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课程观三篇

2024-06-04

大众文化课程观 篇1

一、相关因素的制约

1. 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大众文化在中职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应该是一个由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制订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 校长的能力和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要充分发挥校领导的先行作用。“但许多校长没有或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应从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骨干的主导和贡献者”[1], 实际情况往往是中职院校教学的滞后性, 使得很多领导忽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本没有课程资源开发的任何举措;就算有也只是学校象征性地做做宣传, 或将任务笼统的向下面布置一下就不了了之;最好的情况是在学校的作用下, 个别学校一些骨干教师着手进行开发工作, 但只是孤军作战, 缺乏相应的资源开发团队的协助和必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所需的物质资料与经费。

2. 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队伍建设和优化配置, 始终是课程资源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2]。这就是说,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教师作为大众文化引入的最后守门员,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职学校教学封闭性的特点, 使得绝大多数的老师仍沿用前苏联的教学模式, 教学理论陈旧, 教学方法死板, 与当代学生的思想发展格格不入, 严重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并鉴别大众文化, 取其精华, 剔其糟粕, 让娱乐性的大众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减少其负面影响, 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1) 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在大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 往往出现教师空有开发课程资源的热情, 实际力不从心、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为了使大众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下去, 需要用当代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和新课程改革中相关的教学理念武装课程实施者的头脑。此处, 笔者根据实践经验, 主要推荐的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大语文教学观”等国内外教学理论及一些当代新课程改革中前沿的教学理念。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只有给自己及时充电, 方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开发。

(2) 自身应具备必要的大众文化批判力

以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以电子传媒为载体的、以消费性和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形态, 传播途径多样, 传播的面积广大, 基本主宰着中职学生的文化生活。它一方面对传承经典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消解作用, 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在此种状况下, 教师一方面要大量接触大众文化, 及时了解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关注点及其思想状态。另一方面要多吸收先进的文学理论观点, 多关注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消化吸收西方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及反人文主义、反科学主义文论的有益研究成果, 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适应当代文学的发展, 具备对大众文化的“再加工”能力。唯有如此, 才能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批判地对待大众文化, 帮助学生提高欣赏品位,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和健全的人格, 树立正确的善恶观、美丑观, 让大众文化成为一种语文学习的材料, 准确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及时转变教学方式

中职院校由于自身重技能轻文化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松散的现实情况, 使得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多以讲授为主, 教学方式单一单板, 常常将文化审美的语文课堂上成教师自说自道的独角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 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这种师生“互不干扰”的尴尬场景, 实在有悖于当下国人的教育期待。2009年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及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90年代出生的中职学生正是伴着影视文化、网络文化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在漠视经典文化的同时热情地追逐大众文化。所以教师必须彻底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学生主体论的指引下, 借鉴普通中学新课改经验, 积极探索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采取开放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 有选择地、有控制地将大众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引入课堂, 引入语文教学。

二、关注大众文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

在大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 我们必须认识到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特征, 决定大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都会泥沙俱下, 对语文教学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并认真思考这些负面影响。

1. 时尚阅读不能取代经典阅读

作为大众文化产物的时尚阅读是一种紧随时代、紧贴生活的阅读形式, 其新颖、通俗、休闲娱乐的特点, 能够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和阅读兴趣, 为学生提供追求个性、放松自我的环境, 从而使他们获得审美的快感和精神的慰藉。例如科幻武侠小说、青春读物及休闲生活小品等就很受中职学生的欢迎, 这使得学生的阅读活动表现出强烈而具颠覆性的时尚阅读倾向。这种时尚阅读倾向冲击着中职校园中的经典文化阅读, 并大有消解取并代经典文化之势。但是, “文本的阅读, 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主流”[3]。经典文本阅读作为时代文化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不可被消解和被取代的, 相反应当成为学生语文阅读的主旋律。朱自清就曾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因此, 我们应当在大众文化开发过程中, 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阅读的兴趣, 将时尚阅读和经典阅读结合起来。“只有时尚与经典的结合, 才能使人们既有经典文化的滋养, 又有时尚文化的哺育, 在经典文化与时尚文化的渗透整合中建构自我世界, 推进时代和社会的文化精神建设”[4]。同时, 有人为我们形象阐述了时尚阅读和经典阅读的关系, “时尚就是可泛读的部分, 而经典就是要精读的部分。没有泛读, 你的眼界会变得狭窄;没有精读, 你对事物的认识难免肤浅”[5]。以上阐述告诉我们:时尚阅读不能代替经典阅读, 二者要合理地结合起来, 以大众文化的动力发展经典文化, 用经典文化的意蕴牵引大众文化, 实现经典文化大众化, 大众文化经典化。如此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 进而构建中职学生良好的自我世界和精神家园。

2. 图像阅读不能代替文本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中职学生已经处在音响与图像的包围之中, 他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在漫画、电影、电视的图像中进行阅读, 从网络的冲浪中获取信息。同时, 多媒体广泛进入中学的课堂为中职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形象的画面和时尚动听的音乐, 这些都能够给学生以诸多感官的信息刺激, 深受学生的钟爱, 并大有取代传统的纸质文本之势。大多数中职学生所谓的“我看过某某经典作品”, 实际上是通过影视图像完成的, 在近期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 有人认为电子媒体的图像阅读可以完全代替纸质形式的文本阅读。这样, 罩在经典文本身上的光环被消除、被戏谑化、被大话化。

“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 当代文化只关注享受而没有了震撼力量”[6]。诚然, 大众文化通过电子媒介, 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学生的学习情绪, 但是, 这种图片音像平面化、游戏化的特点, 在给学生带来瞬间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 会致使学生的内心空虚孤独, 甚至产生生存意义的虚无沉沦状态, 最终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构建, 从这个意义上说, 图像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 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 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7]也有人这样解说阅读的内涵:“从稍微狭窄一点意义上说, 阅读意味着对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解码的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8]综合以上说法可以得出:图像阅读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是平面性的、不深刻的;文本阅读让人边阅读边思考, 在头脑中再现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意境, 是一个再创造的审美过程, 二者不可代替。语言文字永远“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思想情感的桥梁和渡口, 而且是唯一的桥梁和渡口。理解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 始终离不开语言文字”[9]。那种长期依靠图像资源进行语文教学策略是不明智、不科学的, 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

3. 媚俗不能代表现代审美

“媚俗”是个引进的概念, 译自德文“kitsch”。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之生命之轻》里提出:“这个字源于上世纪中之德国。它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既然想要讨好, 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模式思潮之中。Kitsch就是把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 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对于“kitsch”, 《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的解释为:投大众所好的无美学价值的艺术或文学/拙劣的作品。由此可见, 迎合、模仿与虚伪就是媚俗文化的本质特点。在这种模式下, 媚俗文化里缺失了艺术审美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就不能够代表当下大众文化环境中的现代审美。所以在大众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我们就要学会以勇于反思和敢于批评为利器, 提高自己的文化鉴赏能力, 让中职学生准确区分媚俗与现代中国文化审美差别, 懂得文化审美的原创性与媚俗文化的模仿与剽窃。

摘要:为了让大众文化资源更好地应用于中职语文课程, 必须关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领导的重视不够、学校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大众文化自身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大众文化,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 2001 (9) .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4]曹明海.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8 (2) .

[5]徐怀谦.书话阅读:时尚与经典.光明日报, 2003 (7) .

[6]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出版社, 1989.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8]凡迪克著.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大众文化: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篇2

大众文化是一种语文课程资源,关于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这是由大众文化的两面性特征所造成的。大众文化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大众文化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要注意符合语文性、综合性、生活化、个性化等问题。应用大众文化资源的途径有,以口语交际为活动主题进行大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以“读”、“写”为活动主题进行大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应纳入语文课程资源的构成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更富于通识教育的色彩,课程内容的构成更具有包容性,与当下社会意识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社会意识是一个时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社会意识的构成包括意识形态和一般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集团的意志,是社会意识的主导部分,一般社会意识是指自然状态的观念、意识、心理,它呈现为多元杂陈、零散无序、变动不居的状态,是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与社会意识隔膜的人就是与社会现实脱节的人。当代一般社会意识的主体就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1]大众文化最先在西方一些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大众文化包含着时代发展和中国语境背景中的特点,与西方典型的大众文化有着一定区别。简言之,中国大众文化是在社会、经济深刻转型过程中伴随着日渐繁荣的商业文化环境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消费性文化。

关于“大众文化”对语文影响的研究表现为不同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大众文化”对语文主要产生的是负面影响。钱理群在《孩子发出的警示》一文中对流行文化持较强烈的批判态度,他指出流行文化对孩子的巨大影响超过了学校教育的影响,与当下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显然有关,而学校教育通过社会流行文化的改造发生了变形。他认为如果孩子的精神营养只限于或过分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平均水平,其精神发展有可能趋向平庸化。[2]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众文化应该成为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大众文化资源值得开发和利用。辽宁毓文中学的赵谦翔老师就把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搬进了课堂。胡疆锋在《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3期A刊和《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7期分别发表《不能没有你——谈语文课程目标与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两篇文章,指出大众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颜青老师在《浅谈大众文化在语文教育资源中的开发策略》(《科教文汇》2006年第3期)中、邹少军老师在《大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策略》(《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第5期)中,分别提出了大众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即审美情感策略、主动创造策略、反思批判策略、提升转化策略。

关于大众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主要是由大众文化的两面性特征所造成的,大众文化的两面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丰富性和杂芜性

大众文化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形态,现如今流行的音乐、电视、电影、广告、网络文学创作、休闲书刊等均可以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而存在。大众文化可以复制,能够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并通过现代传媒技术在广大消费群体中间快速地进行传播,以满足各种消费对象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大众文化可以作为多种课程元素进入到语文教学中,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

然而,大众文化资源无处不在,充斥于学生的家庭、学校、社区生活之中,并且大众文化的更新速度极快,这使得人们应接不暇或者说是根本就无从选择,而只能被动接受。与此同时,一些浅层次、庸俗的东西甚至一些无文化、反文化的垃圾也夹杂其间。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发育很不成熟,正确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在面临繁杂的大众文化资源的时候,很难去分辨和识别。

因此,针对大众文化丰富而又杂芜的双重特性,在进行大众文化资源开发的时候必须做到细心遴选。

2.娱乐性和魅惑性

“大众文化是一种休闲文化,是一种现代人精神的按摩器,承担着帮助人们放松紧张神经,打发无聊时光,解除精神疲惫的功能。”[3]它解构权威、迎合大众,以轻松、愉悦、狂欢的原则帮各阶层大众获得欢愉。作为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在单调的生活之余,常常会选择通过流行歌曲、喜剧小品、搞笑电影、综艺节目等形式来寻求乐趣,放松身心;同时,学生们也会通过电视散文、探索发现、网络文学等栏目在轻松休闲的时刻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然而,大部分大众文化制品并非以教育为目的,与我们在教学中所运用的蕴含着明确的教化内容的“寓教于乐”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所带来的仅仅是娱乐和刺激。它采用虚拟的方式表现现实,用离奇空洞的表象吸引大众,以不断变化的形象迎合大众,制造此起彼伏的时尚潮流魅惑大众。

因此,在引进大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既要看到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充分开发大众文化资源中蕴藏的趣味性元素,又要了解大众文化的魅惑性特征,认清大众文化的本质,从而正确地运用大众文化资源去弥补教材的单一性。

3.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矛盾性与互补性

精英文化主要是表达知识分子阶层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有着现实主义的批判态度和历史觉悟,把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作为宗旨,其表达形式较为规范,并且有严肃的主题和高雅的趣味。而大众文化则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重视的是眼前的世俗生活,远离崇高,往往停留在肤浅、庸俗的层面,两者的冲突是由大众文化的出现而引起的,而且精英文化往往处于守势或弱势的地位。

主导文化是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它反映国家的根本意志和价值观念,其价值取向必然趋向于统一、集中、整体和权威。而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则是趋向于分散、多元化和对中心的偏离。

但是,多元文化之间不只有冲突的一面,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因此,我们不仅要弄清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还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和互相补充,利用好各种文化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因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大众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在全面考察我国大众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地位和作用做出合乎实际的认识和评价,并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使其在健康积极的发展进程中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二、大众文化在语文活动课程中开发利用的价值认知

1.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第一,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有利于丰富语文课程。

大众文化如今作为一种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并存的文化形态,虽然不能成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它对语文课程的补充作用却十分明显。

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以语文活动为主题的一种语文教学,在开展这样的活动课程时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大量的语文课程资源,而除了教材资源、民间文化资源等常用的资源以外,大众文化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且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在学生的生活中广为传播,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内容也通俗易懂,形式灵活多样,故而可以以多种形式进入到语文活动课程之中,弥补语文活动的单一性缺陷,从而使语文活动课程更为开放且充满活力。

第二,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

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大大增强,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在活动课程中所得到的发展也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语文活动课程设计不合理,得不到广大学生的响应,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而大众文化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它进入语文活动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众文化为语文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划分任务,开展研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和独立探究能力。

第三,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

大众文化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的开发利用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要求,过去的语文教师只需要教教材,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是教材的开发者。研究大众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开发大众文化资源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打破教学常规,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其次,对大众文化资源的利用,需要教师具备收集和筛选信息资源的能力,并且要求教师在利用大众文化资源的时候能够做到正确而合乎情理,从而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2.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要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要求“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课程观是关于课程的基本看法,其内涵主要指向课程性质和目标指引下的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方式。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必须重视在打好学生的共同基础的同时又要为学生的个性多样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

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需要方面又存在着个体性差异,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留有选择、再造的空间以及对多方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做到“弹性化地实施课程,积极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与课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4]。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这种语文课程资源网络中必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中引进大众文化资源是符合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的。

第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的改革是为实现课程目标而服务的,不能离开课程目标而空谈课程改革。

大众文化依赖信息化的传播媒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地传播,已经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又因其通俗性、大众性、流行性、娱乐性、现实性等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引起了广大学生群体的兴趣,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应当成为课程改革追求的宗旨。

3.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的可能性

第一,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有自身优势。

首先,作为教学内容存在的大众文化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既有传统的文本形式,如休闲文学创作、网络文学等文本形式,又有非文本形式,如电影、电视、音乐等视觉形式,可以大大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为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

其次,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展要求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而视频、音乐、动画、图片的流行和活跃,正好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使纯文本内容和音像效果相互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活动。

第二,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为大众文化进入语文活动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构建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新课程,语文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而应该积极探索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融入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课程元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音像、音乐、图片、视频等大众文化资源便有了与语文活动课程密切结合的广阔空间。

第三,广大地区具有开发利用大众文化资源的有利条件。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广告、音乐、网络文学、娱乐休闲文学等形式,是一种消费性、商业性的文化,它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各种电子化媒体,因此,相应的教学设施,包括各种电子化的媒体,是开发利用大众文化资源的前提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教育部也开始高度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拨下了大批的教育经费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无疑给大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广大地区都能够拥有获得大众文化资源的途径。

三、大众文化在语文活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1.以口语交际为活动主题进行大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是学生立足于社会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任何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这种活动形式体现的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这一活动中得以实现。实践活动过程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锻炼,这是确定口语交际活动主题的前提条件。当然,口语交际主题的活动范围很广泛,例如:经典影片欣赏、我的偶像我来谈、名人访谈录等。比如在经典影片欣赏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然后交流观看感受,谈论最受感动的片段等;或者是由学生提前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影片,然后在班级中共同展示片段,分享自己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可以用来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大众文化资源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例如网络用语的滥用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思维。教师还必须关注大众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防止资源的滥用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反受其害。

2.以“读”、“写”为活动主题进行大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常规语文课也是以阅读课为主,这种课型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课内学习时间,足以证明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忽视这种“读”和“写”的实践活动,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写作模式和写作素材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大众文化的这种影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运用大众文化资源,使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够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流行服饰研究、流行歌曲歌词赏析、校园青春小说鉴赏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当下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歌曲歌词进行研究,研究歌词的语法现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文学特性等,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利用中学校园流行歌曲来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和酝酿感情,提炼中学校园流行歌曲中的写作题材和素材,借用流行歌词为作文增添文采和增强表达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大众文化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其课程资源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程形态,意在着力培养学生利用语文工具选择文化信息和处理及创造性应用文化信息的“大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备受学生喜爱的大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为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更多的契机。

但是这种对学生有着强势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引导不当,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在引入大众文化资源时要全面细致地思考其引入的内容、数量与教学方法,正确努力发挥其优势作用,防止过犹不及和“走偏锋”现象的发生。

从当前的实践研究来看,把大众文化资源引入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尽管还有不少的弱点缺失,但它们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大众文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确实有着令人乐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序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 许文郁,朱忠元,许苗苗.大众文化批评[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钱理群.孩子发出的警示[J].读书,2003(4).

[4] 周小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丰建霞(1966-),女,湖北团风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李燕秋(1992-),女,湖北黄冈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大众传媒与文化课程 篇3

###

什么是传媒?

传媒,即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也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什么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一般来说,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社会主要的媒介。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传媒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人(如马拉松的来历)、马(驿站)、画等种种方式。以上种种无不促进了人类文化生活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在现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有了更便捷更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互联网这一现代媒介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对民众的知识观有一定的塑造功能;同时,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范围不只是局限在某一个局域,应该可以说实现了普遍化。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上,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了,从政治、经济到全球化、文化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凸显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首先,大众传媒对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例如,由中国国家汉办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汉语桥”比赛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不仅让我们国人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通过来此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的眼睛了解到他们各自国家的文化,了解到世界。也有助于选手们借助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以快乐学汉语的形式,充分挖掘个人潜力,成为汉语能人。再如央视十套节目里面的历史文化科教节目,让人们认识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风俗文化。

大众传媒不仅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在此过程还形成了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同化大众传播成功的转移了公众的群体意识,化解了之前一直纠缠的政治情绪。突显了人的生命、尊严、精神的关注,肯定了作为精神个体的价值。而且大众文化抹去了文化特权,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发展。可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在丰富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其次,大众传媒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得到传播和发扬,如通过电影媒介,李小龙的功夫为世界所熟知,世界也看到了中国功夫这一中国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日本尤其注重文化的传播,如动漫文化,已经在中国得到传播,许多人的童年也多了动漫的陪伴,西方的文化也一直影响着中国,让中国更加开放透明,中国儒学文化以和为贵的精神也对世界和平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融会与交锋,然而在文化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处于强势和主要受益者的地位。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让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台成了美国电视的转播站,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九成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提供,这种现状会导致文化帝国主义和媒介霸权主义,对人类民主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以上种种说明大众传媒之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同水之于生命,缺少了大众传媒,文化无法得以传播,必然会消亡。然而大众传媒呈现的大众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人们抱怨报纸上信息太少,有限的版面上的新闻也是“炒作”,多家报纸经常出现内容的同质化。广播电视的娱乐性、广告性、和商务性节目占据了许多时间段,很多节目趋向媚俗。文化传播公司在娱乐至上和利令智昏下,夸大甚至歪曲事实,误导大众,“外国的水是甜的”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也在阻碍着文化的传承,甚至曲解文化的现象也常常可见,一如于丹庄子心得、论语心得,用浅显的话语解读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反而受到热捧,无不说明了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心理,是大众传媒造成了这种文化自卑的现象。试问一个完全抛弃了自己文化的民族,还有什么内核可言,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就这一目的就达到了,文化就变成了一个统治工具,我们只能被牵着鼻子走了。

大众传媒不能堕落成为低俗庸俗的场所和温床,大众传媒塑造的是整个社会的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影响的是整个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希望,因此大众传媒的从业者责无旁贷地需要有职业的良知和道德以及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正如教师担负了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希望,而大众传媒从业者肩负的是整个国家未来的文化走向。国家也需要积极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去让人民更加透明更加真实的了解历史,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秀,让文化得以传承。

一个国家的兴盛衰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这个国家的文化是否昌盛、大众的思想水平是否高,简单的解释就是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上一篇:独立NVM驱动下一篇:电缆故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