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学生就业十篇

2024-09-11

推进大学生就业 篇1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校规模的扩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的说法, 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道理, 但仔细分析却有不少“两难问题”。

从毕业生数量看, 近十几年来逐年增加。2000-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分别为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5万、413万、495万、550万、611万、630万、660万、680万、699万;2014年更是达到727万, 为2000年的7倍, 增长速度之猛为世界罕见。从单纯的数量角度看, 大学生是多了。但从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愿望看还不够。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 预计招收698万, 这意味着还有240多万学生有着上大学的梦想但却不能圆大学之梦。

从适应产业需要的角度看, 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当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在这方面虽然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 但还是可以感觉到,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集中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这些行业企业的一些岗位从人职匹配来讲, 未必真的需要大学毕业生;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岗位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却又凤毛麟角。因此, 可以说, “大学毕业生数量既多又少”。

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是从1999年的扩招开始的。由此断言, “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表面看似乎有道理, 但也不尽然。一方面,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其实在20多年前就已经出生了。他们上大学与否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不上大学, 他们三四年前就已加入社会就业大军了。上大学至少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延缓了就业时间, 二是提高了就业能力。

现在全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1000万人左右, 参与竞争的就业人员主要是7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7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几十万的复转军人, 以及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产生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而出现的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相比较而言, 大学毕业生是最具竞争优势的就业人群。从这个角度看, 大学既起了人才储备的“蓄水池”作用, 同时又发挥了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加速器”作用。在我国新增就业人口中,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 已从本世纪初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55%, 新增就业人口的人力资本有了十分明显的增长,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4年5月发布的报告也认为, 近2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飞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提升了本国劳动力素质、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 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 扩招是利国、利民、利就业的大好事!

实事求是地讲,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扩招之前同样存在。每逢就业季, 从各级政府到普通百姓都为之着急, 政府也持续下发文件部署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但那时的就业难和今天的就业难观念不同、方式不同。那时是计划分配、体制内就业。今天已经转为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可见, 思想观念及体制、政策的变化在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 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就高等教育自身而言, 要坚持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

现在大学的招生规模与《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达到毛入学率40%的目标相比, 由于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自2008年 (1.25亿人) 以来不断下降, 到2020年时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约为8250万人, 因此, 保持规模基本稳定, 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也能较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求学愿望。当前, 与规模问题相比, 毕业生的结构性问题明显突出。以工学本科为例, 现在每年毕业生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0%左右, 达百万人, 工科是人数及占比最大的学科门类。由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近年来又强调实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 工学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高, 即使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仍有所上升, 大部分专业的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另一个重要门类是医学, 每年毕业生总数超过20万人, 约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6%, 而且医药卫生人才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总量不足, 需求量很大。但是, 由于配套政策、体制、观念等多种原因, 医学本科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在人文社会学科中, 各学科门类并不平衡。有的门类, 如艺术学, 本科毕业生超过25万人, 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8%左右, 但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 2013年高职院校数已达1321所, 多于本科院校数的1170所;就毕业生而言, 高职毕业生321万人, 高于本科毕业生的304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由于高职教育强调坚持就业导向培养人才、根据需求调整专业, 总体就业率持续提高。但19个专业2012年的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以及就业率并不平衡, 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围绕产业转型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的机制。

当然, 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思想观念上, 不能用狭隘的专业对口的思想为指导;在操作方法上, 不能简单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 要更多地发挥信息服务、舆论引导等柔性操作的作用。

促进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当前迫切要求高校增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责任意识, 提高对社会需求的量和质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 创新教育方法, 提高育人质量。既要为大学生当下的就业服务, 又要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事实上, 当前适度超前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为大学生奠定专业发展基础的同时也为拓展其自身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 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3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称, 全球经济复苏速度缓慢, 为年轻人创造就业岗位寥寥。2012年, 全球15岁到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为12.4%, 到2018年可能上升到12.8%。有的国家因对此解决不妥而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在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般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觉得高校, 特别是一般的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很明确, 就是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就很好。老的本科院校, 像部属院校, 就业也不会有问题。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 毕业生会调整就业预期, 去挤占原来属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就业岗位。真正就业有困难的是那些一般本科院校, 因此, 相关部门应关注这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另外, 目前公布高校的离校就业率 (截止8月底) 是有问题的, 这时的就业率只有70%左右, 会给社会带来恐慌。但这个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 因为有一大批毕业生是在下半年找到工作的, 截止年底的就业率在90%以上, 这是真实的就业情况。总体来讲,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应是和全社会的就业状况基本吻合的。再说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美国有2%的经济增长率就不错了, 有4%就算很好了, 中国现在能维持在7%, 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来说, 应该是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 因为转型后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会更旺盛。但高校大众化时代的“突然降临”, 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学生, 总体在观念上不适应, 仍然认为进了大学就应该是精英, 就能够享受1999年之前大学生的那种精英待遇, 要留北京、进大企业、进国家机关。这种观念上的不适应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最近我跟有关部门连续做了几次调研, 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有如下三种:第一, 有的学生无业可就, 这是少量;第二, 有的学生有业不就;第三, 有些用人单位有业难就。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27万人, 比上年增加28万人, 增幅约4%, 其中研究生55万人 (比上年增加3万人) , 本科生345万人 (比上年增加20万人) , 高职高专生327万人 (比上年增加5万人) 。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不足:据3月份教育部对30个省份1189家企业调查, 5省份有效需求同比下降约7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意愿强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岗位, 东部地区同比减少约13.6%, 西部地区同比减少约12.2%;外资企业2014年招聘岗位东部地区同比减少约8.9%, 西部地区同比减少约7.9%。总体形势比较平稳, 但是结构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一些难以估计的因素、不可控因素增加, 所以我们用“复杂严峻”这样的词判断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经济增速放缓。2014年第一季度出口和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如广东省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23.1%, 黑龙江省一季度能源工业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这些省份的毕业生就业影响较大。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钢铁、煤炭、航运、矿业、冶金等行业用人需求下降, 给整体就业形势带来挑战。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今年理工科类毕业生男女比例约为6∶4, 文科类毕业生男女比例为3∶7, 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专业供需存在不平衡现象, 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多集中在工科类专业, 文史类专业需求相对不足。如上海市3月底统计, 财经类、政法类、文史类、艺术体育类毕业生就业遭遇需求偏少、要求偏高、起薪偏低、单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部分艺术院校由于文艺院团改革影响, 毕业生签约逐年减少, 灵活就业率偏高。三是就业环境有待改善。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就业歧视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户口审批较往年晚、地方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进行, 延缓了毕业生就业。四是部分毕业生不急于签约。今年毕业生当中90后占主体, 这些学生在知识获取度、价值观、对工作的认识等方面和以往毕业生不同, 很多学生觉得家里不指望我工作, 所以并不急于签约。今年这种现象多于往年。4月份北京高校有就业意向但仍在观望的毕业生约占24.1%, 有的省份超过30%。五是不就业人数增多。部分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没有就业意愿;有的毕业生由于考研、出国受挫, 选择不就业, 全力准备来年再考, , 高校学生称之为“二战”;还有些学生因为多种原因没有把握就业机会, 成了求职“毕剩客”。

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 社会各界包括教育部门和高校有责任帮助毕业生迈好人生第一步。首先要拓宽就业渠道, 主动走出去请进来, 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渠道, 实施项目带动, 组织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 着力推进毕业生到省会以下城市和县 (市) 就业, 引导毕业生合理分流。其次要做好就业服务, 引导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择业观;加快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水平就业工作队伍, 使就业指导更加贴近学生;充分发挥校园市场主渠道作用, 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工作。第三要坚决反对就业歧视, 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第四要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高校设立校级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 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模拟创业、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 加快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第五要加强困难帮扶, 通过“一对一”帮扶、精准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等形式, 扩大受益面。要特别重视加强政策宣传, 切实释放政策红利, 利用好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 让每一位毕业生都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第六要抓好就业反馈, 建立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结构调整, 推进“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 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构建高校大就业工作格局,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1.“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 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构建有效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企业用人信息反馈, 及时调整学科结构, 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学校每年制作《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白皮书》, 详细解读当年毕业生就业状况, 并把这些数据作为制定招生、培养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招生计划编制过程中, 学校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特点, 根据各省对不同领域人才需求投放相应专业的招生计划。每年的教学计划“执行版”都要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进行微调。为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 学校实行了“无门槛”转专业制度, 完全放开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除材料、金融等个别专业外, 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的学生, 可以百分之百满足。2013年全校转专业人数为239人。学校研究制订了《北京科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及管理办法》, 明确提出“每年根据本科招生、就业、教学过程基本状态数据, 对各专业进行评估”, 把“当年招生调剂志愿率、转专业申请转出率、就业率”3个指标作为实施专业整改、减少招生、停止招生直至撤销专业的标准。根据此办法, 2014年学校有1个专业被要求整改, 1个专业停止招生。而与之不同的是,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毕业生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毕业生供不应求。为此, 学校决定2014年新增设能源与动力 (卓越工程师计划) 、自动化 (卓越工程师计划) 2个本科招生专业。

2.“学校-企业”目标一致, 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实践经验短缺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而提高招聘效率、选拔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人才也是企业招聘的难题。在双方目标一致的基础上, 学校2008年开始推行“大学生预就业实习计划”, 每年邀请100多家单位进校园召开实习生双选会, 鼓励学生体验职场, 在岗位上检验所学, 提高就业竞争力。2014年实习生双选会共有来自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IT等行业的160家单位参加, 提供实习生岗位3000多个, 覆盖本科生所有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检验所学、顺利就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能提前观察、选拔培养适合企业所需的员工。

同时, 学校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与一批大型企业和设计院建立了新型实践教学的合作机制, 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和高管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 以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载体, 实行学生深入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接轨。

3.“教育-服务-引导”并重,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学校将就业引导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贯穿学生服务的各环节。通过开展年轻校友回母校为学弟学妹做报告、组织毕业生到企业一线参观、观看励志话剧展演等形式, 增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鼓励毕业生树立“用我所学、报效祖国”的就业观, 并把个人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到最适合自己成长成才的地方成就未来事业。

近几年虽然国家冶金行业不景气, 大部分企业都压缩了毕业生招聘的规模。但是我校毕业生到钢铁冶金行业就业的比例并没有减少, 稳定在派遣毕业生总人数的1/4。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也更合理, 毕业生的眼睛已经不再只是盯着“北上广”, 不再只是盯着大型央企、公务员岗位, 选择回家乡、到西部、到中小微企业、到农村、到部队等基层岗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2013年达到50%。

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了大学生就业空间

我们国家长期存在一种“离乡教育”现象, 就像歌曲《隐形的翅膀》所唱:“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有风就飞多远吧……”于是外地飞到北京, 北京飞到国外。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13年进行了一次高校毕业生调查, 发现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 52%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33%在地级市, 只有11.2%在县, 2.2%在乡镇, 1.5%在农村。绝大部分大学生离开家乡到城市去了。

大学生就业政策要精准定位。从以往的经验看, 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发展中小城市, 这为大学生就业拓展了空间。为此, 应该引导高等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 让优质教育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通过户籍制度、养老保险、轨道交通等改革, 增加中小城市就业吸引力。有一个词叫“盈科而进”, 水填满一个坑, 就会往下一个坑走, 现在大城市的“水”已经满了, 下一个方向就是地级市、县级市, 所以教育政策也要随之发生变革调整:教育指导思想要变, 应该鼓励毕业生回到故乡就业, 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在家乡建设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改变高等学校布局结构, 有条件的县市要增设高等学校或者分校, 引导这些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当地建设。目前, 苏州市每个县和区都有自己的大学, 这一经验很值得研究和推广;要改革招生结构, 应该允许这些地方高校招收合理比例的本地学生, 使这些高校能更好地履行“社区学院”的职责。

推进大学生就业 篇2

2014年大学生就业人数继续突破700万、社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经济形势欠佳、公招性岗位招聘数量大量缩减等原因, 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市场更趋公平、公开, 大学生创业、基层就业、西部计划、入伍等政策优惠力度加大, 以及城镇化会大大增加乡镇企业法务、高层次社会工作者、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等有利因素, 既要增强就业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更要增强就业的自信心。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导致整体市场需求层次降低, 需求量总体减少。其中, 大中型企业和传统事业单位由于转型发展或者编制控制, 需求量减少, 部分外企总部和生产中心西移另外, 中小型民营企业需求旺盛, 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但是供需市场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都在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 理性定位和择业。我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显示, 95%的学生仍以生源地所在省内一线大城市为就业首选。但是, 如果外省市及生源地区有好的机会, 75%的同学也表示愿意赴外地二三线城市就业。以上数据说明, 毕业生求职心态不断在调整, 趋于理性。学校也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一是要求所有同学务必结合自身情况尽快明确发展方向, 鼓励同学升学深造, 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提高就业层次;二是建议同学们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就业主动性, 把握就业黄金时期, 力争达到“不在招聘会现场, 就在去招聘会的路上”的状态;三是要求同学们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积极争取就业实习机会, 学习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 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和就业目标领域, 实现顺利就业。

反观我们的实际就业数据, 发现截止目前我院的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一是三方协议签订率截止到毕业前4个月未达到70%, 与90%的目标相去甚远, 与同期的87%相比也有不小差距。二是三方协议签订单位范围局限, 主要集中在行业相关性强的地市级通服公司、电信、移动公司中, 其他中小型企业少。三是岗位主要集中通信及销售/行政, 岗位覆盖面窄。四是实际专业对口率不高约为60%左右。五是薪资水平不高, 试用期平均1300元左右, 转正后正式工资集中在1800~2200元区间, 最高为3200元, 最低基本工资为1600元。如何进一步提升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成了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除了教学质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提升以外, 在此就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转变这一方面浅论促进就业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处于“夹心”层次, 比普通本科院校管理节点多更严格, 比高中在课程时间及集体集中度又略松散, 学生自述有一种继续上高中的感觉, 只是比高中课少压力小。以我校为例, 学生管理分院系两级, 对学生有素质测评、德智体测评, 对班级有考勤、班级考核、班主任考核, 有针对宿舍的纪律检查、晚就寝检查、卫生检查、文明寝室评比, 有考勤率、退学率、违纪率、欠费率等考核, 规定一年级新生必须参加晨跑、早晚自习, 针对日常管理考核评比项目较多。但是针对学生就业的管理和辅导项目则相对较少。根据国外相同学历层次的院校资料, 并无设置学生管理部门, 将相应的管理项目比如宿舍管理等归于后勤部门, 将课程选择等服务工作归于教务部门, 另专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帮助及辅导学生就业工作, 如美国, 联邦人事部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其下属就业统计局有两千多名工作人员在全国各地采集数据, 并发布未来十年的就业环境, 分析各行各业的就业需求形势, 每两年微调一次。人事就业统计局根据这些数据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 成为每个美国大学生必备的就业“圣经”。此外,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除收集供求信息外, 还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作为大学生在校必修课。民间就业服务机构除了向社会及时提供求职信息外, 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传授求职技巧。如英国, 在英国,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由学校负责。高校一般都设置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它不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信息, 又承担着为大学生排忧解难, 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任务。服务中心的资料部门储藏有非常丰富的就业相关信息, 不仅有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也包括奖学金、教育基金资助下的各种深造途径。

二、学生就业及学生管理工作滞后的原因

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更多还停留在“管理”层面, 服务和引导功能较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是社会舆论营造的大环境, 国人普遍认为没有工作前都是需要父母、学校管理的大孩子, 不认为他们有自我管理、独立的条件和必要。而反观英美等国家, 学生到了18岁就会被要求独立, 搬离父母, 打工赚学费及生活费, 父母及社会都认为对孩子的责任就是到成年为止, 所以国内的大学生普遍没有相应的心理建设认为自己应该独立学会自我管理。二是学校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 国内的院校机构设置基本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且将相关的学生事务作为自己的主动管理内容, 让学生认为学校理所应当地承担了学习起居等所有管理功能。英美等院校则是简化管理机构设置, 以服务为主, 管理为辅, 例如学校并不完全提供宿舍, 学校的管理制度除校园文化等内容外基本与法律法规一致, 并无特设的考核管理内容, 以成年人的姿态在学校生活学习, 加强自我管理。三是法律及社会责任对学校的约束, 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将学生安全和学习表现完全归于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而忽略了学生成年事实自我管理的责任, 学校时刻战战兢兢, 担心学生安全事故担心舆论评价应付评估检查,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设置许多管理节点进行管控, 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三、加强学生服务工作推进学生就业的措施

1.从总体上厘清学生管理工作框架, 明确、简化管理内容。学生工作包含重点、底线和方向, 内容就是重心是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能力。框架边缘就是底线, 是指安全工作和不违反法律法规。在这个框架以内不建议给学生太多束缚, 鼓励他们有多远看多远, 有多高跳多高, 简化管理内容, 强调学生自治, 学生管理老师适当放手放权。将工作目标更多放在服务学生, 引导学生上面, 所以方向就是将学生工作由管理向为学生服务转变。

2.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强化就业服务工作。首先, 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应有专项的工作计划及工作资金, 有专人协助开展, 建立健全学生信息库, 明确他们的基本信息、就业意向、特长、在校表现等情况便于信息发布、共享及组织、管理, 减少压力及焦虑。同时, 提供必要的政策、物资支持和保障, 如免费的形象设计及面试服装, 免费制作面试材料, 报销部分面试往返路费等, 为学生节省求职成本, 减少经济压力。

3.专门人员参与就业指导课程, 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我认为我们管得不少, 但是还不够严不够专业。不够严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对学习不重视, 学习兴趣激发不够, 我们的高中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坚持一下, 到了大学就好了, 就轻松了”。但是全社会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大学几年的专业技能学习直接决定了你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可以说这几年就是以后几十年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一直在这种舆论环境中挣扎, 进来大学以后有多懒散各位老师都眼见为实, 我就不赘述了。

4.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专业主要是指没有针对性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学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未来工作的茫然和焦虑。他们学了专业知识以后仍然和岗位职能挂不起钩来, 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准备。一个学生在学习几十门的心理学课程的同时, 应该了解这个专业在各个行业的岗位分布情况, 制定明确到岗位的工作目标, 并且了解这个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形成核心竞争力切入工作岗位, 而不是大而空的一句话“我要努力”, 一个大而空的职业理想。

5.建议从高中开始引入就业指导概念, 从大学选专业开始形成就业理念。英美等国家许多高中的课程设置开始引入专业教育, 让学生提前熟悉并选择感兴趣认为可以深入学习的专业, 同时开始就业课程尽早普及就业知识。

6.学校的课程设置以行业分布岗位需要技能要求为依据, 模拟全真的工作环境。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非常明确地感觉到学生心理状况的明显变化, 最明显的表现: (1) 他们自我意识强甚至可以称为膨胀, 重视现实的结果, 反感空洞的权威, 维权意识强, 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策略一定要流畅简洁并且有据可依, 要求我们工作中都要谨言慎行, 合法合情理。 (2) 学生职业焦虑和抑郁水平高。主要原因还是想找好工作的高期望和低职业技能的矛盾, 让学生产生恐惧逃避的心理。 (3) 学生社会参与度高, 多数学生都参加过各式兼职等社会工作, 课程设置和社会体验脱节, 学生感觉学业无意义, 更加丧失学习兴趣。 (4) 发挥高职学院与企业联系紧密、学用双活的优势, 建立专门的经济困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根据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职业目标以及个体素质, 为他们提供与其职业生涯规划路线更加匹配的勤工俭学岗位、兼职机会及社会实践、实习等, 利于积累相关经验和实践能力, 发挥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充分、技能第一的优势。

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就业, 减轻就业焦虑, 使他们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实现就业, 是所在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目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都在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偏重于日常管理及事务性工作,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支持力度欠缺。本文试图探讨将学生工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以推进学生就业。通过分析学生就业困难现状, 总结就业困难原因, 对比国外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就业的先进经验, 提出加强学生工作服务功能、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探讨 篇3

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就业难社会问题的根源:忽视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讨论了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多角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素质,采纳推动就业创业的新机制,改变毕业生的择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23-2

0 引言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现在中国整体上已接近走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普及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了国民素质。普及高等教育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外观表现为高校数量多,内在表现为面向公众的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为社会和谐、教育公正打下了坚实基础。

1 普及高等教育回顾

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打开了中国高校扩招之门。政策制定的初衷在于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解决公众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受教育水平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网站数据,1998年国内高等学校和2014年高等学校数量对比如表1所示。

中国选择的高校扩招政策不仅使高等教育普及化,而且增加了适龄人口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这种转变在创造教育史上奇迹的同时,也衍生出其他问题: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就业困难。

2 高校大学生就业分析

一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数量增加,招生人数增加,毕业生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比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速度,因此工作越来越难找。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恶化的则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并且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教育部公布毕业生数据,结合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定期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数据,可知自201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失业毕业生数量对比如表2所示。许多高校面临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其中之一。高校仍然需要继续发展和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就业教育。

在高校实施规模扩张、大幅增加招生人数的过程中,有各种因素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包括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就社会因素而言,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某些职业、某些地域的局部人员就业难。加之目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不同职业间的社会保障差异巨大,趋利避害的心理必然会导致毕业生向有保障的用人单位集中,而这些机构吸纳人员有限,要求员工素质高、能力高。因此在双向选择中,有毕业生失去了初次就业机会。就高校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而言,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忽视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首先,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许多高校未对素质教育给以足够重视,诸多高校更看重招生人数而非毕业生质量。与之相对的是,公众对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认可并不意味着放松测试标准。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授课内容新,而非是教师徒劳地浪费时间和精力于过时的教学材料上;素质教育同样体现于教学方法新,而非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在素质教育习得同时也丧失了自我方向;素质教育体现于管理人员的理念与时俱进,而非是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如果认为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全部学生全面发展是有些乌托邦式幻想的话,那么为那些有全面发展意愿的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便利条件也未尝不是另一种进步。

其次,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工作机会也难以找到适合的毕业生,这实际上是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结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步伐。由于高校不熟悉企业及社会需求,因此高校仍在使用过时的方法培养人才。

再次,缺乏职业指导机制。现在高校设置的职业指导机构过多关心就业率,关心提高就业率的手段,而不是职业取向测试、评估与指导,因而很难达到社会需求。与此同时,职业指导机构均由高校教师担任,而非由社会人员担任。加上校园与社会有差异,高校教师不了解企业需求,因此高校设置的职业指导机构与实际需求脱节。职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忙于事务活动,没有时间、精力调研社会进展、市场需求、个人要求。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职业指导机构只能给学生培训有限的求职技巧,而没有深入职业取向方面的指导,因此与学生要求相差较远。

最后,许多高校毕业生尚未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教育普及化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种进步,但是由于供求失衡,市场需求并不会由于高校扩招而增大,因而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就业难也是市场经济结构缺陷的表现。西部地区及农村急需大学生,但是本地考出来的不愿回去,外地毕业生不想去。因而大学生就业难更确切的表述为:毕业生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较难。曾几何时,大学生被誉为社会精英,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劳动力市场上充斥着要找工作的大学生。因此在这个市场内,不求你的名分,只求你的工作能力与热情,毕竟大学生也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

3 解决方法

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种种怪现象及不和谐因素,社会、政府及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多样化及个性化,提高教职员工素质,开发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改变毕业生就业观。

3.1 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及个性化

中国的教育一直使用注入式教学法,从小学直到大学无例外。正是由于此种教法和学法的存在,导致大学生的创造力很差。高校应当发展和调整教学体系,适应市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但是社会、政府和高校都未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适合普及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应当更加多样化,他们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工科毕业生而言,他们不再是大一统的“设计”型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因而课程体系应做相应变更以更好的反映这些特点要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地方院校及私立高校有更多的优势成为普及高等教育时代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领头者。在人才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年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远比招生的数量更重要。

3.2 提高教师素质

近些年来,高校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改革,但是教师素质并未随着高校扩招而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相反而言,由于学生人数增多,高校招聘了大量年轻且无教学经验的教师,反而造成了优秀教师比例下降。教师素质对学生培养有极大影响,不仅反映在学术层面,更反映在思想层面。在高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中学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更近一些,并且高校教师为将学生培养成拥有专业知识,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而努力。优秀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讲好课,并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养成解放思想、奋发上进、遇难更强的个性,从而使其毕业后在工作上更有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升级,高校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打造一只思想素质高、学术水平好、综合素质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更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为了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优秀年轻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仍在规模扩张,在学生人数仍旧增加的阶段,未来几年内,高校仍然要引进年轻教师。改善教师队伍,提高年轻教师素质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培养优秀毕业生创造条件。

3.3 开发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政府应当更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并采取有力措施来积极推动就业机制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的形式,来组织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共同参与到学生就业环节中,为大学生就业发挥纲领指导作用。社会机构参与,可以保证用人的方向性,真正适合用人单位需要。此外还要规范用人单位行为,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推动企业界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并使之成为长效互利的运行机制。推动人才需要与人才供应方的互相理解,使人才培养成为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共同目标。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可以调整办学方向、办学思路以便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3.4 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

高等教育普及化对个人而言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上大学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但就业难又使大学生成为劳动力中的普通一员。现实而言,毕业生应抛弃精英教育时的想法,脚踏实地从事大众化工作,做到从大众中来,接受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回到大众中做事。对于高校的就业指导人而言,应当向学生传达明晰观点,建议他们不要去冒失去任何一个机会的风险而自我追求。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应分析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身特长与能力。有些学生不愿从事体力劳动,有些学生不愿从事第三产业,而这些工作恰是用人最多的工作。事实上,一个低层次但是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使人意志坚强,学生更能积累经验,更能体现自身能力,发展自己的竞争力。从这种角度上讲,任何一个工作均是职业生涯的开始。与他们的父母一代相比,毕业生应明确建立自己的就业理念,而这种理念绝不是将稳定工作作为择业的首要条件。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生应转换就业心理状态,接受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现状,在择业中,把自己的标准降低一些;在工作中,把自己的能力再发挥一些,只有这样他们的工作才会得到认可,他们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

4 结语

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步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有:高校忽视学生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就业指导机制有待用人单位参与。与此同时,大学生同样应当革新就业观、择业观、创新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下列解决办法: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师素质提高、建立推进学生就业的企业和高校联动机制、改变学生的就业观。

参 考 文 献

[1] 陆地.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2(2):133-134.

[2] 肖丽君,胡和平.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4-66.

推进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分析 篇4

法政学院09思政6班朱虹燕2009644640

材料:新华网北京2011年8月9日电(记者李菲、胡浩)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9日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非常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公共政策推进女大学生就业。

宋秀岩是在国务院新闻办9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述的。

宋秀岩指出,在整体就业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要保证女大学生拥有公平而充分的就业机会还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为了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开展了促进就业的各项活动,使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建立更加便捷、相互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在招生和教育全过程中加强指导,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就业能力。据介绍,2008年以来,教育部、人社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以及创业扶持行动,全国已经创建了女大学生的实践基地6000多个,帮助了一大批女大学生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创业就业。

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的财政政策,就是对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国家将提供5万-10万元的小额贷款,由国家贴息扶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目前全国已经贷出妇女创业就业的小额贷款260多亿元,国家和省两级财政已经贴息将近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妇女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

一、视角切入:公共政策分析如何可能

(一)从公共政策问题来看,所谓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及其发展的显性化态势,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大代表及妇女代表的普遍关注,社会问题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政策过程的始点。女大学生是中国女性中文化素质较高、专业技能突出的就业力量,如果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意味着高层次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问题向政府提出政策诉求,要求加以解决,成为公众议程,并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成为政策议程。

(二)从公共概念来看,公共物品是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一句话,女大学生就业本质上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供给公共

产品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职责。面对大群体女大学生就业,政府发挥其公共职能,对这问题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其具有公共性质而成为公共政策问题,而且女大学生就业利益问题是具有公共性、合理性、正当性和公平性的公共利益,公共权威要发挥其公共权力的作用。

(三)从公共政策的作用来看,材料显示国务院出台推进女大学生就业政策后,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了促进就业的各项活动,加强指导招生和教育,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引导政府落实促进就业,而且发挥了正向功能,符合目前女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发展。2008年以来,开展的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以及创业扶持行动,出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的财政政策,这体现了管制功能,是积极性管制,激励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著表现是就业性格歧视,这不仅仅是经济收入问题,还关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同时,当女大学生就业成为问题时,往往会伤害到她们的自尊,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尊严和自尊的实现应该优先于任何经济利益的考量,这实际上就是就业公平问题。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注意分配的公平。

(四)从公共政策的分类来看,国务院出台有效公共政策推进女大学生就业,这政策是与政府采取的行动有关,是直接给女大学生带来利益并分配相关收益和支付必要的成本的,属于实质性政策。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的财政政策看来,涉及了社会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的分配,属于在分配性政策。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对政府的行为起到管制的作用,属于管制性政策。贷款支持和担保是实质性的权利授予女大学生,属于物质性政策。女大学生是一大部分群体,就业公平本质上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可以看出是属于涉公政策。

(五)从政策理念来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就业难问题,更是性别平等就业问题。符合公共政策理念中公平至上、民主为用、底线公平和以人为本理论。就业利益要平衡,在就业问题上站在女大学生的角度思考,不偏不倚的立场,做到公平;女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她们的生活,是民生问题,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切实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二、政策归因:公共政策问题如何凸显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并呈现显性化的发展态势,无论是从就业的本质,还是性别平等的角度切入,都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效干预。表现两个政策方面的议题。一方面,它预示着当前事关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存在一定的缺位甚至缺失;另一方面,它也是出台和实施新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崭新契机。换言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是政策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一)政策变迁的影响

公共政策变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政策变迁的利益分配与调整,二是政策变迁的周期性变化。从新中国初期到现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包统揽的完全计划型政策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导型配置政策的逐步演变。

从政策变迁的利益配置维度而言,每一次政策变革都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都会带来各相关方的利益调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型就业基本是确保一种所谓的绝对平均主义,无疑也能够确保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机会。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用理性主义思维。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们在劳动就业市场遭到冷遇也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社会问题而出现。

从政策周期维度而言,基于公共问题的解决及公共目标的达成,公共政策必然会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也就是说,每项公共政策均有自身的变迁周期,即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环节。如果某一个政策环节出现失衡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了政策的某些周期型失衡。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用工单位也必须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使用男性劳动者相比,使用女性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成本明显偏高。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只有社会劳动才是唯一受市场承认的劳动。单个市场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必然导致一种非理性状态的出现,这实质上就表现为一种“市场失灵”,同时也为政府的调节与干预之手介入其中创造了空间。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新出现的一个社会公共问题。

三、路径思考:公共政策问题如何解决

(一)营造良好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环境

任何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一定的政策环境。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于环境,并从环境中传输到政治系统。与此同时,环境限制和制约决策者的行动。公共政策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的生态环境,即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等;工作环境则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具体制约因素与条件,是政策系统存续、运行的基础性环境。要解决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先进性别文化、促进女性就业的氛围,加大宣传女性就业的力度,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走出政治辩论的圆桌与学者的书斋,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性别歧视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入共政策议程创造舆论条件。

(二)构建完善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体系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且越来越严重,无疑与事关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存在缺失有关。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收益意识使得用人单位本能地排斥因承担生育、抚育主要责任以致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女性,从而使得为数众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遭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只有建立完善的女大学生就业制度,构建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才有利于规范用工市场的各种失范失序行为,明确各市场主体尤其是用人单位违反相应制度和政策法规所要承担的后果等,为女大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就业机会提供制度支持与政策法规保障。

(三)强化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良法美策贵在执行。作为政策过程的重要构成环节,政策执行是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实质形态的政策目标之关键所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凡是使政策目标不偏差、不走样、不背离的行为都是有效执行政策的行为。中国公共政策领域最大的问题不是政策缺乏,而是政策有效执行存在困难,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到预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为确保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法规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加强和完善执法与监督力度,采取科学的政策执行与监督措施,加大执行不力的惩处力度。

总之,我国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新出现的一个社会公共问题,作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必须对这一问题与困境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支持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对女大学生提供保护性就业,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女大学生主体的就业动力的发挥, 女大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 尽快适应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并迅速成长起来。

参考资料:

[1]王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

报,2011,34(1):71-73.[2]王敏.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

版),2011(01):53-55.[3] 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

报,2006(01):37-40.[4] 周晨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

推进大学生就业 篇5

一、“太阳石精神”全程培育学生就业观念养成

我校坐落在经济欠发达的辽西地区, 长期面向条件艰苦的地矿行业办学, 在61年的办学历程中, 孕育并形成了“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学校广大校友常年扎根基层, 面向实践, 在煤炭行业等生产实践一线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在60余年里我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煤炭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被誉为“煤炭系统的黄埔军校”。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坚持用“太阳石精神”育人, 从“大一”到“大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了以“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立足长远”为主要内容的就业艰苦观和发展观。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青春擦亮太阳石”主题教育活动, 让“太阳石精神”成为大学新生第一课。学校通过校友会、董事会等机构负责校友的联系工作, 常年跟踪搜集优秀校友尤其是青年校友的成长故事, 将这些校友成长故事编写成书免费发放到学生手中。通过“青春擦亮太阳石”主题团会、“面向未来职业、走进未来职场”系列报告会、座谈会、企业见习实践、大学生挂职锻炼等方式, 让学生自觉树立走向基层天地宽的就业理念。

二、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全程引导学生成才

我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办学方针, 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同时, 坚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 深入分析了我校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 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教育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提出了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新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了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方法及基本要求。通过三年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 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内新增本科专业及方向10个、高职专业11个。我校的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成为13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 也是辽宁省唯一的力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被评为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年来, 我校学生在全国及辽宁省举办的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中有80余项作品获奖, 学生发表论文300余篇, 发明专利167项。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工作,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技能, 对学生就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学分化全程助力学生成才

学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辅导, 为大一学生开设了“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 为大二、大三学生开设了“社交礼仪”、“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等选修课, 校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坚持为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和就业心理辅导。

2006年学校将22个素质拓展学分 (17个必修学分和5个选修学分) 作为综合教育部分嵌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学分考核实行“学分&成绩”的方式, 学分类别 (六类) 和活动体系与团中央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完全吻合。按照素质拓展学分化的要求, 学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科技学术等活动, 让第二课堂活动更加规范有序, 经过四年的优化和推进, 全校30000余名名本科生全部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研究课题“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化的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素质拓展学分中, 设置科技竞赛和科研训练必修学分5学分。学校实现每个学科一项竞赛, 每个专业规划一门第二课堂科研训练课程, 通过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 实现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叠加。由于这项工作的有效推动, 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 先后获得50个国家级项目共计50万元的资助。此外, 学校设置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必修学分4学分, 积极构建低年级侧重社会观察、高年级侧重专业实践的全员化、专业化的暑期社会实践网络, 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达95%以上。学校建立国家级就业见习基地38个, 校级实践见习基地150个。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帮助学生有尊严就业

青海:多渠道扎实推进就业 篇6

2016年, 青海省就业 (农民工) 工作领导小组将以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分类施策, 以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安置、就业脱贫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 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为实现“十三五”就业工作开好局。

今年, 青海省将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安置工作和认真组织实施“转移就业脱贫行动计划”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头戏”, 对调结构中的分流职工将按照企业内部挖潜、转岗就业创业、允许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兜底的“四个一批”方式, 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并抓紧研究制订安置工作方案。在转移就业脱贫方面, 将积极打造和培育劳务品牌, 加大对劳务经纪人的培养力度, 组织开展各类劳务对接活动。通过精准识别、信息对接、定向培训、劳务对接等措施帮助贫困人员通过就业脱贫。

同时, 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继续开展全省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落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税、金融、土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并加大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力度。加强职业培训, 对贫困地区劳动力, 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 对企业转岗分流人员实施转业转岗培训。并对一些失业集中、矛盾突出的群体、企业和地区以及用工大户主动提供专项服务。

推进大学生就业 篇7

关键词:勤工助学,贫困生,就业创业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贫困生作为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因此, 怎样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从根本上帮助他们顺利毕业, 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而高校勤工助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因其有偿性、实践性、教育性等特点, 不仅成为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在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就业环境因素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特别是在加人WTO后, 国际劳动力市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就业困难的总体趋势对国内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 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 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和难度, 致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市场中迷失了方向, 出现就业困难。

(二) 家庭经济条件受到限制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偏僻地区或者城镇下岗失业家庭或者单亲家庭, 经济条件相对困难。可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发展越来越深入, 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毕业生必然要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频繁参与各种跨地域甚至跨省市的招聘会。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实现, 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 往往无法获得与其他学生相等的机会。[1]

(三) 综合素质欠缺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因素,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入学时的知识面比如: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文体特长等方面比较薄弱, 加大了其与城镇学生学习水平的差距。在大学期间,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反而忽略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际交流等方面, 贫困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 不善言谈, 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由于综合能力的欠缺, 该群体学生往往容易表现出自卑、消极、悲观的心态, 这些都在就业创业时成为一道道门槛。

(四) 社会关系薄弱

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 不少家庭都为子女的就业寻求各种关系。而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既无法走这条道, 也没有这条道可走, 一般贫困生的父母社会地位都不高, 社会资本贫乏, 在就业环境不公正、不公平的情况下, 贫困生处于劣势、弱势地位, 因而就业越发困难。

二、勤工助学的就业创业推进功能

(一) 锤炼贫困生的思想素养, 强化自身修养

通过勤工助学, 大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苦、生活的艰辛, 学会勤俭生活、学会理解、懂得感恩。明白了独立自强的内涵, 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增强了自我约束和管理, 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锻炼品格毅力, 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 增强贫困生的专业技能, 提升竞争实力

勤工助学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引导学生不断合理地调整知识结构, 还能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同,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对知识结构的完善、知识领域的拓展、知识层次的升华和个人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锻炼个人意志,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勤工助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大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有着重要作用。贫困生在参与勤工助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 以及工作关系中的压力需要他们去处理和协调, 这对锻炼贫困生在工作中的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有促进作用。

(四) 为学业提供保障, 保证贫困生顺利就业

参与勤工助学可以缓解学生大学期间的经济困难,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 每月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加上国家奖助学金等各类形式的助学金, 经济困难学生每月能够有足够的生活费保障生活。这有助于学生减轻思想压力, 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是学生未来良好就业的基础。[2]

(五) 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 拓展自主创业能力

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到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经验, 积累开展社会活动的能力, 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价值。勤工助学能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劳动观念、团队观念等, 使大学生活过得紧张而充实。

(六) 增强做事的责任心, 培养贫困生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

勤工助学作为一种较规范的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同的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岗位的负责人会根据参与学生的工作表现, 对他们进行考核。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真正工作的感觉, 并在参与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 为学生日后适应就业岗位提供经验。

三、勤工助学推进贫困生就业创业功能的途径

(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

观念制约行动, 认识指导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是促进勤工助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前提和保证。高校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更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鼓励和组织在校大学生广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既能够使他们获得有效资助以顺利完成学业, 又可达到育人的目的。可以此为契机, 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其中, 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劳动观念、纪律性和责任感, 使他们通过勤工助学这门“课”的学习, 汲取在课堂上和书本中所得不到的营养, 并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增长才干, 陶冶情操,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 通过完善制度和创新管理, 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的发展

时至今日, 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合法权益还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客观上造成了校外勤工助学市场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和有力的处理和纠正。为有效保障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应政策, 对勤工助学的基本原则、行为规范、准入制度等予以全面规定, 为加强勤工助学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行为准绳, 也为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提供法律保障。其次, 高校要以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为指导,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建立规范有序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 以制度建设来保证勤工助学的规范运行和长远发展。

(三) 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 积极面向社会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首先, 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内“潜力”。校内后勤系统各单位尽量设置一些可由学生承担的勤工助学岗位。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其知识和技术的优势, 挖掘勤工助学岗位, 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 与校办产业相结合, 积极推进学生兼任科研工作助理、教学工作助理、学生工作助理等“智力型”岗位工作。其次, 高校要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密切合作。发挥好自身知识密集、科研能力、技术开发能力雄厚等优势, 找准学校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点, 按照双向受益原则, 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通过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推荐学生到企业参加勤工助学、邀请企业到校内设岗招聘等形式, 使双方关系不断加强, 促进共同发展。

(四) 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基地, 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高校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时, 要努力开拓以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勤工助学岗位, 如在学生生活园区内设立勤工助学生活服务中心等作为学生勤工助学的基地, 在学校资助中心的指导下, 由学生直接负责对这些设施进行经营、维护和管理。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基地, 整合校内的资源, 对学生开放, 鼓励贫困大学生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创业, 积极为学生创业提高条件。[3]这些岗位的设立不仅可以服务广大学生, 在校内为学生生活提供便利、满足学生们对各种文化知识及各种文化用品的需求, 还为贫困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今后踏上社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正确观念, 而且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培养外向型、复合型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难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其中就业创业能力的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困难, 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因此, 如何借助勤工助学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是实现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途径。各高校应积极地推进勤工助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勤工助学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雪峰.健全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强化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J].商业经济, 2011 (12) :78-80.

[2]王昕.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6) :114-116.

强化就业保障 推进“劳有所得” 篇8

一、以创造劳动者就业机会为方向,夯实经济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保障之源。转变发展方式,突出以人为本,不仅需要经济发展出成果,而且需要充分就业见效果。围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就业基础,健全服务网络,较好地实现了城乡统筹就业,全市城镇失业率连续保持3%以下。一是突出“第一方略”。积极推进特钢生产加工、车船制造及配套件、机械电子、建筑业等4个千亿元产业群建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和项目投入力度,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容量。仅去年引进的中海工业已有员工5000多人,项目全部投产后员工将达2万人。今年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可突破80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80家,建筑业产值300亿元,可新吸纳就业职工5000人以上。二是建设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可以让农民从分散经营、小农经济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同时一部分农民可以转换身份变成农业工人。围绕放大花木、蔬菜、特水特经3个20万亩的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大合作富民力度,每年新发展合作组织80个,已流转土地面积19万亩,每年吸纳劳动力4000人以上。仅我市吴桥镇就建成高效蔬菜大棚园区8000亩,常年吸纳劳动力900多人,人均月务工收入1000元左右。三是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吸纳劳动力有着周期长、容量大、拉动力强的特点,我市将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最具爆发力的增长点来抓,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型流通业和特色旅游业。目前,服务业共吸纳就业1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40%以上,年递增就业5000人以上。

二、以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为根本,加强技能培训

收入与技能往往成正比。为增加劳动者收入,我市持续开展了“百名农民上大学,千名农民出国门,万名农民进工厂,十万农民学技术,百万人民再教育”的大规模学习培训活动,着力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一是注重整合资源。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合并城区七所职业技术学校,成立江都市职教集团,强化优势专业,淘汰陈旧专业,设置对口专业,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同时联合各地成人学校、职业学校,把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职工教育、在职教育有机结合,建成了一批条件好、师资优、后劲足的骨干培训基地。三年来,累计培训就业、再就业人数1500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5万人。二是注重培训质量。加强校企合作,市内职业学校及镇成人校与诚德、亚威等骨干企业以冠名办班、共建学习培训基地等形式,联合办班,既推动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有效接轨,又为企业输送了实用人才:加强区域合作,以委培、代培等形式,与外省、外地区联合办学,去年共培训跨省外来人员1500人,今年秋季又将招生500人;加强国际合作,与印度国家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批全省紧缺的计算机软件人才。针对韩国劳动力紧缺的状况。开办韩语国际班,在校学生500人。三是注重培训扶持。在对下岗失业职工、农民进行免费培训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面对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创业培训的扶持政策。近五年来,市财政不断调整支出结构,逐年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投入,累计安排资金1400万元,其中安排就业再就业培训资金15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00万元。

三、以提高劳动者就业保障为关键,注重完善机制

实现充分就业,保障机制是关键。一是完善信息服务机制。去年初,我市将镇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先后投入70多万元,在全市13个镇全部建成了符合“三化”要求的人力资源市场,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截止目前为止,各镇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市场67期,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06本,转移培训100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成功介绍职业3000人。二是完善就业促进机制。进一步落实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重点扶持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至去年底,通过政府购岗、竞争上岗等。累计安排654名大龄下岗人员到公安、交通、城管等170多家事业单位就业。从2006年开始,通过建设平台、跟踪服务等途径,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去年我市有12家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充分就业社区”,名列扬州第一。三是完善就业帮扶机制。重点对城镇“零就业家庭”进行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做到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发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确保三个月内实现就业。对农村低保户,逐户建档,形成动态管理的大型数据库,从子女就学、全家就医、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予以帮扶,凡劳动年龄段的低保户基本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有岗上、有就业愿望的有事做。同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推行“1137”工程,即提供一次技能培训,采集一组有效岗位信息,《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达到培训人数的30%,70%以上的培训人员拿到专项技能证书,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四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深度挖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不断营造“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社会导向,广大群众不断转变择业观念,以创业带就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每年新增私营企业1800家,共吸纳从业人员24.5万人,每年新提供岗位万人以上。

四、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强化监督服务

新劳动法颁布后,我市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服务,在保证职工收入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的同时,努力使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获取与贡献相适应的劳动报酬。一是强化源头维权,通过送法到乡镇、送法到企业、送法到工地以及举办法律讲座、知识竞赛、广场宣传等活动。向广大业主和职工宣讲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双方的法律意识。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集体合同和工资协商制度。今年,全市已签订企业工资专项合同528份。覆盖职工84710人: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82份,覆盖企业533家,覆盖职工10767人。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市劳动保障、工会、企业家协会等单位每年均联合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对不签劳动合同、拖欠职工工资、不参加社会保险、非法中介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执法。去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416起,立案查处324件,其中拖欠工资192起,为1223名职工追讨工资249万元。三是提供法律援助,通过统筹安排、向上争取等形式。投入资金460万元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和市镇职工法律援助体系。去年市镇两级职工法律援助组织共接待职工来访220件次。参与劳动争议处理89起,涉及职12235人: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683次,法律援助36起,为职工挽回合法所得60多万元,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以就业为引领推进高教改革 篇9

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应用型人才与高端人才并行的高等教育培养时代。就业率,应当引领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师岗位设置及聘任资格要求、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重新定位普通高校的办学方向。

建立“精英加双元”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梯队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确保建设一批高等教育精英院校,同时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将绝大部分普通高校与所有高职院校设计成为同步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将大力发展的职业高中作为基础,使其与普通高中平等并行发展。

确定一批培养精英的高校。借鉴国家在航天、核能、体育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经验,集中国家财政力量建设一批精英高校或者是“打造国际一流大学”。首先,以竞争性方式选拔确立一部分最优秀的大学,培养科技精英,形成高等教育梯队的最高层。可沿用现有的以“985”34所大学为领军,以国家“211”112所大学为核心队伍,重新评估、整合,精心打造20所左右以“本硕博”连读的、培养具有世界领先创新能力人才的大学,在校大学生总量规模控制在10万人左右。同时,打造100所左右“本硕”连读的、培养具有国内一流创新能力人才的大学,在校大学生总量控制在50万―100万人左右。每年,这两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约30万人,仅占当年毕业生的5%左右。他们可满足国家创新重点工程及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科研机构人才需求。

引导绝大部分普通高校转为应用人才培养型。应在内逐步将一半以上普通高校的办学目标,转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层次人才为主。可创造性借鉴德、日、澳等国成功经验,将现有普通高校中的本科、专科教学转移为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横向连通的培养机制,在大三、大四专业学习阶段,可平行转向进行专业技能性学习。在校大学生总量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同时选拔培养应用型的“专业硕士”在校生100万人。

更加突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提升高职教育中本科学历的培养层次。要准确把握以动手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核心,摒弃“本科院校压缩饼干”式的`“专科”办学指导思想。同时,建立与普通高校横向连通的培养机制。整合高级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并在职业高中和技校层次大力培养初级技术工人的基础上,使其毕业生经技能选拔而非现行高考的方式,进入高等职业学院、高级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学习。

建立目标明确、方式灵活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要建立以国家政策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民资三个积极性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机制。分别从国家引领创新科技、企业人才需求和民营资本投资教育回报三个不同层面,鼓励三个投资主体选择对高校投资及对学生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进行资助。

建立以就业为主导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一是国家和省两级政府的人力资源部门定期发布就业需求《白皮书》,指导高校自主调整设置专业。二是建立灵活的专业教材调整机制,建立以教学需求为目标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鼓励在职专业教师积极跟进专业调整,树立终身学习的专业思想,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主动适应专业教学。三是打通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渠道,以实例教学、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训练为主要方式。

推进大学生就业 篇10

1 . 1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受我国运动员选拔、培养体制的影响,运动员一般较早离开家庭,脱离正规的国家教育体系,在集体中开始独立生活。加之我国竞技体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受锦标主义的影响,以运动成绩作为考核教练员、运动员的硬性指标,忽视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这就使得我国运动员群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首先,大运动量、高频次的训练和比赛占据了运动员绝大部分时间,使得运动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学习,这是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其次,很多在役运动员没有危机意识,忽视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很多为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而开设的文化课成为虚设。因此,退役运动员在文化素质上要远远低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当褪去运动员光环的这些年轻人在同高校毕业生群体竞争工作岗位时,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优势。如今,文化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主要障碍。

1 . 2 自身伤病的影响

由于运动员所从事领域的特殊性,身体伤病的几率要远远高出其他行业,这一情况在中国尤为突出。很多教练员不学习、不吸收先进的训练方式,奉“三从一大”训练理念为圭臬,忽视科学、野蛮训练,对运动员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此外,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潜能的开发已接近极致,各项比赛的难度不断攀升,运动员的风险系数也随之增长,伤害、伤残事故不断发生。中国竞技体育俨然已经成为重伤频繁出现的“高危行业”。当前,我国体育运动伤残风险呈现“两低一高”特征:即低伤残率、低死亡率、高重伤率。我国竞技运动员的重伤率为0.0389%,已经超过传统意义上的“高危行业”——采矿行业。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有专业运动员3万人,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480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伤害,每年有3、4个人会在运动场上猝死或完全失去生活能力。很多运动员退役后,伤病、伤残会直接增加他们就业、安置的难度。近年来,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常见报端,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曾经的辽宁举重运动员才力、辽宁足球队的曲圣卿、浙江女子体操运动员王燕、中国男排选手汤淼、女子举重运动员邹春兰等都是运动伤残事故导致退役后生活困窘的典型案例。此外,退役运动员伤病的医治也成为他们日后生活的重要负担,一些薪金较低的工作根本不能承受这些退役运动员的后续治疗费用,这一情况使得很多退役运动员就业岗位的可选择性大大降低。

1 . 3 缺乏退役后的生活规划

我国运动员在运动队的准军事管理体制下,社会经验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运动员在役期间,从生活、训练到比赛,一切的事情都是由专人或运动队负责,使他们缺失对未来社会预期的准备。加之我国运动员退役后就业,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这种保姆式的成长环境让很多运动员产生了“国家依赖症”,抱残守缺,没有危机意识,缺乏长远的退役规划。

2 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难之原因

2 . 1 观念误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我国“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思想指导下的三级训练体制的深入理解,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封闭式的训练体制提出了质疑。在这种高度封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运动员与社会严重脱节,社会适应能力远远低于同龄人的高校毕业生。正是运动员的这一封闭性,使得社会对他们缺乏足够的了解,进而形成了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错误印象。此外,随着近年来媒体频繁曝光一些运动员的负面新闻,这种负面的报道导致了外界对于运动员群体误解的加深,使得运动员退役后常常处于不利的就业环境中。

2 . 2 运动员退役后就业渠道少

受运动员自身条件的限制,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渠道较少,主要有以下2种途径:一是政策性安置。制定相关政策,帮助退役运动员走上工作岗位。2007年,国家出台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但这个政策经5年多的运转,并未给退役运动员带来多大的生活改观。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每年至少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其中40%左右退役即待业,得到“妥善安置”的只有区区千人左右,其他的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后,自谋职业。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干预色彩浓厚的就业安置方式远远不能满足退役运动员的岗位需求。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长时期以来,我国对于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处于空白,作为法律依据的现行《体育法》纲领性过强,没有对运动员伤残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保互助进行具体的立法保护。在运用行政力量强制安置方式惠泽面极小,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众多的退役运动员俨然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截至2012年,我国因各种原因退役的运动员已达30万人左右。我国国家六部委于2012年出台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将运动员保障纳入社会基本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和再就业难题,但距离真正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对策

3 . 1 加强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

文化素质偏低是运动员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在他们最容易获得知识的年龄,给予他们最基础、最全面的教育,鼓励和引导现役运动员进入学校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促进其退役后成功再就业。只有实现竞、教结合,才能为运动员的再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必须借鉴欧美体育发达国家运动员选拔、培养模式。各级运动队要加大从高校选拔优秀运动员的力度,让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运动员逐渐成为我国运动员群体的主力军。只有大学生运动员的数量达到较高的比例后,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整个运动员群体的文化素质,以及增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体育界长期以来忽视文化学习的风气。

3 . 2 发展体育产业, 创造就业岗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第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而其中体育经济已经成第三产业中的亮点,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年收益率不断增长,增长势头迅猛,是我国21世纪国家重点扶持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0.5%,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体育相关产业的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了创纪录的317.09万,成为吸纳退役运动员的最大领域。政府以及体育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破除“铁饭碗”、“吃皇粮”的陈腐就业观对运动员的束缚,鼓励退役运动员到体育产业中就业。因为运动员具有比同龄人更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这些都是退役动运动员得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的优秀品质,因此,国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有能力、有创业热情的退役运动员联合起来自主创业,给予这些人资金、政策上的倾斜、扶持。以李宁、邱钟惠、姚明为代表的一些退役运动员充分利用自己熟知体育领域的优势,发挥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在商海中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为无数运动员为之崇拜的对象。所以,在政策性安置已经不能够满足运动员就业的前提下,国家应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使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为退役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 结语

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是我国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到退役运动员的个人利益,同时也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稳定和繁荣。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运动员学习、就业观念的转变,同时也需要国家针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努力为退役运动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运动员自身的利益,也将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现状,分析阻碍他们成功再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的可行方法。

上一篇:班级管理的艺术与科学下一篇:柴油机的使用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