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六篇

2024-05-14

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爱婴病区,用药安全,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药物安全是保证病人安全最有效的措施[1]。目前, 护理工作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中, 护士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质, 还要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以减少用药导致差错或事故, 甚至医疗纠纷。因此, 加强临床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做到用药安全、合理是非常必要的。现将爱婴病区用药安全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 加强药物的管理监督

1.1 建立病房药物安全管理监督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药物安全管理监督小组的组长, 由1名护士担任组员, 监督小组每个月对药物管理员的病房药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1.2 设定药物管理员

病区设有3名药物管理员, 按药物保管指引要求, 对病区的口服药物、针剂、静脉输液、高危药物、外用药和毒麻药进行管理。每周进行1次药物质量检查, 登记在药物检查本上。

2 制定药物保管指引, 保证药物质量安全

2.1 药物应分类放置

病区按口服药物、针剂、静脉输液、高危药物、外用药、毒麻药分柜分类放置。各种药物按分类放置, 并固定位置放置。在固定位置上设有标签, 标签上有中文名称、英文名称、通用名称、药物剂量。

2.2 药物按有效期进行管理

药物标签应保持清晰, 药物管理员每周检查、整理, 按有效期摆放。使用时遵循“先进先出, 近期先用”的原则, 避免药物过期或变质, 保证药物的质量安全。

2.3 高危药物的管理

高浓度的药物、胰岛素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给予单独柜存放放置。有醒目的标签与一般药物区别, 如高浓度的药物、细胞毒性药物用红色标签, 胰岛素药物用黄色标签。

2.4 毒麻药物的管理

毒麻药物设1名专人管理, 设专柜存放, 设有一定基数, 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清点毒麻药, 在清点本上签全名, 使用时要登记和注意登记要规范。毒麻药使用时与病人签署“麻醉药物、第一类精神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并将病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留下归档, 毒麻药余量处理有执行与核对者签名, 用后保留安瓿, 使用后2个工作日内补充药物。

2.5 冷藏药物的管理

药物管理员按药物说明书的温度要求放置药物, 当室温不能达到药物存放温度要求时要放入冰箱存放。存放药物的冰箱有专用的冰箱温度计, 冰箱保持适宜的温度, 维持在2℃~8℃。每班护士要检查及登记冰箱温度是否达标。

3 加强护士掌握药理学知识

3.1 常用药物的掌握

学习和掌握临床药物知识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需要, 是提升护理质量内涵的需要, 更是保证病人安全的需要[2]。病区设有药物说明书文件夹本, 里面收集有本病区内常用药的说明书。新护士或新转入护士可通过药物说明书文件夹查阅药物说明书, 掌握爱婴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了解药物性质、用法用量、副反应或毒性反应、用药注意事项、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各种因素和注意事项。使护士能正确用药, 从而减少用药差错或事故。

3.2 新药的掌握

当病区使用某一种新药时当班护士发现使用新药的医嘱, 必须向药房取回新药的说明书并仔细阅读。当班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对医嘱是否准确, 如发现医嘱与药物说明书中使用方法及剂量等有出入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确保正确用药。做好每班交接班, 必要时病区组织1次该新药的业务学习, 使每个护士都会正确使用新药。

4 正确用药, 确保用药安全

4.1 按医嘱用药, 且有判断思维

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护理操作, 是护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护士执行医嘱时过程中是按医嘱执行, 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但同时要求护士在执行医嘱要有判断思维, 对于不正确用药的医嘱应提出质疑, 和医生核实正确后方可执行。

4.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有学者报道, 因查对所致差错占55.55%[3]。进行各种操作时要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爱婴病区内设有用药流程指引, 具体做法:经双人核对医嘱后, 由1名护士摆药, 另1名护士查对, 查对内容有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有效期、批号和药物的质量;加药时再次进行双人核对。执行时1名护士到病床前挂药, 另1名护士执行注射, 两者都核对病人床头卡上的床号、姓名、病人的手腕带上的姓名、药物名、浓度、剂量、用法。给药完后注意观察用药后用药的效果和副反应。

4.3 用药时做好健康宣教

在用药过程中做好用药健康宣教护士应向产妇和家属说明药物的名称、作用、主要的不良反应, 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如产后注射缩宫素会引起腹部子宫收缩性疼痛, 注射前告知产妇用药的目的、可能引起腹部子宫收缩性疼痛及疼痛持续时间。通过健康宣教, 消除或减少产妇因用药引起的心理负担, 便于产妇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以及便于观察用药后用药的效果和副反应, 保证用药的安全。

5 小结

病房护士长通过加强药物的管理和监督, 及时发现用药的隐患, 保证用药质量安全。临床用药上护士长通过加强培训护士应掌握的药理学知识、培养护士按医嘱且有判断思维用药、做好查对制度及用药的健康宣教, 预防用药差错或事故。作为病房护长应应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 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用药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爨秀芳.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4B) :38-39.

[2]高彦青, 孔建英.临床用药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安全用药对策[J].全科护理, 2009, 7 (11A) :2860-2861.

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 篇2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

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 连续性和具体性等特点, 大多数的护理工作都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 我们开展的医德医风教育“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演讲和现场示范等活动, 为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安全着想, 尊重病人, 维护病人的医疗权利, 体贴病人的疾苦, 努力使病痛降到最低限度, 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概念, 教育护理人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都忠实于病人的健康利益, 尤其在休假日少人监督的情况下, 工作态度要始终如一, 尽职尽责, 以确保护理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2 加强护理规范管理

在必须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为主的前提下, 按照科内病人的数量、质量要求、工作量大小安排上岗人员, 排班时注意新老护士搭配, 能力强弱搭配等, 这样有助于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职能发挥, 从而使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另外, 护士长排班时, 根据当天工作情况, 实行弹性工作制, 由于内分泌科的特点, 早晚测量患者血糖的任务较重, 就安排06 :00~10 :00 和17 :00~21 :00 上班。这样既顾全了上午的工作量较大, 又配合了中班新病人的护理、危重病人的抢救和一级护理病人护理的安全。休假日护士长也深入科室, 了解危重病人的情况, 加强护理人员临时调配, 使科室的工作秩序惯性运行, 同时了解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以及心理动态, 稳定护理队伍的情绪, 也体现了对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休假日护士长检查科室急救药品和器械准备充分、齐全, 合理。护理部也经常对我科进行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起到了监督管理的职责, 为确保医疗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3 加强护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落实

日班及中夜班对危重病人、一级护理病人实行口头、书面和床边交班, 三者互相补充。掌握护士工作动态, 以及心理特征, 督促护士按时巡视病房,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依据, 提供医疗举证的依据。各种抢救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之有效武器。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不得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不得有侥幸心理, 做到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在各班的治疗处置时, 要自觉按护理操作规范进行, 养成自然习惯。当护士长不在时由主班护士和高年资护士监督, 以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落实, 只有加强了制度建设, 护理质量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4 积极发挥行政值班作用

休假日探视人员多, 病人出出进进, 不与值班护士请假离院, 病房管理较平常管理乱, 管理难度也有所增加, 所以要更加促使护士长深入病房, 督促家属轮流探视, 并及时发现病房的不安全因素。有的病人无家属陪伴常感到孤独、情绪低落等, 此时护士应使用恰当的语言与病人交流, 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帮助病人排除心理障碍。使其配合治疗, 增强疗效, 并且要积极与医生沟通, 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

5 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各级管理质量检查考评, 每月1 次质量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基础护理病人的床单位, 危重病人 (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一级护理与褥疮病人的护理, 急救药品、物品备齐, 各种护理文件书写的内容等动态变化等。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做出反馈, 及时处理, 必要时反馈到护理部, 对查出问题按考核扣分标准, 落实到人, 具体操作时, 也要做到以人为本, 让护理人员感受到温情。对表现突出的护士, 评选其为“明星护士”, 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 使护理质量走上一个台阶。

在领导的关怀帮助下, 通过这一段时间得实践, 内分泌的临床护理水平有了一个崭新的提高, 所以, 只有大家齐抓共管, 同心协力,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病区的护理管理水平, 造福于患者。

参考文献

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药品;管理;安全

为保证住院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用药及时,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储备了不同种类的药品,其中包括部分急救药品、少量常备药品以及毒麻精神一类药品,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对其管理不当,将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美国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给药错误导致死亡中的70%是可以预防的。英国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表明,59%的医院用药错误与护士有关[1]。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一、二、三、五、九、十都与药学有关。特别是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也包括有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学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我院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以及对护士进行药学知识的规范化培训,以保证护士在临床上为患者用药过程的安全。

1建立健全药品管理的组织体系

在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组成检查组,定期对病区药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科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做到层层把关,有检查有督促,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科室,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进行追踪直至该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同时要求各科室设立1名药品质控员,选派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担任,其职责是负责科室药品的安全管理,并对科内护士进行药品使用流程的培训指导与考核,达到人人规范用药,个个参与管理的目的。根据药品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科内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完善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没有制度不成规矩,只有系统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药剂科先后编写了三期《患者安全用药手册》,其内容分别为:“常用注射剂配伍禁忌表”、“静脉滴注时应减慢滴速的药物”、“防范或减少用药患者跌倒的管理办法”等,并下发到各科室,要求科室组织全体医护人員认真学习,用于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3.1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执业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等,举办相关“案例分析”报告。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强化责任心,教育护士依法行护,用法律来规范护理行为,依法维护自己权利和尊重患者的权利[2]。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3.2组织培训与考核随着医疗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迫在眉睫,为此,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性的药学知识讲座,邀请药剂科的主任、药师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紧扣临床,如:“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置流程”、“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使用高危药品的注意事项”等,为保证参学达100%,采取一课六讲的形式,授课完毕进行理论测试,发给院内学分,作为年终对科室和个人的考核依据。

4规范病房药品管理

药品按其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根据药品作用的不同,分类定点、规范整齐存放,并标明药品的名称及规格。

4.1口服药品的管理因为部分口服药品的包装不是独立的,在使用领取后存在混放的情况,不易辨认其失效期,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全院统一所有的常备口服药,分别设置“1号瓶”和“2号瓶’,“1号瓶”作为该药品的使用瓶,“2号瓶”作为备用瓶,其效期以最先放入的药品效期为准,这样既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又保证了药品的有效期。

4.2注射药品的管理病房内的药品不断使用,又不断领取补充,就存在同一包装盒内药品失效期不相同的情况,容易出现药品失效。全院统一标准,在药品包装盒正面的“左上角”注明不同的失效期及其相应数量,在“右下角”标识“左进右出”,即“进→出”,要求护理人员按序取用。

4.2.1毒、麻、精神1类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各科室必须按照医院制作的“毒、麻、精神一类药品使用登记册”上的要求客观、规范填写,内容包括:日期、床号、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临床诊断、药名、规格、批号、使用剂量、使用方法、执行者签名,若有残余量销毁,应填写:残余剂量、销毁者签名、证明人签名。需要备毒、麻、精神一类药品的科室,建立“毒、麻、精神一类药品交接登记册”,填写的内容:日期、班次、药名、规格、领入(数量、批号)、使用(处方、安培),按要求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2高危药品的管理使用红底黑字表识“高危药品”字样,定点专柜放置,有目录清点,相同药品如:10%浓氯化钠注射液与10%氯化钾注射液等容易混淆,应分开放置,并标“看似”、“听似”标识,提醒护士以免取用时弄错。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双人查对,输注时在输液瓶旁挂“高危药品”标识提醒,严格执行输入速度,避免渗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4.2.3冰箱内药品的管理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温度每升高10℃,药物降解反应速度可增加2-4倍,未按规定温度储存的药品,每升温10℃,其有效期将减为原来的1/4-1/2[3]。所以必须根据药品的存放温度调试好冰箱温度,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病区药品的管理是最后一道管理的关口,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的健康,只有加强监管督查,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毅.护士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1):2276.

[2]黄丽葵,钟慧珍,吴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杂志,2009,1(5):407.

病区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 篇4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质量,更直接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病区护士长作为临床最基层的管理者,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提高业务素质。重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一是结合专科发展的需要选派优秀护士进修学习,根据科室情况,合理安排护士到ICU及心电图学习,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急救病人的应对能力。二是强化在职培训,通过每月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落实责任护士参加本组医生查房;加强护士三基、专科理论知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及技术操作的训练,严格考试制度,每次考试成绩与护士月考核及奖金挂钩;加强护士对各种医技检查前护理必备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健康宣教能力;每周由整护组长组织一次病历讨论以提高她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三是鼓励自学成才,鼓励、支持护士参加护理专科本科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二、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对病人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护士及实习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差错事故很大程度上是因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引起。护士工作大多是在无领导监督下单独完成护理工作,因此,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的慎渎精神是避免差错事故的保证。对个别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应特别加强教育。

三、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核心制度。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各类人员的职责,各项工作标准,使各班各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制度等,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一切规章制度,人人都应遵守。严格按护士月考核标准及科室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考评每位护士的工作成绩,成绩高低与奖金挂钩,按得分评选优秀护士及先进者等。

四、发挥质控小组的督促检查作用。根据每位护士的特点、能力,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病案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教学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分析例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统一规定,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

五、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护士长做好弹性排班,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新老结合,相互协作,适当考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六、监控重点环节。护士长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易发的环节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实施管理。例如“重点护士”的管理:对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需加强带教、加强监督指导:“关键时刻”的管理:如对重病人多、治疗护理量大和(或)护理人员少的情况要加强组织管理与人员配备,必要时可报告护理部给予支援,加强急救物品检查,保证完好齐全,节假日时,加强查岗,排好急救护士,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注重细节,消除隐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率,避免医疗纠纷。

七、强化护士服务理念。随着医学模式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对护理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如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让病人对我们微笑”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处理医患关系中遵循“有错在我”的原则,把“对”让给病人,凡不利医院及科室形象的人和事,有理也不利,不与病人论高低。当病人出现不满情绪或有争议时,要求护士不与病人当面争执,由主任、护士长出面利于问题的解决。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反映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不仅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去掉“怕”字,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批评也要讲就艺术,众多护士中性格各一,思想认识水平也不同,对接受护士长批评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护士长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护士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但在生活上尽全力为护士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对她们如同慈母,似至姐妹,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每月找1-2位护士谈心,了解护士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征求护理工作改进措施。工作之余,组织科室活动,缓解工作压力,融洽同事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信任是提高我们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要着眼于各要素质量,以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达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

护士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篇5

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接触患者频繁,最直接,在临床安全用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药物有关的护理缺陷原因常见的归纳为以下种类:

1、教育培训因素:护理人员主要表现为相应安全用药知识的缺水,如特殊药物的使用、新药配伍禁忌、专科用药理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等;针对患者主要表现为:个别长期住院患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不遵守用药时间、擅自作主调整输液速度、个人擅自加用药物等。

2、影响穿刺技术因素:主要发生在低年资护士和特殊人群患者,护士因穿刺技术部熟练,不到位、发生输液漏肿,老年人静脉弹性下降易漏肿,小儿因烦躁、哭闹、不合作导致输液漏肿等。

3、组织管理因素:(1)药品领取与保管中的问题:药房人员发放药物出现错误,取药护士和执行护士核对有误,药品存放不规范,如不按要求冷藏、避光、存放药品过多,未及时清理造成药品过期等。(2)药品配置过程中的问题: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药品混淆,各种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较多,造成混淆,溶解药物的液体不符造成药品效价降低,从而影响疗效。(3)护士人力资源不足:输液量大,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工作负荷大,尤其是上午输液高峰期和夜间护理人员少时,易出现查对不到位和差错发生。(4)工作流程不合理:如口服药发生的流程,长期液体编排程序,手术、急诊、口服药漏发或少发等。

4、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护士执行治疗过程中没有做到三查七对,导致用药错误,未做敏感试验或对患者的病史掌握不全,使用患者有过敏史的药物,未按医嘱治疗时间给药,影响了药物的疗效,经验用药,非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等。针对因素分析,达成解决的方案:

(1)强化护士知识技能培训:对新护士强化培训,人人过关药物配伍禁忌表的使用,皮试液的正确配制、药物安全管理制度及疑似输液反应的封存及处理等。针对专科特点进行专科特点进行专科常用药物应用理论、专科操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应急能力培训,对新药使用专门黏贴新药说明,使用前阅读药物说明书,同时注意是否有配伍禁忌,对特殊药物的使用制度流程并加强培训。

(2)强化护士慎独精神:针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安全隐患大多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在出现用药失误时,及时汇报、采取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同时在护士中进行教育,将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3)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查对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每个护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强化操作规程,保证用药安全,在临床用药中,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包括领药、配药、发药等,环环把关。执行医嘱时,注意医生容易开错的一些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时发现错误医嘱,降低医护偶合性差错。

(4)加强患肢安全用药教育: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用药前、中、后均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其住院阶段的药物治疗信息、注意事项等用药常识,不擅自调速和用药,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杜绝用药差错与纠纷。在使用新药、药品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工作,并特别强调患者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5)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排班时注意新老配合,能力强弱搭配,实行弹性排班,随机增减护士班次。

(6)加强用药环节管理:①完善药品科学分类管理。药物按应用途径分类区存放,设醒目标志,严禁混放,以免混用。特殊药物,高危药物分开放置。②严格病房内基数药品与药物剂型、数量、质量管理。确定科室有专人保管病房所有药品,并定期清点,做好记录。③细化静脉输液流程和加强口服药管理。药品的准备与配置,实行2人核对原则。为防止输液管路与其他管路混淆,严禁用同意输液架为患者行静脉输液、膀胱冲洗等。加强口服药管理,口服药原装瓶保管,开启后注明日期,防止药品霉变、潮解、过期,准确执行给药时间,左到看服入口。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医院的病区 篇6

(一)设置和布局

每个病区设有病室、治疗室、抢救室、危重病室、医护办公室、配膳室、盥洗室、浴室、库房、厕所、及医护休息室、示教室等。

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不等。

(二) 护理工作

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促使其早日康复是临床护理的核心。主要内容有:

1.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时制定护理计划,全面落实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适时补充修改护理计划。

2.巡视病室,进行临床病情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3.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及变化,认真做好心理护理。

4.执行医嘱,协助医生完成各项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和抢救工作,杜绝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5.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满足患者舒适、清洁、安全方面的需要。

6.做好病区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7.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自护活动。

8.按要求书写和保管各种护理文件。

9.做好入院、出院、转院及死亡患者的护理工作。

10.搞好病区环境管理工作,避免和消除一切不利于患者康复的环境因素。

上一篇: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下一篇:中学财务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