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学十篇

2024-09-08

高二数学教学 篇1

一、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学情

新学期伊始, 教师每教授一个新班级, 拿到课本, 就应该在上学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准备领悟新课标的精神, 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此外最重要的是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熟悉教学, 吃透教材, 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备课时不能闭门造车, 而要积极参加科组和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大家一起取长补短, 交流思想, 寻求共同进步。

教师备教材的同时应该备学生, 对学生基础不同的班级, 备课时教师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排名靠前的优等生, 教师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不但要学习眼前的知识, 更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对处在班级中间的中等生而言, 教师要教给他们高效学习方法, 有些态度很好, 很想努力学好, 但是花了跟别人一样, 甚至更多的时间, 却不能获得一样的成绩, 致使他们自信心受挫, 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 而对于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后进生来说, 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吸引他们对历史学习投入更大的精力。

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历史教师应灵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不断创新。 尤其高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要深入理解教材更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以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考考纲对历史课程学习提出的要求是: 要具备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一是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能力, 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二年级是基础年级的重要环节, 要为高三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1.比较学习法

很多学生不是不喜欢历史, 而是不喜欢记忆繁多的历史知识点, 为此, 教师应有计划性地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如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 而且几条线索非常清楚: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 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殖民扩张即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都有涉及, 教师要提醒学生学习时注意比较、归纳、概括, 找出其中共同点和不同点。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十七八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 但资产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结局和影响有所不同。

2.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方法

历史知识既有客观性, 又有主观性。 客观性指史实是客观的, 主观性指结论具有主观性。 历史结论时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 具有十分明显的个人意识, 学生学习时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思想, 不能“只唯书”, 而要学会思考。

史实虽然具有客观性, 但不是绝对的历史真实, 也存在谬误。 例如,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 而今帝国主义却是垂而不死, 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再如, 经济危机以前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 而几年前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 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

教材是死的, 人是活的,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适应自己, 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是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方法。 今后教学中, 教师要加倍努力探索, 争取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三、教学反思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构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外, 还要注重课外教学反思。 没有反思, 就没有进步。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可见反思的重要性。

邓小平同志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堂历史课成功与否, 历史教学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 最终评价标准是什么, 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体现, 要反思学生在这堂课上到底学习了什么, 掌握了多少, 是否对历史课有了更大的兴趣, 这样才有利于后续历史课程学习。

反思不是指简单通过一套试卷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记住了多少, 而是通过总结反思看学生在哪些内容上还存有遗漏, 哪些内容掌握比较扎实, 这样复习时才能有的放矢, 重点识记薄弱的部分, 长远的说, 有利于高三复习时有所侧重, 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

面对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精神? 如何实施? 这是历史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更重的工作任务, 挑战也更大。 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寻找对策及今后努力方向是每一个历史教师最重要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 需要每一位历史教师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

摘要:在中国社会应试教育模式背景下, 高中生面临沉重的课业负担, 高考的警钟时刻在他们脑海里回响。学校、家长尤其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 而比较忽视历史、地理这样的副科。如何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守住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 如何对当代青少年进行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这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 也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二历史,教学方法,教学反思,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汉林.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周健.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 2014 (17) .

高二数学教学 篇2

一、串并联电路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当中已经了解了一些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对于一些简单的电路图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其中的串并联关系,但是一些学生只是简单地知晓在串联电路当中的电流是相等的等知识,而对实验操作当中的高低电势等知识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很少知道仪器的负极和正极该如何进行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常常会需要对一些物理规律进行解析。比如可以强调在遇到有多条支路的电路时,可以选择一条比较容易的支路进行连接,其他支路可以逐渐连接到电路当中;在进行仪器联连接的时候,可以根据正极接高势,负极接低势的规律进行操作;在有电流流经的时候,电路所含有的电势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老师需要进行重点强调,使学生进行分别记忆,不仅可以有效解放学生的固定思维,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些学生无法灵活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是由于学生只是记忆公司,而没有了解公式当中所蕴含的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使学生掌握物理公式出现的原因,才能有效应用公式进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时候,需要对电源电动势进行准确理解。电动势是电源的特性之一,具有较强稳定性;在进行测量电动势大小的时候可以通过测量未接电源之前的电压,其数值是相同的;在测量电阻的时候,如果电路处于串联的状态,则总电阻则与多个电阻保持一致。如果电路处于并联的状态,则总电阻为各个电阻相加的数值。另外根据欧姆定律I=E/(R+r)可以了解到电阻、电压、电流变化的影响,并且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规律。比如在总电阻变大的时候,电路当中的电流减少,并且电压增加;在串联电路当中,电阻的变化和电流、电压是相反的;在并联电路当中,电阻的变化和电流、电压的变化是相同的。通过这些规律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灵活应用欧姆定律解决所遇到的物理问题。

三、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

在进行学习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时,常常需要结合圆周运动以及其它数学知识进行解题。学生在处理这样的物理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由于电荷的运动轨迹的圆心比较难找,而且边界比较模糊不好确定。为了突破这一难关,需要在解题的时候进行建立物理情境,从而了解电荷在磁场内的运动范围。同时在高涨阶段,所给题目经常是均匀的磁场,因此可以根据题目的内容确定磁场的边界。比如可以使用先补后去的解题方法,即先假设所遇到的磁场是均匀的,在可以准确确定电荷的运动轨迹和圆心。再按照题目所设立的情景进行,进行确定真正的磁场。最后再使用确定圆心的条件,如根据出射点、运动半径、方向等因素,进行确定电荷运动轨迹的圆心。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分析题目的重要条件,也可以有效解决复杂的求电荷运动轨迹圆心,降低学生解物理题的难度。

四、结束语

在高二学生当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学生常常使用一些比较生硬的理论或者机械的记忆进行解题,再加上自身的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化,使得其陷入有理论而无法下手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使用一种进行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解题,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题目。同时也需要教会学生进行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打破固定思维的限制,仔细分析物理题目的内容,找出其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摘要:在高二物理当中存在三个电学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困惑性,这三个电学知识分别为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这些知识点当中,虽然所涉及的物理公式比较简单,但是会根据情景的不同产生大量的变化,并且可以被用于解决不同的物理题。对于一些思维转换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常常会陷入有公式确不知道如何进行应用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使学生可以顺利学会应用这三个知识点,本文分析高二物理三个电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且将比较常见的变化进行列举,旨在使学生可以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高二物理,知识点,学习困惑,总结,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萧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中学物理,2014年05期:120-121

[2]任新成,李娜,蒋雪梅.中学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框架与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01期:85-86

浅谈高二数学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二数学;教学效率;学习兴趣

一、高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自己为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数学学科性质决定,这是一门需要学生自己学会思考的学科,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自己的思考,思维被老师的思维所禁锢,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进入高二学习阶段后,学生往往有点学习疲劳,学习热情相较于高一阶段有所下降。同时,高二的数学知识难度有所增加,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在学习中陷入被动,那么就提不起兴趣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影响教学效率。

二、提升高二数学教学效率的对策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式。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因为对于数学而言,数形结合是分析问题非常好的方式,当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省下在黑板上画图的时间,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在对例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一起分析、发言,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要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放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对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慌乱。所以教师可以在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出一个类似的题目或是有一点提高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做题,并且可以结组进行讨论,那么可能学生之间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

参考文献:

霍荣友.协调师生教学关系,提高高二数学教学[J].教育界,2011(14):135-138.

高二数学教学 篇4

2016—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教学反思

一、“咬文嚼字”赏小说

必修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篇目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以往教小说,我在设计教学问题时,主要从小说“三要素”出发设计三个方面问题。如,概述故事情节,归纳人物形象,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等,基本上属于粗线条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不足在于学生对文本语言得解读品味不深入,浮光掠影,而且是被动式的回答问题,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

象、主题的了解,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就难以体会出来。高二语文教学反思而“咬文嚼字”教小说,同样是设计这些问题,但我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中找答案,从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与作者的描写目的。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第一课时教学,我基本上是处理与本节选有关的人物故事。但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说开头插入交代李小二与林冲的关系时,用了哪些词语来体现林冲有恩于李小二?学生带着这一个问题读文本,他们就能很快找到几个词语:“看顾”、“陪话”等,明白了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目的在于突出林冲曾有恩于李小二,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讲到李小二店来了两个不速之客时,我从动词妙用角度设题:一前一后的两个人进入酒店,作者都用了一个动词,请找出来并说一说运用这个动词的表达效果。学生从文中找到“闪”字。我要学生起来评析这个自得妙处:学生说,这“闪”字不仅写出人物

动作之敏捷,也让人看出他们的鬼鬼祟祟与神秘的表现,也就自然地引起了李小二的格外关注与怀疑,促使李小二一面做出应承,一面悄悄要老婆密切注意这两个来得“不尴尬”的人,于是有阁楼偷听密语的情节发展。第二课时教学,我的重点在于处理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作用。如果只单纯要学生找出语句,仍无法深入体会小说语言的魅力与人物内心情感。因此,我要求学生找到相应得句子的同时,再找出最有“形象感”的词语。比如,描写雪景的句子:“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中“卷”字的赏析;“那雪正下得紧”中的“紧”字的妙处。一卷一紧,把学生的思路就引导到故事情节上来:正是雪大,衬出天气的寒冷,寒冷让林冲冒雪去几里外的酒店沽酒御寒;正是雪大,把草屋压倒,林冲只好到山神庙暂宿,正好偷听到庙外人的密语。学生联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艺术的高超:雪,不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雪

还救了林冲一条命。更重要的是,雪,让学生

明白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草屋被烧是人为的,林冲果然是被逼上梁山的,小说的主题到此也就明朗了。

因此,“咬文嚼字”教小说,尤其是名著的教学,无形中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名著语言的魅力,感受到汉语言得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主动阅读名著的热情,提高他们欣赏名著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文、言并重”品文言

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大多只注重文言知识点的疏理与积累,这种教学其实是一种功利性的教学行为,也是对“文言”资源的一种浪费。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许多优秀的作品几乎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古往今来,多少优秀的文化名人无不是从吟咏文言中汲取深厚的文化营养。高二语文教学反思鉴于这样的认识,本学期,我在文言教学上就有

高二数学教学 篇5

一、教学背景

这一堂高二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必修五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Period 5。经过对单词和短语的复习,完成课文的缩写填空,回顾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的拓展和重点句子的结构,最后完成一篇由重点词和重点句子结构组成的短文。这节课体现了上课老师———来自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二英语组的廖娟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基本学情的把握得当,有效地掌控了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难度适中、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堂课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不仅把握了考点,给学生指明了自学方向,也给了听课老师们一些关于复习课的反思和启迪。

二、教学设计和教学片段回顾

1.教学设计。

(1)导入。授课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后,进入到单词和复习内容。通过快速的提问和回答来让学生进行单词和词汇的重新回忆。在复习过程中穿插单词的不同词性变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授课教师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单词通过PPT呈现在多媒体上,引导学生形成如下学习模式:汉语释义→本单元英语单词→随着词性变化,在该单词上加上不同的后缀,或者回忆该词性下的单词→读出单词。

(2)课堂呈现。授课老师回顾课文,将课文缩写成一篇简短的文章,并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了语法填空的形式。

(3)拓展和巩固。课文复习了之后,授课教师安排了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的巩固和拓展学习。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授课老师安排了多种教学活动,力求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兴趣。

授课教师安排的第一个活动为语境活用,即用convenience convenient进行一个简单的语法填空。通过这个活动,明确名词和形容词转换的方式。

第二个活动是用make up和be made up of改写句子。用这个练习来复习主动和被动,加深理解。

最后一个拓展活动为句子成分分析,即讨论一个长句的句子成分。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来明确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4)总结回顾。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授课教师给出了“连句成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变成一篇小短文。

2.教学片段回顾。

笔者对廖娟老师的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印象很深刻。在这个连句成篇活动中,学生要用所复习到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进行一个简单的句子表达训练。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连词,使其变成一个完整的符合高考书面表达要求的小短文。

授课老师的做法既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又从高考要求出发,将学生不喜欢的书面表达变成了他们熟悉的内容。书面表达的训练并非如每次考试一样中规中矩,而是可以很灵活。复习课上前面的铺垫,从单词和短语的再复习,到重点句型的讲解演练,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己产出。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有东西写,也能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还能写得有自信,可谓一石数鸟,效果立竿见影。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写作占据一定的比重,要求也每一年都有新的提高。笔者发现,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提高,原因很多,其中突出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学生缺乏足够的素材,很难形成开放的写作思路;二是兴趣不够高,缺乏表达的欲望。难以提高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的写作要求,使得学生陷入恶性循环,不会写,不愿写。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成了每一个一线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三、感悟和思考

廖娟老师的这堂复习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高考弱化语法并不等于在英语教学上就放弃语法,而应该将语法由原来的满篇灌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平常上课时就能将考试中失分率高的语法填空和无东西可写的书面表达进行训练。

复习课不应该是过时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充满活力的,能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黔江民族中学高二地理新课改纪实 篇6

高2013级是重庆市首庙推行新课改的年级, 民族中学高2013级的地理新课改如何稳步推进?又如何与高考有机接轨?

根据《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模块设置》的要求, 高二上学期应完成《必修3》的教学。《必修3》一共3个单元, 其中有3个小节为中国地理部分的内容, 于是备课组决定先复习《中国地理》。在复习《中国地理》时, 我们适当结合、穿插以上三个小节的部分内容, 让知识前后呼应。例如, 复习中国疆域辽阔、差异显著时, 我们将《必修3》中S··1.1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提前介绍, 加深学生对中国差异显著的认识, 让差异显著不只是一句空话, 而是实实在在。再如, 复习黄土高原时, 我们将《必修3》S··2.1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提前介绍, 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这样, 在学习《必修3》时, 就赢得了时间补充讲解一些高考真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高考适应能力, 有机地将新课改与高考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精选案例,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例如, 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 我们选取案例“陕北绥德韭园沟小流域综合防治模式”,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何为小流域?韭园沟综合治理采取了哪些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提出:在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为生物措施。在坡度小于25度的坡修水平梯田, 是工程措施。有同学大胆提出, 大力营造经果林, 既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又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在沟谷地带, 修建水电站, 既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又能解决当地的灌溉水源, 还能发展水产养殖, 更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地理课堂是传授地理知识的最重要途径, 民族中学的地理新课改, 更重要地体现在地理课堂上。我们改变老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课堂模式, 以案例为线索, 以地图为工具,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绘图, 引导学生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地图, 搞清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将地图中包藏的众多知识点、地理特点、地理规律通过观察、分析转化为文字。通过图文的相互转化, 学生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利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并提高。整堂地理课, 老师扮演的是组织者、是设计师、也是参与者, 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探究、讨论, 课堂上探究的知识课后还回味无穷。过去, 地理课是学生最难学、最讨厌的学科, 现在, 地理课是学生最想学、最喜欢的学科。例如, 教学等高线地形图时, 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了解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通视效果等概念, 然后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上述地理事物在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表达, 学生积极探究, 老师巧妙点拨, 共同总结出正确结果。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熟悉上述地理事物, 完成从物到图, 从图到物的相互转化, 加深学生印象, 培养学生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

在作业布置上, 我们既要求学生完成新课改配套练习, 巩固课本知识, 提升解题能力, 又补充一些历年高考题中优秀的材料题。其实, 材料就是案例, 案例就是材料, 将案例与高考题目中的材料相结合, 新课改与高考也就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我们的新课改推进, 还体现在教研上。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的教研会上, 备课组全体老师积极探讨, 针对中心发言人提出的课堂设计方案, 各抒己见, 既谈成功独到之处, 又谈不足之处, 最终合力形成一篇优秀的课堂设计方案。各位老师再结合班上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 略作调整, 然后贯彻实施。例如, 前面提到的穿插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一例, 在讨论时, 有的老师就不太同意, 认为打破了教材体系, 让教材变得支离破碎。有的老师就一致同意, 认为通过穿插, 确实可以将差异显著讲得具体实在。

改革传统的以分数评价学生, 构建激励性评价, 也是我校地理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地理课堂上, 我们用期待、肯定、鼓励、希望的语言, 多表扬赞美学生, 少批评责怪学生, 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欢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对那些喜欢学习、敢于质疑、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赏识;对个别认识能力不足, 见解有误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引导;对回答不是很正确或稍有错误的学生, 少批评, 多鼓励。我们改变过去单一看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 对学生作出积极良好的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的课堂氛围, 构建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

高二数学教学 篇7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由于调查的群体和目的及方式等存在差异, 统计结果会有所不同, 因此调查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本班级的作业状况, 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两种形式。全班37人, 为能反映班级作业状况平均水平, 主要对成绩分布集中度为85%的同学进行调查, 人数为32人,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按照作业类型、完成过程和批改点评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调查, 每个环节又设置若干个小题,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 不记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作业类型

作业是课堂讲授的延伸, 合适的作业是达到作业预期效果的基础。调查显示 (表1) , 这些学生的作业类型、作业量和难度主要以合适为主, 说明经过近几年新课程改革, 教师布置的作业已经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 达到或基本达到了新课标要求。但由于筛选题型工作量巨大和学生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等原因, 还有不少学生认为优选精品题型和自主选择性题目偏少, 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作业部署能力。

2. 完成过程

学生是作业完成的主体, 是完成学习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完成作业过程总体上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学习习惯较好。但写作业前有时间或顺序安排计划的同学还比较少, 说明大多数同学在作业量适中的情况下已经习惯了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 缺乏统筹安排, 一旦作业量多或难度大时容易影响作业质量, 在作业宽松时又不能自主安排时间、补习自己的薄弱环节。此外作业目的不明确、作业总结少等问题也比较明显, 这些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3. 作业批改

批改是了解作业效果、发现学生薄弱环节的重要环节。调查结果显示 (表3) , 任课老师基本都能做到全面批改、重点点评和精彩讲解, 学生也能对老师的批改认真对待, 认为作业能够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效果, 但在作业总结整理并与同学交流方面做得还不够, 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本次调查显示, 经过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 作业类型、数量和难度已经得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 教师改变了过去“题海”思路, 学生也能够认真对待、按时完成作业, 并认可老师的批改方式。但也存在作业设计层次不明显、学生课后总结和反省少等问题。

为了达到高的作业质量, 建议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教师布置作业尽量精中取精, 依据学生课堂掌握程度布置作业, 对于水平层面不同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 因材施教, 并及时批改、重点讲解和点评;学生要清楚当天要完成的作业, 做好统筹安排, 认真思考, 深入总结, 加强薄弱环节的自我学习, 促进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学习技能和技巧的形成, 培养学习责任感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 锻炼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发展独立性和创造性, 逐步形成踏实、严谨、自觉、主动和富有自制力等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胡尚生.高中化学作业的调查与思考.化学教育, 2011, 11:50-52.

[2].李光富.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作业观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9-10.

高二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8

一、由简单句入手进行训练

在平时的阅读和语法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句子成分分析不清而影响做题,所以,我就循序渐进的给学生讲解简单句的五大基本句型,并结合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在课文阅读教学时,我又有意识的划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分析。课堂上的写作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教材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型造句,要求学生要用到所学的简单句基本句型。这样可以让学生多体会英语的表达习惯,从而减少汉语式英语。

二、由浅入深,逐渐使用复合句

由于学生对于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基本句型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随后的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了解复合句的相关知识,也是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复合句来翻译句子。起初是让学生翻译成简单句然后再转变成复合句,后来就让学生直接翻译成某种复合句。比如在選修六的第四单元global warming 中,出现了一个很复杂的句型即并列的同位语从句和强调句型。原文是这样的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nd that it is human activity that has caused this global warming rather than a random but natural phenomenon. 分析过这句话后我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翻译了我自己编的一句话,其中还用到了文章中学到的几个重要的单词和短语.句子是这样的:毫无疑问(同位语从句),每个人都赞同这个观点(同位语从句),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 成功(抽象名词具体化),但正是我们的懒惰导致了失败(并列的同位语从句和强调句型)要求:按括号里的要求来翻译,划___部分必须用本单元新学的单词和短语。There is no doubt that everyone subscribes to the view that we all tend to be a success but that it is our laziness that results in the failure. 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能掌握住重要单词和短语,又能让学生学会使用复合句。

三、 运用重点词汇,进行句型强化训练

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要求学生要能使用一些较高级词汇、复杂结构和语句间恰当的连接成分,甚至偶尔出现一些错误也不扣分。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一句多译,句型转换等练习。如讲到动词occur时,我让学生翻译句子:“我突然想到把钥匙忘在公共汽车上了”这个句子有很多表达方法,但效果不同。如: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I had left my key on the bus. 这个句子很正确但没有什么亮点,如果用到occur可能就更好了。可以这样说:It suddenly occurred to me that I had left my key on the bus.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诸如此类的一句多译练习外,我还要求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练习。如讲到immediately做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 一…就…的时候,我让学生进行转换练习。Immediately I got to school, the bell rang. 可以转换成以下表达方式1. As soon as I got to school, the bell rang. 2. The bell rang the moment I got to school. 3. Hardly had I got to school when the bell rang. 4. No sooner had I got to school than the bell rang. 类似这样的练习还可以穿插在定语从句、强调句、倒装句、名词性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讲解和训练中。

四、书面表达专题讲解,培养答题技巧

我认为,英语和语文一样都要有写作课,所以我就精心设计了我的每一堂写作课。由于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不让他们有畏惧心理,起初是用每天上课前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翻译一个句子,这些句子都和一个话题有关,比如正反观点对比类,大概掌握并积累了四五

个这样的句子以后,了解了过渡句和过渡词,自己又会写错误很少的句子了,学生还是很自信,很愿意去试试写作文的。因为他们之前有了大量的语言输入,输出就简单多了。为了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在写作课上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让学生写同一个类型且不同话题的文章,并且要求学生熟记这种文体的作文模板,与此同时要求他们背诵这种文体的范文和高考真题优秀作文。在学生熟悉了这一类型的文章的结构和用词后,我会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限定的时间内(20~30分钟)谋篇成文:1.认真审题(审体裁、人称、时态、要点);2.标注短语;3. 组句成篇;4.检查修改;5.工整誊写。还有就是学生所上交的文章必须要有“自我感觉良好”这一步,即要划出优美的单词,短语和高级词汇以及他所使用的复合句和语法结构。

五、优化批改讲评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正面鼓励表扬比单纯纠错效果更好。因此,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都重视学生所划出的高级词汇和复合句,还特别宣读和展出优秀的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9

一成功之处:

“圆的一般方程”一节课是高一数学中直线与方程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接受、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求法及圆的一般方程圆的特点,又可使学生加深对圆的一般方程同圆的标准方程间的相互转化,还为日后解决解析几何综合题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提出问题引导发现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会变成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通过自己动脑和动手解决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

二不足之处:

本节课教学内容上主要是强调圆的一般方程的判别式,用其判断曲线是否是圆,应该同时指点学生将方程配方也可以.而这一点能很好的树立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观点。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章,不浪费任何一个促使学生“自省”的机会,以积极的双边活动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结果、发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的全面性。具体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去讨论分析、探究发现,以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整个教学。

高二数学教学 篇10

研究表明,海拔超过3,000 m以上的高原缺氧环境就可能产生胸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3]。我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 m,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严重威胁高原居民和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和作业能力。高原低氧、寒冷等引起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等急慢性高原病,严重威胁高原居民和部队官兵的健康。

综上所述,研制一种多功能、多参数自动化的常低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动物实验舱,为进一步研究平、高原性因缺氧而导致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并积极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舱体的结构设计

我们自行研制的常低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动物实验舱主要包括舱体、舱体左侧的密封门、舱体正面中部的有机玻璃视窗、有机玻璃视窗中部的两个密封手套操作孔、舱体底部下面的托架、照明及杀菌灯以及镶嵌于舱体内的测控模块、电磁阀、真空泵、空调与除湿机等。

实验舱采用独特的舱体结构与工艺制作,舱体正、右侧面采用透明有机玻璃镶嵌在不锈钢机架上,左侧面为高强自锁密封拉门,其余各面均为与机架焊接一体的不绣钢金属板。各种气体管道、传感变送器与舱体采用螺纹套管连接。气体经过滤器、风机、洁净风管与空调、除湿机盘管及进、出口连接构成密闭的气体循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2 工作原理

实验舱是基于现代传感变送技术、测控模块和微型计算机组成上下位机系统的设计,其整机原理框图如下图3所示。实验舱以其测控模块为核心,通过RS232通讯接口与PC机连接,以实现基于操作界面的参数设置、数据显示和自动控制。通过各传感变送器采集实验舱内各环境参数,并输入检测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各电磁阀、真空泵、空调与除湿的开启与关闭。

其工作原理是:把装入笼子的动物和食物一起放入实验舱,关闭舱门;连接各气体钢瓶、减压阀、流量计、电磁阀、实验舱之间的相应管道;打开主机电源,预置实验舱内氧气、二氧化碳、温度、湿度及压差值,确认无误后按开始键,系统便开始工作。主机连续采集舱内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湿度与压差,并实时显示测量值。当测量值与预置值不相符时,主机会自动控制相应气路的电磁阀、泵、空调及除湿机开启与关闭,直至达到预设值。其工作流程如上图2所示。

2 硬件设计

实验舱的硬件设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气源及流量控制、传感器变送器、测控模块。

2.1 气源及其流量控制

本系统气源由氧气钢瓶、氮气钢瓶、二氧化碳气体钢瓶组成。每一钢瓶配有减压阀、压力表和流量计。各气源的气体能否进入饲养舱,由相应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受主机控制。

2.2 传感器变送器

2.2.1 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

选用西安泰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FY-VEB型氧传感变送器和芬兰Vaisala公司生产的GMP221二氧化碳传感变送器,氧气和二氧化碳传感变送信号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如表1所示。

2.2.2 温度、湿度的传感与变送

选用北京柏斯顿公司生产的BR-500TA型室内温湿度传感变送器,其参数指标如表2所示。

2.2.3 压差传感与变送

选用北京同创公司的JYB-KO-BAD型压差变送器测量舱内外的压差,通过测控模块内置的换算表将操作人员设置的海拔高度转换成相应的压差。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是-70~0 KPa,精度±0.5%满量程,输出为4~20 mA的信号。

2.3 测控模块

整个系统测控功能的实现主要采用三个模块:A DA M 4 017实现模拟量采集和A/D转换;用它的ADAM4520实现与PC串行通讯;由它的ADAM4050进行数字量输入输出转换。为防止电磁阀、真空泵、空调、除湿机等启动与关闭瞬间产生的火花、强电和浪涌等干扰导致的测控模块系统运行故障,驱动电路均采用过零触发型AC-SSR交流固态继电器。为了避免真空泵过热,选用两台德国里其乐公司的VTEX-220 V真空泵,以适应正常抽吸与快速减压的需要。

3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完成系统初始化、自检、参数预置、数据连续采集、判断分析、控制、显示与打印等功能,其软件流程如图4所示。上位机对下位机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历史曲线、历史报表、数据查询、动画显示、系统报警以及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4 技术指标

氧气:0~25%,±2%满量程

二氧化碳:0~10%,±0.2%满量程

温度:0~50°C,±0.5°C

湿度:10%~100%,±1%

气压差:-70~0KPa,±0.5%满量程

抽气速度:≥20m/s

5 实验结果

为验证实验舱的氧和二氧化碳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我们分别在实验舱显示O2%为9.5%、10.5%时抽取10组实验舱中的气体,在IL-1620型血气分析仪上测定氧浓度,检测结果见表3;当实验舱显示CO2%为3%、5%时也抽取10组实验舱中的气体,在TX-9800型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上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见表4;在舱内气体压差显示-20 KPa、-50 KPa时,利用压差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5。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指标误差达到设计要求。

6 结论

我们研制的常低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动物实验舱达到设计要求。采用本舱制备的慢性缺O2和CO2潴留大鼠模型[4],慢性缺氧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5]等动物实验模型[6],实验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疾病一致,为研究军民急进高原、迅速减压而致伤机理,还有待于改进系统,提高测量和控制的精度与可靠性。

摘要:介绍了一种常低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动物实验舱,该舱基于现代传感器变送技术、工控测控模块、组态软件程序策略的系统组合设计,首次在一个密封舱内实现模拟平原、高原环境下的低氧、高二氧化碳和温度、湿度等多参数指标的交叉自动测量与控制,为研究各种因缺氧而导致的各种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机理提供了一种实验技术平台。临床应用表明,其测控准确,安全可靠。

关键词:常压,低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动物实验舱

参考文献

[1]许建英,胡晓芸,任寿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种银保,齐悦国,钱桂生,张献全,等.全自动低氧高二氧化碳饲养舱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25(1):36-38.

[3]韩文强,胡文东.低压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37-39.

[4]刘茜,吴亚梅,徐玲,等.急性缺氧诱导C57BL/6J小鼠瘦素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3):1311-1312.

[5]Qin huan,Xiao Yingbin,Zhong Qianjin,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pretreatment on myocardium with hypoxia/reoxygenation injury inrats.Journal of Medicai Colleges of PLA,2004,19(6):329-332.

上一篇: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下一篇:情感与形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