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管理十篇

2024-05-17

能源消耗管理 篇1

1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性

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作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应当针对企业能源计量活动和能源消耗量化管理目标。其中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 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 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 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 计量数据却是最重要的, 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 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

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 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 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 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 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 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 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企业应按照GB/T19022-2003 (idtlSO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GB17167-2006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以节能减排为关注焦点, 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 通过能源计量器具的计量确认和能源计量过程的持续控制, 确保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向能源计量过程及数据统计分析的转变, 单纯的技术管理向系统的科学管理转变, 及时消除或减少由于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源计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风险, 促进能源计量管理规范化, 量值溯源有序, 单位统一, 获取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数据, 掌握有效的能源计量信息, 切实保障节能减排工作的规范高效,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持续提升和低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 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 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 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 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在技术和管理上, 我州的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 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 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 要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 我们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推动全州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服务职能优势, 着重帮助指导重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 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 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 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应抓住当前的机遇, 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思想统一是保障,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 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2夯实计量基础工作, 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2.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 理顺工作流程, 使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 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 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2构筑计量管理平台, 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 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 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2.3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

企业应根据《节约能源法》、《计量法》、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的要求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完善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和能源计量网络图 , 在此基础上将所有能源计量器具划为A类管理, 严格按照周期进行检定, 确保计量器具准确可靠, 为能源分析及考核提供准确数据。

2.4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 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 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按照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对公司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依据《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 器具的型号、数量, 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 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对那些精密度高、本企业不能检定的计量器具, 及时提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实行周期检定。根据能源计量器具所检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优劣, 来确定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98%~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 严格按照《测量设备采购、贮存、发放管理程序》执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3做好能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为生产提供服务

扎实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统计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结果以《质量月度分析》的形式, 及时上报给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统计分析包括:能源供应、消耗、节约和储存等方面计划执行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要提供统计期产品单耗 (指单位产品如吨煤、吨汽等所耗用的某种能源, 如多少千瓦时电力, 多少千克焦炭) 和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耗用的所有能源) 。这些数据为公司合理组织供应, 分配使用能源, 能源消耗定额制定, 计划节能目标的制定等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4企业能源计量管理规范工作成效

甘肃州夏河安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 公司领导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制订了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 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三级管理网络, 配备能源管理人员, 明确了各部门管理职责, 制定并执行了有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组成的节能管理标准体系。制定了《计量管理程序》、《统计管理制度》、《日常统计工作管理规定》等相应管理制度, 确保年度目标完成。

对煤炭购买、电能计量、化验、贮存、使用等环节严格管理, 对各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 严格奖惩。2010年以来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实施了日产2000t新型干法回转窑燃烧器、2MW和4.5MW余热发电、高低压变频器等一系列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共节约标准煤6814.38t, 减排二氧化硫297.05t、减排氮氧化物259t、减排风尘183.4t。截至2011年底节能减排项目累计节约44540.5t标准煤。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为企业获取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能源消耗管理 篇2

关键词:高校,节能,措施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精神, 社会各行各业都将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校作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机构鼎力的文化教育机构, 对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创建节约型高校也将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 在校人数、校园建筑物面积和耗能仪器等急剧增加, 导致能源消耗成倍增长。同时由于缺乏节能意识, 管理机制相对滞后, 节能技术推广缓慢, 能源浪费现象也较为普遍, 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以及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试图针对能源消耗现状及成因, 探讨高校节能工作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 促进高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能源消耗现状及其原因

据2006年统计, 全国共有高校1851所, 在校生2100万, 如果每人每天耗费0.01度电和0.005吨水, 一年则耗费七千六百万度电和三亿八千万吨水。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 这一数字足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04年水电费支出1096万, 05年水电费支出1105万, 06年水电费支出1347万, 07年前8个月水电费支出已达1158万, 年增幅超过1 5%。

由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学校用能与往年相比成逐年上升趋势, 消耗的能源主要是水、电、油、气。0 6年深职院共用电2190.953万度, 用水96.25万吨, 水电 (含排污费) 折合人民币1347.35万元, 煤气12.1万立方米 (约190.14万元, 主要用于食堂食品加工) , 柴油43.6万升 (约204万元, 主要用于学生宿舍太阳能柴油辅助加热和汽车用油) , 汽油9.5万升 (约50.7万元, 主要用于汽车消耗) 。在各种能源的消耗中, 水电消耗所占比重最大。

通过对历年单月份水电消耗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 我们发现以下规律:

1、三、四、十二月份水电消耗相对稳定, 主要原因是天气温度适中, 空调使用率较低。学生冲凉次数不多。

2、二、八月份水电消耗少, 主要原因是寒暑假, 在校人员少。

3、五、六、九、十、十一月份为水电消耗高峰期。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 空调用电和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 (目前我校共有中央空调3座, 总功率7202千瓦/小时, 其它各种小型空调2846台, 总功率超过6500千瓦/小时) 。由于6、7月份天气炎热, 图书馆的中央空调每天运行时间不低于13小时, 由于毕业生活动 (如毕业典礼) 增加, 体育馆的中央空调也要频繁使用, 其它小型空调每天的运行时间不低于9小时, 从而导致用电量增加。学生冲凉的次数增加, 每天平均2~3次, 从而导致生活用水量增加。

4、一、七月份由于其中一部分时间为寒暑假, 所以水电消耗相对较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调和照明用电以及生活用水是产生水电消耗高峰期以及影响用能总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由于寒暑假、学生外出军训、实习以及假期进行的大量维修工程也会对水电消耗产生影响。

在校师生员工数量的增加, 建筑物和配套机电设施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的增加, 直接导致高校能源消耗过大。如果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淡薄, 不同程度地存在节能管理漏洞, 加之节能技术匮乏, 浪费能源量也将进一步增加。

1、观念问题。经济学上有所谓的“公地悲剧”:即公地是公共的, 谁都可以使用, 而收益是自己的, 问题是大家的;只要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公共资源浪费与否无人关心。对于高等院校来说, 受益者与承担者的分离, 正是浪费现象严重的根源。高校师生在学校公共区域内的活动能耗基本上都是免费的, 空调、点灯、饮水机、计算机、打印机等这些设备的耗能都没有和个人经济挂钩, 所以开空调的同时开门窗通风、一个人在办公所有的灯都打开, 饮水机24小时烧热水等现象普遍存在。体现出我们的师生节能意识不强, 学校节能宣传力度不够, 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意识没有深入人心。

2、节能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对节能工作开展的好坏没有奖惩措施。

3、节能手段单一, 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 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力度不够。部分节能工作还停留在管理层面上, 重管理, 轻技术;忽视前期建设节能论证, 忙于后期节能工作整改。

4、能耗计量设备不到位, 统计和分析工作无法开展。

5、全国高校能源消耗和浪费情况存在差异, 没有对症下药。例如南北气候差异使南方的热源主要是电、油和太阳能, 空调使用率高。北方热源主要是煤炭, 冬季需耗能取暖, 空调使用率低。生源的差异使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生活俭朴, 注意节能, 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源追求舒适, 耗能用品多, 节约意识不强, 浪费能源现象相对普遍。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经济和技术优势。学校应根据自身用能状况和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案和措施。

二、高校节能措施

目前, 针对高校能源消耗现状, 应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念与措施渗透到学校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并落实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言行、细化到全校各项工作;坚持“开源”和“节流”, 改进技术和强化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向管理要效益, 从源头拓空间, 切实降低学校运作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管理节能

(1) 加强节能宣传, 提高节能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集中宣传节能的先进典型, 揭露和曝光浪费行为和现象, 介绍节能小知识。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节能工作中来。党员开展“做节能表率”活动, 发挥示范作用;学生开展“珍惜资源、从我做起、创建绿色校园”活动, 发挥生力军作用;教师参与“我为节能作贡献”活动, 发挥示范作用。

(2) 建立节能管理网络体系。学校应成立由行政一把手挂帅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与学校长期发展相适应的节能工作方向, 垂直管理、层层负责, 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指标分解, 责任到人, 全面促进节能。

(3) 建立科学的节能制度。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和依据, 应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用能规定, 巡查监督和奖惩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 指标量化,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节能工作纳入到教职工和各部门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中, 将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及岗位津贴挂钩, 与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挂钩, 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心, 使各部门自觉想办法堵塞浪费漏洞, 节约开支, 提高办学效益。

(5) 进行物资采购活动时, 能够采购已经有关部门认定的节能产品的, 必须采购节能产品。无认定节能产品的, 也要将产品的节能性作为一项重要评分指标。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 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体现对节能产品的倾向性和强制性。

(6) 装表计量:表具能正确反映实际使用情况, 是学校用能管理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 也是技术节能的重要依据, 表具安装要到位, 避免几个独立核算单位混装现象, 同时要考虑由于搬迁调整带来的缺漏问题。

(7) 保证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 防止跑漏情况发生。

2、技术节能

节能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要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 积极开发节能实用性新产品, 进行水电节能技术改造, 努力实现节能科学化控制。

(1) 、建筑节能。中国既有的建筑中99%是高能耗建筑, 而目前每年新建的建筑中也有95%是高能耗建筑,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到三倍。学校的建筑项目 (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必须进行节能评估, 对未进行节能评估的项目一律不审批、不核准。将节能降耗原则贯彻落实到学校每项基建工程的建筑理念、具体设计、监督施工中去, 通过节能材料、节能技术改革, 做到建筑节能。

(2) 、逐步改造原有设备, 用节能产品替代原有超耗能设备。注重引进和利用高新科技节能技术, 确保节能健康、有效。2006年,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国内外各种节能技术的考察, 向市发改局申报将原有学生宿舍太阳能加柴油辅助供热系统改造为太阳能加热泵辅助供热系统项目, 如果该项目完工投入使用, 每年节能费用不低于4 0万元。

(3) 、借鉴循环经济理论, 切实提高资源效用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符合以“3 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 即“减量化” (R e d u c e) , “再利用” (R e u s e) , “再循环” (R e c y c l e) 。学校要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结束语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 也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创建节约型校园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办学效益、体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高校育人的社会责任, 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对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校应加强领导、制订规划、注重实效, 让崇尚节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推广校园节能, 把节能技术应用到学科研究中, 充分发挥各专业学科的优势;以创新的理念打造新型节约校园, 展示校园节能应用成果, 探求“节约型校园”的科教结合之路, 为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能源消耗管理 篇3

一、“极限用能管理”的理论

1、“极限用能”管理的概念。

指所使用的各种能源在满足安全工作环境条件、生产要求、工艺规范、产品质量与品位及环境保护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有效的技术改造、控制管理措施或手段,使各种能源的实际使用达到最佳、最合理的临界状态,从而以最低(或小)的能源成本,获得最大的生产经营效益。

2、“极限用能”的管理特征。

①“极限用能”管理方法具有科学性。“极限”limf(x)是一个数学名词,它反映了数学变量的无限趋势。“极限用能”管理就是以数学理论模型为依据,通过“数学极限”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控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追求最大边界效益。

“极限用能”管理方法以新技术的应用与技术改造为依据,技术含量高。设备用能通过现场管理潜力是有限的,现场调查发现相当多的涉及工艺与设备技术问题,必须依靠技术人员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设备工艺技术改进与优化等对当前现有状态进行改善,因此技术要求高,它对参与人员的整体技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②“极限用能”管理方法的系统性。“极限用能”管理自上而下,层层管理,形成班组自我评审,车间评审与公司三级评审管理模式,涉及全公司的每一个用能点的特点。同时根据生产情况将设备工作状态分为正常状态与非正常状态,以便能源使用进行动态合理控制。

③“极限用能”管理方法的全新性。“极限用能”是观念上、方式上、构成上的全新能源管理概念。首先,它首次将极限思维观念引入能源管理;其次,运用技术评审方式,对用能状态进行诊断并实施对策;再次,“极限用能”评审是由主管技术人员会同一线能源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具体开展。

④“极限用能”管理重在全员性。“极限用能”管理涉及内容点多面广,必须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管理,通过方方面面的控制与管理,积少成多形成公司阶段性的整体经济效益。

⑤“极限用能”管理的长期性。要使“极限用能”管理长期产生效益,那么“极限用能”管理的思想必须始终贯彻在生产活动之中,必须持之以恒有效的持续开展“极限用能评审”工作。

3、“极限用能”管理融于能源管理之中。

“极限用能”管理产生的实际效果是在能源管理中的合理利用能源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是管理、技术与边际效应的有机融合。能源管理的目的,从总体来说,就是使用有限的能源,取得最大的效益,即对于每一个用能单位来讲,就是在满足本生产单位能源需求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以最少的花费和能耗,创造出更多的符合下一个生产单位及社会需要的产品和较多的利润。“极限用能”管理实现整体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效益最优化。“极限用能”评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公司能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将促使公司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极限用能”评审实施

1.现场“极限用能”评审。

①确立评审内容:a、非正常生产情况(生产线限产、临时性设备故障、周末检修、节假日停产检修等)的能源管理措施、标准及执行情况;b、正常生产情况的生产组织、生产线节拍确定等管理措施及执行情况;c、现场用能状态评价。所有设备生产工艺用能(含水、电、气)的合理性;现场所有设备、设施用能管理情况;能源再利用、节能改造等技术革新项目开展情况;现场无泄漏管理情况。

②综合评审:根据现场情况,评审小组按照强制项、催促改进项、建议项、潜力项等对评审内容进行分类,填写“设备、设施极限用能评审表”;并对每个被评审单位作出总体评审小结并进行通报。

2.针对具体项目填写“极限用能整改项目评审表’。落实责任,形成最终结论,对可行性项目必须明确效益预测。

3.可行性项目立项。

4.评审小组对可行性项目进行动态跟踪落实,对产生明显效果且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在公司范围内予以强制推广。

5.考核:评审小组对各车间班组自我开展的节能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现场“极限用能”管理活动开展及评审组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各班组严格执行已确定的“极限用能”管理制度及现场“极限用能”标准,对未按规定进行管理的班组与个人,“极限用能”管理小组根据相应的能源管理制度对所在单位予以处罚;对大的用能点,如大型炉窑,因工艺、生产条件改变致使用能状态发生变化时,要求使用班组及时通知管理评审小组,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复审确认,确保“极限用能”标准的动态特征。

三、“极限用能”管理评审制度

1.每年各车间开展一次自我评审、整改活动,在此基础上,公司“极限用能”评审小组对此进行全方位的评审。

2.评审范围涉及全公司每个车间、小组、区域,每台设备、每个工位的所有用能点。

3.公司评审小组每年组织评审。

4.确定班级“极限用能”管理标准,按制度要求各车间要制定详细的班组用能管理制度,同时对用能较大的设备制定“极限用能”管理制度,并确保其长期有效。

5.动态跟踪、检查:①依据“极限用能标准”,能源管理员在日常管理或班组达标时应随时进行检查、考核,确保现场用能文件受控。②较大的生产线改造,由评审小组及时对工艺、设备进行全方位评审,同时进行整改完善。

6.对各班组用能制度、现场设备用能状态,每年评审时必须全面检查审核,凡因条件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对可改进优化项目由评审小组及时组织评审。

7.评审程序:现场检查——综合评审——确定班组“极限用能”管理标准——改善项目的确定与实施——跟踪、检查。

轧钢厂强化管理力降能源消耗 篇4

轧钢厂把降低吨钢能源消耗作为降本增效的重点,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能源消耗稳中有降。

首先,通过采取日统计、旬分析、月总结的办法,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严格控制能源指标,深入细化职工操作;其次,严控电、水、高炉煤气、压缩空气等用量,修订完善各工序能源消耗指标;第三,将成本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形成人人降本、处处降本、事事降本的良好氛围。

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武钢集团2006年节能工作总结

2006年武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技术改造,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建设和能源节约协调发展,促进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武钢集团公司(青山地区)共生产铁1100万吨,钢1100万吨,材999万吨,能源消耗总量为824.5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25%,低于钢、铁、材增长速度。集团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749.5kg标煤,比上年降低19.42kg标煤,全年节能21.36万吨标准煤。公司十五个主体工序中焦化、烧结、炼铁、一炼钢、型线、轧板、二热轧、棒材、一冷轧、取向硅钢等10个工序能耗下降。其中炼铁、炼钢、焦化、大型等工序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炼铁、烧结、二热轧等工序能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回顾2006年节能工作,武钢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能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1.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能源节约管理体系。武钢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节约型企业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从集团公司到子、分公司和生产厂、车间、班组的四级能源节约管理网络,分层次开展能源节约活动。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责任、奖惩体系。武钢制定和完善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管理制度。完善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并严格进行目标分解,使资源节约成为各单位和各级领导班子经营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份,武钢在与省政府签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状后,将1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总量分解到14个主要耗能单位,由公司总经理与这些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确保节能任务落实到实处。

3.倡导节约文化,营造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氛围。武钢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努力为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提供制度和文化支撑。以“创建节约型单位”为主题,组织开展“挖掘节约潜力”的合理化建议、节能攻关等主题活动。特别是上半年,针对钢材价格下跌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形势,武钢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布、一斤煤、一张纸的“六个一”竞赛活动,利用各种媒体集中宣传节约资源、加强管理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设节约型企业,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节约文化体系。

4.加强能源动态管理。继续坚持公司能源例会制度,及时解决能源工作中呈现的各种难题。并加大能源检查监督力度,公司每月开展合理用能、安全用能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执行考核。

二、优化生产工艺,挖掘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对能源消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炼铁系统着力改善原燃料条件,烧结矿与焦碳质量稳步提高,原燃料条件的改善保证了高炉炉况顺行、稳定,炼铁工序贯彻精料方针,利用高风温、高富氧、高煤比等条件,强化冶炼,提高产量,降低焦比,2006年高炉入炉焦比达到325.2kg/t、综合焦比498.3kg/t,利用系数2.411,工序能耗下降了16.1kgce/t,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充分重视挖掘生产过程中节能潜力。公司和各二级单位在安排生产及检修计划时,尽量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待机能耗。

焦化公司在2#干熄焦投产后,2座干熄焦产蒸汽约为140吨/小时,两台干熄焦同时正常生产,可以满足焦化公司除鼓风以外的所有生产用蒸汽。为减少蒸汽外购,降低工序能耗,焦化公司把2台干熄焦的生产和检修与全厂蒸汽平衡结合起来考虑,达到了较好效果。全厂蒸汽除煤气鼓风机外,基本上做到了不外购。

烧结厂开展降低固体燃耗攻关,同时制定大型电机开、停管理制度,减少大型抽风机的空转时间,使烧结固体燃耗下降了2.56%、电耗下降了1.81%、工序能耗下降了1.43%。

一炼钢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开展部分钢种不进LF炉实验,缩短优质钢在LF炉、VD炉的生产时间,降低电耗和蒸汽消耗,取得明显节能效益,2006年在品种钢比例大幅提高情况下,工序能耗还下降了1.08kgce/t。

二炼钢厂针对作为品种钢的生产基地,品种逐年增加,特别是作为公司的效益工程硅钢的产量逐年增加,降低工序能耗困难的情况,除积极配合能源动力公司搞好煤气回收外,还采取很多小改小革措施降低氧气、氮气和煤气消耗,如针对混铁炉炉口及护板周围的残铁原用煤氧枪烧,消耗大量的煤气、氧气,现改为拆炉机作业;改变大罐热换透气砖工艺路线;提高一次拉碳命中率,避免反复点吹,减少钢水过氧次数,降低氧耗等等。

三炼钢重点抓好转炉煤气回收,要求当班OG操作工实时与燃气厂联系,根据转炉煤气回收柜柜位情况,柜位低时尽量多回收转炉煤气,柜位高时回收热值高的转炉煤气,尽最大可能地保证吨钢煤气回收热值;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在“二吹二”、“三吹二”生产模式下,确保多炉转炉煤气能够同时回收。轧钢工序针对公司适应市场和整体经济效益的需要,品种钢、高附加值等高能耗钢种比例要达到甚至超过80%要求,节能降耗难度加大情况,重点开展降低加热炉燃料消耗技术攻关,各类炉窑做到经济运行,调整好空燃比,降低煤气消耗。

一热轧为了提高加热炉热风温度制定了逢修(炉)必清(灰)的原则保证1#~3#加热炉热风温度≥350℃,4#加热炉>400℃。为了缩短在炉时间,对所有钢种在炉时间下限进行清理。对除鳞泵的运行台数重新规范,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除鳞泵的运行台数。

轧板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集中生产相类似温度的钢种,避免加热温度的起伏频率频繁。在满足产品质量前提下,尽量减少加热炉和热处理炉的再处理量。

另外不断提高余热、余能利用率,减少了能源放散损失。2006年,武钢新投产了焦化2#干熄焦、7#高炉TRT,利用富余高炉煤气发电的2×220t/h锅炉(热能电站)等节能项目,同时公司加大了对TRT发电、干熄焦发电和热力锅炉发电的考核力度,将公司主要余热、余能设备纳入在线设备进行管理,公司主要余热、余能项目作业率大幅提高,能源回收量上升,2006年,武钢利用余压、余热发电量达到10.411亿kwh,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4.58亿kwh,其中干熄焦发电增加了0.43亿kwh;TRT发电量增加了0.74亿kwh,利用富余煤气锅炉发电增加了3.4亿kwh。2006年上半年,针对热能电站未投产前煤气富余情况,公司加强了对以燃烧煤气发电的“0七”电站、焦耐电站和冶炼电站的管理,对三个电站日常运行、维护、检修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规定一般情况下汽轮发电机的检修必须与高炉检修同步,在220t/h锅炉没有投产前,不安排汽轮发电机的大、中修。能源动力公司每月将锅炉、汽轮机等发电设备大、中、小修计划报生产技术部审查备案。同时要求能源动力公司每天在能源调度报表上将电站发电情况如实汇报,没有完成发电指标,必须说明原因。能源动力公司加强了对电站设备维护和管理,据统计,三个电站年运行时间达到了8000小时以上,在全国同类发电设备中处于领先水平。下半年热能电站投产后,能源动力公司积极配合设计施工单位,在很短的时间里,电站就达到了设计发电负荷,消耗了大量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为完成公司自发电量10.4亿kwh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6年,公司焦炉煤气放损下降了1.66%,高炉煤气放损下降了4.43%,氧气放损下降了0.65%,转炉煤气回收上升了6.25%,自发电量增加了78.55%,吨钢耗新水下降了29.23%,蒸汽配损下降了0.15%。2006年动力亏损比2005年下降了7.66kgce/t。

三、坚持开展节能技术创新,提升武钢节能水平。

1.积极建设节能项目,为武钢增添节能后劲。2006年投产的重大节能项目有:2#干熄焦、7#高炉TRT、两台220t锅炉及2*50MW发电机、鼓风站直排水改循环工程等,另外还有30余项节能“短、平、快”项目投入运行。这批项目能为武钢形成3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为优化武钢能源利用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编制了武钢“十一五”节能规划,并开展“十一五”武钢煤气、蒸汽平衡研究工作。依据能源规划指导技术改造方向。如提出三热轧加热炉煤气热值降低、重轨加热炉采用高炉煤气双蓄热技术、转炉煤气掺入三热轧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等建议得以采纳,转炉汽化汽过热用于真空项目即将实施。并按国家对千家企业要求,完成了公司能源审计工作。

3.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节能新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武钢计划“十一五”期间将10多座轧钢加热炉全部改为蓄热式。由于国内目前蓄热式技术还不十分成熟,武钢决定自主开发该项技术。耗资300万元的试验装置已建成,07年有望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有技术。另外公司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开展冷轧厂引进的氮氢罩式退火炉改造为全氢罩式炉技术开发工作也取得良好进展,第一批两台炉已投产。

虽然武钢集团2006年在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企业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主要能耗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武钢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节约型企业的要求,要继续坚持技术进步,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武钢早日迈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际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打好基础。

轧钢厂以提高成材率指标为主线,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备件消耗为重点,不断优化轧钢工艺结构,挖掘设备潜能,以工序降本促进经济技术指标的有效提升。

第四节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1、各岗位工必须达到“三好”、“四会”。(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小故障),否则考核20元/人。

2、维修人员应加强岗位练兵,必须做到四懂。(四懂:懂性能、懂原理、懂作用、懂构造),否则考核责任人20元/次。

3、各作业区操作台操作工和天车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对关键设备和特殊专用设备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人次。

4、设备的维护要达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整齐:要求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装置齐全、线路完整。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配合部位、传动件等无油垢,无碰伤、无划痕、各部位无漏油、水、气、电。否则考核责任单位50元/次。

润滑:按润滑制度要求润滑,润滑备件齐全,油路畅通,油品充足到位,未达到要求的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5、各作业区的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温、压、超速、超负荷等违章作业,严禁拼设备。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如由此造成设备事故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6、各作业区对各自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遵守“五项纪律”

7、各作业区不准随意取消设备安全设置:不准随意拆、卸、割、焊和改变设备结构,否则考核责任单位200元/次。

8、操作工人必须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检修工要认真填写巡检记录和检修记录,否则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9、各作业区积极推行点检、定修制。点检人员要以日常点检为基础,逐渐实行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逐渐完善点检制度。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检人员对设备要进行岗位点检和巡检,及时修理、安全运行。否则考核责任单位200元/次。

数据分析检测能源消耗异常研究 篇5

动力能源监控网络系统作为青州卷烟厂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其核心交换机与全厂主干网连接, 从而实现动力能源监控系统与全厂的MES及ERP系统的数据 (水、电、汽、气等) 连接, 图1为能源管理系统工作界面。

2013年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完成构架, 能源动力处经济运行管理办法自2013上半年开始制定实施, 从而使以数据为基础, 及时发现能源浪费并采取对策成为可能。

二、项目研究内容

以车间用压缩空气为例对检测数据分析能源消耗异常的研究进行说明。空压站单台空压机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研究项目如下。

(1) 测试效能研究。对1#、2#、3#空压机 (56m3/min) 的产气、用电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3台空压机按优劣排序。

(2) 负载变化研究。同一台空压机在车间用气量发生变化时的消耗分析。

(3) 工变频对比研究。工频、变频下空压机能耗对比, 分出空压机优劣频率段, 让空压机做到供等于求。

(4) 冷却水温差研究。空压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分析, 确定启停时段。

三、节能工作开展步骤

利用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节能工作步骤如图3所示。

四、项目具体实施

1. 优劣排序

以前1#、2#、3#空压机的开启没有固定的顺序, 均由操作工根据检修情况开启。3台空压机无产气、用电实时数据, 无法进行统计。自从能源管理系统使用以来, 可以方便地统计能源消耗数据。经数据统计, 得出3台空压机电气比 (表1) 。

表1显示, 3台空压机能耗优劣排序为3#空压机>1#空压机>2#空压机, 由此可采取开优备劣措施, 以节约能源。

依系统能源趋势图 (图4) 所示车间用气量 (60 000m3/d) 计算, 则使用3#空压机比使用2#空压机少用电840k W·h。

2. 车间用气负载变化的研究 (空压机工频)

车间用气负载变化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 工频状态下, 随着负载的减少, 电气比值明显增大。

采取措施:低负载时禁止工频运行空压机, 减少浪费。

3. 空压机工、变频对比研究

空压机工、变频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因变频器自身存在着2%~3%的消耗, 空压机以43Hz左右工、变频运行时的能耗基本相等, 43Hz以上时工频运行省电, 以下时变频运行省电。

采取措施:密切监视车间负荷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 空压机工、变频切换运行。

4. 冷却水温差研究

以前冷却水进出水温差未监控, 冷却塔风机的启停缺乏依据。能源管理系统实施以来, 进出水温度数据可实时获取 (图5) , 要求只有在出水温度>35℃时, 才能开启。

采取措施:编制冷却塔风机自动运行程序, 设置风机启停温度。

5. 空压机经济运行要求

(1) 优先运行。主运行机组选用能耗比测试效能高的设备, 其他空压机作为备用机间歇运行, 其中1台设定变频模式。运行效能评估每月1次。

(2) 运行模式。正常生产时, 运行56m3 (工频) +20m3各1台, 主储气罐供气压力达标;生产机组减少, 运行56m3 (变频) +20m3各1台。根据车间负载情况, 56m3空压机运行频率低于35Hz时, 及时停运20m3空压机;生产车间保养时, 运行56m3 (变频) 1台或20m3空压机1台, 供气压力符合车间需求。

五、项目实施效果

1. 提供保障

引入空压站电气比指标, 为车间考核提供依据。

2. 数据分析

充分利用能源管理系统数据上传和统计功能。

3. 节约能源

通过编制经济运行要求, 加强空压机投产控制, 有效控制能源浪费。

4. 制度标准化

吉林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篇6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以及现代文明的物质保障。吉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作为能源消耗大省, 吉林省存在着能源供不应求、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 吉林省要加强对能源消费产业结构的调整,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并加大能源投资力度, 保障能源有效供应, 同时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加大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 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提高。

二、吉林省能源消耗的基本现状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的中部区域,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商品粮基地之一, 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吉林省是工业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吉林省能源资源储量不断提高并渴望有新的储量发现, 但就已探明的储量看, 吉林省仍属于能源资源欠丰富地区。

(一) 能源供求分析。吉林省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 加快推进工业提速增效, 保持较快增长, 快速扩大总量等都使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提高, 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同时, 吉林省长期以来能源供给不足现象明显, 致使能源的供应与需求差距不断加大。另外, 吉林省能源供求情况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吉林省能源生产总量来看, 其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 但从1991年开始吉林省人均能源生产总量就低于人均能源消费总量, 2012年吉林省人均能源生产总量为2113.937千克标准煤, 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341.958千克标准煤, 缺口为人均1228.02千克标准煤, 约占人均生产总量的58%, 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现象。从全国整体水平上看, 1991年中国人均能源生产总量为905.2088千克标准煤, 人均能源消费量为896.0483千克标准煤, 能源总产量基本上可以满足能源消费需求。但2012年中国人均能源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人均能源消费, 缺口为人均220.703千克标准煤, 约占人均生产总量的9%。这说明吉林省能源供求失衡问题较为突出, 甚至是全国能源缺口严重的地区之一。

(二) 消费结构分析。从能源生产类型看, 吉林省的能源种类较多, 主要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比较丰富, 同时水电、核电和风电这种新能源也很丰富。1991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4%, 到2012年这一比例上升为77.3%。1991年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15.5%, 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5.9%。另外1991年水电、核电和风电这些新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据第二位, 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降低为1.7%。这说明吉林省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性仍然很大, 与此同时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明显不足, 应该加强煤炭能源消费的管理和改善, 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同时着重提高对新能源的使用和宣传。

(三) 产业结构分析。吉林省是耗能密集型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虽逐步进行调整和优化, 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从产业结构上看, 第二产业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 其次是第三产业, 耗能较低的第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比重偏低。吉林省第二产业能源终端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体的50%以上, 第一产业能源终端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体的10%以下。这说明在吉林省现阶段的三次产业中, 能源消耗比重最高的为第二产业, 其次是第三产业, 能源消耗比例最低的为第一产业。从整体发展趋势上看, 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曾一度回落并趋于平稳, 但近些年吉林省由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使得第二产业能源消耗总量又呈现上升趋势。

三、吉林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 吉林省产业结构状况对能源消耗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有很多, 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科技水平都是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尚不明确, 因此, 本文建立了吉林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并采用二次项模式分别对各因素与能源消耗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模型拟合和相关检验, 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一) 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的变动往往受经济增长的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地区生产总值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但可以用其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 从而间接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 为了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情况, 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进行模型拟合。从模型拟合的检验结果和拟合曲线可知, 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呈显著的二次多项式, 拟合优度R2=0.981, F=361.68, 且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模型拟合有效。

(二) 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额。能源固定资产投资是能源物质供应体系建设发展的基础, 是能源能否稳定、经济供应的根本保障。能源生产从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运直到消费, 投资大, 建设周期长, 因此, 要对能源投资作出合理规划以适应能源消费的需求。本文选取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指标进行模型拟合。从模型拟合的检验结果和拟合曲线可知, 吉林省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呈显著的二次多项式, 拟合优度R2=0.941, F=111.496, 且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模型拟合有效。

(三) 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此, 科技水平也对能源消费乃至供应都产生影响。R&D经费支出指标不仅衡量一个地区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强度, 也反映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 它决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 为此, 选择R&D指标代表该地区的科技水平作为能源消耗影响因素之一进行模型拟合。从模型拟合的检验结果和拟合曲线可知, 吉林省R&D指标与能源消耗之间呈二次多项式的拟合效果略优于直线拟合, 拟合优度R2=0.959, F=162.915, 且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模型拟合有效。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吉林省近些年能源消耗总量变化趋势同全国相一致, 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也出现了能源产量供不应求,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从而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投资、科技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影响吉林省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 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下阶段能源消耗的供求形势、消费结构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积极采取措施缓解能源消费的诸多矛盾,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这说明吉林省要改善能源消费现状, 首先应该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开发低能耗产业, 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 从而促进吉林省能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和使用。

摘要:能源消费是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吉林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在了解吉林省能源消耗现状的基础上, 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科技水平变量作为指标, 建立吉林省能源消耗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并为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能源消耗,产业结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伯强著.中国能源思危[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杨帆.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3]王德发, 陈慧琴著.上海市能源环境核算的实证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思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4]周万清.吉林省能源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5]杨文培, 严向军, 丁祖荣著.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能源消耗管理 篇7

1.1 举升能耗

随着地层能量的衰减, 石油已不能依靠自然能量从井底流到地面, 需要借助外力将它举升到地面。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抽油机有杆泵提供举升力, 抽油机是四连杆机构, 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 从而带动井下的抽油杆、抽油泵, 将石油从井下输送到地面来。这部分电能大约占石油整个开采过程中电能总量的40%。

1.2 集输能耗

石油流到地面后, 将它们集中起来分离其中的水、天然气, 留下纯净的石油, 然后分别输送到相应的地方。对于大规模的石油生产, 一般采用管线将70℃左右热水输送到油井, 在井口与采出液混合在一起, 提高采出液温度, 降低石油的黏度, 再输送到脱水站进行脱水处理。在这其中主要消耗的能源是电能和天然气, 电能主要用在掺水、脱水和外输的动力上, 占电能总量的10%左右, 天然气主要用在保持掺水、脱水和外输的温度上, 占总量的75%左右。

1.3 注水能耗

为保证地下石油流动, 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 目前注水是最主要的能量补充方式之一。注水设备一般有离心泵和柱塞泵两种, 这部分耗电占电能总量的35%左右。

1.4 其它方面能耗

石油生产中电能消耗还包括电网损失, 大约占总量的5%;天然气消耗包括生产生活采暖, 约占总消耗量的20%。

2 节能措施

2.1 控制举升能耗

1) 合理选择抽油机。通过合理选择抽油机型号, 提高抽油机载荷利用率, 避免出现载荷过低情况的发生。采油九厂已累计完成抽油机设计1939台, 实现累计节电4434×104k Wh。

2) 合理选择拖动装置。试验结果表明, 与偏置抽油机匹配, 双功率电动机节电效果较好, 平均效率能够达到7.8%;与双驴头抽油机匹配, 永磁电动机的节电效果较好, 平均效率能够达到8.77%。采油九厂主要应用偏置抽油机和双驴头抽油机, 配套应用双功率电动机和永磁电动机, 其中双功率电动机应用404台, 累计节电2 631.7×104k Wh;永磁电动机417台, 累计节电2 937.9×104k Wh。

3) 应用间歇采油技术。在正常生产井上采取间歇采油技术, 使油井在合理流压范围内生产, 既保证产量稳定, 又达到节电的目的。采油九厂目前共实施340口间歇采油井, 实施前平均单井日产液1.2 t, 日耗电77.2 k Wh;间抽后平均单井日产液1.3 t, 日耗电30.9 k Wh, 平均单井日节电46.3 k Wh, 年累计节电198.9×104k Wh。

4) 应用平衡调整技术。应用净扭矩曲线计算公式及实测功图数据, 编制扭矩曲线绘制及平衡诊断软件, 实现了扭矩曲线的绘制, 能够对抽油机平衡状况进行判定, 并且给出了平衡半径及平衡重的调整值。通过现场应用, 扭矩法能够指导小电流井现场调平衡。采油九厂目前共实施188口井, 日耗电由调整前的136.8 k Wh下降到调整后的126.5 k Wh, 年累计节电27×104k Wh。

5) 应用参数优化技术。以低渗透油田油井流入流出动态为基础, 以保证油井在合理流压下生产为目标, 给出了机采井量化调参的方法, 并且编制了计算机计算软件, 经过现场试验, 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指导现场调整参数。根据上述方法采油九厂进行参数调整1415井次, 其中调大参数75井次, 调整前后流压由8.6 MPa下降到6.7 MPa, 平均单井日产液由7.7 t上升到8.5 t, 日增液0.8 t, 日产油由2.5 t上升到3.2 t, 日增油0.7t, 含水稳定;调小参数1340井次, 调整前后流压由3.7 MPa上升到4.6 MPa, 泵效由23.1%上升到31.3%, 年累计节电314.8×104k Wh。

2.2 控制集输能耗

1) 低温集输降低天然气消耗。用降低掺水温度, 来降低天然气消耗。厂大部分油田的原油凝固点为35℃, 集油采用环状掺水流程, 流速大于0.5m/s以后, 结蜡程度相对减弱;油井综合含水70%, 掺水后含水可达85%以上, 失流点温度明显下降, 见表1。以油井回压为标准, 形成了“降温集输、掺常温水集输、周期掺水集输、不掺水集输”4种低温集输方式。目前已实施1500口井, 累计节气2472×104m3。

2) 控制掺水压力减少能量损失。当掺水泵出口压力过高时, 一般采用调小掺水汇管阀门的方法控制掺水压力, 减少能耗损失。为此, 通过变频器调整掺水泵转速, 降低掺水压力, 可以减少在掺水阀门的截流损失。目前各站掺水压力下降了0.3~0.9 MPa, 年节电51.2×104k Wh。

3) 更换外输泵叶轮, 工况点回落高效区。由外输泵效率和流量的关系可知, 见公式 (1) , 在所输液体密度、扬程和实际排量都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泵的额定排量, 可提高泵效。

式中:

η——泵的效率, %;

ρ——液体密度, kg/m3;

Q——泵的实际排量, m3/h;

H——泵的扬程, m

N——泵的额定排量, m3/h。

因此, 针对大排量外输泵采用更换小叶轮的方法, 降低额定排量, 使泵况回落到高效区。

更换小叶轮后, 外输泵负荷率由50%提高到70%, 见图1、图2, 年累计节电0.7×104k Wh。

4) 更换真空炉, 提高加热炉效率。天然气的最终消耗是在加热炉上, 加热炉效率的高低决定天然气的利用率。老式水套炉平均效率只有72%左右, 真空加热炉热效率可达到90%以上。

由公式 (2) 可知, 在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 使用高效的真空炉将大大节约天然气消耗。

式中:

Q′——耗气量, m3;

ρ′——被加热介质密度, kg/m3;

V——被加热介质体积, m3;

Δt——被加热介质温升, ℃;

C——被加热介质的比热容, k J/ (kg·℃) ;

η′——加热炉效率, %;

q——燃气热值, k J/m3。

通过技术改造, 将39台老化严重、热效率低的水套炉更换为真空加热炉, 更换后平均热效率由70.1%提高到80.3%, 年节气718×104m3。

5) 应用燃气发电技术, 实现天然气综合利用。采油九厂区块分散、天然气管网不完善, 为此, 建设燃气发电装置, 最大限度回收利用伴生气, 1 m3天然气可以发电3 k Wh。同时, 安装余热回收装置, 回收烟道气中的余热, 与掺水进行换热, 提高天然气利用率, 见图3。目前该厂共建发电机组32台, 年发电2600×104k Wh, 利用天然气870×104m3, 其中21台机组安装了余热回收装置, 年可节约天然气140×104m3。

6) 安装井口组合阀回收伴生气。井口组合阀是将取样阀、止回阀、油压阀、出油阀、定压放气阀、套压阀合成一体, 各阀独立开关, 其中定压放气阀主要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力与气体压缩力的平衡来实现套管气的定压排放, 确保套管气集中回收, 厂共建油井3628口, 安装组合阀2302个, 年回收天然气350×104m3。

2.3 控制注水能耗

1) 柱塞泵加变频技术。柱塞泵属于容积泵, 其排量Q、扬程H及轴功率P的变化关系为

式中:

Q1、Q2——柱塞泵排量, m3/h;

n1、n2——转速, r/min;

H1、H2——扬程, m;

P1、P2——轴功率, k W。

由公式 (3) ~ (5) 可知, 排量与转速成正比, 扬程与转速无关, 轴功率与转速成正比。变频器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来调节泵的排量, 而扬程不变, 但相应的功率发生变化。从2000年起, 先后将注水站高能耗的42台电潜泵和离心泵更换为柱塞泵, 并加变频器, 注水单耗降至6.5 k Wh/m3, 年节电821×104k Wh。

2) 柱塞泵更换柱塞。与离心泵更换叶轮原理类似, 对11台泵的柱塞进行了调整, 理论排量由5682 m3/d下降到4064 m3/d, 泵效由43.4%上升到75%, 单耗由6.7 k Wh/m3下降到5.9 k Wh/m3, 年节电67.1×104k Wh。

3) 分压注水技术。由于注水井压差大导致注水泵压高、能耗高, 采用分压注水, 减小泵井压差。某油田有3条注水干线, 北干线、南干线和中间干线注水压力分别为18.6 MPa、19.1 MPa和8.3 MPa, 注水泵出口压力20.4 MPa, 注水单耗9.5 k Wh/m3。根据3条干线的压力及注水量, 分别设计不同压力的柱塞泵, 实现分压注水。注水电动机功率由560 k W下降到365 k W, 注水单耗由9.5 k Wh/m3降到6.0 k Wh/m3, 年节电166.1×104k Wh。

4) 单井增压技术。单井增压主要针对无法实施分压注水的区块, 在注水井井场或配水间旁设置增压注水泵, 对注水站供至注水井的高压水进行二次增压, 降低注水系统整体压力, 见图4。目前共实施单井增压48口井, 年节电460×104k Wh。

2.4 其他

1) 更换节能变压器降低损耗。新型S11型变压器选用铁芯3.0硅钢片, 环型无接缝工艺, 与老旧的S7型变压器比, 大大减少了磁阻, 提高了功率因数, 损耗降低30%左右, 该厂共计更换233台, 空载损耗平均下降37.7%, 负载损耗平均下降24.2%, 年节电90×104k Wh。

能源消耗管理 篇8

关键词:增加值与能耗 CO2排放关系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3)10-70-04

纵观北京制造业历年增加值、能耗与CO2排放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增加值与能源消费、CO2排放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三者之间的连锁反应形成了北京制造业的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接口”:一个是经济活动对能源的汲取,另一个是经济活动向环境的废弃物排放。近年来,北京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较重。为继续推进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有必要对北京制造业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关系进行深入了解。

一、制造业各项数据来源说明

根据分析内容,需要搜集北京制造业在增加值、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三方面的详细数据。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和能耗数据在《北京统计年鉴》中或是已有较为全面的列示,或是可以由相关指标计算得出;而对于制造业的CO2排放量,由于北京对CO2排放的统计刚刚起步,目前还无法找到相关数据,因而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估算。

考虑到人类活动排放的CO2有70%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可以根据北京制造业各种能源的消费状况,结合各种能源的CO2排放系数,计算北京制造业的CO2排放量。《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10类: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电力,本文中除电力以外9种能源的CO2排放系数均来自《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电力的CO2排放主要是由区域电力调入、调出产生的间接CO2排放,而根据《北京统计年鉴》中的现有数据暂且无法确定北京制造业电力调入、调出的具体情况,所以本文不将电力纳入CO2排放量的计算当中,若以后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再予以完善。

二、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与CO2排放的变动分析

(一)增加值变动情况分析

在总量方面,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由2000年的764.93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227.37亿元,12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0.3%。对不同时期进行分析可得,“十五”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0%,“十一五”时期不到10%。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放缓,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自21世纪以来,北京的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北京的经济结构也已由“二三一”格局转变为“三二一”格局。第二产业经济主导地位的下降,促使制造业等工业部门迁出或淘汰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虽然制造业在规模总量上仍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较前一时期已明显降低。

在占比方面,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明显下降。其中,占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91%降低到2011年的73%,下降了1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24%降低到2011年的14%,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说明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低于工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这同样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关联。

(二)能源消耗变动情况分析

1.能耗总量

在总量方面,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本变化不大,在近几年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十一五”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约为-9%。北京市政府自“十一五”时期以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监管、技术创新等多种措施遏制能耗强度与污染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从而使得传统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在“十一五”时期大幅减少。

在占比方面,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和地区能耗的比重均明显下降,两项比重都减少了超过1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与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另一方面与北京针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力开展搬迁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有关。

2.能耗结构

制造业消耗的能源品种众多,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节能减排,因此主要考察与CO2排放密切相关的几种能源,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将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按相应系数折成标准煤并计算其在能耗总量中的比重,即可大致了解北京制造业的能耗结构。

2000~2011年,北京制造业消费的能源品种主要是煤炭和原油,而对其他几种能源的消费量非常少。长期来看,制造业的能耗结构有较大变动:在煤类方面,制造业对煤炭和焦炭的消费需求均持续下降。在油类方面,制造业对原油、汽油、柴油的消费逐渐增加,对煤油的消费基本保持稳定,而对燃料油的消费在近几年有明显增长。在气类方面,制造业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消费需求均持续上升。在这种变动趋势的影响下,到2011年,北京制造业的能源消费虽然仍是以煤类和油类为主,但煤类作为支柱能源的地位已大大弱化,煤炭和焦炭合计占比约为15%;油类的支柱能源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以原油为主的油类消费占比约为80%;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作用明显提升;能源结构总体得到一定优化,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格局仍未根本改变。

3.CO2排放变动情况分析

在总量方面,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CO2排放基本围绕6000万吨上下波动,总体变化不大,仅在近两年降低到5000万吨以下。分不同时期来看,各阶段CO2排放的年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其中“十一五”时期为负值,约为-5%。制造业CO2排放的变动情况,与行业能耗总量及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由前面关于制造业能耗的分析可知,在这12年间,北京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大幅下降,能源消费主体由煤类逐渐转移到油类,同时天然气消费持续上升。根据2006年IPCC的CO2排放系数可知,煤类和油类能源的CO2排放系数约高于天然气1个单位。所以,虽然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减少了,但由于其能耗结构仍是以CO2排放系数较高的油类为主,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制造业的CO2排放总量没有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排放增速还是有所降低。

nlc202309040441

在占比方面,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CO2排放占地区CO2排放的比重快速下降,由2000年的57%下降到2011年的36%,降低了21个百分点,这说明制造业CO2排放的增长速度低于地区总体。相关数据显示,12年间,制造业CO2排放的平均增速为-2.14%,而地区的CO2排放平均每年增长2.09%。由此可见,通过淘汰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制造业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减少能源消耗和优化能源结构,北京在抑制制造业的CO2排放增长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CO2排放的关系测度

前面几部分就北京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北京制造业的经济——能源——环境系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下面,结合有关历史数据,考察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于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协整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所以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能耗、CO2排放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测度。选取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作为制造业增加值、能源和环境的代表变量,分别记作MVA、MTEC和MCO2。考虑到个别变量的原始数据呈指数增长趋势,为获得各变量的线性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同时为更方便地考察制造业能源、环境的经济弹性,本文采用各变量的自然对数形式,分别记作LMVA、LMTEC和LMCO2。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检验考察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LMVA、LMTEC和LMCO2三个变量在各种检验形式下的ADF统计量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都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判定这三个时间序列均是非平稳的。

再经过计算,LMVA、LMTEC和LMCO2的二阶差分序列均存在至少一种检验形式其ADF统计量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由于ADF检验的特点是只要三种检验形式中的一种拒绝原假设就认为该时间序列平稳,因此判定LMVA、LMTEC和LMCO2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LMVA、LMTEC和LMCO2三个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G协整检验法考察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与能源消耗、CO2排放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同时建立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CO2排放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修正方程。

(二)增加值与能源消耗的关系

根据E-G检验原理,建立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对数形式的长期均衡方程,若模型残差不平稳则加入滞后项进行修正,最终结果如式(1)所示。

LMTECt=0.1491-0.3002LMVAt+1.2594LMTECt-2 (1)

(-2.778) (2.223)

R2=0.668 F值=7.032 D.W.=1.096

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ADF检验,得到ADF统计量值为-2.0746,小于5%的临界值-1.9835,说明该模型残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平稳的,即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式(1)反映了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制造业能耗总量对其增加值的长期弹性为-0.3002。即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造业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其能耗总量就会下降0.3002个百分点。除经济因素外,北京制造业的能耗总量还受其前年能耗总量大小的影响,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

综上所述,在长期状态下,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对其能源消耗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但程度微弱。借助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来解释,即表明北京制造业的能耗在增加值增长过程中有经过拐点转为下降的趋势,如图a)所示。

式(2)的误差修正模型描述了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的短期波动情况。

△LMTECt=-0.1056△LMVAt+1.8074△LMTECt-2

(-0.522) (2.679)

-0.7310ECMt-1

(-1.726) (2)

R2=0.518 LM(1)=2.055 LM(2)=5.023

其中,ECMt-1=LMTECt-1-(0.1491-0.3002LMVAt-1

+1.2594LMTECt-3)

由LM(1)=2.055

式(2)中,误差修正项ECMt-1的回归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其大小反映了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即当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310的调整力度把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三)增加值与CO2排放的关系

同样根据E-G检验原理,建立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CO2排放对数形式的长期均衡方程,结果如式(3)所示。

LMCO2t=24.3369-0.3146LMVAt - 1.5306LMCO2t-3

(-2.274) (-1.188) (3)

R2=0.627 F值=5.035 D.W.=0.847

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ADF检验,得到ADF统计量值为-2.9099,小于5%的临界值-2.0056,说明该模型残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平稳的,即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式(3)反映了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CO2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制造业CO2排放量对其增加值的长期弹性为-0.3146,即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造业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其CO2排放量就会下降0.3146个百分点。

nlc202309040441

综上所述,在长期状态下,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对其CO2排放有一定负向影响,但程度微弱。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来解释,即表明北京制造业的排放在增加值增长过程中有经过拐点转为下降的趋势,如图 b)所示。

式(4)的误差修正模型描述了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CO2排放的短期波动情况。

△LMCO2t=-0.4068△LMVAt -1.6783△LMCO2t-3

(-1.947) (-2.425)

-0.4828ECMt-1

(-1.206) (4)

R2=0.649 LM(1)=0.000 LM(2)=5.696

其中,ECMt-1 =LMCO2t-1-(24.3369-0.3146LMVAt-1-1.5306LMCO2t-4)

由LM(1)=0.000

式(4)中,误差修正项ECMt-1的回归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其大小说明,当北京制造业增加值与CO2排放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482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四、结 论

经过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增加值方面。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虽然在总量上仍不断扩大,但增长趋势已明显放缓。

第二,在能源消耗方面。由于“十一五”时期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力开展搬迁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北京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在近几年有了明显下降。北京制造业消费的能源品种主要是煤炭和原油,但煤类的支柱能源地位已有所弱化,油类的支柱能源地位进一步加强,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作用明显提升,能源结构总体得到一定优化,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格局仍未改变。

第三,在CO2排放方面。虽然北京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减少了,但由于其能耗结构仍是以碳排放系数较高的油类为主,所以制造业的CO2排放总量没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排放增速还是有所降低的。

第四,在三者关系方面。从长期来看,北京制造业的增加值对其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均有一定负向影响,但影响力度不大;借助能源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来解释,即表明北京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在增加值增长的过程中有经过拐点转为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北京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与CO2排放还受增加值之外的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 参考文献

[1] Wolde Rufael. Energy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frican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5, (27): 891~903.

[2] Renuka Mahadevan , John Asafu Adjaye.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prices: a reassessment using panel VECM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nergy Policy, 2007, (35): 2481~2490.

[3] W. M. Huang, G. W. M. Lee, C. C. Wu. GHG emissions, GDP growth and the Kyoto Protocol: a revisit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J]. Energy Policy, 2008, (36): 239~247.

[4] A. Laurent, S. I. Olsen, M. Z. Hauschild. Carbon footprint a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 (59): 37~40.

[5]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 2007年第11期。

[6] 于荣、朱喜安,我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约束机制探微[J],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3期。

[7] 陈茜、苏利阳、汝醒君,发达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2010年第4期。

[8] 何利,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协整关系模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37期。

编辑:覃智勇/ 邮箱:qzy@bjstats.gov.cn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篇9

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现将我局2012能源消耗情况汇总分析,汇报如下。

一、能源消耗总体情况

2012年,我局办公楼总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用能人数80人,其中编制人数20人;公车总数1辆,为汽油车。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用水,公车耗油等。

2012年全年用电消耗37265.79千瓦时;用水消耗1195.85立方米;汽油消耗4878.89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49.69度/平方米?年,人均用电量为1863.29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59.79升/年,人均单车耗汽油量243.94升/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12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有升有降,总体下降”的态势。其中,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13.58%,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16.7%,人均车耗汽油量同比下降7.22%。2012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10.32%,实现局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节约5%以上。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12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公共机构节能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举办节能专题讲座,提高节能管理能力,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局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通讯和邮资、公务接待费用、差旅费用、会议费用、印刷费用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能源消耗管理 篇10

制造业是对采掘业的自然物质资源或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生产资料, 为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制造部门。制造业是第二产业工业中的一个部分。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1], 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促进中国经济建设的途径之一, 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建国以来, 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 经过六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 已经成为一种产品的代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改革开放以来, 制造业能力的增强已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以钢铁、家电、纺织等行业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品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 中国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冶金、电子通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能, 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在区域发展上, 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产业集群。1978—2006年, 中国制造业生产中家电行业里的空调、彩电等产量增长了10 000倍以上, 家用洗衣机、电冰箱、集成电路、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增长了1 000倍以上, 化学纤维、钢材、乙烯、汽车等均增加了数十倍, 水泥、纯碱、粗钢、发电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其中, 钢、煤、发电、水泥、化肥、电视机等172类制造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3], 中国制造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活力。

然而, 在制造业有力的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中国制造业产品增加值低, 产品以低端为主;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装备制造业发展稍显落后;制造业人均拥有资源量少, 中国人均石油可开采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10,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3, 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2, 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58%[4];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制造业生产能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

面临着众多制造业生产的问题, 中国学者提出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 即指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 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制造业[5]。发展新型制造业, 要求在生产方式上采用根据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以增加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增长方式上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的实力, 提高产品和产业的科技含量;在发展上更加注重节约型的生产, 以保证无形资产的比重、发挥技术创新的能力,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资源约束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质量的不断变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带来了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如何协调的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关于这一讨论, 有众多的说法:1952年, Ciriacy发表了观点, 认为探测资源内涵必须从内在特征出发, 结合驱动因素展开分析。1966年, 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 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宇宙飞船似的封闭循环系统, 经济发展应是资源储备型、能休养生息和福利型的, 合力的发展模式应是对自然物质进行循环利用并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1967年, E.J.Mishap提出了新的观点, 认为社会继续追求经济增长, 在社会福利方面将得不偿失, 技术发明固然给人们提供较多的物质财富, 但也会因颓废风险加大而增加他们的焦虑。1976年, Herman Kahn把资源和环境约束当做一直以来人类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 认为工业化进程中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是无法依靠市场自行解决的。1986年, Neary指出资源禀赋具有优势的国家对资源肆意开采和大量出口, 这会推动一国利率的上升, 进而使得制造业工业部门的出口萎缩, 驱使资本和劳动力远离制造业, 提高制造业部门的生产成本, 因而也就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 初步说明了自然资源的肆意滥用会严重阻碍长期经济发展。2005年, 金碚把工业生产本质当做一个人类参与物质资源形态转化的过程来加以说明。同年, Erwinh Bulte认为, 随着对资源的肆意滥用, 长期内不仅会阻碍经济增长, 而且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造成政府机制弱化, 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2006年, Arild Vatn提出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源体制, 合理的资源体制会减少交易成本、加强资源利用主体合作意愿, 同时还可以有利于解决长期经济增长中的环境问题, 实现可持续的资源利用。而David Pimentel则认为当前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资源约束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资源约束问题, 经济系统必须依靠技术支持, 促进利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实现。2007年, Ernie Jowsery提出资源主要表现自然性和经济性, 自然资源管理策略应能够使用成本角度出发, 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资源衰竭和环境污染。

不管如何讨论, 中心都是围绕了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展开的, 发展新型经济要特别注意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三、技术依赖使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与资源出现短缺

制造业是财富创造的主要产业, 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部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大量的资源短缺现象和很大的环境压力,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性小, 对发达国家技术的模仿性强所造成的。在制造业进行复制模仿的过程中, 虽然使用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但是如果沿着引进技术的既定发展路线前进, 会遇到中国能源结构与国外的不相一致的现象, 这就必然会出现工业发展过程中能源和资源供应的约束。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 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1996—2000年, 制造业能源消费逐渐下降, 但是从2001年开始, 制造业能源消费出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 原油、柴油和电力消费量逐年增加, 而且增幅迅速, 而煤炭、焦炭、汽油以及燃料油的消费量都是先降后升。从行业结构来看, 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十五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呈下降的趋势,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的能源消耗呈上升的趋势, 另外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皮革等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基本保持平稳。

数字显示, 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越来越注重能源的节约, 大量行业的能源消费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制造业发展中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强, 这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方面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导致需求结构变化, 使得一些需要大量消耗能源的旧技术产业逐渐萎缩直至消除, 从而减少了能源的耗费;另一方面制造业各部门通过大量的技术改造和更新, 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 提升技术水平, 从而带来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减少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中国工业品污染强度逐年下降。其中, 废水排放强度从1981年的1 135.98万吨/亿元下降至2002年的18.69万吨/亿元, 废气排放强度由1981年的25.16亿立方米/亿元下降至2001年的1.58亿立方米/亿元, 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由1981年的18.39万吨/亿元下降至2002年的0.85万吨/亿元, 这同中国对资源和环境的管制力度以及总体技术水平上升有着密切的关系。

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些年经济发展的自然状况, 可以说,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依赖于中国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 能源的消耗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给今后经济的发展带了一些问题。据统计, 中国制造业产品能耗和产值能耗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 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30%, 而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远远高出发达国家, 目前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 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 日本的11.5%。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依赖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升级的力度,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

四、资金投入少使制造业污染情况没有出现根本转变

对于中国来说, 虽然资源丰富,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 45种主要矿产品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 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 人均拥有矿产资源潜在总值仅为1.5万美元, 居世界第五十三位, 是俄罗斯的1/5、美国的1/8[6]。除此以外, 中国能源开采和利用方式导致能源综合利用率低, 能源消耗高, 以2003年为例, 中国消耗钢铁2.6亿吨, 占世界消耗量的25%;消耗煤炭15亿吨, 占世界消耗量的30%;消耗水泥8.2亿吨, 占世界消耗量的50%;消耗石油2.5亿吨, 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电力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13%;商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00多倍,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际低3.5~4倍;2003年人均耕地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到0.095公顷, 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5]。

为了获得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势在必行。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中国曾经以环境为代价引进了一些相对发达的技术, 但却带来了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和能源的大量耗费。以“三资”企业为例, 在1995—2002年的时间内, 虽然外资的注入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 也增加了中国的工业竞争力, 但是环境的污染也进一步加大。其中, 采掘业占污染密集度型产业总产值份额由1995年的2.1%上升至2002年的4.5%, 造纸及纸制品业的份额由1995年的17%上升至2002年的31.8%, 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份额由1995年的13.7%上升至2002年的26%[7]。

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会对外资注入中国制造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制造业环境污染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般来说, 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取决于对污染治理所进行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以及设施改造几方面。2000年以来,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逐年上升, 2000年投资总额为2 347 895万元, 2006年升至4 839 485万元, 这些投资全部用于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音以及其他污染方面[8]。

从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2001年比2000年减少投入602 615万元, 从2002年起开始回升, 2005年以后上升迅速。在这些污染治理投资中, 2003年以前以治理废水污染为主, 2004年开始主要投入治理废气的污染。

尽管近些年投入到污染治理的金额在上升, 但是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制造业当年总产值来看, 中国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中国、英国、美国的制造业环境治理投入来看, 2000年以来, 中国和英国的投入金额都先降后升, 但从制造业治理投入的比重来看, 英国和美国都在1.1%以上, 而中国的投入不足0.4%, 虽然中国治理投入的绝对额上升迅速, 但比重却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可见, 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严重不足, 中国制造业高污染、高能耗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五、减少制造业产业能源消耗的途径

制造业发展拥有巨大的空间, 但却容易受到能源的约束。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制造业的强大支撑, 要想提高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让制造业产业与能源产业协调发展, 提高能源生产转换业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这需要在国家能源科技发展战略中对制造业和能源都给予高度关注。

1. 努力掌握关键的前沿性技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能

源领域提供了竞争的可能, 占领并掌握战略性的关键技术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 掌握关键性的前沿技术是我们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竞争和应对威胁的基本条件, 也是减少能源消耗产业从国外转移到国内的重要影响因素[9]。因此, 紧盯国际技术发展的前沿, 发展具有优势的战略技术, 力争形成突破, 这会为培育中国能源产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升未来竞争力、支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快能源技术的进步。

随着国际合作的扩大, 国外技术成为加速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来源, 在许多大型项目中, 外国企业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外技术力量在国内的实施, 导致中国能源产业的产出能力和技术水平都会受到国际竞争的影响, 甚至出现严重的技术依赖现象。因此, 为了保证能源科技进步和制造业水平快速前进相协调, 需要引导国内的能源科研力量, 在国际合作中吸收掌握先进技术与原理, 同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摆脱技术引进形成的技术依赖现象。

3. 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技术发展能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发展需要能源领域的大力支持。减少制造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要从制造业本身入手, 同时还要加强能源产业的同步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在能源领域的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技术上, 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9]。掌握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和阻碍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的壁垒。能源科技政策需要积极引导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向创立知识产权方向发展。中国未来能源产业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必将吸引世界上大型能源装备和经营企业进入。目前许多国际知名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在采取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制造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政策, 遵循以市场交换技术的原则, 引导国外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向国内转移先进的能源技术, 促进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 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外企和国外的研究开发机构与国内科研机构在能源科技研究方面的合作, 提高中国能源科技研究开发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3)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1.

[2]白津夫“.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J].新华文摘, 2005, (2) :62-66.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8) ——中国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34.

[4]李廉水, 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6.

[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2005)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63-125.

[6]刘静玲.人口、资源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62-107.

[7]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08)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79.

[8]汪颖颖, 宣烨.跨国并购中隐性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与影响因素[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45-48.

上一篇:C++编程下一篇:虚拟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