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洛地平治疗十篇

2024-09-11

非洛地平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症并接受非洛地平治疗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4例, 女46例;年龄41~91岁, 平均年龄为61.5岁。按症状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类, 其中轻度患者40例, 中度患者40例, 重度患者30例。所有患者无心血管疾病史及严重器官衰竭。

1.2 治疗及评价方法

首先, 对每个患者进行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动态监测, 同时详细记录。而后, 按照5mg/d的剂量给予每位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片, 治疗持续时间为8周。最后再对每个患者动态监测其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 做详细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中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对比患者前后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数据资料, 样本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值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白昼、夜间及全天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高血压是现代中老年人常见病症, 能够从急性和慢性两方面危害患者健康。急性方面, 由于血压过高容易对心脏、脑等器官部位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损伤, 因此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从而导致患者猝死。有研究显示,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该病而死亡, 属于高度危险病症。慢性方面, 高血压还能导致人体其他重要器官血液循环系统的急慢性损伤, 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病症的发生, 危害患者健康[3]。因此, 高血压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治疗高血压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即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非洛地平属于双氢吡啶类药物, 既能够作用于L型通道阻碍钙离子的通过, 同时也具有选择性作用于人体某些血管平滑肌的功能[4]。具体来说, 非洛地平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如下:首先, 药物进入机体后, 首先有选择性的作用于部分血管 (主要为动脉血管) 平滑肌细胞, 阻碍这些组织的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钙离子, 从而降低细胞内部游离钙离子的含量和浓度, 阻断通过钙离子传导的电信号, 最终使得动脉血管平滑肌松弛, 达到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的作用。非洛地平由于其选择性作用于动脉血管, 而对静脉血管细胞没有影响, 从而不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较一些降血压药物更加安全可靠。且该药物进入人体后能较长时间留存于体内, 对于一些老年人该药物t1/2更是长达36h, 因此该药物能够起到长期稳定血压、控制血压的作用[5]。此外, 非洛地平还具有抑制甚至逆转心室肥厚、减缓甚至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状况发展的作用[6], 其原因是药物进入人体后有选择性的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而对心肌细胞的作用较小, 还不到对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作用的百分之一, 因此, 即便其t1/2较长, 长期留存于机体内也不会对心肌细胞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也就难以对心脏收缩能力产生损害。同时, 非洛地平还具有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强周身特别是心脏血液供给的作用, 其原理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的血压降低, 从而使得冠状窦血流量增加, 因此其能够有利于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脏供血不足疾病的患者的治疗, 还特别适用于老年病患[7]。

本研究首先将11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不同测量时间分白昼、夜间、全天三类方式采集患者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 而后给予非洛地平治疗, 再按照白昼、夜间、全天三类不同测量时间测量患者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 以判断非洛地平治疗方法对该病症的疗效。经过数据对比及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后, 患者于白昼、夜间、全天不同时间测量的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且差异明显。因此, 可以认为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症效果显著而迅速, 具有一定优势, 值得进一步推广。本文为医务工作者运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最终能够起到保障广大患者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手段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监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白昼、夜间及全天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非洛地平,高血压,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林晨萍, 阮宏标, 张海燕, 等.不同方法口服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 5 (2) :116-118.

[2]刘玉玲, 张继宏, 王洪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23) :51.

[3]常程, 崔永生, 高巍, 等.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06, 46 (32) :62-63.

[4]傅彬.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3) :363.

[5]廖镇海, 陈东来, 李世恒.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8) :69.

[6]李桂明, 林秀山.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100例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7) :948.

非洛地平治疗 篇2

关键词:非洛地平,高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病为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病, 也是造成多种心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及危险因素, 若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 将会影响其心、脑、肾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最终造成脏器功能的衰竭。在我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 目前约高达2亿。故治疗高血压十分重要。非洛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降压药, 使血管钙离子受体有高度的选择性, 降压效果肯定。非洛地平 (波依定) 是一种Ca2+拮抗剂, 其可高度地选择血管平滑肌[1,2]。有资料显示非洛地平可有效地治疗高血压。本研究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90例, 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的治疗结果,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0例, 参照WHO/JSH (1999年) 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男69例, 女21例, 年龄为30~73岁, 平均年龄为 (59.1±7.2) 岁, 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 (8.7±2.1) 年。其中一级高血压25例, 二级高血压50例, 三级高血压15例;合并脑血管病22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 肺心病15例。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继发性高血压者和对二氢吡啶类药过敏者。随机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 每组45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治疗, 1次/d, 在早饭前进行口服, 共4周。患者在服药前后测量血压, 取平卧位或右上臂坐位血压, 同1个人用同1个血压计。门诊病人每3 d对心率、血压测量1次, 治疗前后检测其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而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10 mg治疗, 3次/d, 共4周。

1.3 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依照卫生部拟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若舒张压下降≥10 mg/Hg (1 mmHg=0.133kPa) ,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 则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已降为正常或减少10~19 mmHg;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Hg, 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则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2例 (71.11%) 、6例 (13.33%) 、7例 (15.56%) , 总有效率为84.44%;而对照组分别为0例 (66.67%) 、7例 (15.56%) 、8例 (17.78%) , 总有效率为82.22%。说明非洛地平与尼群地平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4.44%VS 82.22%, P>0.05) 。

3 讨论

在我国,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口高龄化等因素, 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达2亿, 其中以老年人为主, 约占50%以上[3,4]。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常并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近年来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仍主要以药物控制, 降压药除需具备良好的降压疗效外, 还需作用缓慢、持久, 同时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器官损害[5,6]。

非洛地平是新一代的双氢吡啶钙拮抗药, 对血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 可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 降低血压。非洛地平不可直接地作用于心肌传导与心肌收缩, 至今还没有资料显示非洛地平有显著负性肌力效应, 故其对肾上腺素能血管、静脉平滑肌的调节均不影响, 不造成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7,8]。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2例 (71.11%) 、6例 (13.33%) 、7例 (15.56%) , 总有效率为84.44%;而对照组分别为0例 (66.67%) 、7例 (15.56%) 、8例 (17.78%) , 总有效率为82.22%。非洛地平与尼群地平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 (84.44%VS 82.22%, P>0.05) 。非洛地平t1/2长达25 h, 因此服用1次/d就可以, 且非洛地平服用方便, 可有效地使肾脏血管阻力降低、肾脏血流量增加, 阻滞肾小球血管内膜增生, 使肾脏组织损害降低, 从而有效地保护肾脏, 降压同时不影响血糖及血脂代谢, 其不良反应较少。非洛地平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除少数病人会产生头昏、脸潮红、下肢浮肿。大量国内外研究指出非洛地平可有效地降低血压, 为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9,10]。

参考文献

[1]陈愉.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5) :154-155.

[2]林丽, 肖华平.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3A) :58-59.

[3]张长弓.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3) :147-148.

[4]Aidan P, Bol ger, Faisal Al-Nasser.Beta-blockers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surviving longer but feeling bet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3 (92) :1-8.

[5]张红.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8) :2070-2071.

[6]Beckett Ns, Peters R, Fletcher AE, et al.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80years of age or older[J].N Engl JM ed, 2008, 358 (18) :1887-1898.

[7]陈统才, 叶海鹏.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16 (14) :1732-1733.

[8]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 (20) :147-148.

[9]沈贤.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抗高血压作用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5) :95-96.

非洛地平治疗 篇3

【关键词】 硝苯地平;高血压;非洛地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01-02

高血压病是指舒张压在静息状态下超过90mmHg而收缩压超过140mmHg的血压为高血压,且常伴有高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以及视网膜等器官功能的改变[1]。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止其进一步病情进展的关键。本文通过观察对比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在40-67岁,平均年龄在51.6±2.6岁,病程在2-20年,平均病程为11.2±8.8年,入院后血压测量为165.8±2.0mmHg/98.5±8.5mmHg,按照高血压临床分期分为I期有30例,II期有34例,III期有16例,均排除合并有糖尿病、心肝肾器官衰竭、恶性肿瘤、心血管事件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I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II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患者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I组 给予硝苯地平(浙江温岭制药厂生产)治疗,治疗前均将以往降血压药物停用,首次口服剂量为30mg/d,1天3次,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如果疗效不佳,可以增加为60mg/d,1天3次,共治疗8周,分别在第1、2、4、8周进行血压测量,每周进行3次血压测量,然后求其平均值作为该周的血压值[2]。

1.2.2 II组 给予非洛地平(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082)治疗,治疗前均将以往降血压药物停用,每日早餐后给予口服为5mg/d的非洛地平,1天1次,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如果疗效不佳,可以增加为10mg/d,1天3次,共治疗8周,分别在第1、2、4、8周进行血压测量,每周进行3次血压测量,然后求其平均值作为该周的血压值。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SBP和DBP值的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处理,期间的数据采取t检验,计量单位采取χ±s表示;本组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动过速、头痛发生率的数据通过卡方软件V1.61版本进行统计,期间的数据采取X2检验,计量单位采取%表示;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II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优于I组患者(t=9.2468,9.14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I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统计发现,采取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硝苯地平治疗,且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动过速、头痛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硝苯地平治疗,可见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虽然硝苯地平与非洛地平皆属于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药物,但硝苯地平自身产生效果的时间相对较短,在降压治疗中,稳定性相对欠佳,而非洛地平属于一种新型的双氢毗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高选择性地对小动脉平滑肌发挥作用,且不会导致体位性血压的发生,还能够发挥排钠及利尿的作用,降低体液潴留的发生率,同时一般不会受到食物的干扰,药物吸收率恒定,其药物半衰期较长,生物利用度高,长时间使用然后停药后不会出现反跳效应,可以缓慢地持久地发挥出降压的效果,有助于控制和维持血压水平的稳定,且用药简便,仅需1天1次,使用剂量低,血药浓度即可维持稳定的水平,有效地使血压保持平稳,波动幅度小,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的依从性好[3]。

综上所述,采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优于硝苯地平治疗,安全性高,起效平稳,生物利用度高,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益军.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02-104.

[2] 马美菊.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84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8,15(5):48.

尼莫地平治疗脑挫裂伤临床分析 篇4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脑挫裂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颅脑损伤经CT检查为脑挫裂伤入院的患者60例按常规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接受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治疗,分析比较GCS、GOS、脑水肿面积、头痛、外伤性癫痫、死亡率、致残率等指标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的GCS、水肿面积改善情况、死亡率、致残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能早期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脑挫裂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挫裂伤Nim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contusion clinical analysis Ruan ZhenyiChen Weihu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im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contusion. Methods: acute brain injury by CT screening for brain injury patients admitted to 60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s a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60 cases to receiv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nimodipine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analysis of the GCS, GOS, cerebral edema area, Headaches, traumatic epilepsy, mortality, disabil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changes in follow-up for 3 months. Results: nim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GCS, edema area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mortality, disabilit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第一文库网.Conclusion: Nimodipine can improve early brain injury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brain contusion, and disability. 【Key words】NimodipineCerebral contusion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此而致死、致残。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脑水肿、颅内血肿等)是影响病人转归的重要因素。动物试验表明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脑损伤后广泛的局部脑血流(rGBF)下降和相应的缺血性脑损害。尼莫地平主要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治疗脑挫裂伤中的应用报道极少。为此,从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年来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经CT检查确诊为脑挫裂伤的患者1000余例中,选取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受伤时间均为6小时内、GCS均为7-8分、无其他合并伤,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周围水肿改善情况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共120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37例,年龄15-64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3例,跌伤41例,被人打伤6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5~62岁,平均42岁,GCS:7~8分,伤后到接受治疗2~5小时;尼莫地平治疗组60例:男性44例,女性116例,年龄16~60岁,平均44岁,GCS:7~8分,伤后到接受治疗3~6小时。 1.2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采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高压、激素、神经营养、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等治疗。尼莫地平组则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每日20 mg,避光微泵静注1-2 mg/h,7天为一疗程,连用3周。 1.3观察指标:①意识状态、头痛、偏瘫、失语、癫痫等;②治疗前、治疗后14天复查CT了解脑水肿面积(cm2);③临床疗效评定:根据用药前、用药14天后及6个月后随诊时根据GCS、GOS、语言功能分级、运动功能分级、水肿面积改变,总结疗效。 1.4统计学处理:根据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常规组和尼莫地平组的死亡率、生存者生活质量及水肿面积差异,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见表1),两组死亡率分别为11%和28%。2.2两组患者治疗前GCS、水肿面积无明显差异,尼莫地平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 3讨论 脑挫裂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会有许多继发性损害,尤其是脑水肿,因此,颅脑损伤早期的治疗目标,在于防止和减轻脑的继发性损害。再灌注损伤是引发一系列脑继发性病理损害的基础,其发生机制获得众多学者支持的观点是“钙通道学说”[1],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缺血性改变是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机制,脑外伤合并脑缺血必将加重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保证伤后尚未受损的脑组织得到适当的血流灌注、避免因缺血产生的不可逆性损害是改善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在颅脑损伤早期阻止钙离子内流,抑制钙超载是消除各种有害因素产生,阻断因细胞内钙离子过多所触发的脑继发性病理损害连锁反应的关键。 尼莫地平正是具有这种作用的脂溶性钙通道阻滞剂,能防止钙离子进入缺血的细胞,减轻脑挫裂伤后脑梗死灶范围,扩张软脑膜动脉侧支,而且易通过血脑屏障、高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跨膜内流,有效降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拮抗K+、SHT、PAF、花生四烯酸、游离脂肪酸等引起的细胞毒作用,且使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超微结构损害减少,脑水肿减轻,在增加血流量的同时不影响脑代谢,拮抗颅内儿茶酚胺所致的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流,对灌注不足的血流量增加高于正常部位,从而有效防治区域性或全脑缺血。同时还刺激神经细胞Ca2+-ATP酶,使其活性增高,一方面促进细胞浆内钙离子的排除,另一方面,增强线粒体内质网等钙离子库的摄取和储存钙的作用,显著减轻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使脑水肿等继发性病理损害减轻。而且尼莫地平能显著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压。本组观察表明,尼莫地平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 第二军医出版社,1999.117-119 作者单位:445000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 职场拖延症怎么治疗

★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有哪些

★ 拖延症治疗有哪些干预措施

★ 多汗症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 临床路径总结分析

★ 小儿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

★ 探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休克的治疗

★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病例书写问题分析论文

非洛地平治疗 篇5

关键词:高血压伴糖尿病,缬沙坦,非洛地平,临床疗效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深化, 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 呈上升趋势, 有效控制高血压病伴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已经成为医学界备受关注的问题[1]。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 提高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 , 该院收治的254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54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高血压和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127例。采用缬沙坦治疗的一组, 设为缬沙坦组, 其中男性患者92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最小的40岁, 最大的79岁, 平均年龄为 (63.54±3.82) 岁 ;给予非洛地平治疗的一组 , 设为非洛地平组 , 其中男性患者97例, 女性患者30例, 年龄最小的40岁, 最大的81岁, 平均年龄为 (61.24±3.76)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缬沙坦组的127例患者, 每天给予80 mg/次缬沙坦, 4周后, 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可以调整剂量到160 mg;非洛地平组的患者均给予5 mg/d的非洛地平, 4周后, 视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剂量到10 mg;治疗20周。观察患者24 h动态血压、血尿酸、血肌酐以及尿蛋白的变化情况。血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 每周测量1次。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 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54例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 , 组内血压变化在治疗前后均P<0.05,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比较, 非洛地平组的降压效果较缬沙坦组优势明显, 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浓度组内和组间比较, 均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血肌酐浓度在治疗后组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组间比较优势明显, 且P<0.05, 有统计学意义; 尿蛋白排泄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且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蛋白已引起了广泛重视, 认为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和间接反映心、肾、脑、眼微血管病变的指标[2]。高血压病是引起或加重蛋白尿的主要原因。非洛地平是一种新型长效二氢呲啶类钙拮抗剂, 可选择性地扩张小动脉, 使血压下降[3]。由于其独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 特别是其较长的半衰期以及作用持久的特点, 有别于其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因而1次/d能24 h平稳降压。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具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4]。其可阻断血管紧张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阻断介导的生物反应, 使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受到充分抑制, 从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4 h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肾功能, 降低蛋白尿及UA浓度。缬沙坦可显著增加此类患UA的排出量,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进而延缓或逆转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不全。

综上所述, 缬沙坦和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和尿蛋白排泄量, 缬沙坦对患者的血尿酸影响较大, 非洛地平对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王虎军, 李新芳, 刘芬, 等.非洛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开放性临床验证[J].中国医药学杂志, 2002, 22 (4) :227-228.

[2]聂建平, 付金国, 赵勇, 等.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江西医药, 2005, 40 (10) :596-598.

[3]袁井丽.非洛地平联合撷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30) :39-40.

非洛地平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吉林省大安市两家镇同建卫生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 男32例, 女18例。符合以下条件者列为观察对象:在非药物治疗状态下, 以非同日2次或2次以上重复测量血压的平均数为依据, 靶器官已出现损害或有并发症的2级以上患者[2], 年龄在60~79岁之间, 8年以上高血压病史, 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 分级标准均为2~3级高血压, 其中, 2级39例, 3级11例。

1.2 治疗方法和观测指标

高血压的治疗应避免降压幅度过大[3], 小剂量单一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时, 可以合理地将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4]。本文选择非洛地平联合苯扎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临床应用时, 起始剂量为非洛地平10mg/d, 苯扎普利20mg/d, 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降压效果稳定后, 减少为维持量, 剂量为非洛地平5mg/d, 苯扎普利10mg/d, 3个月1个疗程。

用药前进行心电图、胸片、B超、血糖、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等项目的检测。第1次用药后, 分别于0.5、1、2、3h测1次血压, 以观察发挥降压效果的时间;嘱患者以后每天用血压计2~3次自行测血压, 每3d在固定的时间来医院门诊测1次血压, 以观察用药效果。1个疗程结束后, 全面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胸片、血压、心率、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项目的变化情况, 以合理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当舒张压下降在10mmHg以上, 且血压降低到正常或理想水平, 判定为显效。当舒张压下降在10mmHg以下, 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或舒张压下降值在10~20mmHg之间时, 判定为有效。不符合上述要求者, 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2.1 疗效发挥时间及其判断

患者服药后多数在服药30min左右发挥药效, 1~2h达峰值, 1次服药可维持24h左右的降压作用, 用药持续1周左右, 血压降至并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显效38例, 占76.0%;有效11例, 占22.0%;无效1例, 占2.0%。

2.2 不同年龄组疗效比较

6 0~6 5岁组和7 0岁以上组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66~70岁组的效果优于60~65岁和70岁以上组 (P<0.05) , 说明联合用药对66~70岁组更有临床意义。

2.3 不良反应的观察

服药初期头晕、面部潮红、心悸不适4例, 皮疹1例。

3 讨论

1997年美国NHLBI关于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的第六次报告 (JNCVI)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 (WHO/ISH) 《高血压处理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 发布至今, 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以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 笔者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行以下探讨。

大量研究显示, 积极的降压治疗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处理指南》 (WHO/ISH, 1999年) 规定, 老年人降压目标应在140/90mmHg以下。这就涉及到如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问题。在临床实践中, 应根据老年人群的特点, 如常伴多器官疾病、肝肾功能减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药物耐受性相对差, 合理选择并联合应用降压药物。

非洛地平属于选择性钙离子拮抗药, 主要抑制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外钙的内流, 选择性扩张小动脉, 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肌亦无明显抑制作用。在降低肾血管阻力的同时, 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廓清率, 肾血流量无变化甚至稍有增加, 有促尿钠排泄和利尿作用。同时, 非洛地平可增加输出量和心脏指数, 显著降低后负荷, 而对心脏收缩功能、前负荷及心率无明显影响。因此, 可用于各种程度高血压, 在老年高血压或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时为首选, 但禁用于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苯扎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可直接抑制局部组织中的ACE活性, 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数量, 并抑制激酞酶II的活性, 使缓激酞的降解作用受到抑制而延长, 从而发挥降压作用。苯扎普利适用于各种高血压, 不良反应主要为干咳, 禁用于肾动脉狭窄 (特别是双侧者) 以及肾衰竭和对之过敏者。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 联合应用2种或以上不同种类小剂量抗高血压药物比单用较大剂量的应用一种药物降压效果较为满意, 且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 合理地联合用药成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之一[5]。合理联合用药, 可以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可以相互抵消或至少不重叠相加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但联合用药的种类不宜过多, 应根据需要和药物的作用特点选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非洛地平与苯扎普利都降压作用较好, 不良反应少, 使用方便, 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由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不敏感, 应尽量避免使用胍乙啶、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钙离子拮抗药与ACEI的降压作用较为温和, 联合用药的优点在于: (1) 可发挥协同作用, 从而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 (2) 两种药物合用后, 可减少用药剂量, 减少副反应的出现机会; (3) 各自副反应完全或部分互相抵消, 较为平稳地使血压得以降低。单用苯扎普利治疗2~3级高血压有效率达80%以上, 本文的观察证实, 联合应用非洛地平治疗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疗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总有效率达98.0%。确实联合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 但是, 有的患者对联合用药不敏感, 这应该考虑到联合用药及其相关药物搭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

综上所述, 非洛地平与苯扎普利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 尤其适用于66~70岁组老年高血压患者。

参考文献

[1]李英, 张益民.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 2001, 17 (12) :883-884.

[2]上海市卫生局,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医疗护理常规-内科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43-144.

[3]刘坤申, 刘金波.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 22 (12) :709-710.

[4]上海市卫生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试行本)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4.

非洛地平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107例, 女73例;年龄60~89岁, 平均68.5岁;患病年限1~15年, 平均7.5年;其中合并脑血管病40例, 冠心病36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51例, 糖尿病38例, 高脂血症15例;其中1级37例, 2级114例, 3级29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均无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禁忌证及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

受试前停用一切降压药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3 d。非洛地平缓释片初始剂量5 mg/d, 晨服, 1 周后如血压下降不理想, 第2周依次增加剂量, 最大剂量为10 mg/d。用非洛地平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总疗程6周。治疗期间无生活方式改变。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治疗前后血压, 测血压使用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 测量前患者休息10~15 min, 选用右上臂测坐位血压, 检测肝肾功能、心电图及有关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及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 以上, 但未达正常;有效:舒张压下降10~20 mm Hg, 但未达正常, 如为收缩期高血收缩压下降30 mm Hg 以上;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治疗后的收缩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无明显变化, 仅出现一过性面红4 例, 头痛2例, 下肢水肿2例, 均可耐受, 自行消失。

注:*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 高血压病患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 靶器官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衰、心肌梗死和肾功能不全较为常见[2]。老年高血压在药物治疗上应尽可能选用降压效果好、作用缓慢、持久, 要兼顾与高血压并存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的药物。

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一种对血管有极高选择性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其半衰期为25h, 口服后2~5 h 起效, 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 不受食物影响, 作用持续24 h, 能真正实现24 h平稳降压。非洛地平加缓释剂后制成的一类新型抗高血压钙阻滞剂, 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其作用机制为直接扩张平滑肌或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内, 降低心肌收缩力即所谓负性肌力作用, 以及减低血管平滑肌张力, 扩张血管, 产生与剂量有关的血管阻力降低, 其对外周动脉的扩张作用较对心肌抑制作用强, 能减轻压力负荷, 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能有效地消退左室肥厚, 显著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对静脉平滑肌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张力调节无影响。同时它还可以用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高血压患者, 可改善葡萄糖耐量, 减轻高胰岛素血症, 且可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供氧, 长期应用无耐药性。非洛地平缓释片能与人体的血浆蛋白广泛结合, 分布容积大, 消除半衰期长。因此, 避免了血药浓度的迅速波动, 长期使用停药后无反跳效应。另外, 非洛地平能降低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 可抑制血小板活化, 使血小板释放PAI-1减少, 对t-PA抑制作用减弱, 从而使t-PA活性升高, 预防血栓形成。其主要不良反应常见的有面色潮红、头痛、踝部水肿, 且多与剂量有关, 多在早期或增加剂量时, 相对其他同类药物轻微而短暂。

综上所述,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降压作用平稳持久, 能达到靶目标值,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是老年患者实现平稳降压更可信赖的选择。

摘要: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 治疗后的收缩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无明显变化, 仅出现一过性面红4例, 头痛2例, 下肢水肿2例, 均可耐受, 自行消失。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降压作用平稳持久, 能达到靶目标值,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是老年患者实现平稳降压更可信赖的选择。

关键词:非洛地平缓释片,老年,高血压病

参考文献

[1]张元慧.中国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新医学, 2005, 36 (8) :437.

非洛地平治疗 篇8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33-01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的重要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对该病的治疗方式逐渐增多,其中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基于整体治疗模式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用药,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高血压患者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患者,治疗组40例患者。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在60-78岁,平均年龄(72.9±1.3)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5.1±1.2)年。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58-79岁,平均年龄(5.8±2.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脏肾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每次药量为5mg,每日服药三次。治疗2周后血压无变化的患者,将剂量加到10mg/次,3次/d,血压平稳后恢复至5mg/次,3次/d.

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 次,1 次/ d,治疗两周后,如果患者病情没有出现变化,则可以适当增加药量,将剂量加到10mg/次,1次/d,血压平稳后恢复至 5 mg/次,1 次/d。8 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2]。

1.3疗效评断标准

显效: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舒张压下降≥10mmHg。有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舒张压下降≤10mmHg[1]。无效: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增加,血压没有达到理想的控制指标。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人数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1. 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人数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69.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见表一:

3.讨论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老年患者为主,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则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3]。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临床实践证明,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的降低老年高血压水平,其降压效果比较明显,其药物机理和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 受体阻断剂相同。苯磺酸氨氯地平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过程中能抑制钙离子血流管平滑肌细胞,进而起到降低阻力的目的。其次该药物类型能减少血管紧张和肾上腺激素,其次药物治疗的形式能让患者血压保持平稳。由于药物治疗时间比较长,在24小时内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4]。

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血压检查及心率检查等,保证患者各项指标处理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止用药。其次老年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在治疗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常规性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5]。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麦林琳.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12):90-91.

[2] 郭艳芳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0(01):190-192.

[3] 陈悦菁不同剂量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23):180-182.

[41 ]司道远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2011,01(14):290-291.

非洛地平治疗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就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标准, 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血压140 mm Hg≥SBP<180 mm Hg, 90 mm Hg≥DBP<110 mm Hg。排除肾动脉狭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男33例, 女19例, 年龄41~73岁, 平均 (51.85±11.56) 岁;对照组男31例, 女21例, 年龄37~75岁, 平均 (54.27±12.63)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程度构成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盐酸贝尼地平片4 mg, qd, po;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片10 mg, tid, po。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坐位血压

入选前及治疗后1、2、4、8、12周分别进行坐位血压监测。由固定医生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 被测量者至少休息10 min后开始测量血压。每次量3次, 相隔时间大于2 min, 取其平均值。

1.3.2 疗效判定

根据1988年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 但降至正常, 或下降10~19 mm Hg, 如为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下降>30 mm Hg亦为有效。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分析, 组间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2、4、8、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4%、92%、98%;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6%、82%、86%。两组患者用药第一周后均能有效控制血压, 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血压平稳下降, 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头痛1例、颜面潮红2例、下肢水肿1例、心悸1例。对照组头痛8例、颜面潮红12例、下肢水肿6例、心悸12例。有3例同时出现头痛和颜面潮红, 有4例同时出现下肢水肿和心悸。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治疗组。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后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改变。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多个临床试验均证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具有肯定降压效果, 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据临床实验证明[2], 收缩压每降低9 mm Hg, 舒张压每降低4 mm Hg, 则脑卒中减少36%, 人均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下降34%。

盐酸贝尼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 其特点:作用时间长, 每天用药一次即可;极少出现快速血管扩张的反射性心动过速;耐受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剂量间血浓度峰值波动少, 血压波动小;治疗剂量对心脏收缩力及房室传导作用极微或没有;并对胰岛素抵抗, 血糖, 血脂无影响。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 进而达到降压的作用。

硝苯地平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通过干扰钙离子内流, 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 从而改变心肌收缩性和血管张力, 由此引起全身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扩张, 从而降低血压。不良反应:以面部潮红、心悸、窦性心动过速、踝足肿胀等较多见, 常用有速释剂、缓释剂、控释剂三种剂型。临床上推荐使用缓释剂、控释剂。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 治疗组用药12周后总有效率达到98%,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明显的优势, 临床副作用小, 不良反应轻微, 临床耐受性好。对患者肝肾功能, 血糖, 血脂无影响, 是一种长效、安全、服用方便的治疗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实用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12) :1060-1064.

非洛地平治疗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其中男102例,女84例,年龄33~81(52.48±2.32)岁。病程0.3~11(3.27±0.57)年。随机将186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9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病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所制定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收缩压均在140~179mm Hg、舒张压在90~109mm Hg范围之内。

1.3排除标准本次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肝等器官障碍患者;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和酗酒患者;排除有严重精神障碍者;排除对药物严重依赖的患者。

1.4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停止使用降压类药物,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片(商品名:尼福达,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2,规格:20mg*30s),20mg/次,1次/d,整片吞服。观察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42,规格:5mg×7s×2板)片进行治疗,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4周,治疗期间每日测量血压1次,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肌酐清除率进行测定分析。

1.5观察指标血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测量前患者静息20min后,取坐位,采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对患者右臂肱动脉进行血压测量,其测量固定时间为每日早9点作用,固定测量右上臂,连续测量2次后取平均值作为统计数据。肾功能: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肌酐消除率进行测定。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用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1.5疗效标准根据我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 Hg,将至正常水平或者下降总量≥20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水平<10mm Hg,但下降至正常水平或者下降总量在10~19mm Hg;无效:患者血压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或者病情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稍由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性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疗效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肾功能改善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指标水平未见明显改善(P>0.05)。见表3。

2.4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共计出现不良反应11例,其中出现头晕4例,恶心2例,乏力3例,头痛1例,外周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5%;观察组患者共计出现不良反应情况6例,其中失眠2例,恶心2例,头晕1例,疲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2%。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治疗未产生影响。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指机体在静息状体下,动脉压/舒张压≥140/90mm Hg。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与老年人群,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由于起病慢、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患者所察觉,通常在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后才被发现,给临床治疗带来的一定的难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确切病因尚无定论,一般医学界认为其是一定的遗传背景影响下,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肥胖、吸烟酗酒、低钙、低钾等因素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作用,使得正常的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进而造成血压升高。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失代偿调节性升高而导致的,因此在对其的早期治疗是应以活血补血为主[3],进而达到维持血压平衡,降低心血管发病风险。目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案,临床中常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来治疗和控制疾病的发作和发展。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阻挡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L型钙离子通道,进而阻挡钙离子进而到细胞内,从而达到舒张平滑肌的作用。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均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药物。硝苯地平作为第一代钙离子拮抗药,其可通过阻止血液中钙超负荷而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4],还可选择性的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钙内流,扩张血管及冠状动脉,激活机体内的Na+-K+-ATP酶以及钙泵,进而抑制了血小板凝集,降低了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虽然硝苯地平起效较快,但其药效时间较短,容易造成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加之副作用较高,患有冠心病或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应用[5],极大的影响了其治疗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硝苯地平类钙离子拮抗剂,其药物机理与硝苯地平基本相似,但其抑制钙诱导的主动脉收缩作用更加强效,同时其还可增加心输出量和冠状动脉流量,进而改善了心肌缺氧情况,增加了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由于口服吸收药效释放缓慢,半衰期较长,其药物作用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硝苯地平,使患者的降压效果更加持久稳定。同时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稳定降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肾小球内高压,改善了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减少了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进而对肾功能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6],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

总之,硝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均有着良好的降压效果,但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由于半衰期较长,治疗效果更加稳定,且不良反应较低,适宜作为临床首选用药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衣晓峰,生利键.老年性高血压八大特点[N].中国医药报,2014-04-03.

[2]黄霞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颁布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3):190.

[3]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0):147-148

[4]杨建国,才长彪,孙学峰.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北方药学,2015,12(5):59.

[5]夏云鹤,张梅.拉西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73-74.

上一篇:高职新生学前教育下一篇:功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