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教育十篇

2024-09-12

陶冶教育 篇1

人类道德的产生出于意义世界对世俗世界的超越。以往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从小就按照道德的理性行事, 这种方法逐渐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校道德认知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冲突, 并可能在德育课堂上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潜在的紧张关系。

幸运的是, 当代思想家在寻求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时, 发现了文学与艺术的视角, 通过情感陶冶的方式来揭示个体的生活感受, 试图让个体在接受道德教育或进行道德思考的过程中, 能自主进行道德意义的建构。情感陶冶是指通过自觉地利用或创设教育情境及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从中受到积极的感化和熏陶,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 情感陶冶法应该成为道德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并且应该随着社会对“以人为本”观念的增强而更加受到重视。

二、情感陶冶的主要手段:德育叙事和道德体验

情感陶冶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引起学生积极的道德行为, 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陶冶法与其他的德育方法相比, 由于它没有过多的说教, 而是寓教于景, 情景交融, 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 因而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 教育效果十分显著。情感陶冶的方式主要有道德叙事和道德体验。

(一) 德育叙事

叙事, 简单地说, 就是叙说故事。道德教育中的叙事, 简称德育叙事, 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 借助对道德故事的叙述, 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德育叙事实质上是通过“生命叙事”, 实现将“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它可以让教师将自己所要传授、学生所要学习的德育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出来, 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案例。

作为现代德育重要方法。道德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方法, 更是一种德育理念上的述求, 即学校德育应从以“道”为本或以“理”为本的“说教性”德育转到以“人”为本的“叙事性”德育上来。德育叙事可以借助于语言文字来进行, 也可以借助于事实来进行。它们的基本特点是正面引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启发自觉。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乐于接受德育叙事, 教育者必须做到:

第一, 叙事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心理状态的实际进行叙事教育, 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避免“唱高调”、“放空炮”、“隔靴搔痒”, 提高叙事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 叙事要真诚, 富于感染力。在叙事过程中, 要以诚待人, 以情动人, 才能以理服人。

第三, 叙事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寓教于乐, 理趣结合, 克服公式化、成人化的说教。

第四, 叙事要善于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 促进学生思想及时转变。

(二) 道德体验

从体验的产生来看, 它来自于现实的、活生生的生活存在, 先于任何逻辑的推测和理智的判断。道德教育中的体验要靠一定的实际锻炼来完成。德育中的实际锻炼是指根据一定的德育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在实际锻炼过程中, 要注意使学生感受到道德体验, 启发其自觉性。所以在实际的道德锻炼中应当注意。

第一, 要注意与叙事教育、榜样示范结合进行, 使学生明确实际锻炼的目的、意义, 启发学生实践的要求, 激起其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之勇于实践, 乐于实践。

第二, 要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活动之前要确定好活动的目的, 拟定活动的计划;活动中要严格要求认真监督;活动后要全面检查, 做好总结评价工作。

第三, 要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 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防止半途而废。

道德体验对唤起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实现德育的内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中, 抽象的理性代替了不可言说的体验, 机械的记诵、灌输挫伤了充满灵动的幻想和内心时刻涌动的激情, 冷漠的说教和命令压抑了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感应。只有情感才能唤醒生命, 只有人格才能感动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接受关系, 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情感、意志、精神、人格的感染和影响, 是精神的相遇、相知。精神的境界和心灵的空间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达到, 只有靠真切的同情和领悟才能实现。

在道德教育中实行情感陶冶, 实际上就是通过道德叙事和道德体验, 对学生进行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在运用情感陶冶时, 教育者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 树立崇高的人格形象, 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直接交往中受到生动的教育和感化。

第二,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优化育人的环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怡心养性, 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三, 利用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式, 来教育学生, 使他们在高雅文明的艺术享受中受到陶冶和感染, 心灵得以净化, 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三、情感陶冶实现德育的最高追求:自我修养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都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而难以贴近学生, 也难以使学生产生道德共鸣。情感陶冶对于改变传统的以说教方式为代表的道德话语权威, 营造民主、开放、生动的德育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道德教育中进行情感陶冶, 可以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化:道德的自我修养, 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与追求。

道德教育的自我修养亦即道德自我教育, 它是在教育者的指导帮助下, 受教育者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改正, 以形成和完善自我品德的方法。自我修养是受教育者在其品德形成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体现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自我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 它既是教育的结果, 又是教育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修养的方式有多种, 大体包括理论学习、座右铭、立志、自荐、慎独等。

在德育叙事和道德体验的过程中, 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和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受到积极的情感陶冶, 从而实现德育的自我修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运用情感陶冶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要求。

第一, 引导学生树立道德理想, 激发学生自我修养的愿望, 鼓励学生自我挑战、自我激励, 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第二, 指导学生掌握自我修养的标准, 把握正确的修养方向。

第三, 教育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修养不是闭门思过, 而是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检查、对照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言行, 明确得失, 确定努力方向, 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 把个人的修养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四, 帮助学生制定和执行自我修养的计划, 掌握修养的方法, 培养自我修养的好习惯。

关注学生的个性, 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使教育向学生个体无限未来开放, 引导和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促进学生的生命个体完整、和谐的发展, 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起点和追求。道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情感的交流, 生命和生命的感应和共鸣, 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这是真实的生活, 道德教育也应该按它原来的内容和体验来表达。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容、适切地面对生活, 只有这样, 才能使道德教育内在于生命, 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得到学生心灵的震撼、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有了这种真切、深刻的道德体验, 学生才会拥有生命的智慧、健全的人格。

摘要:道德教育是引导人走向完善的过程。情感陶冶是现代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 它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及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从中受到积极的感化和熏陶, 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化。

陶冶教育 篇2

通过培养语感进而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在朗读中领悟情感

如何培养语感?听、读是基础, 是关键。听, 范围有限;读, 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 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 阅读不是单向输入, 而是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时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 并不自觉, 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 凝聚起来, 进而燃烧起来, 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教师通过范读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 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去读文章, 能理解的地方自然读得流利且感情充沛, 不理解的地方读起来感情干涩, 甚至有时还会结结巴巴。教师就可以看出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三分诗七分读” (苏东坡语) , 朗读不仅可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而且会把文中的意象进行组合, 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 感受语言的意蕴美。叶圣陶先生曾创造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设身处地, 深入文内深层的情感世界,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沟通的欣赏境界。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文章的主旨句, 有的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干巴巴地读过去, 就会造成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先把句中的语气词“啊”带着感情, 拖长音调读一遍, 再去掉“啊”读一遍, 比较一下效果有何不同。从而得出结论:一个“啊”字饱含着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之情, 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此奠定。又如《荷塘月色》, 先让学生浏览全文, 再进行感情范读, 把课文读“活”, 并随着文章的感情, 运用高、低、快、慢、轻、重、停顿及语调变化, 读出文章的基调和韵味,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 再从课文中寻找出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的反复点拨, 学生便能逐渐领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 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 这样就把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感情的体会、诱发有机地结为一体, 达到准确把握作品内容的目的。

二.在品读中体验情感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文中的语言文字无不负载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 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当它作用于学生时, 就会唤醒、激活学生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世界, 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

以情激情, 注重情感教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谈到她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于漪老师说得好, 因为, 要学生动情, 教师首先要动情, 运用教学手段和艺术, 给学生创设一种与学生年龄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把这个情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去。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蓄积学生的情感。因此,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一定要以情动人,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来打动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之思随时移, 情因物转, 让学生能够领略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两首诗中都有“月”、“霜”, 透过“月”、“霜”表达了作者缅怀故乡的悠远感伤的情怀。就是同一位诗人, 也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蕴。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表达了秋夜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 相应地产生情绪、语言、声调的种种变化, 做出时憎时爱、乍忧乍喜、或褒或贬的不同反映的评价, 使学生产生“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 由此改善学生的性情, 引导学生深化审美感受。

探讨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 挖掘作品颇具张力的语言美是品读中重要的环节。行走在文字的奇异风景之中, 徜徉在诗行的层峦叠嶂之间, 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时, 特别讲究情到韵至, 甚至一字传情。如郑谷改齐己的“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 (《早梅》) , 突出了骤然发现早梅的惊喜之情。对称句整饬醒目, 平仄压韵, 或对比, 或反衬, 往往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如《我的空中楼阁》, 在写小屋时说“左顾有山外青山, 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 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左顾”“右盼”言视野之广阔, “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言心目之逍遥, 把对小屋的无比喜爱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在悟读中升华情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我们就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 让学生学会琢磨、分析, 从而实现对语言情感的准确领悟。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 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 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沟通, 达到“物与神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抒发的感情、论证的事理在情感上和谐共振。若无情感的波澜, 缺乏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 即使教师的分析再细致周密, 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也无法深入。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 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 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情境教学十分强调开发情感效能。

“情境”自然包括“情”和“境”。“境”是指客观事物, “情”是指人由客观事物引发出的“主观情感”, 这种主观和客观的融合,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主观情感反复作用于客观事物,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去逐步获得知识、技能与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土壤里。”当学生懂得称颂美好的事物, 抨击丑陋的东西, 嘲讽可笑的对象, 哀怜悲惨的命运时, 实际上已经在这些情感的判断中, 渗透了对世界的认识, 获得了感知和评判生活的能力。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期望的。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以境动人”。

《庄周买水》一文, 学生初看此文语言也许无亮点。但老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文章描写女秘书的句子, “留着披肩发, 两手一耸, 说:‘sorry……’”。学生可能顿时体悟到刘征用语高妙, 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 寥寥数笔, 刻画了一个时髦的女秘书形象。又如鲁迅的《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 “掏”字传神写出了钱被藏得极深, 从中可以看出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艰辛等, 所承载的分量意义极重。从表面上看, 我们在词句上下功夫, 咬文嚼字, 实际上是品味作者如何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有了这样的体悟, 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到语言的妙处。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中的情境性。学校、班级情境中的各种因素, 比如环境、课堂气氛、音响效果等等对情感的产生有综合性的作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创设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如讲课总是富有表情, 从不板着面孔;提问精心设计, 且符合各类学生的水平。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让学生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还应当注意活跃课堂的民主气氛。鲁迅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北京大学讲《红楼梦》时, 曾幽默地提问说:“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当时有学生反问他说:“周先生, 你爱不爱?”鲁迅并未生气, 反而从容坦率地说:“我嫌她哭哭啼啼。”师生之间有趣的对话,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需要, 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语感教学中所呈现的境界, 归根到底, 是去追求情感意识的情致。而这种情致又必然与心灵情绪或衔接或融合起来。这种心灵情绪也许是旅游者站在客舍门前的一次轻微的敲击, 也许是飞腾于海面上海鸥的清脆的鸣叫, 也许是穿过泰山之巅松柏间的风声, 也许是宇宙深处的一声“鹤哨”, 它不仅是给我们传达一种交流的信息, 传递人与人之间在文本意识上的一种衔接。更重要的是, 让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 生动性, 富于朝气的生命的气息。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的过程。语文学习, 通过语感丰富情感, 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学校陶冶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学校陶冶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38-01

陶冶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能科学充分地利用,就会与其他德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發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陶冶教育并不是与知识教学相对立的教育方式,而是弥补知识教学的缺撼和不足,与之相辅相承。进行陶冶教育,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其间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心血和智慧。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用陶冶法,应注意把握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陶冶意识,提升陶冶教育的能力

陶冶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陶冶教育的认识、观念、操作等提高到自觉的程度,使陶冶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性、目的性和常规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树立陶冶意识,才能充分挖掘、营造和利用陶冶教育资源,变无形为有形,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同时,陶冶教育功能的实现,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必须仰仗于教师陶冶教育能力的提升。“要有效地运用陶冶教育,就应该象钻研语言传授、实际训练那样,去研究陶冶教育的规律和应用艺术。从表面看来,情境陶冶比语言传授、实际训练似乎简便得多。其实,在陶冶这种表面上‘无求’、‘无言’、‘无形’之教的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者对陶冶情境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以及运用教育艺术的教育机智,是异常精细而复杂的,需要教育者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理论思维和组织工作。”[1]具体说来,在进行陶冶教育时,教师需具备挖出来、溶进去的能力。所谓挖出来,就是恰当选择、利用周边的道德教育因素;溶进去,就是适时、适当和适量地体现道德教育。我们主张的是:挖得准,溶而不露痕迹,象“着物物不知”的春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心存陶冶之念,身怀陶冶之能,那么陶冶之树必将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二、注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校陶冶教育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在对人成长的影响因素中,幼儿时期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阶段则是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初中阶段,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平分秋色;到了高中以后,则主要是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有限性;认识到培养公民道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陶冶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应主动做好家庭、社会互相配合中的协调工作,使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成为陶冶教育的促进因素,而非消极影响。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影响源,在培养公民道德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学生懂得家庭成员间高尚的道德关系,浓厚的智力氛围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教育价值,也懂得运用正确的教养方法。而“有些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家长对社会义务的态度,会把学校在儿童身上培养的一切善良、美好和积极的东西加以破坏,以致全部抵销”[2]。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甚或创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督促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以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创造良好的家庭陶冶空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例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和各种宣传工具(报刊、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与调节,善于挖掘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指导学生吸取健康的精神营养,提高抗精神污染的能力和自觉性。在社会教育环境建设中,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事实上,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已有许多人为积极的陶冶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努力。

一位哲人兼诗人曾吟道:爱像光一样静静地拥抱一切。当我们写下心底涌起的文字时,当我们构造属于自己的文学魔方或文学大厦时,当我们将作品重新“改装”搬往荧屏时,千万记住一点:有无数双清澈渴盼的眼睛在期待着、期待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3]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为了对抗“黑网吧”,上海市卢湾区所有19所中学,在全国率先将学校电脑房改造成“绿色网吧”,对区内所有中学生开放。[4]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单单要有良好的智力,还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与人交往的技能等。在注重智商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情商的发展。

觉悟起来的作家、亮丽起来的荧屏、警觉起来的家长和一直蓄意待发的学校,携起手来,一定会为陶冶教育营造出绿色的成长空间。

三、坚持传授与陶冶的有机结合

有效发挥陶冶教育的作用,不能只让情境自发地影响学生,需要配合以启发、说服、控制和引导等教育方法。并且,只凭陶冶教育也不能完全实现德育的理想。陶冶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知识传授仍然有其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传承了无数道德的规范、道德的律条以及“关于道德的知识”,陶冶教育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基础上进行,必须把传授与陶冶结合起来。只有把关于“道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更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清醒,才能使陶冶教育有更加丰厚、肥沃的成长土壤。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文科版),1980(2):79-82.

[2]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5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参考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教育系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参考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1.

重视小学陶冶教育法 篇4

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有十年之久,但我始终坚持对学生以师爱来启发激励学生,使学生能更好更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记得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每次上体育课总是提心吊胆,我们的老师非常严厉,一脸阴云,本来会做的动作却因心理紧张而完成不了,越是完成不了的动作,越是受到批评,因而形成恶性循环。后来,上师范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对人挺好,不管从学习、生活上都非常关心我们,师生就像朋友一样,很处的来,结果我的紧张感没了,而且我从原来的厌恶变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育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这就说明师爱陶冶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师爱陶冶呢?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热情,产生师生感情交流,使教师的期望最终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作为小学生对学习的益处根本不知道,因为他没有到社会上实践过,怎样才能让学生接受这枯燥的事呢?作为教师硬上无效,反而会误了学生,只能是下下策了,因为“牛不喝水,强扳牛角”根本无用,他不学,你打他,他心理不服,更不想学,因而产生恐惧心理,不想上学,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创设美的情境 陶冶美的情操 篇5

一、创设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感知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教育当然离不开生活。如教《花花绿绿的糖纸》一课时, 我拿出买来的许多糖, 给每位学生发一粒, 并让学生相互观察糖纸, 最后才动手制作糖纸。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的感情自然升华了, 激发了绘画的欲望, 从他们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 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 情与画得到了完美地结合。

二、创设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美

在学生眼里, 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 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 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的乐趣, 并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 会在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 这些形象落于笔端, 必能妙笔生花。如教《吹泡泡》一课时, 我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学生非常高兴, 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蘸肥皂液, 为的是一次比一次吹得大, 吹得多。全班学生在尽情的游戏中, 充分体验到了肥皂泡的变化和蘸液、吹泡、扇泡等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

三、创设美术氛围, 引导学生欣赏美

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 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美术的气氛中, 无疑是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中的好方法。如教《做拼音卡片》一课时, 我把自己制作的小壁挂、小饰物和上一个年级的学生的优秀作品, 精心的布置在教室里。学生一进教室, 立即响起一片赞叹声:“真漂亮!”“哇!太棒了!”“我也做一个更漂亮的, 挂在我的房间里”等等。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 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迫不及待地要创作出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 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 学生们启动创造性思维, 进入美的探索与创造之中。

四、创设童话情境, 引导学生体验美

在教学过程中, 我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 巧设情境, 感染他们幼小的心灵, 从而使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如教《小鸟找家》一课时, 学生的情感渐渐地融入了故事情节, 故事讲完了, 他们还没有从故事情节中走出来。我稍停片刻, 说:“此刻, 小鸟多着急呀!你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来帮帮小鸟吗?”学生立即热切地回答:“愿意!”于是我宣布:“今天, 我们就来帮小鸟找家吧!”。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当让学生讨论“你怎样帮助小鸟找到家”时, 课堂顿时沸腾了,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找小鸟家的办法。自然, 教学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我想, 学生在这节课里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解决了帮助小鸟找家的问题, 更有对真、善、美最深切的体验。

五、创设音乐情境, 引导学生创造美

绘画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在纸上的空间组合, 作用于人的眼睛, 感染观者的心灵。音乐则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等手段, 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 形成时间艺术, 作用于人的耳朵, 陶冶听者的情操。美术教学如能将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则不但能能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 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如画春天的色彩时, 让学生先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学生画出来的色彩和形象一定生动得多, 鲜活得多。

语文课堂生命陶冶场的构建 篇6

一.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和“场”的涵义解读

(一) 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内涵解读

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是以关怀生命并以人的生命成长为旨归, 以陶冶生命、促进生命成长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方式的教学理念。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人交流、关注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生命语文

近年来, 身边越来越多的事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无论是高校的天之骄子对自己同学“下毒”事件还是对动物生命漠视的“泼熊”事件都在社会引起震动, 人们需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这些正在接受教育的“天之骄子”, 表现出来的人性的缺乏和生命意识的淡漠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这让我们反思现在的语文教育, 生命语文也理所当然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当今中学课堂教学中, 语文是渗透着人性的探究、生命意识与思考的学科。生命语文的有效实施, 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语文的人文性也从性质上要求我们关注人的文化生命, 我们应当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让学生体验生命、创造生命的新意义、超越现有的生命状态。语文应该是能展现出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生命的无限美妙的学科, 师生都能从语文中获得生命的启迪。

2.陶冶性教学

陶冶性教学既是一个古老的教学方式, 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说它古老, 是因为陶冶性教学本就是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的过程就是陶冶的过程, 不断启迪学生关注生命的意义, 学会关怀苍生, 例如“立于礼, 成于乐”礼乐陶冶思想, “化民成俗”的陶冶主张。说它是全新的教学方式, 是因为立足于当代语文教育, 陶冶性的教学方式和生命语文的命题必须有机的结合。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就是把人对生命的关怀意识和生命语文通过陶冶这个过程有机融合。

通过上面的解读, 我们不难看出, 它所关注的师生关系是引导与被引导, 然后再相互碰撞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关系是教师或学生要对文本有生命哲学思考, 用生命和生命进行深度对话。这两种关系为我们如何运用和陶冶性教学构建课堂生命语文的“场”提供了切入点。

(二) 生命语文的“场”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理论认为, 语文课堂应该产生陶冶生命的“场”。语文课堂作为教学的一个物理空间, 需要有良好的课堂环境, 人文化的室内布置, 这些是生命语文看得见的“场”。生命语文陶冶场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场, 即语文教师是“生命意识”、师生的心理活动、在课程设计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等。

二.构建陶冶性教学课堂生命语文“场”的策略

(一) 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 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 语文教师更具行为的感召力, 因此, 语文老师自身是否有“生命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更也有责任以自身的品格去调整、影响、感化、建构学生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健康的内在品格的力量将是强化学生生命意识的重要保证。成功的语文教育应是教师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唤起学生对生命感知和热爱。

(二) 课堂关系的和谐化

1.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关系的和睦融洽尤为重要。平等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转变为为情感需要, 促进教师工作动机由生存需要上升为责任需要。在后现代教育观中, 主张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适当重视理解, 注重交往, 尊重差异。否则, 课堂要构建生命语文“场”是不可能顺利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记得是在小学的时候, 有一次教委组织的一次语文公开课, 语文老师选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最能使学生体会“生命意识与关怀”的课文, 公开课开讲前老师练习了好多遍, 把每一个问题都分配给固定的学生。公开课开讲的那一天, 语文老师的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好。最后老师提问读课文时, 老师没有直接点到事先安排过的女同学, 而是突然点到我的同桌, 由于没有心理准备, 她当时读的磕磕巴巴。然后老师有点到事先排好的那位同学, 读的很感人, 这节课也讲得非常成功。只是老师在点评读课文的情况时说:“两位同学读的课文, 产生一个对比的效果, 一个很好的反差”。这节课导致的结果就是, 同桌女孩再也没有勇气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和面对语文老师的眼睛, 更不用说能更好的体会课文, 真正领悟的生命意识。由此看来, 在生命语文陶冶“场”中重构教师的作用, 让教师聆听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是有很重大意义的。

2.人与文本的关系的和谐化

生命语文“场”中“人”是教师和学生, “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展现形式。人与文本的交流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言语对话, 而是一个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接受美学的理论认为, 文本的意义并非在于作者的唯一体验, 而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如《斑羚飞渡》一文, 传统文本解读是:陷入绝地的斑羚羊群, 为了生存, 用牺牲一半羊群的代价挽救了另一半羊群的生命。高度赞扬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但在当代语文教育生命意识缺乏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对文本解读出新的意义:那些狩猎的人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群无助的斑羚?如果他们撤退, 就不会酿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动物和人类一样, 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有深爱的伙伴, 有感人至深的亲情。难道这不是对生命关怀的漠视吗?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我们要用这种有生命深度的和谐的交流方式更好的陶冶学生, 构建生命语文的“场”。

(三) 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1.开放目标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学生主体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 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可以不必事先确定, 而是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而动态生成, 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引进生命成长的境界。

2.开放内容

生死问题, 一直是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探寻和揭示的问题。这些作品很多共性, 比如, 个体对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等等。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挖掘教材中蕴含生命意识的篇章, 例如, 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屈原哀叹“恐年岁之不吾与”;曹操也感慨“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这都表现了文学家们面对时间、空间的永恒而抒发的人生易逝的悲痛。这是构建生命语文”场”主要的源泉。

3.开放过程

构建生命语文“场”需要打破线性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和教师自由的空间, 不断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渗透生命意识的主题阅读。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就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循着“生命”主题, 徜徉在语文教材中, 到处都能发现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和人物形象, 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生命姿态;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生命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 这是中华民族之精神, 中华文化之精髓。我们应当引领学生去品读饱含生命力的作品, 捕捉学生的心灵之花。

构建课堂的语文生命的“场”, 是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最好的运用, 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生命关怀的具有不可替代陶冶作用。让学生关爱个体和全社会的生命, 这也是我们的期望所在。

摘要:近年来, 生命关怀成为教育的一大主题。而语文是最易渗透生命教育的学科, 教师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问题。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提出, 为生命语文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 语文课堂应该运用陶冶性教学去构建一个“生命语文场”。

关键词:生命语文,陶冶性教学,场,构建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贺树.《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意识》.《语文学刊》[J].2005年12期第4页.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陶冶教育 篇7

诗情美。一切文章皆须有情。优秀的散文是景、事、理皆为情服务, 常常是寓情于景, 让人感受到十足的韵味。作者用“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来写江水的迅疾, 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又使人感到豪气万丈。文中描写春冬景象时, 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一个“趣”字则直抒胸臆, 确切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愉快心情。而写秋景时, 用“长啸”、“凄异”、“哀转”, 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 也是秋景触发的感情。再加上空旷山谷里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回声, 无不彰显着悲寂、凄凉的气氛。最后用当地的渔歌作结, “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确是由景生情, 情随景生, 以情感人。

意境美。写山, 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 突出迅疾不及掩耳之势;写春冬之景, 选取众多优美的物象:雪白的激流, 碧绿的潭水, 回旋的清波, 美丽的倒影, 峰上的奇松怪柏,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景色令人赞叹;写秋景, “林寒涧肃”突出凄凉之景, “高猿长啸”突出凄异之情, 啼声的“哀转久绝”使人倍感寒意, 而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又将这凄寒之境进行升华, 唱出了旅人的悲凉心境, 烘托出了秋景的凄凉, 给人余音缭绕之感, 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达到融合之境, 从而加深了文章的意境。一个个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物象营造出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意境, 从而达到中国美学传统的最高境界“中和”, 物我合一, 主客合一, “山性即我性, 山情即我情”, 进入“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语言美。本文语言极富特色, 语言凝练, 言简意赅。寥寥150余字, 包罗四时, 兼顾了晨昏, 山川草木, 人物走兽, 抒情写景, 各类皆备, 可谓用字精简, 惜墨如金。作者总写三峡的地貌, 用了“重”、“叠”、“隐”、“蔽”四字着重刻画了山的高峻, 用一个“略”字, 写出山多而连绵;写春冬之景, 着“素”、“绿”、“清”、“影”、“荣”、“峻”、“茂”数字, 写秋景的景色, 着“寒”、“肃”、“凄”、“哀”字,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字字落到实处, 精当确切, 妙趣横生。作者又善用多种修辞, 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用乘骏马、驾长风来比喻江水滔滔、急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雄阔之势。另外, 本文语句整齐匀称, 音节和谐, 多用四字句, 两字一顿, 用节拍相同的句子一再反复, 节奏流畅明快。文章还用了不少“句中对”, 如“重岩叠嶂”, “重岩”和“叠嶂”对偶;如“隐天蔽日”, “隐天”和“蔽日”对偶;还有:“乘奔御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初晴霜旦”、“林寒涧肃”等。这种“句中对”给人一种整齐匀称、音节和谐的感觉。此外, 文中还注意大体押韵, 如月、绝、也、宣、漂、间、旦、响、裳等韵脚, 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音乐美。一曲优美动听的自然之乐从重岩叠嶂的峡谷内传来。江水滔天,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骏马的嘶鸣, 狂风的呼啸, 江水的奔腾, 犹如一曲三峡狂想曲, 回环激荡, 惊心动魄。既而曲调变得平和, 江水碧波荡漾、粼粼泛光, 潭水悠然自得、安适欢快, 泉水冲激山石, 泠泠作响, 好像弹着轻快的曲子, 欢乐地流向远方。山涧中的瀑布, 从上面倒挂下来, 飞流直下, 水流潺潺, 溅起串串玉珠, 片片碎银, 激荡山谷, 轰鸣回响, 犹如一曲和谐悦耳的山水叮咚曲。突然, 形势急转直下, 由雄壮转为悲怆, 由高亢和悦变得低沉凄婉, 在空旷的山谷里, 回响着猿猴的悲啼, 哀婉凄绝的曲调令人悲叹伤感, 催人泪下。整个曲调从高到低, 由喜到悲, 由欢快到悲伤, 由雄壮到哀婉, 千变万化, “余音绕梁”, 令人回味。

构思美。布局自然, 思路清晰。先写山, 后写水。写四季景色, 不是按习惯上的春、夏、秋、冬为序, 而是按夏, 春冬, 秋来写, 这是根据三峡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的特点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 山高、谷窄、流急。因此先写山, 紧接着就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 对长江三峡段水势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也体现得尤为突出, 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与迅猛的夏天水热不同, 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 故一并写, 此时已非洪水滔滔, 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春冬“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景。全文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结构布局严谨有序, 给人以美感。

快乐阅读 陶冶情操 篇8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恐惧感

要想让初中学生学好古诗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原则、高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要具备高尚的文言修养、文言品行。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课文,对古诗文中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良好的展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古诗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鼓舞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如教学《三峡》一文时,我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知识设计导入新课《三峡》。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自然导入《岳阳楼记》。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用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是谁“病人膏育”?为什么“讳疾忌医”?又怎样“防微杜渐”?整堂课学生探索意识浓厚,积极发言、争相回答,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教学效果优秀,还温故知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引用故事情境,感染学生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爱听故事,愿意置身故事情境想问题。教师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又能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先回想、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遭遇,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生发学生的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四、改变教学手段,吟咏玩味古诗文

死记硬背不但不能让学生受到古诗文文化熏陶,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事与愿违,泯灭学生的灵性、兴趣;而吟咏玩味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愉悦的情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获取新知。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于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可见,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古诗文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古人云,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因此,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课文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蕴涵的精神魅力,让人物形象驻入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人格。

五、实现多样化、巧妙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奋点

如果采用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的“纯串讲式”教学模式,整个课堂从头到尾呈现出同种节奏,学生很难或很少出现学习的兴奋点,课堂中开小差甚至打磕睡就不足为怪了。如教学《论语》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感悟,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正反两方对这种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进行辩论。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正反两方辩得难解难分,都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证的、新时代的眼光看待这个儒家问题。这节课避免了死板的古诗文灌输式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因长时间诵读而产生的疲劳,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召开故事会,举行辩论赛,或让学生预习课文后,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弘扬雷锋精神,陶冶学生情操 篇9

——新化上梅四校学雷锋先进材料

朋友,你听说过一个幼小的孩子将拾到的满包的钱物交给警察的故事吗?你看到过全班同学分组轮流背一个腿残的儿童上学和放学的场面吗?你知道为了贫困儿童上学,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小学生将心爱的辫子换成钱来献爱心的事迹吗?上述的每一个故事,可以让你感动不已。这些事件中的主人公,都是我校的学生,是我校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结果,是雷锋精神陶冶学生良好品行的结晶。近几年来,我校紧跟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活动紧密围绕“学雷锋、见行动、多拓展、树恒心、树榜样”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出了许多让人称赞的小雷锋,雷锋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勤学习

向雷锋同志学习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学雷锋活动也不只是三月特有的活动,“学习雷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这句话,已融入每一位师生的脑海。在我校,追求奉献淡泊名利已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行动指南。为了更好地奉献社会,每位教师总是毫无保留地交流自己的育人方法,针对学生多重性的特点,学校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

1间,交流教学心得,达到共同进步。

老师的学习空气浓厚,学生的学习更是踏踏实实。围绕着雷锋精神的奉献实质,每班每期都要开展多次讨论,让学生从生活和社会中懂得什么是奉献,让学生了解,学好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就是最大的奉献这一道理。同时,不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奉献无处不在,爱无处不在,使学生的品质不断得到陶冶。让雷锋精神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并不断地指导着其自己的一切行动。

重身教

在我校,学雷锋活动已成为一种群体的活动,每一个人每个时候都是学雷锋活动的一份子,领导和教师更是这一群体中的带头人。无论是校长还是工友,都默默地把雷锋精神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中。在学校里,哪里脏了,便有老师将其扫干净,那颗小树斜了,便有人轻轻扶正……

去年期末和今年开学初的大雪,使学校操坪和校门口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家长担心啊,走在路上尚且容易滑倒,一到学校,又蹦又跳的学生该有多少会摔在操场中。于是一个个家长护送孩子来到校园,并希望“监督”孩子不要上操场玩,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学校的领导已经想在他们前面。天刚亮,袁玉兰校长便集合学校的领导来到校门口和操场,他们拿起铁掀、耙子,把冰层消除。清晨的天气冷啊,有的领导已冻肿了双手,可呵上一口气,又干开了,当家长和老师看到这一幕时,感动不已,有的便悄悄地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于是,有的老师来了,拿了扫把,有的学生来了,拿着灰斗……面对这动人的一幕,有几位家长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由于有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学雷锋的积极性更是高涨,为了搞好学校的卫生,只要在操场看到一片纸屑,便有学生悄然把它丢到垃圾筒,只要花坛中有垃圾,便有学生自党清除……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多拓展

奉献的最终目的是祖国、是社会。学校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将学雷锋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涌现出了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和许多“小雷锋”。

2002年9月,我校准备向吉庆长排小学进行爱心扶持,学校倡导每一位师生献出自己的一片心态,献给长排小学一份爱。当得知吉庆长排小学连一张象样书桌都没有时,全校的每一位师生都行动了起来,有的拿来自己心爱的玩具,有的献出了自己刚买的书包而自己却去用旧书包,有的去书店给长排小学的小同学买来图书,有的买来文具,有的干脆捐钱。五三班有一位女同学,她默默地想,捐什么呢,要知道,她的父母是下岗工人,母亲又常年疾病缠身,家里一无所有,可是,她想,我也要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苦思冥想之后,她摸到了自己的辫子,于是紧锁的眉头展开了。第二天,她拿出三十元钱交给老师,在老师在惊讶之中,她甩了一下假小子头,对老师说,我把辫子卖了三十元,我也要献爱心。

多好的学生啊,正是由于雷锋精神的潜移默化,才有这刻骨铭心的三十元,才有价值肆仟余元的财物送到长排小学的小朋友手中,才有对四都洞里小学二仟余元的捐赠,才有对上梅五星小学的无偿援助,才有了上梅四小良好的社会口碑。

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学校想了很多,做了很多,财物捐赠只是一个侧面,让学生身体力行,结合学生自己的能力去服务社会又是学生奉献精神的升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于2003年发出了“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的倡议。

发出这个倡议后,各班都行动起来。有的班开展了“我为学校巧梳妆”活动,定期轮换地为学校的绿化做奉献;有的班开展治理校园周围“脏乱差”活动,经常打扫学校周围的卫生;有的班开展“我为家乡树形象”活动,经常打扫汽车站、火车站的卫生;有的开展“给老人们献爱心”活动,经常给敬老院老人送物品、搞卫生、唱歌跳舞,使老年人非常开心;有的开展“继承前辈优良传统”活动,为革命先烈扫墓;有的开展“我是接班人”活动。学好知识,提高技能,提高素质,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的一切。自从倡议至今,全校各班的活动从未间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对于集体的活动,全校各班开展得轰轰烈烈,为了提高活动的效果,学校要求,各班开展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的号召,于是好人好事更是层出穷,有的同学在操场上把所有纸屑都拾到垃圾箱里,有的同学主动帮助邻居带小孩回家,更有的同学拾到一部崭新的手机,苦苦等待半小时,方才让失主领去,并且不留姓名……

由于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现在我校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已经常开展,学生更是在社会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奉献的内涵和享受做好事后的快乐。

树恒心

为了使学雷锋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牢记雷锋同志的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要求在具体的活动中,经常保持奉献精神,无怨无悔地回报社会,全校学雷锋活动经常化,打破了雷锋精神“三月来,四月走”的谬传。原系我校学生的肖丹同学,因为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不能走路,在学校学雷锋,争奉献的影响下,该班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轮换背肖丹同学上学,现在,肖丹同学已升入初中,原班同学却依然保持着这种奉献的精神,一直担负着背肖丹上学回家的担子,从未间断。该中学校长见到四校的老师便会说:“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品学兼优。”

赞榜样

为了使全校学雷锋活动不断深入,学校经常深入各班去发现优秀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并经常进行表扬,有力地推动了学雷锋,争奉献活动不断深入。为学校的以德育人,以德立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还将学雷锋、树新风的情况纳入全年的考评范围,文明班级评比、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评比都有这方面内容。在这一激励机制下,全校学生形成了人人争先进,事事争上游的良好风气,使学雷锋,争奉献的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自觉的社会活动。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永存!在学雷锋、见行动、弘扬雷锋精神的道路上,我们将走出一条更加灿烂辉煌的德育之路。

新化上梅四校

陶冶教育 篇10

一、当前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中国古代提倡的“六艺说”就包含了“乐”,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音乐。两千多年前, 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音乐对人的性情发展、德育的完善和智育的启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中职教育中, 很多人认为中职生是一群“没有能力考上高中的学生”以及一些“素质较差, 喜欢违纪”的学生, 所以甚至连有的教师都认为中职音乐教学根本没有必要开展。此外, 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很多中职学生需要的是学习技能, 音乐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 甚至认为音乐会妨碍学生的进步, 会让人沉湎其中而荒废了学业。

2. 学生没有兴趣

校方的教学管理固然会影响到音乐教学的实施, 但是学生也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很多学生习惯了流行乐, 认识中职音乐课本上所教授的音乐知识简直就不是“音乐”。学生的这种偏见, 使其在音乐课上表现不佳,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高。

以上两个问题, 笔者认为是当前中职音乐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也是我们要积极寻找对策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音乐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1. 培养学生的兴趣

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起学生的音乐兴趣, 例如:

A.教师可以播放《恋爱通告》中的一段民俗乐表演的《十八般武艺》来展示民俗乐曲的魅力和动听之处。

B.教师还可以将播放一些流行曲目被改编或者是加以民乐化的音频文件, 如:beyond乐队的《大地》加入民乐团之后的表演。

C.教师也可以就某一个具体的音段借助不同的民俗乐器进行演奏, 如:教师可以用竹笛、大鼓、锣、唢呐等乐器来展现“两只老虎”这种大家熟悉的歌曲。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借助不被学生待见的乐器来展示流行音乐或者学生熟悉的音乐, 从而提升学生对中职音乐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抛开课本开展教学

抛开教材开展相对自由的教学活动, 从而构建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课堂, 让学生愿意投入其中, 愿意加入课堂教学之中来。

抛开课本开展教学, 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完全将学生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搬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抛开课本的时候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注意将教学和教育结合到一起。教师可以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流行曲目带入课堂之中, 如《爱的奉献》、《北京欢迎你》等一些具有大爱、具有强烈荣誉感的歌曲带入教学之中来开展教学。

这样一些曲目的带入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愿意学习, 也可以培养起学生大爱无疆的精神和强烈的祖国荣辱感。

3. 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 所以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地让学生来展示自己, 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自己。例如:

进行音乐的鉴赏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期有关的音乐节目, 如《中国好声音》或者是《我是歌手》, 然后让学生进行点评。在点评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并且注意传授知识给学生, 这样既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中职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小结

音乐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 让学生更好地与世界相处。所以开展中职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多少音乐的知识, 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之中性情得到陶冶, 素质得到发展, 品格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思穆.中职音乐教育管理的发展对策研究[J].长三角·教育, 2012 (7) .

[2]朱丽娟.刍议“学科综合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8) .

上一篇:压缩数据下一篇:留学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