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对比十篇

2024-06-09

教学模式对比 篇1

一、学校教育的目的:

目前我国教育的整体状况仍是以考试、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成绩好、能升学似乎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绝大多数教师或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而“分数”就是用来衡量孩子成功与失败的标志。在这样的观点的支配下, 老师所教内容, 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拿到所谓的“高分”, 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同时也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作为学生成长所需摄取的营养, 这还远远不够。因此, 导致了中国学生从小就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成绩, 跟自己学到了多少东西, 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跟自己想学什么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不考试的知识, 学不学都无所谓。这也就使得中国的学生在知识面的广度上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也使得中国发展所需的可用之才欠缺。所谓学海无涯, 目的性太强, 功利性太强, 这些都是学习的禁忌。

但是, 几乎美国所有州都以立法的形式认定:公立教育真正的目的或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美国各学区、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使命宣言”, 宣告自己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这些宣言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是:有责任感的公民;发挥潜能;终身学习者;个性;独特;积极安全的学习环境;自律;自尊及尊重他人, 等等。因此可以知道, 美国教育更注意对学生个体的培养, 他们更关心学生的个性、兴趣、潜能、实践和创造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以及社交能力。美国教育在知识的范围上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广度, 他们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是只用来应付考试, 而是应该灵活的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

美国的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 美国的平等教育并不意味着让所有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在强调均等教育机会的同时, 非常注重个性化教育, 让每个学生的天赋极其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而对于部分相对比较平凡的孩子, 他们也会因“才”施教, 尽力使其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当美国孩子步入学校后, 学校, 老师极其家长都会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 制定一套属于每个孩子的不一样的教材, 教学方法手段, 使每一个拥有不同能力、潜力的孩子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正如肯尼迪总体所说:“我们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 但是我们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去发张我们的天赋”。

而中国现在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不平等”的阶段。在中国, 当孩子们一步入学校, 差不多都会以固定的模式把孩子们一个个机械的培育成一张张相似的“面孔”。记得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位资深的老教授在一个大教室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上课, 他走上讲台, 写了一个阿拉伯数字0, 然后面带微笑的问孩子们:“孩子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前几排的孩子 (低年级的学生) 似乎炸开了锅似的挣着说道:“是月亮, 月亮!”“不对, 是饼干, 妈妈给的饼干!”“不对, 不对, 是糖果, 老师奖励的水果糖!”前几排的孩子们无所顾忌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而后几排的学生们一个个沉默着。突然, 一个高年级的女孩举手, 弱弱的回答道:“老师, 是零。”然后羞红着脸坐下了。而她是他们班的班长。老教授上完课, 用担忧的眼神看着台下的所有的孩子。其实这个故事想对我们说明的意义很简单:中国的教育模式, 教育方法正在扼杀着每个孩子的差异、潜能, 而把孩子们培育成一批批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机械的人。

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最不堪忍受的不平等就是硬把不同的学生同等对待”。让能力各异的学生做着同样的学问, 那是不平等的。就像硬逼着鸭子学飞, 硬强迫着鸟儿学游泳一样, 那是绝对的不公平, 更是不合理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 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 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天赋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 相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又“吃不了”或是“没法消化”, 这种模式、方法严重阻碍了每一个孩子在求学道路上的进程, 抑制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与特长的发展。早在千年前, 孔圣人就将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于教育活动中。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性, 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 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特长, 充分了解学生之“材”, 最后因其“材”而施教。他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典范。所以,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因材施教, 人性化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需要注意的重要原则。

三、结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无论哪个国家, 哪个名族, 教育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其走向繁荣的基石之一。万丈高楼从地起, 每个国家都该办好自己民族特色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 同时注意借鉴和吸纳其他国家、民族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并在借鉴中创新, 从而更好的促进本民族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教育是亘古的事业, 人类之初便有了教育。教育又是未来的事业, 他影响着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决定人民素养的高低, 也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也不开教育。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 学习美国先进教育制度, 取长补短, 以达到促进和完善我国教育事业的目的。

关键词:中美教育,差异,目的,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 2010, 《零距离美国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王晓燕, 谢云挺, 2009, 《中国教育问道》[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石欧, 许云昭, 2000, 《差距与超越》[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模式对比 篇2

针对高职生的语言和思维习惯都相对较为固定, 很多习惯难以改正以及汉语对其学习英语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回避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师要因势利导, 适时、恰当地运用对比分析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实现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以期避免学生在毕业时仍使用诸如下例Chinglish等用词或句型的中国式英语。

Chinese Style:He becomes better.他好多了。American Style则为:He gets better.become better表示“好转、改善”, get better表示“会变得更好”。

Chinese Style:I am uncomfortable.我感觉不舒服。American Style则为:I don’t feel well.前者是由于外界原因造成的感觉上的不舒服, not feel well表示因身体不适造成的“不舒服”。

Chinese Style:I get my salary twice a month.我每月发两次工资。American Style:则为I get paid twice a month.。salary表示工资 (谈到salary, 通常说数额) , pay表示针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Chinese Style:Would you like a drink?你想喝点什么吗?American Style则为: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1 对比教学法的模式

对比教学是以对比语言为基础, 在所学语言和对比语言的比较中找出二者的异同, 并以此为依据对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或者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 这种方法经常被教师有意或无意的使用, 只是很少有教师从模式内容上去认识它。故厘清其模式内容, 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尤其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是否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教学方法, 不无脾益。

对比教学的模式内容与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议不休的一个问题有关, 即学习外语时是否要忘掉母语?是否要用目标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实际上让一个人忘掉长期使用的母语, 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故学习语言最理想的方式是将母语和目标语言教学相互迁移。正如美国语言学家Dr.Robert Lado认为的那样:语言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 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确实如是。语言要在语境中习得, 中国学生是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学习英语, 因此汉语文化势必会对其形成影响。虽然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 文化传统、语言特征迥然相异, 但汉语也存在着部分有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现象或规律。而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人们往往是在对旧知识的比较中, 对新知识属性做出分析、综合, 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同异, 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进而加深对对新知识的理解, 促进知识的迁移。鉴于此, 对比教学的模式应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引导学生分析母语与目标语言的差异。不可否认, 学习者在一种语境中学会的知识, 会干扰在另一种语境中的学习, 母语表现为负向迁移。高职学生因已掌握了汉语的一整套表达习惯和方式, 因而不论是在英语的语音、词汇、语义结构, 还是在词语搭配方面都会干扰学习者掌握外语。学生只有在真正了解母语与目标语言的本质差异后, 才能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 将负迁移向相反方向转化。

二是指导学生尽可能多的从文学和影视资料中了解目标语言地域的文化。研究表明,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在学习另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时, 通常与目标语社团的文化有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更多的知晓目标语言地域的文化, 无疑会大大缩小这个距离, 从而对所学异域知识的属性做出分析、综合和判断, 而后确定它们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同异, 再进而用目标语言文化的语言结构、词句含义或文化现象与母语文化相对照, 并努力寻找对应物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是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在中国语境的英语教学中, 母语对学习者的最大干扰表现在词汇、写作和翻译方面。在词汇层面上母语干扰主要表现在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词汇教学的顺序一般是从音到形再到义, 可以采用三种方式:1) 英汉音义结合比较法。从引导学生找出读音和汉语意义的相似之处开始, 通过利用谐音把音和义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比较, 找出词汇的音义的相同点, 这种方式既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2) 主题词汇比较法。在词汇教学中通过分析比较, 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词根找出来, 再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多方式、大量、反复的练习。学生由一个主题引发更多相关词汇的学习。这种方式符合学生思维灵活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主动扩大了自己的词汇量。3) 同义表达比较法。把英汉意义或表达方式相近的词汇进行对比, 英汉中有很多同义和近义表达方法, 要把它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 以便更好的对其进行区分和辨析, 加深印象和理解, 便于学习。而在在写作和翻译层面上母语干扰主要表现为学生总是摆脱不了汉语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手法, 写作和翻译时总是先想好汉语句子, 然后逐词逐句翻译。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文化的对比, 着重语法句式的比较和用语顺寻习惯等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中英表达之间的差异, 并在对比和大量的翻译练习中理解和掌握差异, 学习和掌握之, 以更好地消除英汉之间的相互影响, 摆脱中国式英语, 使英语表达更规范、更完整。

2 比教学法模式范例分析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 学习者掌握的母语知识势必会影响外语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下面对一些发音、口语、词汇、语法案例做些粗浅的分析。

1) 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 产生正迁移作用, 加快学习进程。如发音有些可与汉语国际音标有联系, 掌握好规律, 加强练习, 有助于英语学习。

(1) 语音策略:字母与汉字谐音法:

(2) 语音和词义对比策略:根据母语习得的习惯, 找出单词之间的相同点, 加强记忆

a) 形似串联;

b) 音同 (似) 形异;

c) 音同 (似) 形似:

diary, dairy;quiet, quite;wear, ware;

d) 一词多义:

die (死, 模具) ;finish (完成, 光洁度) ;

chip (炸薯片, 碎屑) ;saw (see的过去式, 锯) ;

stamp (邮票, 跺脚) ;plane (飞机, 刨平) ;

turn (旋转, 车削) ;run (跑, 运行, 竞选, 刊登) ;

e) 一词多性:

reject/'riːdʒekt/n.残次品, /rɪ'dʒekt/v.拒绝, 抛弃;

f) 衍生词:

g) 同义 (近义) 词:

零件part, workpiece, component;仪器device, appliance, equipment;

旋转spin, revolve, rotate;主轴shaft, spindle.

2) 口语表达不得体。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仅用书面语的表达形式, 有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母语产生负迁移作用。语境和跨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表达产生影响。

3) 英汉词汇不对等。学习英文词汇时, 若只停留在概念层面, 母语则产生负迁移作用, 还要学习其深层含义。

解析:看在英文中有多个对于词, 如look, see, watch, observe, 因中英文化不同, 这些词有不同层面的含义。read既指“朗读”又指“默读”interpret something that is written or printed;look侧看"重"的动作, look at表示看静止的物体;see侧重结果, 表示因眼睛获得视觉图像而感觉到某物的存在, “看见, 看到”;watch是指看移动或变化的物体, 以便对每一个变化、运动等进行观察。observe侧重以客观的态度进行观察, 从不同的角度长时间地看并研究。

解析:stay表示一个暂时的停留, 暂住;live表示生活的状态, 常住。

解析:Be away延续性动词, 可以加一段时间用于完成时;leave瞬间性动词, 不能与一段时间连用, 可以用于完成时。

4) 英汉句法的差异。在词汇层面上母语干扰主要存在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词义方面的干扰包括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英汉语不一致, 主、被动意义, 习语意义等;词的用法方面的干扰主要表现为动词的及物性、延续性, 词的排列顺序, 总括词的否定和词语之间的搭配等方面。

Eg.There is a pond in the village. (There be结构的用法)

解析:不能按照汉语习惯直接用has:The village has a pond.

句法层面上由于母语干扰而造成的错误在英语教学中也十分普遍。混淆词性造成的句子用词错误、语法功能词误用、漏用造成的表达错误、语序错误造成的表达不规范等在英语学习中屡屡出现, 严重干扰学生对规范英语的习得。通过比较, 学生可以明确地认识两个句型之间的区别, 正确地把握和使用词汇、句型。

解析:不能随意打乱短语的顺序 (3可放在句首, 起强调作用) 。

解析:分词短语用作伴随状语。

3 结论

很多学生往往困惑于英语感觉单词音难读、意难记, 英语语法规律难寻, 希望取巧掌握学习窍门。然而英语学习方法就像人的思维模式一样: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没有最好的方法, 对每一名学习者而言, 最适合自己的, 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的道理, 比较法教学也应与其他各种教法相结合使用, 方能因材施教, 不会失之偏颇。

摘要:目前国内的英语教学缺乏英语环境支持, 外语学习者只能在母语环境下习得。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不一致,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成败的关键。该文列举一些范例, 说明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

关键词:对比教学法,母语,迁移

参考文献

[1]盖苏珊, 塞林克.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思.从汉英词义不对等现象看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牛真.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对比[D].郑州大学, 2012.

[4]鲍世君.中西文化融通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海外英语, 2012 (6) .

[5]刘泽海.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3) .

[6]赵佼.浅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6 (3) .

英汉对比语音教学 篇3

关键词:语音;迁移;对比

收稿日期:2010-10-10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学习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对策研究”,课题号:S091220。作者简介:张伟(198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煤炭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李凤兰(1970-),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煤炭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跨文化。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人们受社会环境和个体差别的影响通常把母语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历史背景带入其中,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迁移现象(Language Transfer Phenomenon)。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母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同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相似或相同,学习者可以将这种相似或相同运用到二语学习过程当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母语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同第二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如将这些规则和习惯运用到二语习得中去就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消极和干扰作用。

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把母语中的语音知识与英语中的语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从中找到其相同之处来学习。如果不加以指导说明,任凭学生自己去进行“迁移”学习,多数情况下势必会产生负迁移。对比语言学家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时,应该一方面对所学外语进行科学的描述,一方面对学生的本族语进行平行的描述,并加以仔细比较,让学生通过英语与汉语异同的比较,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相似音

在单个的元音或辅音发音方面,尽管很多英语中的发音都能够在汉语普通话中找到近似音,但这些音的发音部位或发音特征是有区别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完全掌握英语的发音造成了困难。如/i:/这个长元音,发音的时候舌前部向硬腭抬起,舌位较高,嘴唇向两边平伸,成微笑状。和汉语中的“衣”发音相似,但是没有摩擦,而发“衣”的音时,舌头和上颚会发生摩擦。再如 //和 //这两个摩擦音,发这两个音的时候舌端应向齿龈后部抬起,舌前部随之向硬腭抬起,双唇稍收圆并向前突出。而很多学生用汉语里面的“诗”和“日”分别替代者两个音,是不准确的。因为“诗”和“日”是卷舌音,而//和 //不是。英语有某些汉语中不存在的音位。如英语中的辅音//和//,在汉语中就没有相同的音与之相对应,很多学生就习惯于用汉语中相似的音来代替,将//发作/s/,把//发作/z/。在他们的发音里,sink与think没有区别,zen与then没有区别。

二、节奏

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母语产生的负迁移在节奏上表现得最明显,也最顽固。

语言的节奏就是指在讲话或朗读的时候,语言所呈现出来的时间上的有规律的间隔。汉语和英语都是有节奏的语言,所不同的是英语的节奏讲究轻重的搭配,主要体现在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交替变化中。而汉语虽然也有轻重之别,但在节奏表征上只是辅助性的,主要体现在声调的搭配。

英语中,少数重读音节与大量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重读音节的相对调值比较高,发音较清晰,发音时间也较长。相反,轻读音节一般则调值较低,发音含糊、短促,音节与音节之间存在连读,省音,顺、逆和混合同化等特殊的语音现象。而每一个重读音节出现的间隔大体相同,因此,英语也被称为“以重音计时”(stress-timed)的语言。每个音节都有其声调,除少数轻读的语气词以外,每个音节都需要几乎相同的时间,清清楚楚地念出来,音节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因此,汉语是“以音节计时”(syllable-timed)的语言。汉语中除了一些轻声助词读的较快,较轻以外,一般每个字(音节)都念的清清楚楚。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请比较下面两句汉语和其相对应的两句英语。

1)这个男孩很想扩大他的词汇量。

A.The boy is interested in enlarging his vocabulary.

2)每天进步很大。

B.Great progress is made daily.

先看两句汉语。句1中共有十三个音节,句2中有6个音节,因此读句1所用的时间差不多是句2的两倍。再来看英语句子。句A共有16个音节,其中重读音节4个,句B共有7个音节,其中重读音节也是4个。这两句话虽然句子的长度(总的音节数)相差很多,但重读音节都是4个,因此读这两个英文句子所花费的时间应该是大致相等的。英语中各重读音节之间需保持大致相等的时间,因此要注意重音间的轻音数目,轻音若较多,就需要读快一些,而语速加快就会出现连读,省音,同化等语音现象,这就也是很多中国学生听不懂老外说话,觉得他们讲的很快,讲得很不清楚的原因。而实际上这才是英语的节奏特点,每个音都发清楚了,那就不是英语了。

而中国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对于母语语音特点的直觉已经非常深刻,从而会受到汉语节奏模式的深刻影响,造成说不好,听不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英语和汉语的节奏特点和差异,进行对比教学,对连读,省音,同化等语音现象也进行详细的讲解,做大量练习,从而掌握正确的英语节奏。

三、重音

英语是“以重音计时”(stress-timed)的语言。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重音在英语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重音是语调和话语节奏结构的基础,是英语语音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syllable-timed)的语言,它的重音远远没有英语那样重要,因为汉语中几乎是每个音节都重读的。因此很多中国学生在读英语时把每个音节都读的很重很清楚,讲出来的英语都是汉腔汉调的。

英语重音包括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单词重音是指人们在单独朗读一个单词时的一套重音规则。这些规则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而很多中国学生对于单词重音掌握不好,随意改变重音位置,这就会导致理解困难和交际失败。因为英语单词的重音具有辨义作用。汉语是依靠声调来辨别词义和词性的,重音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学生对词重音的位置不是很敏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分析英语和汉语重音的异同,让他们了解每个单词一般只有一个重音,要慢慢克服汉语习惯的影响。

句子重音是指人们在朗读连贯的语句时那些词要重读,哪些词要轻读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实词(实义动词,名词,部分代词,形容词,副词等)重读,虚词(冠词,代词,连词,介词等)轻读。大部分虚词一般既可用强读式(strong form),也可用其弱读式(weak form),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词应该读其弱读式,但大部分中国学生总是习惯读其强读式。而这些词只有在被强调,需要重读的时候才应该用强读式。其实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中国学生受到汉语节奏模式影响的表现。

如:I don’t like apple and pear.

这句话中的“and”是连词,其强读式是/nd/弱读式是/n/或者 /n/。在这句话中应读其弱读式。

又如:The letter’s from him, not to him.

这句话中的“to”和“from”是介词,具有强读式和弱读式。介词是虚词,按照句子重音一般规则的话,应该是轻读,所以要读其弱读式。但是在这句话中“to”和“from”在意义上构成了对比,是说者要强调的内容,因此应该读其强读式。

四、语调

说话时语音高低轻重配置而形成的腔调,也指说话时的语气和停顿。英语的基本调有两种,升调和降调。英语语调除了表达语法意义之外,还能更多地表达出字面之外的隐含意义。其升降起伏比较自由,幅度很大。依靠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来表现节奏的变化正是英语语调的表现形式。

虽然汉语有声调也有语调,但汉语的语调只是以4种单字调为基本单元而建立起来的语调,语调本身升降变化不大。汉语语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声调,语调一般是在句末的字调基础上稍作调整,字的声调只根据说话人的语调稍加抑扬。汉语的语调受字调的限制,缺乏“自由”,所以语调就不能大幅度升降。因此,汉语语调的变化不是那么显著。

而中国学生在朗读英语或交际时受汉语的影响,语调平淡,缺乏音节的高低、长短、强弱之感,往往该升的地方升不上去,该降的地方又降不下来,给人一种生硬平淡的感觉。

五、结语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差异性大于相似性。教师必须了解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基本特点,了解一定的汉英语音理论知识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进行对比教学,向学生讲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并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听和说的机会,便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避免语音负迁移,使学生逐步改变母语的发音和感知习惯,强化重音意识,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参考文献

[1]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张冠林,孙静渊.实用英语语音语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何善芬.实用英语语音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孟宪忠.英语语音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许曦明.从英语重音看汉腔英语[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

中英教学模式的对比 篇4

转载▼

中国学校的课堂是面向全班授课,注重双基训练;英国学校的课堂是强调人的发展。不同的教学传统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也反映出各自存在的困惑。

1、中国学校课堂教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尊重传统的中国人生观和道德观。在古代学校,背诵儒家经典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这就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崇拜权威,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有关。这种完全服从成人的原则,从家长延伸到教师,影响课堂教学方式,即通过讲和演示,而不是通过讨论和提问来学习。对教育体制中不同等级权威的概念化在西方也称作“权力距离”。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权力距离大的国家,在家庭,儿童要服从家长,其权威从不被质疑。在学校,要求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教师的权威,学习被看作是从教师那里得到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过程,故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强调群体主义。这种教育强调群体的目标和利益,忽视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中国教育自古以来一直是对学生统一要求,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受群体主义的影响,教学以面对全班为主,传统的学习和背诵方式也进一步无视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的评价是消极的,认为忽视个体、个性、平等,也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然而,对西方的强调儿童中心的理念与实践极为不利的是,中国式的面向全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可能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最有成效,大班的正规教学并没有对获得高标准的学业成就带来不利影响。在对13岁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是最成功的国家,中国儿童的成绩是最高的,正确率达80%;而英国学生的正确率只达到61%。因此,英国政府越来越强调面对整个班级的教学。在这方面,中国被当作效仿的样板。他们认为英国学校应该学习中国在大的班级规模和差的物质条件下所达到的高水准的教育质量。英国目前在教育上的争论,迫使他们也在关注中国的面向全班授课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学校的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依据,以传授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核心。因此,凡是强调双基的考试和评价,中国学生都会在最高者行列。中国的无数优秀教师在双基教学上创造并积累丰富的成功经验,而这正是英国教师最缺乏的方面。然而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课堂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如何在课堂上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及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不能冲出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思考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能不能对天经地义的课堂教学传统提出挑战和革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在英国学校的课堂观察中发现了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第一,课堂管理是灵活的,不要求整齐划一;第二,课堂环境是开放的,儿童的直接经验受到重视;第三,课堂是儿童学习与实践的场所,教师讲的很少;第四,课堂活动是培养和发展个性的过程,儿童的人格受到尊重。

英国的课堂教学是面向个体的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形式。虽然教学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但没有统一、同步的要求,学生有按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自由,也有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任务的自由。教室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是为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而创设的;课堂上宽松自由的人际氛围是为发展儿童的个性而营造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是为促使儿童从经验中体会、探索,从操作中培养能力而设计的。每个儿童都作为一个个体而被尊重,每个儿童的不同发展需要都会受到关注。儿童作为人的价值在这种面向个体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英国的个别化教学给中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启发中国教师从促进个体发展这一目的出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和建构。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是中国学校教育多年来所忽视的,英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探讨素质教育提供很好的参照。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才能避免“为了培养能力和个性而牺牲系统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这个问题?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如何才能改革“以牺牲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为代价而换取对有限的知识与技能”的课堂教学?教育作为传递文化和创造文化的活动,应该是开放的。不同的教学传统应该在跨文化的比较与审视中相互取长补短。跨文化视角下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到,真正优化的课堂教学是对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传统的优点与长处进行兼收并蓄的教学,是一种东西方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融合与统一。这种融合与统一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题,要求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开放的态度和跨文化意识来突破原有的模式框架,在相互吸收和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整合。

对比阅读教学之“三破三贵” 篇5

“对比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文章(或句子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比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笔者在多次听课、评课、磨课、上课过程中,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对比”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学习实效的问题。如,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呈现两种不同用词的句子进行对比,“说说为什么这个词用的好,好在哪里?你感受到什么?”“课文中的这句写得好,还是小黑板上的这句好?”等等,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辨别词句用法的优劣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然而,这样的对比是孤立的,仅限于一篇课文的词句,忽略了句子与段落或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容易偏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背景。教师在对比阅读中,同样还会出现像仅限于单篇课文内容忽略了原著的对比,仅限于词句段落表达形式的揣摩,忽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情感体验、人文熏陶,以及语言的基本规范与规律等,甚至是狭窄的对比阅读视野忽略或游离了年段目标的导引。经常性这样的对比,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的方法、阅读思维以及语言的发展。

二、对比阅读教学的突破之道

江苏教育出版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选编了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游览荷兰后写下的游记《田园诗情》(人教版选编时题目为《牧场之国》),这是同一个作家的同一内容作品,但在不同出版社的教材上呈现的课文具体内容却有些不一致。苏州大学教授陈国安老师,他基于教材的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将两篇教材进行了对比阅读。对比阅读,到底对比什么呢?笔者结合陈国安老师的课堂教学实例,认为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对比阅读做到了“三破三贵”。

(一)破教材使用,贵不同版本比较阅读

捷克作家的这篇游记选编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这个事实很多教师是知道的。然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师,平时在使用教材时,却似行驶在两条轨道上的列车,或许从来未曾想过如何将这篇课文的两个不同版本置于同一视线内细细地阅读。陈国安老师却将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一篇课文同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课题的不同,同一事物描写方式的不同,以及小结句在文中的反复使用与最后一次的使用造成文章结构的不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不同,等等。同一作家、同一内容的课文,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不同呢?原来在孩子们看到课文之前,这篇课文已经经历了不同翻译者之手、不同出版社编者之手,这个过程中译者的话语系统、编者的意图早已经影响了作品的原味。那么,阅读任何一个版本的这篇课文,对荷兰的了解都是会有偏差的,再加上受学生本身阅读水平的制约,或教师阅读狭窄的引导,一不小心我们课堂语文学习就会失之毫里差之千里。陈国安老师站在语文的角度,将两篇课文同时进行教材的解读,发现它们之间原来有那么多的不同,是有以上那么多因素造成的。于是,在课堂上,他就引着孩子始终站在语文的轨道上对比阅读两篇课文,了解课文的出处与作者的人物背景,穿插着交错着琢磨课文语言细节,在不同表达的妥贴与否中感受着荷兰独有的风情。倘若我们老师只是单篇地看课文,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窄小的空间,不去阅读作家的背景,不去了解课文的来源,不去进行不同版本阅读对比,那么我们的理解是会有偏颇的,有局限的,如同是戴着镣铐跳舞。为此,站在语文的角度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当务之急。正如,陈教授所说,我们在课堂上用不同版本同一内容的教材进行对比阅读,不是用来相信,而是用来思考。

(二)破思维惯性,贵同中求异学习方式

异中求同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一拿起阅读材料我们往往习惯异中求同式阅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只有对比,才能为‘求异’打开通道,以达到发展语言、激活思维的目的。”可见,对比阅读中,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重在让学生在寻找差异的“求异”对比中,透视语言现象,对文本中特定的语言现象进行一番对比,将文章中语言表达的差异揭示出来,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探寻语言表达不同的特点,正确把握语言特色和内涵,发现语言规律,从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陈国安老师也认为,在阅读时如何同中求异对孩子们来说才是个难点,也非常重要。为此,他在这篇课文教学时打破了异中求同的思维惯性,而是以同中求异的思维来架构课堂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习得同中求异的阅读方式。

课始,陈老师将卡雷尔描写荷兰游记的不同版本课题出示并引导讨论:从课题“牧场之国”来看,作者在课文中着意地去写什么呢?学生紧紧抓住“牧场”二字梳理了课文主要内容为描写“牛、马、羊、猪、鸡”。而“田园诗情”呢,学生发现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是从作者的感受和情感抒发的角度来命题,很唯美。学生在品读课题中发现文章的题目所蕴含着的语言秘妙,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但用内容作眼,还是感受作眼,看作者或读者喜欢而已。

荷兰的美是这篇课文所描写的主旨,也是作者浓墨重彩的地方。同样的作者,同样的荷兰,同样的唯美,呈现给学生的教材文本却是有区别的。就拿描写牛群在草地上吃草来说吧,陈老师先是带着学生同时阅读不同版本教材相关内容,“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人教版)“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苏教版)然后,陈老师抛出思考问题:同样是描写荷兰的牛群,文字却是有众多的不同,到底哪种表达妥贴合适呢?“贵夫人”“仪态端庄”这样的词又是形容什么样的人呢?陈老师课堂上的这一提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引导让孩子们阅读的关注点开始同中求异,他们在阅读中开始聚焦不同版本课文的语言表达。学生们经过对比阅读、凝神思考后发现,苏教版的“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这句,你会发现表达的意思成了“毛毡在低头吃草”,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自然显露出来。人教版描写“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学生立马发现“仪态端庄”一般是用来形容年纪大的女性,往往神情比较严肃。要说那些跑前跑后的小牛犊,活泼顽皮,若说像“贵夫人”“仪态端庄严”,不仅混淆了性别与年龄差异,思考时、读起来也非常可笑。再往下对比阅读,你还会发现许多欠妥贴的表达,如,“漆黑的夜晚”(苏教版)后的逗号运用是不当的,“碧绿色的低地”的“低地”二字的使用更不吻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的,我们习惯说“洼地”。陈老师整个课堂引着孩子们用语文的眼睛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课文,敢于直面不同版本教材的瑕疵,使小学生不盲从,不鹦鹉学舌,同中求异地阅读的过程改变了语文课一贯以讲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而是紧扣教材内容不断地进行语言实践,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没有离开语文,而且突破了我们孤立阅读文本、单篇教学的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守正,真正守住了语文的根。

曾参加一个地市级赛课活动,也有教师上《牧场之国》,上课教师在教学“牛群在草地上吃草”这一部分内容时,立足点是从文本中赋予各种动物不同身份角色来品读语言拟人的特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他素不知在“小牛犊像贵夫人”这样一些不妥贴不恰当的语言中品来品去,仅仅机械地理解拟人是把什么当作什么来写,是否妥贴与恰当,可想而知孩子收获的是什么呢?陈老师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那就是从小要给予孩子正确规范的语言、传统的文化、创新的思维,而不是盲从、顺从、不假思考的跟从,只有语言的准确、规范、生动、独特才是我们的应然追求!就像陈老师在课堂上大声地告诉孩子们,两个版本教材课文的第一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就是个表达欠妥贴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应该是“荷兰,是水之国,是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课堂上陈老师如洪钟般之语掷地有声。

(三)破言意剥离,贵言语精神同构共生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我们的课堂有太多的理解、感悟阅读,找找句子读读,然后谈谈感受,缺少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语文实践,尤其是像《牧场之国》《田园诗情》这样文字唯美的课文。

好的作品,往往是用特定的文字表达那份独有的情感。作家卡雷尔在游览荷兰后对荷兰的那份喜爱之情是浸润沉伏于字里行间的,这种情感是无法用提取文字的方法而把情感也提取出来的。当我们只是纯粹地为了理解为了欣赏美而将文本抽丝剥茧般地一条条地抽取出来时,你的行为已经将一个有着生命的文本肢解得惨不忍睹了。所以,当有一位教师教学这一课时,他的做法是从“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个总起句切入,然后引导学生哪些地方读出“水之国”,哪些地方让你读出“花之国”,哪些地方读出了“牧场之国”?学生就顺着教师这样的引导,一条一条地把文章进行肢解,这种寻找答案式的教学,这种演绎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离开了文本生命的教学,这是最令人忌讳的,也是最要不得的。水道纵横、郁金香遍地、风车摇动、牧场动物闲适生活是荷兰独到的风景,它们之间如何能剥离?碧绿的草地,一条条河道,成群的骏马、白色的羊群……它们之间又如何能剥离?

陈国安老师在对比教学这一课时,将着眼点放在儿童语言的发展上,着力点置于课文语言的表达特点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对马儿的描写是不同的,人教版的描写是“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苏教版的描写是“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飘扬。”如何描写荷兰碧绿色草原上的马儿,你觉得哪个教材对马儿的表达更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骠悍强壮”合适,除了写出“膘肥体壮”的强壮、高大、精神之外,还写出了马儿像草原上古代的大汗、《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一样骠悍;有的认为“膘肥体壮”更为合适,因为荷兰的草原有充沛的水源、深深的野草、鲜艳的郁金香,动物们的生活是安闲的悠然的,为此马儿长得膘肥体壮,而不是像野马战马般骠悍。这样的讨论到底用哪个词更合适最后没有谁对谁错的标准,但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阅读时一定要关注作者当时的所见、特定的心境与独有的情感如何准确地表达。作者对荷兰的情感,是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的,课堂不是一厢情愿地离开作者、离开生活、离开情感去做文字的游戏。

另外,从人教版的《牧场之国》篇章表达结构来看,此文分别在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描写“绿色低地牛群吃草”“成群的骏马奔驰”“成群的绵羊悠然自得”“夕阳下牧人的生活”之前或最后反复运用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个感叹句,编者改编时是想通过感叹句的反复运用表达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而苏教版《田园诗情》的这句感叹句只在文章中出现了一次,而且是用在作者对荷兰草原所有的情景描写即课文的最后。陈国安老师紧紧捕捉这一语言表达特色让学生展开讨论:文中反复使用同一感叹句还是最后使用表达对荷兰的赞叹,你们觉得哪个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呢?孩子们在讨论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每一次描写荷兰的景致后就抒发情感,慢慢地到最后情就不浓了,也不真实,没有必要。而走进荷兰,一路上慢慢看,欣赏啊,美啊,情感积聚到最后喷薄而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更自然,更真实!语言和情感同构共生,语言表达形式不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深浅也是不同的,脱离人物情感的表达是生涩的,同样,脱离情感的语言学习也是机械的、乏味的,当然离开思考的语文课堂更是空洞的、苍白的,是偏离语文轨道的学习。

三、对比阅读关键在于着眼学生的生长点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分析 篇6

一、传统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更好的交流才能体现出课堂内容是否得以更好的学习。

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

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便能更好的做到因人施教。

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再理解、再发挥、再创造的过程。

二、传统教学的缺点

1、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 很多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 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不能得到保证。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

3、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 涉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很少,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三、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黑板+粉

笔”的传统教学相比, 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 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增强感官效应,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 经过分析与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多媒体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可以作用于视觉, 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可以作用于听觉。因此,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 有助于学生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般都要求在课前把所有的授课内容做成一张张幻灯片, 上课时不但能按顺序播放, 而且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的功能, 随时看到其他的幻灯片或其他的文件, 甚至可以链接到网上, 十分方便快捷。这不仅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而且大大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多媒体教学, 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投资大, 不易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普及。

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尤其是一些边远的山区, 一些贫困的地区, 是无法实现的,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块黑板, 一只粉笔, 一张嘴, 要求低, 基本能满足这些地区教学。

2、注重形式, 忽略效果。

有的课件背景画面过于复杂, 过多地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 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我们常常看到, 有些课件在运行中, 切换不断, 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 令人眼花缭乱, 看起来活泼、生动, 却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有些课件在设计时, 没有注意字体的大小、字体的颜色是否与背景形成足够的反差, 致使在电脑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内容, 投到屏幕上却“模模糊糊”, 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3、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的流程设计相对固定, 在应用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有一定难度。

而传统教学, 在流程设计上相对灵活点, 随机性比较强, 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和事情, 可以随机解答和灵活处理, 从而衔接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4、运用多媒体教学, 体现的是人机对话, 人机交互, 减弱了

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而传统教学所注重的正是这一点。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还是感情的交流, 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人机对话不能代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人机的交互不能代替某些实践活动, 在必要的时候, 还必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加强小组协作, 加强师生交流。

5、信息超量、展示速度过快。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信息量大、展示方便快捷。有些教师唯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 在制作课件时, 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在授课时, 因受时间的限制, 教师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 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本来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优势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结果却相反, 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了学生, 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让学生完整地做笔记, 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客”, 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因此, 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 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控制把握好信息展示的速度和节奏。上课时, 不要切换过快, 要有一定的停顿, 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理解和做笔记。另外, 还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 对演示内容和时间随时作调整, 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效用。

经上所述,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够正确把握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以便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新生.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平原大学学报, 2003, 20 (2) .

[2]徐晓飒.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

[3]纪洪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J].中国冶金教育, 2001, (5) .

[4]方威, 邓德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 2004, (5) .

教学模式对比 篇7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建构教学意境,使学生自主开发,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分组实验对比研究,以求证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对学生掌握技术、巩固技术动作和技术动作的熟练性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进行论证。

1. 关于支架式教学

1.1 支架式教学的起源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个部分,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1.2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1.3 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

1.3.1 学习支架的作用

1.3.1. 1 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以保留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现实、低效率的。

1.3.1. 2 学习支架让学生经历一些更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

1.3.1. 3 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

1.3.1. 4 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自己的学习。

1.3.2 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

1.3.2.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1.3.2.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1.3.2.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1.3.2.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3.2.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 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2.1 传统教学思路

传统课堂教学指的是由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模式,在形式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及其变式。在我国学校课堂教学中,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2 支架式教学设计

我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间,主要负责2014级共9个班的教学任务,试验主要针对14级数控班(24人)和2014级楼宇智能班(19人),2014级数控班使用支架式教学,2014级楼宇智能班使用传统教学,最终对比试验结果。

2.2.1 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设计步骤

2.2.2 第一阶段:教学导入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贯穿整个阶段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掌握本课程主要基础知识点,并掌握单手肩上投篮方法。

导入项目:单手肩上投篮。

授课重点:单手肩上投篮身体协调性的控制,手指手腕对球体的感觉和各项技术动作的掌握。

设计思路:单手肩上投篮具备简单、易学但涵盖本课程模块所有知识点的特点,因此是作为课程导入的最佳项目。通过让学生直接具体实践第一个项目,使得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需求和问题———即关于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点、分析问题———学习知识点及它们的使用场合和特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刚学到的知识点立即解决遇到的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和提升。

考核评价:单手肩上投篮在一分钟之内做出的结果。

成绩处理:单手肩上投篮在一分钟之内投进4个球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学习,并由考核成绩高的同学组织项目组(每组10人);考核成绩4个球以下的继续第一阶段学习,直到满足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学习。

2.2.3 第二阶段:教学提高阶段摇摇

教学目标:通过贯穿整个阶段的项目开发与研讨活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本课程能力并有所提高,锻炼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积累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

导入项目:采用项目讨论方式,由教师发布有关的资料,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根据教学情况解决困难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

兴趣项目:作为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必要补充,引出学生兴趣点,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在课余时间观看视频短片,分析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出现的动作错误,并由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授课重点:对照教师上课时的动作示范,通过各项目组的讨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核心知识点,积累实践经验,并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后通过查资料、研讨等构建的持续学习能力。

设计思路:教师提供相关资料.短片等,学生结合在项目开发中的实践经验、发现的问题通过项目组研讨、交流等方式,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本课程能力,并不断总结和提炼。

考核方式:提交项目组分析资料,发现问题,集体讨论。

2.2.4 第三阶段:教学综合实践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贯穿整个阶段的项目综合实践———单手肩上投篮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能力并有所提高。

授课重点:分析技术动作错误,在各项目组结合自身掌握知识点和实践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核心知识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后通过查资料、研讨等构建的持续学习能力。

设计思路:进入本阶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对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能够比较清楚地理解和运用、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本阶段重点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技术动作分析的积极互动、探讨活动。

2.2.5 第四阶段:课程综合考核阶段

所有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习的同学,才能参加本课程综合考核。

考核方式:分组测试,一分钟定点投篮,重点考察对于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运用能力。

2.3 试验结果

两个2014级教学班,教授单手肩上投篮,2014级数控班运用支架式教学(A组),2014级楼宇智能班使用传统教学(B组),共授课2周,每周一节课,每节课90分钟。第三周测试。测试内容:一分钟定点投篮,罚篮线前一米处。

最终测试结果:

2.4 试验结论

A组柱状图分布均匀,A组学生投篮进球数为7时产生峰值;B组柱状图分布分散,B组学生投篮进球数为6时产生峰值。A组整体进球数高于B组。A组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完成程度较高,投篮命中率高于B组,符合这一教学进度的要求,A组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主观能动性较强。B组有一部分学生的技术动作达不到课程进度要求,投篮命中率较低,投篮动作的连接性较差,B组学生上课积极性较差,需要教师督促。

结语

通过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试验得出,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支架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思路紧贴学生心理发展方向,支架式教学这种重视实践、重视过程、重视感性认识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自主开发能力是一种锻炼,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有利的。传统教学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只重视理论认识、结论成果的教学理念只会被新的教学模式代替。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它突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本文就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投篮教学的对比,通过单手肩上投篮设计,检验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学生对投篮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等内容的研究,以期对今后篮球课其他技术动作的学习、掌握等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课程设计,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3.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第一版).

教学模式对比 篇8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往往从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并概括形成,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概括。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模式的内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学活动的工具,教材是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是教学的主要环境,也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多年来,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是我们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网络教育的悄然兴起,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种种束缚,也推动了教育模式的新的革命。

所谓网络教育(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PC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网络成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知识完全从网上获得。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活动自觉化,教学内容丰富化。

二、传统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全日制学习,面授课为主,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对过去知识的记忆。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事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传统教育所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还有人生的教育,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享受的是一种文化熏陶;教学系统性强;管理严格规范;学习环境相对良好,学习效率较高;师生、生生之间有充分交流。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师范院校的专门训练,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传统教育模式更注重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过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传统的教育内容更多的照本宣科,注重升学率,而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内容封闭,学习资源匮乏,学习比较被动,学生实践能力弱化。

三、网络教育模式特点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在全球迅速兴起。互联网拥有巨大的教育资源、方便快捷的使用方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备受世人关注,也同样受到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追捧。互联网被迅速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领域。

网络教育主要是指以多媒体技术在网上进行的跨时空、跨地域,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式教学形式。与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有着特殊的优势:网络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互联网具备丰富存储空间,拥有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众多教学软件,各路名师讲坛云集互联网,求学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需要的适合自己的学习信息。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快捷。网络教育通过网络终端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的等因素的约束,时效性也是网络教育的突出特性,最新、最快的教學内容和教学信息会第一时间检索到。网络教育更具备交互性。网络教育摆脱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更适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网络可以实时互动,具备双向传递功能,实现同步或者异步的信息反馈,并可以及时浏览网络交互的其他信息,共享资源互动,获取更适合自己的学习需求。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教育也不例外,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网络教育使人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渐趋淡薄。网络的盛行,让人们更依赖于网络诉求,人与人之间需要语言的交流、信息的传递、情感的沟通日渐淡漠,人们往往存在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也由直接走向间接、由多样化走向单一化,团结合作意识弱化,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其次,人们的道德素养弱化。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具备育人的强大功能。网络教育更多的信息是自觉获取,缺少硬性的约束,更多的是自我约束和学习思考,缺少了传统教育的引导功效,教师只能言传而无法身教。网络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网络环境是开放的,缺少强制约束力,学习过程能够保证,但是学习效果无法保证,也没有完整的评价,因此,相对传统教育来说,更需要求学者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否则,教育效果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 (美)乔伊斯 等著,荆建华 等译.教学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1

[2] 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

[3] 张琪,陈琳.我国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现状与归因分析

[4] 谢海波.高校网络教育资源评价的探讨.华南师范大学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对比 篇9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渴望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6/8特点。

2、启发学生体验有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出青春气息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的情绪及6/8拍的特点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教学方法:听唱法 欣赏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平台 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春天在哪里》和学生一起拍手演唱,由中国作曲家所作表现春天的歌曲导入由外国作曲家所作的以春天为体裁的歌曲《渴望春天》。

二、新课《渴望春天》

(一)首先听一遍录音(板书题目)

(二)莫扎特介绍:生平、作品,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之一,被誉为“音乐神童”,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600多部作品,遍及各种体裁,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业绩。

(三)《渴望春天》背景:作于莫扎特贫困交加时,可作品却充满了天真与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四)下面请再次欣赏莫扎特的《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①作品情绪;②拍号6/8。6/8拍的强弱规律,用口技表现(咚嚓嚓或嘣嚓嚓或小鸟的叫声),乐器表现。

(五)再次欣赏两遍范唱,听时注意,歌曲分几个乐句?有没有重复句?歌曲结构图式:(明朗愉快地优美抒情…)四乐句都有自己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连线,每一句情绪都有特点。

(六)学习歌曲:(听唱法)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困难的句子进行学习

(七)边舞边唱,并加入伴奏乐器及鸟叫来表现歌曲

三、《春》朗诵

除了歌曲,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也有很多,其中朱自清的《春》也体现了对春的渴望之情。请欣赏。

四、创造与表现

莫扎特用歌表现春,朱自清用散文表现春,你想用什么表现呢?(写春天、画春天)

五、环境保护教育(展现自然被破坏的图片引导学生):大自然无比美丽,我们要保护好环境,留住美丽的春天。

六、布置作业:“走进莫扎特,走进春天” ①莫扎特的作品,艺术评论 ②其他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

③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诗歌、绘画、舞蹈

七、课堂小结:

教师:你看今天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现在真是个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的季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吧。教学后记:

1、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在美妙乐声的渲染下,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可多次重复性,紧紧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听课后表示,听此课是一种享受。这亦从另一个方面反映该曲的艺术魅力已打动了学生,同时它也证明使用多媒体来辅助音乐欣赏教学是成功的。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并能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的一节课,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克

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教学应做到寻源对比 篇10

一.在文内找到比较源, 通过对比阅读潜入文本。

在教学《背影》一文时, 我发现第四段看似轻描淡写, 实则为后文蓄势辅垫, 还暗含了父亲的一片深情以及我对父亲的百般不解。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呢?我倘试用对比阅读法来突破这一重点。

我首先让学生去找到父亲的矛盾心理“送”与“不送”, 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理由。学生发现在文中陈述了不少“不送”的理由:如“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再三劝他不必去”等;而“送”的理由根本就没提。应该说“不送”更合理, 但父亲“踌躇”两次后,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学生通过这样反复对比研读就有了这样的认知:这是个合情但不合理的选择, 但恰是这种选择反应出父亲当时的心细如发, 表现出他在那特定时期的特殊心理, 也写出了他对我的关爱入微。从另一角度来说, 我却对此不能理解体会, 此点也为后来的深深自责作为辅垫蓄势。

这是典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 然后深入到文本的例子。我们在备课时, 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若只一味地盯着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那就看不到这段闭来之笔的妙处了。备课时最好能先格式化固有的阅读体验, 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 捕捉文本新颖的感悟点,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让他们真真读进去, 方能读出文章的真味。

又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 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中邹忌与其妻、其妾及客的对话。通过对比来区分这三问三答的变化, 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邹忌首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接着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最后问客“吾与徐公孰美?”。通过反复研读学生会发现:这三问的背景不同, 表达也愈发简洁。若说一问二问是有疑而问, 那三问应是无疑故问了。另外三答的变化就更明显了, 其妻的“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采用了肯定陈述加反问句的回答, 语气最强。我们听到的反复强调, 是打心底里的赞美;其妾的“徐公何能及君也!”采用的是感叹句, 我们听到的只是加重语气的肯定而已;而客的“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采用了否定的陈述句, 语气最弱, 我们听到的应是敷衍塞责。

经过这样的对比精读, 学生明白这三问三答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有着一点点的变化, 而这一点点却表现出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点滴变化是何其有趣呀!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古文叙事的魅力, 激发了学习文言的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我们教材中的课文有些本身就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细柳营》中细柳营与霸上、棘门军营的对比, 《故乡》中少年与中年闺土的对比, 《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后的众人表现的对比, 《铁骑兵》中敌我双方的对比, 《孙权劝学》中吕蒙的今昔对比……

对于这些文章, 我们更要用好对比阅读法。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读出文中的故事, 读出人物的特点, 读出作品的深层含义, 读出文章的要旨。从而学到通过对比传言的方法与途经,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在本册中寻找对比源, 通过对比温故知新。

首先, 是用好同单元的对比源, 通过对比温故而知新。

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课文有:《背影》《永久的悔》《铁骑兵》《苏珊·安东尼》四篇。在教学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苏珊·安东尼》时, 我先让学生自读理清情节, 接着让学生去对比已学过的前三篇文章。为了方便学生掌握, 我列出几点让学生去对比, 如叙事顺序, 选材的角度, 语言的特色等。

通过比较, 学生发现这四篇文章的顺序是不同的:《背影》与《永久的悔》采用是倒叙, 《铁骑兵》用的是顺叙, 而《苏珊·安东尼》则采用了插叙。经过进行的对比阅读, 学生还能感受到这三种记叙的顺序的特点。而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用好插叙, 因为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只习惯于用倒叙或顺叙。而在倒叙时总习惯于大段地议论开头, 然后结尾也是来个大议论, 从而形成时下“流行”的“四不像文章。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都是旧知, 我们通过这种纵向的对比即时地温习一下也是有益的。许多知识只有在不断地温习后才会有深刻的体会, 才会有新的收获。

从选材角度来比, 这四篇文章也各有特点。《背影》以送别中的细节为焦点, 《永久的悔》以“吃的”为线, 《铁骑兵》以脱离大部队的小队骑兵的诡奇经历, 《苏珊·安东尼》以她的女权运动为中心。有生活上细微的小事, 也有社会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对比中让学生知道文章重在以情感人, 而不在于以大事、奇事取胜。同时也可以迁移到他们的作文中, 纠正无病之呻吟、虚构情节等问题。从而达到新的收获。

我们语文版的教材编排以文体为依据, 每单元的四篇课文同体。要通过对比找到它们的共性, 同时更需要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个性。让学生既知文体要规范, 也要能个性表达。

其次, 要擅用同本书中跨单元的对比源, 通过跨单元对比学习新知。

如我在教学《珍奇而稀有的动物——针鼹》一文时, 为让学生掌握“本文准确简明的说明语言”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本文与《海燕》《骆驼寻宝记》的对比阅读这一主要环节。这三篇课文均有写了动物动作特点, 《海燕》是通过描写来表达, 《骆驼寻宝记》是通过拟人化的叙述描写来表达, 而本是用准确简明的说明来解决。通过对比较轻松地让学生明确了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的特点。

第三, 用好跨册课文的比较源, 穿越时空构筑起语文知识体系。

新知的学习尽可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旧知识应是新知成长的沃土。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的知识体系才会建立起来。如说明文的学习, 七年级下他们已学过《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珍奇而稀有的动物——针鼹》等事物说明文, 到八年级上学习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 自然就应与《苏州园林》有个对比, 让学生明白事物说明与事理说明的区别与联系。又如九年级出现的驳论文就应与八年级的立论文产生联系与对比, 让学生在固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之花。

语文课的低效, 有时就表现在知识点没有呈线性上升这点上。我到七年级下听老师上童话《巨人与孩子》跟在七年级上听《小溪流的歌》如出一辙, 同样的把重点放在思想内容上。没有新的要求, 没有更高的要求。难怪有人说语文课缺个把月也不会怎样, 数学课可就得落下一个大洞了。针对这点, 若我们能有纵向的对比, 备课时提高目标要求, 上课时能引导学生对比提升, 我想语文课也就缺不得了, 而同时我们也能帮助学生构筑起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引入课外对比源, 通过对比阅读突破拓展。

于漪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 引入《辞海》中关于荔枝的解说, 然后与本文进行对比,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习本文引用说明的妙处, 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经典案例。我们在教学中有些重难点的解决之道就在这里——将要解决的问题置于对比之中, 让学生去发掘、探索、解决。

我在八年级上册教学《巴东三峡》时, 引入七年级上册的郦道元之《三峡》进行对比。从古今之对比中可见古文叙事之简约美及本文细致之美。另外, 我引导同学去寻找两文在内容上的不同。同学经反复对比之后, 发现本文除写自然风光之处, 还有多处写到人文景观。如:黄陵庙、香溪——昭君浣妆处、白帝城、孙夫人庙等等。由此也生成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用人文景观来突出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是郦道元的《三峡》所没有的, 这也是突破了七年级《春》那一单元纯自然风光的写法, 让学生生成人文景观的概念——新的更高的知识点。也就在这不断的对比深挖文本之中, 学生对这篇看似平淡乏味的课文有了兴趣。

后来, 我又引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三峡》。文中引用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并以此为核心写三峡——一个纯人文的文化三峡。它着实让学生开了眼界, 在加深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这也是同题文章的对比阅读, 另外也可引入同文不同题的文章。如用鲁迅的小说《铸剑》一文与《干将莫邪》对比。只要有适合的文章, 能为自己学生的学习起帮助作用, 就可以引入。

综上的述, 可见我们现行的语文版教材有丰富的对比源, 若觉不够也可开源。用好这些资源, 引导学生去对比阅读, 定是能提高课堂效率的。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浪费现象最为普遍的就是许多语文课只是在文本的表面滑行, 没有深入到文本中, 老师所讲往往只是文字所传达的表面内容而已, 而这点不需讲解学生也能看懂。在阅读中如果用好对比阅读法, 就可以很好地潜入文本, 去探索文本的深层内涵及作者的语言表达途径, 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语文课低效的问题。

上一篇:活血益气下一篇:冬季如何预防皮肤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