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失败与辉煌八篇

2024-06-06

成就失败与辉煌 篇1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 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 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4年, 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 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4.77%, 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201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规划》提出, 未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即以人为本, 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合理引导人口流动,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2015年, 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 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 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跨国公司总部集聚, 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成为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承办城市, 是展示新中国六十年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小城镇在吸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功能独特, 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 中小城市为骨干, 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以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为中心, 多个城镇共同组成的城镇群迅速成长, 成为我国对外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 对内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要地。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 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 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 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 吸引了79%的外来投资, 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在内地人口密集的成渝地区、关中地区、中原地区、长株潭、北部湾等地, 城镇群也在发育和壮大。

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决策和城乡规划的指导和调控。1989年《城市规划法》颁布以来,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方法不断改进, 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强, 法规日益完善, 实施保障机制日益健全, 逐步形成了从全国到省、市、镇、乡、村等对应于不同行政管理层级的完整的规划体系, 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 适应不同需要的多种规划类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乡规划法》, 更是改变了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城乡二元规划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通过优化城乡结构和布局, 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深化改革, 安居工程保障民生

住房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住房矛盾突出表现为触目惊心的城市“贫民窟”等城市病。联合国人居署报告显示, 2010年世界贫民窟人口达8.276亿人, 约占全球城市人口的1/4。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福利分房制度, 职工住房由国家和单位负责建设分配。这一保障模式否定了住房的商品属性, 加之“高积累、低消费”及“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影响, 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1977年, 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虽然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试点, 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住房实物分配体制, 住房供给短缺问题突出。

以1998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 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改革调动了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商品房的积极性, 培育了房地产市场, 增强了住房供给能力,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跟进不够, 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2007年, 国务院明确将保障性住房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责范围, 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 目标是覆盖约20%的城镇居民家庭, 覆盖范围之广、投入力度之大、建设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2年国家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达到3800多亿元, 比2007年增长近38倍。

尤其是最近几年, 为了让住房困难群众早日实现“住有所居”, 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保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2014年底, 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其中, 2013年至2014年是我国棚户区改造力度最大的两年, 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820万套、农村危房532万户。

2015年, 棚户区改造继续大力推进, 又开工601万套。通过棚户区改造, 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几千万群众得到了实惠, 住房条件改善了, 生活质量提高了, 人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活和奋斗信心, 带动消费、扩大投资的积极作用也得以发挥,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经过改造, 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以推动,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以提高, 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作用。

2015~2017年, 还将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 (其中2015年580万套) , 农村危房1060万户 (其中2015年432万户)

百年大计, 质量为本。保障房的质量也成为广大百姓关注的焦点。从历年检查结果来看, 棚改安置房工程质量总体是好的、可控的, 工程结构也基本安全。不少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 有的还被推荐参与建筑优质工程的评选, 做到了民生工程把好事办好。目前, 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4平方米, 发展到接近30平方米。

服务民众, 市政设施提档升级

新中国成立67年,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公共设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满足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系统已基本形成。到2015年, 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92亿吨,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80亿吨。其中, 卫生填埋处理量为1.15亿吨, 占63.9%;焚烧处理量为0.61亿吨, 占33.9%;其他处理方式占2.2%。无害化处理率达93.7%, 比2014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能力为21.6万吨/日, 占总处理能力的32.3%。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 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自2002年以来,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以年均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 我国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 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 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类标准。截至目前,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同时, 我国推进以大中城市为重点,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加大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截至2015年底, 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4亿立方米/日, 全年累计处理污水量达410.3亿立方米。201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97%。

能源是城市运转的动力。从上世纪80年代的焦炉气, 到90年代的液化石油气, 再到21世纪初更清洁的天然气, 目前全国燃气供应总量达630亿立方米, 用气人口3.2亿, 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847倍和174倍。城市供热由小锅炉区域供热, 发展到城镇集中供热, 再到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推进,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0亿平方米, 较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0倍。城市供水由简单粗放型供水, 发展到城市供水与城市节水并举, 人均生活用水量从38升提高到178升, 用水普及率从42%上升到95%, 水质检测标准已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

交通是城市运转的载体。目前, 全国有路灯1400万盏, 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4倍;从传统的白炽灯, 发展到更亮、更节能的LED灯;从用电, 发展到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小小的路灯, 照亮了60年城市发展的道路。我国城市道路长度25万公里, 面积43亿平方米, 较新中国成立时分别增长了23倍和58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大量应用, 全面提高了城市道路桥梁质量和承载量。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 比1978年增长了近4倍;全国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比例, 由90.5%和65.8%增加到98.54%和88.15%。

高速城镇化中的大规模建设, 使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一度恶化。国务院于2001年召开了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 确定了21世纪前10年城市园林绿化的奋斗目标。如今, 城市数量增加了、面积扩大了, 但绿地并没有减少。全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已达174.7万公顷, 公园面积21.8万公顷, 分别是建国初期的9.42倍和12.8倍。全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三项绿化指标分别为9.71平方米、33.29%和37.37%, 获得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达139个。

成就失败与辉煌 篇2

三代克拉玛依石油人50年来怀着“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信念和“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情, 转战天山南北, 征战戈壁沙漠, 在准噶尔盆地13万平方千米探区战天斗地, 自力更生, 开展艰苦卓绝的找油找气工作, 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58年原油产量为35.73万t, 到1960年就达到166万t, 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 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1981年原油产量达到384万t, 2002年生产原油1 010万t、天然气20.2亿m3, 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

50年来, 克拉玛依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53亿t、天然气347亿m3, 累计加工原油1.43亿t、生产乙烯235.5万t。克拉玛依国民经济从零起步, 经过50年快速发展,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与1978年相比, 克拉玛依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5亿元, 增长7.88倍, 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年经济总量的15.2%;财政收入38.98亿元, 增长55.28倍;税收110.6亿元, 增长159.74倍, 占自治区当年税收的20.3%, 为我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壮大, 为新疆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克拉玛依市积极实施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 特别是近年来, 以“引水工程”建成通水为契机, 完成全市76个居民小区和以人民广场、文化一条街、世纪公园等为代表的环境改造和大规模城市绿化建设, 积极实施荒漠植被保护、天然林封育、湿地保护工程, 建设生态林, 保护生态环境。到2007年底, 全市绿地率达到38.7%, 森林覆盖率达到13.95%, 空气质量一、二级天数保持在全年天数的99%以上。近年来, 这个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成就失败与辉煌 篇3

公关不等于拉关系

印象镜头:1990年,一群容貌漂亮、气质高雅的公关小姐第一次出现在银屏上,她们的代表者是中华大酒店公关部女经理——周颖,由此一个新职业广为人知并让人印象深刻。

电视剧《公关小姐》在全国播出后创了收视率的新高,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不少城市陆续成立了公关协会,企业成立了公关部,而这部戏甚至被当做了“教材”。职业概念: 说到“公关”一词,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陈向阳先生马上给予记者如下启蒙。在中国,公关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萌芽,真正得到发展是在80年代晚期。当时全国上下都认为公关与传统的搞关系不谋而合,终于有了一个名分叫公共关系,可以名正言顺地搞关系,在企业内设立的各种与公关沾边的部门非常多,但当时大家干的都不是真正的公共关系工作。其实,公共关系的本质并不是一对一的交流,而是面对大众目标群体。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公关主体和客体,中间通过传播沟通让主体影响客体。主体主要为政府、企业等,客体是他们要面对的大众,政府要面对市民,企业要面对投资者、合作伙伴、供货商等社会关系。概括来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机构从事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一种艺术和科学,它是涉及调查、策划、实施、评估和咨询的一种实践活动”。(《公关员国家职业标准》定义)职业意义:“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随时为危机做好准备。” 而公关职业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优秀的公关人可以通过职业化的策略和行动化危机为转机,成就辉煌;非职业化的公关人员则可能使危机雪上加霜。

行业发展:朝阳气息浓烈

初步估计,2000年整个中国大陆公关业营业额为15亿元人民币,在随后的五年中以倍增的速度迅猛发展。据预测,目前全国有2000多家公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正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随着国内公关工作的日益成熟和人们对它的逐步认可,23%的公众认同“公关是个前景光明的职业”。此外,还有5%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渴望自己成为公关方面的人才。说到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有几个记录不能不提及:

——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率先在国营企业中成立公关部,开创了大陆企业公关的先河。

——1984年1月,美国最大的国际公关公司之一 ——伟达公关顾问公司在北京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

——1985年,法国人杜孟在北京开办第一家合作公关公司——中法公关公司。

——1986年,博雅公关公司与新华社合作,促成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的诞生随着国际公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一批中资专业公关公司开始涌现,他们边学习边干,从最初为客户提供宣传品制作服务和咨询服务开始,逐步发展了会务管理、媒介关系、市场调研等公关业务,90年代初诞生了中国第一代公关职业人。

1999年起中国公关业进入崭新发展时期——快速增长期。最典型的标志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持制定了公关职业标准,并将这一职业编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公共关系在中国终于成为政府认可的一种职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公关公司和人士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为中国公关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公关专业化发展日趋成熟,公关咨询业在中国开始正式成为一种产业。

陈向阳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发展部主任,副研究员;兼任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命题专家等职。策划组织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参与或主持翻译、编辑出版了10多部公共关系书籍,其编著的《公关顾问专业指南》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本针对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指导用书。

职业前景:未来十年,将是公关的时代

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陈向阳副秘书长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公关事业的一批人中的一员。他对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成长了如指掌。最早的公关人员:一是海外公司中的外籍专业人员,以及在当地招募的两类人才:一类为来自于新闻媒体的专业人才,一类是外语人才。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外语条件比较好的新闻记者是最早进入此行业的。另外,一些外语院校毕业生、在外企特别是在外企市场部工作的不少人转行做公关工作。再后来,进入公关业的人员来源趋于多元化。

最早开设公关课程的学校: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在1986年开设了国内最早的公共关系选修课。现在全国有六七所高校开设公关专业。薪酬排位:据劳动保障部和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发布的信息,公关人员的薪酬待遇是排在前十位的。其薪酬待遇平均年薪达到十万元,管理层高层年薪达到百万元,中层客户经理月薪在8000元左右,普通员工月薪2000元左右。

怎样成为一名职业公关人

陈向阳乐观地预计,随着政府、企业意识到公关的重要性,在未来几年中,公关行业营业额会有较大的增长。

但由于目前业务发展过快,出现了人才危机尤其中高级人才匮乏,急需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公关从业人员队伍和管理队伍。那么,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关键素质是什么呢?陈副秘书长认为,公关人才首先是一个通才,有着良好的悟性,并有着解读信息的能力。而另一位公关专家则把公关人才的素质归纳为具有英文水平、沟通能力、研究能力、表现能力和商财五个要素。所谓研究能力就是对于所服务的行业的研究能力,而这个能力也是目前人才市场上最欠缺的。商财就是公关人员要懂得适时地提出适当的服务费用,毕竟公关是一种商业行为。陈向阳先生告诉记者,从事这个职业需要做好以下准备:要经过专业训练,主要是能力的训练。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对新事物的判断能力、独立工作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诚信守时等职业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做好适应这个职业的准备,比如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文案办理等基本素质。而要成为一名公关顾问,对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或刚刚取得职业资格证的新人来说,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从公司公关文员做起,通过行业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培养专业素养,并寻找机会参与和成就项目,在团队里发挥重要作用,经过三五年时间,最终树立起个人品牌,成为一名公关顾问。

职业性别:男性和女性谁更有职业优势?据陈副秘书长介绍,公关业的从业人员中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是6∶4。因为公共关系很讲究细节,特别务实,特别讲究操作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做事情讲究流程和按部就班,并不需要广告行业那样大胆的设计创意。女性在这方面有优势,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但这并不证明女性可以做得很高,因为男性能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注重逻辑思维,所以公关行业中男性能处在比较高一点的职位。从实际情况看,做至高层职位的是男性居多。

职业提示:这个职业淘汰率很高。常年飞漂,出差在外的时候多,八小时之外的公务多,按行业统计周工作小时平均为50小时,比较辛苦,要求有持续作战的能力、耐力、精力等;团队作战,即使像律师一样一案成名,功劳也不是一个顾问的,它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导航

公关员国家职业标准

公关员是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人员。公关员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公关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公关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公关员全国统一鉴定

为保证公关行业的规范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0年12月3日举行了全国首次公关员国家职业资格全

计划生育的辉煌与成就1 篇4

“十一五”事业发展成就和“十二五”工作总体目标

“十一五”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四个不动摇”以建立计划生育新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基层工作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计划生育组织领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综合治理机制、优质服务机制、利益导向机制、科学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创建了“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自治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高,连续8年荣获地区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一、人口发展的成果

“十一五”末,全县总人口为xxxxx万人。其中,全县育龄妇女人数为11.45万人;已婚育龄为9.11万人。全县长效节育率为74.99%,综合节育率为81.35%。出生人口统计上报准确率在98%以上。全县累计领取《计划生育光荣证》的家庭达27726户,其中农牧民13825户。

二、计划生育阵地建设

全县共有1个县级计划生育指导站、10个乡级服务站,已达到县级标准化、规范化站的有4个。

三、信息化建设

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县所有乡(镇)均已基本完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基础信息采集率达到98%以上,信息准确率达98%以上。

四、计生协会工作

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了“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强化了“三结合”项目的发展力度,逐步引导计划生育家庭少生快富奔小康。

“十二五”的工作总体目标

1、人口目标: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0万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19‰以内,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出生缺陷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

2、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目标:

(1)工作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以上,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达到98%以上,工作新机制更加完善和巩固。

(2)政策法规:强化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服务工作,做到无计划生育行政侵权行为发生,无计划生育越级上访事件,无计划生育法律

法规宣传盲点的“三无”目标。

(3)技术服务:国家级优质服务县得到巩固。三查覆盖率达到90%,药具随访率、术后随访率分别达到100%和95%,综合避孕率稳定在85%左右;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倡导长效避孕措施,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率达到70%。

(4)利益导向:“三项制度、两项政策”对象准确率、政策落实率达到100%。

(5)投入和建设:到2015年,人均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达到20元。改扩建6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更新配备服务设备、信息设备、宣教设备。建成覆盖70%的的村(居)人口信息网络。

(6)流动人口:实现全国“一盘棋”,80%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纳入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管理范畴,已建档的流动人口信息准确率达到90%。办证率、免费孕检服务率达到80%、出生政策符合率分别达到96%以上。

(7)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开展队伍职业化建设,县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达到100%;乡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具有专科学历的达到80%;村级人口计生专干100%达到高中(中专)学历。乡级以上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基本实行职业(执业、职称)资格制度。村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报酬普遍、全面落实。

(8)宣传教育:乡(镇、街道办)一级普遍做到“三有”,即乡(镇、街道办)有生育文化村(社区、小区、一条街),并有示范典型户;街道或居委会有新型生育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使之成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重要载体。宣传入户率、群众知晓率分别达到100%、85%。

(9)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的动态更新和网络化管理,形成统一、及时、准确、完整的人口信息资料库,实现资源共享。

备注要求:

辉煌的成就 篇5

辉煌的成就

—绛县卫庄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三十年回顾

绛县卫庄计生办主任刘青

卫庄镇是绛县的一个山区小镇,辖15个行政村。13326口人,育龄妇女3719人。

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卫庄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同行,一路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0年与2009年相比,人口出生率由21.04‰下降到9.54‰,自然增长率由10.03‰下降到2.88‰,妇女总和生育率由4.81%下降到2.0%。从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出生了4500多人,实现了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在生产类型,节约社会抚养费13.5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0年在全县名列前茅。

1980年,中共中央发不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年,省政府下发了142号文件,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开始限制生育二胎。卫庄镇党委、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实施意见和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组建了三支计划生育工作队深入村户,大力开展落实节育措施活动,大打了一个全党总动员,全民其参与,遏制高出生势头的硬仗。累计落实绝育手术1254例,上环1702例。随着中央七号文件的下发,1986年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组建了计生服务站,强化了基层工作人员,招聘了信得过医生,设定了村级计生信息员。推广

了人口学校、资料袋入户地宣传经验。建起了国策门,喷绘了大型计划生育广告牌。刷鞋了100多条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创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人口意识和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陈旧的观念开始转变,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孩女孩都一样,建立幸福美满和谐的小家庭,追求现代、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妇女早婚比例下降、平均结婚年龄提高,家庭规模缩小,一孩率上升,多孩率下降。广大农民生活收入增加了近10倍,平均年递增15%,累计有260多对夫妇资源领取了《

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绝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吃、穿、用、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改善。

90年代初,开始实施《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根据中央提出的“三不变”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十条标准,健全和完善了镇、村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年终检查考核、奖惩兑现,促进了各级党政领导对计生工作的真抓实干。完善了计生办、计生协。服务所、人口学校“四位一体”的工作服务网络,基本上达到了阵地、设施、人员、制度,工作“五落实”。在依法管理上,制定了二孩生育证审批;独生子女病残儿童医学鉴定;对计划生育实行群众举报;清查党员干部计划外生育行为;对计划外生育费实行了“乡收县管,财政监督”的管理体制,各项管理措施不断完善。1994年新建了计划生育服务所,配备了手术床,消毒锅、灭菌灯、急救包、药具柜、器械台、手术包等“四术”设备,创新了

《计划生育工作一览表》,落实了村级计生信息员聘用制,建起了宣传教育、民情信息、技术服务三大网络。落实“三为主”方针,推广“三结合”经验,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建起了以韩庄村草莓大棚为轴心的少色和国内快富成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时尚追求。全面实现了“九五”期末全镇的预期人口控制目标。

21世纪以来,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的理念。依法行政上,全面推行阳光计生行动,公开政策条件,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理结果。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实现了全员人口信息化微机管理。一人的全面要求出发,面向家庭、面向群众,服务生育、服务生活,开展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信息服务、信访服务,配备了服务车,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加大了网底建设力度,充实调整了村级计生主任。加强了基层基础建设。2004年、2005年、2006年市基层基础管理现场会,市农村人口文化大院现场会,县村级计生主任“一口清”现场会均在我镇召开。2007年市命名我镇为“优质服务所”,2008年、2009年建成标准规范的村级服务室12个。每年都在元宵节、5.29、9.25等重大节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盛大宣传活动。村村达到计生《条例》、白哦与、《计生法》、公开栏四上墙。同时把关爱女性健康与“三情”普查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与县流动服务车上下联动。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全方位免费的健康检查。生育关怀行动也凸显作用。为在岗的村级计生主任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离岗连续工作20年和在岗病故的村级计生专干给予了经济补助。大大激发了广大基层专

干的工作热情,奖励扶助温暖人心,从2005年开始,共落实各类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153.7850万元促使生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

扶贫开发成就辉煌报告 篇6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原因,我国1994年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共计有1000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八分之一,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5;48个贫困县,数量占全省县份的55。贵州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为打好扶贫攻坚战,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每年派出大量干部开展进村入户扶贫活动。与此同时,他们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性工作,将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对接,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以求在全省形成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持续发展、自我积累增加、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的局面。

近年来,全省各地把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实行分类指导。一方面,突出抓好粮食生产,每年实施800万亩“高产示范工程”、600万亩“扶贫温饱工程”,努力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实现了由缺粮大省向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建立了一批猪、牛、羊、水稻、蔬菜、药材、特种养殖等商品基地。

思南县东华乡上寨村民组极贫户张进一家4口,人均收入不足300元。20xx年调整种养业结构,贷款3000元,购买4头母猪,实施滚动发展,今年头8个月收入17000元,到年底可突破3万元,比2年前增加25倍。他指着65头存栏猪对记者说:“养猪项目选得好,市场前景好,还得感谢党的政策好!”

目前,贵州农村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经济效益逐年攀升,从1998年以来GDP增长速度连续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搭建平台

贵州把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长远发展搭建平台。

这个省关山阻隔,沟壑纵横,交通闭塞成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五大”以来,当地加快建设北上川渝、南下广西、东接湖南、西进云南的“十字型”大通道,以省会为中心、联结各市、地、州的高等级公路网正在形成。截至20xx年底,全省高等级公路已达20xx公里,比翻了一番。过去3年,全省共实施近万公里公路改造工程,今年将改造公路5000公里,可望实现乡乡通公路的目标,通车里程将增加到3.5万公里。

继南昆铁路贵州段建成后,株六复线、内昆铁路贵州段和水柏铁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通车,渝怀铁路贵州段施工顺利。株六复线和内昆铁路通车后,贵州铁路运力由4000万吨增加到11000万吨。继铜仁支线机场去年通航后,黎平、荔波、兴义、安顺等机场正在加快建设中。

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项目扶贫

“十五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贵州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资金91.67亿元,共实施6427个扶贫项目,累计扶持农户达395万户次。同时,各地改变救济式扶贫的做法,突出重点,实施项目扶贫,建成一个项目,带动一片农民脱贫。

以来,贵州实施的西部大开发项目70安排在贫困地区,共改造250万亩中低产田,实施上万个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等建设项目,每年扶持兴建10万个沼气池,把居住在岩洞、山顶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贫困农民,搬迁安置到具有开发条件的地方,截至目前,已搬迁1.1万户5.13万人。

这个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既缺土又缺水。为此,各地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大搞“坡改梯”与小型水利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坡改梯”520万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57万亩,退耕还林200多万亩。

这个省针对工程性缺水严重的情况,已开工建设遵义南部灌区等一批中型水利工程,加快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大规模实施“渴望工程”,3年建成13.9万个小水窖、小水池、小山塘,解决了330万人的饮水困难,被广大农民称为“德政工程”。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脱贫步伐

在财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贵州每年要挤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技术骨干培训、科技知识普及培训和“绿证”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读《机遇成就辉煌人生》有感 篇7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是痴痴地坐等机遇的到来;而有些人,庸庸碌碌一生也等不到任何一个机遇。其实,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够有力地把握机遇,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更要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来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

机遇,就像是雨后彩虹,它永远都不可能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把握住机遇你便等于抓住了幸福;而失去一次重要的机遇,有时就会导致你的碌碌终生。正如那句话所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永远不会专门地等待某个人的到来,也不会专门为某个人而来,机遇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要能够把握住机遇,你便等于拥有了美丽的未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于摆在面前的机遇却没有把握住,轻易地丧失了。

在某个大公司的面试中,工作人员特意将一个塑料袋放在了门口,第一个面试者进来后,将塑料袋轻轻地踢到一边,便开始向工作人员进行自我介绍,出门时丝毫没有理会那个废弃的塑料袋;第二个面试者进来后也无视那个飞去的塑料袋;接下来的第三个,第四个„„直至最后一个人面试完毕,那个塑料袋依旧在那里,不知被多少只脚踩了多少次,竟没有一个人将他扔到垃圾箱中。最后这个大公司没有录取任何一个面试者。

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他们没有把握住机遇,只是因为一个细微的错误而使自己丧失了一份前途无量的工作。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机遇会造访某方面具有能力的人,也会指导身残志坚的人,鼓舞生活贫困的人。在徐本禹的脚步中,机遇是能走进大山,将爱心播撒;在洪战辉的日记里,机遇是能够步入校园,获得真知;在邰丽华的人生中,机遇是登上艺术的舞台,展现华丽的舞姿。可见,机遇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机遇。席勒说:“机遇就像一块石头,只有在雕刻家手里才能获得重生。”陈子昂饱读诗书,熟读经史,才能借摔琴之机展示施文,扬名洛阳;诸葛亮博览古今世事,精通天文地理,才能趁刘备求贤之机施展才智,三分天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练精兵,才能趁吴国动荡之机率兵抗击,洗辱复国。所以说,良机能创造,在经过一段坚苦卓绝的奋斗后,良机就会出现,这是量到了一定积累后质的飞跃。

对于我来讲,历数自己这几年的成长历程,觉得对机会机遇的把握让自己有点积累。就像书中讲到的:把握机遇=把握幸福。一点都没错,只有会把握机会的人,才能把握幸福人生。第一、幸福追求真实,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身边的故事。书中以一个个生动典型的实例擦出教育共鸣的火花。第二、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应该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抓住每一次擦肩而过的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像我们今天的部分青年教师把教研学习变成自己备课或聊天,这就缺失了最起码的学习态度,更别说机会了。第三、成功其实也不难,会抓住机会,会把握机会,会创造机会。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例子,不用羡慕,你也可以,只要你付出。机会不是平均主义,机会多劳多得。

我现在是青年教师和青年班主任中的一员,我会敏感地找到可能出现的机会,我会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例如学校组织各项活动或比赛,我会积极及时完成,这说明你的工作效率或招待力。我也会把即将开展却没有开展的活动先进行尝试。勇敢地去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我也会关注细节,精心策划,落实过程管理。以我的眼光看待,我觉得每个年青教师都能找到一个自己发展或成长的机会。

把握机遇,不是一个空谈,它需要许多辛勤的人为之付出努力,这样,当机遇摆在你面前时你也不会轻易地把她丧失掉。

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有些人发现了,有些人茫然无知,有些人不断创造机会,有些人苦苦等待机会。其实机会就如璞玉,只有睿智的目光,才能看到内藏的美丽。我们需要能力,才能在改变命运的浪潮中游刃有余,我们培养能力,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们施展能力,才能创造机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XXXX

在平凡中成就辉煌(本站推荐) 篇8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超越平凡,成就梦想,如火青春,慨当以慷,怀揣着激情与自信,我荣幸的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们都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无悔的人生应当这样度过,当我们回忆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精神。纵观历史的长河所有的天之骄子,丰功伟绩,最后都会被历史的车轮所遗弃,唯有他们当初勇于改革,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在浩瀚的历史中酝酿、发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成长在新中国的我们似乎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让那种奋斗的激情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蜕去,做为新一代的煤矿工人,我们只有继承这种精神才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的人生谱写精彩的乐章。

同志们,当你扼腕叹息之余,你是否还陶醉在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锺”的滞后思想里?当你脱下沾满煤灰的工作服,你是否会为又混了一天的光阴而难过?《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说过:“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既然选择了煤矿工人这份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像蜜蜂爱鲜花;禾苗爱春雨;鱼儿爱大海一样,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搞好每一次的清理,砌好每一道壁墙,抽好每一次积水,填好每一张记录。荀子说:“不积跬步难以之千里,不积小流难以成江海。”我们虽然都是普通的矿工,但是,你我爱企、爱岗的实际行动必将成为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上一篇:现状及策略下一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