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十篇

2024-09-13

背景分析 篇1

一、注意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性

黄牧航老师在《论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专业化倾向》一文中指出:高考命题已经从单一的事件结构向阶段结构和年代结构转变。所谓的阶段结构, 是指通过理解某一历史阶段的主要阶段特征来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所谓年代结构, 是指通过理解若干年间 (如每十年) 的历史特征来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正如黄老师所说, 任何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都离不开与其相关的时代特征。所以, 要分析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就必须把这个事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

例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39题以“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为主题, 探究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计划经济的认识、20世纪50年代实施计划经济原因和20世纪70年代对计划经济的改革。其中的第一问“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这样就需要把20世纪30年代国人产生“计划经济思潮”这一历史现象放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时代环境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就会发现这种思潮现象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失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的国情有关。第二问“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这一问题与试题所给的材料没有联系, 完全需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20世纪50年代阶段特征来分析。此时世界形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冷战,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包围、孤立和封锁;在国内,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所以在经济建设方面都仿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国初期, 面临的是千疮百孔的乱摊子, 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阶段特征。

每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我们必须了解和抓住这些特征, 并能够进行灵活运用。所以在分析“时代背景”时, 要联系事件产生前十年左右的国际、国内相关时代特征, 在答题时应该从政治、外交 (必修一) 、经济 (必修二) 、思想、科技、文艺 (必修三) 等方面找出符合要求的因素作答。

二、注意把握促使历史事件产生的相关因素

把握时代特征是分析“时代背景”的必备条件,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时代特征都是导致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要学会取舍。

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38题有四个小题, 每一个小题都是考查“时代背景”或“历史原因”的。其中第一小题“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 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小题“有学者认为, 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 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 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从宏观上看, 这两个小题均考查明朝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高考题库》中是这样进行试题解析的:“解答第一小题时,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分析其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小题, 人的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影响, 李贽也是如此, 他未能开拓出一条新路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明清时期中国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呢?依据这个思路, 问题就容易回答了。”如果这样一概而论的话,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该是相同的了。在平时做练习时, 我的学生就把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完整地答了两遍:“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但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 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战争极大地解放思想, 促进了人们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和批判。文化上: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 近代科学传入,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这肯定是错误的理解, 也是错误的答案。

虽然是一个人物, 一个时代。但是, 导致事件发生、发展的因素却不相同。所以,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 首先要明确李贽在明清时期思想界的地位, 他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动摇了传统的理学基础, 有利于解放思想, 推动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但是, 他的思想主张并没有像西方启蒙思想一样形成理论体系, 也没有付诸实践。这样, 再根据题干要求来对时代特征进行提炼取舍。第一小题可以根据材料概括出李贽“反对儒学教条化、童心说和反对歧视妇女”的进步思想主张, 进而判断是哪些积极的时代因素促使其进步思想的产生。第三小题考查的是李贽的思想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的原因, 所以, 就应该分析是哪些消极的时代因素造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答案:第一小题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这些积极的时代因素。第三小题时代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这些时代的消极因素。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与其时代的相关因素有关, 但是, 积极的成果必然与积极的时代因素有关, 消极的结果也是与该时代的消极因素有关。分析“时代背景”, 就是对已经产生的历史事件找出对应的前因。

背景分析 篇2

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其他人力资源模块开展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半世纪之前就已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工作分析体系, 而我国工作分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对较晚, 经验有限, 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都有一些困惑亟待解决。针对于此, 本文对工作分析课程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以利用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 提高工作分析教学质量及其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工作分析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门理论性、实用性都很强的核心课程。工作分析的主旨是科学高效地获取有关组织内各种工作的详细信息, 对组织中特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进行描述和研究的系统过程。[1]因此,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和管理技术, 我们在充分认识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的前提下, 必须正视目前工作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羁绊。

1.1 企业中工作分析实际应用缺乏

目前在国内, 多数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放在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 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 岗位职责模糊。全面科学地应用工作分析技术的企业为数不多, 特别在一些中小企业中, 并未涉及工作分析或者岗位设计。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接受的日常培训中, 工作分析技术也没得到应有的重视。[2]因此, 学生无法从身边感知工作分析的重要性, 甚至认为工作分析无用, 对课程失去兴趣。

1.2 教学安排重理论轻实践

工作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 难以全面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但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工作分析课程教学, 主要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 实践教学方面的安排很少, 学校在缺乏实践经费和实践基地的情况下, 很少统一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即使进行了企业参观, 但并未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这就使学生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等内容缺乏具体深入的理解。

1.3 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障碍

1.3.1 实践对象的选定

工作分析的过程是收集信息的过程, 必须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在工作分析过程中要涉及企业内部核心资料 (如组织结构图、任职资格等) , 所以一般企业不愿为学生实践提供足够的岗位。因此工作分析对象的选定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首要难题。[2]

1.3.2 员工恐惧心理

员工恐惧是指员工由于害怕工作分析会对其已熟悉的工作要求带来变化或者会引起自身利益的损失, 而对工作分析人员采取不合作甚至敌视的态度。具体来说, 员工恐惧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员工对工作分析调查者态度冷淡、言语讥讽, 或者故意找借口对工作分析调查者索要的相关资料不予提供, 从而不支持其访谈或调查工作。二是在工作分析过程中, 员工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存在明显的出入与故意歪曲, 故意夸大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内容, 而相应地贬低其他岗位的工作[1]。员工恐惧心理导致被调查者不配合工作分析者的工作, 或者提供的信息不全面、不可靠, 从而导致最终产生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可信度也值得怀疑。

1.3.3 时间的安排

工作分析方案的实施需要较长时间, 但又必须在理论课程讲授完毕的基础上, 因此如何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生与岗位任职者之间时间上的安排, 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3.4 调查目的和结果应用缺乏针对性

工作分析是为满足特定的需要而进行的, 着手工作分析, 就必须先要明确需要分析什么, 它决定了工作分析的方向、程序、应用范围、工作分析行为与结果的连接等;工作分析的结果应用目标应该与工作分析的展开同步进行。因为是课程实践环节, 未能形成系统的行为与结果的有效连接, 导致学生只能就工作岗位的传统习惯和工作内容进行比较泛泛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工作说明书也略显形式化, 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改进工作分析课程教学的对策建议

2.1 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国内企业中工作分析实际应用缺乏, 客观上要求教师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首先, 尽可能组织学生到规范的企业进行教学观摩, 使学生了解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工作岗位设计。[3]其次, 购买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模块的软件, 通过实验室软件模拟, 增加学生对工作分析的感性认识。另外, 改进传统案例教学方式, 一方面选取工作分析与其他人力资源模块结合比较紧密的案例, 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合理衔接和转化, 同时将角色扮演融入案例教学中, 将班级或小组看做一个公司, 每位学生都是公司中的特定职员, 既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又使学生对工作分析体会深刻。

2.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学生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实践, 在工作分析实施过程中, 如果岗位责任人对问卷或访谈中的问题有疑问, 学生能利用扎实的理论功底进行解答, 从而及时消除疑虑获得信任。其次, 重视实践教学, 为了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窘境, 必须培养学生胜任一定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2.3 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3.1 争取实习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

工作分析本身是一个系统, 其组织和实施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大, 因此在计划实施前, 应该把工作分析方案和计划向实习企业高层领导报告争取他们的同意和支持, 使高层领导深刻理解工作分析方案, 向下属作出解释, 并与下属一起积极配合和推进方案实施。

2.3.2 加强沟通消除员工恐惧心理

在工作分析开始之前, 通过有效沟通让员工了解工作分析的真实目的不在于了解现有任职者, 而是针对具体岗位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工作内容等, 另外, 在工作分析过程中, 承诺员工所提供的资料不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让员工消除顾虑。[1]

2.3.3 时间的安排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分析实践, 教学计划应及早安排工作分析理论课 (如在前8周完成) 和实践环节的实施。然后实习学生最好趁岗位负责人工作稍闲暇之时对其工作进行分析, 事先预约调查时间和规划调查阶段。

2.3.4 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调查目的和结果应用

为使工作分析落到实处, 应该以一两个具体目标为主, 并对结果使用范围做极为详细的规定, 如可以明确此次工作分析的目的只限于招聘, 或者结果使用的范围只限于绩效考核。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分析。

参考文献

[1]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文贤.工作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障碍与对策[J].实践与探索, 2009 (26) :247-248.

背景分析 篇3

关键词:语域;航空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語域是语言在不用使用环境和场合下区分的变体,语域分析不仅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ESP(用于专业目的的英语)教学理论的主要方法。在航空英语教学中,结合语域分析法,帮助学形成专业领域的语域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对航空服务英语的学习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还能够为我国的民航事业输送更多的英语人才。

1.语域分析的基本理论

韩礼德等人将语域表达为,在不同语境下,选择的不同语言变体就是语域,不同的语域是基于不同语境基础上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按照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不同的情境特征,将语域分为三个重要因素,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1]。语域主要就是一个语义概念,能通过语境三要素的三个维度来实现。语域分析法的教学依据是语域决定了语义,教师通过对语境语域进行分析后,来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并利用语言来达到教学目的,这也是ESP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语域分析在航空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特殊用途英语教学能区别普通语言课程那样什么都学的状态,保证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这要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语言的社交功能出发,强调语言的个性化发展,分析语言变体在不同情境下产生的效应。以“The pilot controls the forces of flight and the aircraft’s direction and attitude by means of flight controls……”这一航空英语语篇为例进行论述。

(1)语场。语场是指话语在行使功能的整个事件和写作者有目的的活动,语言活动是核心,主要由语言主题、发生的事件、参与者目的活动等组成,是语境中交际功能的重要体现。该语篇介绍了飞行操纵装置,是一篇事实性说明文,因此为了该语篇主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特点入手:句中有4个被动语态,是因对飞行操纵装置的介绍是客观对象,而非主观参与者;各句子的主位舍弃了主观色彩浓厚的人称,而选择了飞机操纵装置的专业术语;实义词也多为飞机操纵装置的专业术语,进而规定了话题归属范围。可见,在航空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选择词汇上要根据语场的变化而变化。

(2)语旨。语旨是话语参与者之间一种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相应社会关系,通过语气系统来体现语言的人际功能。语旨由正式程度、非人化程度、礼貌程度以及可接受程度等组成。该语篇中读者和作者并没有形成任何的人际关系,缺乏情感上的互动,这也使得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因此,该语篇整体上使用的是相对正式的陈述性语气。对物质表意词汇和被动语态的运用也只是客观描述说明对象,而没有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3)语式。语式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渠道,包括了修辞方法、话语发挥功能的方式等。特殊用途英语有明确的专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把握交流的具体内容,重视的是多种表达方式。该语篇的词汇是科技书面用语,具有频繁使用名词短语、实义词密度高、文章抽象和概念化等特点,符合了特色用途英语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发展。客观上讲,这种语言的在口语和书面语等形式上,都是比较客观正式的。

3.语域分析下航空英语的教学策略

(1)设计科学合理的航空英语教学大纲

语域分析认为,语域决定了语义,明确语域并对其进行分析是开展航空英语的有效方法,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航空英语教学大纲是前提[2]。“航空语言学概论”是新型的语言试验课程,主要角度是语音学、符合学等,结合了如航空词汇、陆空通话RTFE等特点的航空语言。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语言学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航空英语的特点,通过编制合理的教学单杠来帮助学生掌握航空英语的学习方法和实际用途。在教学大纲的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航空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举要体现彼此的共行,又要突出航空专业的特色。以民航专业航空英语教学大纲为例,可以将航空英语课程设计成:航空语言学概论——语音学和词汇学(15课时)、航空英语听力——航空播报、航空简报(10课时)、航空英语口语——乘务英语口语和陆空通话(10课时)等。

(2)利用对比教学法开展有效的航空英语教学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英语背景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选择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航空英语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利用对比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和英语的航空术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在语音教学中利用对比教学法。教师应该在系统学习国际音标基础上,让学生将重点放在包括数码、时间、机场、航班代码等航空语言的发音特点上。在实际中,有关陆空通话英语的发音和语用会经常发生错误,如管制员会发出这样的指令:CCA101,climb to flight level 7200 meters。这指令虽然能表达出意思,但这是错误的,因flight level是指100英尺,而指令中实际用的单位是米。教师通过语音对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进行语音训练,达到教学目的。此外,在专业的航空术语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如“终止起飞”的普遍英语翻译是“Stop the takeoff”,但是在语域分析下应该为“Abort the takeoff”。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英语专业术语能够理解和掌握,还加深了学生对汉语行话的影响。

4.结语

总之,语域分析对航空英语教学具有巨大的教学意义,在语域分析的背景开展航空英语教学,教师必须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所属专业的特点和未来在工作中可能常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语言特点,达到教学目标。(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群.交流与交流圈:特殊用途英语的语用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01):20-21.

[2] 关晨.语域视角下的高职院校ESP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03),213-14.

背景分析 篇4

背景分析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2-0035-02

我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及创业教育实践方面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学生角度来探讨创业教育问题的较少,多偏向于笼统的论述或宏观指导。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学生创业教育需求问题,从而提

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市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类别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及其他,如性别、年级、专业、对创业的了解、看法等;第二部分为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量表,共分为四个维度,采用里克特式五点量表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访谈50人,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软件进行。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愿与态度分析。在问卷中,通过“是否有想过创业”、“对大学生

创业的看法”和“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三种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与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自己要创业且一直在计划自己创业的大学生占%,有%的大学生认为“不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有,但不会付诸行动”,只有%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且有%的大学生是认同创业的,只有%不认同,认为风险太大。可见,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极少数不考虑或不认同,而且对创业心态积极,思考趋于冷静。在“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占比达到%,有三成多的大学生“愿意了解,以备将来之需”,占比%,%的大学生选择“虽然不打算创业,但还是愿意了解相关知识”,只有%的大学生“不愿意”。从访谈中也发现现今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有缜密的思考,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

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

2.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占比较高,分别达%、%、%,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创业指导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承担不起创业失败的风险”和“自身创业能力不足”,占比为%和%。近八成多的大学生不把政策环境和家人的支持作为主要障碍,说明当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3.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创业教育需求分析。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实际需求的情况,对各维度的具体指标均值进行了比较。根据计分方式,自身现状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大,表明现状越弱;需求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小,表明需求程度越强。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各维度指标上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所需能力”都处于“很强”与“一般”之间,对高校创业教育需求处在“较需要”及以上,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一般,对创业教育需求很高,较为迫切。

从需求人数比例来看,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在各维度指标上处于“一般”及以下的人数分别为%、%、%、%,除了“创业心理品质”外,其他三个维度现状较弱的大学生都超过五成,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高达%,需求人数达到了%,其中“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知识”者三项较之其他需求最高;而对创业教育的各个维度的需求人数都达到八成左右,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

在调查及访谈中还发现:大学生需

求学校的创业教育内容选择倾向顺序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的占%,“创业机会与风险知识”的占60%,“创业相关能力训练”的占%,“工商税收、政策法规等知识”和“创业思维与企业家精神”的分别占%;在获得或提高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希望通过的途径更趋向于实践,其中“创业实践”占%,“创业模拟或训练、比赛活动”占%;希望的创业教育师资有%的大学生选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风投专家”,认为在校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并不适合进行创业指导。

4.不同群体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各维度上的需求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创业意识和

创业所需知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需求比较迫切;在创业所需能力表现为有差异,同样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思维意识及能力方面较之男生有所不同,女生更愿意求稳,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同年级在创业需求的各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在创业心理品质上差异显著,大

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需求较高,大三年级有所降低,大四又见反弹但不及大

一、大二;在创业意识方面和创业所需知识上存在差异,需求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创业所需能力上也有差异,大

一、大二年级需求较高,大

三、大四年级有所降低。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特点有所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需求最高,学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重点放在这个阶段,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

不同类别专业在创业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在

创业所需能力上有差异,文学、语言、艺术专业的学生相对需求较高。这可能与长期的专业教育和所学专业知识有关。

三、调研结论与讨论

1.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对创业心态积极,对是否选择创业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思考趋于冷静,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也正因如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与指导的开展才有意义,学生是否创业或是否具备成熟条件,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业指导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更为丰富,对其就业或创业,甚至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2.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

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从这些亟须方面着手,为学生寻找资源、搭好桥梁,指引好道路。

3.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较为迫切,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尤其是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在学生真正需求途径、知识板块、教育师资方面不断加强。

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创业意识、创业所需知识、创业所需能力”方面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创业教育需求较为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最高,显然这是创业指导的重点阶段,而在大四年级开展创业指导的意义并不大;相比较而言,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不

同群体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不同,这提示高校在做创业指导工作方面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创业实践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类型,以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

总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这些差异,开展不同的指导体系。需要学校创业教育部门、创业指导教师、学生个体、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和实践指导体系,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定会上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朱明.我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研究,xx,:10-12.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xx,.李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发展路径.中国成人教育,2016,.“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互相网+”时代到来,大学生创业也要顺应时代背景,趁势而上。为了让大学生具备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必须做好创业教育工作。为此,分析了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性,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阶段化教育体系概念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分析

从现有的创业行为看来,互联网创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成本较低,相对实体创业,其固定资产、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甚至只需一台链接入网的电脑作为办公设备即可;门槛较低,创业者经过短时间的自学或培训就能基

本掌握经营能力,无需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风险较低,基于前面两点,创业者即便失败,其损失也较轻,并且失败的经历可以转化为指导第二次创业的宝贵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淘宝网上注册的个人创业店铺超过12 万家,其中不乏在读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创业者,该群体还在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乐于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是互联网用户中的活跃分子,频繁的网络交易行为能更好地为创业提供经验积累;其次,互联网创业具有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等显著特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提供较为可行的创业可能;此外,类似淘宝大学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网络创业经验案例,便于创业者学习借鉴与开展交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孤立于高校教育之中

创业教育理念没有融入到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之中。当前,我国大学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分专业的形式来进行的。学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之中,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的教育。学校这方面的教育主要针对创业技巧和知识进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创业教育也并未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形式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孤立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创业教育并不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格格不入的,专业课程与学科知识都能够与创业意识结合起来。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载体。现在高校探索创业意识教育的普遍方式是抛开学科与专业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没有认识到经济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都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密切联系。这就造成了创业意识教育孤立于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创业教育的效

果。

普及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包括“挑战杯”等的创业大赛、创业报告或者创业指导等方面。这样的教育带有明显的精英化痕迹,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到了这些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育只注重极少数想要创业的学生,不利于提高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建立了创业园、创业实验室等机构,但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的进去过,更没有参与他们组织的相关活动,能够进入里面的,基本都是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这造成了创业意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更加需要进行创业意识培养的学生反而没有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这样说,这些机构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用来体现其创业方面政绩的需要,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创业教育进行普及化,面向所有

大学生,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实施全面人才培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总的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培养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问题提到日常议程上来。因此,创业教育普及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目前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的老师以及辅导员等,还有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缺少专业课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对于创业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说,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企业管理以及创业成功的经验,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系统的理论,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零散的经验分享、创业大赛的点评等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不能起到太大作用的。这些创业成功的经验必须与系统的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够起到

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来说也更有说服力。创业者的经验以及教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人的特定作用下发生的,如果学生一味的套用前人的成功经验,而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思考,这些经验往往会成为造成学生失败的原因。高校教师虽然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又缺乏创业方面的实践经历,他们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缺乏说服力。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创业经历,无法很好的在实践上指导学生,这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的效果。

教学过程不连续

因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十分零散的状态,还未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对策。有的学生只是参加了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创业大赛,这种零散的教育内容并不能解决太多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不连续在很大程度上与缺

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很大关系。2016年,教育部虽然己经把《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定为高校必修课,但是真正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却少之又少,选修课也十分零散,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而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针对学生创业意识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连续性的教育和培养。阶段化教育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

创业意识萌芽期: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为目标

创业意识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应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自主意识。这时的大学生对创业还不了解,甚至有些学生刚刚从中学忙碌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对创业缺乏兴趣,没有创业动机和创业主动性,各方面素质都有欠缺,对社会、市场、创业风险没有概念,没有参与学校的创业意识讲座,没有选修学校的相关课程,对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是否创业都很不清

晰。

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创业意识的起步阶段,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引导的好学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错过这个阶段,再进行教育就会事倍功半。高校应让学生了解,通过大学的学习,除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外,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是展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培养方向及目标,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通过创新思维训练等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理论及实务培训课程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创业政策、创业舆论以及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等,首先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创业意识发展期: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重点

创业意识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二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支持意识。

这一阶段,学生经过启蒙阶段的学习,己经对创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知识初步的、不系统、不完善的认识,这一阶段学生己经能够逐渐适应创业意识教育,学生的创业兴趣有所增加,价值观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的创业素质意识仍然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仍然欠缺,创业课程也只是选修了一些入门级的课程,只学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学生更希望参加更加与社会和企业接轨的实践活动。这一阶段,学生的创业意识仍然很薄弱。

在创业意识的发展阶段,高校仍应该开设一些初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课程也可以配合学校创业实践安排,更好的培养学生素质。这一阶段的实践活动,可以在创业素质拓展的基础上,以创业模拟训练为主,例如让学生以团体的形式,给予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让学生自己选择创业项目进行经营,让学生在这种模拟训练中感受真实的创业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缺

点与不足,从而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一阶段,教师除了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项目上的专业指导,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创业专家、企业家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提高自己。这一阶段创业指导中心应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创业模拟训练的组织与指导工作,与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支持,并对在模拟训练中表现良好的团队和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学分奖励或者是金钱奖励。在这一阶段学生应积极的参加学校社团、学生会的竞聘,班干部的竞争等,通过任职班干部和社团成员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创业意识完善期:进行创业知识系统化培养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三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意识和创业价值意识。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经验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总结前

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对创业的理解,对创业过程的感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创业意识的发展状况,对不正确的理解或价值观进行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这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在破除不正确观念后,应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系统化培养,这阶段应开设的创业课程需要较为全面、系统的进阶课程。在这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学习。学校创业指导中心在这阶段应加强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一对一谈话等,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差异化的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成熟期:引导学生形成创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四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并系统巩固之前的学习成果。

经过之前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也进行了创业课程的学习,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也经过了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但是创业意识的培养目标还没有实现,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成熟期,是大学生真正的创业意识的形成期,高校应做好这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学会用创新创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创业意识的形成,让大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721.各地各高校多项举措协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国教育报,2016123.赵玉琳,马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山学院学报,20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探析——项目、课

青年与会

2社0 1 5

年 11月 上

l3

期总第 613

大众创业众创万背景下新学大生创新创业能培育力析

—探 —

项目、课

程、文化 三

者耦合 的视角

张 强2

01

2 0)

6年,其 中 确明出提为了每了位一大 学 生的终发展,身要提高高院等的校才培养质量人全,提高面学生大合素综的重质意要见。创人新的才培是养时新期

等教高育 从 “”变到 “ 量”质的内在变求要,在李克强总

2 0理

1 年55月提

出“大 众业、创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景背,下

高 校青年 大生创学新业创能 力的培 育亟,待加和强推进

一。

学校社和会 的利功。升学和就业

学是校的要考核重标 指在此影响,下,大 生知识 学的得获和 能的训练力 都此以根本为指

向,不而将重心会放在 直接不产成生绩创的和新创业力 的能 培 上养。

三 项、目 课程、文化三者、合的思路与对策

以 一 项 目”“ 载 为体,推进

学大生创

新创业

力 培养 大。学生新创业项 创主目要有“

竞赛”类

“、题类 课 ”、“ 活、题问提出

年近来,党在国和高家重度视大学创新创生业能力培的育良好政治 态生 中,我 国学术关于界学大创新生业能力 的创 培

育无论,是发在 历程展梳理 的、论渊源理 挖的掘

还,在本质是涵的内探、究基本范式的确明或,在是代建时构的探 索等方 均面取得了要进重。展尤是其党的十八报大告确提出

“明实 行创 驱动新发展战

”略,“走中国特

色 的 自创新

道 路”主,2 0

15 年 克李总强提理出 “ 众大创业、众创新”的科万命

学题来以引,起大了学生创创新能业力养培的契机新,生催

了大生学创新创 业育培研究 新境的,界学术 围绕界大学创新 生创业 力的凝能概括练地、位能功、质特本和征培育践行方

面等,掀研起究的 新高。

二、潮研现究状

”类 “、计设类”等种多型,“类大学 生战挑大赛杯、数

模大建 赛、大学创生新业课题……”这些创学大耳熟生详 能的创 创新项 业,目都逐 进渐入大学日生常习学程过中

以 “课

程”为平台

推进,大

学创生 新创

业 知 识学习。大生学创创业新能的培育必须力雄以厚的综人文合素 质

科 学、质素和 良好的 理心素质 为基础,之 辅以学各科的专业

知识教育和通 识的础知识基

育。教文本所 指“课 程”是

创新 创 业需知识所的 称 统 是,培养 创新创人才业所必具有 的须

识知构。如结在强加专业课程识学习的同时,知 进人文社

科、推经管营、法律法理等规学多知科的培识。养

以“ 文化 为支”撑,进推学生大新创业创氛围

育。培高创新校创文化业围氛营造是的大生学新创业能创力 培 的养根 本,这是养 大学生培创创业新力能的土壤。高校应 以

种校各创园新业文化创活动为载体,以各种项 为目托依,发 “ 挑挥杯”战课学术作品竞赛、外创业策划赛、创新大业

创计 等创新划 创活业 动的用作,依托

教师、企、业会组 织、社

大学生

团社等种教育资各 源,设立 学大生新创业创项专激励

金 基,建创搭 创业竞新、赛孵 化、践 实公等服共务平,全台

面育高校 的培创创业新 化文氛 围。

四、论讨

大 学生创创新业能力

培养在 “的 大

~ 26 ~

众 创 业、众万 新”

创这 新的时代背一景显得下 更为要重。及到学生 涉学、校、社

等个各节和环主 体,需 要有 厚的多学科 的实知储识备,各 种类型 的 项 目实践,以

及社会全良 好的 新 创创文 化氛业

围,更 要的是三者相互重嵌、相入影互 响的合 耦的结,果从而实

大现学创生新业创力能培 的养目

。标

参文考献

一“ 片化”知识碎、技 能系与新体期创时新创能业

培育的力求要之间矛。盾前高当创校创业新知和识技能体总

现 呈 “碎化”片态状,体具表 在 现以下个方面几

:先,首高 考分 科的指挥 棒依在然挥发 导作 用主绝大部。分校仍然高用 沿“ 文科和 ”“ 科”的理类分养培系体,极地大弱了创新创 削 的知识培育厚度。其 次,业理 和实践的脱节 论在创新。业创 人 才培过程育中,者或 重于偏创新创业识知的 授 传,或 者 着 于重

~ 27 ~

创新业创项 的实践目 这,都能不实全现培育面创新创 业 人才 的

标目。

二程序化、规范 化、标准化

培的养模 与式培 “ 养 个性化 ”的创

人才之新 间盾矛。“ 9 后0”、“0 0 后

”已逐经成渐 为 当 今大 学 群生 体主要人的 群“,个性化 成 为

”他们最显著的群 体特征 之一,它也是而学生创新大业 创能力重的要泉 源

之一 而。高 校主流 的育范式教 仍没然 有生发 著变显 化“,程

化 序”、“规

范化” “、标准化” 是 仍主要范式。用一的统材

范本教、统一 的人 培养计划 才统、的一践实 训练模式 难,以培

养大学

生的个化 性创的新

创业能。力

功三利 标目 导向培养适 与应会需要 社创的新创业

人之才间的矛。当前盾我国进入 社会 转型 期多,种社会思潮 深入 影 响在

~ 28 ~

大校学 生其,“ 功利性 中成为”响影大 最社的会思 潮

一。之当前受会转社型 负面期社会 思 潮影响的,很多 同

将 业专、知和识能与金钱 挂技钩,大学生聚焦 的心是 重学

奖、各金荣誉 种获得的 整,体 呈浮躁现,性少很同 学够能创

将创新业能力 的 养培作

自己为学期间大备 必训的练。其 次是 家

长功利的。家关注更长多的是 大学生业就 学,什么 的专业样 能 够业后毕找到比 好 较工的作,具体大学在大里 生学 该学

应【

1】

郭广生 .新人才创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及型素U因】

中 高国等教 育,20

11.

【 2 】 朱新 秤. 论学大就生业能培养力【

刀.高教探 索,20

90

金 项 目 :

本文 上系海 工 程技

术大 教 学 研学究

~ 29 ~

p海上工程技 大术学政 思研 究项目 成果究。

作者 简介 :强张 男,上海工程技

大学社会术科 学学

院师,研讲 方究 :大向学生新创创 业。

习什样知识么和练那训 能力些,都是长所忽家 的略最。是后

4 0 2 0 ・l

. V5L 0. 61 3 .

0N.3 1

背景分析 篇5

一、歌剧《图兰朵》剧情介绍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残忍的公主叫图兰多特。她提出了三个谜语,声称谁能猜出这三个谜语,就能成为她的驸马。有一个流亡的王子,被公主的美貌所吸引,决定冒死参加谜语破解的赌局。王子破解了公主所有的谜语,但是公主却反悔不愿意嫁给王子。为此,王子给公主提出了个谜语,让公主猜出自己的名字。在黎明之前,如果公主能够猜出王子的名字,王子情愿为他而死。反之,公主将要嫁给他。但知道王子名字的只有跟随他流浪的父亲和女仆。女仆的名字叫柳儿,公主派人把柳儿抓到,询问王子的名字。柳儿暗恋着主人卡拉夫王子,为了破灭公主识破王子的计划,柳儿最终以自杀表达了对王子忠贞的爱情。

二、人物角色情感分析

剧中柳儿在营救自己心爱的人面前,试图劝阻自己的主人,不要为这个残酷的女人如此冒险。柳儿对卡拉夫王子说道:“主人,请听!柳儿不能再忍受!我的心在破碎。”在这种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人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唱起了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深切地表达了柳儿对主人卡拉夫的爱和心痛,她的精神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情感的起伏使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成为歌剧《图兰朵》中的经典之作。

三、演唱分析

咏叹调《主人,请听我说》调性为降G调,节奏为4/4拍,具有宣叙调的特点。刚开始音乐比较平静,前两句歌词“Si-gno-re,a-scol-ta!”(主人,请听我说)”,演唱这两句用深情诉说、哼鸣的状态演唱,需要将声音控制在弱音状态下。接下来一句liu non reg-ge piu!Si spez-za,il cuor!(我的心在破碎,唉!如此长的路途,你的名字在心中)演唱时要注意着重唱词要清晰,节奏均匀,情绪应该得到强烈的释放和喷发。但要注意保持歌曲的平稳性。歌唱中要注意换气,此处的换气是情绪的需要。“Ahime”(心中)用哭腔演唱并稍作减弱延长,体现出柳儿的悲痛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这是柳儿在最后一次爆发前的平静,仿佛已经被现实压迫得极其痛苦了。于是深吸一口气准备最强大地释放。再将气息全部调动起来,为下一个高音做准备。“liu non reg-ge piu”(柳儿不能再忍受),全曲音高和情绪的最高点也是最强点,一定要有很深的气息支撑,把握好气息,犹如怒发冲冠。“ah,pie ta”(啊!请怜悯我吧!)声音慢慢变弱,轻声收住之后,情绪继续保持不能松懈,苍白、无助地唱出最后一句。

四、借鉴歌唱家幺红演唱风格,融入自己的二度创作

这首咏叹调具有浓郁的中国音乐色彩,强调音乐的轻柔舒缓,推崇音乐的甜美娴静。从这点上看,这首歌非常适合中国歌唱家演唱。幺红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在1995年徐晓钟导演的普契尼《图兰机》中饰演柳儿,在京首演获得巨大成功。我们通过对作品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以及借鉴幺红的演唱处理风格,以能更好、更准确地演绎该作品,使自己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曲家是作品的一度创作,我们要正确分析作品来进行二度创作。好的二度创作能使作品更加丰富、更加完美。在这首咏叹调演唱风格处理中我们除了要把握演唱技巧的运用,更应该注重情感的表达。我们不仅要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速度、力度的变化,咬字、吐字的清晰度,呼吸的沉稳和腔体的统一等,更要体会角色的内心,把自己想象成是歌剧女主人公柳儿,体会她那时为了救爱人的心切,面对公主威胁时的无助。我们要融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中,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总之,要更加准确地演绎好作品,就必须做到真正用心去演唱和用情去打动人,这样我们的二度创作才是成功的。

背景分析 篇6

(一) 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且人口逐年减少, 威胁国家安全

一直以来,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经济发展比较顺利、相对发达, 然而远东地区发展比较落后。普京执政以来, 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形势不断好转, 但远东地区落后的局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导致当地人口逐年减少。1990年,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人口为804万, 此后人口状况持续恶化, 2002年初人口降至703.75万, 截至2004年底, 远东联邦区共有人口659万, 15年内人口减少了145万, 人口损失近20%。2010年俄罗斯最新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人口下降幅度最大, 减少了6%, 所剩人口不足630万, 当地大量居民选择迁移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居住和谋生。

基于此现状, 俄罗斯研究专家扎哈洛夫认为, 在俄罗斯北部和远东地区,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 目前其状况具有灾难性, 萨哈林、马加丹、楚科奇等远东地区3/4的居民选择迁徙到欧洲部分居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仅在同中国接壤的一些俄罗斯边境地区, 近五年来就已经迁走了60万人, 而且所剩居民的思想也不稳定, 难以做到安居乐业。这意味着, 如再不加大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力度, 远东地区不仅有可能在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中被边缘化, 而且还会出现人口真空现象, 近而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二) 俄罗斯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为支持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 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与俄罗斯国内形势的根本好转, 俄罗斯政府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 并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远东地区开发建设上。进入21世纪, 俄罗斯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特别是2003—2008年, 俄罗斯经济每年都以6%~8%的速度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除2009年为负增长外, 其它几年均实现正增长, 尤其是2011年增长速度已经达到4.2%。同时, 俄罗斯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截至2011年底, 俄罗斯国际储备为4986.49亿美元, 较上期增加了192.7亿美元, 同比增长4%, 在世界外汇储备排行榜上位居第三。这些有利条件为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而促进了国家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 俄罗斯政府以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实施远东开发战略

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地区共同拥有长达4000多公里边界线, 所以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带来重要机遇。2009年9月, 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2009—2018年) 》, 纲要规划包括口岸及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运输合作、合作园区、劳动合作、旅游合作以及人文合作项目, 并提出了一批在两国地区间合作的重点项目。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优势分析

(一) 区位优势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地处俄罗斯东部边陲, 北面依傍远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 南面隔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中国相邻, 与中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拥有4300公里的公共边界, 东面濒临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 东南方与日本、南北朝鲜环抱日本海。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经济区, 面积达621.9万平方公里, 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36.4%。该地区由10个联邦主体组成, 分别是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萨哈林州、马加丹州、勘察加州、科利亚克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和萨哈共和国。

(二) 资源优势

俄罗斯远东区陆地与海洋资源极为丰富, 堪称“世界惟一的尚未得到很好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 森林覆盖率达70%, 森林面积为2.57亿公顷 (在俄罗斯各经济区中位居第一) , 集中了俄罗斯1/3以上的木材, 木材储量为223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品种繁多, 树木以松柏类、阔叶林、针叶类等树种为主, 有珍贵的硬叶树种, 如橡树、水曲柳、柞木、榆树等。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已探明的矿物原料达70多种, 主要是黄金、白银、铅、锌、铝、钨、萤石和铁等。此外, 已探明铝矿储量为209.5万吨, 萤石1670万吨, 钨40.6万吨, 分别占独联体总储备量的86%、80%、34%。其中, 萨哈共和国 (雅库特) 西部是世界最大的金刚石产地。远东的石油储备量为96亿吨, 煤为150多亿吨, 天然气为14万亿立方米, 碳氢化合物为290亿吨, 全俄联邦30%左右的原料都是由该地区采掘部门生产的。内海生物资源储备量达2600万吨,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联邦重要的捕鱼区, 鱼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60%以上, 可捕鱼种类达200多种, 主要有鲑类鱼、青鱼、鳕鱼、鱿鱼、秋刀鱼、比目鱼、明太鱼和马哈鱼等。

(三) 经济发展潜力大

俄罗斯远东地区一直是全俄原料的重要供应地, 其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单一, 主要产业部门是能源、森工、渔业和军工生产综合体。俄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1—11月全俄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2%, 而远东联邦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 达到7612.1亿卢布, 是全俄惟一实现工业同比增长的联邦区。

远东工业生产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矿产和能源开采领域。2009年1—11月, 石油开采量为1580万吨, 同比增加29.5%;天然气171亿立方米, 同比增加了1.1倍;楚科奇自治区、萨哈林州、滨海边区和阿穆尔州的采矿量均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增幅分别为42%、22.1%、15.8%和15.4%;萨哈林州石油天然气产量以及楚科奇自治区和阿穆尔州黄金开采量大幅提高, 为远东地区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9年1—11月, 远东地区渔业产量达225.2万吨, 同比增长11.1%, 占全俄总产量的66.3%, 稳居榜首;住宅竣工总面积114.7万平方米, 同比增加15.4%, 居全俄首位;服务业产值达2452.3亿卢布, 同比增长3.5%, 排名第一, 而全俄同期下降4.4%;主要农产品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生肉增长13.8%, 奶增长7.2%, 蛋增长4.1%;虽然原木产量大幅下降22.9%, 但林木加工却增长2.8%, 这表明远东林业领域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三、俄罗斯政府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的措施分析

(一) 成立俄罗斯远东发展部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但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其资源开发程度很低。但从近年来俄罗斯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及长远规划来看, 俄罗斯愈加重视并有意加强俄远东地区的发展, 旨在把这一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作为俄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发的接替区。新上任的总统普京于2012年5月21日签署命令, 任命了新一届政府成员。这次俄罗斯政府改组还新建立了两个部, 其中包括俄罗斯远东发展部, 这是普京总统决心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的有力措施。俄远东地区毗邻我国东北, 与中国具有地缘优势, 这为中俄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这也是俄罗斯政府新建远东发展部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 制定东部地区开发纲要, 科学推进开发进程

2007年8月22日, 俄罗斯政府通过了《2008—2013年远东及后贝加尔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010年1月20日, 俄罗斯总理普京批准了《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计划分三个阶段, 使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3倍, 同时政府对迁移到远东地区并且长期居住的俄罗斯公民给予土地补贴。按照这一战略规划, 2010—2025年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将从1.9万卢布/月增至6.6万卢布/月, 人均住房面积从19平方米增至232平方米, 创新产品数量在全部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从8.9%增至16%。为实现这一系列的发展目标, 俄罗斯政府确立了“三步走”实施计划:第一阶段 (2009—2015年) , 主要是加快该地区投资增长速度, 推广节能技术, 提高劳动就业率, 兴建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第二阶段 (2016—2020年) , 主要是兴建大规模的能源项目, 增加过境客运和货运量, 建立核心运输网络, 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并加大产品的出口份额;第三阶段 (2021—2025年) , 主要是发展创新型经济, 对石油天然气进行大规模开采、加工并出口, 完成对大型能源和交通项目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胡仁霞.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背景分析 篇7

关键词:王徽之,夜雪访戴,左思招隐诗,戴安道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有文:

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 眠觉, 开室, 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夜雪访戴”这则故事逐渐成为魏晋风度的代表, 但有几点疑问值得关注:一是为何彷徨之后会吟诵左思的《招隐诗》, 二是吟完《招隐诗》为何会想起来戴安道;三是为何行舟一夜, 至门而返, 不见戴安道?

以徽之本人的行为思想与左思、戴安道的文学艺术及思想来对比分析, 可有所见:

一王徽之放达的人生观所生发的自然之爱及隐逸情怀

《晋书·王羲之传·附王徽之传》曰“徽之字子猷。性旧荦不羁, 为大司马桓温参军, 蓬首散带, 不综府事”, 此事详见《世说·简傲第二十四》。

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署何曹?”答曰:“似是马曹。”桓又问:“管几马?”答曰:“不知马, 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 焉知死。”

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 比当相料理。”初不答, 直高视, 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无怪乎其弟在《世说·赏誉第八》中写信称赞他说“兄伯萧索寡会, 遇酒则酣畅忘反, 乃自可矜”。

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任诞二十三》“何可一日无此君?”刘孝标注引南朝宋何法盛《中兴书》曰:“徽之卓荦不羁, 欲为傲达, 放肆声色, 颇过度, 时人钦其才, 秽其行也”, 可知以推知王徽之才华过人, 不受束缚, 也不乐于被官家俗世缠身。他关注的是庄子的对生命的体悟, 引《世说·任诞第二十三》:

王子猷诣郗雍州, 雍州在内, 见有毾㲪, 云:“阿乞那得有此物!”令左右送还家。郗出觅之, 王曰:“向有大力者负之而趋。”郗无忤色。

王徽之到郗恢家 (《中兴书》曰:“郗恢字道胤, 高平人……自太子左率擢为雍州刺史”) , 看见他家的地毯非常漂亮, 就让人手下的人直接拿走, 郗出问故, 他说刚才有个大力背走了。“向有大力者负之而趋”, 出《庄子内篇·大宗师》:

夫藏舟于壑, 藏山于泽, 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士者负之而走, 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 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 是恒物之大情也。

这里子猷的答话似在调侃, 实是自说自话, 他说的“大力者”其实是造化之力。引唐代成玄英《庄子集释》疏解:

夜半闇冥, 以譬真理玄邃也。有力者, 造化也。夫藏舟船于海壑, 正合其宜;隐山岳于泽中, 谓之得所。然而造化之力, 担负而趋;变故日新, 骤如逝水。凡惑之徒, 心灵愚昧, 真谓山舟牢固, 不动岿然。岂知冥中贸迁, 无时暂息。昨我今我, 其义亦然也。

既然造化之力在你这里最终会将它夺走, 那让它在我那里被夺走又会有什么区别呢?魏晋时期, 老庄思想盛行, 士人谈玄崇虚, 以有归隐之向为尚, 王徽之自然不免此中, 他向往的是《庄子》“逍遥”式的超然托举, 隐逸情怀便在思想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二因雪触动心中的隐逸之冀, 左思人品诗品正合此意

左思 (约250~305) 是西晋名士, 作《三都赋》以至“洛阳纸贵”, 颇受时人称颂, 《晋书·文苑列传》载“左思, 字太冲, 齐国临淄人也……口讷, 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 惟以闲居为事”, 王徽之东晋人, 生年不详, 一说公元338年, 卒年为386年, 对西晋左思有希冀之情在情理之中。左思有《招隐》诗两首, 文笔流丽, 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思想。

三友人戴安道正是徽之隐逸希冀的现实代表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戴逵传》 (其下所引凡不标注皆源于此) 载“戴逵, 字安道, 谯国人也。少博学, 好谈论, 善属文, 能鼓琴, 工书画, 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性不乐当世, 常以琴书自娱”, 可见他博学通识, 谈玄作文、书法、绘画、鼓琴、雕刻等事关文艺者, 无所不长。

他声名远播, 东晋士人皆敬服, “后徙居会稽之剡县”隐居, 郗超听说后为他建宅造室, 事见《世说·栖逸第十八》“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 辄为办百万资, 并为造立居宇。在剡, 为戴公起宅, 甚精整”, 他安心山林, 乐隐逸之道, 无心做官, “孝武帝时, 以散骑常侍、国子博士累征, 辞父疾不就”, 但此后“王珣为尚书仆射, 上疏复请征为国子祭酒, 加散骑常侍, 征之, 复不至”, 可见其不仕决心, 如其兄答谢安问, 事见《世说·栖逸第十八》戴安道既厉操东山, 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 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 家弟不改其乐。”此语出《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化用的是孔子对自己最认可的人颜回的评价, 可以窥见其兄的认可和戴本人的自乐其道。

这篇文章就是《放达为非道论》, 文章明确提出反对“好遁迹而不求其本, 故有捐本徇末之弊, 舍实逐声之行”和“怀情丧真, 以容貌相欺”, 而“流遁忘反, 为风波之行, 自驱以物, 自诳以伪, 外眩嚣华, 内丧道实, 以矜尚夺其真主, 以尘垢翳其天正, 贻笑千载, 可不慎欤”, 更是揭露了放荡不检不是隐逸求道真理之所在。可以说这些弊病, 在王徽之身上是有体现的, 这也可能就是王到门不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M].中华书局, 1998

网络背景下党建信息化建设分析 篇8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党建信息化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使党建工作与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相适应[1]。党建信息化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能够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范围,加强党建工作的辐射力。

1、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加强党员与组织之间的交流

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党员比重愈来愈大,我国党员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特点。新生代党员头脑灵活,并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推动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不满足于原有的党内意见表达与建议形式,希望改变原有的繁琐机制。党建信息化建设将互联网技术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建立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拓宽党员与组织之间的交流途径,提高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1.2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

党建信息化使党建业务操作更加便捷,依托先进的即时通讯技术,能够实现党建工作实时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网络信息化平台,更是党员干部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经验的重要阵地,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1.3有利于推进党务公开

党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基层党员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这对于强化党建工作监督,畅通党员建议渠道、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推进党务公开。

2、党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党建工作中导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依托相关网络平台,不断加强党建工作[2]。因此,在党建信息化建设中,应以党建网站、电子党务、党建信息化平台等3个方面作为主要建设任务。党建网站是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电子党务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保障,党建信息化平台是党建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是实现党建工作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的重要阵地。

3、党建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认识不足

党建信息化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使党建工作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各级党委对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缺乏充分认识。如有党员认为党建信息化建设会泄露党的秘密,有党员认为党建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交流工作等,这些都是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表现,这对于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进程,产生了不利影响。

3.2专业人才稀缺

先进的信息设备与技术是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但是仅有设备与技术尚不够,党建信息化工作还需要依托大量专业人才。当前党建信息化工作亟需一大批信息技术与党务工作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目前党建信息化工作而言,这种专业人才较为稀缺,其限制了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发展速度。

3.3缺少科学统一规划

党建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最终目的,就目前党建信息化工作实际情况而言,出现东西部党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缺少统一规划,这导致各级党委在党建信息化工作中各自为战,各党委部门之间工作缺乏协调性,不能及时有效共享相关信息、资源,在建设工作中出现许多冲突与问题。党建信息化工作迫切需要制定统一规划,提高党建信息化工作的科学性、一致性。

4、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4.1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我们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要从思想上、组织上抓起,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国家日常工作事务中,计算机、互联网早已被广泛应用。这就是说,我国在党建工作上,已经到达了所需具备的软硬件。所以,我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重点针对上层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建设。第一,要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的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明白它的继承和传承作用。第二,党建信息化的内涵需要我们进行深刻了解,在学习了解党建信息化过程中,要清楚认识到党建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党务上网,更加不是只注重外面的形象工程,它只需要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利用来实现全面工作的展开和大覆盖。第三,长期性是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这一信息化建设不仅在技术上不断攻克世界难题,而且还需要他在各方面都予以配合创新,这些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每一级党务机关良好的合作与配合。

4.2电子政务与党建信息化协调发展,实现共享

在当今新形势下,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技术,努力建设与党建需要相适应的新模块。电子政务、电子党务这两方面系统运作原理基本相似,框架流程也相差无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政务网络进行办公等一系列工作和活动,与此同时,不断开发研究电子党务系统并借鉴相对成熟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各项先进有效的技术,此后,我们要依据党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组织机构和相对应的职能分工,这些组织和分工都要具有党建特色,以便于党建信息化建设能够完全涵盖党组织应有的各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让党务在网络信息化的帮助下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3]。

4.3加强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党务建设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这需要党建队伍拥有相对应的网络科技信息人才,并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在党建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质保量切实完成党的信息化建设,吸收一批真正懂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党建工作的人才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政治素质要好,党建理论水平高,适当的信息素质培训以及有效公平的竞争机制都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当遵循的要求。

4.4制定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党建信息工作不能操一时之急,它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它的发展建设是复杂多变,涉及方方面面的。在发展过程中,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技术上的,也有管理上的,更有观念上的。我们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建设才是科学之计。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其次,要依据党建信息化工作具体情况,明确工作任务。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切忌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朱锐勋.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1(2):99-101.

[2]赵洪祥.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才智,2014,(33):258-258.

[3]廖坤科.淺析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J].管理学家,2014,(14):338-338,339.

电视栏目策划背景分析 篇9

第一、栏目策划阐述依据:栏目所处的频道覆盖范围以及你的服务群体 市级台,要做旅游类栏目,属于私营运作 第二:栏目背景分析:

1、现状分析:本市现有旅游状况,其中要有资源状况、旅客分析、市场现状、可借用资源;频道分析、受众分析、优劣势的互补与整合;效益分析。

要求分析全面有理有据、数据翔实可靠、严谨的逻辑思维引导他的思想、前后阐述避免矛盾、援引有主有次,有繁有简。一切以配合自己目标为主。

2、城市分析:百度百科一下找到该城市的相关资料,从历史的、人文的、自然资源的、经济的等多角度先对其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3、频道分析:引用了第一章的数据分析中的收视率分析,未必都懂电视可以根据他们所关注的几个点进行重点分析例如收视率、收视人口基数、相关效应。对待某些政府部门还要引用一些已经合作过栏目的部门进行辅助分析。

4、栏目分析:开始分析栏目切入点的,就是目前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例如市场宣传不足、宣传手法不吸引人、政府与公众有距离等理由使其意识到某些问题,并且是实际存在与其定位是相符合的。

5、实际情况分析:开始做一个问卷做一个数据补充,也就是眼前的实际情况分析。说了半天我有数据调查,有市场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记住策划不是光说难题的,必须在提出问题后给出实际解决方案。这样也就是说服了他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继续能够落入你的说服逻辑中,按照你指引的放向去阅读分析你的栏目设置以及安排。信任之后,栏目相关只是交流沟通以及修改的事情了。水到渠成引入你的栏目部分。

注意事项:不要在你的文案电子稿中出现超链接以及向下的箭头,错别字,不正确的标点,适宜的排版、字号、行距、段落、小标题等细节往往会决定你这份文案的成败。建议做一下几个步骤:将你从网页中摘选的资料先在txt文本文档中粘贴一下,这样所有的格式就统一了避免超链接以及向下的格式箭头等相关格式设置,每次完稿之后先用校字软件校队一下,黑马校队可以解决一部分。拍完版之后自己重新阅读一遍,页眉页脚、页码插入、落款、等整体检查一遍。

背景分析 篇10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发生的变化

(一) 新闻信息来源的更加多样化

新闻线索的纷繁复杂、辨识难度越来越大, 是新闻摄影传播改变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水平。通过电子新媒体能够对新闻摄影实施数字化的处理, 然后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等在网络上传播, 使得互联网上的新闻线索错综复杂、难辨真假。这样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 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基于相关调查, 我国当前的互联网网民数量高达5.65亿, 单使用微博的公民数量就在4亿以上。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 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及发展潜力的媒体形式。而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造成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 不但难以考证, 还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威胁。

(二) 图像的传播形态的改变

当前, 新闻摄影传播在各种网络平台开发出来之后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 这些平台大多具有裂变式的传播特点, 人们通过这些交流平台能够相互联系, 出现很大的人群交叠的现象。在最开始, 图像的传播者将文字与图像上传到相应的平台当中, 其认识的所有人都能够分享他的文字与图片, 而分享之后的用户同样拥有朋友与粉丝, 进行信息的次级传播, 形成一种裂变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使用让新闻的传播展现出新的形态与生命力, 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制造新闻, 既可以当记者也能够做编辑, 还能够进行新闻的传播。这不再是媒体的特权, 新闻的真实性也不再受到控制。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新闻摄影传播模式的改变, 其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分析

(一)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在中国, 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载体综合性强、传播内容立体性强以及传播的受众面大的特点。基于新媒体而言, 要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了解它接受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需要一定的传播载体将其放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当前社会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传播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除电视、报纸杂志之外, 计算机、手机等其他移动终端都成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基于各种信息的技术条件, 传播的内容也不再限于单纯的文字与静态图片, 声音、动态图片、视频都是新兴的传播内容, 相互之间甚至能够穿插使用, 非常便于人们随时分享和观察周边的人和事。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网络的受众群体非常复杂。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多种不同的传播工具以及传播载体能够进行整合, 使其能够传播各种形式的内容, 不论什么年龄、性别或者是民族, 都能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丰富的传播内容, 其非常立体且综合性强。但是总的来说, 这些传播内容能够实现,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互联网平台, 所以要发挥出新媒体的真正作用, 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使其成为新闻摄影传播的前提与基础。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当前我们生活的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大众社会, 其将网络通信作为技术中心, 通过将上网技术进行知识普及, 最终能够让互联网传播限制实现接触, 新闻内容的自由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改善传统新闻摄影传播中的传输时空局限, 形成无线网络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在当前, 使用手机通信设备都有供应商开发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其网络接入功能会促进现代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 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开放性的, 具有广阔的覆盖面的数字网络结构。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于网络化, 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无形的空间当中。要与空间中的其他个体取得联系, 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 实现相互之间信息资料的沟通、分享与交流。

此外, 新媒体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滞后性以及缺位状况, 真实有用的信息能够及时让广大受众看到。因此, 新媒体下的传播平台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工具,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极大的保障。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将信息整合, 然后分享, 公众能够知道事件的现状情况,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和方式。

(二) 手机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 手机不再是单纯的语音通话工具, 而是一种包含拍摄、视频、网络连接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功能的设备, 也是当下人们工作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手机中大量软件的开发让其成为新闻现场的重要见证, 当前绝大部分的手机都拥有拍摄的功能, 尽管其像素和拍摄效果不及专业的相机, 但是并不能减弱人们对其的喜爱。手机的拍摄功能操作简单快捷, 同时能够及时地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当然, 手机的拍摄效果不如专业的摄影设备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 各大厂商也在逐渐改善手机的拍摄功能, 使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同时, 3G网络和WIFI网络连接方式的出现让手机等移动设备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分享和交流, 这样的进步也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新媒体新闻摄影传播的过程中来。

(三) 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僵局打破

不仅是网络通信工具正在不断发展, 数码成像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使用手机进行自主的新闻摄影, 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专业摄影工作的僵局被打破, 致使新媒体环境下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拍摄的过程中。摄影工作的专业化逐渐朝向公民化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平台当中, 甚至能够发现某些人自主拍摄的素材相较于专业的拍摄作品也毫不逊色。这主要是因为公民拍摄的资料完全反应的是现场的真实状况, 基于普通人的角度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这也是大众传播的优势之一。近些年来, 很多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新闻第一手资料都是出自普通人之手。在动车事件中现场的情况都是普通人使用移动设备拍摄的, 这说明我国公民进行新闻摄影传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以及相关权利的发展, 形成交互式的媒体形态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为人们使用手机进行记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这样说, 直到现在, 我国大量的事件与问题都是人们自主拍摄传播, 然后由网友发现分享。在某些时刻, 这些关键的资料能够成为还原事实的重要证据。所以说, 公民摄影的存在有效的打破了专业人士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局面, 将公民从观众的看台上拉入到台前, 对当前的新闻规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使新闻摄影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新媒体的背景, 公民能够得到更加宽广和自由的平台, 这样的模式能够增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渠道拓宽, 让新闻的自由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让更多人能够看到、知道和了解, 使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将新闻素材挖掘出来的同时让政府部门也重视起来, 维护公民的权益, 并且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活动, 这也是公民新闻摄影传播的目的之一。在专业化的新闻拍摄格局打破的同时, 新媒体背景下, 公民拍摄还对传统的新闻摄影流程造成冲击。传统新闻行业中新闻事件的采编到新闻的发布都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 新闻需要进行“二次加工”, 在经过去粗取精以及提炼之后才会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通常情况下不会让没有任何处理的原生态的新闻事件出现在荧幕当中。但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目击者将自己拍摄到的新闻事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直接上传到网络中, 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再加工。这样传播的内容虽然粗糙, 但是具有强烈的第一现场感, 其原生态的面貌对传统的新闻摄影产生较大的冲击, 这样就使得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没有第一现场的时效, 会让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夺第一手的报道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

三、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首先,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专业的摄影人员应该转变态度。虽然在胶卷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但是当前已经进入到数字化信息时代, 大众对于新闻摄影行业存在的敬畏与神秘感以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荡然无存, 而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高傲”意识仍然存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每一个人能够成为新闻地记录者, 人人都能拍照的现实情况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大大降低。就算是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 在此时与一个单纯的摄影爱好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促进新闻摄影传播行业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新闻摄影者首先应当将自身的优越感消除, 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的技术, 基于自身的独特视角和职业敏感性将自身的作品与普通公民或者是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区分开来, 彰显出作品在精度和深度上的优势, 使专业的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

其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众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引导。因为当前网络中充斥数量庞大的不真实的信息与图片, 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公民的辨别能力较弱, 造成这些不实信息在网络中广泛的流传。大量的图片也对编辑的选择性造成影响, 将专业人员的摄影积极性打消。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管理工作, 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清除, 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拍摄者和发布者, 这将传统新闻行业中的专业限制打破, 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媒体人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 充分维护新闻摄影传播的良性发展, 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西莉.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编辑之友, 2012 (11) :55-56, 75.

[2]翟铮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J].中国记者, 2012 (3) :32-33.

[3]李鹏, 王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浅析[J].新闻知识, 2010 (2) :92-93.

[4]姜楠.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3 (18) :200-201.

上一篇:有载开关下一篇:规律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