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类专业十篇

2024-07-05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1

1概念

通常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职教育理念下, 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 在特定时限内, 为学生达到职业人才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模式, 主要解决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1.2基本特征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多年来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结合畜牧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2.1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教育多样性的前提,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 面向社会, 不同动物养殖场、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规格、类型不一。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专业特点, 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 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1.2.2实践性。

畜牧业属于第一产业, 其生产性与技术性较强, 培养的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与行业联系密切, 加强与企业合作, 建立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 吸纳优质教学资源, 采用理实结合、工学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消化知识, 提升技能, 学会工作,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1.2.3基层性。

职业教育面向行业, 面向生产, 面向基层, 应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学生, 其工作地点和服务对象多数是远离城镇的养殖场和乡村养殖农户。

1.2.4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 明确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特点,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2.5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自觉承担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及时充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寻求适合畜牧兽医类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2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人才培养目标和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并符合其质量规格而建立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经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总结, 认为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应构建“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在2010年全国召开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四个合作’为主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 并经过探索实践而提出来的。这一模式从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也符合畜牧业生产实际以及学院的实际办学情况。经过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特征的人才培养途径。

2.1科学合理地调整设置专业专业

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 直接影响招生、培养、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 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畜牧兽医类专业的调整与设置应在市场调研基础上, 与行业专家一道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依据畜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行业技术领域内岗位群整合, 针对学校的办学条件, 改造调整畜牧兽医类专业, 注重专业口径与专业方向的设计,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方向, 形成以畜牧、水产、饲料、兽药、加工产业的生产实际为需要的专业结构体系, 既要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的迁移和工作方向的转移, 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性。专业方向使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 既可充分利用专业内部共享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等资源, 又有利于教学建设与规范管理, 同时也能满足就业岗位与市场变化的需要。

2.2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它包括知识、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目标, 可将其分解为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合理定位应趋向于地方化、行业化和基层化。应通过走访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 与从业人员座谈, 密切与企业的合作, 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分割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依据, 遵循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行业性和高技能性, 找准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在区域经济和畜牧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 使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得到全面发展, 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 适应畜牧业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应具有畜牧兽医类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 能胜任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2.3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决定专业的基本架构, 是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质性要素, 是体现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 课程体系设计应注重各课程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制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标准, 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让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贴近行业的实际需要, 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是畜牧兽医类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多样化的人才需要, 应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岗位转移与职业发展, 确定专业培养方向与专业技能, 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 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 搭建课程结构。按照就业岗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要求, 建立动物养殖、疾病诊治、技术营销、生产管理等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应按照职业活动的实践需求优化重组, 体现以职业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活动为纽带的特点, 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 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职业方向拓展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五部分。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专业课程应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 应将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采用模块化课程进行职业方向培养, 让学生在一年级挖掘出职业乐趣, 期待成为毕业生;二年级建立职业认同感, 渴望成为从业者;三年级形成职业归属感, 立志成为行业和企业接班人。

2.4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是知识与劳动的结合, 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

畜牧兽医类专业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阶段是与多家农牧企业组建了“订单培养班”, 实行订单培养, 该种形式针对性强, 用人企业到学校为学生作专题讲座与宣传, 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实训场所并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需拓展加深。二阶段是加强行业与企业的联系, 与企业共建教学科研与就业基地, 双方共同投入, 在校内和企业分别建校内外教学实训科研基地, 有效整合并共享校企双方的优质教学资源, 达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目的, 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三阶段选择重点发展且有一定合作基础的现代畜牧企业共建猪产业学院, 成立“专业学院理事会”, 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共同完成教育教学, 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共同考核评价学生,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此阶段进一步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实现了校企紧密合作, 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 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增强了办学活力。

3深化“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作为育人的主体, 彼此深度交融,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如何深化“校企合作, 双元互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应有的功能作用。首先应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与学校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 以调动企业与学校共育人才的热情与主动性,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确保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企业生产工作的进展与学校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不一致的情况下, 应处理好“产教结合”与“工学交替”中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转换关系, 保证工学结合、理实结合和产教结合的顺利实施, 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有效锻炼, 以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4小结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2

一、畜牧兽医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 国家的宏观政策与相关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 并在高校及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了大规模的试验, 建立了一些试点基地, 但尚未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在校企合作中, 政府主要在资助和评估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企业参与高校教育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习基地方面的优势和力量。应该明确,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行为, 所以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来调节、规范、指导和推动,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校企合作是院校提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同样需要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2. 校企双方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方式出现较晚, 之前的高校都是采用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 学校关起门来办学和做科研, 与生产企业结合不紧密, 所以, 无论是企业, 还是学校本身, 对“校企合作”的理论认识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够深入。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 大多数企业只是选择人才, 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 在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 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比如养殖类企业在市场景气的时候, 需要也乐意接受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去场里实习;但是当市场不景气, 如2008年养猪行业处于低谷时候, 很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 大幅度裁员, 减少养殖规模, 不愿意接受大学生进企业实习;在学校方面, 校企合作的运行制度也不够成熟和完善, 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 显得无能为力;同时, 学校行政人员考虑到学生外出实习的安全问题, 也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这都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此外, 校企合作上普遍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 深度不够, 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 高校虽然具有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条件, 但因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而缺乏积极性, 教师与企业间主动联系较少。

3. 校企合作的运行缺乏全面均衡调控。

当前, 在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 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 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应当指出, 企业参与高校教育, 单靠学校主动出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 只是碍于面子, 或在科研及生产问题解决上有求于学校, 且仅仅停留在设立奖学金、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等的合作, 并没有和学校有深入的结合, 而对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很少提出改进要求。畜牧兽医类学校校企合作上很多处于摸索过程, 缺乏整体推进, 缺乏全面考虑、均衡统筹运作, 并没有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4. 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单一, 企业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运行的模式单一, 大都限于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很少切实考虑到企业的需求, 而造成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畜牧兽医院校学生教育中, 涉及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三种形式。在认识性实习中, 只是对企业发展和设备等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如在讲授“饲料生产学”课程的时候, 带领学生去相关饲料生产企业参观。在生产实习中, 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以验证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书本知识为主, 以专业实习为辅, 学生大多数时候跟在生产人员后面进行观察, 实习时间较短。由于学生此时尚未完全掌握本专业的必备知识, 所以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实际的具体生产工作, 仍属于受教育层次。河南省畜牧兽医类院校在大三下学期会安排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到养殖场、饲料或兽药企业进行1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顶岗工作实践需要学生从事实际工作, 要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用人单位实际岗位的工作。河南省畜牧兽医类院校一般安排学生大四下半学期从事顶岗工作实践, 此阶段的企业可以由学校负责联系, 也可以在学校指导下, 学生自主选择。由于此时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该专业的必备知识, 一些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毕业会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二、建议

1.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和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高校建设产学研基地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公共管理优势, 统筹规划当地的校企合作, 建立健全省、市、县自下而上的各级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由劳动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人事、国资等部门, 以及工会、共青团等团体组成, 同时吸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优秀技能人才代表和职业院校代表, 分布在各级政府、学校和企业。政府建立的委员会, 统筹当地职业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 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 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

当然, 校企合作政府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成本和资金保证, 所以也需建立公共财政对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投入机制, 保障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应建立导向性和调节性的投入机制, 或者设立校企合作政府补助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综合运用导向资金, 促进校企合作快速发展。例如, 对实施校企合作的养殖企业, 经过对合作效果评估, 达到标准的, 给予贷款扶持、税收减免或财政资金补贴。

2. 开设新专业方向, 制订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 畜牧兽医类教育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等。所以, 只有适应高校教育发展要求, 结合企业的需求, 制订合理可行的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方案, 才可保障校企合作的良性、健康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理论教学环节应突出系统性, 实践教学环节应突出实用性。所谓系统性是指除了要综合考虑畜牧兽医专业学习的必要基本理论课程外, 还要加大一些生产上需要的知识训练, 通过与企业进行沟通, 多教企业急需的技能、技术。如考虑到畜牧兽医类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将从事宠物疾病诊治、饲料和兽药的营销工作, 在动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宠物疾病治疗研究方向, 加开了“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等课程。所谓实用性就是除学习必要的理论课程外, 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优势, 对学生进行一次较综合的强化训练, 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让学生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 自主选择实习企业和基地。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不是应付实践教学环节, 一方面在学生以后自主择业时, 由于有此方面企业的实习经历, 可以更好适应岗位角色。

3. 加强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激励机制。

在畜牧兽医类院校校企合作中, 部分企业常常不积极, 被动应付, 造成该局面的真正原因是建立企业与高校畜牧兽医类专业教育间的联系时, 缺乏对企业切实需要的研究。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 主要基于市场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 单靠政府和高校作为外在力量, 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激发企业内在原动力, 促进企业自主地参与高校教育, 才能保证企业在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教育中参与的持续性。因此, 动力机制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需要。

畜牧兽医类院校应切实了解企业的具体需要, 科学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职业教育需求, 研究并解决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寻求企业的利益切入点。此举并非单一迎合其短期利益的需要, 要充分考虑企业长期经济利益的需要, 达到双赢。积极开发合作项目, 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管理技能等更多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要、极富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 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保障, 更充分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 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建立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 为区域内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三、结论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3

一、中职畜牧兽医类专业遇冷的原因

1. 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靠农业起家,绝大多数人口还是农业人口,即便是从事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人员也有相当大部分从事过农业生产,过去刀耕火种的生产经历已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烙印:从事农业生产是相当辛苦的事,做农民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也是一个落后的群体,很多家长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就是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发展才有出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量的学生选择了便于在城市就业的专业,如机械自动化、幼师、计算机等专业,制约了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发展。

2. 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落后,工作条件差,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矛盾。我国的畜牧业相对落后,大多畜牧企业规模比较小,生产条件差,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自动化设备,完全靠人工喂料、清理粪便进行饲养管理,这就造成养殖场工作的脏、累,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生惯养,本身就缺乏那种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遇到这样的工作唯恐避之不及,那里有什么热情。

3. 养殖场用人观念传统,薪资水平低。由于多数养殖场管理经验缺乏,条件差,又不愿意花高价招聘有技术的饲养员,造成具备较强技能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不愿意到养殖场工作,致使养殖场只能低价雇佣一些年老体弱的人从事生产活动,久而久之形成养殖企业劳工素质差、工资水平低的普遍现象,长期无法打破,同时限制了新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加入。

4. 校方不重视,开设专业不积极。这主要体现在近几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外语、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大量的学生更喜欢选择这些热门、容易就业的专业,适合城市发展的专业,而校方则喜欢投其所好,把大量精力放在这些专业科目的发展建设上,挤占了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资源和精力。

以上4个原因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就造成畜牧兽医专业无生源或生源不足而无法开班的情况,进而限制了专业的发展。但是这恰恰表明畜牧兽医专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畜牧兽医类专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畜产品的生产,这是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钢性”需求。

其次,我国的养殖业管理水平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化方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到养殖管理中,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些养殖企业即将向我们职业学校发出人才订单。

第三,迫切需要解决低薪低能的员工与提高养殖水平的矛盾,养殖场由于饲养员水平低而造成生产成绩低下的情况已经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雇佣有技术、劳动能力强的员工,才能使生产成绩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由于过去对畜牧人才的不重视,造成我国各层次畜牧人才都十分匮乏,呈现断档的形式,随着养殖场员工的更新换代,畜牧人才的缺口将逐步显现。

三、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教学研究

面对即将到来的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培养需要,作为一线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 理论教学方面,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设定教学的内容的层次。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基本上就是高等教育的精简版,有的没有专门的教材,甚至直接使用高等教育的教材,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超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更倾向于饲养管理的执行环境,而放松深层次理论的学习。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我们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弱,就不能像对待高等职业教育那样,要求他们掌握那些比较高深的原理,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多的是让他们领会生产的操作过程,只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能达到怎样的生产效果。以母猪的背膘厚度生产性能和使用年限的关系为例,中等职业教育中我们只需要要求学生知道母猪的背膘厚度会影响其生产性能和使用年限,如何用设备测量背膘厚度,具体的标准和数据去哪里查找就可以了,而不要求他们掌握为什么最适合的背膘厚度是这个数值。

2. 校企对接,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提高技能,便于就业。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所学专业的劳动,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的职业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理论讲解的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必须让学生深入到养殖企业中去,亲眼去看,亲手去摸,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刻进脑袋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实践后,学生还会发现哪些东西书本上没有,哪些东西与书本上讲的有差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我们的学校必须与养殖企业搞好对接,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深刻地体会劳动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学生的就业,学生在养殖企业中实习,企业在题供实习机会的同时,也会感受都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从而积极地招聘有技能的员工。

3.根据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对教授的内容进行及时补充。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引进养殖企业,如自动降温设备、自动消毒设备、自动喂料设备、自动清粪设备等等,我们要根据掌握的最新情况对知识进行更新,教授学生最新的设备功能和使用方法,这样习得的知识才具有及时性和先进性。

将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列入学习内容。最近几年国家由于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颁发了多部关于养殖业的法律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过去我们只重视养殖技能的教学,而这些法律法规也与养殖业的生产息息相关,只有懂法才能不违法,才算是合格的畜牧业人才。

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标准列入教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尤其是畜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的养殖企业也在生产达到国家标准的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畜产品,这就对我们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饲养管理水平,还要懂得更高级别的畜产品生产流程,懂得在生产过程中哪些饲料和药物不可以使用,哪些是可以使用的。

综上所述,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相关专业有着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人才需求的逐渐旺盛会改变养殖企业的用人环境和薪资水平,也会逐渐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最终会促进专业的发展。作为畜牧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案,达到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畜牧兽医类专业课部分 篇4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养殖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包括畜禽解剖生理、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育、畜禽生产、畜禽疾病防治五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分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两项,其中理论考试采用书面闭卷测试的形式,技能测试采用按本专业规定测试内容的实际操作水平打分测试的形式。

二、书面考试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畜禽解剖生理约占20%,畜禽营养与饲料约占15%,畜禽繁育约占15%,畜禽生产约占20%,畜禽疾病防治约占30%。

(二)试卷题型和比例

名词解释约占10%;填空约占15%;判断约占20%;选择题约占25%;简答题约占20%;论述题约占10%。

(三)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三、书面考试内容和要求

畜禽解剖生理

(一)绪论

1.掌握解剖生理的概念;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熟悉三种基本切面。

(二)细胞与基本组织

1.掌握细胞的结构和机能,结缔组织的种类及功能,上皮组织的种类,肌肉组织的种类及特点;熟悉神经原的形态结构、种类及功能,神经纤维的种类及功能。

2.熟悉细胞的生命活动。

(三)运动系统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类型、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骨连结的分类;前肢骨、后肢骨的构成及其连结;椎骨的构造、躯干骨的构成;关节的构造、类型;肌肉的形态、起止点;四层腹壁肌的名称。

2.熟悉肌肉的生理特征;骨骼的作用;各胸壁肌的作用。

3.了解肌肉的疲劳和延缓疲劳的措施。

(四)被皮系统

1.掌握换毛的概念及方式。

2.熟悉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汗腺、皮脂腺的作用。

(五)消化系统

1.掌握消化器官的组成,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纵隔、胸、腹膜腔的概念,牙齿的分类、形态、构造,齿式,唾液腺的种类,单室胃及各复胃的形态、位置及粘膜特点,食管沟概念,马、牛、猪肝的分叶,有无胆囊;掌握肝的功能,消化、吸收、酶、反刍的概念,小肠组织结构,大肠形态,粪便的成分。

2.熟悉咽、胃的机能,滤过作用、扩散作用、渗透作用的决定因素,瘤胃内适宜微生物生存的条件及瘤胃的微生物消化,单胃胃液的消化,小肠内消化,营养物质吸收方式、途径。

3.了解瓣胃穿刺或注射的部位。

(六)呼吸系统

1.掌握呼吸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鼻腔、喉软骨的形态、组织结构;肺的位置;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肺的总容量,气血屏障。

2.熟悉呼吸、肺呼吸、组织呼吸;呼吸运动的概念及其机理、呼吸方式;胸内压的概念及其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七)泌尿系统

1.掌握泌尿器官构成,肾的位置结构,各种家畜肾的类型,尿的理化特性。

2.熟悉肾的组织结构、肾单位、集合管的结构,尿的生成过程,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八)生殖系统

1.掌握雄、雌畜生殖系统的结构组成,雌性生殖器官、卵巢的组织结构、位置,各家畜子宫的形态、子宫的结构、类型。

2.熟悉雄、雌性生殖器官各器官的机能。

3.了解分娩过程。

(九)循环系统

1.掌握红细胞的形态、生成部位,白细胞的分类,血液总量、血液的理化特性,心脏的位置、形态、构造,血管的分类,心脏的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心音、心跳频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血压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体液中影响血管运动的化学物质,脉搏的概念及摸脉部位。

2.熟悉循环系统的机能,血液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机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及过程,延缓和促进血液凝固的过程,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心脏活动的调节,血液在血管中运行的特点,淋巴液的形成,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脾的机能。

3.了解血压测定,心音听诊。

(十)新陈代谢与体温调节

1.掌握新陈代谢定义,血糖来源、体脂的主要来源,散热方式。

2.熟悉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调节过程,肝的解毒功能。

3.了解各种家畜正常体温。

(十一)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掌握脊髓大脑的形态及构造,内脏神经、植物性神经的概念,躯体运动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影响条件反射建立的因素,眼球的构造。

2.熟悉反射弧、神经纤维的机能,中枢神经各部的功能。

3.了解条件反射的意义。

(十二)内分泌系统

1.掌握内分泌腺及激素的概念,生长素、抗利尿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功能)。

2.熟悉激素作用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

(十三)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1.掌握家禽骨骼的类型、结构特征、四类发达的肌肉,皮肤衍生物,腺胃、肌胃的形态、位置,大肠的构成,母禽生殖系统的构成,家禽淋巴器官。

2.熟悉气囊的作用,家禽血液与家畜血液的不同。

3.了解肌胃内砂砾的消化作用。

畜禽营养与饲料

(一)饲料营养物质的功用

1.掌握饲料、营养物质、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的概念。

2.熟悉饲料能量的转化,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功用、缺乏症。

3.了解尿素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反刍动物利用尿素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饲料

1.掌握青贮饲料的概念,对青贮有益的微生物,青干草的种类,影响青干草品质的因素,籽实饲料,工业副产品饲料,微生物饲料,矿物质饲料,饲料添加剂。

2.熟悉饲料的分类方法,青饲料的营养特点,饲料青贮的意义。

3.了解青贮饲料的调制过程,常规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稿秕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

(三)畜禽营养需要

1.掌握维持的基本概念,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2.熟悉维持营养需要,生长营养需要,繁殖营养需要,泌乳营养需要,产肉营养需要,产蛋营养需要以及产毛营养需要特点。

(四)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1.掌握饲养标准、日粮、饲粮的概念,全价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的定义。

2.熟悉日粮配合的原则,熟悉配合饲料的优点。

3.了解饲料配合技术。

畜禽繁育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1.掌握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化学组成,遗传物质应具备条件。

2.熟悉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分裂过程、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性别的决定。

(二)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及其了解

1.掌握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定律、伴性遗传规律的要点。

2.熟悉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种类、染色体数目、结构的变化。

(三)数量性状的遗传

1.掌握遗传力的概念应用,表型值、基因型的部分。

2.熟悉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

(四)本品种选育

1.掌握群体、品种概念,本品种选育的概念。

2.熟悉品种具备的条件、分类。地方品种、外来品种的特点。

(五)品系繁育

1.掌握品系的概念、作用、类别。

2.熟悉建立品系的方法。

(六)畜禽的选种

1.掌握体质外貌鉴定概念。

2.熟悉生产力鉴定种类原则,影响选种效果的因素。

3.了解表型、生长发育鉴定,体尺、体重、系谱鉴定,选种的方法。

(七)畜禽的选配

1.掌握近交的概念。

2.熟悉选配的作用,近交的遗传效应,近交衰退的防止。

3.了解选配的方法。

(八)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

1.掌握杂交的概念,杂交繁育体系。

2.熟悉级进杂交、引入杂交的目的。

3.了解杂交的方法,级进杂交、引入杂交的方法,杂交育种的步骤,配合力的测定。

(九)家畜的生殖生理

1.掌握公、母畜的生殖器官的组成,各种家畜子宫的形状,精液的组成。

2.熟悉精子的发生,精清的作用,卵子的发生与构造。

(十)生殖激素

1.掌握生殖激素的特点、分类,GnRH、FSH、LH、PMSG、HCG、PG的名称、来源、功能。

2.熟悉生殖激素的作用。

(十一)母畜的发情

1.掌握发情周期,异常发情种类,排卵类型。

2.熟悉诱发发情,超数排卵,同期发情。

3.了解发情鉴定。

(十二)人工授精及冷冻精液

1.掌握精子的有害、安全温区。

2.熟悉甘油、卵黄对精液的保护作用。

3.应用精液的稀释、保存,配种方法、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查。

(十三)受精、妊娠、分娩

1.掌握受精,妊娠,各种动物附植时间、妊娠期。

2.熟悉受精过程。

3.了解妊娠诊断,胎胞与膀胱的区别,分娩过程。

(十四)蛋的构造与形成1.掌握蛋的构造,蛋的形成过程。

2.熟悉母禽的生殖生理。

畜禽生产

(一)养猪

1.掌握猪的经济类型,猪的主要品种;猪的生物学特性,阶段肥育的划分。

2.熟悉饲养管理原则、分群原则,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解僵原则,后备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肉猪体躯各组织生长发育的顺序。

3.了解泌乳母猪及种公猪的管理技术,妊娠母猪的两个关键时期、饲养方式及管理技术,仔猪的防冻防压措施,提高商品肉猪瘦肉率的措施。

(二)养鸡

1.掌握鸡的标准品种,鸡的生物学特性,孵化条件。

2.熟悉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肉鸡的饲养管理原则要点。

3.了解鸡的繁殖技术,种蛋选择,孵化方法,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三)养羊

掌握羊的类型与品种,羊的初配年龄与繁殖年限。

(四)养牛

1.掌握黄牛的品种,黑白花奶牛的外貌特征,牛的初配年龄、适宜配种时间。

2.熟悉种公牛、犊牛、奶牛、肉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3.了解母牛预产期的推算。

畜禽疾病防治

(一)病理基础

1.掌握出血、血液循环障碍、瘀血、变性、疾病、败血症、贫血的概念。

2.熟悉疾病发生的内外因,五类渗出性炎症,炎症的病理变化;掌握炎症的局部症状,热型,发热对机体的意义,发热的过程,瘀血的病理变化,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3.了解尸体变化及剖检记录,病料的采取和送检。

(二)兽医常用药物

1.掌握制剂、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药物、耐药性、处方、抗生素、抗菌谱的概念,苦味健胃药的给药时间。

2.熟悉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贮存条件,硫酸镁的作用,磺胺药的作用与特点,人工盐的成分,液体剂型的分类,扑热息痛的作用,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的类型,抗生素抗菌作用原理,阿托品的用途。

3.了解处方的格式与内容,使用青霉素注意的事项,使用水合氯醛的注意事项,氰化物中毒的解毒,有机磷中毒的解毒。

(三)兽医诊疗技术

1.掌握基本检查包括的内容,问诊的主要内容,临床检查的步骤,一般检查,容态检查的主要 内容,强迫运动、瘫痪的概念。

2.熟悉病理状态下的排尿动作,家畜营养状况的判定,肺的听诊音,心音的病理变化,淋巴结的病理变化。

3.了解仔猪的提耳保定法,眼结膜检查,呼吸运动的检查,问诊、听诊、视诊的方法,皮肤检查,体温测试,瘤胃检查,瓣胃检查,尿液检查,常用的治疗技术,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瘤胃穿刺法,瓣胃穿刺法,洗胃法。

(四)畜禽传染病

1.掌握微生物、传染、传染病、细菌的结构,荚膜、芽孢、抗体、特异性免疫、变态反应,传染病的四个阶段,免疫机能包括的内容,口蹄疫的特点,结核病的特征,禽霍乱、猪肺疫、破伤风、仔猪副伤寒病的病原。

2.熟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防疫的基本环节,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破伤风的特征及治疗原则。

3.了解发生疫情时的扑疫措施,炭疽的特征及扑灭措施,猪瘟的特征及早有诊断意义的剖检变化。

(五)畜禽寄生虫病

1.掌握畜禽寄生虫基本知识,保虫宿主、补充宿主、中间宿主、带虫宿主、终末宿主的概念。

2.熟悉寄生虫病的免疫,寄生及寄生虫感染宿主的主要途径,常见寄生虫病。

3.了解猪囊尾蚴病、血吸虫病、旋毛虫的发育史及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六)畜禽普通病

1.掌握食道梗塞,创伤性网胃炎,大叶性肺炎,感冒,心脏衰弱,骨软症,佝偻症,新生仔畜窒息,胎衣不下。

2.熟悉中毒病畜的治疗原则,贫血的共同特征,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卡他性胃肠炎的治疗原则,缝合,组织分离的原则。

3.了解畜禽中毒的一般诊断方法,炎症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

四、技能测试

畜禽解剖生理

(一)从家畜骨骼中(颈椎、胸椎、腰椎)指认出寰椎、任一胸椎,任一腰椎。

(二)从家畜髋骨中分别说出组成髋骨的各骨名称、位置。

(三)复胃模型指出各胃的名称及位置(瘤胃、网胃、瓣胃、皱胃)。

(四)在马的大结肠标本上指出马大结肠的四段三曲。

(五)猪的肝脏,说明猪的肝脏分叶情况。

(六)在猪心脏标本或模型上指出心脏各腔室的名称及各主血管的名称。

(七)在鸡的消化道标本上,指出喙、口腔、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

(八)在鸡骨骼标本上,指出乌喙骨、肩胛骨和锁骨。

(九)在猪的肺脏或模型上指出肋面、底面和纵隔面。

(十)在猪的肺脏或模型上指明肺分叶情况。

(十一)说出牛肾的位置。

(十二)在鸡血涂片上或图片上识别五种白细胞。

畜禽疾病防治

(一)显微镜的使用。

(二)显微镜油镜用毕后的处置。

(三)金属注射器的部件名称及拆装。

(四)玻璃注射器的消毒方法

(五)鸡的颈部皮下注射。

(六)鸡的免疫接种滴鼻。

(七)鸡的免疫接种点眼。

(八)鸡的皮肤刺种法。

(九)鸡的肌肉注射法。

(十)识别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并说出其用途。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止血钳、持针钳、缝合针、牵开器、巾钳、肠钳、舌钳、缝线。

(十一)执镊方法。

(十二)执手术剪的方法。

(十三)四种常用的执刀方法。

(十四)单手打结法。

(十五)常用消毒药配制用95%配置成70%酒精若干毫升(教师指定)。

(十六)常用疫苗的认识及保存方法。

(十七)在动物肢体或模型上打环形绷带。

(十八)在动物腕关节或模型上打一交叉绷带,并说出其用途。

(十九)在动物肢体或模型上打一螺旋绷带,并说出其用途。

畜禽生产

(一)几种常见猪的品种识别并说出其突出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

(二)仔猪的耳号编制。

(三)掌握测量蛋形指数的方法。

(四)畸形蛋的识别双黄蛋、无黄蛋、软壳蛋、沙皮蛋。并说出任意两种畸形蛋形成的原因。

畜禽营养与饲料

(一)识别豆粕、菜籽粕、棉粕、花生粕,并说出其营养特点。

(二)识别鱼粉、血粉,并说出其营养特点。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5

一、加强专业引导, 让学生看到美好的前景, 点燃希望

(一)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紧缺, 就业前景好。

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 主要看一日三餐中肉、蛋、奶的比例, 要想碗中肉、蛋、奶的含量高, 必须要靠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发展得好坏, 主要靠畜牧兽医技术人才。我国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是广大农村及养殖大户缺乏畜牧兽医中、初级人才, 尤其是今年肉、蛋、奶的价格创了历史新高, 农民朋友和养殖专业户想扩大养殖规模, 但由于请不到技术人员, 大多是望洋兴叹。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2006年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78.38%, 比排位第二的管理学类高出20个百分点, 遥遥领先。据调查, 基层兽防站的职工, 70%以上都没有接受过“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历教育, 更不用说畜牧兽医专业高职人才, 农村乡镇每村要想找一名懂一点畜牧兽医技术的防疫员就很困难。专家论断,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 农学专业人才, 尤其是畜牧兽医技术人才是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因此, 就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

(二)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大有作为, 致富路子长。

人们一致认为:风险最大、回报最高的是“炒股”, 其次就是搞养殖。但养殖的风险可以通过畜牧兽医技术使之降到最低限度。近几年通过养殖发家致富、甚至成为大款的大有人在。就拿开县来说, 钱江养殖场, 一家私人养殖企业, 每年出栏万头生猪, 仅国家的扶持资金就是好几百万元, 养猪利润达千万元。帅丰兔业, 一个两人合资的养兔专业大户, 年养种兔五千只, 国家每年资助好几十万元, 创利上百万元。据不完全统计, 年养两头母猪或二十头育肥猪, 年纯收入可达两万元以上, 比外出务工强得多。一些悟性高的人, 已经初尝了搞养殖的甜头, 天天关注中央七台的农村致富经栏目, 不仅自己努力钻研畜牧兽医技术, 还把自己的子女“悄悄”送到职业学校就读畜牧兽医专业, 为他们将来发展养殖规模作好技术准备。

3、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优惠政策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畜牧业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农村畜牧业发展机遇空前, 潜力巨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 鼓励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如此, 全国许多地方, 在国家优惠和扶持政策基础上, 利用地方财政又给以大力扶持。比如:我县对新发展洋二杂仔母猪100头以上的饲养场每头补助100元, 新发展“洋三元”商品仔猪500头以上的饲养场每头补助50元, 对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每头给予10元的奖励;凡新建、改建标准化圈舍达500平方米以上的, 按银行贷款利率给予1年以上的贴息。

只要让学生明白了以上的道理, 看到了畜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畜牧兽医专业良好的就业优势, 领悟到国家优惠政策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他们就读畜牧兽医专业的愿望自然就会强烈起来。

二、加强教学示范,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体验成功

首先, 专业教师要上好每一堂专业课。面对逐年递减的畜牧兽医专业学生, 作为专业教师不应泄气, 要认真上好每一堂专业课, 课前备课要透彻, 要考虑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让你的每一堂专业课都有3~5个兴奋点, 力争达到下课铃响后, 学生不愿下课, 不愿离去, 绝不能照本宣科, 光顾纸上谈兵, 避免因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厌学, 从而影响专业思想的巩固。

其次, 专业教师要极力抓好学生专业实践。专业教师仅仅上好专业“校内”课还远远不够, 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切实的实践操作中体会方法、熟练技能、体验成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学校开设畜牧兽医服务部, 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学生轮流实习;第二、利用寒暑假, 把学生分组轮流派到不同规模养殖场,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践;第三、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动物阉割等技术, 专业教师可以到学生家中指导实践。

再次, 专业教师应做好专业示范。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 可以搞一些示范性项目, 例如:专业教师可以为当地养殖大户解决其他人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 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 让学生看到专业教师受人称赞和尊重;专业教师还可以开兽药饲料批发部, 办规模养殖场等, 为自己创收, 让学生看到专业教师利用专业技术挣钱的本领。只有教师在专业里有作为, 给他们以榜样的力量, 这样才能增强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重视学生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自主创业, 享受成就

学生读书的直接目的就是能就业或创业, 因此专业教师应义不容辞参与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帮助之中。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加强就业观和创业观的教育外, 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就业或创业:第一、多和相关企业联络沟通, 多渠道向他们发布技能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信息, 吸引相关企业或公司到校招聘;第二、选择条件好的企业长期合作, 实施毕业前到该企业顶岗实习3~6个月的制度, 学校派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一道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顶岗实习后学生再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第三、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创业。专业教师可以鼓励、帮助学生在城镇搞批发兽药和饲料门市, 在集镇上开办畜牧兽医服务部, 在家搞小型养殖等。视其情况专业教师前三个月还可以坐镇指导, 直到能独挡一面为止,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自信心和动力, 让他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有成就感。

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就业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命运, 当然也直接影响学校专业的招生, 所以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和毕业后都能得到不断的就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 增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在他们不断尝到成功感甚至是成就感之后, 他们热爱专业的情感才会持久, 他们在专业道路上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奔向致富的大门。在这种逐步培养产生了一定的畜牧兽医专业就业能手和创业成功者的前提下, 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就会重现希望。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6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培养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是针对畜禽业培养专业人才的, 提高学生畜牧兽医专业技能, 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 这不仅是中职教育的宗旨, 也是中职学生的愿望。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 这是中职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时间不长, 学校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实践机会不够, 加上学生普遍缺少学习主动性, 培养其专业职业能力面临诸多困难。

1. 学生基础较差, 吃苦精神匮乏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习成绩较差的, 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 这个群体的学生不仅学力较差, 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遵守纪律情况也不好, 特别是对畜牧兽医专业缺乏正确认识, 这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学习热情学习动力逐渐减退, 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难尽人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难以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

2. 缺乏职业认识, 专业水平较低

中职学生普遍对职业的内涵认识不足, 不能正确面对现实, 导致学习方向迷失。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要求很高, 要想切实地提高, 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学生理论学习不扎实, 实训课和生产实习欠缺, 专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即使具备一些专业知识, 也是课堂书本学习的结果, 没有什么实用性。

3. 教学体系缺陷, 培养目标不明

中职学校教学体系存在一些欠缺, 传统教学的习惯影响难以消除, 教师只注重课堂讲授。由于市场需要, 现在很多学校都加大实践技能的培训力度, 但由于缺少明确的实践教学界定, 理论基础、技术结构、归属性质等因素与教学理论的衔接, 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情况, 不能统一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的技术标准难以规范, 培养目标不明。

4. 教学条件有限, 实践教学不够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更需要有过硬的实践历练。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走上社会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有用之才, 就需要加大实训实践的力度。但很多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实训耗材达不到实际需要。实训经费投入不足, 大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如果社会实践渠道不畅通, 实践资源匮乏, 学生获得的实践机会就大大减少。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理论就变成空谈, 特别是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 如果没有实践做保障, 培养专业职业能力就是纸上谈兵。

二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强化措施

中职教育是培育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 也是学生学习专业技术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 加强教育管理, 提高对专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强化学生实践技术能力, 对中职教育和学生都是双赢的结果。像畜牧兽医这样的专业, 社会需求迫切, 就业前景广阔。因此, 教师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 进行实训管理。学生则需要提高对专业的认知, 端正学习态度, 积极参与实训实践, 提升综合能力, 为顺利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1.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职业认识

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 中职教育教学也面临不断更新和改变。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首先要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 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把培养人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学生基础差素质低, 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能因为学生不愿意学习就对其放松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未来技术工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 不能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还是“半成品”。学生思想活跃, 教学管理也存在许多困难。但教育不能缺失, 要从最简单的生活小事做起, 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学生成才必先成人, 这也是社会教育的最起码要求。例如在学习“动物微生物”内容时, 可以结合具体生产案例, 明确饲养家禽家畜做好病毒预防的重要性, 掌握相关技术要领, 对指导畜牧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还可以结合一些不良案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们对“瘦肉精”“毒奶粉”都有耳闻, 针对案例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明确畜牧养殖行业的社会责任, 这也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触动。

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方向当然是畜牧养殖行业。只有真正把学生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 发掘学生潜力, 启动学生思维。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教学效果。

2. 完善教学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体系不是教师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中职学校甚至相关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统一行动。作为教师, 能够做的当然是教学计划的建立, 教学方式的选择, 以及教学过程的掌控。传统教学注重的课堂知识讲解, “一言堂”现象比较普遍, 应试思想占据课堂大部分份额。因此, 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注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相关理论时, 教师要注意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及时调整课堂学习气氛, 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留给学生足够自我学习空间和时间。

教师要注意做好教学辅导,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研究, 并及时给予反馈。教师身份的转变, 必定促进师生关系向更和谐方向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 接受外界信息敏感, 喜欢追逐新潮。教师要针对学生思想现实, 调整教学方式, 就可以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关,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成为可能。

例如学习“病毒”一节时, 笔者不再照本宣科地讲解相关知识和理论, 而是将问题交给学生:我老家养猪, 说是得了口蹄疫, 喂了药也不管用。让我给想想办法, 我想请同学们给帮帮忙, 找到这些病毒感染的途径和方法, 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以后也知道怎么做才能预防这些传染疾病的发生了。当我说完这些话之后, 很多学生都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不知道我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但对我提出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研究探索的热情, 大部分学生都在积极看书查找相关资料。有些学生还自发进行研讨。我不时给予一点提示, 学生学习的方向就比较明确了。课堂气氛显然和教师唱“独角戏”时不一样。结果当然也令人满意, 大部分学生明白了饲料的配方原则和方法, 学习效果大好。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但课堂教学效果就发生了巨变。

3. 搞好实训实践, 强化技能培养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地培养还需要有实践积累做保障, 这是提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学校实训基地设备、场地还存在一些短板, 开展实训实践的效果还有许多问题。学校应该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为学生做好示范, 帮助学生在实训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 这对提升专业技能至关重要。

例如在学习“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内容时, 我利用相关课件将各种各种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图解展示给学生看, 学生从这些熟悉的场景中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学习到了一些灭菌的方法。我还组织学生讨论家庭常用灭菌方式, 将课文内容与生活接轨。学生反响良好, 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4. 根据市场需要, 提高综合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就业不能简单认为就是一个给牲畜看病的兽医。如今, 畜牧养殖业非常发达, 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要很迫切, 而且对专业要求越来越细。与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的岗位有:畜牧技术员、繁殖技术员、兽医技术员、饲料生产技术员、检疫技术员、畜牧物资生产营销员等。所以, 畜牧兽医专业的就业面很广阔, 要适时调整培养方向, 不仅要针对市场进行对口培养, 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成为多面手, 能够迎接多种岗位的挑战。让学生顺利就业, 服务于社会, 这是中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看准市场行情, 就可以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对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畜禽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一些大型养殖场的建立, 也给畜牧兽医专业就业前景带来光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提高市场导向, 加大培养力度, 这也是中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作为中职教师, 需要端正教育教学态度,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特别是实训实践能力, 让学生掌握真才实学, 为将来顺利就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毕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浅析[J].职业, 2011 (3)

[2]郑育宏.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8)

[3]朱光东、赵海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27)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7

1 我国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近年来,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及专家、学者,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偿试,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 以高职生就业、创业、转岗及个人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优化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提升学生的创业竞争力, 是我国高职院校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

2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2.1 了解行业背景, 重构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畜牧产业化发展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了解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笔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 并邀请了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们和一些合作企业的领导们共同研究确定了新形势下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以高职生创业、转岗及个人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重新构建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2 根据培养目标, 重构培养方案 根据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职业标准,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再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模式、培养途径、教学组织方式等, 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特色鲜明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1) 打好知识基础, 培养学习能力:在新形势下, 高职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不仅要有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更要注重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特别是要培养自己具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发展创新的学习能力, 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应把培养高职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并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有学习能力的人才, 是有发展后劲的人才, 这种人才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工作中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工作发展潜力, 是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 (2)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打造核心竞争力:高职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岗位专业技术、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靠实践和自我锻炼, 高职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意向和个人发展, 培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包括在校内的实验、实训, 到校外企业实习、打工等各个实践环节, 都要主动地多实践、多锻炼。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到一些企业实习、打工, 既得到了岗位实践锻炼, 也提前进行了职场预热, 如果你表现出色, 还可能有被录用的机会。无论是实习还是节假日打工, 这些都是你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的好机会, 都将成为你找工作的“财富”。通过这些实践, 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作为一名职业人的基本要求, 具备了一定的吃苦的心理准备, 同时积累了实践经历, 提高了专业技术、技能, 这是一般学生都欠缺的, 谁有了谁将会有比其他同学更强的竞争力。 (3) 注重素质培养,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高职生注重打好知识基础,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很重要, 但学会做人更重要。高职院校要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 教学生学会做人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健康的心态、有健全的人格,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现在的就业竞争就是人才能力的竞争, 是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 高职生应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并以“做人”为基础, 贯穿并指导“做事”, 把自己培养成为职业能力强、整体素质高, 深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人才。

2.3 加强宣传教育,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要求学生树立多次就业的思想,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来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3创造各种条件, 培养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

3.1建立校内教学实训基地 在校内试办小型企业, 包括宠物医院、养鸡场、养猪场,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勤工助学岗位, 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经营和管理, 教师在旁扶持指导。

3.2 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 与企业联合,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的休息时间去这些企业学习、工作, 开阔学生的创业视野、拓展学生创业的途径、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

3.3 邀请自主创业者“现身说法” 邀请本地杰出的个体创业者来为学生做“创业报告”, 或邀请自主创业的优秀毕业生, 给在校的学生讲述自主创业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以实际创业的人和创业实例来感染学生, 开启学生的创业思路。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8

一、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一)师资队伍很难适应专业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高不同,除了学习基本文化知识以外,更主要的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就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教师不但要有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是许多职校现任教师大部分只懂理论教学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难以达到职业教育技能的传授要求。讲医的不会缝合找不到静脉,讲生产的不会做青贮更不懂人工授精技术,像这样的教师怎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怎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前瞻性

目前,大部分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使用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仍在沿袭传统畜牧业的管理技术,现代畜牧业的知识内容所占比例很少,让学生感受不到新技术发展的迅猛。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重理论,轻技能。“一支粉笔一本书,洋洋洒洒一节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冬季讲青贮、夏季讲育雏、教室做免疫等教学内容与农时不符、与饲养阶段不同步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职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不多,闭目塞听,闭门造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三)教学设备不足,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许多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几乎全是一个模式,即教师前边示范操作,学生在旁观看,甚至有的学校只能利用教学录像来解决实践教学,“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模式是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

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一)教材市场化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生产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教材仅起到辅助作用,中职学校要按照“必须、够用、可教”的基本原则,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教材,要结合季节和当地流行病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紧盯新发疾病和先进的治疗方法,优化理论知识,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二)严把教学关,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我校通过引入尝试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所谓尝试教学理论,它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尝试中创新。它改变了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搜集资料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进行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它有其鲜明的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如在“家兔品种”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没有直接照本宣读各种家兔品种的外貌特征,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家兔品种图片,让其观察各品种外貌差异,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本资料给各品种配上合适的名称,最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验证。这样一节原本枯燥的品种识别课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识别家兔品种的能力。

(三)改变教学形式,加强实训环节

为防止“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现象的出现,教师必须改变教学形式,加强实训环节。为解决教学设备不足,实践教学难以开展这一难题,我校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兴建校办企业,企业隶属于专业,专业实行“教学、实习、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创收”七位一体,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领导是教师,企业工人是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和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二是农村中职学校可以以家庭养殖户为基础,实现一对一教学。鉴于学生的父母、亲朋、邻居可能就是养殖户,可以灵活安排学生实习,由固定的学校学习模式改为“函授式”的学习模式,每个学期集中学习1—2个月,其余时间学生在养殖户实习,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等工具和专业教师随时进行交流。

(四)优化师资组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每年组织本专业课教师参加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小组由本专业的专家组成,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使教师能与时俱进,掌握养殖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

(五)关注职业技能的全面培养

面对当今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不仅包括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良好的责任感和诚信度、能良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等。为此,在教师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岗位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其知识面的拓宽,同时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寻找更好的改革切入点,让我们的专业课教学永远充满活力。

畜牧兽医专业前景广阔 篇9

畜牧兽医专业前景广阔,人才紧缺.1、国家重视.中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的强盛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农村三大出路之一.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加工业,促进种植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发展畜牧业,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日益增加的需要,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畜产品安全卫生,需要大量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3、加入世贸组织,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的牛肉,羊肉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价格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农村劳动力便宜,肉鸡等畜产品的分割和加工具有明显的优势,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入世贸组织,对畜牧业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4、禽疾病千变万化,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畜牧技术发展很快,说到底,只有经过动物科学正规专业学习,才能掌握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发生,诊治的机理,以稳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应对多变的疾病对技术的需求.5、畜产品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行业管理要求掌握专业知识.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的残留,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兽药,饲料的生产和经营已进行行业管理,下一步将和人医一样,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不具备动物科学专业学历,不能从事这个职业.抓住机遇,争取主动,早学,早受益.6、好就业.学好畜牧兽医技术,可以到大型外资兽药,饲料企业去当区域经理,可以到规模养殖厂当技术厂长,可以到兽药,饲料门市部当技术专家,可以自己搞养殖,可以自办兽药,饲料门市部,兽医门诊,自己当老板.学畜牧兽医不愁分配,不愁没饭吃.冷门不冷,就业为本.

畜牧兽医类专业 篇10

1 实施方案

1.1 校企合作, 共建顶岗实习基地

根据畜牧兽医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 校企合作共建需要具有浓厚的职业氛围, 融教学、职业培训为一体的、考核体系完备的实习基地, 可以满足校外实习和“生产育人”的需要。基地要求设备、设施齐全, 生产工艺先进, 生产过程安全, 能为学生提供食宿和技术指导教师, 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力争实现“成人与成才合一、育人与用人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

1.2 学生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

每年5月份, 将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的暑期顶岗实习工作岗位、需求人数、工作时间、技能要求、食宿条件制成表格并发给学生, 由学生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由于实习时间为暑假, 学生要递交实习申请, 并由家长签字确认。

1.3 进行全方位的岗前培训

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讲明实习目的、内容、方式、要求及有关事项, 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由畜牧兽医系统一组织全部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培训, 学习顶岗实习的有关规定, 传授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方法, 强调顶岗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 尤其是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一定要注意防病, 保证个人安全。

1.4 建立“专兼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一方面, 从企业选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高并热心于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具体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 从校内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 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专业指导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协调, 定期到企业指导, 并经常通过电话、网络与学生和实习单位取得联系, 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 从工作和生活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与管理。

1.5 开展顶岗实习经验交流活动

由于暑期顶岗实习是学生自愿参加的, 会有部分学生没有参加实习, 因此开展顶岗实习经验交流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 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操作技能、积累的经验、总结的教训、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实习心得体会等写成暑期顶岗实习总结, 学生可互相学习交流。

1.6 校企共同评价顶岗实习的效果

实习评价主要采取学校评价与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学校主要从实习过程、职业能力和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填写校方提供的学生暑期顶岗实习评价表, 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纪律表现、创新意识和对学校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 实施情况及效果

2010年以来, 每年组织30~50名学生进行暑期顶岗实习。实习的主要地点为河北、天津、北京的大型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兽药企业、饲料企业;实习的主要工作岗位为饲养员、技术服务员、饲料化验员;实习的时间为50 d左右。通过实习, 学生训练了实践技能, 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发现了自身不足, 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到了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

3 不足与改进措施

由于实习单位较远, 教师不能全程监管, 因此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学生家长要签订四方暑期顶岗实习协议, 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学生的实习岗位、实习时间、实习待遇、安全责任等, 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利益。

实习时间共有50 d左右, 因此学生只能锻炼到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学生要想有更多的收获, 需提前进行适当的培训。学校可在6月份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实习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畜牧兽医实训中心对实习所需典型技能开展培训, 提高学生上岗前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实习学生进行专题研讨, 强化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有个别实习单位诚信意识较差, 只给学生安排繁重的体力劳动, 没有充分进行技术指导, 因此需建立一种学生、学校、实习单位“三方相互评价”机制, 即学生可评价学校和实习单位, 学校可评价学生和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可评价学生和学校。这样可通过学生和学校对实习单位的评价, 筛选出最佳的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通过学生和实习单位对学校的评价,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4 经验总结

暑期顶岗实习是一种灵活的顶岗实习模式, 学生可利用在校期间的两个暑假, 到两家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是毕业前顶岗实习的有力补充, 如第一暑期进行养禽实习, 第二暑期进行养牛实习, 毕业前进行宠物疾病诊疗实习, 这样可以丰富专业技能, 拓宽就业面。

暑期顶岗实习打破了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的学习模式, 尤其是大一学生在没有学习专业课前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先学习实践技能, 再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种先“习”后“学”、“以干导学”的学习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带着问题来学习相关课程, 学习更有针对性, 能够提高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和改进实习方案, 将暑期顶岗实习引入到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进一步完善“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 激发学生对畜牧业的兴趣, 巩固专业意识, 从态度方面向爱牧、知牧和扎根畜牧业的服务意识转变。暑期是畜牧企业的生产旺季, 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学生暑期顶岗实习提升了畜牧兽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上一篇:美育思维下一篇:应用随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