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芝加哥七篇

2024-09-13

第二个芝加哥 篇1

一女性艺术运动开端

1969年和1970年, 针对博物馆、画廊及艺术批评杂志大量刊载的庸俗性爱图像, 美国女艺术家们发起了第一个反对艺术界的性歧视团体, 并起草了一系列女性主义宣言。1970年秋天, 在洛杉矶的一群女艺术家、艺术史学家和女艺术管理者成立了洛杉矶女性艺术家协会 (LACWA) , 她们反对洛杉矶乡村博物馆知名度甚高的艺术展排斥妇女的行为。1970年秋天, 朱迪·芝加哥在加州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女性艺术教育机构, 学生们都是具有远大抱负和独特女性主义见解的女青年。在这个时期, 朱迪·芝加哥号召, 要在创造中坚持用女人本身的题材去构思作品, 以免在男权统治的文化语境中失去自我。

女性意识振兴活动是朱迪·芝加哥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讨论着什么是艺术中的女性特征。讨论本身就激发了“女性特征”的创作设想——大胆修正被传统意识扭曲的艺术禁忌和与男性所创作的有关性爱作品形成对比。她们竞相通过油画、素描, 表现像流血的伤口、裂痕、黑洞或精美的枕头等象征女性想象的形象。这种创作的过程是令人兴奋的、具有颠覆性的, 因为对女性性器官和有关女性物品的表现, 就意味着女性们对自己身体和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晚宴》的形成与影响

随着女人工作室的建成, 朱迪·芝加哥的艺术手段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她从1972年开始将“通俗图像”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她首先尝试制陶技术, 以突出带有女性艺术印痕的装饰性特点。同时, 朱迪·芝加哥也在寻找一种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女性性爱体验的方法, 她开始创作一系列由一个中心打开或者集于焦点的画面构图。然而随着朱迪·芝加哥构思的膨胀, 作品的范围开始超出了一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1975年她开始招募许多助手和合作者到这个计划中, 一位61岁的前任洛杉矶主教辖区教会装饰组组长, 以每天18个小时为作品贡献了三年半的时间。对于许多女性来说, 这提供了一个同其他志同道合的同事合作展示能力的机会。她们严肃地反复推敲、反复制作着, 追求设计的喻义明确、象征清晰、具有可交流性。

作品《晚宴》的设计共分3组, 每组由13个单元的边长14.63米的等边三角形桌子组成, 包括陶瓷和纺织工艺。意在邀请西方神话和历史中, 从原始女神到乔治亚·奥基弗等39位杰出女性共进晚宴。另外, 999个杰出女性的名字记录在装置中央的白色陶瓷地板中。三角形象征女性, 等边象征平等, 每组13个女性则与最后的晚餐中的13个男性对应。每个单元配置一块刺绣了一名女性名字和与其贡献相关的图形或符号的桌旗, 一块餐巾, 餐具, 一个玻璃酒杯和一个陶瓷盘子。39个盘子的图案是像蝴蝶或花朵一样的女性生殖器, 并且按照次序从平面逐渐变成高浮雕, 意味着现代女性的逐渐独立和平等。《晚宴》还包括一系列补充文字信息, 比如横幅、时间表和一个由三本书组成的展览出版物提供每一个女性的背景资料和工作过程。

对于朱迪·芝加哥而言, 《晚宴》是一个起点。自此开始, 她的艺术语言体系建立起来, 首先是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的立场与现代主义、英雄主义的叙事系统并举;其次是工艺美术、边缘艺术、次等艺术的美术化、主流化、高级化;最后是艺术与传播的综合。这些要素使得朱迪·芝加哥的艺术从诺克琳的逻辑出发并在文化领域与波伏娃高峰相会。

两个月里, 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 画展证明了它的价值, 而观众的热情同日报、周报及女性艺术杂志所发表的消极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德国艺术批评家认为《晚宴》的工作方式不是合作性的而是阶级性的, 朱迪·芝加哥利用了女性志愿者和无报酬工作, 把她看作是一个“聪明的商人”, 是按照现代管理规范来组织她的工作及贯穿整个工作过程。还有一些德国观者简单地把作品归到美国通俗作品之类。可见作品是毁誉参半。

朱迪·芝加哥反复强调她创作《晚宴》的目的在于突出作品的积极作用, “为了让现代艺术的形式有更广泛的观众基础, 我尽量清楚地说明女性艺术的整个概念……从一开始, 我就致力于重新定位一个女性艺术家, 重新界定艺术和团体的关系, 拓展艺术的发展空间。其实它好像是一个有关艺术而又放大了的镜头, 而且不时伴有新的, 持相反意见的观点出现。”

《晚宴》作为20世纪70年代女性艺术运动的成果, 它那大规模的、多种多样的形象表现手法和女性性爱隐喻的完整性;它的精心刺绣花边所表达的女性传统手工艺技巧的新鲜感, 成就了它在艺术领域中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形象隐喻力量。它是现代批评主义的一阵疾风;它具有文学性, 是用“女性”工艺技术和手工制作的, 是带有明显雕塑味道的油画和刺绣。通过“庸俗作品”的肤浅行为, 现代主义所禁止的思想, 推翻了现代批评主义小心经营的美学价值理念。

三通过《晚宴》解读“第二性”的身份

1971年, 琳达·诺克林就在著作中警告我们不要试图树立女性“米开朗基罗”, 因为评判伟大的标准是由男性制定的, 她还进一步指出:一种女性主义的学科批评标准是必要的, 它能打破文化意识形态的限制去解开偏见和发现不足, 不仅在关于女性艺术家这个问题上, 而且在整个学科的关键性的批评问题的确切表述上。因此, 所谓的女性问题并不是一个边缘性的亚课题, 而是一种催化剂, 一种有力的智力手段, 探讨着最基本和天然的假设, 因为它为其他的内部追问提供了范式, 并提供了范式之间的由其他领域的激进方式所建立的联系。社会制度决定了妇女没有可能取得杰出成就, 所以她呼吁妇女应该为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新的制度体系而抗争。

艺术史的发展随处可见男性艺术家以女性的身体来传达“美”的概念;或借局部女体抽象化表现形式主义的精神。然而, 女性身体本身的主体性在异化过程中完全被消解, 艺术的意义仍落在男性观看、凝视 (Gaze) 的态势里。英国里兹大学社会学与艺术史教授、女性主义艺术史家葛内赛尔达·波洛克曾经在一个论坛上总结道:上层文化在对女性压迫的生产中, 在男性和女性的意识建构的相关价值和意义的流通中明显发生作用。波伏娃认为正是女人在性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导致她成为男人和自己的情欲对象, 这样就导致她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

上层社会把男性视为创造力, 而把女性视作男性眼光所渴望的美丽图像, 女性在这个系统中是男性话语的一个符号。女性主义学者凯特·米勒特认为, 性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学的问题, 凡是从生物意义上解释男女社会地位差异的做法都是一种歧视, 因此她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 针对的不是其潜意识而是对女性的性意识的偏见。值得注意的是, 她吸取了恩格斯的理论资源, 高度赞扬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她看来, 恩格斯不仅抨击了男权制家庭的组织形式, 而且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只有进行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 女性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地位与价值体认。于是一个文化问题又演变为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解剖自由》的作者罗宾·摩根认为, 女权主义并不仅仅是一个对我们社会中的男女两性关系进行调整的问题, 事实上, 性别政治反映了人类与宇宙相互作用方面所有的复杂性。这可以解释, 为什么女权主义艺术发展到90年代, 会从性别转而关注整个社会, 进而会超越自我转而关注宇宙, 会从社会政治转而关注绿色政治和生态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 查伦·斯普雷纳克在《妇女精神的政治学》中指出:“全球范围内的女权主义运动正在引起父权制的终结, 隔离政治的消失和一个建立在动态的、整体性范式之上的性时代的到来。在向这些目标奋斗的进程中, 我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男性同盟者。”在女权主义和父权制的此消彼长的对峙过程中, 许多男性艺术家也自觉地加入女权主义艺术行列中。葡萄牙男性艺术家朱利奥·沙曼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被迫从事其他》中, 他站在被欺侮、被奴役的女性的立场, 通过女性在莫名压力下的顺从, 控诉了他自己所属的男性社会对女性人格的剥夺和女性身体的戕贼。

女性主义的艺术思维定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政治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互渗, 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互融。性别的权利问题是一个关涉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文化惯例和历史传统的大问题, 它属于社会政治叙事。但是, 在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艺术中, 它却被转换成了一种美学或艺术叙事。由于女性主义艺术揭示了女性在政治历史和艺术历史中的双重缺席, 因此女性的政治历史和艺术历史的重新叙写就成为一种极具当代性的文化诉求。

摘要:在漫长的艺术史中, 女性的身体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异性的他者观看和表现的对象, 被称为“第二性”, 而以女性人体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也要远远多于以男性人体为对象的作品。进入后现代时期, 女性艺术家们开始变得活跃, 本文通过介绍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朱迪·芝加哥的作品《晚宴》的概况, 并围绕此作品展开讨论, 批判地看待女性主义艺术语境下的“第二性”的身份解读。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艺术,身份

参考文献

[1]李建群.女性主义怎样介入艺术史?——波洛克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初探[J].世界美术, 2007 (2)

[2]李建群.从诺克林到波洛克——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及实践的发展[J].文艺研究, 2003 (2)

[3][美]琳达·诺奇林、李建群.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J].世界美术, 2003 (2)

第二个芝加哥 篇2

按照雷吉的话来说,罗斯的反应十分低调:“真的吗?好,那真是太棒了,我要挂了,我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

2009年9月的公牛年度媒体日期间,布莱恩·克劳福德曾经访问过罗斯,他问罗斯今年的目标是什么。罗斯回答说:我要成为最有价值球员,我要成为全明星,我要成为我这个位置最好的球员。这些目标都很高却很有希望。这个赛季我就要达到。

能够进入NBA对罗斯来说已经是够兴奋的了,而进入联盟的第二个年头,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有参加全明星赛的机会。当他得知自己真的获得机会之后,他说:“成为全明星球员意味着很多,这表示我的付出有了回报,能有机会在正赛中和一些世界上最好的球员竞技,如果这真的能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就发生,我只希望我不会被这个好消息宠坏。”雷吉对于弟弟相当看好:“德里克会成为下一代球星的代表,梅奥、乐福、比斯利和他处在同一个级别,但是德里克在芝加哥打球。”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媒体市场,芝加哥曾经有一位名叫迈克尔·乔丹的球员,出生于此的罗斯是这里新的代言人,他被选为芝加哥最性感男人,他被视为乔丹接班人,风城的宣传机器都在等待着为他开动。

得知罗斯获得了参加全明星赛资格之后,乔丹表示了祝贺:“我为他感到非常高兴,公牛应该有一名全明星球员。”自从1998年乔丹入选全明星之后,十几年来公牛从来没有出过一位全明星球员,那么多位乔丹接班人,没有一位出自公牛,如今罗斯来了。加内特、科比、邓肯曾经在1998年全明星赛赛场上和乔丹同场竞技,而现在2010年全明星赛最年轻球员罗斯成为了他们的队友或对手。

有人拿乔丹和罗斯做了个比较,在职业生涯的前125场比赛内,罗斯首发124次,比乔丹多10次;两人场均上场时间均为36.8分钟;场均得分罗斯为17.8分,比乔丹少11.5分;命中率方面罗斯为47.6%,比乔丹低两个百分点;三分球命中率方面罗斯为22.5%,比乔丹高5.6个百分点;罚球命中率为77.3%对84.3%;场均篮板为3.8个对5.9个;场均助攻为6.2次比5.0次;场均抢断为0.8次对2.3次;场均失误为2.6次对3.3次。两人数据各有千秋,一开始人们并不习惯把罗斯和乔丹放在一起做比较,但如今看来这种想法并不全然是无稽之谈。

克劳福德是本·戈登的铁杆粉丝,但即便是他也承认罗斯是乔丹离开公牛之后这支王朝球队惟一的亮点:“是的,戈登在芝加哥时是很好的球员,但罗斯有成为巨星的潜力。当初公牛在罗斯和比斯利之间犹豫不决,但现在已有定论。”

克劳福德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英格伍德崛起》的文章吹捧罗斯,罗斯已经成为英格伍德老家孩子们的共同偶像,他的高中母校以他为荣。那里也出过不少的篮球天才,但是没有人像罗斯这样成功。在那些游人从不曾去的大街小巷里,流传的悲惨故事倒是不少。罗斯的校友本·威尔森高中时就死于枪击,罗尼·菲尔茨,这位位列《SLAM》杂志扣将排行第12名的天才小子,因为学业太差没能升入大学,后来又遭遇严重车祸脖子受伤,泯然众人。要知道在《SLAM》杂志2001年底的特刊里,他的排名还在詹姆斯·怀特之前,被称为弹跳王。整个高中生涯菲尔茨拿下2619分,是芝加哥高中篮球历史上第三号得分手,他在高中最后一年曾9次拿到40分以上,场均拿到32.4分12.2个篮板5.1次助攻4.5次盖帽4次抢断,每场比赛上演4.5次扣篮。

还有另外一些关于他的神奇传说,高中时期他和加内特是队友,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次单挑,结局是加内特完败,另外,当时高中球界有三大扣篮王,菲尔茨和卡特位列其中,二人曾经有机会同场竞技,不过最终卡特退出了那次扣篮大赛,人们纷纷猜测卡特是不是担心自己金身不保。就像“山羊”的那些传说一样,未能在NBA赛场上一展风采的菲尔茨是人们幻想的对象,但不管他被吹得多么天花乱坠,回到现实,人们都会发现那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在过度幻想的映衬下更显凄凉——别的城市英雄节节高升,芝加哥人只能眼巴巴看着,只能守着一个幻想。

罗斯的出现像一团火,温暖了风城球迷凄凉的梦。雷吉说:“看到德里克从芝加哥出去,又回到了芝加哥,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一种鼓舞,这个夏天,你会看到更多的小孩在操场上投篮。而在那块场地上,我们过去常常看到德里克在训练。”而他的高中教练史密斯说:“他应该是所有人的榜样,他用行动告诉了人们,如果你足够努力,你就能成功。那是他一直在做的,他总是如此地努力。”

第二个“鲁迅” 篇3

妈妈总会对我说“:你看看,买了那么多书,不是卷角就是有污点,真不想给你买书了!”我呆呆的望着书柜,突然我拍着桌子说到:“我要当第二个爱护书的‘鲁迅’!”

说干就干,虽然那些有污点的书,我“救”不回来了,但是,我有的`是办法治卷角。我先把卷角理直,再把一本“重量级”的书压在上面。过了几个小时,它自然就直了!在这几个小时中,我撸起袖子,把书架擦得一尘不染,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可我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一点儿都不觉得累。我把卷角的书取出来,用包装纸把书包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上名字、书名,包这些书我可下功夫的,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包好了。我按喜好程度来摆放――我经常看的书放在顺手容易拿得到的地方,不经常看的书放在高一点的地方。每当我看书时,先把书桌擦干净,再铺上一张报纸,最后把手洗干净。我有个习惯,只要不在看书时打扰我,就什么都好说,因为我看书时就会身临其境,无论叫多大声,我都不会听到。只要书店里看见我喜欢的书,我吃饭时想看它,做作业时想看它,甚至是睡觉做梦也梦到这本书,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我买下它为止。没看完时对它日思夜念、牵肠挂肚的,想一口气读完。我喜欢借书给别人,但很不喜欢借了就不还的人,那次表妹借了《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可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虽然我嘴上不说,心里头,正骂着:“哼!真是的,借了就不还,以后再也不借书给你了!”终于有一天我告诉自己:“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于是,我对她说:“书什么时候还给我呀?”没想到,她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若不是我们有血缘关系,我早就和她翻脸了。

第二个家 篇4

文海实验小学,建立于20××年8月,位于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内,她把“教育是一种影响”化为教育实践,提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文海现在已成为义务教育的标准学校,省绿色学校,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学校,也是一个完美的“家”。

“家,家,热闹的家”。有一次学校开展了欢度六一的跳蚤市场活动,大家伙儿都像是街边的小贩一样有着大嗓门儿:“这里的书本大特价,大特价了!买一本送一本了,快来瞧一瞧呀!”见到有“顾客”就拉过来看看商品,东一声、西一声、南一声、北一声,有时候还有人举着个大牌子广告,“某某班的摊上有什么什么东西,赶紧来买啊!”

“家,家,礼仪的家”。有一次学校召开了文海十周年庆典。礼仪生冒着大雨,撑着伞,想一座山一样矗立在那里,礼貌的向导场的嘉宾们说:“老师好……叔叔阿姨好”。雨淋湿了他们的衣物。但是他们一直像山一样屹立,岿然不动。一声声的问候都是礼仪的传递,都是我的榜样,都是文海的特色。

在家里,不仅有父母和亲人们,还有老师和同学,喜怒哀乐环绕在两个家中。我爱我的家!

第二个妈妈作文 篇5

你知道吗?我有两个家哦,一个在幸福的父母那,一个在温馨的四二班。孙老师待我们如亲生子女般,我一直以为她只会对好学生好,因为她总是对差学生凶凶的,可没想到……一个晚春的下午,同学们打打闹闹,尽情嬉戏,小鸟在枝头唱着歌……真是好不快活!突然,一件事打破了这片宁静。“张亦涵被一个女的打了。还打出了个洞!”切,怎么可能,张亦涵那么强悍,一个能徒手把铅笔折断的人,竟然会被一个女生打?我寻思着。就在这时,孙老师带着急促的步伐走进来,并生气地说:“谁打张亦涵?去把那个女的“抓”过来。”“说,为什么打他?”她一脸严肃地说。那个女生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孙老师就再次大声呵斥:“我问你为什么打他?”她的语气更加生气了:“说呀,女的打男的,不像样!”吁,孙老师比以前更凶了!呵,才不是呢!她现在的生气和以往不一样。喏,你瞧,她的眼神里装的不仅是愤怒哦,还透露着一丝对张亦涵的紧张和浓浓的师爱。可不是呢,张亦涵也是个差生,可现如今孙老师却对他这么紧张……

“打是亲,骂是爱。”这句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要是我的话,我打就是打,骂就是骂,谁叫他不认真听课呢?哪来的那么多的意思。自从那件事以后,我才知道,人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三六九等,如果没有您的教养,我,还只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我的偶像是孙老师,孙老师就是我的偶像。

第二个春天作文 篇6

这个春天,多雨。

这个春天,很冷。

这个春天,漫长。

当春风拂过我的脸,有一种想抽泣的感觉。

绿春盛夏悲秋忍冬。

但这次这个世界却跌荡出一个没有绿色的春天……

世界就像一扇千疮百孔的门,不经意间,时间就会从门上每一个孔每一条缝隙中溜走,不给你丝毫住它的机会。人生亦是如此。

人的一生能有几十个春天?

而我却浪费了这唯一一个十四岁的春天。

十四岁的

要将这个春天的尾巴抓住,紧紧捏在手里不放。这是期中考试的倒计时。

走在

它们是在嘲笑我么?

应该是我在自嘲罢了……

朱自清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第二个地球诞生了 篇7

第二个地球诞生了

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六(2)班 蔡松杰一艘新型的航天飞船以光速来到了这红色的火星上。从机舱里走出来的是一批出色的科学家。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我――一位多年从事研究火星工作,致力于在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的年轻科学家。透过飞船的舱门,你发现这火红的星球,荒无人烟,到处是光秃秃的火山,遍地是红红的沙子,显得那样的苍凉。不过,我们现在要它变成第二个地球,成为人类美丽的家园。如今我们在很多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已在火星内部镶入磁场,使它拥有一定的稳定力;我们还解决了火星表面温度过低的难题。我们正在研究解决火星上氧气不足的矛盾,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为此,我和同伴研制出了一种适合在火星上生长的植物。这种植物不需要阳光,只靠二氧化碳就可以维持生命,它还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使火星上拥有22%的氧气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能否成功还必须在火星上做实地试验。今天,我和同伴们带着这植物的种子来到了火星上。飞船刚一着陆 ,我们立即进入了紧张的试验工作。靠着完备的方案,先进的技术,不到四个小时,这种特殊植物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们又进行一系列科学检测,发现这种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完全适应火星的环境。“啊,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接着,机器人助手便命令电脑控制部复制这种植物并栽种到火星上各个地区。一个小时过去了,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惊喜地发现电脑检测中心显示着:氧气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不断减少……不到三个钟头,电脑显示:“现在可以不穿宇航服了!”研究室里又一次响起了我们激动的欢呼声……我们脱下宇航服,兴冲冲地走出飞船,迎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展现在眼前的是绿油油的一片,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那样的`心旷神怡……寂寞的星球不再寂寞,荒凉的火星已经成为过去,一个崭新、繁忙的星球即将诞生了。 点评:人类除了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的星球可以生存吗?目前,答案是否定的,也许永远也不会有结果。但小作者结合天体生命存在的条件,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科学的知识,创造条件,把火星变成第二个地球。这是非常大胆的想象,是非常美好的愿望,是难能可贵的。科学需要创新,创新离不开大胆的想象。我们祝愿像这样富有个性、富有幻想的少年越来越多。 (指导教师 王波)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健美操教学下一篇:创新与改革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