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漫谈十篇

2024-09-12

教学艺术漫谈 篇1

一、激趣求知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 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 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 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以启迪学生的心灵, 点燃其思维的火花, 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 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 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 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 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 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 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 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 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 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 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 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 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 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 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 可操作性, 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 符合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 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

2、指导学生“实验探索”, 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 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 已形成定论的知识, 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 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 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 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 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 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 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 物理知识的传授, 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 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 从这一意义上看, 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 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 这一过程, 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 精心备课, 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 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 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 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 统的过死的弊端, 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密度”教学时, 就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探索”, 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 而不必完全形式化的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 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 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 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 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 (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 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 , 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 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开展全班讨论, 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 让学生自选器材, 分组实验, 得出数据,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 质量越大, 让学生猜想,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 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 (成正比) , 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 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 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 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 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 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 创设情景置疑, 让学生大胆猜想, 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善于启发诱导, 丝丝人扣, 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 发现物理规律。

二、促进学生发展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 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 使学生能够不断更新自我, 超越自我, 应对挑战。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呢?

1、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 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 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 就要加强直观教学, 例如:在教学生“功”这一章, 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我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 谁的功率最大, 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把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 测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案, 自己进行测量、记录、计算、设计表格填数据。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回忆、对比、联想、分析, 终于明白了道理。这比我在课堂自己演示, 枯燥讲学要好得多。这样, 在教师演示的同时, 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认识更加具体化。

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物, 如“摩擦”一节, 教材用推大衣柜的方式导出, 教室里没有, 但有电视柜, 因此, 让学生推电视柜来说明, 学生用亲眼见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记忆势必深刻, 又如“杠杆”一节, 可利用教室中的扫把,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扛起来, 然后改变扫把的不同位置放在肩上, 让其感受用力大小变化, 增强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机动性,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 提倡多观察、多分析, 对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很有必要, 这也能时时记起, 不会遗忘, 自然界的电闪雷鸣, 雨后的彩虹, 太阳光的色散, 冬天人们呼出的“空气”, 汽车的发动, 发光的电, 照相机照相, 工人利用杠杆把很重的东西滚上去, 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我叫学生多观察, 随时联系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问题, 让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 这样, 既能让他们掌握课本知识, 又能让他们开阔眼界, 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何乐而不为呢?

4、正确的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回答。

教学艺术漫谈 篇2

首先,演员一定要热爱生活。

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的人,至少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生活和演员的艺术创造有着重要的关系,那是一名演员对这份事业充满的崇高的责任感。演员只有不断的深入沸腾的生活,正确的认识生活,才能更好的表现生活。但凡艺术的珍品,无一不是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演员对于社会生活的精准把握,才能展现出艺术的真正价值。成功的角色塑造,往往都不是演员单单凭借技术和技巧就能够完成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演员要运用自己细腻的心灵和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事。 在当下的许多电视节目中,经常能看到演员们下厨房, 比拼厨艺,品尝佳肴。他们重视平时的生活积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广阔的视野,认识、观察和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无限美好,只有对生活有了正确的了解、认识和体验,并扎根到生活的最深处,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水深火热与人们情感的息息相通,也才能领略到生活的内在活力与勃勃生机。演员也只有在这样深厚的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提炼才晶莹绚丽的艺术珍珠, 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角色,才能表现出撼人心魄的艺术形象,这都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

其次,演员还需要具备观察和感悟人生的能力。

演员是个高度个性化的职业,从言谈举止、个人修养到精神品格,都应该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将其归入固定的类型,即使塑造的人物在不同的境遇中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不同的表现方式,更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加以呈现。一个演员对自己或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有敏锐、强烈的感受,不管是来自生活的苦、 辣、酸、甜,还是来自情绪的欢笑、喜悦、憎恨、悲伤都应该有所感受,并能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这种人生的甘苦与无常,将这种感受运用到塑造角色中,就能从感情出发,准确地将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同时,演员的生活经历不同,不可能把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各种人物都包揽无余,因此演员还要能从生活出发,根据生活的逻辑和理性去观察、发现和寻找人物性格的普遍性、合理性和规律性,从人们的嬉笑歌哭和音容笑貌中攫取创作的素材,关心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观察和积累身边的人物和事件,用自己的理解和真诚去感悟形象,并将这些片段和形象贮存在记忆里。一个优秀的演员,站在舞台上, 塑造的角色能够得到观众的掌声和认可,那么这个演员一定不是在拼命的演人物,而是对他塑造的人物有着高度的观察、理解和感悟,并能紧紧地靠近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么他才能发自内心的将这个人物形象饱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三,演员还需具备火热的激情与坚定的信念。

作为一个演员,他要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方方面面, 各种各样感人肺腑的人和事,通过他的真诚和心灵,强烈真实地表现出来,打动观众的心,并得到观众的认可, 这种例子其实很多的,如在话剧《铁人轶事》中,杨树田塑造的铁人王进喜,当他听到徒弟在事故中丧生后, 嚎啕大哭,并把徒弟的母亲当做自己的母亲,一生来照顾, 观众看到这里,无不落下激动的泪水,这种真实感人的表演,是依靠演员的激情来完成的。演员当在某种特定的生活境遇中体验到了某种情绪反应之后,还必须要有能力记住这些情绪,以便在类似的塑造人物情境的刺激下,能够重新唤醒这种记忆,并能完整的表现出来。这不仅要靠演员平时生活的深厚积累,也要靠演员的对生活的火热的激情。坚定的信念是演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艺术素质。演员只有建立起坚定的信念,才能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角色,也才能获得一种真实的感觉,这也是演员的可贵之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演员在塑造人物时, 根据剧情的需要很快投入到规定的情境和之中,按照人物性格的要求,依靠动作想象力,把文学形象转换成舞台形象,真实地生活在舞台上,并能准确地找到那一时刻的感觉,人物的性格和情绪就表现出来了。

教学艺术漫谈 篇3

关键词:教学;教学的反思;教学的艺术;语言艺术

一、充满信心和激情

自信心就是让自己充满自信和力量,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做事也会很勇敢、坚定,充满了力量。每个人都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但不要一受到挫折就垂头丧气,怀疑自己的能力,要树立好信心,坚信自己能行。在学习上尤其要树立好信心,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才会更加富有激情。像尼克·胡哲凭着信心的成长,展现了人生的光芒,其演讲更触动了人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上就是要发挥语言的优势,让教师的语言充满情感,还要闪烁出哲理的灵光,力求知识情感化,讲授表演化。

二、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我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越来越差,出现了厌学现象。在教学中我借助图片、寓言故事,给学生设定情境,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地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质量和教学也大大提高。《谁动了我的奶酪》中说:“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可能面对环境的变化,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总是感到不断变化的“奶酪”,总是在这种变化中找寻。失去与得到,每个人对“奶酪”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是道理是一样的,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变化中求发展。

三、增强管理能力,以爱动人、以理服人,着眼于学生发展

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能力,这是成为一名成功教育者的前提和关键。要做到此,教师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多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这就需要教师细心。教师要讲究说的艺术性,会“说”,能从学生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观察学生,关注学生成长,能够说进学生的心里,有针对性地说,让他们受到启发,勤于思考,以理服人,合情合理,打动学生,做到事半功倍。为了学生的将来,我将继续增强管理能力,以爱动人,以理服人,着眼于学生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四、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因此,教师应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要很好地运用语言的魅力,艺术的行为,逻辑思维能力和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着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中大胆地探索创造活泼、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积极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练就了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创造力。教师要多去引导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让学生自己在发现和创新中受到鼓舞,在启示中学会创造。

五、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悟性

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信息的工具,是知识、心灵、情感的交融。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的特点,把学生引入到自己创设的意境之中,引领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紧扣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提升,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多元化的情境能使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在创设情境的时候,烘托了教学气氛,语速、节奏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悟性,使他们不断地做出大胆的尝试,激发学生的悟性,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探究,不断地创新,开拓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地驾驭教学。

教学中的艺术形式是借助教学过程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师生的相互配合和合作来完成的。教学不是一场独角戏,需要配合和合作,运用语言艺术性的演艺,也是师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享受一堂课。教学艺术课堂也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我将继续虚心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实践。尽管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教师就是火种,点燃学生的心灵,我将大胆创新,不断实践,享受艺术性教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刘晓燕.,《谈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及其培养》[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4.高财其,《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J].《福建陶研》. 2008(01)

5.廉娟,《让智慧点燃精彩课堂的火花》[J],《教育革新》. 2010(11)

漫谈体育教学艺术 篇4

漫谈体育教学艺术

成功的体育教学并非枯燥无味的.说教和模仿,而是在着意营造的愉悦氛围中体验体育带来的愉悦和欢乐,这就是体育教学的艺术魅力.追求艺术审美的体育教学要从“健康教育”开始,始终把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首位,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并用各种激励措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主动性,努力树立整体观念,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保证体育教学沿着高效化方向发展.

作 者:王玉霞 作者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郑州,4500102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12)分类号:G80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艺术 快乐艺术 激励艺术 整体艺术

漫谈中提琴演奏艺术 篇5

一、展现演奏技艺

“在商言商”、“从艺言艺”,中提琴演奏艺术, 中心与关键,首先是要在演奏实践中充分并且出色地展现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艺。当然这种展现要恰当适度, 既不能“缺苗断空”,也不能“喧宾夺主”。

中提琴不仅以独有的艺术优长可以展现其独奏艺术魅力,而且在交响乐曲的演奏中,与整个弦乐器组一起, 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作用。例如在莫扎特创作的 《第40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快板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就是由在中提琴震音的陪衬下,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八度齐奏的一段旋律,表现出痛苦、哀伤的情绪,确定了这一乐章悲怆、激奋的格调。又如在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第二乐章活泼的行板中“双重变奏”,即由中提琴与大提琴的齐奏,奏出第一主题, 表现出抒情而深沉,并带有哲理思考的意味。再如李斯特创作的交响诗《前奏曲》中,也由小提琴、中提琴大幅度起伏的琶音伴奏,由铜管与其他低音乐器奏出响亮的呈示部的主题,奏出了壮阔、豪迈、庄严、崇高的人生寓意。

凡此种种,都要求中提琴演奏者必须具有坚实雄厚的艺术实力与超群出色的演奏技艺,才能使中提琴演奏艺术闪亮发光,令人陶醉。

二、把握文化底蕴

近年来,在全球各领域都兴起了“文化热”,音乐文化也应运而生,许多音乐人都愈来愈明确地认识到: 音乐与艺术的竞争,说到底乃是文化的竞争。

的确如此,音乐人的文化底蕴决定制约着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反转过来,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又需要音乐人以自身的文化底蕴予以呈现。由此看来,中提琴演奏员必须以自身的文化底蕴来把握、体现所演奏音乐作品的文化底蕴。因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泰勒:《原始文化》,转引自《文化学辞典》第109页, 中央民族学院1988年版,北京)

要把握音乐的文化底蕴,就要弄清音乐文化是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整个艺术又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是把握中西音乐文化精神的差异:中国音乐文化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音乐的伦理价值; 西方音乐文化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注重音乐的认识价值。中国音乐文化强调音乐的表现、抒情、言志功能; 西方音乐文化则强调音乐的再现、模仿、写实特点。只有把握了上述文化精神的差异,才能在演奏实践中体现出中西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三、提升音乐学养

中提琴演奏员要想提高自己的演奏艺术水准,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音乐学养。学养是学问和修养的合称, 学问即知识;修养即能力,音乐学养包括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两大层面。

在音乐知识方面,要掌握音乐的构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织体、复调、调式、曲式、调性等等; 音乐作品,特别是器乐作品的体裁,如序曲、组曲、夜曲、进行曲、谐谑曲、叙事曲、幻想曲、狂想曲、随想曲、 舞曲、协奏曲、交响音画、交响曲等等。同时,要掌握各历史时期各音乐流派的不同风格特点。例如18世纪欧洲古典乐派推崇理性和情感的统一,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完美的风格;19世纪前浪漫乐派强调激情、强调主观情感、强调个性的风格;后浪漫乐派强调情感浓厚热烈、 深沉真挚的风格;民族乐派强调民族风格;印象乐派强调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和声音“色彩”的风格等等。

书籍装帧设计艺术漫谈 篇6

关于书籍装帧,王朝闻先生认为,美的书籍装帧对读者读书的兴趣的适应与提高的作用,既是美育性的,也是智育性的和德育性的。当读者接受了装帧艺术的诱导而依靠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对书籍的内蕴有所发现时,这样的装帧艺术对读者、对自身的超越起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所以,这种艺术的成就功德无量。由此可见,装帧设计对于读者而言有着多么重要的启迪作用。

作为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装帧是—门独特的艺术,可以说没有设计,就没有书籍。这里需要设计者对书稿拥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以巧妙的构思来表现、补充、强化书稿的内涵。所有图书出版的从业者,都不能忽视它的作用。遗憾的是,如今有些设计者并不钟情于图书装帧的内涵,而是一味热衷某种效益,甚或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色情的图像和挑逗性的语言来刺激读者的感官,以达到赢利目的,此类现象非常不利于书籍出版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古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形式较为独特,它的设计风格崇尚高贵凝重、单纯洗练、朴实无华、深沉静雅。比如宋元以降的精椠本,就是这种传统读物的极好例证。这些朴实无华的装帧设计,不乏文人大家的书签和题字,加上方块字之间的呼应协调,笔画多寡的巧妙布局,呈现出浑然一体、赏心悦目的版面气势和文化信息。这种文人参与版本设计的现象,已成为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一大特色。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演进,西方机械印刷术传入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得以长足发展。原有的手工描绘被便捷的电脑程序所替代,一时各擅胜场,千姿百态,呈现出名目繁多的现象。早期的装帧设计家较为注重传统,展现了东方特有的典雅、朴素的风格特征,使民族文化和现代技术相融合,为后世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比如鲁迅先生主张书籍的精美装饰,他把书的内容高度概括,然后化为形象的做法,就是很成功的范例。他为自己著作所做的装帧设计,落落大方,静雅宜人,都是从使用文字为素材的传统的书签形式发展而来的,作为书籍装帧的精美范例,是十分典型的。

目前,我国的图书出版已进入高产期,图书出版种类由几年前的几万种一跃飞升至三十余万种,可谓琳琅满目,蔚为大观。然而,由于受西方书籍设计风气的影响,如今我们的一些书籍设计太过花哨、太过直露,商业气太浓,缺少我们一贯属意的“书卷气”,这种一味倡导实用主义至上的设计习气,缺少一定的审美趣味和设计思想,更缺乏知识分子的编辑道德和人文关怀。实际上,一些图书出版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书籍的装帧,有时为一本书的装帧设计组成专门的团队,为全面打造一部图书而挖空心思、群策群力。

事实上,书籍装帧是对一种出版物的全面设计,设计者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为读者而设计的责任意识。好的装帧设计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从形式到内容都引人入胜,令人爱不释手。比如,好的封面设计需要高度概括全书的内容并化为形象,如同音乐剧的“序曲”,通过封面这个“序曲”引导观众聆听音乐语言,通览全剧的面貌,享受音乐的无上之美;而细致的版式设计则以巧妙的形式呈现主题乐章的精彩华丽,继而展开对主题乐章的冥思和遐想。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对图书的延伸阅读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经典样式的古典文学名著或文化类工具书,其整体设计创意应力求一个“古”字,即遵从古朴、庄重、富丽的基调,并将此占意和谐有序地体现在整本书的盒套、封面、环衬、扉页、插图及正文的版式之中,恰如其分地表达文体,着力强化设计个性,精准谋划全书的构图、色调、选图、工艺印制及选材等各个环节和项目,从而全面展示文本内容,为读者呈现恰当的视觉效果和时代审美。

另一方面,图书的装帧设计者不仅要成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还理应成为读者的导引者和视觉体验的责任人。作为设计者,首先要阅读书稿,熟悉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感受,对重要章节、主要情节有深刻体验,具备感同身受的设计理念。作者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创作感情,每部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设计者只有通过阅读书稿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移情入内,去体验和认识这种真挚的情感,进而把握作者的主旨和内涵,不能只局限于书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瞬间、一幅画面,而要通过阅读书稿去熟悉内容,去深刻感受和准确理解。其次是统览全局,合理构建,将书籍设计看做一种主体和谐的思考行为。在此,设计者需要有主体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性的整理、周密的计算、精心的策划、节奏的把握、工艺的运筹等各项有条理有秩序的整体构造意识。比如,书籍的装帧设计不能只满足于外观设计,还应包括封面、腰封、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各级文字、书眉、图像、纹饰、线条、标记、页码等各要素的整体谋划和立体呈现。

评剧武生的舞台表现及艺术漫谈 篇7

一、评剧武生的特色

在特色上, 评剧武生自身属于武生的一个分支, 并通过汲取各家所长, 寻找自身的武戏特色进行改变。在戏剧的表现上, 往常通过年轻的男子进行表达, 因此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其中的刚猛效果。传统的武生主要包括扎大靠、功架等, 如在《长坂坡》京剧中的武生赵子龙, 以短打武生的紧身短装为主, 在打路上, 则以叉的特征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进行武净戏的表现上, 可以《铁笼山》为例进行分析。其中姜维的戏就以这一特色来进行表现, 这在京剧中也较为常见。在戏剧的表现中, 评剧则继承了这一特色, 从而自成一家, 在最大限度上完成了对京剧武生规范和高超表演技艺的净化展现, 从而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现有的展现形式来看, 故事的表现并非是对其他戏种的照搬学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只有博采众长, 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戏剧的自身特色, 并通过这样的有效展现, 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保护。我们从现在评剧武生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其中包括了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诸多戏剧含义, 并通过这样的故事效益, 确保对戏剧效益的展现。

对于武生在剧情的展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效益问题, 则应在故事的发展情节上实现对戏剧故事模式的体现, 并在借鉴的过程中实现对戏剧故事上的展现。

从成名的各个实例来看, 不管是任何一家的戏剧行当, 都建立在自身成才的基础上, 增加了对剧种自身的感受才完成了职业的展现, 并通过这样的故事表现, 完成了对故事的全面表现。

二、扎强化根基

在戏剧的发展表现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一说法没有任何错误。因此表现的艺术要想成功, 那么夯实基本功才是保证戏剧发展的根本所在, 只有不断地的强化入行标准的提升, 才能够确保表演的艺术性。在这个过程中, 戏剧自身的表现性质, 也应保持想象境界上天马行空的表现, 防止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而在进行演绎的过程中, 为增强对基本意识的表现, 则需要通过评剧与京剧来完成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能力展现。通过武戏, 完成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展现, 这样也能够更好地避免一些因个人因素而导致的戏剧问题。迄今为止, 评剧在表演中, 还没有真正自己的武戏, 大多数的表演还存在于对其他戏剧剧种的借鉴照搬, 这样在艺术的表现中, 就往往会导致在自身戏种上出现心理上的自我归属感缺失。

在戏剧的表现中, 对剧种表演艺术特征上的表现要求, 应该通过对通俗民间艺术上的有效改良建设, 从而更进一步地完成对通俗效益上的改良建设, 并通过自身个体特征的民俗性以及民间的表现特征, 完成在艺术性表现意义上的个人展现。评剧武生在表演过程中在表演艺术总风格上展现的问题, 则需要通过强化对故事自身表演技艺上的风格展现, 从基础的艺术创造效益上, 实现对故事的风格定位。

从艺术发展的历程来看, 任何一个艺术形成都是漫长的, 而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 其自身的经历以及发展历程是决定故事发展的特色所在。因此作为一个评剧武生, 自身一定要有对戏剧剧种的信心, 只有在锲而不舍地自我探求, 才能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艺术上的成长。因此加强对戏剧发展历程上的研究, 从而实现武生表演技艺上的能力提升, 是保证评剧安全发展的重点。

三、结语

伴随着现代艺术形态的不断发展, 分析已有艺术的发展历程, 其中就包括了针对不同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故事戏剧表现形式上的改良发展, 从而实现在表现艺术形式上的展现。而对于今后的发展, 则应加强对自身艺术技巧上的改良, 从基础的表现手法上实现对故事情节的表现, 以此来完成对现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评剧从唐山落子发展到现在, 其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小 (小旦、小生、小花脸) , 而武生行当主要是结合了京剧与地方戏的特色融合而成。不过从历代的发展来看, 在表演过程中, 武生所表现出来的舞台艺术, 体现了整部剧的特色。本文从评剧武生的舞台表现与艺术性方面进行简要地讨论分析。

关键词:评剧武生,舞台表现,艺术

参考文献

[1]关波.评剧武生表演艺术漫议[J].剧作家, 2004, (3) :93.

[2]宋鑫.京剧武生表演艺术探析[J].戏剧之家, 2015, (5) :26.

[3]陈建奎.京剧武生表演艺术探究[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2013, (9) :344.

[4]罗成.评剧生行表演艺术探微[J].剧作家, 2015, (4) :139.

漫谈讲课艺术 篇8

1.要编写好教案和电子课件。诚如常言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志宏和赵忠祥固然讲得好,但若没有珍贵的摄像资料和丝丝入扣的解说词,又哪有这么好的结果?对于我们课堂授课来而言,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把课件和教案准备好。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要精心组织编排材料。课件格式(或黑板版式)应规范,条理要清楚,重点须强调,难点细分析。另外,要达到“动物世界”和“国宝档案”里配音那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还得花力气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状况。对症下药整理课件,才会引人入胜,生动有效。

2.要全身心的投入。毫无疑问,上述两位大师之所以讲得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家全力以赴地用心去讲。倘若漫不经心懒懒散散,是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联想到我们,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和演员准备上场一样,排练两课时的每个细节。譬如说哪些概念需要细细阐述;哪些示例最好配以动画渲染效果;板书如何布局好一些;什么时机提问同学效果最佳等等。这样待到走上讲台时,已然胸有成竹,自然流畅,有条不紊,顺理成章。古语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切忌事前不准备,仓促上课堂。说不定哪个环节出纰漏,讲不下去,引起课堂紊乱。

3.要关爱学生。如上所述,赵忠祥把动物看得就和自家的孩子一样,故而在解说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殷殷关切之情,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我们作为教师,也应当把学生看作自家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掏心地爱护他们关注他们。我们为有同学解出难题而欣慰;为有同学抄袭作业而痛心;为有同学沉溺于上网玩游戏而焦急;为有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拿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而高兴。总之一句话,我们师生有缘在同一个课堂上教与学,就应该珍惜,共同愉快渡过这段时光。当我们师生间建立了真挚的友好情感,教师就会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莫名的好感。并且“爱屋及乌”,学生很自然地喜欢上老师所讲授的课程以及他所强调的其他课程。有了这种亲和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不比板起面孔,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赘言学习的重要性要好得多么?

往往有这样的情景,课堂上教师用心讲,学生认真听,师生融为一体,互动交流,其景融融。学生理解了,越听越高兴,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欲望;教师越讲越有信心,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这是教师向往或者说追求的目标,真正享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与幸福。反之,如果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学好学坏与已无关由他去。课堂高兴了多讲几句,不高兴时,三言两语带过,随便打发学生自己看书去。这是断然不可取的态度,实在误人子弟。

4.要精心安排一些鲜活亮点。“国宝档案”里面的宝物,倘若没有曲折的背景故事或历史的厚重沉淀,恐怕不会那么引人注目。这些故事情节就是节目中鲜活亮点,吸引观众让人长知识。同理,课堂讲授也需要安排一些个亮点,以吸引听众。诸多事实已经证明,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仅能维持十几分钟,然后注意力就不由自主地分散了。对此症最好的疗法莫过于适时地引出一些既有趣又紧扣教学内容的事例来。

5.要讲好普通话。平时闭聊,我们用自己的土语方言讲这无所谓,感觉轻松自然。可是站在讲台上,再讲方言,那就不行了。道理很简单,你讲得再好,别人听起来特别吃力,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的内容用普通话讲,听起来就是清楚明白,就是有份量。如果语调上再能抑扬顿挫,快慢适中,富有节奏,效果就更不一般。任志宏和赵忠祥即是我们好榜样。以我们延安大学为例,前几年只招收陕西省境内的学生,讲“秦腔”还凑合。如今的学生遍及各省市,不讲普通话,学生听不懂,效果不佳,长期下去恐怕只会面临“下课”。

6.课堂就像舞台,教师要敢干表演、善于表演。或许,任志宏、赵忠祥他们刚主持节目,也曾有过怯场的时候:手足无措,播音走调。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千锤百炼,终于达到如今炉火纯青、令人钦佩的地步。我们虽然无法和大师们相比,但有一点无容置疑,上讲台也就和他们上台主持节目一样,就得字正腔圆,大方磊落,敢于表演,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这又好比扭秧歌,甩开脚步舒展了臂膀,才显得大方好看,扭扭捏捏、畏畏缩缩不敢迈脚才越难看。讲话半句,时轻时重,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现象,除了肚里没货可讲,有时可能就是怯场。其实,怯场也没什么了不起——好像陈景润先生当初也没站稳过讲台,能说陈先生没水平么?当然这种心理障碍必须得克服。要知道,越怯场越害羞,越容易出乱子,学生也越失望。教师必须站稳三尺讲台,这是没有退路的。要有必赢的信念,刚开始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没什么,只要找出原因,慢慢改进,日积月累,终究会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杜利漫谈朗读教学 篇9

杜利

摘要: “朗读”是语文课之灵魂,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一堂语文课如果失去了“朗朗读书声”,那无疑会使课堂显得沉闷、呆板,失去语文之精髓。但如何使“朗读”不会流于形式,读得枯燥、乏味,而是能够真正进入孩子们的心田,读得意犹味尽呢?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

关键词:朗读指导

朗读训练

灵魂

探索

正文:

“朗读”是语文课之灵魂,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便是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在这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了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解放后四十余年,语文界的名师高手们也常常提醒我们,要把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视为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恪守其训,的确受益非浅,并屡屡发现:我所教的学生中,凡朗读能力强者,其思维活跃,阅读表达能力也较高。事实证明,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一堂语文课如果失去了“朗朗读书声”,那无疑会使课堂显得沉闷、呆板,失去语文之精髓。但如何使“朗读”不会流于形式,读得枯燥、乏味,而是能够真正进入孩子们的心田,读得意犹味尽呢?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的。我在执教语文课的几年中,一直摸索并反思着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回首我的教学生涯,我在朗读指导方面曾走过不少歪路:

1、一开始讲课时,自己讲得多,学生读得少,为了抓紧上课的 40分钟,拼命提问、讲解,学生很少有读课文的时间,最多开始读一遍,中间读一遍,结束再读一遍,这样读了三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训练与提高。

2、当我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后,又片面追求“多读”。课堂上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课文,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读书流于形式,看起来“书声朗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更没有得到语言文学的训练,反而挫伤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甚至养成了“拖腔拉调”“一字一读”唱读、指读等不良的朗读习惯。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分析了以上两种错误的方法,请教了一些老教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到要使朗读训练扎实有效,应当少讲解,多朗读,还必须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又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通过去沧州学习,我把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分成四个阶段:读通、读懂、读透、读活,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相符,从感知到品味,最后学以致用,运用到阅读各作文中去,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一、读通:整体感知课文,解决生字的字音问题。

读通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初步激发学生兴趣,感知课文内容和重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例如《黄山奇石》这一课,学生都有知道黄山有奇石,通过读都会想:黄山的奇石奇在哪里?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把全文初看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查一查字典,扫清了字词障碍。读完后,初步感知到课文内容,这篇课文讲的“金鸡叫天都”不太好懂,所以只能算是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标好自然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如果高年级,还要概括中心思想)。初读除了抓课题外,还要抓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段。让学生着眼与对全文的理解和品味。

二、读懂: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达成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读懂就是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反复朗读咀嚼语言文字,理清文章思路,抓住重点,体会其中的课层含义和思想感情。

(一)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

如《一株紫丁香》的第一节,(1)指各读:这一节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是窗前?(3)这一段怎么读才能读得好呢?(指导停顿和重音,并练习朗读),从语气、语速、语感上进行朗读指导,这样指导,学生在理解句子内容和重点词语意思的过程中训练朗读,初步学习了长句子的朗读方法。

(二)通过挖掘语言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细读,使他们能深切感受到同作者当时一样的心情。如《难忘的一天》一课,小作者对邓小平爷爷是怀着十分敬佩、赞美的心情来写的。结尾描写我离开展览馆时兴奋高兴的心情,“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表面上看只是描写景色的句子,学生朗读时并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情。为了拔动学生的心弦,我便将这段话提出来让学生轻声读,并划出描写景色的好词和好句。接着提问:这是写我为邓爷爷表演完计算机时高兴的心情的句子,写得好吗?(学生当然会说“好”,我便紧接着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在旁提示:这最后一段是写我激动的心情,可是却描写了景色,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仔细读这句话,理解了隐藏在语句中的深刻含义:作者通过这样的句式:“天,仿佛……”充分地表达了我的坚定信念,要把计算机的普及发扬下去。学生齐声朗读这句话时,眼前仿佛出现了我暗暗下决心的那一幕,都被我的心情和感受感动了,再次朗读时理解更透了,感情也更深了。

三、读透:把握课文的人文教育因素,品味文本的细节,体会和学习表达方法。

读透是高层次的读,它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深一步探索文章主旨,品评、欣赏作者用词造句,深篇布局、精妙之处,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一)品读欣赏,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全文用了一个什么写作方法?通过品读欣赏,学生理解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作者写这篇课文文章层次清晰,从不同方面写了太空生活的趣事多,“写吃饭喝水的趣事”;“写走路的趣事;写洗澡的趣事等等,最后总结太空生活趣事多。学生通过品读欣赏,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特色; “总分总的写作手法”可以运用到写作当中去。而且后面几篇课文《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等都是用的这种写作手法,同学们学起来得心应手,读起来更加能够理解透彻地去读文。

(二)品读欣赏,与作者的心相契合。

如《王二小》一课,讲的是王二小不畏敌人,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英勇就义的故事,表现了王二小的勤劳、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我先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配乐朗诵课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师生共同研究各段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例如第一、第二段描写王二小的句子,读的时候就要指导学生用缓慢、带有赞美的语气读。学生边读边想象王二小放牛的情景,心中体会和作者一样充满对王二小的敬意,课文第四段讲突然,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他的勇敢和机智要读出来。本课充分表现了王二小宁可流血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的大无畏精神,读的时候应简短有力、毫不含糊。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完全进入了角色,与作者的心完全相契合,深刻体会到王二小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崇高品质。

(三)品读欣赏,体会情景,进行演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可以借助图像看图朗读。低中年级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又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如二年级课文《秋天的图画》,“金黄的”、“金色的”、都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金色的秋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还有课文朗读可以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与当时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再是还有课文可以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如《坐井观天》一文中两个角色:青蛙、小鸟,指导朗读时,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青蛙——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小鸟——温和、实事求是,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有的性格烙印,然后创设情景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揣摩出两者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形神兼备。

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我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读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阅读向口语交际、习作等综合延伸,由阅读向生活实践延伸。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组织形式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等;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因此喜欢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孩子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喜欢读一些具体形象的小故事,如寓言故事等;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天真的童趣,为孩子们所喜爱;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如《三字经》等,一来文字精美,学生爱读,二来所描写或反映的是世间常景常物,人之常情常理,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应指导学生多读;反映现实生活的时文在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语言水平略高于学生,但为学生所理解所喜爱。这些读物都符合“适当”的原则,应该尽量向孩子们推荐。

2、保证组织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a、自读自悟

教师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自由的同时,也要对阅读过程适时监控和正确引导。如为他们推荐适当的读物,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的、有针对性的讨论、辩论活动等。b、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还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星;每背完十首古诗也加一颗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我们班蔚然成风。

c、在扩散性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扩散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对于低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鲸”,便让学生交流自已对鲸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回忆起自已看过的电视片,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对于中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同样对“鲸”的相关资料的阅读,就会要求他们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了解鲸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对高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辨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审美性、批判性阅读。这种思维的交锋不一定非要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提倡,以帮助孩子形成“不唯书、不唯师”的思维品质。

3、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孩子多读书。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校园童话节”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2、将每周二和周五的下午自习课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班建立了“小图书箱“,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4、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专门印制了课外阅读资料汇集本――――《记忆的碎片》、《我的小收藏集》、《五花八门》等口袋书,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张扬个性。总之,注重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摈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往外泼洗澡水时,连同坐在浴盆中的婴儿一齐倒掉,这做法是最愚蠢的妇人也不取的。”当今的语文教改,对传统教法中有生命力的“婴儿”,非但不可横扫,而且应该倍加钟爱,并促使其成长。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课堂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晓解“读”的要义,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急待探究的焦点。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的心灵架起一座缤纷的虹。

教学艺术漫谈 篇10

2. 杰克逊·波洛克作品 《1949,第三号》

2006 年11 月3 日, 杰克逊·波洛克“滴画”中的精品《第五号, 1948》以1 亿4 千万美元高额的成交价被拍出。《第五号, 1948》并不算是波洛克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而高额的成交价格使其声名倍增, 收藏价值也随之抬升。近年来, 艺术品的价格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成倍增长, 在动辄几亿的艺术品成交市场中, 哄抬的成交价在为艺术正身的同时也促使了一批新人盲目地购买投资。因此在购买与收藏艺术品之前我们要明白它为何如此昂贵, 我们付出的金钱到底在为什么买单。我们说当收藏者付出的价格远远高于其成本时, 他购买到的除了是作品本身, 更多的是笼罩在这作品之外的虚拟商品, 它如同一件透明的外衣, 承载着供求欲望、市场需求以及人文精神等多种价值。这些后期附加的多种现实价值往往在提高艺术品价格的同时也掩盖了其真正的艺术价值。戈蒂耶在《l’art》中将艺术置于一切之上, 艺术是永恒的, 无价的, 那么用真金白银买到的是永恒的艺术还是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虚拟价值, 如同“皇帝的新衣”一般缥缈隐匿却实实在在托举着价格高塔。

3.杰克逊·波洛克在创作的身影1

4.杰克逊·波洛克在创作的身影2

商品化的艺术和艺术化的商品是我们在为艺术买单时要分清的两个概念。商品必须具有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使用价值, 华美的衣饰, 精致的杯盘, 这些以市场供求为前提生产的商品其艺术化的包装只是提高价格的手段。而艺术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诞生的, 创作者在无利益需求的环境下将自己对社会、生活乃至人性的理解寄托在作品里, 它不受任何的言论限制, 也不受任何创作形式的局限, 黑格尔认为“完美的作品并不是创作的终点, 而是通过它去描述人性更深层的世界和挖掘更真实的灵魂”, 因此当这种自由的并被赋予深层意义所创作出来的艺术经过时间的沉淀, 被挖掘进入市场, 化身为拥有商品基本属性的艺术品时, 才具备了审美、情感、历史等价值。也正是这些价值赋予了艺术更多的现实反映与社会观点, 从而被非创作者决定其价格。

1.蒙克作品《生命之舞》

2. 爱德华·蒙克《手持香烟的自画像》

3.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of Abraham Maslow

艺术品能够拥有商品属性进入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在美国人文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中人类的需求被从低到高分为5 个层次, 其中第一, 二, 三层是基本需求, 如衣食住行, 可以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善使人满足。而第四, 五层是高级需求, 是从人的内部使之得到满足, 但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 从而转化为欲望。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感知, 是创造者的宣泄与渴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表现, 即使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 人类也会用图案装饰自己的生活用具, 但这种审美仅仅是种自我满足的行为, 并不能上升为需求, 他们不会因为别人家的碗好看而去置换索求。因此对艺术品真正的精神需要则只有在满足了底层基本的物质需求后, 才会考虑用金钱购买。而此时的那个“碗”已经丧失了基本使用功能, 成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它的价格也随之翻倍不再如超市里出售的那些使用碗般廉价。当今,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 大多数人的生活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 精神需要也在慢慢被释放, 享受主义使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被激发出来。通过艺术品市场, 人们自由地购买心仪的艺术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但是随之而来的, 当这种审美需求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不断膨胀的同时, 也扭曲了艺术品的价值, 高价的艺术品除了反映其艺术价值, 更多的沦为了炫富的工具, 甚至出现了炒价怪圈, 这件裹住艺术品华丽的“皇帝新衣”被争锋相披, 只为给自己的物质生活增添光环。

4.蒙克作品《呐喊》

购买艺术品的精神需求是通过激发人的情感力量来实现的。艺术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 一件成功的作品可以引起个人甚至群体的情感共鸣, 产生悲伤或欢喜, 愤怒或恐惧。如蒙克的作品《呐喊》可以让人感到情绪的焦虑与内心的忧郁。因此获得情感的程度大小也是购买者判断艺术品价格的条件之一。情感的获得不仅是心里的反映, 与个人背景也有关联, 如年龄、性别、国籍等。所以这种情感来源是有依据的。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审美判断中提出“人们的判断必须具有超越他们当时的主观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当我做出一个判断:我喜欢艺术品a, 那么我不光是认为a好, 还要向你说出好的理由, 这个理由既可以是你喜欢a的理由, 也可以是你不喜欢a的理由。我们可以用这个理由进行辩论, 但我不能说“这只是我的想法”退出这场辩论, 这是变相的撤回观点。情感价值往往是决定购买的关键, 这种千金难买我愿意的感性购买的欲望与冲动远远大于理性购买。当然, 我们不能判断它的对错, 情感的判断与道德没有联系, 因此情感的判断没有真假、对错之分, 只有喜欢与不喜欢。

1.圆明园兽首-牛首铜像

2. 圆明园兽首 - 马首铜像

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我国众多历史文物的遗失。岁月变迁, 这些文物以艺术品的身份登上了各拍卖行, 它们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因素既让近代中国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具有民族荣辱感的精神购买需求, 也使这些独特的艺术品拥有了一件高额“历史价值”的外衣。

2000 年中国圆明园兽首的拍卖会上, 保利集团以4000万港元将牛首购回国内。2007 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 爱国人士何先生以6910 万港元的创纪录高价购入马首铜像。这两尊铜像与其他中国文物相比年代并不久远, 雕刻手法也不能称作是杰作。它们的高价跟特殊历史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圆明园兽首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侵略者强行带走, 这种屈辱是中国人民不能忘怀的。因此它们的价格并不取决于作品, 而是国人的态度。如果没有那段历史, 它们只不过是圆明园中供人参观的一角。外敌的入侵在中国人的心中撕开了一道巨大的伤疤, 遗失文物的回归既能够抚平一丝伤痛也向世界证明中国与日俱增的强盛, 近期中国兴起的“伤疤经济学”也由此而产生, 一个文物的高额价格变相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富强。付给当年将文物强取豪夺的侵略国这么高额的“赎金”, “赎”回的并非是艺术品, 而是笼罩在其上的对曾经那黑暗历史的批判与丧失国权的尊严。这种做法值得与否暂且不谈, 但它产生的历史文化效应确实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利益。

上一篇:提问追问下一篇:工商管理的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