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初中地理教学三篇

2024-09-12

唐诗与初中地理教学 篇1

一、《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目的和现状

笔者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与开设目的。

编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 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 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 (其中39首精读, 24首自读) , 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 突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词大家, 分为“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等12个专题编写。开设目的:通过《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 希望能够使高中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和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与发展。

2.《唐诗宋词选读》的设置情况。

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面临以下时间问题:设定的选修课时相对学习内容显得有限、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选修课学习受到高考专项训练的挤压。二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教师问题:单就《唐诗宋词选读》一门选修课而言, 所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 新内容也很多, 而真正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同层次学校, 师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良莠不齐, 多寡不均, 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选修课的开设发生冲突时, 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 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存在以下学生问题:选修课程分班难、选修课程开课难、选修班级管理难。如《唐诗宋词选读》就是不少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 整年级地进行统一备课与教学。于是, 选修课带来的种种烦恼烟消云散了, 选修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与必修毫无区别了, 而选修课开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3.《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

根据选修课的主体性、基础性、自主性、实际性和研究性原则, 选修课在各地各校轰轰烈烈地开设了起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 选修课所期望达到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目的是否能毫无疑问的达成呢。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就看到了困惑的存在。 (1) 教师选修教学中的困惑:选修课成了专题讲座课或活动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无限复制, 如《唐诗宋词选读》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训练的先行与铺垫, 课堂上以练代教。这种以应试为目的、费时费力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 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 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 都由教师“包办代替”。 (2) 学生选修学习中的困惑:首先是学生对选修课的盲目性, 一方面, 兴趣爱好极为广泛的学生面对众多科目无所适从, 不会选。另一方面, 选修课所占比例小, 门类少, 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 又使学生无法选。其次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 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么重要, 只是为学分而选课, 缺少积极性, 而趋向放任消闲。最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审美疲劳, 由于教学计划的紧凑, 教学时数的限制, 教学目标的约束, 教学方式的单一, 《唐诗宋词选读》天天学, 天天读, 天天背, 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 学生不再有新奇感, 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 学生难免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普遍产生审美疲劳。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笔者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

1. 重视诗词诵读, 让学生真正读出声。

诗歌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帮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诗词审美情趣。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诵读策略要注意由以往的教师讲读中心, 逐步往指导学生自读上过渡。《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对教师的素养要求: (1) 转变观念, 以诵读为中心: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 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在鉴赏诗歌之前, 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 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 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通过诵读, 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 用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诗词的声音、作者的声音。这样在复活过程中, 学生就迈进了作者心灵的门槛, 了解了其中真正的情味。 (2) 提高素养, 为范读打基础:首先, 教师要力求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 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只有当教师自身在具备了较高诗词素养的前提下, 再加以突出的个人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教学技巧, 才有可能避免隔靴搔痒, 一味照搬教辅资料, 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教学课堂上充满感情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词的王国。 (3) 加强指导, 融情感于诵读。教师首先, 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其次, 应当创设情景, 指导学生移情地诵读;再次, 应当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4) 愿作听众, 倾听学生诵读。教师应带着一双耳朵进课堂, 多听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带上一双眼睛上讲台, 敏锐观察学生对诗歌的不同反应;带着一个开放的大脑进教室, 尊重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想法。

《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的策略实施: (1) “疯狂”放声读, 即不要管诗的内容、情感是什么, 一概放声读出来, 声音越大越好, 越“疯狂”越好。 (2) 联想会意读, 即遵循着读诗———思景———入情三个阶段, 在做好全文观照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赏析。 (3) 配乐表演读, 即学生在“会意读”的基础上, 自行寻找适合该诗词意境的音乐伴奏, 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表演出来, 学生兴味大增。如柳永《八声甘州》的凄切、苏轼《定风波》的洒脱, 晏几道《临江仙》深情都在他们的揣摩、会意中一一得到很好的展现。此外还有传花接龙读、制造悬念读、博采扩展读等策略, 使学生在诵读中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诗无达诂”,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并满怀激情地用实践去证明着。

2. 创设诗词情境,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 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唤起其情感的共鸣, 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被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认清了问题与现状,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两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端正观念。 (1) 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辅代主, 要始终坚持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 要立足学科需要, 服务课堂教学。 (3) 应用课件时, 必须要掌握使用课件的技能, 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 恰当的应用于课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实施: (1) 音像资料应结合语言品味; (2) 在“亚沸点处”创设情境; (3) 素材运用应紧扣教学目标。以第三点而言, 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 可搜集到的音像资料相当多, 尤其是电视散文《唐风宋韵》、《唐之韵》、《诗歌唐朝》、《唐宋风骨吟》等, 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后备资源。但如果不加选择, 学生成了观众, 教师变身为放映员, 选修课就会被上成了视频欣赏课。教师应当在课前细加甄选, 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 引入有价值的多媒体资料, 甚至可以依据资料发起课堂研讨, 辨一辨是教材说得对, 还是资料有道理, 才真正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 正视诗词难度, 适当鼓励改写与创作。

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诗歌在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细节, 帮助学生唤醒真实情感, 辅助学生延展联想想象。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诗歌特点和篇章联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 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三点: (1) 依据诗词进行改写, 有扩展补充式、巧拟标题式、改换文体式、集句成章式等方式。如集聚成章, 即选取前代一人或数人之诗句, 按照选取者的构思意图组合在一起, 成为一首新作之诗。 (2)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可以采取仿写入手提兴趣、妙用诗词入对联、细致大胆作诗词等形式, 如“仿写入手提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供古代诗词作者改写的实例, 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绝唱, 其实这一联是化用五代时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虽只两字变化, 但境界蕴藉空灵, 远胜原诗。再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借鉴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 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以及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熔铸而成。学生的创作情绪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 在平时学习与阅读诗词时更加留心了。 (3) 借助诗词提升写作。《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 写作练习既可以是深入品味诗词, 开拓学生视野, 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途径, 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作文构思与写作能力, 有注重角度巧选择、翻用旧题出新意、积累素材精提炼、善用修辞展文采、锤炼语言不罗嗦等方法。如“翻用旧题出新意”, 古诗词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旧题翻新的例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 以地灵烘托昭君的人秀, 正是钟灵毓秀, 窈窕红颜,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奏出胡音的琵琶写出其千古遗恨, 委婉蕴藉。白居易的《王昭君》则虚拟了昭君与汉朝使者相见的故事, 着重描写了昭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表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渴望回归的心情。这两首诗都对和亲持不赞成态度。而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 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借家人口吻, 奉劝昭君安心异域, 不要思忆故国和亲人, 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欧阳修则在《和明妃曲》中提出“耳目所及尚如此, 万里安能制夷狄?”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 比王安石更进一步, 针砭时弊, 直指问题的根源。

总之, 诵读古诗词, 认真总结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 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 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 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 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 谈吐作文, 自然文采斐然。

三、关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思考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迈向深入,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诵读、多媒体及写作等教学途径外, 更多的教师在更深广的领域不断地尝试,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师遵照着新课标的要求, “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之时, 也有一些教师为之困惑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1.《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语文选修课评价制度应引起教育界专家及同仁的注意: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学生的评价制度: (1) 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评价; (2) 评价有利于学生开放中张扬个性。如第二点, 传统的对诗歌的考查方法无非是通过让学生分析诗歌意思、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品味语言等方式进行, 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大胆阐发自己不同于参考答案的观点, 鼓励其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采取表现性评价的方式, 通过学生诵读诗歌、写作等形式, 记录学生的努力、进步与成果。完善《唐诗宋词选读》对教师的评价制度: (1) 课堂教学评价应灵活; (2) 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及发展。如第一点,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当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促成了学生一些重要行为的出现, 应当把教师教学的清晰性、多样化、适当的任务定位、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提问的艺术、对学生的热情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标, 更为灵活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2. 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行, 使得高中学生的阅读面在扩大, 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在相应地增加。但与此同时, 语文教师也应清醒认识到一些客观情形。首先, 《唐诗宋词选读》等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课堂教学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非是万能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选修课教学不必承担也无法承担所有“素质培养”的重任。其次, 《唐诗宋词选读》等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大学语文课及大学汉语言文学课是有区别的。它更多承担的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和积累的任务, 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 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最后, 高考仍然是广大高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调和选修课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方向。

唐诗与初中地理教学 篇2

唐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唐诗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为其以后的多元生活打下基础;唐诗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唐代是一个人文昌瑞的年代,无论是在开元盛世的繁荣下,还是在天宝流乱的昏暗下,诗歌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优秀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学生阅读唐诗时会被其丰富的社会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所深深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纵观本人13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以及参与的各级语文教研活动,我们现阶段的初中唐诗教学主要还是从字词句的讲解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的赏析,形成了较为刻板的教学模式。一、主要问题

1.重分析,轻诵读

在初中唐诗教学的课堂中,大多教师将教学的重难点设定为分析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或表达技巧等,对于学生的诵读并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虽然在一开始或最后会给予学生时间去朗读诗歌,但是这样的朗读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诗歌中字词的读音问题,或使学生通过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而并没有真正发挥诵读的作用。学生诵读唐诗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借此来读准字词的读音,而在于了解诗歌中的内涵与精华,体味诗歌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和形象之美。这些精华部分往往不是走马观花般的朗读就能体会,而是需要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才能读出对诗歌的整体感觉,才能达到如陶渊明般的精益求精。

2.重释义,少感悟

在初中唐诗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会选择运用“字字落实,全诗串讲”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教学情况就是教师先把唐诗当成文言文,进行字词解释,将唐诗的内容以及整体含义全部解释出来,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全诗翻译一遍。唐诗之所以能让人心旷神怡,心灵陶醉,那是因为艺术形象创造的结果。诗歌的艺术形象创造具有它的独特性,它不像散文那样对事物做详尽的描写,也不像小说那样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做具体的叙述,而是通过“意境”来构建自己的艺术形象体系并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的。“意境”中的“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以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诗中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是需要感悟的,如果在唐诗的赏析过程中只注重解释诗句的含义,忽略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美的感悟,那么唐诗教学根本就不能发挥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作用。

对初中唐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改进的地方:

二、改进策略

1.重诵读教学,以读促学

针对之前唐诗教学“重串讲,轻诵读”的问题,本人认为在唐诗教学中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并且新课标也指出,初中的唐诗教学应当更加重视“读”,因为诵读是整体感知的基础。现代人常常嘲笑古代私塾先生在教习时的死记硬背和摇头晃脑,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无道理,诗句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需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诵读中去慢慢领会、想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唐诗的诵读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不光是让学生简单重复朗读唐诗,还需要分阶段,多样式的诵读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目的。

(1)读准字音,读懂文义

这是为接下来的唐诗教学扫清文字障碍,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请学生朗读全诗或者教师范读,帮助学生确定字词的正确读音。

(2) 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在这一阶段,教师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教师应当在节奏、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一些明确的指导,比如适当地介绍一些唐诗的平仄声韵知识,或者一些与朗读相关的知识。教师要根据诗的节奏、旋律、感情的起伏指导学生诵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加深对诗歌艺术美的感受。

(3) 读出诗歌的情感

有时须要加入音乐元素来配合朗诵,创设情境。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情感,为学生学习唐诗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意象。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这一课时,教师就特意找出了演员濮存昕朗诵的《行路难》的视频跟学生们分享,学生们都被他的朗诵震撼了,学生们边听边欣赏,陶醉于诗歌营造的氛围之中,融入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诵。只有经过这样的诵读,学生才会进入诗歌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诗歌,这样所取得的效果绝不是喋喋不休的讲解能达到的。

2.善于对比联系,深化诗歌意境

(1)注重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比较

初中阶段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唐诗很多,其中有两位诗人的作品不止出现过一次,那就是李白和杜甫。教材所选录的杜甫的诗歌虽然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但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而李白的两首诗虽然传达的思想感情不同,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相似之处。这时便可以采用对比教学。

在学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后,教师可以把《渡荆门送别》和《行路难(其一)》做一个比较,让学生自我总结两者的异同点。不难发现,第一个相同之处便是无论是短篇《渡荆门送别》还是长篇《行路难(其一)》,读来都带给人一种磅礴壮阔之感,这也是李白一贯的写作风格。第二个相同之处便是两者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在《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生动描写了明月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重重叠叠好像海市蜃楼一般美丽迷蒙。《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运用比喻手法将仕途道路中的艰难险阻比作阻碍前进的冰、雪,表现出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那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在思想感情上,前者抒发的是浓烈的思乡之情,而后者表达的则是受压迫后的豁然开朗,积极乐观,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表现出了李白思想境界的提升。在表达手法上,前者还运用了对偶,拟人的写作手法,后者则更多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这样一种对比联系,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已有的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

(2)注重不同诗人同类作品的比较

初中唐诗教学中,也可以把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属于边塞诗,虽然两者思想感情不同,但在描写边塞风光时都气势磅礴,意境雄伟阔大,有异曲同工之处。

《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是“千古壮观”的名句。“孤”字本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但紧接着的“直”字,却又赋予了它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给人的是感伤的印象,但作者却用一个“圆”字让人顿感亲切和温暖。诗人巧用一个“圆”字和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特有的景象,而且把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对广阔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显示出诗人的功力。而《白雪歌武判官归京》中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则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结合前句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景刻画得壮观非凡,独有韵味。这也是这首边塞诗的独特之处。

教师将这两首唐诗放在一起比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同时领略到两种边塞风光,体会到边塞那种恢宏的气势。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鉴诗人的表达技巧,如《使至塞上》中的炼字和《白雪歌武判官归京》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在不同诗人同类作品的比较中多多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开拓思维空间,深化诗歌意境,品味、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唐诗与初中地理教学 篇3

【教材分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黄鹤楼愁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

“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

上一篇:新型内容下一篇:新课改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