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三篇

2024-07-08

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 篇1

一、辽宁花生生产存在问题

1. 品种更新慢, 单产水平低

辽宁目前有4家花生科研单位, 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质花生新品种, 基本上分布所在的区域, 所占比例较小。阜花系列品种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20%左右, 锦花系列、铁花系列和连花系列品种占15%左右, 国内其他省份选育的品种占10%左右, 老品种白沙1016占55%左右。全省花生平均亩产较低, 2006~2007年平均亩产仅170.8公斤, 比全国平均亩产低43.8公斤, 排在全国第13位。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品种老化、混杂。多数农民年复一年重复留种, 有的品种一种就是二三十年不变, 造成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 效益不高。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全省地膜覆盖面积不到5%;大部分还是传统的60厘米大垄、15厘米以上株距稀植方式种植, 密度过小;很多农户对播种、清棵及收获时间掌握不准, 管理粗放, 导致单产较低。主产区土质瘠薄, 肥料投入不足, 地力低、中低产田面积大;而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多种植玉米、高粱、大豆等。重茬种植严重, 花生主产区农民得到了种植花生的好处便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 连年重茬种植使病虫草害加重, 产量和品质下降。

2. 优质专用花生推广慢, 影响出口和加工

目前辽宁种植的花生品种有50多个, 其中适合榨油的品种有阜花10号、阜花11号、鲁花12号、锦花7号等;适合加工出口的品种有阜花12号、阜花13号、白沙1016、花育20号、唐油4号、冀花4号、四粒红等;高蛋白加工型种有阜花9号、豫花10号等。优良的品种虽有突出的专用特点, 但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种植面积仍较小。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辽宁花生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以白沙1016为代表的传统出口小花生, 已有30余年种植历史, 目前仍是辽宁出口的主要类型, 但产量较低, 影响农民收入。因此, 加强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的推广力度是辽宁花生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机械化水平低, 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

辽宁省花生种植从播种到收获基本上是手工劳作或者牲畜拉犁式开沟点播, 机械化程度很低, 费工费时成本高, 技术操作不规范, 影响先进栽培技术推广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花生产品加工规模、层次相对较弱, 缺乏花生加工龙头企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现有花生加工企业20余个, 年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 但实际加工数量不足30万吨, 且多是初级产品, 深加工产品类型少、数量小。辽宁花生品质优良, 农药残留少, 无黄曲霉污染。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 加工产品质量不高, 档次低, 包装不好, 实际出口的花生数量很少, 且多以原材料出口为主, 制品出口也以初级产品为主, 价格波动较大, 严重制约辽宁花生产业发展。全省花生年平均出口份额占全国5%, 位居第2位, 成为优质花生出口基地, 说明辽宁的花生品质好。正因如此, 近几年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花生由于黄曲霉素超标出口受阻, 每年都从辽宁调入大量花生维持出口, 可以说靠辽宁花生黄曲霉素含量极低的声誉扭转了中国花生黄曲霉素超标的国际形象。花生千家万户种植, 一家一户分散加工经营, 还没有真正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远远没有形成优势性的产业带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二、辽宁省花生发展设想

1. 增加科研投入, 加快良种选育与推广

花生单位用种量大, 全省每年若种植500万亩花生需要8000~9000万公斤种子, 数量惊人。加快选育更多适合辽宁气候条件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已迫在眉睫。建立花生育种、栽培研发中心, 开展花生资源收集整理、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以新品种选育、引进为核心, 结合辽宁特殊的气候特点开展特色花生育种;同时开展优质高产配套技术集成示范研究, 实现花生新品种、配套技术研究有机统一。开展多途径育种, 以常规育种为主, 结合辐射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抗病和抗旱育种以及近些年兴起的品质检测技术、抗逆性协调改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多种育种手段, 选育新品种。以选育适应辽宁或同类地区种植、加工、销售的花生新品种为目标, 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 抗旱抗病耐寒, 熟期适中, 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的花生新品种。以大粒、中熟品种创高产为主攻方向, 加大与省外及国际科研合作力度, 交换育种材料, 加强特异材料引进, 开展异地育种鉴定品种适应性;加强学术交流, 提升辽宁科研水平, 扩大辽宁的影响力。

2. 建立种子繁育基地, 科学规划分区种植

花生在我国所有粮食作物中经济价值最高, 应从粮食战略工程出发扩大或优化种植结构, 建立核心产区。在核心区建立种子繁育基地, 利用省内4家花生科研单位选育、引进的新品种, 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种植。辽宁花生生产分区位于北方大花生区北端和东北早熟花生区南端, 不同地区种植花生品种类型也不同。花生品种分为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多粒型、中间型等5种类型, 不同品种类型所需环境不同, 这5种类型花生适生区为7~8月气温24℃、积温3200℃、无霜期163天, 大连、营口、葫芦岛地区可达上述要求。珍珠豆型花生适生区为7~8月份气温22~24℃、积温2700~3100℃、无霜期143~153天, 阜新、锦州、沈阳、铁岭、辽阳、鞍山、朝阳地区可达要求。多粒型花生适生区为7~8月均温19~22℃、积温2250~2650℃、无霜期123~143天, 辽宁所有地区均可达此指标。花生不适生区为7~8月气温19℃、积温2200℃、无霜期113天, 只有抚顺东部少数高寒冷凉地区属此类。可见, 辽宁除极少数地区外均可以种植花生。

花生种植规划: (1) 以种植方式和土壤类型划分, 覆膜种植或平肥地、高肥力地块最好选择阜花11号、铁引花1号、鲁花11号;坡耕地、砂土地、河滩地最好选择阜花10号;中等地力选择阜花12号、阜花13号、唐油4号、花育20号、鲁花12号、铁引花2号、锦花8号、锦花9号。 (2) 以产品用途划分, 食用选择阜花10号、阜花13号、锦花8号、锦花9号;榨油型选择阜花9号、阜花12号、铁引花2号;出口选择阜花10号、阜花12号、阜花13号、花育20号、鲁花12号、唐油4号。 (3) 以生态条件划分, 辽南南部和辽西南部及绥中地区可选择大粒型花生阜花11号、鲁花11号、豫花9626、铁引花1号, 其他地区可选择阜花9号、阜花12号、阜花13号、鲁花12号、花育20号、唐油4号、铁引花2号等。

3. 推广花生生产机械化, 促进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花生机械起垄、机械播种、机械覆膜、机械收获等技术,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 对农户购置相应机械给予适当补贴。建立优质高产花生生产示范基地及花生核心产区, 通过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 提升花生生产水平,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带动全省花生产业发展。搞好科技培训, 加强科技服务, 在花生播种生长期间组织召开各种现场观摩会, 加大对花生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开通网络专家咨询热线, 及时地解决农民遇到的生产问题。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引进花生深加工先进技术和品牌企业, 使整个花生产业链条中深加工环节健康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导和吸引省外大龙头企业来辽宁投资建基地搞加工, 兴办高起点大型龙头企业;同时, 扶持壮大本地花生加工企业, 招商引资, 帮助龙头企业与外商嫁接, 依靠外力发展壮大本省龙头企业。

开展花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实现花生产业的综合开发。花生壳约为花生果产量的32%, 大量花生壳往往被当柴烧掉, 造成资源浪费。花生壳可以配制饲料, 也可以培养食用菌。要引导和扶持饲料加工企业和食用菌生产企业开展花生副产品综合利用, 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水平,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强化和完善农业政策支持

双辽市花生生产现状及其发展优势 篇2

【关键词】双辽市;花生;生产现状;发展优势

1 双辽市花生生产现状

1.1 种植品种

近两年,双辽花生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白沙系列、花育20、花育22、科富花1号和四粒红等

1.2 种植方式

60cm垄单行种植小果花生。上述品种除花育22外,均为小果单行种植,生育期在115d左右。

90cm垄双行覆膜种植,品种为花育22,生育期126d左右。

1.3 产量情况

60cm垄单行种植的小花生产量为2750kg/hm2,90cm垄覆膜种植的产量为5000kg/hm2。

1.4 效益情况

2011年双辽花生市场统货花生果的价格为8元/kg,单行裸种公顷产值为2750kg/hm2×8元/kg=22000元/hm2,扣除投入成本种子、化肥、农药,工时等费用合计5500元,公顷收益16500元。双行覆膜公顷产值为5000kg/hm2×8元/kg=40000元/hm2,扣除投入成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膜下滴灌、工时等费用10500元,公顷纯收益29500元.

1.5 市场销售情况

去年9月25日左右,花生收获后,个别客商花生的收购价格为每千克8元,多数农户都是在这一价格上销售。目前,全市现有花生粗加工户67家,只是把花生果加工成花生米,每年粗加工销售1500万千克左右,粗加工收入300万元左右,若想进一步提高花生的附加值,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就急需引进和建造花生深加工企业。

2 双辽市发展花生产业的优势

双辽市具有发展花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市政府重视促成了涉农部门的支持;拥有一批专业的科技人员队伍常年坚持科技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花生销售价格连年提高,群众种植花生的热情高涨;双辽花生品质好,通过国家级检测、鉴定;双辽的花生不含黄曲霉菌,外销受到普遍好评。

3 我市花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品种单一且品种种性退化

现在种植的花生品种大多为白沙1016,这个品种是上世纪60年代广东白沙农场培育的,目前已经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增产潜力较小,而且病害发生较重,在产量上很难有较大突破。

3.2 种植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我们双辽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是60cm垄单行种植,公顷保苗仅为20万株左右,这与花生田标准保苗株数30万株相差10万株,这样不仅浪费地力、浪费光能,还会因为田间不能封垄使地表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量大,从而影响植株和荚果生长,致使花生达不到更理想产量。

3.3 肥料投入量普遍偏低

从这几年的生产调查结果看,广大种植户肥料投入量普遍偏低,化肥投入量每公顷仅为350~400kg,不足标准投肥量的2/3,农家肥投入更少,甚至不投入,致使土壤板结,极大地影响了花生的增产。

3.4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从这几年生产实践看,病虫害已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特别是近几年,花生病虫害严重。据调查,2009~2011连续三年我市花生田病害发病率都在30%以上,生产损失很大。

3.5 花生产业化步伐过慢

目前我市花生深加工企业还是空白。

4 今后我市花生发展基本思路

4.1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品种更新一是外调,从国内花生主产区引进适合双辽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花生品种;二是自繁,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对花生良种大面积繁育,既可减轻从外地购种费用又可解决我市农民大部分花生田用种问题。

4.2 改变种植方式

目前我市花生种植大部分是60cm垄单行,这种种植方式达不到合理的保苗株数,必须改变。把60cm垄单行变为90cm垄双行种植,可提高保苗株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

4.3 增加投入标准,及时防治病虫害

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发挥典型户的带动作用来引导农民实现花生生产投入的标准,通过多方的努力使全市的花生种植力争达到公顷施优质农肥40m3、花生专用肥600~700kg。同时,做好花生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以預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花生发病前喷施杀菌类药物。

4.4 建立花生深加工企业

目前,我市已经拥有70家花生粗加工企业,但都只是把花生果加工成花生米出售。如果通过招商引资或自己就地建厂直接加工,则既可拓宽双辽的花生市场,又可给双辽的花生带来很高的附加值,同时还能够解决部分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5 强化服务功能,确保实现花生产业化经营

对花生生产要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包括产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物资和技术培训、产中栽培技术、管理技术跟踪指导以及产后销售渠道等,并确立发展花生产业化软环境和硬件措施;在一些花生种植重点乡镇成立10个以上花生中介组织,扩大花生外销渠道,使产品销售直接辐射周边地区;在政策上扶持当地花生加工企业,银信部门应该有目的的重点向花生产业倾斜,着力发展绿色精品花生,打造双辽的花生品牌,确保双辽的花生在高起点上向着产业化的方向顺利发展。

我国花生生产现状及增产措施 篇3

介绍我国花生种植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花生栽培的.特点及种植中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深耕、抢墒整地、选择适宜品种、重底肥轻追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适时播种、药剂除草、地膜覆盖等提高花生产量的措施.以期为获得花生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作 者:赵海峰 魏强 于秀妍 ZHAO Haifeng WEI Qiang YU Xiuyan 作者单位:赵海峰,ZHAO Haifeng(阜蒙县阜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辽宁,阜新,123102)

魏强,WEI Qiang(阜蒙县阜新镇农机技术推广站,辽宁,阜新,123102)

于秀妍,YU Xiuyan(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沈阳,110001)

上一篇:“立德树人”理念下一篇:地方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