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启发三篇

2024-07-30

设问启发 篇1

一、设问导入

课堂伊始我们需要通过恰当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所以,课前导入问题最起码要能抓住教学内容,要能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情趣,这样便于驱动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究。

比如,我们在教学《 草原》 一课时,上课伊始我们就可以抛出问题:“ 大家去过草原吗? 你觉得草原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一问特别简单,但是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然后大家都会专心致志地读, 想看看作者描写的和自己见过的或想象中的草原是不是一样。 无形之中引导孩子们通过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展开深入探索,有效激发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二、细节启发

要想掌握语文知识我们就得深入学习, 就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 所以,要注意在细节之处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有针对性地汲取知识和营养。

学生通读课文后,我们要及时针对细节进行设问,启发他们仔细揣摩语言表达和情感发挥:( 1) 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 2) 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 ? 如果没有问题启发学生可能看书只顾看热闹, 我们抛出这两个问题时学生会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太仔细,会返回去通过仔细阅读概括和总结,完善对知识细节的认知和理解。

三、设问引思

学生通读课文后经过我们对细节之处的启发引导,学生对文本基础知识进行多次探寻后,我们要在文本的留白之处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挖掘知识内涵,填补文章的空白,或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文本的思路进行延伸性思考,从而完成知识到思维的创造性升华。

要求学生再次阅读《 草原》 一文,让他们找出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归纳,说一说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这样设问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便于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启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固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想象,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四、善于追问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设问,学生已经反复阅读和思考,对课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 这时候我们再抓住文本的主题思想继续追问,便于驱动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描物达情的技巧,为自己写作过程中完成情景交融奠定物质基础。

在《 草原》 这节课通篇理解和掌握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草原的?这其中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这样追问让学生站在全文的高度总结出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两个角度,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蒙汉人民亲密无间的浓浓深情。

总之,语文课堂设问启发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争取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最终掌握语文知识和情感表达的技巧。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设问启发一方面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考习惯,另一方面让他们通过深入思考,逐渐掌握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技巧。

巧妙设问,启发认知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问启发;分层实践

许多人认为,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基本都是最直观和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觉得学生学习起来应该没有难度。所以课堂上一直沿用传统的说教加题海练习的方式,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许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有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改以来,笔者经过学习,认识到传统的数学教学太注重教师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和认知,这与“生本课堂”的理念不符,也是课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我们就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对怎样还原学生的课堂地位,以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认知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以鲜活的生活问题启发

小学生多是以形象认知为主,他们往往对抽象的理论说教不感兴趣,题海战术也往往会造成滥竽充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小学数学在生活实践中有广泛用武之地的特点来设置鲜活的案例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此來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例如,许多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相关知识,但是他们却不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就是我们太注重理论说教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设置一个案例问题,让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和体验:李老板出资3万元,王老板出资2万元,合股搞养殖,赶上今年行情不错,年底盈利50万元。请问大家,盈利怎么分配恰当呢?每人25万元可以吗?……该问题就是从生活中来,学生在生活中特别容易遇到类似问题,大家经过讨论会发现每人25万元不合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逐步认识到这种情况可以按比例分配。这就是通过鲜活的生活问题启发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借鉴。

二、设置分层问题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长优势和盲点短板。一个班这么多学生,肯定存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无视学生的认知差异,总是进行“一刀切”式教学和练习。常常造成有的同学“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为了规避产生优差分化,我们要注意将学生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设置针对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全班的学习能动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数的乘法时,需要先设置最简单的乘法算式进行引导:(1)4个0.1是多少?怎样表达算式?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结合整数的乘法运算进行学习和认知,并让学生注意小数点应该怎么处理。然后再设置相对复杂点的问题:(2)3.07×8这类非特殊小数乘法怎么算?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主要重点放到这两步,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法则。但是对于优等生,我们还要启发他们去探索生活实际中会遇到哪些小数的乘法。这样设置就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要,充实了课堂,提高了效率。

三、以实践问题鼓励学生体验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实践体验,许多数学知识理解起来都比较抽象,更难以联系实际运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我们就要结合实际学情来设置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来完善认知,掌握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认知与知识结合点,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去动手实践完成认知体验。

比如,低年级学习除法,我们可以摆出实物,让学生体验分一分。比如,摆出9个粉笔,平均分给三个同学,怎么分?该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认知9÷3=3的数学原理。小学时期也是对简单几何图形的认知初期,几何图形如果只用语言来描述,那肯定更加抽象。为了形象学生认知,我们也需要同问题的形式来驱动学生通过动手体验来完善理解。比如,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性质,许多学生懵懵懂懂。为了强化学生认知,笔者就提出探索性问题:大家能不能想出直观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各显神通,最后筛选出比较经典的探索方法:用纸剪出任意三角形,然后动手将三个角都折到一起,我们会发现拼成了一个和底边重合的平角,这就有力地证明了该命题。这样通过问题启发,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更培养了他们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概括地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进行盲目的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具体问题,一方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完善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获得良性发展,有效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张斯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

[2]朱海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D].西南大学,2008.

抓点设问,启发思维 篇3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才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巧设问题情景呢?在我数年的教学生涯中,认为应该抓住教材中的七个“点”来设计问题。

一、空白点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启发想象去填补空白。如教《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中词句“……吗?……呢!”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二是“……吗”、“……呢”各表现了鲁本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这样,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矛盾点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的题目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让学生带着矛盾的心理去学习课文,深入理解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精彩点

不少课文,尤其是文学性较强的课文,作者在描景状物、记人写事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生花妙笔,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教师根据课文描写的这些精彩之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精读细析,仔细品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突破点

就语文教学来说,“最佳突破点”一般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又常常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的还具有明显的导读作用,可以用它做教学的“突破点”。

上一篇:构建开放型社会下一篇:自由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