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四篇

2024-07-26

超越时空 篇1

在北京中学的大家庭里, 有这样一名优秀的老师, 他是数学教学信息化队伍中的佼佼者,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者, 课上与学生共同畅游知识的海洋, 课下和学生一起在运动场驰骋。

他就是来自北京中学的王来田老师, 他亦师亦友, 是北京中学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名师在线》走进北京中学, 邀请王老师分享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名师在线:王老师您好。当前, 很多学校和老师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育, 在北京中学各种高科技的设备也是随处可见, 信息化教育给您带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王老师:信息化是对自主学习的有力支撑, 是实现教育个性化的有效策略, “快捷有效”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以前我们都是想怎么禁止学生玩手机、电脑,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可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 他们可以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我们怎么可能无视这样的现实拒绝信息化呢?我们的教学设施正在逐渐电子化, “微课”开始穿梭在老师和学生的手机、电脑中。教育的表现形态开始网络化、在线化, 学习无处不在。如何实现教师在线服务、个性支撑, 信息化、移动化成为必须的选择。

名师在线:确实, 现在微课几乎成为老师的一项必会技能了, 那王老师您认为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王老师: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微课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让老师和学生不再拘泥于学校的时光, 具备非常良好的及时性、选择性。

名师在线:那王老师您现在是使用什么软件录制微课呢?

王老师:现在是用“超级讲师”录制, 它的前身是掌上课堂, 我已经用了快两年了。

名师在线:为什么选择这款软件呢?

王老师:要说为什么, 那就是用起来真的太简单了, 功能也太齐全了, 在里面我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班级。我一直认为一款好的微课软件首先就是用着要简单、方便, 反之就会给老师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反而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进度。软件是给老师帮忙的, 而不是添乱的。

名师在线:给你的教学带来了哪些便利?

王老师:首先“超级讲师”很“管用”, 有需求的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看视频学习, 要不要学、什么时候学、学几遍……都依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 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支撑。我除了自己录微课, 也会发动学生讲, 让学生自己录。如果学生可以很清楚地讲解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 那么我相信学生自己已经融会贯通了, 对于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有一个观点——“教”是最好的“学”。第二, “超级讲师”很“好用”, 你可以用于应对新知学习, 也可以用于难题讲解等不同情况。第三就是数据统计自动生成, 在“我的班级”中, 我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多少人看了视频, 有多少人没看, 看了多少等等, 我都一目了然, 这对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都非常有效。

名师在线:在信息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家长方面的反响怎么样?

王老师:至于家长方面, 我都会事先在家长会上说清楚, 要跟家长进行沟通, 共同配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移动设备, 让家长认可这样的学习方式, 目前看来还是很顺利的。

通过此次采访,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中学老师的创造力, 在信息化教育中加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因素, 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引, 让学生更好开展个性化学习、联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超越时空的慰藉 篇2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李白逝;世地)北,原名昭亭山,山上原有昭亭,相传南齐诗人谢眺曾吟咏于此。

漫游者的夜歌

歌德

一切峰顶的上空静寂,

一切的树梢中,

你几乎觉察不到一些声气,

鸟儿们静默在林里。

且等候,

你也要去休息。

(冯至译)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诗人游历至宣城。登临此山,伫足此亭,缅怀古人,想到自己大半生浪迹飘泊,李白情难自禁,便写下这首《独坐敬亭山》。

诗的前两句渲染气氛。所有的鸟啊,竞相高飞远去。只有那孤独的云悠然飘荡,自在逍遥。这两句信手拈来,对仗工整,比喻贴切。以众鸟高飞喻千千万万的文士纷纷致力于科举仕途,求飞黄腾达,而作者如闲云野鹤一般,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超然高蹈于尘世之外,“众、高、尽”,“孤,独、闲”,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寓意深刻。

后两句诗人把敬亭山引为知己,凸现出他怀才不遇,旷世孤独的状况。敬亭山只是一座山,不能也不可能理解作者的情怀,而“知己”却“只”有敬亭山,仿佛孤独之中找到了慰藉。一個“只”字令人悲恨交集,感慨万千。

联系本诗题目中的“独”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壮志难酬、知音难觅的孤独心情,而“坐”字则更深化了“独”的境界,把作者身心疲惫、无可奈何的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无独有偶,在西方,比李白晚一千多年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也展示了相似的情怀。

歌德(公元1749-1832年),德国的伟大诗人,狂飙突进运动和古典主义的代表:1775年,他被任命为魏玛公国国务参议。1780年,他因厉行改革而触动了一些贵族的利益,受到诽谤和攻击:当时,他常常以登山排遣心中的郁闷,此诗即题于山间小屋的壁上。50年后,82岁高龄的诗人故地重游,走进当时的小屋,看见此诗,一时情难自禁,泪流满面。

诗的前半部分以登临者的视角,先是仰望群山上空,随后俯瞰树梢,进而想象不易觉察的气流的声息和林中的小鸟,上空静寂,树梢静寂,气流静寂,小鸟静寂,一切静寂,展示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由万籁俱寂引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忍不住喟然长叹:且等候,你也要去休息。

诗人当时所遭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难以想象的,然而他想到的不是放弃、逃避,而是暂时休息,为了有一个更加勇猛精进的开始。

《超越时空》读书笔记 篇3

昨天一整天我都在生病,感冒着凉了偏头疼。于是便哪里也没有去,捧了本《超越时空》继续地看。

这本是作者20xx年的作品。明显要比20xx年写的《平行宇宙》要逊色很多。但还是解释了不少我心中长久以来的谜团。

1)第一个疑惑,是自旋为2。

自旋是量子物理中的一个概念。和对称性有关。

譬如一个菱形,他的自旋就是0.5。将菱形旋转180°,你就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菱形。

再给你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自旋是1。你要将三角形旋转360°,才能和原先一模一样。

可是我在读书的时候,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自旋为2的粒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今天这个疑问,获得了完美的解决。

假设你在莫比乌斯带上走一圈,你的左右其实是颠倒的。所以你要再走一圈,这样的自旋就是2了。

2)关于黑洞的能级

我以前把黑洞想得太困难了。总以为黑洞是时空中无穷大的奇点。在该处引力无穷大,能量无穷大,被零除导致时空奇点。

这样算起来,虫洞应该不会太多。产生的条件极端困难,而穿越时所耗费的能级也是极大。

但后来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虫洞需要的能级,不是无穷大。而是仅仅要C,仅要10^8次方。

因为在广义相对论上,只要你的`引力达到了C光速,你就足以在平坦空间中,凝聚起一个球。这个球,完全和其他的时空隔离。相当于独立存在。

我以前总以为,要在黑洞的洞心,该处曲率才能达到无穷大。但事实上,因为我对曲率几何不熟悉。只要引力轻易地达到C,就可以在几何上彻底扭曲空间,从而造成独立空间。

而C是一个很低很低,很小的数字,仅仅只有30万公里/秒,10^8数量级。也就是以人类目前的技术,都能很容易达到。

结论是,虫洞应该很容易制造,宇宙之中到处都是。只要轻微的能量,任何一艘星级驱逐舰都能破开时空。

加微信:150500211,入水库交流群。

3)质子的寿命

质子的寿命是2.1*10^29年。

在之前,我们总把这当做一个物理常数,直接拿过来用。而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如何。

本篇之中,突然说到了质子的寿命,和量子力学中“壁垒穿越”有关。

譬如说,你被关在一个监狱里面。二边都是10米高的高墙,而你的跳高能力最高不超过2米。

从宏观物理学中,你是不可能越狱的。

但是量子力学中,2Mev的量子,却是有可能隧穿10Mev的围墙的。因为这是量子波函数。凡事显示为一个概率。虽然概率很低,但却是有可能越狱的。

同样道理,在原子核内。质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并由“强相互作用力”牢牢束缚在一起。

强相互作用力非常地强,大约比粒子的电磁力强10^10倍。一般情况下,三个夸克是没有可能脱离原子核的。

但是牵涉到量子力学的隧穿效应,在极小的概率下,某个夸克可以脱离原子核,质子衰变成电子中微子。

这个就是质子的寿命。就是量子隧穿效应的完美应用。

4)电磁场猜想

第四个观点,是作者的一个猜想。

高中物理都会教过,最初的电磁学,以为光是在“以太”这种物质中传播的。后来才被麦斯威尔等人证明,光就是电磁场,他本身作为电磁场的载体而飞越亿万空间。

但其实这并没有回答清楚。电磁场,又是靠什么传播的呢。

凭什么虚空之中,就出现了电场。

有了电场的真空,和真真空有何不同?

作者的一个猜想,认为如同引力,其实是时空扭曲一般。

电磁场的传播,和电磁力的传播,其实也是时空扭曲。

不过电磁力扭曲的不是前三维广域空间,而是高维空间。

在波的理论中,有一条对称性。

譬如在一个圆形的花瓶上,能形成和谐共振波的,其波形必然也是圆对称。

假设这种波之后被导出,传播到宇宙空间中,该波也依然是圆对称的。

所以如果电磁波,其本质是高维空间的时空扭曲。则电磁波的对称性特征,必然带来了高维空间的信息。

我买这本书,本来是想看这一段的。结果作者写到了这里,由于水平有限,就不写下去了。大怒,退货,退货。

5)薛定谔方程

作者对于物理学的现状,评价是“22世纪的弦论,跌落到21世纪。而22世纪的数学,却还未被发明”。

目前科学家基本认为,弦论是很贴近大统一理论的真相。但可惜的是,牵涉到弦论的计算,却是困难重重。

科学家们,动辄要写上几千个算符。然后手动计算微积分配对,一个一个矩阵乘起来。

据说由于公式太繁复,哪怕用最谨慎小心的字体,一张A4纸也写不下。所以物理学家们流行的,是美术学院的写生纸。大大的一张,夹在胳膊下,可以写入更多公式。

我个人的猜想,问题出在薛定谔方程上。

我读书的物理学教授,是一个彻底彻尾的无能之徒。她只会照着课本宣读,对物理的原理,以及世界本质的思维,更是一无所知。

所以我们课程中教到薛定谔方程这一段,我就完全Stuck下来。老师就直接在黑板上,开始教你怎么解方程了。

而我一个哈欠打完,一分钟后,就跳到另外一个世界了。薛定谔方程是什么,干什么的,怎样推导出来,为何如此推导,完全没有概念。

一直到许多年后,我的学识和高度都完全不是当年可比。这才知道,“薛定谔方程是一个猜想方程”,完全没有道理,完全没有逻辑。

纯粹是薛定谔老先生,当年平空猜想出来的。

真是一口血吐三丈高。我怀疑对目前的物理学困境,薛定谔要负很大责任。

首先是,薛定谔方程不美。

譬如说F=ma,E=MC,都是很简单清晰的二行字。

而薛定谔方程一点也不美。所以导致他微分求导有许多问题。我认为在这之上有突破口。

6)拉马努金

有一点写不动了。下一节是写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印度的拉马努金。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点不知道这个人名字,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牛的一个人。

传说这个人,住在印度一个最偏僻的小乡村里。靠近马德拉斯。他从来没有受过传统的教育,不知道现代数学是些什么东西。

然后在他26岁的时候,他写信给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三个学者。把他的所思所想,一些推衍定律,寄给了剑桥教授。

那几个教授一看,他10岁想出来的东西,就是三角函数与指数之间的欧拉恒等式。

他20岁发现的,就是微积分。他25岁发现的,就是群论。

三个教授一合计,说“完了,他一个人把欧洲1数学推衍出来了”。

然后怎么办呢,请他到英国来吧。

拉马努金在英国的剩下七年,他又写了4000个公式。

没有人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其中有一些恒等式,高达24次幂。

而且这些24次方的公式,反复出现,谁也不知道干什么的。

一直到100年后,弦论的出现。

大弦论是26维的。扣除其中时间和膜本身的一维,恰好是24维。弦理论中用得最多的公式,都是24维。

7)肺结核

书中讲到黎曼几何时,说道:“整个19世纪,折磨数学家的主要是二种疾病,贫穷和肺结核”。

拉马努金只活了33岁。他在进入了剑桥之后,只活了7年,回印度休假时死于肺结核。

广义相对论的奠基人,黎曼几何也死于肺结核,长期的营养不良,年仅39岁。

超越时空 篇4

佛朗哥·德拉戈先生曾到中国各地遊历,探索中国文化及艺术历史,为这个大型水上汇演搜集灵感。佛朗哥·德拉戈先生深受中国艺术及戏剧源远流长的传统故事熏陶,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七情”之说,決定以一个震撼人心、穿越时空的史诗式爱情故事为大型汇演的主题。

“水舞间”这个大型汇演的表演团队,由来自多於全球18个国家约77个表演者、以及约130个製作和技术人员组成,配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服饰及无可比拟的视听效果,並於由贝氏建筑事务所度身订造的Dancing Water Theater演出。这个大型剧院的舞台可作270度旋转,中心舞台直径达65尺,内设全球最壮观宏伟的商用泳池,容量达约370万加仑,多於五个奥林匹克标准泳池的容量,气势磅礴,是史上最大型的以水为题的剧院之一。

“水舞间”将带领观众亲身经历截然不同的情感之旅,从哀、怒的深渊出发,直达欲望的顶尖至喜悦的高峰,徘徊在恐惧的边缘,最终以爱冲破怨恨。整个汇演透过演员的动感流露出剧中人物的争斗力量,同时亦反映出演员机智及灵活的一面,体验一个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

演出时间:70分钟

地点:新濠天地

购票热线:(853)8868 6688

水舞间官方网站

上一篇:勘测设计企业合同管理下一篇:运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