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十篇

2024-09-12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深入, 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威胁日益增加, 尤其是网络蠕虫的多样化传播途径和复杂的应用环境使网络蠕虫的爆发频率激增。

对于一些广泛传播的病毒, 其病毒样本被专业的反病毒公司捕捉后, 经过专业人员提取病毒特征码后, 可以被反病毒软件查杀。但对于一些未被捕捉的病毒, 或者对于某些针对性的病毒攻击 (例如某些个人、商业公司或组织雇佣黑客编写专门的病毒对竞争对手实行定向实施的攻击病毒) , 由于病毒样本几乎不可能被专业公司捕捉, 从而无法通过安全软件自动清除, 面对这种情况, 中毒者和被攻击者只能坐以待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4M的病毒行为检测方法, 使的普通计算机用户不需要很专业的检测和分析技术, 就可以对病毒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

2 基于4M的病毒检测和分析原理

目前计算机反病毒领域的病毒检测、分析手段, 主要是通过各种反汇编工具 (例如:Soft ICE、W32Dasm、C32Asm等) , 对病毒样本进行逆向分析该程序的各功能模块, 在虚拟机里的运行跟踪, 分析病毒样本的行为, 判断该样本是否具有安全威胁。对于绝大部分普通计算机用户而言,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文发现, 计算机病毒对系统入侵、隐藏、触发、传播等一系列运行后, 病毒必定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 例如:会在系统中创建进程或者线程;在文件系统中留下病毒体;修改注册表 (或把病毒体加入其它自启动项目) , 对外访问网络……因此, 为了分析病毒的行为及其结果, 用户可以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逆向分析, 只需要对病毒在系统中运行时对系统进程进行监控 (Application Monitor) 、对文件系统进行监控 (File Monitor) 、对注册表系统进行监控 (Registry Monitor) 、对网络访问进行监控 (Network Monitor) 就可以得到病毒样本在系统中的运行结果, 从而判断该样本是否具有威胁:这就是4M病毒行为检测理论基础。

3 基于4M的病毒检测和分析实践

接下来, 本文以实验室捕捉到的病毒样本为例。

3.1 病毒样本信息

名称Sys Anti.exe;

大小 (字节) :52, 121;

属性:系统、隐藏;

MD5校验码:07270DB65DB7E6BC80F7713845A8300A

3.2 构建病毒分析实验平台

根据病毒样本捕捉到的环境, 使用VMWare Work Station9.0搭建实验平台:

1) 操作系统:XPSP2, 仅有一个C分区。2) 进程监控软件:Process Explorerv15.4。3) 注册表、文件监控软件:Regshotv2.0.1.66。4) 网络监控软件:Tcp Viewv3.05

3.3 实践操作

1) 启动操作系统, 拷贝病毒样本到系统桌面。2) 运行ProcessExplorer、Tcp View软件。3) 运行Regshot, 并做快照A。4) 双击启动病毒样本Sys Anti.exe。5) 观察Process Explorer和Tcp View监控状态。6) 等待5分钟, 在Regshot做快照B, 并进行对比。

3.4 实验结果

3.4.1 系统新增进程:

增加svchost进程;

3.4.2 网络访问:

访问远程50.117.120.250, 80端口

3.4.3 注册表监控结果:

1) 新添加键 (133项) 。

2) 新添加值 (144项) 。

3.4.4 文件监控结果

新增文件:C:Sys Anti.exe、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 Ant Anti.exe、C:Auto Run.inf、C:Auto Run.inf, 属性都为系统、隐藏;

3.5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实验监控结果, 进行总结:

1) 该样本运行后, 在系统中多个地方复制病毒样本。2) 创建Auto Run启动、Run启动、创建Svchost服务。3) 对多个常用的防病毒软件的主要文件名进行IFEO劫持。4) 对外远程访问。

根据以上结果, 可以得出该病毒样本为病毒。

4 结论与展望

经过以上的实验结果, 可以得出, 如果不需要提取病毒样本, 那么对病毒样本的行为检测并不一定需要经过各种复杂的加密解密、反汇编、跟踪调试等复杂的病毒检测与分析技术, 只需根据病毒运行的一般条件与运作原理, 对病毒样本进行4M (进程、注册表、文件系统和网络监控) , 即可得到病毒的行为结果。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病毒技术与反病毒技术的在时刻不停的较量。同时, 由于黑客技术培训学习的日益方便, 反病毒技术的日益商业化和专业化, 导致许多普通使用者对于非普遍传播病毒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病毒行为表现的基本原理, 提出一种快速的病毒行为检测与分析技术, 使得普通用户不必通过高度专业的安全软件, 也能对病毒的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反病毒技术,4D

参考文献

[1]张焕国, 黄传河.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2]张刚, 牛连强."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9.

[3]彭国军, 张焕国.关于计算机病毒教学的几点建议[J].计算机教育, 2006.

[4]卓新建, 郑康锋, 辛阳.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治 (第2版) [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54例标本均来自2010年10月份来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健康体检人员。自静脉抽取5m L血液于肝素抗凝管中, 分离血浆后分批测定。

1.2 仪器与试剂

TRFIA仪器使用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nytest-200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抗-HBs定量试剂盒;ELISA仪器使用奥斯邦的酶免之星, 抗-HBs定性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MEIA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全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抗S定值质控品

购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浓度为30mIU/m L。

1.4 3种方法均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判断结果, MEIA只复查TRFIA与ELISA结果不相符的标本。

2 结果

2.1 抗-HBs阳性判断标准

TRFIA≥10 mIU/mL为阳性, ELISA以S/CO≥1.0为阳性, MEIA以S/CO≥2.0为阳性。结果见表1。

234例ELISA法阳性的标本TRFIA法检测全部为阳性, 277例TRFIA法为阳性的标本ELISA法检测只有234例为阳性, 43例为阴性。这43例两种方法检测不一致的标本, 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再次复查, 结果与TRFIA法一致。抗-HBs的浓度显示在10~44mIU/m L。

3 讨论

354例标本抗-HBs浓度的检测, TRFIA阳性率与ELISA的阳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低浓度标本的检测上。因为TRFIA与MEIA的结果较一致, 而MEIA检测抗-HBs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所以在低浓度标本的检测上, TRFIA优于ELISA。

有研究报道, 用罗氏高值质控血清86.9m IU/m L, 进行一系列的倍比稀释, 结果TRFIA法可以测到接近于零的值, 而ELISA法在44.2m IU/m L以下S/CO都≤1.0。本文43例ELISA法检测阴性TRFIA法为阳性的标本抗-HBs的浓度显示在10~44m IU/m L, 与报道的相符。也就是说, 只要ELISA法显示为阳性的结果, 抗-HBs均>10m IU/m L, 完全可以满足一般人群进行抗-HBs监测的需要。因为世界卫生组织 (WHO) 规定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最小的保护性抗体滴度为10m IU/m L。

ELISA法检测中应当注意, 一是要定期保养仪器, 特别是洗板机的保养, 让仪器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误差。二是在结果判读上的一定要规范。因为低浓度的抗-HBs在人群内占有一定的比例, ELISA法检测时易出现“花板”现象, 一些含低浓度抗-HBs的标本, 虽然酶标仪显示结果为阳性, 但有些操作人员认为, 酶标仪判读结果偏高, 仍然会结合目测经验, 将一些低浓度的标本修改成阴性。许多检验人员对于抗-HBs的保护性浓度是10mIU/mL这一概念是模糊的。还有人认为是应该是>100mIU/mL。所以部分检验人员, 特别是对于低浓度结果的判读上主观随意性很大, 同一份标本不同的操作人员会给出阳性或阴性截然相反的结果, 给临床带来困惑。

有报道认为, 在抗-HBs检测中增加“灰区”, 以临界0.105为标准, 灰度范围设在0.105~0.3, 即标本A值在0.105~0.2为阴性, 介于0.2~0.3判为弱阳性0.3以上为阳性[1]。我们认为, 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出自己的“灰区”范围, 如果几次检查结果均在“灰区”范围内,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TRFIA) 进行定量检测。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TRFIA) 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方法。能检测出ELISA法无法检测的微量抗体, 大大弥补了ELISA法的不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前处理系统, 采用一次性吸头, 避免了交叉污染。结果用Anytest-200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判读, 无肉眼干预, 保证了判读的规范性。有报道显示, 采用AT-2000TRF法同美国Abboutt公司生产的Axsym雅培试剂盒进行低浓度的HBV检测, 结果显示, 灵敏度较高, 稳定性好, 特异性为97.3%, r=0.953, 是目前定量检测HBV标志物的较好方法[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 因此, 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 如抗-HBs<10 mIU/m L, 可给予加强免疫。

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因为只要ELISA阳性的结果, 就意味着抗-HBs浓度>10 mIU/mL。ELISA法完全可以满足一般人群进行抗-HBs检测的的需要, 但对于多次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无或者弱应答者, 以及肝移植、血液透析及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 应用TRFIA法及时检测抗-HBs水平, 适时复种。

参考文献

[1]刘海英, 陈曲波, 刘云锋, 等.广州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定性检测情况调查[J].检验医学, 2009 (10) :746-747.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3

关键词 丙肝核心抗原 检测 临床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1]。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其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目前尚无特殊的防治方法。目前我国阻断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筛选供血员。然而抗-HCV的出现是在HCV感染后的6-12周(窗口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能。而HCV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可将HCV的检测的窗口期缩短到15天降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本文对150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丙型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50例(120例抗-HCV阳性,30例抗HCV阴性)。

试剂: 抗-HCV检测试剂: HCVC抗原试剂:强生ORTHO,HCVC抗原酶免试剂盒批号:AGKl22 HCVRNA荧光PCR定量检测试剂:深圳匹基公司。

方法:①抗-HCV检测:ELISA方法。②HCVCAg检测:设空白对照一孔,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各两孔,样本稀释液100μl/孔,待测标本1 00μl,37℃孵育90分钟,洗板6次,加酶结合物200μl,37℃孵育30分钟。再洗板6次,加显色剂200μl。室温闭光30分钟,终止,492nm(参考波长630nm)读板,Cut off=NCx+01040。③HCVRNA定量检测:荧光定量PCR法。

结 果

150例血清标本HCVCAg阳性47例(31.3%),ALT增高(40~1000U/L↑)84例(HCVCAg阳性占47例、单独HCVRNA阳性29例,单独抗-HCV阳性8例)。150例丙型肝炎患者HCV检测结果见表。

30例抗-HCV阴性而4例HCVCAg阳性者ALT增高(分别为40U/L/、53U/L、97U/L、158U/L)。

47例HCVCAg阳性标本中HBsAg阳性2例(4.3%)。

讨 论

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主要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在30例抗-HCV阴性标本中HCVCAg阳性4例(13.3%)提示,这些患者已经感染HCV,但是由于抗-HCV的出现是在HCV感染后的6~12周(窗口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能[2]。而HCV核心抗原(HCVCAg)的检测可将HCV的检测的窗口期缩短到15天,降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另外,此4名感染者肝功能出现不同的改变分别为40U/L/、53U/L、97U/L、158U/L)。说明已影响到肝脏,但是由于窗口期或自身免疫的原因尚未产生抗体而呈阴性,因此应经常到医院进行检查。

由于HCV的窗口期较长(6~12周),HCV的变异性大,目前抗-HCV检测有可能出现漏检,所以采用更灵敏的检测方法很重要,HCVCAg的检测有利于HCV感染病人的早期发现,特别是某些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某些不产生抗体的携带者。47例HCVCAg阳性标本中,有2例HBsAg阳性(4.3%),提示HCVCAg作为病毒颗粒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基因调节功能,HCV与HBV联合感染的个体,C抗原蛋白可影响HBV的组装。从检测结果表l看出,HCVCAg阳性的标本,HCVRNA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表明HCVCAg可表达HCV在体内复制的情况。由于HCVCAg检测缩短感染窗口期,因此,用于献血者检测,可了解其HCV感染的进程,阻断HCV经血传播途径,减少丙型肝炎的感染率。47例HCVCAg阳性者ALT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0~1000U/L),表明HCVCAg可破坏肝细胞,使肝脏受到损害。目前有很多方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如抗HCV E LlSA法、胶体金法,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获得,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肝癌发病率中等的地区,如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多由丙型肝炎所致,也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慢性肝病主要与HCV感染有关研究表明,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慢性肝病主要与HCV感染有关,有报道认为抗-HCV阳性的急性肝炎中大部分进而演变发展为肝癌,HCV感染者肝癌的发生与C抗原蛋白诱导肝细胞生长失控有关,HCVCAg阳性可提醒有癌变的可能。因此HCVCAg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HCVCAg的检测还可用于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观察。

总之,由于输血后丙肝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这已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而且受血次数越多,感染病毒的几率越高。如患者机体免疫力差,而输入的血液中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就会造成各种肝炎感染。HCVCAg检测对丙型肝炎的预防传播,了解感染进程及病毒复制以及药物疗效观察、肝癌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娜.615例肝病患者血清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94

发动机连杆弯扭变形的检测与校正 篇4

1. 连杆弯扭变形产生的原因

(1) 使用中的原因。使用中发动机超速运转、低速超负荷运转或供油时间过早, 经常轰油门, 易引起连杆变形。即使在正常操作中, 连杆因承受强大的压缩和拉伸作用, 也容易产生疲劳变形。

(2) 机械事故。发动机工作中发生事故, 如飞车、烧瓦抱轴、活塞胀死等故障时, 往往引起连杆变形。

(3) 修理和装配原因。气缸套和活塞之间间隙留得过小, 以致活塞受热后卡死在气缸套内, 将连杆拉断或压弯。在修理过程中, 如镗连杆瓦, 将连杆夹在虎钳上拧紧或拧下连杆螺母, 也容易造成连杆的变形。安装时, 活塞销中心线与曲轴连杆轴颈中心线不平行, 连杆易产生疲劳弯曲, 甚至断裂。

2. 连杆弯扭变形的检测

(1) 对连杆的弯曲、扭曲和弯扭组合变形的检测, 可用连杆检验仪进行检测。其方法如下: (1) 检测前, 先将连杆检验仪的可胀定位芯轴、检验平板和被检测连杆的大小端孔进行清洁。 (2) 将被检测的连杆大端孔套在可胀定位芯轴上, 并将连杆与之垂直放置, 使可胀定位芯轴张开, 把连杆固定在定位芯轴上。 (3) 在连杆小端孔内插入检验芯轴, 将带V形块的“三点规”的V形槽与检验芯轴接触, 并轻轻移动“三点规”, 使测点与检验平板接触。 (4) 用塞尺检验测点与检验平板之间的间隙值, 即可判断和检测连杆的弯曲、扭曲变形量。

(2) 对检测结果的判断: (1) 若“三点规”的三个测点都与检验平板相接触, 则说明连杆无弯曲、扭曲变形。 (2) 若上测点与检验平板接触, 下面两个测点与平板不接触, 且与平板的间隙相等;或下面的两点与平板接触, 而上测点与平板不接触, 则说明连杆产生了弯曲变形, 用塞尺测得的测点与平板间的间隙值, 即为连杆在100 mm长度上的弯曲变形值。 (3) 若只有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 且上测点与平板的间隙等于另一下测点与平板间隙的一半, 则下测点与平板的间隙, 即为连杆在100 mm长度上的扭曲变形值。 (4) 若只有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 但上测点与平板的间隙不等于另一下测点与平板间隙的一半, 说明此连杆同时存在弯曲和扭曲变形, 则下测点与平板的间隙为连杆在100 mm长度上的扭曲变形量, 上测点与平板的间隙和下测点与平板间隙的一半的差值为连杆在100 mm长度上的弯曲变形量。 (5) 进行连杆正反两面测量时发现, 连杆小端与检验平板间的距离数值不等时, 则说明连杆存在双重弯曲, 两次测量值之差即为双重弯曲变形量。

3. 连杆弯扭变形的校正

(1) 当连杆的弯曲度大于其所规定的精度要求时, 可在弯曲校正器上进行校正。校正程序: (1) 在检验弯曲度时, 应记住弯曲的方向位置所在, 用粉笔作出记号, 以便于连杆的弯曲校正。 (2) 根据连杆的长度及弯曲位置的方向, 将垫块调整在适当的位置上。 (3) 将连杆平整稳妥地放在垫块上, 轻轻旋转手柄, 使垫块紧压连杆。松开手柄取出连杆, 在直线度检验仪上检查, 如不符合精度要求, 须反复进行, 直到达到校正要求为止。

(2) 当连杆的扭曲度大于其规定的精度要求时, 可用扭转校正器进行校正。校正程序: (1) 在检验连杆扭曲度时, 应记着扭曲的方向和位置, 用粉笔作出记号, 以便于连杆扭曲的校正。 (2) 将连杆大端平稳地套入并固定在直线度检验仪上的可调整销轴中 (或垫以软金属垫, 夹紧在台虎钳上) , 旋转校正器手柄, 张开臂杆, 松开六角螺母, 一般使两抓块间距离为100~150 mm, 然后拧紧六角螺母, 使抓块压紧连杆翼缘。 (3) 旋转手柄使臂杆压紧翼缘, 进行校正。 (4) 反转手柄, 松开拉紧螺杆, 与连杆脱离, 将连杆取下, 在直线度检验仪上进行检验, 如不符合精度要求, 则须重复进行校正。

(3) 连杆经直线度检验仪检查后, 如弯曲和扭曲同时存在时, 一般是先校正扭曲变形, 而后再校正其单向弯曲或双向弯曲变形。

在常温下校正连杆, 将会发生“弹性”和“后效”现象, 即在卸去负荷后, 连杆有恢复变形为原状的趋势。所以在校正弯曲、扭曲变形较大的连杆时, 校正后须进行稳化处理, 即将校正后的连杆加热至400~450℃, 保温0.5~1 h, 以消除连杆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稳化后再进行一次校验。在校正弯曲、扭曲变化较小的连杆时, 使校正负荷保持一定的时间即可。如连杆变形量过大, 应在需校正部位均匀加热至450~600℃, 趁热校正, 然后用石棉布包好让其慢慢冷却。

摘要:连杆使用中易发生变形。连杆变形后会使活塞在气缸内歪斜, 造成活塞与气缸及连杆轴承的偏磨、活塞组与气缸间漏气和窜油。本文通过对连杆弯扭变形原因的分析, 阐述了发动机连杆弯扭变形的检测与校正, 以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6~42岁。所有产妇均经血乙肝病毒检测,根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乙肝的诊断标准确诊[4]。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其中,84例足月产,2例早产。

1.2 研究分组

根据产妇HBV血清标志物分为大三阳组(A组)、小三阳组(B组)和双抗阳性组(C组)三组:A组23例患者(26.7%),患者血液检测显示HBs Ag、HBe Ag和HBc Ab三者均为阳性;B组34例患者(39.5%),患者血液检测显示HBs Ag、HBe Ab和HBc Ab三者均为阳性;C组29例患者(33.7%),患者血液检测显示HBe Ab和HBc Ab阳性。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方法

1.3.1. 1 产妇外周血的收集

抽取3 ml的产妇静脉血注入试管,静置60 min。之后,以3 000 r/min的速率进行离心,约20 min后分离血清。将分离后的血清直接或保存在≥-20℃的冰箱内,待HBV-M和HBV-DNA检测。

1.3.1. 2 乳汁的收集

产妇分娩3~5 d分泌初乳后,嘱产妇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干净乳头,并对乳头进行消毒处理。对产妇乳房进行轻柔按摩,待乳腺管畅通后轻压乳晕,使乳汁流出。用清洁干燥的试管收集3~5 ml乳汁。以3 000 r/min的速率进行离心,约10 min后取中层乳清,直接或保存在≥-20℃的冰箱内,待HBV-M和HBV-DNA检测。

1.3.2 标本检测方法

HBV-DNA采用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ineGene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和上海安亭GL-20G-Ⅱ高速冷冻离心机,HBV-DNA试剂为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母体乙肝五项均采用ELISA方法,安图PHOMO全自动酶标仪,试剂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血清免疫学指标与乳汁HBV-DNA阳性的关系

对三组HBV携带产妇乳汁中HBV-D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A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最高,达78.3%,B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为29.4%,C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为10.3%。3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6.74,P<0.001)。见表1。

2.2 产妇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乳汁HBV-DNA阳性的关系

本研究中,86例产妇血清的HBV-DNA病毒载量≤500copies/ml25例,占29.1%;HBV-DNA病毒载量介于500~106 copies/ml18例,占20.9%,HBV-DNA病毒载量≥106 copies/ml 43例,占50.0%。

对三组产妇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中HBV-D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HBV-DNA≥106 copies/ml时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最高,达18.6%。三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见表2。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获取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的重要方法,是婴儿的天然食品。但是,对于感染HBV的乳母来说,母乳喂养是增加婴儿感染HBV的一种途径。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乙肝高发的重要原因。

HBV母婴传播主要有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和产后感染3个途径,其中,产后感染的主要介质是母乳[5]。有研究指出,HBV携带的产妇的乳汁中能够检出HBV-DNA,表明母乳喂养可能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6]。有研究[7]通过乳母血清HBV指标进行判定,指出HBs Ag阳性与HBe Ag、抗-HBc Ig M或HBc Ag并存时,乳汁有一定的传染性,不宜哺乳。另外,早期的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存在HBV-DNA在母乳中整合和复制为HBV的可能性。当婴儿口腔、咽、食道、胃、肠道等任何一处消化道黏膜发生炎性水肿、渗出时,母乳中的HBV则能够通过毛细血管网进入婴儿血液循环,引起HBV感染。

HBV-DNA是HBV基因组成和复制的模板,因此,乳汁中检出HBV-DNA阳性直接地反映了乳汁中病毒存在的状态,是HBV感染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其传染性的重要依据[8]。有研究称[9],乳汁中HBV-DNA的检出与血清HBe Ag阳性并不完全一致,部分HBe Ag阴性产妇乳汁中仍能检出HBV-DNA。HBs Ag和HBe Ag双阳性的母亲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的可能性高达90%;仅HBs Ag阳性的母亲,新生儿有40%~70%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0]。

本文对孕妇血清免疫学指标与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大三阳组的HBV-DNA阳性率最高,双抗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最低,经检验大三阳组的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和双抗阳性组。可见,乳母血清中乙肝感染程度与乳汁中HBV-DN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乳母血清中乙肝感染程度越高则乳汁中HBV-DNA阳性率越高。

通过对产妇血清中HBV-DNA病毒载量水平与乳汁HBV-DNA阳性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HBV-DNA≥106copies/ml时,乳汁HBV-DNA才有阳性检出。这与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8]。有学者采用ELISA法测定产妇血清和乳汁中的HBs Ag和HBe Ag滴度,指出高滴度HBe Ag携带者母乳含有HBV-DNA,而低滴度含量很小[11]。

但也有研究认为母乳中HBV-DNA的含量显著低于血清中的浓度,胎儿宫内和产时感染病毒的数量和机会显著高于乳汁传播[12]。且一般在乳母的乳头皲裂出血或婴儿有消化道黏膜破损时,HBV阳性乳母才能将HBV病毒通过乳汁传染给婴儿[1]。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采集昆明、玉溪、大理等地州98个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鸡群的喉气管、脾脏和肺脏98份(每份样品包括发病鸡场的病死鸡3~5只的上述组织样品混合物)。

1.2 样品处理

取上述样品组织剪碎,按照1∶10比例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研磨匀浆后反复冻融3次,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

1.3 核酸提取

按照RNA/DNA isolation Kit试剂盒说明书,使用Mag MAXTMExpress系统的1836-V2程序分别提取组织上清液、H9病毒(阳性对照)、健康鸡组织上清液(阴性对照)的总RNA,加RNA酶抑制剂,-80℃保存,备用。

1.4 H9亚型检测

参照参考文献[6]中的方法合成H9亚型禽流感检测引物,引物序列:H9A 5'-TGTAAGTAARTAY-GCATTTGG-3'和H9B 5'-CTCGCTGAATTCAT-GRTYAA-3',扩增大小为316 bp的H9基因。

1.5 H9基因扩增

参照参考文献[7]中的方法合成H9亚型禽流感HA基因测序引物,引物序列:H9F 5'-CACCATG-GAAACAATATATCACTAMT-3'和H9R 5'-CTATATACAAATGTTGCRYCT-3',扩增大小为1 687 bp的H9基因。

1.6 特异性分析及克隆

取PCR检测的阳性样品,用H9测序引物扩增代表性毒株,产物纯化,克隆T载体。

1.7 重组质粒构建和鉴定

取10μL克隆反应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涂布Amp抗性平板过夜,挑取孤立的白色菌落,采用PCR方法鉴定阳性菌落。对增殖培养后的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再经PCR方法鉴定重组质粒,-20℃保存,备用。

1.8 序列分析

将阳性重组质粒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采用DNAMAN Version 5.2.2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省家禽H9亚型禽流感检测

从云南省不同地州的98个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的鸡群中分别采集喉气管、脾脏和肺脏等,进行H9亚型禽流感检测,结果28个养鸡场出现H9亚型禽流感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8.6%,检测情况见图1。

M.DL-2 000 Marker;1.阳性对照;2.阴性对照(正常鸡组织悬液);3.检测样品。

2.2 HA基因扩增及重组质粒的构建

对检测得到的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别命名为ACKYNSL01、ACKYNSL12)扩增HA全基因,获得大小为1 687 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吻合,扩增结果见图2。HA基因克隆反应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后涂布Amp抗性平板培养,随机选取3个孤立菌落进行PCR鉴定,阳性菌落增殖培养后提取重组质粒,质粒鉴定结果见图3。

M.DL-2 000 Marker;1~2.HA基因扩增产物。

M.DL-2 000 Marker;1.RV-M/H9R引物;2.H9F/M13-47引物;3.N2F/T7R引物。

2.3 序列分析及比对

自Gen Bank数据库中下载国内外已知的H9亚型禽流感的HA基因,采用DNAMAN Version 5.2.2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2株云南省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和98.7%,均属于欧亚分支ACKBJ194分支(分支Ⅲ);与广东ACKGDCYH122011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6%,与广西ACKGXQCR102011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8.1%,与ADKHY43997(分支Ⅰ)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5%~82.7%,与AQUAILHKG197(分支Ⅱ)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8%~86.6%,与疫苗株ACKSD696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0.3%,见图4;与广东ACKGD-CYH122011、广西ACKGXQCR102011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7.5%~98.0%,与ADKHY43997(分支Ⅰ)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0%~87.7%,与AQUAILHKG197(分支Ⅱ)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8.8%~89.7%,与疫苗株ACKSD696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2.4%,见图5。2株云南省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编码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喷嚏、呼噜、气喘、甩鼻等呼吸道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包括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等。对云南省不同地州的98个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鸡群进行H9亚型禽流感检测,其中28个养鸡场出现H9亚型禽流感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8.6%,说明云南省H9亚型禽流感在家禽呼吸道疾病感染中所占比重比较大。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广泛存在,是影响家禽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Y.J.Guo等[8]将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为北美和欧亚两大分支,而欧亚分支又进一步分为3个亚分支,分别为类Ck BJ1/94、类Qa HKG1/97和类Ck Kor323/96亚分支。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云南省地方流行毒株ACK-YNSL01和ACKYNSL12与类Ck BJ1/94亚分支代表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两个亚分支代表株亲缘关系较远,说明云南省地方流行毒株仍为欧亚分支的类Ck BJ1/94亚分支,HA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RSSR↓GL,不存在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插入,具有低致病性病毒分子特征,这与胡媛媛等[9]、卢建红等[10]和李建伟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应该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H9亚型禽流感病毒病的防控,除了根据养殖场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免疫外;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冷应激,加强通风,确保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同时降低饲养密度。由于禽流感病毒变异的速度快,因此应该对养殖场禽流感病毒变异进行持续监测,为禽流感防控及疫苗毒株更新提供试验依据。

参考文献

[1]OLSEN B,MUNSTER V J,WALLENSTEN A,et al.Global patterns of Influenza A virus in wild birds[J].Science,2006,312(5772):384-388.

[2]陈伯伦,张泽纪,陈伟斌.禽流感研究Ⅰ.鸡A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血清学初步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1994,22(10):3-5.

[3]GUAN Y,SHORTIDGE K F,KRAUS S,et al.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 of H9N2 Influenza viruses:were they the donors of the“internal”genes of H5N1 viruses in Hong Kong?[J].PNSA,1999,96(16):9363-9367.

[4]KAGEYARMA T,FUJISAKI S,TAKASHITA E,et al.Genetic analysis of novel avian A(H7N9)Influenza viruse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In China,February to April 2013[J].Euro Surveill,2013,18(15):20453.

[5]QI W B,ZHOU X,SHI W,et al.Genesis of the novel human-infecting Influenza A(H10N8)virus and potential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virus in poultry,China[J].Euro Surveill,2014,19(25):20841.

[6]张应国,宋建领,胡媛媛,等.禽流感病毒RT-PCR及多重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技,2005,35(8):600-604.

[7]宋建领,叶丛华,田建国,等.云南2008~2009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1,43(3):48-53.

[8]GUO Y J,KRAUSS S,SENNE D 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members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H9N2 Influenza virus lineages in Asia[J].Virology,2000,267(2):279-288.

[9]胡媛媛,张文东,宋建领,等.2013年云南省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监测及其血凝素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37(1):10-14.

[10]卢建红,刘秀梵,邵卫星,等.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测定和各基因的遗传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3,43(4):434-441.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7

分析全球的不同PCV2的序列,核酸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3%以上[6]。根据3.5%核酸序列的不同PCV2的序列,将PCV2分为PCV2a和PCV2b基因亚型[7]。在1980年来自Denmark报道了第三个基因亚型,命名为PCV2d[8],还有一些数据表明存在第五个基因亚型[9]。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多种疾病[10],其中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最常见。由PCV2引起的疾病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CV2感染广泛存在国内外猪群中,而且由于PCV2感染及与其他病原体感染造成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PCV2感染的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11]。目前PCV2的传统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免疫荧光试验、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12]。费时长、检测灵敏度较低、准确性差、成本高、特异性低是这些方法共有的缺点,尤其不能检测亚临床感染的猪,严重制约着猪业的发展。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则以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因此,建立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检测PCV2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进行PCV2病毒的检测。由于目前对圆环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亚临床症状的猪,以便对疾病的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病毒

感染猪圆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副猪嗜血杆菌(HP)、猪伪狂犬病毒(PRV)均由洛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分离、鉴别并保存。

1.2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试剂:Ex Taq(5 U/μL)购自Ta Ka Ra公司,2×Taq Mix Master(含染料)购自上海莱枫科技有限公司,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DL2000 DNA Marker购自Ta Ka Ra公司,4 s Red Plus Nucleic Acid stain购自Ta Ka Ra公司,琼脂糖购自BIOWEST公司。

1.3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 Bank中PCV2(登录号为EF524532 PCV2)设计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上游引物P1:5、-TTGCT-GAGCCTAGCGACACC-3、,下游引物P2:5、-TCGATCACA-CAGTCTCAGTAG-3、。预计扩增目的片段为700 bp。

1.4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

按照病毒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进行操作,提取的DNA保存在-20℃备用。

1.5 PCR反应

1.5.1 PCR扩增反应

PCR反应在50μL反应体系中进行,引物Forward Primer 1μL,Reverse Primer 1μL,DNA模板各1μL,Mix 25μL,H2O 22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30 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取5μL PCR扩增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进行电泳测定,观察结果。

1.5.2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1.5.2.1最适模板用量的确立

分别取0.5、0.8、1、2、3、4、5、6μL DNA模板,进行PCR反应,以确定最适的模板用量。

1.5.2.2最适引物用量的确立

分别取不同用量的引物在50μL的反应体系中,上、下游引物各加入0.1、0.3、0.5、0.7、1.0、1.2μL进行PCR扩增反应,以确定最适的引物用量。

1.5.2.3最适退火温度的确立

分别设51、53、55、57、59℃进行PCR扩增反应,以确定最适的退火温度。

1.6 PCR特异性试验

以阳性病料提取PCV2的DNA、PPV、HP和PRV疫苗株中提取DNA,用已建立好的方法进行扩增,与其他疾病比较,来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

1.7 PCR敏感性试验

将提取的DNA用蛋白质核酸测定仪测定核酸浓度为180 ng/μL,将DNA进行10倍系列稀释1~8孔。

1.8 临床应用

用建立优化的PCR检测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4份疑似病料先提取DNA,对PCR阳性可增产物进行测序。

2结果与分析

2.1扩增产物的检测及鉴定

取5μL PCR扩增产物加入到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电泳结果显示该PCR体系可以扩增出一条约为700 bp的猪圆环病毒2型的基因片段(图1),与预期大小相符合。

2.2特异性试验结果

利用设计的引物对猪圆环病毒2型扩增出了70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而PPV、CSFV和PRV均未扩增出目的片段(图2)。

2.3敏感性试验结果

将模板DNA经10倍系列稀释后分别进行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在浓度180×10-2ng/μL时仍出现目的片段,而在浓度180×10-3ng/μL时不出现目的片段,可检测出浓度1.80 ng/μL的模板,结果见图3。

2.4临床应用

应用本方法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PCR方法检测了14份在不同地方采集的猪组织病料。结果显示阳性样品6份(图4),将阳性样品的PCR扩增产物切胶、纯化、克隆、测序,证明是猪圆环病毒2型。同时应用市场现有试剂盒进行验证,符合率为100%。

M:DNA Marker DL 2000;1:PCR扩增产物;2:空白对照

M:DNA Marker DL 2000;1:PCV2;2:PRV;3:CSFV;4:PPV;5:阴性对照

3讨论与结论

PCV2感染不仅可引起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nephropathy syndrome,PDN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 wasting syndrome,PMW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and necrotizing pneumonia,PNP)、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及仔猪传染性先天震颤等多种疾病,而且PCV2感染机体后侵害宿主免疫系统,并引起病猪免疫抑制,所以更易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进一步加剧了当前猪病的复杂性,包括其他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其他重大动物传染病[13,14]。而且引起疫苗效力的下降,给国内外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给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必须防止猪群中的PCV2感染。目前针对PCV2的血清学技术大多数都是检测PCV2抗体的总量,不能决定抗体中和能力。试验表明即便在PCV2抗体高滴度情况下,PCV2也能持续存在于组织中[15,16,17,18]。因此,为了给PCV2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技术保障,减少由于PCV2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有效且方便的的PCV2检测方法。血清学试验只能检测抗体而无法判断是否存在PCV2,而本研究这可以很好的避免血清学存在的弊端。然而,在实际应用时更应该结合组织病变、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尽可能地避免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情况。相对于目前我国常用的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组化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而快速、敏感、准确、特异性高等是PCR检测技术的优点。但是,很多试验因素影响着PCR检测方法,比如,DNA的纯度及电泳时的用量、引物的特异性、退火的温度、病料的采取及保存等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但最重要的还是试验中所设计引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速有效地检测必须要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引物。所以本研究首先针对PCR扩增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以保证整个反应准确高效进行,减低非特异性反应,提高整个试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M:DNA Marker DL 2000;1:180 ng/μL;2:180×10-1ng/μL;3:180×10-2ng/μL;4:180×10-3ng/μL;5:180×10-4ng/μL;6:180×10-5ng/μL;7:180×10-6ng/μL;8:180×10-7ng/μL;9:180×10-8ng/μL

M:DNA Marker DL 2000;1~14:检测样品1~14

本研究通过优化建立的PCR检测方法,仅对于PCV2可以扩增700 bp的目的片段,而其他中的病毒无法扩增出目的片段,因此可以说明选取的病料、DNA的提取、设计的引物、PCR扩增反应的条件、琼脂糖凝胶电泳优化参数均合理;本方法对PPV、CS-FV、PR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只对PCV2能扩增出700 bp的特异性片段,故可以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同时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该研究操作时间短,试验程序较为简便、容易操作而且价格低廉,为PCV2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而且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摘要: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Re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1和P2,扩增700 bp的目的片段,该方法对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均成阴性,但可以特异地检测出PCV2;本法能检测出1.80 ng/μL圆环病毒的DNA。对扩增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属于PCV2。应用本方法对1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样本为6份。本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方法检测PCV2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PCV2感染疑似病例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12例。

1.2 方法

取出试剂盒中的板条, 血清标本和阴、阳性对照分别用稀释液做1:1000稀释, 每孔0.1 m1, 每板设阴性对照3孔, 阳性对照2孔, 空白对照l孔。加盖, 37℃温育0.5~1h, 弃液, 洗涤液洗板3次, 拍干。加HAVAg应用液, 每孔0.1ml, 加盖, 37℃温育0.5~1 h过夜。弃液, 洗涤液洗板3次, 拍干。加酶结合物加酶结合物应用液, 每孔0.1 m1 (空白对照孔不加) , 加盖, 37℃温育0.5~1 h, 弃液, 洗涤液洗板4次, 拍干。加新鲜配制的底物 (TMB) 应用液:每孔0.1 ml, 加盖, 37℃暗处显色5~10 min, 每孔加反应终止液0.05 ml。

2 结果

用酶标比色仪读取显色结果。TMB显色者用波长450nm, 以空白孔校正零点, 读取各孔的A值 (吸光值) 。分别计算阳性对照孔均值 (NCI) 以及临界值 (COV) 。PC-NC应>0.4, 否则视该次检测无效。30例病毒性肝炎检测阳性89.1%。

3 讨论

在病毒性肝炎的抗体检测中, 采用Capture ELISA检测的抗体主要有:抗HAV-Ig M, 抗HBc-Ig M、抗HD-Ig M、抗HEV-Ig M、抗HGV-Ig M及抗-TTV-Ig M等。对各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Ig M抗体检测, 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抗HA致病原Ig M出现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 (发病后数天) , 滴度很快升至峰值, 并能在短期内降至较低水平, 通常在3~6个月转为阴性 (个别可超过1年) 。因此是多种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最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志, 也是流行病学上区别新近感染 (包括临床和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 与既往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有力证据。

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多种Ig M抗体, 但抗HBc Ig M意义较大, 是机体对新释放到血循环中的HBc Ag的免疫应答标记, HBc Ag的出现是HBV复制的灵敏指标, 并且机体产生抗-HBc Ig M的速度、程度和量从另一个侧面又反映了机体对病毒免疫应答和清除的能力, 所以对抗-HBc Ig M的临床意义分析应整体进行评估[2]。

抗-HCVIg M抗体一般在发病的2~4 d出现, 最早时于发病的第一天即可检测到, 7~15 d达高峰。其持续时间一般为1~3个月, 有的急性自限性感染特异Ig M抗体最长可达1年以上, 在慢性进行性感染中, 常表现为Ig M抗体持续阳性, 可作为转慢的指标, 或是提示病毒持续存在并复制。急性丙型肝炎时检测抗-HCV Ig M可作为HCV感染及病毒存在的标志, 在由于输血引起的急性丙肝患者中检测抗-HCV Ig M, 检出率达95%以上, 常于输血后3~40 d出现, 在自限性肝炎, 持续时间为4~21周, 如果持续阳性>6个月, 常表示转为慢肝。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 抗-HCVIg M主要表现为持续阳性, 持续阳性及间接阳性三种类型。另外, 还发现Ig M的检出率与ALT有一定的相关性。ALT明显异常患者抗-HCV Ig 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的患者。

尽管各家报道抗-HEV Ig G持续时间不同, 但均发现抗-HEV Ig G于急性期滴度较高, 至恢复期则明显下降, 并经一定时期后, 有相当比例患者的抗-HEV Ig G的消失, 说明抗-HEV Ig G不同于抗-HAV Ig G并非终身存在。因此, 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不能单凭抗-HEV Ig M或抗-HEV Ig G, 必须根据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评价并作出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捕获法检测IgM抗体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30例捕获法检测IgM抗体检测方法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结果捕获法检测IgM抗体, 抗HA致病原IgM出现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 滴度很快升至峰值, 并能在短期内降至较低水平。结论 ELISA技术的种类很多,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间接ELISA、夹心ELISA和竞争法ELISA, 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性,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越来越被采用。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技术含量及成本较低等优点。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捕获法检测,IgM抗体

参考文献

[1]邱德凯.慢性肝病临床并发症现代诊治概念.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275.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纳入健康体检者资料1 179例, 均为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检查中包括血清E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体检者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 (41±3.4) 岁, 男性657例, 女性522例。我们根据患者年龄进行资料分组研究, 以10岁为组距将受检者分为5个组, 分别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各组基础资料如下:21~30岁组:212例, 男性120例, 女性92例, 平均年龄 (26±2.9) 岁;31~40岁组:241例, 男性135例, 女性106例, 平均年龄34.1岁;41~50岁组:318例, 男性167例, 女性151例, 平均年龄44.6岁;51~60岁组:239例, 男性122例, 女性117例, 平均年龄55.2岁;61~70岁组:169例, 男性113例, 女性56例, 平均年龄64.7岁。

1.2 检测方法

血清E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包括血清EB病毒核抗原1 (NA1) Ig A与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 G。所有受检者均为清晨空腹化验, 抽血肘静脉血5 m L。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 离心机中12 000转离心30 min, 得到血清[4]。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检测均采用ELX800酶标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进行。血清NA1-Ig A检测试剂盒购于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血清Rta-Ig G检测试剂盒购于同昕生物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及处理均严格按照说明书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指南进行。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检测阳性率分析

该研究1 179例血清样本, 均顺利进行检测, 过程中未出现异常。结果显示, 血清NA1-Ig A检测阳性率为5.60%, 血清EA-Ig A检测阳性率为2.97%, 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9.008, P>0.05) , 见表1。

2.2 各组年龄段受检者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检测阳性率分析

结果显示, 受检者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阳性率在年龄21~30岁、31~40岁、41~50组为较高, 51~60、61~70岁以上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鼻咽癌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但在临床治疗中, 鼻咽癌属于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的一种恶性肿瘤, 因此, 早期确诊, 进行积极有效的放射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鼻咽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 且位置隐蔽, 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若出现明显症状, 如持续性鼻塞、鼻出血, 颈部肿块等就诊时, 患者往往属于中晚期。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鼻咽癌的金标准, 但是该种检查不适合健康体检时采用, 且多数患者不愿意进行该项检查。影像学检查, 如MRI、CT等亦是诊断NPC的另一种检查方法。但是费用昂贵, 价格不能为普通体检者所接收, 而且CT检查有射线危害。因此, 选择合适的检查及筛查方法, 让患者最大程度的接受, 就显得十分重要[5]。

随着目前对鼻咽癌 (NPC) 研究的深入, 关于其高危致病因素亦得到了较多的阐述, 其中, EBV已经被公认属于NPC致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 检测受检者体内有无EBV感染, 可以为早期预防与诊断NPC提供实验室诊断基础。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是目前研究较多的EB病毒抗原抗体检查办法。研究表明, NA1属于EB病毒核抗原, 所有EB病毒感染和转化的B细胞核内都可以检出这种核抗原。国内外文献显示Rta蛋白是EB病毒裂解期立早基因BRLF1的产物, 与鼻咽癌的发生高度相关[6]。目前, 关于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的研究中, 与年龄因素的报道较少。因此, 为进一步探讨年龄因素与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阳性检测率之间的联系, 该研究对1 17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以年龄为基础的临床分组研究。首先, 在总血清NA1-Ig A阳性检测率方面, 本研究结果分别为5.60%, 说明血清NA1-Ig A在早期NPC的筛查与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7]。Rta-Ig G主要在EBV进行致病的裂解期时, 可以被检测到。因此, 在诊断NPC中,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8]。该研究中, 健康体检者中总血清Rta-Ig G阳性检测率为2.57%, 其阳性率较血清NA1-Ig A低, 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9.008, P>0.05) 。在对受检者的年龄进行分组后, 可以发现, 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阳性率在年龄21~30岁、31~40岁、41~50组为较高, 51~60、61~70岁以上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提示, 这与临床及文献报道[9]的鼻咽癌在35~50岁的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相一致。因此, 对于研究中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阳性的受检者, 可以认为其属于NPC发病的高危人群。

综上所述, 血清NA1-Ig A与血清Rta-Ig G检测阳性率与年龄因素相关, 因此对于年龄21~50岁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EB病毒NA1-Ig A及Rta-Ig G抗体检测, 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严翠娥, 王慜杰, 贾德强, 等.血清SA、EA-IgA、VCA-IgA、C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刊, 2013, 48 (10) :27-28.

[2]沈观樵, 童海江.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 2013, 25 (7) :41-42.

[3]陈越, 王建国, 孙午, 等.静脉血和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检测结果的比较[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 (5) :498-499.

[4]汪欣, 赵素萍, 吴旋, 等.4种标记蛋白抗体测定在鼻咽癌体检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21) :2563-2564.

[5]覃桂芳, 李友琼, 卢秋维, 等.EB病毒Rta-IgG定量检测试剂盒分析性能评估及其在鼻咽癌血清诊断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 6 (10) :942-944.

[6]王朱健, 曹文俊, 陈浮, 等.上海地区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 12 (1) :40-41, 46.

[7]万仁强, 李湘平, 王路, 等.EB病毒核抗原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6 (8) :675-680.

[8]沈亚华, 季明芳, 苏年华, 等.在鼻咽癌高发区采用风险评估方案和高危人群随访检出早期鼻咽癌[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 (6) :274-275.

变形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及贮存

选择病程>6个月的临床已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20例,患者年龄10~63岁,平均年龄(31.73±12.78)岁,其中,男性66例,年龄(30.75±13.71)岁,女性54例,年龄(32.67±11.94)岁。标本来自2009年1~9月在南溪山医院肝病科住院的患者,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参考2005年12月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正常对照4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24~65岁,年龄为(45.2±12.96)岁,其中,男性20例,年龄(48.3±10.47)岁,女性20例,年龄(42.1±13.79)岁,标本来自南溪山医院体检中心。所有患者及对照空腹条件下采集静脉血液3 ml,3000r/min离心15min,2小时内完成分离血清后分装于Eppendorf(EP)管内,并在-70℃条件下冷冻冰箱保存待检。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做好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1.2 实验材料

1.2.1 试剂盒

HBV DNA检测试剂盒由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生化指标检测试剂盒为北京九强生物有限公司产品。严格按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

1.2.2 仪器

罗氏Light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检测方法

罗氏Light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病例组乙肝病毒的拷贝数。其检测原理如下:在该PCR反应体系中,除一对引物外,还有一条能与PCR产物杂交的双荧光标记探针,在该探针的两端分别标记有荧光信号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荧光信号基团发出的荧光信号可被邻近的荧光淬灭基团所吸收而不能测出。如果该探针被切断,则信号基团发出的荧光信号可被仪器接收。在PCR反应开始后,PCR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均与待测的靶基因互补结合,在Taq酶的催化下,开始链延伸。因Taq酶兼具有外切酶活性,因此,当新合成的DNA链延伸至荧光探针处时,则将荧光探针切断,释放出荧光信号基团,所发出的荧光可被仪器接收。被释放的荧光基团数量与PCR产物数量成一定比例关系,因此,测定荧光信号的强弱,可推算出PCR产物的拷贝数。>1.00×103copies/ml为判断阳性的标准,<1.00×103copies/ml判断为阴性即病毒被抑制或未检出。

依据核酸检测结果将乙肝患者按照病毒拷贝数分为A组:103~104 copies/ml,B组:105~106copies/ml,C组:>107copies/ml。所有标本用免疫比浊法借助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补体C3。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在病例与对照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P<0.01

统计结果显示:三组血清补体C3指标水平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血清补体C3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5,6]。补体系统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生成,广泛参与机体抗感染防御、维护内环境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7]。该系统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与膜结合蛋白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补体C3,其与补体总量相平行,临床上常作为反映补体系统功能的检测指标,可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另外,肝脏是合成补体C3主要场所,故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血清补体C3会发生相应改变,常伴有补体C3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组(103~104copies/ml)、B组(105~106copies/ml)、C组:>107copies/ml血清补体C3指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可降低(P<0.01),这与相关文献报道是一致的[8],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有肝脏功能的损伤,故该指标的检测将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三组间血清补体C3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毒载量的高低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功能的损伤程度无相关性,因而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积累了资料。

参考文献

[1] 姚碧莲,张欣欣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7;34(2) :108~111

[2] 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

[3] Strade D B,Wright T,Thom D C,et al.Diagnosis,management and treatments of hepatitis C[J].Hepatology,2004;39:1147~1171

[4] Seeger C,Mason W.Hepatitis B virus biology[J].Microbiol Mol Biol Rev,2000;64:51~68

[5] Wang J Y,Wang XL,Liu P.Detection of serum TNF-a,IFN-r,L-6 and L-8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J].Word Gastroenterol J,1999;5 (1) :38~40

[6] 余红岚,刘若英,宋静芳,等.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Th细胞亚群与ALT、Ig、C_3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29(2) :118~121

[7]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2~59

上一篇:内容精品下一篇:公关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