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营管理十篇

2024-08-14

现代经营管理 篇1

1 我国苗圃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苗圃业的快速壮大,但要认识到我国苗圃业还很年轻,在苗圃的管理、生产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应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国苗圃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缺少管理和技术人员

在苗圃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尤为重要。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化苗木的种类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和高水平的管理。然而,由于园林苗圃多建于郊区或比较偏远的地区,有很多园艺或园林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宁肯改行在城里找工作,也不愿意到苗圃里工作,尤其是到较偏僻的地区。同时,很多苗圃是家族式苗圃,有很多懂专业的毕业生得不到重用,最后还是选择离开,致使苗圃行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

1.2 苗圃管理粗放

除极少数苗圃外,多数园林苗圃由于投入资金有限,或者管理技术跟不上,苗圃管理粗放,技术落后,苗木质量不佳,在株形、规格等方面不一致,还远远达不到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绿化对苗木质量的要求,以致于直接影响苗圃企业的经济利益。

1.3 苗圃发展的无序性

苗圃发展的无序性主要表现在生产的无序性和竞争的无序性这2个方面,由于苗圃经营者对苗木市场了解的不多,很多苗圃在苗圃的规模和苗木种类、数量等方面盲目发展,部分苗木种类生产过剩,导致苗木价格过低,造成企业间的无序竞争。而苗圃间的无序竞争直接带来苗木价格的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

1.4 园林植物物种的选用缺乏前瞻性

在选择种植植物的种类和品种时应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就是要种植那些能适应将来发展的品种。一般来说,应以本国的优良绿化观赏植物为主,国外或外地引入的新优品种为辅,同时,在引种时应特别注意引入品种的生活习性和生态适应性,以防不必要的损失。由于引种失败而影响苗圃经营的例子在我国苗圃业已有很多,既浪费资金,又浪费时间。

2 园林苗圃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

2.1 苗圃管理与领导艺术

众所周知,企业的效益来自于管理,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中心环节。领导者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的灵魂,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园林苗圃受风雨旱涝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在我国园林苗圃发展的初级阶段,管理、技术和设施还远达不到现代化苗圃的生产管理要求。因此,它比一般的工业企业更难于管理,这就要求苗圃主要有细心周密的管理措施,职工有较高的责任心。要想成为一流的管理人才,要想使苗圃快速稳健地向前发展,就要有一个正确的经营管理战略。

2.2 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战略

苗圃要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通盘谋划。首先,作为决策人,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生产的产品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要有全局性、长期性发展战略。其次,要有前瞻性,有一个精确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的顾客群生产不同的园林植物,这样企业才有竞争力,才能在苗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有保证苗木质量和苗木售后服务的管理策略,这是获得顾客信任和与顾客联系的纽带。最后,一定要使企业的员工理解企业的管理决策,这样他们才会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得以实现。

2.3 园林苗圃的发展计划

如要实现苗圃的经营管理战略和发展目标,就要制定苗圃的发展计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又包括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促进计划,以保证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得以顺利实现。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苗圃发展和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和改进发展计划。

(1)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工作关系到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一般说来,生产计划要对苗圃生产品种进行预测,对人力和物质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从而最有效地生产所需的园林产品,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最大的利润。因此,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同时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前景分析,调整种植苗木的种类及数量。

(2)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营销计划。市场营销计划,确切一点说是市场营销策略,即如何进入市场、扩展市场、获得最高利润的策略。市场营销计划主要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一是确定苗圃的经营方向,二是对苗圃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营销因素进行测定和预测,三是制定各项需要完成的营销项目和确定完成的方法,四是将实施计划具体落实到人,五是制定营销人员执行计划的标准。

(3)要有一个良好的促进计划。苗圃发展的促进计划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苗木生产和市场营销的计划,市场紧俏的苗木品种和高质量的苗木有利于销售,市场营销反馈回来的信息有利于生产部门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促进苗圃的健康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计划,通过目标管理和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制定的目标一定要适当,如果目标过高难以达到,反而会抑制职工的积极性。

2.4 员工的素质与苗圃的制度

要想实现苗圃的发展计划,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即具有高尚的品格、较高的管理和技术能力、具有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精神的员工。但是,高素质的员工更需要有高素质的领导者来发掘和利用员工的潜能。要采用积极的管理模式和促进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同时,苗圃的发展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高素质的员工也要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才能保证苗圃经营管理的正常进行。对工人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并对其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尤其对专业工人的培训更为重要,这样才能保证生产上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

2.5 苗圃的物种资源

根据苗圃的发展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园林植物的资源搜集,尤其是一些专类苗圃,园林植物种类的积累也可促进苗圃的发展。因此,在苗木种类的选择上首先要有特色,不能追求小而全。除非拥有一个很大的苗圃,否则每个苗圃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根据自身的特色或想要发展的方向或目标精心地搜集、培育特有园林植物。在园林植物引种搜集的同时,要注重选育新品种,培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随着苗圃选育新品种的增多,苗圃的声誉也随之提高,必将更有利于苗圃的发展。

2.6 苗木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进行苗木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化园林苗圃的需要。随着苗圃业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苗圃的生产方式必定会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如荷泽的牡丹、南京汤泉的雪松、浙江金华的佛手、河南鄢陵的腊梅,这些地区在专业化生产的同时,带动了苗木的规模化生产。在投资筹建苗圃时,就应确定苗圃的发展方向,若确定向专业化发展,要以少数几种苗木为主,切不可“小而全”,否则难以形成规模,也难以快速进入市场。

3 结语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苗圃管理的好坏,不在于苗圃投入资金的多少,而在于苗圃的管理。现在,我国的苗圃业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苗圃协会和地方性的苗圃协会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苗圃的发展,制定苗圃管理规范,指导苗木的生产技术和苗木种类的选择,避免苗圃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摘要:通过对我国园林苗圃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现代园林苗圃在经营管理中应重视的几个关键环节,为现代化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园林苗圃,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建筑出版社,1999.

[2]陈秋华,李欠强.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林业经济,2006(5):37-40.

[3]孙冰,栗娟,谢左章.城市林业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2):33-38.

[4]王木林.城市林业的研究与发展[J].林业科学,1995,31(5):460-466.

[5]王洪轮.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19(3):229-234.

现代经营管理 篇2

关键词:人性化,顾客满意,员工满意,经营管理

我国饭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标准化, 然而一些饭店设计者在极认真装饰饭店营造饭店档次、豪华的同时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人的需求, 制造了要人适应的行为“规范”使人无所适从, 看着富丽堂皇的饭店很难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是与饭店的经营管理理念相背的。

一、现代饭店的人性化理论

饭店业是“人的行业”, 饭店运作中涉及的“人”包含了饭店经营与管理分别指向的目标, 即外部顾客与内部员工。因此, 现代饭店的人性化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包含着顾客满意和员工满意两层涵义。

二、现代饭店经营管理人性化缺失的现状

1. 服务质量意识差。

饭店服务质量的下降一方面表现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客人不得不承受饭店转嫁而来的部分经营成本, 导致在相同价格下服务质量的隐性下降;另一方面饭店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 面临高额的经营成本和服务质量两难选择时, 有时不得不降低服务质量, 如提供给客人的洗发水, 牙刷等用品质量低劣, 许多有经验的客人只好自带。

2. 内部环境设计的误区。

饭店在相互竞争中, 片面追求外表的豪华, 而忽视了客人生理需求和精神享受。如为了显示气派, 大厅装修的威严、空旷, 让人容易产生阴森、紧张感;在卫生间里各类设施高档豪华, 却唯独使用了质量低劣的手纸;豪华灯具上配上光线凄惨的节能灯泡;歌厅的音响设施一流, 但装饰俗不可耐。客人住进饭店, 只能满足客人物质上的需要, 而无法满足客人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需要。

3.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

报酬是在人们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的一个因素, 但它并不是人们做出最终决策的惟一依据。事实也表明, 有些人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他们宁可暂时放弃较高的报酬。反之, 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机会, 即便是能在这家饭店拿到比同行们更高的收入, 他们也会跳槽到那些能给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饭店或其他企业去工作。

4. 工作环境有待提高。

饭店员工, 尤其是身处第一线的服务人员, 工作量大, 工作辛苦, 有时还要遭受少数客人的有意刁难甚至是人格侮辱;在有些饭店里, 出于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或管理方法欠妥, 致使员工感觉没得到应有关心和尊重;有些饭店, 特别是老国有饭店, 存在着内部人员关系过于复杂、人际关系过于紧张的问题, 一些员工因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工作环境而跳槽。

三、饭店经营管理人性化的构建

1. 环境设置自然舒适。

人体工程学提供了平常人体活动尺度, 使饭店进行内环境设计时可以有据可依, 避免盲目增加设备设施及布局的舒适度。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确定空间范围。人体工程学提供了人体活动的三维范围、人体在室内的位置及人体活动的方向等有关数据。例如:人坐在餐桌前进餐时, 椅背到桌边的距离约为50厘米, 当其起身准备离开时, 椅背到桌边的距离约为75厘米。根据上述尺寸才可以确定出餐厅的空间安排。

第二为家具设计提供数据使家具符合人体基本尺寸, 满足客人各种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范围。如:取放物的最佳高度应设计为95厘米至160厘米, 收藏西装的衣橱宽度至少为60厘米, 电源开关离地面一般在120厘米至135厘米之间等等。

第三确定人的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根据其规律确定色彩配置、景物布置、温度、湿度、声学等方面要求。如:大厅噪声一般不得超过5 0分贝, 背景音乐以了7分贝为宜相对湿度4 0%~60%温度控制在20℃~24℃等等。

2. 关注细节。

饭店人性化问题常常反映在细节上看似小问题, 对客人影响却较大。而人性化的设计就是一种对细节的关注是让人放心、替人所想到的设计。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客人无不希望饭店给予家的放松和快乐。如:将客房的书桌设计成曲线型, 即减少客人 (尤其是小孩儿) 被桌角碰撞的可能又通过曲线造型增添了房间的柔和气氛, 客用插座安装在高于桌面的墙壁上, 不需要再趴下身子钻到桌子底下。

3. 利益驱动。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是基本需求。因而对一般员工来说, 利益驱动仍是最重要的努力因素。我国目前在饭店内部, 仍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所以, 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1) 确定合理的工资差别, 力求使每一个人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贡献相称。 (2) 实行弹性工资制, 使员工收入与企业实际效益紧密相连。 (3) 在利益分配上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化。 (4) 以工资为杠杆, 引导人们积极解决饭店所面临的难题和关键问题, 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显著贡献的人, 加大奖励力度。

4. 培训员工, 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不断培育员工成长和进步。这是饭店发展的长远大计, 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目前我国饭店员工整体素质较差, 据统计, 现有的饭店员工中, 大多为高中、中专的文化程度, 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初中文化程度, 员工培训不仅是适应现代化、知识化、智能化社会的要求, 更是员工满意的开端, 由此会激励员工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丁新:饭店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孙喜林:现代饭店服务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月:室内人体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董存赐、饭店如何赢得网络信息时代的顾客忠诚[J].旅游科学, 2001, (3) :11~13

现代水利经营管理探索 篇3

【关键词】水利建设 水费制定 水法宣传 水资源安全

进入新世纪后,水利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水利工作已被摆在“战略”和“突出”的位置,并已从工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形勢下,现代水利经营管理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表现在:行业服务意识不高、建设秩序混乱、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供水设备老化失修、职工队伍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行业福利差、水污染严重、水费征收不到位等。2006年六枝自来水公司预计征收水费380万元,年终结算实际征收266万元,只达预计征收任务70%,30%被无端消耗掉了,这足以让一个公司失去生机和活力。那么30%跑哪儿去了呢?与前面所列问题息息相关,所以,搞好现代水利经营管理工作,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水管单位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水利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1.管理缺失,出现工程资金被抽条。

由于有关部门对水利工程经费监督管理不到位,2006年六枝“三小水库”建设资金预算报告为97万元,工程竣工时上报使用资金也为97万元,但实际投入资金仅为73万元,24万元便在偷工减料中偷偷消失了,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达不到使用要求。

2.水利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

部分群众至今认为水是“天上水”,应是无偿无价的,对《水法》、《贵州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未听闻,用水上无意识去节约,乃至私自乱接水管。水管单位未采取有效措施,缺少多方位的宣传和开展咨询服务措施。

3.服务项目达不到群众要求。

脱离了群众关系,群众需要的水自然是洁净、卫生的饮用水,且水量要达到需求,但目前供水部门所提供的水虽经过净化、消毒处理,但仍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且该用水时没水,不用水时却一直在供水,设备检修也未先行通知,导致群众无水用,进一步影响了与群众的关系,给水费征收带来了一定困难。在六枝自来水公司2006年未完成30%征收任务中,5%应该由此原因造成。

4.行业服务意识差。

无奉献精神,用水户在出现管道漏水或其他事故时,打电话通知供水部门给予维修,供水部门不是说工作较忙便是答应后不见行动,要不就是维修后收取费用较高,行业服务意识较差。另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孤寡老人等未实行免费服务,无奉献精神。

5.供水设备老化。

水资源浪费严重,供水管道因年久老化失修,出现破裂渗水现象,而供水部门只重建设,轻维护,不愿投资维修,一方面影响了正常供水,另一方面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在前面提到未完成30%水费征收任务中,10%由这方面浪费掉了。

6.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水利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存在较大问题,就六枝自来水公司而言,公司干部职工124人,大部分为转业军人和外聘人员,且部分人员年龄较大,专业技术人员仅24人,给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执法队伍方面,人员只有5名,大专文化只有1人,拥有法律专业知识也只有1人,执法装备较为落后,缺乏影像设备等,直接影响了执法水平。

二.解决水利经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1.切实加强对水利经营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经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和争取有利于推动水利经营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要加强开展水利经营的前瞻性战略研究,同时要结合本地区、本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水利经营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利经营发展战略。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水利经营的成功经验,引导和推动水利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2.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1正确处理好的几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与水利自身发展壮大之间的关系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水利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开展,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搞好这一根本工作需要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和经济实力做后盾。水管单位只有通过经营活动,不断壮大水利自身的实力,更好地稳定职工队伍,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服务。

2.2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和企事业单位主导的关系 在开展水利经营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引导和企事业单位主导的关系。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都在调整、变化。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制定市场规则和监督市场运行上,让企业跟着市场的晴雨表转。这就要求我们水利部门在充分考虑水利行业特点和经营工作实际的同时,改革我们推进水利经营工作的方式。 目前水利经营工作的主体,大多是水管单位和水利企业,基本上是依托水利行业优势,服务水利事业,占据水利市场。作为水利市场的决策者,水利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工作。要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指导水管单位的改革,科学合理调节配置国有资产,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改革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时了解水利行业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占据水利市场。水利经营企业应该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因此,无论水利经营项目,还是水利经营方向,都是水管单位根据自身状况和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做出的决策,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

2.3正确处理好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于资本的扩张和优化。现有资本是我们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首先要优化存量资本,一是要把企业内部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确定为合理的比例,使这三种职能资本能够各自以较优的存在形态存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加企业的资本积累。二是通过出售、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形式盘活闲置的存量资产。盘活存量有助于我们使增量产生更大的效益,扩大增量资本有助于存量资本的进一步优化。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1 篇4

公司创办流程

————以木制品工厂为例

小组成员:

调查报告

摘要:

在今天的360行,行行出状元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存活与否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一个企业经营制胜的方法更在于对本企业管理方法的掌握,只有适合自己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本次小组活动主要围绕本小组成员xx父亲在韶关开设的东泰木制品加工厂经营管理为主线,在2012年10月14日至10月20日,我们通过主要的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以及查看资料记载等方式对xx的企业做一个记录,以下是我们本次的研讨成果。本小组成员均对东泰木制品加工厂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达到对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创建公司的流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及深刻的印象,为今后可能创业的同学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字:

木制品加工 市场饱和度 原材料导向 运费 稳定发展

正文:确认市场机会

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都市群,而近年来,随着轻工业、房地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该地区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韶关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200x年,xx和其妹夫就是抓准木材加工业具有较大的市场与商业契机,而且木制品加工企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据具备多年经营企业经验的xx介绍道,在刚进入该行业之前,他从同行者了解到,珠三角的木材需求占全国木材需求的三分之一有多,其中夹板是在当时的销售市场的需求量最大。而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又作为特有的木材开发区,韶关的木制品加工业却不是韶关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xx也曾经就这个问题亲自去韶关探访数次,逐步了解到,木制加工工厂虽然多,但是无论厂房的选址还是加工的基础设置,亦或是在供应链管理上都不尽人意,许多加工业加工出来的夹板软而不结实,因此基本上每一个工厂一年里出现客户要求退订单的现象,产品质量可谓粗制滥造。xx在回深圳的路上,就心里默默有一个想法: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2.组建创业团队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虽然xx意识到木材加工市场的巨大契机,但组建一支队伍并不是说组就组的。xx在访谈过程当中曾经感叹,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多得其妹夫的经济支持。老板妹夫XXX以前在大山里面办厂,有着丰富的货源及客源经验,再加上xx自身曾经创业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所以,xx和林xx就此组成创业团队,xx身兼数职而林某主要为经济投资人。

3、筹划新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由于工厂老板原本的五金化工油漆店的长期亏损,在筹划新创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工厂老板决定放弃原本的五金化工油漆店,并把通过转让店铺获得的资金连同自己的积蓄一起投入到木制品加工厂的经营道中。同时(由于资金尚不足),工厂老板的妹夫也出资10万帮助他开创这番事业。于是,工厂老板在工商局以个体户的形式注册了自己的企业,而工厂老板和他妹夫商议后决定,工厂的收益2/3归他本人,1/3归他妹夫。因此,虽然在法律上,工厂老板本人拥有这个企业的所有股权,但是实际上,工厂老板只占有这个企业2/3的股权,而剩余的1/3则归他妹夫。

在组织结构上,由于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工厂,因此老板决定由他本人包揽除了生产以外的全部职能,然后再雇佣4名工人负责生产。

4、编制创业计划书

而创业计划书上,老板当时主要考虑了以下的几点。首先是企业名字,老板选择了原有厂址的老名“xx”。而目标市场则是当时需求量很大的夹板市场。组织结构就如上所讲,由老板包揽生产以外的所有职能。在宏观分析层面,老板认为当时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在微观分析层面,由于当时的夹板需求量十分大,因此总体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发展战略上,工厂老板认为当时首要的是稳定生产和销售,然后再慢慢扩张生产,最后在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后再进行后向一体化,承包起山头,自己生产原木。而在销售战略上,老板认为应该采取薄利多销、物美价廉的战略,赢取更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而在财务预测方面,老板则向他妹夫问取相关经营经验,从而得到粗略的财务预测。

5、筹措创业资金

在编写完创业计划书之后,创办企业接下来的第一关键的问题就是资金筹集了,据工厂的老板的解说,他原本在深圳经营一家五金化工油漆店,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意惨淡,被许多企业拖欠货款甚至客户携款潜逃无法追回债款,致使店铺一度有濒临倒闭的危险,亏损很多资金,那时他的妹夫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找到他,邀请他一起去韶关经营木制品加工厂,因为他的妹夫在韶关经营此类工厂已有10多年,拥有很多客源和货源,并且当时此行业存在较大市场,所以他便同意关闭在深圳经营多年的店铺,跟随妹夫到韶关经营木制品加工厂。由上面股权筹划部分可以得知,因为店铺在后期亏损严重,所以老板拥有的资金不多,转让铺子得到4万块钱,自己多年积蓄 16 万元,再加上妹夫协助出资 10 万,工厂的创业资金也就基本充足了。

6、选择经营场所

筹集完创业资金后,去了韶关后就应该着手寻找厂址。老板的妹夫以前在大山里面办厂,货源非常便利,但是对于运输出去却十分困难,因此加大了运货成本,在考虑了这一点后,老板认为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运费成本,将成本转嫁到货源部分,所以厂址应该在一个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入口的地方,所以老板放弃了妹夫原经营所在地点,而选择在市郊附近选址。在基本确定范围的时候,有人找到老板妹夫,告知他有一个原来也是经营木制品加工厂的老板因为场地租约到期不再续租,在得知这一情况下,老板马上联系该厂老板,了解到他愿意整厂出售,需要万元。这个价格在老板的预算之内,而且该地址满足了所定要求,所以老板和他妹夫当机立断,买下这个工厂,并和场地所有者签订了租借协议,就此,木制厂雏形具备了,只待购买好设备后,再重新对原来场地进行规划,便可确定成为一个成熟的工厂地址。

7、选购设备与设施

在选择了经营场所后,接下来就是对这间企业进行设备和设施的选购了。因为这间企业是木制品加工厂,所以他们所选购的设备和设施也是与木制品加工有关的。他们的主要设施是厂房、存放材料的仓库和办公室。他们选购的设备有办公用的电脑、切割机、小型拼板机、探照灯、板车等等。办公电脑是用来记录进出货的数据、客户的联络资料以及关于整个企业运作的相关资料。切割机是用来切割木头的尺寸和不同的形状的,是加工厂最主要的加工工具。小型拼板机是用来制作一种短小规格不一的木板的,用来加工客户要求的各种规格的拼板。探明灯是晚间工作和卸货时使用的。而板车则是负责运载木头装货和卸货的,是属于装卸搬运的工具设备。

8、注册公司

在选购完了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之后。这家木制品加工厂就开始着手进行注册。首先,他们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名称为xx木制品加工厂”,通过了预先核准之后,他们到银行开验资户,然后填写进帐单并打款,之后向银行提供询征函,领取对帐单,再到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在会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的同时向会计事务所提供了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投资人身份证明,租赁协议和房产证复印件等资料。最后,到工商局注册登记。照足法定程序走过一趟后,工厂终于正式成立了。

9、招聘与培训员工

正式注册完以后,这家木制品加工厂,即xx木制品加工厂便开始按计划招聘与培训员工了。由于在组织结构上,xx木制品加工厂刚起步的时候只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工厂,加上资金方面的原因,工厂老板决定由他本人和妻子包揽除了生产以外的全部职能,只另外雇佣4名工人负责工厂的生产。老板先请求亲戚朋友广布消息,希望通过亲戚朋友们的介绍,找到比较合适并且互相知根知底的员工。同时,在厂址附近张贴招聘启事。于是,通过亲友介绍招进了两名员工;通过招聘启事招进了两名员工,其中有一人是其他工厂跳槽过来的。工厂老板通过之前在准备开厂期间向妹夫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生产操作,加上有一名员工懂得操作,便两个人教其他3名员工原木加工的各种设备操作。在有空的时候,也会

带员工们去其他的兄弟工厂学习参观。

10、投入生产运营

在一切准备就绪,员工也已招满的情况下,xx木制品加工厂正式进入生产运营阶段。首先,工厂通过妹夫协助,购进了大批原木。当时的市场考察发现,市场上夹板的需求量十分之大,于是老板决定把生产重点放在夹板生产上。根据老板妹夫的经验,工厂第一批生产了各种市场需求较大的不同尺寸的夹板。但由于刚创业,客源少,曾经一度没有订单,资金周转很快出现瓶颈。老板不得不亲自跑各地的夹板市场寻找客源,加上妹夫关照,获得一些客源;也有时候遇到原木不足的情况,一度无法完成订单,不得不通过向其他工厂较高价买入来应对。不过本着自己经营商铺多年的经验和市场探索,加上在销售战略上,老板采取薄利多销、物美价廉的战略,渐渐赢取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客源和货源渐渐稳定,员工增加到8人,生产和运营也渐渐步入了正轨。

结语:

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构建 篇5

经营管理是指在企业内, 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 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活动。它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总体而言, 其可分为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 但两者之间密切联系, 互为表里, 组成了企业活动的整体。在新的历史时期, 企业面临着市场的激励竞争和自身内部管理的诸多问题,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就能够更为合理的进行企业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使供、产、销各个环节相互衔接, 密切配合, 人、财、物各种要素合理结合, 充分利用, 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 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2 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要求企业具备更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其经营管理理念为先导, 特别是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 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也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一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使得企业外部环境从现实转向了虚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商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 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 传统的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活动, 逐步转为在网络进行, 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二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对企业整体素质的要求更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整体性的趋势。不仅仅要求企业的产品质量的高低, 更对其售后服务、营销渠道等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要求企业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信息系统

科技的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同时给企业相关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的信息源源不断的涌来, 企业要从这样的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分门别类, 才能得到想要的内容, 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 能够有效辅助企业决策、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2.3 法制建设更为健全, 要求企业相关制度更为规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 对企业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特别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 随着《会计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条文的出台, 使得企业必须要摆脱以往的经验型的经验管理模式, 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必须要加强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规范, 适应新的企业外部环境。

2.4 人力资源更为重要, 要求企业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作为当前企业重要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关注。特别是在当今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重视, 许多国际大型企业不惜花费重金聘请精英人才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质量。同样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 如何构建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 也是企业立足市场求得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部门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组成部门,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 构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应把握的重点

3.1 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观念, 引导企业正确发展方向

面对当前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环境, 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 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树立创新的理念。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必须能够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 从而吸引用户。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许多最新的技术和理论成果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使得企业之间的差距在逐步减少, 因此创新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展示自身的优势,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二是树立信息化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 其经营管理的内容日趋宽泛, 因此相关的信息数据也日益增多, 同时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也要求企业能够及时的进行反馈。因此树立信息化的理念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优化企业决策。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使企业上下形成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在企业内部改变以往单纯的以条框式的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在企业外部要注重企业经营对象的感受, 以客户的要求为最高标准。

3.2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塑造企业核心价值取向

企业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合力, 使得企业上下能够统一行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种合力的形成需要企业文化, 这一企业的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一是要克服表面文章, 注重内涵的养成。当前许多企业往往将企业文化看作是一个口号、一种象征, 似乎有了简单的标语就算是企业文化的形成。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许多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 其企业文化往往浮于表面, 难以真正在企业中形成共识, 从而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二是要克服形而上学的观念, 注重自身文化的塑造。总结当前企业文化的内容, 往往大同小异, 缺少对企业自身特点的准确概况, 难以真正使企业员工能够由衷的产生凝聚力, 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价值。因此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思路进行认真梳理总结, 将企业内在的精神进行科学的概况, 从而提炼出真正能够表现出企业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三是要克服重上不重下的思想, 注重形成整体文化的培养。许多企业往往将企业文化看成了企业管理层的事情, 忽视企业一线员工的企业文化精神培养,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企业上层思想观念高度统一, 而企业基层则各唱各的调, 形成不了合力。

3.3 建立正规的财务管理体系, 制定企业科学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时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其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管理, 优化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资金回报率, 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许多企业往往没有建立起正规的财务管理体系, 而是将财务管理人员看作是普通的出纳员, 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一是注重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难点, 许多企业往往在资金使用时缺乏合理的预算, 随意性、投机性开支较多, 使得企业风险加大, 一旦市场出现不稳定或是超出预期的情况, 往往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二是注重财务监督的有效执行。财务监督是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必须要将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安全阀, 通过积极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注重财务风险评估的作用。财务风险评估工作近年来受到企业的关注, 特别是前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对此要注重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式, 帮助企业了解风险, 规避风险。要尊重风险评估的客观性, 不随意干涉影响风险评估工作。

3.4 设置科学的人力资源系统, 培养企业发展核心动力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当前最为核心的资源, 受到的极大地重视, 因此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能够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人员的聪明才智, 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一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库, 为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建立必要的档案, 及时发现和培养可造之人, 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二是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养, 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管理者, 更要对企业的普通员工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帮助企业人员成才。三是注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企业就是要注重发现人才, 发现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从而既能提升其本人的素质, 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自身份发展。

3.5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夯实企业持续发展基础

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 是促进企业自身素质的重要方式。一是不断强化领导者的内控意识。领导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最直接的关系人, 始终让企业领导者保持一种不带偏见的内部控制观念, 包括鼓励下属参与制定标准;运用“事实控制”代替主管的权威控制;激励员工向同一个目标努力, 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谐、发展的内控环境。二是建立一套内控授权责任体系, 向下适度延伸授权。强调决策权, 适度延伸授权;强调审批权, 重视审核权;强调操作权, 落实监督权。做到行权有度、操作规范、考核有据, 责任层层分解, 压力层层传递。

参考文献

[1]张金良.浅议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调整和转变[J].经济师, 2011, (9) .

[2]毛跃军.浅论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J].经济师, 2012, (4) .

现代医院资金管理探析 篇6

一、医院资金来源及其变迁

长期以来,医院的资金的主要来源有:(1)国家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2)医院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医疗服务收入;(3)药品及卫生材料的差价收入。另外,医院的租赁收入,存款利息收入、进修费收入等构成医院的其他收入。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财政状况和医院分配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医院资金的来源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家财政对医院的补偿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差额补助已经名存实亡;如要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特别是提高医疗技术劳务收费,这又受到社会与人民承受力的制约;药品销售的差价收入随着药品价格每年大幅度降价 (普遍降价幅度以20%左右的发展趋势) 而萎缩,大型设备检查的收益也将大幅度下调。也就是说,医院资金的三个主要来源正日益减少。因此,医院为顺应医疗行业改革的需求及医院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必须重新定位于社会,更新经营理念,拓宽筹资渠道,多形式,多办法去筹措资金,解决医院业务活动开展所需资金,以此弥补医院资金的严重不足。

目前,有不少医院已经实现了在原来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长期负债、融资租赁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来源。

二、现代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代医院资金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财政投入不足与医院发展的矛盾。我国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的事业,属于政府准公共产品,就这一性质而言,医院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给予补贴。但因各级政府财力紧张,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自筹资金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投入不足、改革成本与医院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由于经费补偿不足,为了维持医院的生存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医院通过借贷购买医疗设备或以商业信用方式增加流动资金,但是负债经营要适度,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比。有些医院互相攀比、盲目上项目或负债资金过大过快,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资金沉淀,投资回报率低,偿债能力差,资金流动受阻,财务风险加大。另外,医院在上马新项目时,应做好充分调研工作,防止资产获利率下降等情况出现。

其次,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医院预算一经制定,必须具有严肃性,但是由于预算约束力不强,很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预算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随意性很大,年度的实际支出数往往高于年初预算数很多。同时由于预算是在计划期开始之前,故在预算的执行中,预计的经济活动肯定会有所变动,容易出现不按预算执行的现象,特别是支出预算项目发生变动时,如不及时调整预算项目或对费用开支控制不严,就会动摇预算项目对费用开支的制约作用,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另外,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合理化,医院编制预算采用的是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即以前一年基期费用水平为出发点,适当调整当年有关费用项目来编制当年财务预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数法”的弊端也日益明显。

最后,资金使用监督、控制、考核不力,资金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国有公有制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基本上都经历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财政拨款日渐减少的情况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增强竞争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靠自己解决维持正常业务开展和事业发展的资金。但是,医院有关资金使用监督、控制、考核仍沿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路,资金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现代医院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拓宽筹资渠道

在市场化的医疗行业环境下,医院应把握好投资机会,对医院资金不能满足经充分调研的投资项目时,应改变过去传统观念,鼓励负债、融资租赁或合作经营等方式筹资或经营。另外,财政补助依然是医院资金来源渠道之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的地方以财政补贴方式对医疗重点、特色专科进行重点项目补助,医院有建设有发展有重点特色才能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因此医院要立足现在,着眼于专科特色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应当注意负债经营要适度而不能盲目,要考虑到财务风险,投资项目考核要科学合理化,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偿还负债并实现盈利。

(二)资金管理全面集中,由财务部门合理统筹地安排医院资金

医院的所有资金来源及其使用,都应由财务部门实行全面集中管理,这样才能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有利于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具体而言,严格医院银行户头管理,只有一个基本账户,多户头容易使资金管理失控,滋生腐败或资金黑洞;对门诊、住院收费处及平时需要现金周转的采购等部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控制现金使用;财务部门对资金要改变过去一边向银行贷款,一边将暂时不用的闲置资金存入银行活期账户成为死钱而增加利息开支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将部分闲置资金通过银行办理大额、定期的协定存款,既可使资金保值增值,又可盘活医院资金;如何合理筹划,用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用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好的成效,使收支实现良性循环,是财务部门管好用好资金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安排医院基础建设时,要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保证医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资金保障。

(三)加强财务预算监督,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这主要从财务部门出发加强资金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应坚持以财务部门为主体,医院其他业务部门予以积极配合条件下进行编制,编制方法应采用“零基预算法”,即编制基础确定为零,然后根据过去的情况和新情况进行科学编制。而财务监督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职能作用,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医院的财务监督存在着微观监督失控、宏观监督乏力等现象,例如,有些医院不顾财力可能,盲目搞基建、买设备,造成资不抵债。为此,要把财务监督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监督是手段,管理是目的,把以病人为中心贯穿到资金管理的始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操作应注意如下事项:

(1)财务部门对资金管理的重点应放在资金的预算管理上,编制预算必须遵循“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认真落实年度收支预算的审查,必须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资金状况,对重点建设项目,在资金安排上要给予优先,对不合理的支出要进行调整,以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2)财务监督的方式主要有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种。医院财务监督应以日常监督为主,专项监督是对一些特殊项目的监督、考核。医院财务、审计、设备和专业管理人员在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应对医院的基建项目、新购设备、维修工程等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实行公开招投标,并对合同的签订、付款、验货等环节进行监督把关,以保证资金运用能产生最佳效果,提高财务监督效能;

(3)针对医院卫生材料和物资采购量大、供应渠道多、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可以成立专门的采购中心,配备专业财务人员,加强对物资的采购、验收和出入库管理,严格审批、报销、结算等手续,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医院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各岗位的目标责任制,明确奖惩,鼓励增收节支,充分发挥科室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点。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医院也正发生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转变, 其中, 资金管理模式的转变是这个过程中较为突出和引人注目的方面。如何加强现代医院资金管理, 是其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市场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医院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监督

参考文献

[1]、刘玉娥、孙永生, 资金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集团经济研究, 2007年第7期

[2]、谢钢、王辉, 医院新型资金管理模式的探讨, 现代医院管理, 2006年第2期

[3]、刘忠平, 医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中国审计, 2005年第4期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初探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一、引言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劳动者来说, 薪酬问题都是最敏感的问题, 同时, 薪酬也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和激励手段。企业薪酬管理运作灵活与否, 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等日常生活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薪酬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1、概念:

薪酬管理, 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 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薪酬的本意是补偿、平衡的意思在这里反映了组织对员工所付出的劳动、努力和时间的补偿, 它是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

2、薪酬的功能:

薪酬不但是组织提供给员工的经济收益, 也是企业自身成本的支出。这种收益与支出的实质, 就是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关系, 它保证了员工和企业双方的生存和发展。 (1) 对员工的功能。对员工而言, 薪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保障功能、心理激励功能两个方面。 (2) 对企业的功能。主要有四项功能:控制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绩效、塑造并强化企业文化、支持企业变革。 (3) 对社会的功能。薪酬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而且一国劳动者的总体薪酬水平也是该国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与战略脱钩。

企业经营战略不同, 薪酬策略也应不同, 但目前企业大多实行统一的薪酬策略, 与企业经营战略严重脱钩。如对于处在成熟阶段的企业, 其经营战略与成长阶段不同, 因而薪酬制度也应有相应变动, 但管理者并没有将员工薪资予以适当调整。又如一些企业声明将股东的长期利益作为它的策略目标, 但企业却着重于奖励短期经营业绩, 导致了薪酬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错位。

2、奖金福利制度缺乏弹性。

目前大部分企业奖金和奖励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奖励的意义, 变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资。这种定期的、一成不变的奖金和奖励缺乏竞争性和公平性, 对于员工而言, 这种大一统式的福利保险计划看似“公平”, 但它忽略了他们自我需求的满足。

3、新旧制度很难整合。

有些企业一直沿袭旧的薪酬制度, 改革成新制度时众人便难以接受。若薪资标准上调, 则无问题;若往下调, 则必定招致大家的反对, 新方案极有可能不了了之。对于奖金, 员工或许会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奖金, 但却又不想承担浮动薪酬所蕴含的风险。对于业绩目标, 有些员工抵制长期的、更具有策略性的业绩目标, 使新的制度更难于执行。

4、薪酬设计不科学。

薪酬调查范围狭窄, 调查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目前很多企业在薪酬调查上只能粗线条地调查市场总体行情, 收集的资料缺乏真实可靠性, 使得薪资水平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此外一些企业知识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等级, 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这些都是不科学的职位评价, 体现不了员工薪酬的内在公平性。

四、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1、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企业要想真正留住人才, 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和体系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关键是要了解员工的需求。

2、施行兼顾内外的薪酬政策。

公平是保证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达到激励目的的前提条件, 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是企业在市场上吸引人才的重要武器。对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 企业只有保证薪酬政策的公平性, 才能使他们相信他们的付出与相应的薪酬是对等的, 否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 保证薪酬内部公平性。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 特别是对内公平, 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要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公平, 一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二是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否细致、完整地搞好内部岗位评价, 能否公平有效地进行全员绩效考核, 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不公平的关键所在。 (2) 加强薪酬的对外竞争力。只有对外部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企业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的工具, 使用得当, 会激发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 有利于企业取得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制订薪酬标准时必须要考虑本地区同行业相似规模的企业薪酬水平, 以及本地区同行业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 尽量使企业的薪酬具有竞争力, 能够吸引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3) 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保密的薪酬支付制度只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猜测, 引发员工的不满。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 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这样, 才能使企业员工体会到公平。一种相对公开、透明的薪资制度能传递出一种积极信息, 表明这个制度是公平的、自信的, 这个组织对人是信任的。 (4) 建立员工合理的期望薪酬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为企业的战略服务的, 企业战略的实现又要依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又需要员工核心技能和专长能力的不断提升, 员工专长和技能的提升不仅需要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 更需要正向的薪酬激励, 只有在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三个环节实现价值链的有效传递, 由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从容面对竞争, 走向未来。

五、结语

无论企业采用何种薪酬体系和怎样的薪酬结构必然存在差异, 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 才能较好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让员工所获得的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 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 使员工的经历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上来。这样才能较好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文进, 马士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十大误区述评[J].改革与战略, 2009 (7) .

《周易》与现代管理 篇8

一些两方学者都非常注重从《易经》中吸取知识、方法。

达米安一奈特1986年写了一部根据《易经》的体裁和内容以商业和决策为主的书籍,简称为《决策易经》。

《决策易经》一书的整体结构与《易经》相似。除序言外,分六十四卦,每卦的卦名和六爻都与《易经》相同,但其它内容则不同。

在卦名之一书有卦辞、方式、环境、概念模型等项。其后决策事项。此项中又分许多条目(分项),计有:管理、计划、增长和生产力、反馈、广告、市场、风险、产品选择、服务、崛起、撤退、创新、直觉、投资和财务、合同与协议、时间调整、通讯、资源保证、国际贸易、研究与发展、不幸原因、好运原因等。这些条口在有些卦中有较具体论述,在某些卦中则仅论述其中某些条目。由上述项目名称可见,它们已涉及到商业、决策和管理的许多方面。

达来安一奈特认为:《决策易经》可以使一些被人们忽视的因素显化,提供一些抽象信息,使人们相对地容易找到与他们有关的一些事件。这是由于在宇宙中各种事件的相互联系是有序的、有原因和有结果的。如果人们有耐心和毅力去发挥认识的直觉能力,和掌握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的能力,则往往能做出较好的决策。如果一个人能与自然界的有序性有较好的互相理解和调整,则会有较多的成功机会。

《易经》可以起到“催化剂”和和“放大器”两方而作用。通过《决策易经》的咨询,人们可以得到一些被强化了的信息,而能考虑得更全面些。这是由于应用《决策易经》的过程可以增强直觉的作用,细微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去取得共鸣。它可以通过逻辑和直觉两方面的结合,使人们了解得更多,考虑得更全面,从而使决策也能更好一些。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从1979年开始,把周易用到管理方面,熔艺术、管理、哲学科学为一体,建立中国管理科学,其哲学基础就是《周易》。这样的一个管理系统是开放的、全息的,把人的情性与理性结合的,而不是机械的。这种中国管理科学强调发挥整体作用。整体的各部分有差异,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考虑到整体的动态平衡。同时又把人看作万物之灵,人本身是一种创造力,有意志的自我组织。它是《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具体表现。

《易经》所提出的哲学是一种安和乐利的境界,电就是管理最高的境界。安就是定位;和就是调和上下、左右、阴阳等;乐就是安稳、快乐;利就是发挥全体之大用。

成中英根据《易经》基本思想提出了C理论一种中国管理理论。

C理论的五方面内涵在管理科学中可具体化为5项功能;决策(计划)、领导(用人以及领导要以身作则)、组织(协调)、应变(策略)、创造(改进),并相应地赋以土、金、火、水、木的五行特性。

C理论以理性开发人性、以人性充实理性,它在先天上表现的圆融和整体性,可以弥补西方以及日本管理理论偏执和不足。

成中英强调:除了管理形式的建立以外,还要注意人性的开发,自我实现(自组织),把人性和理性制度结合起来。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 篇9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革除原有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弥补现行管理体制的不足,理顺各方面关系、健全运行机制,形成更加科学、更有效能的社会管理体系。经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待于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只有明确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才能开创新局面,取得新业绩,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健词:现代企业 信息化 经营管理 管理制度 组织结构

一、树立创新理念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 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都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 是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服务要好,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 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技术业务、道德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二、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管理体制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最现实的生产力。以信息化管理来替代原有的传统管理,是“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它带来了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它影响着所有的管理者,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是要不要,也不是愿不愿意,而是历史的必然,是企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生存之路”。否则,企业将在竞争中被历史淘汰。为此,要实现企业信息化,首先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体制创新,这既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成长活力所必需的,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

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又集中体现在管理思想和理念上。比如,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以订单流带动物流、资金流,实施流程再造,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供应链,大幅度减少中间管理层,弱化行政色彩等等,都是管理思想上的重大突破。一些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信息化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为此,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中的许多先进成熟的软件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实际上也体现了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许许多多优秀企业管理经验的结晶。企业管理体制要创新,就必须确立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当然,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有一个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业实际出发的问题,不能照搬

照抄,要在“结合”上做文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的技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接受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建立现代管理体系,信息化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没有这个技术支撑,就达不到好的管理。实施企业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现行的人工管理过程,而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涉及到改善和优化企业管理的管理创新过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沿用原来已有的管理方法,由于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具有涉及面广、技术难度高、综合协调工作复杂、投资较大、效益难以直接计算及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等特点,因此,必须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取得实效为目标,采用创新的管理办法来进行严而有序、新而有效的管理。

三、改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内部股金比例

经营机制创新,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建筑业属高度竞争的服务行业,积极推行以优化产权为核心的国企第二轮改革,将公有资产逐步从建筑企业中退出,引入民营资产或其它优良资产,实行投资中体多元化,盘活存量资本,扩大增量资本,是进一步焕发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改革股权结构,调整企业内部股金比例,提高经营者和经营层的持股比重和责任意识,实行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入股,把其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改进员工持股计划,打破人人持股格局,大力培育内部股权交易市场,通过股权交易,使员工股向经营骨干集聚;改变目前职工持股会的持股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取消职工持股会,真正体现出资人到位,形成股权流动机制,并逐步完善股权管理制度;通过吸收外资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资本,引进其先进的理念、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方式。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人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建立一系列议理规则及监督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视会、经理层等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协调运转。股东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庆充分行使其权利来决定重大问题,选举产生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等。加强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枢纽地位,治定《董事会决策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发挥董事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资本经营、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借助外脑,吸收专家的意见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档次;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评估,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功能。监事会是股东会领导下的公司监督机构,建全监督制度,强化监事会的功能,依法对董事、总经理及其它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行使监督职权,保障股东权益和公司权益不受侵犯。

四、确立资本经营理念

所谓资本经营,是指把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和 借入资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变为可以流动、可以交易的价值资本,通过重新优化配置 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资本经营的最大特征就是资本流动性。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实现增值。资本流动的原则就是指把企业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作为可

流动的经济资源,实行动态整合的营运。通过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利润,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本的内部积累。通过资本活动,实现横向经济联合,发挥资本联合的优势,扩大生产能力,产生的新生产力,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资本经营不仅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本,而且要尽可能多地支配和使用社会资源。所以,除 了管好用好自有资本,企业还必须善于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或其他方式扩大利用资 本的份额。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发行股票、配股等方式,扩大吸收社会资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也可以用横向兼并办法,实现规模经济。上市公司在高成长期间,应当通过对企业 内外的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进行部分的股权收购 或整体兼并,以达到同行业内提高竞争力和在某类产品上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在保证效益 的前提下,企业兼并是实现规模扩张的好办法。兼并要坚持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为原则,防止为兼并而兼并。不断进行资产优质化。不断地进行剥离和淘汰不良资产和注入优良资产,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坚持主营的基础上,拓宽投资渠道,把资金投到那些超 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产品领域,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和拥有独特技术的产品。

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重要意义

组织机构创新,可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组织机制创新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调整组织机构和整合优势为主线,着力在经营管理体制上改革创新,从而建立与市场化经营完全对接,并同企业相适应的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承包方式,本着加大激励与加大风险相结合,放开经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内部全面推行工作和经济责任制,按照”全面责任制,彻底市场化”的要求,将一切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管理部门推向市场,不能按市场化运作的部门强化经济责任制,并把职责目标细化,总经理与各部门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以提高工作责任和工作效率。

管理制度创新,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创新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针对企业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公司法》及国家、地方、行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各部门层次的职能标准,理清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职责分清、赏罚分明,营造以制度管人,以规章管事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强调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资金运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整体效益。在企业内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运作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监督控制,所有资金进出均通过结算中心办理,实行资金计划调度使用,规范内部资金市场,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制定严格的用款制度,大额资金使用采取报批制,重点掌握工程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提高资金宏观调控和整体运作能力。

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企业内部成立成本管理中心,制定成本管理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系统。加强成本的监管工作,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实行材料采购和劳务队伍公开市场竞争制;对各个部门实行分段考核,定期开展经济分析,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控制和降低各项费用开支;加强监管

审计,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

公司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也是企业一切管理的落脚点。企业的管理重心应转移到各个部门管理上,实行部门经理为主导,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强制性标准和部门经理考核奖惩办法;强调过程控制,加强检查监督,加大对各个部门的运作控制及服务监督力度。总之,企业管理应以管理人员为龙头,以质量、效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营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健全管理体系的保障机制,贯彻实施三大管理标准,实行体系的一体化,通过三大管理体系的整合,将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的基础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解决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增强三大管理体系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企业管理责任制,结合开展创优夺杯和创建文明标化理念,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考核。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对合同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

坚持绩效考核。针对企业改制实际,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者资产经营责任制,以资本收益率、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等为主要考核指标,董事会与总经理订立资产经营责任书,总经理分别与各部门签订经营管理责任书,各部门的收入分配与企业业绩直接挂钩。

现代苗圃苗木管理技术 篇10

1 苗圃规划

首先, 经营者在选址时应有一定的长远观念。尽量选择灌溉方便、肥沃深厚的沙壤土, 不宜选用盐碱含量高、漏肥漏水、荒地或者板结的土壤。其次, 善于科学规划。规模化与区域化的生产经营是稳定收入的关键。区域生产主要是指在某个地方或者区域, 根据立地条件, 恰当选择具有地方特色与发展前景的农作物, 长期种植, 固定生产, 发展客户, 从而形成市场。而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主要是指在区域生产基础上, 苗圃的生产品种均具有规模与面积。培育品种可以很少, 但是在产量以及面积上一定要占据绝对优势。在以商品苗生产为主的前提下, 规划出土地, 有目的地培育下一个周期生产所需的繁殖材料, 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确保劳动力、土地与资金这三大要素不可或缺, 一旦缺少任意要素, 均会对发展规模造成影响或者增加收入。

2 苗圃管理

2.1 春季管理

2.1.1 防冻害。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 降温幅度与升温幅度较大, 特别是夜晚, 雨雪初晴, 通常伴有霜冻天气, 逆温容易伤害苗木。

2.1.2 防湿害。

春天雨雪较多, 苗圃地势低洼, 一旦含水量过高, 就会降低土温, 较差的通透性也会对苗木根系生长造成影响, 严重时可能导致苗木出现烂根死苗, 直接影响苗木的复苏回暖。

2.1.3 防肥害。

部分苗木需要在早春扦插或者播种, 为培肥土地, 可以增施腐熟有机肥;若土壤中未加入腐熟肥,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 施入的肥料在发酵过程中容易损伤草木根苗。在苗木初期生长阶段, 追肥料时注意不要过浓过多, 尽量选择人畜粪尿浇施, 切忌施入化肥或者浓肥, 以免烧根。

2.2 秋季管理

2.2.1 及时灌溉。

在苗木速生期时, 应坚持多量少次的原则进行灌溉, 保证每次灌溉灌匀灌透。生长后期, 除非特别干旱, 否则不需灌溉。

2.2.2 清除杂草。

每次灌溉或者降雨后及时除草除土, 撒播苗时注意不要松土, 可拔掉苗间杂草, 然后撒细土于苗床上, 避免苗木透风露根。松土与人工除草结合进行, 采用除草剂前先进行试验, 防止发生药害。

2.2.3 防涝。

秋季通常雨水较多, 若苗木受涝, 则会直接影响苗木的适时出圃, 所以事先建好排水沟非常必要。

2.2.4科学追肥。

速效肥料追肥效果良好, 行间开沟后, 把肥料直接施入沟内, 盖土。或者稀释肥料后, 于苗床上均匀施肥, 使用清水彻底清洗植株。追肥最佳时期为苗木侧根生长期间。针叶树种要于封顶前的1个月左右停止施氮肥[1]。

2.2.5 控制侧根。

阔叶扦插苗需要严格控制侧根生长, 及时除蘖摘芽。

2.2.6 防病治虫。

准确预测病虫害, 科学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病虫害, 及时防治已经出现的病虫害。

3 防治病虫害

3.1 苗木病害

月季与大叶黄杨最常发生白粉病, 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300~400倍液预防, 2次即可, 7~10天进行1次喷液。叶斑病类一般在红叶李、金叶女贞与日本樱花等多种苗木上出现。防治措施:采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者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防治, 7~10天喷涂1次, 连喷2~3次;若芽苗为当年移栽, 宜喷药2~3次及时预防, 主要药剂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以及多菌灵, 交替喷施。

3.2 苗木虫害

月季与雪松等苗木上多发蚧壳虫类, 这种虫害若没有选择恰当时机及时防治, 就会为后期防治增加困难, 一般在早春苗木发芽前或者冬季采用3~5°Be石硫合剂防治效果突出。柏树上经常发生红蜘蛛, 可以采用杀螨类的相关药物进行防治。山杜英、柳树、红叶李等容易出现蛀干害虫, 可在蛀孔内注射嵌入敌百虫, 毒杀幼虫。红叶李上经常发生蚜虫, 多种苗木上均有可能出现刺蛾类或者袋蛾类的虫害, 需要在幼虫期严加防治。总而言之, 防治病虫害是苗木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直接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尤其是移栽大苗, 一旦连续2次被虫食光新叶, 就会致死, 所以需要经常检查, 做到及早防治[2]。

4 结语

苗木有别于工业产品, 它是有生命的活的产品, 其质量与病虫害防治、自身生长状况、植株丰满程度、花形花色等因素直接相关。此外, 其营销工作通常受到环境因素与季节的制约, 因此营销时应注意考虑地域、气候对苗木可能造成的影响, 做到降低成本, 适地适树, 以得到更高经济效益。

摘要:近几年, 苗圃行业实现快速发展, 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将苗圃中的苗木生产和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有机结合, 做到有的放矢。本文主要从现代苗圃四季管理与如何防治病虫害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能够对现代苗圃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现代苗圃,苗木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恒.现代苗圃苗木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 2013, 16 (03) :45-46.

上一篇:人民日报微博下一篇:血液温度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