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无奈四篇

2024-06-06

交流的无奈 篇1

阴霾的天空中依然飘着细雪,持续了一周的雨雪天把室外的气温生生降到了近几年的低点,街道上稀疏的行人在厚实衣物的包裹下,掩面缩脖,踽踽而行。

相比于室外的阴郁寒冷,商品交易市场内却温暖如春。

将近年关。大红的中国结、对联、灯笼喧闹在市场的每一处,购物的顾客摩肩擦踵。商户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大团的人群便随着叫卖声分成若干条支流,缓缓流入不同的市场巷道内,又在每个十字路口汇合成形。维持秩序的,讨价还价的,拉着铁架子车大喊着“借过,借过”的……各种声响混合在一起,配合着市场内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再加上人们气息间你来我往而难以排出的二氧化碳,让身在其中不久的你,多少会觉得有些晕。

这样的时刻,无疑应是批发市场商户们额首相庆的日子。他们的脸因忙着应付生意而略微涨红,额头渗出细汗,虽然有些疲累却依然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所有这些都成此时此刻他们心理满足的最好说明。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好生意都能带给他们愉悦感,一些商户却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犯起了愁——相比于其他卖场,商品交易市场实行最高限额为9999元的发票无形中成为他们买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不小的“结”。

为尽量减少发票限额对自己生意造成的影响,商户们纷纷使出各种绝招。

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制品很显高档,是不少单位进行年度表彰和奖励的重头奖品。信步走进一家水晶商品店,高高矮矮的水晶制品与店家的水银镜面交相辉映,让人觉得仿佛进了水晶宫。一位身量不高,用摩丝精心打造出冲天毛寸的男店员带着他惯有的服务性微笑走来,“姐,我能为您做点儿什么?”温言软语的南方腔周到得让人倍感体贴。

“哦,我给单位采购点年底总结用的奖品。”笔者佯装买家顺水推舟。

“您的眼光可真好,来我们家购货的单位可多了!您想要什么?我给您介绍介绍,量大的话还能给您优惠!”他继续温和地推销。

”你这儿能开发票么?给单位采购需要回去入账的!”笔者引入话题。

“没问题!来我家采购的人多了,都给开票了。您打算要多少钱的货?要多少给您开多少!”他拍着胸脯一口应承。

“大概三万吧!能开么?”

“能!一万一张,三万三张!”

“为什么是三张啊?一张票还不行么?”

“姐,你放心。咱们这的票都是市场给开的,保证您回去报销没问题!这都是国家给开的票,您就放心吧!”

“其他人都是怎么开的?也是一万一张么?”

“对呀!现在的票都是这样,限额到9999 (元),另外的三块钱当我给您优惠的!”蜜语之外,他微笑的嘴角略微夸张地向上扬了扬。

他告诉笔者,每次买卖他都是用这种“微笑服务”来促成一单单生意的。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不管用的时候,一家销售办公电器的商户就碰到了类似情况。

在某市场,一家经营小型电器的刘先生告诉笔者,他做电器生意已有五六年。自从实行发票限额后,他的生意遇到了不少麻烦。每次顾客来大批购货,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向客户说明货款总共是多少钱,需要到市场的发票代开点开几张发票。当笔者问起他为什么每次都这么详细说明时,他道出原由。原来刘先生曾经做过一次十几万的大买卖,订货的客户出具的是一张支票,而刘先生所在的市场代开处只能根据货款数额开出十几张发票。这样,就违反了国家一票一据(一张支票,一张发票)的规定,客户的财务没法入账,只能因此退货。至此,一单生意就此黄了,刘先生还被迫担着自己的信誉和厂家说明情况为其退货,其中所费周折可想而知。从此,刘先生有了买卖之前,事先说明发票问题的习惯。之后,还有一些大批量采购的客户也是因为发票问题没有和刘先生实现交易。对此,刘先生发出感叹,“有什么办法,这生意做得确实太不容易了!”清瘦的脸上现出万分无奈的表情。

相比于刘先生,李先生相对要幸运些。因为他销售的陶艺品采用厂家直销的方式。在开发票这个问题上,他无意透露了自己的心得,“如果顾客购得的商品数额巨大且要求单张发票比较强烈的话,就用厂家的名义开票给他;如果可以说服(客户用多张发票),就用市场的票,若售出商品整体金额小于一万就直接用市场的票喽!”

但是以厂家的名义开发票似乎也并不“万能”。在一家车模用品店,笔者就了解到类似情形。汽车是人们出门代步的工具,香车宝马是不少“成功人士”的追求。随着汽车日益普及,人们对车的喜爱已不仅仅停留在其作为交通工具的层面,不同造型、不同品牌的汽车还是人们赏美品味的体现。深谙人们这种心理的设计师,灵光一闪,让一个个体积庞大的汽车,摇身化作一个个可放在人们办公桌上供玩赏的汽车模型。如此精巧的车模不仅再现了汽车本身的豪华高档,可以摩玩于股掌之间的体积也使之更为别致和贴心,因此倍受大众青睐。过节送车模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车模店的生意因此火爆异常——每辆车模的价格也不低于三位数。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畅销的车模并没有带给老板想象中的好心情,相反因为客户的大批量购买让她犯了愁。

在一堆堆码得整整齐齐的各种靓丽汽车模型前,老板阿凤(化名)正在紧张忙碌地招待着顾客。听说有记者来向她了解发票使用情况,她立刻抽出身来,表示要说两句。只见她柳眉一挑,原本笑面盈盈的脸一下子变得激烈起来,“这发票问题可真是个问题!我家的货走得这么好,就因为不能给人家(顾客)开一张大额发票,人家订的货还都堆在这儿呢!说是要等我给人家开好了发票再来拿货!”她情绪有些激动,嗓音随之也高了八度,可能自知有些失态,她略微定了一定,接着说,“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人家别的商场都能开大额发票,我们这儿就不行?我们这儿一个车模就成百上千的,动辄就上万了!难道一个顾客来买车模,我附带让人家背一大叠发票回去?这事儿可得向政府反映反映!”阿凤三言两语地道出了对当前集贸市场发票限额的极大不满。

“不是有很多人都选择用厂家的发票来开票么?你为什么不这么做?”笔者问。

“厂家的票税率要六个多点,这边的票是五个点。我们来市场销售,商品价钱就是成本加运费的钱,只能图个(买卖)量大,如果税额那么高了,我们可真没啥挣头儿了!”她双手一摊,显出无奈。

若说发票限额的影响仅限于大宗商品批发的话,批发市场本身的购销模式就注定了很多的商品都是以大批量销售为主,因此发票限额确实影响了市场的发展。此外,有些商品单价本身就已过万,发票限额无疑更让这类商户和市场的发展时时处处受制约。

在某市场一个销售摄影器材的商铺内,销售相机的商户告诉记者,“现在,买个差不多的(相机)都得一万多了。好一点的,光相机前面的镜头有的也要一万多。如果顾客拿现金来买商品,就尽量说服(客户)多拿几张发票解决问题。如果人家顾客拿支票来,就只能去找个数码公司开张票。”相比其他商户,他语气里流露出一种司空见惯的平和。对此,他解释说,“没办法,这种事很常见。之前(发票限额前),没这么麻烦,现在也只能这么办。要不,生意就做不成。”

此外,笔者还了解到,在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场,商户们的生意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限额发票的影响。尽管在此过程中,他们想出各种办法来降低发票限额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合理合法的正规渠道,让商户与顾客之间的买卖关系多了一层隔膜。不少消费者和商户为避免买卖过程中因发票引发的“麻烦”,纷纷选择了放弃。

交流的无奈 篇2

努力“够”太阳的藤蔓

在夏天,我们总能发现缠绕在木杆上的藤蔓,它们一圈一圈地向上爬,好像在努力地“够”太阳。在我们眼里,这些藤蔓是很神奇的,因为它们既没有爪子也没有眼睛却能够准确地发现插在身旁的木杆,并成功地爬到高处。可当我们惊叹于这些藤蔓为了靠近太阳所做出的努力时,这些小东西却叫苦不迭。其实藤蔓顺杆爬并非出于自愿,这都是阳光和木杆捣的鬼。原来是插在藤蔓旁边的木杆挡住了阳光,导致了这一侧的藤蔓生长的速度变慢,两面的生长速度差促使藤蔓的身体发生了弯曲,随着阳光方向的改变,藤蔓也不断转着身体,就这样“被迫”缠在了木杆上。

面朝太阳生长的向日葵

如果说什么植物最喜欢阳光,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向日葵。这种小东西虽然没有眼睛却总能准确地找到太阳的方向。因为它总是把脸面向太阳,我们给它取名为向日葵。我想这个太阳的拥护者如果能张口说话,它的第一句话就会是“我并不是太阳的粉丝。”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来向日葵面向太阳是它颈部的生长素怕阳光造成的。当阳光照到向日葵的身上时,存在于它颈部的生长素就会跑到背光的一侧去,在生长素的作用下,背光的一侧生长速度会明显快于向光的一侧,就这样向日葵无奈地弯下了腰,面向了太阳。

香蕉弯着生长找阳光

当然,也有些植物是真的因为想得到更多阳光而发生变化的,香蕉就是其中之一。因为香蕉的长相比较普通,所以很少有人会察觉到这个小东西对阳光的渴望。如果你仔细地想一下,就会发现不合乎常理的地方。香蕉是长条状的,长在树上。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香蕉因为重力的作用应该向下生长的,可它们却都是向上弯曲。出现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正是因为香蕉对阳光的渴望造成的,它们想朝着阳光生长,因而不断地克服着重力的束缚。

薇甘菊爬到了其他植物的身上

如果说香蕉对阳光还是一种简单的渴望,那么薇甘菊就可以算得上是“疯狂粉丝”了。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对阳光的喜爱超乎异常。即便是“出生”在阴暗的环境里,它们也会朝着有阳光的地方迅速生长。和藤蔓不同的是,它们会主动爬到其他的植物身上吸收阳光。不仅如此,在贪婪的驱使下,它们会把其他植物围得密不透风,以此来保证自己对阳光的绝对占有。被薇甘菊覆盖的植物因为得不到阳光通常

只能枯萎死亡,薇甘菊也因此有了“植物杀手”的称号。

选择的无奈 无奈的选择 篇3

“爱总是在无数次迟疑中错过。”

“翠翠的一生悲惨极了,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却因为冥冥中的安排而失败了,或许可以说根本就未开始过,当挚爱都远去时,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所钟爱、所期待的东西,任凭你望穿秋水,却只能遗憾地错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

多数学生都把眼光集中在《边城》的爱情故事,并对故事的意义作这样或那样的理解,我不能说他们就错了,但是这样的解读也许并没有完全看到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个爱情故事究竟要表达些什么呢?

翻开教参,解读大凡是: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文本表现了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然而,沈从文先生在小说发表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认为他所写的湘西故事是“用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码头作背景,就我所熟习的人事作题材,来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问题在分析现实,所以忠忠实实和问题接触时,心中不免痛苦,唯恐作品和读者对面,给读者也只是一个痛苦印象,还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作者在建构这个美丽的梦幻时,由于自身在人生丰富的阅历体验中已充分体会到了生命的跌宕和脆弱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美丽总使人忧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对命运“无奈”的感喟,对生死爱恨的困惑,已经伴随着田园诗般的优美抒情在字里行间流淌着。

《边城》的价值绝不仅仅如学生所理解的讲了一个有点凄凉的爱情故事,也不单单局限于教参中所要表达的。我想,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背后那“隐伏的悲痛”,深知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东西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边城》中所有的人物、故事、情节,所有的悲欢离合,其实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那就是有着偶然性的不可琢磨的命运。罗马新斯多葛学派塞涅卡说过:“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无论幸福或者忧伤,顺从或者反抗,人永远无法弄清命运对自身的安排;任凭心甘还是不愿,人永远无法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真正的选择。二老与翠翠的爱情理想的结局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了,然而他们却由于各自选择的无奈和无奈的选择终于只能在漫无期限的等待中遥望。

兄弟俩爱上的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像现今流行小说描写的那样,要么反目成仇,要么其中一个慷慨相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作出选择。兄弟俩选择了坦诚倾诉与公平竞争,哥哥“走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二老对翠翠的爱、翠翠对二老的情,无私的成全、手足的情谊都使大老有了一种选择上的无奈,他最终作出了无奈的选择,带着苦涩和无奈远走他乡……

面对世俗的偏见,面对父母的压力,面对财富的诱惑,二老没有妥协,“不要碾坊,只要渡船”,尽管不能成全父亲的心愿。在美丽的爱情面前,二老作出了勇敢和大胆的选择,似乎离他可追求的幸福更靠近了一步,然而,最终他为什么没能一路走到底呢?因为影响他选择的因素除了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外,还有一些潜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不被人知晓的美善与良知,促使他选择了最后无奈的离开。文章虽没直接涉及到,但我们仍可触摸到一些蛛丝马迹:大老带着失恋的忧伤泅死他乡,二老便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中。这样的愧疚既包含了对大老成全自己的感激,也融入了一种莫名的自责意味,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情使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这或许是出于一种人性本有的良知与美善,觉得如今自己不该立马享受与哥哥有关的幸福爱情,不然会愧对哥哥的在天之灵。在复杂矛盾中,尽管二老还深爱着翠翠,但还是带着对兄长死去的不安作出了选择,这是怎样痛苦的无奈啊。

二老的离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翠翠则是一种选择的无奈,因为她所面对的是自身无法主宰的命运,与其说是选择的无奈不如说是被选择的无奈。回归到文本,我们似乎可以找出另一条隐含的线。翠翠从小就没有父爱母爱,生活贫穷孤独辛酸悲苦,她也羡慕富家子女的优越生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没有一点条件和机会去选择自己的身世,只能默默接受冥冥中为她安排的一切。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的依靠,两人相依为命,为彼此带来快乐与安慰。然而,爷爷长年的劳苦操心加上突来的

刺激费神,最终撒手人寰,面对生老病死,面对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任凭翠翠再怎样哭喊,也无法使爷爷重新活过来,人生的渺小与无奈容不得她有半点选择的余地与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翠翠与二老的爱可以说是两厢情愿的。二老对翠翠的爱是清晰的,从那热情而又醉人的歌声中可见其爱缠绵;翠翠对二老的爱虽有一个过程,由当初的矜持朦胧到最终无尽的等待,当她猛然发现错失机会时,追求幸福爱情对她已是万般的无奈。

故事到了结尾,作者又安排了一个难以预料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是作者对无奈人生的一种反抗,还是对现实命运的一种认可?一个“也许”并不明确的答案,已经明确地表明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到底回不回来,一切只能听凭那无法预知的未来,等待是没有答案的,好像是绝望的,好像又有希望,但这依然只是其无奈心理的延伸和深化,在客观上为其“无奈”作了注脚。

“《边城》,不仅现实地形象地表现出‘边城’地区的人事哀乐,更为主要地表现出这些人事哀乐故事所指向的深远的文化选择”,因此,与其说沈从文的《边城》是对故乡原始人生形式的美的礼赞,不如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与探索,是从边城的具象世界里抽绎出的生活哲理的玄思。个体生命的存在在这里太微乎其微了,各种因素左右着的人生困境并不总是有一种明确的“解决方案”,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惨剧的沈从文,内心深处所生发的,只能是旁观者的痛苦与无奈。

而之于他自己,何尝不是时时在这生与死的神秘磨盘下旋转?对于一个文人,作品是他通达人生理想的津梁,但纵观沈从文的一生,每一页的经历都写满了困惑、失败和孤独,当他将自己的人格理想融入到作品中,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读者并非与他有着相同的切肤体验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无疑是重创性的悲剧。正如作家自己所说:“一面写一面总仿佛有个生活上陌生、情感上相当熟悉的声音在招呼我:‘你这是在逃避一种命定。其实一切努力全是枉然。” 有感于作者曾痛感人们不能理解他的作品,我作了如上解读。

参考文献

1.《〈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沈从文 《国闻周报》 1936

2.《沈从文文集》 沈从文 花城出版社 1983

3.《〈边城〉中的“等待”的原型意象》 房伟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创作评论选集》 李健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5.《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刘洪涛 《文学评论》 2002.1

《交流的无奈》读后感范文 篇4

作者简介

约翰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是美国媒体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生于1958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林长大。Peters在犹他州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获得了英语的文学学士学位和Speech Communication的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他获得斯坦福大学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博士学位,旋即执教于衣阿华大学传播系。

彼得斯曾获得富尔布赖特等基金会赞助。1995年他以副教授身份获全美人文学科研究基金(此基金只赞助创新之作,获准的难度是很大的),1999年完成《Speaking into the Air》而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先驱,同时作为别具一格的传播理论家而晋升教授。他的哲学和传播学论文多发表在《大众传播批评》、《媒介,文化与社会》、《社会学理论》等权威学术刊物上。

彼得斯的其他作品还有《Courting the Abyss: Free Speech and the Liberal Tradition》(2005)、《“Space, Time,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3)、《“Witnessing.”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2001)》等。

《Speaking into the Air》

该书熔哲学史、政治史、媒介技术史为一炉,把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背景中,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并因此而在2000年获得全美传播学会奖。

《费城问讯报》,卡尔林·罗马诺评价:“我们面前摆着的是一本研究交流失败的书。有趣的是,它传达的意思却如此美妙„„《交流思想史》这种品味高雅的严肃制作对读者总是发出这样的信息——接受精神挑战,细细品味吸收作者渐次展开的渊博学识和创新视野。”

《出版者周刊》评价:“在这个媒体饱和的世界上,John Peters独辟蹊径,突出了(交流)真实性的观念„„对连珠炮似的花样翻新的流行文化提出的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妙笔生花、多姿多彩。”

本书中译本作者河道宽借用《圣经》中将“‘speaking into the air-向空中说话’作为浪费精神、毫无意义的徒劳之举”的意象,把书名译作《交流的无奈》。在“中译本序”中,Peters将苏格拉底、耶稣与孔子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他们在人类思想传播上所向披靡的胜利,应该足以辩驳这样一个观点:最好的交流史忠实复制一个人内心怀抱的意义。”在谈到中国社会时,彼得斯认为“中国既是最古老的社会,也是最年轻的社会。”,面对时间上高度压缩的现代化进程,“异化使我们看不见自己身上奇异的陌生之处”。

本书的目录充分体现了其内容的驳杂:绪论题为“交流问题”,接着的各章题为“对话与撒播”、“招魂术传统”、“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与死者对话”、“追求真正的联系”、“激起、动物与外星人:林林总总的不可交流性”,最后的结论叫“手拉手”,而不是心连心,因为作者不相信任能够做到“心连心”,不可能做到完美而理想的天使般的思想交流或精神交流。

全书中,作者公开声称的其主题是交流的不可能性,要我们放弃交流的梦想,但是他认为“交流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孤魂野鬼,渴望搜寻灵魂伴侣的孤魂野鬼”,而是希望人们能够“相互爱护,公正而宽厚的彼此相待”:你的表现,不是让自我原原本本的再现,而是让他人收到关爱。„„快乐的地方,不在于超越彼此的接触,而是在于接触的圆满。

亚马逊网上书店有一篇评论(的作者)说,该书的最后两段使他和朋友潸然泪下。作者写道:“最深刻的伦理教诲要求人们没有差等的爱一切人,然而时间只允许每个人真正的关爱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居民。毕其一生,每个人只不过有时间给少数几个人以关爱。我们凡人所能做到的,恐怕只能够是爱比较亲近的人;不过,没有博爱之心又是不公正的。爱之悖论是,具体的局限性和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度过共同的时光,只能够接触一些人,因此,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我们有限的生命即神圣又悲哀。”

事实上,“对话与撒播”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线,自始自终人们对于传播学的探讨都是建筑在这两者之上的。

苏格拉底认为对话(多产的交合)是规范,撒播(抛洒的种子)是偏离。在他看来对话是人对人、心与心、灵魂对灵魂的方式,是一种时时刻刻互动的交流方式;对话人的思想是活跃的、开放式的、亲切的。一旦对话变成了文字记载,活生生的思想就变成无法改变的文字,“文字没有人性,缺乏内在灵魂,它摧毁了正宗的对话,不亲切,不能够确认交流者的个性,在撒播的过程中是任意乱交的。”我们无从得知思想会被如何误解和被谁误解,而之后的印刷术、摄影、录音、电影、广播、电视、电脑等都延续的文字撒播的特点。

与之相反,《对观福音书》中耶稣把广种薄收看成是公平的交流形式,他说:“凡是有耳朵听我讲话的人,让他们听见吧!”在这里,完成交流的圆环并不需要说话人的帮助,意义的收获是靠接受者意志和能力,这是听话者的责任。而作者则认为“没有对话的撒播可能会成为胡乱的抛撒,没有撒播的对话也可能是无休止的霸道。传播理论的座右铭应该是:和自己对话;和他人一道撒播。这正是表达以下伦理箴言的另一种方式:待己若待人,待人若待己。”

个人感想

《交流的无奈》真的是一本读起来很头疼的说,作者在介绍从古至今传播思想的变化历程的同时,不断将前前后后的理论加以归类分析,以展现到底是什么在困扰着我们对交流的把握。由于我有太多学者不认识,更别说他们的思想,因此看起来很吃力,再加上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不熟悉,很多时候都是一句话要读好几遍才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所以后来我都是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抄到笔记本上,好像只有慢慢写一次才能了解清楚这些大师级人物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在读了近一个月之后,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突然之间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去看前面的导言、介绍,都觉得就应该是这么个样子。一句话,我认为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不仅仅能让读者对西方的传播历史有一个了解,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传播思想的根源,即对话与撒播,以此二者为基点,对后来的传播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其最终给出的观点“完美交流是乌托邦,重要的是彼此的关爱。”也非常引人深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流”这个词或者这种观念越来越被神圣化,交流被看作是民主、进步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不断在思想和技术上为保障、提升交流而做出努力,以至于很少有人意识到,有时候“对话的所谓道义高尚性,可能会压抑宁可不参加游戏的人”。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交流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们很快便发现了人与人交流中的障碍:我们不可能像天使一样拥有完美的交流,“编码和解码未必能够对应”。于是有的人为此感到悲观,有的人力图去创建完美的交流方式,但其实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对此,作者Peters说:“即使不能心连心,至少可以手拉手。„„在我们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团结显然比很有把握的解释来得重要。我们不可能彼此相同,不可能你是我、我是你。最好的情况是,‘交流’是用来描绘补偿这个不足的字眼。”人与人要共享心灵,实在是困难重重。正如乔治·布克纳在《丹东·托德》中所说:“我们彼此知之甚少。我们反映迟钝;我们握手;但那是浪费精力:我们只不过磨掉双方粗糙的‘皮革’而已。”如果我们因此而很是寂寞,那就是由于我们未能理解人生真正的意义。人的生命是如此有限,每个人只不过有时间给少数几个人以关爱。因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将爱传递给众人,要通过爱而不是试图通过交流来跨越人与人之间天然的鸿沟,毕竟爱是世界上一种伟大的共同语言。

远距离交流是本书中经常提及的一个问题。早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就将“何时应该颂扬充满爱欲、然而不能结合的灵魂”作为一个重点的问题。如此,20世纪人们对交流的担心里隐藏的东西,大多数已经由“苏格拉底”讲清楚了:强烈渴望接触无法接触的他者。无身体接触的梦想一直伴随着传播思想的发展。到了19世纪,电报的发明也不过是这个悠久传统的新版本而已。19世纪90年代,已经传遍了英美文化各个角落的传心术观念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能够“在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在完全不需要已知的物质交流的情况下,跨越空间遥远的距离”这一古人和现代人共同症结。此后不断出现的新媒介,“粉碎了交往的古老障碍,放大爱欲的帝国,扭曲它传统的形态”,因此人们常常把它们理解为性感的或错乱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东西。与死者的交流是远距离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留声机、照相机等记录媒介使亡灵复活再生,并且用一种新形式表现出来。而现代媒介却存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生者很容易和死者的痕迹接触,远程交流和与亡灵的交流却难以区别。如今,当我们对与人类自身的远距离交流的已经基本实现后,这一梦想又转向了其他方向,例如我们对于外星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研究。

远距离的交流事实上都具有诠释学的色彩。在书中作者说过:“与死者的交流是诠释学的范式:在收不到回信的地方所进行的解释的艺术。” 其实整个人类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不都是一个诠释的过程吗?洛克把知识的基点放在实践之上,否定天赋的观念,知识的东西是被当做与他人分离的东西来感知的,这个感知是他人的禁区,只局限于我们个人的感觉器官。一方面,这些经验似乎司空见惯,另一方面,它们又莫名其妙地难以言传。我永远弄不清楚,我所谓的“绿色”、“红色”是否和你的感觉相对应。因此,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又何尝不是在诠释着别人的经验,当然这之中又包含一个不断调整自己所诠释的内容的过程。

关于死信的问题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为这个困境一直伴随着我们,直至今日,也会走向未来。死信的出现,让人们清楚的看到交流失败所带来的感伤。符号作为我们交流所必需的中介,其本质是开放的,能够结合成许多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符号都具有同等的开放性。本书作者认为“意义私密性的源头,不是在头脑任意组合意义的内在权利,而是由于发送意义的人会死。”因此,死信给人带来的,是生命有限的人联系不上的惋惜。在写、收信人无法建立联系的同时,“死信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无人认领的信件,正如刘易斯在小说《巴比特》后记中所说:你继续不停地处理这些私信,把它们送进火坑——没有什么比这更加使人绝望的吗?每年焚烧的信件,那真是要车载斗量。有的时候,面色苍白的职员展开信纸看到一枚戒指——戴戒指的手也许早就在坟墓里霉烂了;一张钞票本来是赈济用的快件——这个赈济对象,现在不吃也不再饿了;„„在生命的差事中,这些信匆匆走向死亡。“死信处”处理的,是传播中的物质问题,它的存在说明,“传播绝对逃避不了物质的体现,根本就没有什么以天使为模范的、纯粹的符号。”绝对送不到的信——还有什么比这更加能够说明,交流误入歧途之后的使人扼腕的痛苦呢?

交流的失败是必然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无奈,因此,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真正需要的人对别人抱宽容原谅的态度,因为他们不可能像我们看自己那样来看我们。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很感谢有这个作业逼着我读完了这么一本拗口的书,虽然看的时候每天都喊着“无奈无奈”,但是读完之后,我却看到了用“爱”完成交流的希望。

上一篇:海洋工程辅助船下一篇:国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