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毕业十篇

2024-07-31

正规毕业 篇1

武警学院是中国边防、消防、警卫人才的摇篮,是全国边防、消防、警卫教育的最高学府。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日渐提高,以及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正规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整个学院呈现出积极进步的勃勃生机,但是以上这些喜人景象是建立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如果没有把好质量关,那么教育工作将会遭遇挫折。对于一个高等学府来说,质量关就是学员的质量关,而学员的质量除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外,还体现在毕业论文的质量上,因此要将学员的毕业论文质量抓上去,就必须走正规化建设的路子。

二、本科毕业论文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毕业论文是本科学员四年知识积累的结晶。毕业论文是学员在学校的最后考核,也是对学员培养质量的综合考察,其质量是衡量学员四年教学成果的综合标尺,因此,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对于学员来说,不仅仅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学习的检验,也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决专业学术问题能力的一次锻炼。

(二)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过程,对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从毕业论文中可以看出学员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积累的情况,对问题的分析情况,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情况。从毕业论文的答辩可以看出学员的口才、快速反应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通过对以上两项工作的系统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然后进行改革,从而使学院在不断的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中进步。

(三)毕业论文也体现出学院的本科教学水平,必须认真对待。认真对待则主要体现在思想上要重视。根据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观点,外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客观因素,而内因则是事物发生变化的主观因素,因此对于武警学院的教学改革和正规化建设来说,要充分发挥内因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个问题,即从思想意识的高度重视学员毕业论文的正规化建设。这个重视既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视,还包括教师、学员以及各个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培养全院重视学员毕业论文正规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而这种良好氛围的诞生需要学院各个系统的共同努力。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个人和独立的机构是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的,所以说,学员毕业论文的正规化建设需要各个系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高度重视,改变那种毕业论文只是个样子或者只是走走形式的老思想,要将毕业论文的正规化建设与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提到相同的高度才行,因此首先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入手。

(四)本科论文的正规化需要持续努力才见成效。如果说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是打攻坚战的话,那么学员毕业论文的正规化建设则是一场持久战,前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取得人人都可以看到的成绩,而后者则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结果则可能取得微不足道的收获,但是,对于整个学员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讲,我们不可能老打攻坚战,而持久战也许需要永远打下去,这就是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单位的生存之本,而生存之本则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而学员的毕业论文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走正规化建设的道路,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质量就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每一道“工艺流程”上面,如果“工艺流程”不够正规、不够完善,那么怎么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

总之,毕业论文正规化建设是学院正规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必须制定关于学员毕业论文正规化建设的规程,有了正规化的规程,那么一切则可以根据规程来办事。然而制定规程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工程,因为规程的内容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完善,但是一些探索性的工作还是需要开展下去。

三、本科毕业论正规化建设路径

(一)编写毕业论文写作手册。可以根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制定出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手册,其内容应该包括: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题目指南(每年)、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文献的检索和收集办法等,以及每一项工作具体怎么开展,每一项工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每一项内容后面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使得学员论文的写作具有正规化的程序,科学的评判标准和量化特色。这样学员就很清楚,知道平时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哪些方面自己应该刻意锻炼。毕业论文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员长久的知识积累与储备,因此早点让学员明白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和如何准备。学员可以通过学习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手册,明白自己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每一个阶段的能力培养,只有在学员的日常学习中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使学员具有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灵活的选题机制。毕业论文的题目可以是学生自己选的,也可以是老师布置的,基本要求是学员必须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且熟悉,学员愿意为此而研究的题目,只有这样,学员才能本着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来进行论文写作。我们不应该担心学员所选的题目超出了本系、本院的教学、科研领域,因为学术研究首先要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定要多层次、多领域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如果学员的毕业论文题目超出了本院老师的专业领域,可以邀请校外老师进行辅导,尽量满足学员的论文写作需要。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员在学术领域的开拓精神和独立钻研的能力,又可以加强与校外的学术交流。此外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学员的学习,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学院视野,增添开放办学的色彩,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级警官大学的目标。确定论文题目的时间应该在学员毕业实习之前,但是不能将毕业论文的题目定死,因为如果毕业论文题目定死了,而学员实习所在地就没有此项业务或者相关的业务与资料都很少,那么学员肯定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因此应该有备用的论文题目,或者根据学员实习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为学员划定论文的题目范围,这样学员就可以根据实习的具体情况来准备自己的论文。

(三)明确导师负责制。确定导师的时间应该在学员出去实习之前,这样导师会将学员实习的侧重点、收集资料的侧重点以及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等问题提前给学员讲清楚,这样就会减少学员实习和收集资料的盲目性,同时也解决了学员实习内容和论文内容“两张皮”的问题。论文导师必须对学员负责,并且应该对学员论文撰写的每一环节都给予指导,及时发现学员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学员可以与导师之间进行学术讨论,对于不明白或者很难把握的问题,学员可以和导师共同商量解决,使学员少走弯路。明确导师负责制还应该包括导师与学员风险共担,即导师应该对学员毕业论文的题目、结构、观点、内容、答辩技巧等进行全面把关,如果出现跑题或者其它严重错误,导师应负连带责任。另一方面,即如果导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学员却一意孤行,那么学员应该自己对自己毕业论文中所出现的问题负责。而如果学员的毕业论文获奖,导师也应该享受荣誉。这样学员和导师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就有相同的动力和一致的目标,有利于在新的激励机制下提高学员毕业论文的质量。明确导师负责制也可以锻炼学员合作能力,因此明确导师负责制实际上是给学员确定了一个合作伙伴,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就是学员与导师的合作过程。

(四)毕业论文答辩实行主席负责制。答辩主席不能是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而应是在相关领域有建树的老师,这样有利于提高答辩水平,也避免了人情关系,同样毕业论文的答辩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学术交流机会。明确答辩主席的职责:主持答辩及安排整个答辩过程,与答辩委员共同讨论毕业论文是否通过,讨论应该建立在答辩主席与答辩委员的民主评议的基础上。

(五)答辩过程学术化。学员的毕业论文实际上是他们的学位论文,因此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答辩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出学术特色来,否则就名不副实了。在答辩程序上要规范化:第一步,学员应该先介绍自己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阐述选题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文章的大体框架,自己的独特见解,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与自己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自己占有资料的情况,国内外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如果学员不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毕业论文的价值。从答辩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在研究早已过时或者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了,所以了解研究现状是学员撰写毕业论文的一个前提。答辩情况也是学员费时费力地将自己的论文读一遍,而这差不多已经用完了陈述的时间。每一个答辩委员手中都有答辩学员的论文,所以学员根本没有必要读自己的论文。第二步,由主席与答辩委员即时提出问题,双方进行辩论,所提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广度,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的选择题,而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应该有辩论的成分在里边,否则答辩就失去了其最为可贵的地方,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员的综合能力。实际情况是答辩过程中辩论的比重非常低,有的甚至没有,那么这与答辩的核心目的就多少有些相悖了。第三步,每一个学员答辩完毕后,由主席进行总结,点评学员答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表现突出的地方,并宣布答辩评议结果。答辩的整个过程应该由书记员记录下来,而答辩记录和答辩组的评议结果应该装入学员的档案中。

(六)将学员的毕业论文装订成册后,送给相关业务单位。可以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将学员的毕业论文装订成册,然后送给部局和各总队,第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伸学员毕业论文的现实意义,即用学术论文来解决现实问题,否则学术将会一文不值。让相关业务部门了解一下边防工作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而这些现实问题在学员心目中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虽然学员目前还没有能力解决现存的问题,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毕业论文让各业务部门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第二,这样可以拉近院校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员将来会到各业务部门去工作,那么通过毕业论文,各业务部门可以了解学员的相关情况,从而可以形成教学单位与业务部门在业务上的良性互动,否则学院就有闭门造车的嫌疑。第三,学员是在相关业务单位实习的,那么实习的结果怎样,也应该给实习单位一个简单的交代,那么将学员的毕业论文送给实习单位,应该说是一个比较量理想的交代。学院应该将学员的毕业论文送出去,因为毕业论文专业特色依然很强,所以必须与业务部门建立紧密联系。从现实情况来讲,学院各方面都需要各业务部门的支持,因此需要在学员这一关上与各业务部门加强交流,最终开拓教学与科研空间。

四、结语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应设立优秀毕业论文奖,主要目的是以此鼓励毕业学员的论文设计,活跃学员的科研氛围,给学员一定的刺激,从而增强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奠定学员基本的学术科研基础,为其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优秀毕业论文奖的评选应该公开进行,通过专家评审,主要评选出那些有创新性、有现实意义、有探索意义的毕业论文、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学员去思考、去探索,有助于学员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来。对于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奖的学员和导师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一方面可以刺激学员和导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学员和导师劳动成果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高长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制的合理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5

[2]苗秀玲.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

[3]路文军.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的必要性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2

[4]何玲,杨绒会.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正规毕业 篇2

国际学术界最先提出非正规金融问题的是Mckinnon和Shaw。20世纪70年代, 他们提出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开创了二元金融问题的研究。Adams&Vonpischke (1992) 、Isaksson (2002) 等研究显示非正规金融活动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且广泛地分布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对于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 一部分学者从供给视角进行了研究, 认为是金融供给抑制所导致的结果。但是金融供给抑制论在解释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这一事实方面缺乏说服力, 许多学者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了金融需求上来, 运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合约理论来解释非正规金融生成的原因, 认为非正规金融长期存在是由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独特性所导致的。早期研究非正规金融的大多数文献主要基于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并未给予非正规金融以足够的重视。

二、国外非正规金融研究

在麦金农·肖的分析框架里, 非正规金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融资安排, 无论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不重要。对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关系, 理论界和政策决策层普遍地认为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者对储蓄资源上的竞争, 当然有时也存在贷款上的竞争。Hoff&Stiglitz (1997) 研究认为,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各有比较优势,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互补关系。

近年来, 国外学者 (Narayan, 1999;Peng, 2004;Tsai, 2007;Fafchamps, 2007) 开始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非正规金融。现实表明, 这种非正式契约比正式契约更具有效率, 关键在于契约私人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各种社会约束力。在整个经济活动中, 私人治理机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木昌彦, 2001) , 社会资本和声誉机制成为保证借款户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融资后还贷的重要因素。重复博弈和社区惩罚机制的有效性是保证信贷契约被有效执行的基础。实证分析对于社会资本指标测度的差别很大, 如Knight&Yueh (2002) 用家庭所拥有的亲友的数量来度量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 Burchardi&Hassan (2011) 在研究社会网络对合并后东德村庄发展的影响时, 用村庄层面在西德的亲友关系表示村庄社会网络。这些研究都拓展了非正规金融的研究方法。关于如何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进行结合, 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Stephane straub, 2005) 。

三、国内非正规金融研究

在国内的文献中, 主要以非正规金融的融资渠道功能为基本切入点来讨论其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姚耀军 (2009) 基于金融功能观认为, 在转轨经济中, 中国正规金融体系没有发挥正常的金融功能, 在许多农村地区, 正规金融的缺位被非正规金融所弥补。国内一些文献 (郭斌和刘曼路, 2002;徐军辉, 2013) 也通过案例或者小型调查研究了我国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对于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机理, 国内学者近年来也着重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展开分析, 马光荣和杨恩燕 (2011) 、杨文 (2012) 从契约理论展开分析, 认为非正规金融契约执行主要是依靠契约的私人治理机制来实现, 嵌入在各种社会性联系与约束之中的私人契约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是其违约率较低的关键原因。对于社会资本的测定, 主要集中于亲友数量、礼金支出、城市亲戚联系、党员干部政治关系等若干指标, 这使得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四、未来研究方向

正规毕业 篇3

摘 要: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传统的正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尤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非正规就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93-02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加上以往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求职者,人数相当可观,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导致部分行业岗位需求下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14年又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传统的正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尤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和低成本等特点就进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视野并备受关注。非正规就业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或者是正规部门非正规形式的就业,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典型就业形式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非正规就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当前在我国主要有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人事派遣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等。这些就业形式是缓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层面的关于非正规就业建议

1.深化改革,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受传统体制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区域分割和歧视非正规就业形式等特点,导致部分非正规就业人员被排斥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使得这部分人员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无法解决。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给参与非正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并将他们逐步纳入法律轨道,从而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合理、合法、公平的社会权益;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相应规模城市大学毕业生落户限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政策,同时政府还要逐步取消户口与社会保障、社会权利等经济与非经济利益的联系,淡化户口的利益刺激;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参保意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非正规就业形式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和引导,保持政策连续性,保证被保障者的合法权益,逐步消除非正规就业部门和正规就业部门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强社会合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营造宽松、公正的就业环境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背景下,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推动就业模式的转变,需要政府部门从中有所作为,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方向指引者、服务保障者、环境监管者,逐步立建和完善地方性的正规和非正规的就业信息网络等平台,及时发布社会就业岗位供求的信息,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众服务工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公平竞争择业,改变由各个部门多头管理的状态,形成统一的部门和机构集中管理劳动力市场的体系。总之,政府应当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公共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资源在各个地区、行业实现最佳配置,同时也实现毕业生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3.贯彻执行好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新政策

2014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出台了包括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进一步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等九个方面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其中第三条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门提到国家对非正规就业形式的鼓励和支持,并提出相应的优惠、补贴政策,对于鼓励和支持高職院校毕业生从事非正规就业岗位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贯彻执行好中央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新政策,是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二、高校层面关于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建议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重任,更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高职院校要改进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当的改革或减少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增加与当前社会重点产业需求较大的相关专业,使学生所学专业更贴近现实需要;高职院校还要控制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减少人才培养的浪费,高校应该在做好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人才需求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特点,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行适当调整。

2.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对非正规就业的正确观念,着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应该把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就业需要和大学生的求职需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早的让每个大学生都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确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模拟实践,让学生从意识上早日介入非正规就业市场,为非正规就业早做准备。学校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大学生创造非正规就业的实习机会,增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能力。

3.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学生就业

一是高职院校应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目前,不少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认识不足,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形势所迫、无奈之举;还有一些人虽然很想创业,但缺乏必要的理論知识和实践基础,缺乏创业信心和勇气。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二是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创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师资还很匮乏,有实际创业经验的教师更少。高校应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开展师资培训和实践交流,提高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三是高校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进创业教育新模式,将课堂讲授与创业基地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4.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创业实践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场所,如创办大学生创业中心、实训实习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为具备创业条件和已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开放。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直接在企业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和能力。

三、学生层面的对非正规就业的建议

1.高职院校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客观做好自我评价和正确看待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从端正自己的思想开始,通过积极就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失败等,树立自己科学的就业观。首先要转变观念,尤其是要转变对非正规就业形式的偏见,不要把非正规就业当成失败的就业或没有价值的就业。其次是要积极就业,拒绝“等、靠、要”,大学生在毕业时应积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依靠自身实力,把握就业机会,积极就业;再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客观评价自己,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在充分了解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推销自己,根据自身优势、目标以及社会就业需求客观选择自己的职业,包括非正规就业形式;最后要用“平常心”看待就业过程中的困难,不要因为就业遇到挫折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时还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为求职成功做好准备。

2.高职院校大学生应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成功。因此大学生应及早学习如何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努力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要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直到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

3.高职院校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未来职业的工作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有了明确了解,科学分析这样的职业需求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并且列出哪些技能和素质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是自己比较薄弱的。同时还要明确自己未来职业以及所从事的岗位中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自己需要重点加强哪些能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应积极通过校内外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例如: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课程,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积累理论知识,并优化自己知识结构;在校期间学生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加入一些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协会等,充分利用这些组织的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活动,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公益意识;还可以在业余时间申请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或者是社会上的一些兼职,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校期间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如专业技能书籍,也包括经典名著等文史古籍,既提高自己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人文素养;课下多与同学、老师讨论一些国内外时事热点话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提高自己的学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14]22号.

[2]黄宝菊.大学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刍议[J].知识经济,2009(9).

[3]杨其勇.张杰.体面式就业: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本科生毕业论文正规格式 篇4

一、毕业论文的印装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统一要求打印。

纸张规格为A4,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页码用小五号字下居中标明。

二、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组成及装订顺序:

封面、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设计图纸说明、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封底等,设计图纸另附。

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非外语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求翻译一篇与本专业或本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字数不少于3000字。外语专业、广告专业不作此要求。外文文献原文及译文同辅助材料装订在一起。

1.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由教务处实验管理科提供。学生按要求逐项填写清楚。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之中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并有3~5个关键词。中文摘要在前,400字左右。外文摘要另起一页,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毕业论文摘要的书写方法和技巧1.摘要的作用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别的地方。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好的摘要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因此摘要在资料交流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书写摘要的基本规范和原则(1)论文摘要分为中文摘要和外文(一般为英文)摘要。摘要在篇幅方面的限定,不同的学校和机构有不同的要求,通常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应一致。毕业论文摘要可适当增加篇幅。(2)多向指导教师请教,并根据提供的意见及时修改,以期达到更高水平。(3)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课题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4)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5)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提取重要内容,不含前言、背景等细节部分,去掉旧结论、原始数据,不加评论和注释。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删除不必要的文学修饰。摘要中不应包括作者将来的计划以及与此课题无关的内容,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6)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符,也不使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列举例证。3.摘要的四要素目

9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2)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3)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数据和结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结论: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包括从中取得证实的正确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4.撰写步骤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性短文,书写的步骤也与普通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摘要的写作时间通常在论文的完成之后,但也可以采用提早写的方式,然后再边写论文边修改摘要。首先,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通读论文全文,仔细将文中的重要内容一一列出,特别是每段的主题句和论文结尾的归纳总结,保留梗概与精华部分,提取用于编写摘要的关键信息。然后,看这些信息能否完全、准确的回答摘要的四要素所涉及的问题,并要求语句精炼。若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则重新阅读论文,摘录相应的内容进行补充。最后,将这些零散信息,组成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完整句子,再进一步组成通畅的短文,通读此短文,反复修改,达到摘要的要求。5.关于英文摘要(1)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要依据公认的写作规范。(2)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句型单调,表达要求准确完整。(3)正确使用冠词。

(4)使用标准英语书写,避免使用口语,应使用易于理解的常用词,不用生僻词汇。(5)作者所做工作用过去时,结论用现在时。(6)多使用主动语态。6.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目的单词术语。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是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是一种新型检索词汇,多用于计算机网络检索。关键词分为中文关键词和与之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分别置于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之下。为便于他人的检索,不能使用过于宽泛的词语。选择关键词既可以从论文的各级标题入手,也可以从论文本身的内容选取,将选出的关键词按照所涉及领域的范围从大到小顺序列出。

3.目录

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内容一致。主要包括中、外文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4.正文

(1)页眉

要求正文部分一律添加页眉:“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正文的内容

正文部分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和结论。要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正确。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要以简短的篇幅,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要求开门见山,突

出重点,实事求是。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要求文字简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论证充分,逻辑性强。正文中涉及到的图表、插图、公式、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结论是对整篇论文的归结,要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结论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观点鲜明具体。

前言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撰写,章与章之间不可接排。

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 ]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参考文献”中文献的排列顺序。

(3)对正文内容及篇幅的要求

理工类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一般包括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或文献综述、设计与计算(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几部分)说明、试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结束语等内容。理工类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要求不少于1.5~2万字,对于工程设计和软件开发与设计等类型的毕业设计,由于绘图或计算机编程工作量较多,论文字数可适当减少。要求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及计算结果正确。

经、管、文、法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其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调查报告必须有实际单位,有真实数据。正文字数一般要求不少于1.2~1.5万字(外语论文一般不少于0.8~1万词),有创新的论文,字数不受限制。

为了使学生在技术经济分析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凡涉及到应用于实际中产生经济效果的毕业设计(论文),如理工类的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软件开发与仿真型和管理等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4)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

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各级与上下文间均1.5倍行距。示例如下:

论文题目:不在正文中显示。

正文各层次内容:中文行距为固定值20磅,英文用1.5倍行距。

(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

题序层次的题序和题名:

第一级(章)第1章,第2章,第3章 „(黑体小二号字,居中)fa 第二级(条)1.1,1.2,„ 2.1,2.2,„ 3.1,3.2,„(黑体小三号字)

第三级(条)1.1.1,1.1.2,„1.2.1,1.2.2,„(黑体四号字)

第四级(条)1.1.1.1,1.1.1.2,„1.2.2.1,1.2.2.2,„„(黑体小四号字)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第一级(章)编号居中,其余条目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5.图表和公式

(1)图表

论文中的选图及制图力求精炼。所有图表均应精心设计并用绘图笔绘制,不得徒手勾画。各类图表的绘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表的设计应简单明了。图表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一律不加括号,用“,”与量值隔开。图表均应有标题,并按章编号(如图1-

1、表2-2等)。图表标题均居中书写,字号比正文小一号。表格一页排不下时,需在下一页接排,但应将表头内容复制到续表中,表头应注明“续表”字样(如续表2-2)。

(2)公式

公式统一用英文斜体书写,公式中有上标、下标、顶标、底标等时,必须层次清楚。公式应居中放置,公式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的序号写在公式右侧的行末顶边线,并加圆括号。序号按章排,如“(1-1)”、“(2-1)”。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

6.参考文献

论文(设计说明书)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我国国家标准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

7.附录

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原始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图表、测试报告单等,均可列在附录中,附录序号用“附录A、附录B”等字样表示。

8.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导师或单位、个人表示自己的谢意。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规范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印装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统一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论文。

纸张规格为A4,版面上空2.5cm,下空2 cm,左空2.5cm,右空2 cm(左装订)。正文内容的书写格式见《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中“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

二、结构及要求

毕业设计的组成及装订顺序:

封面、策划书封面、目录、正文、附录、致谢、封底,设计图纸另附。

1.封面

封面全校统一格式,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供。学生按要求逐项填写清楚。

2.策划书封面

如封面使用满版背景图片,图片需“出血”。

3.目录

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包括:正文主要层次标题、附录、致谢等。

4.正 文

学生就一个品牌进行全案策划——独立地开展市场调查,细分市场,确定产品定位和广告策略,策划整体广告宣传活动,并独立设计平面、影视及网络广告作品。

(1)毕业设计组成广告策划书、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提案(PPT)等

(2)毕业设计选择品牌范围

由专业教师每年根据市场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设计范围(领域)。

(3)毕业设计创意要求

要求每一个毕业生从规定分类品牌范围中选取一个类别,并确定具体品牌,独立地开展针对所选产品及其广告活动的策划及各类广告作品的创意设计,在市场调查及成品制作阶段,可请其他班同学协助完成。

三、毕业设计考核标准

1、总体考核标准

产品定位恰当,从策划到表现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广告策略切实可行;广告创意新颖,表现方法独特恰当、手段多样;独立性较强,团体协作默契;具有一定难度和较好的整体设计思想。

2、主要类型的设计要求及考核标准

①广告策划书:选题具有实务操作意义,针对市场某一具体品牌;选择的品牌及企业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具有完整的市场调查及相关的调查数据分析;广告策略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创新;创意表现新颖、独特;策划书成品编排形式创新,与策划内容切合,各组成部分内容形式规范;能综合运用营销、公关、CI等相关知识。

②平面广告:主题表达明确,产品定位恰当,整体策划一致;立意新颖,传达准确,具有时代感和独特性;图文结合恰当、和谐;图片摄影曝光正确合乎创意;形象准确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合理运用色彩、肌理、空间、明暗等美术语言,构图完整,合理和谐;选材恰当,制作精巧。

③影视广告: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画面拍摄稳、准、平、匀,色彩、光线、构图无技术性问题;剪接点选择合理、美观,与广告风格协调;声音处理恰当,能达到声音与画面完美结合;节奏处理得当。

④网络广告:创意概念、使用的图形及动画素材具有原创性与策划思想一致;表现手段新颖独特,视听冲击力强,能带来强烈的视听和情感震撼;交互性强,用户界面友好,美观大方,与受众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亢余性弱,亢余的图形元件及代码少,占用网络带宽资源合理;独立编写代码;动画素材、组接、变化方式有一定的复杂程度。

四、毕业设计答辩

1.答辩前一周内,答辩委员会参观毕业设计作品展览;

2.答辩地点设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

3.毕业生提交设计方案;

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行为分析 篇5

关键词: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

一、引言

正规金融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目前,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 农村资金需求也大幅增加, 然而, 作为重要的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之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发展缓慢 (见图1) , 对农业支持明显不足, 以2006年为例, 我国GDP为209407亿元, 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 正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 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另外,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 首次采用定量方法对金融现象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中国农户只有不到50%的借贷是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正规金融农村信贷发展缓慢, 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农村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构建, 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正规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 妨碍了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进程。因此, 研究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行为, 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素质, 解决我国农村的金融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农业类项目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信贷配给行为, 而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上, 实施配给行为的倾向更为严重。这里主要用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种行为。

1.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贷款利率提高对银行的期望收益存在两种效应, 一是利率的上升, 会导致银行期望收益的上升, 这是利率的收益效应。二是利率上升时, 由于信贷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人的投资风险, 会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 (逆向选择行为) , 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 (道德风险行为) , 因此, 银行信贷的平均风险会上升, 导致银行期望收益下降, 这是利率的风险效应。[1]因此当贷款利率变动时, 银行信贷的期望收益变动等于利率的收益效应减去利率的风险效应。

当利率较低时, 利率的收益效应大于风险效应, 随着利率的上升, 银行期望收益会上升;但当利率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利率的收益效应等于风险效应, 此时, 银行的期望收益达到最大;当利率继续升高时, 利率的收益效应小于风险效应, 随利率的上升, 银行的预期收益会下降。因此, 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如图2所示。

2.农村信贷中的配给行为

农村信贷市场作为整个信贷市场的一部分, 它既有信贷市场共同的特点, 又有其信贷自身的特点。

(1) 由于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弱质产业, 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 其投资项目的期望收益要低于其他项目, 银行从其项目中获得的期望收益也要低于其他项目, 因此对于相同的贷款利率, 其收益效应要小于其他项目。

(2) 我国农村融资主体规模小, 风险较大, 申请和审查成本都较高, 产品和技术落后, 治理结构不规范, 讲信用不够, 特别是财务信息不透明, 在农村信贷市场审查借款人的资质和监督借款人的活动等都需要更高的成本, [2]信贷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使银行信贷风险上升。因此, 银行对于农业类项目贷款的风险效应远大于其他项目。

农业类项目的贷款利率与银行期望收益的关系曲线要低于一般项目的曲线 (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利率水平较低时, 银行从农业类项目中所获得的期望收益的上升对贷款利率上升比一般项目更不敏感, 而在利率水平较高时, 银行从农业类项目中所获得的期望收益的下降对贷款利率上升比一般项目更敏感, 因此相对于一般项目而言, 农业类贷款项目的利率对于银行期望收益的影响要比较小, 银行在对农业类项目会更倾向选择信贷配给行为。

三、信贷制度改革导致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行为

高效的信贷制度安排应该是制度供给者和需求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也是信贷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相互选择的结果。然而, 我国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改革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非需求导向型的过程, 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性供给。政府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 在安排农村信贷制度时, 主要考虑满足信贷资金供给者的需求, 忽视了信贷资金需求者的需求, 从而表现出农村信贷制度供给上的错位和不足, 并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化收缩效应, 使得原本不足的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更加滞后于需求, 农业信贷供求失衡的局面更加严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对农村信贷市场均衡的作用过程如图3所示。

假定农村信贷市场只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 Q代表农村信贷资金量, r代表信贷利率, S代表资金供给者 (金融机构) 的资金供给曲线, D (主要是农民) 代表资金需求者的资金需求曲线。资金的供给者的原有资金供给曲线为S0与资金需求者的资金需求曲线是D, 二者形成的均衡是 (Q0, r0) 。

政府出于某方面的考虑 (如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效益较低) , 而减少了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给, 其结果是, 对应于相同的利率, 农村信贷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量减少, 则其资金供给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此时形成的均衡是 (Q1, r1) , 可以看出,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 均衡的信贷利率提高了, 信贷资金量减少。实际上, 由于我国对信贷利率的控制很严格, 因此利率应还保持在r0的水平上, 此时对应的资金需求保持不变, 仍为Q0, 而此时的信贷资金供给为Q2, 此时的资金供给缺口为Q2Q0, 由此可见, 在我国控制信贷利率的条件下, 缩小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会产生更大的资金缺口。

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机构为例, 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基层机构是基于对成本、收益和防范风险等多方面的考虑, 其基本原则主要是以经营效益为出发点, 对规模不经济、资产质量差、包袱沉重、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机构进行逐步的撤消与合并。许多地区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撤出以后, 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当地的金融服务工作, 降低了当地的资金供给和金融服务质量, 使农村经济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上面的模型分析是假定农村只有正规金融一个融资渠道, 实际上, 由于各方面原因,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已经广泛存在, 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产生的缺口会由非正规金融填补, 这也是非正规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自身既得利益导致的不合理的信贷行为

旧有制度安排形成了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的既得利益与产权结构密切相关, 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 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 阻碍选择新的路径, 哪怕新的体制比现有体制更有效率, 在改革中表现出限度维护自身利益的产权偏好 (David, 1994) 。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是正规金融体系的组成机构, 按农村金融改革的设想,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将分别承担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功能。而这些金融机构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经营管理行为与其向农村提供资金的职能相矛盾, 因此不论是过去, 还是现在, 这种分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3]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在县域农村内有营业网点的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但其并没有真正承担起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 制约农业发展银行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有:

(1) 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 农业发展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出发而做出的经营管理行为并不完全符合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2) 作为政策性银行, 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 由于资金拨付有限, 且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致使其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 使筹资成本上升, 降低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内在发展动力。

(3)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 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 业务范围太窄。虽然银监会在2004年批准其可以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储备化肥等多项商业化信贷业务, 但目前县域农村内的农发行各分支机构开展商业性支农信贷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开展商业性贷款的管理经验还不完善, 业务范围和贷款投放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2.中国农业银行存贷款的影响

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加快,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中国农业银行在“一分一脱”后, 实行商业化经营, [3]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了“收缩农村, 拓展城市”的战略, 撤销了大部分农村营业所, 自1996起全国农业银行共撤并机构26584家, 占其1996年机构数量的40.3%。目前, 农业银行农业贷款只占10%左右, 而且越来越少。

3.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分支机构最多、惟一一个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和机制问题, 能够有效地向农村输送资金的农村信用社数量十分有限,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严重不足。并且农村信用社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 通过“农转非”把资金更多地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 并以上存资金、网上拆借和购买国债等方式转移资金。

4.农村邮政储蓄快速发展, 加速了农村金融资源的转移

首先, 邮政储蓄通过吸收存款, 存于央行赚取利润, 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 城市, 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 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邮政储蓄成为农村信贷市场纯福利享受者, 加重了农村信贷市场的供求矛盾。尽管2006年以后, 有少部分地区正式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试点业务, 但目前大部分县域地区邮政储蓄机构仍然不能办理贷款业务。其次, 邮政储蓄的性质不明, 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 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 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五、结论与启示

1.结论

(1)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由于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及农村融资主体的特殊情况,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类项目会产生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

(2) 由于信贷制度改革忽视了制度需求者的需求, 片面强调供给者的利益, 造成了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不足的行为。

(3) 正规金融机构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 促使其做出不合理的信贷行为。

2.启示

(1) 严格规范农村信贷的决策机制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来确定农村贷款的投向并提高投资评估的科学性, 使农村金融机构独立决策、独立审贷。二是建立完整的风险监控、补偿和转移机制, 规避农村贷款风险。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得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性, 严重制约着农业信贷的发展, 削弱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效应。因此, 建立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对增强农村金融基础, 提升农业金融支持效应, 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2) 建立农村贷款的政策保障机制。

国家对积极支持农业发展而使经营效益受到影响的农村金融部门给予必要的补偿, 从利益上鼓励农村金融部门增加农村信贷投入, 以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的有效供给;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 (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营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 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3) 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信贷金融体系。

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承担起农村信贷投入的主体责任, 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 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李芸.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与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7) .

[3][4]严瑞珍, 刘淑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7) .

试析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 篇6

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市场的形成, 所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社会上存在着对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所谓市场需求就是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显然, 人的特定需要是某种商品市场形成的内在机制。遵循着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市场里面也就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市场或不合理的市场因素, 例如毒品市场就是不合理的市场, 而众多的奢侈品市场可能就是同类商品市场中的不合理因素。那么, 这种一般性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非正规教育市场。我国中小学生和家长对于当前各种“兴趣班”、“培优班”、“特长班”、“辅导班”等的需求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而顺应这些需求而形成的非正规教育市场自然难以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一、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的不合理因素

1.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需求主体消费比较盲目。

这个结论是笔者通过随机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 然后分析得出的。笔者随机访谈的对象主要是某大学附属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这样的访谈机会非常容易获得。因为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学生就放学了, 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会留在学校继续参加学校开办的各种“兴趣班”。如英语、数学、语文、写作、阅读 (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班则不在其列, 这一部分的兴趣班大多由校外机构或个人兴办) 等的培训。于是, 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校门口就会聚集大量接孩子的家长, 这个时间离孩子下课的时间最少还有二十多分钟, 此时百无聊赖的他们都非常愿意与别人聊聊天打发等待的时间, 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始终是他们聊天的中心话题。这个时间段里, 如果就孩子们的非正规教育情况进行访谈是非常容易获得大量的真实信息的。

通过访谈结果的分析, 我们认为,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需求主体消费的盲目性主要有如下一些体现: (1) 家长和孩子的盲目从众。在访谈的过程中, 当笔者问及“您也觉得孩子们挺累挺可怜的, 而且就您刚才所说, 孩子的成绩也不差呀, 那您怎么还给他报这么多的辅导班呀?”大部分家长的回答是:“现在社会就是这样, 我们也没办法, 人家都报了, 你不报, 就怕孩子落在人家后面了;现在不都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这里面孩子本身也有一种从众的心态, 在笔者问有些孩子为什么要选英语、数学或者写作等“兴趣班”时, 他们的回答是“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选的这个兴趣班, 所以我也选了。” (2) 家长一厢情愿的补偿心态。同样是“为什么要给孩子报 (这么多) 兴趣班的问题”, 还有部分家长的回答是, “我们做父母的曾经吃过没读过书的苦, 现在有机会, 当然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呀, 就算是弥补一下我们失去的年华吧。”……家长们的这种“补救”或者“弥补”并不一定就是孩子们自己的需要, 这些话语间所透露的更像是家长们一厢情愿地作出的决定。 (3) 家长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希望他努力在省级、国家级的比赛中能够得个金牌什么的, 这样可以保送大学呀。”“现在考一般的大学都没什么意义了, 工作难找, 要考就考像清华、北大那样的名牌重点大学, 但是这就必须从小打好基础, 像奥数、英语等这些都要学, 不然怎么考得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呀?”夺金牌的最后只能是一个人, 中国也只有一个清华、一个北大, 可以说夺金牌、进清华或北大这样的期望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只能是一种过高的期望。 (4) 家长的主观意愿代替了孩子的主动选择。当笔者问及“这些兴趣班是你们帮孩子选的, 还是孩子自己选的呢?”颇具代表性的回答是“他一个小孩知道什么呢?都是我们帮他选的。”以家长的选择代替孩子自己的意愿可以说是中国家长的一种习惯。

上述家长和孩子们的从众消费行为、家长一厢情愿的补偿心态、家长给孩子的过高期望, 以及家长的主观意愿替代孩子的主动选择等行为本身都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也就是说, 这些行为本身并非天然地就构成了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的不合理因素。以家长和孩子们的从众消费行为为例, 经济学的分析认为, 从众消费行为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人的有限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在面对不确定性时, 人们大都有一种模糊规避的需要, 即会有一种对不确定性的厌恶;个人往往会对自己的判断有所保留, 而以其他人或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作为参考, 以满足他们减少损失与规避风险的需要。

然而, 问题在于, 如果整个中小学非正规教育的消费群体 (特别是学生家长) 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 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小学非正规教育的功能时, 这整个消费群体的消费选择就都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混乱中作出的, 换言之, 整个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就具有了一种先在的盲目性。不幸的是, 这正好是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消费群体的现实状况。

这里还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 艺术类或者体育类的培训班的情况稍有不同, 但是最终同样可以归结为消费群体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参加艺术或者体育“兴趣班”的家长们, 无论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动机, 至少说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意识到了人的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问题在于, 一方面他们对于美育或体育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入, 另一方面, 他们所选择的“兴趣班”是否符合孩子的真实兴趣也是值得怀疑的。就前者而言, 这类父母可能没有认识到, 并不是只有通过接受美术、乐器、舞蹈等这些专业的艺术教育才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只有竞技体育才是体育。孩子们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艺术专业人员, 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 对孩子们来说, 艺术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使孩子将来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美丽, 增加生活的信心和生活的质量。可以说, 美育的最基本途径之一应该是去引导孩子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至于体育的目的, 更不是为专一地培养各种竞技运动员。对孩子们来说, 促进身体发育, 增强体质, 娱乐身心, 丰富生活才是体育更为重要的目的。显然, 引导孩子多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如“晨跑”等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就艺术和体育类非正规教育而言, 我们认为, 参加艺术或体育类的培训班本身也是美育或体育的一种形式, 这种非正规教育的消费并不是不合理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用家长的主观意愿去代替孩子自己主动的选择, 那么这种消费可能就会变得不合理了。因为如果孩子是被迫去接受这些非正规教育的, 那么这些“兴趣班”不但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反倒会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 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在,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如果当前所有的培训班、兴趣班、辅导班等都是在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形成的, 那么此时, 家长们的从众行为、补偿心态等也许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他们那些所谓的不合理的非正规教育消费现在也就合理化了。换言之,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需求主体的不合理消费不是单方的原因, 我们同时需要考察一下供给主体方面的原因。

2.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供给主体缺乏规范。

这个结论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各种传播媒介, 包括网络、报纸、电视等的新闻报道而得出的。我们认为,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供给主体的不规范性主要体现为各种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就当前而言,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的准入门槛是非常低的, 可以说市场对非正规教育供给主体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和限制, 用学生家长们的话说就是, “一个人, 一间房, 一本书就可以搞个辅导班”, 这本身就是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供给主体缺乏规范的表现之一。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存在着的巨大需求与这些需求所标识着的无限商机, 加上若有若无的准入门槛, 让各方“有识之士”趋之若鹜, 各式各样的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飞速裂变;这一方面, 迎合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丰富了市场的含量, 但是另一方面, 也导致了市场上鱼龙混杂的混乱状态。很多唯利是图者乘机玩起了“皮包公司”的把戏, 收取了家长和学生们交纳的学费之后, 便人去楼空;更有甚者, 只关心赚钱, 根本不考虑不合格的教育条件 (特别是硬件方面) 可能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但是针对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供给主体的这些行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令条例进行规范。

3.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产品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中小学非正规教育产品的属性应该是比较清晰, 按照国内学者的划分它属于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或者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4]。但是, 属性的清晰并不表示它的市场供应就能自然地趋于合理。我们认为, 当前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产品的市场供应还存在如下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 种类比较贫乏, 结构不合理。就目前而言, 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主要是所谓的“主课科目”的强化和提高、专业艺术技能的培养或竞技体育的训练;缺少科技与劳动技术知识方面的教育。2000年至今, 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4个省的46个贫困县合作开展的非正规教育项目, 恰恰是要为10~18岁的校外青少年提供生活、生产技能培训和科技教育。因为, 通过举办生活、生产技能培训班, 可以使校外儿童逐步改变生存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自我价值, 树立生活自信心;校外的科技教育对于所有城乡在校学生来说都是获取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 它是对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加强。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观、访问、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获取课本之外的科技知识, 不仅可以让他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到, 如果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依据, 当前生活、生产技能培训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非正规教育似乎更有利于儿童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是各种“主课”培优班、艺术兴趣班充斥市场, 另一方面更加符合儿童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活、生产技能教育却需要外在的援助性供给。这就是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产品种类贫乏, 结构不合理的现实证明。 (2) 现有的非正规教育产品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内容不合理。内容方面一味地强调提高学习的难度, 几乎不考虑这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有些培训班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似乎无多大的意义, 例如“珠心算”等。二是教育形式单一。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非正规教育都是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 像参观、采访、专题讨论等形式鲜见于各类培优班和兴趣班。 (3) 非正规教育产品的价格目前尚无明确的标准。按照经济学的分析, 产品的价格一般都是由市场形成的, 问题在于, 当某种产品市场尚不成熟的时候, 产品价格就会出现一些混乱, 会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压力。

二、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的治理策略

1.应该以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消费主体进行合理的消费。消费行为既是一种个体行为, 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无论是个体行为还是社会活动, 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合理的, 符合“可持续性”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消费行为的改变一般要经过认识、改变和巩固三个阶段。认识阶段, 就是认识到旧的行为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 再照老办法将不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以改变。这时, 便会产生必须改变原有行为方式的强烈愿望。认识阶段可以说是消费行为改变的先导阶段, 是一个观念改造的阶段。我们可以借助于针对消费主体的消费教育完成这项任务。当然, 针对不同的产品消费行为, 消费教育的内容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针对中小学非正规教育的消费教育必须包含科学的、先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当然, 通过前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教育科学知识和理念的传播还不能仅限于中小学非正规教育产品的直接消费者, 而应该面向整个社会。

2.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供给主体管理, 建立比较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这个方面, 我们可以学习我国台湾的经验。台湾政府早于2002年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在设置非正规教育的主管机构、确定非正规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例如, 台湾《终身学习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主管机关应整体规划终身学习政策、计划及活动。”第六条规定:“各级主管机关应设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 ……”第十四条规定:“终身学习机构应优先指定专业人员或由专人规划推展终身学习活动。”当然, 就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市场的现状而言, 仅有这些规定是不够的, 至少我们还应该有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机构的认证规定、中小学非正规教育机构的违规处罚条例等。

3.应该采取措施调整非正规教育产品的种类, 给出非正规教育产品的价格标准、确定非正规教育内容和形式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这里, 我们同样可以从台湾《终身学习法》获得一点启示。台湾《终身学习法》第七条规定:“终身学习机构提供学习之内容, 依其层级, 应重视学前教育、国民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衔接;依其性质, 应加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统整。”确实, 只有保证了我国中小学非正规教育产品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 质量上乘 (即教育内容与形式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 , 才能真正体现中小学非正规教育的价值与地位, 才能真正实现与正规教育的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修订版)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36.

[2]曹虹剑, 姚炳洪.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消费经济, 2003 (5) .

[3]刘丹.“奥数”培优背后存在种种“变异”.市场报, 2005-01-29.

正规毕业 篇7

从增加金融供给的角度来看, 这种多元化格局的出现预示着正规金融机构自1997年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的回归:农行等商业银行开始恢复重设部分农村地区网点, 成立“三农事业部”等专司三农业务的机构, 提高信贷业务中的涉农贷款比例;邮政储蓄不再“只存不贷”, 开始经营贷款业务;能存能贷的村镇银行旨在成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微型银行。

一、回归面临的问题

(一) 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过去之所以撤出农村市场, 是因为农村信贷业务总体盈利水平低, 信贷效率低下, 信贷风险极高, 而这一切又归因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 需求一方的主体大部分都是信用额度小、借贷频率高、抵押品匮乏、财务信息不规范、信用记录不完整的个体经营户、农户与小企业, 传统商业银行在与此类借款者交易时通常无法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 难以甄别借款者风险的高低, 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 因此很容易表现出“惜贷”趋势, 直至退出农村市场。

如今回归农村, 金融需求方贷款小、频、急, 抵押品匮乏、财务信息不规范等特点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因此一直困扰正规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 如何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是成功经营农村信贷业务的关键。相比于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部门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地缘血缘族缘等社会关系, 非正规金融活动中的资金供求双方往往彼此知根知底, 对彼此的偿债能力及人品信用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 凭借这个优势非正规金融更有效地解决了信贷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 因为知根知底, 非正规金融保证贷款人还贷的执行能力也要强于正规金融部门。非正规金融机制优越的一面可能为正规金融转变信贷思路, 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思路。

(二) 国有商业银行回归动力不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和经营策略不清晰

尽管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开始重视拓展三农业务, 但就其原因来说, 更多的是迫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所施加的压力, 为了响应政府支农支小政策的需要, 而不是自主布局的结果。正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涉农信贷风险大、收益率低、周期长, 倾向于将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低风险、高收益、周期短的优质项目。就总量而言, 目前三农业务在四大行的贷款份额中仍然很低, 四大行拓展农村地区业务仍主要通过加大自身网点的营销力度来进行, 组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较低。从目前已开业的349家村镇银行的股权构成看, 除了发起银行外, 其他股份几乎全部为民间资本, 而且80%以上的发起银行由民间资本参股或控股, 因此民间资本实际占比更高。相比于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活动, 国有资本的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

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虽然日益增加, 但在实际运作中, 大部分村镇银行的贷款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城市金融机构企业贷款的模式, 信贷管理体制、风险防控手段、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监管体制等一整套服务运行模式, 都是按照城市企业客户的需要设计的。村镇银行的员工大多是大股东银行委派过来的, 缺乏对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把握能力, 面对农村一家一户小额信贷, 自身运行成本高, 风险大、效率低, 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成贷款时“脱农弃农”, “嫌贫爱富”现象严重, 偏离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初衷。如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沿袭商业银行的规范运营, 很难深入到农民基层, 很难直接为农民服务。

(三) 支农政策缺乏

尽管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农村金融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农性质的金融政策, 但相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薄弱的现实来说仍显不够。

就小额贷款公司来看, 除了“只贷不存”的限制外,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成本也过高。小额贷款公司虽从事金融业务, 但却是按一般的公司缴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一般要缴纳5.56%的营业税及附加, 25%的企业所得税, 1.5%的价格调控基金和0.15‰的印花税。小额贷款公司不享受各地对商业银行、农信社从事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的优惠政策, 同时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融资时, 也是以一般工商企业的身份获得贷款, 无法享受到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优惠, 只能按一般企业贷款利率执行, 融资成本高, 减弱了其竞争力。

再看资金互助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合作社法, 全国人大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要求到工商部门登记, 很多资金互助社都是作为非赢利民间组织进行社团法人登记的。这就导致了资金互助社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困难, 而同时国家规定资金互助社不能对外筹集资金, 只能通过对社员吸收股金的方式。目前农村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资金互助社提供的贷款远远难以满足社员需求。

村镇银行准入门槛过高。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一规定尽管有利于村镇银行获得成熟的专业技术和人才支持, 但客观情况是很多贫困农村很难找到合格又有意愿的发起人;单一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 单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这些现行规定表明村镇银行仍对民间资本持谨慎态度, 容易导致村镇银行“一股独大”, 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政策扶持有待强化。尽管同样定位于服务“三农”, 但针对村镇银行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等税负明显重于农村信用社等同类农村银行机构, 比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另外, 由于村镇银行不能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也无法使用。

二、对策分析

(一) 吸收非正规金融机制的优点, 加强金融创新

实践证明, 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 还是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照搬照抄国有商业银行过去的那一套信贷模式是不符合农村金融实际的, 势必会造成“望农兴叹”、效率低下的局面。

传统上认为涉农金融风险过高, 其实通过制定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授信政策, 能引导金融资源自愿流向涉农领域, 为“三农”提供金融支持。具体思路可以借鉴吸收非正规金融部门的优点, 调整授信审核条件, 注重实地考察, 注重收集非财务信息, 不单纯依赖财务报表;注重对客户现金流的考察, 而不是以客户是否拥有足够的抵押担保品为唯一依据。根据小企业贷款特点, 提出考核小企业授信的整体质量, 摒弃传统的对单笔单户贷款考核的办法。调整信用评估标准, 在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上区别于大中型企业, 按照小企业信用评分体系, 突出对小企业业主及其主要股东的个人信用评价。采用诸如联保责任设计、无抵押信用贷款等创新性金融机制, 推出适合农村金融实际的创新性金融产品。

(二) 加强政策支持

1.进一步放开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尽管自2006年底以来, 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对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但至今我国村镇银行数量仍十分稀少, 增长速度较低。相比于我国农村巨大的金融市场, 其总量规模更是极小, 在农村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作用仍十分有限。非正规金融屡禁不止的历史一再说明民间资本“宜疏不宜堵”, 放开对于民间资本的限制, 不仅有利于规范非正规金融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促进两部门的竞争, 提高正规金融部门的经营绩效和金融市场活力,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目前, 民间资本对投资金融业、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拥有极高的热情, 但我国现有政策要求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者必须是商业银行机构, 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体上对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较低, 这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给予民间金融资本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可能是改善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乏力、促进正规金融回归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2.明晰国有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责任和权限, 赋予地方分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性。由于我国银行实行的是垂直领导模式, 加上我国金融政策历年来波动较大, 贷款等各类经营权限频繁在上下级行之间上收和下放, 导致地方分支行独立自主性较低, 规章制度持续性较差, 一种新产品的推出或是一个新措施的履行需要层层上报和审批, 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地方金融市场的各种变化,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需要赋予各地分支行更多的自主权利, 以便于其在金融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也需积极转变经营策略与思路, 将非正规金融的机制优点与自身的规模优势结合起来, 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改善服务,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游方”虽勇,难成“正规军” 篇8

大家也许会问:黄瓜汁蛋黄油治烧伤这么妙,医生为什么不用呢?

蛋黄油确有效

鸡蛋黄油治疗烧伤古已有之,是民间流传已久的治疗烧伤的方法,不少实验和临床研究也证实鸡蛋黄油可以有效治疗轻度烧伤。

烧伤后,由于皮肤血管的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渗出,从而导致皮肤红肿,并出现水疱等。鸡蛋黄油性甘平,有解毒、祛热、镇痛、生肌收敛等作用,故在轻度烧伤后,使用鸡蛋黄油可以有效减轻患处疼痛,减少渗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减少创面污染,预防烧伤后并发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皮肤的修复。

黄瓜汁也是宝

黄瓜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其功用为清热解毒、利水、解烦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瓜汁有明显的扩血管和减慢心率的作用,故在烧伤时使用,可以有效减轻创面疼痛、减少渗出。

但要注意,不论是涂熟鸡蛋黄油还是黄瓜汁,都只是临时的处理方法,不可以代替正规的烧伤治疗。

民间方难规范

现代临床没有用含有黄瓜汁和熟鸡蛋黄油进行烧伤治疗的尝试,也没有以此为原料的烧烫伤药物。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有了很多更有效的中药制剂,如烧伤湿润膏、烫疮油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黄瓜汁和熟鸡蛋黄油难以保证卫生、难以保存,不利于临床医院常备使用。

对烧伤创面,首先应该消毒灭菌,直接使用黄瓜汁或者熟鸡蛋黄油有可能造成伤口的感染;再次,黄瓜汁和熟鸡蛋黄油都需要保证新鲜,如果制备后的黄瓜汁、蛋黄油在储存中发生变质,使用后会加重病情。

烧伤有不同的分级,无论轻重,首先应物理降温,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在轻度的烧伤发生时,可以考虑使用新鲜的黄瓜汁和熟鸡蛋黄油,注意,一定要新鲜;但如果发生中重度烧伤,冷水冲洗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应擅自处理,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正规实习证明 篇9

正规实习证明1

X同学在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团结、合作能力,能主动、快捷、有效的与酒店各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好互相之间的工作关系,搞好配合,主动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使酒店的管理方针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他还能从酒店的`全局出发,注重收集、掌握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并通过分析向管理层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发挥行政助理的决策参谋作用。他积极向同事们学习,进步很快,到离店时已基本熟悉和掌握了相关的岗位业务和管理知识,同事和上级对他的表现都很满意。总之,从魏枫同学的工作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充满活力,努力创新的年轻人。X大酒店为曾经有这样的实习生而感到自豪。

单位盖章:XXX

XX年X 月X 日

正规实习证明2

兹有学校xx同学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公司部门实习期间,工作积极,成绩突出。大学生就业单位实习证明大学生就业单位实习证明。

该同学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关心集体,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已结束。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xxxx

联系人:xxxx

联系电话:xxxx

xx公司落款(盖章)

日期:

正规实习证明3

兹有xx学校xx同学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实习(/或者xx公司xx部门实习)。工作期间表现良好,有效地帮助了xxxx作了xxxx。(/可选)

特此证明。

xx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或者公司)(盖章)

xx年xx月xx日

正规实习证明4

X同学系XX大学X专业的学生,其于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在我酒店实习,期间担任酒店总经理行政助理一职,负责协助总经理解决酒店日常经营管理当中的一些具体事务。下面就X同学在我酒店实习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为便于准确评价X同学在我酒店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和业绩,现就我酒店的基本情况做一简要介绍。我酒店的全称为“XX大酒店”,住所地为X市XX区XX路XX号,1995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二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主要经营客房、中餐和夜总会。酒店共设有客房53间,大小餐厅及宴会厅18个。20xx年~20xx年被内蒙古旅游局评为“全区最佳星级饭店”和“旅游诚信企业”。在当地享有比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商业信誉。

正规毕业 篇10

根据ILO的研究, “非正规就业”则是指在上述小规模生产经营单位里或以自雇佣形式, 提供产品或服务为目的的就业。非正规就业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就业形式灵活, 二是择业空间大, 二是择业空间大, 三是准入门槛低, 四是市场化程度高。当前, 数量连年上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打工谋生活,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非正规就业, 如供应早点的小摊贩、打临工的泥瓦匠、修车摊、擦鞋匠、废品回收者。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他们积极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明显存在一些损害他们合法权益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探求影响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各项因素, 以便后期政策调整提供方向。

一、近年的宏观就业形势

2004年起, 我国一直存在“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问题, 这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当然这里所谓的民工荒是指具有专业技能的熟练工, 某些私营企业常年招聘这些技术工种但也时有空缺。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来袭, 由于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关停倒闭的私营企业数量众多, 很多农民工于2008年底就提前返乡了。2009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农民工就业形势明显比2009年初预期的要好。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农民工就业形势较好, 农民工数量继续增加, 总量达到24223万人, 比上年增加1245万人。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获知,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坏而波动。随着经济的回暖复苏及城市老龄化进程的推进, 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步增加, 特别是灵活多样容易进出的非正规就业形式将成为当前解决就业紧张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非正规就业者的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缺乏专门针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体系。虽然近年社会保障部相继出台了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规范性文件, 但这些保险制度的设计多数都参照了有固定工作的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 它们缴费基数高、费率高、要求连续缴费等特点, 完全与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未能达到设计该制度的初衷。如2009年10月13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来自湖南衡阳54岁的易承芳1987年随丈夫到广州打工, 本想在2010年退休的, 发现尽管参加了养老保险却因缴费未满15年无法领取养老保险金, 无奈她只能选择退保。像易承芳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使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大大受挫。再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意见》只针对非正规形式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配套办法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而没有明确的参照规则。因此, 各地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地实际状况, 制订了尝试性的地方性法规, 这些地方法规效力层次低, 不足以保障非正规就业人群的劳动权益, 特别是没有规定社会保险费征缴的依据、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 使很多农民工因工作变换后保险无法接续, 使他们普遍地缺乏参保积极性。所以目前大多数非正规就业人员仍没有参加社会保险。

三、政府相关部门重管理、轻服务

一些地方政府职能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早期很多地方对于农民工的管理都偏重于预防和打击犯罪, 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服务、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居住状况等配套扶持工作不太重视。整个工作过程也是居高临下的“管理”, 丝毫没有融入“支持”、“引导”、“服务”的理念。有些部门甚至还以办证收费替代管理, 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毫无实效。另外, 一些地方职能机构在农民工管理工作中, 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工作模式, 没能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管理中去, 导致信息不完善, 工作缺乏主动性, 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没能从源头把握工作重点, 对农民工的“落脚点”管理控制不严, 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漏管失控。总而言之, 职能机构未能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起到应有的引导、扶持作用, 这将大大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四、户籍制度的制约

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早期该制度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开始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

当前这种户籍制度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最为根本的制约, 换句话说就是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享受不到平等的就业权。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 当地政府都会优先考虑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而制定种种政策和规定排斥外地劳动力。例如, 在提供就业信息时一般都会优先照顾本地居民, 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以使城镇的统计失业率降到较低的水平;还有政府规定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必须同时获得迁出地和迁入地政府的批准, 取得打工许可证、城市暂住人口登记证等证明文件。到城市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 投资办厂、购房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引进人才都不能落户, 其身份、地位得不到确认, 给生产经营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也给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种体制障碍增加了迁移者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成本。一些地方政府收取农民工各种各样的管理费后没有任何帮扶和救助工作, 这样的做法只能是增加了他们的流动成本。因此, 农民工受户籍制度的制约, 自由流动仍受较大的限制, 就业机会明显低于城镇劳动力, 而就业成本明显高于后者。当然最近几年, 此种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上述的种种歧视制度有一部分已被废除取消, 但由于户籍的原因, 农民工始终不能取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

五、农民工自身素质

1、农民文化素质文化水平不高

目前, 每年至少有100万人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这些人都要进入劳动力市场, 大量低水平的劳动者为招聘单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歧视对象。以下我们以上海为例, 来对比本地居民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并将2005年与2006年的调查数据作比较。农民工群体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高于本地居民, 小学文化的农民工占18.44%和初中水平的66.56%明显多于本地居民的5.29%和41.03%, 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本地居民比例均高于农民工群体, 特别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工仅为总体的0.815%, 而本地居民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达17.87%。由此可以清晰得看出本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农民工要高,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正好顺应了行业和岗位的要求。

2、劳动技能偏低

我国很多农民工的劳动技能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大大限制了劳动者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 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76.4%, 中国的“地毯之王”李日成预计:未来三年, 广东将缺技工570万人。

3、劳动工种过于单一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我国需要更多具有多个学科背景或掌握多种相关领域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农民工缺乏一定的知识技能,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 且以简单劳动力为主, 职业转换率非常低, 大部分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 有的甚至一家几代人从事同一种职业。由于自身的不足,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择业的种类相当有限, 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择业范围, 使他们丧失了很多工作机会。即使部分人能勉强上岗应付工作, 但也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进程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们积极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明显存在一些损害他们合法权益的问题, 如工资相对较低、劳动合同签订比例较低、很多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保及维权机制比较欠缺。本文的主要任务是探求影响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各项因素, 以便后期能建立一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具体措施来切实维护农民工自身的权益, 帮助其顺利地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户籍制,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

[2]樊平:《2010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3]王振、周海旺:《上海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7-2008) ,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

[4]卢汉龙、周海旺:《上海社会发展报告》 (2010)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

[5]樊平:《2010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6]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72。

上一篇:影响单簧管音色的因素论文下一篇:旅游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