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十篇

2024-05-20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1

一、选定创办企业的行业方向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竞争也就是市场的竞争, 而且已经演绎为企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的较量, 演化为系统运筹决策的较量。所以, 企业创业选择正确的企业经营方向, 已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中之重”, 是企业战略谋划的第一要务。

面对激烈竞争市场的挑战,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行之前必须“成竹在胸”, 把握企业的基本目标, 确定企业成功的航向。企业领导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的构想, 往往能决定新创办的企业或对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整之时的行业方向选择。所以创办企业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企业经营的基本方向, 审视自己企业的经营业务, 研究面对市场是否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在创办企业时要界定好经营的范围, 明确好企业的经营重点。这些都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部分, 所以在制定经营战略时一定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统揽全局。因此, 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创业企业的经营方向一定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市场对企业发展的需求, 企业在谋划经营方向时, 一定务必要避免盲目性, 在市场定位上要紧跟市场最新动态。

二是企业在创办之初, 一定要真正搞清楚企业创办, 应该经营什么行业, 经营方向及经营范围是什么, 企业所要服务的对象的范畴, 然后经过科学分析, 选定最适合企业发展和生存经营行业属于那个范围, 做企业的创业方向。

三是创办企业定位要找出最能发挥企业特点和优势的行业, 并且要贴近市场, 尽可能地开发与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条件成熟的相适应的产品, 对那些企业完全陌生的不要从事。

四是要保持灵敏的市场商业嗅觉。创办企业要严格选择对企业来说有美好前景的生产经营方向。

五是创办时要尽可多的寻求多种能和自己的经营范围起协调作用的经营方向。只有企业服务面越宽, 企业的经营越容易稳定。

六是根据市场特点和调查分析得出:欧洲市场喜欢高档品, 顾客注意产品的精致性;美国市场喜欢款式新, 顾客讲究产品的新鲜感;东南亚市场偏重产品的功能, 追求产品的便利性。企业要根据所面对的市场, 认真选择经营方向。

二、确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中的理念和习惯可以产生于一个有影响力的个人、工作集体、部门或分支机构;或者产生于组织等级的低层或高层。不过公司文化经常与公司的一名奠基者或其他早期领导者相联系, 他们一般将这种因素清楚地表达成公司哲学或一套组织必须遵守的原理或公司政策形式, 也有的公司文化是源于公司的远景展望中的战略目的和战略核心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化逐渐生根渗入公司经营, 并被公司领导和职工认可, 然后在新员工中得到延续。

确立企业文化, 企业务必要在内部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 并且由专人负责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负责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情况, 对企业确立文化方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然后根据调研数据科学性的归纳总结谋划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为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 一定要在企业文化执行小组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请专业设计机构科学的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规划。

三、建立企业业务体系

一个企业的好的定位需要有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等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实施, 这一系列机制构成了企业运营价值网络经济体系, 企业作为这个业务活动构成的集合。

建立企业业务体系关键是要明确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企业的这些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简单的市场关系, 以及在一定期限内的租赁、特许、参股、控股、合资等等契约关系。所以说企业构建的业务系统, 其根本是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以确定关系种类以及相应的交易内容和方法。

创办企业时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的业务系统, 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定位识别及相关的活动, 整合成一个系统, 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进行分配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并明确与企业相关价值链活动的关系和结构, 并有效地形成一个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明确, 且能影响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并获得价值的的价值网络,

四、确立企业用人原则

企业的用人基本原则就是要求员工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创办企业初, 创办人就要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盈亏的单位, 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盈利, 因为获取最大的利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企业要想获取最大的利润, 就要通过设立各种各样的内部规章制度, 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团队文化, 员工才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如果员工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那么企业整体企业团队文化将会受到冲击, 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团队文化的毁弃, 甚至会因此将企业拖到濒临倒闭的边缘。

个人英雄主义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再适应, 企业现在讲究的是团队作战、系统作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只有坚持团队作战、系统作战, 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然而要实现团队作战、统一步调的目的, 就必然要求企业这个团队的每个员工都要高度听从指挥, 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五、打造精英团队

倾力打造团队创新精神是提升企业的生命力的基础。企业创办一定要注意企业员工的团队创新意识。“成功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 但却不能简单的复制、移植”, 因此, 分部市场部每一次开会, 都会将活动的创新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优秀方案进行实施!

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石, 任何优秀人物都无法取代团队的作用,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的发展已不是单个个体的能力所能影响的了。当下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整体合力, 才能有促进发展。所以说打造团队的集体力, 已以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企业要达成目标, 团队凝聚力是企业得以存在的关键。团队的成员必须要认同团队的价值观;而且团队成员之间必须要具有大体一致的价值取向, 有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 使团队成员能在工作中达成共识。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2

关键词:机房,精密空调,UPS,气体灭火

引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IT系统越来越多, 相关服务器急剧增长, 大多数企业考虑到数据的重要性都会选择建设不同规模的专用机房来集中存放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在此背景下近几年企业机房建设项目越来越多, 大、中、小机房虽然规模有所差异, 但都会涉及到:空调技术、供配电技术、防雷、消防技术、安防技术、建筑和装饰技术等多种专业。而作为机房建设的关键阶段——设计阶段, 一定要认真分析各个方面的因素, 根据自身情况, 将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好, 将大大减少机房使用后的改建和维护成本, 提高投资收益。

1. 企业机房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

企业在机房建设时, 大都充分考虑了自身的现状, 首先要满足当前的需求, 但有些问题可能在机房建设初期没有明显的显现, 随着机房的使用和设备的增多而越发严重, 我们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好这些问题:

1.1 选址

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一般应设于第二、三层, 水源充足, 电力稳定可靠, 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等;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如广播发射台、雷达站、高压线等) , 此外还要具备下列条件:

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

对空气的洁净度、新鲜度和流动速度要求;

对电源、电压、频率和稳定性、后备时间要求;

对照明的照度、眩光、均匀度、稳定性、显色性、光效要求及产生有害电磁波的限制及应急照明要求;

对各房间楼板荷载要求;

主机房:5.0-7.5KN/m2;配线间及网络设备间:5.0-7.5KN/m2;电源室:要根据蓄电池摆放形式确定, 约为8.0-1 2 K N/m2;一般工作间:2.5 K N/m2。

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不同, 机房往往建在办公楼上, 更需要考虑好承重问题。

1.2 UPS供电

企业对业务的重要性和可用性要求逐渐提高, 过去对供电系统采用的方案为单机UPS工作, 或串联UPS工作, 显然不能达到当前现代企业的要求。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 必须提升UPS供电的可靠性, 彻底提高UPS供电系统的可用性。可采用1+1并机双母线冗余方案, 当任何一台ups出现故障或者其中一套母线发生故障时, 均不影响使用。也可采用两台独立的UPS为双电源负载提供两路电源, 同时为另一路UPS提供旁路备份。无论哪种方案,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业务发展, 尽量采用可热插拔的模块化UPS系统, 便于升级。

1.3 精密空调

机房多采用恒温恒湿的精密空调, 来保障设备的运行环境, 由于精密空调工作区域常年处于22℃的恒温状态, 而机房区周边环境的温度却处于四季变化的常温状态, 这样就会和机房相邻区域产生较大的温差, 空气中的水分子会因为温差而产生大量结露现象, 因此在机房的设计阶段要考虑保温。如果设计空调采用下送风, 对于房地面的保温 (抗静电地板以下楼板面) 尤为重要。可采用先进、适用、性能良好的橡塑板在整个精密空调工作区域地面及部分周边地区密封铺设, 采用聚氨酯固化发泡剂填充施工难度较高的死角处和橡塑板的连接缝处使整体保温结构严实可靠, 起到隔温、防结露作用。机房要设有防漏水装置, 可以设计1个排水地漏装置, 防止万一大面积溢水时能及时排放;并安装漏水监测系统, 对空调主机 (漏水易发部位) 处进行漏水侦测, 声光报警。

1.4 气体灭火

机房使用气体灭火系统, 目前常见的如七氟丙烷等。在设计中应注意: (1) 防护区的耐火极限问题, 在现有的国家规范或地方规范中, 关于气体灭火防护区的耐火极限要求一般为: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实际应用中防护区围护结构的耐火性能应根据防护区内可能发生火灾的强度及其可能的发展速度决定。对于在短时间内容易发展至轰燃程度的火灾场所, 其防护区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应采用不低于0.5h的标准。对由置于其内部的易燃可燃物质的数量和性质决定, 即使这些物质被引燃, 在实施气体灭火前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可能迅猛发展, 也不可能危及围护结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的防护区, 可放宽耐火性能要求。 (2) 根据国内规范的要求, 存放气体钢瓶组的房间 (钢瓶室) 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房间, 设在各个保护区域外, 并且有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出口, 设有可关闭的门。钢瓶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室温为-10℃~55℃, 钢瓶间宜设有通风装置, 保持干燥通风。贮瓶应避免阳光直射, 不允许在瓶站存放可燃、易燃和腐蚀性物质, 不允许受到震动和冲击。 (3) 企业在办公楼中设置的机房, 应检查天花是否有办公区使用的普通喷淋的水管, 或者其它水管, 应及时给予拆除, 否则一旦漏水将设备淋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小结

机房工程十分复杂, 其它问题如:布线、防雷、装修 (墙体、吊顶、防静电地板) 、机房照明、屏蔽、门禁、监控等, 在设计阶段也应充分考虑, 不要忽略细节, 有条件的话多参观一些成熟的机房, 开阔思路, 正确的处理好这些问题, 做到防患于未然, 使企业机房建设的更加合理、实用。

参考文献

[1]张成泉等.机房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03月

[2]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企业调研应注意的问题 篇3

选题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

对企业决策者来说,最需要的是掌握企业的经营决策在实际工作中被贯彻执行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是有利于领导全面掌握情况,及时了解本单位信息;二是有利于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工作质量;三是有利于领导决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坚持这三个标准,不但达到了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而且选题也更容易贴近实际,贴近决策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想选题更好地与企业的经营实际相结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与本单位的典型经验相结合。各个单位虽然都有其本单位的特殊性,但是同类型的企业都有其共性的东西,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凝聚着众人智慧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如果在面上及时加以推广,不但能省去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调查研究选题一定要大力挖掘内部典型经验之类的题材,认真加以总结和提炼。此类题材,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在面上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很容易进入领导决策层。

二是与本单位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相结合。任何企业在一特定时期都有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和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然性,在单位职工中的影响都比较大,事关稳定的大局。因此,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必须抓住时机,迅速展开调研,了解事情的真相,为领导处理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三是要真正做到与基层相结合。搞调研,光靠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够的,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不同层次的座谈,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摸实情、掏实底,既要掌握面上的情况,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剖“麻雀”,做到点面结合。这样的选题才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相符合。

为高层面决策服务

目前,企业领导层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比较高,因此对参谋部门的工作要求也更高。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变幻莫测,企业领导更需要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层次服务。因此,我们在开展调研时要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首先,要紧密联系市场,做好超前的政策调研。政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导向标,及时掌握政策变化,对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和工作思路具有超前的指向作用。因此,要围绕当前的政策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对策调研,认真分析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利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为领导更高层次的决策提供服务。

其次是要注重深化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才是关键。调研成果能否进入决策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以后的研究。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分析问题提供了依据。但是在分析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资料的表面,就事论事,要从更高层次来分析和研究,从纷乱的材料中理出思路,理出主题,有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换位思考,要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抓住最要害的东西,形成调研成果,进入领导的决策层。

三是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当前,企业以机制转换为重点的深化改革正在不断进行,由于改革牵涉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影响到千家万户,对此,各个企业的领导都感到很棘手。这也是领导所想和所急的事情。作为领导层来说,一般都会有一个大的框架设想,但是具体的方案和细节问题,由于精力有限及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不一定考虑得很周全。这时候,作为参谋部门,必须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围绕当前的改革任务,超前地做好调研工作,其调研成果往往容易进行决策层。

正确处理各种调研之间的关系

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地运用。领导决策需要调研,参谋部门辅助决策也要调研,职能部门开展工作也要调研。从根本上说,其调研的目的、及调研的方法是相同的,但是从其出发点和最终所起的作用来看,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参谋部门开展调研工作时,一定要正确处理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各自的工作互为补充、互为融通,不致于产生工作重复,职能交叉。

一是要正确处理与领导调研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一句话,参谋部门的调研要服从于领导调研的需要。领导者的调研是为了履行其担负的领导责任而自发的一种活动,在调研选题上一般侧重于面和宏观,侧重于全局性的问题,而参谋部门的调研更多的时候是被动的,侧重于点和微观。两者的职责权限决定了参谋部门的调研要立足于领导工作的重点,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以及热点和难点问题来展开。可以说是对领导调研的有益补充。两者的调研紧密结合,使领导作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决策。

二是要正确处理与部门调研之间的关系。参谋部门的调研与职能部门调研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领导决策服务的,但是其出发点不同。职能部门调研的出发点是为了掌握本部门工作的基本情况,解决一些具体微观问题,特别是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调查报告中技术性和细节性的问题比较多,对单位整个面上的工作指导意义不是很强。而参谋部门相对职能部门来说,调查和研究的问题相对要宏观一些,即使是对同一问题的调研,既要充分利用职能部门调研的成果,又要对其成果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炼其精华,尽量减少技术性和细节性的东西。总之,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职能部门,又要超脱于职能部门,使之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提高调查研究机构的地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调查研究在辅助领导决策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调研机构的组织现状来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企业中,除少数单位建立了专门的调研机构,并配备有充足力量以外,其它单位一般都是单位行政或党委办公室设立调研岗,但人员都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身兼数职,工作中难免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要真正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搞好超前服务,有点勉为其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不管是兼职还是专职,必须下大力气,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围绕领导决策,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使调研成果真正进入领导决策层,为领导所重视。通过自己的工作,使领导认识到调研工作是决策的重要环节,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并自觉地加强调研力量;另一方面,调研机构的组织、编制以及人员配备,对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在编制上不一定要设成独立的部门,但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调研人员。现在一些企业领导也逐渐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限于编制和定员依据问题而难以决策。

企业合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篇4

有人说,企业找合资合作伙伴好比找情人,要合适很难。我的观点是,企业找合资合作伙伴就好比是找丈夫或找老婆,不仅仅是情人那样简单的问题。对此,根据相关案例就合资合作中股份、风险、利益、财务、人事、客户管理等问题进行一些简单总结,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启发、参考和借鉴。

首先澄清几个概念

一是融资和合资。所谓融资,主要是以金融机构的支持为核心操作模式的合作方式,包括企业上市、投资集团资金投资等渠道。融资合作的方式的核心是资本运作,表现特点是资金注入方一般情况下不参加经验和管理,仅仅对资本运行的风险进行控制,控制的方式包括财务审计、报表监控等,比如说现在闹得沸沸腾腾的法国达能和杭州娃哈哈之间的问题,主要属于融资合作的范畴,达能主要是进行资本操作,不参与具体经营管理,仅仅进行财务审计和报表控制等。而合资,主要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可以以企业的名义也可以以企业股东的名义进行合资,共同出自,共同经验,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法律上对公司资本承担有限责任(故注册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二是资合与人合。融资属于资本运作的层面和范畴,属于资合的范畴。合作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资本的运行风险和安全收益性,主要看合作双方的资本实力和经营实力,及市场实力,对合作双方个人的信任、性格等不很讲究;合资则属于人合的范畴,合作的依据主要是双方有共同的经营目标和市场远景,双方通过了解建立了一定的人身信任,合作双方的性格、脾气等都经过互相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具体的合作。

本文主要谈的是合资合作也就是“人合”层面合作的问题。

一、合资合作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把找合资合作伙伴看成是找对象而不要看成是找情人。合资合作的基础是人合,找情人也要脾气性格合,找对象也要脾气性格合,但责任和后果是不同的。找情人不涉及财产问题,合得来就合,合不来或腻歪了就散,但找对象不同,涉及财产问题,涉及子女问题,过不下去了要离,还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共同债务分担等等。从这个意见讲,找合资合作伙伴更象是找对象,因为合作会涉及许多实际性问题,特别是利益风险等等。

原则二:找合资合作伙伴,在谈合作之前就要把合作结束时可能发生的问题想好。这就好比和一个人结婚之前就要把离婚时候的所有问题想好。花无百日好,月无百日圆。任何合资合作基本都要经过接触——热恋——确定关系——合作——发展成熟——矛盾——结束等客观过程。这个客观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婚姻可以走到老,合资合作长久者鲜有之。

原则三:具体细节在合作执行之前先谈好,不要等到时候发生纠纷再谈,会很不开心。有时在合作初期,双方感觉相逢恨晚,“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许多细节问题包括成本费用分摊,技术股份的费用分摊折算等都不细谈,到分红的时候,纠纷就来了,双方观点不一,面红耳赤,最终很不开心。因此,这些细节都应当事先商定,先小人后君子,先说响后不嚷,这是最理性和最实用的方法。

二、合资合作应注意的细节要素

一是股份比例。最好不要五五开。因为最终必须要有一个人拍板。如果五五开,当观点不一的时候,谁说了算,便是核心和实质的问题。因此,肯定要把51%和49%的范围内的问题细节约定好,**也好,三七也好,双方事先约定好。

二是股份比例中非资金股比如技术股份的费用折算问题。举例说明,合作双方约定,总股份**开,一方的技术折合20%的股份,出资总额以30万为例,那么技术股折合6万,假如每月开支1万的费用,那么双方各承担的实际费用分别是5000元,因为技术股无法变成现金支出,那么在年底分红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另一方主张每一万元费用自己只承担4000,有技术股的一方承担6000。而技术股一方主张,技术股可以分红,但无法承担现金支付的义务,纠纷四起,类似案例多不胜举。

三是业务范围。业务范围的细节要商定。

四是财务透明。也就是说,合作期限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需要双方共同签字认可才能生效。其中那些进费用,那些进成本,必须双方达成共识,一些问题必须事先说明。

五是客户资源管理。原则上客户资源特别是大客户资源应当双方共同控制。

六是人事四要素。合作中人事方面四个要素——财务会计,出纳,公司经理,客户管理,这四个要素中,合资双方在原则上是双方各控制一半,具体操作是四个岗位中双方各派两人,共同进行经营管理。一般情况下,财务会计和出纳双方各出一人,经理和客户资源管理双方各出一人。

七是风险和利益分担问题。一般情况下,按股份比例分担。

八是发生纠纷的解决流程问题。正常情况下是先协商,协商不成的诉诸法院。

三、相应案例及上述要素应用的成败启示

2001年,中国某大型国有煤矿和德国A集团合资合作,在上海某区合资成立R机械制造公司和销售公司,主要从事车辆发动机的制造和销售。合作过程中,德国方面出董事长、财务总监、审计、财务会计、出纳、客户关系管理,中国方面出副董事长、工厂总经理、销售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售后服务,物流,采购,行政,人事等人选。表面上看来,中方控制了绝大部分部门,但在2006年夏双方“离婚”的时候,中方败的一塔糊涂,因为真正启动分家程序的时候,无论是仲裁还是法律,都只认双方共同认可的财务数据表。因为财务和客户资源全部都被德方控制,导致分家的结果是中国某国有煤矿被踢出局,教训惨重。

事后得知,以前该国有煤矿在合资方面没有经验,当初谈的时候,只主张在部门数量上占多数,并没有把关键四要素的比例进行分摊和主张,前车之鉴,值得借鉴和参考。

2004年初,同样是上述R公司在和中国上海某国有机床厂合资合作的时候,笔者当时全程操作,谈判的结果是R公司控制董事长、财务总监、审计、财务会计、出纳、客户关系

管理,其余岗位给对方,成立Y制造公司,主要从事曲线高端铣加工。2006年初,作为R公司分家前的准备,在对Y进行分家的是,R的模式大获全胜,上海某国有机床厂大败。

四、结束语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5

度过了二十多年,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理

性发展阶段,市场规则已基木建立,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市场竞争已由过

去的单一的产品竞争演变为全方位的、

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房地产企业

在制定战略时只要明确并搞好以下几项

工作,便能在市场中获胜。

一、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实施品牌战

略的前提。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定位也即

目标市场的选择,是企业通过对行业发

展状况、市场需求、企业资源状况行综

合分析后确定的。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

业实施晶牌战略的前提,是房地产企业

走向成功的关键。房地产企业要选择恰

当的市场定位,必须要对以下方面内容

进行充分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包括经济环境分

析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分析。具体分析

因素有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房地产行业

发展状况、国家制定的金融政策(货币政

策、利率、房地产按揭政策)和房地产方

面的法律规定等。

2、区域市场分析。主要是当地经济

环境、城市发展规划、项目所在地及其周

边的市政规划、当地房地产的相关政策

法规、人口环境以及当地的房地产市场

的概况。

3、项目用地环境调查。包括项门土

地性质调查、项目用地周边环境调查、地

块交通条件调查、周边配套设施调查和

居民情况调查(项目所在地人口总量,教

育程度,年龄结构,文化习俗收入,家庭

规模结构等)。

4、竞争项目的状况分析。包括竞予

公司的概况分析;市场定位;楼盘项口的

相关规划位置、交通、区域特征和发展规

划、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规划;楼盘的建

筑风格和产品类型;建筑风格和立面的

设计、构质;户型设计;小区配套和物业

管理;楼盘的价格、营销推广、销售情况

等。

5、目标消费群体需求分析。房地产

企业要了解消费者对房产楼盘的具体需

求,包括楼扭的建筑风格、构质、户

型、房屋价格接受程度、物业管理、配

会设施、环境景观、绿化率、额外配套

服务要求等。

二、优质的产品是实施品牌战略的

基础保障。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用品质优良

的产品来占领市场。囚此,房地产企业

在实施品脚战略过程中要从以下方面关

注和提高共产品的质量:

1、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质量。房

产是关系到人们居家安全的大事,居民

对房产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房地产

项目的质量必须要达到全方位的质量体

系标准,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这就要

求房地产企业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工程

建设对二方面来控制质量。规划设计既要

满是居民的当需要,又要有—‘定的超

前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工程质

量主要包括设备和构料、建筑结构、装

修、施—了队伍等方面,房地产企业要严

格把关,保障项目的高质量。

2、优美的居住环境。H前,居民

对居件讣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抒房产

时常把居作州能与绿化环境、社区的配

套设施紧紧相连。因此,房地产企业要

充分重视项㈠整体规划设计,在空间、

地表、绿化、建筑和配套设施布局等方

面要进行细致的考虑。完善布局规划没

汁,注重绿化环保,满足住户休闲、交

流、娱乐、健身等方面的需求,创造良

好的人文居住环境。

3、完善的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

好坏关系到业主的生活质量,是房地产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无论是

房地产企业自己从事物业管理,或是选

择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房地产企业都要

保证为业主提供长期优质的服务,包拈

家政服务、治安管理、房屋设施维修、

环境保养、对有困难的住户进行特殊服

务等,以解除住户的后顾之忧,全方位

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物业管理还应

注重社区文化的建设,以丰富多彩的衬

区文化活动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社

区文化不仅可以为业主提供互相交流的

机会,还能增强业主对社区的归属感、

自豪感。

三、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品牌意识。

大量的和基本的实施品肿战略的活动是

要靠人去完成的,所以在实施巾首要的

和最重要的条件是员工的品牌意识。只

有当员工认识到品脚战略在市场纤济中

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时,才可能调动起他

们创造晶牌、保护品牌的自觉州·。

企业员工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主

体。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广大员工参

与晶牌战略的程度是实现企业品牌战略

的关键所在,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品脚,战

略实施主体的基础。为此,房地产企业纤

常举办最新房地产知识及有关法律、法

规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采取编制

员工手册、利用企业内部刊物等策略,广

泛宣传晶牌战略,使员工进一步明确企

业实施晶牌战略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紧

迫性,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增强

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广大员工

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外在面貌的自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6

在当今社会,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它的高效率、低成本和跨时空的优势是传统电子商务无法比拟的。电子商务将帮助传统产业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他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弥补各方面的竞争劣势。但是,在利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存在巨大差异,中小企业应迅速转变营销观念,适应新的商务模式,充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的竞争。企业应制定合理的电子商务战略和企业战略,最重要的是创新战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使企业具有竞争对手难以效仿的能力,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立足的根本,第二是要注重协作战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考虑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争取与大企业同步发展。第三是服务战略,中小企业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与大企业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中小企业可以开拓服务领域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开展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伟大企业的服务提供服务和劳务。

还有就是要做好市场定位,做好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稳步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等工具,打造企业品牌,拓展销售市场,详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因为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营销很大,企业实行电子商务战略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了解关注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规划与技术政策等等。此外,要分析竞争优势抓住关键环节,围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合适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分析,找出与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所在,还要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例如国家政策和营销上的优势,充分发展壮大自己。

此外,要把握好电子商务市场的进入时机,不可盲目进入,需在充分分析内外部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在选择进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注意市场或技术的变化情况,调整战略。

其次,电子商务是不同于传统电子商务的新型商务模式,所以企业必须有一套新型的完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把电子商务和传统的电子商务整合起来进行管理,根据所面临的市场与竞争优势,进行搞笑的管理,以适应新兴的商务模式。另外,进行电子商务,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围绕这个网站来整合各种电子商务应用,但是,企业必须具备开发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企业内部要有开发软件的能力。还有就是要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其提供的服务。而且,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特征,电子商务也面临着潜在的安全威胁,中小企业必须做好电子商务的安全措施,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如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等,消除因安全隐患带来的意外损失。还有就是要一良好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能为企业提供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小企业只要充分做好准备,考虑各方面的利弊,充分利用,一定可以使企业获得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7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先进的系统化管理思想。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经历多年发展后我国很多企业对于ERP已从最初的认识阶段逐步走向深度个性化应用,市场上也涌现出多家技术成熟、实力雄厚的本土ERP系统提供商。如何正确评估自身技术能力,做好具体需求分析和规划,保证系统成功实施,使ERP真正为企业发展助力,日渐成为现代企业治理行为中的重要一环。

二、ERP的内涵及其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

(一)ERP的内涵

企业资源计划ERP起源于流程型企业管理理念,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提供将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市场环境相结合、科学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的信息平台,合理安排企业的购、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活动,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规避潜在经营风险,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ERP的重要作用

1.ERP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类数据高度交汇,实现信息多层次、多部门统一平台管理,有效减少业务摩擦、降低运营成本,并可以通过建立自动预警机制为实现事前管理提供可能;

2.ERP系统可将企业生产流程、供应链、财务控制、固定资产等资源进行充分协调,各类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在职能部门间传递和共享,提高生产效率,激发企业活力。

3.良好的ERP系统运作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流程、优化工艺、降低消耗、减少人工失误、提高企业市场反应敏感度,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决策提供信息化基础支持。

三、现代企业ERP系统实施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及策略

(一)重视ERP信息系统软件选型,做好实施规划

ERP系统是现代企业对资源合理配置要求的体现,是管理层对企业运行模式的思考。期初在选择软件系统服务提供商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商的信誉、实力、对行业熟悉程度等因素,尽量选择资质优良、服务能力强、对本企业所在行业特点有深刻理解和成功实施经验的供应商。其次,应从企业自身战略需要和信息化建设目标出发,加强系统分析人员与相关部门关键用户的交流沟通、了解具体业务需求,根据组织构架、管理特点、涉及业务范围等明确系统需要哪些功能,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合理有效的分析报告。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部分业务数据,同ERP系统供应商共同进行有效性模拟测试以了解ERP系统构架,避免软件与实际业务脱节。在软件选型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出切合实际的需求分析,不盲从广告宣传,不贪大求多,选择具有高性价比的真正适合本企业的服务商及产品,这是ERP成功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ERP实施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如果事先沒有科学规划,不做好充分准备,往后有可能产生实施效果不理想、信息系统无法支撑企业经营活动的局面,制约企业未来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ERP实施要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突出特点、详细设计方案、分步平稳推进。

如前文所述,为保证系统有效实施,企业应成立由多个业务部门组成的项目组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同时认真评估本企业所在行业特征、所处的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当前信息化应用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能力等情况,结合需求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规划,交各使用部门反复确认。若是跨行业集团型企业则应从核心主业着手,首先考虑契合主要产业的规划方案,保证主业优势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二)统筹兼顾,分步实施

ERP是将企业供应链,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进行整合的集成管理,实施时除了统一规划还要有动态的进度协调和部署。循序渐进,避免由于业务需求整合不到位而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等问题,削弱模块间的协同效用,降低系统应用价值。在ERP实施过程中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能够降低企业实施难度,增加风险可控性,最大限度避免不合理的沉没成本投入。

完整的ERP系统一般包含资产财务、产品生产、供应链、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等功能模块,它们各自对应企业里不同的关键用户,实际生产中独立工作又有机协同。具体实施操作时可以以产品流程为核心、财务控制为总领定义统一规范的集团基础数据和信息平台,整个过程强调面向不同业务间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采取分模块实施的方法,从初始就注意业务数据与财务平台交互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立好的模块上线前进行功能测试,确保信息准确传递和系统运行稳定,真正达到财务与业务的无缝衔接与有效协同。在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不足,并将前一阶段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下一阶段所借鉴。

(三)重视关键用户培训,加强人才积累

ERP实施需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若操作人员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ERP业务流程掌握不充分会导致系统使用效率低下、业务处理错误甚至误删历史数据等问题,打击员工工作热情、浪费开发成本。为保证系统平稳运行,必须对业务部门管理者及ERP使用最为广泛的财务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等关键用户进行长期的内容丰富的应用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并引入操作员上岗考核机制,确保ERP系统实施朝正确的方向进行。

ERP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工程,而ERP系统的成功实施也必定会培养出一支既熟悉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同时具备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笔者认为企业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放在首位、合理规划,通过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不断加深实施人员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积累。加强复合人才积累,为后期系统二次开发及维护升级奠定智力基础。

(四)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用于降低运营风险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企业实施ERP,应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包括创造保障ERP稳定运行的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编码体系,健全重要信息加密备份制度,完善服务器及网络管理条例,设立管理员权限以及严肃各项操作规程,同时还应重视软件版本升级等管理和维护以及适时进行杀毒软件的更新。

以财务管理为例,ERP应用中会计业务工作均通过计算机完成,而便捷与风险共存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使得会计信息有可能因遭受病毒入侵、数据被人为篡改、系统运行不稳定等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数据丢失、摧毁等风险。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应加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分析,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安全。程序开发时企业应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针对风险控制点在系统内嵌入安全程度较高的控制模块;ERP系统应用过程中制定统一的核算制度、科目体系、审核流程等,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严谨性;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结合权限设置对用户的系统访问、操作授权、数据查询、导入导出等行为进行控制,防止舞弊发生;做好访问日志,记录用户访问ERP系统的时间和内容,为日后的控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应针对自身实际,选择最合适的ERP信息系统软件,总体规划,采用边实施边调整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加以拓展,才能使信息资源在整个ERP系统价值链流通起来,最终实现管理提效,支撑企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解读.财务与会计.2011(6):53-5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解读.财务与会计.2011(6):57-62.

[3]北京兆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8:409-446.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8

摘要: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对企业上所得税进行的一次全面、完整、系统的计算、缴纳过程,不但跟企业会计处理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大量税收法规,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会出现,处理不当有可能面临被处罚、补税、加收滞纳金等涉税风险。为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规避税务风险,文章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对财会人员做好汇算清缴工作有所帮助。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问题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对企业所得税的一次全面、完整、系统的计算、缴纳过程,不但跟企业会计处理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大量税收法规,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问题会出现,处理不当有可能面临被处罚、补税、加收滞纳金等涉税风险。为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规避税务风险,文章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对财会人员做好汇算清缴工作有所帮助。

一、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列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的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定期减免税、优惠税率、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纳税人需要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审核或备案的事项,应按有关程序、时限和要求报送材料等有关规定,在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前及时办理。除国务院明确的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其他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实行备案管理。备案管理的具体方式分为事先备案和事后报送相关资料两种。需事前备案的有: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的,应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备案;以及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和技术转让等等。汇算清缴时需备案的有: 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企业资产损失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等等。

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没有申批或者备案的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二)只提出申请但没有接到税务机关出具的接受批准或备案凭证也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三)税务机关批准或接受备案凭证应加盖该机关印章并注明日期。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进行纳税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具体来讲,纳税调整事项包括收入类、扣除类和资产类三大类调整项目。企业会计人员应全面掌握,准确运用,以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

(一)收入类纳税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1、视同销售取得的收入未调增应纳税所得。视同销售取得的收入在会计上一般不确认为会计收入,但对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应当视同销售货物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货物、财产、劳务,应计入当期的应税收入。而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对记入营业费用的交客户试用的产品、以及将产品发给职工作为福利和记入应付福利费的劳保费用,都没有调增应纳税所得。

2、延迟确认会计收入。纳税收入是在会计收入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计算得来的,而且主要调整项目已经在纳税申报表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列示。“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在设计上是基于企业会计收入的确认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或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并未通过相关机构的审计,会计收入的确认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因此,企业很容易因未及时确认会计收入而造成少计纳税收入。实际工作中,会发现企业“预收账款”科目金额很大。对应合同、发货等情况,该预收账款应确认为会计收入,当然亦属于纳税收入。企业汇算清缴工作中,由于延迟确认了会计收入,也忽略了该事项的纳税调整,事实上造成了少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结果。

3、财政补贴收入不进行纳税调整。对于国家政府部门给予企业的各种财政性补贴款项是否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计入哪个纳税的问题,很多企业存在错误的理解。不少企业认为,既然是国家财政性补贴,应当属于免税收入。但事实上,财政性补贴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是免税收入,也可能是不征税收入,还可能是应税收入。

(二)扣除类纳税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1、以不合规票据列支的成本费用未能调整应纳税所得。实务中,有些企业经常以“无抬头”、“抬头名称不是本企业”、“抬头为个人”或以前发票为依据列支成本费用,这些成本费用违反了税法所要求的真实性原则,应当调整应纳税所得,而在实际工作中未调整应纳税所得。另外,2011年2月发布的《发票管理办法》,明确了发票上财务专用章的使用被禁止,只能加盖发票专用章。企业应注意发票章是否合规,不合规的及时补盖。同时注意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应及时补充完整。

2、因核算不正确或不准确而多结转的成本费用未调整应纳税所得。如一些企业随意改变成本核算、成本结转方法,以致于违反会计准则多结转生产成本费用,按照税法规定,这些多结转的生产成本费用就不能扣除,就应调整应纳税所得,而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调整应纳税所得。

3、未实际发放的工资未调整应纳税所得。依照税法规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工资应当是企业已实际发放且属于合理的工资,而那些未实际发放,如一些企业计提未发给职工的工资,应调整应纳税所得,可在现实中不少企业就没有调整应纳税所得。

4、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以及超标准支出的财产保险等保险费,未调增应纳税所得。按《实施条例》有关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以及超标准支出的财产保险等保险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而一些企业没有调增。

5、不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未调增应纳税所得。对不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如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就不能扣除,就应调增应纳税所得。

6、不合规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未调增应纳税所得。一种情形是不属于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未调增应纳税所得;另一种情形是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会计利润)12%的部分,未调增应纳税所得。

7、不合规的企业之间各种支出未调增应纳税所得。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租金、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都要调增应纳税所得,而一些企业没有调增应纳税所得。

8、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未调增应纳税所得。属于不符合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在汇算清缴时也应调增应纳税所得,而常被一些企业漏掉。

9、因发生损失收取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未调增应纳税所得。企业发生损失,对已作为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也应作为计税收入,调增应纳税所得,可有些企业在汇算清缴中也未能调增应纳税所得。还有些企业对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又全部或者部分收回的,也未能作为收入调增应纳税所得。

10、发生的罚款、罚金、滞纳金未调增应纳税所得。一些企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应调增应纳税所得,而在汇算清缴中也未能调增应纳税所得。

(三)资产类项目纳税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1、资产类项目的计税基础确定不当未进行调整。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资产类项目的计税基础金额,是能够在税收上得到补偿的,反之,不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资产类项目的计税基础金额,就不能够在税收上得到补偿,即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在汇算清缴中对不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资产类项目的计税基础金额,就要进行调整,而在实务中计税基础确定不当的情形常有以下三种:(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未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如将竣工结算后发生的借款利息等也列入计税基础之中;(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未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而是以自行确定的或以双方合同确定的价值,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3)外购的无形资产,应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而有些企业将不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如将购置前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以及其他间接费用也计入计税基础之中。

2、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不当未进行纳税调整。此方面常有四种表现:(1)固定资产应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而实务中,有些企业对一些新购的较大数额的固定资产,未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就按双倍余额递减法或按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在汇算清缴中也不进行纳税调整。(2)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而一些企业在投入使用的当月就计提折旧,在汇算清缴中亦未进行纳税调整。(3)因确定的折旧或摊销的最低年限不当而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在汇算清缴中未进行纳税调整。如按《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另有规定外,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的最低年限为10 年,可有些企业对一些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却按8年或5年计提折旧;再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 年,而一些企业则按低于10 年的期限进行摊销,并在汇算清缴中遗漏对此进行的纳税调整。(4)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与其计税基础不相对应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这主要指一些企业在当年购买了一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并在其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了折旧或摊销,但年终前未能取得相关发票,则该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为零,即税前列支的折旧或摊销也应为零,企业就要对计提的折旧或摊销,进行纳税调整,而现实中不少企业就没有进行纳税调整。

三、所得税汇算清缴中需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预缴与汇算清缴比例关系应注意问题 国税函[2009]34号【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原则上各地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占当年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预缴数+汇算清缴数)应不少于70%。根据这条 对于平时计提各项应付款项或预提费用较多、年底未实际结算从而导致当纳税调增金额较大的,应注意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占全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比重可能偏低,主管税务机关可能进行纳税评估。为避免风险此类公司应注意完善平时预提各项成本费用的依据:如合同、协议、公司管理层对于应付年终奖金的方案、资产减值损失发生的计算过程等等。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应注意问题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终了之日起5 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

纳税人在中间发生解散、破产、撤销等终止生产经营情形,需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算的,应在清算前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 日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款;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纳税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在汇算清缴期内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或备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办理延期纳税申报。

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期内发现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汇算清缴期内重新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纳税人在纳税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在汇算清缴期内补缴企业所得税款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手续。

总之,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纳税检查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纳税风险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应谨慎行事,尤其要警惕新旧政策衔接环节的风险和对政策边界理解把握不准的风险。为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应注意税法知识的随时更新,并与税务机关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遇到问题及时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咨询,对于有变化的政策及一些地方政策要及时了解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声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篇9

注意教学语言的形象,简练和准确

声乐教学有其特殊性,它通常是很抽象的。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的。教师的任务是在有限的课时里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主要是反反复复的发声练习和处理歌曲的练习。因此,教师语言的形象、简练和准确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经常使用的语言有深呼吸、提笑肌、掉下巴、开口腔等。这样的语言对学生学习声乐是十分有帮助的。教学中对声音位置的强调,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能简单地用过于专业的语言如:“要注意头腔共鸣”“我们用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等来启发学生,而应该在语言提示的同时,给学生做必要的示范,如:教师用简单易懂的手势、形象生动的眼神和表情,让学生理解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可以经常提醒学生用保持打哈欠的状态和微笑的状态演唱,以达到让学生打开喉咙、自然抬起上腭的目的。由此看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是十分重要的。

注意对学生歌唱语言和感情的训练

歌唱的语言应达到“字正腔圆”,歌唱时的表现应是“声情并茂”,这是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演唱不同的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歌唱的情感是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来实现的,不仅要让听众感受到你的歌唱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观众进入到你演唱歌曲的情景中去。在表现歌曲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现实。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和美感性是歌曲表现的生命。因此,学生必须用真实的情感去表现所演唱歌曲的艺术形象。

“声情并茂”是进行正确的情感体验和投入,“字正腔圆”所说的是歌唱的语言。歌唱时应注意声母、韵母和归韵,注意字头、字腹、字尾的过渡,三者要过渡自然。“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要区分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发音咬字差别较大,相比较而言,南方口音较难训练。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南方学生发音咬字的训练。

注意教学方法的辩证统一

由于每个学生的条件不同、学习程度不同,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给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歌唱训练、声音处理、音乐感受的训练等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歌唱发声过程中,除了歌唱器官各种局部调整的运动之外,还要有整个身体参与的意识。从人体发声的要素(呼吸、发声、共鸣)来看,他们应是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同时出现的一个统一整体,而不是孤立的。

因为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听辨力来指导对学生的训陈,所以,当发现学生歌唱中所存在的的问题时,就应拿出具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一方法的对错完全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声乐教师的责任是要训练学生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歌唱的对与错。特别是在最初的学习时,不怕学生唱不好,就怕学生不会听。唱不好可以训陈,不会听就成问题了。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水平。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方法是辩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训练声音的高位置时,一定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声音尖、挤、卡、虚的现象;在气息训练时,若要强调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就必须强调保持高的歌唱位置。要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练习。如弯腰吸气、叹气练习、搬东西等。通过这些办法,让学生感受发声时气息的支点。按笔者的经验,这些练习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另外,在训练时特别要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把声音唱得集中。让学生提笑肌时还要提示注意下颚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假声位置真唱、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这些训练无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中。

注意加强教师的艺术修养

人民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成为一个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声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1、必须受过专门正规的训练。从事声乐教学,教师均应接受过专门的正规训练,仅凭经过某专家指点、参加过几天培训,读过几本书、听过几首歌,或者感觉自己有一副好嗓子就充当声乐教师是不够的。这样的教师不仅教不好别人,反而会由于方法不当,损害学生良好的条件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这是声乐教学最令人痛心的事。2、必须具有声乐理论知识。因为在教学中,课堂的指导性用语,对作品的处理,无不渗透着声乐理论。一首声乐作品,除了旋律、歌词外,还有调式、和声、力度、速度、节奏、节拍等乐理方面的内容。倘若理论基础贫乏,恐怕很难帮助学生完成对作品的处理。3、敏锐的听辨力和较好的音乐记忆力。这是搞好声乐教学的重要素质条件之一。教师不仅要做好正确的示范演唱,而且要在听完学生的演唱时,能把错误之处指出并模仿出来且加以纠正。

创办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什么是合同?《合同法》第二条规定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与协议有区别吗?合同是 联系市场主体的纽带,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是围绕合同而展开的, 因为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合同管理和保障其实质性的工作质量。施 工企业涉及的常见合同,类别有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分包合同、材料 采购合同、和劳务分包合同等, 现在我结合所认知的施工企业合同管 理现状和自身的司法实践经验, 对上述合同的在签订和履行过程所应 当注意的问题做出以下的分析,供各位领导、同事参考。

1.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适格? 判断一个合同主体是否适格,应当核查其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企业资信、注册资本等工商登记信息,(这些工商登记信息我们可以 通过红盾网来查询或者直接到当地工商局去查询 ,并核查其使用的 印鉴是否真实与合法,来验明其是否具有主体资质、权利能力、行为 能力。

对于联合体投标的项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的 资格条件具有相关的规定,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 件, 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应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 联合体的资质等级, 并应由联合体各方共同确定联合体投标单位的牵

头人。

对于代为签订合同的经办人,应当要求其出具委托人的授权委 托书,并核查其是否处于委托书的委托权限和委托期限内。

第二、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合同内容应当合法,不得存在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 性规定,否则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内部分相关条款的无效。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以下几种情况:(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2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3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

注意 :在这里特别强调有关非法转包的问题,因为法律是禁止建 设工程转包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大量存在,那么如何进行规避 呢?我们可以将建设工程肢解后分包,签订若干份分包合同。在劳务分包合同中, 对于分包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工期、质 量和文明安全施工等义务,施工企业经常使用“罚款”作为此类违约 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但“罚款”一词主要使用于行政机关对行政管 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进行的制裁, 对于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则不宜适 用,而应使用赔偿金、违约金等合同用辞。

第三、合同用辞是否规范

合同用辞应当规范,同样用辞的涵义应相互一致,不能存在互 相矛盾、含糊不清、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表述。

例如不能将劳务分包合同中的“月进度款”写成“预借生活费” , 应明确约定验收合格后付款是指“单项工程验收合格”还是“工程整 体竣工验收合格” ,应明确质量标准是达到“结构长城杯标准”还是 “获得结构长城杯,并以获取证书为准” ,是“两年保修期满后付款” 还是 “保修期满两年后付款” , 这些内容都是合同签订过程中常出现 的问题,需要予以严格的避免和消除。

第四、区分“黑白合同”

什么是“黑白合同”?“黑白合同”又称“阴阳合同” ,是指建 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签订的两份或两份以上实 质性内容相异的合同, 通常把经过招投标并经过备案的正式合同称为 “白合同” ,把实际履行的补充协议称为“黑合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 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 致的, 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简言之, “白 合同”的效力高于“黑合同” ,凡是“黑合同”中对“白合同“的实 质性内容进行了变更的,变更的内容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施工企业在目前无力改变“两套合同”的现状下,应当以超过发 包人的热情而追求“白合同”的签订,而不能简单认知为“白合同” 仅是用于合同备案而无所谓。当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发生变更后, 施工 企业应积极的敦促发包人适时办理相关的合同变更备案手续。

2.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应重视价款请求权

《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条款第 31条“确定变更价款” ,对承 包人提出变更价款报告和发包人工程师确认变更价款报告做出了明 确的时限规定(均为 14天 , 其中第 31.2条规定了若承包人在双方确 定变更后 14天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则视为该项变 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施工企业在办理价款变更时应充分重视前面所述的 14天时限限 制,并在 14天内报送《费用变更报审表》 ,同时请监理工程师或者甲 方代表在《费用变更报审表》上履行文件接收的签署手续。否则, 逾期不提交获得确认的《费用变更报审表》 ,可能构成承包人对合同 赋予的价款变更请求权的放弃, 从而导致合同价款变更, 但因未在规 定时限内提出价款变更而得不到相关法律的支持。

第二、应重视工程签证

什么是工程签证?工程签证是指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施工过程中 按合同约定或者施工惯例对支付各种费用、设计变更、顺延工期、造 价调整、赔偿损失等所达成的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补充协议。由于越 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招标来确定承包方, 低价中标是国际上通 行的建设工程评标方法,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许多施工企业为 了承揽到工程, 不得不得采取极力压价的办法。低价中标带来的后果 往往使施工企业面临亏损的处境,因此我们必须作到“低中标,勤签 证”。2004年 9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解释》 ,对工程签证的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工程签 证有了法律的依据。该解释第 19条规定:“ 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的, 按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书面文件确认。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 同意其施工, 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发生的, 可以按照当事 人提供的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

第三、重视经济索赔的管理

当出现如材料延迟供货、指定分包合同工期延误、重大设计变 更、付款延迟和发包人违约等情况时, 承包人可向发包人提出工期延 长和直接损失补偿的索赔;在此等情况下, 施工企业须注意遵循合同 约定的索赔时限, 一定要在该约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根据 《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通用条款第 36条“索赔”的约定,承包人应在索赔事件发 生后 28天内向监理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发出索赔意向通 知后 28天内向工程师提出延长工期或直接损失补偿的索赔报告及有 关资料。

第四、掌握结算的主动权

项目实践中常常存在由于建设单位的推诿而迟迟不能顺利进行 工程结算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为此出台了 《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 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其中的第 20条规定:当事 人约定, 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 视为认 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按照约定处理。该司法解释确立了“过期视为认 可”的原则,其立法用意即有效制约发包人逾期不结算工程价款,从 而鼓励合同双方对结算期限的法律后果做出了明确约定。我们应善于 利用此条款的规

定,在备案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后,乙方 提出工程结算并将相关结算资料移交给甲方,甲方自接到上述资料

上一篇:油田数据资产下一篇:苍鹅鼻炎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