目标, 主要问题就是常常把文化本身当作管理。管理尽管是人类的有意识活动, 但所遵循的必须是某种普适性, 即自然性, 而文化并不具备这种特点, 按照这一区分, 文化哪怕对管理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都不可能等同于管理。而许多研究管理的学者, 出于对文化巨大影响的考虑, 往往把某种文化直接看作某种与该文化对应的管理, 进而根据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完全不同的管理理论——东方管理理论。文化差异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问题的, 却不能构成管理学本身。立足于文化式的经验总结, 简单比附, 这种所谓研究, 实际上是把管理理论拉回到泰勒的经验水平, 仅仅是把管理理论变为“故事”而已。这虽然对管理学科的发展不见得有害, 但令人忧虑的是, 这种研究的等而下之者, 还会把管理理论原理搁置不顾, 同时又把文化中的价值准则搁置不顾, 只突出文化中的技巧和权术因素。在学术上倡导所谓“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正是把文化当作管理、把经验当作原理的错误推演。作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必须排除文化的影响, 力求其自然性, 即一般性、普适性, 而如所谓的“中国式管理”, 究其实质, 是要用文化概念替代管理理论的一般原理。管理和文化的“理一分殊”, “分殊”表达出来了, 但“理一”悄悄地挪移到了伦理准则上, 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式管理”, 究竟是管理理论的分支还是伦理学的分支?所谓的“东方管理理论”也有类似的问题。“东方”和“西方”在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上能否一致?如果一致, “东方”何以立足?如果不一致, “管理学”何以称学?

用历史和文化知识来抨击国外管理理论, 常见的如动辄说国外的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 而对社会人以及其他更多的人性假设观点视而不见, 仅仅依据一知半解的经济人概念就竖立起一个批评的靶子, 然后用文化领域的知识来创建人本化或人性化的“新管理学”。或者说国外的管理理论是分析型的, 而东方的某种文化是综合型的, 可以使国外的管理理论产生本质的变化云云。这样的“创新”, 稍加观察, 就会发现所谓的“新”没有任何学术上的实质价值。而且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 文化混沌将是一个大趋势, 到时各国的文化差异会越来越小, 甚至消失, 这时候再过分强调文化管理就稍逊战略眼光了吧。

还需要指出的一点, 就是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 就是有些成功的企业家、首富凭借的是某些“特殊资源”, 而不是卓越的管理才能, 也可以说只要是一个正常人, 在他的位置上不富都难。这点也助推了管理理论的怀疑论、无用论。总之, 如图1所示, 引进国外理论时没能社会化, 总结本国管理实践时没能自然化, 在两个偏误发生的大环境下促生了目前管理理论中西之争, 即管理理论的主义之争, 其实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一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是一多关系。相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 理论是一, 实践是多, 一种理论对多个实践有效, 也可能某个或某些实践无效。反之亦然, 相对于一个实践来说, 实践是理论和实践的一多关系是双向交织的一多关系, 而不是单一理论主宰一切实践的关系。是理论就要“讲清楚”, 就要合逻辑, 就要公共地验证, 就要力求放之四海而皆准, 就要“同而不和”;是实践就要“想周全”, 就不能认死理——只要一家、拒斥其余, 就要综合考虑一切出场的因素, 并博采各家之长, 以求事情本身的集成优化, 就要“和而不同”。总之不能用实践的方式搞理论, 也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搞实践, 要分工而又互补, 这样才不会再犯“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毛主席早就讲过单方面地依靠“本本主义” 或是“经验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少走弯路。理论知识源自于实践的土壤, 而不是理论研究者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实践的根基, 只能筑起空中楼阁, 最终成为空谈, 其结果及其价值必然遭受怀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理论指导实践, 才会减少实践中的盲目性, 提高工作效能。所以说理论与实践相依相辅, 密不可分, 只有这两个工具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来验证理论, 才能行之有效, 创造性地开展好自己的全面工作, 否则不但可能阻碍工作进度, 甚至还将走上错误的道路。

中国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偏误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大可不必以此助推管理理论的主义之争。总之东方管理理论无法也不应取代国外管理理论, 两者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对西方管理而言, 东方管理不是矫正也不是颠覆, 而应是融合, 是把东方的“道”和国外的“术”融合, 以构建普适的管理理论为目标, 不断吸取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的精华, 进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管理理论体系。我们管理理论的着眼点应不仅仅在于发掘东方管理哲学的一些思想精华, 还要针对包括国外管理理论在内的现代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发展瓶颈, 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 使之不断丰富、完善。

正如我们知道水的沸点是100度, 但在高原地区则不然, 高原只是特例, 也不能因为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不是100度, 而驳斥水的沸点是100度的理论, 只能做理论的补充。管理理论一样, 我们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时要注意其社会化的不同, 而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时候, 应该是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注意自然化的重要性, 使其成为一门系统的、普适的学科, 而不是一味“棒打猛呵”。退一步讲, 即使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是必须的, 可邓小平同志早就有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论述, 我们同样没必要去区分管理理论姓西还是姓东, 而且管理理论虽然产生于西方, 但西方人并没在前面加上定语“西方”二字, 恰恰是我们自己创造出“东方管理理论”、“西方管理理论”的。总之管理理论东西的主义之争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我们是可以少谈些主义, 多研究些问题的。

摘要:中国管理理论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 因而管理学界一直以引进国外管理理论为己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管理学界在管理理论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些管理学家便开始推崇中国式管理、东方管理理论, 并怀疑、否定、攻击“西方”的管理理论。这个180度的大转弯还是很难让人适应的, 起码这种管理理论的“东”、“西”主义之争有没有必要, 是有待商榷的。

关键词:管理理论,社会化,自然化

参考文献

[1]李京文, 关峻.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2]彭贺.严密性和实用性:管理学研究双重目标的争论与统一.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1) .

[3]谭力文.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管理学报, 2009, (3) .

[4]吴照云, 余焕新.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当代财经, 2008, (8) .

[5]刘文瑞.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探讨.管理学报, 2007, 4 (1) .

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篇7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生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教育, 有利于激励中学生立志成才为祖国强大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当前, 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理念上还是非常重视的,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施教者缺乏意识性和重视性。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冲击, 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教师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更注重学业教育, 而忽视德育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主动引导和积极培育的意识, 也没有对爱国主义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二、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受教者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新时期

中学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 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以及网络信影响, 具有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烈、纪律观念淡薄、个体游离于集体之外的特点,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理想的追求上, 部分学生看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轻视甚至遗忘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对爱国主义缺乏主动和自觉意识。另外, 客观上, 中学学校开展爱国教育方式枯燥单一, 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对脱离生活实际的爱国教育内容没有兴趣[1]。

第三、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缺乏时代性和现实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核心的问题, 其科学性、时代性、灵活性和现实性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毛泽东主席曾指出,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 不断充实, 有新的突破。但是, 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缺乏时代性和现实性, 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其中, 缺少国际视野、片面弘扬爱国传统、忽视国家安全教育是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四、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信息爆炸的新时期, 逐渐成长的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对网络世界游刃有余等明显的时代特征, 而相比之下,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偏重知识传递、理论教化, 忽视受教者的情感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方式停留在传统的“老三样”, 单一、呆板难以引发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存在施教者缺乏意识性和重视性、受教者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现实性、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和教育实施缺乏实效性和系统性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主观不重视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和冲击。

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当前中国的教育仍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中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下,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学习成绩上, 导致重分数、轻素质、拼命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育, 造成了学校在教育功能上对德智教育的失衡。爱国主义教育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 则不可避免的沦为次要方面的教育, 无论是施教者的教师还是受教者的学生, 都对其不甚重视, 甚至有“爱国主义过时论”的倾向。

第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 尤其是出生在改革开放纵深时期的当代中学生, 其成长环境较之过去有着明显的新特征, 尤其是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带来了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等负面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上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加深, 出现了崇尚洋品牌、中国大妈欧洲游疯狂采购奢侈品、日本购买马桶盖等现象。[2]这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价值判断, 间接影响爱国主义情感的养成。

第三、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中国改革开放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在更快融入世界的同时, 也迎来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经过三十多年的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导向亦出现了多样性、多变性以及独立性的特点。这些价值观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甚至行为方式有着深远影响。

第四、信息化的挑战。由于互联网不受版面、出版期刊以及播出时段的限制, 再加上网络以双向或多向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 使人们可以快捷地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虚拟的网络让沉浸在其中的网民轻松地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限制, 自由而随意地进行信息交流, 既满足了一些人既想与人交往, 又希望隐藏自己的心理需要。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手段在面对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时, 毫无抵抗之力, 完全不能适应受教育者的需要。

面对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全新挑战, 更需要中华民族保持爱国主义传统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分析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客观现状的基础上, 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拓展教育思路、整合教育力量、更新教育内容和优化教育载体, 切实提高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探讨“以生为本”的、持久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

第一、积极开拓爱国主义教育思路。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 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被赋予新的内容, 因此,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是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前提下, 重点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责任感与“实现中国梦为己任的”当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相结合、将“忠于祖国、以身许国、立志报国、宁死不屈、不辱名节”的民族性格与“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想信念相结合、将“反对民族分裂, 反对内乱,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民族信念与“反对’台独’、’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的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 使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具说服力和信服力。

第二、发挥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力量。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家庭美德的建设中, 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基础作用的主要方式。《爱国主义实施纲要》指出, “要重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把热爱祖国作为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和文明市 ( 村) 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实际上就是提出家庭美德的建设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主要内容: 一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在家庭成员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 二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将家庭成员的“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 三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提升家庭成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及时更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既包括课堂上的政治课或德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 也蕴含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 更应伴随时代的变迁而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目前, 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包括引导中学生了解、学习和践行“中国梦”, 积极弘扬时代精神, 坚定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信念, 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爱国主义在广大中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第四、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下, 信息传播方式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进步, 微博、微信、腾讯QQ、贴吧等已逐渐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沟通心得和学习知识的新载体。因此,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应该积极搭建信息网络平台, 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例如, 由班主任牵头, 每个班级创建爱国主义博客, 班级每位同学都可自行在博客上发布关于爱国主义的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在特殊的节日或发生某一重大事件时, 可组织专题活动或集体讨论, 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这个网络平台上, 学生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施教者, 也是受教育者[3]。

新时期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 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 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变化, 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开拓教育思路, 更新教育内容, 丰富教育手段和教育载体, 真正使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怀有真实深厚的爱国情感。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 是民族的希望。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中学生具有基本的爱国情怀、高尚的爱国情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可以说, 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也是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 更是迎面21 世纪道德挑战, 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是凝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动员和鼓舞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旗帜。但爱国主义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也是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99.05.05 (第1版) .

[2]唐洲雁.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N].光明日报, 2013.0.25 (第1版) .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 篇8

关键词:新古典综合;管理主义;宪政主义

一、 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概述

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是西方行政学史上两个非常主流的流派。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史上,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总是保持着相互对立的观点,总是处于长期相互博弈的状态。在管理主义学派中,涌现了大量的闻名世界的学者。管理主义学派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总结和探索时期。在管理主义的提出与创立时期,管理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威尔逊,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组织管理之父法约尔。在管理主义的正统时期,管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领域均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韦伯以及威洛比、古立克等人。在管理主义的批评与转变时期,管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西蒙等。在管理主义的总结和探索时期,管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奥斯本等人。管理主义的主张包括以下方面:1、公共行政研究的焦点在于结果而非运作的过程。2、为了实际效果,公共行政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以提供更佳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各机关一方面应如同企业般从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互动过程中取得经费,另一方面也要与其他组织进行竞争。3、配合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公共行政应强调顾客导向(customer driven)的观念。4、政府应该扮演“导航者”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定位于确保各项公共服务与公共财货均可被顺利提供,但却不必自己动手处理。5、政府应推动法规松绑的工作,公共管理应改变过去惟法则是向的观念,更重视市场竞争、顾客需求以及成果的达成。

宪政主义的内涵有:1.代表公民权精神。2. 对价值理性的追求。3. 重视制度设计。宪政主义最主要的主张就是主张三权分立。具体来说,就是:1.人们能够并且应该建立一整套成文的或是不成文的规则来限制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国家权威直接取决于这些可见的限制。2.宪政主义主张国家制订一部有效的限权宪法,并通过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形成权力的制衡机制,从而有效地防止权力的专横。

二、 新古典综合概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综合。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索洛、莫迪里安尼、托宾等人。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与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被并称为”后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的主张包括采用凯恩斯的宏观财政政策以及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的很多政策主张都被美国政界采纳。美国政界采制定很多经济政策的时候都采用了新古典综合的内容。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是一个经济学领域的全才,萨缪尔森同时也是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者,萨缪尔森除了受到他的导师,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汉森教授的影响。还受到凯恩斯的国家宏观干预经济理论的思想的影响。还受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的影响。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还受到了熊彼特等知名经济学家的影响。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不仅集中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领域。还集中在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经济思想史,公共经济学等领域。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索洛也是一名知名的经济学家。索洛在经济学领域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提出的AK增长理论。索洛的AK增长理论模型被简称为“索洛模型”。索洛的增长理论被誉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最好的理论。”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学教科书当中,各种国民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的教材里都会出现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莫迪里安尼是一位意大利裔经济学家,出生在意大利,在美国长大,他在经济学领域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MM定理。新古典综合派虽然为美国解决了许多经济领域的问题。但是也遭到了一定的批判。新古典综合派遭到批判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以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滞涨以及严重的失业问题。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不能很好地解决当时的失业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被称为“后凯恩斯主义的两大流派”。在那个时候,以琼.罗宾逊为主要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及凯恩斯主义者都对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批评。总之,新古典综合派在批评和肯定兼具的情况下发展。

三、 新古典综合不是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的综合的原因

首先,新古典综合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索洛,托宾,莫迪里安尼等人的主张,观点,著作,发表的论文与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都没有什么关系。管理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尔逊,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与新古典综合没什么关系。宪政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杰弗逊等人的思想与新古典综合派也没什么关系。其次,新古典综合派受两大学派影响,以这两大学派的理论为自己的理论根基之一。这两大学派就是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经济理论。管理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虽然有一点点联系,新古典经济学派是管理主义学派的众多理论基础之一。管理主义学派的理论有很多理论基础,例如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等。但事实上管理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也有很大区别。宪政主义学派与凯恩斯经济理论有一点点的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宪政主义学派的观点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宪政主义的精髓如代表公民权精神,公平和社会平等,法治等并没有被凯恩斯主义者完全吸纳。宪政主义虽然与管理主义在西方行政学史上一直是处于博弈与对立的。但是近年来学者认为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之间有相互融合之处和相互借鉴之处。宪政主义中的代表公民权精神,公平和社会平等,法治与管理主义中的效率优先原则结合起来,对于治理现代化国家非常有用。正好可以体现现在这个时代的主题,追求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但是,新古典综合是经济学里面的学派,管理主义学派和宪政主义是管理学里面的学派。总之,新古典综合派不是管理主义学派和宪政主义学派的综合。(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汉密尔顿, 杰伊,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3][美]W· 汤普森.宪法的政治理论[M].张志铭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7.

[4]朱国云.美国公共行政理论的古典传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 社会科学), 1999(4).

[5]彭和平, 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美]伍德罗·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A].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 篇9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社会主义中国的政体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工人阶级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D)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在所有制结构上推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是(A)的特点。A、苏联模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B)提出的。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5、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B)。

A、集中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D、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6、(D)后,开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A、邓小平南巡讲话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7、在全面改革中,(C)改革是重点。A、科技体制 B、政治体制 C、经济体制 D、思维方式

8、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是(D)。

A、出口为主 B、引进外资 C、进口为主 D、独立自主

9、(A)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A、法制 B、德治 C、市场经济 D、民主政治

10、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C)

A、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的基本思想有(BCD)。

A、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直接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B、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 D、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在(AB)。

A、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 B、封建的国家逐步变为半封建的国家 C、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殖民地国家 D、封建的国家逐步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包括有(ABCD)。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是(BCD)。A、各自独立 B、一脉相承 C、与时俱进 D、辩证统一

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ABCD)。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BCD)。A、封建主义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7、改革开放刚开始时,中国的现实国情是(ABC)。A、底子薄 B、生产力落后 C、人口多 D、生产关系落后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9、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包括有(ABCD)。A、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BCD)。A、发展才是硬道理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

1、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3、安定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6、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就意味着它们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8、我国的民族自治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9、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区别,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10、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组织形式,在 单一 制的国家结构下容纳了 两种 性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它在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国家的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2、立党为 公、执政为 民 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3、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 资本主义 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4、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把提高 效率 和促进社会 公平结合起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处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 初级 阶段,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将来的 共产主义 社会的迈进。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涵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

5、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答: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在分析实际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搞清实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存在的状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客观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时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答: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3.答: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4.答: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竞争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缺陷。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5.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过年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来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一思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件事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管理 篇10

一、通过杰出建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古至今我们有许多建筑, 有的历史悠久、气势宏伟, 如万里长城;有的虽饱经历史的风霜, 却依然见证着历史的岁月, 见证着民族的沉沦与崛起, 如圆明园。在讲解这些建筑的时候,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将这些杰出建筑制成精致的图片, 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万里长城并为她的雄伟壮观而无比自豪的同时,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去激发学生勇于进取, 为国争光;而当学生面对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涌起一股悲愤之情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教导他们不忘国耻的同时, 引导他们面对屈辱历史, 在发泄我们心中的愤懑时, 更应该以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历史背后的必然与偶然, 剖析我们在历史中所暴露的缺点, 不断地探寻今后的发展道路, 既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身上重演, 又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身上就此“中断”。

二、通过乡土旅游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文化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材料。乡土旅游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 “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此话很有道理。

几年来, 我们从听课中发现, 中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进行乡土文化教学, 可以把旅游资源讲近了, 把旅游概念讲活了, 使学生通过对家乡旅游发展的认识, 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 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 更紧密, 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临沭地处东部沿海, 源远流长, 有悠久的历史, 在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重视和加强乡土旅游教学, 可以使《旅游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如学习《旅游概论》第四章《旅游活动构成要素》中的“旅游资源”一目,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阅常林钻石之乡的乡土教材中《苍马山风景区》一节。让学生知道, 苍马山是我们临沭著名的景点, 我们的学校就坐落在苍马山脚下;也可以引用钻石之乡的传说, 体现了我们临沭人的淳朴, 是我们临沭人民的骄傲。学习《旅游与旅游业的影响》一章时, 教师可讲述乡土文化教材中的“拴马石与秦王柱”、“永远的丰碑--滨海烈士陵园瞻仰”、刘少奇故居等内容。它由近及远地使学生懂得, 临沭人民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斗争的一部分。也可联系乡土历史的相关内容, 说钻石、柳编, 论板栗、甘薯脯, 评述这些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为祖国赢得声誉的工艺品和特产时, 学生会激荡一种民族自豪感。学习这些内容, 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学生中潜滋暗长,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 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三、寓爱国教育于参观游览的活动之中

在课堂之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把课外的活动与课堂的教学紧密结合, 才能收到潜移默化、入情、入理、入脑的效果。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还适当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附近的一些地方如“永远的丰碑--滨海烈士陵园”、刘少奇故居、北沟头遗址去参观游览, 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上一篇:黏土烧结彩瓦下一篇:班主任的说话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