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十篇

2024-06-19

现代教育 篇1

余姚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08年, 历经女子小学堂、学宫小学、康节小学、实验小学, 一百多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体卫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注·提”教学实验先进单位、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学校现代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更离不开学校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努力。

余姚市实验小学本着“科教兴国, 教育先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根本大计”, 努力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指示, 积极发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巩固和发展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积极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 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学校的实际,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 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的方法

1. 以组织为保障, 规范现代教育技术管理

早在1988年学校根据现有条件 (学校有传统, 设备有保障, 师资有优势, 教师有基础) , 将计算机教育作为了学校特色来发展, 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重视校园现代化建设。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组员都是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能力的专职教师, 同时建立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小组。设想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制定了教师培训等规划, 以其努力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现有2名电教专职教师 (兼任网管工作) , 3名计算机专职教师, 还有4名兼职信息管理教师。他们中有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省教坛新秀、市学科骨干教师等。学校还与市科协及电教中心建立了协作关系, 以其及时得到前沿的信息, 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 实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

2. 以现代化为目标, 按标准配置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

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投入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 1998年基本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标准。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电化教室、语音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音乐、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的设备配置也均达到或超过省级示范实验小学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数字化进程的加快, 近几年学校又分别添置和更新了实物 (视频) 展示台、录音机、电视机、打印机、液晶投影仪等设施设备。做到了每位教师都有一台最新的电脑, 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至几台打印机, 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展示平台, 学校建立了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安装了浙大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安博管理软件, 构建了闭路电视系统, 同时为每个专用教室都配备适合现代教育的设备, 校园音响作到了全覆盖, 等等。学校拥有两台摄录像机, 一套视音频编辑系统, 并拥有完整的一套调音台、影碟机系统, 卫星天线一套, 电子屏幕一块, 还有一个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齐全的蓝翔梦剧场等。去年学校又投入60万元, 建设了两个省级标准的主播教室。

3. 以应用为目的,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益

学校重视网站建设, 专门请杭州市电脑公司进行网络规划, 一名计算机专职教师赴上海和宁波进行了网页制作培训。学校网站开设了学校概况、教师之家、雏鹰天地、教育科研、百年校庆、家校联系、BOLG等栏目。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 学校先后又开辟了“走进河姆渡”、“小学科普网”、“书香校园”、“青苗文明岗”、“春晖文明岗”、“教学资源库”等子网页, 每个字网页都分别由专人维护。2009年确定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2009~2014年) , 同时学校校园网站获浙江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

为使设备发挥效益, 学校近几年每年都要购置大量的学科类教学软件资源, 供教学使用, 现已形成6大类的资料库。同时学校制定出台了电化教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多媒体课件制作奖励制度、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登记制度、办公室电脑使用管理制度、教师笔记本电脑使用制度, 等等。现代化的设施环境, 为实现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硬件基础。近两年, 学校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开展了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特别是在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导下, 学校教学模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以培训为手段,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提高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 教师培训是关键。学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十五培训规划》, 先后组织了校长、专职电教人员、学科教师三个层面的培训, 并做到培训与学习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师资优势, 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自培制度, 学校利用级段和教研组组合形式进行长期信息技术的培训。培训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从1996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第一轮以中级培训为主, 普及计算机知识;第二轮以课件学习为主, 提高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 第三轮以网络培训为主, 创新学习、科研模式) 。有大部分教师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三级考核。随着学校网站众多子网页的添设, 这些维护员的网络管理水平日益见长, 学校又通过他们来提高其他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制作水平。现全校95%以上教师均能使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50%以上的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自己制作课件, 在平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

5. 以科研为依托, 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课题

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1994年确立《小学计算机教学研究》实践课题, 并在1995年在宁波市立项, 1997年课题在宁波市评比中获三等奖。1998年根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优势, 将《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申报了宁波市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获二等奖, 课题主报告还荣获浙江省首届计算机教育论文二等奖。

1999年起, 学校分别向省电教馆、宁波市教科所申报了《计算机多媒体在学科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2003年两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分别在浙江省、余姚市立项。《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获省三等奖, 宁波市学科论文一等奖;《计算机多媒体在学科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获宁波科研成果三等奖。近三年学校先后有《网络教学热中的冷思考》《让语言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电化教育中实施快乐教育》《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计算机操作教学中的“三结合”》等近十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是学校进一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深化。

●●我们的成效

1.提高了信息化进程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学习资源, 改善学习环境,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的要求。去年学校再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立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9~2014年) ”, 以此学校进一步以校园网为依托, 以教科研为先导, 从管理、教学、提高师生素养等入手, 全面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建设。现学校的两个校区实现了网络视频对接, 管理者通过视频进行事物的商讨, 教师们通过视频进行教研对话, 学生通过视频相互展示自己。学校95%以上教师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会运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电脑备课、网络沟通等这不仅拓展了教师的信息视野,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教学环境中, 增强了学习兴趣, 显现了学习效果。

2.凸显了师生素质

学校先后涌现出信息技术的省特级教师一名、宁波市名教师一名、省教坛新秀一名。多名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在省级、宁波市级获佳绩。三年级至六年级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 保证每周一课时, 让学生从小就学习信息技术技能, 培养信息素养。学生的操作水平、信息意识得到较大提高, 十余年来在各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赛中有280多人次获奖, 并取得宁波市第18次夺冠的殊荣。学校初步实现了办公无纸化, 这对师生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曾连续四次获余姚市教育十大新闻, 2000年又获宁波市教书育人十件新事之一, 并多次受到嘉奖。

●●我们的思考

现代教育 篇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世界科学技术更是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 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 使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 从而诞生了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作为教育手段, 就是利用科学技术, 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 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融入生活, 在中小学教育中, 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来体现。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同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 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 二者同时前进。

一、作为学科教育, 信息技术着重的是技能培养,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 更好的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创造和传递。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但我们决不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代替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只能将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工具进行学习。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应从信息技术的高度、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学习, 而不是脱离这个前提进行学习。

生活是学生的终身课堂, 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进而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比较单调而且枯燥, 但又必须了解的知识。例如, 在《信息的编程加工》, 我们以电视节目购物街猜物品的价格的环节导入, 整节课以此为核心, 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对算法的理解, 从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编程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将教育和生活相融合!例如:在讲“使用我的电脑”这一节, 有关“文件夹和文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计算机硬盘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文件夹, 文件夹中为什么还有下一级文件夹或文件?这些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此时教师打这样一个比方:全校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自由活动, 你爸爸来找你, 就会很不容易找到你。如果你在自己所在的班级中上课, 你爸爸就会根据你所在的年级、班级、第几小组, 很快地找到你的。计算机硬盘里存放了很多功能不一样的文件, 我们也需要一组一组分开来保存。然后通过一张“生活事物与信息概念”的对照表, 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清关系。

又如, 在讲到Word文字处理中“绘制图形”时。教材中采用绘制一个三角形, 然后经过旋转等处理组合成一个类似菱形的形状, 这样学生感觉到比较枯燥。而笔者则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志符号, 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禁烟标志等, 然后简要介绍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 放手让学生利用插入自选图形来绘制其中的一个, 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又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各种标志的含义。这样联系生活的学习, 自然效果要好得多。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只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或者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 更多的是和生活相结合, 以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例, 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以掌握的信息技术更好的生活。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 着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 是技能学科, 而是否掌握技能的考核方法就是作品, 而一件作品的最终完成需要大家的合作。而一件作品从制作到完成, 特别是网页等比较大型的作品, 不是学生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 而作为老师, 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技术上提供指导, 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 需要学生自主去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 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促进学生自主能力不断地得到强化。要改变强迫性、指令性模式, 采取积极参与模式, 给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力。鼓励、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提倡求异精神, 鼓励质疑问难, 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多思, 不断生疑、质疑, 在深入探索中解疑, 从而获得新知, 积极主动而富有创新地学习。

根据教学需要, 由学生自愿或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状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 并进行分工, 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他们在听完老师讲课后进行操作时, 在小组里边做边讲解, 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介绍学习方法。其他学生遇到问题时随时向他们请教。小组遇到问题时, 一方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互相启发、交流, 一方面由每个小组自主探究, 大胆提出设想, 敢于各种尝试,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及时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评议,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 老师对学生自己发现或摸索出来的方法、知识、窍门予以表扬鼓励, 指导其他小组掌握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这一章节, 主要是要让学生将之前学习知识整合成网站的形式, 并发布和交流。对于这样比较大型的作品, 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乎不可能。因此, 本章节开始, 教师先展示已经做好的网站, 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在网站中在使用哪种工具, 一个网站的设计到发布应该注意哪些 (比如颜色, 布局等) , 然后让学生分组, 并进行分工合作, 随时质疑、探讨、交流。此时, 教师只是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对发现、摸索出好方法、小窍门的学生或小组予以充分的肯定, 并指导其他学生学习。虽然教师讲得较少, 看上去教室里场面有些混乱, 但只要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学习探究, 就能从中体会到自己来完成一件作品的乐趣, 并从中获得与人合作的乐趣, 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合作。

三、作为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 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 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 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还可进行如火如荼的在线讨论交流。实践证明, 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 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辩识, 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 更好地认识自我, 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样的讨论, 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在网上启发性的点拨、开导, 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 而这正是讨论的教育价值所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 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 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 促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虚拟青蛙, 学生可以做非常逼真的青蛙解剖实验;虚拟诊所里, 学生可以斟酌情况对不同的病情做出诊断。

从现代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艺术 篇3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艺术化,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现代教育 篇4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问,是受一定的教育观念,支配的。教育观念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更新。

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的。

现代教育观念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大教育观是从学校内外以及终身教育的广义角度来考虑整个教育问题,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而改变了“学校即教育”的狭益教育观;

第二,传统教育观念常常把学生分为三流九等,不承认、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差异持消极态度,使教学效果维持在三个1/3上(即1/3学生达到优秀,1/3学生处于中等,1/3则位于下等);而现代教育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认识到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满足社会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则必须从学入手,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关心学生的学,力图让所有学生处于教育的优势之中,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建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取得成功的学习。

第三,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第四,传统的知识教学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学观。教学不再停留在封闭式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强调在知识技能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强调开放式教学,把整个世界向学习者开放,让学生学习到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逐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策略,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批评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变能力与实验能力。

第五,现代教育观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式,而发展为个别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与集体授课教学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或结合使用,其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

第六,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借助一切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如从过去依靠书本、黑板等单媒体进行单向传递的教学已发展为利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进行双向交互式的教学。

第七,现代教育观念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教育、教学目标的阐述从传统的模棱两可到清晰、明确;教学评价也从传统的临时性的主观评价而提倡建立以目标为多考的评价学习结果的客观标准。

第八,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的交互过程,但不是不可预测的,经过系统的科学分析是可以找出其规律和模式的。因此,也一定能够科学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设计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再是完全靠经验积累和老教师的传、帮、带,而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来达到。

现代教育 篇5

一、宋代童蒙教育

我国的童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周秦始,就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贵族子弟在七八岁以后,便“出就外傅”开始接受教育。汉唐时,童蒙教育基本趋于成熟,但仍局限于上层社会,没有确立系统完整的童蒙教育体系。入宋以后,在教育庶民化的影响下,童蒙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论还是教材的编订,都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深刻地影响着后代童蒙教育的发展模式。

教育内容方面,宋代童蒙教育不是简单的识字教育,也不是纯粹的封建说教,而是融伦理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文史哲各方面基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在“礼治”观念盛行的背景下,宋人在童蒙教育中对礼教的重视,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提出:“子能食饲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他认为礼的教育要在儿童教育早期就开始进行,使其随年龄的增长,渐次加入新准则,使儿童在生活学习的各方面都有礼可依,一言一行均合乎礼的规范。宋代的教育者普遍认为身正才能心正,所以很多表面看起来是关于行为举止的规范,实际上是要通过对外在表现的约束而达到对内心的修为的实现。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指出:“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朱熹从日常的衣服冠履入手,几乎将儿童所有生活细节的要求都涵括于内,使孩童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符合礼节的约束,并通过这种养成方式,加强儿童的敬身肃仪教育。因此,对言行举止的规范并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而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逐渐使儿童养成君子的良好品行,为其日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童蒙教育中还出现了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如《三字经》中有“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日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在《名物蒙求》中还有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维何降,以云之蒸”等。选择这样的教育内容,充分说明宋人已注意到对儿童进行自然知识教育的必要性。此外,蒙学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地理、天文、历法等知识,都意在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见闻广博的优秀学子。王应麟在《小学绀珠》中指出:“夫小学者,大学之基也。见末知本,因略致详,诵数以贯之,伦类以通之,博不杂,约不陋,可谓善学也。”这可以看作是宋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纲领和原则。

教育方式上,宋以前的私立家塾、乡校、村学等蒙学教育,都已有相当的发展。进入宋以后,逐渐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组建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且由于宋代教育有意打破阶级的限制,也相应出现了义学等新型教育模式,为下层社会的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受教机会,成为童蒙教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学校教育外,童蒙教育还常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如家训、族训、族规在利用宗法关系团结族人、教育族人的同时,对家族中子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此外,“宗约”“义约”和讲史等社会教化活动也可看作是童蒙教育的方式之一。可见,宋代童蒙教育注重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儿童进行基础教育,而且已经意识到环境的熏陶作用以及方式的多样化对儿童教育的有效影响了。

宋代童蒙教育之所以对后代蒙学有重要的影响,还与其教材编订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关系。宋代童蒙教材种类繁多,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有传统的综合性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还有很多分类撰写的教材,如朱熹编著的《训蒙绝句》《性理字训》等理学类,胡寅的《叙古千文》,王令的《十七史蒙求》,黄继善的《史学提要》等历史类,以及方逢辰的《名物蒙求》,欧阳修的《州名急就章》等名物和科技类,还包括农工商各业的实际知识和实用技艺等门类。这些童蒙教材几乎涵盖了天文、地理、人事、岁时节令、帝王朝廷、礼仪乐舞、人伦关系、饮食服饰、农耕蚕桑和花鸟虫鱼等广泛领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

宋代的童蒙教育在传统童蒙教育的成果上进一步发扬和改进,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思想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并在新的时代中,结合社会的需求,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童蒙教育体系和理论,在我国古代童蒙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二、宋代书院教育

书院最初创立于唐代,是官方的藏书之所,在北宋才开始进行文化教育活动。书院教育经过宋代众多知识分子的努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两宋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宋代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书院教育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及独特的文化功能对现代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宋代教育的宗旨以“明人伦”为本,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良好的行为养成。教学中要求大量阅读的经典书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具有良好的典范作用,学生可以在与历代圣贤的心灵对话中掌握为学之道、处世之道。在经典读物为学生理想道德品质的构建提供可供敬仰的对象的同时,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言行则又为学生树立了现实的榜样。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用“学为圣”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实践激励着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书院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自己的感悟和心得。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法,让学生自觉体会到事理之间的相通之处,将道理植于日常生活之中,在生活感悟中理解道理,让学生体会到处处有道,处处可学,从而实现教育艺术化、生活审美化。书院教育也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胡瑗常召集学生们,“使论其所学,为定其理;或自出一义,使人人以对,为可否之,或就当时政事,俾之折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书院教育还非常重视学者间的相互交流,常采取开放式教育方式,在讨论与辩诘中,开阔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交流中精进学问、砥砺德行。此外,书院还具有门户开放的风格,讲学的教师及学生不局限于一个书院,可以在不同的书院求学听讲。随着书院在社会上影响的扩大,书院之间与社会的沟通也日益加深,社会支持教育发展,教育引导社会前进的互动关系也开始形成,书院教育的开放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将传播教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育具有保存经典文化和延续文化传统的重要功能,而书院教育历千年而不衰,在古代社会所体现出的生机发展的启示与活力,正在于它对以人为本和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的尊崇,宋代书院教育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丰富经验,不仅为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宋代童蒙教育及书院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宋代童蒙教育及书院教育包涵着诸多有益的经验,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对推进当代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加强道德伦理教育

现代教育因偏重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多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过度功利性的教育会引发学生对现实利益的追逐,而缺乏对远大志趣的追求,难以走向精神境界的超越。因而,在现代教育中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关怀及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童蒙教育中对儿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及书院教育中“明人伦”的传统教育宗旨,启示我们应在引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其内心世界的修为,在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全面深入地进行道德思想教育,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2.鼓励自学自得

书院教学常以学生个人学习钻研为主,把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视为第一要务,还强调善于提出疑难,鼓励争辩。讲师们常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很多读书方法与原则。如朱熹将读书的要领概括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还主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提出疑难,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是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精神,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不拘囿于传统的知识体系,勇于质疑和创新,使学生建立起自觉独立的创新精神。

3.提高开放性与公益性

教育事业是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是一项公益活动。要实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引导作用,就必须引导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公众的参与性。提升教育与社会的沟通水平,是提高教育效益,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途径。引导所有公民肩负起自己对青年一代的教育责任,整合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念,形成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让民众树立起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感,吸引全社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造福于国家和社会。

论现代教育管理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反观教育对社会管理、经济等各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教育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政府要由适应计划经济的教育管理职能转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职能。

中国对现代教育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管理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维持。这种维持的方式是在计划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形成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这种教育管理方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 按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将教育的管理目标由原来的全面性管理转变成有选择性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直接管理方式转变成间接管理方式;由原来的过程管理转变成目标管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成法律和行政共同管理的方式。在时间上, 由原来的短期管理方式转变成长期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变成宏观管理。

如今是一个改革的时代;是一个大力调整的时代;更是一个推动和发展生产力的时代。教育管理在调整、改革、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中, 寻找新问题和新事物进行理论研究, 为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性指导, 并且在教育管理的改革实践中完善其理论, 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服务。

二现代教育管理的目的

素质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目的是保证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有效地达到基础教育管理的目的, 教育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现实,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研究和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改革教育管理思想

所谓现代教学意识, 就是现代的教育观念, 是人们对现代教育的管理问题上的看法。实际上是研究教育管理和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使基础教育彻底从应试教育转变到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由此, 教育管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思想。这就要求在教育管理全过程中, 始终坚持全面发展, 强化普及, 淡化选拔, 面向全体,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加强素质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便推动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2. 研究和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调整办学管理目标

所谓现代公民意识, 是人们对现代公民所享受的权利、义务、法律法规及思想道德方面的看法和观点。对于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的提高和发展, 我们只能对现代公民的意识进行彻底的研究, 引导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进行认识和培养社会合格的公民的战略意义, 只有这样,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才能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 把应试教育转化到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上来, 在为了办好学校和管理好学校的问题上要端正思想, 把培养和造就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社会合格的公民作为基础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确立了现代公民意识, 基础教育管理才能转移到保证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社会合格的公民的轨道上来, 才能真正地把应试教育转变成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思想轨道上来。

三向现代教育管理转变的途径

1. 教育立法

教育立法是政府通过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 目的是使教育工作在方针、制度、经费、人员、设施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有法可依, 以促进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其具体措施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来调节各种管理对象。

实现教育管理主体这一职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随着教育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尤其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为管理方式和手段是服务于管理职能的。目前在中国, 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要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 从微观介入转变为宏观调控, 从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等;其管理手段则从单一的行政指令、政策转变为经济、行政、法律等多手段的相互结合。

2. 管理部门

从中国教育管理的现实出发,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观, 也是转变整个教育管理观念的关键所在。基于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是一种宏观有序的过程, 也要考虑到政府、学校与教育中介组织各自的特点, 为克服以往政府“全包式”职能观所造成的管理职能错位、权责失衡等弊端。

3. 制定规划

教育在当代越来越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 与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等发展越来越密切, 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发展服务, 就必须根据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计划来制定教育规划。

4. 学校所有权与经营权

学校所有权是指国家、集体或个人对于学校资产、设施等的占有权。学校经营权, 是指学校对国家依据法律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资金、设施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力, 以及依据法律法规对教育、教学、生产、科研、人事、行政授予的组织、指挥和决策权力。

现代教育 篇7

教育时间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的理想, 蕴涵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 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 而应该与生俱在, 直至死亡。终身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与人生相始终, 不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在这方面, 孔子教育思想中同样有着丰厚的内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孔子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只有终身学习, 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自认为是“其为人也, 发奋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 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 故艺’。” (《论语·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多能, 弟子以为是老天爷对孔子特别厚爱, 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 孔子却自谦地说, 自己是因为生活的需要, 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技能, 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志向, 所以也不会就耽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 因此, 会了一样再学一样, 所以智能众多。“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 韦编三绝。”要做到终身学习需要具有乐学精神, 把学习看作人生的一项基本需要, 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学习热情, 活到老学到老。

教育形态

终身教育理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出现代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知识学习模式, 同时, 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隔, 谋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统一, 并从整体上寻求具体的联系, 给受教育者以理智、道德、情感、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 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为政以德, 辟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孔子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 强调只有拯救人心, 才能拯救世界。因此, 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 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 不断完善自我, 以达“仁”的境界。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 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 “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所谓“三千徒弟子, 七十二贤人”中, 有不少从政的。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人, 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 子贡常相鲁、卫, 在施政上很有政绩。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文、行、忠、信可以说是孔子制定的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上,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并通过“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来实现。孔子坚决反对不能学以致用的死读书,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启发”一词由此而来, “举一反三”的成语亦由此而来。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因材施教, 特色鲜明。可见, 孔子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与教学形式等方面, 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都有着非常近似的主张。

教育结果

终身教育可以导致个人获得、更新和提升知识、技巧和态度的改变, 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 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 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 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即志向“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德才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 (《论语·宪问》) 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目的。“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修养自己, 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 使一般人安乐, 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修己, 讲的是“德”。孔子尤其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 认真为社会做事, 这便是忠。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 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 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孔子强调君子应有治国安民之术和治国安邦之才, 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 能治“千乘之国”,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如季康子想在孔子的学生中挑选人才, 孔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均可在政治上独当一面 (《论语·雍也》) 。孔子还说, 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此外, 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 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 ;而且还要“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朴实多于文采, 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 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 内容和形式, 配合适当, 这才是君子之修养。因此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 (德) 、“知” (智) 、“勇” (体) 、“美” (乐) 、“才”等几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对象

传统教育主要局限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 终身教育则同时涵盖社会上所有不同年龄段的人, 即全民化。强调在教育中要充分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 坚持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自由、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与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 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将教育普及于平民,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分等级、种类, 即教育应该面向全民, 致力于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 并主张使孔子私学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弟子都不歧视, 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 平等相待”。《论语·季氏》中记载了他对待学生同对待儿子伯鱼一样一视同仁、无隐无私的事迹。孔子教学采取民主自由的教学风格, 多采用对话方式交流切磋, 师生相处的气氛融洽。例如在一次师生交谈中, 面对子游的反驳, 孔子马上承认错误说:“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师生之间的民主交流、平等和谐可见一斑。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悔焉。” (《论语·述而》)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孔子的弟子之中, 有贵族家庭出身, 有贫贱家庭出身, 有商人出身, 还有“大盗”出身, 并且来自各个诸侯国和各个种族, 其中贫贱者居多。南郭惠子问子贡:“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说:“君子正身以俟, 欲来者不拒, 欲去者不止,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隐括之侧多枉木, 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 。

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强调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 以发展和完善自我, 因为社会不可能使每个人的一生都接受学校式的教育, 孔子教育思想中也含有这一方面的内容。“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学习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 要让人不仅愿意学习, 更要乐在其中, 乐意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还称赞“好学”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好学”、“乐学”, 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乐趣, 是一个人能否终身坚持学习的关键。孔子有“每事问”的精神, 一生“发奋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 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不仅引导弟子从历史文献中获取知识, 而且在“礼失而求诸野”和“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的历史背景下, 他把弟子引向民间、引向蛮夷。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 为此, 他常带学生出游, 远至列国, 在出游之中体验生活, 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可见, 从社会中学习, 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色。孔子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 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开篇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愉快过程。孔子的教学就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他的学生子夏有一著名论断:“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 “仕”有“做事”之意。这一论断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与仕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知行一致, 但更加重视实践,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实践不仅是指职业工作, 而且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主张“和为贵” (《论语·学而》) 、“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和”是指无乘戾之心, “同”是指有阿比之意。君子相处和谐而不偏袒, 小人则偏袒而不和谐, “和而不同”的保障在于仁厚的环境“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论语·里仁》谨慎交友“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旨在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关系, 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孔子所进行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仁”的手段来达到和谐的目的。孔子强调人的社会性, 他认为“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论语·微子》, 个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生活,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版。

[3].俞涛:《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中国成人教育》, 2003 (5) 。

[4].于龙斌:《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 《孔子研究》, 2004 (4) 。

现代教育现象刍议 篇8

1、教育的目的

孩子的家长受环境影响, 往往把孩子的教育放在攀比的位置,在意的不是孩子的修养,而是学到了什么,孩子学的这个是否现代最流行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其说是培养孩子,不如说是在展示自己。朋友们一见面,就忙着叫小孩表演。这个来段芭蕾,那个弹首曲子;学声乐的就引吭高歌,学体操的就满地翻跟头……当孩子们卓越的表演引来一阵阵赞叹的时候,那种自豪溢于言表。他们忘记了,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期(学前、小学)的孩子,习惯养成应该是家长最关心的。育苗要育壮苗,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家长育“壮苗”的最根本因素。

2、家长的教育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家长的教育能力无可厚非,但我们的家长最应该注重另外的一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人性化教育,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修养的教育。比如,家长都知道教育孩子见人要打招呼问好,说谢谢,这谁都会。但细节问题是,家长注意到了吗?在同一桌吃饭,菜一上来,小孩子就站在板凳上拿勺子去够。稍不如意,孩子就会生气地说:“我不吃了!”这时候,孩子的父母大多会拿出万分的呵护满足孩子。现在的年轻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他(她)自身的诸多素质尚在完善之中,本来在父母那里就受宠爱,不懂得谦让,他(她)自己做了父母,他们能以什么样的标准教育孩子呢!在这种氛围里成长的孩子,他的爱心,进取心,责任心,恒心,又有多少呢?

3、家庭教育出现错位

现在,大部分的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有爸爸、妈妈、爺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关爱,大多数的关爱慢慢地变成了溺爱。不想让孩子吃一点亏,一旦孩子吃了亏,就去别人家理论,就来学校大吵大閙。弄得别的家长哭笑不得,不得已告诫自己的孩子和他不再来往;弄得老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时间长了,老师也不敢深管。现在的孩子,比起以前的孩子,自律性不强,劳动能力差,生存能力差,孝心、感恩心、责任心、道德品质等都在下降;不关心集体、自私自利越来越强。究其根源,就是孩子的众多长辈溺爱的结果,这也跟教育改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分不开的。

现阶段,教师在学生的人的素质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苍白的,是乏力的。因为,教师的课堂教育在有些家长的个性化(姑妄称之,实为自私、专横、刁钻、唯我独尊)观念面前,没有多少抵抗力。我们不能把孩子成长的不理想完全归罪于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只是把孩子“养大”,对孩子的思想认识、是非判断、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等各方面都放任自流,有的甚至在不自觉地进行着负面引导,反倒在公众面前对学校教育评头论足。古代人们对孝敬父母有个共识:“犬马皆有养。不敬,何有别乎?”在下借此名言说说对孩子的教育:“犬马皆有养。不育,何有别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的要点是:父母的立人、立言、立事,是孩子最大最好的榜样,未成年人对父母的崇拜一般都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在家里好吃懒做,在社会投机钻营,言语中唯我独尊、目空一切、叛经离道,等等。孩子天天看的是这个,听的是这个,那么,他就会在不自觉状态下欣赏这个,他的骨子里就会对这个有一定的积淀。这个积淀到了一定的量,就成了他自己面对现实问题的依据。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他应该做出抉择的时候,他的行为举止就一定会在不自觉状态下流露出父母的行为举止的影子来。这时候,你还能希望你的孩子有正念、正语、正思维吗?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能够成为时代主流的弄潮儿吗?孩子不优秀,我们就怪罪学校,怪罪老师,这是不公平的,这是我们社会对教育的一种严重的误读,它直接制约了国民教育的发展。

4、社会对素质教育有误读

当下,素质教育,是大家谈论的最多的。一般人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孩子为应对未来竞争所做的准备,就是种种技能的基础培训,它已经将我们人格中最基本的尊老爱幼、文明礼让放在次要的地方了。在我看来,现在是各种各样的少儿培训班满天飞的时代,这时候,孩子缺少的不是教育业外所谓的素质教育,而是教育业内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创新和尊重,学会分享和合作,友爱,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是人的本质的教育。理想和思维最重要。“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1]”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现在只是把它当成了“分数”。其实,学生的成绩不完全是分数,它还包含着分数以外的许多因素。同时,“分数”也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智能和发展[2]。马加爵、药家鑫们,还有在机场刀刺母亲的留学生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会有过不少的“第一”的,他们的中小学时期分数不可能不高,但是,他们就是人才吗?

5、从成功者的成长经历中寻求理想的教育方法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可知,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以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是人们对古人学有所成的典型人物的肯定。

钱伟长考清华大学时的入学成绩,数理化英语总成绩只有25分,后来成了世界导弹之父,他的许多学术成果几十年来一直引导着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3]

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考试经常不及格,是老师眼里的差学生。直到到了初中,他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有兴趣的方面,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努力研究,最终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到9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通过勤奋好学,勤于思考,成了世界著名的 “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代的众多科学家,他们的成长史里基本上是没有特长班、家教、择校费之类的字眼的,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却是一般人难以估算的。纵观古今中外的专家、名人,他们所受的早期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而他们的治学态度,学术造诣,科学探索,做人原则,则是我们每个人所景仰的。他们的唯一的、共同的特殊之处就是:心善、诚实、勤劳;敬老、爱小、亲朋;奋斗,奉献,无私;有着扎实的传统文化和基础知识的根底,热爱自己的祖国。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社会人深思!

6、几个亟待完善的教育要素首先,在教育外部,要完善社会的用人机制。用人是育人的“指挥棒”。选拔人才要重素质,而不是重学历,要从学历社会走向人才社会、能力社会,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挑选出来。

其次,在教育内部,要完善评价机制。考试是教育的“指揮棒”。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内涵的质量标准,构建科学而有重点的指标体系,要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重点考核,设计有效的考核方法和工具。要对考试的方法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多元,而不是仅仅用分数和纸笔去考查所有的学生[4]。

第三,社会对教育评价,要尽快完善。我们的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的评价,除了分数、除了高考上线人数以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词句、没有更多的依据来评价教育了。这无形中引导了教育的畸形发展。

第四,基础教育考试题目要在学生的阅历范围之内,教辅资料的选编,应该避免超学生能力和文字游戏的现象。因为教育评价的驱使,学校都想让自己的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认可,老师都想让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于是学校、老师都在费尽心机地搞奥数、搞“考试机器”的“制造”。一个汉字的解释,要求孩子穷尽《词典》的全部义项,让孩子“发散思维”到《成语词典》的全部词目;考试题目的出题者、教辅资料的选编者都按自己的学识给孩子们做测试、做参考。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

正因此,在甘肃庆阳,教育局长卢化栋面对诸多的功利、浮躁现象,在困顿、彷徨中找到了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经典诵读。在一片喧嚣与质疑中,他们大胆喊出“让学生读‘无用之书’”,这份远见与胆略,令人敬重!

“风物长宜放眼量”!愿更多的教育者,愿更多的关心、关注教育的人们,能以长远的目光,以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孩子的“人”的成长,坚守民族的文化传统,守住中国教育的希望![5]

参考文献

[1][4]新时期素质教育再解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钟祖荣 《人民教育》2011.7(2-5页)

[2]当今学校人才培育缺少什么湖北咸宁 黄解放 《人民教育》2011.2.17-19

[3]让教育回归“常识” 《人民教育》记者 李帆 2011.1.12-15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 篇9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了促进学习, 对学与教过程和学与教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是说, 现代教育技术有两个基础:第一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第二是技术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习, 因为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现代教育技术有两个研究对象:现代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学, 不是研究教育的方方面面, 研究教育一般规律的是教育学一级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是研究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有五个具体研究内容或研究范畴:为了促进学习, 对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其中, 最重要是教学设计方面, 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框架, 就是教学设计。例如,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媒体教学软件 (不管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 如果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进行设计,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 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除了人灌外, 还要加机灌、网灌, 肯定将学生“灌死”, 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余地, 更谈不上创新与实践。由此可见, 应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不等于应用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理论。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进教育信息化, 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 在信息时代, 教育、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教育信息化的六大任务:信息化网络建设 (基础) , 信息化资源建设 (核心) , 信息化人才培养 (关键) , 信息技术应用 (主阵地) , 信息化产业建设 (实效) , 信息化政策制定 (保障) 。其中, 教育资源开发:媒体素材库和网络课程 (重点开发) , 题库 (智能组卷、自动评卷等) , 网络课件 (重点开发智能型的课件, 如:数据输入型课件。设置某个参数, 产生特定的图形或波形;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型课件, 如: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数据采集实验结果等) , 网络课程, 案例 (教学案例、学习案例) , 教师资料库, 工具软件库等;学生多媒体作品:电脑绘画, 电脑动画, 学生个人主页, 学生游戏, 学生多媒体作品, 班刊、校刊、团刊等;网站与资源库的开发:专题学习网站, 如:语文课的鲁迅网站等, 专业学习资源库, 如:生物学的岭南佳果等。

现代教育 篇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今后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规范教育收费, 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落实到教育上, 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教育公平, 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 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主要反映在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方面。

二、当前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教育公平现状

新中国建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 农村教育和妇女教育的状况极大改善。但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不公平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教育不公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 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方法和途径显得至关重要而又迫在眉睫。

(二) 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首先, 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在基础教育中的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主要有两个显著表现: (1) 在同一城市中义务教育的凭户籍制度“就近入学”和强迫性的“电脑派位”制度以及“择校”问题。因为户籍的因素, 有的人可以读好学校、重点学校, 而有的人只能读差学校, 付出相同的学杂费, 不同户籍的人却享受不同的教育资源。而凭户籍制度“就近入学”只对平民百姓有约束力, 手握权力的家长可以不受户籍的限制使其子女能在重点学校学习, 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 (2) 地域间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 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升学率和辍学率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其次, 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沿海地区比内地发达, 城市比农村富裕, 因此各地的办学条件差异巨大。同一地区的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也是差别悬殊。经济发达城市的重点中学校园建筑豪华, 现代化教育必需的教育设施齐全。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优秀教师不断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走向城市。这样就产生了师资差异。即便是同一地区, 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教师配备也有较大差距, 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差异就更为悬殊了。

最后, 正是由于教育当中存在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 所以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不仅城乡差异显著, 同一地区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也有较大差距。

三、推进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

解决和纠正产生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教育资源, 关键是政府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着手, 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启动师资交流机制,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建立和完善资助和扶持政策体系等。

(一)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首先, 从义务教育方面看。免费义务教育是国际通行的成功经验, 免除义务教育费用, 是政府职能的回归。要根据“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 尤其是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各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其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各级人民政府可对所管辖的学校进行资金评估, 把学校教育费用预算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去,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义务教育正常运转。

其次, 从高考改革方面看。改革教育录取制度, 消除区域差异。根据考生分数大致分配录取名额、以克服区域间录取分数差异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此外, 要革除那些容易成为腐败温床的制度和政策, 如“保送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政策, 保证招生环节的公正性。

(二) 推行政策创新

第一, 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和扶持政策体系, 通过“奖、贷、勤、补、免”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教育的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 要对贫困家庭学生统一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并确保投入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要重点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 使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同时政府还应在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款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以制度创新保障教育公平。

第二, 建立城乡、地区之间的师资交流机制。各地教育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师资水平的差距。要做到各地教育水平的公平, 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如可派优秀教师到欠发达地区定期任教。当然对去任教的教师, 政府可采取激励机制, 如提供高薪和生活补助, 优先评职称和晋级等。这样可解决教学上师资不公的问题, 做到资源共享。

(三) 加大教育投入, 合理配置资源

第一, 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 应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首要和基本目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 非义务教育是半公共产品, 前者应完全由政府提供, 后者也应大部分由政府提供, 政府是实现和保障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同时, 用硬措施要求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 确保教育投入的落实, 从物质上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 政府应加大对全国教育的财政投入, 不仅要承担起义务教育的全部费用, 而且应降低高等教育的成本, 承担起普通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边远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政府还应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 向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倾斜, 向农村倾斜, 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倾斜。在这些地区、家庭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甚至给予一定的学习资助。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 主要应依靠政府投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股利政策下一篇:航空港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