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刍议论文十篇

2024-09-10

培养语感刍议论文 篇1

一、英语音标教学对于干培养的重要性

1.学习英语音标有助于单词记忆。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之一,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单词、生词需要学生们记忆。不会英语单词可以说注定在英语学习道路上寸步难行。和中国汉字完全不同的书写系统令学生在死记硬背中头痛不已, 很多相似单词让学生在书写时漏洞百出。学生在认识单词时基本都是靠模仿教师的领读和发音的模仿, 或者靠标注汉字的方法来进行记忆, 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一段时间以后发音千奇百怪。这样不仅违背了英语单词的发音原则, 也不能为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提供帮助。

2.学习英语音标有助于增进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面临着学生不爱学习英语的困境, 但究其原因, 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 是因为单词拼写、单次阅读和英语听力过于困难造成的, 一个陌生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 没有一个系统基础的教育为他们打开大门何谈兴趣, 这就是他们在课堂和课后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的原因。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 学生将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进而厌倦英语学习。所以, 音标教学就是一把打开学生学习英语大门的钥匙, 如同汉字拼音一样在英语学习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能够让学生重新获得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学习英语音标有助于培养英语语感。英语语感是指学生对英语语音、语意及语言感情色彩的感触, 是对英语语言领悟、推断和联想的能力。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但其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听和说, 能够准确的听语言的发音和准确的说出单词, 是培养英语语感的前提。而准确的掌握英语音标不仅可以做到发音准确, 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语意, 理解他人的意思。更重要的是, 可以培养英语语感, 使单词记忆变得简单。通过音标学习, 可以扎实学生的音标知识, 加深对英语字母组合规律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单词拼写的水平, 改善学生的单词记忆和拼读能力, 扩大单词储备量。让学生能够有准确的发音和较高的听力水平, 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 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通过英语音标教学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1.采用多种形式的音标教学。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 教师应积极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天性, 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把枯燥单调的音标教学变成一件生动、有趣的事情, 为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奠定环境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辅助教学工具或者开展教学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辨能力, 或者引进各种英文歌曲、英文绕口令, 加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创造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学习氛围。在英语教学中采取丰富的教学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英语反应能力, 在真实活跃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使学生的英语语感得到锻炼和提高。

2.加强学生的口语朗读能力训练。语言的教学, 非常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借以锻炼书面文字和语言发音的紧密联系, 锻炼学生对于发音和文字的敏锐程度和反应能力, 促进学生预感的形成。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 要总结音标和英语发音的规律, 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的拼读。通过朗读训练的进行, 可以加快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规则的掌握, 巩固教学成果, 有机的将音标与发音教学结合, 保证音标教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流利性, 及时的纠正学生的发音, 使学生将单词的发音、字形、语意相联系。是学生养成有感情、有节奏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从而养成良好的英语预感。

3.借助多媒体强化英语音标教学。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进, 英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英语音标教学, 使抽象的音标知识和发音方法变得形象和具体, 以便于学生有效的对记忆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中的图像、文字声音等教学元素, 能够全面的刺激学生的眼、耳、口、手, 使学生综合发挥自身条件, 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有效的学习环境中, 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结论:目前的英语教学中, 音标教学与语感培养的方式众多, 但究其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音标是学习英语发音的基础,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良好的英语语感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英语语法和语言词汇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通过多样的英语音标教学, 使英语教学变得精彩, 夯实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 有效规范学生发音和准确性。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为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才能切实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凤春.如何做好初中英语音标教学[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培养语感刍议论文 篇2

通过培养语感进而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在朗读中领悟情感

如何培养语感?听、读是基础, 是关键。听, 范围有限;读, 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 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 阅读不是单向输入, 而是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时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 并不自觉, 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 凝聚起来, 进而燃烧起来, 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教师通过范读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 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去读文章, 能理解的地方自然读得流利且感情充沛, 不理解的地方读起来感情干涩, 甚至有时还会结结巴巴。教师就可以看出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三分诗七分读” (苏东坡语) , 朗读不仅可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而且会把文中的意象进行组合, 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 感受语言的意蕴美。叶圣陶先生曾创造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设身处地, 深入文内深层的情感世界,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沟通的欣赏境界。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文章的主旨句, 有的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干巴巴地读过去, 就会造成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先把句中的语气词“啊”带着感情, 拖长音调读一遍, 再去掉“啊”读一遍, 比较一下效果有何不同。从而得出结论:一个“啊”字饱含着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之情, 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此奠定。又如《荷塘月色》, 先让学生浏览全文, 再进行感情范读, 把课文读“活”, 并随着文章的感情, 运用高、低、快、慢、轻、重、停顿及语调变化, 读出文章的基调和韵味,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 再从课文中寻找出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的反复点拨, 学生便能逐渐领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 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 这样就把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感情的体会、诱发有机地结为一体, 达到准确把握作品内容的目的。

二.在品读中体验情感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文中的语言文字无不负载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 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当它作用于学生时, 就会唤醒、激活学生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世界, 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

以情激情, 注重情感教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谈到她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于漪老师说得好, 因为, 要学生动情, 教师首先要动情, 运用教学手段和艺术, 给学生创设一种与学生年龄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把这个情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去。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蓄积学生的情感。因此,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一定要以情动人,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来打动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之思随时移, 情因物转, 让学生能够领略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两首诗中都有“月”、“霜”, 透过“月”、“霜”表达了作者缅怀故乡的悠远感伤的情怀。就是同一位诗人, 也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蕴。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表达了秋夜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 相应地产生情绪、语言、声调的种种变化, 做出时憎时爱、乍忧乍喜、或褒或贬的不同反映的评价, 使学生产生“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 由此改善学生的性情, 引导学生深化审美感受。

探讨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 挖掘作品颇具张力的语言美是品读中重要的环节。行走在文字的奇异风景之中, 徜徉在诗行的层峦叠嶂之间, 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时, 特别讲究情到韵至, 甚至一字传情。如郑谷改齐己的“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 (《早梅》) , 突出了骤然发现早梅的惊喜之情。对称句整饬醒目, 平仄压韵, 或对比, 或反衬, 往往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如《我的空中楼阁》, 在写小屋时说“左顾有山外青山, 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 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左顾”“右盼”言视野之广阔, “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言心目之逍遥, 把对小屋的无比喜爱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在悟读中升华情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我们就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 让学生学会琢磨、分析, 从而实现对语言情感的准确领悟。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 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 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沟通, 达到“物与神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抒发的感情、论证的事理在情感上和谐共振。若无情感的波澜, 缺乏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 即使教师的分析再细致周密, 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也无法深入。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 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 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情境教学十分强调开发情感效能。

“情境”自然包括“情”和“境”。“境”是指客观事物, “情”是指人由客观事物引发出的“主观情感”, 这种主观和客观的融合,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主观情感反复作用于客观事物,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去逐步获得知识、技能与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土壤里。”当学生懂得称颂美好的事物, 抨击丑陋的东西, 嘲讽可笑的对象, 哀怜悲惨的命运时, 实际上已经在这些情感的判断中, 渗透了对世界的认识, 获得了感知和评判生活的能力。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期望的。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以境动人”。

《庄周买水》一文, 学生初看此文语言也许无亮点。但老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文章描写女秘书的句子, “留着披肩发, 两手一耸, 说:‘sorry……’”。学生可能顿时体悟到刘征用语高妙, 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 寥寥数笔, 刻画了一个时髦的女秘书形象。又如鲁迅的《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 “掏”字传神写出了钱被藏得极深, 从中可以看出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艰辛等, 所承载的分量意义极重。从表面上看, 我们在词句上下功夫, 咬文嚼字, 实际上是品味作者如何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有了这样的体悟, 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到语言的妙处。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中的情境性。学校、班级情境中的各种因素, 比如环境、课堂气氛、音响效果等等对情感的产生有综合性的作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创设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如讲课总是富有表情, 从不板着面孔;提问精心设计, 且符合各类学生的水平。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让学生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还应当注意活跃课堂的民主气氛。鲁迅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北京大学讲《红楼梦》时, 曾幽默地提问说:“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当时有学生反问他说:“周先生, 你爱不爱?”鲁迅并未生气, 反而从容坦率地说:“我嫌她哭哭啼啼。”师生之间有趣的对话,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需要, 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语感教学中所呈现的境界, 归根到底, 是去追求情感意识的情致。而这种情致又必然与心灵情绪或衔接或融合起来。这种心灵情绪也许是旅游者站在客舍门前的一次轻微的敲击, 也许是飞腾于海面上海鸥的清脆的鸣叫, 也许是穿过泰山之巅松柏间的风声, 也许是宇宙深处的一声“鹤哨”, 它不仅是给我们传达一种交流的信息, 传递人与人之间在文本意识上的一种衔接。更重要的是, 让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 生动性, 富于朝气的生命的气息。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的过程。语文学习, 通过语感丰富情感, 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语感刍议 篇3

一、在自主阅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默读是各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阅读训练,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突出了朗读和背诵的要求。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均把朗读和背诵放在第一序列,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如果都能借助于熟读、朗读、背诵以及其他方式的阅读,使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语言形式和思想情感人眼、上口、进耳、沁心,与文本和作者同喜同悲、人情悟理,自然就能提高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首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增强自主阅读的效率,在此基础上,还要整合教学资源,利用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给学生创造广泛接触和阅读语言材料的机会,让他们多读适合其年龄特征的书籍,促使敏锐语感能力的形成。

二、在语言情境的体验中培养语感

在具体语境体验中培养语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就书面语言的学习而言,一篇篇文章的情节、人物、思想、情感,就是最佳的语境。从语文素养的构成系统来看,在语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从语言材料(课文,课外读物)里感悟形象,体会意境,品尝韵味,获得情绪的感染和精神的提升,使他们对文章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初步形成敏锐的感受力。例如,,学习《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边朗读边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为视觉艺术:“花木茂盛,蝴蝶翻飞,五彩缤纷,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这样反复诵读,驰骋想象,就能品出“文中美”,悟出“文外意”,被课文所感染,同时,语感的培养也就在其中了。

三、在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中培养语感

培养儿童对母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是较快形成语感的催化剂。我们必须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愿意学习语文,喜欢学习语文,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积极情感。从内容上说,要给他们选择“可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在驰骋的想象天地中,在广博的科学探究中,在与文本人物的情感交流中,爱屋及乌,喜爱阅读,喜爱语文。从形式上说,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比如,教师范读、配乐读、齐读、小组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都是小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另外,在学生语感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也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高质量的指导性范读,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讲述,都能对学生的语感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在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中培养语感

目前,小学教材中所选课文和阅读背诵材料,大都语言规范、意境优美,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背诵与积累。教学中,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大阅读背诵的力度,加大学生语言材料的存储量,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为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积累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积累的语言如果不在实践中运用,就会遗忘甚至消失,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多为他们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提供运用语言的时空。此外,要利用好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在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把学生的语感培养落到实处。

语感教学刍议 篇4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感的性质、意义和训练,说一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 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 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 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 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 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 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读巴金的《灯》,便会从作者“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 的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出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领略到作者在抗战的年代向往光明与胜利的信念,造成丰富的 语感。

(五)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 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 切的语感。

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甚至“非理性化”,但仍可将它作科学的、辩证的分解,从而分项确定其 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

(附图 {图})

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存不存在语感呢?很多人可能将“感”狭隘 地理解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其实,这里的“感”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播音员、 相声演员的“说感”超出常人,作家的“写感”高出常人。教学的失误往往表现在对不同类型的语感训练厚此 薄彼,学生则常表现为语感强弱的殊异。

跳出听、说、读、写的“老四项”,也有人把语感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一个人的 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 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 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语感并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 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二、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他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 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这还值得研究)其实,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 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 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和提出加强语感训练的课题,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是由语文性质决定 的。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 、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 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 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第二,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 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 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是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 文教学大纲》关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规定。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

从各地实施的经验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 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 篇章结构的详尽剖 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 ;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第四,应该纠正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 端。

三、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 * *

课、书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

* * *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 ,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

第一是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 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要记的东西 ,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 ,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 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第二是强调诵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 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 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 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除诵读与朗读外,还要加强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样也才可能对语言有时间去进行涵咏、揣摩。

第三是凭借生活经验获取语感。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 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 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

第四是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语言行为的主体 ――即语言的使用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作者)的内心,他的 情感和思维。举个例吧: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而非得分开说不可呢?显然作者(鲁讯)说这句话的意图不在于介绍树种,而在 于表达出另一种意义:孤独和寂寞。其意图在于表现枣树(它的象征意义是革命者)在孤寂中的顽强意志。语 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第五是细体味,深领悟。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 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例如,学习王维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教师要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抓住“深林人不知”中的“人”字,是谁 ?是诗人,还是外边的人。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到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沉浸于大自然,浑然忘我,以至不知不 觉明月已爬上树梢。诗句体现了诗人沉醉大自然的心态,从而悟到其写法的妙处。

其次是语感分析。

同是语法感,1994年语文高考第3题要求考生挑出四个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句,许多考生用语感解题, 通过目测,就锐敏地识别“七百多个岁月”“染指金牌的项目”是搭配不当;“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 诣很深”为用词不当;只有“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一句,才是正确的。 但有时对词语的超常搭配、组合的感受判别,就必须进行语感分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 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 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 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 的语感。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 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 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 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使用任何语言材料都对语感获得有帮助,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的主旨,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 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

为了把语感训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创设语言基础训练课、教师指导品读课、学生自读涵咏课、书 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课等课型。

加强语感训练,必须采取“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其核心是多读。新《大纲》对阅读 训练规定了18项具体要求,因为这是学生进入语感训练的必由门户。有人把语感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概括为“ 四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体会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 语情。”这是不无道理的。

在语感教学中,笔者也认同要逐步建立训练的总体序列,以免雷同、重复和不科学等弊病。新《大纲》( 初中)遵照6册(四五学制8册)新教材,逐次培养语言的描摹、解说、论辩、实用和欣赏能力的序列,是可行 的,也是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的。

语言是载体,同思维、感情密不可分。我们要加强研究语感训练如何跟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情趣等 方面统一起来。

培养学生语感 篇5

一、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 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 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 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讲课使用大屏幕展示草原的美丽景色, 再配上音乐, 简述课文内容, 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 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 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 使其对语言文字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 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 “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升华学生的情感, 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三、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 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 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僻, 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 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 有湖水, 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 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 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四、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 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 小鬼说:“你先走,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 所以朗读起来比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 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句式练习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 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 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 (蓝) 的, 海也是 (蓝) 的, 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 (棕色) 的机帆船, (银白色) 的海鸥, 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 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 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谈学生语感的培养 篇6

什么是语感?王宁在《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中指出:它是人对某种语言的自然感觉, 是生理和心理的综合产物, 语感的最高程度是:人们可以不用翻译、不用理性分析、也不辅之以其它手段, 而按正确的语法规律说出一句句的话来自如地应对交际。当别人的话语中出现语法错误时, 也可以敏锐地觉得别扭而自然地为之纠正。到了这个程度, 人不但不假任何手段地用这种语言交际, 而且可以直接用这种语言来思维。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 都具有对本民族语言最高程度的语感。

怎样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和积累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生活中积累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 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让他们对每一天的生活都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 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 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低段重在词语的积累, 简单内容的事件描述;中高段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 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 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如:只要说到公鸡, 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公鸡的特点, 好斗的鸡、生活中带着一群母鸡的公鸡, 其特点各不相同。春天里欣赏的景色, 应该是那样的美丽;夏天里看到的是那样的充满无限生机;秋天里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色;冬天里出现的更能激发学生不同的遐想。这些生活的经验从哪里来呢?只有从生活进入到学生的美好记忆。

二、从阅读中加深语感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 应该利用教材, 挖掘教材, 超越教材。同时, 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师能够讲出来的, 而是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积累感悟的。

叶老提出:“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 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 含英咀华, 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 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去体会语言高手们怎样做到“意能称物, 词能达意”, 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 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 磨砺敏锐的语感。

我们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 从课文的题目着手:让同学们猜一猜,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课文可能写了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什么用“飞夺”, 而不用“走过、越过”?从学生的学习中, 逐步知道, “飞夺”突出了红军的急速、神奇和通过这座桥的难度。

每个学生的良好语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而是通过每一次的积累, 达到良好的语感状态。著名的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就是这个方面的榜样。从学生的每一句话中, 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语感积累的过程。

于永正老师说:“文如看山不喜平。”在一篇文章中蕴涵了作者的“情”、“理”和“法”, 教者怎样把作者的观点变成影响学生的、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呢?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 悟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情, 要在读中悟;理, 要在读中悟;法也要在读中悟。但这个“悟”, 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的体验, 而不是老师的包办代替。这正是新语文观的要求。

《学会生存》一文中说:“现代教学, 同传统的观念与实践相反, 应该使教学适应学习者, 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我们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悟时, 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 而且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 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在这读的过程中, 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言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这语感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思《语文课标》的内容, 联系实际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也可以这样说: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 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 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 让他们玩出灵性来。

这美好的记忆从哪些地方来呢?应该从大量的美文中来。在阅读大量文章的过程中实现语感的积累, 实现语文知识的积累。关于大量的阅读, 《课程标准》着重提出“少做题, 多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并且详细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小学第一学段, 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达40万字;第三学段, 阅读量达100万字。六年中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力争达到400万字。”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的名著导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最好的例证) 也就是说, 小学语文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 积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这就是学习所达到的灵性。

朗读中, 还要求背诵规定篇目的诗文。从大量的语言实践里, 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 积累语感。在读中, 要细细品味 (如华语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副主任王文丽执教的《风筝》, 就是在读中, 品味出“希望、幸福、理想、快乐、童真”) 。叶老说:“我们读一篇东西, 无论诗文词曲, 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 一句也不轻易放过, 一个词儿也不随便应付, 才能达到透彻地理解。所谓欣赏, 是以透彻地理解为基础的, 理解不透彻, 即使多少能欣赏点儿, 总不免遗漏若干地方, 没有把滋味辨出来。”这样的阅读过程, 同样培养了学生的人生态度, 又岂止是学习语言文字呢?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7

一、反复诵读, 读中感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 学生心中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才得以交织、碰撞、情感语感才能够培养。一个作家说过:“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正如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 我们会体味到文本通过声、景、情所传达出来的深厚意蕴与无限美感。当诵读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形成自然的习惯后, 它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那么, 怎样才能通过诵读来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呢?

(1) 示范美读。叶老十分重视推崇美读, 他认为,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无论兴味方面还是受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范读时的感情、语气、语调、体态等学生看得见、听得见, 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感训练,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齐读。齐读可以大声地放开来读, 使节奏分明, 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景,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愿学习、阅读能力差的学生, 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朗读之中。齐读应该用于每一堂课中。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 先指导美读:“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要读的轻快而短促, 读出急切和期待;“近了”“来了”要读的渐快渐响, 表现迎春时的喜悦之情。然后让学生齐读,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叮当有声, 错落有致, 读出了语言的韵味, 读出了文章的情境, 真切地了解散文的抒情性。

二、分析训练, 领悟语感

(1) 整体感知语言。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的养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 既要分析字词, 品味语句, 又要综合相关内容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鉴别能力, 它要求读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作品的语言风格, 从而获得语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阕咏赤壁, 着重写景。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 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接着, 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 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 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着重写人, 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突出人物的风姿, 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 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 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的表现, 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2) 根据语境, 解读语意。例如,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 将“泻”换成“照”字, 行不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 将“浮”换成“升”字, 又是否可以呢?———不行。因为一个“泻”字, 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动感来了;而用“浮”字, 能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 是轻而缓的出来。这就是依据语境分析词语而获得的语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依据教材, 分析具体语境下词语或语句的不同意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三、注重实践、强化语感

叶老认为:“凡是技能, 唯有在实践中方能得到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所以, 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主体地位, 着力“听说”。听, 要注意了解内容, 抓住中心和要点;说:要做到准确、连贯、得体。尤其是要突出“读写”。读, 博览群书, 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 逐渐形成语感。当然,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益, 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写, 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 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写日记、周记, 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 让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促进语感的形成。

四、热爱生活, 积累语感

叶老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 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 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学生的眼中,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 更能积累语感。

语感的培养 篇8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感,教师有必要从各方面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看法。

一、积累

无论哪一个学科,都必须从基础学起。学习武术,也得从一招一式开始学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语文中的语感也是一样,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的能力,来源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得多了,感觉自然灵敏,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能力自然加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得便是这个道理。同样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由此可见,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语文学科教学应该以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为目标。

除了在课堂上的读书以外,课外阅读也是积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课外阅读自由,不拘于形式,学生可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进行阅读。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各式各样的书进行阅读。也可由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感基础。

二、运用

语言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便是运用。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仅仅是积累了还不行,还要把积累的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实际中来。除了经常看,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来巩固已经积累的语言素材。如写日记、游记,甚至每周的作文课,以及举办作文比赛等,用各种形式来鼓励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进一步加强语感的能力。

三、诵读

古人特别注重诵读,如鲁迅先生就曾写到过自己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地诵读。在诵读中加入感情,这样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意图,从而使自己的语感更上一层楼。在有感情的诵读中,能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获得象感、意感、情感。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诵读的机会,在中学课本中有不少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机会,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人为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四、品味

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语感单凭读还是得不到的,只有多读,多想,多品味,才能理解得更透彻。一个“绿”字,不知你会用多少心思去揣摩呢?要理解作者的用意,教师必须得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创设教学环境,采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有目的地进行语感的培养。

叶老先生还说:“读者必须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不也正说明了语言文字需要多品味吗?

五、想象

语言类作品不像图画、影视等艺术类型,它描述的人或事没有视觉的可感性,只能借助想象来把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语感。如我们读到“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岸猿声啼不住”时,由于没有具体可感知的场面,只能依靠想象,这是一个由已知的生活对未知的场面进行加工的过程,是由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创造是千姿百态的,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创造的想象也就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语感的形成,重点是在这一过程中,语感确实地形成了。

如在读到“大漠孤烟直”时,没有去过大漠的人是不会想象出真实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同样可以利用在电影或图书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想象加工,然后得到比较具象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在深刻的体会中增强了语感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9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 是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整体把握, 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在语文教学中, 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做了一点小小的尝试。

一、创设情景激活语感

语言具有情感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创设了情景, 比如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语段, 我让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揣测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感悟他在生死之痛面前, 具有的顽强的意志和极大的克制力, 接着播放情景视频资料。学生听着枯草呼呼的燃烧声, 看着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里的情景, 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撼, 感到敬佩, 紧接着, 我让学生回忆自己被烧时的感受, 并与邱少云加以对比, 悟到邱少云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最后回到文本朗读体验。这种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活了学生贮存在大脑中的相似体验, 并把这种体验迁移到课文朗读中, 以此激活语感。

二、揣摩品味, 强化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末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 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我在上《可爱的草塘》一课时, 理解“绿得发光绿得鲜亮, 欢笑着, 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句话时, 先让学生读, 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哪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学生马上就联想到了麦田, 然后,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再用图画表现出来, 针对学生思想都停滞在草塘美景中, 再追问学生, 仅仅指草塘大吗?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 还说明草塘美, 草长得茂盛, 有光泽, 充满活力。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悟再次读文, 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从而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三、朗读欣赏, 感悟语感

让学生感悟语感可借助图片, 录音、录像、音乐等媒体产生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 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经历过的感受, 寻找与文中生活的相似性的体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欣赏, 或教师范读或借助录音, 以直观形式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语感。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时, 我对课文写山水美景的段落进行配乐、范读、齐读, 先让学生借助生动的画面学习课文, 又让学生自由读文, 小组讨论, 推荐学生读。这样借助多媒体, 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让学生感悟到美的语感, 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不断提升。

培养语感刍议论文 篇10

一、阅读积累, 提高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工具, 就个人说, 是想心思的工具, 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 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要想掌握并运用好这门工具, 必须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需要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阅读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实践表明:大凡爱看读书的学生, 普遍语感能力都较强, 想象力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强, 对语言文字把握准确。但反思我们的课堂, 往往学生读之甚少, 或是简单的重复阅读;尽管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书香满屋, 但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暇涉足。审慎的作家写作, 往往斟酌又斟酌, 修改又修改, 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 无非是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 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 使他的作品表达他的旨趣。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的意义和情味, 接近作者的旨趣, 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所以,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保证阅读空间和阅读量, 对学生的言语器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 以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吟咏诵读, 增强感知力

吟咏诵读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吟咏诵读中享受到语文的美, 体验到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 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可进行示范美读, 要读得感情充沛, 抑扬顿挫, 移情入境。像《春》、《济南的冬天》、《岳阳楼记》等课文, 既可教师范读, 又可配乐朗诵, 还可通过多媒体使音诗画完美融合, 让学生进入意境, 产生美的共鸣, 从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诵读重在理解, 重在体会。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对文章的肢解剖析,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引导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 诗歌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自然于心。要使学生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 领略文章的韵评出优秀文章, 在班内交流, 并推荐到学校广播站播出或校报发表。如上学期林晨同学的一期保护环境的读书心得就在本校橱窗中进行了展览, 她在文中用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些读书心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见证了学生们鉴赏水平的逐渐提升。经过几年来的实践, 我深切体会到:作为学校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班级图书馆更贴近学生, 更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它用书吸引学生的眼球, 从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味, 得到语言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 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诵读形式要多样, 倡导个性。可采取分组读、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形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诵读前要有明确要求, 读中给予充分指导, 读后及时进行评价, 避免盲目性、简单化, 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解, 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让学生充分发展思维, 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和成功愉悦, 这样哪个学生还会说语文“皮厚难啃”?

三、品味揣摩, 训练领悟力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才能有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些话都点出了品味、揣摩的重要性, 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 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细细揣摩, 解读语意。如小说《孔乙己》中“这一回是现钱, 酒要好”有什么潜台词?有什么用意?最后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 又说“的确”,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都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品味解读。

切身体验, 感悟意蕴。要获得真切的语感, 就要切身体验, 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拓展人生经历和阅历, 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教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时可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是否有过不如意的事, 是如何对待的?这样, 学生通过回想经历, 畅谈感受, 理解作者豁达、积极乐观的情怀, 明白“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的道理, 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驱遣想象, 感受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 在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产生感情共鸣。像《蔚蓝的王国》、《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诗文, 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驰骋想象感受文学意境。

四、实践运用, 内化语感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一味地、执着地、逐句逐段地讲解, 讲得有条有理, 有滋有味, 但学生却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 从封闭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 在生活中学语文, 用语文。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 围绕“单元主题”, 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活动和专题等加以优化整合, 以获取整体的语文教学效应。教师可以通过书报、杂志、影视、广播、网络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还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开展演讲、专题调查、小记者行动等各种形式活动,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拓展学生的视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中。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进而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 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 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班级图书馆亦然成为全体学生的“精神王国”, 它不仅为学生增加了阅读书籍的机会, 更提供了一种读书交流的绝好平台, 使学生们以书会友, 共同探讨, 走出了个人阅读的相对封闭的狭小空间, 使阅读变成了一种快乐。

图画与文字的邂逅

———绘本阅读《记忆的瓶子》

许菊红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 江苏南京

《记忆的瓶子》是一本奇妙的书, 作者用充满童真的笔调带我们去回忆戴尔先生装在瓶子里的记忆。平静的记忆包含着戴尔先生的人生历程:对父亲的想念, 对妻子的思念, 胜利的喜悦, 家庭的幸福, 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些看似平常但又凝聚欢笑和泪水的往事, 都记录在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瓶子里, 成为戴尔先生最宝贵的财富, 也成为孩子们最想聆听的故事。

绘本, 在很大程度上, 将所要表达的文字与图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我为了体现这一原则, 通过设置悬念、寻找细节、片段展示、读写结合等方法, 使学生对绘本中零碎的图画及文字加以整合, 并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由图画再一次延伸到文字, 体现图文并重。

在教学中, 我通过设置悬念—寻找细节—片段分享—图画延伸的环节, 让图画叙述文字, 再用文字展现图画的方法, 让学生走进绘本, 感受绘本。

一、谈话导入, 设置悬念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上课伊始, 我就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戴尔先生的花园深处, 那儿有一间小木屋, 这是怎样的一间小木屋呢?作者想进入小木屋, 他会嘲笑戴尔先生吗?这样就很自然地让学生走进了绘本。

紧接着, 设置悬念:在戴尔先生的小木屋里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会是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学生得知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是瓶子时, 我问:那些瓶子里会装些什么东西呢?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走进绘本, 以画读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瓶子里的记忆上, 紧接着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引导学生了解戴尔先生的记忆, 了解绘本中的文字。我将戴尔先生的记忆分成了六副不同的图画。

1. 白色的想念

展示图画, 你观察到戴尔先生的表情了吗?同学们感受到了戴尔先生的陶醉。接下来, 出示记忆中的画面。戴尔望着父亲的背影, 让你感受到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最主要是让同学找到图画中的细节来揭示文字的秘密, 即戴尔对父亲的不舍, 表现在:穿着睡衣、脸贴着窗户望和在玻璃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顺利地找到了以上细节, 第一个画面得以完美展现。

2. 蓝色的思念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张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尔对他妻子的思念?通过观察, 学生感受戴尔回忆的时光的美好, 不管是双眼紧盯的照片, 还是紧紧握住的妻子野,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身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 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 让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 这样语文教学才算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应尽的责任, 语文教师才算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尽了应尽的义务。

的饰品, 都流露出了记忆的甜蜜。于是, 顺水推舟过渡到第三个画面。

3. 高高的胜利

这是一张浅显的图画, 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图画中的奥秘。有了阅读前面几幅图画的基础, 学生善于当发现者, 于是, 这样的记忆让学生多了一份读图画的自信———高高的胜利。由此, 过渡到第四个画面。

4. 圆圆的父爱

或许前面的记忆都未曾让同学们引起共鸣, 那么这段记忆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观察图画中的情境, 找找有什么东西赋予了戴尔对子女的祝愿?看一看天空中的鸟, 它与孩子们有什么联系呢?紧接着, 由细腻的图画展现文字的魅力, 感受戴尔对孩子们的爱。于是, 没有闲暇顾及其他的事物, 直接转入下一个画面。

5. 弯弯曲曲的花香

读一读出示的文字, 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明白什么道理吗?让学生与图画进行面对面的碰撞, 感受戴尔先生那段弯曲但伴随花香的记忆。

6. 连体的幸福

这是展现的最后一个画面, 也是最温馨的记忆, 最让人憧憬的记忆。他们扮的飞机真的能飞过头顶吗?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记忆装在连在一起的两个瓶子里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体会祖孙之间的感情, 并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 以文润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在重温了那么多记忆后, 学生的情感已经受到熏陶, 理解也是深刻的。我问道:同学们, 在戴尔先生满屋子五彩斑斓, 形状各异的瓶子里还会装着什么记忆呢?出示:拿起 (%%) 的瓶子, 戴尔先生 (%%) , 说:“ (%%) 。”按照这样的句式, 写一写。这样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展现个性化的理解, 以文字展现图画, 润泽图画。没想到他们的理解是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 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的。

有同学写道:拿起那两颗心连在一起的瓶子, 戴尔先生伤心地说:“这是父母去世时留下的记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父母躺在床上, 因为身体虚弱, 禁不住寒冷, 就这样倒了下去, 再也没有起来过。雪花打着窗户, 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而那雪花又好像刀一样扎进了我的心里。”

还有同学写道:拿起一个正方形的瓶子, 戴尔先生愁眉苦脸地说:“每当父亲和我分别时, 我总是依依不舍地把脸贴在窗户上, 看着父亲的背影, 那时我是多么地悲伤, 我把这段记忆装在了像房子一样正方形的瓶子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8.

[2]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0.

[3]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5.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

上一篇:文学阅读课下一篇: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