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何去何从论文七篇

2024-09-13

中国教育何去何从论文 篇1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简称《纲要》) 中,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五大改革思路, 充满亮点。

2013年11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其中包括四大改革方向, 这一次的改革目标包括———

第一,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校、重点班。而事实上, 这一细则在200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早已明确。

第二, 在高考改革方面又一次提到“推进考试招生分离, 建立政府宏观管理,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模式”。尤其明确细致地强调高考减少统考科目, 实行文理不分科, 英语科目实行一年多次考, 发挥学业水平测试的作用。

第三, 推进“管、评、办”分离, 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这是对《纲要》改革的进一步重申。

第四, 推进院士遴选与管理制度改革, 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由于院士评审、管理严重利益化, 改革遭遇利益阻碍。

这些目标未来能否落实, 还有待观察。

教育改革难以推进, 原因在于, 改革就是要求政府部门放权。以高考改革为例, 核心在于推进考试、招生分离, 打破考试、招生、教学一体化, 实行“中学自主教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社会评价”。而如果实行这样的改革, 其前提是政府将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 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 选择权利交给学生, 每个环节都是放权的过程。其中牵涉政府部门的两个最核心的权力, 招生计划审批权是教育部最为核心的权力。如果实行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相关部门将面临撤销。另一方面, 建立起学生自由申请大学的制度, 学生不需通过教育考试院投档, 该机构的投档权也将不复存在。由于涉及权力, 推进改革困难重重。在此情境下, 高考改革可能不会进行录取制度改革, 无法推进考试和招生相对分离, 而只能进行科目改革和分值改革。

目前基本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是, 统考只考语文和数学两门, 英语一年多次考, 计入总分。学生用语数英三门成绩进行投档, 全国各地实行“平行志愿”, 学生通过成绩排序进行投档。等级考核是高考科目之外的其他六门科目, 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门或两门, 成绩达到学校的等级要求后才能录取,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产生此类结果的原因, 在于学生的权利太少了。

因此要真正推进改革, 核心是建立新的改革机制。教育改革方案须由地方人大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而不是政府部门的单方决策。

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力量, 也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公民应具备参与和推动改革的意识。只有一线的教师、学生和身处其中的家长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并且坚持捍卫自己的权利, 学校依法办学, 才能进一步增加公民权利, 推进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何去何从论文 篇2

首先我对“中国现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这两个范畴的理解。因为迄今为止, 业内对这两个范畴在时间上划分没能达成一致, 而不同的时间划分必然会影响对其内涵的理解。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划分方法有两种, 一是将中国现代艺术划定为自20世纪初至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末至今则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一是将中国现代艺术的范畴定格在1979年至1989年这十年, 1990年以后中国艺术则步入当代。相比之下, 我更赞同后一种划分方法。因为在20世纪初期,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第一、二批留学生相继归国, 现代主义艺术也曾一度在中国画坛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和政治因素干扰, 致使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画坛长期处于边缘位置。而真正揭开中国现代艺术的, 无疑是1979年的“星星美展”, 一个由民间自发组织的画展。也许在今天回想起“星星”的作品, 印象深刻的寥寥无几, 甚至多数作品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 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因为它已成为中国艺术创作自由和展览自由的象征。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这光芒却是很快就消逝, 中国艺术滑向了当代。

一、无根的艺术之树

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 除了是艺术风格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之外, 更多的是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首先, 它有着深厚的哲学和美学的理论根源。19世纪50年代左右, 正值西方文化从近代转入现代的征兆期, 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伦理观、审美观, 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西方哲学也正进行着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型。现代美学理论发展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在理论构架、思想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仍深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并表现出了相类似的发展态势, 形成了完全不同19世纪的, 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和全新特点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其次, 一些原始艺术和异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也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日本艺术、非洲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和民间艺术等一些原始主义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平面化、抽象化, 以及色彩的纯化, 是对古典艺术追求三维视觉效果、追求真实再现的艺术理念的消解, 因而成为了现代艺术家摧毁古典主义的壁垒最有力的武器。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从各方面来看都可谓是水到渠成, 而作为中国现代艺术由于诞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缺乏人文主义传统。首先, 从文化背景上看, “文化大革命”的残余和旧有文化体制尚未清除, 新的现代本土文化还没来得及重建, 外来文化就如潮水般涌来。进入80年代以后, 西方现代艺术资料和观点开始进入中国, 一些专业刊物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其理论和流派, 各类专著也翻译出版。其次, 从创作主体上看, 作为现代艺术家, 他们的成长正处于十年的文革浩劫时期, 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形成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知识体系的不足使得他们对中国社会现实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缺乏理性分析, 因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崇拜和对本国文化盲目批判。

缺乏理论根基的中国现代艺术就如一棵无根之树一般, 注定了它终将在风雨飘摇中枯萎的命运。

二、非形式主义

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从纳比派到野兽派, 从立体主义到抽象主义等在半个多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形象不断简化和平面化, 色彩不断纯化的过程, 这也是西方艺术不断离开模仿和反映现实的轨道, 而走向艺术自身形式创造的过程。显而易见, 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 现代艺术重形式创造而忽视内容, 把点、线、面、色等形式要素的创新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随着现代主义艺术的不断推进, 艺术家们更加表现出了对形式的偏爱, 而形式本身在绘画当中具有独立性。而抽象主义的出现更加导致形式主义绘画走向极端, 艺术家们投入到了一个纯形式的艺术世界。

西方现代艺术的目的在于突破既定规范的束缚, 创造一种适合于西方现代社会的艺术语言体系。将之移植至中国时,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 我们看到了是另外一种演进模式, 在这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的不是形式, 而是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虽然作为形式主义发展巅峰的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主义的支柱, 但在追求理性精神和观念阐述的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中, 抽象的形式语言显然无法实现这个要求。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上的变革, 而是一种自由, 一种思想上的、精神上的自由。他们从自身的经历出发, 有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他们来说, 艺术不过是他们献身于思想解放的一种手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中国现代艺术是一种上升, 是一种超越。西方现代艺术所奉行的形式主义, 虽然是对艺术的一种肯定, 但形式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潜在的更深的意义, 忽视了艺术超越于形式之外的价值。

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中国现代艺术所具有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 在当代却渐渐被抛弃了。在文化政治媚俗和艺术商业媚俗的影响下, 风格化、形式化逐渐成为许多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当然, 他们的目的绝非“为艺术而艺术”, 而是“为市场而艺术”, “为金钱而艺术”。试想, 当艺术脱离了自身的发展轨道, 而并入经济的轨道时, 等待它的会是怎样的归宿呢?

三、走向边缘

我们应该看到, 西方现代艺术使艺术走出了教堂和宫廷, 而后现代艺术则使艺术走出了画廊和博物馆, 艺术正在一步步走近大众, 走进生活。

西方艺术步入现代阶段以后, 艺术日渐趋于平民化。现代艺术逐渐得到一部分有教养的公众的承认, 尽管这种接受还没有扩展到社会的底层。但至少已散播在中上层资产阶的圈子里。二战后, 现代艺术比以前更为公众所周知, 而且还获得了官方的支持, 艺术的传播不再是从一个又一个步骤缓慢地向外扩散, 而是新的各种思想从创新的艺术家那里直接向公众散播。同时, 大量

《霍华德庄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曾幼冰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霍华德庄园》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主要任务可被分为两大群体:男性和女性。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作品, 浅析小说的联接主题。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联接;和谐

20世纪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 通称E.M.Forster, 1879~1970) 自于190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天使望而却步的地方》一书以来, 备受争议, 尽管如此,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福斯特一生共创作6部小说, 其中《霍华德庄园》奠定了他作为一名文学大师的地位。

出版于1910年的《霍华德庄园》, 主要描述了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三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与纠葛, 来自上层社会的威尔克斯家庭, 来自下层的巴斯特家庭来自中产阶级的斯来吉尔姐妹。整部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在二十世纪初期英国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和心态。仔细阅读这部经典名著不难发现, 虽然人物众多, 结构复杂, 但作者将所有人物区分为两大类:压迫者和受压迫者。威尔克斯父子作为强权男性的代表压迫着斯莱吉尔姐妹、威尔克斯夫人这些女性和以巴斯特夫妇为代表的穷苦人民。在小说中, 斯莱吉尔姐妹、威尔克斯夫人这些女性不论是和那幢具有象征意义的老房子霍华德庄园, 还是实实在在的自然及自然界中的生物体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她们热爱自然, 关心动物;同时她们同情弱者, 愿意与不同阶级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并期望借交流沟通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她们的思想具有典型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思想流派产生于1970年代, 是生态思想和女性主义的相结合而产生的, 它相信对女人的压迫与自然

介绍现代艺术的书籍出版, 这些书有助于教育公众, 反之又助长了公众对展览的欲求。

中国社会缺乏的也许正是这种艺术传播的良性循环, 从而使得艺术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如果说西方现代艺术走出了博物馆、画廊的话, 那么中国现代艺术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开端的“星星美展”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展览馆而走向广场, 走向街头的展览, 展览盛况空前, 出现了数千人集体围观的热闹场面。然而,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在街头的展览被有关部门认为是“非法集会”而被强制取缔, 又正是这个被认为是“非法集会”的展览在数日之后又得以公然于世, 在国家美术馆的宽敞大殿内合法展出。

艺术的边缘化状态, 在现代时期就已显现, 到了当代更是愈演愈烈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我国民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普遍低下, 迅速发展的电视和网络等新的文化传播媒介夺走了人们的视线, 并取代了美术许多功能, 使得美术的地盘大大萎缩等。

进入90年代以来, 在一批理论家和画家的努力下, 中国艺术走上了一条既有本土文化特征又有市场前途的艺术之路。艺术与市场这两个有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后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前者的评判标准。其结果是整个艺术界的道义感日渐滑坡, 社会批判良知逐渐丧失, 艺术理想被金钱吞没, 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的隔膜日益加深。

结语:不是结局的结局

89中国现代艺术展匆忙的、并不情愿的为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画上了一个并不完满的句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这个展览与作的退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者考虑性别歧视、对自然的控制、种族歧视、物种至上主义、与其他各种社会不平等, 之间的交互关联性;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 (anthropocentrism) 和男性中心论 (androcentrism) , 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 并认为这一思想来自人统治人的思想。它批评男权的文化价值观, 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

生态女性主义批判西方世界中的等级二元论及统治逻辑, 并指出正是这种思想逻辑导致了男权中心的产生。将自然与文化区分开来, 将生理 (动物) 世界与社会 (人类) 世界分离, 将男女两性予以区别, 以及跨文化的观点, 将女性与自然、繁殖、物质、他者性归为一类;将男性与文化、生产、形式、自我性归为一类;这本身就是西方男权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是为贬低和强奸自然和女性寻找合理性。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是把世界当成狩猎场, 与自然为敌;女性则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 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 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这正是生态运动的最终目标。生态女性主义主张自然世界与女性主义精神的结合。同时, 生态女性主义还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 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 不同性别、种族、阶级的人本无高下之分, 应该一律平等。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二元对立的理论, 反对将人与自然分离, 它强调所有生命的相互依存, 将社会压迫与生态统治的模式两相对照。它是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女性主义回应, 主张积极改善女性与环境的状况, 并且认为这两项任务是息息相关的。值得一提的是, 生态女性主义虽然反对和批判男权中心主义, 但并不是要建立绝对女权主义, 它的

为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开端的“星星美展”何其相似, 同样是民间自由组织的;也同样是作为反传统、反体制、反学院的先锋艺术作品在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正襟危坐。这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运动, 甚至可以说是一切反传统、反体制的前卫运动的一个潜在的危机, 那就是它从一开始, 在实践和思想上就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注定了最终被“收编”的命运。近年来红红火火的双年展, 不正是前卫艺术与中国文化体制的“完美”结合吗?

西方现代艺术是在对抗中走向极端直至灭亡, 中国现代艺术却是在妥协中求得生存。数月前, 成都双年展隆重开幕了, 然而, 当我走在诺大的展厅里时, 看到的却是观众寥寥无几的悲凉场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国际艺术市场上的卖价一路攀升。我不知道应该为中国艺术家感到庆幸, 还是应该为中国艺术感到悲哀, 只觉得耳边回响着一个遥远的声音:“我们是谁?我们从那里来?我们到那里去?”

摘要:本文从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出发, 顺着历史的经线, 从当代艺术脱胎其中的现代艺术中寻根溯源;并沿着地理的纬线, 将中国的现代艺术放在西方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加以透视, 以期为探寻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提供某种启示。

关键词:中国现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易英《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中国现代美术思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2]爱德华·卢西·史密斯《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 陈麦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3]河清《现代与后现代》,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4年版。

中国商道何去何从 篇3

全球化背后的中国商业文明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成为全球经济的共同命题,德国的世界杯成为全球的体育狂欢节日,全球化正随着商业的触角延伸到政治、体育、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全球融合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纵观中国经济近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全球化的经济趋势,得益于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低廉的劳动成本所获得的成本优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贸易顺差。

作为5000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商业文明同样源远流长,更是在唐、宋、明时期成为世界贸易的开拓者和先锋,成为世界商业文明的领先者。但是近百年的屈辱和落后,中国的商业文明在全球经济中一度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而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国力上升的支柱,中国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文明再次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商道是企业家和企业最基本的商业信条和原则,源自于企业处理自然、伙伴、员工等最基本的哲学准则,源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内涵和新时代的现实需求。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经济没有优势,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片土地上所繁衍出来的商业文明。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轨迹,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国时期的政道和商道合一的时期,建国后,由于我国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是计划的市场,这一时期,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由政府任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冒险和机会把握阶段,这一时期,百业待兴,遍地是黄金,比的是你有没有看到、有没有胆量,这一时期,在商业眼光的背后,还需要具有不懈的商业追求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品质;三是加入WTO后,理性回归和全球化所带来的商业创新和融合阶段,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有三种力量最可怕,一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二是永不磨灭的犹太人精神,三是中华民族的同化力量”,同化意味着融合和创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企业家精神如何进行融合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命题。

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挑战

全球化正对中国企业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更加融为一体。资料显示,跨国公司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的50%以上,财富集聚的背后是资源、科技、人才的集聚。从显性的层面来看,是企业融资方式的全球化,是企业市场的全球化,是企业资源整合的全球化,因此,需要企业家的管理、视野、胸怀更为全面、更为开阔。对于中国的企业家而言,实现全球化生存、全球化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康庄大道,需要解决管理粗放、核心竞争力缺失和国际化视野短缺三大问题。

管理粗放是中国现有企业的普遍缺点。导致中国企业管理的粗放,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法制规范的不足,也根源于中国市场经济历史的短暂。比较西方的企业史,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后来的企业管理及现代的文化管理,历经上百年的时间,法制观念、职业精神和契约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西方企业现代管理的强大社会基础。而中国的文化,源自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融入了民族文化血液中的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精神,但是也造成中国的企业家普遍的法制管理不足、伦理规范有余的集体性格。同时,由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机制比较缺乏,也致使中国的企业对企业家本身的过度依赖,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够科学,家长制、家族管理非常普遍。

核心競争力缺失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又一挑战。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依赖于企业家对机会的把握能力,而非建立在机制、流程的基础上。判断企业家精神的是非成败,不能简单归结于企业家本身的个人能力和魅力,而是归结为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更多是建立在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端优势上,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周边国家如印度、泰国等已经对中国的成本优势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随着全球产业的转移,中国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作为经济基本单元的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则是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如同可口可乐的全球品牌文化优势,SUN的技术创新能力,宝洁的市场创新能力,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思维就是力量,视野决定高度。一个企业家的胸怀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高度和规模。福特的“让每一个人都有车”造就了福特的规模和发展,三星国际化视野造就了三星的不断攀升和发展,张瑞敏的民族观念造就了海尔艰难而坚定的国际化步伐,企业家的精神追求往往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全球化的经济要求企业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发现市场,乃至进行全球并购,实施全球资本运作。

全球化背后的中国商道的融合和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熊比特认为,企业家的创新变革推动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原因。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的注重质量,到90年代的追求卓越,再到现在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和发展,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和社会认同度越来越高,企业家精神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步入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中国商道的融合和创新也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的融合,随着跨国企业的足迹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西方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成为全球企业的学习典范。而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西方所不具备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日益强大,源自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成为西方企业学习的典范。归结起来,各国的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和吸纳,全球文化的融合正成为新的趋势,环保、责任、员工关怀也成为全球企业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没有融合的心态就无法学习他人之长,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商道的融合,不是简单的舍弃,而是一种根植于本身特征的集百家之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流程,但是中国还是没有出现一家通用、没有出现一家微软、没有出现一家可口可乐。因为,流程可以学、模块可以学,但是在管理背后的文化并非一蹴而就。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在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变革导向,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创新才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全球化之后的根本发展方向。从“made in China”到“innovation in China”才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兼容并蓄,开放整合的基础上,在多元文化的交融、整合中,不断获取综合创新的活力,是企业不断超越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投入的多少、创新机制的优劣、创新政策的支持,更取决于企业家对企业创新的追求和意识形态,也就是综合的创新活力的大小。

中国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 篇4

当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悲剧!

悲剧一:

《义务教育法》执行的力度依然不够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声声说要搞全民义务教育,有消息说还要把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要是再来个终身免费教育且不更好,可是以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实力,这现实吗?先不说免费教育的事,就当前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来说,从法律颁布至今,有多少边远山区的孩子能够真正享受这份特殊的礼物。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初中阶段的全民义务教育仍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悲剧二:

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为了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浪潮,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又有几个。大多数学校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暗地里却拼命的抓应试教育,抓升学率。如果哪个学校真正的实施了素质教育,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因是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考试,而考试的结果就是分数。当每年的高考或是中考成绩公布时,也就是这所学校悲剧到来的时候了,而那些暗地里狠抓应试教育的学校却因为成绩突出受到教育部门的表彰,主管部门高兴,学校高兴,家长高兴,简称“三高”。在这里我想问:为什么同样是搞素质教育,却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是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还是只喊喊口号?为什么老老实实搞素质教育结果反倒挨批,让人鄙视。试想如果大家都老老实实搞素质教育,结果又将怎么样呢?

悲剧三:

教育不公的现象将越演越烈

一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这里引用论坛里的一篇文章《用金钱堆出来孩子的未来》,全文如下:

“ 寒门再难出贵子,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钱,胎教、早教、兴趣班等等都需要花钱,一个刚满五岁的孩子,在教育的投入上已经有六位数,现在小升初考试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英语,这都得家长花钱上培训班。

以某重点高中来说,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985高校,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经商最差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村打工家庭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负责的家庭,“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上名校,但他们付出的努力,所吃的苦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面对城市学生,基本丧失竞争机会。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条件艰苦,能来上学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农村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在农村连幼儿园都没有,学校待遇差,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育资源不公平等等造成“寒门难出贵子”,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底层向上流动的阻力变大,从前穷人的孩子忙读书,到穷人的孩子不读书转变,“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已经过时了,社会当如何调整政策和规则,减少这种现像发生”。

在这里我还想说几句,那些考入北大清华的,有几个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出生,又有多少来自边远地区、平困家庭。当然不是说绝对没有,只是数量有限。

二是郊区与城区的差距,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城市,甚至是只隔一条道路,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何?难道仅仅是因为划分界限的那把尺子?令人费解啊!别的城市且不说,就拿我所在的贵阳来说吧。如果生活在郊区,将会给孩子的升学造成很大的障碍,当然我指的是普通家庭。教育部门会有意打乱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设置很多条条款款限制郊区孩子进入优质学校就读。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就近入学(这可能也是全国的一个通病),这表面上看起来倒像是为孩子着想,其实不然。如果你生活的周围有一所像样的学校,那算是孩子的运气好。可如果是一所垃圾学校,那将是这个片区的巨大悲剧,因为你别无选择。但对于政府官员及有钱(权)有势的家庭来说,这些就不重要了,他们有的是办法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出了这么一个用来对付普通市民的“良策”。

(二)是不能与城区孩子一样选择心目中理想的高中,除非你孩子的成绩处于顶尖水平,教育部门每年会给出几个统招生名额。光有这个还不行,你还得花钱找关系要到名额才行,否则也只能就近入学或者花高价了。

(三)是配额生名额分配限制,如果你身边确实就是一所垃圾学校,而你又不愿意看到孩子的学业荒废,你可能会花高价让孩子转入读私立学校。这应该也是人之常情,可你万万没想到教育部门会出“高招”收拾你,规定没有在片区规定的学校续读完初

二、初三的学生,不得享受配额生名额分配,统招生那有限的名额你又拿不到,到头来只怕是有苦没处说。

按照当前教育改革的模式,未来私立学校将异常火爆。原因很简单,很多家长在走投无路时,会将孩子的前途寄托于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也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且会因为选择的人太多而非常吃紧,这又将出现另一个“三高”。一是门槛高,二是学费高,三是应试教育比例高。

此时此景,我只会感到悲哀和无奈。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甚至连什么叫配额生都不知道,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就没有这种说法。现在倒好,教育改革,新名词、新手段、新花样层出不穷,高深莫测。

中国商学院何去何从 篇5

近年来,国内各大商学院几乎都在走着相似的国际化道路。其中包括争相进行三大国际认证,大量引进具有海归背景的教师。学术成果以美国权威管理学杂志计算,与国际著名商学院联合招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大规模选送青年教师去国外进修,每年在国内举办数百场国际研讨会……然而,这样的国际化真的符合中国自身需求吗?

现如今,谁拥有一张名牌商学院的毕业证书,谁就在通往成功之路上多了一张通行证。“文革”结束后高校的复兴也带来了中国商学院的新生。各大学开始重建、新建商学院,中国的商学院30多年来逐步做大做强并开始与国际接轨。

市场对MBA毕业生并不如前几年那样众星拱月般地喝彩。中国的商学院越来越显露贵族化倾向。商学院慢慢成了“官二代”、“富二代”秀“肌肉 ”的T型舞台,或者是泥胎镀金、脱胎换骨的乐园。当商学院办成企业家的俱乐部、变成求学者的第二“网球场”;当办学者、教学者、求学者的利益链无限凸显时,市场对其自然越来越疑惑。商学院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也成了问题。

任何舶来品都要经历一个水土不服的过程,“橘生淮北则为枳”,商学院在中国也不能免俗。在中国商学院不断追求各种国际认证的同时,中国企业界却离商学院越来越远。甚至有企业界人士调侃称,“商学院的教授就是把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说得谁都听不懂。”而从当前各种EMBA、EDP项目的现实情况来看,前来上课的老总们、副总们比起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似乎更倾向于建立人脉、拓展业务、寻求合作。项目课程就这样变成了“企业家俱乐部”。

商学院以培养企业家和管理者精英为重任。与其问中国商学院何去何从,不如问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中国教育何去何从论文 篇6

—金融科学学会学术领航大课堂第十八讲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晚18点30分,金融科学学会学术领航大课堂在2101教室顺利举办。今天的主题是“金融谋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金融学院的胡乃红副教授为我们进行这场关于危机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的讲座。虽然由于场地租借和设备出现一些小状况,讲座开始有些延迟,但是同学们激情不减,胡乃红副教授的精彩讲述使现场气氛活跃,整场讲座顺利进行。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银行业面临的环境巨变,二是就此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战略。胡乃红副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图表分析向我们揭示了金融业潜在的金融信号失真和体制格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指出中国银行的方向和关键。指出中国银行业对外要走国际化道路,对内要走市场化道路。关键即内在要强化治理结构,外在要改善金融环境。胡乃红教授尤其强调金融业的软环境建设,其一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其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胡乃红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提出的问题引人深思,探讨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本次讲座持续时间不长,却有着充实的内容。同学们不仅从中得知了银行业目前的发展状态和战略,更是加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正如胡乃红教授提出的本次讲座的抛砖引玉性,本次讲座重在提出问题,鼓励更多的学生从单纯的书本知识走出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发展现状,能够做到真正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以致用。

中国教育何去何从论文 篇7

然而,我国去年以来的稀土出口配额根本没有用完,原材料案中被诉讼的铝土和锌也一直没有出口。市场供求表现与欧美诉讼的矛盾之处表明,欧美并非只盯某一种资源在某一阶段的市场,而是长远战略布局,直指我政策核心。中国资源类产品正陷入国际社会的深度博弈之中。

原材料案裁决成为欧美发难的借口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现行的稀土出口政策和九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大同小异。欧美一旦起诉,后果同样堪忧。

2月1日,中国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钢表示,中国随时准备着按照世贸规则和程序,应对稀土出口争端。李成钢指出,涉案的九种工业原材料的出口管理模式与稀土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性,因此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分析有一定的参照价值,但中国对稀土的管理不再采取单一的贸易政策,而是更多地通过产业政策、环保措施,全面地规范国内的生产、消费以及稀土出口。

欧美等国对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一直心怀不满,去年美国、墨西哥等国就曾向WTO提交备忘录,称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贸易保护,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制度。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院长张汉林介绍,当年就上述九种原材料案,美国和欧盟联合要求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展开磋商。中国则认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权利是不容侵犯的,出口限制措施并未违背WTO的规则和入世承诺。

有专家表示,中国入世谈判时,我们列了一个允许征收出口税的资源类产品清单。现在看来,这个清单中的产品不仅数目少,很多该列入的,比如稀土就没有列入;而且出口税普遍定得比较低。

欧美的长远战略布局

据悉,这次稀土被推向WTO仲裁舞台,被指责违反世贸规则的关键部分是“实行出口配额”。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稀土正在以31%的储量支撑着世界90%的用量,而且价格非常低廉。为保护稀土资源,我国对稀土出口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实行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商务部会在每年年初和年终分两批公布获得配额的企业和配额数量。为了从稀土大国变成稀土强国,2011年年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稀土产业规范性政策,稀土价格一度出现大幅度上涨。出口限额的调整更是让欧美等国甚为不满。

去年12月17日,商务部公布了2012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尽管去年实际出口量远低于出口配额量,但2012年的出口配额总量仍与去年基本持平,已经顾及国际需求及相关压力。据估算, 2012年全年稀土出口配额量应为31130吨,比2011年增加946吨。

业内人士表示,西方国家坐拥稀土储备和技术,而为了环境成本减少开采或者不开采当成了没有稀土可采,而反之,中国在付出了高昂环境代价的前提下,稀土却以极低的价格卖了出去。

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德国企业家座谈时就再次提及稀土问题。温家宝说,过去几十年中国大规模开采稀土,当时不懂得保护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稀土价格确实卖得很低。即使到现在,我们开始知道稀土应该维持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依旧以不到世界50%的稀土储量来供应全球90%以上的稀土用户。

温家宝强调,中国政府在处理稀土问题上对外国企业没有歧视,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在稀土的供应上,对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标准和数额是一致的,是同等政策对待的。

2011年1月至11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4750吨,仅占全年出口配额总量的49%,大量出口配额没有使用,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用户倾向选择替代品。

目前出口配额不是“不够用”而是“用不完”。据了解,和此前天价配额“一票难求”的景象不同,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稀土价格大幅跳水,稀土出口已经开始降温。

“如果一个人需要3个馒头但是商场只供应1个馒头,这个人自然会控诉;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个人需要1个馒头,商场供应3个馒头,这个人为什么还要控诉?”稀土行业一位资深人士称。

有色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除了稀土以外,这次WTO诉讼我国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其中的铝土矿根本没有出口,锌也没有出口。国外对中国原材料的申诉很多都是“无中生有”。

种种迹象表明,欧美并非只盯某一种资源在某一阶段的市场,而是长远战略布局,直指我国政策核心。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钢表示,针对原材料案,美欧墨在三个方面发起挑战:一是部分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二是部分产品的出口配额;三是我国配额分配管理、出口许可证、出口最低限价、配额招标方面的管理措施。前两部分针对涉案的9种工业原材料,而最后一方面“剑指”我国工业原材料、资源类产品的出口管理模式。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傅东辉称,本案的关键问题,即GATT第20条为何不能被援引的分析过于简单。“如此关键的问题在裁决报告中只有不到2页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则表示,中方尊重WTO的裁决,但是裁决本身有偏袒欧美利益的嫌疑,本案也暴露出争端解决机制的公正性问题。

原材料出口管理改革待推进

有专家表示,如果WTO裁决后中国不作出改变,原则上利益相关国有权采取“贸易报复措施”。据悉,为应对WTO裁决的影响,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已经召开了应对会议,研讨调整原材料出口管理政策。

在2月16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中国已注意到世贸组织最近发布了美欧对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上诉裁决报告。他称,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规则,信守承诺。中方将认真评估世贸组织的裁决,并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管理。

沈丹阳特别指出,如何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世贸组织规则允许成员采取必要手段来实现保护资源环境的政策目标。

沈丹阳强调,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资源,近年来加强并不断完善对部分资源类产品,特别是“两高一资”产品的管理。

傅东辉也表示,不妨把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的裁决看做深化国内改革的动力,借此机会适度推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

有专家表示,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应高度关注我国贸易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议在进出口环境关税、市场准入与准出、投资等环节增加环保“阀门”。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以征收出口环节环境关税的税金设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同时可以设立外贸企业环境友好奖励基金;建议相关部门深入系统研究建立完善基于资源环境保护目的的市场准入准出制度。

相关链接

WTO裁定中国原材料出口违规案

2009年6月23日,美国和欧盟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等九种工业原材料的出口限制保护了本国的企业,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墨西哥随后也加入这一争端。去年7月5日,WTO专家组初步裁定,中国限制上述原材料的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的措施不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有关世贸规则。随后中方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上诉。

上一篇:滚筒式捡拾装置下一篇:塑料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