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现状与治理十篇

2024-07-31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1

秭归县地处鄂西山区长江西陵峡地段, 是三峡库区坝上库首第一县。地处东径110°18′36″~111°00′04″北纬30°37′52″~31°11′30″之间, 东南西北分别与夷陵区、长阳县、巴东县、兴山县毗邻。全县国土面积226845hm2, 辖12个乡镇186个村7个居委会, 2012年全县总人口38.19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1.45万人、农业劳动力20.22万人。2012年全县总产值787729万元, 农业总产值297670万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5323元, 是全国全省贫困县。据2010年二类清查数据显示,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7.91万hm2、有林地面积13.67万hm2、森林覆盖率78.98%、活立木蓄积552.4万m3。

石漠化 (Stony Desertification) 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 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 之一, 更是岩溶地区首要生态问题[1]。为全面掌握秭归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 2011年秭归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在2005年监测的基础上, 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办法, 进行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全县共调查小班4691个, 复核GPS特征点108个。监测结果显示秭归县现有岩溶面积124541hm2, 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5, 有石漠化面积35871.6hm2, 占岩溶面积的1/3[2]。石漠化形势依然严峻, 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态势, 是摆在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石漠化现状

根据2011年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 全县现有岩溶面积124541hm2, 其中石漠化面积35871.6hm2、潜在石漠化面积60707.5hm2、非石漠化面积27961.9hm2, 涉及全县12个乡镇115个村。

2.1 石漠化土地状况

截止2011年底, 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35871.6hm2, 占全县岩溶面积的28.8%, 占区域国土面积的15.81%。

2.1.1 分乡镇状况

全县12个乡镇石漠化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其中九畹溪镇面积最大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2.7%, 水田坝乡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0.5% (见表1) 。

2.1.2 分流域状况

全县8条流域中九畹溪流域石漠化面积最多占43.5%, 良斗河流域最少占0.1% (表2) 。

2.1.3 分危害程度状况

全县石漠化面积中, 轻度石漠化面积14035.2hm2, 占39.1%, 中度石漠化面积16625.3hm2, 占46.4%, 重度石漠化面积5007.8hm2, 占14.0%,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203.3hm2, 占0.6%。

2.2 潜在石漠化土地状况

截止2011年底, 全县潜在石漠化土地总面积60707.5hm2, 占全县岩溶面积的48.8%, 占区域国土面积的27.8%。

2.2.1 分乡镇状况

全县12个乡镇中杨林桥镇潜在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19.0%, 归州镇潜在石漠化面积最小仅占1.1% (表3) 。

2.2.2 分流域状况

潜在石漠化土地最大的小流域为青干河流域面积为18693.3, 占30.9%, 最小的小流域是良斗河小流域面积为723.2, 占1.1% (见表4) 。

3 石漠化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3.1 变化情况

此次调查成果与2005年监测结果相比主要3个方面的变化 (表5) 。

(1) 全县岩溶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岩溶化趋势从总体上得到控制。此次调查全县岩溶土地面积124541hm2与2005年监测岩溶土地面积124714hm2相比减少173hm2[3]。

(2) 全县石漠化面积有所增加, 局部地区石漠化程度有所加重。此次调查全县全县石漠化面积35871.6hm2, 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1008.7hm2, 除中度石漠化面积减少外, 其轻度石漠化面积、重度石漠化面积、极重度石漠化面积都有所增加, 增加比例分别为3.2%、21.6%和100%。

(3) 潜在石漠化和非石漠化面积有所下降, 林业发展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此次调查潜在石漠化面积60707.5hm2、非石漠化面积27961.9hm2, 与2005年相比, 分别减少726.2hm2和455.5hm2, 减少比例为1.2%和1.6%。

3.2 原因分析

3.2.1 石漠化改善原因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 秭归县岩溶地区从总体上出现净减少的趋势, 生态状况逐步向良性方向发展。具体分析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 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 森林植被迅速得到恢复;二是通过实施坡改梯、高切坡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 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三是通过限额采伐、农村新能源建设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降低了资源消耗。

3.2.2 石漠化严峻形势分析

通过监测, 在人为活动频繁、坡度较大、过度放牧采伐、自然灾害严重的地方石漠化程度有所加重。具体分析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客观上包括秭归县立地条件差、人口密度大、库区移民搬迁复建任务重、坍山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等, 主观上包括陡坡开荒种植、滥砍乱伐林木、过度放牧、薪炭林的不合采伐等[4]。

4 石漠化治理有利条件

4.1 有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防治工作, 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2006~2015年)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为加快石漠化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 国家对生态建设投入不断增大, 项目越来越多, 为石漠化治理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

4.2 有丰富的防治经验

近十年来, 秭归县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 大力开展国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 取得了明显成效。林业、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环保、扶贫等部门依托各自优势, 围绕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良种选育、森林生态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水利水保、水资源开发与治理、国土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探索出了许多经验和做法。

4.3 有众多的项目支持

秭归县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项目非常多, 除石漠化专项治理项目外, 还有林业部门的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生态公益林补偿和现代农业项目, 有扶贫部门的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生态治理项目, 有移民部门的三峡工程后续规划项目, 有水利部门的水利专项和小流域治理, 有国土部门的坡改梯项目等, 初步统计, 全年投入近2亿元, 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4.4 有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近几年, 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建设, 进一步改善了项目区生产和生活条件, 为广大农村和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能源、水利等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石漠化治理将更加符合民意, 深入人心。

4.5 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秭归作为国家退耕还林科技支撑示范县, 多年来, 与中国林科院、湖北省林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三峡大学等大专院校保持着良好地技术协作关系, 有一大批林业科研和试验项目在秭归实施, 为秭归县实施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

5 防治对策与建议

治理石漠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多部门、多学科,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需多管齐下, 常抓不懈。

5.1 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协调机制

石漠化防治工作涉及到多个行业和千家万户, 必须通过各种传媒介和手段,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充分认识石漠化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自觉性。与此同时, 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加强联系, 密切配合, 从而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5.2 加大治理力度, 建立防治机制

石漠化地区要以生态恢复为主体, 采取造、封、管、抚、节等综合措施, 实行综合防治。大力推进以植被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工程, 开展造林种草。全面实行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机制, 开展封山育林。采取坡改梯、客土改良、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措施, 提高耕地质量, 控制水土流失。对立地条件恶劣, 不适宜人居的重度以上石漠化地区, 实施生态搬迁。对石漠化地区的剩余劳动力, 通过开展培训, 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大力推广节柴灶、沼气池, 提倡以电代柴、以气代柴, 降低资源消耗, 从而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5]。

5.3 加大打击力度, 建立保障机制

在《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和查处乱砍乱伐、毁林毁草开荒、毁坏水利设施和基本农田、非法征占用地等破坏生态环境而导致石漠化的违法行为, 从而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5.4 加大改革力度, 建立投入机制

石漠化地区经济欠发达,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 生产生存条件相对较差, 各级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 为治理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要完善金融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石漠化防治。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落实产权, 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 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支持力度, 在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倾科。从而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

5.5 加大监测力度, 建立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石漠化监测机构, 落实监测队伍, 配备监测设施设备, 建立石漠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工程效益监测评价体系, 定期监测, 定期公布治理成果, 准确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 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做出客观评价, 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

5.6 加大领导力度, 建立考核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编制治理方案, 建立地方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从省到县、乡层层签订责任状, 严格考核和奖惩, 从而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秭归县林业局.秭归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成果[R].秭归:秭归县林业局, 2012 (8) .

[2]周锦忠.石漠化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J].湖南地质, 2003 (1) .

[3]秭归县林业局.秭归县第一次石漠化监测成果[R].秭归:秭归县林业局, 2006 (5) .

[4]张传华.三峡库区石漠化与土地整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1) .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2

1.1 自然条件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 处于云、贵2个省交界处, 东与贵州省盘县接壤, 南与富源县、沾益县相连, 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 北与贵州省威宁县、水城县山水相依。宣威市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略向东南倾斜。境内最高点海拔为2 868 m, 最低海拔为920 m, 相对高差达到1 948 m, 国土面积为6 052.62 km2。全市河流分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及其支流, 水资源丰富。宣威市境内立体气候明显, 干湿季分明, 冬春干旱多风, 干冷同期, 夏秋季节雨量集中, 雨热同季以及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光照充足、积温偏低, 区域之间差异大, 年均温13.3~14.5℃;日照时数2 108.2 h;年均风速2.1 m/s;年降水量在979.3 mm, 但降水年分配不均, 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7月;年均霜日37.6 d;年均降雪12.1 d。境内成土母岩有石灰岩、玄武岩、砂页岩等, 以石灰岩居多, 约占全市的60%, 为云南省岩溶面积第二大县, 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区, 其次是玄武岩和砂页岩等。根据宣威市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 全市土壤共有8个土类、19个亚类、36个土属、75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 (黄红壤、红壤) 、棕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等。红壤分布面积最广。

1.2 土地利用状况

全市土地总面积605 262.0 hm2,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08 854.4 hm2, 非林业用地面积296 407.6 hm2。在林业用地中, 有林地面积248 020.3 hm2;疏林地面积984.3 hm2;灌木林地面积44 488.6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 532.8 hm2;苗圃地面积19.4 hm2;无林地面积2 869.9 hm2;宜林地面积5 927.6 hm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11.5 hm2。全市森林覆盖率45.2%, 林木绿化率49.7%。

1.3 社会经济状况

宣威市有26个乡 (镇) 街道办事处, 356个村 (居) 委会。总人口147.86万人, 人口密度为244人/km2;农业劳动力为768 322人。宣威市境内居住有汉、彝、回、苗、蒙古等民族。国民生产总值143.3亿元, 其中:林业总产值0.7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 445.6元。全市现有耕地217 873 hm2, 粮食总产量为613 079 t。煤炭资源是宣威的主要能源, 电、太阳能、沼气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宣威市境内交通发展较为发达, 贵昆铁路由北至南纵贯全境, “六沾”铁路复线将2012年4月建成通车。326国道、天宣高等级公路从北向南穿境而过。

2 石漠化土地状况

在全市105 308.9 hm2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中, 轻度石漠化面积72 886 hm2, 中度石漠化面积28 976.5 hm2, 重度石漠化面积2 467 hm2,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979.4 hm2。从石漠化演变类型看, 明显改善型13 719.7 hm2, 轻微改善型的4 468.6 hm2, 退化加剧型7 096.8 hm2, 退化严重加剧型的15 394.1 hm2;从石漠化变化情况看:轻度石漠化面积减少3 252.9 hm2, 中度石漠化面积减少9 575.8 hm2, 重度石漠化面积增加915.5 hm2,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增加了979.4 hm2, 潜在石漠化面积增加13 596.7 hm2, 非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3 868.9 hm2;从治理措施及石漠化状况、程度看, 5年来共有101 693.3 hm2岩溶地区土地得到初步治理。其中, 治理石漠化土地28 121.8 hm2 (治理轻度石漠化土地15 942.8 hm2, 治理中度石漠化10 901.7 hm2, 重度石漠化922.6 hm2, 极重度石漠化354.7 hm2) , 治理潜在石漠化土地38 514.7 hm2, 治理非石漠化土地35 056.8 hm2。

2.1 石漠化的地理分布

宣威地区处于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区的中心地带, 是喀斯特集中分布区, 区域内除龙潭镇、得禄乡、杨柳乡大部分、倘塘镇和来宾镇中部少数区域为玄武岩、砂岩、砂页岩外, 其余60%以上区域成土母岩均为可溶性碳酸盐石灰岩类。通过监测发现, 宣威市石漠化分布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及成片分布的特点, 全市26个乡 (镇、街道) 均有分布, 但从整体分布来看, 几乎所有的喀斯特是连成一片的。

2.2 石漠化的空间分布

宣威市的石漠化分布从空间上具有低海拔较少、高海拔地区相对较为集中的特点。多分布于海拔1 900~2 800 m海拔之间, 1 900 m以下分布面积相对较小;另外, 在一些区域类同一地点, 还有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

2.3 石漠化的分布规律

根据宣威市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状况, 结合矿产资源、社会经济、自然地貌等方面分析其分布规律, 一是宣威市的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缺煤或少煤、群众生产生活燃料主要依靠林木资源的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大区域。二是宣威市岩溶面积广、石漠化程度严重的区域大多处于以农牧业为生、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三是宣威市低海拔地区的干热河谷地区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明显少于其他地区。

3 石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宣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0 933.8 hm2, 潜在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3 596.7 hm2, 非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3 868.9 hm2。

3.1 石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及特点

一是石漠化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扭转。2005年, 宣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43 666.6 hm2, 2011年为105 308.9 hm2;非石漠化土地由2005年的133 288.7 hm2增加到2011年的148 884.9 hm2, 石漠化恶化的趋势得到逐步遏制。二是潜在石漠化面积由2005年的50 378.9 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92 673 hm2, 如不注重植被的保护, 又会形成面积新的石漠化。三是部分地区石漠化程度加重。虽然部分轻度石漠化已经转化为潜在石漠化, 但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面积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其中中度石漠化面积由27 578 hm2增加至28 976.5 hm2, 增加了1 398.5 hm2;重度石漠化由322.3 hm2增加到2 467 hm2, 增加了2 144.7 hm2。极重度石漠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2011年新增了979.4 hm2。

3.2 石漠化动态变化原因

宣威市石漠化动态变化呈现出“整体好转、局部加重”的特点, 动态变化的原因除2005年和2011年2次调查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外, 更多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宣威市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均为岩溶地区, 耕地人均占有量少, 土壤贫瘠, 粮食单产低, 经济落后, 当地群众生活贫困, 为了生存, 人们广种薄收, 许多陡坡地都被开垦出来辟为农地, 坡耕地比例大, 水土流失严重, 是造成石漠化动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过度樵采。1958年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乱砍滥伐, 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 由于煤炭价格的迅猛上涨, 依赖廉价的薪柴再次作为农村能源的首选, 致使森林植被急剧减少, 形成了新的土地石漠化或导致了石漠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三是过度放牧。由于近年来宣威市畜牧业发展迅速, 植被被超载过牧, 植被遭严重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导致基岩裸露。四是暴雨冲刷。石漠化动态变化的另个原因是宣威市岩溶地区多为岩溶山地和少数岩溶峡谷, 山高坡陡, 而土壤又多为红色石灰土, 土层浅薄, 土质疏松, 宣威市大部分降水集中在6—7月, 而且以暴雨居多, 加大了对山体表土的冲刷强度, 使山体表土流失。五是干旱影响。2008年以来, 宣威市连年遭受特大旱天气, 出现了夏旱、秋旱、冬旱的严重的恶劣气候, 尤其是冬、夏2季降水量严重不足, 使植被生长困难, 植被稀少, 综合盖度低而使石漠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 甚至形成了新的石漠化。

4 石漠化治理成效

4.1 生物措施治理状况

宣威市的石漠化治理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 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 但由于治理方式单一, 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治理不系统, 力度不够, 且治理的地块零星分散, 没有形成规模, 治理效果不明显。

4.2 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2008年, 宣威市被列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100个试点县之一, 自从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启动以来, 2008—2010年3年共完成岩溶治理面积146.18 km2, 占计划面积的100%, 其中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1 272.13 hm2, 人工造林面积2 980 hm2 (其中经济林面积513.3 hm2) ;完成坡改梯工程380 hm2;完成建设拦沙坝45座, 谷坊73道, 引水渠11.77 km, 引水管81.03 km, 取水池8个, 100 m3蓄水池8个, 50 m3蓄水池2个。

通过连续3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 项目区在以下方面得到较好的效益:项目区石漠化程度有所减轻, 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了石漠化地区土地的产出率和人口承载能力;强化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 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群众从石漠化治理方面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5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石漠化是在岩溶和气候的自然背景下, 受人为活动干扰而形成的, 仅靠单一大措施和方法很难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应坚持“标本兼制、综合治理、长期保护”的治理方针[1,2,3]。优先考虑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 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 同时兼顾人口密度大、水源奇缺、土壤贫瘠、农民生活水平现状等因子, 实行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其他措施相结合, 并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及其他措施为辅的治理模式[4,5]。

5.1 生物措施

一是对已成林的林地进行封山管护, 使其植被不被破坏;对新造林地、疏林地进行封山育林。二是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荒滩荒坡、对未利用地中的裸岩 (客土) 营造混交林或培植混交林造林。三是对坡度大于大25°的耕地采取林粮、林药、林草等方式进行退耕还林, 对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 实行土地改良。四是对品质差、覆盖度小的牧草场进行改良。

5.2 工程措施

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季节性沟谷, 以坡改梯和修筑拦沙坝、谷坊等方式拦截水土, 减少水土流失;对有条件的水流和储水性好的谷地, 修筑堤坝, 增加储水量, 并附加水利设施进行利用;对严重缺水的地区以建水池、水窖的方法进行储水利用, 对有地下水的地区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3 其他措施

一是对偏远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尤其是人口密度较小的偏远地区借助实施异地扶贫项目等实行生态移民搬迁, 减少人为干扰, 实现自然植被的尽快恢复;改变过度依赖薪材的习惯, 以煤、电、太阳能、沼气等作为替代能源, 减少薪材消耗,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展农村小水电, 使群众不砍薪材或少砍薪材, 加快森林植被恢复。二是整合项目, 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搞好扶贫开发, 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降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减轻人为活动对岩溶土地的干扰, 促进岩溶土地石漠化的防治。三是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对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有较大贡献的给予适当奖励, 对在石漠化治理项目中弄虚作假、治理措施不力的单位给予惩处。四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等各种议论工具大力宣传石漠化的危害性, 治理石漠化的必要性以及其他地区治理石漠化的典型经验等, 让普通老百姓家喻户晓, 自觉投身到石漠化治理工程里来。五是为保证治理效果, 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资金以及人力、物力, 加快科技措施的转化率, 石漠化才能从根本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吴协保.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9 (1) :5-7, 22.

[2]廖义善, 卓慕宁, 李定强, 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岩溶, 2010, 29 (11) :12-19.

[3]戴国富, 谢世友, 刘芙蓉, 等.重庆市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造林技术探讨——以乡土树种山桐子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29 (11) :770-775.

[4]刘艳, 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12 (3) :43-45.

德保县石漠化现状分析及治理策略 篇3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43

石漠化是南方石山地区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主要表现为山地植被覆盖率极低、水土流失严重、基岩裸露、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土地极度退化。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不仅能治理水土流失,有效恢复森林植被,而且对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开辟财源新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社会经济新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德保县基本情况

1.1 自然环境

1.1.1 地理位置 德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百色市东南部,位于东经106°09′~106°59′,北纬23°01′~23°39′。东与天等县和田东县相连,西南与靖西县接壤,北与田阳县、右江区毗邻。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75公里,距百色市129公里。

1.1.2 地形地貌 县境西北部为云贵高原余脉、喀斯特地形,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海拔大多在600~1000米之间,最高海拔黄连山主峰1616米,最低海拔荣华乡鉴河出口处200米。

1.1.3 气候状况 德保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极端最高温37.1℃,极端最低温-2.6℃。年平均降雨量1462.5毫米。

1.1.4 土壤状况 德保县土壤大部分为石灰岩发育来的石灰土,有机质含量多,粒状结构发达,比较松软,自然肥力较高。一般石山上土层很薄,为酸性,pH值6.5左右,属于淋溶棕色石灰土;在石山坡下或园洼中,土层较厚为中性至微酸性,是棕色石灰土,pH值7~7.8。

1.2 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的行政区划为7个乡,5个镇,1个开发区,2个国有林场,187个村(街)民委,2087个自然屯,3307个村民组,67905户,3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5万人,耕地总面积34.6万亩,人均耕地1.098亩。

2 德保县石漠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石漠化现状

德保县位于云贵高原延伸的边缘地带,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县土地总面积257748公顷,其中具有喀斯特地形的岩溶石山面积173417.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7.28%,这些石山面积大、坡陡、岩石裸露、土层薄脊、植被难于恢复,极易形成石漠化。大部分林地分布于石山地区,石山地区山险坡陡,生态脆弱性等级高,植被遭受破坏后难以恢复,石漠化的日趋严重加剧了石山区群众的贫困化。德保县从2004年至今,大力开展石漠化治理工程,工程主要布局在公路两侧的石质山地和裸岩地,范围包括城关、都安、马隘、那甲、足荣、隆桑、燕峒、龙光、巴头、敬德、东凌11个乡(镇)120个行政村23万人,新增人工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但这些远远不够,根据德保县2010年森林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109738.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德保县各乡镇石漠化面积及比例表(单位:公顷)

漠化防治对策初探[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8,(01).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4

基于柴达木盆地1959-土地沙漠化的6次动态监测结果,对该区土地沙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盆地沙化土地面积从1959年的5.80×106hm2增加到1994年的1.03×107hm2,年增长率为2.13%;随着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1994年以后沙化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从1994年的1.03×107hm2减少到20的9.50×106hm2,年下降率为0.67%;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严重和中度沙化面积之和占整个盆地沙化面积的比例从1959年的89.6%上升到年的.94.1%,占整个盆地土地面积的比例从1959年的23.2%上升到2004年的38.0%,说明局部地区沙化仍在加剧和扩展.进一步探究了造成柴达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现状的自然因素和主要人为因素,结合监测结果以及沙产业理论,提出了柴达木盆地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作 者:赵串串 董旭 辛文荣 张凤臣 杨晓阳 ZHAO Chuan-chuan DONG Xu XIN Wen-rong ZHANG Feng-chen YANG Xiao-yang 作者单位:赵串串,ZHAO Chuan-chuan(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董旭,辛文荣,DONG Xu,XIN Wen-rong(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青海,西宁,810007)

张凤臣,ZHANG Feng-chen(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48)

杨晓阳,YANG Xiao-yang(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马街镇石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篇5

关键词:马街镇,石漠化,综合治理对策

1 引言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 受人为活动干扰, 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 造成土壤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 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1,2]。石漠化已成为影响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 为此, 掌握当地石漠化现状, 了解石漠化演变原因, 提出科学可行的石漠化防治对策, 对保护和治理好石漠化生态环境, 对促进马街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决定意义。

2 马街镇自然概况

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方, 地处东经103°23′~104°02′, 北纬24°44′~25°18′, 距县城15km, 全镇国土面积179.5km2, 境内最高海拔2221.8m, 最低海拔1900m, 相对高差321.8m。马街镇东与龙海乡接壤, 南与召夸镇相望, 西与中枢镇毗邻, 北与三岔河镇为界, 全镇总人口11.73万人, 辖21个村 (居) 委会, 下设22个党总支, 共有党员2617名。镇域面积269250亩, 其中林地面积57888.8亩, 森林覆盖率达21.5%。

马街镇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 冬干夏湿。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春暖干旱, 秋凉湿润, 降水集中, 干湿分明。年均温14.8℃, ≥10℃的积温4.458℃, 最冷月1月均温7℃, 最热月7月均温20.1℃, 平均无霜期249d, 降水量850~1300mm, 年总光照时间为2242h, 相对湿度为74%, 土壤有4个大类, 12个亚类, 22个土属、36个土种, 其中红壤面积最大, 占80.45%;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3 石漠化土地现状、分布及危害

3.1 岩溶土地状况

马街镇国土面积17950hm2, 岩溶地区土地总面积3515.1hm2, 其中:石漠化土地总面积2523.8hm2 (石漠化土地1745.2hm2, 占石漠化总面积的69.1%;潜在石漠化土地778.6hm2, 占石漠化总面积的30.9%) , 占岩溶面积的71.8%, 占全镇国土面积的14.1%;非石漠化土地面积991.3hm2, 占岩溶地区土地总面积的28.2%, 石漠化发生率14.1%。

3.2 石漠化分布特点及危害

3.2.1 石漠化分布特点

马街镇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却在马街、前所、良迪、泉丰、大龙潭、小龙潭、汤官箐、黄官营、杜旗堡、庄上、薛官堡11个村委会, 绝大部分地区为岩溶山地, 80%的旱地处在石山区, 为地表浅层土。各石漠化区以喀斯特地貌和石灰石为主, 绝大部分岩石裸露矗立在地表层, 为极不稳定区。这些区域内岩石多容易风化、疏松, 切割强烈, 地形以山地占绝对优势, 一般都有较厚的风化壳, 土地利用上多为林地和宜林用地, 但在陡坡开荒严重的地区土壤侵蚀非常强烈。

3.2.2 石漠化的危害

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现象已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内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土层浅薄、植被稀少、雨量集中、自然条件差, 且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剧烈、资源开发行为较多。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使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石漠化直接危及马街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一些地方还存在着缺水现象, 土地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伴生, 导致耕地被侵蚀, 土壤肥力降低,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同时造成水源枯绝, 灌溉面积减少, 人畜饮水困难,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尽人意。土地石漠化面积的扩大, 还引起水库淤积, 防洪能力下降, 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使区域内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恶化, 直接威胁石漠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此, 加大石漠治理力度, 防止石漠扩大, 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已刻不容缓。

3.3 石漠化土地状况

3.3.1 石漠化土地按程度划分

在石漠化土地中, 有轻度石漠化土地385.5hm2, 中度石漠化土地432hm2, 重度石漠化土地927.7hm2。

3.3.2 石漠化土地按基岩裸露度、植被综合盖度划分

轻度石漠化基岩裸露度在30%~40%之间的面积186.6hm2, 在40%~50%之间的面积198.9hm2。轻度石漠化植被综合盖度在20%~30%之间的面积35.7hm2, 在30%~40%之间的面积132.6hm2, 在40%~50%之间的面积217.2hm2;中度石漠化基岩裸露度在30%~40%之间的面积28.0hm2, 40%~50%之间的面积45.9hm2, 50%~60%之间的面积214.3hm2, 60%~70%之间的面积143.8hm2。中度石漠化植被综合盖度在10%~20%之间的面积28hm2, 在20%~30%之间的面积122.2hm2, 在30%~40%之间的面积210.1hm2, 在40%~50%之间的面积71.7hm2;重度石漠化基岩裸露度在50%~60%之间的面积有513.5hm2, 在60%~70%之间的面积414.2hm2。重度石漠化植被综合盖度在10%~20%之间的面积613.5hm2, 在20%~30%之间的面积314.2hm2 (表1) 。

单位:hm2

4 岩溶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4.1 岩溶土地动态变化情况

4.1.1 岩溶土地类型变化情况

在2005~2011年监测期间内, 非石漠化土地减少196.1hm2, 潜在石漠化土地减少108.4hm2, 轻度石漠化土地增加123.8hm2, 中度石漠化土地增加125.6hm2, 重度石漠化增加了55.1hm2 (表2) 。

单位:hm2

4.1.2 石漠化土地演变情况

2005~2011年监测期间内, 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改善性273.1亩, 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稳定性2862.2亩, 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加剧性379.8hm2 (表3) 。

4.2 石漠化动态变化结果分析

4.2.1 自然因素

陆良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冬干夏湿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再加上典型的地型、地貌特点, 山高坡陡, 在雨季最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2008年马街镇又遭受了雨雪淋冻灾害和2009年以来的持续干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石漠化治理成果的巩固, 增加了石漠化治理的困难。

4.2.2 人为因素

放牧、过度樵采及不适当经营方式仍是非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向石漠化土地转变的主要方式。据两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比对, 在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加剧型面积379.8hm2中, 过度樵采面积64.7hm2, 过牧面积72.5hm2, 对石漠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面积87.9hm2, 其他因素面积45.6hm2。放牧、过度樵采及不适当经营方式占到加剧型面积的59.3%。

单位:hm2

实施农业技术措施:炸石垒埂, 减少水土流失。实施了516.2hm2的坡改梯农业技术措施, 使石漠化土地降坡增肥, 改善了耕地质量, 减少了水土流失。

林业工程措施:近年来以珠防工程、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项目的建设是石漠化好转的主导因素。在石漠化土地上, 于2007年实施了365hm2的人工造林, 中幼林抚育566.7hm2;珠防工程封山育林821hm2, 另外加大生态公益林区划和管理力度, 在一些土壤极薄, 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采取特殊管理措施, 使石漠化土地生态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态文明措施: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 人们的生态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人们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 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 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5 综合治理对策

(1) 加强领导和资金保障。水土保持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今天, 水土保持既需要政府的推动, 更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加快发展, 增强水土保持的活力与后劲。

(2) 以自然恢复为主, 人工、自然恢复相结合, 提高石漠化地区森林覆盖率。 (1) 自然恢复植被模式。分布在马街、前所、良迪3个村的重度石漠化地块, 由于基岩裸露度高, 植被综合盖度在20%以下, 由于土壤贫瘠, 立地条件较差, 不具备人工造林条件, 采取全面封禁措施, 减少人为及放牧等活动, 先培育草类, 再培育灌木, 利用周围母树的天然下种能力, 通过5年甚至较长时间的封育, 发展成乔、灌、草型植被类型。一般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3~4年后, 群落盖度将平均增长32.8%。 (2) 人工促进恢复植被模式。一是在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土地中, 基岩裸露度在30%以上, 植被综合盖度在20%~40%之间疏林地、灌木林地, 采用封山育林补植补造方式, 补植树种选择圆柏、华山松、麻栎、苦刺等;通过5年时间, 发展成乔灌型的植被类型。植被综合盖度在40%以上的有林地、灌木林地采用封山育林、人工巡护的方式。二是在疏林地、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 可采用营造混交林的方式来恢复植被, 对于优势树种为云南松的疏林地地块, 树种选择川滇桤木、旱冬瓜等阔叶树;对于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 树种可选择以华山松、云南松为主, 混交30%的麻栎、旱冬瓜、川滇桤木等阔叶树种。 (3) 人工栽植经济林果恢复植被模式。在马街、薛官堡、大龙潭、小龙潭等山区的无立木林地和梯土化旱地中, 栽植花椒、核桃等经济树种, 既可恢复植被, 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促进农民群众增收。

(3) 加大替代能源的利用力度。薪柴是马街镇钱家房子、双坝塘、羊厩房山区生产生活主要能源, 由于长期过度樵采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 导致形成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岩石裸露的恶果, 要通过以奖代补等政策的落实, 转变成以煤、电、太阳能、沼气等替代能源为主, 减少薪柴的消耗, 使现有的森林资源免遭破坏, 加快森林植被恢复。

(4) 加大坡改梯力度。结合国土、烟草部门坡耕地治理工程, 把石漠化坡耕地综合整治与建设基本农田作为重点, 加大坡改梯力度, 改善石漠化地区土地生产力低下, 减少水土流失。

(5) 加大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力度。对一些毁林开荒、私开乱挖, 在林区乱砍滥伐、故意纵火者要依法严惩, 绝不姑息, 让人们知道“打造优美环境, 共享碧水蓝天”是生态环境文明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国欣, 谢素平.广西宜州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J].防护林科技, 2013 (9) :90~92.

[2]吴照柏, 但新球, 吴协保, 等.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与原因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 32 (2) :62~66.

[3]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的优化模式[J].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 (2) :29~32.

[4]祝小科, 朱守谦.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 2001, 26 (6) :1~4.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6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 与贵州、云南接壤, 和越南交界。全市12个县 (区) 总面积3.63万km2, 除了西林、右江区、田林等3个县 (区) 只有少量石山外, 其余9个县均属于自治区石山重点县, 涵盖67个乡 (镇) , 占全市总乡 (镇、街道) 数49.6%。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2006~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 (2008~2015年) 》把百色市的12个县 (区) 列入工程规划范围。2010年监测统计, 全百色市岩溶地区面积1955.9万亩, 占全市国土总面积35.9%。其中石漠化土地650万亩, 占岩溶地区面积33.2%;潜在石漠化土地643.7万亩, 占岩溶地区面积32.9%;非石漠化面积662.3万亩, 占岩溶地区面积33.9%, 见表1。

2 石漠化治理的思路

(1)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 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有效遏制石漠化危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农民收入。

(2)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治理思路。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兼顾, 在石漠化危害较重, 生产条件和地理条件较差的地区, 发展种植果树、木林、药草及牧草, 圈养草食动物, 实现农民致富和生态治理的双赢。

3 石漠化治理主要模式

百色市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 借鉴和吸收了其它地区石漠化治理经验, 结合该市的实际, 探索出了适合百色市石漠化治理模式, 为今后治理石漠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3.1 以封为主, “育、造、沼、迁”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以生态恢复为主, 适宜在石漠化危害较重的山区, 生产生活条件和立地条件差, 植被恢复困难, 采取人工促进封山育林的方法, 以封为主、封造结合, 有效地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和保护地表植被, 大力推广改燃 (改灶) 节柴、建沼气池等措施, 开展“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对于山高路远, 石漠化严重, 生态环境恶劣的村屯, 采用政府引导, 群众自愿, 逐步迁居的办法迁出林区, 以达到封山育林目的。

3.2 “封、造、管、节、移”等综合治理措施

百色市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模式, 以“遏制石漠化, 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 主要采用 “封、造、管、节、移”等综合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选择任豆树和竹子混交造林+封山育林+建设沼气、集雨水柜+转移富余劳动力模式, 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 以任豆树、吊丝竹为石山造林先锋树种, 实施了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营林模式, 配合沼气和集雨水柜建设, 同时抓好农户技术培训, 提高种养技能, 推广应用名特优品种, 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通过劳务输出, 不仅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 还减少了石山区的生态压力。

3.3 封山育林, 以石窝栽经济林、名贵树种及木草药的治理模式

封山育林, 石窝栽种经济林、名贵树种及木草药的治理模式, 成效显著。坚持因地制宜, “以林草克石”, 充分利用适合种植竹子、名贵树种及木草药的有利条件, 以恢复生态环境与推进农业生产相结合。

3.4 “封、造、管”和项目推动的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封、造、管”和项目推动的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采取了“宜林则林, 宜粮则粮、宜牧则牧”方式, 科学合理地整合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力, 确保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养殖草食动物地区, 正确处理好林业与牧业的关系, 加大牧业引导投入, 种植优质牧草, 推广圈养技术。实现“以短养长, 长短结合, 互利共生”的目标, 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体系。

4 石漠化治理成效

2008~2014年百色县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工作,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645万亩, 覆盖率达到67.02%, 石漠化应综合治理650万亩, 完成78.8万亩, 完成12.1 %;建设沼气池45.5万座, 沼气入户率57.74%, 全市村村屯屯通电通路, 极大改善了该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逐步摆脱了贫困。全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见表2。

5 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5.1.1 石漠化治理任务繁重, 治理难度大

全市石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未治理和潜在石漠化面积较多, 目前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均在600万亩以上。石漠化地区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没有稳定的收入。

5.1.2环境保护与生存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生态保护建设形势严峻

百色山区人均耕地少, 经济效益低, 群众为了生存不断开发山地。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 不断发生毁林开垦现象, 局部地区还出现陡坡开垦、过度采樵、过度放牧现象, 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

5.1.3 资金短缺成制约石漠化治理全面推进的重要因素

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石漠化试点工程, 但投入规模与治理需要差距较大。同时石漠化严重地区基本上都是财政贫困县, 对石漠化治理的支持力度不强, 严重影响石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进程。

5.1.4 宣传工作还不到位

群众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不高, “吃饭靠救济, 花钱靠扶贫”等观念在一些群众中根深蒂固。群众对植树造林、绿化石山的意识不强, 石漠化治理仍然是政府部门行为, 还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治理石漠化远未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5.1.5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目前在一些地方, 虽然农业、牧业、林业、国土、水利等部门都开展相应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但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 措施较单一, 资金较分散。

5.1.6石漠化治理科技支撑水平不高

百色市的石漠化治理科研水平较低, 无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严重影响治理的效果。

5.2 石漠化治理建议

5.2.1 建议提高石漠化地区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

目前公益林的补助标准为15元/亩·年, 补助标准偏低, 应提高到50元/亩·年的标准, 对石漠化地区的林地国家给予生态补偿。补偿对象包括现有生态公益林、造林满3年以上的人工造林以及封育成林的封山育林地等。

5.2.2 建议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并放宽退耕条件

百色市从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截至2013年共完成退耕还林331.2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4.26万亩,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5.9万亩, 封山育林51.1万亩。2014年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 国土部门提供能实施退耕还林地比实际面积少, 限制了退耕造林的积极性, 建议国家放宽坡耕地退耕还林政策条件。

5.2.3 加强宣传教育, 控制人口增长, 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人类生产活动是影响生态环境引起石漠化的重要因素。岩溶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人口密度高, 生产力低, 无法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从根源上减缓生态环境的压力。

5.2.4 重度石漠化地区有计划的进行生态移民

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地方, 实行整体异地搬迁, 走生态移民之路。在农民搬迁出来的地方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等治理措施恢复森林植被, 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

5.2.5 协调、整合部门力量, 提高项目使用效率

加强农业、牧业、林业、国土、水利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集中资金, 有效放。重点扶持种草养殖项目, 推广草食动物圈养技术, 调控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

6 结语

通过几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已取得一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国家应加大扶持西部地区, 特别是百色革命老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资金。

摘要:分析了百色市石漠化现状, 指出了百色市石漠化治理应遵循“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的原则, 通过“封、造、管、节、迁移”等多种治理模式, 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63.92%增加到2014年的67.02%, 提高了3.1%, 石漠化治理效果明显,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菁.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J].草原科学, 2008 (9) :93~102.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综合治理。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大纲》,明确了到2015年石漠化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在全国确定了100个综合治理试点县,2011年新增到200个综合治理试点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争取到2015年, 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石漠化现象,生态恶化的态势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高; 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得到发展,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石漠化治理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区域贫富差距、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藤本植物是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森林能量和营养循环、维护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森林群落动态及一系列的森林生态过程[1]。近十几年国外对藤本植物研究不断增加,而中国的相关研究甚少,主要研究地有:广东和云南[2,3];华东地区有:蔡永立和宋永昌[4], 蔡永立[5];华中地区有:张玉武[6],张玉武和杨红萍[7],颜立红等[8,9,10,12], 颜立红[11],颜立红和祁承经[13],颜立红和张代贵[14]等,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石漠化地区,藤本植物在石漠化治理中还没有现成的模式与经验。笔者在湖南石漠化地区的调查发现,藤本植物是石漠化地区森林群落演替的先锋植物,石灰岩山地群落演替的初期主要是由藤本植物、草和少量灌乔木组成,这就充分体现了藤本植物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特别是对重度石漠化山地,立地条件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充分利用和发挥藤本植物的抗逆性、占地面小但覆盖率大,具运动性,作为先锋植物,逐步改变石灰岩山地乔木树种不能生长或难以生存的现象。因此, 本研究充分利用藤本植物对湖南省桑植县33.33 hm2石漠化基地进行治理试验, 对加速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试验基地概况

桑植县位于云贵高原古陆块的东北边缘的武陵山脉北端,鄂西山地南侧,处于澧水水系与湖北清江水系和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的坐标轴心。桑植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武陵山脉北端,鄂西山地南侧,东与石门、慈利比邻,南与永胜接壤,西与龙山交界,北与湖北省的宣恩、鹤峰相连。地跨东经119°40′~110°46′,北纬29°17′~29°48′。东西长约104 km, 南北宽57 km,全县总面积34.72万hm2。地貌类型变化多样,总的格局是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自然分布明显,中山为主,山丘相间,沟谷深切,溪河纵横。

桑植县气候基本特征是:光热偏弱,降雨充沛,时空分布不均,酣旱洪涝灾害频繁。年日照时数880~1 340 h, 年均气温16.6℃, 年降雨量1 400~2 300mm,为湖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极端最低气温-10℃,无霜期286 d左右。

桑植县共有石漠化土地总面积99 704 hm2,分布在全县39个乡镇场,尤以瑞塔铺镇、官地坪镇、凉水口镇、龙潭坪镇、空壳树乡、竹叶坪乡、人潮溪乡、马河口乡、桥自湾乡、沙塔坪乡、苦竹坪乡、四方溪乡、细沙坪乡、蹇家坡乡、河口乡、上河溪乡16个乡镇最为严重。石漠化土地面积在这些乡镇均达到2 500 hm2 以上。99 704 hm2 石漠化土地按其石漠化程度划分,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4 375.3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4.4%;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55 192.2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5.4%; 强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9 278.8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19.3%;极强度石漠化土地面积857.7 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0.8%。桑植县土地石漠化的特点是:以中度石漠化为主,轻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次之,极强度石漠化偏少,且越是人口稠密区,石漠化土地的分布越多,程度也越高,反之,在边远的大山,人口分布越稀少,石漠化土地的分布也就越少,程度也越低。

石漠化土地给桑植县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是造成了地力衰竭,生产力急剧下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二是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1960年代,因大炼钢铁,过度采伐森林,导致土壤大量流失,基岩裸露,气候变化无常。石漠化程度严重的地方,常年缺水,高温、干旱频繁发生,经济损失惨重。三是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的步伐。桑植县石漠化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石漠化程度高,致使单位面积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的主要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藤本植物种苗选择的原则:1多种类,常绿与落叶藤本植物相结合,大型与中小型藤本植物相结合;2易成活,主要采用容器苗;3适应性强;4生长快;5有一定经济效益。

在桑植石漠化治理基地种植的藤本植物有: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金银花 (Lonicera japonica)、爬山虎 类 (Parth enocissus tricuspidata)、薜荔 (Ficus pumila)、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常春藤 (Hedera helix)、过山枫 (Entadphaseoloides)、崖豆藤 (Millettia spp.)、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等种类。

2.2 种植方案

2.2.1垦地开穴。于2012年雨水(2月19日 )前全面完成土地翻耕和开穴。全园翻耕整地, 保留全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翻地深30 cm,锄尽白茅的根状茎及其他所有杂草。种植穴沿岩石四周开挖,穴距约1 m,密度约400个/667m2, 以达到快速绿化的效果 ,开穴规格为40 cm×40 cm×40 cm。鉴于石漠化地段基岩裸露度不一,挖坑时见缝插针打穴,对于土层厚度不足50 cm的种植点,进行人工客土。所有枯枝落叶及清理的杂草分堆烧毁后就近入穴做基肥。

2.2.2施基肥。于2012年惊蛰(3月5日)前全面完成基肥施用。就近收集各穴周边表土,每穴先填入表土达2/3后施入有机肥1 kg、复合肥150 g,与穴内泥土拌匀。

2.2.3苗木运输与处理。从起苗、运输至定植的各个环节应注意保护苗木,裸根苗在运输之前要蘸泥浆、打包。起苗至定植的时间在12 h以内。根据藤本苗木具体的生长情况,栽植前适当修建枝叶和根系。

2.2.4栽植。于2012年春分(3月20日)前全部完成栽植任务。每穴植苗1~2株,种苗常绿藤本与落叶藤本搭配、大型藤本与中小型藤本搭配。容器苗栽种时将容器袋取出, 种子直播时用火土灰盖种以防板结。栽植后踩紧,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当日浇压蔸水1次,栽植当日起连续3日以上晴天,复水1次,以提高成活率。

2.3 苗期管理

2.3.1除草。栽植后当年进行4次蔸抚,2次刀抚。蔸抚时间分别在4、6、7、10月, 蔸抚只除掉苗木周围40~50 cm范围内的杂草; 刀抚时间分别在4~5月和10~11月 ,除去全部造林地上的杂草 ,但对造林地上乔木的幼苗、幼树和灌木要保留。第2年管护内容和第1年一样。

2.3.2追肥。第1次追肥于种苗成活后 (5月底6月初)趁雨施,每株打洞施尿素50 g,第2次追肥于9月中下旬, 每株施复合肥50 g。第3次施肥于2013年4月,每株施尿素50 g。

2.3.3整枝引蔓。如有种苗基部分枝太多 ,影响生长者,保留3个粗壮分枝,余者剪除。并用竹枝、树枝牵引藤蔓向石头上生长。

2.3.4病虫害防治。5月底~10月上旬,用氧化乐果防治蚜虫。

2.3.5浇水。7、8月湖南温度甚高 ,石面温度可达60℃,割草盖苗。为确保种苗生长,干旱季节浇水2次,于早晚进行。

2.4 测量方法

随机选择样地,对样地内植株进行测量。用目测的方法确定其生长势,用实测方法测量地径和长度。

3 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的主要成效

3.1土壤情况分析

于2012年10月25日在桑植县石漠化治理试验基地采集土样,带回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p H是植物生长、分布的限制因子,对营养元素的分解释放和植物吸收,以及土壤肥力、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p H与土壤有效态营养元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土壤酸性过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号采样点的土壤呈微酸性 ,2号、3号采样点的土壤呈碱性。总体来说,该石漠化治理试验基地大部分土壤呈碱性,对很多植物的生长是个限制条件。

土壤有机质是反映土壤质量的最重要的化学参数之一,其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土壤有机质被喻为维持土壤发动机的燃料,是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各种营养的来源。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有机质是自然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凋落物的分解可使土壤氮素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全磷含量是衡量土壤磷元素供应状况的重要指标, 土壤磷素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中磷素的储量和供应能力。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在钾供应充足时,植物能有效地利用水分,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3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数据显示了该试验基地的土壤肥力情况,总体来说,土壤肥力较为贫乏,地力不足。

土壤容重不仅是衡量土壤紧实度和孔隙度的指标,而且在质量与体积及面积的转换方面土壤容重还与根系密度和树木生长呈负相关,也可以用来描述立地生产力。在森林土壤尤其是山地土壤中,石砾含量会影响到有效土层,土壤容重随着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不同变异很大,容重可用于监测土壤的紧实程度。3个采样点的土壤容重数据显示,样点的土壤是紧实的。

3.2 生长情况分析

2012年3月底至4月初完成苗木栽植, 同年10月15日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藤本植物中薜荔、爬山虎、常春藤、扶芳藤等长势喜人。生长最快的是凌霄、红茎金银花。从表中的生长量指标来看,很难进行对比说明,基于两个原因,1生长期还不到1 a。2种植时各参

试种类苗木的年龄、规格有差异。但从总体来看,参试的藤本植物中,落叶种类比常绿种类生长要快,如表2中的凌霄明显比扶芳藤生长要快。

2013年10月27日对桑植县藤本植物石漠化治理试验基地进行调查 ,测量数据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发现, 各类藤本植物生长势都是优秀,而且常绿,其中生长最快的是过山枫,其株长达到了300 cm,茎粗为1.357 cm。过山枫又名南蛇藤、挂廓鞭、香龙草等,分布范围广,生于丘陵、山沟及山坡灌丛中。用处很大,全株可作为园林绿化,是优良的垂直绿化树种。全草可入药,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在某些乡村赤脚医生眼中是很好的蛇药。其果实种子含有丰富的油脂,是很有潜力的生物燃料。这是石漠化治理理想的藤本植物,具有园林绿化、药用等作用,可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将2013年测定的部分与原有编号重合的植株生长状况进行对比(表4)。

由表4可以发现,比较株长和茎粗,在1年的生长期中,各藤本植物植株均长粗变长,分枝数增多,且生长势均优秀,说明在种植后的1年里,藤本植物适应了当地环境,能够很好的定根生长,开始慢慢发挥“为石山添绿衣”的功效。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石山上茅草较多,有些地方茅草甚至已经掩盖了藤本植物的生长区域,而目前的藤本植物还没有强大的竞争力, 与茅草争水争肥,故需要加大抚育力度,让藤本植物发挥其生长优势。

3.3 试验结论与讨论

目前的石漠化防治体系主要有生物治理技术、生物与工程治理技术、工程治理技术等直接技术,还有农村清洁能源、控制与生态移民、生态保护技术等间接技术。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漠化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藤本植物覆盖石山大约需要3 a的时间。在现阶段,藤本植物还没有占据优势,虽然在石头缝中能够很好的生存,而且长势喜人,但是茅草等本地草本植物在山上也大量生长。尽管如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待藤本植物藤蔓生长起来后,占据石山上的紧缺资源,继而达到初步覆盖石山,治理石漠化的效果

从生长情况来看, 在石山生长较快的是过山枫、凌霄、常春藤、扶芳藤和爬山虎等藤本植物。凌霄由于是落叶种类,在秋冬季没有明显优势。从依附石壁能力来看,在石山上能占据优势的是扶芳藤。以1年多生长情况与优势度来看,常春藤与扶芳藤能够较好地在石漠化地区生长,发挥治理作用。

在恢复早期阶段,群落组成以喜光先锋植物占优势,群落高度低、盖度小,先锋植物的种实小、重量轻易到达退化群落中,并能适应早期群落环境,迅速萌芽生长,恢复潜力高。自然恢复过程中,藤本植物能较充分地利用岩溶生境中各类小生境资源,如石面、石缝、石沟等,而这往往又是人工造林所不能及的,反映出自然恢复在对资源利用上更合理、充分。

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漠化治理,能有效地覆盖石面石缝,使得石漠化山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4 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2年多的试验和观测证明,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漠化治理是完全可行的,但由于在国内是首次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漠化治理,在试验和观测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主要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管护难度大

藤本植物早期生长阶段不及草本植物,因而草本植物生长占优势,藤本植物往往被草本植物覆盖,限制了藤本植物的生长。目前农村劳动力工价昂贵,而藤本植物石漠化治理试验基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参与早期抚育工作。

4.2 政府重视不够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只有湖南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漠化治理,而且试验的基地只有2个,试验面积才66.7 hm2, 这离我国石漠化治理区域和面积相差太远。尤其是基层的同志普遍反映,藤本植物造林不属于林业部门所属的造林面积,极大地打击了基层林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4.3 基础研究不深

据调查,目前我国建立了专门研究藤本植物的科研机构只有湖南1家,而且是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职学院内。专门建立藤本植物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的在全国尚无一家。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利,导致了藤本植物基础研究难以深入,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难以产出。

5 加强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5.1 加大管护力度

由省发改委牵头,按单位面积每年安排专项管护经费,省林业厅组织实施,县林业局具体实施,县发改局监督实施。同时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滚动支持。

5.2 政府高度重视

国家发改委、林业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藤本植物石漠化治理5~10 a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和推进措施等。地方政府及部门要将藤本植物石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到议事日程,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抓好落实。

5.3 加强基础研究

在充分发挥现有植物研究机构科研优势的基础上,可借鉴湖南的做法,在各省建立藤本植物研究部门,优先支持藤本植物科研机构条件建设,组建藤本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藤本植物工程实验室,为开展藤本植物基础研究提供科研平台,并重点给予其项目和经费支持。

摘要:以湖南省桑植县作为藤本植物石漠化治理试验基地,采用常绿与落叶藤本植物相结合,大型与中小型藤本植物相结合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石漠化治理是完全可行的,常春油麻藤,凌霄,金银花,爬山虎类,薜荔,扶芳藤,络石,常春藤,过山枫,崖豆藤,雷公藤等藤本植物适用于石漠化治理,但在试验和观测过程中也发现了管护难度大、政府重视不够、基础研究不深等一些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管护力度,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对加速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8

摘 要

一、知识篇

1、专利

(1)一种有机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为: 201010534721.2(2)一种城乡垃圾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为: 201110140068.6(3)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的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为: 201210136603.5

2、查新

(1)贵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2011)52001508号:查新结论:对于本项目查新的新点,以城市垃圾生产,加沸石、腐植酸,低温发酵微生物肥国内有报道,但本项目的查新点以城市垃圾植被生化和发酵酶等菌种在1度以上,经48小时达到发酵除臭,加低糖素等得有机生物肥国内未见报道。

(2)囯家农科院科技中心201204C1400402号:查新结论:采用生活垃圾与污泥堆肥生产有机肥研究有报道,但本项目所研发发酵液对城市垃圾及厨余垃圾1℃及以上自然发酵,经48h实现腐熟等未见报道,其新颖性:城市垃圾生物发酵液制备技术,由几十种不同生物学特性,不同功能的菌株组合研制成复合用于城市垃圾及填埋场渗滤液发酵生产有机肥和液态肥的复合菌剂,对垃圾及渗滤液除臭发酵之后,加入石钾素等和可固N,释放P、K元素的菌种,增加了有机肥的速效,缓效及长效性,能迅速除掉垃圾及渗滤液的恶臭味,解决了有机肥及渗滤液态肥生产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施肥的同时,增加了对作物根际病虫的防治能力,同时1℃自然发酵经48h实现腐熟,除臭达到国家标准三级以上,臭味明显改善。经发酵过的垃圾及渗滤液制成有机肥和液态肥料达到国家标准《GB8172-87》,《GB∕T17420-1998》,肥料经过对比应用,能改变土壤,促进植物发芽,防治病虫害,改善品质,提高产量15-35%.(见附件:省理化所,省环监中心,省检测中心和各地应用等报告)。

3、成果鉴定

(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对自动分类机鉴定(2011)07号:2011年6月16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持召开了“EMK型垃圾自动分类机”产品鉴定会,专家听取了技术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疑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提交的鉴定资料复合鉴定要求。

2.该产品符合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适合于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陈腐垃圾进行分选,分类,并形成了产品系列,经专业机构检测及实际运行证明,效果良好,符合国情。3.该产品获得国家专利(ZL20042012057.5),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该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有些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品。(2)贵州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报告(2011)92号: 2011年10月11日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11年10月11日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垃圾外源菌剂静态堆腐制有机肥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答疑及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提供的资料符合技术鉴定要求。

2.该项目选用复合酵母菌剂,针对垃圾进行除臭处理,取得除臭效果。3.添加经筛选的外源复合菌剂,经5批1吨规模试验,在静态条件下发酵,终点温度可达45℃到55℃,获得有机肥样品,经省质检站等单位检测,达到NY525-2002(有机肥料)农业部行业标准。

鉴定委员会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鉴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城市垃圾处理及生物有机肥建设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和扶持的项目。该项目的科技含量高、建设起点高。该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对国民经济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减少农作物生产的成本、对增加农作物耕种者的收入、对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等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项目可行性方面具有以下优势条件:

1,项目建设单位具备本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条件,并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管理与销售经验,为本项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国的有机农业与绿色安全食品的快速发展,为本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3,该项目产品在国内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保持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而且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市场区域的产品需求上看,本项目将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4,该项目引进当前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设备,技术含量高,原材料来源稳定可靠,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在国内市场尤其是南方地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5,本项目作为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政策优惠。

6,项目生产过程中对“三废”进行了严格控制处理,项目对环境无污染。

7,符合国家对设立肥料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1)按照有机肥料的生产要求设计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工艺及仓储设施;(2)具有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3)设立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施;(4)生产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5)污染防治措施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8,该项目的经济评价表明,实施后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为地方财政做出一定的贡献,并能有效回收利用啤酒厂的废弃物,并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9,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创造出以下效益:可以为150人提供直接就业机会。项目建成达产后,可为900万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提供优质肥料,带动周遍农民脱贫致富。该项目引进当前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设备,技术含量高,原材料来源稳定可靠,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项目的生物质转化率100%,没有任何污染物产出,同时生物质转化产品多样性,做到了综合利用。

三,省化工院环评报告总结论与建议

1,总结论: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厂址符合凯里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在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符合清洁的生产要求;其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工程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公众支持项目建设。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建议:(1)本项目产品为生物有机肥及液态肥,因此,项目产品的成功推广使用是本项目运营成功的关键,建议业主加大对本项目产品有机肥、液态肥的推广使用力度。(2)凯里市大坡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目前尚未通过验收,建议本项目在垃圾填埋场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后再投入运营。(3)拟建工程投入运行后,务必注意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给生产工人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2450039-ky号:结论与建议

1,结论:(1)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拟建场地属Ⅱ类建筑场地。场地及附近无活动断裂、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不良地质作用,属抗震一般地段。发酵造粒车间、再生塑料车间和管理用房以中风化白云岩作持力层,地基强度和变形均能满足各拟建物对地基的要求,场地稳定,适宜建筑。垃圾分类车间场地需对填土层进行处理满足要求后场地方适宜建筑。(2)中风化白云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9.65Mpa,承载力特征值fa=2000kPa。

(3)勘察查明,场地内地下水埋深位于地基基础以下,地下水对拟建建筑基本无影响。场区地下水对混泥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泥土结构中的钢筋、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2建议:(1)建议发酵造粒车间、再生塑料车间和管理用房以中风化白云岩作持力层,发酵造粒车间、再生塑料车间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管理用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结合人工挖孔桩基础;垃圾分类车间建议采用换土垫层人工地基作持力层,换填后地基持力层须对180Kpa,采用伐板基础。(2)基坑开挖至设计的基础埋深后,应通知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共同验槽后,方能浇筑。由于勘探点仅代表点上的地质情况,基槽大面积开挖后,若遇到于勘察成果不相符合的情况,应通知勘察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处理,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五,总体规划: 垃圾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方案

一,运用“EMK”集成联体型生活垃圾分类机进行模糊式机械化分拣,将垃圾分成:

1、废塑料类;

2、有机-无机质类;

3、废钢铁、玻璃片、布条、烂皮鞋等,交废品收购站再利用。日分类量20-1200吨,六个档次。下面是垃圾分类工艺图:

(一)分出的塑料类:进入再生塑料厂(见后面垃圾分类整体工艺流程图)。经无害化处理造粒再利用。每吨垃圾约含5~8%的塑料。工艺和涉及到的设备:预先分选输送台—集料输送机—自动脱标机—输送喂料机—初级破碎机—搅笼式粗片清洗机—粗片输送机—第一级封闭式摩擦清洗机—第二级封闭式摩擦清洗机—第一级自动漂洗机—第二级自动漂洗机—全自动脱水机—粗片输送机—二次粉碎机—螺旋集料均料仓及供料器—高压吸料机—循环式管道干燥系统—旋风灌装系统—中央控制系统。

(二)垃圾有机质资源利用

石漠化现状与治理 篇9

1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概念

水土流失通常就是在自然条件下, 水流因素导致土壤的搬运、侵蚀和沉淀等过程, 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使得整个地表被缓慢的腐蚀, 因为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地表被腐蚀的现象通常被我们叫做地质侵蚀, 也被我们叫做自然侵蚀。 此外人类的社会活动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 地表的植被也有可能会受到非常大的损害, 这样一来就使得土壤的紧固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出现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而荒漠化通常是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或者是气候的变化等因素而出现的干旱或者是半干旱状况, 而这也是土地黄模化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 荒漠化通常也涵盖了非沙漠的荒漠化朝着沙漠环境变化的趋势。

2 3S技术的定义

近年来, 3S技术已被人们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它已成为获取、存储、管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 得到发展和推广的3S技术能够给构建不同空间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监测提供保证, 促进防止荒漠化与保持水土流失模型的开发, 给实际防止工作提供技术方面支持。3S技术对我国荒漠化防止与水土保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能够使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 从运用范围方面看, 卫星遥感数据是3S技术中运用最多的, 遥感数据作为一种数字图像, 可以利用其图像量算面积、分析面积, 实际运用中, 多数是先进行遥感数据分类, 再展开矢量化分析得出矢量图形, 最后在图形上统计面积, 遥感技术需要和全球定位系统连在一起使用, 从而才能发挥其技术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是获取、编辑、查询和统计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工具, 它在收集数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监测较大面积区域过程中,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系统是得到有关专题的最快捷方式, 实际监测时, 必须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效配合起来, 才能实现取得所检测位置的数据。 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是互相补充、彼此依赖的。

3 3S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方面的运用

荒漠化防治和水土流失是我国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荒漠化和水土的治理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当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它能够十分有效的促进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整体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还能对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荒漠化的防治是一个相对比较系统和综合的过程, 而从我国当前的荒漠化治理成果来看, 我国的很多地区在荒漠化治理方面还不是十分的到位, 治理水平还需要不断的提升, 很多实践工作都证明, 荒漠化的治理和水土保持当中, 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同时还要引进一些更加具备专业精神的人才, 才能体现出更好的效果。 从而也为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1 GIS在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中的运用

GIS技术最早是在20 世纪发展起来的, 它是很多学科相交叉才出现的。 GIS技术以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作为前提, 利用特别的分析地力模型法, 它可以及时提供各种动态与空间地理信息, 是研究地理的重要技术性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手段是模型分析法, 它的目的是进行地理决策与地理研究,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区域空间及各要素信息, 它主要具有采集地理信息、管理地理信息及输出地理信息能力, 具有空间性与动态性。 该系统运用计算机相关程序模拟法, 主要用来研究空间数据, 向人们提供有用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给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方案提供相关资料, 利用信息模型完善防治方案。

3.2 RS在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中的运用

在荒漠化的防治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当中, 使用遥感监测环境和调查环境从本质上来说并无差别, 遥感监测通常采用的是多时相影响技术, 从而使得监测的精度能够得到十分显著的提升, 多时相复合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不同地形和不同植被土地光谱变化图形进行综合的比较, 同时还能按照其光谱的反射率进行组合和分类, 遥感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想更加准确的对图像进行分类,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他问题治理过程中所带来的交叉性影响, 采用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按照光谱的特性对卫星影片和航片进行全面的详细的分析, 同时还要参考校对验证的结果, 从而使得防治图的准确性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3.3 GPS在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中的运用

GPS最早出现在美国, 在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使用这一技术可以确保全球覆盖卫星定位和导航, 这样也就给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更加详实的监测数据, GPS系统主要利用的是其实时定位的功能, 从而也就使得检测工作中能够获得各种所需信息。GPS在应用的过程中精度非常高, 同时保密性也非常强, 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 观测的方法非常简单, 这样也就可以十分有效的控制监测过程中设备方面的投入。

结束语

3S技术给大范围的水土流失监测和数据信息采集处理、水土流失情况预报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未来的3S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中的运用会不断发展, 并且逐步向标准化、统一化方向发展。 运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时, 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体系, 进而促进有关部门及时准确了解荒漠化扩大和水土流失扩大的范围, 给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实时信息和科学的依据。

摘要: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我国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 因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同时在我国有着十分广泛的分布, 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防治和处理, 但是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十分显著的控制, 3S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应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 其就可以应用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3S技术,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

参考文献

[1]李智广, 姜学兵, 刘二佳, 赵辉.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4) .

贞丰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探析 篇10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成因,治理模式,对策,贵州贞丰

石漠化土地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的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1 贞丰县基本情况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距省城贵阳市250km,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5°25′~105°56′,北纬25°07′~25°44′,全县东西宽52km,南北长67km,全县国土面积1 511.9km2。全县辖6镇7乡,总人口36.4万人,人口密度为240人/km2。由于人口密度大,加上山高坡陡、过度开垦等,使全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每年自然灾害频繁,每年给广大群众造成经济损失亿元之多。

贞丰县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西北面的龙头大山最高海拔1 966m,最低点为北盘江和洛凡河交汇处海拔324m,相对高差1 642m,绝大部分地区处于800~1 300m之间。地貌有石灰岩中中山、低中山、砂页岩中中山、低中山、低山。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907.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砂页岩山地604.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0%,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贞丰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自然地貌形成3级台面,因而形成3种不同的自然气候特点。海拔800m以下的东部、东南部属于炎热区,高温少雨,年平均温20°C,全年基本无霜冻,全年≥10℃日积温6 180℃,年均降水量1 100~1 200mm;海拔800~1 300m的中部温和区,年平均气温16.5℃,全年≥10℃日积温5 500℃,无霜冻长达330d以上,年均降水量1 300mm;海拔1 300m发上的西部、西北部温凉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5℃,全年≥10℃日积温4 300℃,年均降水量1 400mm。

全县主要土壤类型分为垂直地带性土壤和地域性土壤2类。东部和东南部土壤以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为主;中部地区以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为主;西部地区2种土壤兼而有之。全县土地资源的特点一是山地面积大,地貌类型复杂,山地、坝子分别占80%和20%;二是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间产出差异大,坝子土地生产力高、但人口稠密,山地人口少,但生产力低;三是人均占有农地、林地、牧地少,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县耕地总面积151 190.00hm2,林业用地面积61 856.03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0.91%。其中有林地面积23 529.68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8.04%;疏林地面积78.50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3%;灌木林地面积15 325.6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78%;未成林地面积4 645.47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51%;无林地面积14985.45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22%;苗圃地面积0.55hm2。全县2006年森林覆盖率22.84%,低于全州40.67%和全省39.93%的平均水平。

2 贞丰县石漠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石漠化现状

贞丰县13个乡镇都有石漠化存在,根据2006年2类调查结果显示,全县调查喀斯特面积89 689.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9.32%;其中石漠化面积59 748.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39.52%,占全县喀斯特面积的66.62%;潜在石漠化面积14 883hm2,占全县总面积的9.84%,占全县总喀斯特面积的16.59%;非石漠化面积15 058hm2,占全县总面积的9.96%,占全县总喀斯特面积的16.79%。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土地22 749.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5.05%,占全县总喀斯特面积的25.36%;中度石漠化土地20 040.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25%,占全县总喀斯特面积的22.34%;强度石漠化土地12 398.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8.20%,占全县总喀斯特面积的13.82%;极强度石漠化土地4 561.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3.02%,占全县总喀斯特面积的5.09%。

2.2 石漠化成因分析

石漠化的形成是自然背景(喀斯特地貌)与人为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森林植被的退化或被毁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极易导致地表裸露,在降雨或径流等运移力的作用下,进一步造成土壤及植被丧失,基岩裸露,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发生。石漠化的形成是水土流失的必然结果,影响石漠化形成的因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为因素逐渐成为石漠化发生的主导因子。

通过调查,贞丰县石漠化总面积59 748.00hm2,其中人为原因面积58 831.00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98.47%;自然原因面积917.00hm2,占1.53%。毁林(草)开垦面积2 449.70hm2,占4.10%;过牧面积1 726.70hm2,占2.89%;过度樵采面积37 910.10hm2,占63.45%;火烧面积1 003.80hm2,占1.68%;不适当经营方式16 657.70hm2,占27.88%。可以看出,造成贞丰县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以过度樵采和不适当经营方式为主的人为因素,占全县石漠化面积的91.33%。

3 贞丰县治理石漠化的必要性

“上泛则下滥、上治则下安”。贞丰县地处珠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将严重影响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鉴于贞丰县石漠化的局面,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其水土流失会更加严重,必将严重威胁和制约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对贞丰县石漠化土地进行全面治理势在必行。

4 贞丰县石漠化治理模式

贞丰县需治理石漠化总面积59 748hm2,其中已经治理面积17 500hm2,占全县石漠化总面积的29.3%;还需要治理面积42 248hm2,占全县石漠化总面积的70.7%。自1993年开始治理石漠化以来,形成了“顶坛模式”和“坪上模式”2种模式。

4.1 顶坛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前,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是全县典型的(水土流失)石漠化极严重地区,当地群众大半年靠救济粮过日子,年复一年的进行开垦,进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1992年以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对当地土地进行坡改梯、客土改良、增厚土壤耕作层,改良土壤质地、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变过去的“三跑土”为“三保土”,减缓水土流失。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发现当地零星种植的花椒不仅长势好,且耐干旱瘠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随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花椒栽植,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1998年花椒种植面积发展到666.67hm2,其中人均面积0.2hm2,当地大部分群众都依靠种植花椒摆脱了贫困。1999年国家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当地群众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栽植花椒,人均年收入4 000多元。顶坛片区花椒栽植目前已发展到带动2个乡镇、6个村、27个小组、2 369户、8 976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顶坛模式使得水土流失防治率达到94%,土地石漠化治理率达到92%,昔日岩石裸露的顶坛查耳岩村还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的荣誉称号,在2007年底贞丰县还被国家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称号。顶坛模式不仅使当地原来世代贫穷的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也让全县走上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4.2 坪上模式

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被称为“只长石头不长粮”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全村农户在岩石裸露达90%以上的石旮旯土地上种植金银花,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种植发展,现在全村528户家家种植金银花,以金银花作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平均每户种植金银花0.33~0.40hm2,全村种植金银花266.67hm2,年产量达600多吨,使原来怪石林立的石漠化土地披上了绿装,而且全村农户依靠种植金银花由原来的温饱走上了小康之路。马糟井组罗会安家种植金银花0.53hm2,在2008年依靠金银花增收达6万元,全村各农户依靠金银花平均增收10 000元以上,使全村农户过上了好日子。坪上村成为全县建设“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目前还带动了相邻的牛坪、中坝2村9个小组1 326户农户种植金银花200hm2,并且有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5 石漠化治理对策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把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根本点和切入点,给贞丰县治理石漠化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贞丰县的气候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加上贞丰县已有治理石漠化的模式可供借鉴,人们对治理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石漠化治理应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和“防治并重、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科技先行、群众参与、政府支持、公司介入、市场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对石漠化进行全面治理。

(1)重度(含极强度和强度)石漠化地区,应采取部分生态移民、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充分利用生态自然修复功能恢复,改善石漠化区域的生态环境。

(2)中度石漠化地区应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养畜等生态综合治理模式,配套沼气、水电等工程建设,做好经济作物的选择、栽培和主体复式配置以及牛、羊等围圈和科学饲养,搞好农林畜产品加工,逐步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

(3)轻度石漠化地区应加强预防地质灾害,加快林业建设步伐,采取生态农业、庭园经济等生态治理模式,大力推行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及水电开发、沼气建设与利用、坡改梯及水池水窑配套建设并管网化、节水农业等。潜在石漠化和无石漠化区应以预防为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采用土地合理利用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进行坡改梯、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本建设、配水、配肥、良种良法栽培。

(4)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必须提高对石漠化土地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将石漠化治理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二是资金保障。石漠化治理主要是生态基础建设,投资大、时间长、直接经济效益低,需要政府长期扶持和投资,当地受益群众参与部分筹资,共同治理石漠化。三是组织保障。石漠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公益事业,从县到乡镇到村都要成立专业的工作机构,确保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山、水、林、田、路等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四是加强预防监督,巩固治理成果。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建设和破坏的相持阶段,要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落实相应的承包管护制度,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发挥一片效益。同时,要把治理石漠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当地群众参与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把贞丰县建设成为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做到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清尧, 潘红星, 何绍明.加快我国石漠化治理刻不容缓[J].林业经济, 2002 (4) :18-20.

[2]夏卫生, 雷廷武, 潘英华, 等.南方坡地石漠化现关及防治的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 2001 (14) :47-49.

上一篇:民办教育产权归属问题下一篇:水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