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艺术五篇

2024-09-11

逻辑艺术 篇1

我们可以看到, 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都具有一定的规律, 如宇宙的形成, 物种的繁衍遵循着自然规律。社会的发展遵循着社会规律。人们在认识一件事物的过程中也遵循从感性到理性,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

因而在艺术设计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虽然艺术设计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是一种创造美创造和谐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艺术设计创造的美、和谐都是符合一定的数理逻辑的, 并用这些数理逻辑进行设计。

在艺术设计中, 构成是研究形态创造规律的一种方法。我们在学习构成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许多构图中形式美的法则是与数理关系紧密相结合的。如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比例与尺度等。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而“和谐”就是在于“对立统一”, 而数的和谐主要是指比例。

由数的比例产生美, 即使是数的和谐, 比例是指形体中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中的大小关系, 关于比例的法则, 自古希腊时期以来许多学者在按学与数学领域进行过研究和论证, 提出种种理论与见解, 不少已被作为法则运用。

如:

等差数例……a、a+r, a+2r……a+ (r-1) r

等比数例……1、a、a2……ar-1

等波纳齐数例:1、2、3、5、8、13……p、q、 (p+q)

等差数例的特殊征在于能造成富于微妙变化的画面, 而等比数例的美感特征在于能急剧地增加或减少的效果, 费波纳齐数例, 是一种不疾不徐、颇为中庸的, 增加率令人感到愉快的数例。 (如图例)

黄金分割比1:1.618, 是至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一种美的比例, 这个比与人体的比例有密切的关系。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真正好等于这个比, 有人在研究中发现,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 骨骼方面的头骨和腿肾的变化为最大, 躯干部分的变化最小, 而躯干的宽与高之比 (宽度取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 大致相当于1:1.618, 而且世界各地男女均一样。

可见, 这个数值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 人类对以自己躯干为代表的宽与高之比 (黄金分割比) 看得最多, 最为熟悉, 也最为习惯和喜爱, 由于这个缘故, 这种比例被最为广泛地运用于构成与设计中。

如:希腊雅典帕特派神殿屋顶的高度与屋梁的长度便于黄金比, 米多的维纳斯雕像之重要尺寸的比例亦会有黄金比。巴黎圣母院、巴黎埃菲尔铁塔。我国古代的汉瓦、秦砖或现代生活中的许多书籍、报纸的版面、电视机、香烟盒、信封等等, 都与黄金分割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瑞典出生的法国著名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提出了一个由黄金分割引伸出来的体系, 这个体系又是以人的基本尺寸为基础的。他假设人的身高为6英寸 (1.829米) , 举起手臂的高为2.26米, 肚脐正好是1/2;。地面到肚脐和肚脐到头顶, 恰好是黄金比;肚路到头顶和头顶到手顶端也接近黄金比。把这些尺寸用连续黄金分割得出两个系列, 合并起来可以得到一系列黄金比矩形。用这个比例尺可以比较方便地把黄金比应用在设计中, 设计中的线段比就必然符合黄金比的模度。

比较简便的模度系统设计是“网格法”, 也就是在几何形网格中, 通过制图取得各种线段, 那样, 几何网格的模度就可以控制全部线段的尺度, 而找到取锐于人的比例。这种方法实际使用肯定早于勒·柯布西的模度系统, 各国都有的几何图案, 就是从几何网格中变换出来的, 如中国建筑中隔扇和园林的花窗。民间的十字桃花, 是依平纹布的经纬线方格绣制的, 所有的比例都与方格有关。现代设计中, 风格派的红蓝椅的立面, 也从方格网格中制图取得, 因而产生了许多平方根矩形和近似黄金比的比例。版面设计的“网格法”原理也相同。四方连续排列的定位, 也多利用网格系统, 纹样的大小, 则不严格受网格的制约。但仍然从网格中确定相对位置, 以避免排列的错误, 同时也便于接版。

在构成设计中, 在空间感的创造以及运动感或韵律感的创造中也运用到了逻辑思维形式。如:利用符合一定数理关系的平行线可以构成立体感, 进深感等渐变形、复数构造的利用可以创造韵律感, 用数学中的座标变换能进行变形, 产生夸张的造型。 (如图例) 构成中的打散构成 (分解组合) , 就是利用了数学中的排列组合, 中国古代的七巧板便是很好的一例, 为何他能创造出如此多的形态, 仔细研究一下, 就能发现其中有严格的数学比例。

综上所述, 逻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要:艺术设计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是一种创造美创造和谐的过程。但是逻辑思维在艺术设计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如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稳定与轻巧、比例与尺度等都可以用逻辑思维来解释和设计制作。

关键词: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朝仓直已著, 吕清夫译.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逻辑艺术 篇2

难道新常态就是这样嘛?不知怎么了, 企业运营中令人苦恼的麻烦事接连不断, 为啥不像过去那些年顺风顺水了, 总觉得与市场节奏不合拍, 说啥也踩不上点, 心烦着哪!不知怎么了, 财运不佳, 喝凉水都塞牙, 为啥本来看准的市场走势却冷不丁来个大翻个, 竟冒出来一些出乎意料的麻烦, 郁闷着哪!不知怎么了, 过去一向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突然间不好使了, 为啥得心应手的商业模式开始空转了, 市场链条上的客户关系也不“铁”了, 头疼着哪!不知怎么了, 企业利润腰斩式下跌且跌跌不休, 本来煤炭价格持续低谷的大好机会却沾不上光了, 不论大集团还是小企业无不如此, 揪心着哪!这就是3000多家大中小型水泥企业老板们都有的同样感受与心态。

这不, 急切切跑来切磋的一位集团大老板, 人家可是业界的头面人物哇!一见面就惊呼这水泥市场烂透了, 邪了门了!利润一下子由沸点跌倒冰点, 过去用过的招数都抖落出来了, 还是不见起色呀!在他看来, 所有这些都是行业自律不强惹的祸, 都是市场集中度不高造成的。大集团痛骂中小企业瞎搅和, 中小企业指责大集团就是祸首。这不, 日前辽宁爆出某大集团在错峰期跨境倾销熟料, 嘴仗一直不断!

快言快语的大老板所表达的个人判断, 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水泥企业老板的普遍心态和看法。实话实说, 我却不敢苟同。罪魁的帽子给谁戴上最合适?我认为, 应该归咎于逻辑混乱。说开来, 则表现为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 市场运行逻辑混乱, 产业战略逻辑混乱。由于逻辑混乱才导致了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自律就变成了猴皮筋, 进而才酿成了今天的局面。

加缪说过“荒谬的东西绝不会带来解放, 它只会带来禁锢。”且不言, 为什么会造成水泥产能如此严重过剩?去产能、去杠杆的速度为啥总是像蜗牛一样爬行呀?我只想反问一句:假设水泥产能不过剩了, 是不是就等于说现实的水泥产业就能担当起现代产业的大任了?再假设水泥企业不转型升级, 是不是等于说在变革的商业形态中运作就能够游刃有余了?我看未必, 连老板们也会觉得底气不足吧!

这位老板的市场理念逻辑, 明显存在着传统水泥市场格局的路径依赖, 逻辑的焦点仍然停留在传统水泥制造模式中心上, 沿袭着传统水泥市场商业形态的惯性。这能怪谁呐, 人家几十年一以贯之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哇!可问题正出在这,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双脚站在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全新产业环境中, 这个宏大背景决定了水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 需要重新确立起新的运营逻辑, 构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形态。有言道: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当今水泥产业困局的顽疾之根, 恰恰出在水泥企业管理团队对新常态下的市场逻辑误判上, 就是上面提到的逻辑混乱———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 市场运行逻辑混乱, 产业战略逻辑混乱。

新旧逻辑的激烈较量早就在明里暗里展开了, 这场看不见的暗里博弈———厮杀于老板们的头脑里及其习以为常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管理团队凭借陈旧的市场逻辑产生的误判, 继续沿用旧的市场形态下有效的经济逻辑去应对新市场形态, 或者说是一种曾经有效但当下却失效的旧逻辑, 已经与市场现实形势风马牛不相及了, 与市场扭着劲哪!自然会影响企业团队的决策和执行, 屡屡受挫在所难免;这场看得见的明里博弈———角力于沿用原来惯常的企业决策和运营行为, 肯定会遭遇到新逻辑的碰撞和冲突, 难怪企业微观的策略行为不灵了, 具体运作方式失效了, 客户交易关系散花了, 不知为何企业的脚步总是踏不准市场节律, 费九牛二虎之力却离目标相去甚远。

虽然, 新旧逻辑说不上水火不相容, 但在目标、方向、路径及模式上, 肯定很难达成无缝对接, 不合拍就会冲突, 不匹配就得顶牛, 所以出现今天令人闹心的局面也不足怪。

逻辑混乱导致非理性行为泛滥, 而理性原则的建立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 它又是建立在缜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理性与不理性, 都跳不出逻辑轨迹的圈圈, 这就不可回避地发生新逻辑与旧逻辑的博弈,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任何产业新逻辑的孕育和出现, 都会看到某种异质思维的新面孔, 新陈代谢, 搅动原本固化的一潭死水。往往异质思维不甘心停留在思想层面上, 总是会积极主动地转化成产业运行的逻辑, 影响着产业组织及其行为方式的改变。

逻辑是什么?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企业行为逻辑有三个维度:其一是基于理论, 主要是市场理论;产业界在某种市场理论指引下, 秉持的经济逻辑 (Economic logic) , 企业意欲寻找一种能够产生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回报率、比当下资本成本更高的利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经济逻辑 (Economic logic) 一方面导引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 形成了一系列经济活动现象;另一方面, 它又孕育出一种新的市场机制, 营造当下市场不同以往的新景观。其二是基于事实, 就是当下市场的现实状况, 新问题、新需求、新趋势倒逼人们必须有新思维、新判断和新行动。其三是基于经验, 即历史和国际经验, 对于水泥产业只能是国际上先进经验了, 可从中洞悉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 寻找到参照样板和路径。

新逻辑是什么样子呢?这场新旧逻辑的大PK又将怎样展开?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颜值大战”的肉搏开始了———水泥产品质量的建筑性能固然重要, 但在与产品环境性能的博弈中, 水泥产品“绿色颜值度”的影响力迅速蹿升, 已成为了影响市场价格、客户需求及公共评价的重要元素。

市场理论创新的引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及其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绿色GDP评价体系齐头并进, 引领水泥企业告别野蛮生产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关注水泥产品环境性能, 提升产业“绿色颜值度”, 彻底洗刷水泥产业与生俱来的黝黑底色。

绿色发展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体现为与生产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 否则将无法实现市场有效传导, 无法改变绿色供给不足, 依然只能是“非绿色”的增长。

关照现实, 水泥产业的现状足以验证了上述市场理论是一付对症药方, 必然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何时甩掉污染排放大户的头衔。水泥工业年排放CO2约12.5亿~14亿吨, 约占全国总排放量12%, 约占全国工业企业碳排放的25%左右。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20%, NOx、汞排放均位列第三大排放源。单位水泥碳及NOx、SO2、Hg排放比例远高于国外同行水平。

———何时不被称为矿石能源消耗的老虎。水泥耗煤约占国内耗煤总量6.5%, 可燃废弃物替代燃煤率还不到0.1%。

———何时不再是环境谤怨事件的多发区。目前, 我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 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水泥污染肯定是逃不掉的被声讨对象。

国际产业经验给我们明确的指向, 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的燃煤替代率, 是当今工艺技术环境下最能反映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的重要指标。它一是反映了矿石能源消耗量的多少, 二是自然矿石资源消耗量的多少, 三是废固物处理对生态环保贡献率的多少;前两点体现了产业内部“去黑”的力度, 后一点是跨产业外部“添绿”的程度。

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与本国水泥工业耗煤总量的替代率, 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荷兰95%, 法国42%, 日本31%, 美国26%。考虑水泥行业规模因素, 把全球水泥工业应用替代燃料比例最高国家的桂冠戴在德国头上, 乃名副其实。据VDZ最新数据显示, 2014年德国该比例达到63.4%。之所以如此, 这些国家除了拥有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高效及环保意识最高的水泥工业、较早地重视研发推广应用替代燃料之外, 还有一个共同点, 都普遍采用了一种系统地评价企业环保水准的方法, 即从产品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等方面进行的环境绩效评价 (EPE) , 有效地管理和改善企业的污染管控和生态保护系统, 大力改善了产业观感及企业声誉, 不再是社会上利益相关者们死死盯着的靶向目标。

尽管从数字上看, 我国工业废渣废物利用的绝对数量逐年提高, 相对稳定在22%以上, 但与德国、日本等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鲜见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绩效评价规范还是空白。

水泥产品环境性能正在成为市场价值的核心元素, 逼迫水泥产业秉持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逻辑, 不但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更要提高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 创造利润, 担当起社会责任。

国家行动里程碑立起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到2018年, 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与2015年相比, 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 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 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 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产业集结号吹响了———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绿色建筑材料定义及特征;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选用、开采加工、产品制造、产品应用过程中, 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物, 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 资源可循环再利用, 不仅性能功能符合建筑物等配置的要求, 而且全生命期内与生态环境和谐, 对人类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五个特征: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可循环、长寿命的特征;生产工艺和生产使用过程中贯彻清洁文明、净化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废弃物, 减少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 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特征;具有低排放、无污染、无毒害、与生态和谐的特征;满足绿色建筑和其它应用领域配置要求, 有利于改善和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发展进步特征。

为此, 全面推行水泥企业清洁生产, 二代窑烧技术攻关, 推广应用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 引导错峰生产, 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及尾矿、产业固体废弃物等。

企业行动脚步加快了———海螺、华新水泥等几大家领头羊企业率先发力, 众多中小企业在去产能的压力下, 转型环保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 拓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高值化的产业链, 为区域内生态环保作贡献。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互联网”的口号叫响了———水泥制造链环在产业中的地位固然重要, 但在与渐成气候的网络资讯的博弈中, 网络资讯对产品制造方式、运营模式及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迅速蹿升, 已经成为了促进产业裂变、进化的催化剂。

传统规模化生产的市场理论长期占主导地位, 形成了“先生产后推销”的固有逻辑, 潜意识里“我生产什么就等于市场需要什么”, “销量规模经济”始终贯穿于整个商业模式之中。到头来又怎么样哪?一次又一次的产能过剩, 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重创, 乃至成了割不掉又蔓延扩散的毒瘤, 把整个产业折磨得死去活来。

“最了解产品的人一定不是雇员, 而是用户”, 凯文·凯利 (KK) 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点中了传统型水泥商业模式的死穴, 别以为制造链环可以呼风唤雨主宰一切, 关键还有上下游市场, 以及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改变。

乍一看, 大规模生产, 提高产能, 增加产量, 没有错哇!

这样做可以减少单位生产成本, 多抢市场份额, 利润倍增。当走到一定阶段后, 它无法自我连接形成的一个又一个孤岛式市场死角, 穿不透那一层又一层固若金汤的信息屏障, 只能任其发展到供给侧衰老, 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块短板。

何路神仙能助企业走出传统商业模式的噩梦?“+互联网”为水泥企业转变制造方式和运营模式, 撞开阻隔在制造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篱笆, 开起了直通车, 提供了一个大机会和新手段。为此, “水泥产业+互联网”既是产业变革的催化剂, 又是创新制造方式、运营模式的引擎, 驱动水泥产业走出“红海”, 祛除供给侧老化的病灶, 提高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 增强企业的效率、效能。

尤其处在去产能、去杠杆的阶段, 没有新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有效运行, 彻底将原有旧模式取而代之, 去产能不但去不成还会添新病, 转型转不好还会就地转磨磨, 升级不上去也会跌个倒栽葱。然而, 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不会凭空产生的, 需要大数据透析市场, 需要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 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部件化、自动化的新需求, 企业除了“+互联网”还能指望得上谁哪?

循着国际同业先行一步留下的足迹信息, 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化, 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的普惠工具。“+互联网”提高了水泥生产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广泛应用电子商务, 利用二维码、云计算等技术, 建立绿色水泥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 提高绿色水泥产品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 其间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推进智能制造, 重新进行基因再造, 完成制造方式的变革;二是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 重新定义渠道, 改造业务流程, 重塑产品价值链;用一句话挑明了, 就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水泥产业融合新模式, 从制造环节前端向后端的服务延伸, 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可以预知, “+互联网”创新企业智能制造与运营模式, 绝不会只局限于企业个体的变化, 呼啸而来的必将是, 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大裂变、大融合和大进化。

对于水泥生产制造企业应用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 视角各有不同, 有的主张自办, 有的倾向外包。依我看来, 应该依据企业的资源条件和战略选择而定。那些致力于实现智能制造的大集团, 完全可以依托已有条件直接“触网”, 一步到位也无妨;中小型企业基于资源条件所限, 可与优势专业企业“外包”, 构建价值链“生态圈”型企业。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高附加值”的旗帜飘起来了———水泥原料产品的制造规模固然重要, 但在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及外部成本倒逼下的博弈中, 水泥产品使用减量化推进产业链高附加值已成大趋势, 正在改变企业靠低端产品规模获取利润的方式。

从市场理论的维度上看, 那种低端制胜、低成本优势制胜的逻辑过时了, “水泥消费量不该越用越多、更不是产能规模越多越好”, 套在头上那二十多年世界第一的光环, 一方面难以遮盖给产业造成的创伤, 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代价。仅从微观而言, 2016年上半年, 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 亏损面达40%, 利润同比下滑26.6%, 跌至近几年的最低点。这是在煤炭价格奇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全行业大面积亏损, 老板们心里都清楚这说明了什么。

聊到此, 老板们咂咂嘴该琢磨一下, 之前《纽约时报》对中国水泥使用量的评价, 尤其是局外大伽比尔·盖茨说过的那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 一定会悟出更多的道道来。

又是哪一条新逻辑正在摧毁旧逻辑呢?当然是高附加值。这个逻辑又从哪冒出来的呀?强大的绿色环保潮流与新型建筑方式的市场需求, 共同孕育诞生的“宝贝”———高附加值。然而, 高附加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它依托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离不开科技等知识信息的支撑;二是离不开全产业链发展。试想, 水泥产品部件化没有科技支撑怎么成型, 没有产业链怎么装配呀?水泥产品绿色化, 失去了科技含量与产业链, 节能减排就步履维艰呀!当下水泥产业客观现实与国际产业经验, 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日前, 住建部从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品质、提升供给侧效率、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出发, 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鼓励水泥及混凝土企业、建筑企业, 转变成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水泥制品和建筑部件,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而目前的这个数字还不足2%。

如上述所言, 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推动了水泥产业链发展, 为水泥企业高附加值部件化产品规模化提供了条件。一是提高增值率。以发展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 一吨水泥可生产3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而单位水泥与商品混凝土价格相差不多, 可使吨水泥产生三倍附加值。二是推进减量化与自用率。由于部件化产品的需要, 大量水泥原料被企业内部消化使用, 不再单纯依靠水泥原料销售规模大小定输赢;这必然刺激企业根据部件化产品市场需要, 生产建筑功能强、环保价值高的水泥原料, 提高产品部件化的科技含量, 强化高附加值优势, 目的是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赢得客户,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端产量规模。水泥产品部件化大趋势, 势必在一定意义上会抑制水泥原料消费总量, 直接销售水泥原料量会大幅降低, 客观上起到了水泥用量的减量化。欧美发达国家水泥企业实行产业链运营, 自用率高, 促进了供给侧结构优化, 也是市场运营有序之锚。

环境外部费用制造者, 一直是水泥产业心照不宣的硬伤。从水泥制造到终端项目现场的污染排放, 转嫁给消费者支付的一大块额外损失费用, 诸如居民健康的损失费、环境舒适价值的损失费、农作物减产损失费和建筑物“短命”而增加维护损失费等等。这块看不见的外部费用直接表现了水泥产业运行的外部不经济性, 一个不经济的产业怎么可能长久维持运营哪!怎么办?这自然又回到了本节开头点题的高附加值逻辑上来。

难道水泥原料产品就不能达成高附加值了吗?老板们一定会回敬这样一句话。我认为, 当然可以, 但很有限。这缘于现有水泥制造工艺技术的局限, 难以克服“两磨一烧”过程中的成本及污染短板;还有高附加值原料产品市场的规模的局限, 大多属于个别项目“格路”的小众化品种。

总之, 水泥产业以产品部件化的全产业链为依托, 以科技和知识信息作支撑, 高附加值凝结在产品应用功能上, 凝结在生态环保效应上, 凝结在后续服务的优化上, 凝结在产业跨界融合上, 凝结在外部费用的内部消化水平上。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跨界突围”的战役打响了———水泥企业内部制造能力资源管理固然重要, 但在与产品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再利用化需求的博弈中, 重塑跨界核心主业创新价值的战略地位迅速蹿升, 水泥产业链跨界发展是必由之路。

对照今日, 长久奉行大规模制造逻辑下的低端生产、产销分离, 导致市场供需结构错配, 终于使产业深陷红海中难以自拔, 粗放式产业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 遭遇到了顶不开、撞不破的天花板。有分析师坦言, 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根源就是企业过于依赖扩大产能规模的发展路径。

触及这个问题, 时而会听到老板们这样的反驳, 美其名曰:“坚守建筑材料主业”。坚持主业发展, 从来没有错, 但要看是什么样的主业, 关键是否符合市场环境、有利产业发展的主业。

这种理由似乎理直气壮, 冠冕堂皇, 但需要提醒老板们要先厘清:现代水泥产业的主业是不是等同于旧体制下的原料生产?现代水泥产业主业的真实样貌到底是什么?与传统水泥产业死守原料规模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跨界是不是就等于说放弃水泥产业的核心主业?产业现实状况与国际产业经验都表明, 主业的形态和内容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应成束缚产业跨界发展的羁绊。

死守水泥原料制造偏狭主业的结局就摆在眼皮子底下, 有目共睹;正犹如一股从山顶滚落下来的泥石流, 一下子把原本独具优势的长产业链触角, 砸了个稀巴烂, 产业呈现七零八落的低端碎片化, 企业自己把自己置于孤岛之上, 成了孤家寡人;更像一条割不断理还乱的绳索, 把产业捆绑在狭小逼仄的原料生产的圈圈内, 给自己画地为牢不说, 还以为是世外桃源。

复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导致于此, 一是基于低端产品+销量规模的简单逻辑, 水泥企业主动自残手脚, 任性地把上下游都丢给别人, 一门心思扩大熟料规模, 以为龟缩威虎厅我就是占山为王的座山雕!二是基于现行商业模式难以突破的路径依赖, 迫于资金应收占款拖欠的无可奈何, 索性把这块业务拱手相让, 就连业界数一数二的海螺也不敢“破壳”, 唯恐现金流阻滞被“小蚂蚁”蚕食掉。三是基于现有理念、设备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机制、人才团队等企业资源, 清一色按照水泥原料生产量身定做, 延伸产业链重新配置资源难上加难, 对跨界发展望而却步。

跨界不会冲击或削弱核心主业, 更不是左道旁门, 相反是依托水泥制造优势构建现代产业意义上的正牌主业, 围绕水泥产业链做好一篇大文章。跨界也不是好高骛远, 异想天开, 一个本是同族堂兄堂弟的终端建筑产业, 开辟水泥产品为施工项目服务的纵深市场;另一个本是邻家小妹的绿色环保产业, 围绕着水泥原料循环利用、燃料替代率的协同处理固体废物。可见, 我们双脚跨入的哪个界, 不过只有一步之遥或是一墙之隔, 且市场关联度极高, 一点也不陌生, 极易同企业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客户关系、节能减排相对接, 担忧可能发生一步踏空跌落悬崖的危机, 本在可控之中。做梦都想着跨界突围, 哎, 就怕成本吃不消!这是老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此稍作展开。

资料显示, 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蕴含丰富的水泥制造可利用资源。截止2014年底, 全国大宗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已超240亿吨, 加上金属矿山废石, 累计堆存量近600亿吨。据估算, 2015年我国城市垃圾总产量已达到1.6亿吨, 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陈洪章教授研究成果表明, 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日耗煤量为433.3吨, 若配套日处理3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 每天可替代60吨煤炭, 补充84吨水泥原料, 同时产出50吨建筑用木塑模板, 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总量10万吨。每吨垃圾处理成本在130元, 而每吨建筑用木塑模板可获利200元。

当下, 水泥产业正倍受供给老化的煎烤, 跨界发展为过剩产能找到了新市场, 产业开辟出了新分支板块。通过协同处理固废物再利用循环模式, 以及服务绿色建筑终端市场的需求, 能够以最小的市场出清带来的成本和代价, 把原本供给老化、供给过剩的资源要素, 最大限度地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 开启产业增长新周期。这才是跨界发展最具价值的重要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优先市场创新”的旋律奏响了———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突破固然重要, 但在与区域产品、物流制约、市场运营的市场特性的博弈中, 创新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的迫切性迅速蹿升, 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成长的动力源。

侧身大市场, 谁都巴不得有那么一天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实现绿色化大突破, 可产业现实状况和国际产业经验提醒我们, 尽管水泥制造过程中大量应用信息智能化技术, 流程再造技术, 水泥使用的减量化技术, 水泥深加工制造技术, 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等, 但欲突破水泥行业共性的、关键性的“两磨一烧”技术难关, 打通横亘在绿色之路上的“瓶颈”, 还有待时日。

这并不等于说水泥产业发展山穷水尽、无所作为了, 更不能抱着“重制造轻市场、重硬件轻软件”的旧逻辑跑到黑!谁都知道, 永远不应停下“两磨一烧”技术攻关的脚步, 然而, 滞后的商业模式, 落后的企业组织形态, 仍然面目依旧, 原地踏步哪!我们新型干法技术水平不输给国际同行, 时不时还会成为骄傲一把的资本, 但在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创新上, “蚂蚁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还是一块撂荒待垦的处女地。

产业上下早该认这个账, 新法技术工艺的广泛普及与承袭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商业模式之间的扭曲与脱节, 是造成当前水泥产业供给侧老化症———产能过剩、全行业陷落的重要原因, 也是水泥产业大而不强的“肥胖”症结所在。

事实上, 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 任何先进的技术工艺可能成为单体企业、局部市场的竞争手段, 但却很难转化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优势。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产业, 在坚持减排节能核心技术研发的基础上, 着眼于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重视在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企业组织形式上有所作为。哪怕是某种单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譬如水泥使用减量化技术, 替代燃、原料与协同处置技术, 低碳长寿命水泥产品技术, 碳捕获及储存技术的产业化, 统统作为市场运营中的一组结构件, 巧妙地嵌入新商业模式之中, 随之变革企业的组织模式。

举例来说, 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方面, 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贯穿于废物产生、分选、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和处置、污染物排放、水泥和混凝土质量安全等规范化流程和标准, 融入水泥产业链运行中。水泥原料在产业链的最终用途上, 美国有大约75%的水泥被企业用来制作预拌混凝土, 近15%用来生产混凝土砌块和预制混凝土, 而德国在这两项的比例约为55%和30%。

国际同业的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变革创新, 对于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 并不意味着产业空心化。不能简单地把商业模式同营销方式划等号, 企业组织形式也不等同于兼并重组。一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是什么?不单单是拥有某项技术或产品, 还必须有与其相配套的新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 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拥有统治力和话语权。

强调优先市场创新逻辑, 其含义是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 能给水泥制造链环注入新动力, 首先是用高附加值摆脱成本定价依赖, “+互联网”打破旧有的渠道模式, 供应链激活业务结构效率, 在组织、营销、管理三大节点上寻找突破口, 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和价值点, 从串联流程颠覆成并联生态圈, 最后通过产业联盟等组织形式打造共创共赢平台, 跨界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依据波特竞争力理论, 产业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的辅助作用的各项活动的集合,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笑曲线”的高端, 是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因。企业将依靠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所释放的结构效率, 完成对原有单一性发展渠道的转型升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坑爹游戏”该快些收场了———水泥市场占有份额固然重要, 但在与现实的产能严重过剩、高负债、低效率的博弈中, 野蛮成长的后遗症带来的震荡和风险迅速蹿升, 谁能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领先者。

沃伦·巴菲特曾发出惊世之语:“鼓胀的钱包就像鼓胀的膀胱, 你总是会有想尽快清空的冲动。”近些年来, 水泥产业江湖之上, 老板们揣着“我扩张, 我英雄, 有买单兜底的, 不捞白不捞”的逻辑, 过去曾经厌恶至极的高杠杆、高负债, 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 整个产业玩起了“坑爹游戏”, 其热度近乎疯狂。

问起是否考虑过如何收场, 反正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银行有钱, 先拿到手跑马占荒再说, 至于说怎么还, 那怕啥呀, 不是有连片土地的厂区、矗立的厂房和设备烂摊子在那儿吗!丝毫不掩饰“坑爹”的动机和企图!

社会上“坑爹”的爹, 人家是血缘意义上的亲爹, 有DNA作证, 可是水泥产业野蛮成长的这个“爹”是谁呀?如按照基因图谱追踪下去, 这个爹首先是银行, 产能过剩出清、资不抵债破产, “坑爹”等于坑银行, 恭恭敬敬地送上一堆坏账;再看银行又是谁的呀, 当然是国有的, “坑爹”那不是坑国家吗, 可国家又是全民所有的, 追来追去, “坑爹”就是坑咱老百姓。

不合理的规制不仅有违克服市场的某种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初衷, 甚至进一步助长了粗放的生产方式, 也把供给侧老化推向了极端。面对此情此景, 企业老板们心里也一肚子不服气呀!谁让国家出台那么多鼓励“坑爹”的产业政策, 又有银行放贷做靠山, 鼓励产能扩张大发展, 如果没有这些好处在, 我想蛮干也干不起来, 即便有那个心, 兜里边没有几个铜板, 想“坑爹”还不知“爹”在哪儿, 不是吗?

反思这些年来不适当的产业激励政策, 确实鼓励了“坑爹”, 怂恿扩张, 这绝不只是水泥产业独有的现象, 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 从房地产行业到光伏产品, 哪一项不是如此的结局。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 造就了企业家们最为敏感的商业嗅觉, 又怎能舍掉“坑爹游戏”中碰到唇边的那碗羹哪?

其实, 精明的老板们比谁都清楚, “坑爹游戏”不过是一场规模扩张大旗下的套利把戏, 把疯狂扩张当增长, 肆无忌惮地套政府、套银行、套补贴、最终也套牢了自己。

终于, 去产能、去杠杆的大戏已经开唱了, “坑爹游戏”也到了鸣锣收场的时候了。这次会怎么样?人们仍然依据旧逻辑心生奢望, 最好是国家政策兜底, 那咱就赚了!次之是推给债权人买单,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最糟糕的是企业自己吞食苦果, 反正是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坑爹游戏”还会复制上几次的路径吗?权威人士给出的答案倒有些刺耳, 当前的去产能、去杠杆, 绝不能是每个企业去掉10%, 而是一个破产淘汰出清的过程。只有这样, 泡沫破灭才能使探索新技术的成本更低, 新订单完成起来更有效率, 从而推动新一轮产业的繁荣。

需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产业扶持政策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产业项目, 当属于大力扶持之列。何出此言哪?与水泥产能相比, 首先是它的环保公益性;其次是它能消化利用原有过剩产能包袱;再次是可持续性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到2014年底, 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投运的线仅有20条, 加上在建项目, 总消纳能力仅仅400多万吨。这种早已在国际上操作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 为啥发展的速度不如水泥产能扩张那么迅猛, 根子在于产业政策补贴力度小, 单靠企业自身运营维持难以为继。

逻辑艺术 篇3

王萌:其实每个展览对策展人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无论面对什么,策展人必须理性、果断决策。有时候需要一点敏锐,提前预判,甚至需要一点谋略,以确保各条船驶向同一方向,这并不容易。策展最重要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过程中对局态的把控,而是理论的思考以及展览对这种思考的呈现。

《东方艺术·大家》:能结合展览谈谈具体的理论思考和展览表达么?

王萌:我参与的第一个展览是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当然这更多是一个单位属性的展览,不能说自己是策展人,但是从我个人的学术生涯来说,的确绕不过这次展览,它让我得到了洗礼。当时吴先生刚刚去世,美术馆决定第一时间策划一个展览来纪念他,这个展览抓住了吴冠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和历程中抛出的一些推进美术进程的立场表述,比如对“题材决定论”的批判与攻击,对绘画的“形式”、“抽象”合法性的正言,分单元展示了他在“水墨的现代化”与“油画的民族化”两个维度上的水陆兼程。同年在798与彭锋合作实现了张方白的个展。2011年在798的布鲁姆画廊和宋庄的北京当代艺术馆两个场馆同步策划了一个叫“中国意志”的绘画展,展出了尚扬、张方白、谭平、孟禄丁、叶永青、毛焰、刘国夫、杨劲松等人的作品,撰写了题为《发生性文化态势下的“中国意志”》的策展论述,提出了当代艺术的“范式转型”问题,主张用“发生性”的文化眼光去面对这种艺术家的创作意志和文化自觉,而不是用“结论性”的方式过早将正在发生的鲜活态势“框定”起来,因为那样无疑宣布了对新事物的限定,这是我参与策划的第一个大型群展。遇到阻力最大的一次策展是2012年策划的“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最终所有的困难都被化解了,参展艺术家全部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有美院的教授、先生,也有具有国际影响的独立艺术家(比如孙原&彭禹),有做装置的也有做架上绘画的,有的比较好合作,有的比较考验策展人,我还是比较满意自己在策展过程中的强悍作风;学术定位也比较能概括这个群体,通过这个主题,借用这些作品,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这个叙事与“现代”的关系,与中国这个“文化体”从1980年代以来的关联。此外,作为策展团队的成员,在澳大利亚和德国的中国文化年期间,参与了“新境界”和“无形之形”两个大型展览。

《东方艺术·大家》:您一直比较重视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您如何看待和把握艺术家个展?

王萌:个案研究是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比较重视的基本功,而艺术家的个展又是一种重要的展览现象,可以说个案研究为艺术家本人和艺术界呈现了创作个体的本真状态。去年我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策划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通过“幻象”和“折象”两个单元完成了对艺术家水墨创造20年的个案梳理,同时用“折叠世象”的术语阐释了王彦萍的最新创作。同年策划的“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将他的具象绘画定位在“田园超现实”和“童话乌托邦”的范畴上。

《东方艺术·大家》:能谈下您的“策展观”么?

王萌:目前还谈不上“策展观”。不过“从现代出发”和“中国意志”这两个群展,基本能够投射一点学术影像。到2013年为止,我的策展视角基本是把“全球化”中的中国放在“文化体”的概念下去缕析和阐释。对艺术个案和艺术现象的把握都是透过“具象”看“抽象”,也就是把作品这个“壳”破掉,“破壳”是为了“取神”。透过鲜活个体和具体作品,在我眼中营构的是一个结构性置放在活力态势下的“文化体”,其中的“质料因”、“形式因”和“动力因”是我的观察点。艺术作为一种事物,其生成逻辑脱离不了“质料”这个基础,我们这个“文化体”中累积下来的“传统质料”与新时期“入体”的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新型质料”,通过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重构,经由具有创造性意志的艺术家,在心灵的真实中会催化出何种化学反应?这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策展人需要一种独特的视角,在当代艺术的适当时机给予艺术界以提示。中国这30多年变化太快,上个时期生效的话语有的已经僵化,过去是旗帜的主张有的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语境,策展可以去清理艺术发生逻辑中的僵化部分。

耗散结构与园林艺术的逻辑行程 篇4

耗散结构与园林艺术的逻辑行程

耗散结构被称为第三次浪潮的文化,20世纪下半叶科学思想的代表,它解决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难题,对世界科学图景和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耗散结构角度研究园林艺术发展的逻辑行程,对当今园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作 者:韩步阳 Han Buyang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海通镇人民政府,江苏,射阳,224343刊 名:林业勘察设计英文刊名: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年,卷(期):“”(1)分类号:S7关键词:园林艺术 耗散结构 开放 非平衡 非线性 涨落

逻辑艺术 篇5

一年前,2015年7月10日,深圳宝能系第一次举牌万科,拉开了“宝万之争”的序幕。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宝能系多次举牌万科,期间华润亦有少量增持万科。同年 12月18日,万科在第五个涨停板中停牌。

在万科A停牌的6个月当中,万科股权之争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此前视为同一战壕的华润和万科管理层开始“决裂”,演变为“华万之争”。

也就是在万科A正式复牌前夕,6月17日,华润在董事会上投票反对万科引入深圳地铁的重组预案。随后,6月23日,前海人寿发布声明质疑万科已成为“内部人控制企业”。6月26日,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王石等万科管理层。此间,有舆论认为,深圳宝能系与华润频频出招反对万科重组,“虽未公开结盟,但联手之势昭然”。

6月27日万科召开股东大会的当晚,深交所就是否存在一致行动人给华润和钜盛华分别发质询函。之后剧情再次反转,6月30日,华润发声明称不支持钜盛华罢免万科管理层的提议。华润此举,让资本市场人士大呼“看不懂了”。

尽管万科A已经正式复牌,但各方的博弈远没有停止。7月4日,万科最大自然人股东刘元生向监管部门实名举报,矛头直指华润和深圳宝能系;同日,江平等13位法学家就万科重组发布4点声明称,董事会决议不成立。

持续近一年的万科股权争夺,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旁观者叹之,利益相关者忧之。有人呼吁监管者介入调查是否有内幕交易;亦有学者呼吁政府克制,不要干预市场,给利益相关者预留博弈空间。

质疑董事会决议

7月4日,华润官微称,7月3日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会同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邀请国内江平等13位权威法学专家召开了“万科股权争议论证会”,就董事会决议效力、一致行动人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研讨。

华润官微称,论证会后,专家们形成的意见认为,独立董事张利平提出回避表决的理由不符合法律及《万科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6·17董事会决议实际上并未有效形成,按照现行法的规定股东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

此前在6月17日,万科公告称,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地铁)注资重组预案,结果11名董事中,7人赞成、3人反对、1人回避表决,通过了这一重组预案。其中,反对票均为华润派出董事所投。

“华万之争”的缘起也正是万科董事会决议通过的重组预案。而华润与万科争议焦点在于,董事会表决中的回避表决应否算入计票分母。

万科公告称,张利平独立董事向公司董事会书面申明,就本次会议所审议的12项议案,由于其本人任职的美国黑石集团正在与公司洽售在中国的一个大型商业物业项目,带来潜在的关联与利益冲突,存在《公司章程》第152条第2款所述之关联关系,不得对该12项议案予以表决,特此回避本次会议12项议案之投票表决。按上述公司法规定,董事回避投票。他的投票并不是按照弃权计入总数,而是从总投票人数减去。因为张利平因关联关系回避表决,万科6月17日董事会投票总人数从11人变为了10人。这意味着,7票赞同,达到了三分之二的通过要求。

但华润方认为,张利平涉及的公司是黑石和万科,万科本次董事会议案事项则是万科发行股份购买深圳地铁资产,表决事项的关联关系“不应包括已经或拟与万科进行交易的其他公司。也就是说,本次表决涉及的企业是深圳地铁集团,与黑石无关。张利平申请回避不成立,他仍应列入分母,7票赞同未达到三分之二。

同样,7月1日,万科回应深交所问询,就独董回避表决、深铁资产预估值、增发新股定价等问题作出解释。万科称:6月17日独董张利平回避表决合法合规,当日董事会决议合法有效;虽然万科与美国黑石集团有合作,但张利平认为自身符合独董任职资格,万科亦未发现其不得担任独董的情形。

7月4日,万科A正式复睥。4日、5日连续出现跌停状况。

早前,作为万科第二大股东的华润坚持认为,华润3票反对,另1票是弃权,因此,结果应为7:11,未超三分之二,重组预案未获董事会通过。

据接近万科的人士透露,万科曾向华润先后提过万科增发、与华润置地(01109.HK)重组等方案,但均未获同意。万科此番意欲引进深圳地铁,华润则一直坚持反对意见,先是3月股东大会后质疑万科信息披露违规,后是董事会三票反对重组预案,直到公告后仍对董事会决议的有效性持续发声,予以质疑。

险资叩门

7月4日晚,有媒体爆出,万科最大自然人股东刘元生向监管部门写实名举报信,提出五点疑问,矛头直指华润和深圳宝能系。

据媒体披露,刘元生目前持股超过1%。以万科6月27日的市值2697亿计算,其财富至少已经增值到27亿。

在五点质疑中,除举报华润和宝能系涉嫌内幕交易外,刘元生更是将矛头指向宝能用于举牌万科的资金来源。

2015年7月开始,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协同钜盛华,几度举牌万科。截至2015年12月18日停牌,宝能系在万科A所持股份比例为25.54%,占万科总股份的比例为24.26%,超越华润集团(持股比例15.29%),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刘元生在举报信中称,“多个迹象表明宝能用于收购的资金来自不合规的银行资金,用于收购的主体故意规避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请问宝能是不是利用违法资金和不合规主体收购并控制上市公司?”

同时,刘元生还呼吁,“请宝能系说明是否在用银行理财资金购买股票?是否符合银监会的规定?是否符合证监会关于场外融资、去杠杆的政策规定?这些银行资管计划的投资人,是否知道自己的资金正在暴露于巨大的风险之下?”

此前,有媒体曾对宝能系资金来源提出过质疑,称“宝能系用 26 倍杠杆,引入浙商银行等资金购买万科股票”。

尽管万科股权之争已进入下半场“华万之争”,但有舆论将争议的焦点再次带回宝能举牌万科的源头。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保险资金是否该举牌?宝能系利用万能险资金持股万科,究竟是否有表决权?

如果宝能举牌万科资金涉嫌违规或违法,那么历时一年的万科股权之争的逻辑起点将被改写。

2016年1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法律部主任邓寰乐在财新网曾撰写《万能险买的股票有投票权吗》一文。

在邓寰乐看来,根据《证券法》,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负责登记证券持有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信息表明,万能险投资的股票都登记在保险公司开设的万能险产品账户名下。保险公司直接持有股票与万能险账户持有股票在法律上的区别可不是一星半点。保险公司代表万能险账户行使股票持有人权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万能险的被保险人与万能险账户下的股票是什么法律关系?保险公司代行万能险账户的权利需要履行什么法律程序?这些问题在万能险的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是一个横跨《保险法》《证券法》《基金法》《公司法》《信托法》《合同法》等诸多法域的复杂法律问题,一时难以得出结论。

邓寰乐认为,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问题在法律上暂时无解。遵循《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如果相关保险公司拿不出代表万能险账户行使股东权利的法律依据,董事会依法可将其拒之于股东大会门外。能够裁断这个问题的唯一权威是法律,或许最好的求解办法就是来一场官司。随着万能险举牌波及的当事人和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诉讼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加,值得期待。

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3月12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万能险能够引起热议和关注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广大消费者保险需求的增强。万能险在国际上是成熟的和主流的产品,去年57家人身险公司开办万能险,占人身保险总体份额28%,和国际40%的占比仍是有差距的。

“万能险具有保障和投资功能,虽然万能险在我国发展平稳、风险可控,仍然面临现金流错配,当前主要从产品报备、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监管。近期,将在保险系统内开展万能险风险排查。”项俊波说。

刘元生呼吁称,请保监会明确一点:用保险资金投入不同股票以实现保值增值是合法的,但利用巨额保险资金为其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去抬轿子、担风险,图谋控股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实体公司,这也合法合规吗?

呼吁穿透性监管

6月30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对目前万科股权之争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万科股权争夺“并不复杂”。

黄奇帆表示,保险公司如果利用自有资金200亿-300亿元投资上市公司做大股东没问题,但是如果使用的是老百姓的资金就要注意,“老百姓的资金跟你(保险公司)签1-2年期的合约,但你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要做百年,不做百年也至少10年,你是法人股东,不是战略投资者,如果做战略投资能否用基金投资?保险公司分红,为了取得股息。但是作为法人股东必须使用自有资金,除非与投资100亿-200亿元万能险的老百姓签约委托协议,投资期限不止两三年,而是准备长期投资股权,这就变成众筹的股权委托。但做成这件事绝对难。”

从上述角度看,黄奇帆认为,首先要查(宝能系)资金是否规范;其次要查管理团队跟董事会之间的约定、信托和责任是否合理;第三,股东之间事前可以酝酿,任何股东之间的协议都要公告,不能密谋,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上市公司的原则,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不相干,如果是上市公司就要这样。

“解决万科股权之争,政府只要从法律、公司法、市场规则角度出发。但如果不从这几个角度,而是公司之间自己撕扯的话,这个事就会好像‘一锅浑汤,成天搞成新闻亮点。因此政府在管理上对各个专业管理执行到位,同时对穿透性的、叠加性的、综合性的监管也要到位。这只是结合金融风险控制所谈,不是帮王石做参谋。”黄奇帆补充说。

黄奇帆的此番言论引起各方关注。实际上,万科股权之争以来,加强各方监管的呼声不断。

6月28日,全国政协常委、中石化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撰文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应该首先站出来审查其交易的合规性,交易方案是否维护了全体股东利益,是否有利于万科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是否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正在演化中的宝能万科之争迫使社会大众和相关监管机构要从社会公众利益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角度,重新审视宝能万科之争的深层意义”。

根据媒体报道,针对“宝万之争”,决策层曾经在2015年年底要求证监会牵头,会同银监会、保监会“摸清情况”。据此,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三会以及审计署四路人马立刻组成多个小组进行调查,最终调查报告于2016年3月中旬上报。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报告主要针对收购万科的宝能系资金来源进行调查,银监会采用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认为杠杆比率为1∶4。从总体看,完全没有看出杠杆率有多高,风险有多大,结论都是风险可控。

上述媒体引用知情人士话称,“都是自己查自己的监管范围,并未穿透至最终出资人,因为查到一半就会发现到了别人的监管范围,进行不下去。”

寻找多赢方案

自2015年下半年“股灾”发生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上部分蓝筹股价值被严重低估,这就给并购者提供了低价买入的条件。不可忽视的是,在二级市场上,险资举牌频频,例如宝能系三度举牌万科。

在中国进入金融并购市场时代,企业主体如何应对资本的并购潮,以及政府如何监管等问题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

“我个人认为,如果事件最后搞砸了,也就是说万科这样大家公认的优秀公司,其价值大幅度下降,辉煌不再,不仅当事各方利益受损,甚至影响中国经济,就说明他们都是非常愚蠢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维迎教授在7月1日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企业家与契约文明”研讨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张维迎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重要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看有没有可能多赢,如何实现多赢。至于能不能寻找到多赢的解决方案,这就要考验三方的智慧和理性。“谈判要利用市场逻辑,而不是强盗逻辑。如果每一方都想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后一定是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市场的逻辑就是双赢、多赢,强盗逻辑是零和游戏。”

上一篇:虚拟仿真环境下一篇:陌生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