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一门艺术十篇

2024-09-11

翻译是一门艺术 篇1

翻译是什么?许多名家对其给出了各自的定义, 但大体上都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达成交流的目的。刘易斯 (1958:265) 在书中写道:“翻译这个词是由两个拉丁语汇构成的“trans+latus”, 它的意思是传达。福斯特 (1958:1) 认为翻译是一种把文字内容从源语言转换成目标语言的行为。他并没有文化因素考虑进去。卡特福德 (1965:20)

指出“翻译是一种替代, 即用另一种语言中等同的文字材料来替代源语言中的文字材料。在这条定义中, 最重要的是“等同的文字材料”这几个字, 尽管如此, 对于什么类型的等价尚不明确。利维 (1967:148) , 翻译是一种沟通交流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把源语言国的知识传达给外国读者。”直到今天, 对于翻译的定义仍然有着不同的见解, 但翻译始终离不开这样几个关键词, 那就是“源语言”、“目标语言”、“等同的文字信息”。所以笔者认为翻译就是用文字信息在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进行等同的转换, 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二、什么是优秀的翻译?

很多学者认为优秀的翻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 因为这样翻译会错误的解释原来的词义并且会破坏它原有的形式上的美感。应该尽量保持风格不变。第二, 尽量做到在目标语言当中用等同的文字信息来表达源语言的文字内容, 以使读者能够享受到源语言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的乐趣。第三, 要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 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三、翻译是:一门艺术?一种技能还是一门学问?

翻译是一门难以掌握的技能, 又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同时它也是一门令人欣赏的艺术。

翻译是一门难以掌握的技能。因为翻译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 要想真正的掌握这种技能就必须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各种方法融汇贯通, 根据不同的语体语域来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是任何翻译理论都无法回避的一对基本概念.关于直译、意译在翻译中的地位问题, 一直都是中外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通过深入探讨中外重要的翻译理论, 包括我国的佛经翻译理论, 严复的“信、达、雅”, 以及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后认为: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应当只是直译, 也不应该只是意译, 而应当是直译和意译的统一。

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从古至今有无数优秀的学者都在研究翻译这门学问, 然而对翻译的研究似乎永无止境。在中国历史上, 周朝已开始设译官, 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 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 经百家争鸣, 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对西方翻译活动和理论的历史划分, 西方翻译理论家常常莫衷一是。纽马克 (Peter Newmark) 以重大的翻译活动为标志来划分译论的发展阶段。奈达 (Nida) 根据翻译思想的发展认为, 西方翻译可分为语文学翻译、语言学翻译、交际学翻译和社会符号学翻译。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认为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1) 古典译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 (2) 从施莱尔马赫至20世纪中叶; (3) 战后至70年代, 以翻译语言学派的兴起为标志, 以维内、奈达、穆南和卡特福德为代表; (4) 20世纪70年代至今, 其标志是新兴学派林立, 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然而, 无论翻译已经发展到多么先进的地步它还是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 如何使西方和中国翻译研究二者相得益彰, 互为补充, 这个问题依然是中国理论界也是西方理论界的当务之急。其次, 翻译学科建设还不完善, 许多领域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例如比较译学、译学理论应用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根本关系的研究等等。许多新观点, 如翻译是跨学科研究、翻译方法无对错之分、翻译是抉择过程、译文是动态再创作、翻译理论没有固定模式等等。

翻译是一门艺术, 一篇好的译文可以带给人美的感受, 就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名画一般耐人寻味。我们可以通过杜牧的赠别来欣赏一篇好的翻译作品带给我们的美。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Parting

Du Mu

Deep, deep our love, too deep to show.

Deep, deep we drink, silent we grow.

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

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out heart.

这首诗作中的意象美-蜡烛垂泪和同音字心-芯, 都被译者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并用顿行、标点造成的节奏上一唱三叹的效果, 使这首译诗读起来沉重、凝滞, 与恋人难以割舍而又含蓄掩抑的情感相吻合, 可以说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做到了忠实于原文的风格, 使外国读者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美。

翻译是一门艺术 篇2

等待是把师爱的雨露洒向学生心田的过程, 只要给学生爱心和机会, 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精彩。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极简单也极丰富, 平凡的日子因它充满激情而流光溢彩。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 你慢慢来》中写下一段话:“我, 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 你慢慢来, 慢慢来。”这是一种何等美丽的教育场景, 这是一种何等美妙的教育境界。生活需要等待, 我们的课堂同样也需要耐心等待。而简单的“等待”二字,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 有时却真的难以做到。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罗里斯·马拉古兹说过:“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 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 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时间, 我们需要等待孩子。”教育的过程必须遵循人的理性观念形成的规律, 必须经过多次从感受、体验、实践到反思、理解、领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才能逐步实现。而时下的教育太过功利, 有时甚至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三岁背古诗, 四岁学英语, 五岁弹钢琴, 未满六岁提前上一年级等。在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速成”的现象:很多教师的课堂像做工程一样赶抢进度、赶时间, 追求所谓的高效率、快节奏、大梯度;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时, 没有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也没有进行耐心的“等待”, 而是直接“赠送”给学生答案或结果……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 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以前上公开课, 自己总是认真地设计, 反复地演练。到了上课时, 却一直担心:准备这么多内容我能不能上完?于是一心背教案, 一心赶速度, 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准备的内容很快上完, 尴尬地提前下了课。后来经常去听别人的课, 总算明白一点: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有没有把准备的内容上完, 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掌握学习速度。当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时, 就应该放慢速度, 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和学生一起静静地享受我们的课堂。由此可见, 教育需要教师尊重孩子,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出最适合孩子的方法与最适合孩子的节奏。这种尊重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 就可以看出教育确实是一件艰难、费时、费力的工作, 所以它本身也只能是慢的等待过程!

教育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等待、唤醒, 是一种发现, 教师应该成为一支火把, 用智慧与爱去点燃奇迹。等待是一种心境, 更是一门艺术。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花儿, 花儿的绽放有早有迟, 我们应该有一种“花苞心态”, 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儿绽放。让我们真正从学生出发, 珍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自然地因势利导, 多一些等待, 让每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学生都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

翻译是一门艺术 篇3

某次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诗歌的时候,外国老头说他非常崇拜孔子故乡的一位中国近代爱国诗人,名叫庄重禅(音译)。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老外就即兴用汉语给我朗诵了一首这位诗人的诗: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是他看到英文诗之后自己翻译成中文的。他说这个不是原文,但意思应该差不多。之后还说,这首诗中蕴涵着非常深刻的寓意(老外还真是没法理解中国人的含蓄,都这么直白了,还说有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他想要推翻旧制度、建设新国家的爱国情怀。

我非常不好意思地再次表示,这首诗我也没听过。外国老头就又给我讲了些这位诗人的轶闻。比如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很多女人有染,但是他很尊重女人,在他發现他的一个小妾与自己的下属有私情之后不仅没有追究还给他们路费放他们走(比楚庄王的绝缨宴还有胸怀啊)。还说他很注重孝道,小的时候母亲遗弃他改嫁,等到他当了大官之后不仅不记恨母亲,还特意找到她,把她和继父一起接到自己身边颐养天年。还说他曾经是掌握几省大权的高官,可是不懂军事,在内战中战败,后被人刺杀。

按说,就凭上面这些条件,应该不难找出这个人是谁了啊,可是我还是没找到这个人和这首诗。直到某一天看到了张宗昌的这首诗: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面试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篇4

做了这么多面试,HR们总在想面试的高境界是什么样的?其实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手中有剑到心中无剑。就拿我们上学的那个时候也都是从基本概念开始,理解之后开始学习计算方法,熟练之后拿到题目就开始在脑子里寻找模型,到最后拿到题目的那个瞬间基本知道大概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记得我最初学习面试方法的时候,就是从结构化面试的题目开始。从每类岗位具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哪些能力可以用哪些题目问出来。面试的环节从如何开场、寒暄、行为面试、结尾等。每次面试之前都会针对需要面试的岗位,列出面试提纲,在面试的时候还不断提醒自己千万别漏了什么。

经过这样的阶段之后,发现虽然面试过程完整有序,虽然对面试套路都比较熟悉,但总是差点什么,总觉得不够流畅。后来发现有些资深的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总会运用一些个性化的方法进行面试,行云流水般,像演奏一段音乐又像是做一件艺术品,让人有一种享受,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我们具体聊聊如何把面试从技术朝艺术的方向转变,是如何进行的呢?其实这种转变也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面试的方法从结构化到半结构化直至无结构化。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结构化面试基本就是固定的模式、流程、问题,总的来说相对比较固定。结构化面试会包括寒暄、自我介绍、目前状况、离职原因等一个个固定的问题。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和候选人一问一答,对于所有候选人在问题和提问的顺序上基本保持不变,略显机械化的技术操作。

而在半结构化面试中相对来说会有略微的变化。面试过程基本不变,但在流程、问题都会有一定的微调。会更加的个性化。面试官会更加侧重根据候选人简历的特点进行提问,问题的顺序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在半结构化面试中会让双方感到略微的自然。

当进展到无结构化的面试时候,看无结构化这个名字似乎感觉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其实不然,即使是无结构化的面试,也不能是闲聊,不是没有逻辑。无结构化的面试,更要有逻辑性、有内在的结构并且根据候选人的特点进行类似人物专访一样的面谈,流畅自然却又达到目的。无结构化面试对于特别是相对高阶一些的候选人,如果还是死板套用固定的模式,会让面试效果打折,未必能问出您想了解到的内容。对每一个候选人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沟通的模式去深入了解收到真正的效果。还是举出这个经典的例子,曾经一个主持人向总理提问,非常经典和精彩。他面带笑容问:“总理您好。刚刚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在回答所有媒体同业问题的时候,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了有30几次。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想起了11年前,当时采访时任河南省长的您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睿智。另外,我要特别说的是,我也是安徽省籍的人,但我是一个出生在台湾、工作在香港、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穿梭在两岸三地的华文媒体人。我身旁的人万分渴望对您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能不能借这一个机会,谈谈您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您个人的情怀,谢谢总理。”这个提问挺有特色的。抓住了细节特点,而且很自然的拉近了与总理的距离。”“你说的很对。首先用“刚刚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在回答所有媒体同业问题的时候,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了有30几次。” 这句话做引子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让总理很有兴趣的想仔细听接下来的问题。其次用“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想起了11年前,当时采访时任河南省长的您展现出来的自信和睿智。”快速拉近和李总理的距离,为后面的提问做了充分的铺垫。最后借用他人的想法“我身旁的人万分渴望对您本人有进一步的了解,能不能借这一个机会,谈谈您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您个人的情怀” 水到渠成达到提问的终极目标。

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提问有如下的特点,条理清晰,层次明确。从细节入手,有理性的内容及感性的描述。其实作为人力资源人员,如何提问、怎样提问更有效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人在提问的时候较生硬,只是按照需要考察的能力点一板一眼、按不就班的进行。如此的提问,很容易让对方提不起精神和兴趣。就像一场没有看点的比赛,确实是一局一局正在进行,但比赛的双方没有任何兴奋点,当然也没有任何亮点可言。也有很多人面试的提问很唐突,虽然非常理解开放式、封闭式的提问方式,但问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只会机械性的死板的进行,不知道运用一些过渡性、赞许式的表达方式进行转折和过渡,让对方心里感觉很不舒服。

我觉得可以在尝试在中高层人员的面试中使用这种提问方式。例如对方的个人价值观、求职的动机、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建设能力等。例如有的人会问,“您之前管理过不少团队,有遇到过不好管理的老员工吧?请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但如果您这样问的话,是否感觉会好一点。“××先生,您好。从您的简历看到您之前团队管理的经验非常丰富,想必您肯定有不少心得体会。以前也和不少类似您的同行交流过团队管理经验,很多管理者在老员工的管理上遇到过不少走不过的坎。您曾经经历过吗?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呢?”您觉得这个提问方式是否会感性自然不少呢?其实用一些口语化、流行的、时尚的词语会让你的提问更有趣味,更加让人愿意去回答、想去回答你的问题,自然达到双赢。

批评是一门艺术 篇5

关键词:批评的艺术 尊重学生 班主任工作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掌握一些批评的艺术,批评得法,提醒学生知错就改,从错误中进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淡追查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教师对课堂上发生的违纪事件往往厉声质问,或言辞训斥,甚至班上公开点名批评和处罚。如一次课堂中,任课教师正滔滔不绝地授课,发现一位学生低着头,全神贯注地搬弄一架小飞机,并且入了迷,周围学生的注意力也全部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他那儿去。教师察觉后,悄悄地站在他身旁,轻轻地敲了敲他的桌子,可是那个玩飞机的小男孩一点儿也不在乎。他这种傲慢的行为激怒了教师,教师气得脸都红了,没收了小飞机,并要求那个学生下课后去找他。让人意外的是那个学生没听老师的话,而是跟着跑上讲台,又把那架小飞机拿了回去,并对着全班同学大声地说:“小飞机是爸爸送我的,谁也别想拿。”顿时,讲台上出现了一位难堪的教师,讲台下也响起了议论纷纷的声音。虽然课后经过班主任的教育,那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任课教师道歉了,可一节课也泡汤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一次语文课中,我正与学生进行能说会道的练习,有两个男生在课桌下面互相丢纸团。刚开始时,我没留意。后来,这两个学生越丢越兴奋。我发觉后,不动声色,而是提高讲课的声音,再用责备的目光盯着他们,并慢慢地向他们走去。当我走到他们身旁,这两个学生脸红了,羞愧地低下了头,连忙端正地坐着,专心致志地听课。我对着他们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然后继续上课,这真是无声胜有声的目光批评教育。课后,这两个学生主动向我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可见,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教师能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还其自尊、促其自爱,就是一种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方法,就是一种积极、高明的教育方式。

二、暖批评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言辞,做到 “三思而慎言”。

记得开学初,我们班有几个学生,父母都在学校附近从事个体经营,平常疏于管理,至于家庭教育更谈不上。这几个学生经常在班里捣蛋,上课纪律难以保证。听到科任教师反映他们的调皮情况,我一气之下让他们写保证书,这一招虽然一时奏效,但好不了三天。

这样顽皮的学生怎么办呢?我陷入了沉思……

一天下午,我把这几个学生请到了办公室,当他们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时,我和颜悦色地讲起了他们的优点。如小迪同学不爱学习,可爱劳动。每天早上一到教室,他就自觉地扫地、拖地,班里的卫生清洁从没扣过分,功不可没。一席话,似贬实褒,既褒又贬,让这些原本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脸红了。趁热打铁,我接着对他们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一直解决不了。你们几个能帮个忙吗?”平时散漫惯了的学生一听还有老师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立刻睁大了眼睛,忙着点头。紧接着,我让他们对当前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制定相关的奖罚制度。令我惊喜的是,这几个平时令老师头疼的“调皮蛋”竟然和其他学生一样,关心、爱护班集体,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然后,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开始了。

“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让这些学生有了转变,而每位任课教师的主动接近,一次次真心实意的促膝长谈,也让他们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最后一改往日的面貌,学习认真了,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

可见,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不说任何侮辱的言语,犹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三、冷处理

有教育学家说:“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斥责表现出最原始的本能反应,每个教师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殆尽。”因此,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有时需要“适当冷却”,以故事启迪。

周一下午,值日生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小杰把小豪的象棋扔到垃圾桶里了。原来他俩玩象棋时,小豪要悔棋,这种行为把小杰惹火了,气得他拿起象棋就往垃圾桶里扔……我决定对这件事进行冷处理。我把垃圾桶里的象棋捡起清理干净,放到了讲台上。第二节上课时,我故意多提问小杰,始终给予他微笑和肯定。第三节班会课时,我开展了“关爱你我,从小事做起”的主题班会。课堂上我用课件展示了一个故事:一天早上,正在楼梯口值日的班主任还没到教室,班里已经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突然,教室后面传来了不和谐的呕吐声。原来有位男孩身体不适,来不及走去厕所就在座位上呕吐了。呕吐物发出的臭味让很多同学掩口捂鼻,纷纷走开。正走进教室门口的文娱委员一看,说了声没事的,便跑去阳台外面拿来扫帚和拖把,把呕吐物清理干净,然后扶那位同学去看校医。我话音刚落,同学们把目光都投向了小豪,随后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上周五发生的一件事。故事中的文娱委员便是小豪,而身体不适的恰恰是小杰。我把目光投向小杰,面脸通红的他也在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课后,小杰主动上讲台拿象棋还给了小豪,他们互相诚恳地道歉,握握手,又成了好朋友。

总而言之,得其心方能育其人。淡追查,止而不咎;暖批评,刚柔并济;冷处理,故事启迪。这都是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的方法与手段。班主任要善用批评这把双刃剑,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充分地了解学生,做到少批评,多表扬,引领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大踏步地前进,成就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2006.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

[3]刘守旗.班主任教育艺术.教育教学出版社,2007.

教学是一门艺术 篇6

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课堂提问更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我认为只有教师提的问题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我在听一位教师执教《穷人》一文时,他首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说:“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还有的说:“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等等。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教师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为题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题比起上面的提问就令人感觉明确具体,学生经过一段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所以我认为教师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问点要明确具体,这样学生才会不走路,回答准确。

针对这次的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操作,我的建议是: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三、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情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天地。

四、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教师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领导力是一门艺术 篇7

身体力行,做对的事

余敬伦先生的人生格言是“苦难不会持久,惟有勇者长存”。他在每一项工作中,都时常提醒自己“做一个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把自身的工作做好,任何决定必须以投资人及团队的最大利益为考量。”进退得失,步步为营。他告诉笔者个故事:当年,他被调派到日本,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日本属下似乎对这个中国领导并不感冒,和他有很大的距离感。但是日子一长,他们发现这个领导不但没有架子,并且常常加班到深夜,便慢慢感动于他的儒雅气质和敬业精神。直到后来他离开日本,他的职员都万分不舍,送到门口还不愿意离开。现在,即使在克丽缇娜,他的员工也常在凌晨收到他的工作邮件。当然,领导力作为一门珍贵的艺术,单单是个人魅力还不足以完全让一个管理者成功。余敬伦先生也拥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光是他加入克丽缇娜的这一年,不仅没有因为2011年的金融危机减缓企业发展,反而同往年相比有很大增长。

领导力,即是文化的魅力

做了大半辈子的IT行业,突然就在即将要退休的年纪转行去做化妆品行业,余敬伦先生也并非没有过犹豫,但是克丽缇娜集团的总裁陈武刚却给了他坚定的信心。克丽缇娜集团自成立以来,克丽缇娜人都奉行总裁陈武刚的《六大信条》、《五大原则》。这些信条、原则都是教人要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并对自己的事业忠诚,重视团队协作等等。可以说正是总裁陈武刚的领导力与克丽缇娜的企业文化吸引了余敬伦先生。在经营方面,克丽缇娜对经销商十分关怀。余敬伦先生说:“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的产品卖给这些经销商,而不是帮助他们一起探讨消费者的这个市场,那么就算我们产品再好,经销商卖不出去,我们的事业也没有办法继续。良好的品牌必须具备良好的品牌力来做支撑,我们和经销商是一起前进的,他们可以将克丽缇娜看做是自己的家。”

在谈到希望克丽缇娜在今后的发展时,余敬伦先生提到了两个方面。第一,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梦想,希望从事一个可以塑造品牌的行业,克丽缇娜正好给了他这个机会。未来希望能在克丽缇娜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将成为一家基业长青、永续发展的公司,为大家创造一条美丽、健康和财富的康庄大道!第二,就是好好支持克丽缇娜集团的慈善事业,做好“燃灯计划”。

“燃灯计划”点亮乡村教育

不论是董事长、CEO还是普通员工,在克丽缇娜集团你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种对慈善的关注。“燃灯计划”是一项旨在改善中国农村教育状况的公益项目。克丽缇娜通过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教师培训中心的合作,为乡村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教师。这也是“燃灯计划”与一般希望工程的不同之处,克丽缇娜希望通过这些老师来更好地传播知识,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克丽缇娜遵循“奉献爱心,不求回馈”的信条,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积极倡导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呼吁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公益行列。这些慈善活动不管是给企业还是员工都带去了不小的影响。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几乎每个人在听到“燃灯计划”的时候都纷纷捐赠书籍、文具和玩具,送给当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余敬伦激动地说:“一个企业,一个员工,最本质的身份是社会最普通的团体和个人。为这个社会尽力所能及的责任,也能给生活带去乐趣和价值,这是心灵的收获。”

余敬伦先生简介

现任克丽缇娜集团执行长,在台湾大学研读商务金融研究硕士,并在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加入克丽缇娜集团,之前在旭丽电子、灿坤实业集团、光宝(日本)株式会社等知名企业担任执行长、代表取缔役社长等高管职位。目前受邀担任第十七届中国美容博览会品牌联盟副主席。

Q: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

A:最喜欢的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最喜欢的电影《怒海争锋》

Q:如何看待家庭和事业之间关系的

经营是一门艺术 篇8

规则是需要掌握的。鲁宾菲尔德在《基业成长》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这些基本原则,比如如何选址、如何管理店铺、如何打造品牌等,很多经营管理方面的图书都讲过这些内容,但是同样的内容在这位星巴克重量级人物的笔下,还是让人品出十足的新意,不时带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们对自己的经营产生许多新的感悟。

零售业经营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力。鲁宾菲尔德在星巴克淋漓尽致地发挥着创造力。他像一位导演,站在舞台中央,精心指导着每一个细节,一点点将星巴克雕琢成世界著名品牌。

我们不可能将鲁宾菲尔德在星巴克的做法完全照搬到自己的零售企业中,但他告诉我们许多先进的理念、原则和模式,这些都是零售经营的真知灼见。

在零售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导演”,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空间。你也能够像鲁宾菲尔德那样,让你的零售店铺充满你个人风格的“符号”和色彩。这样的工作,关键不在于哪种风格更好,而在于长期坚持这种个人特色和风格,让整个空间充满人格的魅力和某种独特的氛围,让空气中都飘荡着这种“符号”,而它实际上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你的理念,

星巴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将这些“符号”散布到全球的星巴克连锁店。它的连锁商不仅销售咖啡,还销售除了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放松的场所”,这就是鲁宾菲尔德为星巴克打造的特色。

理解并做到这些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鲁宾菲尔德还告诉我们成功经营零售企业的其他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注重细节。不仅要在大的方面体现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对一些细小的方面,你同样也要加以重视。在星巴克,这种对细节的重视甚至体现在天花板、地板的设计上。

二是如何让分布各处的零售店面表现出同样的风格、理念和氛围。鲁宾菲尔德让星巴克的连锁店具有相同的元素,体现出相同的感受,这从整体上强化了星巴克的品牌形象。

三是对于想做大的零售企业而言,需要始终跑得比别人快。星巴克在这方面表现为全球的快速扩张。商业竞赛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稍微放松自己,就有可能被别人赶上甚至超越。

四是需要不断创新。形象地说,就是你要在这场长跑中拥有独创的技巧,让对手永远在模仿你,捉摸你,也就永远跟随你。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 篇9

——摘自《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生命化教育是一种以生命治学问、以生命统摄教育、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宗旨的新的教育理念。1993年,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和教育学者张文质对话时,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2001年至今,教育实践具有了普遍性的波及力量,正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化这一美好教育的期待。

读完《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我对“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经验有了全面的了解。首先,我很钦佩倡导者们那种“民间立场、草根情怀、田野作业、逐步推进” 的研究姿态和工作方式;其次,我尝到了阅读的快乐,心动的细节感怀。因为,读这本书,我常常会不自觉地联系到当下一些教育工作的类似际遇,并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充实,对教育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与感悟,对教师、学生的生命意义也有更高的期待;读这本书,更重要的是促使我重新调整教育罗盘,且获得非常重要的教育灵感,那就是“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确,教育是一个“慢活” “细活”, “润物细无声”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教育的“慢”,不是操作上的慢,更多是理念上的;在观念上就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尊重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它自然生长的“慢”。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张文质先生对教育的从容、悠闲、优雅姿态与心态的呼唤,呼吁按照教育的规律办教育,进行教育改革,这在当下是有迫切性的。

我想,在这种精神理念下,教育过程是否可理解为生命化而非知识化过程。教师也要慢慢地去感悟教育教学中慢的艺术,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样。“慢”其实很有艺术,也很有活力,能折射出教书育人的智慧。以下是我侧重教学中“慢”的策略在实践中运用的尝试和体会。

一、教学进度慢一点。在适当提高教学的难度时,老师不妨暂停一下,询问孩子的所知之源,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再将之延伸而出,借题发挥,可惠及更多的孩子。老师等一等,问一问,能掏出学生更多的好底子。有些老师说“课时来不及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课堂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着眼于进度的发展,教学进度总是先慢后快,这个慢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问节奏慢一点。碰到去听课或自己上公开、汇报课,这种展示课都是带着任务来听,老师也带着任务来上。我们遇到太多的学生回答如“一次性消费”的现象——你回答不清楚是吗?请坐,我再叫一位。看上去此起彼伏,发言踊跃,但实质并没有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不妨让回答不清楚的孩子慢慢再答,不焦急,老师要特别有耐心、善解人意,循循善诱。这就像陶行知所说,教师就是受到孩子的触动,他触动孩子,孩子触动他,形成一种极好的人性的互相成全、助长和激扬。

三、转化差生慢一点。对于表现差,屡教不改的学生有什么良方呢?实际上,我们经常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因为即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每个人,哪怕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他的软肋,都有他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更多地关注、更多地去发现,也需要我们老师用更好的不同的方式来激发他。所以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很艰难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我们针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

四、课题研究慢一点。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种慢的艺术,它有认识——认同——吸纳——实践的过程。生命化教育课题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张文质等认为:“课题研究,也是慢的艺术,主张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不是立竿见影的。”在这种情况下读到此言,让我想到了自己眼前负责的市规划课题和研究课题中遇到的困难。我从中深受鼓舞和启发,我们该用慢的心态与足够的耐心来实践,不能指望通过课题实践,快速使学校成为当地教育的窗口学校。

教育是慢的艺术,还体现在教师的生活应该是优雅而从容的,而不应该是匆忙、仓促的;同样,培养一批名师、骨干教师也是慢慢“浮”起来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过程,需要方方面面来成全的。“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这也是教育慢的古训。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篇10

问题是引起学生好奇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质疑;抓住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 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2.激发学习意识,创设学习情境

以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切入点,教师要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中创设问题情境,并充分利用这一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在不同解法的争议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展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初步感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3.创设生活情境,获得情感体验

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恒久魅力,同时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数学技能。4.创设生活情境,协调知识关系

上一篇:施工危险源下一篇:分析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