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回忆十篇

2024-08-04

穿越时空的回忆 篇1

20世纪80年代初, 我大学毕业后, 分配到白马井中学教书。这里是我的母校, 从台下到台上, 心里真有点激动。那时学校的条件还比较简陋, 没有围墙, 几间瓦房和一栋做工粗糙的三层楼房散布在一片开阔的坡地上。楼下的几间工作室, 便是我和两位从同一所大学分配来这里的老师的宿舍。用现在的眼光从外表上看, 充其量只是一间乡村小学。那时候用电也不正常, 老师和晚修的同学们, 每人都有一盏备用的煤油灯。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间学校的喜欢, 一它是我的家乡, 日夜有蔚蓝的涛声伴随书声和歌声, 二是校园内有大片大片的木麻黄林, 虽不优雅, 也算宁静。我的一篇散文《触及我心灵的一分》, 就是几个午间在这树林下写成的, 随后刊发于1986年的《中国教育报》上, 成为该次征文广东省的唯一获奖者。更为可贵的是这间学校淳朴踏实的学风、师生间的和谐相融以及一种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那时候镇上还没有很多酒家, 老师们偶尔加菜, 就是到乡下买回一只狗, 炖了大家围着吃;学生们的穿着很朴素, 不会染指甲或者穿裤脚带洞洞的牛仔裤, 初高中的年级办毕业酒, 就是从市场牵回一头猪, 还有苹果饼干等, 就地砍一根枯树当柴, 三个石头的火灶架上铁锅, 做成一场浪漫的篝火晚会。每逢元旦或教师节, 学生给老师送的礼物大多是一张卡片、一本挂历、一只小的洋娃娃之类, 礼虽轻, 纯真之情油然可见。最使我难忘的是平整学校运动场的那段时间, 那时学校的运动场只是一片南高北低的杂草坡地, 几百师生组成阵容强大的粪萁队、铲队、锄头队, 将一两百米外的泥土一筐一筐地挑到低处, 累了, 擦把汗, 抹把鼻涕喝口水, 又回到自己的位置, 就是抱着所有的事都靠自己、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几个月下来, 让这块坡地变成了不算运动场但可以活动的地方。 (真正的运动场是我调离多年后, 学校借着举办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之机, 由上面雇用推土机修整的) 。这些事虽然已经过去多年, 但我一直认为, 自立自强的书声意气, 在街上流行“QQ、花生”和“肯德基”的今天, 仍然是一种应该秉承的传统。

调离马井中学至今已经20多年, 正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里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又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即便是匆匆, 但多年来, 每年逢中考过后常听到有人谈论白马井中学今年又有多少多少人考上海南中学、华侨中学, 这时, 我这个曾经的白马井中学老师多少就有点阿Q式的沾沾自喜。每次回家坐车路过, 总习惯把那多年不变但仍风采依然的校门看上几眼。前些日子, 和学校的吴副校长在校园内转了一圈, 觉得真是今非昔比, 当年的旧建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栋栋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深吸了几口带咸味的海风后, 又记起当年风华正茂的我带着所教班级的学生于日落时分散坐在陡立的泥崖上观察霞彩满天的大海, 落日归帆、鸥翅船歌, 纷纷走进学生们的作文。看着这间学校散发出来的颇具点现代的气派, 我又深深地怀念起当年校园里那片片摇曳葱郁和清凉的木麻黄林……

穿越时空的回忆 篇2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教学应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所当然应把学生当做主体对象。在学习《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笔者设计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赏析文章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深化主题。如果说在第一课时对于字词句的疏通, 还可以用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对于思想内容的学习, 由于文言文时代比较久远, 往往是学生厌烦的。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 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请两生分别扮演武陵人和陶渊明, 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 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例展示】

师:假设你是武陵人, 从桃花源出来后, 许多人都知道了你的这次奇遇, 记者们更是蜂拥而来。你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

教师明确活动任务:请语言表达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一个学生扮武陵人上台, 下面的同学则扮演来自各个媒体的记者, 老师是主持人。

1. 初次幼稚的提问。

生:你是怎么出来的?

生:你为什么找不到原来去的路了?

生:你为什么要向太守禀报这件事?

生:请问你觉得那里的景色怎样?有多少可供开发的土地?

初次提问, 这些“记者”问的都是比较幼稚、浅显的问题, 更有一些不着边际的提问。作为主持人, 笔者及时提醒记者注意:首先所问的内容应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应是这个事件——武陵人遇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整个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或是敏感的问题, 应问得有价值、有意义, 这样才能让自家的新闻上头版头条, 成为重头戏。第二, 要明确当时的古代社会, 不会用到“开发土地”这样的词语, 人们也想不到这个话题, 但是换成“能住下我们这些人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

经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明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不是他出来之后的事情, 而是他在桃花源里的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这样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2. 有深度、有价值的提问。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里都看到了些什么情景?能详细地给我们说说吗?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生:请问, 你对桃花源里的人印象如何?你觉得他们和我们这里的人一样吗?

这样的问题显然就很有深度了, 不仅抓住了大家最想了解的内容, 而且也紧扣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作为武陵人扮演者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想象, 不费力就回答出了这些问题, 补充了许多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如下面武陵人精彩的回答:

生:请问, 你在桃花源感受到的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师:那里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完全不一样。那里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 男耕女织, 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我感觉那里人们生活都很快乐, 也很富裕, 人和人之间也很平等, 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 幸福无比。

生:请问, 你都跟桃花源里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对我们外面的世界了解吗?

师:他们问我是什么朝代了, 我告诉他们早都过了秦朝了, 又讲了汉末的战乱, 魏晋两朝时的社会情况。他们听了都很感叹, 觉得外面的世界太黑暗了, 太可怕了, 没有他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安乐。他们都表示不想和外面的人打交道。

3. 提问引发的争议。

在提问中, 有一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议。

有记者问:请问,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你“不足为外人道也”, 你为什么出来后还要禀报太守呢?

这个话题不但让武陵人有些为难, 而且还引起了下面记者的议论纷纷。

记者中间首先就有人开始争辩:“桃花源里的人说是不值得给外面人说, 并没有说是不能对外人说啊, 所以这个秘密也不必要非得严守。”

有人说:“不应该在字眼上去较真。我觉得这个武陵人发现了这么美的一个地方, 他想让大家都去那里生活, 所以告诉了大家。”

这时就有人反驳了:“在当时的古代社会, 人们是特别讲信用的。既然桃花源里的人不让他对外面说, 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说的。”

就在众说纷纭之时, 扮演者武陵人发话了, 他说:“我原先是想守约不说的, 但是我想这个地方太美了, 就想禀报太守。太守知道有这么美的地方他一定想去, 也因此一定会赏赐我的, 为了钱财, 我违背了我们的约定。”

这是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答案, 想想也很有道理, 下面记者的掌声雷动就说明了一切。

4. 延伸到课外的思考。话到这里, 这场答记者问本应就结束了, 但是却引起了学生的另一番感慨。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就像现在的一些未开发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因为偶然有人发现了这里的美丽, 于是就向外界宣布了他的发现, 接着开发商、旅游商源源不断地涌来, 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 在给这个地方带来无限商机、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带来了垃圾、带来了破坏。于是, 最后的结果就是, 你再也看不见最初的那般美丽了, 你再也感受不到这里的古朴了。

还有学生感慨, 在利益面前、金钱面前, 有的人会很轻易地就抛弃了承诺、背信弃义。

接下来我们又开了一场作者的记者招待会, 由于前面的引导, 这次记者的提问显然有水平了。提问如下:

生:你好!请问陶渊明先生,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 你写这样一篇文章有什么意图吗?

生:请问, 你把武陵人寻找桃花源写得那么真实, 桃花源里的景色那么美, 在那里发生的事也那么真实, 那你为什么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遂迷, 不复得路”的结局呢?

生:请问陶渊明先生, 你为什么要在最后设计一个“高尚士”刘子骥的事情呢?没他桃花源也是找不到, 你为什么非要多写一人, 而且最后还“病终”了。是否有些多此一举呢?

学生如此精彩的提问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他们真正进到了记者的角色中, 提问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的问题, 问得好, 答得也好。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收获来看, 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主动探究、思考的意识,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 通过想象补充了课文中所没有的情节和情景, 丰富了作品内涵。同时,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 学生将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课堂中, 也学到了一些记者提问的技巧。另外, 学生还延伸到了课文外的内容:例如对文明的破坏;人性等话题。

通过这节课两个环节的设置, 笔者有以下感受: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文章的思想内容, 特别是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向来是比较难以操作的, 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 一般都是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提问来思考, 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这节课上, 笔者设计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活动方式,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记者要提问, 必然要了解作品的内容, 还要提问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发言人要回答, 必然要体验角色, 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情感, 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这样, 无须老师多说, 同学们都要对作品再次好好研读, 这样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有时没有精神劲头, 可能是老师的问题设置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节课采用记者招待会这种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好表现、好发言、好提问、好想象, 这些欲望都可以在这节课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电视中常见到的记者招待会运用到自己身上, 无论是“记者”还是“发言人”都兴奋异常, 自然,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也非常热烈。

穿越时空的回忆 篇3

开幕式当天,数以百计的中央飞机制造厂、两航和中国空军的子弟后人们赶到了活动现场,其中不乏从天津、广州、深圳等地专程而来的,场面非常热烈,成为航空子弟们一场盛大的聚会。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子弟们都过来跟我握手,我的双手被无数次紧紧握住,心里暖极了。

那天很多朋友都问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会关注到垒允,又是怎样开始研究中央飞机制造厂历史的呢?这段往事说来话长。

我是怎样知道垒允的

垒允,即国外很多有关陈纳德“飞虎队”或是滇缅公路的英文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地名——Loiwing,今天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弄岛镇下面的一个傣族村寨,这个地名是从傣语音译过来的,在民国时期通常写作“垒允”,如今在云南当地通常写作“雷允”。

抗战时期的垒允飞机厂,其全称是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前身为1934年在杭州笕桥创建的中美合资航空制造企业——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简称中杭厂)。这个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用飞机生产商,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就已为中国空军生产了著名的霍克Ⅲ战斗机、诺斯罗普2E“伽马”轻型轰炸机、寇蒂斯A-12“伯劳”和伏尔梯V-11G攻击机,以及军用教练机等数以百计的军用飞机。

战争爆发后,中央飞机制造厂几经辗转,于1939年内迁到云南垒允,重建后其全称也相应地更名为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简称垒允厂。不过,该厂的中方员工习惯上仍称之为中杭厂。

在世外桃源般的云南垒允、中缅边境上这个当时被视为“蛮荒之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美两国航空界的前辈们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在这个从未有过任何工业基础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近代化的飞机制造厂。

垒允厂最鼎盛时,全厂员工达到两三千人,在缅甸八莫还组建了一个发动机分厂,1941年还派出员工在仰光为陈纳德“飞虎队”组装了P-40B战斗机。遗憾的是,1942年5月,由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失利,日军逼近垒允。在匆忙撤退时,为避免宝贵的航空器材资敌,垒允厂被付之一炬,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阴影里。

垒允可以称得上是弹丸之地,在绝大多数中国地图上都难觅其踪。由于历史的原因,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垒允厂的名字很少在中国航空史上出现。

我第一次听到垒允这个名字是10年前的2005年。

2005年,为了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我们策划了《二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一书。荣幸的是,这本大部头的书籍作为国礼,于当年9月3日胜利纪念日庆典的第二天,在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礼堂,由陈昊苏会长和李小林副会长亲手赠送给了几十位受邀来参加庆典的美国空军老兵和中航“驼峰”飞行员。

该书的作者之一,就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滇缅抗战史研究的昆明历史学者戈叔亚先生,我是责任编辑。为了这本书的编撰,我们特意请他来北京住了三个月时间。

三个月每天的朝夕相处,让我有了很多近距离观察戈叔亚先生的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说,戈叔亚完全是个异类。

虽然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可他绝不是我们在国内大学院校或是学术机构里司空见惯的那种历史学者。他显然不属于“象牙塔里的人”,皮肤黝黑,常年在野外进行田野调查的风吹日晒使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体力劳动者。

对戈叔亚而言,他所从事的历史研究似乎不只是他的工作,更像是他的一种生存状态。他研究滇缅抗战不是靠钻故纸堆,而是通过一次次艰难的跋涉,一次次危险的旅程。

2015年年初,缅北局势最紧张的时候,他又一次带队钻进缅甸野人山,探访远征军撤退的路线。期间,有整整十天音讯皆无,几乎要把朋友们急死。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不只是滇缅抗战史的研究者,而是真正置身其中的参与者,他的田野调查工作已经成为那段历史的延续。

听叔亚用略带云南口音的普通话讲滇缅抗战的历史,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他的讲述情感丰富,有很强的画面感,非常震撼人心。在北京的三个月里,我和叔亚有过无数次这样的交谈。就是在这期间,我第一次听到了垒允这个名字。

20世纪80年代,叔亚经常骑着他那辆著名的摩托,在滇西地区寻访抗战遗迹和健在的远征军老兵。1987年,他和好友张慈一起驾着摩托从昆明去垒允。一位个旧的老人托付张慈无论如何要从垒允带点儿东西回去。当张慈把用手绢包裹的从垒允厂废墟上扣下的一点儿水泥块交给老人时,老人家紧紧握着水泥块,表情难以形容,嘴里喃喃自语:“这是我们整整一代中国航空人的心血啊!”

这个故事后来我听叔亚讲过很多遍,每次都仍然令我激动不已。2005年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对垒允还一无所知,但当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希望能够了解是什么东西让那位自称“中国航空人”的老汉对垒允这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念念不忘,在那里究竟发生过什么呢?

那丛林中的断壁残垣

2007年12月,我赶到云南,跟随戈叔亚先生和云南保山电视台的摄制组在滇西进行田野调查。12月18日,我们一行六人驱车赶到了中缅边境口岸城市,与缅甸仅一江之隔的瑞丽。

18日当晚,我们见到了瑞丽当地的好朋友赵胤宏先生。胤宏在当地经商,方方面面关系都很熟,神通广大,同时又热心滇缅抗战史。他太太是缅甸华侨,因此他对缅甸的情况也非常熟悉。19日一清早,他就亲自陪我们过瑞丽江进入缅甸境内的小镇南坎。

在南坎一个基督徒聚居的小村落,我们采访了当年南坎医院的克伦族女护士埃丝特·波。老人家见到我们也非常兴奋,她说这是二战结束后第一次有中国人来看望她。

最初我们通过当地一位做导游的华侨女孩翻译,用缅语与埃丝特·波交流,后来才慢慢发现老人家和她的克钦族丈夫,以及女儿都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她告诉我们,当年中国远征军撤退的时候,她跟着南坎教会医院的美国医生西格雷夫大夫、史迪威将军随远征军一路步行,走着撤到印度。后来反攻时,她又随军步行走了回来。

nlc202309022020

在战争中,她和南坎医院的缅甸各族护士组成的野战医疗队,曾协助西格雷夫大夫救治过无数中国远征军的伤病员,至今还保留着美国政府授予她的铜星勋章。这种勋章美国联邦政府通常颁发给美国军人,用于表彰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功绩。

在西格雷夫大夫的自传中曾提到,中央飞机制造厂在垒允初建的时候,卫生条件极差,各种瘟疫肆虐,厂方一度曾聘请他兼任厂职工医院院长。埃丝特·波老人对此也知之甚详,她告诉我们,有一段时间,她们和西格雷夫大夫每周都要到江对岸的垒允去为飞机厂的员工出诊治疗。

当天中午,南坎华侨商会请我们在南坎最好的一家中餐馆用餐。午饭后,埃丝特·波的丈夫和女儿陪我们去了南坎医院。在医院二楼,我闻到像是老图书馆里的那种浓浓的故纸堆的味道。我们走进西格雷夫大夫生前的办公室里,发现医院保留了室内原先的陈设。医生那些大部头的医学书籍仍旧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纸页已经发黄。墙上的挂钟永久地停在了某个时刻。时光在这里凝滞了。

尽管我们都非常想在南坎住一晚,但由于缅甸特殊的政治环境,为了避免给埃丝特·波一家人和热情接待我们的当地朋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还是连夜过江回到了瑞丽。

第二天,即12月20日,赵胤宏先生有事不能陪我们,不过他介绍我们去找当地另一位好朋友,被称为“老钟”的钟泽能先生。老钟住在弄岛,那里是瑞丽市下面的一个小乡镇,从行政区划上来说,我们的最终目的地垒允(现称雷允村),就属于弄岛镇管辖。

老钟其实年纪并不大,那时也就四十岁左右,人很精明强干,经营着一家小工厂。在老钟家门口,我们留意到他太太似乎是傣家人。后来老钟告诉我,他太太的父亲是缅共的中央委员,缅共失势时用一颗手榴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老钟人热情豪爽,有江湖气,他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子弟,从小在当地长大,可以流利地使用傣语和傣家人交谈。他对雷允村的情况非常熟,轻车熟路地带我们走进了当地傣族老人雅麦很女士家的竹楼。雅麦很老人年届八旬,但是身体非常硬朗,对往事印象深刻,思路清晰,唯一遗憾的是老人家基本上不会说汉语,好在有老钟和老人的侄孙女品旺给我们做翻译。

雅麦很老人告诉我们,她当年也就十几岁,曾为垒允厂(老人称作飞机厂)的美国职员挑水,挣点儿私房钱。后来,她与飞机厂的广东籍木工“Lao Yan”结婚,飞机厂撤走时,“Lao Yan”没有走,留下来在垒允落了户。老人家可以非常清楚地说出汉语“Lao Yan”两个字,但是仅此而已。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她只知道丈夫叫“Lao Yan”,至于“Lao Yan”的真实姓名,以及这两个字究竟是老严、老阎,抑或是老颜呢?我们都无从得知。

“Lao Yan”已去世多年,在老人家中悬挂的全家福合影里,我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汉坐在雅麦很身旁。他头上像傣族男子那样缠着白头巾,穿着大摆裆土布裤子,服饰是典型的傣家风格,相貌却明显是汉人。相片中,雅麦很和子女们都一脸喜色,笑容灿烂,老汉却神情肃穆,目光炯炯地直视着镜头。

由于当年经常在垒允厂出入,雅麦很老人对厂区的情况很熟。她让品旺骑摩托带着她在前面引路,领我们来到了公路边的一座小山下。沿着土路上山,就见茂密的丛林边,在一棵大树下盖着一座简陋的神龛。神龛里并没有真的供奉神像,只是用胆瓶插了些花和绿色植物。神龛下沿还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歪歪扭扭地刻着“1996年7月26日”的字样。老人家很虔诚,一上来远远地就跪下朝神龛叩首。我们有些不知所以,老人说这里供的是山神,当年因为垒允飞机厂要在此盖房子,就把山神送过江,去了对岸的缅甸。后来飞机厂没了,才又从缅甸把山神接了回来。

老人家似乎对这片热带丛林了如指掌,她带着我们七拐八拐,越走越深。在老人的指引下,我们终于在茂密的丛林深处发现了几座已成为废墟的烟囱和一个巨大的壁炉。垒允属于热带,当地人从不使用壁炉,但据资料记载,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的美国职员确实曾按西方人的习惯建过壁炉。

被各种攀藤植物紧紧缠绕的烟囱和壁炉,突兀地矗立在丛林中,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不远处还依稀可见一些长满了青苔的功能性建筑的残垣断壁。它们就那样无声无息地隐匿在密林深处,像无字的墓碑,冷冷地,凝视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雅麦很老人告诉我们,这里不是工作的地方,是美国人喝酒跳舞的地方,她当年也曾到这里来玩过。下山后,我们用原垒允厂一位美方高级职员的孙女尤金尼亚·巴肯女士从美国发来的历史照片,以及原垒允厂中方职员汤铭盘先生的儿子汤亦新、汤又新兄弟绘制的厂区地图进行了实地对比,发现这座小山就是当年垒允厂的美方员工俱乐部(即西人俱乐部)所在地。

老人还带我们在当地农场的场区里找到了一段废墟的墙基,裸露的钢筋向外支楞着。老人说,日本人要打来前,工厂的人放火烧毁了这里的一切。

2001年,德宏州政府在农场一隅修建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刻着“滇西抗日战争雷允飞机制造厂遗址”。在纪念碑旁的一个小水塘边,一片竹林掩映的杂草丛中,我们找到了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的奠基石。竹影斑驳中,水泥的基石上刻着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辨——“CAMCO 1939”。

送雅麦很老人回了家,我们道别后准备开车返回瑞丽市里。老钟却执意让我上了他的车,他亲自驾车在前面领路,不知为什么把我们一行带到了垒允与缅甸交界处的南宛河畔。南宛河是瑞丽江的一条支流,河这边是垒允,对岸就是缅甸班坎(又称邦坎)。

从小山上下来,我始终没能从那些丛林深处的断壁残垣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摆脱出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整个人都有些懵懵懂懂的。在老钟的车上,他一边开车一边跟我聊天,还不时冲路边的傣家女子大声用傣语打着招呼,我这才有些缓过神来。然而冬日的夕阳下,站在美丽的南宛河畔,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望着对岸满目的郁郁葱葱和缕缕炊烟,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我却突然忍不住落了泪。

编辑:石坚

穿越时空时空的想象作文 篇4

机器人的名字叫“乌龟”。他为什么叫“乌龟”呢?那是因为他有着乌龟那么硬的外壳。他身高185厘米,体重不超过60斤。他的“皮肤”是银白色的,手像一把电锯,能锯开任何东西。手上有十多个按钮可以选择回到不同的时代。他的头上有一个像太阳门一样的东西,脚像弹簧一样。

机器人的身体这么硬,是为了在穿越时空时抵挡任何东西的撞击,就算被岩石撞到也不怕。他有一双弹簧脚是可以在穿越时空前用力一蹬以便加快穿越速度。机器人的肚子里有两个小机器人和一个录音机,一个照相机。

我想去恐龙时代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我是跟着机器人前往恐龙时代的。来到恐龙时代,在恐龙面前我只是一只小蚂蚁。机器人拿出照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我们把照片带给了科学家,科学家通过照片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恐龙之迷。

穿越时空的回忆 篇5

一、创作背景

20世纪初,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德奥艺术歌曲的音乐形态传入中国。如果从青主 (原名廖尚果) 1920年留学德国时创作的第一首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算起, 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已走过了近90年的历程。从“拿来主义”到“模仿创作”、从“洋腔洋调”到“中国风格”、从“洋为中用”到“专业创作”, 涌现了青主、萧友梅、赵元任、黄自、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陆华柏等一批探索者, 创作了《大江东去》《问》《教我如何不想她》《玫瑰三愿》《嘉陵江上》《红豆词》《山中》《故乡》等一大批不朽的篇章, 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度和坐标。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 也从此开始了郭祖荣持续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

《音乐的徘徊》的后记中写到:“他 (郭祖荣) 初恋时才十九岁。郭兄的爱情不乏‘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的场面, 爱情上的挫折似乎与事业上的磨难同步。每次失恋, 都在于音乐女神的对话中得到解脱, 爱情上的感受, 也不能不化入他的作品之中。”创作于1946年11月的艺术歌曲《红酥手》,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中, 籍古诗词抒发了郭祖荣内心深切的眷恋与相思之情。

二、音乐分析

艺术歌曲《红酥手》有一个节奏规范、方整的二大乐句加一个补充终止构成的复乐段结构, 在其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进行中, 变宫音的使用很是巧妙。如果说主题头soi、lai、do为该曲的核心音调的话, 其上二度的逆行rei、si、lai则为本曲的特性音调。

前奏由第一乐句的头与第二乐句的尾自然衔接而成。助奏大提琴醇厚、深情的旋律从宫调式的属音进入, 并级进至宫调式的主音, 似为宫调式。钢琴声部的模仿复调, 一唱一和, 互诉相思, 情感挚婉。特性音调rei、si、lai在高、低音区的多次出现, 倾诉许多的愁苦与寂寞, 更是令人感慨不已。这种由宫调式导入的羽调式, 并在羽调式里渗入宫调式色彩的作法, 甚是奇特。

复乐段的第一乐句可分为二个拱形结构的乐节, 由于是宫调式色彩的进入, 二大乐句均结束均在羽音上, 即为强调主调阴柔、婉约的色彩。好景不常, 欢情难再。第二乐句的开头借鉴古筝等民族弹拨乐器的手法与音型, 高起低落, 颇为新颖, 有其独到的创意, 还具有“转”句和对比的功能。由于二大乐句在节奏上构成呼应, 且后半句音调还是第一乐句后半句旋律的变化摸进, 可视为同尾。钢琴伴奏声部与大提琴助奏对主句的分割式的穿插与对答, 在节奏上时而扩大、时而压缩的变奏, 特性音调的引伸与贯穿, 凝聚最后结以“错、错、错”补充结束, 却是一字一泪。

例1

复乐段之间有一个长大的间奏, 转入上五度的A宫调式, 速度加快、力度加强, 回忆往日温馨时光。其旋律是主题材料、特别是主题后半句节奏、韵味的引伸和展开。调性的变化更显情切切, 恨绵绵, 有情人生作死别, 多少思恋、期盼、绝望、感伤、无奈、悔恨, 千言万语, 无限惆怅。钢琴左手的八度加强和右手的柱式和弦, 上下不同的复调旋律, 是那样的浑厚, 具有戏剧性。抚今追昔, 让人感慨不已, 其所表现的情感是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而民族弹拨乐器之音型的再现与调性色彩的灵活应用, 尤为前卫与大胆。最后先现主题头的第一个乐汇, 回归了b羽调式。

例2

间奏, 钢琴是二重对比式的复调旋律的唱和:左手八度旋律显得格外的浑厚而沉痛, 右手旋律是歌调的变体。而助奏大提琴复调式的穿插, 尤其是中间转入下属调性的色彩性变化, 更是加深了情感的厚度。这一间奏不是简单的两个乐段的连缀, 而是补充了歌声表达感情的不足, 具有一些戏剧性的音画刻画, 使第二乐句同一旋律的再现, 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些对比, 并具有新颖感。

复乐段的第二乐段声乐部分的旋律一样, 在钢琴右手以八分分解音符为主的伴奏音型的衬托下, 伴奏部分却突出了大提琴声部的自由模仿对答。令人觉得更加凄楚哀怨, 如闻泣声, 如见泪眼, 人物音容, 宛然在目。凝成结句“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 低徊幽咽, 肝肠欲断, 这是绝望无奈的叹息, 自怨命薄的决别。然后, 再次拉宽节奏用衬词再次重复了“莫、莫、莫”三字的旋律呼号而出, 并作上扬结束, 可谓椎心泣血之痛, 如同几声闷鼓, 连连敲打在人心上。是悲叹, 更是叩问!衬托出极度孤寂冷清的心境。

例3

无限悲戚, 默然无语, 暗自伤神, 百感交集, 真切的写出了徒唤奈何的相思之情。

三、余论

“古老的歌子成千上万地随风飘扬, 被雪埋葬, 成千上万地葬进了坟墓, 又成千上万地在使用中消亡 (爱沙尼亚古歌, 引自[匈]萨波奇·本采《旋律史》) 。”特别是上个世纪下半叶,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象万花筒一样层出不穷。有的朝生暮死, 转眼即逝;有的干脆就是胎死腹中。作者和文艺作品早已不是各领风骚数十年的时代了。为什么郭祖荣的这首《钗头凤》能久经时间的考验而百听不厌呢?

我想, 原因在于郭祖荣没有因袭三、四十年代轻车熟路的套子, 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和挖掘我国民间音乐的精神实质和美学特点。在音乐语言上、曲式结构上努力追求民族的神韵和精髓, 那行云流水般变幻自由的散板风格, 具有传统艺术中看似随意铺成、随意点染而又严谨、古典不乏创新之艺术构思, 那诗意、浪漫如音画般的气质和无处不在、生息共存的简朴而又浓郁的民族风格, 就是到了今天, 依旧清新, 依旧独特, 这, 正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虽然郭祖荣多是借古诗词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但陆游的这首《钗头凤》, 那世人皆知的爱情悲剧, 却使他动了情。“无一字不天成”。该曲音乐材料简洁、凝练, 音乐形象自然流露毫不矫饰。正因为作曲家也亲身经历了这般辛酸的往事和终生的隐痛, 所以穿越了历史时空、成就了这千古绝唱。

摘要:郭祖荣艺术歌曲《红酥手》没有因袭三、四十年代轻车熟路的套子, 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和挖掘我国民间音乐的精神实质和美学特点。在音乐语言上、曲式结构上努力追求民族的神韵和精髓, 那行云流水般变幻自由的散板风格, 具有传统艺术中看似随意铺成、随意点染而又严谨、古典不乏创新之艺术构思, 那诗意、浪漫如音画般的气质和无处不在、生息共存的简朴而又浓郁的民族风格, 穿越了历史时空、成就了这千古绝唱。

关键词:郭祖荣,艺术歌曲,红酥手

参考文献

[1]林道侃, 郑长林.音乐的徘徊[M]黑龙江: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7

[2]赖登明.解析郭祖荣艺术歌曲“形散神聚”的散化结构[J].中国音乐.2010 (1)

穿越时空的回忆 篇6

关键词:《八个女人》,背景,舞台,角色,塑造

一、话剧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大雪封困的法国小镇里,一户大家庭的男主人被“意外杀害”,于是他身边最亲密的八个女人便陷入了紧张调查和互相猜忌之中:是高贵美艳的女主人盖比?还是“老处女”小姨子奥古斯蒂娜?是吝啬贪婪的外婆?或者是衷心不二的黑人管家沙奈尔?……在一阵吵闹、猜忌和互相揭发后,种种不堪的真相被一层层抽丝剥茧公布在了观众面前,原来,女人们所疯狂追求的“爱”与“被爱”最后都是以自私的方式得到的,而她们所向往的关心和温暖最后都伤害了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

本剧作者罗勃·托马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编写出这部艺术作品。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法国文学界盛行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思潮,在哲学上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影响,他们从人物本身出发,多层面地分析人物,使得每一个人物既鲜活又形象。有一种说法,就是法国人对待“美学”是非常严肃的,所以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赋予法国女性形象的妩媚婀娜,一代容华。法国剧作家阿达莫夫说:“戏剧绝不是消遣和休闲的工具,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揭露与控诉社会、迫害势力的武器。”所以当一部作品被搬上舞台或者银屏的时候,我们就不应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故事情节,片面的人物塑造和优美或者平乏的文学语言了,正视时代背景下的角色塑造和品味如何把握人物才是每个演员应该做的。

二、话剧中的演员表演观念与角色塑造

说到演员在表演中的表演观念,就不得不提对舞台表演观念探索作出巨大贡献的当代著名戏剧家彼得·布鲁克。他在《空的空间》里提出了“僵化戏剧”的概念。“真实的表演”和“真实的戏剧”是打破僵化戏剧的最佳手段。

在起初拿到《八个女人》剧本的时候,我们通过多次的研读剧本来给剧本定位,找到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角色进行进一步的揣摩和研究。而在初期的“研究”就是认真、真实地体验人物的心理从而能更深刻地刻画出剧中人物的真实人生和性格。“真实”是表演观念中必不可少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不管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是舞台下的揣摩都应该谨记于心,想剧中人所想的事,体会她的所思所感。演员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达到“真实表演”:第一点,续写剧本的前提故事,如《八个女人》中的女主人盖比,她高贵美艳但是却自私冷酷,她向往爱与被爱,却吝啬给予身边人关怀和温暖。每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背景事件所导致,当剧本中没有提及,作为“有心者”的演员就应该树立一个愿与剧中人物“同呼吸”的观念,尝试续写剧本故事并将其合理化。正如剧本中盖比的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后来她准备抛弃亲人和丈夫的合伙人一起私奔,就是因为她早期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自己的第一个恋人出车祸离开了她,而正值娉婷碧玉年华的她却怀着心上人的孩子,在母亲的催促下不得不嫁给现任丈夫;而她对于母亲的冷漠和不屑也是因为她亲眼目睹母亲杀害了最疼爱自己的父亲。如此真实地站在剧中人物的角度续写前提故事会让演员在表演中信念感更强,同时也更容易流露出演员的真情实感。第二点,从她人的台词中进行推测和判断,以呈现出“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表演”。如话剧中所有人对于未出现的男主人公——马塞尔的描写:奥古斯蒂娜对絮宗说,“他能够看清每个人的优点,既懂得尊重像你外婆一样年老体弱的女士,也懂得尊重像我这样正派诚实的女人”;絮宗描述父亲“具有忍耐美德”;盖比向大家描述自己的丈夫马塞尔,“他是一个地道的商人,一个实干家,他聪明过人却又不失城府”……这些描述都非常全面而深刻,哪怕这个人物到最后并没有出现,我们也几乎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真的就在舞台上,就在这个楼梯上面的房间里,倾听着一切。而舞台上的演员也会通过不同人对于同一个人物的描写和塑造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态度。这样就做到了树立真实的人物,从而达到真实的表演。

穿越时空的回忆 篇7

关键词:写作策略,传奇化,神秘化,崇高性

茂名写长篇小说的不多, 茂名写长篇演义小说更少, 梁伟锋的《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起了补缺作用。传统的演义小说作为一种大众文学形式, 已从唐宋的话本传奇就已流行, 而梁伟锋不沿袭旧套, 在吸收传统神话小说营养的同时, 不拘泥于遵从神话原初性思维模式, 也不信守现代小说的叙事法则, 借用传统演义体的架子, 协调传统与现代话语力求突围叙事的困局。在历史人物杨救贫的演义中, 虽有游仙的结构影子 , 但摆脱宣扬仙道的功利目的 , 不附庸于神道的宣传 , 作品主要表现作者悟世的思想感情。尤其作品值得关注的是, 大量吸取了当代玄幻小说的元素:穿越并传奇着:择取生动的民间历史传说神话的资源, 主要采取了人物的传奇化与文化的神秘化的写作策略, 在不损伤演义小说通俗审美肌体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文本所赋予的人文价值意味。

一、人物的传奇化

《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构筑了一个穿越的时空:时主要是过去与现在的自由穿越, 空主要是三界 (天堂、地狱、人间) 的自由翱翔, 通过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的穿越穿梭, 叙说一个神与人交融的故事。

显然, 历史人物进入文学层面 , 必然要经过一个文学审美化的过程 , 自亚里斯多德开始, 有关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之间的问题就争论不休。作为历史人物的杨救贫, 原名杨筠松, 名益, 字叔茂, 号救贫, 是风水地理堪舆祖师, 生于会昌元年 (公元八四一年) 三月初八日戌时。据《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 僖宗朝,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 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 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 葬雩都药口坝”。他是杨家第127世志能的第四子, 唐僖宗朝国师,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掌灵台地理事。他有两个儿子名为:杨郎、杨影。还有一说, 杨救贫是宋朝大将军杨六郎的曾祖父。 (《贵州省天柱县通鉴》)

为了强化传奇的真实性, 作者一是注重在作品中用活一些历史信息表现故事的真实性。在这里, 作者采用了“因文生事”的写法, 巧妙地选取杨救贫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 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 , 天马行空 , 自由驰骋 , 虚构与演绎, 对手中的掌握的素材, 因情节发展的需要, 任意取舍 , 随意增删, 力求达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二是创设了一个上下几千年, 纵横数万里的巨大虚拟时空表现玄幻趣尚。天上的有盘古、玉帝、王母娘娘、佛祖、九天玄女、云中子等等, 人间的有杨救贫、王好国、一众凡人等等构筑虚拟时空, 似真似幻, 达到一种采用富有神奇色彩的真实人物 , 既增强了作品的传奇色彩 , 又给人一种并非虚幻的艺术效果。不知是否无意间实践了罗兰·巴尔特的理念 : 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 对立却是绝对的。“对‘真实’的纯粹简单的‘再现’, 对‘是什么’ ( 或‘一直是什么’) 的如实叙事 , 证明是抵制意义的 ; 这种抵制再一次证实了经验 [vecu, 或经历过的 ] ( 或活着的 ) 与理智之间伟大的神话对立”[1]三是杨救贫承载了拯救苦难的重任。我们知道, 有一类作品执着于探索人类存在的痛苦, 痛苦与宿命是同在, 也可说是一种煎熬且无法解脱, 现时的玄幻作家, 主要构造一种整体布局上的传奇韵味, 以便展开玄理探求, 不少在掀开人类存在困难的一隅, 就迫不及待地让笔下的英雄以个人的伟力, 让自然和世界归于平和, 而杨救贫作为民间的救苦救难的英雄, 他往往借助神奇的超自然力拯救民间的苦难而成为菩萨。

可见, 通过杨救贫传奇化的艺术手法处理 , 把杨救贫放置到传奇神话演绎的轨道中 , 敷演其大义 , 强化了杨救贫的“传奇性”, 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 也大大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 并潜移默化教育和娱乐了草根民众。

二、文化的神秘化

《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文化的神秘化:一是以道教文化知识的奇观化过程构建神秘化独特的阅读效果。道教可谓是本土的第一大宗教, 是各种中外文化杂交的果实:儒家的哲理、佛家的教义、巫祝的斋蘸、方士的术数炼冶为一炉。在《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中, 作为堪舆大师的杨救贫, 作者在叙说时, 无疑将方术文化 (比如堪舆、八字) 成为叙述的主干。由于方术文化已渗入到民间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深层意识之中, 作者在运用道教神秘文化的素材 , 借鉴玄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既可虚又可实 , 为其浪漫才情的纵横驰骋营构了一个游刃有余的表现空间, 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民俗意味又陌生的艺术想象空间。

二是通过神话文化的移植构建神秘化独特的阅读效果。《封神演义》国人是家喻户晓的, 读过《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的就会发现, 《封神演义》的神都参与到救贫演义来了。初读会给人一种无厘头的感觉, 假如将其看作是一种写作策略, 或许就坦然。如果说神话的诞生标志着人第一次逃出自然世界因果法则的控制的话, 杨救贫作为一个民间的英雄 (或神) 如何真正承担起拯救苦难的重任, 一来可以将其作为主人的姿态生活在大地, 以自我作为万物的尺度, 建造合乎人的意愿的生存空间;二来是将其作为神的姿态生活在大地, 为神作神人, 使之成为人的生存提供精神的力量。

可见, 在小说中营造的这种奇幻的生存氛围 , 制造的这种浓郁的神秘气息 , 增添了小说浪漫奇特的迷幻色彩 , 使作品蕴含着玄机 , 满足了读者的求异心理期待, 无疑, 趣味性也得到强化。

三、意味崇高性

黑格尔曾说, “艺术只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把真实的东西, 按照它在精神里的样子, 按照它的整体, 拿来和客观感性事物统一起来, 以供感性观照。”[2]

《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不同于其它的网络玄幻小说的地方在于:穿越并传奇作为作者的构思元素, 目的在于拓展文学广阔与深远的表现空间, 跳出了传统演义小说的的局域, 但又不简单同于新兴的网络玄幻小说, 因其在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理智, 即通过杨救贫拯救苦难精神的浸润而后进行“感性的直观”, 反映了民间的崇高情怀。一是充分展示了杨救贫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小说通过穿越, 把现代人带到了那失落已久的唐代, 以半人半神的杨救贫的命运轮回探求了人性的善与恶, 感情的真与假, 演义展示了杨救贫一生朴素的民本情怀和爱国情愫。二是充分展示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纵观《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 作品中极写了大唐风光, 大书了家乡风情的段落比比皆是。

显然, 正如欧阳友权说的, “文学, 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 应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是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乐土, 是表达人的理想、寄托人的期翼的自由王国。”[3]《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吸收传统的养分, 抓住杨救贫本身在民间所固有的扑朔迷离传奇色彩与道教文化的神秘性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 借力于大众文化和现代传媒而生的玄幻文学, 通过虚构的三界, 将古代神话与现代关怀的视域结合的写作策略, 实现了作者人生关怀 , 并在创作中自主地驾驽挥洒 , 使自己的人文理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德]黑格尔.美学 (第三卷) [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

穿越时空的画卷 篇8

“哎哎哎,这桥啊!挤得越来越不像样了……难为我这瞎老头子,过趟桥真不容易啊!”

一老一少的对白,夹着些许河南口音的普通话,伴随着盲人用竹杖探地声、驴子受惊后的嘶鸣声、和着桥上小贩的吆喝声、桥下船工的喊话声、看热闹的起哄声、桥下哗哗的河水声……800多年前汴京虹桥上的繁华盛景扑面而来,北宋张择端精心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一角市井风隋跃然眼前。

这不是在做梦,更不是在拍电视剧。而是由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合作研发、精心打造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6月23日,这一项目正式完成,今后观众在参观故宫时,可以通过数字音画的方式欣赏到北宋汴京的社会盛况。

《清明上河图》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藏品,是现存的唯一把北宋的城市生活面貌、生活状态清晰描绘的画作,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考证价值。它犹如一个长长的电影镜头般,从早春的郊野一直摇到城内市井中的深宅大院。泛黄的绢,细腻的笔触,我们曾经听说过它,可能看到过它的复制品,却从来没有真正去感受过它。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以观众体验为核心,以视觉和听觉沉浸的方式,采用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作的所有细节。穿越时空,置身市井繁华,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上河图,体验背后同样富有魅力的技术细节。

原味历史

《清明上河图》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5米多长的画卷中画有500多个人物,各种牲畜60多匹,大小船只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在方寸之间,重现历史、让观众感受历史、且不改变原作一分一毫,这并不容易。

“数字清明上河图”的研发过程始终以故宫博物院内、外的文物专家的研究为指引。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先按照史学专家的建议,把整幅图画分成了51个场景,700多段人物对话,并请专业配音演员配音,基于对历史的遵循,配音演员在对场景的诠释过程中,人物普通话中略带河南口音。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的介绍中,数字化的经典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无用户交互时,数字清明上河图会在雄壮交响乐的烘托下从右向左打开,引人入境,此为画卷层,随着画面的播放,进入交互浏览的部分,生动的自然环境音效描绘了村野、田园、集市、街巷、大河、激流、险滩等场景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进入故事层,一个个生动诙谐的对话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所点之处,就像在看一场情景剧,具体到对象层,声音就能关联到故事层中的每个任务或对象。

据徐迎庆介绍,基于散点透视的绘画展示系统主要采用四项核心技术:基于散点透视的空间几何模型,基于层次图结构的立体声时空标注模型、千兆级图像及其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呈现、以及视听觉感知一致的交互多媒体展示系统。

音画汴京

与西方画很大的不同是,中国画中有许多个消失点,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即散点透视。这样,画家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从多个角度描绘客观景物。清明上河图卷就是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的运用的典范,如何还原《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人间百态呢?

“作者在画中的视角并不是连贯的,而是会随时变换视点。首先,会通过把握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来营造一种向后退缩的错觉。同一场景中的人物、动物、树木、建筑按照一个统一的倾斜度来排列,确保任何一处画面本身的地面是连贯的。同时,对于前后物体之间形成迭压关系,会利用笔墨的浓淡加强两者之间的距离感,使人产生两者位于同一纵深方向但远、近不同的错觉。”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解释道。

研究计算机的人首先要讲究算法,而算法都是基于几何、基于数学的。但是,散点透视是没有一个数学模型的,怎么办?

必须提出新的散点透视几何模型,实现全局的、连贯的三维空间和快速计算。“音画系统希望让人身临其境,而在几何关系上就难以实现声音的淡入淡出等三维效果。我们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散点透视的解决方案,能够重建出全图的连贯的三维空间来;另外,还要快速计算。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在散点透视的空间,得到图像上每一个声源的几何空间位置,这样当参观者走近的时候,就能够精确的知道,应该走到哪了,声音在哪里。”徐迎庆对记者介绍。

原作者的不同视角就是对画中立体声进行空间定位的前提。先确定画家对局部场景的仰角,然后,通过把画中不同视角的对象投影在统一的地平面,进而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场景间距离。为了实现场景和对应音乐的实时调用,又在不同层次的画中分为1800多块,进行交互式操作的时候,系统就会把它最临近的一些图像都调进来,而不是所有的图像,这有效地保障了效率。对于音频文件,分别规定播放的顺序和停留时间,这样用户在交互的时候就可以听到根据层次图结构而组织的故事了。

数字化生存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和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渠道。

以虹桥片段为例,《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中使用了百余条声音素材来再现这一场景。在声音布局的整体节奏上,一方面着力渲染虹桥场景紧张、热闹的氛围,一方面尽量贴近原作紧凑中犹带从容的感觉,遵循画面内敛的、“劲发而不露”的古典品质。在人物对白中,尽可能在简短的语言中将图中的历史信息表达出来。

“‘走进清明上河图’项目,不仅用高精度的数字图像如实再现其艺术观赏魅力,更融入了数字技术的新内涵:交互性与沉浸感。古老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观众可以在多点触摸屏上浏览高清晰的《清明上河图》影像,任意放大、缩小和移动。同时,配合画面实时合成的声音素材,构建出逼真的立体空间环境,使观众犹如置身北宋时期的汴梁城,聆听市井喧哗、人物故事。”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表示。

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从技术上提供支持,从采集图像到考虑方案,接下来的实施、测试和安装,项目用了一年时间完成,当最终汇报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的项目负责人难耐激动之情,“这个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这样一个系统。”

“此次与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大学展开合作是博物馆、企业以及高校依托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益尝试。我深信,这一科技与人文交汇、多方协作创新的有益尝试会为今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启一个新的篇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故宫的传世珍宝以数字方式呈现给大家。”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说。

穿越时空的小学作文 篇9

自《宫琐心玉》、《步步惊心》等穿越剧争先在我最爱的芒果台热播以来,我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我要穿越。

々⊥蝗桓芯跻徽笄崞飘的风向我吹来,然后我就没有了知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等到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一切环境都变了,好陌生。二十一世纪的一栋栋高大楼房顿时都变成了一排式的砖瓦房,周围人的穿着打扮也变了,全都是穿着长长的裙袍,头发也都被长长的留着…

々“哇!”

々∥也唤高兴起来,“原来是我穿越了,我穿越了,太好啦!”我跑啊跑,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边跑边参观起古时候的街道,古时候的.饭馆。我多么想看古时候的京剧啊!于是在街上问了一个人:“你能带我去看京剧吗?”“好”。走到那个地方一看,“哇!”有这么多人都在看京剧啊,差不多京剧馆里坐满了人。台上的演员一会儿变脸,一会儿变衣服,可有意思了。

穿越时空的友谊 篇10

命运对我儿子不公,科特很小的时候就患有语言障碍症、运动神经迟缓症,因此他说话非常困难,行动比正常孩子慢很多。科特四岁的时候,在特殊教育学前班认识了韦斯利。韦斯利的脑部有一个肿瘤,压迫神经,他说话、行动也非常困难,和我儿子的情况差不多,因此两个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如果其中一人某一天没有上学,另外一人整天都会闷闷不乐。韦斯利脑部的肿瘤无法根除,医生动了好几次手术。都以失败告终。最近医生通过CT扫描,发现韦斯利的脑瘤又长大了一些,他们建议韦斯利的父母带孩子到俄克拉荷马市的大医院去再做一次手术。

科特和韦斯利的班主任是巴赫曼老师,她也是我从事心理工作生涯中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为了使班上这群发育不正常的孩子了解韦斯利身上发生的事情,能够接受现实,巴赫曼老师在班上苦口婆心地向同学们解释,细致地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尽管如此,科特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听到韦斯利即将离开的消息以后,他伤心到了极点,整整一堂课都趴在课桌上,把头埋在胳膊里偷偷地流泪。他不想韦斯利离他而去,更害怕医生的手术刀会伤害他最好的朋友。

启程那天,韦斯利前来向全班同学道别。科特泪流满面,抽泣不止,于是巴赫曼老师耐心地劝说科特,后来她把其他小朋友领走,把空间留给了科特和韦斯利,让他们两个人私下里话别。科特情绪激动,非常担心自己再见不到好朋友了。个头矮小的韦斯利虽然虚弱,但他很坚强,他拥抱科特,然后满面笑容地安慰他:“别担心,没事!”

韦斯利在俄克拉荷马市一家大医院里做的脑部手术相当危险,在家人提心吊胆地等待中他终于度过了危险期。过了一段时间,他重返学校,继续学习。科特欣喜若狂,从此两个人比以前更亲密,更加形影不离。

眨眼间几年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里,韦斯利又做了几次手术,而且接受了放疗和化疗,包括一些实验性新药的治疗。每次治疗后,韦斯利都忍受着后遗症带来的巨大痛苦,与疼痛作斗争。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轮椅上,或者让人抱着行动。

韦斯利最喜欢学校里举办的慢跑比赛,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参加比赛。尽管他的腿与跑步无缘,但周围的人都会想方设法帮助他完成比赛。有一次,韦斯利坐轮椅参加比赛,他的母亲推着他跑。韦斯利感受着参加比赛的巨大快乐,他坐在轮椅上一边拍手一边兴奋地喊着:“妈妈,快,再快一点!”还有一次慢跑比赛,班上一位同学的爸爸让韦斯利骑在他的肩膀上,扛着他跑。

韦斯利十一岁的时候,所有的手术和药物都对他的病情不起作用了,恶性肿瘤已经到了晚期。这个时候韦斯利已经辍学在家,命悬一线。那天,科特因为咳嗽得很厉害请假待在家里,他接到了巴赫曼老师打来的电话,巴赫曼老师告诉科特,要他做好思想准备,和韦斯利做最后的告别。科特听到这个消息一反常态没有掉泪,他出奇地冷静,尽管还在咳嗽,但他坚持要去上学,他说他要参加下午的慢跑比赛。我知道科特平常不爱参加这种比赛。不过看他态度那么坚决,我同意他去上学。那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去接他,他一出学校大门就不停地咳嗽,他手中拿着一张奖状和一条冠军披带。奖状上写着:“科特荣获五年级慢跑比赛第一名。应他请求,此奖状献给他最要好的朋友韦斯利!”

平日里科特很听话,但这天晚上尽管很晚了,他执意要去韦斯利家去看他。我和韦斯利的母亲在电话里联系好以后,便开车送科特去了韦斯利家。

韦斯利安静地躺在床上,像一片静静的树叶,柔和的灯光照着他苍白的脸庞,他显得那样虚弱。此时此刻他已经奄奄一息,偶尔只能用自己的指头触摸别人的手指,或者睁开眼睛看一下。科特紧紧握着韦斯利的手,让他看奖状上的字,他想让韦斯利明白,尽管他当时不在现场,但是他已经为他挣得了第一。韦斯利的手指触摸了一下科特,然后深情地望着科特。这个时候,只有这两个孩子懂得彼此眼神中所表达的意思。科特弯下身子,亲吻了一下韦斯利。对他说:“别担心,没事!”韦斯利眨了眨眼睛。当天晚上韦斯利就告别了这个世界,怀里抱着科特送来的那张奖状。

韦斯利离开快到一年的时候,科特患脑膜炎被送进了医院。在急诊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科特害怕得要命,他把我紧紧抱住,浑身颤抖,我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突然放松下来,恢复了平静,让医生顺利地完成了脊髓穿刺。等医生走后,他抬眼看着我,镇静地对我说:“妈妈,刚才我好像看到了韦斯利。他对我说‘别担心,没事!”’

听儿子说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知道这也许只是他的幻觉,但这种幻觉给我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战胜了恐惧。因此我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友谊能够超越生死,穿越时空。

编辑 张金余

上一篇:快锻液压机下一篇:技术支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