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七篇

2024-07-12

传统孝道 篇1

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方面:

一、养亲

养亲是传统孝文化最基础的部分, 我们从《二十四孝故事》中可以看出, 古人把一个人是否赡养自己的双亲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孝道的首要标准。其实, 传统孝道文化包含养亲的思想, 有其内在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 要想生存下去, 必须采取代际反哺互养的方式, 再加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因此老年人有着高于年轻人的社会地位。这两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有的养老的“反馈模式”既上一代要抚养下一代, 同样在上一代年老的时候要对上一代进行赡养, 这不同与西方国家的“单向模式”, 也就是只要上一代对下一代有抚养的义务, 而下一代却没有必要对上一代负责, 因此, 西方国家很少提及“孝”, 而中国孝的观念及行为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二、敬亲

每个人都出生在一定的家庭中, 从出生的时候父母便对自己进行抚养, 在这种抚养的过程中, 每个子女对自己的父母都会形成一定的爱戴之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并未都能自始至终。因此, 儒家提倡孝文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一词来维护人类这一美好的感情。而且, 更为可贵的是, 儒家文化把这种敬亲、尊亲的范围扩大化, 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由抚养尊重自己的父母扩大到尊敬社会上所有的长者和老人。这种合理的伦理道德无疑具有合理性, 并在当今社会仍值得提倡并发扬。

三、光亲

光宗耀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伦理义务,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 每个中国人都把光宗耀祖作为自己至高的荣誉, 正是因为这一使命感, 他们自小就努力学习, 等到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但是更为可贵的是,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把光亲的孝道伦理道德延伸至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观, 正如在《大学》中所提出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把“光亲”发扬为建功立业、流芳百世、入世治国的思想无疑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功效。

传统孝文化的消极方面:

一、“忠孝合一, 移孝于忠”的思想, 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的基本道德力量, 这是传统孝文化的消极方面之一

孝文化最初只是规范家庭的一种伦理, 然而, 到了封建时代, 封建君主把孝文化与对国家的忠诚联系到一块, 他们的理论是:父亲是一家之长, 君主是一国之长。对家长的“孝”与对国家的“忠诚”自然而然地有着内在的联系, 因此他们“移孝于忠”提出了一套看似很有道理的理论, 他们宣称:君让臣死, 臣不得不死。他们还提出了:孝是忠的前提, 忠是孝的结果, 为了忠必须孝, 当忠孝不能两全时, 必须“舍孝取忠”。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它为封建地主地位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种思想放在今天来看, 显然是具有落后意义的, 因为它与我们提倡的民主精神是冲突的, 我们应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的特性保持警惕, 防止其毒瘤影响。

二、父子相隐的是与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相违背的

父子相隐最初是由儒家所提倡的, 并在后来被历代的统治阶级延续。父子相隐, 简言之, 就是如果家中的父或子犯法受到惩戒, 父或子其中一方都可以为之代受。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家庭主义中的私情主义被看做是至高无上的, 私情大于公法, 这种精神显然是和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相违背的, 是不利于现代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现代法律精神要求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因此, 在现代法治中, 我们要大力反对“亲亲相隐”的做法, 而要大力提倡“大义灭亲”的做法, 并用“窝藏包庇罪”来惩戒那些“亲亲相隐”的做法。

三、久丧厚葬与现代社会新风尚是相违背的

古代提倡“久丧后葬”来表达孝子对先人的哀思和追悼, 这自然是一种人类的合理感情, 但是明显是与现代的社会新风尚相违背的。其一, 久丧厚葬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财物, 明显与现代所提倡的节约意识相违背的。在古代, 富人家的陵园面积极大, 墓中的陪葬品极多, 显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而且毫无意义, 这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其二, 古人提倡的“庐墓三年”以尽孝道, 这种做法在古代看来是一种极高的品行, 然而在现代看来是不具有可操作的意义的, 如果一个人三年来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居丧守墓, 不仅自己的工作有丢,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 儒家所提倡的“久丧厚葬”的做法应当抛弃, 代之以“厚养薄葬”, 这是顺应现代所提倡的简朴意识、顺应时代进步的。

传统孝道文化既有其积极的一方面, 同时又有其消极的一方面。因此, 对待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也应相对待其他文化一样, 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 全盘否定必将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全盘继承必将导致复古主义。中国传统道德很重视孝道, 孝顺父母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封建社会时期, 把孝理解为愚忠, 当然是不对的。总而言之, 对待传统孝道文化应批判地继承。

摘要:传统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始基。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孝道也表现出了它与时代不相容的内容。因此, 传统孝道具有两面性, 我们要批判地继承。

关键词:传统孝道,积极性,消极性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9:1

[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335

[3]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144

传统孝道 篇2

关键词:孝道文化,自然环境,农耕文明

百善孝为先, 百德孝为首, 百教孝为始,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核心之一, 被中华文明奠基时期的儒家创始者孔子称为“至德要道”。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孝的文化, 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定于孝道之上的社会。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其一本关于中国的论著中思索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 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奇怪的是, 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 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 家族关系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却不是这样。”[1]相反, 孝道在中国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族关系的强化而得以继续发展和保存。对中国文化不无偏见的黑格尔, 有一句话倒是切中肯綮:“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孝道文化为什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它为什么深深地植根于历朝历代人的思想之中呢?为什么又能成为古代宗法社会政治的伦理基础呢?对此, 我们仅从自然环境方面加以分析。

一、封闭而优越的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使上古先民早已形成了安土重迁、“人惟求旧, 器惟求新”的保守观念, 这是孝观念得以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精神产品, 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为基础和前提的, 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孝道观念的产生同样如此。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 气候温暖湿润, 自远古以来, 华夏大地上先民们的生活环境即如《庄子·秋水》中那个寓言里的河伯那样, 大海防于东南, 雪山屏于西, 大漠戈壁绝于北。震旦古盆地天然地成为一个与其他地方隔绝的人文地理单元。这种隔绝的情形, 直到公元1世纪初才稍有改变, 但也只是有个别人历尽艰难越过了西部和南部的天然屏障而已。这种与外界隔绝的优渥的地理环境, 生长出了一类独特的文化, 这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

中华民族栖息的这块东亚大陆, 可谓地大物博, 为我们民族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使得人们无须辗转劳顿便能求得生存。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 过于优越的地理条件恰恰又构成了发展的障碍。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的, 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 很早就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定居农业生活, 形成极强的安土重迁观念。人们的理想生活图式是“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 背井离乡被视为不得已的悲剧。这种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得不到足够的拓展。这样, 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文明的传递主要是纵向的承继, 而很少横向交流吸收。这是初民对拥有较多生产、生活经验的老者尊重的环境因素, 也是孝道观念产生的自然基础。

二、早熟而繁盛的农业, 促使社会产品出现一定的剩余, 这为养老、尊老及孝观念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农业考古实践中, 我们发现中国原始农业的分布极其广泛, 北起内蒙古东部、辽河流域, 南到云桂大地, 东到山东半岛, 西到渭水流域, 但主要集中出现于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的旱作农业是以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 (公元前6100—5000年) 和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 (公元前6100—5600年) 为代表。南方的水稻农业是以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 (公元前6500—5500年) 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公元前5200—4200年) 为代表。从这些原始农业遗址中我们发现当时的农业已达到相当水平。与此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上古先人的精神世界也已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与游牧民族“贵壮健, 贱老弱”的社会风俗不同, 农业文明的优势恰恰在于, 她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稳定的、持续不断的食物资源, 提供了供养老人所必需的剩余劳动产品。正因如此, 在中国历史上, 很早就形成了“尚齿”、“养老”的传统。《礼记·王制》篇对此多有述及: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养庶老于下庠;夏侯氏养国老于东序, 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 养庶老于虞庠。”

“国老”即有爵位的老人, “庶老”即普通百姓中的老人。《礼记·王制》篇的这段记述很有价值,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自有虞氏至夏、商、周, 虽然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养老、尚齿的内涵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 但四代“养老”、“尚齿”的传统却是以一贯之的, 直到孟子还把“齿”与“爵”、“德”并称为三“达尊”。法律也对八九十岁的老人网开一面:“虽有罪, 不加刑焉。”[3]这种群体行为规范是孕育孝观念的重要的民族心理土壤。但它与纵向经验传授为特征的农耕生产方式下提供的稳定、持续的生活来源是分不开的。

三、从群体生存、发展的角度讲, 尊老、养老也是农耕生产的内在要求。

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生产经验。事实上, 许多农业生产的规律性的东西, 都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尤其在上古时期, 岁时节律、天象气候的变化, 没有什么工具、仪器去测度把握, 只能依赖劳动者经验的积累, 阅历的增长。有没有丰富的农时农事经验, 对于农业收成的丰歉多寡, 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 在那样的社会中, 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都相当缓慢,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家之长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绝对的权威地位、核心地位。对经验的尊崇, 就自然地转变为对掌握经验之人的尊崇, 具体表现为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的合二为一, 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也恰恰是孝道观念得以产生的根本机制。

所以, 在农业社会, 老人既是德的楷模, 更是智的化身。后辈敬重和爱戴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长者, 年轻者服从、侍奉老年人, 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祖先的崇拜, 就是人类自身对于历久以来的劳动经验的崇拜。”[4]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经验之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事实上, 传统思维方式中, 人们总是“向后看”, 留恋、美化过去, 按旧规矩、老道道行事, 其根源正在于农业文明的特殊性。《尚书·盘庚上》反复申说:“人惟求旧, 器非求旧, 惟新。”便是农耕文明在精神领域的反映。

进而, 当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时, 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家庭的大事项, 自然而然要由父亲、祖父或曾祖父来决定。对有生产经验的长者的遵从, 对父亲、祖父、曾祖父的服从, 内化为心理情感和道德准则, 便是“孝”。所以, 就由氏族群体的尊老进而衍生出父权制下的孝亲这一点而言, 尊老养老对于中华文化具有本源的意义。

《礼记·乡饮酒礼》:“民入孝弟, 出尊长养老, 而后成教, 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历代统治阶级深明此道, 无不把尊老、养老作为推行孝道、治国安邦的有效手段, 这种传统在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得到继承和进一步发扬, 对祖先崇拜及孝道观念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四、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使社会秩序构建的元规则———血缘原则得以长期存在, 它为孝道观念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长期、安全的避难所。

恪守传统与祖先崇拜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文明之初都存在, 但为什么只有中国才发展出完备的孝道体系并成为一种文化呢?显然, 这其中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 即中国农耕文明中的血缘秩序原则。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 商业贸易虽在局部、短期有过兴旺的情形, 但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内陆贸易虽有过短暂的繁荣, 但海上贸易从未繁荣过。中国的近海邻国, 也没有靠商业贸易立国的国家。这就使对氏族血缘原则起到极大破坏作用的商业文明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充分扎根的土壤。这种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 其对血缘纽带的执著在世界文化中是相当少见的, 这注定了中国的农耕经济与其他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经济细胞上的根本性区别:西方是个体、庄园, 中国是宗族、家庭。家庭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这种以血缘纽带相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必然产生将血缘情感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尤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确定, 把血缘关系上升为组织社会、结构国家的根本所在, 这就为孝的实施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优越而封闭的自然环境, 造就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早熟;在这个一以贯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环境下, 聚族而居、集体劳作、自给自足成为必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血缘原则成为社会秩序构建的首要原则, 这一切是孝道观念孳生、蔓长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6:30.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232.

[3]礼记.曲礼上.

传统孝道 篇3

我国的孝道文化,其最可贵的核心是“缘人情”、“依人性”而确定的。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说:

洋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尙矣。

这是把美德礼仪从属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的卓越观点。古代统治阶级的文化体系固然是从治国的功利需要来确定道德规范,制定礼仪制度,为了“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才要“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形罚”(《史记·礼书》);但其确定道德规范和制定礼仪制度的最终根据还是“缘人情”和“依人性”。要国家强盛,固然是“非兵不强”,但仍然同时要强调“非德不昌”(《史记·太史公自序》)。“形势虽强,要以仁义为本”(《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所以,要“以德治国”并辅以“以法治国”,两者结合。所以,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并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建设现代的美德,而其中就包括了孝道这一美德。

孝,是仁之本。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其为仁之本欤!”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行之有常)而信(言之有实),泛(广)爱众,而亲(近)仁。”(《论语·学而》)《孝经》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就把孝提到天经地义、人伦之大道与核心的高度。

《说文》解释:“孝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是说人子应该“善事父母”,承接上一代的事业和意愿的传宗接代。《孝经》解释:“孝,畜也。畜,养也。”就是要承担养老的责任和义务。《论语》还进一步指出,只是养还不够,因为动物也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不单能“养”,而且“善事父母”,帮父母做事,从内心喜爱、尊敬、体贴、关切父母,使他们快活舒心。《释名·释言语》进一步说得好:“孝,好也。爱好父母,如所悦好也。”由衷地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才是难能可贵的核心。出自内心感情,又见诸实际,付诸行动,见于形象,这才是“美”。

孝的基本含义是养与敬。养偏重于物质和事功方面;敬则偏重于精神与心理方面。而它们的核心则是内心的爱。

孝,还常表述为孝敬和孝顺这两个连用词。孝敬和孝顺,也体现在精神心理和物质事功两方面。传统孝道的精华还在于,要求孝敬和孝顺,也讲是非原则,并非无条件的,并非绝对的敬顺和盲从,并非提倡愚忠愚孝。《孝经》中孔子回答曾子“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时,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样才能使父君免于无义无道,失其家和国,这才是真正的爱父爱君,为家国好。这就是说,如果父母合乎义理,则敬顺服从;不合义理,则要争。当然,这个争,不是凶残斗争,恶意争执,而是善意的诤言、商讨和规劝。即使拼死相争,也是为了大义。道理要争,话要说明,但态度要好,仍是出于爱心。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走极端,把孝敬、孝顺发展到无条件盲从,把等级权威强化到不合人情的地步,使孝道离开了原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的根本,则是其流弊,而非其初衷。例如,朱熹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文集·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一》)后来再恶性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不讲道理,无条件服从,生死予夺,是绝对错误的。

传统孝道,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精华,是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基础出发,将其可贵的出发基础和核心观念“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的博爱思想,推而广之,指向不独孝其父母,而且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孝为仁之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可见孝要推广到博爱。

今天我们要建设、发展、促进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到“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等思想的精华,并批判其糟粕,与时俱进,扬弃一些过时了的部分。例如:“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办喜事,要“二拜高堂”的磕头(现在新式婚礼都改为鞠躬了);父母逝世后,为官者要辞官归里,守孝三年;平时,要早请示,晚汇报。我们今天有报效社会和国家,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已经淡化“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为一姓一家“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道观念。我们还要继续建设、促进和发展新时代的孝道文化。

将家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上,形成广泛的敬老博爱,这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风气。社会化的敬老爱老,也影响到古代官方采取很多优待老人的行为,例如在节日给老人送衣食钱帛,请老人赴宴,给老人尊荣的虚衔等等。在今天,我们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新民俗,有敬老院、养老院并有不断改善,提高质量的措施。现在,很多城市发放了老年优待证,让老人免费游公园,坐公交车等。

随着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养老敬老的设施与内容形式,将不断改善和提高,使新时代孝道文化日益丰富,创造出日新又新的局面,以促进我们的社会日益幸福美满!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阅读及答案 篇4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

现在社会的深刻变化,引发了传统孝道现代转化的必要性。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关系变化。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缘化”。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与政治冲击,使孝道文化基础大为动摇。孝道观念被严重扭曲,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形成了几代人思想上的误区与断层。再就是生存及养老的压力增大。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子女对父母尽孝的难度提高。凡此种.种因素,使得孝道传统日渐失去昔日的约束力,子女们对父母不尽赡养之义务,老而无养,养而不敬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子女在老人还有一点利用价值时,一味索要,无度“啃老”;而老人一旦年高体衰,便视为累赘,甚至虐待、遗弃,种.种不孝行为令人发指。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孝道,如今已是面目全非,只是靠着历史的惯性而踉跄而行。

欲使传统孝道能在今天生存发展,并且对现代生活产生其应有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现代转化,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现代人的心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孝道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它既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提出了“导民以孝,以孝侍亲”的理念,主张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

B.传统孝道认为,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这说明孝道突出养老为本位,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子女的奉养。

C.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深刻变化,晚辈掌握的知识结构等常常超越长辈,使得老人们越来越丧失话语权,导致不孝敬老人的现象越发严重。

D.让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最重要的途径是让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现代转化,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孝道走进现代人的心中。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社会讲究“忠”“孝”,是指要对统治者尽忠,对父母尽孝,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关系正好颠倒过来了。

B.“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

C.现代社会中,后辈们生存及养老的压力增大,加大了子女孝敬老人的难度,使得后辈们对传统的孝道逐渐有心无力。

D.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必然落后于时代而被抛弃;现代的孝道如果不能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将得不到发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中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我们应该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B.“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

C.传统孝道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方式的改变,知识结构的变化,主人公意识的转变,以及生存压力的增大是主要原因。

D.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孝道自身内涵的不断丰富,促进了现代孝道的发展,现代孝道促进了传统孝道的必然改变。

参考答案:

1:C,以偏概全,现代社会不孝敬老人的因素有几个,这个点只是其中之一。

2:A,“正好颠倒过来”理解错误,与文意不符。

3:D,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一句表述也是错误的。

传统美德作文:弘扬中华孝道美德 篇5

俗话说:“疾学在于尊师。”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孔子,据说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

据说,有一年,杨时和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做一个尊敬师长,把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的人。

传统孝道 篇6

调查目标: 传统孝道具有二重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批判继承传统孝道, 倡导孝敬父母, 对调节代际关系, 实现家庭和睦,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推陈出新, 实现现代转换, 建设新型家庭美德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对象:当代青少年对传统孝道伦理认同

调查地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

调查方式:采访、查阅资料等

基本情况:近几年青年对中国传统孝道的重视程度日益减退,对孝道的认同更是微乎其微,不论是受教育与否,对传统的“孝”认识也日渐衰退,不得不对中国当前青年的孝道伦理应加大力度让其有所认识改观。

一、有的青年认为长辈只是称呼的不同,尊敬尽孝道做做表面就好。

二、有的青年则认为,自己今天的情况全部是长辈的失误,他们无法了解更不

愿了解。

三、有的青年认为长辈尤其是父母,是自己的所有生活开销的来源,依赖父母,不能独立。

四、有的青年认为自己的事情与父母并无关系,父母长辈也不必找自己麻烦。

五、也有一部分认为,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尊敬并

侍奉终老。

主要体会:传统孝道荡漾着二重性的色彩。正是这一色彩使得传统孝道历经个朝代、各种意识形态而不衰,使得对它的批判继承发掘成为可能。它既表现了人民大众敬老养老的优良道德传统,。首先, 从道德范畴上看, 孝具有二重性。表现为长辈对子女的爱护,子女对长辈的尊敬等个各方面。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 孝作为一种家庭或社会伦理规范, 其功能与作用有值得肯定的东西。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只有家庭稳定才会社会安定, 而孝道在维系、稳定家庭方面具有任何其它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植根于亲子间的血缘亲情, 不仅调节父子关系, 也调节兄弟关系, 成为维系家庭的凝聚力。传统孝道还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的社会之爱, 提倡关心和爱护全社会的老人。这对于培养人民大众的群体意识、责任意识, 稳定社会秩序,治理国家等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传统孝道做出正确评价, 并使之古为今用。

几点思考:

一、传统孝道既有糟粕, 又有予以保留并且发扬光大的价值。

我们既不能沿袭传统孝道来进行现代家庭美德建设, 也不能割断家庭伦理发展的历史凭空去创造什么新规范, 而要既深入批判、坚决破除封建宗法制、等级制的内容,二、继承发扬、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尊老敬长等优良传统,使传统孝道创造性地转换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孝道。

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的正是这种注重情感性的新型孝道, 与偏重角色性、权威性的传统孝道有着根本差异。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 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 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 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问题和建议:第一、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养亲的合理内核, 让赡养父母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养亲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 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赡养。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时至今日, 养亲不仅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美德, 更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

第二, 尊亲敬亲, 让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

传统美德强调必养且敬, 认为作为子女, 不仅要给父母以衣食供奉的物质之爱, 更要给之以尊重、关怀使其心情愉快的精神之爱。

敬亲是子女对父母的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 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 是孝道中比养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 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 以及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 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敬和顺看似一字之差, 却反映了两个时代不同的道德观念。虽然传统孝道也并非不辨是非而被动地一味依从,时代需要赋予其新内涵,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组成部分。

赡养父母和尊重父母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倡导孝敬父母, 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青年对孝道认识的误区应据以纠正,帮助其认识自我正确以及如何理解孝道。

孝道的高中优秀作文:恪守孝道 篇7

你知道黄香吗?那个只有9岁的孩子,就知道孝敬父母。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

你知道陈毅吗?那个给母亲洗衣服的元帅,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你知道宋庆龄吗?她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

你知道毛泽东吗?他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上一篇:下肺结核下一篇:安全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