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艺术教学方法论文十篇

2024-09-11

版画艺术教学方法论文 篇1

关键词:儿童版画,教学,绘画来源

一、生活的感知

学生有效地观察自然、生活中的事物, 使他们在版画创作中视觉感官得到发展, 感知能力获得提高。

(1) 在学生版画创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书刊上的可视形象, 包括儿童、成人的绘画、雕塑、摄影等, 用儿童画、简笔画等多种形式进行临摹提炼, 为创作打基础。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用心灵去体会, 用笔来创作。如以迎奥运为契机, 鼓励学生对体育活动进行系列化创作, 创作出了《商城运动潮》系列作品。

(2)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形象繁杂的自然景物写生下来, 加以筛选, 使其主题 (学生要表达的画意) 鲜明、形象生动, 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我布置版画兴趣小组的学生课后在义乌景点旅游时带上速写本, 及时记录下观察到的优美景色。在版画活动时加以整理, 成为很好的创作素材。学生创作出了以“我心中的义乌”为主题的版画系列作品如《佛堂老街》《义乌八塔》等。

二、记忆的拓展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 能使他们对日常生活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事物或现象同画面有机地结合, 适时进行启发, 由一种现象进行艺术的再创作, 使他们的版画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在版画创作中, 教师有意地给学生布置了记忆画的创作, 这样能使他们回忆生活中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能够描绘出不同题材的画来。

如《打针》是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创作出来的, 他把记忆中的印象深刻的打针的情景画了出来, 把自己的痛苦的表情用夸张的方法表现, 整张画情节生动, 极富童真童趣。记忆的拓展, 使学生的敏感性及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使他们创作的版画作品更加有灵魂。

三、想象的延伸

想象, 是指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形象, 想象是记忆的延续。在学生创作之前, 教师列出很多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题目, 如“校园中秋晚会”“放学了”“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等, 让学生在自己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用画笔画出来。此举并不是让学生重复生活和记忆中的内容, 而是为了启迪他们在创作中的想象与感知。

在学生版画创作期间, 教师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师生共同进行的游戏, 能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例如:教师设计了一个题为“面包公主历危记”的五分钟“连画”主题, 学生先构思, 由第一个学生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完成第一张画, 要求用线简练, 主题突出, 然后第二个学生根据第一幅画面加以意会和想象, 完成第二张, 第三个学生完成第三张……依此类推, 直至整幅画完成、组合成一幅场面、情景俱佳的连环画。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 选取他人作品中优秀的部分,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版画草图的构思, 对于发展孩子的形象记忆、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有益, 使学生的版画题材更加丰富、新颖。

四、个性的表现

个性指的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美术的创造鼓励个性的发展。学生在版画创作中多样的画面创造就是学生个性的体现。

(1) 同一个绘画题材, 要有不同的创造, 在不同的比较与构思中, 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 然后再进行细加工创作成版画。衡量一幅好的儿童版画的标准应是:构图大胆, 天真、雅拙, 画面想象丰富、生动, 富有个性, 刀法运用合理, 黑白关系处理得当。

如《打针》这个题材有两个学生同时进行创作。其中一个学生采用纸拼贴的形式表现, 重点对人物的正面表情进行夸张表现, 整张画充满稚拙美。另外一名同学还添加了环境进行烘托, 把小孩因怕打针而向妈妈怀里躲藏的细节表现得栩栩如生, 整张画透现出童趣和韵律美。

(2) 经常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 在欣赏中让学生懂得一个相同的绘画题材, 通过再创作会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以此来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把世界上好的版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让学生领略到优秀作品独特的风格、突出的个性。画面的构思、构图以及刻制方法都离不开再创造, 这些对学生个性的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果将学生的美智潜能比作一口井, 那我们这些美育工作者就是挖井人, 我们要不断去挖掘, 最终让学生所具备的潜能像井水一样喷涌而出!

参考文献

[1]李永永.版画探索[M].澳门:中华出版社, 2005.

版画艺术教学方法论文 篇2

黑白版画的表现魅力, 主要在于黑白的空间布局, 刀具的雕凿和拓印的肌理效果。

世界万物在光线的作用下, 呈现出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色彩。版画家根据情感倾向、特征功能以及审美效果等因素, 对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进行提炼、概括、取舍, 主观能动地把色彩浓缩在黑白两色之中, 这使黑白版画具有了单纯简洁的艺术特征。黑白二色是物体色彩的两极。黑是一切, 白则是空灵;黑象征实, 白则象征虚。黑与白碰撞犹如有与无的相互渗透, 从而给人们展示出一个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大千世界, 使人们达到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

素描讲究块面明暗层次的微妙变化, 色彩讲究物体明暗部色彩冷暖、互补、辐射等色彩关系, 黑白版画则讲究刀迹的粗细、刚柔、软硬、方圆等不同变化。以刀代笔, 放刀直刻, 刀在版上刻制出来的物象简洁、突出、单纯鲜明, 同黑白的强烈效果相呼应, 可以造成极响亮的视觉效果。

印迹也是黑白版画所特有的艺术特征。版画最后一道程序是拓印, 通过拓印转换油墨, 画面产生出审美的距离视差, 出现了出乎预料的拓纹印迹, 给本来就颇具特色的黑白版画增添了奇妙无穷的回味, 从而完善了黑白、刀迹、印味的特殊画面的构成效应, 使黑白版画的艺术魅力更加充分。

《鲁迅像》是木刻版画, 背景用平刀铲刻, 非常简练概括, 刀法非常清晰, 其采用了阴刻和阳刻的混合技法。“黑”是用面来表现, “白”是用空白表现, “灰”是用点、线来表现, 是黑白成功处理的典型。

《刘志丹和赤卫军》是著名版画家古元的成功作品。其主要运用圆刀刻版, 刀法娴熟, 流畅自然, 线条圆润、流畅、深厚、质朴, 黑白处理单纯明快而富有变化, 具有微妙的刀迹效果。

黑白版画有源远流长的审美源泉。原始社会的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美, 也逐渐形成了当时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 当时的色彩就是以黑白为主出现的。殷商时人类采用黑色来绘型, 书写文字。这样以黑白为主的书法艺术同文字文化发展流传, 使人们接受了黑白这一特殊的艺术色彩, 形成了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如:国画中的墨荷、墨竹、水墨人物、水墨山水等, 都是黑白色彩, 并让人们从中体味了丰富的色彩关系。书法上有所谓“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宋人尚德、明人尚态”的说法, 充分说明历代绘画与书法在空间的运用、布置风格上是非常考究的。黑白版画艺术形式来源于书法, 书法讲究“计白当黑”“知白而守黑”“惜黑如金”等说法, 这也不得不承认是黑白版画的布白精髓。

黑白版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采用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完成的。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优势, 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度, 艺术家要充分地利用和适当地选择这些优势, 达到该艺术最强烈的表现力。

素描研究物体的明暗空间虚实关系;色彩研究物体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相互关系;黑白版画则研究黑白二色搭配、互补、融合关系。黑白属于中性色, 黑色坚硬、深沉、严肃、刚正、忠颖;白色明快、朴素、活跃, 黑白有巨大的包容量。从色彩原理上分析, 所有颜色混合后, 成为黑色, 这就是说黑色包含着所有的颜色, 是所有的颜色的综合色。光学原理则告诉我们, 红、黄、蓝三光的光量合在一起产生白光, 可见白色不是空白, 是有容量的。天地之间, 万物归黑白。在所有色彩中, 表现力最强的是黑白。

版画艺术教学方法论文 篇3

【关键词】版画 多元化 应用

0.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观有了不同,从而美术教学的要求变得更高了。绘画专业有四大分支,每个专业都有其特点,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个专业的特点,给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最近几年,版画教学还是按照油画专业教学进行训练,并没有考虑到其专业的独特性。并且也已经不符合现代绘画的教学特点,所以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很好的安排基础教学课程。从基础教学训练了解版画专业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喜爱程度。版画:绘画形式的一种。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蚀出画面,再复印于纸上。有木板、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多元化教学: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多媒体,计算机等,实现教学目的[1] 。

1.版画教学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为了突出各自院校版画专业的特点,都纷纷进行了改革。如西安美术学院版画公共应用工作室,它是以数码技术为依托,当代视觉艺术理论为支撑进行数字化版画创作。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新的版画思维模式,采取技术型和创新等多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除了西安美术学院,还有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数码多媒体工作室,广州美术学院的综合版画工作室等都能够体现艺术院校为了教学改革所作出的改变。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来拓展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而国外的版画教学改革先于国内,它更具朝向多元化的发展,当然这也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有关。如,美国的罗德岛设计学院版画数码多媒体工作室,其有先进的设备非常先,喷印出的版画精致。学生在数码媒体工作室以及网络辅助教学方法下可以与教师互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版画艺术教学的都越来越重视。为了应对全球化的艺术新形势,新发展方向下,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版画的同时,更加重视多元化教学,多元化创作,个性化发展,加强各学科的交叉学习,这也是版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难点[2] 。

2.多元化教学应用

首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思想,知识的传播者。要想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能力。构建多元化的一种教学理念,要加强学生对新材料的探索剖析并运用,而且要与时俱进,学习科技知识,运用科技成果,真正的实现版画教学方法改革中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第二,健全版画实验室。硬件设施在版画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国内国外艺术院校为了更好的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必须有实验室的硬件支持,因为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版画的制版与印刷都需要用到,版画作品的好坏都系于硬件设施的伪劣。所以高校要加强对版画实验室投入。

第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计算机、影像,三维等辅助创作,把版画语言用辅助工具表现出来。

第四,地域学习。在版画发展的较好的地区进行踩点学习。比如云南的版画,它是中国四大版画之一,具有其专有的特点。在云南地域学习,不仅是要学习其独特的版画知识,还有学习其一些领先的思想,实地感受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取所长[3] 。

第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是版画的灵魂,而在教学过程要鼓励学生创新。在追求艺术效果的过程中,认识,练习自己所需要的基本功。同时以多个切入点进入创作实践。不断拓宽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积极创造的能力,帮助他们最大的挖掘自身潜质。

第六,案例教学。及时向学生介绍国外或是国内先进的版画知识。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去国外实地考察,并把学习的交给学生或者可以请国内外知名的版画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同学对版画的发展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第七,设置课题,可以在一个学期创作结束后终实施。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衡量教学结果的标准,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的优缺点,每个课题应该由易到难,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七,建立版画工作室。例如西安美术学院开有四个版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方向都不一样,但是却时时与社会需求相应。工作室的开设,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在工作的同时还了解社会需求。

3.结语

总而言之,改革版画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综合不同国度、不同科目、不同时代中优秀的知识,实现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教学,让学生通过版画创作的思维模式开拓新媒介材料的实践性应用与创造。版画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改革是趋势,通过这种教学方的改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发散学生创作新思维。首先经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对版画知识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有重新的认识,更好的把握版画艺术与文化传承的关联。版画传承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的创新时代更好的帮助让学生关注生态与环保。其次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制版,增加教师与学生教学上的交流,课题设置,让学生有一个学习上的阶段性增长,帮助学生最大地挖掘自身潜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种技术与材料的实验下体验不同形式的美感。第三,与社会需求接轨,通过版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符合社会多元化的人才,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小玄,朱彧.中国版画的艺术源流[J].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初中版画教学方法探索 篇4

【摘要】版画教学是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和情景模拟法等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开创初中版画教学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初中 版画教学 实践 探究

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版画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的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并有效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版画教学的魅力,达到版画教学的真正目的。基于这一思考,本文拟就初中版画教学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开展初中版画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初中版画教学过程中,例如综合版画课程,可以让学生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比如,在作业布置中,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实际上,这种方式已然具备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型。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想进一步探究初中版画教学,教师可以更加重视这种学习方法,全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的要求上,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点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总之,要给学生设置一个比较满意的小组环境,以便为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创设基础。其次,教师要布置给学生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某个综合版画作品,让小组内的成员合理分工,例如对画面起稿、材料收集、剪接拼贴、上色、印制等步骤进行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分配到任务。再次,等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展示,由于小组成员众多,不可能让每个成员都进行展示,教师可以选择小组负责人进行展示,同时要求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学习。最后,教师要给予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大力表扬,实际上,只要学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教师要多多给予表扬。

纵观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合作的氛围中,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团队精神,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的努力中取得进步。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本上每个完成任务的小组都会受到一定的表扬,因此,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加,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版画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开展初中版画自主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初中版画教学中,自主探究的方法也常常可见。当然,教师有可能并未意识到是自主探究方法。然而实际上,却取得了自主探究的有效效果,那就是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初中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发挥出自主探究方法的魅力来。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这种激励是通过学生探究的方法完成的,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口头上的某种表扬。比如,在进行版画教学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认真的寻找答案,并且要求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予以检查。在这种情景下,学生自然会自主的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想方设法的寻找答案。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如下问题:“如何刻出水纹?”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就会依据自身的生活情况努力找寻答案了。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这种发现指的是善于发现那些自主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发现学生,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把这类学生作为自主探究的榜样进行宣传。这样一来,不仅这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有利于激励其他学生。

三、开展初中版画情景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在不少科目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较为常用。实际上,在初中版画教学过程中,情景模拟教学也是非常合适的。而且一旦合理发挥,将会起到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各个过程中有效的开展情景模拟。

比如,教师打算在课堂上完成黑白版画的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开始前让学生充分的想象黑白分别是什么样子。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黑与白混合在一起是什么样子,或者白色多、黑色少,黑色多、白色少分别是什么样子。最后,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幅黑白动物版画图。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让学生所进行的想象,其实就是情景模拟。学生只有想象到了学习内容的基本表象,才能有效的学习到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想象,达到了提升想象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版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自主探究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更新的教学模式将会不断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创新出来。教师也只有在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搞好初中版画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版画艺术的历史使命 篇5

关键词:中国版画艺术;历史使命;实用;审美

一 中国版画产生于实用的需要

要弄清版画的根源,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版画的概念。

“版画是在各种各样的材料上,制造出可以和不可以涂抹颜料和油墨的版面,然后再用纸来进行转写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这些各种各样的材料就是版。”从这个概念来看,版画的产生是与印刷术和制版密不可分的。那么我们再来探究印刷术和版画之间从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印刷术由文字印刷和图像印刷两部分组成,而图像印刷也就是最初的版画。”也就是说,版画是印刷术的一部分,版画起源之日就是印刷术起源之时。众所周知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关于雕版印刷术的起源(的时间),学术界说法不一,主要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说、隋朝说、唐朝说、五代说、北宋说七种观点”,但一般认为是从唐朝开始,即公元七世纪初。原因是:印刷术不是可能是某个人的发明,而是千万人不断实践的结果:“完备的印刷术的出现,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即能够制作用于印刷的版子,能大量提供印刷用的坚韧的纸张,同时社会又有大量的复印需求。”这些条件到唐朝都完全成熟了:首先,制版技术可上诉到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从兽骨、龟甲到玉石青铜的雕刻,再到后来的画像石画像砖,乃至到至今还常用的印章,用反文刻制雕版的技术到唐以相当成熟了。其次,唐朝距离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已有五百年,纸张不仅种类多,质地好而且价格低。再次,佛教在唐朝达到了兴盛阶段,需要大量的文字和图像的宣传品来传播,为了需求更简便的方法,人们自然会想到刻版印刷,木版印刷就这样产生了,图像总是伴随着文字,这就是最早的版画。

其中,1974年西安唐墓出土《梵文陀罗尼经》残片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带有图像印刷品,印刷于公元7世纪。虽然只是残片,但精美的印刷质量深刻说明了当时雕版印刷术的发达。而刻印于公元868年的《金刚经》则是早期最精美而完整的印刷品。《金刚经》首页是“释迦说法”的精美版画。从版画的起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版画源于实用。

二 中国版画史上的三个高潮:明代、抗战时期、建国初期

中国版画的发展在历史上有三次高潮。第一次,中国自宋代以来的木刻雕版发展到明代中期达到一个高峰。印刷业是和当时整个社会的宗教、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的行业,由于当时印刷业的技术水平较高,木刻版画也因印刷业的发展需求得以发展了自己。第二次,新时期版画,经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从西方引进,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和红色边区都得到极大发展。这一时期木刻版画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它的革命性、战斗性,实质上也是由于它的创作条件简便、经济、制作快,便于出版、发表、概括,以及简练、有力度等特点。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版画事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因为它能很好地和党的文艺方针结合起来。下面我就以历时的顺序给予分析。

(1)明代的版画

“中国古代版画艺术肇始于隋唐之际,兴于五代、宋,盛于明。”通观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其繁荣的原因无不与文化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古代版画的繁荣可以印刷业的繁荣观之。多数情况下作为书籍插图的形式出现,直到年画的出现才有了独立的审美功能,但这种审美也是与大众的实用需求密切相关的。

“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版画艺术成就,不仅远远超过宋代,而且也为清代所不及。尤其是明后期的万历年间,更是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郑振铎先生称之为中国版画史上‘万丈光芒’的时代。”现试考察版画兴盛的原因:①统治者的重视:明政府十分重视印刷,最大的印刷部门是司礼监和国子监,此外如礼部、户部、都察院、大理寺、兵部、工部、钦天监等部门也都从事印刷。“地方各级机关都刻了大批经史子集和医、农、工科及科举考试用书。明代统治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小说戏曲的印行。”②雕版手工业的兴旺。③文学作品,特别是市民文学如小说、传奇、戏曲的发达为版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方面是市民阶层对于通俗文学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是一批思想家、小说家的大声疾呼使向来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小说、戏曲正式登上了艺术殿堂。④文人画家的参与。⑤造纸业的发展、铜活字的流行。

再参照其他朝代的版画(印刷术)发展情况,版画繁荣的原因据我归之不外有三:①统治者的需要,要自上而下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对民众进行教化。如清代的殿版版画(内务印书由武英殿承办故称为“殿版”)。②民间的需要,如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学的需要促进坊肆印刷的兴盛,还有民间宗教的需要。③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身规律。如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简而言之,主要出于实用的需要。然而在版画艺术的实用功能得以满足的同时,其审美功能也在明清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着特殊性的年画,年画是中国木刻版画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般认为年画的萌芽可追溯到先秦两汉之际的装饰性年节,真正出现是在宋代,城市的繁华使其可能,在明代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 年画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固然以审美性为主,从文化背景及发生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源于早期人们对自然的恐惧和年节时的庆祝活动,“驱邪避灾和迎新纳福、欢乐吉庆是年画最基本的功能” 并且不同于精英艺术而具有通俗文化的特点和商业有互动的关系,其实用性同样不可忽视。

(2)抗战时期的新兴版画

之所以贯名以“新兴”二字,是因它和古代版画不是一脉相承的。鲁迅一九三一年在《木刻纪程·小引》中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在的新的木刻,却和历史不相干。”近代版画的再次兴起,鲁迅的推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我国许多人一直在热衷于介绍西方绘画,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接触到的多是复制品或印刷品,而印刷的复制品,经常是色调失真,根本看不清色彩关系的油画、水彩。所以鲁迅才说“与其变相,不如且缓”。同时又考虑到中国处于革命年代,版画制作起来容易得多,因此极力推荐版画。鲁迅开始介绍欧洲版画是1929年,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鲁迅跟左翼联盟有密切的关系。左翼文艺关注的是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当时的时代精神是救亡图存、反抗侵略,新兴版画正是在艺术品当中体现了这种精神。李叔同、丰子恺都曾在鲁迅提倡前刻过木刻,而大家公认现代版画还是由鲁迅提倡而发展壮大的,原因主要是从画作的内容来认识新兴版画。“所以中国现代版画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登场,承担了武器的职能,显示出锐利的批判锋芒和不妥协性使美术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之日,也就是新兴版画发展壮大之时。抗日民族统一形成,抗战前由于与左翼文化运动关系密切受到严密监视和静止的木刻运动取得了合法地位。由于新兴木刻的广泛社会影响,加之木刻版画可就地取材,受到国民党海外宣传机构的推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红色边区的木刻运动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延安成立了鲁迅文艺学院,而鲁艺的美术系实际成了木刻系,当时物质匮乏,难以弄到做画必须的颜料纸张画布画笔,而木刻要方便得多:木刻的梨木和枣木可就地取材,刻刀可用废洋伞骨和粗铁丝锻造,土产的马兰纸可印木刻,油墨也可用土法自制。艺术家用木刻代替锌版,直接拓印到书报刊物上去,解决了延安无制版设备的困难。 从事木刻的人中有不少是来自上海从事文艺运动的美术家,有的是战士,他们一手拿抗战的武器,一手拿木刻刀作为宣传的武器。总之,艺术作为武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一时期作为宣传的武器的版画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艺术水平并不低,但是不能否认其产生多半是由于实用的需要。

(3)建国初期

1949年建国后,版画成为主流的艺术形式。美术界成立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设立了版画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待版画创作的发展,并在各大美院建立了板画专业,增加了铜版、石版等版种。通过几次大规模的版画展出,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开始从事版画创作。相对于建国前的版画创作来讲,此时版画创作的任务不再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是表达对新世界的热爱,版画原有的社会功能开始消解,拥有了新的社会功能。与建国前的版画作品比较,此时出现的版画作品表现范围更加广泛,带有更多的抒情性。

总而言之,这段时期版画的繁荣是与政府的极大支持分不开的,而政府之所以支持,不仅是因为新兴版画从诞生就具有的革命性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还因为它能很好地和党的“文艺服从于政治”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思想结合起来。所以这一时期的版画艺术虽然发挥了其审美功能却仍具有浓重的实用性,是政治的“助手”,“文革”时期,包括版画在内的艺术更是饱含了“政治热情”,为政治服务了。

三 中国版画艺术在今天的历史使命

前面谈及版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它曾长期作为一种印刷的手段。并且,版画的兴衰一直以来与印刷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时代是发展的,19世纪中叶照相术的发明给予版画存在形式以根本性的改变。版画渐渐地走向了纯艺术领域。版画作为艺术品越来越受重视,为了显示和其他画种具有同样的艺术性,在每一张作品的下面要有画家的亲笔签名和张数的番号,以示和其他印刷品的区别。但从另一角度看,版画为了广泛传播而大量印刷的功能,现在受到了限制,只有作为艺术品,才有它的生存之地。回首20世纪,科技的进步成加速度发展,印刷术也呈现多样和飞跃。电脑的普及使显像走向了数码,一方面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可以丰富版画的表现,另一方面从根本上颠覆了印刷的概念。“作为传播媒介的木版、铜版、石版在进入20世纪后渐渐失去它们的作用,而并入到艺术的领域,代之以这种手段的是丝网。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丝网在与商业的同步中,走过了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后,它的大众性又将被电脑所取代。在艺术上,破坏与保留,拒绝与接受,一直是一对主要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总是演变成莫大的文化收获。”传统的版画业如今衰落了。水印木刻和曾作为中国大众文化骄傲的年画都只剩下了屈指可数的作坊,美术院校的版画系也一再缩水。针对这种现状,有人大声疾呼保护,更多的人冷眼观之。事物应时盛衰是自然的规律,版画终结了它作为印刷术传播文化和宣传政策的的历史使命,现在又将往何处去呢,又将有怎样的命运和使命呢?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开拓新的起点,探索版画将来的可能性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在,版画作为一门纯艺术,其功用和印刷术完全分开了,它的最根本特征并不在于它的复制性,而要归结与手工印制。同其他的艺术门类比较,国画有民族传统根基,油画易于被大众接受,雕塑工艺有实用价值,各有自己的长处。版画的长处在哪里?要挖掘版画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版画本体语言的艺术魅力、作品涵量和形式美感,发挥版画现代感、装饰感和复数性的特长,研究版画的审美价值,在作品中充分表达情感、智慧,努力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的需求。比如说版画的形式丰富的语言,其中各版种的版味、印痕和肌理,潜藏着无限的趣味和精神内涵,是装饰现代居室、厅堂和陶冶性情的理想艺术品。今天的版画在其实用功能逐渐减少的同时,审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新时期历史使命是发展艺术题材的生活化,技法的多样化以满足审美需要。

四 结论

《版画》教学反思 篇6

一、成功之处:

1、激趣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功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与本课知识结合得比较紧密的魔术揭密游戏导入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魔术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了解对印的原理及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学生喜欢魔术表演,更喜欢去尝试揭开魔术背后的秘密,以魔术这种形式导入,学生能够很快地从拘谨中解放出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很快地观察到教师魔术中的秘密,顺利揭示对印的原理,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我深深明白“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道理。因此从引出课题开始,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值得学生探索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层层递进,不断探索的探究过程中去。学生先通过观察、思考,了解了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接着通过单纸对折对印的方法的实践,自己

总结出对印的技巧;又通过观察教师对两张纸对印的示范和自己的.实践,掌握了两张纸对印的方法;再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了再创意的过程,并把它应用到实践中……。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但初步了解了对印版画的简单技巧,学习了对印的不同的表现方法,还使学生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但关注到本课学习目标的实现,更关注到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及改进措施:

引导学生对对印作品进行再创意的欣赏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学生作品中的一幅进行了赏析后,就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其余的作品的进行欣赏分析,由于教师在引导方面的不够和对学生探究的情况未做监控,所以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再创意的多种表现形式,从而使这个环节探究不到位,学生的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更大的培养,视野未能更大的开阔。

班纸版画的创作教学策略探讨 篇7

纸版画 小班学生 教学策略

纸版画的材料很简单且常见,通常有白版纸、瓦楞纸、卡纸、牛皮纸等各种类型的纸以及油墨、颜料等即可。在小班中教学,这些工具都安全且耐用,非常适合幼儿使用。但是,因为幼儿年纪太小,不足以自形成有规律的或者有创造性行的作品,通常只是信手拈来,自成一体,从而令很多老师在教授纸版画的时候感到头疼。如何运用更加有效的策略来使幼儿既能感受到纸版画的魅力,保持热情不减;又能通过纸版画的教学,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起到提高促进作用呢?

一、演示纸版画成果,保持幼儿对纸版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小班学生因为年纪小,认知程度较低,对色彩鲜艳的或者造型多变的玩具较感兴趣,很难在一件玩具或者一件事情上保持足够的耐心与热情,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特性,做出合理安排。纸版画的工具种类较多较简单,因此,可以对不同的道具进行交替使用,来保持幼儿不断需要满足的好奇心与接触新事物的热情。对于纸版画成品而言,教师要经常演示给小班的幼儿学生看,作品通常以花卉草木或者动物或者漫画人物等幼儿接受程度高的内容为主。要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多样的色彩,即兴发挥,创作自己满意的作品。对于幼儿创作的纸版画,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与表扬,维护幼儿的创作热情及自尊心,使其逐渐对纸版画艺术产生好感。

二、运用不同的纸版画制作技巧,吸引幼儿的注意

纸版画的创作有好多种技巧,如拓印法、捺印法、手撕法、刀刻法、镂空法,等等。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不能要求一口吃胖子。剪贴纸版画作为较为常见且操作简单的一种方式,适用于小班教学。起初可以教给幼儿最简单的剪贴法,一次性成品,如剪切一只小猪、一朵花等较为简单的作品,然后涂上色彩铺纸对印,最简单的纸版画作品便诞生了。因为幼儿年龄确实很小,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程度很低,通过简单的用剪刀剪一只小动物或者花花草草,便要花费较长时间,待剪纸完成,再投入到纸版画的描绘过程中,给予幼儿印象的是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又都非常有趣的事儿,如此便兴致勃勃。随着对纸版画了解的加深,教师可以一步步教导不同的创作方式,如吹塑纸版画,可以用身边各种各样的小道具来完成,笔杆、瓶盖、剪刀、橡皮……无一不可以成为纸版画教学的工具。这些道具也足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来观察老师的使用并模仿。待幼儿的纸版画动手能力已经够熟练时,可以考虑教授他们镂刻纸版画、漏印纸版画、凹凸纸版画等纸版画技巧。每一种不同的技巧都将带给幼儿不同的动手实践演练,遵循类似于遗忘定律之类的规律以及幼儿对事物保持的短暂的热度规律,不同的纸版画技巧将维持幼儿对于纸版画艺术的好奇心与热情度,达到纸版画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做事情的条理性的目的。

三、提供优越的环境并培养幼儿的审美联想及想象力

纸版画艺术源于民间,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导幼儿进行纸版画创作时,要注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及联想力,鼓励他们创作自己心仪的作品,无论是看的动画角色还是自己对世界的感知理解,都可以通过纸版画创作出来。针对幼儿好动,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适时的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体现在自己的纸版画作品中。同时,也要注意将幼儿带出幼儿园狭窄的教室环境,带他们到大自然中与真实的动物、植物接触,在脑海形成直观的形象的感知印象,从而在创作纸版画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作为素材,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反映在纸版画作品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的环境,各种纸张、色彩斑斓的颜料、常见的小工具等,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选择所要发挥的主题,以便将心中所想、眼中所观,通过这不同类型的纸、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表现出来。

四、注重作品交流,进行不同形式的奖励活动

幼儿虽小,自尊心与好奇心不小,教师应如同对待大龄儿童一般,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及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尊心。小班幼儿创作的纸版画作品受其年龄及对世界的认知较低所限,往往为大人所困惑,不理解究竟表达的是何意图。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小班学生发言,给大家描述他的作品,讲清楚他要表达的什么意思,无论作品抽象到何种程度,教师都要意识到这是幼儿发自内心的表达,从而对其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并当众表扬,或者是给予其他形式的小奖励。这一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对感受极其敏感的幼儿来说,是关系重大的。他们暂时不能分辨好坏优劣,但是对自己的作品是满怀信心,认为是独一无二应该受到大家欢迎的,如果不适当的批评或者不屑一顾,容易对幼儿稚嫩的心灵造成伤害,久而久之,使其失去对纸版画艺术的兴趣。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感知、体验美好事物的机会,对于传授知识、扩展视野、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动手能力都是一种有益无害的保护。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纸版画在小班幼儿教学中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作用,对于培养小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基础性的引导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将富含传统文化的纸版画艺术教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毛应翠.挖掘纸版画教学中幼儿的审美元素[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

[2]金梁.儿童吹塑纸版画创作教学实践[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09).

[3]孙晓波.纸版画教学探究[J].成功(教育版),2010,(11).

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吹塑纸版画,并完成作品。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3、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热爱美术。

教学难点:完成吹塑纸版画的制作,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具准备:吹塑纸、卡纸、铅笔、水粉原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提问、思考导入(4分钟)

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1、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问: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生:在画画......师:这些画要拿去干什么呢?

A、播放小学生画展的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原来他们是拿去举办画展了。那么多小朋友在看他们的画,小画家该有多自豪啊!)

B、播放企鹅的幻灯片。(看小企鹅都被小画家的画给吸引来了,那我们是不是也去看看小画家的画到底有多漂亮呢?)C、播放小学生作品图片。(他们做的画怎么样?生:特别的漂亮......)D、提出问题:小画家的画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E、师:其实呀!今天老师打算也给同学们举办一个小小的版画展。但是到底怎么做这样的画呢?今天老师就告诉同学们怎么制作吹塑纸版画。

F、板书:吹塑纸版画

二、循序渐进、引导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7分钟)

1、观察思考(在老师示范过程中注意观察老师制作的过程,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上一个问题)

2、制作过程中讲解应该注意的事项:

A、画得时候画宽一点、压深一点,但是要注意不要把纸划破。

B、上水粉颜料的时候不要涂的太多,避免颜料过多压印不出来。

C、吹塑纸和卡纸对齐,不要移动以免对不齐而产生错版。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制作兴趣。

1、师:就在刚才森林里的小动物听说,同学们也在制作版画,也想来看看我们的画展。听......他们为我们凑起了很优美的音乐。我们就赶快开始做吧!

2、把小画家作品展字样贴在黑板上。

四、课堂活动、巩固新学知识。(2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五、评价环节(3分钟)

1、学生自己评价。

2、教师评价。

版画艺术教学方法论文 篇9

艺术家们曾这样为艺术下定义:“艺术素养是一盏照亮幸福的灯,它不是生活的必须,却影响生命的质量,它不是思维的能力,却影响看世界的角度。”我不相信命运,却相信“当生命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有另一扇门为你敞开” 这一格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我校领导的带动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开设了美术兴趣活动。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实现了兴趣活动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残障儿童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请允许我把在版画教学中积累的一些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以便提高今后的美术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听障儿童的素质。

一、版画教学的特点与残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对版画学习的兴趣

版画具有造型自然、构图灵活、用色纯朴等特点,与稚拙的美感特点是相吻合的。残障孩子好问、爱探索、喜欢动手、善于自我表现;对一切新鲜、奇异、能摸、能做、能玩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而儿童版画正是融画、剪、贴、印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比较容易唤起孩子们发挥个性、大胆构思、手脑并用的愿望,从而满足他们探索和创造的需要,很受残障儿童的喜爱。

二、利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其感受、欣赏版画

(一)利用多媒体,丰富审美视野

俗话说,只有见多才能识广,而残障儿童却往往是少见识浅,脑像图非常简单匮乏。为了能打开他们的眼界和思路,我经常与孩子们一起欣赏大师作品,讲大师的故事,感受大师的风范,帮助理解大师的作品。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让孩子们模拟创作版画——《向日葵》《富贵牡丹》等,稚嫩的笔触、极具童趣的构图,体现出孩子们对美的理解和感悟。

(二)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版画的美

陈鹤琴说过,环境是孩子们最直接的老师。残障儿童更易受环境的影响。为此,我常把一些作品或相关景物图片以及实物,布置在教学活动区。孩子们总喜欢围着作品或图片和我一起欣赏、讨论,我也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从各个方面来发现、讲述身边的美。渐渐地,他们学会了从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来欣赏和评价版画作品。

(三)亲近大自然,提高观察能力

听障孩子很愿意探索自然世界的种种奥秘,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在版画活动中观察力尤为重要,因为底稿的创作、材料的选择、拓印的方法等都需要仔细的观察。所以,我们坚持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到汉江公园或香溪洞等地去春游或秋游,从多角度去捕捉大自然的特点和美。比如:引导孩子们观察五颜六色的花朵;带领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落叶,感悟不同“落叶”的色彩、纹理,然后再引导选用落叶进行实物拓印。通过现场讨论,孩子们对选材的刻制和拓印方法等有了自己的理解,才会制作出不同内容且风格迥异的版画作品。

三、在版画教学中残儿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提升,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随着对版画兴趣的增长,孩子们的手脑合作能力、自信心、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在版画最后部分要拓印制版时,从开始的让老师帮助,发展到孩子们都能自己总结出如何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拓印出更清晰更美的画面,尽管孩子们的手刻疼了,变粗糙了,但他们对自己的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孩子们在版画创作过程中思维灵活,大胆想象,能充分利用版画手脑合作表现自己喜爱的主题,整个画面充满了童趣,从中体现了残障孩子自身的价值。

我校听障学生王波,初进校时是一个胆小、固执,又脏又自私的孩子,平时绘画不够积极。但有一次,我发现他的画在构图和色彩的运用上和别的同学明显不同,很有创意,我立即在课堂上表扬了他,并把他的画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观看学习,他心里很高兴。从此我常和他交流,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询问他有什么困难,他也很乐意向我诉说。他说将来想考残疾人美术学院。于是我为他买了很多美术高考的书和临摹工具,指导他加强绘画练习,为他考入美术学院打下扎实的基础,09年他顺利地考入长春大学特教育系学习艺术设计。

总之,在版画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通过版画活动,孩子们的自由探索、自主创作、自在发现、自我表达的能力得到体现。尊重孩子,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情感;解放孩子,让他们靠自己的手和脑去思考去营造自由的空间,那么,呈现在你面前的将是一幅幅充满稚气的最自然的、最精彩的“大师的杰作”。

版画艺术教学方法论文 篇10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自学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版画教育因为其自身特点,在国内外中小学教育中已广泛开展。本文就现有版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版画教学适龄者的特点提出了版画教学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表达、表现和协助等能力。

【关键词】版画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201-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越来越要求人才具有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因此,从客观上对现有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缺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提出了需要改变的要求。

而近年来,由于版画自身特性,即在构思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制作时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多人协作能力,版画教育逐渐被世人认可。版画教育已正式纳入欧美国家的现代美育教育中,同时也被教委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育当中。但现今的版画教学并未提升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对此问题的出现,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现有版画教学的模式;二是,版画教学适龄者(7~15岁的中小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一、现今版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版画教师是按照由易到难、由总体到细节的教授方式完成版画教学的。教学过程不会因个别学习者的喜好任意改变,适龄者的学习过程是根据外界制定培养目标来进行的,是按照一定教育计划来完成所需学习的内容。

因此,可以看出,现今版画教学注重的是对版画整个知识体系的传承。希望在传授具体制作方法,提高学习者手脑协调能力的同时,对版画的历史、适用范围和可以采用的手段加以介绍。就其本意是有利于学生对版画的全面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一周一次的课程,很难让学生在把握版画全局的同时,提高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最终导致“面面俱到,面面都不俱到”的现象。

二、版画教学适龄者的特点

现今版画教学主要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的学习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对事物的认知都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传承,学习具有间接性,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其学习过程是高效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人类几千年积累的丰富知识。但由于年纪的原因,其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实现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协助,教师需要对丰富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取舍。教师需要针对版画教学,寻找出一个合适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关于版画教学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就是针对版画教学自身的特点、适龄者现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所提出的,它主要是糅合了案例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优点而总结得到的。

案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案例为教学媒介,遵循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的展示和学生的分析探讨,形成教学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的样式[1]。其主要过程是:呈现案例程序,引出相关的知识点,归纳提出相关问题,解决相关问题。目的旨在对知识获取和对能力的培养。

其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事例分析作为主要的形式,学生从实例出发,通过分析问题、资料查询、归纳总结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的思维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版画教学。

任务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所谓任务驱动,是指通过完成一项或多项与学科相关的任务来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2]。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作为引导者监控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的全过程,并作出任务情况的反馈评价。

基于上述两个理论的特征,在版画教学中实现“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针对版画多个阶段的目标,将每个阶段目标细分为多个目标;通过对目标分析,拟定多个任务;通过多个案例教学任务达到版画教学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由教师拟定好一系列相关的教学任务;在开展某一任务时,教师通过展示某任务的结果和相关的过程(案例),使学生了解该任务最后的效果和实现过程,通过对案例的认真研究和模仿,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最后完成该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而学生除了在教师演示时需集中注意力外,其他时间均可自己安排活动。

参考文献:

上一篇:群文读写策略下一篇:能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