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十篇

2024-09-10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1

众所周知, 从20世纪90年代起, 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关心中国农村, 特别是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自1998年以来, 教育在中国被摆到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从中央政府制定的‘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工程’, 都显示出一个曾经伟岸的民族要依靠教育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决心。”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的出台, 国家开始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从而保证每个适龄儿童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然而, 笔者通过对云南省某少数民族边境县农村地区的教育行政人员、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座谈发现, 虽然国家实施了保障机制, 学生可以免费入学, 但仍有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受这种免费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到底指的是哪些“知识”?是否只是达到会“读书认字”的水平就是实现了“教育”?这种标准在特殊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是否适合?带着这些疑问, 基于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理论视角, 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度解析, 以期抛砖引玉, 并就教于学界方家。

二、问题解析

1. 拒绝接受义务教育不是因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而是因为对教育经费的使用分配不合理

在解答上述问题之前, 笔者认为有必要先解释一个问题, 即:教育经费投入是否仍然不足?因为如果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 那么学生不愿接受义务教育就有了最直接、最有力的原因。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以来, 学术界不时传来批评的声音, 大多学者承认新机制改革对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最起码的是教育经费得到了保障, 但同时也认为经费的投入量仍然不足。但笔者认为, 穷国办大教育本身就存在经费不足这种瓶颈问题。如果说2005年12月新机制实施前, 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的话, 那么新机制改革实施后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可以说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我们知道, 2006年2月, 财政部向西部地区12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中部地区试点省份预拨专项资金36.9亿元。其中: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30.2亿元, 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补助资金6.7亿元。财政部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应承担的免学杂费资金9.3亿元, 以确保这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顺利启动。

2007年, 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 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90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80亿元, 覆盖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

云南省2007年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全省筹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23.75亿元, 对61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补助, 向261万名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 有200多万名贫困学生享受了生活补助。2007年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为2106.83元和1797.03元, 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25.17%和18.28%。2007年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预算内生均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296.34元和214.76元, 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7.99%和14.19%, 而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在这一指标上出现了负增长, 其比例分别为-13.63%和-36.08%。”

由此可见, 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承担的教育经费能够定时足额的下拨到各级教育部门, 那么重点就是州市, 特别是基层 (即县级) 教育行政部门如何高效、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好这笔有限的经费——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笔者通过对云南省某少数民族边境县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实地调研发现,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拿着大量且有限的教育经费毫无安排、随意分配, 另一方面却对调研人员大吐苦水, 一直强调经费不足, 恳求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而该边境县实际的经济情况在所在州市的排名位于中等水平,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5元。所以可以说, 在国家和省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资金补助分担机制, 以及对贫困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费补助后, 该县不应该还存在教育经费不足情况。

据此, 笔者认为,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不要一味抱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不要一味强调上级教育部门应该给予更多教育经费, 而应该考虑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这些教育经费。

2. 学校教授的知识跟当地文化背景下所需要的知识不一致

这里的“知识”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不是达到会“听说读写”的程度就是掌握了基础知识?笔者认为“知识”的含义并非仅限于此。因为, “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知识而展开的。而且知识及其不同的形态具有连接教育活动中各因素的基本功能, 或者说, 教育活动的各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基本上都是通过知识而实现的。显然, 教师是通过对知识的组织和讲授而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而学生也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而实现与教师及其他教育者的交往的。”有学者就认为, “这样一种作为教育活动沟通媒介的知识, 也具有它自身的某些特点:知识应该为教育活动服务的, 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一定人才服务的。因此它们必须具有一定得价值倾向”。

另外, “知识应该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作为教育活动的沟通媒介, 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它可以是有形的, 也可以是无形的;它可以是科学的, 也可以是日常的;它可以是逻辑的, 也可以是非逻辑的, 等等。它不是那种与情感和意志相并列的知识, 而是包括情感和意志在内的广义的知识。尽管它以正规教育活动中的知识为主, 但是也包括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活动中的知识。”

因此, 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内容不仅仅要让孩子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 辨明是非对错的标准, 更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云南省红河州某少数民族边境县为例, 当地属于热带地区, 种植业发达, 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生计来源主要靠种植热带水果为主。通过调研发现, 家长并不是不愿意孩子入校学习, 毕竟国家给了一定的补助, 不用家里负担学费, 但仍需学生负担少许杂费;而如果让孩子充当劳力, 帮家里种植水果, 从而可以帮助家里增收, 在这一农村地区是家长们的普遍想法。

3. 当地缺乏浓厚的教育文化气息

一般意义而言, “教育活动可以看成是社会的文化结构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双向的, 既是社会的文化结构作用于个体的过程, 又是个体通过他们的活动对社会的文化结构进行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引用彼得·伯格的观点, “这种在社会化结构的关系中个体的作用或活动可以有三层含义, 即:外部化、客观化、内部化。所谓外部化, 指的是个体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效果, 它作为一种产品二存在着;所谓客观化, 则是指这种外部化的产品‘从生产它的人那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特性’;……而所谓内部化, 意思是上述的客观化世界‘重新被吸引进意识’的过程, 以致这世界的结构决定了意识自身的主观结构。用伯格自己的话说:‘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实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这也就是说, 在教育活动中个体的发展绝不是完全被动的, 他可以, 而且实际上主动与社会文化结构进行互动, 并且在这种互动中, 发现他自己和创造社会文化。”

那么, 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既要跟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也影响着在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

通过座谈笔者发现, 由于该县既是少数民族县, 又处于边境地区, 鉴于本身的民族文化, 加之地处边境地区, 人口流动性大, 对外贸易频繁等, 因此广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之间比较的不是自家孩子学习成绩如何, 而是谈论如何做成更多的生意——孩子在家庭里耳濡目染, 对自己的学习不够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结语

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层面意义上, “个体常常根据上学的费用计算上学的效益, 包括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工作等。”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孩子虽然得到国家更多的经费扶持, 但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响, 加上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知识之间的脱节, 使得当地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据此, 笔者建议:

1.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和合理分配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不要一直抱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不要一味强调上级教育部门应该给予更多教育经费, 而应该考虑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这些教育经费, 使“读书钱”和补助经费能及时、到位、有效地分配给每个学生, 真正实现当地义务教育的大发展。

2. 适当调整学校教学内容, 以实现与当地文化背景下知识的衔接

在现有学校教学内容的背景下, 如果将科学选种、耕种、施肥等等农业种植方面的教学活动带入课堂, 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实行实践教学, 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 那么就可以一方面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 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比单纯的靠出卖劳力而增收受益要高的多。以后即使学生初中毕业后不再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但至少让他有一技之长, 使之具有生存能力。

3. 加强对义务教育知识和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县级教育行政机构应向广大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民众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知识和文化的宣传及推广, 加强当地文化气息建设;同时,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向学生和家长讲解国家对给予他们在受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 将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传达到广大农村地区。

摘要:国家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 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首先实现了免费上学。虽然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强调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然而,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 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却存在着拒绝接受义务教育的现象。本文试图从这一现象入手, 通过对少数民族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学校现行的教学内容及当地文化背景方面进行分析后, 建议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当地生产、文化背景相结合,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统筹管理, 还要加强当地人文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玉林:中国十年来的教育投入与目前农村的教育危机[J].战略管理, 2004, (4) :1

[2]数据来源于《云南省2007年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 2008~2~20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2

1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特色课程开设历史

在现代边境地区之中, 高校体育特色开展已经较为良好, 想要进行高校体育特色课程的相关讨论, 需要对于边境地区进行讨论。我国边境之中往往具有较多少数民族, 以甘肃省为例, 拥有较多的少数民族, 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相关活动, 这些项目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精神生活和体育运动生活, 而且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在具体的工作之中, 可以通过民族运动会来进行相关传统体育的推广, 通过相邻的县城共同举办, 可以充分的考虑到民族的特色相一致, 充分根据这个特点进行相邻的民族运动会, 保证开展效果良好, 主要项目可以有:民族式摔跤、武术等。

但是落实到过往的体育开展过程之中, 问题仍然是存在的, 主要因为不同地区开展活动的具体程度不同, 这就导致了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竞赛成绩会出现较为大的浮动。在民族运动会之中项目多数为民族特色体育项目, 一些开展了相关高校特色课程的城市在运动会之中具有较大优势, 所以更需要对于边境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特色课程进行良好开展, 充分带动城市的相关风气。

2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特色开展的重要性

高校之中开展体育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更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可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身体, 针对于这种情况而言, 边境地区更应该进行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一方面可以实现体育活动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于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保护。边境民族地区往往会出现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在这个地区, 往往民族之间的交流较为稀少, 所以在边境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往往是敏感的, 针对于这种情况, 体育往往可以成为交流的平台, 通过良好的交流, 可以有效的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建立和谐的基本场景。

2 . 1 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很多伟人都曾经强调身体的重要性, 在现代之中, 无论有着任何雄伟目标, 有一个好目标都是前提。我国在进行相关的体育开展之中, 便是以“健康第一”为核心词汇的。在现代之中, 青少年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人心忧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 人均饮食变得越来越为丰富, 这就导致相关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差。所以高校之中开设体育课程, 以保证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目的, 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锻炼, 充分保证自身的良好的健身功能。

2 . 2 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便是教育的发展进程。在漫长的时间内, 教育理念一直在体育课程之中分布, 无论是对于学生坚韧品质的培养, 亦或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都在透漏着现代之中的教育理念, 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对于边境民族地区而言, 在父辈的教育理念之中, 往往便含有通过体育进行教育的行为, 例如:蒙古族会教导小孩子进行骑马射箭等行为。所以说, 在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设立体育特色课程, 将会对于边境民族地区有着十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 3 增强边境民族地区的民族融合

有首歌曾经写道:56个民族, 56支花。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种类较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每个民族在漫长的迁移过程之中, 都会逐渐形成自我的民族特色, 也渐渐会形成自己的相关民族精神, 虽然这很有可能是导致民族不合的具体原因, 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逐渐演化的文化, 需要现代人去继承。在现代边境民族地区之中, 往往可能因为文化种类不同进而出现一些民族问题, 落实到边境民族地区, 通过加强体育活动的开展, 可以很好的在各个民族之间构架沟通的桥梁, 帮助民族之间进行更为良好的沟通, 更好的帮助民族建立较为融洽的关系。无论是什么人, 身上都会带有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 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 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便会产生紧密的联系, 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便会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进行努力, 进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渐形成民族竞争力, 加快了民族的融合。

2.4 良好发扬了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 各个民族的智慧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在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十分良好的帮助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一方面体育可以传承文化, 而且在与外界的交流之中很好的帮助这些活动进行了宣传。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学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也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正如《少年中国说》之中所说,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智则国智,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 同样如此, 文化的一代代传承正是依靠着这些年轻人的努力学习来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异族的铁蹄和枪炮, 尚且没有断绝, 怎能轻易流失于不知名之中, 所以在边境民族地区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十分必要, 不仅是对于高校自身进行提升, 更多的也是对于边境民族地区进行提升。

3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特色课程展望

我国在1997年正式将民族特色体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之中, 一方面代表了国家对于具有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其确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了成功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开展高校体育特色课程, 在这里, 笔者提出几个小小的建议, 希望带来帮助。

3 . 1 课程构建应该体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边境民族地区想要开展高校体育特色课程, 首先应该构建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在这个体系之中, 应该有着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另外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这两个教学目标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了高校体育特色课程的教育根本目的。同样边境民族地区在开展体育特色课程的过程之中, 对于这两个教学目标应该持有同样的对待态度, 明确这两者都是较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体育活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锻炼习惯, 伴随着这样的情况, 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之中, 能够有着较为良好的体魄来面对任何事情。另外一方面这种特色课程可以帮助他们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 有效的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信息和民族荣耀感, 通过对于特色体育的开展, 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了自我提升, 也帮助了相关地区进行了民族精神提升。

3 . 2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通常情况下, 体育课程之中含有基础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和实践三个教学内容。在边境民族地区进行高校体育特色课程开展之中, 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样应该如此, 只不过针对民族特色内容进行细微调整, 这便需要对于体育课程之中具体使用那种民族运动进行细致分析, 而且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更为灵活, 所以在实际应用之中需要学生进行自我选择的机会较多, 这也便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更为合理而且吸引眼球, 所以开展边境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特色课程对于教学内容而言,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3 . 3 选择良好的开展方式

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 所以在开展方式上也要进行精心准备。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周边活动来促进特色课程的开展,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对于特色课程进行观看, 方便引起他们的兴趣。体育课程在具体展开上, 并不像其他科目一样需要依靠教师的讲解, 其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之中, 可以更为直接简单明了, 特色体育课程往往并不需要过多的噱头, 直接的进行课程展开, 便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只不过在这个之中, 进行良好的开展方式的选择, 更容易帮助学生接受, 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思考。

4 结语

该文对于边境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特色课程开设历史回顾与展望进行了讨论, 希望在新时期, 可以帮助相关高校成功的进行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盼盼, 牛健壮.高校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4 (3) :130-131.

[2]卢伯春.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J].青年学报, 2013 (4) :44-49.

[3]王娜.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J].当代青年月刊, 2015 (5) :179.

[4]黎力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引入高校特色体育课程意义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5) :137.

[5]韦丽春.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实践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 2013 (3) :112-117.

[6]李刚, 梁俊雄, 刘丽, 等.基于粤西民俗体育的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 (12) :8-12.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生改善

长期以来,中越边境地区作为边远地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受国际关系、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广西边境地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经济发展基础弱、基数低,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国家及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帮助,切实改善了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国家及自治区政府有关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宏观政策扶持大体一致,但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不仅与各县市自然条件因素有关系,同时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创新力和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固然离不开上级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上级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对地方政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本文以广西凭祥市为例,进一步分析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生改善过程中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的必要性。

1 地方政府在邊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能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实际上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发展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集物质基础的薄弱性、社会发展的滞后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的复杂性为一体。特殊的行政环境决定了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1]

1.1地方政府的角色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呈现出从政府-市场-社会力量逐次减少的状况,没有脱离“大政府、小社会”的结构格局。因此,就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目前市场和社会力量还不够强大的特殊历史阶段,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在规划、指导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必须继续承担起重要职责,积极扮演“强势政府”的角色。

1.2地方政府的职能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职能,是根据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法定级别和权限,依法承担的对地方经济社会诸领域进行管理和职责。长期以来,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维护地方政治秩序。在新的形势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必须从过去突出政治职能转向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搞好公共服务职能。而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能比较繁重,具有明显的延展性和共担性,因此需要中央和上级政府在政策、财政等方面予以支持照顾。

2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实施民生改善政策举措的调查研究——以凭祥市为例

2.1凭祥市的基本情况

凭祥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97公里,西南两面与越南接壤,全市总面积650.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有壮、汉、苗、京、侗、傣、布依等17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2.7%)。1956年11月设市,是广西第五个建市的城市。1992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2002年12月成为自治区直辖市,现由地级崇左市代管。交通方便,有湘桂铁路和南友高速公路分别与越南的铁路和公路交接,距广西首府南宁16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172公里,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

凭祥地处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的交汇区,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轴两翼”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南友(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和322国道的终点与越南一号公路对接,是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最大、最便捷的陆路通道。辖区内有凭祥(铁路口岸)和友谊关(公路口岸)2个国家一类口岸、平而关(水路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弄尧(含浦寨)、凭祥(叫隘)、平而、油隘4个边民互市点,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

2013年,凭祥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31.7:56.3调整优化为11.48:33.04:55.48;财政收入完成8.62亿元,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49亿元,增长2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98亿元,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91亿元,增长14.1%。其中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排名崇左市第一。[2]

2.2凭祥市政府关于民生改善的政策措施

2.2.1推进“兴边富民”大会战完善边境基础设施。2012年投入6亿多元完善边境基础设施,完成村屯道路、人畜饮水安全、广播电视、教育卫生等497个项目建设,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镇镇通公交车的目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达1.54万亩。[2]

2.2.2实施大民生惠城乡百姓。①社会养老保险。凭祥是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2010年,凭祥启动新农保试点,率先在广西县级大幅提高基础养老金,在国家规定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提高到80元,2011年又提到100元,是广西地方财政补贴最高的试点市。2013年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从185元提高到205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从74元提高到84元,陆地边境0-3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6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月养老金由1695.52元提高到1907.14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月基础养老金由100元提高到120元。②教育。免除小学至高中学生学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学生免费供给三餐;实行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周末往返交通补贴。③医疗卫生。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制度巩固,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2013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从290元提高到340元,个人缴纳部分全部由政府代缴。④住房。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每户补贴2万元。

2.2.3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边民增收。积极引导、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甘蔗、龟鳖为主的特色种养业,以边贸、服务、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同时,每年免费培训农民1200人,扩大就业岗位3000个,有1.5万边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719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090元,增长12.9%。[2]

2.2.4设立市、镇、村三级民事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平台。主动受理、统一梳理、归口办理群众诉求,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开通社会管理服务热线,与群众互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推行服务下移、决策下移、权利下移机制。应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基层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区、市、县、镇、村5级电子政务互联互动。

2.2.5设立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出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把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车管人等有效手段结合起来,做到既提供优质服务又依法加强管理,实现流动人口在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2010年以来,在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中,凭祥市本级财政支出3300多万元。边民受益,民心稳定,边关也得到了巩固。凭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3 启示与建议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是边疆民族地区追求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诉求。因此,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开放开发与合作,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重视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与城镇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严重影响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要找准当地的产业优势,按照优势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制定可行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最后,尽快建立、完善、并且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造成的心里落差和担忧,以此增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妥善解决经济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

3.2正确把握地缘、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积极参与地区合作

依托资源优势建构经济支柱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科学规划,通过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应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完善制度、政策环境为重点,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子,提高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积极参与跨地区、跨境合作,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地区合作能力。

3.3以發展科技文化教育为支撑,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一是要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扎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普及和巩固边境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充实完善师资队伍。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边境二三产业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型人才。

3.4积极争取上级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和社会帮扶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问题,是不能光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的,要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并且在中央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下,争取国内、区内发达地区的财政辐射和经济援助,带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结语

总之,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影响到整个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该加快提高行政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刚.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分析研究的理论视角[J].学术探索,2011年第1期.89-93

[2]龙开彬,戴明秀.突出边境特色创新社会管理—凭祥市打造全国社会和谐稳定模范边关纪事[N].广西日报,2013.01.09(009)

[3]孙睿君.2013年凭祥市政府工作报告[R].凭祥:凭祥市人民政府,2014年

作者简介:

吴海琼(1975.12~),女,广东云浮人,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经济。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4

【内容摘要】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特殊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因此,如何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身处一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 应从观念上来加以转变和更新,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上强调针对性,体现层进性,激发自 觉性——这是我们的实践总结,也是一种理论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

思考

初步实践

改进方法

如何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让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改、教研顺利开展,这对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长期 探索实践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边境少数民族学 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由于自身的母语不是汉语,他们在家庭中又 缺乏学习汉语的条件,学生听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汉语文听说能力 的发展受到制约。经过仔细研究和深人思考,不难发现边境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边境一 线少数民族的山区农村儿童,他们无论在听、说,还是读、写方面的能力都与汉族学生存 在差距,比如“听”的能力,以听汉语为例。调查表明,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回龙村委会居住的 少数民族中(苗族占全村总数的99.3%),刚步入小学一二年级时,除了个别村干部的子女 能听

一、两句简单的汉语短语外,其他学生连最起码的日常生活中些简单的语句也无法理 解。又如“读”的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和董干、白沙杠的学生相比,那是不 现实的。回龙小学的学生没有条件进过幼儿园,更没有上过学前班,不能听汉语,不能讲 汉语。他们的农村信息闭塞。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大部 分村民能收看电视,这使这里的部分少数民族儿童得到了学习汉语的一条途径,但没有从 根本上提高儿童的汉语基础。再如“说”、“写 ”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在音位系统、语法规则上与汉语有一定差异,口语表达的规范、流利程度等方面,相对于汉族学生比较简单,就成了学习的难点,受母语影响, 对 u、ue、yun, yuan 这些摄口音无法读标准,常将 zh、ch、sh 这些翘舌音读为平舌音;对 an、en、in 和 ang、eng、ing 等前后鼻音区分困难,混淆不清。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时还常常会出现语序颠倒等不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语 句。

二、边境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改的初步实践、改进方法根据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 文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笔者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现介绍几点 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教改中的初步实践经验、改进方法,希望对身处边境少 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们有一定的帮助。

(一)更新观念 我认为,若要解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需深入开展具体且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若要较大范围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通过更新和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人员还是小学

语文教师都必须明确这一点,任何语言的教学都必须符合学生的语言背景和学习能力。少 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汉语文的学习能力与汉族学生相比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因此,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必须体现自己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对于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 的语文教学更加应注重这一点。具体体现为: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特点,提 出强调教学的针对性,积极实施因材施教。因教施教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 , 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育和教学中 , 而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更加具有全新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些问题在汉族学生那里已经得到解决了,但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却很难。因此,我们应该弄清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存在的特点、困难。有准备、有目的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反对忽视特殊性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手段。(二)

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字、词小学阶段,教师要进行有目的训练,使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发展。加之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层次性锻炼,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师不可忽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特点不可拔高对学生的要求,片面追求较高层次的语文教学——语法分析、段落结构划分理解,甚至文章篇章内容思想分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积累大量字词,并对字词的运用能力进行培养训练。从所学汉字与学生自己的母语的词句相对照来理解学习汉语字词;从学生自己生活中听到的汉语语言、语句的示范规范来帮助学生对汉语言中句词、语法运用。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不会走入盲目,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学生掌握和积累大量生字词,多积累生字词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

进行有效的“说”、“写”能力训练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时,应该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在音位系统、语法规则上与汉语有一定差异,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向这些方面适当倾 斜,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说”的方面,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必须注意学生的发音,发现有错误的发音,应立即纠正。教师要舍得花较多的时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规范的汉语,从而再进一步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在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可以通过对话、提问、朗诵、讲故事等练习方式有意识地巩固,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在“写”的方面:始终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字词训练与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如词语搭配、成语补充填空、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等知识积累运用,使学生的汉语言的说写能力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在写作方面有其优势,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寓于边境特色的风物,流传着许多富于民族色彩的谚语、比喻,这恰恰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财富,教 师要帮助学生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鼓励学生的发言欲望,不管是汉语的表达欲望,还是其 母语的表达欲望,都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发挥其对语言的表达要求,使他们的表现成果 得到肯定。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要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收集素材,以提高汉语言的表达 能力,学写些富于边境民族特色的习作。

(四)

注重层进性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已体现了教学内容上的层进性对各年级、各阶段、各学习层次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层进性还要加强,而且应该有更加深入的体现,即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 语的这一特点,教学要求到教学内容都应该作出相应改革,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 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原则。最突出的是在教学内容上,应遵循汉语拼音、生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顺序。平心而论,让毫无汉语日常积累的少数民族学生强行识记生字新词,或者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真有强人所难之嫌。其实词语的积累,我们更应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积累,模仿运用。至于词语的意思不必强行记背,不如像陶渊明前辈般来一个“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何不省事 , 让学生主动积累,自觉学习,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借助工具书,悟出意思,再学习句子,乃至篇章,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也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层进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既不能迁就特殊性而过低,更不能忽视特殊性而过高,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跳一跳,能摘到”的教学原则,拟订出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并贯彻于日常教学和测试中。比如在说话训练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的表达一开始就要有太高的水准,要求他们长篇论,而应从片断的、简短的开始。随之渐渐提高 , 直至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表达能力。再如写作训练方面,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上的要求要切合实际,起始阶段要做到字词正确,语句通顺就可以了。

(五)

注重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怎样教,却忽略了学生应该怎样学。实际上,“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还要帮助、指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盲目状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方法指导,充分地调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多样化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方法。我们更要加强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显得极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学习内容是自己民族语 言之外的另一种陌生的语言文字,学习存在更多困难。如果我们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汉语的学习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真可谓是“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勤却而功半 ”。

(六)

创设汉语学习大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习得

不仅仅来自课内40分钟,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大语文观。把语文学习贯穿于课堂内外,学 科内外,提倡、鼓励、督促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在课内外进行大量的汉 语口头交流,建立一种宜于学习汉语的学习环境 , 培养和加强汉语语感,鼓励和督促学生在不同场合尽可能多说汉语,用多说促进多写,从而推广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汉语综合能力的全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5

广西凭祥、东兴、龙州、那坡、靖西、大新、宁明及防城区八县 (市、区) 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谅山省禄平、亭立等县 (市) 接壤, 边境线总长1020公里。广西边境地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 共有98个乡镇, 1026个行政村。其中,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 全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4个, 边境乡镇41个, 边境村389个。2006年末总人口243.66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 (G D P) 161.7亿元, 人均GDP6636.49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64亿元。

广西边境地区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受历史因素影响, 发展和建设相对滞后;二是少数民族高度聚居;三是地理环境特殊;四是口岸较多, 有多贸优势, 共有一类口岸4个, 二类口岸9个, 边民互市点21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和南宁2004年起永久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 给广西边境地区带来了新的对外开放优势。

2 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分析

2.1 广西与越南谅山省工业用地价格分析

2.1.1 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用地价格

2006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307号) , 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 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得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根据《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广西边境地区八个县 (市、区) 土地等别在十等到十五等之间, 其中防城区十等、东兴市十二等, 其余六个县 (市) 土地等别均为十五等。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在60~168元/平方米, 其中十五等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为60元/平方米, 具体见表1。

2.1.2 越南谅山省工业用地价格

越南《土地法》规定, 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国家分配和租用两种形式。土地使用期限可分为长期稳定使用和有期限使用两种, 其中外国投资者涉及的大多是有期限使用, 分配、出租土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50年。越南的土地市场存在两种土地价格:第一种是根据《土地法》的规定, 由财政部、资源环境部共同确定的土地价格, 主要用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税、土地分配和租赁税、土地征用补偿金等税费的计算基础;第二种为“非正规土地市场”的民间土地交易价格。由于双轨土地价格存在诸多缺陷, 2004年越南政府制定了新的土地价格评估框架, 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 具体土地价格框架见表2。

根据越南城市分类, 广宁省芒街市、谅山省谅山市属于第三类城市, 谅山省右陇县、禄平县和亭立县属于第四类城市。由于工业用地属于经营用地, 按照越南政府2004年制定的城市土地价格, 广宁省芒街市、谅山省谅山市工业用地最低价为21元/平方米, 谅山省右陇县、禄平县和亭立县工业用地最低价为16元/平方米。

同时越南政府规定各省市可在此基础上制定本省 (市) 各类土地的价格水平。

汇率:1人民币≈2450越盾 (2008年7月, 下同) 。

越南城市土地价格是分路段确定 (类似于我国的基准地价) , 并且每个路段均确定了最高价和最低价。根据2006年12月28日谅山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发布2007年谅山省各类土地价格的第27/2006/Q D-U B N D号决定》, 2007年谅山省谅山市工业用地最低价30元/平方米;禄平县禄平镇最低价13元/平方米, 那阳镇最低价9元/平方米;亭立县最低价7元/平方米;右陇县最低价17元/平方米, 具体见表3。

2.1.3 对比分析

与越南政府2004年制定的谅山省最低价格相比, 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用地最低价比谅山市和右陇县等高出不少。其中防城区的价格是右陇县、禄平县和亭立县的10.5倍, 而处于十五等的凭祥、龙州、那坡等县 (市) 的工业用地地价也是谅山市的2.9倍。与谅山省制定的价格相比, 防城区是亭立县的24倍, 凭祥、龙州、那坡等县 (市) 也是谅山市的2倍。因此, 广西边境地区八个县 (市、区) 的工业用地最低价均比越南谅山省谅山市、右陇、禄平和亭立县的工业用地价格高。

2.2 广西与越南广宁省工业用地租金分析

2.2.1 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用地租金

在广西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基础上, 按照承租土地使用权还原利率为6%, 土地出租有关税费为年租金7.5%, 折算出广西边境地区各县 (市、区) 最低年租金标准在4.1~11.5元/平方米, 其中防城区为11.5元/平方米, 详见表4。

2.2.2 越南广宁省工业园区租金

根据越南《土地法》规定, 外国投资者一般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土地。工业园区的土地租金由各工业园区的开发商根据当年本地的土地价格表和本身的情况决定。土地租金可按年或一次性支付。其中广宁省下龙市盖麟工业区和越兴工业区、芒街市海安工业区、安兴县东梅工业园土地租金情况见表5。

注:该表格数据为越南各地方政府2007年在网上公布的数据。

2.2.3 对比分析

与越南广宁省盖麟工业区、越兴工业区、海安工业区和东梅工业园进行对比, 广西边境地区最低年租金在4.1~11.5元/平方米, 越南广宁省各工业园区土地年租金在2.04~7.99元/平方米。在采用一次付款的方式下, 越南广宁省盖麟工业区每年的土地租金为3.44元/平方米, 越兴工业区为3.412元/平方米, 海安工业区为2.69元/平方米, 东梅工业园为2.04元/平方米, 均低于广西边境地区的土地租金。

同时, 广宁省2002年还出台了赴工业区投资的土地优惠政策, 即最先投资于工业区的五个企业在前4年免土地租金和基础设施费用;自工业区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年, 投资于工业区的企业在前4年减免土地租金和基础设施费用50%。

2.3 研究结论

通过广西与越南边境地区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从土地价格来看, 广西边境地区八个县 (市、区) 的土地价格比相邻的越南谅山省的有关县 (市) 的土地价格高;从土地租金来看, 在采用相同付款的方式下, 广西边境地区八个县 (市、区) 的土地租金比相邻的越南广宁省工业园区的土地租金高。因此, 无论是采用出让 (分配) 还是出租的方式, 越南边境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均低于我国边境地区。

3 应对措施与建议

鉴于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用地价格高于越南边境, 为加快广西边境地区的发展, 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与建议。

3.1 采取灵活的供地方式

由于各地在“招拍挂”出让工业用地中, 一般采用最高出让年限50年, 为减轻企业一次性支付的负担, 可考虑不按最高年限出让, 实行中短期的工业用地出让政策, 具体出让年限可根据产业本身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

同时也可采取组建建设性开发公司的方式, 对土地进行统一运作。具体来说是组建由政府掌控的建设性公司, 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参与工业用地“招拍挂”, 按规定价格购入一定量的工业用地, 统一对土地出租。这种组建建设性公司的运作模式, 对项目的落户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对于一般的项目用地, 实行只租不买的办法;对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 或以优惠的价格进行出租。

3.2 鼓励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

除了采用灵活的供地方式外, 还可以采用建设标准厂房, 以标准厂房出租的形式吸引投资。按照传统由企业自己投资建厂, 最快也是两年以后才能投入生产。而通过承租现成的工业标准厂房, 一方面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 另一方面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土地、厂房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一次性投入成本, 使企业能把更多的资金用在生产经营上。

3.3 降低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用地等别

对于防城区和东兴市, 建议国土资源部在重新调整城镇土地等别时, 对其土地降低1~2个等别。这样, 尽管防城区和东兴市的工业用地价格还是比越南相邻省份高, 但是与调整前相比, 价格已经降低了不少。再辅以其他优惠政策的情况下,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到防城区和东兴市投资。对于其他六个县 (市、区) , 由于其土地等别已经处于最后一等, 不能再降低, 但是可以考虑给予这六个县 (市、区) 最低工业价格下调不超过30%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36.

[2]米良, 王灿平, 陈令华, 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106-234.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6

一、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的发展现状

甘蔗产业是云南省滇西边境贫困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2013/2014榨季, 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 总产量近2150万吨, 共入榨甘蔗1910.06万吨, 产糖230.63万吨, 出糖率12.07%。[1]其中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种植面积约为345万亩, 占全省的70%左右, 甘蔗总产量约为1472万吨, 占全省的68%以上, 甘蔗入榨量在1200万吨左右, 约占全省的60%, 产糖160万吨左右, 约占全省的70%, 且这里甘蔗主产区的县财政收入的40%~70%来自糖业[2]。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下所示:

1. 植蔗条件得天独厚, 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西南, 省内主要蔗区位于低纬高原, 这里终年太阳辐射角度大, 辐射量大, 日照长, 光热条件好, 年平均气温18~20℃, 适合甘蔗光合作用的温度范围, 并且受印度洋西南季风与太平洋季风影响, 全年降雨量为800~1800毫米, 5月~10月为雨季, 降雨量占全年80%以上[3]。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滇西边境贫困地区成为发展甘蔗产业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

2. 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甘蔗产量涨幅明显

通过对2009年~2013年滇西边境贫困地区各州市的甘蔗种植面积及甘蔗产量的数据统计 (见表) , 我们可以看出:滇西边境蔗区的甘蔗种植面积大, 产量高, 是云南省甘蔗生产的“重头戏”, 其中临沧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 并且保持逐年增长趋势, 其次为德宏、保山、普洱, 这里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比较可观, 怒江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少, 比较稳定, 波动不大。除此之外, 云南边境贫困地区各州市种植面积和产量比呈逐步增大趋势, 在甘蔗种植面积稳步小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产量剧增。

产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二、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扶贫的综合效益

甘蔗产业扶贫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从微观角度看, 它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帮助农民聚财等;从宏观角度看, 它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其具体体现如下:

1. 农民增收, 赞声连连

甘蔗作为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 在农民的收入来源中占有较大比重, 甘蔗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促进农民增收,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据数据显示, 2008/2009榨季, 云南省甘蔗平均收购价约为230元/吨, 2009/2010榨季, 云南省甘蔗平均收购价约为340元/吨, 2010/2011榨季, 云南省甘蔗平均收购价约为373元/吨, 2013/2014榨季, 云南省甘蔗平均收购价格约为420元/吨, 由此可见, 云南省甘蔗平均收购价有连年增长的趋势, 并且增幅比较明显。虽然现在的甘蔗种植成本有所增加, 但种植成本基本上在130元~220元/吨左右 (有旱地蔗和水田蔗之分) , 其增加幅度不及甘蔗收购价的增加幅度, 所以说甘蔗最低保护价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让农民在种植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仍然能提高收入水平, 帮助蔗农脱贫致富, 这对广大蔗农来讲不失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2. 观念转变, 信心满满

现在的蔗农已渐渐脱去“愚昧落后”的外衣, 放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 不断转变旧观念, 接触新事物, 致力把甘蔗产业作为一种长效增收产业做大做强。在长期的甘蔗生产过程中, 蔗农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增强, 对甘蔗生产与交易过程中的不公平、地方保护、封闭、无序等现象的敏感度提高, 对市场发展动向的把握更加精准, 对市场开放也更有见解。除此之外, 蔗农的合作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人多力量大”, 广大蔗农越来越倾向于联合起来进行甘蔗种植和收砍工作, 共谋销路, 反对不正当竞争,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蔗农意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为其进行甘蔗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使蔗农的信心倍增, 积极性大大提高。

3.“小财大用”, 其乐融融

由于甘蔗种植的特殊性, 可以帮助蔗农理财。平时蔗农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 工钱零存整取, 到甘蔗砍收的季节, “一次性取钱”可形成大笔收入[4], 蔗农可以用这笔收入建造住房, 置办婚宴, 购买小型机械, 购置大型家具、家用电器等, 避免了工钱随取随花的现象, 做到“小财大用”, 提高了农民的消费能力。这种工钱取用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 对改善蔗农的生活水平, 提高蔗农的生活质量, 实现甘蔗产业扶贫目标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4. 产业延伸, 硕果累累

甘蔗的用途不仅限于榨糖, 它有很多用途, 比如甘蔗青叶可以用作饲料, 直接用来喂鱼、喂牛等, 甘蔗制完糖后的副产物可以综合利用, 蔗渣可用来造纸、制水泥、发电、制酒精等, 因此, 甘蔗产业链的延伸可以充分利用甘蔗资源, 不断增加甘蔗的附加值。当前, 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的甘蔗产业链已经囊括了造纸、纤维板、酒精、柠檬酸、食用酵母、味精等产业, 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其综合利用产值占甘蔗产业总产值的25%左右, 许多企业由单一的榨蔗作坊变成了集制糖、化工、建材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 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5. 生态优化, 好处多多

甘蔗作为滇西边境贫困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 除了促进农民增收之外, 还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功效。这是因为蔗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它们可以充分利用阳光、水分、空气等自然资源, 为人类提供各种物质能量, 并使物质与能量在输入输出的数量和结构上保持长期协调的平衡状态, 使农业资源在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为人们带来长远能量供应。另外, 甘蔗的大面积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甘蔗叶直接粉碎后还田、深埋作有机肥, 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降低了土壤容重, 改善了土壤肥力, 以便于提高甘蔗单产。

三、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

1. 甘蔗生产经营粗放, 效益低

目前, 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生产经营方式仍比较粗放, 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益的状况还比较突出。在这里, 甘蔗生产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 小农户分散生产, 生产管理粗放, 生产过程中缺乏机器设备和知识技术的支持, 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专业化水平低下, 大部分蔗农只种植几亩到几十亩, 不成规模, 一般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 难以做到科学种蔗和推广优种, 农户不按甘蔗生育规律管理生产的现象还比较普遍[5]。除此之外, “公司+基地 (合作社) +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广力度不足, 甘蔗种植的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 甘蔗加工的精细化程度也不高, 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2. 自然灾害频繁不断, 风险大

近年来, 云南省自然灾害频繁不断, 干旱、洪涝、虫灾等现象在滇西边境贫困蔗区时有发生, 造成甘蔗大面积减产, 甚至绝产, 为当地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加之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科技应用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当地蔗农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抗灾优良品种 (如抗旱、抗倒伏、抗虫害等) 推广种植不足, 风险预测能力较差, 不能在灾害之前做好预防措施, 最终导致广大蔗农在面临自然灾害的时候无能为力, 不能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以及应对设施的不完善性加大了农户种植甘蔗的潜在风险, 进一步影响农民增收。

3. 扶持保护政策不善, 无保障

首先, 政府储备糖制度时常失灵, 计划易变, 随意性大, 不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其次,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由于缺乏甘蔗专业合作组织, 蔗农与糖厂之间信息不对称, 致使蔗农的谈判议价能力较低, 蔗农需承担糖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却无法分享食糖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 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榨季之初制定糖料蔗收购保底价与挂钩糖价、联动系数标准时, 广大蔗农缺乏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对制定收购价格的影响力较弱。最后, 这一地区甘蔗保险发展仍显不足, 截止到2013年, 云南省甘蔗保险承保面积已达303.8万亩, 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60%[6], 其中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受保面积约200万亩, 约占甘蔗种植面积的58%, 甘蔗投保覆盖面仍有增长空间, 并且甘蔗保费、赔付、保险期限、管理等方面不规范, 无法为蔗农进行甘蔗种植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1. 改变生产经营模式, 实现规模效益

针对当前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粗放型的甘蔗生产经营模式, 我们必须从当地的资源、环境实际出发, 依靠科技, 循序渐进, 适度发展规模生产, 逐步转变甘蔗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和加工模式。在甘蔗生产上集中小户和散户, 连片生产, 联合引入大型机器设备, 集中种植, 集中砍收;在甘蔗经营上建立甘蔗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户需求及政策规定, 紧密联系上游的科研机构、农资企业和下游的深加工企业等, 做好农户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及时维护农户权益, 不断拓宽甘蔗销售渠道, 为甘蔗找好销路;在甘蔗加工上逐步改变简单的“甘蔗原料—食糖—废弃物”的单线性状态, 向“甘蔗原料—食糖—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的循环模式转变, 形成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如“甘蔗—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 “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废液碱回收—再利用”等, 使甘蔗产业效益得以延伸。

2. 扶贫资金整合利用, 提高扶贫成效

扶贫资金的整合和利用事关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方面, 我们要集中资金, 整合捆绑各种专项资金, 吸引资金投入, 采用“政府+企业+农户”联合模式, 即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投资、农户自筹的方式来筹集扶贫资金, 为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我们要灵活分配、运用扶贫资金, 加大资金运用的针对性, 例如, 对特殊困难村组和群体给予特殊照顾, 在种子、肥料等农资购买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和补贴, 提高这些农户的甘蔗平均收购价格等。又比如, 我们可以留出一部分灵活运用资金, 以备不时之需, 在特殊情况下, 可以调动其他扶贫资金来应对紧急状况, 防止扶贫资金闲置或低效利用, 充分提高扶贫资金的整合利用效率。

3. 集中多方力量资源, 降低生产风险

首先, 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扶贫资金进行甘蔗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农田灌溉设施、排水防洪设施、防风预险设施等, 不断提高农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避免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其次,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加强气象预测分析,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 防止农户绝产绝收。最后, 加强市场预测, 建立以政府间接引导为主、财政扶持为辅, 主要依靠完善的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格局, 逐步形成一种政府、市场、农户多元复合结构管理模式。[7]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选择甘蔗生产的制度和政策, 提供法律依据;市场在完善现货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期货、期权市场, 利用订单农业;农户提高风险感知和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应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市场不确定性, 减少盲目跟风, 稳定收入, 做到及时避险和转移风险。

4. 完善甘蔗政策制度, 加大扶持力度

在糖料储备方面, 政府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现状制定合理的储备糖制度并控制其失灵, 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保证制定的收储价格与生产实际相挂钩, 将收储价格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以防止糖价的剧烈波动伤及蔗农。在利益分配方面, 继续推行蔗糖挂钩联动机制和优质优价政策 (对特别优质的糖蔗, 可按其含糖度等实际情况定以高价) , 完善糖蔗收购二次结算制度, 蔗农要充分利用甘蔗专业合作组织的力量, 在结算时与糖企就销售价格达成共识, 保证售价不低于市场实际售价, 防止糖企以各种方式进行价格转移。在甘蔗保险方面, 要建立起甘蔗保险服务站, 为农户提供咨询, 然后运用政府财政、龙头企业、农户三方共同承担保费的方式进行投保, 形成“政府补贴一点, 龙头企业拿一点, 农户自担一点, 保险公司适当优惠”的方式, 加快甘蔗保险前进步伐, 为蔗农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 滇西边境贫困地区有着生产甘蔗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利用甘蔗产业带动地区脱贫致富可行性比较大, 前景良好。

摘要:甘蔗产业扶贫正成为滇西边境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形式, 本文从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甘蔗产业扶贫的综合效益, 提出了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综合阐述了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甘蔗产业扶贫的前途。

参考文献

[1]云南省2013/14榨季生产结束产糖230万吨[DB/OL].[2014-06-04].http://et.ynau.edu.cn.

[2]马改艳, 徐学荣.对当前我国甘蔗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与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7 (6) :29~35.

[3]严娟, 尹兴祥, 李孝翠, 邓军.云南甘蔗生产区域分布及发展策略[J].甘蔗糖业, 2013, 4 (2) :63~66.

[4]杨永梅.云南省甘蔗种植比较效益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6 (2) :27~31.

[5]云南陇川县甘蔗生产提质增效技术措施设想[DB/OL].[2010-11-23].http://www.ynagri.gov.cn.

[6]云南甘蔗保险承保覆盖面逐年提升[DB/OL].[2013-07-23].http://www.circ.gov.cn.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7

关键词: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诱因,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边境地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影响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可能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1]高度重视、正确处理这一社会矛盾,是公安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近年来,边境地区因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国际风云变化的影响,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这些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1.组织性增强

当前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已由过去的较松散型向相对有组织的群体性转化。有学者认为:“组织起来抵制政府的种种非政策甚至非法行为,已经成为群众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趋向。”[2]有的地方组织化程度较高,大多有挑头者和骨干分子在其中进行挑动、策划和组织,直接影响和控制事件的聚散进退。

2.冲突性加剧

以往群众到基层政府要求解决问题时,大多采取写联名信,或派代表上访、静坐的形式。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一些群众动辄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封桥堵路,阻塞交通,甚至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有的还与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安民警、边防民警等发生流血冲突,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转化,对抗性明显加强。

3.规模有扩大趋势

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多数是由某一特定群体认为其利益受损而引起的,参与人数一般较多,规模已由原来的几个人、几十人发展到成百甚至上千人。由于“人多势众”,事件参与者普遍有一种“集体无责任”和“法不责众”心理。

4.“诉求型”事件增多

通过对近年来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多为“诉求型”群体事件。这些群体性事件主要是针对边境地区的基层党委、乡镇政府和基层干部,对其有所“诉求”。

5.涉外群体性事件较内地突出

边境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国外、境外距离近、联系多,人员来往较频繁,受国外、境外影响大,一方面容易发生涉外事件,另一方面一旦发生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向外传播快,容易在国外、境外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2005年5月初,新疆额敏县二支河牧场三百余人、十余万牲畜集体转场至咯尔巴斯山口一带放牧,同时,农九师167团场约十万余牲畜也进入该地区放牧,为争夺草场,双方牧民互不相让,二支河哈萨克牧民向有关部门扬言,如不解决,将把牲畜赶往哈萨克斯坦放牧,这使争夺草场的群体性事件极易转化成涉外性事件。[3]

二、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诱因分析

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背景和因素,既有与内地的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1.民族与宗教问题是历史原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绝大多数民族又集中分布在边境地区,其中约30个少数民族还是跨境而居。这些地方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长期存在于各民族间的隔阂和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消除,在共同奋斗和生活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某些具体权益上的矛盾和纠纷。这些由经济利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诱发规模巨大的群体性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不但影响社会治安,还容易造成外交问题和国际影响。”

2.边民利益得失是现实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体性事件大多是由经济利益引起的,边境地区也不例外。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与经济利益有关,即使一些以政治、文化等为直接原因的群体性事件,其背后的真正动机也是源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如边境城市改造过程中,拆迁补偿不合理、不到位,强制拆迁;企业关闭破产,拖欠工资,造成员工生活困难等等问题。同时,部分群众眼见着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享受着政策的优惠或钻着政策、法律的空子越来越富有,而自己原有的温饱日子却难以维系,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心理失衡。加之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整个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但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救助救援体系、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等不完善,导致这部分共同利益群体心理失衡,不满情绪急剧膨胀。一旦有“合适”的发泄机会,他们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发泄对社会变革和分配不公的不满心理。

3.群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与法制观念的相对淡薄是客观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民个人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为了维护合法权利采取过激的、非法的抗争方式,这是当前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模式。然而,大多数公民不知道聚众上访、未经批准的集会游行示威等行为是违法的;自己的利益诉求和观点表达,应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进行。另外,在我国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大多数,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多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政治上、思想上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民族意识占主导地位,对国家的一些政策和措施片面理解,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加之边境地区法制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部分群众不懂法,辨别是非能力低,易受民族分裂分子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而闹事。

4.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重要原因

在边境地区,部分地方的基层组织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严重。部分领导干部道德观、价值观错位,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搞不正之风,致使公款吃喝、贪污腐化、权钱交易、贪赃枉法、侵吞公私财物等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理不问,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一些群众对政府存在不满,在政府出台影响到自身利益的政策时,就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因此,基层组织信息公开,不仅是一种亲民姿态,更是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掌握主动、赢得信任的重要方式。[5]

5.“三股势力”是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外部原因

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由于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内外关系比较复杂,往往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觊觎和活动的重点地区。这些势力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动和支持下,利用我民族和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矛盾,恶意渲染炒作、制造事端,他们一旦插手群体性事件,就会千方百计对其进行控制和操纵,使其按照他们的意志发展,把小事闹大,把大事闹凶,蓄意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制造麻烦,竭力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以达到他们破坏社会稳定、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推翻共产党领导的目的。例如2008年发生的拉萨“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与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有关联。

三、预防和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1.重在预防,以防为主

群体性事件都有酝酿、发生、发展三个过程,一般是可以预防的,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把化解可能发生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各种社会矛盾,作为预防群体性事件工作的主要方面,从减少、化解、控制社会矛盾方面着手做好预防工作;或在社会矛盾虽然已经形成但尚未形成群体性事件阶段,在仅仅出现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苗头的萌芽状态、初始状态,加以积极干预,达到预防群体性事件形成事态的目的。

2.动之以情,以理服人

在处理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中,要立足于讲清道理,分清群众的要求有理还是无理,做到以理服人。对于群众合理的要求,要报告党委、政府或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向群众说清楚,晓之以理,以情感人,取得群众的理解;对于一些群众无理的要求,应向他们讲清道理,指出其为什么无理,错在什么地方,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做出错误的承诺。

3.掌握政策,依法处置

依法处置是指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必须坚持法制原则,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处理,牢固树立严格执法履行职责的观念,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但是群体性事件尤其恶性事件中,无论群众的要求合理不合理,都存在违法的问题,严重的还有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时既要依法处置,同时又要充分运用法律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去震慑那些为首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达到迫使参与闹事者遵守法律,依据法律和政策解决问题的目的。

4.因情施策,稳妥平息事态

在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中,边防部队是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下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由于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更加容易造成恶劣影响,所以面对尖锐复杂的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部队指挥员要在党组织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讲究谋略,有正确的思路,如此才能控制局面,掌握主动,为成功处置提供好的机会。如造势震慑、不战屈人策略;“擒贼先擒王”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策略等,都是不错的谋略,应予灵活采用。

5.选准时机,果断处置

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准确把握有利于强行处置的时机非常重要。有利时机转瞬即逝,既靠寻找,也靠创造,还要善于捕捉。一般来说,有利于开展强行处置的时机有以下几个:一是当闹事群体举棋不定的时候;二是当闹事群体力量相对薄弱的时候;三是违法行为刚刚发生时;四是处置力量和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

6.不断探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公安边防部门要不断加强处理边境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增强对边境群体性事件规律性的认识;加强处理边境群体性事件实践方面的探索,提高预防和处置边境群体性事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公安边防部门要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能力。为了维护边境地区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必须培养和提高预防和处置的能力。要具有广辟信息来源的能力,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注视矛盾的发生和积淀,注视情绪的酝酿和萌动,密切关注国情、社情、民情,尽早发现各种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要加强执勤,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今后一段时期,诱发边境群体性事件的各种社会矛盾还会大量存在,预防和处置边境群体性事件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加强研究,把握规律和特点,及早做出预案,立足预防、重在预防,为创建和谐边疆、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5.

[2]刘传根.法治视野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9.

[3]李凯.当前新疆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和处置对策[J].公安研究,2006,(3):25-30.

[4]沈惠章.社会稳定问题中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3):6-15.

[5]刘彬.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特征与治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2):33-37.

[6]周保刚.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方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325.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8

一、偏远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自然减员现象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合村并校快速推进,农村教育水平整体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在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尤为严重。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边境地区人口稀少,如我们所在县级市总人口只有十几万,黑龙江省所有边境市县的人口大都如此,而且常驻人口大都集中在小城市内,农村地广人稀,乡镇村屯布局分散,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学校的生源快速萎缩,村屯教学点基本消亡,乡镇学校也是举步维艰,我们调查了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同江市、抚远县、饶河县三个边境市县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学生人数逐年递减的状况如下图所示。

从目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生源流失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使农村学校陷入了难以发展的尴尬局面之中。

二、偏远边境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自然减员现象成因分析

1.农民进城打工,带走一部分学生

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土地集中经营等原因,二代三代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经商、打工,带走一部分学生。

2.富裕农民家庭追求优质教育资源,送走一部分学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年轻的农民想方设法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深知要改变子女的命运必须上好的学校,考好的大学。他们已把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所以孩子从幼儿园一毕业就找关系求人把孩子送进城里小学。

3.部分孩子家长盲目跟风,跟走一部分学生

攀比心理渐变为跟风效应。目前在农村,学生家长在对子女入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总认为城里的老师水平高,办学条件好,孩子在城里读书见世面多,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其他家长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城里上学了,自己也不能落后,因此不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入城市的学校。而不少学生也因为看到同伴去城里上学而羡慕不已,觉得在城里上学体面,于是就缠着父母要去城里上学。这种跟风效应使得城市学校人满为患,不少城市学校的班额达到了六七十人,而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

4.农村办学综合能力差,“逼”走一部分学生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薄弱。由于农村条件的落后,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原来的教师不断被选调进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村小学以及乡镇的中心小学从来没有配齐过音、体、美等小科的专业教师,艺体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其次是硬件设施落后,特别是偏远学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学校的管理有不规范的地方,都导致农村学生择校、择师而离开农村学校。

5.学校撤并后,配套政策没有跟上,流失一部分学生

自全国性的农村合村并校开始后,农村小的教学点被逐步撤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小规模的初中也被撤并到县城建立了寄宿制宿舍。撤并后小学生以走读为主,一年的交通伙食费在两三千元,学生的安全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死角,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也是造成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学生进城读书的负面影响

1.农村孩子进城后,产生适应性危机

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尤其那些低年级学生,进城读书后需要独立面对陌生环境,由于过早地离开父母、亲友和熟悉的环境,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引导和悉心关照,因而容易产生自卑、害怕、孤独等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因为想家,情绪极不稳定,甚至因此而厌学。

一些陪读的农村家长由于监护方法不当,也容易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给农村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意志品质方面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风险。

2.加重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明显加大了原本居住偏远地带的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小学进城就读学生的看护费用每月在400~800元,租房陪读的费用在2~3万元,在黑龙江偏远地区农村就出现了因孩子进城读书而返贫的现象。

3.学生对家乡及农村文化的认同感淡化

乡土文化中的朴实、善良、勤劳,邻里和睦、乡亲互助等品质,在学生身上逐渐淡化,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损失;农村文化中对自然、和谐、生态、绿色的热爱,被“考大学进城市住楼房不出力气挣钱”的愿望代替。这种看似合理的愿望需求,实质隐含着残酷的竞争和对农村文化的舍弃,这种变化使邻里乡俗中宝贵的亲情、约定俗成的信任逐渐淡漠。

进城后学生在文化形成过程中对家乡和故土的认同感消失,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淡薄,盲目追求城市文明,盲目欣赏网络信息,被炫目的物质财富诱惑,这些都对农村进城的孩子心理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4.城市学校由于班额过大造成教育教学资源不足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近十年来,学校与学校之间已经形成了等级。于是“进城读书”成了一种潮流,乡里的孩子拼了命地进城,结果重点学校成了学生最密集的地方。学生过多,就会造成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乡下学校却门可罗雀,教学资源被闲置着,这样一来,不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重点学校也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5.农村学生进城后形成弱势心理

农村学生吃苦耐劳,求知欲特别强,学习也非常认真。进城读书后,由于以往的生活环境、自身文化方面的差距,他们身上有着许多和城里学生格格不入的地方。初到城市,他们对“优越”的生活有着许多敏感和自卑。课堂上,他们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表现自己。在与城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很敏感,同学一句善意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一个毫无恶意的眼神,都可能让他们铭记于心,耿耿于怀。可见,进城读书会让农村孩子在无形之中形成强烈的弱势心理,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他们的成长道路将会充满曲折。

四、对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发展建议

加快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加强农村校长、教师的培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待遇。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待遇不高,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由于生源少,使得农村学校入不敷出,可用资金越来越少。这种状况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有必要在福利待遇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如在工资项中单列出“农村教师津贴”,以此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规范家长学校,提高农民家庭科学育子能力。留在农村的学生是那些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的,而这样孩子的家长只顾着为家庭的生计奔波,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成长只能顺其自然,于是出现不少学困生。

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偏远山区农村家长思想认识也严重滞后,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有的家长因为一点小事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同时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而留守学生(约占50%)、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有时显得事倍功半。

强化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硬件环境的建设很重要,但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建设更为重要。农民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在农村学校逐步开展家长文化教育,从沟通开始,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才观,只有家长接受了先进的教育观、人才观,才能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农村学校才能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市同江市银川中心校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9

汇报材料

平河镇中心完小校长 陈生秀

(2016年4月3日)

尊敬的邓主席及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谨代表平河镇中心完小全体师生员工,向邓主席及各位领导不辞辛劳,深入我完小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并恳请各位领导在指导工作中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就平河镇中心完小边境地区教育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平河镇中心完小创办于1956年,学校现有19所(点)小学,其中3所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9个教学点,一个公建民营幼儿园;有77个教学班,12个学前幼儿班级,在校学生2707名(女生1202名),其中寄宿学生2114名;有学前幼儿495名(女生208名),其中公建民营376名。在校学生以哈尼族、瑶族学生为主体,另有少数汉族、彝族、拉祜族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9.78%,辍学率0.22%,完学率99.89%;有教职工120名(含借出9名、借入2名),其中女教师53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临聘人员49名,其中教师及保育员12名,炊事员31名,保安6名。

1.学前教育

我完小学前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认

2每年一聘食堂用工人员,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签订用工协议并如实发放工资,切实保障后勤人员切身利益,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6.我国边境一线教育与越南边境一线教育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我完小重视和加强与越南边境一线学校的交流互访,通过与我镇最近的越南莱州省孟谍县都龙乡的交流中发现,我国边境一线教育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实行集中办学,学校布局更趋于合理,缩短了城乡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我国注重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建设及学校设施设备配备更先进、更完善。三是我国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素质教育推进步伐更快更好。四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力度大。五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氛围浓厚。

越南边境教育的比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国民教育重视程度高,基础教育抓的更夯实。如期末考试学生成绩有出现不合格的,学校不予放假,直到教师带学生补习合格才准许。二是国家特别重视和照顾农村教学点的学校及教师,教师津贴待遇按城、乡、村逐级提高,更倾斜于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补助。三是教育师资力量充足,师生比农村学校为1:7,城市学校为1:20左右。

二、发展边境地区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树国门形象

一是我校在每次大会小会上注重强调全体师生树立国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篇10

涉外导游人员培训是中俄边境地区旅游行业保持持久的后劲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保障。这一点边境地区的政府部门及旅游行业本身有这样的认识,每年也会或多或少的搞一些培训,这些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实际培训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培训重形式轻效果、培训缺乏系统的规划、培训的次数不够、培训的内容不成体系等。

二、培训的设计

(一)培训目标

培训不是目的,培训的效果才是重点。培训结束以后有没有达到培训的效果我们应该怎样衡量,那就需要在培训之前先设计好培训的目标。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培训的目标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总体目标

这个目标也可以称为“长期目标”或者是“战略目标”。很显然,一个地区的导游人员的素质不是几次培训就可以实现总体提升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个总体目标可以设计成三年或者五年,甚至更长期。这个期限需要根据宏观目标的大小来具体制定。这需要政府和行业对于导游的成长有个总体的期望,目标越远大,需要的时间越长。当然也不建议制定的目标过大,这样不太便于考核效果,五年总体培训目标的设计是较为可行的。总体目标应该落脚在让中俄边境地区的涉外导游不仅能够把事情做好,还要做到了解业务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探究行业演变的规律与经济环境的局势。

2.阶段性目标

五年的总体目标制定好之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它再分解成为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从宏观到微观,把五年的总体目标具体分解为每一年的阶段性目标,再把每一年的目标细化为每个季度或者其他分解标准的(如淡旺季分解标准)阶段性目标,最后微观到每一次培训的培训目标。在此类操作过程中,保持总体目标与各阶段性目标的平衡,方向的一致是关键,这是保证最终实现总体目标的前提。

(二)培训计划的制定

培训目标是方向,培训计划是纲领。培训目标是培训计划制定的根据,培训计划的制定是培训目标实现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培训计划也包括长期的培训计划和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包括每一次具体的培训计划。长期的培训计划应该是服务于长期培训目标的,阶段性培训计划是服务于阶段性的培训目标的。在培训之前制定出成体系的、科学详尽的培训计划非常必要,它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过程和培训的效果。培训计划的制定有这样几个关键的因素。

1.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

做市场调研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了解清楚需求,掌握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需要哪方面知识和内容的培训,然后根据需求安排相关的培训。另外,也可根据行业的发展态势,拟定培训的主题,并针对这些主题进行调研,按照需求的强、弱来决定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以及各个培训先后顺序。

2.确定培训的负责部门

这一点是保障培训计划科学制定和有效开展的前提。在安排培训任务时要先确定培训的负责部门、负责人员。然后确定培训的协助部门以及各协助部门的分工。

3.培训教师的确定

培训的主题明确之后,就需要尽早确定培训教师。旅游培训的教师选择范围很广,可以是国内外旅游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各高校的专业学者、旅游企业的行业带头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等。具体的培训教师应该根据培训的主题来科学选择,要注意提前做好与培训教师的沟通工作。主要包括及时传达培训的主题、介绍培训的对象、人数、时间以及培训希望达到的效果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确定后尽量不要随意改动,如因特殊情况改动时,及时与培训教师做好解释和新信息的传达工作,尽量给培训教师留出充足的时间准备,以保证培训效果。

4.提早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

参加培训的对象需要提早确定,以便做好宣传和报名工作。另外,只有确定了参加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进一步安排培训的地点、培训人员的食宿等一系列工作。

5.制定出培训效果的反馈以及考核机制

以往对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的培训开展过程中,对培训的效果不是很重视,没有效果反馈机制,一次培训结束之后,组织培训的部门往往对培训效果不清楚。没有考核机制,参加培训的人员往往态度不够认真。在保障培训效果的过程中,培训主题的选择、培训教师的讲解很重要,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制定出培训效果的反馈及考核机制,以此来促进培训效果的达成。

(三)内容的制定

根据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专业岗位的胜任力要求,培训学科设置应该实行宽口径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旅游培训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简单概括具体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业务培训

涉外导游人员的业务能力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俄语导游讲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能力、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电子商务能力、以及一些常规工作能力,如订餐、订车、订房的能力、安排购物以及娱乐活动的能力等。边境旅游受到两个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在享受一些特殊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变数,边境地区旅游政策和形式的变化,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需要通过业务培训及时的掌握新情况,明确新的工作要求以及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2.政策法规培训

边境地区旅游既具有国际旅游的一些共性特点,又具有边境旅游的独特性。边境地区旅游受两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明显,这就需要涉外导游人员及时掌握两国及行业相关的政策信息,根据边境地区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相关的政策法规知识,提高贯彻、执行最新的政策法规的能力。

3.语言能力培训

语言是导游的生产工具,导游人员必须重视自己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通话讲解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是俄语能力,特别是俄语口语能力。这两点是导游向游客进行导游讲解以及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保障,也是涉外导游落实工作安排、顺利完成接待任务的保障。

4.学习意识和能力培训

旅游行业是一个知识更新非常快的行业。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及行业需求,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培训,让参训人员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求所有的旅游从业人员都应该具有学习精神和学习意识,形成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旅游培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无论是哪方面的培训我们都应该明确,旅游知识都是有情境的,没有情境、背景的知识只是信息。因此,培训内容无论是专业或者是管理,无论是技巧、理念、工具或是文化,都应该浸透于旅游行业内部场景和发展趋势中。

(四)培训模式的选择

1.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旅游行业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点,这一特点在中俄边境地区体现的很明显。这是中俄边境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瓶颈问题,但我们也可以转不利为有利。旺季时导游人员去承担旅游接待任务,这个时候导游人员没有大块的时间参加各种行业培训,此时我们可以就实际需要安排一些不定期培训;到了淡季,就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总体安排来进行一系列的定期培训。这个思路是淡季培训旺季实践相结合,把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讨论。这种培训机制一旦确立,认真地执行下去,对于提高中俄合作边境地区导游人员的素质以及接待能力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培训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方式。所以在对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采取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培训的优势是更直观,有利于参训人员与培训教师以及同行进行交流、互动,学习的气氛更浓,但现场培训也有其弊端,如耗费大量的人力、财才、物力,培训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时间上不够灵活等。网络培训的优点是资源比较丰富,时间相对比较灵活,但是网络培训也有其不足之处,如网络培训的资源丰富,但良莠不齐,在筛选的过程当中难度比较大,网络学习的过程很难监管,学习的效果很难保证等。由此可见,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各有利弊,可以互相补充,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培训计划制定时,根据实际的情况科学选择。

3.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各培训单位需体现分工、合作的精神,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各有侧重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需要集中培训的就做好组织工作,可以分散培训的就做好落实和反馈工作。

摘要:旅游行业飞速发展,行业知识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这种情况在中俄边境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使中俄边境地区的涉外导游人员能够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培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现从分析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培训的现状入手,发现问题,重点对中俄边境地区涉外导游人员的培训进行了设计,期望以此来提高培训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键词:中俄边境地区,导游人员,培训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启明.企业培训计划的框架及内容[J].人力资源,2001(5).

[2]尹燕.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3]陈静.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

[4]吴召军.浅谈新时期企业员工培训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5]于萍.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2).

上一篇:合理制度下一篇:建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