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十篇

2024-09-05

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 篇1

关键词: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想象创造力

一、古典音乐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诱导期首先要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最直接, 最明显的手段就是用音乐艺术的美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听、唱、身体律动、游戏动作等, 在自然、无意识的情境当中让他们感受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形象性强的古典音乐曲目更易于赢得儿童的喜爱, 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它的感染和教育。

1.激发儿童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人人生而有音乐的天赋, 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这一本能激发出来。要让儿童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陶冶, 才能引发儿童对音乐学习的乐趣,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 渐渐获得一种完美的升华。儿童由于受到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 缺少自制力、主动性、审美趣味, 因此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开发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它对儿童以后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2]

2.增长儿童对古典音乐的注意力

儿童的注意力不仅短暂, 而且很容易转移。因此具有亲和力的古典音乐曲目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续增长。刚开始可以给儿童听些短小的、形象性强的乐曲, 素材多取自于儿童的生活。例如《小狗圆舞曲》, 这首曲子是肖邦1846年在巴黎与女友乔治桑住在诺罕庄园时创作的。乔治桑有一只小狗, 它特别喜欢飞快地转着圆圈追逐自己的尾巴。小狗这种有趣的动作惹得主人非常愉悦, 于是在女友的要求下, 肖邦创作了这首圆舞曲。

二、古典音乐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

音乐是一种声音, 通过声波的振动在时间中展现, 通过听觉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古典音乐这种美妙的艺术, 关系到声音的结合、美的期待和情感的表达。音乐又是人类的一种语言, 而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

1.接触乐器激发儿童语言能力的创造

儿童可以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 区别不同音色的乐器能使他们获得更多音乐知识如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等;与此同时, 儿童通过对乐器的接触, 通过亲身亲历的感性认识, 也就更容易理解知识了。科学的音乐教育强调教与学的创造性, 这样才能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如创作歌词、创编乐曲等, 这些活动能充分地表达儿童所想表达的东西, 他们会自然、自主地去探索、创造。教师要尽量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大胆地去探索创造, 大量的实践活动后, 乐感也就渐渐形成了。

2.表演模仿提升儿童语言能力的表达

教师可以先把故事说给儿童听, 让儿童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再与儿童共同来听音乐中的故事是如何开始、进展的, 结局又是如何。这个阶段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将音乐与表演等形式结合。如《彼得与狼》, 这是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 形式新颖活泼, 旋律通俗易懂。

三、古典音乐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 一把是数字, 一把是天文, 一把是音符。”古典音乐, 是可以启发人类思考的音乐。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它不仅仅来源于人类多姿多彩的劳动生活, 更是激发个体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培养儿童对古典音乐的创造力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古典音乐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想象力, 还能起到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通过听觉去想象, 古典音乐不仅关乎灵敏的听觉, 而且关乎精神的灌注, 即心绪情感的想象力, 只有自由发挥聆听的想象力, 我们才能感受到伟大乐章的影响力。作为音乐教师在引导儿童跨入音乐殿堂之前去开启儿童的耳朵和心灵接触神圣的古典音乐是一件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2.激发儿童对古典音乐的想象力

听音乐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被动的听, 这种非自觉的亦或是无意识的听, 是把音乐当作一种听觉的背景去进行无意识地接受;另一种是主动的、有选择、有鉴别、有判断能力的听, 但这种听音乐的能力, 只有通过长年累月地倾听经典的古典音乐, 才可能培养得起来。

儿童早期古典音乐教育的培养是人的一生智能开发的关键, 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音乐教育, 学习的不仅仅是音乐。训练且善用音乐智能, 将可同时促进其它智能的成长。我们选用古典音乐——这种历经岁月考验, 久盛不衰, 为众人喜爱的音乐作为训练素材提升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创造力, 激发儿童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意识。音乐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习一点歌唱、演奏或创作, 还要学习设计和创造属于自己未来的音乐生活。

参考文献

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 篇2

一、儿童早期绘画教育打开了儿童认知世界的窗口

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儿童绘画教育这扇敞开的窗户, 把很多深奥、有趣的道理和事物用他们所能听懂的儿童化的语言, 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儿童, 促使他们不断地思索、发问、记忆, 从而使他们了解并认识世界。儿童美术是人类原始天性的珍贵遗存, 是艺术家们的天然老师。儿童独具天真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丰富奇特的想象, 连大师们都要刮目相看。孩子们眼里和心中, 有阳光灿烂、色彩绚丽的秋天景象, 有可爱的动物, 还有幻想的飞腾和小朋友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这些儿童画所展示的不只是绘画技术的优劣, 而是儿童观察和认识生活的感受, 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感情世界, 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认知。这样的早期绘画教育促使儿童积累丰富的知识, 为其以后的联想思维奠定了基础。当然, 在早期绘画教育中, 应当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 改变传统、单一的成人化评判标准。通过以上这些细致深入的早期形象化教育, 不但使儿童了解了世界、认识了世界, 还促使儿童利用兴趣创作了一幅幅的儿童美术作品。

二、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培养了儿童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就是通过直接的、自然的、有趣的形象和儿童双手的不断描画, 来使儿童更直接、更顺利的认识事物。在我们的日常美术教学中, 可以将儿童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不主动的观察引入认真、细致、有规律和较为全面的深层观察, 然后再将观察好的形象, 用画笔创造性地记录下来, 并从小教育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看和体会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三、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培养了儿童行动的目的性

目的是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理想的前提。儿童在早期绘画教育中所学的命题画、添加画、自愿画, 培养了儿童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事创作劳动和细心观察的能力。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儿童美术观察教育, 有利于创作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而且使每个环节的形象都能按自己的需要成为画面整体的有机部分, 也培养了儿童有的放矢的思维习惯和实施方法, 从而使其行为具有可行性和成功的可能性。

四、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增强了儿童的记忆力

记忆是人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有了记忆, 人才能将先后的经验联系起来, 从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以, 良好的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儿童视绘画为一种游戏, 在愉快的气氛下, 其记忆非常活跃而且记忆保持的时间较长。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包含有运动记忆、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三大记忆类型, 这种教育使儿童在进行认真观察时, 脑子不断地运动着、记忆着观察到的事物, 而且伴随着手的涂画, 他们的形象记忆得到了加强。儿童早期绘画中这种整体性的记忆教育, 对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和记忆形式十分有利, 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着积极作用。

五、儿童早期绘画教育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

想象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儿童在进行绘画创作活动时, 很少想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 他们使用自己的想象在自由的原野上任意驰骋、发展, 随意涂抹、添加、组合、互换、全凭自己的“鬼使神差”, 创作出一幅幅令人倾倒惊叹的儿童画作品, 加上儿童自然朴拙的变形和经过自己加工制造的独特奇异的形象, 更使作品妙趣横生。如, 儿童为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在云朵上、彩虹里种下棵棵参天大树;为了臭氧层空洞不在危及地球, 他们把颗颗爱心编织成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去补天;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和伟大的创造性的设想, 教师都会由衷地说出, 这是多么浪漫奇特而又富有诗意的想象。在儿童早期绘画教育中, 发挥出了儿童神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了他们与众不同、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并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摘要: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并非只是儿童初期的绘画练习, 它还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儿童早期绘画教育的重要性作简要的阐述。

浅谈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 篇3

关键词:音乐感知;表现行为;游戏法;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被无数研究者反复证明,而包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都对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实施意义、原则、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如何有效开展音乐启蒙教育需要所有研究者积极探究、不断尝试。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相关研究,目前通常将儿童音乐教育划分为“经验感知、情感体验、行为塑造”三个层次。在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教师、家長和相关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引导训练,为其创造音乐体验空间和机会,激发其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其音乐表达方式和技能。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游戏法、作品分析法、档案袋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

一、多元游戏活动深化音乐感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论证同样适用于音乐,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都是从生活开始的。而天真无邪的儿童,其日常生活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游戏,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儿童在游戏中去发现、去领悟音乐的美。优秀的教育者本身就应当善于观察和探索,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家长、教师以及其他人都应当有意识地将各种音乐现象、常识、行为表现等介绍给儿童,引导其发现音乐韵律的优美,对音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感知音乐。比如在家庭中,家长则可以通过各种生活情境,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音乐观察与领悟机会,木筷敲打茶几的声音、踩踏楼梯的节奏、媒体中宣传的音乐家、玩具中的打击乐器等都是适宜的音乐启蒙教育载体,通过这些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材料、活动等可以使儿童“身临其境”并且主动控制环境与活动,获得音乐相关感知。在生活情境中,成人应当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感官刺激,在游戏中提供相应的背景音乐,大森林中小动物的欢快,三只小猪的活泼,巫婆的阴冷恐怖等等,都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而这种无意识的渗透,可以使得儿童在“浸入式”的音乐环境中,不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领悟。

二、作品分析交流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的价值和影响是多元的,它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修养和内涵,而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逐步获得的。儿童的情感发展处于敏感而迅速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音乐敏感期”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儿童的情感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和帮助。作品分析法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情感体验方式,可以为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提供有益帮助。所谓“音乐作品分析法”实际上可以概括儿童主动分析、探究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并促进自身情感升华的一种音乐启蒙教育方法。成人可以选取音乐海洋中轻松、自然、积极、简约、有趣的经典作品作为儿童分析的对象,在成人的引导下,要求儿童阐述自己对于该作品的体验和感悟,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种方法不可急于求成,不能奢望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通过长期的引导和锻炼,儿童可以逐步形成对于经典音乐的感性认知和体验,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陶冶情操。

三、多元途径塑造审美表现行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音乐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人都应当喜欢音乐,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儿童的启蒙教育仅仅是被动地让儿童去体验和感悟,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去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成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塑造儿童的音乐行为,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音乐需求。利用游戏发掘和探索打击乐器的材料,通过生活情境模仿成人的音乐活动,借助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音乐情感表达,把握各种机会对音乐行为和现象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广义上的音乐审美行为表现。当儿童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之后,还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创造活动,比如引导儿童进行简单的节拍创作和表达,小组游戏合作完成“交响乐”,家庭歌唱比赛等等都是音乐启蒙教育的良好选择。

音乐对于儿童来讲是有多种表现形式的,除了声音和动作之外,还可能是颜色、是味道、是触觉,儿童会用自己都有的观察方式来表达音乐的主题,发现音乐的美之所在。成人需要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材料、环境、机会和情感交流,为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谱写华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陈宝久.浅谈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1(8).

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 篇4

前言

“音乐神童”,向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音乐神童”多发之“纯粹器乐音乐”兴起的近代, 这个话题更具有特别的魅力。

但是,象莫扎特这样的“音乐神童”之灿烂光芒,却眩晕了人们的心智。以至于人们很少、甚至从来也没 有认真思考过“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所谓“音乐神童”,并不仅仅是“先天遗传”的结果,而是儿童“特殊先天秉赋”与“早期音乐 教育”反馈互动的产物。

就此意义而言,“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应当使其转型成为如下这样一个更加科学 的问题:“两岁至十一岁左右儿童之早期音乐教育何以往往取得较为成功的结果?”

与此对照的论题是:“数学、逻辑学、以及其它一些进行纯粹抽象形式运演的学科,成才的一般年龄,似 乎相对较音乐成才的年龄要大”。

其中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可寻,其中一定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可探。

本文之宗旨,就是在本文作者建构之“人文进化学”(牛龙菲,1985,1987,1989,199 0)(1)的理论框架之内,对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研究,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 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2)

在此“人文进化”过程中,人之行为能力的发育、成熟、增长,并非单纯受先天遗传之生命基因的控制, 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中在其体外相对独立存在的历史文明密切相关。

不仅在族类的层面上,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共济耦合、反馈协 同关系;其个体的发育、成熟,以及其能力的习得、增长,也受到机体、社会、文明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影响 。

具体而言,每一个体,自怀胎之日起,便开始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之中,每日每时受到体 外文明的直接、间接刺激,并开始将其“内化”。只是在成熟到一定阶段,此“内化”之“体文明”,才始成 为“习得能力”,才通过具体的行为实践,作用于周围的世界,“外化”为客体的“对象”,汇入人类体外文 明的大系统之中。此被卡尔・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3)的历史文明,又将再次“内化”为某 一个体的“习得能力”。如此,“内化”之间,有一种“往复循环”(reycle)的反馈机制。此正如下图所示 ―一

就此“内化”与“外化”的反馈机制而言,人之童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俗语说:“三岁看老”。人之童 年阶段“内化”的“体外历史文明”,将对其成熟之后一生的“外化”实践,具有某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

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自“童年”的“史前期”―一“胎儿期”,便开始发生。

在胚胎发育期,就胚胎与母体的关系而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进化重演系统”;但就处在复杂社会 群体关系网络中,且存在于一定文明时空中的母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言,胚胎的发育仍在一个人类生物进化 、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馈协同进化的人文进化系统之中。因此,就族类的层面而言, 以“胎教”形式进行的体外文明之“内化”,仍处在“外化”与“内化”的往复循环圈中。

正如日本诧摩武俊《儿童的性格与心理》一书所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有形无形的文化 圈子”(4)。但是,这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是通过母体的中介对胎儿发生影响。正因如此,所谓“ 胎教”,说是“教子”,其实是通过“教母”以间接“教子”。汉代刘向在其《烈女传・周室三母》中所提出 的“胎教”概念,正是因此而要求怀孕的母亲“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

对于有自觉意识的成人社会而言,不仅对“胎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尤其更看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即 “幼教”。

明代孙志宏在其《简明医彀》一书中便曾言及:“古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一生人品善恶,高下 全看幼时。”正如西人弗兰克・戈布尔在评述“马斯洛心理学”时所说:“幼年时期是重要的时期―一在这一 点上,实际上心理的所有学派都殊途同归。”(5)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类的孩子是在某一时代的某一家庭这样的一个 社会文化的环境中度过相当于其它动物在胎内发展的时期。”(6)。在此,“子宫外的生长期”(7),“ 人类智力的形成是儿童正在成熟的神经结构、正在发育的智力结构和他们周围的言语、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8)。在此过程中,“体外文明”的信息刺激,不仅仅只是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发育,还将作用于儿童的 生理发育,并在“实体长入”的意义上“内化”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之中。

正因如此,皮亚杰才特别强调:“表现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从胚胎发生阶段起就存在着的一种不 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使得要在天赋的东西与获得的东西之间找出一条固定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因为 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所特有的自我调节区域;在认知性行为水平上,就更是这样。”(9)。也正是基于 同样的认识,《汉书・贾谊传》早就言及:“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西人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正是这一类“若天性”、“中道若性”之“内化”与“外化”反馈循环机制 的产物。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有些人所谓的“先天的似本能”(10)。

如果,更深入一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人类的行为,“乃是由于不同水平层面的三种行为图式所决定的 。其一是‘刺激→机体→反应’(S→O→R)的‘本能’行为图式;其二是‘刺激→模仿→反应’(S→I→R) 的‘仿能’行为图式;其三是‘刺激→文明→反应’(S→C→R)和‘文化→刺激→反应’(HSCCE→S→R)的 ‘智能’行为图式”(11)。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实质上,仍不过是对“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 ”一类的“仿能”、“智能”的不精确描述。

正是在上述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发现,所谓“音乐神童”的出现,并没有什么莫名的玄妙。质言之,所谓 “音乐神童”,乃是处在一定文明时空、一定社会关系、一定家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殊天赋”的儿童,接受 包括“胎教”在内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成功结果。其“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的音乐才能,并不仅仅 是由先天赋予,而是在期童年时期,人类人文进化之“内化”与“外化”往复循环反馈机制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此本元层次的理论基础上,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探索“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为何往往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类的有关问题问题。

根据“人文进化学”有关“人类进化乃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进行”的理论,我们在探讨有关“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时,必须同时关照儿童生理发育、社会家庭环境、特定历史文明这样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就此三个方面比较而言,所谓“儿童生理发育节律以及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从胚胎时期开始,个体的发育一直受一定发育“节律”的控制。正如恩斯特・海克尔所说:“胚胎发育是 一种重演性发生的遗传现象”(12),其各个不同的阶段,对应着族类生物进化历史的各个不同的时期。

个体出生之后,其机体的生理发育,仍然有一定的“节律”。中国古典医籍,早就有关于小儿“所以变蒸 者,皆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毕,辄觉情态忽有异也”(13)的发育节律理论。这里所说的“变蒸 ”,就其“情态”一语推敲,则不仅是对其生理发育节律的描述,而且也是对与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心理 发育节律的描述。

对此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儿童心理发育节律,当代瑞士“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已有 深入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自二岁至十一岁左右,经历了一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 ”的生理一心理发育成熟历程(14)。

其所谓“前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主体) 有别于在其体外“永久”存在着的一些客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发出动作之后,可以影响客体的位置、方向 等等。只是在此时,儿童尚不能很稳固地建立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模式,其每一个动作,都带有 即兴的、尝试的意味。

所谓“具体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可以把一些具体的客体,当做某种运演模式的“算子”,来进行可逆的 (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操作;并在此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予这些“客体算子”以某种运演的结构。

所谓“形式运演”,是指儿童已经超越了仅仅作用于“客体算子”的具体运演阶段,开始使用抽象符号以 进行纯粹形式的推演运算。

正是这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的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制约着体外历史文明通过 社会关系网络对儿童发生“文而化之”(牛龙菲,1987)作用的早期教育实践。

在二至十一岁左右的儿童早期教育,除了“语言”之外,其它需要操作“抽象符号”之“形式运演”能力 的学科,如数学、逻辑等,都未能获得圆满的成功;而一些作用于“客体算子”之具有“具体运演”性质技艺 或游戏、运动,却因其适应二至十一岁左右儿童“具体运演”的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代“音乐神 童”以及“体育神童”多发的现象,正是一个典型。

对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除了“胎孕期”以及“初生期”的“音乐信息刺激”之外,从两岁开始,便可以 让孩子玩弄一些诸如小鼓、小钹等节奏乐器。由于生理的本能,由于生命本来具有的节奏律动,这些节奏乐器 的演奏,对于儿童来说,有一种“先天”的基础。通过这些节奏乐器的演奏,孩子便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与 有节奏的音响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而所谓“因果性关系”,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特别是推理性能力的根本基 础。通过“早期音乐教育”,使儿童直接的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奠定基 础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四至六岁之后,已经可以通过有律乐器的演奏,作用于其有“客体算子”性质的“ 乐响之音”;并在此演奏过程中,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换言之,在 此演奏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于这些具有“客体算子”性质的“乐响之音”以某种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结构”。

不仅如此。儿童在演奏有律乐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作”,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 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便感性直接地把握了“部分”(“乐响之音”)与“整体”(“优美乐曲”)的关 系。而所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由部分到整体”正是所谓的“综合”;“由整体到部分”,正 是所谓的“分析”。而“综合”与“分析”,则是人类思维之最基本的两种形式。儿童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 感性直接地把握“综合”和“分析”这两种最基本的人类思维运演形式,将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的 影响。

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孩子才可能凭空意想不发出实际音响的“抽象音符”。此时,儿童的音乐理论 学习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由“即兴演奏”到“纸上谱曲”的升华,也是一般处于这个阶段。

正是由于以上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阶段的制约,“音乐神童”中,大多为“演奏神童”或“演唱神童” ,而“作曲神童”则实属凤毛鳞角。而且,即使是“作曲神童”,也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才初步显露其 “纸上谱曲”才能(牛案:而并非由他人对其“即兴演奏”进行“记谱”);真正的艺术杰作,则要在更晚一 些时候,才能创作成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文进化之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的关系,在童年,主要地受到了人类生物进化之儿童生理发育节律的制约;儿童之心理发育节律,受 其制约,与其同步,有着固有的程序、步骤。

对此天道有常的发育节律,人类只能“道法自然”(15)。《素问》有言:“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灵枢》更强调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 矣!”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贻误时机和拔苗助长的做法,均不可取。

所谓“音乐神童”的多见,换言之所谓“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往往取得较好成果”的历史现象,虽然没有什 么莫名的玄妙,却实在是因为天道的神机。王充在《论衡・实知》中曾说“儿始生产,耳目始开。虽有圣性, 安能有知?项托七岁,【诘问孔子】(16),其三四岁,而受纲人言矣。”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儿始生 产,耳目初开。虽有灵性,岂能知音?十岁左右,神童造就,其二、三岁,而学习音乐矣。”

只是在这个基础,诸如“音乐世家”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普遍富裕”这样的历史经济条件,“明星效 应”这样的特定信息刺激等等,才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使得更多的`音乐神童不断涌现。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之一,就是人们发现:“任何一种认识都与动作有关”;“认识一个客体意味 着把它合并到动作图式中”(17)。

极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思维形式,都是“动作思维”的衍化、抽象。可以说,“实践”、“活动”、“动 作”,乃是人类一切智能、一切认知能力的发生之源。人类的“认知图式”,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物质 客体的静观反映,而是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动的施加于客体之上的主体自身“动作”的抽象。

举例来说:“1+1=2”,起初不过是人们把一头牛和另一头牛牵到一起之后,发现它们比单独的一头 牛要“多”。在这里,把一头牛和另一头牛“牵”到一起的动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就此意义而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中,器乐演奏的训练,具有开发儿童“动作思维能力”的特殊重要作用 。

在音乐艺术中“操而奏之”、“行而运之”的演奏实践,不仅具有一般的“动作”特征,而且直接作用于 主体自身之外的乐器,并作用于具有“客体算子”性质的“乐音之响”使之成为“比音之乐”(18)的“优 美乐曲”,使之具有一定的、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结构”。

因此,无论从“动作实践”(演奏)自身,还是从“动作实践”之“认知图式”的成果(乐曲)而言,器 乐演奏都是儿童早期教育过程中,启发儿童动作思维的最佳方式之一。

如果对此问题作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动作思维,与当代最新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的某 些结论,恰有正相吻合之处。

当代自然科学、科学哲学业已指出:所有对实体的“测量操作都是由刚体之间的比较所组成,并通过观察 重合关系而完成。所有空间性的命题仅仅只涉及物体的行为”(19)。因此,在当代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的 文献中,“时间”已经取代了“空间”,“运动”已经取代了“实体”而成为关键的词汇。正如莫里茨・石里 克所说:“世上一切事件都已被解释为运动了”(20)。

其实,几千年来,人类的音乐艺术实践,早就已经把世界万物象征示为运动流行之“乐象”。通过音乐艺 术的实践,人类早已引入了一种类似“向量场”的“参考系”,并在其实际演奏操作中,把握了万事万物之“ 运行动态”的“重演”或“自同态转换”关系(21)。

就此而言,音乐艺术可以看成这样一种“音响动态模型”(22),其“比音之乐”之“乐音关系”,可 以适当地模拟整个万象世界之四维时空连续统的“运行动态”(23)。

儿童在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尽管并不能真正理解如此深远的理论意义,但在感性直观上,已经通 过音乐艺术的演奏实践,直接进入了“万物同其节奏”(24)、“万物同其态势”(牛龙菲,1993)、“大乐与天地同和”(25)之“天人合一”的境界;直观把握了“宇宙万象同其道行”的真谛。

但是,不能不强调指出,由于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的制约,这一切只能是感性直观的潜移默化,而 不应是理性自觉的强制灌输。换言之,在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提倡一种“游于艺(26)的 原则,而不要过多附加其它的目的,过多介入除“具体运演”之外的其它内容。

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无非是使其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并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当然,也可以为某 些儿童将来从事音乐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攀比”,由于“竞争”,一些音乐艺术自身之外的某些目标,如“进步超人”、“考级顺利 ”、“比赛成功”、甚至“求职如愿”等等,却往往被有适当地过分强调,并造成了儿童、父母、老师不必要 的心理负担。

除了这些附加的外在目的之外,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倾向,就是过分地追求“解说音 乐形象”(牛案:本文无暇顾及对“音乐形象”概念的批评)而多余介入了“具体运演”之外的其它内容。

虽然不可否认,在整体音乐艺术中,的确存在某些诸如“歌词”、“剧情”、“符号用法”(27)、“ 特定功能”等等的“他律”文明信息;但是,“比音之乐”之“自律信息”与“他律信息”之间,却有着不同 性质、不同层面的相关联系。某些“思想情感”、某些“视觉形象”与“比音之乐”的关联,即使是对于成人 ,也并不容易把握,更不容易言传;对于儿童而言,则困难尤甚。如果这方面要求过多,便会干扰儿童对音乐 艺术的感性直观,诱导一些“幻想型”的儿童产生一些与“比音之乐”风马牛不相及的任意联想。反之,“联 想”的不成功,又会使某些儿童产生“音乐难以理解”的错觉,使某些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

其实,对于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而言,“早期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具体运演”的器乐演奏,和“动 作思考”的潜移默化。除了演唱适宜的儿童歌曲之外,不应过多介入其它内容。

古往今来的历史事实说明,不管是古代罕见的“音乐神童”,还是近代多发的“音乐神童”,大多是“器 乐演奏神童”、“歌曲演唱神童”。之所以如此,恰正是因为,“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之“具体运演” 的性质,完全适合于儿童的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

众所周知,无论是远古的“巫乐”、周秦的“礼乐”、汉唐的“宴乐”、明清的“剧乐”,都负载了音乐 艺术之“具体运演”、“形式运演”之“自律信息”之外的其它大量有关信息―一“他律信息”。因此,中国 古典音乐,大都以成熟的“巫觋”、“乐工”、“家奴”、“戏子”为其主体(28)。孔子所谓“立于礼, 成于乐”(29)者,对这种负载有大量“他律信息”的“礼乐”一类音乐艺术之“主体”,提出了最高的要 求。

只是在近代,相对“自律”、相对“纯粹”的“器乐音乐”兴起之后,才为“音乐神童”的出现,创造了 更为适宜的条件。相对于更加注重“他律”内涵的古代音乐而言,近代较少负载“他街”信息的“纯粹器乐音 乐”,大大减轻了儿童的认知负担。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对此加以明晰的说明。

结语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是一个可以“大做”的“小题”。

由于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一个独特的角度,更加明晰是透视音乐艺术的特 美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音乐艺术的审美机制,更加深入地把握“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 ―一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内在契合和反馈协同关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之不同内涵 、不同形式之不同音乐文明在“文化成人”过程的不同作用。

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 篇5

近年来, 我园提出了“为每个幼儿健康发展服务, 为家长多元需求服务”的办园理念, 坚持教育公平, 向特殊儿童敞开园门, 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早期教育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现状

目前为止, 我园没有身体有明显残疾的儿童入园, 在园幼儿中的特殊儿童均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对这些儿童的保教, 采取了分散管理的方式, 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即哪个班级有特殊儿童, 由当班教师自行调整其教学安排, 提供特殊照顾。但这些特殊儿童在幼儿园中的现状不容乐观, 他们很难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 教师也常常对他们的生活细致照顾, 而对学习放任自流。

例一:幼儿为聋哑儿, 在生活上受到细心照顾, 但教师与该幼儿交流困难, 学习上放任。

例二:幼儿学习时反应迟钝, 家长与教师均认为是智力问题, 后在幼儿体检时发现该幼儿有听力障碍。

例三:幼儿入园后焦虑反应严重, 半年后, 在幼儿园还是不吃饭不喝水, 时常趴在桌子下、床下, 在家中情绪正常。

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儿童社会性发展不够健全。特殊儿童由于其身心发展落后于正常的发展水平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 父母很容易出于爱护的考虑而减少其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的机会, 使其无法生活在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刺激丰富的环境之中, 对其心理活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家长委曲求全的态度。家长往往认为能让孩子在普通班中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玩耍就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因而, 感激于幼儿园和教师的照顾, 在教育上不提特殊要求。

3.家长不能正视现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 对于身体没有残疾, 而行为及学习上有障碍的儿童, 家长往往不能正视。他们会一相情愿地用各种借口逃避现实, 希望这些障碍是暂时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自行消失。如果教师多次向家长反应孩子的不良表现, 常常会激化双方矛盾。

4.幼儿园没有健全的特殊儿童管理办法。园领导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还不够。随班就读儿童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由教师一人制订, 这是不合适的, 也是不科学的。

5.教师对特殊儿童认识不足。目前在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 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教育缺乏理性认识。教师与特殊儿童的沟通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如语言交流、教育训练等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三、做好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早期教育工作

特殊儿童家长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幼儿一起学习, 一起生活, 随班就读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特殊教育模式, 强化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 为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 创设适宜特殊儿童发展的无障碍环境

1. 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

良好的精神氛围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 我们注意在同伴间、教师间、幼儿园与家长间营造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营造无歧视的平等关爱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 正常儿童逐步学会了接纳他们, 愿意与他们交往, 一起玩游戏, 帮助他们穿衣服、系鞋带, 使特殊幼儿体味亲情, 感受温暖, 形成了同情、关爱的班级氛围。

2. 创设特殊儿童喜爱的班级环境。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 为他们留有展示的空间, 例如:墙面上有他们熟悉的家人和同伴的照片, 角落里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 使他们在这里能够寻找心理上的安慰, 体验同伴的关怀。同时, 引导特殊儿童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尽管他们的动作并不协调, 作品也不优美, 但他们表达出了自己心里的一种感受, 显示出他们也是班级不可缺少的成员。

3. 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游戏、进餐、喝水等生活环节, 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在一起, 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感受普通班级环境。采取生活活动随班就读, 既为特殊需要幼儿提供正常的生活环境, 又不影响普通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在与普通幼儿游戏交往过程中, 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模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 为特殊儿童尽早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 加强教师特殊教育培训, 促进师资质量的提高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通常在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智力发展方面, 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同龄正常幼儿, 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 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也有较大的差异,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幼儿园应提供机会和条件, 帮助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知识, 参加特殊教育培训, 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 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鼓励教师想方设法照顾和教育好特殊儿童。

(三) 做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工作

设专人管理特殊教育, 组织教师、园领导、保健医生及家长共同制定特殊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从而保证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落到实处, 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 搭建交流平台, 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许多正常儿童的家长往往担心特殊儿童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 我们利用亲子活动和半日开放活动, 增进家长间的交流与沟通, 抓住每个与家长们沟通的机会, 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着想, 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的加入不会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成长。

(五) 做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家长的工作

由于特殊儿童的与众不同, 特殊儿童家长往往担心孩子惹事被人嫌弃, 担心孩子的不良行为加重, 为了使他们放心, 我们利用家访、电话沟通、网上交流、联系便条等形式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 共同研究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引导。另外, 重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指导家长在家中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 使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关建议 篇6

一、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柯达伊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的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 教育就不完整, 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生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机不是在大学、中学和小学, 而是在幼儿期。”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大脑发育, 开发孩子潜能, 因此少儿正是学习艺术的最佳时期。

(一)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音乐可以教育人, 音乐会影响人的道德, 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 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经过现代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音乐确实会带给人情绪及人格上的变化。而音乐治疗学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指出:音乐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开发人的右脑, 有助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因此, 及早的让儿童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二) 拓展儿童认知领域

音乐的基本活动大致有以下八个环节:“听音、识谱、模唱、视奏、听写、抄谱、即兴、作曲”, 涉及到听、说、读、写、行、思等各个方面, 因此音乐的学习是一个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视奏和讲解锻炼儿童的记忆力;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作用于意识形态, 引人无限遐想, 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而孩子对于音符的好奇心以及即兴的作曲则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音乐的学习很好的训练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眼、脑、手、耳并用的能力。

二、早期音乐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家长开始让孩子接受正规音乐教育之前, 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到底有没有音乐天分?其实, 在问这样的问题之前, 你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你是否为孩子创造了好的音乐环境, 是否为孩子天赋的培养做出过努力。经过大量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反复研究和实验证明:音乐天赋是可以培养的, 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从怀胎期就可以进行, 而一般来说, 九岁是一个分界点, 如果九岁之前欣赏过大量好的音乐, 之后的学习相比没有任何音乐听赏基础的孩子来说会容易很多。著名钢琴家郎朗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 郎朗的父亲是沈阳文工团的二胡演奏家,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父亲带着大肚的妻子深夜抢占沈阳空军司令部大院里的“音乐走廊”宿舍, 据说这栋楼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一门乐器, 而钢琴居多, 环绕在宿舍上空的不是麻将声、争吵声, 而是音乐之声。据郎朗回忆说, 这对于他今后走上世界钢琴家的成功之路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家长, 也许我们并不奢望孩子成为下一个莫扎特、贝多芬、郎朗, 但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说, 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听好的音乐, 如果你无法做出判断, 古典音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 为孩子选择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一般来说, 不同的科目根据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个别教学、道尔顿制、特朗普制。曹理先生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有歌唱、器乐、欣赏、律动、创作、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内容等六项”。早期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歌唱、器乐、欣赏三项, 前两项需要专业的教师指导, 而对于早期音乐教育来说欣赏课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家长实施。由于歌唱、器乐等科目的实践性较强, 其采取的教学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分组教学为辅。因此, 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音乐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好的音乐教师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通常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1. 高尚的品德素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 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 教师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响者、塑造者。教育的核心是“以德育德”的教诲传导过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以美育人、德育为先, 音乐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他必须具有比其他教师更高的行为规范标准。因此, 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质是家长为孩子选择音乐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2. 扎实的知识基础

日本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每一个儿童无论其先天情况如何, 只要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 就可以成长为有才能的人。”因此为孩子选择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至关重要。教师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 而专业知识又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普通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简单乐器教学技能、合唱指挥技能、音乐欣赏教学能力、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及课外活还应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美启智, 以德育人的目的,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

三、结语

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在《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一文中这样写到:“除非教育能帮助你了解广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惊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欢乐, 否则教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音乐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只是音乐技术的获得,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学习, 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儿童的音乐基本能力, 从而让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并达到以美育人、完善人格的目的。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并迈着健康、稳定的步伐快速前进。然而,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早期音乐教育, 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本文明确了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并给予相关建议, 为父母、教师正确地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早期音乐教育,音乐环境,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张南星.一生的学习[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4.

[2]全国硕士研究所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用书编委会.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郑又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2.

[4]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 篇7

一、听赏教学

智障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相对于正常的儿童而言较为缓慢,这就需要通过音乐中富含的情感感染他们,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促进智障儿童情感和智力的发展。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和音乐水平来确定听赏的音乐曲目。一般而言,节奏简单、旋律优美、音色容易分辨的乐曲是比较适合的。

在音乐的听赏中,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音乐的节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因此,音乐听赏时可以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拍手、拍腿甚至舞蹈的动作,在与音乐的相和中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另外,在音色的选择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殊音色的音乐作品,例如《百鸟朝凤》,其中的鸟叫声肯定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唱歌教学

在进行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中,一些普遍适用、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则会显得无用,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智障儿童的特别之处,进行引导教学。当教师教学生唱歌时,会发现智障儿童特别的勇敢,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各种方式体现着自己的情绪,比如,跺脚、乱叫。虽然旋律把握不准,但是他们很认真地对待唱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避免使用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尽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他们。

教师在准备教给学生歌曲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多听,在课间不断播放这首歌曲。在不断的重复中,学生就会不断加深对这首音乐的印象,慢慢便有了熟悉的感觉,后期就能够哼唱出来。之后,教师就能够正式在课堂上教授这首歌曲,学生找到熟悉感,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够减小学习压力。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过于激动,可以要求学生随着音调进行哼唱,不仅能够有效地纠正发音,还能够保证课堂秩序有序地进行。

三、加强接触

通过研究表明,部分智障儿童的音乐能力甚至能够超过正常儿童。但是社会大众对于智障儿童过低的期望值和消极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智障儿童走进社会的视线中,加强智障儿童与社会人群的接触和交流,加强智障儿童与同龄普通儿童之间的学习和游戏,为智障儿童创造更加丰富和正常的音乐学习和交流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还能够让社会对其具有正确的理解,促进智障儿童的发展。

四、锻炼独立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这对于智障儿童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帮助学生,这样只能让学生更加地依赖他人。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生活中多做选择和决定,教师在学生进行选择或者是做决定中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能力。

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 篇8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1988年,我国将听力障碍早期干预作为一项抢救性工作纳入国家计划,并提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三项原则。其中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是早期干预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同幼儿园教育一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主要由各地区的聋儿康复中心承担,其次为公立聋校附设的聋儿学前班,或是在普通幼儿园附设的聋儿语言训练班级。[1]

康复机构环境在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而教师该如何创设环境以达到促进听障儿童发展的目标呢?这些问题困扰着大部分的康复教师。本文将在借鉴学者们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听障儿童康复机构中的环境设置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康复机构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要素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二、环境在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的定位

在康复机构中,听障儿童的身心发展不仅有赖于系统的教学和康复训练,更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教师需明确环境在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积极为听障儿童创设良好的康复和学习环境。

(一)注重环境创设是全面康复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当代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学前阶段的听力障碍儿童正处于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康复教育过程中,除了关注儿童听觉和语言康复外,还需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元的环境,让儿童可以自由探索、学习和游戏,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环境是康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

学前阶段听障儿童的思维是感性和直观的,对他们来说最为有效的学习内容是具体形象的,而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环境。因此,环境是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的背景,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将环境考虑在内,将教育目标融入环境之中,实现环境创设与课程的巧妙融合。

(三)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听障儿童多方面发展

首先,良好的环境设置有助于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语言主要是一种沟通工具,它在社交互动的环境下产生。儿童通过与同伴共同活动、在成人指向型言语和错误提示中学习,并通过自身参与交谈从而真正地掌握语言。[2]

其次,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听障儿童认知发展。一些研究者在分析大量的听力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后,认为多样化的与物接触和与人交往的经验对于儿童的正常发展很关键,但是听障儿童缺乏的恰是多样化的经验,从而影响聋童如何看世界和与世界交往。[3]因此,在环境创设过程中除了为听力障碍儿童提供语言和声音刺激外,还应注意为儿童创设多元丰富的环境。

第三,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听障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康复教育机构中,听力障碍儿童能获得与同伴及教师交往的经验。机构中环境的诸多方面,如环境布置的内容及其营造的氛围、活动空间的安排及活动材料的投放等,均能对儿童与其他人的社会互动产生影响。

三、创设良好康复教育环境的建议

儿童在学前阶段与环境相关联的发展特征是:儿童不断发展的独立性、动手能力和社交性。[4]教育机构应当为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利用日益成熟的技能去独立或者与他人一起解决问题及形成有意义的同伴关系。在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的环境设置还应考虑儿童听力语言康复和语言学习的特殊需要。康复教育环境创设应兼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支持性的氛围

环境创设应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相适宜。第一,环境创设要考虑听力障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教育目标。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教室内的声学环境是儿童有效接收信号的基本条件,因此需按照声学标准为听障儿童设立良好的室内听觉环境。由于听力障碍儿童较多习惯依赖视觉获取信息,因此在环境布置上,可选择色彩鲜明的材料以吸引儿童的注意,激起儿童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在环境创设上还可注重引导儿童主动学说话和认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施上贴上名称和简短语句(如门、镜子、洗洗手等)。教师可随时提醒,将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起来,引发儿童识字和说话的兴趣。[5]第二,环境创设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并考虑不同年龄儿童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如对小班儿童来说,直观、简洁、鲜艳的图像更适合他们,内容不宜过多过杂,更换主题的时间可短些,儿童参与布置的比例可小些;对中大班儿童来说,教师在选定主题后可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内容,扩展画面,设计和布置可以幼儿为主,教师进行引导、补充。第三,不同功能的室内环境,选择的内容要有所区别,以突出各部分的功能特征,如午睡室墙面宜选择简洁、温馨、安静的题材;幼儿园走廊、楼梯以及外墙面的装饰内容应重点考虑幼儿园整体环境设计的要求;各种区角的设置内容要适合幼儿进行操作、模仿、探索。

除了物质环境布置上适应性的考量外,支持性的学习氛围也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在观察和了解每个听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征、能力和需要的基础上尊重儿童的选择,尊重他们快乐生活的需要。教师根据儿童的能力为儿童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儿童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和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尊重。

(二)运用丰富的材料,交还儿童主动权

环境布置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软硬、凹凸、粗细等特征的对比处理,使材料的特征更鲜明,并在统一中体现变化,充分刺激幼儿的审美知觉。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投放多元化和低结构的材料。多元化的材料可唤起儿童不同的遐想,为儿童探索环境和自由创造提供条件。有平面的,如各种质地和颜色的纸;有立体的,如各种形状的盒子、瓶子、罐子;有不同质感的,如丝、绒、毛等。低结构的材料能鼓励幼儿动脑动手,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和操作能力。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老师要放手,将主动权还给儿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儿童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良好的学语环境

借鉴语言发展的交互作用理论,良好的学语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环境应支持儿童之间的同伴交往。在教育机构中,儿童面对着大量的同龄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和交流的过程,正是儿童发展语言的契机和需要运用语言沟通的机会。其次,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注重丰富和纠正儿童的语言。儿童可在成人的错误提示中慢慢学习语法规则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对儿童的语言进行扩充或修正,帮助儿童习得正确的表达方式。第三,丰富语言环境,为儿童创设交谈的机会。儿童会从成人慢慢复杂的指向型语言中学习到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多用语言描述所处的情境和对儿童的要求,让儿童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

四、总结

环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儿童的各方面发展,理解环境的潜在作用和可塑性,挖掘环境的多种作用。在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材料和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和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有利于听障儿童自由探索和学习语言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贺荟中.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6

[2]谢弗(Shaffer,D.R),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356-360

[3]刘胜林.从儿童中心到家庭中心.聋童早期干预的生态转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3):45-49

[4](美)雷滋(Reyndds,E.),徐启丽等译.早期儿童教育指导: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0

2-3岁儿童早期教育计划 篇9

一、训练感观灵敏,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

二、掌控亲子爱态,培养行为习惯,诱导语言发展

三、丰富孩子生活,培养广泛兴趣,发展个性特长

1.(1)增加颜色、形体的认识,积木、插塑越做造

型越好,能想象并说出建设什么(不是盲目搭建)

(2)态度要亲切、耐心、冷静、沉着,多与孩子有说

有笑,有商有量,又学又玩,有问有答。继续鼓励宝宝跟家

人一起吃好饭,饭桌上家人轻松的谈话孩子逐步插话参与,多谈些营养保健话题。继续将谈话与识字结合,写上小白板,每个人都高兴地读一读、认一认。

(3)体育:学翻筋斗溜滑梯游泳溜冰音乐:继续听音乐学唱歌、看小乐队演奏

语言:爱听故事、读儿歌、背古诗爱认字问字和英

语单词爱买书读书

认知:会认不同的商店会辨不同的天气开始认地图找地名喜欢到室外玩,继续问物问字美术:喜欢看画、美术工艺品喜欢看大人作画和陶艺、剪纸

交往﹕喜欢与大人交朋友,喜欢熟人带出去玩

数学:喜欢数东西,喜欢背数字喜欢拿糖果算简单加减法喜欢问时间、认钟

2.认识上下、左右、前后、里外、高低、远近、快慢、来去、宽窄,以及早上看太阳时能认东南西北

家里有客人来,教育孩子懂礼貌,热情接待,落落大方地谈话,客人也要亲切礼貌,但不过份关注小孩,尊重孩子,顺其自然最好;事前父母要告诉孩子,客人来了不能闹"人来疯",会说"早上好!""不客气!""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不打扰大人谈话,自己静静地听或到一旁去看书、画画、做事。孩子做好了,客人和家人都要表扬他

3.要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知道什么是黎明、清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夜里、昨天、今天、明天特喜欢与大人或孩子捉迷藏,要选择丰富而安全的环境让他想方设法躲藏或寻找。喜欢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喜欢集体唱歌、跳舞,发言答题,喜欢与父母(成人)一起唱歌

4.尽量多指认万事万物,培养提问能力,开始学习问"为什么?"(见《早教革命》理论篇P94~95)4.鼓励孩子帮大人做事,如拿拖鞋,递伞,送帽子、上衣、公文包,东西不能拿做;开始学做家里的整洁、卫生、杂活,如摆餐桌上餐具,叠凉干的衣服等,能准确找出常用

物品,如眼镜、手套、词典、老虎钳等,学会使用电视机、CD机。3岁学会自己洗脸、刷牙、洗脚

5.开始与大人讨论,大人有时把事情说错,他能提出不同看法(如那是浅绿色,不是浅蓝色等)5.会认路牌、门牌,记住家地址及门牌号码,能到隔壁小商店购小物品;带孩子外出有困难(如问路问事)时鼓励孩子去问警察叔叔或路人

6.学双足、单足跳跃、骑摇马、学童车、钻矮洞、滑滑梯

学习看图说一二句话,学习给图画出题目

7.接住地面滚来的球到接住抛来的球,学习用沙包或球投进筐(投的距离逐步拉长)

家里的识字环境逐步丰富起来,慢慢转变为阅读环境和观察研究环境。最好有孩子自己的房间,要张贴名诗词,名句、名段、名言那些记住了一辈子管用的文化遗产;墙上要张贴中国大地图(儿童趣味版),世界大地图(儿童趣味版);孩子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架、玩具柜、工具柜、植物角、动物角

8.学捏像皮泥、油石灰、面团做几种喜欢的物品,会折纸做飞机、风车等

继续每周带孩子去书店买一本他适合阅读又特别喜欢的书(一次不许多买,才能让孩子更加珍爱),教育他

每次读后就珍藏起来。博览群书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但要养成良好习惯,控制好读书时间、读书姿势、读书光线,确保眼睛健康

9.学会解和扣各种纽扣,会剥熟鸡蛋

在说几句英语而很高兴,很自豪的基础上每天看光盘学英语15分钟,开始父母陪着学,逐步鼓励独自学

10.学习沿线条剪下简单的图片

在宝宝上亲子园玩亲子游戏的基础上,常带孩子去将要上学的幼儿园玩耍,与老师和小朋友交朋友,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渴望,这样到入园时避免了哭闹喊叫的"离巢之苦",保护了孩子身心健康。孩子上幼儿园后,训练他每天放学后或吃饭时讲幼儿园见闻和玩学情况,会说出许多小朋友的名字;发现孩子有骄傲情绪要说服和制止。这样的孩子在集体中直到大学往往都是出类拔萃的。

11.学习园形中切割开的许多碎片把它拼成园形,会拼中国大地图

对没有达到以上心理发展水平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呢?

第一、从亲子关系、良好环镜、丰富生活、积极暗示等方面耐心“补导”,哪怕从一二岁阶段补起也值,因为

孩子还处在最佳发展期,正确“补导”也是一本万利之举,后续的发展前途无量,而急躁冒进责备孩子,不但欲速则不达,还是对孩子心理的伤害,更是对家庭教育环境和两代人关系的破坏,切勿干此蠢事。

音乐教育对弱智儿童启迪三两事 篇10

首先, 音乐是时空的艺术, 音乐的各种要素, 特别是节奏和速度与时空是分不开的。音乐表现活动与身体动作相联系。对于难以适应环境的弱智儿童, 时间与速度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其次, 参加音乐实践需要发挥能动性, 听音乐是声音对人的一种积极的刺激, 演唱、演奏音乐是人对音响的积极的控制, 音乐实践对于弱智儿童是一种积极的训练。再次, 音乐是交流情感的手段。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弱智儿童与外界的信息传递、交流情感的能力。最后, 音乐还有安定情绪的作用。弱智儿童的学习能力比正常儿童低。语言出现晚;感知速度慢、范围窄;观察能力差;视觉与运动协调差;注意力不稳定、易分心;记忆速度慢, 保持差、遗忘快;机械识记较意义识记好;抽象思维能力差;数概念差等。

综上, 我们通过音乐教育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1.听觉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 音乐是由错落有致的音高和长短有序的节奏组成的。节奏和旋律是音乐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在训练的过程中, 可以弹奏一些简单的节奏, 并让他们模仿出来。弱智儿童最容易感知的就是节奏, 在他们的生活中, 无论是起床、睡觉、走、跑、吃、喝……还是他们喜欢的动物的叫声、动作……无不在节奏中, 能令他们感情激动的首先是节奏, 因为节奏就在大自然中, 就在人们的生活里, 弱智儿童的听觉从节奏入手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从弱智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感知节奏与情感, 采取参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如:放一段小动物的录像, 让他们模仿动物走路的动作、叫声, 弱智儿童从中体会到:小猫叫声长、轻, 小狗叫声短、有力, 大象走路动作慢, 小马跑得快……。活动中弱智儿童已经感知节奏有长有短, 有强有弱才好听, 强弱可以表达歌曲或乐曲的情感。在听歌曲时可以引导儿童采用随歌曲拍手的动作, 感知歌曲中的节奏, 也可以用固定节奏在打击乐器上为歌曲伴奏, 随着叮叮咚咚的声音, 孩子们又拍又听、又唱又跳, 欢快的、悲伤的、热烈的、优美的节奏便在欣赏中感知。比如:孩子们欣赏《红星歌》, 学生们边拍边走中感知进行曲大踏步前进的节奏, 使人感受振奋、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摇篮曲》则是轻柔、节奏舒缓, 给人宁静、优美的感受……。

三、结对活动是实用和有效的好方法

对学生来说, 在学了一个对话课文后结对活动是个不错的好方法。老师应该将学生划成几对, 每对应该准备对话然后表演出来。通过表演的方式, 学生不仅仅从阅读中受益, 同时他们的创造力和口语将会被检验。当教shopping时, 教师能使教室成为一个商店。在桌子上是各式各样的毛衣, 外套, 罩衫, 衬衣, 裙子, 裤子, 短裙等。每个学生都很兴奋。他们渴望去看或参加到表演中 (老师使二个学生来做结对练习。) 可操作的角色扮演是以结对或团队的形式来准备和表演的, 这些角色扮演要基于课文。也可由课内或课外的学生想象的角色或情形, 即自由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活动在大中学生中引起了许多影响。这个活动能提高学生通用角色扮演来体会互相交流与沟通的情形, 这能巩固课文的内容并在同时发展了口语能力。

对于音高的记忆和表达, 不一定要学习唱歌, 我们的汉语就有四声, 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就有天然的音高。比如我们拉长声音说“妈—妈”, 就好象是乐谱上的“5—3”而说“宝—宝”就很接近“1—3”,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训练弱智儿童的听力, 对于他们的训练要持之以恒, 不能过于心急。

2. 语言训练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份, 智力落后主要表现在思维活动上。

弱智儿童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 事物表象十分贫乏, 尤其是言语发展水平也相当低, 主动地欣赏音乐对培养弱智儿童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极有效的。语言训练可以和听觉训练合在一起, 语言训练在弱智儿童的课程中应占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试想, 倘若儿童的语言、听力都不行, 在学习上是很吃亏的, 又何况是这些特殊的孩子?所以只有把这两方面发展好了, 他们的学习才会更上一层楼的。所以在平时要注重让儿童多说, 不管他们说的好不好, 对不对, 句子连贯不连贯, 鼓励他们多说。要多放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给他们听, 让儿童跟着歌曲一起唱, 虽然他们唱的音听上去不标准不流畅, 但通过这些训练, 再加上语言训练课, 他们的语言水平便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3. 大肌肉群活动和小肌肉群活动训练我们可以通过演奏器

乐来训练他们的肌肉群, 虽然运动量不能和体育课中的运动量相比, 但是对于他们锻炼手、眼、耳的协调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尤其是演奏鼓之类的打击乐器, 可以任由他们自己发挥, 打出他们喜欢的节奏。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学习舞蹈, 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练习。这里所说的舞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舞蹈, 而是简单的手和脚的配合。比如一个4/4拍子的节奏, 单小节的第一拍时左脚向左一步, 第二拍时右手举至头顶, 第三拍时左脚收回, 第四拍时放下右手;双小节则呈反方向的运动, 同时也可以组织他们分组表演,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视觉训练在视觉训练中, 要加入游戏。

让小朋友每个人都带上一个带有动物头像的帽子, 像老虎、大白兔、绵羊、小狗等, 然后在音乐声中一起跳舞, 舞蹈结束后, 让同学们把帽子取下来, 互相说出大家分别戴的都是什么动物的头像。一开始的时候人数不能太多, 因为弱智儿童的记忆是有限的, 太多了就不容易记住, 可以循序渐进, 慢慢增多。

综上所述, 所有的训练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弱智儿童大脑活动的功能, 补偿感知方面的缺陷, 使儿童的身心机能协调统一的发展。不管他们的智商属于轻度弱智, 还是属于中重度的弱智, 只要通过耐心、恒心、精心教育, 就一定能让弱智儿童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 我要引用《千手观音》的领舞、残疾人艺术家邰丽华女士的一句话:“残疾不是缺陷, 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特点;残疾不是不幸, 只是不便, 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残疾人不仅仅渴望‘平等·参与·分享’, 还希望以自己的意志和智慧, 与大家共创人类美好!”

四、其它提高口语的方法

老师也能在课堂外开发学生的口语技能。在课内说英语是必需的, 同时, 在课外的英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氛围。在课堂外有些方面能被用来训练学生的说话技能。打电话是一个说英语的好方式。创建一个英语俱乐部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组织英语角是开发学生口语技能的另一个好方式。

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可能对英语教师在教英语当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苦活是有帮助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然而, 教师们应该记住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口语能力要求一个时间和精力上的持续投资。有时进步可能不是很明显, 但每个人必须有耐心和持久的努力。作为一个英语老师, 我们要记住一件事, 那就是, 更多的鼓励学生们并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摘要:多年来, 社会和教育政策阻碍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但经历了过去几十年之后, 研究、教育实践和特殊教育中的价值观还是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充分利用好音乐教育的有利条件, 使美妙的音乐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发挥出更多的优势作用。特殊教育的不断完善, 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将会给特殊儿童带来更多的精神及生活上的改变。本文笔者以弱智儿童为典型阐述了作为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

上一篇:磁记忆检测下一篇:国外金融监管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