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复危机五篇

2024-05-11

危机复危机 篇1

从广义上看, 经济危机较金融危机涉及的范围更广, 金融危机只是广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方式。考虑到所讨论的主题, 本文考察的经济危机为狭义经济危机, 与金融危机相对独立。

一、文献综述

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 每一次危机的出现都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动因和素材。归纳起来, 国内外学者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定义,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成因及二者关系, “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等课题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定义

严明认为实体经济是一种以现实的可感知的物质为存在形式和活动内容的经济活动形式, 是传统经济社会的主要经济行为方式。类似地, 沈良指出:实体经济是“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的定义是“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 也即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在现代经济中, 它是一个涵盖整个金融业的概念, 不仅包括资本市场, 也包括货币市场;不仅包括国内金融市场, 也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包括原生金融市场, 也包括衍生金融市场。债券、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金融产品都是虚拟经济的产物。

(二)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定义

马克思认为, 经济危机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 (负的经济增长率) ,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关于金融危机, 马克思指出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马克思认为, 正是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和必须相互转换, 才使资本运动过程本身潜伏着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三)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成因

关于经济危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 导致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群众购买力不足又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 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凯恩斯也认为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但他同时指出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三条基本心理规律, 即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规律。经济危机的产生并非缘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安排, 而是缘于人们的主观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此, 从长期看来,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水平。

关于金融危机的成因, 成思危在考察虚拟经济系统的结构与演化规律后将其归结为:实体经济系统运行失常;政府宏观管理失误;金融系统幼嫩脆弱;投资人群信心动摇;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四) “次贷”危机的原因

孙时联、刘骏民和张云认为, “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低收入者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出现问题, 而其本质原因是金融杠杆的泛化导致市场风险不断放大。陈雨露、庞红和蒲延杰则认为,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流动性过剩, 而金融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又使得金融体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危机。

(五)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全面深刻地论述过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他们指出, 现实中的生产过剩危机 (即经济危机) 导致货币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金融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同时, 金融危机会影响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 从而影响消费和投资并导致经济危机。

本文以“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 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联动角度剖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需要强调的是, 本文提到的经济危机指狭义经济危机, 即由于消费需求不足,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经济结构不合理, 或者稀缺资源供给减少而政府未能进行有效调节, 使得实体经济系统失衡从而引发的危机。

而本文所考察的金融危机是指虚拟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偏离实体经济太远使得市场积累的经济泡沫破灭, 进而导致一国或地区经济严重失衡所引发的危机, 主要表现为危机国家或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基准利率、汇率、股票债券等证券指数及房地产价格等) 的急剧恶化。

二、从“次贷”危机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

本次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次贷”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使得房地产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与此同时, 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又使得“次贷”危机一步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如图1) 。

(一) “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

2000年至2004年, 美联储连续15次降息, 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大大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但过度降息所带来的过剩流动性使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断积聚, 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通胀压力骤增。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 先后加息17次, 将利率从1%提高到5.25%。连续的加息在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的同时, 也促发了房价的迅速下跌, 以及抵押违约风险的急剧增加, 并最终成为本次“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 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 使得大批国际金融机构遭受重创并相继破产或被国有化, 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波动,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

(二) 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 股票市场深度调整, 信贷持续紧缩。金融资产价值的萎缩通过负向的财富效应 (1) 影响居民消费信心, 通过托宾Q值效应 (2) 和金融加速器效应 (3) 抑制企业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危机又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 造成世界经济疲软。2008年9月起,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 这场风暴开始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 多国经济放缓甚至出现衰退, 大量企业倒闭或者大规模裁员。金融危机开始演化为经济危机。

(三) 经济危机使得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

实体经济衰退使得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大批企业破产和失业人数上升, 导致银行坏账扩散至次级抵押债以外的商业贷款领域, 加剧了信用市场的紧缩态势, 形成恶性循环。

具体传导机制如下:当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 与该抵押贷款债券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 就从贷款者转移到持有这类证券的机构投资者中。一旦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 这些证券的信用评级就会调低, 市场价格大幅缩水, 持有这些证券的金融机构就会出现巨额的账面资金亏损。至此, 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 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在此期间, 经济社会整体的信用风险骤然上升, 金融机构主动降低杠杆比率进入去杠杆化阶段。去杠杆化的过程又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下跌, 资产价格的持续下跌又导致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 (包括贷款) 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 从而引发“惜贷”行为。信贷市场出现萎缩, 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

另外, 危机使得大批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撤离, 全球出现严重流动性短缺, 进一步恶化了金融危机态势。

三、 (实体) 经济危机与 (虚拟) 金融危机的区别及联系

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来看,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 归纳起来,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危机爆发原因不同

(1) 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宏观经济失衡或者受外界供给冲击影响引发经济波动。国民收入理论认为:

其中Y、C、I、G和NX分别表示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在这个公式中, 假定政府投资G为外生变量, Y主要取决于C和I。当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下降、企业投资规模萎缩时, 国民收入就会下降。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进出口贸易也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20世纪前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都是由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的不足或者外界能源供给冲击而直接导致经济下滑。以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为例, 阿拉伯国家削减石油产量造成油价暴涨, 欧美经济严重受挫, 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整体下降8.1%, 企业破产严重, 失业人数创战后世界最高纪录。

(2) 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虚拟经济发

一方面,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M表示货币需求, L1表示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 L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总量M一定时, L1和L2此消彼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以至于偏离实体经济过远, 表现在货币需求上即是L1实体需求的萎缩和L2投机资本的膨胀, 泡沫积聚的结果必然是虚拟经济崩溃, 整个经济体系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 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观点进行了清晰的阐述, 并且得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其中的M、V、P和Q分别表示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一般物价水平和全社会商品劳务供应量。需要指出的是, 公式中的M (货币供给量) 主要指进入实体商品经济的货币供给量, 未包含虚拟经济的货币。

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用货币被频繁使用, 股票债券等虚拟资产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人们除了用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外, 也投入大量货币购买虚拟资产进行投资或投机。我们用M′表示用于购买虚拟资产的货币交易量, 则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就转变为以下的货币交易方程式:

在货币供给量 (MV) 不变的前提下, 用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货币量M′如果适中, 那么虚拟资产会通过投资渠道, 财富效应渠道, 流动性渠道等方式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 当M′过多时, 就会产生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 从而使得虚拟资产价格过高, 泡沫膨胀。同时, 用于虚拟资产交易的货币量M′越大, 用于实体经济的货币量就越少, 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就越少。二者交互作用, 经济逐步萎缩。

以本次“次贷”危机为例, 次级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占用大量的货币, 使得M′上升, 导致两个结果:

一方面, 用于实体经济的货币量下降, 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导致消费和投资下降, 从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 虚拟经济扩张导致经济泡沫膨胀。当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 会使得市场预期发生微妙变化: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入量减少, 价格上升趋势减缓;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下降, 开始大量抛售虚拟资产并撤离资金, 造成经济泡沫破灭;信用链条断裂, 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 甚至资不抵债导致破产;商业银行出现巨额坏账, 大幅亏损直至倒闭。

2. 危机发展的阶段性不同

实体经济危机传导链条简单, 危机爆发之后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使得经济迅速恶化。而“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首先使得金融市场产生巨大震动, 之后传导到实体经济, 在实体经济发酵扩大后再次反作用于虚拟经济, 并阶段性爆发。本次危机始于美国并逐渐传导至欧元区和亚洲区且至今未有迹象表明有减缓趋势。

3. 危机规模不同

经济危机由于仅限于实体市场, 规模相对可控。在金融危机下, 衍生品的出现使得危机爆发的能量以几何级倍数放大并反射到实体经济, 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危机。本次“次贷”危机爆发于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21世纪, 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所代表的经济量远非一国或地区实体经济总量可比, 一旦泡沫破裂, 经济链条中断, 其传导性和破坏性都得以放大, 规模和危害远远超过单纯实体经济危机。

(二)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虽然有很多区别之

处, 但二者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且最终都会对一国或地区甚至全球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危害

以“次贷”危机为例, 当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及其衍生品泡沫破灭引发第一轮金融海啸后, 其对实体经济直接造成很大的伤害:一方面, 金融投资产品价格暴跌, 长期靠信用和投资收益支撑消费的居民需求迅速萎缩;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陷入困境, 现金流收缩, 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获得充裕的融资, 经营举步维艰, 投资大幅减少;同时, 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必然促使各国实施从紧的贸易政策, 如此一来,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一些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国家也会深受其害。

金融危机的影响反射到实体经济后, 又反过来会对金融市场的失衡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 各国经济联系空前紧密, 实体经济一旦发生危机, 紧跟现金流萎缩而来的往往就是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负有大量外债的国家由于现金链条断裂, 无法支付高额的利息, 面临国家倒闭风险;与此同时, 面临支付危机的国家信用评级下降, 本国货币被抛售, 汇率大幅波动, 货币迅速贬值, 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四、“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呈现不断蔓延与加速扩散的趋势, 作为一个外向型的庞大经济体, 中国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中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出口市场、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初级产品及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及货币政策等渠道传递到中国。

全球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下降以及美元的疲软必然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2008年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7.8%, 比2007年增长速度降低近5.7个百分点, 出口作为与消费、投资并驾齐驱的“三架马车”, 其规模的下降必然减缓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金融危机下“热钱”的大量撤离必然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震荡风险;随着美元弱势地位的不断强化以及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或经营不景气, 我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难免蒙受损失。

这次金融危机除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也对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重要启示。

一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并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 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 则会产生经济泡沫, 造成虚假繁荣, 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因此, 政府应防止虚拟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 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平稳发展。

二要坚持适度稳健创新, 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 在深化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防范过度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政府须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监管体制, 加强金融监管, 保证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科学管理学报, 1999, 2 (1) .

[2]沈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个盘——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EB/OL].http://money.zjol.com.cn/05money/system/2008/04/02/009373925.shtml, 2008-04-02.

[3][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编译局,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美]斐雪.货币的购买力[M].金本基, 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2002.

[6]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EB/OL].http://www.rcif.org.cn/ReadNews.asp?NewsID=536, 2008-05-19.

[7]严明.虚拟经济.经济新参考丛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8]孙时联, 刘骏民, 张云.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思考与对策[N].国际金融报, 2008-10-31.

危机复危机 篇2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由此暴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2008年至2010年间, 冰岛、迪拜、希腊等国相继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面对屡屡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 了解其实质内容, 分析造成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对世界其他各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1. 金融业扩充过度

金融业扩充过度, 流动性过剩, 银行和大商家纷纷涉足高风险投资。

例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冰岛开始大力拓展虚拟经济规模, 其银行开始效仿西方大国的国际投资银行, 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 投资次级按揭等获利高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资产, 从而获得巨额的利差, 为此冰岛三大银行所欠的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 为当前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2. 金融创新与“金融大鳄”的对冲操作

2001年, 希腊为满足进入欧元区的两大指标: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 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 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 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实质是, 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 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 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 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

与此同时, 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 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至此, 高盛就将在这场交易中的风险完全转移回欧元区。

3. 经济政策的错配

欧元区各成员国实行同一货币制度, 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但欧盟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 形成政策错配。所以在遭受外来冲击时各国只能更加倚重财政政策, 容易造成赤字和债务负担普遍超标, 危机刺激政策使债务更加凸显。

4. 高福利带来道德危机

在后危机时代, 欧洲的自愿失业率非常高, 因为有着高水平的福利——失业补贴, 人们都不愿意去做辛苦的体力活。

这样的道德风险引发很多居民宁愿不工作以领取补贴, 导致GDP进一步下降, 政府财政收入进一步收缩, 在财政收入下降的同时, 财政支出仍然保持在高位, 必定导致信用恶化, 引爆债务危机。

5. 经济一体化面临的各种障碍削弱了政策的作用

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体存在, 一体化面临的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政治、语言等差异造成的障碍, 削弱了政策的作用。

三、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1. 金融市场动荡或将加剧。

在主权债务危机频频出现后, 全球股市纷纷下挫, 道琼斯大跌近3%,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蓝筹股指数分别下跌了近6%和5%, 亚太股市也大跌。

汇率市场动荡进一步加剧, 美元强势反弹, 伴随的是欧元的大幅走跌。

债务问题还波及到大宗商品市场, 原油价格大幅下挫, 基本金属纷纷收跌。

2. 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紊乱。

欧洲债务问题爆发之后,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高收益的国际资本寻求避险重回美国的迹象十分明显, 美国国债长期收益率不断走低。资本流动的群体行为可能导致全球信贷市场出现结构性紧缩, 即欧洲国家融资困难, 而资本重回美国趋势愈发明显。资本流动的紊乱将加剧。

3. 全球经济复苏将放缓脚步

IMF预测, 只要欧盟各个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大相径庭而且财政协调机制无效, 那么债务问题很难短期内就能解决, 欧洲经济可能就难以真正复苏, 更值得注意的是, 公共债务利率迅速提升, 欧洲面临政策两难, 如果继续经济刺激, 债务将进一步上升;如果退出经济刺激计划, 经济复苏进程将受影响, 这意味着欧洲国家的复苏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日本、美国等政府也面临持续的政策两难问题, 尤其日本经济复苏前景十分暗淡, 全球复苏的步伐难以加速, 甚至会放缓。

4. 使得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次贷危机提醒我们加强风险管理, 而风险管控不足则是迪拜危机为这一教训添加的又一例证。除了国外许多私人投资者, 迪拜危机还直接打击了不少注资阿联酋的外资银行, 推高了阿联酋尤其是迪拜的泡沫。这些在金融危机中跌落马背的金融机构再次受到牵连, 值得业界深思, 应引起各国监管当局的高度警醒。

资料来源:UAE, Emirates Banks Association.

四、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1. 警惕“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

所谓“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 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个危机。

从此番欧元区希腊等国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我们可以认识到:源于各种需求, 政府本质上是有主动负债的愿望的。

这对今天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有着警示意义。当今中国地方政府根深蒂固的“GDP考核观”, 各地政府为保证当地对整体GDP的贡献度不惜借入资金, 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出现了7-8万亿的债务负担, 相当一部分信贷投到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长线项目里, 长时间不产生收入。这对未来中国经济肯定是巨大的隐形风险。

所以, “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 不是中央政府的, 是地方政府的危机。

2. 经济发展不可脱离实体经济

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源自金融市场泡沫膨胀, 脱离实体经济。其房地产泡沫在热钱不断涌入、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越来越膨胀, 最终由于金融危机, 引爆了泡沫的破灭。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和迪拜危机爆发前有一定的相似度, 尤其是海南地区的房地产, 自从三亚旅游经济区建立以来, 以三亚为代表的海南的房价被炒到一个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高位, 而此次迪拜危机的爆发无疑为中国敲响了警钟, 要及时矫正这样的脱离。

3. 发展中国家面临加入共同货币区选择时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共同货币区具有简化流通手续、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外汇稳定、促进资金流动等优点。

但是, 根据20世纪60年代基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争论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组国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组成货币区, 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只有成员国在资本和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 加入共同货币区才可能带来最大的福利增进, 在条件不成熟时勉强加入可能得不偿失。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关于亚洲成立共同货币区乃至设立“亚元”的呼声一度高涨, 但这次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给这种热情降温不少, 发展中国家想要建立共同货币区还需谨慎。

4. 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必须立足国内, 在此基础上争取外部的支持

冰岛、希腊、迪拜的情况, 无一不是依赖外部融资的典型。这样的经济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外资撤资退出本国市场, 必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导致本国发展困境的政策弊端, 才能真正获得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任, 进而赢得市场的尊重。仅依靠外资援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 且外部援助常常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所以, 中国应该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扩大内需, 减少对外资的依赖, 从根本改变本国的经济实力, 增强本国抵御风险的能力。

摘要: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让全世界都变得提心吊胆, 在后危机时代, 主权债务危机屡屡发生, 对此,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主权债务危机?本文就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原因、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旨在警示中国应该在恢复经济的进程注意主权债务问题。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资本过度扩张,金融危机,警示

参考文献

[1]张敏:冰岛.国家破产?.世界知识, 2008 (21)

[2]黄梅波:熊爱宗.迪拜债务危相:原因、走向与影响.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 (1)

[3]郑联盛:迪拜和希腊的“裸泳”闹剧.中国报道, 2010 (1)

[4]荣跃:警惕“中国式的主权债务危机”.和讯财经, http://forex.baidu.com/2010-04-15/123351063.html, 2010.4.15

危机复危机 篇3

下一次,它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次危机中,中国主要因为两个原因得以安然过关:一是得益于封闭的资本账户和不可自由兑换货币,中国得以在其他亚洲国家的货币崩溃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二是它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以抵消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外需的萎缩。

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土生土长”的金融危机不同的是,2008-2009年的全球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威胁要严重得多。它击中了失衡的中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对出口的依赖越发严重。1997年,出口仅占中国GDP的17.5%,到2007年,这一比重翻了一番多,达到了37%,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贸易的激增押下了巨大的“赌注”。

这一注似乎赢了个大满贯。但是在2008年底,当全球经济崩溃时,中国的战略突然成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在短短的7个月时间内,其出口从繁荣走向破灭,同比增长从2008年7月份的26%暴跌至2009年2月份的-27%。结果,中国GDP的环比增长在2008年底下降到了较低的一位数水平。在出口主导的广东省,超过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工作。

中国随即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借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积极政策”,它迅速出台了一个规模高达4万亿元、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财政刺激计划,为了给这一计划提供资金,2009年银行信贷创下了9.6万亿元的历史纪录。表面上看,这一计划似乎收到了效果。中国经济在去年最后三个季度中骤然止跌回升,并将2009年全年实际GDP增长推升到了令人咋舌的8.7%,并在2010年初进一步加速至11.9%。

然而,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情况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后危机形势。过剩的流动性(显然是激进的在危机推动下的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溢出并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导致了严重的投机性泡沫。目前中国正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来消除这些泡沫。此外,银行贷款的盛宴导致了地方投资公司的债务不断攀升,迫使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审查,从而很可能导致今年下半年出现大规模的不良贷款核销。此外,除非中国改变其货币政策,否则它将面临不断增强的保护主义风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的局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当前世界经济的观点截然不同。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2010年4月)中,同际货币基金组织大胆宣称“亚洲正在经历一场充满活力且平衡的复苏”。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同样,前两次危机的比较特别能够说明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不仅出口占经济的比重翻了一番多,而且经常账户也从10年前的接近平衡变成了2007年11%的盈余。此外,投资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32%上升至2009年的47%,表明供过于求的风险正在增加;与此同时,国内私人消费的比重则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50%下降到2008年的35%,创下历史最低纪录。

我绝不会用“平衡”一词来形容中国经济的现状。事实上,在这两场危机之间,也即过去10年问,中国的结构性失衡有增无减,其宏观脆弱性的增加令人担忧。如果这些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将会暴露在下一场无法避免的危机中。

今天,通过促进消费进行再平衡的紧迫性要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那场危机之后的情形。

学历危机,二本生源危机 篇4

据媒体报道,今年在湖北招生的87所二本院校再次征集528个志愿,这是湖北省二本首次出现再次征集志愿的现象。北京、广西、安徽、吉林等地的二本高校,也征集了两次志愿。实际上,四川、河南和宁夏几年前就出现了这种现象,2012年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了众多高校零投档。生源危机在全面辐射高职高专院校的同时,逐渐向本科高校蔓延。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呼,一个家庭出了个大学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大事。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如今,除非是考上名牌大学,一般的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成“大白菜”,大学生头上的光环正逐渐消失。一些人毕业即失业或待业,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自然会出现弃考、不填志愿或不报到的现象。

当多数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重视学生是从哪所学校毕业的),这是因为对一个人的远距离判断,最直观、最外显的就是“校历”。竞争重心上移,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过去,而一般的院校吸引力大不如前。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逐渐蔓延的高校生源危机,本人认为:第一,应控制高等教育规模,走内涵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从规模发展转移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轨道上来。由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下降,未来几年一些层次较低的高校将招不到足够的学生,甚至面临倒闭。但目前许多准备“升本”和更名“大学”的高校,为达到规定的办学规模要求,仍在热衷于扩大校区、大兴土木,积极争取扩大招生规模。为改变这一趋势,亟须对《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进行修订,使院校设置条件更重质量和水平,降低对规模的要求。

第二,结合时代需要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并校,不仅是因为学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学童减少,也因为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使是鼓励生育也很难提高人口出生率,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日本、韩国的少子化进程都导致大学适龄青年不足,即便是台湾这样多子多福传统观念得到顽强保存的地区,现在也成为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高校严重缺乏生源,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危机复危机 篇5

首先, 危机管理是立足于消费者和公众角度对事件本身进行有效管理, 使企业在危机事件中损失降到最低。进行危机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而“公共关系危机”, 顾名思义, 面对的当然是大众。一旦“危机公关”思路领衔后, 企业将精力着重用在摆平媒体、事件当事人, 甚至摆平政府上, 这种传统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思维将企业自身置于大众的对立面, 除了加剧企业与受伤害民众间的矛盾外, 对事件的解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其次, 任何危机的成功处理都是有条件的, 危机公关夸大了危机事后处理的作用。未雨绸缪在任何时候都比亡羊补牢高明。危机公关在事件发生后的介入只能说是迟到总比不到好, 出手总比坐以待毙强。任何危机处理需要具备4个条件、一个时机:好的预警机制、信息畅通的团队、正确的策略、强大的公关关系;严重的产品质量危机错过了72小时, 一般是难以救药的。孤木不成林, 任何只顾一头的措施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更何况还是一个根本方向错误的策略!

第三, 企业在发现自身错误后, 应当积极主动采取应对措施, 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媒体曝光后再进行“危机公关”。试想, 如果出现第一例结石患者时, 三鹿就把精力真正用在处理产品质量和安抚消费者上, 而不是不惜代价把负面影响压住的话, 事情不可能发展到婴儿死亡, 以至无可挽救的地步。消费者是不会原谅掩盖事件真相而进行危机公关的企业和企业家的。而靠搞定搜索引擎屏蔽某个关键词, 更完全是自欺欺人。

案件回放:

正当三鹿公司因三聚氰铵事件焦头烂额时, 偏偏后院又起火, 近来网上流传出其公关公司涛澜通的一封支招信, 内容如下:“目前处于北京奥运会期间, 政府在加强对食品安全等负面新闻的干预, 对于三鹿奶粉的结石事件出现了好的转机, 但不能过早松懈……希望利用奥运期间的风平浪静, 协助三鹿集团打好这一艰苦的负面公关战役。”其主要策略有三:一是安抚消费者, 1至2年内不让开口;二是与百度搜索引擎媒体合作, 拿到新闻话语权;三是以攻为守、搜集行业竞品“肾结石”负面的消费者资料, 以备不时之需。信的末了还写道:“因时间紧, 望各位领导能尽快决策, 抢占危机公关的最佳时间点!”但, 这场公关战役的最终结果与预期相去甚远。

现实误区与解读:

当代的企业极少不明白危机对于自身的影响, 起初看来微不足道的细节最后演变成一个庞大帝国“掘墓运动”的公关危机事件, 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

在公关危机管理中, 有一项测试企业应对能力的指标叫做“执行力”, 用来预设危机管理计划能够达到的实效。通常执行力越强的企业, 应付公关危机的能力就越强。然而, 如果片面地强调执行力而忽视策略本身的科学合理性, 企图用危机公关的手段来剪灭危机、代替危机管理, 却是相当危险的。

抛开信件公开后在公众中引起的轩然大波不说, 仅就其处理手段来说, 三鹿的应对不可谓不及时, 但最后采纳的所谓专业意见不仅不可谓高招, 甚至还有点“馊”, 充其量是把三鹿的死期和整个行业的大地震往后推迟了两个月, 仅此而已。消费者的愤怒在声讨奶制品业的无良时已经达到顶峰, 继而出离愤怒地走向绝望。或许受害者和许多持续关注事件进展的人们怎么也想不通, 企业怎么会天真地以为人命关天的事情可以瞒天过海?每次死伤惨重的煤矿事故最终的结局并不是完全没有参照作用的, 再怎么遮, 再怎么掩, 还不是得浮出水面来?打压消费者, 封住媒体之口, 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公关危机管理, 而勿宁说是彻头彻尾的愚弄民众, 蔑视民众知情权。这是SARS似悲剧的延续。

当年本田的杭州婚礼门事件, 对广本质量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如此重大的事件, 居然除了杭州本地媒体有系列的追踪报道外, 全国各地各大小媒体一改素常炒作跟风的习惯, 几乎全部噤声, 深入报道更是难觅其踪。面对新闻价值重大如斯的事件, 可想而知企业下了多大的血本来打这场公关战。我们也很难推知三鹿公关公司在作前述决策时有没有受到广本事件的暗示性鼓励。

上一篇:社会工作的模式下一篇:锚杆(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