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六篇

2024-09-04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 篇1

因此,笔者拟通过对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试图进行原因分析和解释,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过程与工具。

编制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宿舍调查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第二部分为具体问题。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我院全体学生发放问卷1600份,统一收回有效问卷1540份,有效率96.25%。

2. 调查对象。

男生500人,女生1100人;年龄20岁以下700人,20-25岁890人,25岁以上10人;大一600人,大二500人,大三500人;文科专业900人,理科专业700人;城镇户口900人,农村户口700人;独生子女300人,非独生子女1300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总体概况。

通过问卷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生间人际关系总体上较好,但并非很理想,具体见表1。有40%的同学比较认可目前的宿舍人际关系,45%感觉一般,15%觉得不好,这15%的有很大程度上以后会选择调换宿舍。在想换宿舍方面,只有45%的不想换宿舍,有18%的想换宿舍,37%的尚不确定。当然在班级团队活动中,有55%的还是想跟舍友为一组,35%的想跟自己玩的好的朋友为一队的,而只有10%的表示无所谓。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还不是非常的融洽,没有达到彼此互相信任、能成为密友的阶段,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待改善。

2.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显示,生活方式对大学宿舍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2]。我们将从作息习惯、生源地、公共事务处理、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等方面对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1)作息习惯。由于宿舍各成员基本是同班级的同学,因此他们的作息时间具有共性,所以在作息习惯上的影响是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一致。但是,每个人具有个人的个体差异性,作息习惯具有多样化,有15%的同学认为不一致。同时正因为个体差异性,导致有15%的同学不认可你的作息习惯,从而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与休息,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息习惯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也体现了现在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注重别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影响,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良习惯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因此,作息习惯也成为了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生源地。经过问卷调查发现,45%的同学在同一宿舍里关系较好的是来自同一地方的好友,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同时也方便于节假日的回家时候互相照顾,因此他们在宿舍中也是互相帮助,为此也为宿舍出现帮派埋下了隐患。(3)家庭经济状况与是否独生子女。通过调查发现50%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与是否独生子女会影响他们的宿舍关系。宿舍成员的家庭经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2]家庭经济状况所反映的宿舍成员的贫富差距对宿舍人际关系存在影响。同时是否为独生子女也跟家庭经济状况一定相关联,独生子女家庭一般经济相对较好,父母比较溺爱,所以造成他们性格比较独断专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宿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4)公共事务处理。宿舍的公共事务基本还是大家认可的,也是按照大家共同商议决定的。宿舍卫生处理上,80%都是按照值日生的轮流进行,由于个体性格的差异性,也出现了少数不愿意搞卫生,不把宿舍当作一个集体。在购买公共物品时候也是基本没有宿舍成员的贫富差距原因导致分歧,60%还是有宿舍各成员之间共同商量。在使用公共卫生间方面,65%按照各宿舍成员的时间要求进行使用,没有出现横行霸道占用的情况。虽然公共事务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宿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5)班干部。调查显示有班干的宿舍人员的关系相对较好,70%的认为班干在缓解宿舍矛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及时化解矛盾,让宿舍关系变得融洽。同时65%的认为班干在宿舍内务事情上也起到了带头作用,具有奉献精神,能带动整个宿舍的关系和谐。

三、建议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生活场所,宿舍的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懒惰、爱玩、缺乏主动创新、追求时尚潮流等,造成了大学生60%的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因此宿舍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变得尤其重要。

1. 严格宿舍管理制度。

制度是约束人的行为最好的方式,目前大学生普遍成为了“90后”的时代,他们娇生惯养、自我约束能力差、自制力差、个性强、自我霸占欲望强,不能很好的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又存在自身的特点:不爱学习、爱玩、爱宅宿舍玩游戏等。大学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是高校育人非常重要的环节。[3]因此有地效的运用大学宿舍规章管理制度,是制约他们最好的方法。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对于建立良好大学宿舍人际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完善的宿舍制度可以加强宿舍成员人际行为倾向的趋同性,降低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的发生机率。高校应该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和特点,制定并完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文明宿舍评选标准》等规定。此外,负责具体工作的各院系还可以根据本学院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如将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大家关心的敏感问题和每个宿舍进行适当“挂钩”,来增强每个宿舍成员的责任感,从而加强自我教育。通过分层管理,使大学宿舍的公共事务逐渐走向制度化、正式化、自觉化,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宿舍出现的各种问题。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宿舍之所以有矛盾,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的不健康。心理的不健康表现在:(1)内心的小气,斤斤计较。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吃亏,一点小事情也能发生争执,只要自己的利益有点受损就内心不平衡,小鸡肚肠。(2)攀比心理严重,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因此辅导员应该时刻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包袱以及纠正他们错误的心理思想。

3. 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也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领头军。因此,辅导员应该每周多走访宿舍,了解宿舍的发展动态,第一时间知道宿舍的矛盾根源,找到矛盾的解决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处理矛盾,促进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4. 多开展宿舍人际关系的主题班会或者主题演讲。

辅导员可以利用好每次的主题班会进行宿舍人际关系的宣传,讲解宿舍矛盾对大家的影响危害之大,通过主题班会来促进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和谐,达到创建美好的宿舍人为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玲玲.构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2]尹丽.新学期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状况研究[J].怀化学院院报,2009,(7).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 篇2

一、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发展环境欠佳

相对于国办高校, 民办高职院校处于弱势地位,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人事档案管理、各种保险、教龄确认、继续教育等无法得到国家政策上的确认或支持, 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虽然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批民办学校正在茁壮成长, 但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 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整体认可度仍然不高, 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另眼相看, 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包括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 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毋庸讳言,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已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 但在许多院校, 特别是民办院校, 语文实际处于边缘地带, 从来没有获得与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思想品德等公共课同样的稳定地位。究其原因, 与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许多高职院校认为, 必须把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 这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在课程的开设时, 往往过分强调专业实践训练课程, 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 则认为是非专业性课程, 课时安排随意性很大, 甚至取消这门课程, 这就不对了。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一书中, 列举了11所高职院校13个专业的教学计划, 其中, 明确提出开设《大学语文》的专业只有2个。可见,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领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就是在已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里, 这门课程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三) 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据调查, 新余市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年龄上两头大, 中间小, 退休教师和青年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重很大, 青年教师普遍占50%左右, 老教师占30%左右, 而35一60岁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只有20%左右, 呈现非健康状态的哑铃式结构。老教师绝大数是国办高校退休教师, 虽然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能力较强, 但他们在教学上吃老本的心理严重, 加上年事已高, 精力有限, 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较为陈旧, 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教学能力较差, 难以适应教学的新需求。不少青年教师来到民办高职院校执教, 往往是找不到更好的就业路子, 迫不得已暂时委身, 总是想方设法另栖高枝, 在专业发展方面沉不下心来, 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 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各国的竞争,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 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只有一流的教育, 才能培养一流人才, 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打造一流教育, 关键在教师。只有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才能建设一流师资, 培养一流的人才。大学语文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如何,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二) 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最终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东西不是优越的硬件, 而是教师。正如教育家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教师, 特别是骨干教师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一所学校, 必须在打造优秀师资方面积极作为, 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自己的办学抱负。大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重任, 促进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是师资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推进学校师资建设, 加快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和提高。

(三) 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需要

教师, 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后代, 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业有成。教师的价值在于燃烧自己的生命, 培养人才, 传承文化。大学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发展, 即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 促进自身的完善, 增加自己能力和智慧, 才能更好地担负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教书育人工作, 实现自身的价值。古代教育家孔子, 通过完美的专业发展,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奠定了其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

三、促进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 构建良好平台

1. 改善专业发展环境

民办教育与公办学校同样是公益性的事业,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完全一致, 因此, 政府应出台更多更积极的支持政策, 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共同享受国家公共财政的扶持和奖励。创建基于身份平等的民办学校人事制度和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确保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待遇, 解除他们专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应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公众的传统观念, 使他们认识到民办教育的重要性, 让民办学校教师能够在社会上挺直腰杆, 享受身为人民教师的尊严与光荣。

2. 建立语文教师专业标准

美国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制定。早在1987年, 美国就成立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 1989年,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发布了《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政策声明, 提出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建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借鉴美国的这一做法, 牵头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大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 明确教师的专业身份, 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大学语文教师依照专业标准, 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做到目标明确, 减少专业发展的模糊性, 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成长。

(二) 发挥高职院校的积极作用

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 教师兴则学校兴, 教师强则学校强。学校要创造良好条件, 帮助教师专业发展, 形成优质师资资源。

1. 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要辟出固定的场所, 配备先进的专业设备, 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保障条件。要根据大学语文教学实际, 着眼语文教改前沿, 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沟通和校际交流, 体现教研活动的本土性、合作性和先进性。通过典型引路, 发挥名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帮助青年语文教师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2. 强化职业培训

教师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过程, 是对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职业院校应该着眼教师的长远发展, 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 开阔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胸怀, 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训内容应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际出发, 突出大学语文教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大学语文教师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培训时间应灵活把握, 既要有暑假、寒假的短期培训, 也应安排半年以上的长期进修培训,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形式应多样化, 可通过到国办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公司等进行多渠道、多途径的培训。

3. 健全评价机制

吸收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参加评价小组, 体现评价活动的代表性、公开性, 确保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公平性。表彰在专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 形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导向, 激发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对专业发展缓慢的教师, 给予必要的警醒, 强化其专业发展的动力。每学年对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作出评价, 并计入专业化发展成长档案中。

4. 设立语文教师名师工作室

许多职业学校都设立了专业教师工作室, 专业工作室成为引领和开拓本专业的标志。名师工作室要按照“真诚服务、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的原则, 创新运行机制, 可采用导师培养制。所有导师都要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具体培养考核方案, 明确青年语文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培养方法、途径、考核指标;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三年成长计划、方法和模式, 实现青年语文教师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上的快速成长。

(三) 激发大学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欲望和动力

现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 各种知识都在迅速更新和急剧增长。知识的快速创新与生成, 要求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充电和自我提高, 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增强专业的自我发展意识, 不断学习、钻研, 加强自我训练, 开发个人潜能, 才能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可以强化生存能力、提升生活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少元.高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 2013 (02) .

[2]许家琴.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3) .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宿舍  幸福心理

宿舍是学生最为集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根据调查,大学生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集体宿舍里度过的①。宿舍又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主要场所,把它作为培育大学生的重要阵地尤其关键。在非融洽、协作等宿舍中生活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敏感、压抑、焦虑、自我防卫及难于协作的特点,反之则表现出快乐、安全、乐于助人的特点。因此,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团队协作,而且可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属感、安全感,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②。下面就该模式中一系列选拔、培训、考核及激励机制等做简要介绍。

一、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选拔机制

由班级心理委员负责选拨本班级的宿舍心理导航员,亦可由宿舍长直接担任。若有人员变化,班级心理委员应及时把相应变化情况反馈给心理中心联络人。心理中心联络人是由心理辅导工作学生委员会(简称“心委会”)进行选拔,一个心理中心联络人负责一个新生班级辅导员所负责班级的相应心理层面工作。

二、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培训机制

作为非心理专业的大学生,若要做好宿舍幸福心理提升的工作须进行一系列实用而有效的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1.由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8学时的上岗培训。另外,还要进行针对年级的相关培训。对于大一年级的宿舍心理导航员进行的培训主要有两方面。(1)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简单介绍。介绍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到心理健康的内涵与功能。(2)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现及处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特点与及时发现有行为异常的同学并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处理;(3)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中平时出现的一些心理困惑或挫折,能进行一些基本的人性关怀、宽慰与辅导;(4)自我意识及职业生涯规划。认真剖析清晰自我的优势与不足,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自己,同时对自我的大学生活、学习等有个规划。(5)学习心理及时间管理。掌握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之处,依据自身的状况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目标与价值。其中大二、大三年级宿舍心理导航员的培训内容在此暂不做具体介绍。

2.班级心理委员及宿舍心理导航员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一举行工作例会,由心理中心联络人负责主持。工作例会的内容大致如下:(1)总结过去一个月总体工作情况及每个班级的基本状况,提出有待改善及提高的方面;(2)由心理中心联络人对与会的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导航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相关培训;(3)对最近热点话题及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知识进行讨论、正确引导和总结。

3.每月宿舍幸福心理成长小组举行一次团体辅导活动,由宿舍心理导航员主持,前期由班级心理委员负责指导,当然也可以邀请心理中心联络人一起策划、组织。大一年级每月团体辅导的内容如下:(1)心沐阳光,友谊启航;(2)乐享生活,自强自立;(3)学会学习,适应变化;(4)人际相处,沟通情感;(5)生涯规划,快乐启程;(6)绚丽风采,展示自我。大二、大三年级每月的团体辅导内容这里暂不做具体介绍。

以上三个层面的培训等内容简称宿舍幸福心理成长小组的“8-1-1”制度。

三、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考核机制

优秀宿舍心理导航员的评选规则具体如下。

1.宿舍成员的心理动态掌握及危机事件的汇报与处理情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是最高等级,D级是最低等级,即基本合格。

2.对宿舍成员宣传、介绍或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次数及宿舍成员反应情况等,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他同上。

3.参加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织的活动及培训次数,依据每学期组织的活动及培训次数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他同上。

4.自身心理知识的提升及能力提高,如阅读了哪些心理学书籍,须有记录及相应材料,其他同上。

5.由班级心理委员向优秀宿舍心理导航员评价小组进行推荐等。

6.由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对班级心理委员递交的材料及推荐的人选进行统一考核,进而评选出年度优秀的宿舍心理导航员,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四、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激励机制

期末总评每个宿舍心理导航员为3分,根据其学期表现情况给予相应总评分。对表现优秀的宿舍心理导航员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五、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运行机制

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运行机制,如下图所示。

六、改进的方向

其一,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的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原有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每个月宿舍幸福心理成长小组的团体辅导活动纳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之中,从而更好地调动宿舍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其二,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幸福心理新型提升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及效果,并积极调适,总结特点规律,以期拓展施用范围。

注释:

①高玉宇.优化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139.

②黄艳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建立和谐宿舍关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3~44.

基金项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基于行业文化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 篇4

朱存各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江苏省民办高职教育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毕业生就业却表现出诸多问题,成为阻碍江苏省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当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对策,旨在为促进江苏省民办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

民办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从事具体工作所需要技能的理论培训和操作实践,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到2010年,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共有22所。无论从数量上、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上都占据了江苏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对本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解决好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

1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高就业率的背后掩盖了很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1就业倾向于苏南地区

长期以来江苏省形成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地区上存在着苏南、苏中和苏北传统的地区差别。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的各类就业岗位多,并且对国内其他省份的高校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现象造成了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出现了严重的毕业生“扎堆”现象,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苏北地区或其他省市虽然有需求,但往往毕业生考虑到各方面原因不作为首选地就业对象。

1.2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表现为毕业生就业的层次高低、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许多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只是停留在就业率统计数据上,而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有所忽视,目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稳定性差。表现在就业岗位的频繁更换,造成毕业生高的流动率,而高流动率导致企业越来越谨慎招聘高职毕业生。另外,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比较高。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过于频繁。二是,专业对口率较低。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由于受着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自身各方面的的影响,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许多学生为了就业,会根据社会需求情况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岗位作为就业的对象。三是,协议就业率低。协议就业率高说明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毕业生的各种权益也能得到保障,就业质量高。但在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率相对较低,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前用人单位是不给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最多只是提供盖有单位公章的就业证明等。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专业对口率、协议就业率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背后,并没有伴随高质量的就业。事实上,民办高职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远没有那些让人乐观的数字。

2影响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因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要想解决好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弄清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2.1 社会原因

2.1.1社会和用人单位认识偏颇,学历贬值

目前,社会上对民办学校还存在认知上的偏差。首先,认为民办教育是低等的教育等舆论,民办高等教育的学历不被认可等。一些用人单位常用有色眼镜去看待民办高校,对民办院校毕业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抱有不信任态度,这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其次,对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最缺乏的是实践经验,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华。但有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也是造成应届毕业生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2.1.2就业率成为“形象工程”

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此举受到了各民办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个别民办高职院校为了取得招生、办学评估等竞争优势,采取了弄虚作假的手法“提高”就业率,把就业率当成了“形象工程”。结果给学校、社会、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学校原因

2.2.1高职院校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师资和实践实训条件不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并没有体现这一目标。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型”。还有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丧失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根据社会及职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没有适应新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根据社会及职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使得民办高职毕业生被迫“背叛”专业,另谋生路,“专业对口”难以实现。由于现有的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单一有限,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先天投入不足,在师资和实训基地等资源建设上十分薄弱。

2.2.2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培养

目前不少学校将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混同在一起,以为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和组织供需见面会等,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兼职,他们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难以保障就业指导的效果。而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上,有些学校只是停留在学生不出事上,没有把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使得三年的大学生涯结束后,许多学生仍然持有和刚入校是一样的观念和行为,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进而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对这些学生也是不欢迎的。

2.3学生就业期望值高,综合素质较低

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只想走上管理岗位,不愿从基层做起。留恋大城市,最希望的就业地区是“苏锡常等苏南地区和其他沿海开放城市”。他们的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对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理性认识。目前民办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工作岗位。民办高职院校生源情况原本不佳,加之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不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其综合素质及能力低下,进而也影响学生的就业。

3解决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3.1政府部门完善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相关制度

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节和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民营企业就业。进一步完善和鼓励高职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加

大优惠力度,使其安心工作,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苏中、苏北地区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对高职院校就业率的监督、问责机制,对各个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上报的真实程度进行调查,促进就业率 “质”的提高,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一年的长期跟踪制度,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

3.2民办高职院校应采取的对策

3.2.1准确定位,依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真正培养“技能”人才

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按照高职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实践能力强,基础理论适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围绕市场办学,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才能最终赢得社会。要结合江苏省经济特点、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专业,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形成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要不断调整专业,建立特色专业,增强办学优势。同时各高职院校要主动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取长补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训中掌握实用的技术和技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

3.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双师型”教师之路。让他们分批地安排他们到工厂、企业实习,参与生产管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招聘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与技术人员,担任相应的专业实践指导课程,这样不但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企业与院校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民办高职院校要把学生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真正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上面来。改变民办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贪图享乐、集体意识淡薄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让学生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在社会上立足,不断完善发展自己。

3.2.3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

民办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始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着重进行职业生涯与规划,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状况,准确定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着重开展择业方法及技巧的辅导,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3.3毕业生需更新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要考虑自己所学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状况,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去确定就业期望值,不要盲目追求高薪职位。通过对个人进行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要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面对竞争的良好心态。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 篇5

一、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指高校中的有关专职部门依照既定目标和规章制度, 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和思想教育来调节、规范大学生思想的协调活动, 促进良好学风、校风、校纪的形成, 以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宿舍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风貌, 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高尚情操的培养、世界观、审美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学生宿舍管理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 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思想品质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提到学生宿舍, 有人会把宿舍放在“住”字上, 只在如何满足“睡觉”这一基本生理需求上考虑问题, 很多高职高专宿舍区出入人员复杂, 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另外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宿舍防火用电安全, 虽然明令禁止学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明火等, 但事故还是层出不穷, 酿成了很多的悲剧, 特别是一些校舍建设不完善的高校, 建筑物使用标准不达标, 线路凌乱, 易引发火灾事故。高职高专学生宿舍管理多由学校行政部门或后勤部门负责, 配备管理员参与执行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 学生宿舍建设为高校扩招与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为高校的育人工作, 特别是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一) 高职高专宿舍管理队伍缺少管理经验和服务意识。

目前许多学校为了节约办学成本, 宿舍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社会招来的临时工, 人员自身素质与服务对象的要求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部分管理人员政治觉悟不高, 专业水平偏低。宿舍管理员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服务理念。

(二) 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认识不足。

大多数高职高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等方面, 而没有把学生宿舍这个地方当成工作的重点, 在宿舍管理方面投入的不够, 同时, 由于学校对班主任、辅导员在宿舍管理一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 所以造成部分班主任、辅导员不重视, 对学校查处晚归、不归制度不关注, 轻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三) 学生组织参与宿舍管理力度不够。

许多高职高专的做法都是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宿舍管理、成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的机构, 但是由于这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能力不够, 不能很好的掌控局面, 缺乏威信, 大多是进行宿舍卫生检查, 协助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等工作, 当遇到突发事件情况, 还得是由老师出面解决, 没有做到自我管理的作用。

(四) 宿舍管理工作过程缺乏有效沟通。

在高职高专的宿舍管理中, 缺乏一定的互动, 目前都是以学生制订的规章制度为主导, 结合有关部门的措施相辅助, 但是缺乏一定的沟通, 在其具体的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表现为:一是学生对学校所下达的命令或是管理方式, 经常会出现一种抵触心理, 而学校在管理学生宿舍中, 却很难掌握住这个尺度。二是在宿舍管理中, 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缺乏, 导致双方无法了解, 没有交流, 学生不理解管理人员为什么要采取某项措施, 这样对宿舍的管理工作不利, 加大了其管理的难度。

(五) 传统的综合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高职高专对学生宿舍普遍采取“齐抓共管”的思路,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体制, 但是这些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和对学生教育的要求。管理制度上表现混乱, 最终导致权责不明确、服务不到位、教育与服务脱节。

(六)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引导不够。

高职高专宿舍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较强的凝聚力。很多高职高专给予学生的关注、重视不够, 未能正确认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走过场, 热衷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将这看作是高校创建宿舍文化的全部内容, 把宿舍建设的工作重点落在日常行为管理和卫生检查上。检查发现多数学生沉迷于上网, 不健康的网络生活, 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 严重的甚至被迫退学。

三、加强高职高专学生宿舍管理的方法

(一) 高职高专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是学生宿舍管理的主要力量。

高职高专应当不断加强宿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他们普遍文化层次较低, 业务能力差, 管理功能单一, 所以要让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他们的队伍中, 并不断组织他们学习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服务理念。

(二) 学生干部队伍是宿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队伍。

学生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宿舍长等学生干部反映出来, 晚归、未归、违章用电、宿舍文化情况等都可以通过他们让辅导员充分掌握情况, 因此, 学校要严格把好学生干部关口, 选择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充实到这支队伍中, 并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三)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建立健全科学的宿舍管理制度, 确保管理有章可循。

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学校宿舍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好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好后勤管理用人制度。健全的科学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使学生在住宿区的任何地方都有章可循。

(四) 学校应当不断提高对学生宿舍管理的认识。

学校除了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等方面之外, 同时要把学生宿舍这个地方当成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宿舍管理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在宿舍管理方面的要求, 要求班主任辅导员不能轻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五) 加强宿舍管理工作过程的有效沟通。

在高职高专的宿舍管理中, 一定要加强宿舍管理员与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 通过有效沟通进行学生宿舍管理。

(六) 不断完善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

辅导员入住宿舍, 与学生同住、同生活, 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主要目的是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并解决问题,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校对学生的关怀, 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辅导员入住宿舍不要流于形式, 要达到入住宿舍的目的。只有这样, 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 才能了解学生,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倾听学生的呼声,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 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七) 不断加强高职高专宿舍文化建设。

高职高专宿舍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较强的凝聚力。学校应当给予学生更多更强烈的关注, 正确认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不能让宿舍文化建设走过场, 热衷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不能将宿舍文化建设看作是高校创建宿舍文化的全部内容, 把宿舍建设的工作重点落在日常行为管理和卫生检查上。与此同时, 学院要大力弘扬宿舍的精神文化, 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 热爱宿舍, 自觉、主动地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精神等, 在学生宿舍中形成一种争创好环境、好学风、好舍风的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反思[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2] .张丹.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J].学术论坛, 2009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宿舍 篇6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处 杨 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职院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专科生141。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民办高职院校高职(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5491人,各种学历层次在校生平均规模6343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办学模式多样化以及民办高职院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引起了激烈的生源竞争,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为了保证生源,民办高职院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状况之下,民办高职院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争取生源,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的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生源争夺战,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整合自身资源,建立全面、立体、高效的招生宣传模式,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为获取高素质生源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招生录取改革和就业体制改革,考生和家长选择高校和专业的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选择的高校和今后就读的专业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对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学生填报志愿的因素,学生对招生宣传资料信息的要求以及学生对报考学校的了解途径,对指导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人员应不断分析和研究招生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招生宣传的重要性。

因而,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卓有成效的招生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提高学校的认可度和信誉,组织、吸引、动员更多的学生报考,为学校挑选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在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诚信原则

1诚信原则是指在宣传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情况、历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办学成果时,要以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以诚信为本,使考生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定位,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和鉴别,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严格遵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招生广告和招生简章内容,不做虚假广告或带有欺骗性、诱惑性的失实宣传;不委托学校以外的个人和中介机构组织参与招生。同时,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安排学院的招生工作;凡是承诺的事项必须按时落实,及时办理。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诚信是“立校之本、创业之基、守业之魂”。

2、规范性原则

规范原则是指民办高职院在发布各种招生宣传广告必须到批准办学的审批机关进行备案,填写《招生广告备案表》。广告内容应包括:学校全称、办学性质、招生专业、开设课程、办学形式、学习期限、招生对象、招生范围、收费标准、报名手续、证书发放以及广告审查备案证明编号等。广告用语应符合《广告法》等有关规定,不得欺骗和误导学生及家长,不得做不负责任的许诺。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不能在传媒刊登播发违规广告。2007年某省教育主管部门通报了6所刊登违规广告较严重的学校、4所广告词违规较轻但刊登次数较多的学校、11所违规情况一般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社会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肯定不利于学校的未来的招生工作和长远发展。

3、针对性原则

在招生宣传时对民办高职院校对自身办学实力和地位要准确定位,把握好主要吸引高职(专、本科)层次的考生,从而有目的地宣传和争取这部分考生;同时根据学校招生工作的进程,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侧重。

4、区域性原则

教育部有关规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民办高职院校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是其使命,也是办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民办高职院校一般会在学校驻地所在省份投放更过的招生来源计划,考生和家长也一般比较喜欢选择报考他们比较熟悉的本地区民办高职院校,不但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而且花费较少。但如果宣传不得力,可能造成优秀的生源流失。因此,招生宣传时要把本省、本地和邻近省市作为宣传的主战场。

4、前瞻性原到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是一项日常工作,要时时想宣传、处处留宣传。但由于考生和社会关注的时间集中在高考前后和填报志愿前,所以招生宣传工作要有前瞻性,应该在高考前1-2个月准备好招生宣传资料,在高考前把有关宣传资料发放考生及家长手中,使考生和家长对学校有个初步了解;填报志愿前这一段时间是招生宣传的“黄金时期”,学校要及时把学校招生计划、专业介绍、专业特色、招生政策等招生信息传递给考生和家长,加深他们对学校的印象。

另外,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还应该采取多方面、全方位的立体化宣传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考生及家长对学校的信息需求。

1、纸质媒介宣传

纸质媒介印刷品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主要传播媒介十分普遍,使用时间也很悠久。从简单学校概况、招生计划介绍的宣传单到涉及范围广泛的宣传喷绘、写真招贴出现,从单一的文字宣传到图文并茂的生动展示,从单纯效果图示的宣传到真实漂亮的校园实景宣传,从招生时期集中适时宣传到全年度的时时宣传,纸质印刷品这一古老的传播媒介从宣传内容、形式、范围到时间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和进步。民办高职院校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也不断利用纸质印刷媒介这一传统而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宣传自我。其主要的宣传形式是招生简章、招生传单、宣传喷绘、写真招贴、报纸杂志图书广告宣传、学校印制的宣传办学特色的画册以及各省公布的各年度招生来源计划附页、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等宣传材料。

2、电子传播媒介宜传

电子传播媒介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光盘和声讯服务台等向公众传播信息的传播渠道。电子传播媒介具有感情色彩浓,传播速度快,形象生动,娱乐性强,影响范围广,公众接触程度高等特点,能够更加迅速地向更加广泛的公众传播信息,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民办高职院校进人市场竞争之后,在宣传手段上也不断更新,利用电子传播媒介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宣传学校办学特色也就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采用,其主要宣传形式有:制作并发放宣传学校的宣传光盘,开通能够展示学校形象,公布有关招生信息、政策、计划和招生专业等内容的宣传网站以及招生专题网站;利用电视访淡、广告等手段进行的宣传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受到各个学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学校的网站,无论是从宣传的费用考虑还是从宣传的时效性来说,网络都是将来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途径。

3、人际互动宣传

在所有传播媒介中通过人的语言来宣传学校形象,利用人际互动交流这一途径来传递学校信息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人际互动传播在吸引公众,改变公众态度方面有特殊的宣传功能。常见的人际互动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学校内部师生和学校外部社会大众。内部师生一方面主要指民办高职院校从本校挑选出来的师生组成的招生宣传队伍,在校内和校外任何环境,都可以宣传学校形象,传递招生信息。而广义上的内部师生指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他们通过聊天,座谈,通信等方式将学校的有关信息加以传播,使招生宣传工作真正成为“全员宣传”,“全员招生”。外部社会大众主要指校友、合作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和校外专家学者等,利用他们对学校的评价,直接由其宣传,更容易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所认可。对学校来说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在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社会上授课还是参加其他文化活动,其一言一行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形象;同样,优秀的在校学生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任何活动也都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及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播者,成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

4、高考招生咨询会宣传

学校指派专业招生人员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招生咨询会,通过与考生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及时了解考生和家长的各种疑问并予以直接解答。这种宣传方式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多年来的招生宣传工作实际证明,这种宣传途径能够使考生充分,全面地了解学校,也可使学校了解哪些层次、成绩处于什么水平的学生对自己学校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便于及时调整宣传策略。目前,国内各个省份每年招生期间均有教育主管部门或社会组织举办招生咨询会,学校可以积极参加在投放生源计划的省份所举办的招生咨询会。

5、基层高中宣传 高中学校是民办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的最重要阵地,要加强与高中学校的联系,帮助高中生了解学校招生情况,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解决他们的困难与疑惑。在我国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在教学质量较好,报考人数比较多的高中学校建立生源基地,使双方共同承担起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的任务,为民办高职院校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考生。民办高职院校目前的做法是只有每年集中招生时才与高中学校联系,这是一种临渴掘井的便宜方法,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选拔人才,民办高职院校与高中学校如何加强校际合作,实际上也是未来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要根据学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采取不同宣传方式,以期增强针对性,取得更大宣传效果。

1、要把握好几个重点招生宣传时段

即制定招生宣传工作方案要与招生工作进程相适应,为招生工作服务。如高考前在常规宣传情况下,可以在学校招生网站上或与新闻媒体合作开通一些高考注意事项栏目,为考生服务;在填报志愿前要及时公布学校历年录取信息、录取过程、录取模式、录取分数、各专业特色、分专业报考和录取情况;在新生报到期间要及时公布报到的报到各项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在补录期间要详细介绍学校的补录政策、补录条件、补录专业等方面的情况。

2、不同的招生时段采取不同的招生宣传手段

即民办高职院校制定宣传方案时,根据招生进程,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如高考前主要以发放招生简章或宣传单为主,高考结束后主要以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进行宣传,同时组织招生人员进行校内咨询和校外走访,在特别是填报志愿前,加强校内电话、网络咨询以及考生来访的接待、参观;补录期间以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为主,兼顾招生人员面对面交流解答。因此,学校招生工作要及时认清形势,制定适应不同时段、环境的招生宣传方案。

3、明确目标,确定招生宣传定位

民办高职院校制定招生宣传方案时一定要明确招生宣传方式要与学校层次、地位以及招生的对象相适应。如民办高职院校希望争取到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源,但是民办高职院校与国办高校相比,还有差距,相比较国办高校,民办高职院校只能争取中等及偏下成绩的考生;同时根据学校和考生实际情况,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前提下,以学校的学科特色、学科优势争取生源质量较好的考生。就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发展阶段来说,盲目地去争取分数较高的考生是不现实的。

上一篇:物理教学STS教育下一篇: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