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十篇

2024-09-12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篇1

关键词:高教强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模式,策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国家战略目标赋予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明确建设主体, 遵循科学原则, 探讨特色路径。在我国经济区域化格局日益清晰、高等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 以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为载体, 充分发挥其资源集聚、资源辐射、资源配置与协同发展的功能, 打造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大格局相适应、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新布局, 是实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载体。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发展规律与建设策略, 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内涵及其演变轨迹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是借鉴教育地理学上的核心概念———教育中心以及地理学中的城市群概念而形成的引伸概念, 是指某一特定地域空间, 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高校为核心层, 以企业研发力量、科研院所为紧密关联层, 以大空间、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后勤保障、信息咨询、商业和金融等为服务支撑层, 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高校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并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功能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布局。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源于大学集群的发展, 并由于大学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 在经济区域化趋势日趋鲜明的时代, 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概念的提出历史较短, 但其从最初的雏形到现代意义上的完整形态, 却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其演变的过程, 是与大学职能的拓展, 以及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的。

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的雏形发端于意大利, 作为中世纪大学的发源地, 这里不仅自发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波隆那大学, 而且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浓厚的古代教育传统、发达的商业提出的要求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逐渐成为欧洲著名的大学聚集中心。14、15世纪, 伴随着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和机构类型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域分布上呈现扩散的趋势, 大学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文化圈欧洲部分, 形成跨越不同国度, 带有明显“国际性”的高等教育中心。19世纪后期, 德国柏林大学改革, 不但使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 推动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也推动了“民族化”、“区域化”高等教育中心的产生。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则产生于20世纪中叶以后, 其典型标志是以硅谷为代表的各种大学园区、科技园区。“硅谷—斯坦福”模式的成功, 证明了高等教育推动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上的强大生命力和生产力, 引起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模仿硅谷的热潮, 许多国家竞相创立大学科技园区, 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九州硅岛;英国的剑桥科学园、苏格兰硅谷;以色列的“硅溪”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创建了一批科技园区, 如韩国、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大学城、科技园、科学城等重要载体, 强化了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经济功能, 强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演变,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已经从最初的知识中心, 拓展为兼有科技中心、文化中心等特质, 并最终与经济中心合而为一, 其角色定位也从被动的服务者正逐步上升为区域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引领者。

在千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了三种典型模式:

1.大学自主发展型模式。即高等教育主体在谋求发展、改进过程中, 自然演进而最终促成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形成。纵观高等教育的历史, 在大学建立的初期, 高等教育机构的空间布局更多地倾向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者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这种布局结构更好地符合了经济社会, 特别是大工业时代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最大限度地体现大学产生与发展的价值。在市场机制参与下, 高等教育机构在谋求发展、改进的过程中, 一些办学条件好、历史悠久的大学逐渐成为一定空间区域的增长极, 通过发挥名校的辐射效应,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不断地积聚起来, 形成庞大的大学群落, 并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美国以纽约为主体的城市群拥有全美11%最优秀的大学;英国伦敦集中了全英国1/4的教育科研机构, 更有牛津、剑桥、伦敦大学等世界著名的高等院校。这种自然演进的高校空间布局形式发展至今, 就形成了国际大都市集聚众多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 成为该国或该地区高等教育中心的局面。

2.政府扶植建设型模式。即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土地赠予等手段, 有效地驱动各种教育资源向区域中心聚集, 促其功能升级, 形成高等教育的区域性集聚。以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为例, 为了缓解东京都的人口压力, 促进日本在科学技术、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新发展, 日本政府将东京及周围地区的国家级、实验性的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迁至筑波, 并投资建设了一所全新的筑波大学。筑波科学城从建设之初便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 建设费用全部由国家拨款。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 筑波大学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筑波地区也因聚集日本27%的国家研究机构、40%的研究人员和40%的国家研究预算, 成为知识学术密集城市和日本最大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3.两者结合的混合方式。即夹杂着大学自主发展型和政府扶植建设型两种方式的混合方式。虽然大学自主发展与政府政策扶植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形成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两种基本模式, 但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影响因素往往不是单因素的。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 大学正在逐渐从一种边缘性或适应性组织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 成为一种核心组织或主导力量, 对地区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在面临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时, 逐渐意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和途径的转变, 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基础, 以高等教育为重要依托和发生器的先进社会组织结构, 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兴办高等教育的载体形式, 凝聚力量, 形成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增长点, 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现代化。外界对于高等教育的多方面需求,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与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使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 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于是出现了夹杂着大学自主发展和政府扶植建设互为促进的发展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主要以政府扶植建设为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分布在各省级行政中心和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如, 在中国的传统行政区中六大区的中心城市, 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汇集了我国主要的高等教育资源, 成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近年来, 伴随着市场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崛起, 传统的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心悄然变迁, 高校生源和师资开始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新的跨省域的、以服务大经济区为指向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和高校集群正在形成, 以区域文化、人口密度驱动的高等教育群落也在形成之中。

纵观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演进历史, 可以发现以下规律和特点:中心城市是大学集聚的重要地理要素;行政力量是高等教育发展核心形成和辐射效应发挥的推手;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动因;以知识为核心的文化力量是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与发展的整合动力。这些特点和规律, 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探索推进高教强国的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关联性

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立体化综合性指标, 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结构、功能与高等教育强国三个维度的目标之间, 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

1.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符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同步, 并力争在一些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当今时代,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源于大学集群的发展, 并由于大学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 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促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趋势。如, 欧洲国家正努力通过推广学分转换系统、统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扩大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举措, 积极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及其所倡导建立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而国际上许多大学与企业集聚, 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案例, 更成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成功典范。如美国的“128公路”、“硅谷”, 日本的筑波科学城、九州硅岛, 英国的剑桥科学园, 苏格兰硅谷, 以色列的“硅溪”等。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 把区域中心建设作为重要载体, 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有利于高等教育子系统与经济社会大系统在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等方面的高度协同, 能够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

2.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强国所追求的是一个强大的体系, 而不仅仅是几所学校的鹤立鸡群。既要从整体上建立以高水平大学为龙头、以行业特色大学为支撑、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也要促进每所学校特色化发展, 努力形成每所学校整体有特色、学科专业有特点、毕业生有特长的局面。实现上述目标, 加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无疑是重要的路径选择。因为, 打造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可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进行谋篇布局, 统筹安排区域发展的优先次序与建设领域, 可以实现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 避免区域间的封闭发展、重复发展、恶性竞争发展,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和倍增作用;可以促进公共平台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有效缓解穷国办大教育国情下经费不足的压力;可以推动高校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有所为、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 凝练特色, 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3.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实现经济与教育互动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大的支撑能力。自2006年以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 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完善区域政策, 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落实这些战略部署, 我国正在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等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和大框架。主体功能区布局与建设的逐步展开, 迫切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的区域空间布局, 通过综合的战略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区域高等教育集聚效益, 凸显科技教育的强大辐射力。加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能够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在经济结构升级、调整中的引导作用, 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创造和生产更多的高级生产要素和竞争优势。

总之, 建构以经济教育一体化发展为牵动, 以区域性高等教育战略资源整合为途径, 以支撑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大经济区战略格局为目标, 以经济区内各省份高等教育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和合作发展为措施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新布局, 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

三、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基本策略

站在全局看教育, 立足教育谋划全局。在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统领下, 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 需要从体系建构、内涵提升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扎实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

(一) 重构我国高等教育的立体化体系

1. 提升、再造和拓展传统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功能。

受历史、文化、经济、人口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多种集群分布的发展状态, 但是, 一批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心, 如自“一五”时期开始, 围绕国家整体的工业布局, 我国在东北、西北、华中、西南和上海等老工业基地逐步形成的高等学校集群, 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布局的基础, 同时也因为与老工业基地的共生、互动关系, 为老工业基地建设提供着强大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型,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联结老工业基地与这些传统高校集群的纽带———指令性计划已不复存在, 代之以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大批高校已不再主要面向特定的行业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 转而适应更加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 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大规模改造, 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形势下, 老工业基地与传统高校集群的地域联系虽依然存在, 但是在价值选择和契合度上却已经出现分离。

与建国初期的老工业基地建设相比, 今天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更高、依赖更强。要重建高等教育集群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紧密联系, 需要完善或重塑传统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使高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区域创新人才集聚的平台、区域创新文化的孵化器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动力源。这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推进高等学校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 引导高校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区域内主要产业集群所涉及的企业进行对接和合作, 并结合产业集群建设, 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 (专业) 集群。

2. 打造与新经济战略相适应的新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适应大经济区和新经济带发展的需求, 需要在更大的地理空间上进行布局, 在更高的层面上合理分工, 突破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学校行政隶属关系为原则的结构布局, 通过大经济区内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打造与新型经济带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建立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以充分地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引领创新功能, 提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匹配度。这里, 以东北经济区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 是实现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协作发展的外部条件基础, 而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均衡性、整体性和同质性强的特点, 又构成其教育协作的内部条件基础。因而, 在对东北地区整体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存量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制定东北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统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 形成辽、吉、黑三省高等教育的差异化、特色化、错位与合作发展, 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行的。其重要思路之一, 是以哈大高速公路为交通纽带,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为龙头, 以沿线上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4个中心城市及大学群为主体, 吸纳国内和东北亚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形成更大层面的一体化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区, 全面提升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能力, 同时带动东北腹地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化发展。

3. 构建实体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布局。

一方面,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地理布局已经形成, 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院校调整等方式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另一方面, 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背景下, 具有实体化特征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也会显现出虚拟化的特点, 表现为动态性和开放性, 即:某一层面上的高等教育区域的中心, 可能是另一层面高等教育的次生中心, 同时未来也可能会成为更高层次、更大区域范围的中心, 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出动态变化性。此外, 区域内高等教育活动在空间上可以跨地区, 甚至跨国际, 从而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 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因此, 通过创新产学研和官产学等合作方式, 利用信息化优势, 在打造实体区域中心的同时, 构建虚拟的区域中心, 是既现实又有效的选择。对此, 我们还要具备国际视野。仍以东北经济区为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与进一步开放, 旨在振兴我国重工业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同时也是利用与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具有重工业优势国家的地缘特点, 提高我国在东北亚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与工业能力, 把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置于东北亚工业发展、经济一体化的网络中, 打造东北亚重工业制造中心。这一产业定位, 既要从东北经济发展的角度, 扎实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 有步骤、有计划、有分工地开展战略性协作;也要立足国际竞争, 作为东北亚高等教育的次中心以及未来东北亚高等教育中心, 来设计、调整组织架构和服务定位, 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广泛集聚资源。

(二) 注重区域中心的内涵建设

1. 推进特色学科群建设, 做强区域中心的内核。

学科是知识的生产体系和组织体系, 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大学集群的核心载体是学科集群。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功能和影响力, 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内高校的学科构成和实力所决定的。要通过推进大学特色学科群建设, 强化区域中心各大学“点”的功能, 形成区域高校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要发挥学科的综合平台和服务载体作用, 加大投入力度, 集中优势资源, 以建设国际一流学科、国内高水平学科、区域优势特色学科三级重点学科体系为目标, 着力产生一批能够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集中转划一批对区域特色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和重点项目具有切实支持和重点突破的科研项目;重点培养一批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 推动高等学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

2. 打造知识共同体, 丰富区域中心的形式。

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形成的共性规律,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往往与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相伴生, 是由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等构成的共同体。在这一组织体系中, 知识的生产、创新与应用是联结三者的桥梁与纽带。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要打造紧密联结三者的知识共同体。要以大学集群为基核, 通过组建区域内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紧密关联的共同体, 形成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 与特色产业主体功能区相匹配、衔接有力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布局, 发挥高等教育的集聚—溢出效应, 使高等教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要使各大学所代表的“点”, 及其与企业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服务区域时所构成的“面”, 能够相互结合, 形成分层次、网络状、动态性和开放式的组织结构体系。要引导高校创新要素面向经济主战场, 向企业需求集聚。要建设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推动产学研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3. 加强行业划转院校建设, 拓展区域中心的功能。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具有一定的分层性, 既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域内地区性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也有跨省域的服务大经济区的跨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更有跨国界的服务层面更广泛的国际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无论是服务国家战略还是服务区域发展, 其最终目标追求是一致的。行业划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 是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和建设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连接地方与行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加大行业对高校的办学指导与支持力度, 继续支持行业部委与地方政府联合办学或合作办学, 积极支持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加大对原部属院校在学校基本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全面恢复和保持划转院校的原有优势和办学实力, 从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地方双重角度, 推动划转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使其成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中坚与骨干力量。

(三) 着力创新区域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

1. 要打破省域间高等教育管理的行政壁垒, 建

立稳定的大经济区域高等教育协作组织和定期会商制度, 整体规划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与发展。统筹规划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统筹推进区域高等教育教育差异化、特色化、错位与合作发展模式;搭建高等教育跨地区交流合作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嫁接校企合作,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集群式增长极, 使高校的创新增长效应得到释放;在区域公共治理机制方面, 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行政隶属关系、机构属性的差别, 建立相互沟通与合作的立交桥, 最大限度地调动合作创新的动力。

2.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实现区域内不

同部门的市场化互动与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大学与科研机构的集群效应, 引导科研院所和大学把重点放在市场所需求的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上;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动态调节机制;发挥生源市场、技术市场和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各类活动的导向与分层作用,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3. 要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对大学集群的驱动作

用, 有效发挥地域文化对高等教育生态资源的凝聚作用, 运用共性文化积极提炼与提升区域大学集群的人文特色和教育特色, 超越地理、行政和经济的力量, 建立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更高层次的文化纽带关系;同时发挥高校的文化批判和反思精神, 进一步推动形成区域主流文化并创造新的文化, 推动区域文化向前演变。

(魏小鹏,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教授,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书记, 辽宁沈阳110032)

参考文献

[1]吴岩, 刘永武, 李政, 刘祖良, 王怀宇.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2) .

[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43-45.

[3]李承先, 季诚钧.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J].中国农业教育, 2003 (06) .

[4]王庆.大学集群的要素结构和三维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11) .

[5]Hilde De Ridder-Symoens.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ume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p.41.

[6]朱平.高等教育中心形成规律及其动力机制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03) .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篇2

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合理规范物流业就要以物流中心为枢纽构建“多辐射”覆盖面广的物流网络体系,而在这体系中,物流中心的选址则是物流系统优化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物流中心不仅会影响在它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其所在的区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区域物流中的选址问题,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区域物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上应当充分调查分析,使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能具有相当的柔性,以便提高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1 物流中心的选址

由于物流中心的规模庞大,地处要道,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所以,物流中心的选址一方面需要考虑到交通是否能畅通的问题,就是能够保证物流业的协调发展而没有给市区的交通带来影响。而另一方面就是要考虑不能加重市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要保护环境。

所以,物流运作效率不仅决定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而且还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了得到较高的区域物流运作效率,必须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尽量实现最低的区域物流成本。合适的区域物流中心规模和布局则是降低区域物流成本的基础保证,因此区域物流中心的选址布局成了重要的问题。

1.1 物流中心的涵义

物流中心是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它的规划、筹建、运行与完善,涉及交通、物资、商业、外贸、工业、建筑、农业、金融等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的企业。不同部门及企业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理解不尽一致。

所以可以将物流中心理解为,以交通运输为枢纽,建立起的经营社会物流业务的货物集散场所是构筑区域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货运枢纽是一些货运站场而构成的网络运作体系,实际上也是构成了社会物流网络的节点,具有实现订货、咨询、包装、装卸、中转、送货等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及移动设备,以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成为了具备物流中心的条件。

区域物流中心是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市)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中心。一般而言,这种物流中心规模较大,用户较多,批量也较大,往往是为下一级城市物流中心提供服务,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这不是主体形式。

1.2 影响物流中心选址因素

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能节省费用,加快货物的流通,增加物流企业的收益。所以,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物流中心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市场条件。要充分的考虑该地区的市场条件,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消费水平以及其他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等,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其中。

(2)客户分布。配送中心选址时候要考虑到客户的区域分布情况,考虑到客户的分布范围以及客户间距的长短,尽量的缩短配送的距离和时间。

(3)交通条件。要充分的考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提供的运输途径和运力、运费等考虑利用现有的运输线路,最好选择在各种交通干线相接的地带,例如海港码头、空港或者交通公路干线附近,以便货物能够及时迅速的转运和输送,也可节省运输费用。

(4)资源条件。充分考虑到该地区是否能够使企业得到足够的资源。在确定物流中心选址和用地规模时,应该以物流配送现状分析和预测为依据。按照服务空间范围的大小,综合考虑影响物流配送中心的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地点,确定最佳规模。

(5)人力资源条件。充分考虑该地区从事物流配送业人员的素质条件等因素。

(6)政策条件。考虑该地区的法律规定、税收政策等情况是否有利于投资。

2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优势

将区域内比较有优势的以及竞争力相对优势的因素相结合成区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及布局和发展趋势等对现代物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资源是提高物流的效率,而且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活动和物流成本。从而减少因物流所带来的交通堵塞问题和环境的破坏,可增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进行区域物流选址布局和物流中心建设时,需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布局原则和方法。

例如物流句点布局与选址的常用数学模型主要是考虑一个或者多个物流句点的布局选址模型,及考虑运输费用和多个物流句点的布局选址模型等。对物流设施选址的数学模型实际应用中往往只具有理论和时间的意义。法律、法规、规划、土地使用权、物流业务种类、物流设施、筹资能力、交通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因素等很难在一个已具规模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圈模型中都体现出来。因此,物流中心布局选址所涉及一些关键因素,需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或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进行选址工作,利用加权因素法,主要是根据对物流中心有影响的因素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得分进行选址的方法。设有多个配送中心地址可供选择,根据各个地址的地理位置、市场条件、政策条件、供应商分布、资源条件、人力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设置不同的权重,给每个影响因素从影响的大小分为不同的级别,并且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

3 加强基础设施以及信息系统建设

物流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的基础性产业,但是,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流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园区(基地)、配送中心,多式联运、转运设施,是物流运作的重要节点,与铁路、公路和水路等物流通道共同构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这个体系的健全完善和高效有序运作,可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从整体上提升产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水路与铁路、铁路与公路、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缺乏有效的节点相衔接,形成多次搬倒、迂回运输,降低了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问题。并要着力解决各类物流基础设施的衔接配套问题[2]。

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社会化程度低;布局分散,要加快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和淘汰步伐。

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优化,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只有当物流各节点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信息完全畅通,物流网络的功能才能得以最大发挥。这里的物流节点衔接不仅指区域内部各物流点与物流中心的衔接,也指各区域之间各物流点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有效信息的阻滞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合理的利用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则会带来莫大的收益。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作用异常突出,首先计算机代替人工计算减少了繁重的劳动和出错的可能性。

例如在2008年,淄博市着手兴建了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并已投入运营。为了达到适度自动化、重视信息化,该烟草物流中心引进了新的信息化系统。入库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省内烟整托盘入库,补货采用了看板补货系统。实现了操作的无纸化、简单化。送货采用了GIS技术,实现了对送货线路的优化和送货过程的实时管理。

尽管如此,淄博市总体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要进一步发展综合通信网络,加快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信息化进程,积极利用EDI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物流信息平台。然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工程,还需要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与扶持来共同推进和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4 运用模糊聚类法加强区域物流中心选址建设

目前已有的数学选址模型[3,4,5]大部分都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几个场址进行评价分析,并未提供对不同区域间的选址方案进行甄选,北京交通大学许婷、韩宝明的论文《多区域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的模糊聚类分析》对这一方法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糊聚类法可有效解决多区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

模糊聚类分析是将一个无类别标记的样本集按某种准则划分成若干个子集类,使相似样本尽可能归为一类,而不相似样本尽量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表达了样本类属的中介性,是一种软划分手段。

模糊聚类能较好地将选址方案中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归入模型中,其主要优势是不需要建立像微观模型一样复杂的方程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指标,且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准确的衡量不同地区物流选址条件的优劣,模糊聚类的性质提高了决策者方案选择时的优选性,同时考虑到了不同区域方案间的相似性,使方案决策也具有了多重性,克服了AHP模型中相似方案被划归为不同等级的缺陷。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标准化:构造数据矩阵,为了消除原始数据矩阵的量纲同时将数据压缩至区间[0 1]上,对其进行平移极差变换可得到标准化矩阵;

(2)建立模糊相似矩阵:依照一定聚类方法确定不同区域选址方案间的相似系数R,并依据R构造相应的模糊相似矩阵,采用海明Hamming距离法进行计算;

(3)聚类:给定不同的置信水平列出各点的排列顺序,即可比较不同位置的优劣。

在用模糊聚类划分区域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地理位置作为其主要特征因素,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加入其他影响因素并赋予不同权重。同时,利用重心法计算出的区域配送中心位置后,还应考虑到具体的交通状况等因素。因此,在现实决策中,还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参考模型提供的结果,才能保证所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5 物流中心选址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任何行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考虑到社会效益,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从而忽视了其他发面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为了能够整合社会物资资源,从而降低物流资源消耗,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发展区域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提高整个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这就要求从教育源头上下功夫,加强对物流教育的投资和建设,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物流人才,并且规范物流市场。

6 结束语

区域物流中心地点的选择应同时以优化物流服务水平及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协调各个方面的问题。选择区域物流中心的最佳地理位置,避免建成运营后所出现的闲置或过度运营问题,实现服务与成本的有效结合。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规范合理的物流业是以物流中心为枢纽的多辐射覆盖面广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区域物流中心选址是物流系统优化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区域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陆立娟,李大卫.逆向物流中心动态选址问题的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2):150-154.

[3]辜勇,高东旭.重心法在油库选址问题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7,(2):108-111.

[4]许婷,韩宝明.多区域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的模糊聚类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5):68-70.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篇3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160-02

1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概念厘清

关于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定义,国内学者试着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云南师范大学罗明东教授认为教育中心是在一定的教育区域内,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教育活动的集聚地。朱平博士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等教育中心”的概念,所谓高等教育中心,是指基于某些特定的地域空间,以该自然区域内的一个或几个重点高等学校为核心,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格的高校群落的集合体。魏小鹏认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指某一特定地域空间,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高校为核心层,以企业研发力量、科研院所为紧密关联层,以大空间、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后勤保障、信息咨询、商业和金融等为服务支撑层,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高校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并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功能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布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是指在某一特定人文地理空间内,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条件下,以区域内若干所起支撑引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大学为龙头,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中介组织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形成的具有科学的理念、合理的结构与规模、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高等教育生态群落。

2美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历史演变进程

英国向美洲永久性的移民始于1607年。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移民人数超过其他国家,就高等教育而言,牛津和剑桥两校提供了殖民地学院试图效仿的最初的模式。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到1769年,美国殖民地最后一所学院的达特茅斯学院成立,美国一共有九所学院。这个时候的美国东北部是当时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尤其是马萨诸塞州,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众多,人流流动相对频繁,而且这个时期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基本上都集中在美国东北部。

德国现代大学模式建立后其影响迅速波及美国,美国派出许多学子到德国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就派出留学德国的学子一万多名,足见德国大学的魅力影响,更反映了美国人吸收别国文化知识如饥似渴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一万多名留德学子中,有很多人后来担任了美国一些重要大学的校长,如密歇根大学校长塔潘,康奈尔大学校长怀特等。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道路。随着北方的胜利,全国经济开始复苏,美国开始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进行转变,一些美国教育家开始按照德国模式改革原有的大学。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美国第一次有了一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代表德国大学形式的高等学府,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还是美国东北部十三个州。随着美国的实用主义社会文化思潮骤然兴起,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推进了高等教育从学院化向大学化方向的转变,促成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如康乃尔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1862年《莫利尔法案》颁布以后,“赠地学院”迅猛发展,至19世纪末全美已有69所大学,20世纪后其中许多学院又演变为多学科的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的美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这些历史上客观形成的各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在其所在的区域内,逐渐成为该区域的高级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平台以及输出基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文化引导功能和传播辐射功能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使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3高等教育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3.1历史与地理原因

最开始的殖民地学院主要效法英国,而且这些学院都集中在美国最初独立的东北部十三个州。英国向美洲永久性移民始于1607年。由于来到美国的移民日益居多,教育问题便凸现出来。宗教动机是引发殖民地学院创设的主要动机。殖民地时期的英国教育发展模式是以哈佛学院的创办为起点的。从1636年哈佛学院创办到1769年最后一个学院达特茅斯学院创立。包括耶鲁学院和新泽西学院在内的殖民地地区一共建设了九所学院,这九所学院到今天也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由于这九所大学地理位置靠的非常近,使美国东北成为全国知名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3.2经济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全面发展和改革时期,美国人称这一时期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人口众多的工业城市,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成为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的第一个国家,其拥有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它们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质量和数量也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在著名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有10个在这里,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大城市成为这里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中,底特律市地处大湖工业区居中位置,而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匹兹堡坐落在在阿勒格尼河、莫加西河与俄亥俄河的交’汇处,使她成为美国最大的内河港口之一。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成为美国北方著名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3.3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美国的州立大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它之所以称为“公立”,是由于其经费主要来自于州政府从税收中拨给的款项,联邦政府给予科研、购置图书设备和向学生提供各种资助,而美国的私立大学在这方面所得的经费则微乎其微,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学生收取通常比公立学校高得多的学费,以弥补不足。赠地法案造成美国州立大学的兴起。其中一些大学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19世纪的“土地赠予运动”和20世纪的“社区学院运动”,还有美国国会于1944年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促进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兴起。这些法案的颁布和运动都对美国迅速从战时经济向民用经济转变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3.4文化的力量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篇4

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中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 教育现代化是惠及百姓的一项民心工程,它的内涵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宝应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从2008年开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下面,就我校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一、改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优化

我校创建于1960年,学校占地34200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10924平方米,绿化面积10240平方米。校园整体布局合理。整个校园分教学、运动和生活三个区域,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学区内建有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和图书馆;运动区内建有人工草坪足球场、田径运动场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区;生活区内建有学生宿舍楼、食堂、教工宿舍等。近三年来,在县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多方筹集资金120多万元,新建了前后教学楼连廊,铺设了前后教学楼之间的彩砖操场,完善了学校围墙,使校园环境绿化、亮化、美化更上一层楼。

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个;建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个;多媒体专用教室2个;多媒体小推车6

个,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1个,专任教师每人拥有电脑1台,实现了教师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专用教室2个;图书馆藏书量达32000 册,生均达35册,阅览室拥有各种报刊杂志近30 种,学科参考书配套,工具书齐全。体育设施及活动器材基本完备。学校有校园音响广播系统、校园闭路电视、CK报警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有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并配有必要的设备,正常开展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扬州市绿色学校”、“扬州市优美校园”、“扬州市A级食堂”、“宝应县文明单位”。

二、贯彻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二是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三是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四是促进了考试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五是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德育工作按照“明确一条主线,建好两支队伍,坚持三个结合,突出四个重点”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一条主线”: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建好两支队伍”:就是建好教师队伍与班主任队伍。“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二是坚持德育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三是坚持德育教育与

活动课程相结合。“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二是以诚善教育和国防教育为重点;三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四是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重点。学校相继被评为镇、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市“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一是注重教学“五认真”工作。二是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三年,我校巩固率均为98.7%,被评为“宝应县无流生学校”,初三毕业生升学率年年都在99%。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宝应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7%,优秀率8%。近三年来,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团体总分都名列前茅;在全县中小学“唱响校园”文艺会演中,我校获得团体一、二等奖;有80多名学生在各科竞赛中分获省市县一、二、三等奖;有100多名学生在国省市县书法、绘画、科技制作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被评为“宝应县科普示范学校”、“ 扬州市体育卫生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三、坚持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更臻规范

全面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了校长负责制、教师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奖惩制;明确了党支部、工会的监督、保障的作用,确立了教代会对重大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聘请了行风监

督员,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了校务监督电话。学校执行“五严”规定,不以任何形式下达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坚持“健康 德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受到镇县市表彰的教师达五十多人次。学校注重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135工程”的建设。在省市县优秀论文、课件制作优秀课、说课等业务竞赛评比中,我校教师屡屡获奖,优秀教师的群体初步形成。

五、加强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成效明显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在加强学校基础建设,优化办学条件的同时,以“科研引领、关注课堂、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立足素质,着力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创建的“三级问题教学模式”被省市教育期刊推广。我校十分注重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十二五“承担了国家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和谐发展研究 》,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 3个,县级课题15 个,镇校级课题 22个。学校被评为“宝应县课改先进集体”、“扬州市教科研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六、勇于探索实践,办学特色逐步形成

我校以“诚善”为校园文化为主题,集古今文化之精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打造书香校园,使学生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沉浸在对现代科学的追求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

1、挖掘老区革命传统教育;

2、师资队伍教育;

3、理化生实验教学;

4、艺术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6、绿色学校。学校确立了“管理呈规范,环境有品位,质量保一流,办学显特色”的办学目标,处处体现了“以师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诵读经典文章的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指导学生编辑《柳韵》校报、手抄报;建造了百米德育长廊和校园宣传栏;校园内每一面墙壁布置名人名言,警策师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同时加强了班级、宿舍文化建设。学校十分重视理化生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我校在江苏省实验课优秀课教学竞赛评比中,化学和生物学科都获得一等奖、物理学科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宝应县科普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近几年来,我校特别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逐步形成了特色,目前,学校正创建“扬州市首批优秀阳光心苑”。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将朝着“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办学目标奋进,努力跻身扬州市农村窗口学校的行列。

自贡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的对策研究 篇5

一、自贡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基础和优势

1、发展基础

自贡作为老工业城市, 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较为雄厚, 具有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和较强的医疗服务能力, 在川南地区总体上处于领先水平。截止2009年末, 全市有卫生机构641个 (不含1495个村卫生室) ;床位9848张, 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张, 高于全省2.59张的平均水平;卫生人员总数13434人, 其中卫技人员9327人。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825.63万人次, 医疗治愈好转率达97.2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12566人次, 抢救成功率91.52%;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5%, 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24%,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 去年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0.02/10万,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比较优势

近年来, 自贡在着力建设川南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强劲发展, 在区域内的优势日益明显, 自贡作为川南区域医疗中心地位日趋凸显。

(1) 资源优势

城市优质卫生资源明显超过川南或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 自贡拥有20所二级乙等以上的医院, 平均每个县 (区) 拥有3.33所, 优质卫生资源在川南密度是最大的, 特别是在川南唯一拥有6所三级医院 (其中三甲4所、三乙2所) , 目前自贡拥有全省除成都外最多的三甲医院 (4所) 。

拥有3所在全省或川南具有领先优势的特色品牌专科医院。自贡在川南不仅拥有2所非常突出的三甲综合性医院 (即市一、四医院) , 还拥有3所在全省或川南具有领先优势的专科特色医院。其中: (1) 市精神卫生中心 (即市五医院) 是川南唯一的三甲精神病院, 居于全省精神病专科第一, 领先全省同类医院约10年的水平, 是省政府指定的四川省民事、刑事的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医院, 是省卫生厅批准的自贡市老年病治疗中心和药物依赖 (戒毒) 治疗中心, 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会诊、教学定点医院及泸州医学院本科教学医院; (2) 市妇幼保健院已于2008年成功创建三甲, 创建时间仅次于成都和攀枝花, 是川南唯一的三甲妇幼保健; (3) 市中医院2004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精品中医院”建设单位, 2007年成为全国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单位, 2008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治未病中心和中西医结合支气管结核防治中心, 综合实力在川南名列前茅。

(2) 区位优势

自贡是抵达川南各市距离最近、时间最短的中心城市, 距内江、宜宾为40—60公里左右, 距乐山、泸州也仅100公里左右, 在川南地理经纬的中心点, 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自贡已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今后随着成自泸赤和乐自高速公路、乐自泸和绵遂内自宜城际客专等的建成, 加上已开通的内宜高速公路、省道305线、内昆铁路等重要交通线, 其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其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功能可辐射到周边5市39个县 (市、区) , 人口达2100多万。

(3) 人才优势

2009年全市公立医院拥有各类医疗卫生人才10212人, 其中老 (46岁及以上) :中 (36—45岁) :青 (35岁及以下) 的比例为2.02:2.61:5.37, 体现了老、中、青的优化配置。目前自贡卫技人才总量虽位居川南第三, 但自贡是川南地域面积和人口最少的地市, 人均拥有的卫技人才位居第二。2009年全市拥有医学博士、硕士 (不包括在读博士和硕士) 163人, 并享受在川南地区实行最早的硕博研究生津贴政策待遇。自贡卫校每年走出约1600名毕业生, 是自贡卫生人才的活水源头和资源宝藏, 因而自贡有较大可能成为川南人均拥有卫生人才最多的地区。

(4) 技术设备优势

自贡拥有在川南的特色医疗技术设备优势。 (1) 市一医院有多项技术在省或川南领先, 成为名动川南的肿瘤防治、微创技术诊疗中心;在川南地区成功实施首例冷刀尿道内切开手术;医院拥有美国GE螺旋CT等价值5000多万元的大批高精尖先进医疗设备。 (2) 市四医院的骨科是四川省卫生厅甲级重点专科;率先在动物身上成功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实验, 成为川南首批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医院, 在全川曾引起较大轰动;医院拥有美国GE Signa Ovation EXCITE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MRI) 等高精尖医疗设备。 (3) 市五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在省内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精神科为省级甲级重点专科;医院拥有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现代ECT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仪器。 (4) 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在川南同级医院中居第一;试管婴儿的成功诞生, 填补了川南生殖医学的空白;医院拥有一批进口女王科聚焦超声诊断仪、彩色精子分析仪等先进专科设备。

(5) 幅射优势

2009年, 全市几所重点市级医院吸引了不少外地患者到自贡看病就医, 并开展对外医疗合作。 (1) 吸引市外病人情况:市一医院年出院病人达32312人, 吸引市外门诊住院病人占全院门诊住院的20%左右;市四医院年出院病人达27634人, 吸引市外仅住院病人就占2.61%;市精神卫生中心年出院病人达3830余人, 其中市外病人占40%左右, 仅省外病人就占15%左右;市妇幼保健院年出院病人达10766人, 其中市外病人占门诊住院的33.7%;市三医院年出院病人达18560人, 其中市外病人占5.21%;市中医院年出院病人近11439余人, 其中市外病人约占12%。 (2) 对外开展合作方面:2009年市一医院首次与市外医院——宜宾南溪县人民医院 (二甲) 展开医疗合作, 市一医院将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该院大力支援, 并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 实现资源共享。

(6) 政策优势

2007年省委、省政府将自贡确定为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 这项先行先试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川南仅此一家, 为自贡率先在川南地区探索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的工作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在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也能为川南乃至全省其它地区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机遇

自贡具有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的良好外部机遇。一是成渝及川南经济区建设的机遇。随着成渝及川南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 客观上也会加快自贡优质医院的发展, 在人才储备、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较周边地市具有先发优势, 为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新医改的实施为自贡解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问题, 实现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契机;三是国家即将出台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政策的机遇。为贯彻新医改精神, 2009年卫生部发布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 (试行) 》 (征求意见稿) , 全国将被划分成七大医疗服务区域, 每个区域分别设置国家综合性、专科性医疗中心, 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也将分别设立区域内的医疗中心。这就为自贡争当川南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了政策机遇。四是川南地区目前尚无明确的区域医疗中心。自贡地处川南医疗腹地, 辐射范围远景开阔, 极具潜在打造价值。

2、面临的挑战

自贡构建区域医疗中心既有机遇又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卫生投入不足的情况较突出。自贡财力较薄弱, 对卫生投入尚不足, 历史“欠帐”较多。根据省卫生厅公布的数据, 2007年和2008年财政对卫生投入均占财政支出的2.49%, 分别名列全省第十四位、十位, 低于全省3%的平均水平。2006—2009年财政对卫生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虽逐年有所提高, 但仍偏少, 仅1%左右。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虽目前全市医疗机构与床位设置已趋饱和, 但人员编制不足和编制不到位的情况较突出。2008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数为2.9、临床医生数为1.27, 均分别低于全省3、1.37的平均水平。三是缺少高等医学院校支撑。在医学教育方面, 泸州有川南唯一的泸州医学院, 而自贡现在还没有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全市虽有一所自贡卫校, 但属中职学校, 亟需“升格”。

三、自贡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自贡构建川南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是为全市及川南区域内的居民提供代表本区域先进水平的疑难病症诊疗、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服务, 并承担一定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和教学等任务, 同时还承担服务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

1、总体思路

以“一个突破口、三个医疗圈、四项基础、四个转变”的总体战略思路, 把自贡建成川南区域医疗中心。“一个突破口”, 即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 构建以三级医院为龙头, 由若干个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组成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体系。“三个医疗圈”, 即在城区内形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在全市形成半小时医疗服务圈, 在川南地区形成1小时医疗服务圈。“四项基础”, 即完善卫生资源布局, 理顺卫生管理体制, 改革医师培养体系,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四个转变”, 即城市综合性大医院实现四个转变:向解决疑难病症和急危重病人转变, 向城市社区的主体地位转变, 向培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才转变, 向创新知识、提高医疗科研水平转变。

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左右, 建立起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实力位居全省或川南前列, 并与自贡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川南区域医疗中心的工作体制机制。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接近80岁,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15分钟卫生服务圈、安全食品、洁净饮水, 人群健康指标普遍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各项卫生指标处在全省或川南前列, 川南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建成。

四、对策与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自贡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深化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提高卫生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一是深化卫生投入机制改革。不断创新卫生投入机制, 按照新医改要求实现两个“逐步提高”, 即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明显减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二是深化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收支管理制度等都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改革。三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 通过新建、改制、收购或重组等形式兴办各类医疗机构, 努力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 其他所有制医疗机构为补充, 公平竞争, 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2、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以规划为龙头, 优化布局全市卫生资源。一是科学编制卫生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自贡建设川南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定位, 综合考虑城乡布局、人口布局、城市卫生资源空间合理布局等诸多因素进行统筹规划, 专门编制《自贡市构建区域医疗中心中长期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二是用规划引领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在全市构建起四级医疗服务网络。第一层次, 按自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设置3-4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第二层次, 按不同人群需求, 设置若干所特色专科医院及民营综合性医院;第三层次, 按镇街行政区划设置中心卫生院, 为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枢纽, 每个乡镇 (街) 建立一所中心卫生院, 并根据实际需要发展特色专科;第四层次, 按社区、行政村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 为四级医疗服务的网底。其它社会医疗机构如私人诊所等作为补充。

3、实施“三大战略任务”

(1) 实施“强院名医”战略,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集中力量办好代表川南区域医疗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 打造一批服务品牌好、专科门类全、医疗环境优、人员素质高、综合实力强, 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特色医疗群, 培育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示范性民营医院, 培养和引进一批德技双馨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名医, 走“名院、名医、名科”之路, 进一步缓解群众找名院难、看名医难的问题。

(2)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 做大做强医疗品牌

突出重点, 形成区域医疗的集聚效应。一是构建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 由若干三级和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组成的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二是探索实施市属医院集团化管理。根据功能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的要求, 适时整合全市优质医院组建自贡川南中心医院, 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在全省除成都外最大型的综合型优秀三甲医院。

(3) 实施“科教兴卫”战略, 促进卫生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卫生科技创新、科教管理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制订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计划, 建立健全科研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加快自贡卫校升格。有两种可供选择方案:一种是走独立发展道路——建成川南医学院或自贡医学院;另一种是走资源整合道路——与四川理工学院进行合并。卫校升格后, 将市属优质医院作为其附属医院。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卫生”工程, 建立川南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四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 使全市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才的比例力争达到1:3.5:5.5, 40岁以下临床医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0%。

4、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依法严厉打击“医闹”。三是探索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由司法局或消费者协会牵头建立独立于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由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工作指导, 引入医学专家、患者代表、法律专家、心理学专家、退休医生和法官、卫生管理者、医疗栏目新闻工作者等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加强部门配合, 明确责任, 为医院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莉:《区域医疗信息化工程规划的思考》[期刊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08 (07) 。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编者) :《中国基层卫生服务研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

[3]张宁、胡鞍钢、郑京海:《应用DEA方法评测中国各地区健康生产效率》, 经济研究, 2006第7期。

[4]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 (试行) 》和《国家医疗中心评定和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 》。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篇6

区域中心城市在地理上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利,是物资、资金、信息和人才的聚集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地辐射和带动作用。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拓展城市辐射范围、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两大基石,在以往的物流规划和建设中,人们主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而物流信息平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信息平台建设更是难以落实。基于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功能整合,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促进物流系统的一体化、网络化和社会化。

本文以汕头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为例,从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物流信息平台的逻辑框架及内容,并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策略进行了讨论。

1 物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1.1 汕头的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本研究于2008年初,采用个案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汕头的主要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企业包括84家主要工业企业、21家主要商贸企业和20家主要物流企业。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汕头的物流业信息化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1.1.1 相对于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

汕头市拥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建成覆盖全市城乡、通达国内国际的大容量、高速率、立体化、多媒体基础通信网络,2005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2。但在社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重概念轻实效、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等现象,电子政务的实效没有很好的发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作用还不明显。

1.1.2 电子政务建设初具规模,但集成度不高

汕头港务集团EDI中心已于2002年底投入运作,通过EDI系统,实现了港口、船公司、船代、货代、外轮理货、内陆集装箱站场等相关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数据交换。2005年开始建设的“粤东电子口岸”是粤东地区“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涉及汕头、梅州、汕尾、潮州和揭阳五市。目前已经完成门户网站、口岸执法系统建设,涵盖通关、监管、报关员管理、征税等各项业务,入网企业已有4 000多家。此外,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开发了一系列业务应用系统,大部分部门实现了网上政务公开。

但总的来看,各电子政务系统的集成度不高,面向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的协同工作应用较少。“粤东电子口岸”还没有实现与港务、经贸、工商等地方政府部门的连接。

1.1.3 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汕头已经建成了纺织服装、塑料、内衣等一系列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但功能主要是企业宣传、展品展示、供求信息发布等,真正的网上交易很少,尚未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效整合。

1.1.4 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1)工业企业。汕头的工业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46.9%)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库存管理、生产流程管理和运输管理。大部分工业企业(60.2%)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物流信息管理服务。

(2)商贸企业。汕头的商贸企业中,只有55%的企业有物流外包业务,近一半的企业仍然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采用自营物流。只有50%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库存管理、作业管理和单证管理。

(3)物流企业。汕头的物流企业规模普遍不大,80%以上的企业年产值在5 000万以下。仅有60%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调度管理、生产流程管理、单证管理、运输管理和货物跟踪。

调查表明,各类企业对构建“汕头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充满期待,希望能够提供物流信息共享、标准化以及多系统交互平台支撑等功能。

总的来看,汕头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作业、控制协调等层面,面向高级管理人员的辅助决策功能、面向整个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应用较少,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支撑作用远未发挥。

1.2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1)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目前,汕头是粤东地区的交通中心,但随着厦深高速铁路和潮汕机场的建成,海陆空枢纽分别位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汕头要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关键要以物流信息来整合现有的物流系统各要素,构筑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区域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落后的物流设施是影响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主要障碍之一,一方面外资企业在中国找不到合适的物流服务商,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物流企业找不到市场。汕头的外向型经济明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建设目标要求汕头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介入国际产业分工。而信息技术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效的国际物流体系。

(3)提高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和决策能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在制造商、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交换机制和横向联系,有利于提高政府对物流市场的监管能力和决策能力。

(4)土地资源约束,要求汕头的物流业走集约式发展道路。汕头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矛盾突出,这就造成了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时用地不足的问题,而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将分散的物流需求和服务功能有效结合,实现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的高效运作和集约化管理。

(5)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汕头的企业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明显,抗风险能力弱,通过结成企业战略联盟,推动各企业联合采购、生产和销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物流信息技术,是促进战略联盟形成的重要因素。

(6)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后发优势。调查表明,汕头的物流企业存在规模小、集中度低、服务水平低、物流市场不够规范的问题,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汕头物流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 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根据使用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以把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分为物流企业、客户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3个层面。

2.1 物流企业的功能需求

物流市场需求信息:主要是指客户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加工、装卸需求等。

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包括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流交易管理、电子报关、税收和资金结算等。

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包括港口水运信息(船舶线路、船运公司情况、货运能力等)、铁路车站信息(列车线路、货运站场等)、机场航空信息(航班航线、航空公司的货运能力等)、交通状况信息、道路设施信息、规划国土信息等。

其它公共服务信息:包括物流市场调研和预测、物流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天气预报等。

2.2 客户企业的功能需求

客户企业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包括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等。他们的需求主要包括:

物流市场供给信息:主要是指物流供应商的资料,包括物流企业的资质、服务范围、资源、规模、信誉评估和报价等。

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包括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流交易管理、合同管理、违约赔偿及补救处理等。

2.3 政府管理部门的功能需求

政府管理部门要求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流业务种类,货运量,物流成交合同总金额,物流仓储量,物流设施保有量,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基本运行情况等信息,以便为物流预测、物流规划和设计等活动提供支持。

3 物流信息平台的逻辑框架

在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物流信息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汕头物流信息平台的逻辑框架。物流信息平台由1个网络、2个平台和4大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1个网络是指通信基础网络,2个平台是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交易平台,

4 大子系统包括现场子系统、运载工具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和行业管理子系统。

(1)通信基础网络。通信基础网络是连接物流信息系统各大组成部分的纽带,是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的基础。按服务范围和技术类型可以分为物流园区网络、城市物流信息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3大组成部分。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对物流过程相关的共用数据采集、组织和处理,为企业的物流活动提供基础支撑信息;同时,对行业主管部门的市场管理和协同工作、以及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物流共用信息包括物流服务信息、商品综合信息、海关关贸信息、商检信息、车辆跟踪信息、交通管理信息、港口水运信息、铁路车站信息、机场航空信息、道路设施信息、规划国土信息等。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数据集成模块、信息查询模块、车辆调度跟踪支持子系统、货物跟踪支持子系统、综合信息发布子系统、宏观决策支持子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

(3)物流交易平台。物流交易平台是一种B2B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提供物流供需信息和网上交易功能,解决物流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降低物流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物流活动的运行效率。

(4)现场子系统。现场子系统用于道路、仓库及站场的信息采集,提供与行业管理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接口。

(5)运载工具子系统。车载子系统是由安装于车上的信息接收、发送及采集设备组成,主要用于物流数据采集。

(6)物流企业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是企业相关物流系统的总称,涵盖物流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企业,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从物流企业的角度,一般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车辆调度、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结算、报关等系统。

(7)行业管理子系统。行业管理子系统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总称,涵盖海关、检验检疫、税务、金融、外贸、工商、港口、交通等部门。

4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及运营策略

4.1 建设及运营模式

目前,国内外物流信息平台运营主要有3种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参与的业界协作组织模式、商业运营商全资拥有模式。

由于汕头的物流市场发展水平不高,为了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建议采用政府主导模式。政府负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系统由商业运营商开发、维护、运营和推广。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回收期也比较长,需要保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投融资体系可采取政府、社会、企业三方结合的方式,政府以直接出资与提供贷款相结合的方式承担部分建设资金,资金回收依靠系统正常运行所带来税收的增加来实现;社会以民间融资方式出资建设,回报以政府补贴为主;企业以直接投资或依靠贷款的方式参与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企业层面和部分物流园区层面的建设,投资回报以利润的增加来实现。

4.2 建设主体

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政府与企业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4.2.1 政府的作用

作为物流业的主管部门,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政府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建立协调机制。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政府各部门以及金融保险行业,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制订技术标准、协调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规划应当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从整个粤东地区着眼,建立粤东5市之间的物流信息化协调机制,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2)提供良好的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无法单独完成的,需要政府投资或主持建设。

(3)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换机制。成立数据交换中心,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数据交换机制和模式,为广大企业提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

(4)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示范工程”等方式,进行科技宣传,引导企业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5)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政府部门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支既熟悉物流管理、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队伍,规划、引导和组织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播。

4.2.2 企业的作用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是物流信息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职能包括:

(1)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企业应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信息化水平,以适应供应链一体化对高水平物流服务的需求。

(2)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4.3 建设步骤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采用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根据汕头的物流信息化现状,可采用3阶段的推进策略。

(1)整合口岸资源,初步构建汕头现代物流体系。以“粤东电子口岸”为基础,建设以口岸信息化为重点的可扩展性物流信息平台,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初步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资源的整合。

(2)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打造现代区域物流中心。加强区域合作,将物流信息平台服务范围扩大到粤东地区的企业和相关部门,实现区域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确立和加强汕头的区域物流中心地位。

(3)完善物流信息平台,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上的物流信息平台结成战略联盟,提供整个物流供应链上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服务,促进区域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系统的一体化。

5 结束语

物流信息平台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对于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提高政府管理和决策水平,规范物流市场运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汕头为例,讨论了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逻辑框架和建设运营策略,对于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东援,陈川,等.汕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8-2020)[R].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8.

[2]董千里,袁毅.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与构建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2(1):74-78.

[3]朱鲤,李金标.青岛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J].港口装卸,2005(5):63-66.

以效率为中心加快区域经济增长 篇7

关键词:效率,中心,区域经济

一、效率的内涵及分类

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标准通常就是两个:一是有效率, 二是无效率。因此, 要确定经济效率的条件, 首先应明确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含义。有效率是对于某种经济资源的配置, 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的可行配置, 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 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严格地更好, 那么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无效率是与效率或有效率相对应的概念, 即资源配置不是最优的情况。

马克思论述经济效率是从商品开始的, 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二重性, 也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劳动生产能力的大小一般用劳动生产率表示。在马克思著作中这两个概念经常相互通用, 而认为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 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也可以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

2、科学的发展程度。科学越发展并不断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的好坏, 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

4、生产资料的数量是否充分, 质量效能如何, 对劳动生产率有决定作用。

5、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 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巨大。劳动生产率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效率的分类:效率可分为以价值形态表示的经济效率, 和以实物形态表示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两者就像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样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生产效率越高, 经济效率也越高。生产效率越低, 经济效率也越低。但是两者又不是绝对一致的, 经济效率也就是经济效益与取得经济效益的时间的比率,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的长期趋势。

二、经济增长与效率的关系

1、企业经济成本构成和收益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生产首先是个别生产, 企业的生产效果是个别生产成果量, 其大小决定于个别生产的时间和个别生产的效率。经济效率是效益与时间的比率, 而效益是收入与成本的对比。在生产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经济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效益的大小, 效益大则效率就高, 效益小效率就低。因此企业经济效率的高低可以考察企业年度内效益的大小好坏, 而企业的效益状况可从财务帐面上认定为企业的营业利润。

从经济方面度量营业利润, 就是上面所说的效益, 提高效益有成本不变情况下, 提高收益。收益不变情况下, 降低成本两种情况。提高收益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即市场的扩大以及产品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 属于需求因素降低生产成本, 属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供给因素。

2、从宏观方面看影响企业经济效率的因素

一是人力资源的因素工资;二是资本的因素, 折旧直接材料等流动资金;三是技术因素。企业制造产品消耗的燃料动力等制造费用和技术研发费用;四是制度因素。企业管理制度影响着企业管理费用税收等;五是交易的因素, 包括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等因素。

宏观影响影响企业整体效率的因素, 上述五项影响着企业效率的高低。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每一项都影响着企业单位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 每一项效率不能提高都将会影响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构成企业效率的一个个瓶颈。

三、以效率为中心加快区域经济增长

1、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效率的要求

经济发展不平衡起因于不同的效率。区域不平衡增长理论又称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它资源, 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域进行, 其他地区通过利用这些区域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

效率的差异是不平衡增长的必然性。不平衡增长的必然性是指不平衡增长的客观必然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 也是效率的不同阶段, 经济效率的差异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 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近代经济发展是不平衡增长、效率不断提高的历史, 而今后仍然会沿着这条历史长河流下去。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 各种新型尖端工业群出现, 电子计算机、核能工业、生物工程等产业迅猛发展, 使各国家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这表明以技术效率为突破, 其他经济要素效率的追赶,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效率是竞争力的核心。按照各自最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将会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这是国际生产效率提高的方式。

2、对经济效率的追求是不平衡增长的必要条件

经济要素效率的提高不仅是经济主体满足自己利益的要求也是经济增长的要求, 要素效率提高的方式决定了不平衡增长的必要性。资源优化配置是效率提高的一种方式, 资源向高效率的状态流动, 决定了经济不平衡增长成为可能;规模效率是经济要素整体提高的一种方式。动态地看, 区域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经济的转变后, 不仅吸收本地区的技术经济和人力资源, 也吸收外地资源向该地区聚集, 使地区规模迅速扩大从而形成区域经济规模优势;行业经济效率的增长不同。当主导产业和先行产业在工业中达到足够大比重的时候, 意味着工业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3、区域经济平衡增长是国民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要求

效率是经济平均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共同追求的目标。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经济要素的效率问题, 经济效率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要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 关键是要提高经济要素的整体效率。区域经济发展根本是促进综合效率提高, 在各经济要素的效率不相等时首要的是提高瓶颈因素的经济效率影响。效率的瓶颈问题解决了, 该区域的经济因素的整体效率就会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春龙:《经济增长中的效率问题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2003年5月。

以县域副中心带动区域加快发展 篇8

宜宾县位于川滇结合部,幅员面积3018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总人口103万,是典型的地域大县、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也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单极支撑格局突出,二元结构明显,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宜宾县北部区域资源富集,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人口占全县一半以上。北部区域中心泥溪镇距离县城62公里,成贵高铁、乐宜高速、岷江黄金水道在此交汇,区位优势明显,地域开阔,辐射范围广,建设县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成熟。为切实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探索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有一定资源禀赋和一定人口规模地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宜宾县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和全球康养产业需求激增重大机遇,决定在泥溪镇建设县域副中心,以此激发北部乡镇发展活力,带动北部经济社会突破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县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通过10—20年努力,按国际水准打造现代生态旅游康养宜居园林城市“川南明珠——泥溪新城”,建成以泥溪镇、泥南乡、古柏乡相关村社30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的县域副中心,辐射带动观音镇、李场镇、蕨溪镇、隆兴乡、柳嘉镇、合什镇、古罗镇、龙池乡、商州镇9个乡镇跨越发展,成为宜宾县新的经济增长极、宜宾市北部开放门户和宜宾市重要卫星城市。

——坚持改革创新,建“活力之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召唤下,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是切实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让创业创新者能进来。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企业推出基金、特色微贷、小贷等系列金融产品,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瓶颈,让创业创新者能存活。三是强化政策扶持。狠抓创新驱动,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力促泥溪镇成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用好扩权强镇新政策,研究出台金融、土地等支持县域副中心建设政策,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引领作用,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县域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让创业创新者能壮大。

——坚持生态发展,建“绿色之城”。把“生态立城”理念融入县域副中心建设全过程,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围绕“生态、自然、宜居”定位,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构建核心区——特色镇——中心村(聚居点)三级新型城镇体系,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园区、新区、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充分利用“一山”“一水”“一坝”“两路”自然资源优势,以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绿色城市为目标,突出岷江湿地特色,按“城在村中、村在城中”规划建设起步区和核心区,把核心区泥溪镇的城市建设作为拓展城市的主攻方向。

——坚持产城相融,建“魅力之城”。生态之绿、产业之绿是副中心建设的脉搏,布局绿色产业,激活“绿色能量”,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提升、环境保护、产城相融发展。一是科学布局产业。着力谋划岷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夯实交通枢纽基础,赋予“智慧城市”理念,推动技术设施互联互通,着力建设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现代工业物流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国际知名旅游休闲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依托北部工业基础,推动机械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依托农业资源富集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依托岷江水电、大塔天然气等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着力发展绿色工业;依托北部教育资源和泥溪航运码头改造,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核电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北部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岷江山水画廊、越溪河百里翠湖,打造赵一曼红色观光、隆兴佛都文化、大塔农业旅游、泥溪山水园林、岷江自然生态、向家坝高峡平湖旅游环线。

——坚持联动发展,建“开放之城”。大力实施县域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启动泥南乡、泥溪镇撤乡并镇区划调整工作,协同推进观音、蕨溪、柳嘉、李场等重点小城镇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改镇、村改社区,推进北部区域乡镇分工协作。坚持充分开放合作,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把泥溪镇打造成对外开放、产业聚集的桥头堡,抢占产业高端、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岷江产业园规划建设,探索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协商机制,建立共同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机制,鼓励企业跨区域投资。深入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银政、银企合作,实现借力发展、合作共赢,努力实现对外开放合作新跨越,助推宜宾县北部区域加快发展。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篇9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襄际,对宜昌市经济、社会、区位、文化、政策等蹲素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研究中的战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蔌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和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构想,借鉴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义,本文认为,所谓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指依托宜昌连接武汉与重庆的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集聚大量金融服务机构特别是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为鄂西经济圈的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健全的金融服务,把宜昌建设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优势因素(Strengths)

1.区位与文化优势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I(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资金集聚地和交通要道,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辖五区三市五县.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5万。宜昌交通四通八达,拥有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连通重庆和武汉的唯一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宜昌以三峡水电、磷化煤矿、酵母化工等工业及以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库区文化、土家文化等文化产业和以桔橙、茶叶、核桃等农业带动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位.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作为承东启西的川咽喉之地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辐射核心,宜昌区位经济优势十分突出。

2.经济发展优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XX年宜昌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GDP1026.6亿元,增长14.6%;全地域财政收入197.6亿元,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增长24.5%。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210.9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增长22.8%;利税236.9亿元,增长16.5%。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增加值137亿元。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实现增加值338.2亿元,增长11.3%。宜昌市的GDP稳居湖北省第二名.是名副其实的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

3.地缘经济优势

为适应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XX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宜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和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XX年出炉的湖北省三峡旅游规划,重点是建设提升黄柏河、三斗坪等5个旅游码头、双神等10条旅游公路,已有部分项目动工.加上先前贯通的“汉十”、“汉宜”高速,神农架至兴山生态公路.以及今年即将通车的宜万铁路、沪蓉高速、沪渝高速等,鄂西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种完善的交通网络有效的缩短了以宜昌为核心的鄂西经济圈的半径,使该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关性更强,增强了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圈的协整效应。

(二)劣势因素

1.金融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不及武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较小,且上市公司偏少,保险市场发展也较上述城市落后。

2.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辐射能力偏弱。宜昌缺乏实力强、辐射能力广的大型金融机构,如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缺乏机构投资者以及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没有外资金融机构。银行新业务、新品种开发和推广不及国内其他城市。证券业主要集中在经

纪和委托理财业务上,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债券市场局限于国债,货币和同业拆借不够发达。保险产品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寿险和普通产险上,风险过于集中,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等相关险种有待拓展。此外,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偏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对外辐射功能有限。

3.金融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尽管宜昌金融机构种类比较齐全.但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机构。在金融产业链方面.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扶持和整合,金融产业链不够完整,尤其是信用担保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三)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1.国际国内产业人驻.带来巨大金融服务需求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跨国投资加速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由成本战略向市场战略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并逐步由产业末端向产业上游的研发等核心环节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转移.这对宜昌市开展招商引资十分有利。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向亚太地区和中国转移,宜昌如果能够抓住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东移的时机,适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融通国内外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使沿海部分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向西部转移.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将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五大趋势,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重大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宜昌市承接汉渝两大都市区的辐射,发挥承上启下、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鄂西生态旅游圈的规划与建设为加快宜昌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内金融机构正加速进入,产业集聚趋势逐渐形成 今年以来.一批国内金融机构,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部分国内外知名银行已经率先进驻,逐鹿宜昌。更多的具有外资背景,已经进入中国经营多年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在加强对鄂西经济区发展前景的考察和研究.加快进入鄂西经济区市场的步伐,因此,金融产业集聚趋势正在形成。

(四)竞争因素(Threats)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

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战略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成败都直接关系到今后宜昌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和质量。

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必然与武汉的“1+8”城市圈形成竞争关系,关系到湖北经济重心的转移、资源和政策的分配。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也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与领导.以避免各地区因局部利益冲突博弈不能很好的发挥预期的资源协同效应。如果这两项经济战略的实施以利益的复杂博弈无果而终。势必将严重的影响到宜昌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实施。

2.来自武汉、重庆近距离二线省会城市的竞争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非常激烈。武汉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重庆和成都则在争取成为西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金融业发展,推进金融中心建设。武汉与西南地区金融业的兴起会与宜昌争夺建设金融中心所必须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源。邻近城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战略,都将对宜昌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构成了明显的竞争。

(一)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建设与开发

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情况,都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宜昌市应抓住有利时机,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开放开发。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推进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南产业结构调整,为金融业创造更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二)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中的积极作用

无论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主导的金融产业集聚,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金融业产业集聚在发展的萌芽期,往往层次较低,金融本地化或根植性不强,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持久的产业收益,这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介入。必须改善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政府行为,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可考虑成立金融发展的权威机构.加强政府领导,负责宜昌金融业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建立集成化的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实现金融信息的共享与挖掘利用。信息平台应与统计、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联结,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向信息平台提供信息。信息系统通过提供查询、发布分析报告等方式,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公众服务,并以提升金融交易的效率。

2.强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培育优质信贷载体。要有一整套的信用评价体系来确保信用价值的实现。3.完善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宜昌目前的担保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应加大担保体系建设的政府投资和扶持力度。

4.优化经济、行政环境,有效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发展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把好的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为银企合作搭建反应快速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供需对接的信贷服务平台。同时,要不断优化行政环境。为金融投入营造宽松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降低与信贷投入和金融资产保全有关的收费,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成本,为金融投入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市场主体的层次

1.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宜昌。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进入宜昌,壮大金融机构队伍体系,增加交易主体,引导适度竞争。推动金融机构组织创新,满足各类金融需求为满足区域金融中心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积极推动相关银行和企业投资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2.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主体的层次,增加金融机构的辐射力。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政策优惠.打造本土机构总部金融品牌,主要是做好宜昌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把市商业银行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金融品牌:二是要争取全国性金融机构将区域性管理总部设在宜昌,以地区管理总部的聚合与辐射力强化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

3.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首先,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辖内部分优质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其次,应帮助企业通过商业票据进行融资.鼓励和支持银行大力发展票据承兑、贴现等业务;第三,应引导全市居民增强金融理财意识,合理选择存款、证券、银行理财产品等多种投资产品,确保居民资产增值,从而有效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高等教育区域中心 篇10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指由区域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等围绕技术创新活动所构成的组合及规则,是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基于资源成本的竞争优势正在日益消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除了创新别无他途。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受发展程度的限制,多数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基础和人才的积累,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创新资源,如:人才、技术平台、研发机构等,以及良好的区域协同合作的优势,是国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有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多从区域企业联盟、产业集群等角度进行研究[1~2],以及从区域创新体制角度进行研究[3,4,5,6]。前者侧重于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虽然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竞争矛盾,使之并不能成为区域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

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兼具企业和事业双重属性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区域技术创新的活动中,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扮演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研究技术转移中心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创新活动[6],是对新技术、新工艺等的探索和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也是创新主体整合各种可能的资源用于创新的过程。

技术转移是指将技术成果从所有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技术需求方的一系列过程,是实现技术资源应用于创新实践、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桥梁[8]。因此,技术转移提供了技术创新整合外部各种资源以实现创新的途径,两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加快创新的进度,缩短创新的周期

一项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需要经历: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新产品的试制与新技术的试验、批量生产或规模应用等过程,每个环节都有很多难点需要克服,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外部资源,吸收和应用已有的研发成果,可以加快创新的进度,缩短创新的周期。

2.2 提高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的风险

技术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时,往往会投入大量的创新资源,创新的成败对创新主体来说影响非常大,充满风险。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外部技术资源,辅助创新的决策和方向的把握,可以使创新少走弯路,降低创新的风险。

3 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

3.1 组成结构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活动的创新系统。图2所示是以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从图中可知,此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由以下部分组成:(1)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如区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2)区域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如人才培训引进的服务机构、技术交易的市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成果孵化创业基地,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等。(3)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与体制环境,如地方政府为推动技术创新制定的扶持政策、区域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等。

同时可知,该区域技术创新平台是一个层次化的平台,即可以划分成为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两个层次。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的存在为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与区域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渠道。而在区域内,技术转移中心在其中承担了技术创新的推动和协调的核心作用。

3.2 技术转移中心的职能

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技术创新的协调和组织的职责,技术转移中心必须具备以下的职能。

(1)区域技术与商贸信息的集散地。从区域行业的特色出发,收集发布行业相关的技术、商贸、政策等各种信息,使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区域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商业机会的重要信息的渠道,成为区域企业对外交流、推广、宣传本单位的信息窗口。

(2)技术交易的市场。技术转移中心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技术成果的交易中介,通过技术成果的交易、合作是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中心应建立技术成果交易所必需的交易场所、市场规则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引进技术交易相关的专业职能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等,并加强与工商、财税、科技等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在取得政府授权的前提下,代办部分行政事业。

(3)技术成果产业孵化的基地。新兴技术成果在为企业接受之前,一般需要有一个培育、试验的阶段。因此,提供一定条件的技术培育、成果孵化、中试的基地,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极为重要。技术转移中心最好能够配套提供成果产业孵化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及相关扶持政策,如:厂房、资金配套、设备配套等。目前,有些地区的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创业园合署办公,已具备这些方面的条件。

(4)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中心。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是技术所有方与需求方之间沟通与协商的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展示,是提供需求方了解认识这些新技术、产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技术转移中心应提供相应的展示、宣传的设施,如有些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供实物展出、演示的展示中心,以及利用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建立的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网上展示中心等,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展示方式。

(5)人才培训与服务。人才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助技术的转移,能带动和促进创新的实现。目前,国内除部分大中城市之外,多数地区区域范围内的人才资源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限制和制约了区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担负起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引进,职业性人才培训与中介服务的作用。目前,国内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本身就建立在高校,占有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本身就是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一项基本工作。而对于非高校所属的技术转移中心来说,加强与高校、人才培育与服务机构的合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部分有条件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引进人才服务机构设点,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6)风险创投的园地。资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资金不足的限制,造成很多技术创新的项目不能顺利开展,很多有前景的技术成果不能及时产业转化。作为创业孵化的补充,技术转移中心在引进风险创投上也需进一步加强,有条件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好的技术项目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

4 策略

国内自2001年开始成立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组成全国性的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也成立了相应职能的技术转移机构,而其他地方性的技术转移中心成立的时间更短。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各方面处于逐步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技术转移中心能够具备上述职能,必须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的自身建设,争取更多的支持。

4.1 专业的技术转移队伍

技术转移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除了要求熟悉转移业务所需的技能,如熟悉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等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最好能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根据区域行业的特色,培养和建立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知识的技术转移队伍。

4.2 完备的业务规则

技术转移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业务流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尤其是部分涉外技术转移项目,更须严格地按既定的业务流程办事。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制定各类技术转移业务的规则与流程,如人才引进、成果转让等各种业务流程。

4.3 市场化、公益性结合的运作模式

技术转移是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作。对于技术转移中心来说,以市场化方式的运作,可以保证技术转移中心的经济利益,有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而坚持公益性的服务,可以使技术转移工作能够保持在积极、正确、良性的轨道上,不至于为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公众利益,尤其是致力于成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来说,坚持公益性意义更加重要。目前,国内的技术转移中心都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市场化,但可能市场化的程度稍稍不够,还可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4.4 广泛的区域技术创新联盟

单纯依靠技术转移中心的能力,是无法承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所有工作的。因此,技术转移中心应加强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技术创新合作的联络网络和常规工作体系。

5 结语

技术转移有助于弥补创新主体在创新资源方面的不足,是现阶段条件下,国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中心的各项职能,使技术转移中心担负起区域技术创新的协调者与组织者,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通过技术转移对技术创新支持作用的分析,论述了基于技术转移中心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提出了作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所必须具有的职能,包括技术信息的集散地、技术交易的市场、产业孵化、推广与展示、人才培训等等,并对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区域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6):1-10.

[2]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2005(10):79-83.

[3]张雪梅,王双.国外科技政策模式对我国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7,25(6):63-67.

[4]区域创新创业能力与活力评价研究课题组.区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45-47.

[5]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J].科研管理,2001,22(6):1-8.

[6]贲向前,徐小钦.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模式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6-29.

[7]银路.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平衡的道理下一篇:高分子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