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十篇

2024-06-04

世界文化史 篇1

另外, 又让人困惑的是, 教材第13页谈到“文化既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在这里根据书本的编写逻辑, 强调的应是文化民族性 (个性) 和文化世界性 (共性) 的关系, 但后半句却用“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这一整体与部分知识来解释文化是世界的观点, 显然不妥, 容易又让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产生混淆和偏差。

那么, 到底怎么来准确理解和把握上述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呢?笔者试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以期同行一起商榷。

一、从文化的外延看:世界文化VS民族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过程, 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 相互影响的。整体由部分组成,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和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和状态, 反之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和制约整体。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13页讲到“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世界文化相对于各民族文化而言是一个整体, 而各民族文化则是构成世界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部分。当然, 世界文化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组合的一个整体。而且, 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影响, 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充满生机和活力, 进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所以, 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外延上看应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而不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二、从文化的属性看:文化的世界性VS文化的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 (共性) 和矛盾特殊性 (个性) 的统一体, 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和矛盾特殊性 (个性) 不是各不相干, 而是不可分割的。矛盾普遍性 (共性) 寓于矛盾特殊性 (个性) 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 (个性) 体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 (个性) 就没有普遍性 (共性) ;同时矛盾特殊性 (个性) 也离不开普遍性 (共性) 。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与生活》第13页讲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见, 各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形态, 有着各自的个体性、独特性, 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 从而使得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区分开来。而各民族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 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 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 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才是普遍性 (共性) 和特殊性 (个性) 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 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 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世界性。

世界文化史 篇2

莫言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我们仔细考量作家的生活和作品时, 发现莫言的成功有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渊源, 莫言作品所体现出的内涵和技巧是对齐鲁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一、齐文化源远流长, 人杰地灵, 名人辈出

莫言的出生地高密古属齐国, 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存在,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地理位置看, 齐国的东部、北部均邻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不仅使其最早得鱼盐之利, 更有利于齐人自由壮阔胸怀的培育、想象力的养成, 以及对神秘事物的敏感。这片土地曾经养育了齐国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康成, 以及刚正无私、足智多谋的清代大学士刘墉等中国历史上的一流人才。从文化渊源看, 齐文化主要继承了东夷文化, 齐开国者太公望吕尚是一位开放型的政治家, 为“东海上人”, 这位开国者的文化血统原本就与内陆的周文化大不相同, 故而封齐之后能够“因其俗, 简其礼”, 顺应民情, 尊重东夷人的土著文化。后世管仲治国, 同样继承了这样一种开放的政策, 采取的是“俗之所欲, 因而欲之;俗之所否, 因而去之”的治国方针。莫言的侄子说:管仲, 虽然在我们管家的家谱中以“谱牒失传”而不敢妄认, 但我们始终以他为先祖;晏婴, 作为夷维 (今山东高密) 人, 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老乡。高密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许多名人贤士居住于此, 使这块土地充满尚文氛围。到清朝, 同为齐国属地的淄博又出现了一位小说奇人———蒲松龄, 他的《聊斋志异》, 吸收了清以前齐文化中的神鬼怪异及传说, 又加以演绎发展,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莫言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耳濡目染, 深深打上了这片土地特有文化的烙印。莫言和莫言的作品, 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无时无处不闪耀着齐文化的光辉, 无时无刻不存在于高密东北乡的精神家园, 生长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莫言, 又怎能没有一番大作为呢。

二、高密东北乡———莫言创作的文学王国

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 突出强调了他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故事相结合”, 这种神幻的叙事风格脱胎于具有强烈中国民间神话传统色彩的齐文化, 是对齐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莫言是蒲松龄的粉丝, 他称蒲松龄为蒲爷爷。他说, “马尔克斯也好, 福克纳也好, 这些外国作家对我来说都是后来的影响、外来的影响, 而蒲松龄是根本的影响, 是伴随着我成长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时期他就听到了很多和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完全一样的故事, 小学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听村子里的老人讲狐狸变美女啊、公鸡变青年啊、大树成精啊等等故事, 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就是《聊斋志异》的原型。长大以后莫言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时马上就产生一个疑问, 是蒲松龄的小说在前, 被我们村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流传下来呢, 还是这个故事在前被蒲松龄记录下来的呢?也许两种情况都存在。1984年之前, 莫言没有想到这样一段生活经验可以变成重要的小说, 后来领悟到, 一个作家必须回到自己的故乡, 必须从自己的童年、少年记忆里寻找故事源, 所以在莫言后来的创作中, 这一段乡村生活经验———耳朵听到的故事, 全部被回忆起来了, 从文化上讲, 莫言和蒲松龄是一脉相承的, 莫言承接了蒲松龄的脉络。

齐地文化中自古多有吊诡狂狷之人。庄子很早就提到了一个名字, “齐谐者, 志怪者也”, 这个齐谐已不只是一个人, 还是一本书, 大致是与齐地有关, 是齐文化孕育的智谋鬼才之士, 如管仲、晏婴、孙武、孙膑, 更有鬼谷子、东方朔这类异禀之人, 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莫言的创作是必须的, 因为他也是从齐国故地走出来的诡异的异史氏, 一个来自高密东北乡的喜欢谈神论鬼、不拘幻异的讲故事的人。他的小说带着民间的原始野性, 将故事附着在自然与神异之物上, 小说中总是有太多的牛鬼蛇神与花妖狐魅, 魔幻与现实融为一体。《生死疲劳》是一部回归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传统的长篇大作, 莫言以佛教的六道轮回为结构支点, 作品具有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特征, 叙事主人公的身份在人与动物之间不断地转换, 从这一不受拘束的视角来观察半个多世纪中国农村各阶层的复杂变迁、农民与土地纠缠不清的关系。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狂热和诡异, 小说将现实与荒诞、历史与虚构、诗意与黑色幽默混杂于一体, 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 我们看到了一条生与死、人与大地、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入我们的心田。

三、莫言小说, 从民间艺术中汲取了丰富养分

莫言在获奖之后说到,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联的, 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 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 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 这些民间文化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我的小说, 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作品的艺术风格。民间戏曲, 尤其是我故乡那个名叫“猫腔”的小剧种给了我深刻的影响, “猫腔”唱腔委婉凄切、表演独特, 简直就是高密东北乡人民苦难生活的写照。“猫腔”的旋律伴随着我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猫腔”是高密东北乡人民开放的学校, 是民间的狂欢节, 也是感情宣泄的渠道。民间戏曲通俗晓畅, 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长篇小说《檀香刑》就是借助“猫腔”的戏文对小说语言进行的一次变革尝试, 民间戏曲、说唱, 既被转移到小说语言风格中, 也构成和参与到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 这种内容与形式的浑然一体, 使得《檀香刑》这部小说的民间性实践走得更远、更具内在性。

莫言在谈到小说《蛙》时, 也谈到借助民间文化的问题:“蛙”是人类生育繁衍的一个图腾, 像我们民间文化中的泥塑, 小泥娃娃胸前抱着一个青蛙, 蛙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夏天农村池塘里的蝌蚪成群, 乌压压像黑云一样, 所以“蛙”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生殖崇拜的对象。石榴, 也是多籽, 多子多孙。“蛙”一方面是我们原始的图腾崇拜, 同时也是民间文化, 所以就是取了这样一个象征的字。

当前, 研究莫言创作的评论文章有一个倾向, 就是普遍认为莫言的创作完全是受齐文化的影响, 而没有来自于鲁文化的影响。以莫言的大哥为代表:我今天在莫言的会上讲了一个观点, 研究莫言必须从新文化这个根上来找, 而不是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是统称, 鲁仍然是孔子那一套, 孔子从来不谈什么议论, 而齐文化非常浪漫。莫言大哥的讲话突出强调莫言的成功完全源于齐文化的影响, 笔者认为, 如果莫言的成功完全排除鲁文化影响, 完全排除来源于鲁文化的正能量, 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且不说早自战国时期, 以孟子两度游学齐国为契机, 齐文化与鲁文化即开始融合, 到战国末年, 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两国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 仅就我们今天所认知的山东人, 他们大多刚健进取, 自强不息。《象传》有云:“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齐鲁文化这一精神, 是莫言顽强不息、百折不挠行动的最好写照。在齐鲁文化中, 虽然各家各派思想和体系不同, 但积极入世、救世的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形成了齐鲁文化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 莫言在谈到自己的创作道路时说, 作为一位作家, 我对故乡的情感是一以贯之的, 无论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一种精神是一直存在的, 这种精神就是故乡源远流长的、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 这样的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 对于作家来说, 各种食物都会给他提供营养, 但是从根本上讲我是吸收了齐鲁大地、齐鲁文化的很多养分。所以说莫言的成功, 不能排除齐鲁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是一种溶于作家血肉之中的精神力量, 没有这些, 作家便如没有灵魂和脊梁一般。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化现象表明, 养育莫言、给予莫言无尽创作源泉的故乡高密是齐鲁文化融合的首善之区, 莫言有敢于触及当代社会最尖锐问题的勇气, 他总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和写作这些问题, 他是一位深植于中国社会和人民当中的有独立精神的作家, 莫言神幻的写作风格和艺术手法来自齐文化的浸润, 他积极入世的进取态度是齐鲁文化的延续。齐鲁大地, 有至圣、有科圣、有兵圣、有医圣、有书圣……齐鲁文化蕴含着可以涵盖一切的文化之根, 今天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正是齐鲁文化培养起来的, 具有强大力量的中国当代优秀作家。■

摘要:在探寻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成功道路时, 我们既发现了作家从他的故乡——山东高密采掘了大量瑰丽、神奇的文学宝藏, 又领悟到了齐鲁大地优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莫言是一朵汲取了齐鲁文化丰富营养而盛开的文学奇葩。

关键词:齐鲁文化,莫言

参考文献

[1]孔雨童.品品莫言作品里的胶东味[N].齐鲁晚报, 2012

[2]彭卫红.莫言:乡土文化的抒写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

世界至德 传承文化 篇3

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是世界性的华人联宗组织,1976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基本成员是由世界各地的“三堂”姓氏之宗亲组成。“三堂”,即“至德堂”五姓:吴、周、蔡、曹、翁;“济阳堂”三姓:蔡、辛、柯;“六桂堂”六姓:龚、翁、洪、江、方、汪。

依据史实,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泰伯)三让天下,与二弟仲雍出奔江南,使三弟季历(周王季)继承王位而振兴周族、共昌西周,太伯、仲雍后来在蛮荒之地的江南建立了吴国,成为吴氏始祖。孔子曾以“至德也已矣!”一句慨叹盛赞吴氏始祖太伯。从此,吴氏后裔及其分支均称为至德宗亲,吴姓的堂号为“至德堂”、“吴郡堂”等。周族始祖为后稷,传为姜嫄履巨人足迹而生,始姓姬。姬姓周族在传承过程中,特别是因周王室分封,分别产生了吴、周、蔡、曹、辛、柯、洪、江、翁、方、龚、汪等12姓,被称为至德宗亲12姓。

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正是基于寻根归宗共谋团结发展的历史溯源的背景下成立的。总会旨在联络吴、周、蔡、翁、曹、辛、柯、洪、江、方、龚、汪等十二姓氏之宗亲,并以此为载体,为宗亲们搭建一个以关心家庭、关注家庭、关爱家庭幸福生活为主体的互助交流平台,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全面反映和帮助中华文化背景的家庭步入幸福快乐,特别是中国家庭幸福健康发展的中华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国际性社团及网络机构。总会是一个号召不同领域和性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政府部门共同联盟,并联同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共同参与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精诚报国,孝友传家,所望海内外诸宗长,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效劳乡邦,服务社会,光大列祖列宗之遗训,固所愿也,谨此宣言。”这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香港正式成立时的大会宣言。

此前,1974年10月,首届世界至德宗亲恳亲大会在香港召开。第二届恳亲大会于1977年10月在台北召开。以后每隔二年,分别于1980、1982、1984、1986、1988、1990年,在日本东京、香港、菲律宾、台北、香港、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三至八届恳亲大会。1992年10月,第九届恳亲大会在吴姓发祥地江苏无锡,举行“祭祖大典”。世界至德宗亲会一行198人,在会长吴逢金博士率领下,到无锡梅村泰伯庙祭祖,并到鸿山拜谒泰伯墓。90年代,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多次来大陆祭祖归宗,投资观光。

至德宗亲崇尚至德精神及至德文化。三千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泰伯三让王位于幼弟季历,奔赴荆蛮之地江南(今江苏无锡梅里一带),建立句(句,读勾)吴国,带领吴地人民开疆拓土,兴修水利,改革耕作,易俗移风,把落后的荆蛮变成了富庶的江南,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明。几百年后,孔子在参拜鲁庙,瞻仰周公,聆听韶乐时,赞叹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自此,泰伯的至德精神为后世敬仰,并为至德宗亲所传承。

祭祀典礼,是吴地人民铭记泰伯三让天下、勇于开拓、从俗化俗、建立句吴的至德精神,赞颂泰伯开创的吴文化万古流芳,永泽吴邦的一个情感平台,也是崇尚和美、和平、和谐的一种精神寄托。

何为至德精神?如何理解至德文化?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执行常务副主席吴希民在其《至德论》的著作中概括提出了“谦让开拓”四个字,并认为,至德精神是至德文化的核心,谦让开拓是至德精神的精髓。他解释,“谦让”,就是谦和礼让;“开拓”,即是开发拓展。

书中阐述,至德精神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引领着当代伟大时代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我国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的诞生,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和平发展的永恒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冷溶同志认为将至德精神总结为谦让开拓,并且作为东方文化代表参加世界文明的竞争,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他说,文明或文化是可以兼容的,可以共同存在于一个载体之中,它是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表现,可以渗透到方方面面中去,可以让整个国家各阶层的人所接受,又能规范人们的行动。

中国侨联文联主席张清智高度评价了至德文化对于解决人类社会最后归宿的观念形态的重要意义。结合对于“谦让”和“开拓”的理解,他认为,谦让,是满足人的精神欲望,开拓,是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只有满足了人的本质中的两大欲望,便达到了精神和物质的能量守恒。他说,谦让是东方文化,开拓是西方文化,把这两者揉在一起,也就是在谦让中进行开拓,便解决了东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停滞的矛盾,在开拓中谦让,便解决了西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恶的抢的社会形态。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最恰当、最准确、最精彩、最完美、最科学的浓缩与定位。

世界各地至德宗亲会也正是做着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努力。为了进一步推进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遍及世界各地的至德人从自发走向自觉,成立了全球性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机构——世界至德宗亲总会。

1973年8月,三藩市举行全美恳亲大会暨美国至德三德公所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时,香港至德总会组织代表团前往祝贺。会间,各地至德宗长倡议成立世界至德总会,并提议在香港召开第一届恳亲大会。1974年10月29日,世界各地至德宗亲近千人,在九龙半岛酒店二楼举行祭祖仪式,随即召开世界至德宗亲第一届恳亲大会,推吴多泰担任大会主席。

1976年3月1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筹备会议召开,推举吴多泰为筹委会主席,成立小组负责研究会修正工作。吴多泰主席自撰世界至德会歌,征求意见。

1976年3月1日,第五次筹委会会议,通过接纳美国至德三德总公所秘书长周敦铭来函建议,会徽设计由七环改为十二环,因吴、周、蔡、翁、曹、辛、柯、洪、方、龚、汪、江为十二姓,同属至德宗亲,应用十二环代表,遂确定会徽标志。

1976年7月16日,香港公司注册处批准注册,发出许可证,注册号码为48432号。至此,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

2008年12月,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第十七届恳亲大会开幕典礼在铜锣湾百乐门宴会厅举行,世界各地至德宗亲欢聚香江,弘扬祖德,场面喜庆热闹。世界至德宗亲总会首席永远荣誉会长、蝉联第十六届董事会主席兼第十七届恳亲大会主席蔡冠深致词表示,香港世界至德同仁在过往两年间,踊跃參加了多个海外和內地的恳亲活动,包括率领代表团参加马来西亚第一届世界吴氏宗亲恳亲大会、菲律宾让德堂吴氏宗亲总会100周年庆典、无锡吴氏宗亲拜祖大典、安徽世界蔡氏立姓3050年大典、組团往江西九江祭祖等等,並参与了多项助学敬老活动。展望来年,蔡冠深期望世界各地的宗亲宗长继续紧密联系,组织各项联谊活动,发扬至德精神,团結一致,服务社群,为总会事务以及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贡献。

时至今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已成立三十多年,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吴希民认为,至德学说形成理论体系则是刚刚起步,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一方面,学说要不断完善、不断探索、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用至德学说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去再认识,并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要把至德学说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理念结合起来,积极宣传,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来介绍至德学说,弘扬至德精神;同时也要利用学校、研究所、国际论坛来宣传至德精神。他透露,正在筹办的至德大学就是产企学研结合的教育阵地,将把各地的至德研究中外结合、古今结合,开展活动,使至德学说既扎实又生动活泼地有机发展起来。

世界文化史 篇4

浅析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原因

【摘要】美国从建国到至今,从将女子隔离在高等教育之外,再到由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政府的法律支持,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及美国文化的包容性,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经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飞速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简单的分析了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原因,进步与局限

女子教育是国家教育体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女性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女性社会地位的标志。回顾全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是世界上女子高等教育诞生最早的国家,并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女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这些变化,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一.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萌芽时期(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的美国高等教育

在这一时期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美国的独立自主意识得到了大发展,到美国南北战争前期,在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南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富有远见的女性开始倡导女子的高等教育。

殖民时期的美国尚无女子高等教育设施,通常认为女子只要会读写就可以了。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促使一批具有远见与开拓精神的妇女如艾玛·威拉德等倡导女子应该接受高等教育,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出现了专门招收女生的女子学院。到美国内战爆发前,还出现了很多私立性质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1833年开办的奥柏林学院率先男女兼收,成为美国第一所实行课授予学位的男女同校的高等学院。1

(二)初步发展时期(美国内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

1864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对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依靠该法案建立起来的学院则强调为所有人服务,一开始就男女兼收,不受性别歧视的影响,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男女合校的热潮。同时女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起来了。

(三)进一步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告诉发展,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而美国在参战后,各种人才的短缺为培养高素质女性迫切的现实需求。1 Dex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theunited states,The Macm.1lan company,434.

这一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继承前一时期的风格,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进入男女共同大学求学,进入独立的女子学院和进入女子学院与男子大学联合学校学习三种。并且在女教师数量,攻读学位的女性数量和优秀专业毕业生都有大幅的提高。2

(四)飞速发展时期(二战之后至今)的美国女性高等教育

二战后的美国在历经了美苏争霸和三次经济危机的影响,越发的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女性的高等教育。

统计数据说明,从二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1947~1948高等院校女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是的35.24%,1967~1968占41.43%。3由此可见,美国在1947年~1968年这二十年来女生所占比例有较大的变动,总体而言,女性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大学的女性人数逐年增加,并在医学法律及军事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因探讨

1.美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人才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好的经济发展条件,才有可能衍生出好的知识文化。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发展近代工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女性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此时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开始发展。而内战后,急需大量的女性高级人才来加强国家建设,提高女子教育水平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再次获得极大的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一向落后的女子高等教育的水平。并且由医学革命所带来的节育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众多的妇女可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学习中去。

2.法律制度的保障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女性教育的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在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1864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对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规定了女性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教育的权利;1964年通过的《教育机会法案》涉及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问题,促进了“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实施,在经济上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给予补偿性的优待和照顾。若没有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不可能获得快速的发展的。

3.女权运动的发展

18世纪末,在法国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的启发之2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125source: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ncts,1970 Edition,659.

下,法国女权领袖奥伦比·德·古日于1791年针对《人权宣言》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由此拉开了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序幕。早期女权主义的观点是女性也应该平等接受教育,但这种教育应该“强调女性不同的与从属的社会地位”。第二次女权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当时美国社会的大背景来看,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消费的繁荣时期。商品经济的无限发达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异化,美国式人际关系的冷漠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对自我实践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开明的女性开始了争取女性权益的女权运动,同样也包括为征求同男性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斗争。

1963年,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牢笼走向社会。由于妇女自我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社会不满的日益加剧,美国女权运动在1960年代走向高潮。1973年,曾在国会冷藏50年之久的《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得以通过,在这段时间里,关于妇女问题的出版物迅速增多,妇女史成为高校的热门课程和重点研究项目

4.美国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包容性

美国做为一个一名国家,其中包括了各种种族的人群,在开拓时期面临了许多生存困难,生存和发展的希望迫使移民比较强调相互协作,形成了具有很强包容性的美国文化,这使得男尊女卑的观念相对淡薄,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易于深入人心。同时美国在建国初期宣扬的“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为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与局限

(一)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

1.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为促进性别平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历史发展来看,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一个国家教育传统和教育变革的永恒命题。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女子学院和传统大学的女性成为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虽然直到19世纪末第一代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女性仅占同龄女性总人数的2.2%,其中还有将近70%的女性在男女同校制的大学中接受教育,但她们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妇女是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她们不仅可以在人文学科上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在医学、科学、教学及社会工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4

2.女子高等教育通过推动女性参与社会决策和管理,从而在促进两性真正平等及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于社会和女性而言,教育就意味着女性的“反抗”和觉醒,当女性因为教育而获得了家庭角色以外的身份的时候,女子高等教育就对现代社会的形态发挥着积极的变革作用。身处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女子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了。要4 张秀坤.美国女子高校评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4,(3)

受到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的制约和规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是与女性的解放程度也即社会的女性独立性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度相适应的,社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越加认可,女性也因接受教育而从曾经既定的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身独立存在的社会价值。

(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局限

1.就读专业的倾向性还存在差异。

随着高等学校女性入学率的提高,这也表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大多数女性已经是大学学位的获得者。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的不平衡的影响,美国女性选择接受的高等教育课程与男性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在计算机、工程学、物理学以及数学等科目中的学位获得者仍然远远少与男性。

2.阶级局限性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不足。

阶级局限性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不足,尤其是在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经济高速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使得阶级的差别更加明显。无论何种模式的女子高校,在校就读的女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的女性,处在社会中下阶层的女性是很少能够获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例如以芝加哥大学为例,一份针对该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在1893-1930年接近40年的时间内,该校有43.596的学生来自于

5商人家庭,25.896的学生出身于知识家庭,只有约1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这

样一个比例在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而且与比男生相比,来自于上层家庭的女生数量还要更多一些。

四.结语

美国从建国初没有女子高等教育到如今成为全世界女子教育做的做好的国家,其中经历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和美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历程,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对于我们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好女子高等教育,尤其是某些贫困地区的教育,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李捷.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D].河北大学,2001.参考文献:

[1]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

[2] 鲍小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5.23.

[3 [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3.

[4] “面向2l世纪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研究[A].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

[5]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125

[6] source: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ncts,1970 Edition,659.

[7] Dex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theunited states,The Macm.1lan company,434.

[1].胡桂香.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3:04---08

[8].王珺.女性与高等教育关系演变的社会性别审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06:01----05

[9].杜学元.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03:99---104

[10].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产生与早期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01:72—74

世界文化史 篇5

2010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莅临澳门,出席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时曾形容此行是“盼望已久、心情激动”。温总理在澳期间,不但畅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为澳门发挥与葡语国家合作的平台作用打气,而且,还转达了中央对澳门同胞的支持和关心,并对本澳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建议。这一举动,充分说明了在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领导下,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澳门基本法办事,充分发挥澳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澳门,优厚的发展优势

一直以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受到特区政府和民间社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随着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开始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向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特区政府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酝酿,已经制定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框架和初步规划。早在2010年8月,澳门特区政府新成立的文化产业委员会举行了首次平常全体会议。会上,特区政府文化局公布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蓝图和短、中、长期目标,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已经初见端倪。

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肩负着促进经济多元进程的宏大使命,影响澳门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的进程,在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基础和优势,澳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澳门的中西文化长期并存,交相辉映。未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向,在于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重心,以文化创意项目为突破,以区域合作为依托。

澳门特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盲目跟风,澳门特区有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首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城区,是澳门发展文化产业扎实的根据和基础。其次,澳门作为一个以博彩业发展闻名于世的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休闲业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基础,“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更是显示澳门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后劲。这意味着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的支撑。

400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及“世界文化遗产”,是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曾特别在讲话中提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切实保护澳门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很多澳门人都以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而感到光荣和自豪。所谓“经济香港、文化澳门”,澳门并不简单是一个闻名世界的娱乐博彩场所,澳门富有特色而被世人所了解的一面在于澳门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特别是在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之后,全澳上下从政府到民间,无不极力宣传澳门的文化形象。“文娱之都”等各种城市定位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澳门特区政府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是澳门的一张城市名片。依靠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是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一项主要内容。

除了“世界文化遗产”之外,发达的旅游业是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另一个核心优势。根据英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拓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比如很多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如艺术与古玩艺术品、工艺、表演等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文化创意的理念更可以渗透进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景区的设计等方面。反过来,成熟、发达的旅游业则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基础。

澳门,未来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对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对此,澳门特区从政府到社会对推动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十分重视,并鼓励各文创单位把文化、艺术及创意作品与市场结合,开拓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发展澳门的文创产业?

首先,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和重心在于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切实形成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此,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明确表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心所在,是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相辅相成的结合。“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关键是如何做得更好,尤其是如何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真正实现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力或生产力。”实际上,像澳门表演业和博彩旅游业的渗透和融合,已经悄悄拉开帷幕。然而,如何借助澳门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条件,利用多元而庞大的旅客市场,滋生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贸易,促进更多的文化消费,仍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其次,文化创意项目是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当前,特区政府已经设立并具体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短、中期计划,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八大文化创意项目。以“有基础、有特色、有前途”的标准,澳门文化局已经列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八大重点发展项目,即视觉艺术、设计、电影录像、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出版、服装及动漫。其中,以“视觉艺术”和“设计”先行先设。

最后,加强并融入区域合作,是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依托。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种有利时机下,澳门需要充分利用区位的优势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和内地的合作带动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内地相关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和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并积极开创跨境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是未来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篇6

上述情况或理由, 是不是能够说明中国文化没有走出去的必要了?

不是!我已经说了, 上述情况适应的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一个由于地理条件同世界相隔绝的社会, 而不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今天的中国, 已经是“地球村”的一员;今天的中国社会, 已经是一个大踏步走向工业化、大踏步走向开放的社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

结论就是: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在我们热烈谈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 能不能先冷静一下, 问一下自己: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从“国学”热, 到讨论“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 有一种声音很大, 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去影响世界。什么叫“影响世界”?如果把它理解为是要改变人家, 很多外国人是有宗教信仰的, 你能通过传播中国文化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 能用中国文化拯救世界吗?在我们看来, 有些国家的人, 有着“不可理喻”的观念, 我们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吗?他们好像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但是能否因此就说它比其他文化更优秀呢?精神文明各有千秋, 不能说中国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优秀。物质文明一般是可以比较的。但物质文明不是单纯的物质, 像饮食、服装文化都已经超出了饱暖的基本需求, 其中有着许多精神文明的内涵。例如茶是物质文明, 但喝茶的方式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物质文明往往与精神文明并存, 精神文明不存在可比性, 但存在真、善、美等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不管一个国家如何强大, 它的文化都不可能主宰世界。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 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 中国发展再快速高效, 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还是已故的费孝通先生的话讲得对, 文化交流应该是: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因此,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走出去”不是要改变人家, 而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文化。要人家接受中国文化, 也是要让人家自愿接受。

事实上, 世界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非常了解中国, 中国人的形象在他们眼中还存在着许多误解。对于不少外国人来说, 李小龙可能比孔子更有名, 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 甚至以为中国女人还在缠小脚。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 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这方面的工作, 同经济上的对外开放相比, 距离太大了, 要加倍努力。

但是不管怎么做工作, 我们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只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

讨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 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 单纯的汉文化或儒家思想不等同中国文化的全部。

对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 很多人存在误解, 以为中国文化就是汉文化或者儒家思想。其实汉文化也是多元性的。有很多民族, 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突厥、契丹、女真、百越等, 历史上都已经融入了汉民族。汉文化也是由汉族和这些民族的文化融合而成的。

比如现在很多所谓的传统乐器都来自于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学习, 像二胡就是这样。

再比如胡服骑射。本来汉人用马的方式就是拉车, 孔子讲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 就是驾车的本领。在战场上, 汉人站在马拉的战车上用长矛投射攻击, 射程有限, 机动性不强, 不像胡人骑马射箭, 又灵活, 射程又远, 所以汉人打不过胡人;后来赵武灵王推行改革, 让大家学胡人骑马, 这项改革是成功了, 但是改穿胡服难以推行, 于是骑兵不得不改穿衣裤, 其他汉人还是上衣下裳。

再比如汉人本来是席地而坐的, 胡人因为经常骑马, 盘腿或者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 他们就蹲着, 下面放个凳子, 也叫“马扎”, 后来发展成椅子、胡床, 又传播到中原汉地。古代人说的“床”未必是睡觉用的, 早期也是用来坐的。但是, 席地而坐的这个传统, 虽然汉人自己不再沿用, 却传播到了其他地方, 比如日本人一直到学习西方之前都还是席地而坐的, 即使是现在, 那些“和式”的屋子里也还是这样。

我们所讲的中国文化, 是空间和地域的概念, 除了汉文化之外, 还有今天国土境内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汉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上各有所长, 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互相学习、共同演变的。

除了民族文化, 还有一个地域文化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比如北京人以前住四合院, 上海人没有四合院, 而是石库门。所谓地域文化, 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特点的文化类型。

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我们现在讲风俗, 其实“风”和“俗”是两个概念。什么叫“风”呢?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流行。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 流行的东西不会传得非常远, 不过百里地。“俗”是什么呢?就是习惯。“俗”是人字旁的, 成为一批人的习惯了。就是说, “风”流行一段时间以后, 有的就慢慢形成“俗”, 成为人的习惯了, 那就保存下来了。保存下来的习俗, 是文化。

所以, 我们讲中国文化、中国文明, 既要讲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文化, 也要讲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习俗。

现在, 我们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我们要拿什么样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是要拿丰富多样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即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怎样走向世界?现在有个说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无法苟同这种说法。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 就是文化传播的问题。

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 只有经过有效传播才能是世界的。花木兰是中国的, 可是直到如今, 中国还拍不出一部像好莱坞的《花木兰》那样有影响力的影片。大熊猫是四川的, 为什么我们没拍出《功夫熊猫》?所以, 文化怎样走出去, 是一门大学问。

历史上, 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 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 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 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的文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及生活方式的分布, 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 一方面, 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 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 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以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 “蛮夷”归化以后, 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 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 兴科举, 尊孔孟, 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一旦民间信仰和宗教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 也会被坚决取缔。

也有一种情况, 是偶然传出去的。历史上, 中国文明的很多东西, 并非刻意要传播出去的。比如造纸术, 是唐朝军队在中亚打了个败仗, 俘虏里有造纸的工匠, 才把造纸术传了出去。

时至今日,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 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 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 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大障碍, 是语言。中国应该下决心把中国文化翻译出去, 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现在做得还很不够。四书五经都没有国际通行的版本, 还是早年传教士翻译的。

世界文化史 篇7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龙岩山上,海拔从沟谷的940米至1324米,距遵义市中心14km,与黔北佛教名山——金鼎山、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一线,包含在娄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遵义府志》中这样记载海龙屯:“一蒂孤悬,群山固结,左右环溪,阴深峻险”,原为播州杨氏第十五世土官杨文为抵御蒙古大军而构筑的军事保垒,始建于宋宝祐五年(公园1257年)。其因山而建,规模宏大,包括沿外围自然天险建造的城墙、关口等和山顶平坦处的土司行政、生活建筑。整个城堡被众山簇拥,山涧峡谷中有方圆约5公里的白沙水,壁垒森严,形成一派军事要塞。现存主要为明万历年间的遗存,包括铜柱关、铁柱关、飞龙关、飞风关、朝天关、飞虎关、万安关、西关、云凤楼、三十六步天梯以及水牢、金库、银库、火药池、绣花楼、校场坝、采石场等,还有“新王宫”与“老王宫”2处衙署建筑群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军事古城堡,也是黔北的重要人文景观。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意义

(一)对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地有效保护的作用

随着“申遗”的成功,海龙屯遗址历经了七百多年风雨沧桑,终于迎来了重生。对海龙屯遗产地的保护作用不只是让少数专家、学者做有限的欣赏和研究,遗产地真正有效的保护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对文化的传承,也就是使更多人了解历史,了解丰富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发展,遗产地才能持续发展,否者只能封闭不前。

(二)通过发展旅游可增加遗产地的保护费用

目前海龙屯土司遗址已经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修缮,但是因为时间较久远,很多建筑和挖掘出的文物都需要精心的保护,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通过发展旅游的形式,可增加收入,用于文物的保管和遗产地景区运作的开支。同时,随着海龙屯知名度的提高,旅游的发展对遗产地的当地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带动社区其他产业的兴起。这种带动效应能提高社区的地位,使资金投入渠道增加,从而为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三)有助于解决遗产地与当地居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遗产地旅游的开发需要将当地的居民经济发展与保护旅游资源相结合,可以通过发展当地餐饮、住宿等农家乐的形式,为当地社区居民增加就业和提供创收机会,以补偿景区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的不便。同时也缓解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对景区环境和植被的破坏,缓解遗产地当地居民和景区的关系,形成新的和谐共生的局面。

二、海龙屯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制约因素

(一)景区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是海龙囤旅游发展的硬件,对于游客的招揽,旅游的长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海龙囤旅游资源丰富,包括森林、峡谷、溪流、瀑布等景观,虽然在“申遗”过程中进行了全面的打造,旅游业已有初步的发展,但是景区设施、环境建设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依然不完善,旅游容纳量还比较小。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是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长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完善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对于提升景区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不仅可以使海龙屯旅游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时也是稳定客源的保障。

(二)旅游业人才缺乏

旅游开发首要的条件之一是有技术人才的支持,海龙屯地处遵义偏僻山区,旅游业人才及其缺乏,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人才的缺乏是困扰着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在海龙屯旅游的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是旅游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而旅游业人才的缺乏对于海龙囤旅游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遗产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保护和开发本身是矛盾的。世界遗产的提出的初衷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保护,而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做铺垫。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争相“申遗”,遗产地发展旅游带来的经济推动作用使得“申遗”逐渐成为很多国家旅游发展的战略手段。“重申遗”而“轻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世界遗产的保护中因为自然风化原因或者人类难以抵挡的问题造成的建筑的破坏或文化的丢失,我们可以借助人为的力量尽力补救,但是如果因为旅游开发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或人类的不当行为造成破坏则是我们难以原谅的。四百多年前海龙屯在历时一百多天的“平播战役”中,被付之一炬。现在保留下的关隘、城墙、屯道和出土上万件建筑构件、碑刻、瓷器、铁锁、瓦钉、钱币等文物是异常珍贵的。随着海龙屯进入世界视野,更多游客会慕名而来的,需要修建大量的旅游配套设施,如酒店、旅游交通线路等,如何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址将是未来面临的严肃问题。

三、海龙屯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遗产地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建设是景区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建设应该由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共同努力,以此来加快景区的综合建设。要通过各种渠道、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专项资金专项使用,加大遗产地旅游建设资金的比重和额度。应积极引入外来资金,对旅游开发商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合理的降低旅游开发项目的税收。相关部门应对开发项目严格管控,避免胡乱开发以及项目开发中的可能会产生的腐败问题。旅游开发商在海龙屯内景区项目开发前应该对景区进行科学的深度调研,同时也要避免酒店、餐馆等制造的生活垃圾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考虑景区现在和未来的接待量时,还应该合理布局使景区做到合理开发,景区相关旅游配套设施齐全,容量合理,既要满足景区的接待量又不能造成资源的浪费,避免大量项目开发了却闲置的风险。

(二)大力引进和培养旅游开发的专业人才

旅游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海龙囤遗产地旅游发展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旅游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就应该加大对旅游业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旅游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海龙囤旅游发展乃至整个遵义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仅要靠政府的政策,还需要旅游经营商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遵义经济的腾飞,所以从财政收入、旅游营业收入中抽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旅游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是合理可行的。同时旅游经营商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问题应该合理考量,目前国内旅游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旅游人才进入旅游行业工作的难题,就遵义本土来说,旅游专业的学校有遵义师范学院、航天职业学院等,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往往会选择其他行业就业,这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加重了社会就业负担。合理的薪资结构是解决旅游人才流入其他行业的重要保障,所以旅游经营商应该建立合理的薪资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能力层次来划分薪资等级,同时应考虑行业淡旺季薪资的差距,保障旅游从业人员薪资的稳定。

(三)引导社区居民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投身旅游开发事业

社区居民是遗产地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有了社区的积极参与,部分旅游收入就可以成为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收益,这不仅会改善遗产地周边环境、加强对遗产的保护而且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海龙屯当地居民的经济意识较差,对于旅游参与的意识不强,总是持有等政府、等开发的观望态度,不能积极的展开旅游新产业的建设。只有改变落后的观念,解放思想,才能改变以往光靠务农和外出打工的单一经济模式。当地居民的思想转变对遗产地旅游的开发是及其重要的,只有当地居民自己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对自身的意义,才能使旅游业真正的被搞活,发挥旅游的重要意义,才能起到对世界遗产形象的树立和宣传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综合型的旅游产品

海龙屯可以结合遵义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打包发展。海龙屯周边的景区如娄山关、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遗迹。在打造海龙屯遗产地旅游的同时应当结合流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突出遗产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同时结合红色旅游产品形成一些的精品旅游线路。使游客即能饱览山川秀美,历史遗留,又能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将遗产地旅游和红色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旅游种类、又深化了旅游内涵。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举

走进“那”文化的世界 篇8

“四月八”农具节

“四月八,家家做糍粑;四月八,田水落花花。”前一句讲煮食奉神,后一句求雨顺稻丰,民间歌谣总是道出人们的美好期望。农具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农事节日,这一天,祭稻神、祭农具、求降雨、大酬雷舞、三界巡游,人们在这片稻花飘香的红土地,庆祝传承了几百年的农具节。

2012年4月26日至5月3日,首届“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开幕,一场稻作文化的狂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上演。隆安县举办了包括文艺晚会、美食节、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游客。开幕式会场弥漫着浓浓的“那”文化气息。舞者神秘而虔诚,观者好奇而乐享,共同感受着这个民族的信仰与欢乐。以此为契机,悠久的稻作历史得以重新叙述,也让更多的人开始走近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那”文化的世界。

据了解,农具节只是隆安“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具节为始,这场“那”文化的狂欢还包括芒那节、乜汪节等等。

壮族与“那”文化

壮族是稻作民族,壮族先民适应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的稻作文化之一。而壮侗语民族中称水田(稻田)为“那”。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据此孕育的文化称之为“那”文化,也就是稻作文化。英国学者培根说过:“如果说生产和劳动是无上光荣的话,那么创造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则居功至伟大。”人类由原始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发展到信息时代,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是由一个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所引起的一系列政治架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内容的变革的。

“那”文化最高境界的本质是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隆安祖先依托于隆安的自然条件、发展古水稻种植,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内涵。

“那文化”这一概念是由壮族著名学者王明富提出,得到了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的论证肯定,主要是指壮侗语民族地区稻作生产引发出来的社会生活、民俗事象,包括因稻作耕种而产生的民间生活和习俗。“那”文化圈以稻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稻作文化习俗。

“文化是大写的性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幅员广阔,每个独特而又相对隔离的自然地理环境都造就着不同的性格:黄土高原类型、华北平原类型、长江上游山地类型、长江中下游平原类型、南部低山丘陵类型……相同性格的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了区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些可以统称为地域文化。反过来,这种外显的地域文化又体现着其中每一个个体的性格,并影响着个体。因此,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大写的性格。

那么,在“那”文化土地上生长的人们有什么样的性格呢?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中阐释了农业社会人安土重迁、具有淳朴的泥土性、道德感强而不逾矩,此为农业社会人性格共性。而居于“那”文化的发源地的隆安人,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性格温良淳朴、热情好客,生活安逸祥和,此应为隆安人性格的特性。

近年来,隆安县民间文化日渐兴盛,村民们忙完手中的农活,就成群结队地享受起自己的文化生活,唱歌、跳舞,踩着鼓点在村里的球场上扭着秧歌。隆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主要有民间书画、雕塑、刻碑、竹编等。隆安县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民间艺术资源,扶持文化团体发展,精心策划组织大型节庆、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载体,更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基层文化活力。

历史的底蕴和积淀就像优秀血统一样,总能把埋藏在身体内部的创新基因发挥出来。隆安人民在“那”文化中找到了自身的归属和信念。加拿大学者佩格·纽豪热、佩·本德和科可·斯特姆斯伯格提出了包括三个组织发展的同心圆理论:内层圆、中层圆、外层圆分别代表形、法、魂三个方面,而形式和制度都由处于核心地位的灵魂所决定,在隆安“那”文化中,器物是水稻种植,制度是农耕生产方式,而灵魂在于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如今的隆安,现代工业、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殷实富足,社会安定团结、文化繁荣活跃。隆安从贫困县到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的全面发展,本质在于其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于隆安人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的“那魂”。

隆安有“大志”

作为壮族稻作文明发祥地之一,隆安县在“那”文化圈中居于中心地位,拥有得天独厚的“那文化”资源。

这是“那”地名最密集的地区,全县有122个自然村以“那”命名。著名的有那久、那桐、那龙、那朗、那重、那加、那元、那汉等。

隆安还是大石铲文化的中心,考古证实,早在六七千年前,骆越先民就已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学会了制造大石铲,还学会了利用大石铲进行稻作生产,并在运用大石铲的过程中创造出“祭石铲”、“祭稻神”、“招稻魂”、“驱田鬼”、“求雨”等娱神文化。据了解,大石铲是学术界公认的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的标志性文物。目前国内外已知的大石铲出土遗址分布于40多个县区共130多处,而隆安一个县就达40多处,仅大龙潭遗址出土完整的大石铲就有231把,隆安县的大石铲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居世界之冠。由此可见隆安县是世界大石铲文化的中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隆安作为远古东南亚的文明发源地和中心并不为过,并未处于当时文化中心黄河流域的隆安祖先能够创造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其创新精神和智慧让后人惊叹。

此外,隆安还是广西普通野生稻基因多样性的中心。远在新石器时代,隆安壮族先民就遗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那”文化习俗和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保留了最原生态和独特的农业祖神祭祀民俗;保留了古老的农具节习俗;有古老和系统性的稻作起源传说流传;有最早的以稻作为经济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态的出现。可以说是“那”文化之都。

世界文化史 篇9

1、以氏族公社制度为基础的原始公社组织开始让位与新型的政治单位

2、城邦是古典时代唯一的:

3、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多种多样,包括:民主制、贵族制、4、雅典市民主制的典型,斯巴达是

5、是雅典的最高权利机关

6、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

7、希腊人对神敬而不畏,把神看做和他们相似的存在,即所谓“”

8、诸神之王:

9、据传统的说法,罗马建城的时间是

10、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把

11、罗马民族精神的最主要的特征:

12、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在他们最神圣的特、朱诺、米涅瓦三神

13是罗马人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对西方和世界文化作出的最主要贡献

1415、罗马最著名的神庙建筑:

16、道路建设是罗马人的一大成就,四通八达的大道把罗马与帝国的各个地区连接了起来,故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传世名言

1718、圣餐礼又称:

19、与世俗的法律(尤其是罗马法)并行不悖,成为中世纪西方重要的法律体系

20、骑士制度源于中世纪西欧的采邑制和

21、骑士以

22、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出现及繁荣导致了西欧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

23、还促进了西欧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西欧文化向世俗文化方面的发展

24、东罗马帝国的国教:

25、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艺术进入了所谓的“

26、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2728、基督教源于:

世界文化史 篇10

氛围剧院 (atmospheric theatres) 。市民剧院位于奥克兰最繁华最招牌的大街皇后大街 (queenst) 和wellesleyst的街角。中午和晚上都有演出, 利用率极高。剧院是世界上仅存的7家“氛围剧院” (atmospheric theatres) 。是电影黄金时代保留下来的精美产物。市民剧院是新西兰最大的剧院, 2378个座位, 开业于1929年12月20日, 作为世界上唯七的氛围剧院, 这里的装修真是值得一看!2000年的装修, 15年来并不落伍, 门廊都是大象, 印度风情扑面而来 (摩尔风格装饰) 。虽然身在南半球, 但是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印度。这里还有酒吧, 可以在看戏之前喝一杯。真是佩服当时设计师的眼界。胜在细节。

2 柏林爱乐 (Berliner phihamonie) ——柏林

超高的声望, 技术与策划并行。柏林爱乐乐团坐落在柏林的西侧, 波兹坦广场旁边。这里有著名的索尼中心, 到了晚上打着各色的灯光, 还有喷泉。柏林爱乐乐团从外表看像是一座马戏团, 所以, 也叫做卡拉扬的马戏团。关于柏林爱乐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近代来看的传承:富特文格勒-卡拉扬-阿巴多, 三位大师把柏林爱乐推上神坛。富特文格勒与希特勒握手后, 下意识地用手套擦手 (这一刻被摄像机清楚地记录了下来) ——战争下的隐忍;再到天才卡拉扬 (会开飞机, 会滑雪吹拉弹唱样样行) ;再到辗转奥地利学艺的祖宾梅塔的好哥们意大利指挥家阿巴多。不知是不是因为太辉煌而觉得不真实地耀眼。此时, 斯人已去, 空余卡拉扬的马戏团可以崇拜。我觉得柏林爱乐的营销做得特别好, 很有前瞻性。今天 (2016年3月2日) 看网页都有对难民和志愿者的企划了!现任首席西蒙注重带领爱乐团向基金会方向靠拢。完全继承了从卡皇开始就推行的技术与营销并重的模式啊!

3 Charles bronfman auditorium——特拉维夫

以色列的荣光, 与周围建筑很好地融合。以色列建国3年后, 于1957年开业于特拉维夫Habima广场, 2013年重新装修。是以色列爱乐的大本营。Habima广场是特拉维夫的市中心, 周围有很多文化类建筑比如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等。再往西南就是著名的包豪斯区。曼氏大厅周边可是遛孩子遛狗的绝佳场所。广场中的下沉区域种植仙人掌, 音响还放着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曼氏大厅很好地利用耶路撒冷大理石把古老融于现代。

4 凤凰歌剧院 (Teatro La Fenice) ——威尼斯

意大利的歌剧院, 本身就是一个范例。凤凰歌剧院诞生于1792年, 得名于传说中的神鸟——凤凰, 巧合的是它多舛的命运恰好印证了“凤凰涅磐”的传说。在200多年中, 它先后三次毁于火灾, 历经三次重建或整修。最后一次毁灭性的破坏源于1996年的那场大火。作为歌剧发展的重镇威尼斯, 凤凰歌剧院也有着辉煌的历史, 威尔第的《弄臣》《茶花女》都是首演于此, 一切一切都那么的洛可可风格、纸醉金迷的。原来的歌剧院都是贵妇们炫耀财富的地方, 穿金戴银、弄姿搔首其实为了炫耀, 也许听歌剧本身也是一种炫耀吧。如今那, 快餐式的文化, 欧洲人很看不上, 更愿意慢慢品味天才们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 歌剧也是常演常新, 有种“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走出剧院的时候, 外面下起了小雨, 大家也不夺路狂奔, 而是在雨中漫步, 享受这上天的恩赐。

5 Mnet演播室——首尔

亚洲娱乐之都, 造星产业的大本营。韩国娱乐界之发达不必多说, 演播室的设计也颇有启发。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丰富, 观众对电视节目多样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电视节目制作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开放式演播室的设计理念开始成为国内外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开放式演播室是指将演播区、导播区、设备系统控制区、编辑区等功能区域有机的融合在一个空间里, 工作场景成为实时演播场景。对比传统的封闭式演播室, 开放式新闻演播室既是演播室新闻节目的录制区, 又是日常节目编辑制作区, 功能更加先进多样, 工作流程更加流畅、高效, 能使电视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和展现更强烈的现场感。我们参加了Music countdown的节目录制, 此节目在封闭性演播室录制。传统的封闭式演播室采用录播分离布置形式, 适合于全天候整点新闻直播节目的专用小型演播室。传统的新闻演播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的演播区和导播室两大部分组成。虽然为录播节目, 但是整个流程没有拖沓, 在高速运转下的韩国娱乐业, 这样的速度就意味着效率。这类演播室适合于大型互动新闻类节目的制作, 990多平方米, 采用立体布光方法, 新型复合水平吊杆及单点吊机作主要的悬挂装置, 配备聚光灯、柔光灯、电脑灯、追光灯、光束灯等演播室专用灯具设备, 选用先进的电脑布光控制系统和调光系统。电视上照出来显得高大上。演播室的围护结构, 全被各种转播设备升降机, 摄像设备填满。风口隐藏在密密麻麻的灯架之上, 在10月的首尔, 人员、灯光负荷很大的情况下, 人体体感温度很舒适, 也没有缺少新风的憋闷感, 暖通做的还是不错的。

6 悉尼歌剧院——悉尼

上一篇: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下一篇:GST表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