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十篇

2024-08-12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篇1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影响因素,对策

静脉留置针, 又称套管针,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普及以来, 临床应用广泛。其不但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而且还可以很好地保护血管, 减少护士工作量, 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在临床上深受护士和患者的青睐。但是, 静脉留置针的价格较高, 对于一般患者而言, 若留置时间过短, 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效果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对300例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影响留置针留置的因素与穿刺部位、输入药物的性质、操作因素、护理因素、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液工具有关,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静脉留置针患者300例, 男148例, 女152例, 年龄5岁~82岁, 平均年龄55岁。其中踝部大隐静脉留置10例, 手背静脉留置70例, 贵要静脉留置90例, 肘正中静脉留置130例。留置时间1 d~7 d, 平均5 d;发生静脉炎12例, 经过及时更换及处理, 均未发生不良后果。

2 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 而静脉炎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我们在应用中要提高防范意识。

2.1 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有关身体远端血管血液回流缓慢, 血液在血管内停留时间长, 易发生静脉炎。

穿刺时一般选择较为粗直、血流丰富、弹性好、无静脉瓣、易于固定, 血管长度与留置针长度相适应的血管进行穿刺, 通常成人选择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患儿可选择头部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 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1]。

2.2 静脉炎的发生与输入药物的性质有关高浓度、高刺激性、抗肿瘤药物的化学作用也可引起静脉炎。

临床应用静脉营养液、甘露醇、含钾药物、升压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因其进入血管后刺激血管壁, 可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导致血管收缩、变硬, 出现静脉炎。输入此类药物时, 一般选择较为粗大的血管, 并减慢输液速度, 输液时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先输入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 后输入非刺激性药物, 输血时应重新选择静脉通道, 不能与其他药液同时输入, 防止发生凝固。同一血管避免反复穿刺而引起静脉炎。

2.3 操作因素

2.3.1 实施穿刺。

输液技术不熟练, 针头在血管中反复穿刺, 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损伤, 可引发静脉炎。输液前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两翼, 再次排气于弯盘中, 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进行穿刺。回血后压低角度, 顺着静脉走行将留置针推进0.5 cm~1 cm, 然后左手固定两翼, 右手迅速抽出针芯, 当无法确定针尖是否进入血管时, 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 松开止血带, 滴入少量液体, 如液体滴入通畅, 局部无肿胀, 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2.3.2 固定技巧。

选择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 留置针固定牢固, 可延长使用时间。穿刺成功后,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将穿刺背侧松弛的皮肤组织适宜对捏于掌心处, 以穿刺部位为中心, 平整粘贴, 不可留有气泡。这样静脉留置针皮肤部位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固定平台, 保证了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的相对稳定性。

2.3.3 活塞夹闭位置。

使用留置针活塞夹闭时, 位置要选择恰当, 一般选择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部, 防止血液倒流, 发生凝血堵塞。

2.3.4 封管。

(1) 封管液的选择:常规封管液为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溶液 (10~100 U/mL) , 盐水用量5~10 m L, 肝素盐水用量:小儿0.5~1 m L, 成人1~2 m L.每6 h~8 h重复封管1次, 如使用可来福接头管替代肝素帽, 可不用封管。 (2) 封管的方法: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法, 边缓慢推注封管液, 边退出针头, 如果推注速度过快, 封管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加大, 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当封管液剩0.5 m L时, 边推注边关闭小开关, 再拔除针头, 避免血液倒流入针头内, 发生凝结阻塞。

2.4 护理因素留置针留置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同样关

键, 穿刺时消毒面积直径约10 cm, 消毒2次待干, 保护膜松开时, 应及时消毒穿刺点及更换敷贴, 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潮湿污染可以导致细菌性静脉炎。套管脱出部分勿重新送入。

2.5 患者的合作程度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针的了解程度, 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均与留置时间有关。

留置前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针的应用意义、留置时间与穿刺技术、药物性质、封管方法、患者病情、年龄等有关。留置期间避免用手按压或碰撞留置部位,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防止感染。同时要取得家属或看护人的合作, 避免患者自行拨管。

我们体会, 静脉留置针作为目前临床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道, 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血流量恒定充分、不易受体位影响、可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 预防及处理静脉炎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上,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及其他问题, 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导致的, 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意识, 降低影响因素, 最大程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

参考文献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取2009年1月~2013年7月期间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400例, 其中男260例, 女140例, 年龄在50~80岁之间, 留置针最长留置时间达9 d。

1.2 方法

1.2.1 留置前的护理

在做静脉留置针留置操作之前,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充分的沟通, 悉心对留置针的优点、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宣教, 目的是消除患者对静脉留置针这种新型的输液方法和工具的恐惧心理, 使其正确认识其优点及先进性, 在留置针留置期间注意自我防护, 以一种放松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2.2 物品准备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静脉留置针型号, 并检查其外包装是否规范、完整、无损;检查其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以及检查针芯和套管之间是否存在粘连的情况;检查留置针导管等是否制造粗糙, 是否有断裂的情况, 以上检查的目的是确保留置针无质量问题。

1.2.3 血管的选择

穿刺前对患者穿刺血管的选择很关键, 可遵循以下原则: (1) 患者患皮肤病的皮表或感染处的皮表禁止穿刺操作。 (2) 应优先选取上肢浅表静脉等弹性好、粗直及长度适合的血管。如前臂贵要静脉足背静脉网、颈外浅静脉。 (3) 应选择容易固定的血管, 避免距离关节过近, 如手背静脉等影响日常活动。

1.2.4 穿刺方法

选择好穿刺的部位后, 应在穿刺部位上方扎止血带, 位置为距穿刺部位10 cm, 并进行穿刺前的常规皮肤消毒, 消毒液待干后开始穿刺操作。放松留置针的外套管, 针尖部位的斜面方向朝上, 与皮肤表面成15°~30°进行穿刺进针, 看见回血后, 将穿刺角度调整为5°~10°左右, 并沿静脉走向将留置针缓慢推进, 约0.5~1 cm后抽出少量针芯, 并在抽针芯的同时将外套管慢慢放入血管。如果针头没有回血, 应将留置针拔出, 检查留置针是否有堵塞的情况。避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 造成栓塞[1,2]。

1.2.5 固定

穿刺成功后, 对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很重要, 应使用与留置针相匹配的套管和透明胶进行固定, 用于固定三叉接口的胶布上应注明留置日期。

1.2.6 封管

留置针留置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封管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封管液的浓度是否合理, 正确的方法可以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总结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1) 配置封管液:可选择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盐水两种封管液, 肝素钠盐水的具体配比:为0.9%生理盐水250 ml联合肝素钠1.25×104 U[3]。 (2) 封管:患者输液结束后, 进行封管操作, 常规消毒后使用注射器抽取3 ml肝素钠盐水缓慢注入血管进行封管, 注入时推进速度不宜过快, 避免因血管内压力突然升高引起肿胀、外渗等情况的出现。

2 结果

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400例, 其中成功留置的患者有380例, 成功率达95%, 留置针最长留置时间达9 d。因护士穿刺原因造成留置失败的有5例, 因患者血管原因造成失败的共有10例, 因患者自身配合不好导致失败的共有5例。

3 讨论

3.1 在为患者做静脉留置针留置之前应充分了解患者是否有合并症的情况或出血性疾病, 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 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 减少失误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防止针芯触血管壁, 使其顺利经过皮肤,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2]。

3.3 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 以及正确的封管方法执行, 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3.4 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 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局部炎症反应, 如有应立即拔管给予及时处理;定时对输液情况进行观察, 确保输液通畅。

综上所述, 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 可满足不同患者的多次输液的需求, 不仅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快速补液, 更能减少患者的穿刺次数, 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操作过程中, 只要医护人员能认真执行穿刺的操作规范, 掌握动作要领, 调整好进针的角度, 便可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时正确的掌握封管的方法和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可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 减轻患者的病痛。因此静脉留置针以其诸多的优点, 可作为临床输液工具进行全面的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心得。方法 对临床4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400例, 其中成功留置的患者有380例, 成功率达95%, 留置针最长留置时间达9 d。结论 静脉留置针以其诸多的优点, 可作为临床输液工具进行全面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与护理

参考文献

[1]涂丽芳.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14) :113-114.

[2]廖晓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12) :70.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篇3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患儿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使用专用静脉留置针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静脉损伤、感染和不必要的痛苦,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1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00名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男128名,女72名。留置2-7天。使用原因:病情危重,紧急抢救用药,静脉输血,静脉条件差,家长要求等。

2操作方法

2.1材料使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A0.7IN(19ml/min)。小儿静脉血管较细小且弯曲,各种病理原因可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穿刺时不易成功,易堵管。因此,穿刺时应选用管径为0.7mm,管长17-19mm,组织相容性和柔韧度较好的一次性密闭式小儿静脉留置针为宜。

2.2穿刺方法小儿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静脉,因其血管丰富、表浅,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但因其分支多且弯曲易损伤,所以常选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及其分支进行穿刺,较大患儿可选择手背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进行穿刺。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3-5ml,与留置针上的肝素帽接头紧密连接,排尽空气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抽吸回血以证实针头在血管内。左手大拇指、食指固定套管Y型处,右手食指、中指夹持固定注射器,大拇指轻缓地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生理盐水注入血管内,使血管充盈;以左手大拇指、食指缓慢退出针芯,同时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将暴露在外的套管稳妥地送入血管内,抽吸回血确定套管在血管内后,妥善固定。取下注射器,将留置针与输液装置相连接。

2.3固定固定位置一般以穿刺点为中心,近心端用透明贴固定于套管Y型处,远心端用透明贴完全覆盖穿刺部位皮肤;为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应将留置针尾部软管固定于透明贴周围的皮肤上,不易直接固定在透明贴上,以免影响观察视野,而且由于我们常用的透明贴较薄,操作时易破裂;肝素帽接头处不要固定,以便进行更换输液装置、封管、拔管等工作。同时在透明贴上记录日期和时间。输液贴和皮肤间紧密粘贴,不应留气泡,以免因粘贴不牢引起套管脱落或感染[1]。固定成功后,向患儿及其家属说明防止脱管的方法。如穿刺固定后应尽量避免头部、肢体过度活动;安慰患儿避免剧烈哭闹;防止患儿用手抓输液管;在四肢进行穿刺后采用自制固定板固定,头皮静脉穿刺后为防止脱管,常规使用透明贴固定外,可以加用一次性弹力头套辅助固定,使用前均应向患儿家属说明用途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将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告知患儿家属,让他们发现异常及時通知护士,以保障治疗效果。

2.4封管常用的封管液[2]肝素液: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床常用抗凝剂,用量为3-5ml;生理盐水:对血管刺激性小,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用量为10ml。输液完毕,检查套管在血管内,穿刺部位无异常情况后封管。以2ml无菌生理盐水或2ml肝素钠盐水(5U肝素/毫升)冲管连接肝素帽,封管后关闭留置针开关。

2.5拔针方法拔针时,应遵循痛苦少、损伤小的原则,使套管针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时再快速拔出体外,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静脉穿刺处3-5min,至无出血为止。拔出小儿静脉留置针时,应向患儿及其家属告知原因、操作方法、穿刺点按压要点,缓解患儿紧张情绪。拔针后24h内应保持局部干燥,穿刺点消毒2次/日,预防感染。

3小结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减轻患儿痛苦、提升护理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护士应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护士要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从细节入手,促使护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月玲,文海兰.浅静脉留置针贴膜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7):664-665.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篇4

[论文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护理;并发症;预防

【摘要】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从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用药途径,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近几年来,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明显,它导管柔软,关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当患者躁动或变换时,套管针不易滑落和损伤血管。长时间留置既保证静脉通道畅通,又能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它的操作简便、输血及输液速度快、给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现将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320例,男189例,女131例;其中,年龄50岁以上69例,15岁以下31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7 d,最短2 d,平均4.5 d。2例发生留置针自行脱落,3例发生液体渗漏、局部肿胀,1例发生静脉炎,治疗后愈合良好。

1.2 方法

1.2.1 材料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使用留置针(18G、20G、22G、24G),3M一次性敷贴,25~30 U/ml肝素盐水,肝素帽。

1.2.2 静脉的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了便于固定,应尽量避开关节。因下肢静脉较上肢静脉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首选上肢静脉,2岁以下者常规选择头皮静脉。对头皮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选用手部或足部静脉。选择手、足部留置者要注意固定好患儿的肢体,防止意外拉出。

1.2.3 1)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以15°~30°角直接刺入血管。

3)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

4)正确封管: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以确保正压封管。

5)注意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可减少穿刺的次数,有利于保护静脉;同时保持静脉的畅通,便于治疗和抢救。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及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2 护理

2.1 宣教

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还可保证输液安全。(二)静脉套管针可保留3~4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三)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四)每天输液完毕后,护士会给患者做封管处理,保留到第二天继续静脉输液。(五)护士做封管处理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但穿刺的部位用力不要过猛,以免引起大量回血,影响第二天的输液。正常情况下,静脉套管针内可能会有回血情况,这不会影响患者健康和第二天继续输液。(六)如果套管针内回血量较多,请及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七)护士会为患者将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并定期为患者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患者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2.2 静脉留置针的观察和处理

观察有无静脉炎的发生 如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触及静脉索等。判断静脉炎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1]:0级,无不良反应;Ⅰ级,沿静脉走向疼痛1~2 d,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无条索状改变,不可触及到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3~5 d,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有条索状改变,不可触及到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5 d、局部发红、肿胀或水泡,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到硬结;Ⅳ级,疼痛不能耐受。一旦发现静脉炎、堵管、渗血、肿胀或漏液等现象,立即拔出套管针,选择其它血管重新穿刺.观察输液速度 输液过程中,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大,输液速度太慢,又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嘱咐患者或家属置留置针肢体不要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等,以免增加静脉内压力,影响输液滴速。一旦发生上述情况,我们还可以采用25%~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24~36 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2]。渗液者可在4 h后给予热敷,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吸收,并抬高患肢。穿刺周围皮肤应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天更换输液器。

2.3 导管的护理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并注意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前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针肝素帽的松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多次封管拔针或肢体移动而导致肝素帽脱落。强调在每次结束输液、护士离开患者前检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况,如有松脱,立即予以更换敷料或重新固定,在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过程中控制好输液速度,以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加重循环负担,引起不良反应。

2.4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2.5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导管直径的大小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预防血栓形成,应根据治疗需要,尽可能选用外径小的导管,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且置管时要求技术操作熟练,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5]。肝素帽使用时应与其平行刺入中心,减少反复穿刺肝素帽而造成微粒污染。严格控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建议常规留置时间不要超过7 d。肢体穿刺时患者手、足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每天静脉穿刺,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时间长,降低了医疗费用,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诊抢救时更能发挥优势。加之留置针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护士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在每个环节上都熟练、正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小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参考文献] 10-03-13 11:03【参考文献】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篇5

1 静脉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血管, 一般选择与肢体纵轴平行长度在2.5 cm以上, 弹性好, 无静脉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3], 选择头皮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前, 要认真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 可用双手食指触摸选择要穿刺的血管, 证实是头皮静脉后方可使用, 勿用拇指触及, 因拇指动脉有波动, 会影响血管的选择。

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原则是在满足患者输液要求前提下, 选择最小最细的导管[4]。

3 穿刺方法

先将患者去枕, 使头后仰, 以使静脉充盈, 确定血管和穿刺点后用碘伏棉签充分消毒穿刺部位, 消毒范围要比平时静脉穿刺时大, 穿刺者充分消毒左手的拇指和食指, 待干后, 去除针套, 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并固定将要穿刺的头皮血管, 右手拇指与食指握住留置针的针翼, 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 同时观察回血室见到回血后, 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 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 cm[1]。然后用左手固定住针芯, 右手将留置针的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最后用贴膜将留置针固定完好, 记录留置时间和操作者。在整个穿刺过程中最好有另一名护士协助进行操作, 成功率会高些, 因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外周静脉, 四肢静脉可以扎止血带使血管充分充盈, 便于套管的植入, 头皮静脉穿刺后在送套管的过程中, 由于血管未绷紧, 在送套管的过程中极易触到血管壁, 造成血管壁受损, 导致穿刺失败, 因此, 穿刺成功后, 在送入套管时最好有助手协助固定并绷紧头皮血管, 可以增加穿刺的成功率。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4.1 封管溶液的选择

临床上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多选用稀释的肝素溶液进行封管, 对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多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使用普通留置针, 一般在不输液的情况下每4 h封管一次, 正压留置针可适当延长封管时间。

4.2 封管方法

静脉输液结束后, 用5 m L注射器抽取稀释的肝素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冲管, 取下注射器之前将留置针夹闭, 以避免套管针内回血, 降低堵管率的发生。

5 留置时间

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 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会因再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疼痛, 留置时间过长, 会造成局部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我科留置头皮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 最长达到7 d。

6 并发症的护理

6.1 液体外渗:

本组发生液体外渗5例, 血管选择不当, 进针角度过小, 固定不牢, 患者躁动不安, 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5]。外渗较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及疼痛等刺激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 为了避免液体外渗, 护士不但要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 同时应做好导管的固定, 嘱患者头部不要过度的活动, 睡眠时勿卧于置管侧, 同时加强巡视, 注意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6.2 导管堵塞:

本组发生导管堵塞12例, 临床上造成静脉留置针堵塞的原因很多, 通常与输液后使用封管液的种类、用量, 推注速度和是否正压封管有关。因此, 在患者输注浓度较高的液体后建议冲管, 输液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同时注意封管时间。

6.3 静脉炎:

本组发生静脉炎4例, 留置静脉留置针常常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其原因可能与个体差异, 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的时间过长, 或输入刺激性较强及浓度较高的药液有关,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 触诊时血管如绳索般, 静脉炎严重的患者, 穿刺部位可出现化脓感染并剧烈疼痛, 往往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 一旦出现静脉炎, 应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 及时给与对症处理, 如局部使用硫酸镁外敷, 配合TDP烤灯局部照射;我科对静脉炎治疗常常使用独角膏外敷, 在无菌操作情况下, 每24~48 h换药一次, 效果显著。为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护士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 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 穿刺处每天用碘伏棉签消毒, 更换贴膜, 可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7 结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上新的诊疗技术, 已被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头皮静脉保留已被患者所接受, 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穿刺技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及封管液, 合理固定, 加强巡视, 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

[2]秦晋红, 王改红.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 2008, 6 (6A) :1469-1470.

[3]徐丽华.新型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 27 (8) :859.

[4]彭翠香.两种型号静脉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10) :617.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 男21例, 女11例, 年龄31~75岁, 保留时间最长6d, 最短2d。静脉穿刺部位:四肢浅静脉。

1.2 穿刺前准备

1.2.1 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 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 减少感染的机会。

1.2.2 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0.5%碘伏, 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 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 检查并打开留置针, 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 再次排尽空气 (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

1.2.3 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 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 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1.2.4 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 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禁止淋浴等, 以便积极配合, 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 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 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 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1.3 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 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 进针速度宜慢, 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 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 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 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 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 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 这样血管不易滑脱, 也不易穿破血管, 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 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1.4 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 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 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但对于不宜使用肝素钠的病人, 限制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2 护理

(1) 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做到技术熟练, 动作轻柔、准确, 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2) 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 输液完毕注入2~5mL肝素液封管。在注入肝素液时, 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 这样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封管液, 可避免血液反流, 减少堵管发生率, 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 血管弹性有无改变, 输液是否通畅, 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 应立即拔针, 重新建立通道; (4) 并发症的处理:①静脉炎。尽量选用较粗大、回流通畅的静脉, 以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 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速减慢。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 24h内冷敷, 24h后热敷, 以增进血液循环, 缓解患者不适;②当针眼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管, 并用50%硫酸镁湿敷;③若留置针置入2~3d后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现象, 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5) 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接不牢, 透明敷贴不宜每日更换, 应视粘贴膜脱落及污染现象及时更换; (6) 拔管:沿血管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 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2~3min, 防止出血, 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预防感染。

3 小结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 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 不易脱出血管, 便于肢体活动, 患者在躁动时不易脱出, 同时又能快速给药, 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并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效率。

摘要:本文总结了32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 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 又能快速给药, 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

参考文献

[1]周莉, 杨晓红.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5) :836.

产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 均女性, 年龄在18-45岁之间;自然分娩95例, 转入手术室行剖宫产舒5例。本组患者在分娩前均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缩宫素。输液顺利, 管道通畅, 无不良反应发生。

1.2 穿刺方法

1.2.1 穿刺前准备

①操作者在操作前向患者解释使用留置针的目的是为了分娩时针头不滑出血管外, 保证输液通畅, 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取得患者的理解, 同时耐心的解释取消患者在经济上的顾虑, 使其情绪放松, 减轻分娩的心理压力。②操作前严格按照七步法清洁双手, 预防外源性细菌的污染, 减少感染的几率。③用物准备。本组患者均为成年女性,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统一选择美国生产直入式16号静脉留置针, 60cm×8cm缺口式3m透明贴膜。输液盘内备常规静脉输液用物, 另备三通管, 肝素帽。④静脉选择,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粗直, 弹性好, 避免关节、伤口或者静脉瓣等处[1], 根据患者的卧位以及方便助产者操作, 多选择左手桡静脉 (避开桡神经) , 手背静脉或者较粗的前臂静脉。

1.2.2 操作过程

在宫缩间歇期于所选择静脉穿刺点上约10cm处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两次, 直径大于8cm, 左手固定皮肤, 右手持针以15-30°角缓慢进针,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将穿刺针缓慢沿血管走向送入血管内。两种送管方法:①“边进边退”法:左手持针芯, 右手持针套沿血管缓慢送入的同时, 左手将针芯退出;②“先退后进”法:先将针芯退出针套少许, 右手将针套完全送入血管后退出针芯。单人操作时适用方法2, 注意退芯时避免血液滴出。然后松止血带, 连接输液器, 证实输液通畅后用透明贴膜覆盖针眼并露出药壶, 用胶布交叉固定输液器, 调节滴速。

2 结果

100例分娩者中, 穿刺成功100例。例因胶布固定不当失败, 4例因血液凝固堵管, 其余均输液通畅至分娩结束。

3 讨论

3.1 体会

产房分娩是相对高风险的过程, 可能会出现羊水栓塞、子痫、产后大出血等各种意外, 因此, 在分娩前都会于静脉输滴注缩宫素, 目的是为了增强子宫收缩力以及收缩频率, 缩短产程, 防止产后出血, 保证产妇以及新生儿安全。另一方面, 也为分娩意外需要用药时保留静脉通道。而分娩的过程中产妇由于宫缩痛会烦躁, 躁动, 运用腹压, 这个过程中常规的头皮式钢针常常出现刺破血管, 滑出血管等导致输液不畅, 护士则需要重复穿刺, 同时也延缓了用药, 对产妇的正常分娩具有潜在的风险。使用静脉留置针时, 因其导管软, 能随血管情况弯曲, 不宜滑出血管, 保障了输液的通畅。同时对分娩意外时需要快速补液、多种给药或者输血时保障了通路, 也为病人保留了抢救生命的通道。

3.2 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严格检查各种无菌物品的有效期;②操作者需经过前期培训, 技术熟练, 动作轻柔, 防止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周围组织。操作流程需规范, 减少人为性损伤;③静脉留置针的固定要牢固, 透明贴膜必须覆盖穿刺点, 保证穿刺点无菌, 若发现边缘卷起, 或者有气泡应及时更换;④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在产妇每次屏气用力时捏紧输液器末端, 防止血液回流甚至凝固赌管[2];⑤产妇分娩结束后不必急于拔管, 产后出血50%发生在产后2h内[3]期间应严密观察, 调节滴数维持。产后2h产妇情况平稳, 不需要输液时可连接肝素帽继续使用, 注意肝素封管以及留置时间避免发生静脉炎。

关键词:分娩,留置针,操作,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陈代堂.产前建立静脉通道在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J].四川医学, 2007, 5 (28) :571.

[2]周龙琴.留置针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医学, 2009, 11 (15) :130.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8-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经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和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 应用护理体会总结

1.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2 封管液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认真钻研技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2.3 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3.1 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發症的发生。

3.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3.4 输液前后的护理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病。

4 护理要点

4.1 预防感染 每日此处更换无菌贴膜一次,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

4.2 防止堵塞 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也可每日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1000u肝素)1ml封管一次。

4.3 静脉炎的治疗 每日应仔细的观察穿刺点皮肤及血管走行皮肤的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出现红、肿、热、痛,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色条索状,则可能提示发生静脉炎。要及时拔针处理,给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显著,也可以用静脉炎软膏局部涂擦。

4.4 药液外渗 如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拔针处理,特别是药物刺激性强的,以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及时给予硫酸镁局部封闭或者硫酸镁纱布湿敷。

4.5 留置时间 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但有临床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平均留置天数为8-9天。患者静脉炎普通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因此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篇9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轻患者经常穿刺痛苦,保护脆弱的血管,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便于随时抢救,避免抢救不及时而引起各种纠纷,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1]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更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本科自2008年10月-2009年3月对9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取得很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科自2008年-2009年3月对9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其中男57例,女性33例,年龄30-90岁,平均50.5岁,留置时间最长14天,最短2天。

1.2穿刺方法穿刺前护士清洗双手,正确的洗手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的机会,备齐用物,评估病人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按输液方法排尽输液管的空气,检查留置针包装、型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取出留置针与输液器针头连接,铺垫巾及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针头与皮肤形成15-30度角度进针,见回血后,穿刺针送进少许,一手固定针心,一手拇指与食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取出针芯,注明穿刺的日期,便于观察。2护理

2.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晚期癌症患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病人甚至想放弃 治疗,所以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问题,告知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对血管刺激性很小,保护好血管,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进行穿刺。[2] 2.2加强健康 教育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所输药物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注意保护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回血堵塞血管。不得自行撕开留置针的敷贴,在输液前应向病人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教会病人及时关闭输液器开关,呼叫护士,尽量减少药物渗出。[3] 2.3做好药物安全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要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治疗,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前后均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10ml进行正压封管,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对于肝癌肝昏前期患者输液前后注入0.9%氯化钠10ml,不用肝素封管,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肿胀、疼痛不适,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予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24小时内予冰敷,24小时予热敷。

2.4加强巡视病人,询问病人是否不适,及时更换输液瓶,以免引起空气栓塞,对于油性皮肤或出汗较多的病人,随时观察敷贴有无脱落,或者在病人及家属允许情况下用约束带约束输液的肢体,输液结束后解开约束带。

2.5拔针后的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按压方法不对,经常出现穿刺点有淤斑淤血。拔针后用棉签按住穿刺点,再用一小块敷贴压住,嘱患者在床上按压致不出血为止。按压期间不得随意走动。3小结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展 篇10

1 临床新用途

1.1 引流及药物注入治疗

1.1.1 胸腔积液的引流

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无需切开皮肤、病人损伤小、耐受性强、排气管细软、组织相容性好、可较长时间留置、置管后病人疼痛轻、并发症少、发生感染率低、费用较低等优点, 尤其适用于基层卫生单位[3]。穿刺方法:16 G静脉留置针, 经胸片确定部位, 局部常规消毒, 操作者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用16 G静脉留置针头沿下肋上缘垂直进针入胸膜腔, 若是小儿则以45°行胸腔穿刺[4]。成功后边拔出针芯边向内推进留置针头至适当位置, 同时用2块剪好的无菌纱布对折重叠交叉固定留置针头。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输液延长管, 行胸腔闭式引流, 或接60 mL一次性注射器回抽胸腔内气体, 经胸片及CT检查肺完全复张后观察24 h可拔管。局部消毒时应先用75%乙醇消毒穿刺局部皮肤, 再用碘伏消毒, 这是由于乙醇具有脱碘作用, 如果改变顺序, 会使碘伏失去药物活性, 增加皮肤感染的机会。

1.1.2 气胸的引流

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 有迅速促进肺复张、并发症少的优点[5];用于张力性气胸病人的院前急救效果良好, 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6]。方法:在静脉留置针套管座的尾端扎上1只无菌橡皮指套, 在指套末端剪1个小口, 形成1个能使气体只出不进的阀门, 常规穿刺气胸引流成功后取出针芯, 高压气体从指套小口排出, 当胸腔减至负压时, 指套塌陷小口关闭, 外界空气不能进入。

1.1.3 腹腔引流

静脉留置针用于腹腔引流具有操作安全、定位准确、诊断阳性率高、方便观察、适用范围广等优点[7]。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也可长期留置外套管便于反复治疗, 以减少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因为留置针套管质软, 尖端平钝, 在腹腔内进针及留置均安全;利用金属针芯的适当进退, 配合体位变换, 调整留置针套管尖端到达所需位置, 即便少量液体也可吸出, 提高了阳性诊断率;不仅用于腹水征阳性和阴性的病人, 还适用于腹腔脓肿、囊肿和肿瘤的诊断治疗[8]。林春桃[9]报道, 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腹腔化疗可以减少对肠管的损伤, 减少化疗药物的外渗, 减少腹膜感染机会。我院用静脉留置针抽腹水后注入化疗药物进行腹腔化疗, 效果明显。腹腔引流的方法:根据穿刺病变部位深浅和性质选用16G或18G静脉留置针, 穿刺前准备、体位选择、穿刺部位、麻醉等均同常规腹腔穿刺术。待穿刺针抵抗感消失时左手先固定针芯, 右手推进留置针外套管进入腹腔, 腹腔穿刺成功后边拔出针芯边向内推进留置针头至适当位置, 取下肝素帽, 连接50 mL注射器抽液, 或在针栓部接上已消毒的橡胶管, 引腹水入容器中[7]。注射器抽取腹水需要换针筒时用肝素帽盖住Y型延长管, 避免腹水渗漏, 如需间隔抽液, 保留静脉留置针, 用生理盐水输注冲延长管, 关闭Y型延长管上的肝素帽, 用透明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 注明日期。

1.2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有报道应用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0,11], 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比单次臂丛神经阻滞更适合上肢的长时间手术, 成功率达96.2%, 并能保留数日行术后镇痛[12]。方法:让病人仰卧, 头偏向健侧, 用手摸清前、中斜角肌间隙后, 在相当于第6颈椎水平右手持16G静脉留置针垂直刺入皮肤, 略向肢侧推进, 当针尖穿过颈深筋膜有一轻微突破感后, 即停止进针, 并向内缓慢置入外套管1.5 cm~2.0 cm后拔除针芯, 用3 M手术粘贴巾固定, 手术结束拔除外套管。

1.3 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

何荷番[13]等报道, 对于术毕硬膜外导管拔除困难时经采取恢复原穿刺体位、局部热敷、导管周围注射普鲁卡因等措施仍拔管失败者, 可先将皮肤外的硬膜外导管在20 cm处剪断, 穿刺点及硬膜外导管严格消毒、铺巾, 将18 G静脉留置针外套管沿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膜外腔, 边置入外套管, 边往外拔硬膜外导管。具有损伤小、可避免手术切开取管的优点。但应注意:①插入外套管时尽量不超越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②边置入外套管边拔硬膜外导管, 可避免穿破硬脊膜;③严格无菌操作, 以防硬膜外腔感染。

1.4 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

邵献国[14]报道用静脉留置针对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病人自囊肿下缘穿刺抽液, 一次性胶贴固定, 分别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的混合液, 最后抽为负压状态。该方法操作简单, 疗效肯定, 不需特殊设备, 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生产力, 尤其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1.5 膀胱冲洗

有报道采用留置针穿刺导尿管的方法进行膀胱冲洗, 简便易行, 取得满意效果[15]。方法是夹闭引流管, 将冲洗液挂于输液架上, 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 将头皮针直接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 选择合适的部位消毒, 再次排气进针, 穿刺进尿管1 cm后, 左手固定针芯, 右手轻轻将外套管送入导尿管, 用3L胶带固定留置针, 打开输液器调节夹调节流速, 使冲洗液输注入膀胱内200 mL~300 mL或至病人有尿意时, 关闭输液器调节夹, 让药液在膀胱内保留30 min, 再引流出冲洗液。膀胱冲洗完毕, 分离输液器头皮针与留置针, 用无菌纱布包裹留置针肝素帽端, 固定于导尿管上, 以后每次膀胱冲洗时直接接留置针即可。

1.6 采血

不少学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置管采血, 特别是进行血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C肽测定时应用。王玉香[16]应用无针正压接头留置静脉采血针为病人采血, 使原来的5次静脉穿刺减少为1次, 减轻了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血管损伤及感染机会, 简化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 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方法上, 何丽英等[17]对婴幼儿比较了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和抽血法采集血标本的效果, 结果滴血法采集成功率高, 溶血、凝血、血小板破坏率低, 提高了血标本的合格率, 并可节省一次性注射器及6号头皮针。

2 留置时间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对静脉输液3 d~5 d规定为常规留置时间[18]。我国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据报道, 用于引流及注入药物治疗者可保留7 d~22 d, 平均13 d[19];用于腹腔穿刺抽取腹水留置时间1 d~7 d[7];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抽液治疗时, 当渗液为粉红或血性, 至囊肿不再有渗液后3 d拔除静脉留置针, 一般留置7 d~10 d[14]。

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3.1 健康教育

在使用留置针前, 护士要对病人及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应用的意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注意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留置局部, 留置针留置期间禁止沐浴,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防止穿刺点感染, 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加强感染控制。

3.2 穿刺护理

穿刺时, 病房保证充足的光线, 医务人员戴好手套, 避免血源性疾病感染和针尖扎伤。用无菌护贴固定好留置针, 防止滑脱。

3.3 引流护理

上一篇: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下一篇:剖析建筑工程投标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