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社会十篇

2024-06-19

现代文明社会 篇1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基本定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对幸福的认识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得出了关于幸福总的定义: 幸福是符合德性的最高、最好理性活动及其生活状态且贯穿整个人生,恒常不变。支撑这个基本定义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点: 幸福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所以幸福与理性的活动有关; 幸福是自足的,本身就值得欲求; 幸福与德性必须一致,无德性就无幸福可谈; 幸福是永恒的,转瞬即逝的快乐并不是幸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基本阐释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

1. 至善———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精髓

对于最高善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是:所以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与其他事物相比,幸福似乎最会被视为这种事物。因为,我们永远只是因为它自身而从不会因它物而选择它。而荣誉、快乐和每种德性,我们固然因它们自身缘故而选择它们 ( 因为,既是它们不带有进一步的好处我们也会选择它们) ,但是我们也为幸福之故而选择它们。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是为着这些事物或其他别的什么而追求幸福。可见,没有“至善”,就谈不上幸福; 幸福,则是最高善。这样, “至善”就成为亚里士多德幸福理念的精髓。

2. 合乎德性———幸福 “至善 ” 的标准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在于两种水准的生活: 沉思的生活和有德性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把幸福的人,归结为生活得好和做得好的人,即在生活中过着沉思的生活和有德性的生活的人。也就是说,幸福要合乎德性。而且,他认为,德性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所以,德性就是使人的行为达到至善的品质,即达到幸福的品质。德性是幸福的前提,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于是,我们可以说,合乎道德规范是幸福的首要标准。

3. 终生的德性活动———获得幸福的途径

幸福是怎样获得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在于整个灵魂,尤其是灵魂的欲望部分和德性的活动, “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需要我们一生都努力合乎德性地活着。可见,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就是个人的自我学习和实践活动,而且,这种努力应该是合乎德性的终身努力。

4. 外在的善———实现幸福的外因

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的实现需要外在的善。所谓外在的善,就是指人要做自己认为高尚的事。如, “我们需要健康的身体、得到事物和其他的照料。”只有这样,并有节制地生活,那么才能实现幸福。

5. 沉思———幸福中最高等的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比其他任何活动都更持久,沉思中包含着有最多的自足,沉思似乎也是唯一因其自身而被人喜爱的活动,本身就是被人们欲求的目的。人在获得幸福或者处于幸福中,要有一种主动自觉的体验和感悟活动,才会真正享受到幸福的存在和意义,不同的体验感悟能力,获得的幸福感受也有可能不一样。所以说沉思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现实意义

研究亚里士多德上述的幸福理念,应该结合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

1. 以幸福 “至善”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 1) 现代人也要追求合乎道德规范的幸福,这是最为重要的幸福理念。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这种好的品质其实就是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遵守道德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条件。

亚里士多德还启示我们要关注自我幸福与他人幸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关系。幸福不仅仅是个人追求的目标,更是整个社会、国家所要追求的目标,要注意建设社会幸福,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目前社会上那些老人摔倒不敢扶,吸毒贩毒,金钱至上,制假售假,都是人“作恶”的不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公正的法律和良好的道德为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保障公民获得幸福的生活。这实际上是强调一个人的幸福应该合乎道德规范,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倡导的幸福理念。

( 2) 幸福不能 只是物质 的富足。当今社会,我们有些人已经把幸福物质化,什么豪宅豪车、名牌服饰,等等。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享乐的生活都太肤浅,只有沉思的生活才是最高贵的生活,才是最高的幸福。由此,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还要有美好的精神生活。这恰恰是现代社会追求的幸福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强调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就提出要用正能量的文艺创作来引导人民的精神生活向健康文明方面发展,从而创造精神生活的财富,丰富精神生活,才能创造最高境界的幸福。

( 3) 现代人既要向着幸福的最高境界努力,但又要做到自足有度。亚里士多德提出: 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合于中道德性的现实活动就是幸福。中道,就是要求人在一切交往活动中,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行为,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说通俗一点,实际就是自足有度。可是,人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比方说,拿吃来讲,人们吃荤的、吃素的、吃咸的、吃甜的、吃酸的、吃辣的,等等。当生活水平达到了随心所欲的满足吃的欲望后,人们开始不吃剩的了。把剩饭剩菜倒掉,每顿都吃新鲜的、可口的,不顺口的同样遭到拒绝而抛弃。其实,这时人们开始损德了,只是一时还看不出来损德后的利害关系。慢慢地,人们开始寻求吃刺激的东西了,什么鸭子舌头、耗子爪、猫尾巴,等等,这时已经不是吃味道了,而是吃虚荣心了,摆阔气了。一直发展下去,甚至吃活猴子的大脑,以致专门吃婴儿胎盘。你说,这还有个度吗? 所以说,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启示我们要节制私欲,减少因过度的追求而对他人造成侵害,以获得更多的幸福。

2. 个人幸福以 “城邦” 的幸福为基础,引导公民努力参与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实践

幸福不是可以坐以待得的东西。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启迪呢?

( 1) 自我沉思与实践。首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沉思”,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人对幸福的主观体验和感悟。人处于不同的境地,对幸福的主观感悟不一样,所以,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为什么现在有好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因为他没有进入这样一种感悟境界。这样说来,一个人在积极的思考中调整主观状态,对于追求幸福境界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幸福不是可以坐待可得的,我们只有在实践理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虽然大家都希望获得幸福,但它不会从天而降,不会因为做过几次合乎德性的行为就可以终生拥有,而是钟情于那些一生为善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 “在整个一生中都须合乎德性,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或一个白昼,一天或短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至福或幸福。”毛泽东曾经强调过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与这个观点是相同的。所以,人们应一生都实践合乎德性的活动,才能获得幸福。需要人们自己参与创造幸福的实践活动。学生认真地学习,工人辛勤地劳作,农民勤奋地耕作,多做对他人对社会和环境有益的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都是创造幸福的实践活动。

( 2) 积极参与“城邦”建设。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个人的善必须在城邦中获得,且以城邦幸福为重,并与城邦幸福一致。作为公民的幸福,可分为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城邦生活的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不只是停留在个人的安身立命和个人幸福上,还非常重视城邦治理和城邦幸福。其实,这里的“城邦”指的就是民族和国家,城邦的幸福,就是指全体民众的幸福。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是以全体公民的幸福为标志的。大家幸福我幸福,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

一是要处理好“城邦”幸福和个人幸福的关系。有成语说: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城邦”就是皮,个人就是这张皮上的毛。可见个人是“城邦”的一份子,与“城邦”有着割舍不了的关系。所以,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以城邦的利益至上,努力参加城邦的建设活动,追求国富民强的理想境界,那么,个人还会过得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

二是处理好城邦环境和人类生存需求的关系。人的幸福生活与对自然环境的索取有极大的关系,无论个人还是国家,自足有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维护好生存环境,这是追求有德性幸福的长久之计。

三是处理好城邦建设与个人奋斗的关系。个人奋斗有利于城邦建设,应服从城邦建设,同样,城邦建设也会为个人奋斗提供空间和舞台。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追求的就是中华民族全体公民的幸福,这就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公民,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走共同幸福的康庄大道。

摘要:本文阐释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明确了体系的最基本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它对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了建设共同富裕、共同幸福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观点。

现代文明社会 篇2

农业的出现, 其所能够做的是将原来采集社会的功能尽情地放大, 能够更加有效地从土地上获得食物。改变以前地球上有什么就吃什么, 变为想吃什么就种什么。农业成为人与自然联系的新媒介, 而土地是载体。这个媒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减轻, 反而越来越重要。人类依赖土地, 依靠土地上生产的食物成长, 无论怎样, 农业仍然会给我们带来福祉, 农耕文明也会让我们寻找到美好的归宿。

水泥森林似的城市高楼, 并不是人们所愿意长期厮守的地方, 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绿色世界才是最好的归依, 乡村社会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耕文化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角色。所以, 我们还需要农业的哺育, 需要善待我们的家园, 农耕文化还将与我们同在。

当前, 不仅我们的心灵需要回归自然, 我们的农业也需要重拾传统。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掘是解决目前农业所面临问题的方法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4年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指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注意, 借机向人们展示传统的价值。”此外, 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出台, 党和政府也开始重点关注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目标, 自然地指引人们更加关注传统的农耕文化。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发展的前景如何, 取决于是否可持续。人类的依靠, 民以食为天的基础———农业该做何种选择呢?答案应该很容易得到, 即要从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汲取营养。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史, 祖先的智慧留下了丰富的各类遗产, 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 形成的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它们将会在今天中国的“三农”事业中带来食品安全、环境友好、社区和谐型的美好局面, 对今天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文明社会 篇3

一、社会文明的历史考察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形态?其现代化转向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历史内涵?这些问题的有效解答有赖于我们对社会文明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的诠释。从辞源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文明是由两个词语“社会”和“文明”构成的,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社会”。就“社会”一词而言,在中国文化中,“社”指的是祭神的地方,“会”指的是聚会,合起来即“因为祭神而举行的村民集会”或“村民集会是为了祭神”;在西方文化中,习惯上将civil(市民的,文明的civilization)与“society”连用,构成为civil?摇society,译为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是因为经济的或其他物质性交往关系而构成的伙伴关系。在中西方的文化语境中“社会”有着不同的理论祈向,中方文化中的“社会”更多注意的是一种非物化或非功利的人际关系;而西方文化中的“社会”则更多地关注理性、物化和功利的人际关系,即追求利益最大化。但不管怎样,社会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总和”,那是确切无疑的,不管这种人际关系是一种物质性的功利关系,还是一种非物质性的互动关系。

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文明是伴随着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的,所谓现代市民社会(Civil?摇Society)指的是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日益独立出来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紧密相联并协同作用的私人活动领域与非官方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系统。”①而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自主性地位的提高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日益强大的市民阶级推动下,通过发动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而实现的。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把它在封建主义统治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掌握起来。一切旧的经济形式,一切与之相适应的市民关系以及作为旧日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政治制度都被粉碎了。”②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打碎了专制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束缚和羁绊,政治国家将本来属于市民社会的社会权利重新交还给了社会,社会因有了足够的自主权而变得文明化。由此可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就社会文明形成的前提基础即获得社会自主权而论,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文明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文明。

二、政治生态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历史定位

从社会文明生成的历史发生学视野可以看出,社会文明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是市民社会发展壮大而政治国家权威性不断削弱的历史产物。日益脱离政治国家专制统治的市民社会,能不能完全摆脱政治国家的影响而独自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的分离并不意味着市民社会可以完全摆脱政治国家而自谋发展。事实上,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其发展所需,决定了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量的权利;此外,市民社会还需要依靠国家政权来整合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现代化的有序进行。”③一方面,市民社会离不开政治国家的宏观治理,另一方面,政治国家也不可能继续传统的专制统治,只能实施有利于市民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善治,因为市民社会毕竟是政治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市民社会的支撑,政治国家就会陷入政治合法性危机。由此可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是一种生态关系,是政治国家社会化与市民社会政治化的逻辑互动。

如果说我们在谈论社会文明的概念范畴之时必须考虑到政治国家或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那么,我们在论及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概念范畴之时,就更应该关注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生成或形塑,不是建立在强大的市民社会或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而恰恰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并不发达或市民社会畸形发展基础之上。正因为这样,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满清封建王朝专制统治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以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文明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革命方式毕竟不是目的,只是为了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一个手段而已。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表明,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而是建设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不是削弱政治国家的权力以还政于社会,而是形塑新的政治国家权威以取代传统的专制统治,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问题。事实上,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以革命手段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建设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领导权威,加强政治国家的领导权威;第二步才是推行或实施积极有效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实现社会现代化。

既然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形塑不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并不发达以及市民社会发育并不健全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首先不能从削弱政治国家权威增强社会自主权的角度来考察,而是恰恰应该从增强政治国家政治权威以及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前提的角度来考察,也就是说,必须关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政治生态视野。所谓政治生态指的就是政治要素同其他各种要素之间构成的生态关系。总的来说,政治生态可以分为政治内生态和政治外生态两种类型,政治内生态指的是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联动;政治外生态指的是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生态互动关系。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社会现代化起步阶段的最大障碍就是呈现出一种政治内生态危机,即满清王朝的“半衰败化”以及中外勾结致使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为此,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为目标的试图影响政治外生态以最终促进政治内生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知,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中国的出现或形塑,首先不是市民社会培育或市场经济自然而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因为政治内生态危机而引起并由政治力量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等的推动下而实现的,而且这种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其本身不是扬弃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结果,尽管其在理论上和地位上本来应该高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但就其完善程度而言,我们所形塑的或将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某些具体制度上很有可能不如资本主义社会文明那样完善。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市民社会的积极培育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目前尚处在“补市场经济或市民社会之课”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生产力极不发达、经济文化水平极为低下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与实现需要加强而不是削弱政治权威,因为只有足够的政治权威,才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才能有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真正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毋庸讳言,从政治生态的力量视野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历史定位上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补市场经济或市民社会之课”的文明形态。

三、政治生态视野中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

如果我们着眼于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我们就会发现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不是一种尽善尽美的文明形态,不是文明的终结,而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文明形式,需要我们站在政治生态的理论高度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

(一)政治内生态:政治国家的合法性形塑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现代化。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提出,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与健全,都是在社会主义政治国家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的。当然,我们说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与健全离不开强有力的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国家可以为所欲为,可以无法无天地进行专制统治,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国家,毫无疑问绝对不是一种传统的政治统治形式,不是封建的专制统治,也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统治,而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政治治理形式。这种政治治理形式有其合法性基础,当然这种合法性基础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内生态方面的合法性基础,也有政治外生态方面的合法性基础。就政治内生态而言,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国家要逐步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一方面,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做到“以德治国”,即“德法兼治”。历史表明,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算建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真正实现政治内生态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以促进政治国家的合法性形塑,才能真正地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现代化。

(二)政治—经济生态:市民社会培育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经济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建设和健全离不开特定经济基础的支撑,离不开政治—经济生态的实现和稳态发展。历史早就表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因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社会自然就构成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市民社会本身具有较强的经济指涉性,构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经济发展基础。黑格尔说:“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同样,市民社会也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④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⑤“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⑥可以看出,市民社会所具有的经济底蕴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为此,要夯实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经济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以实现政治—经济生态的稳态发展。

(三)政治—社会生态: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或者说是一种以“社会”为核心的文明形态。在社会学看来,“社会”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是指作为物质世界的一个部分和一个活的有机体的社会形态,而狭义的社会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包括社会主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等在内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指的是狭义的“社会”文明,所谓狭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指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状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的总和。而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实质上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状态,其本质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过这种和谐社会不是自发的社会和谐,而是在社会主义政治国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予以实施的,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政治—社会生态的健全和稳态发展。由此可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社会现代化,其实质上就是促进政治—社会生态的稳态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着眼于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而不可能是全部;要真正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就必须在社会主义政治国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促进政治内生态、政治—经济生态以及政治—社会生态等的稳态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

注释:

①韩克庆:《市民社会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第49-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54页。

③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探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87-98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82页。

作者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篇4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李志岐、许家成

2006年12月13日,联合国特别委员会通过被称为本世纪联合国最大工程之一的《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中国是该国际公约的最先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2000年3月,残疾人国际、融合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和来自各大洲、各国家的残疾人代表,以及为残疾人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领导人等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为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制定世纪战略”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终于诞生了,它将揭开世界残疾人事业的新篇章。

2008年9月,第13届残奥会将在北京召开,将吸引近万名来自海内外的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参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不仅关注那十余天的比赛期 1 间的组织工作和赛事进展,而是从残奥会的申办、筹办和赛后,全面关注我们的社会和市民对残奥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关注北京和中国能够通过举办这次赛会,留下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是否深入人心,我们的社会、人民和志愿者,如何看待残疾人,残疾人权利是否得到落实。

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必将为推动《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落实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残奥会志愿者,肩负这一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

第一节

残疾人观发展简述

“残疾人观”是指人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如何认识和对待残疾人与残疾人的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国际社会残疾人观的演变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残疾人观。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释残疾发生的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的人类,沿袭生物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残疾个体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在欧洲奴隶社会,残疾人被视为“魔鬼的化身”,从肉体上被消灭,生存权遭到剥夺。之后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残疾人备受愚弄和歧视。

自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了反对剥夺人权的封建僧侣制度,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残疾人的人权才开始得到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 2 重视。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此相应,看待残疾和残疾人的理论模式,也从原来的“医疗模式”理论转向“社会模式”理论。

医疗模式理论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群体。依据这种模式,社会活动被分为“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和残疾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创造的;残疾人是“非正常人”,是社会的包袱和麻烦,只能消耗而不能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社会的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的设施、服务都是为“正常人”而设计的,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这些领域当中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予其特殊的服务、帮助、救济和施舍。

社会模式理论将残疾定义为:社会对于有缺陷人群施加的障碍和限制,包括偏见、排斥、缺乏计划性、缺乏足够的通道和防护措施。这种社会模式理论认为,“行动的限制不是因为身体缺陷,而是社会组织的结果。”残疾的原因是社会未能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及未能提供残障人士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社会模式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

营造无障碍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

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被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应当赋予残疾人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残疾人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由恐惧、灭绝  歧视、隔离  融合、共存,由只关注社会的主流群体  关注社会的全部群体这样一个演变轨迹。

二、我国残疾人观的演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提出“仁爱”,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宝贵思想财富。

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残疾仍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在这种观念统治下,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尽管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某些救助残疾人的善举,但这并非是社会的主流。

新中国建立,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开始走向新生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和照顾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残疾人事业乘势而起,迅速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在新的更高层面上被重新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三、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更好的体现,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这些政治上的优势,为解决残疾人问题、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国家财力增强,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残疾人施展能力、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人道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日益改善。所有这些,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基础。

(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进行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各项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提供了依据;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已经制定、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五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新型、统一的残疾人组织;表彰残疾人自强模范,开展残疾人自强活动;进行宣传和公众教育,倡导扶残助残的文明社会风尚;开展残疾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这些重大措施,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数百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就业率由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由6%提高到77.2%以上;1300万贫困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解决了温饱;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趋丰富、活跃;残疾预防得到加强,减少了残疾的发生;残疾人事业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走上了一条适合国情、具有特色、系统发展的道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做法和成就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先后授予我国“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等十余个奖项。

(三)社会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这一美德传承至今。到了当代,扶残助残的美德被赋予新的意义,注入新的内涵,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残疾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求生存、图发展的奋斗,他们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历经种种痛苦和磨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维护自己生存的权利,并创造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业绩。“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惨遭不幸,发愤著述《史记》,千古流传。在当代,以吴运铎、张海迪、丁晓兵等为代表的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热爱祖国的情怀、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残疾人的优秀代表人物体现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全社会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四)国际社会关于残疾人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我国响应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批准《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积极参加“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年)行动,倡导并促成“亚太残疾人十年”(1993—2002年)行动,参与制定《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吸收借鉴国际社会残疾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所包含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提高了我们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随着《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制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关于残疾人的观念,而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将为推动各国履行这一国际公约提供重要 6 的实践机遇。

第二节

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包括五个基本观点。

一、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残疾人是指生理、心理先天不足或者后天受损的人,例如失明、失聪、活动能力受限以及智力发展缺陷等,其中包括在生命某一阶段受伤、患病等导致的行动受限等。按联合国现行标准,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共有6亿5千万人。按照现行的残疾分类标准,我国有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829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遗传、疾病、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和环境污染等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残疾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残疾人存在。残疾人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某种缺陷,但并非异类、另类,而是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在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不可逾越的界限。健全人由于某种原因致残,就会成为残疾人;而残疾人通过康复脱残,也可能成为健全人。

另外,残疾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残疾标准也就有所不同,在一国较为宽泛的残疾标准下的一些轻度残疾人或某些类别的残疾人,在另一 7 国比较严格的残疾标准下就会被视为健全人。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残疾现象的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残疾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预防残疾的发生,控制残疾的发展,使人类自身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得到进步。社会的进步,是以广大残疾人在事实上承担了残疾所造成的后果为前提的。因此,残疾人的残疾,客观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一种代价。残疾现象促使人类对自身作出更深入的思考,丰富了对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认识。我们的社会应当善待残疾人。

人的能力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范畴,可以说,人类有多少种生产活动就有多少种能力。判断残疾人的能力,应着眼于他能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干什么,这是认识残疾人能力所应持有的态度。虽然残疾使残疾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是通过发挥其他的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从而使残疾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知世界、参与社会、创造财富,达到与健全人同等的程度和水平。由于残疾的磨练,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可以肯定地说,残疾人总体上是有能力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潜能和创造力,一些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显示出超乎常人的能力。只要对他们施以适合其特性的教育,并为其劳动就业创造条件,他们就完全可以同健全人一样施展才能、创造财富,最终的受益者不仅是他们自己,而且包括其他社会成员。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千百万的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他们中的佼佼者,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特别杰出的贡献。

二、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使残疾人处于某种不利的地 8 位,正常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界障碍,给予特别扶助。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残疾人,是对自我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助残活动,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在认识残疾人问题的视角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原来只从残疾本身找原因,转向更多地着眼于从社会方面找原因。造成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这是因为,任何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补偿条件,社会补偿对于残疾人尤为重要。残疾对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如果不提供相应的社会补偿条件,障碍就会随之产生,残疾人就无法与其他人在同等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他们本应享有的均等机会就会丧失或受到影响,权力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就会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譬如台阶对于依靠轮椅的肢体残疾人、无字幕影视节目对于聋人、常规印刷文字对于盲人等,都是显而易见的障碍。显然,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社会的、物质的、文化的外界障碍。因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特别扶助,减轻和消除外界障碍的影响,使残疾人能够无障碍地享受社会服务、使用公共设施、接受教育,从事生产劳动、参加文体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等,以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三、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对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给予帮助,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产生缺陷的条件进行弥补以及对致残后的种种后果进行处理的最终责任,都要由各国政府来承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关心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补偿。我国《残疾 9 人保障法》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减轻和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其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辖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残疾人服务。

四、共产党人以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更应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保护他们不受侵害。同时对这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给予特殊的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

残疾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解放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反对以肤色的不同、民族的大小强弱和性别的差异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种族解放、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也反对以人体功能是否有缺陷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残疾人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不但必须消除奴役、压迫和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所导致的不平等社会现象,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它不但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要求社会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的解放,对残疾人而言,是消除障碍、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对健全人而言,是消除愚昧、偏见和歧视,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对社会而言,是追求和谐友爱,实现进步平等。因此,残疾人的 10 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残疾人自身的解放,也包含着社会解放的意义。残疾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是人类从残疾人的解放中获得新的解放。可以说,残疾人的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重要尺度之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残疾人事业的兴起,为残疾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依照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作为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劳动权利、医疗康复权利、文化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以及获得特别扶助的权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应该看到,法律上规定了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并不等于这些权利就能在现实社会中自然而然得到实现。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残疾的歧视和偏见,侮辱残疾人、侵害其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在实现基本权利方面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行政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给予保障。这些年来,我国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社会扶助、无障碍环境、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等,这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有力手段。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措施,并不妨碍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因而不应视为是对其他人的歧视或不公正,恰恰相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残疾人问题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残疾人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五、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自强不息,履行应尽义务。

社会的发展、社会帮助的增多和社会补偿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和成效也要取决于自身的奋斗。社会的帮助和补偿,只是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没有残疾人这个主体自身的奋斗,平等参与社会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残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残疾人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疾人只有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懈奋斗,才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练意志、提高素质;才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上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更要适应时代要求.增强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作为公民,残疾人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履行好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节

正确看待残疾人体育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体现

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残疾人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吗?参加体 育运动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不是有些残酷?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有什么意义?

残疾人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从生理因素或精神因素看,只要社会能够提供相应的条件,大多数残疾人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运动的。众多的残疾人不但能够参加体育运动,而且有 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还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关于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意义,北京奥祖委执行主席、中国残联主席、“联合国人权奖”获得者邓朴方说过:“残疾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它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促进康复,陶冶情操,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

正确看待残疾人体育运动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

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积极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残疾人身心康复。这是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初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出现了伤残士兵康复中心活动小组,因战争而致残的人们,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获得康复,重新参与社会生活。很快,体育运动对残疾人的康复作用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于是,残疾人体育运动逐步受到重视。实践证明,体育手段对残疾人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各器官、生理系 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补偿因为残疾所带给他们的不便,使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逐步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对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残疾人在参加体育活动和进行各项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可以给健全人以极大的激励作用。许多观众在观看残疾人体育比赛后激动地说,健全人比赛的紧张、激烈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而残疾人体育比赛则震撼了我们心灵的内核。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方面说明残疾人体育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一样,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残疾人运动员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国际赛场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中国8300多万残疾人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形象。正如残奥金牌获得者们所说:健全人为祖国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代表中国;我们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夺得金牌之后,照样升国旗、奏国歌,我们残疾人也代表中国。这也反映了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举办一届与奥运会同样精彩的残奥会的心声。

第四节

以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指导志愿者的工作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新世纪社会 的文明进步,将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8年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是推进全社会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升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千载良机;也是促进人类和平事业,构建和谐国际社会的一次重大活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一次重要贡献。

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5

1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同时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最终形成和谐共生的良性状态,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注重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中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详尽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恢复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可以治理荒漠化的问题。建设现代林业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1.2 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

现代人们生活注重健康问题,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环境污染的问题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代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因此生态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生态产品建设工作,必须注重采取措施进行造林绿化,加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美化环境,保护周围生态安全,从而推动生态产品生产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动力。

1.3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地球的癌症”和“地球的免疫系统”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

2 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现代林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关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发展林业,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2.1 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近年来,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森林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森林面积出现增加趋势,森林质量也出现稳步提高的情况,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推动了林业的发展,还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城市化进程中,森林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此,必须转变这种情况,认识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应该严格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方案进行,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对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对破坏林地的行为应该责令当事人恢复。扎实推进地方政府林地增长指标年度考核工作,将森林数量的增减、质量升降、管理好坏等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森林保护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2 加大对现代林业发展的投入

林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收益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后无法短期内实现经济效益的回收,这也是发展林业会遇到的难点之一。因此,需要政府在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上加强力度,保证有充足的资金落实到位,顺利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建立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保障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并做好预算工作,确保资金稳步增长,满足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其次,加大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将林木种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纳入规划建设体系,并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建立生态补偿和商品林补贴制度,安排专项资金,促进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完善现代林业发展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现代林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3 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

加强林业科学技术攻关,着重加大对生态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生物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次,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水平。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各级推广机构,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为林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重视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林业实验室、质检中心、新品种测试基地建设。

2.4 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发展林业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对出现的环境污染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现代林业的发展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加强人们对于林业文化的注重意识,树立人们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在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大发展林业的资金投入,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存。

摘要: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中国林业的发展。当今社会,林业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交叉,林业的发展牵动着环境、生态、资源等领域的发展。林业不单单只是我国经济体制下的基础产业之一,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上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经济要发展,林业作为经济产业固然重要,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人类发展、经济发展、林业发展,这三者都不能与生态环境脱轨。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在现代林业发展当中,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如何更好的实现发展林业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优化,作用,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树丛.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国土绿化,2013(7),5-8

[2]丁文恩,魏锦秋.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J].绿色科技,2011(7),167-168

[3]罗贤宇,郑珠仙.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94

[4]黄旺生,林洁.福建林业生态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67

[5]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盘子上的社会文明 篇6

(一) 盘子记载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及相关人物。

如远古时代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轩辕黄帝的造像等。盘子上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人制造的音孔设置完全符合现代音乐十二韵律被称为“中国乐祖”的竖吹骨笛;有公元前1800多年中国历史上最先倡导物资交换的“华商始祖”王亥的造像;有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孔子和《论语》、孔子的《六艺》等记载;有成吉思汗、武则天和历代皇帝画像;有“苏武牧羊”、“岳母刺字”、邓世昌与甲午海战;有“昭君出塞”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故事。

盘子上载有近代以来社会变革的史实及革命导师、英模人物的形象。诸如:有反映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和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盘子;有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的肖像盘。表现毛泽东革命活动的盘子更是琳琅满目:毛主席去安源, 毛主席在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庐山、北戴河等都有纪念盘。有反映中苏友好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的盘子。有印制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形象的盘子。有反映中美建交、中韩建交、中日建交、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建核电站的盘子。

(二) 盘子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重大事件。

著名画家李琦在盘子上绘制的邓小平画像, 标写着“我们的总设计师”, 肯定了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贡献。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葡萄牙总理希瓦尔都在盘子上有明确记载。对中国飞船发射、三峡工程建设、“九八”抗洪、抗非典, 成功举办亚运、奥运,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以及1997年北京国际农业机械研讨会、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都有纪念盘。

(三) 从盘子上看到的建筑和雕塑艺术。

世界各国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在盘子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长城四景:古北口、慕田峪、居庸关、八达岭;颐和园的石舫、玉带桥、排云殿、长廊、谐趣园、大战台、十七孔桥、昆明湖;故宫、天坛、天安门等古老建筑;中国的四大楼阁: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西藏的布达拉宫等在盘子上都有体现。

外国的艺术盘多有当地著名建筑和雕塑装饰内容, 如:被誉为希腊“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的巴底农神殿、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送给美国的自由女神铜像。巴黎的风景盘上有: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圣心大教堂、埃菲尔铁塔。1973年建成的悉尼歌剧院, 远远望去仿佛是数层重叠的巨帆在船上迎风招展。

(四) 盘子上的名著和书画艺术。

盘子上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1951年, 景德镇根据毛泽东主席的要求, 制作了一套水浒故事盘110枚, 将108将的故事另加序诗和跋尾粉彩绘制, 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国家元首斯大林。著名的陶瓷美术家赵惠民, 根据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要求, 设计制作的金陵十二钗系列盘, 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黄胄的“驴”都有艺术盘。著名书法家舒同、刘海粟、启功等人的书法艺术盘更受青睐。当代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运用雕塑和绘画创作的盘艺作品, 在文化艺术界、陶瓷界备受赞誉。景德镇的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李文跃等在盘子上创制出了很多艺术精品, 特别是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用牡丹花装饰的艺术盘、赖德全的釉上珍珠彩艺术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邯郸磁州窑的刘立中、闫保山、任双合等陶瓷艺术大师制作的艺术盘, 继承了磁州窑的传统工艺并有所创新。山东的陶瓷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陈贻谟、朱一圭、张明文、李梓源等, 都创制出了不少艺术盘精品, 尤其是刻瓷艺术在瓷盘上大展风采, 成为山东陶瓷盘的一大特色。

(五) 盘子上的信仰、民俗和体育文化。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基督教公认的救世主耶稣、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穆斯林的标志性建筑有特制的盘子, 表现了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信仰。反映民俗的盘子有:爆竹一声辞旧岁、清明节扫墓、三月三相亲、蒙古族那达慕、吴桥杂技等,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闫先公还用刻瓷方法创制了二十四孝故事盘。

现代文明社会 篇7

关键词:传统美德,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导, 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 严格按照创新求进、务实宣传的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要找准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点, 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脚步。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与外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 在劳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累积的优秀道德传统, 这不仅是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也是当代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到今,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都贯穿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之中, 这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 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追求、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崇高思想、谭嗣同挽救国家的英勇献身精神等, 这些追求与行为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

2. 为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

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之中, 十分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 民其允怀”;《墨子》中的“举公义”等等, 都是强调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理想, 这种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区别。

3. 仁爱宽厚的人际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仁者爱人的思想, 孔子也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仁爱”的体现;在墨家思想之中, 也提出了“爱人无差”、“爱人若爱其身”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尊敬父母、尊老爱幼

早在《尚书》之中, 就提出了“义父、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 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 这些道德思想, 除了维护封建等级思想的糟粕应该抛弃之外, 其他的思想对于改善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安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这些思想依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传统美德, 实际上, 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 随处可见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

5. 吃苦耐劳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 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 每个人都应该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向往理想的人格,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舍身成仁”、“临财勿苟得, 临难勿苟免”等均是传统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体现, 这些精神均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质。

6. 尊师重教的精神

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 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 在封建社会之中, 几乎每个人家庭的正厅都摆放着天地君亲师位, 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 尊师重教成为一种永恒的思想, 也是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7. 谦逊礼貌的精神

“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很多成就卓然的为人都依然保持着谦逊礼貌的美德, 他们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将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闪光点之中, 积极的向别人学习、充实自己, 如唐代的杜甫, 其创造成就显著, 但是依然赞赏初唐四杰的成就, 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穷”, 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美德。

8. 强调正身, 为民执法

在封建社会, 虽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 但是却有着公正执法的精神, 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便是公正执法精神的重要体现, 鲁迅也曾经说明:“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也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我国的转型阶段, 弘扬公正执法的精神, 严格的依照法律来办事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传统的文化道德对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将这份珍贵遗产融入到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能够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 那么如何有效的将传统美德融入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呢?

1. 正确处理好传统美德的集成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 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已经指出, 要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吸收人们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 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人类的精神文明有着继承性的特征, 道德是精神文明的核心之一, 同样有继承性的特征。

道德的继承性主要由道德连续性来决定, 人们的道德与历史雷同, 是一个不断积累与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不可以分割, 生生不息的, 不会以任何人与组织的意志为转移,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除了继承性以外, 道德还具有改造性与选择性的特征,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 不同历史时代的的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都具有时代局限性, 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之中, 道德都有着显著的阶级烙印。在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的过程之中, 应该从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批判的继承中华民族道德遗产的各类规范和原则, 分离出其中的精华与珍品, 抛弃其中的糟粕, 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增加民族责任感, 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则对于加强现代化社会住同一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 要更好的完成之一任务, 必须加强党政干部的建设。党政干部必须要认识到自己道德标准与社会道德标准之间的区别, 在日常工作中, 做到对社会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此外,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之下, 党政干部的个人行为与价值取向往往会对社会的道德产生一些影响, 因此, 必须要加强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加强马克思道德理论教育

为了做好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必须要帮助他们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 搞清楚社会主义道德与封建主义道德的本质, 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清美丑、善恶、是非、真假的界限,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 提升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

作为优秀的党政干部, 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倾向,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主导,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服务大局的安排, 同时, 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国谋私、为民谋福利、任人唯贤, 严格的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来办事。

最后, 引导党政干部学习十八大文件, 深刻的理解十八大的鲜明主题, 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坚持改革开放, 保障民生, 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将思想统一至十八大精神中, 将力量凝聚至十八大的任务之中。

总而言之,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坚信, 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继承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精华, 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 定能够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及其在当今的重建与调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

[2]王淑霞.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J].管子学刊, 2003 (02) .

[3]宋晓维, 李冰梅, 严占波.谈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1) .

[4]张善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民族道德素质[J].道德与文明, 2009 (01) .

现代文明面前的两难选择 篇8

在人教版高语第五册教材中,选人了《百年孤独》的第一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对大名鼎鼎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有一个初步了解。这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是绝对需要的。不过,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上对阿卡迪奥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过于简单,过于平面化了。称他“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具有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代表着马贡多人对科学与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全盘肯定式的评判,似乎没有深入把握作家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把握人物形象,自然须从分析人物的言行入手。那么,在整个第一章中,阿卡迪奥都干了些什么事情呢?择其要者叙述如下:四次实验——磁铁吸金实验,用放大镜制造武器实验,用观象仪观测天象实验,炼金实验;一次探索——带一帮人寻找通往外界文明道路的探索。显然,《教师教学用书》上所作的人物性格分析“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具有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云云,应当是建立在作家这些生动描写的基础之上的,而对其所作的基本判断:阿卡迪奥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是大致可信的。但是,以上仅仅是阿卡迪奥这个人物的一个侧面,不是全部。对这一主要人物,作家赋予他的性格,似乎更为丰富多彩;作家的创作动机,更是微妙复杂,耐人寻味。

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对阿卡迪奥似乎并非全盘肯定、一味褒扬,而是肯定之中有否定,热烈的褒扬中也夹杂着冷峻的批判——肯定其积极进取,勇于向外域先进文化学习的精神,批判其弃自己本土文化如敝屣,以至深陷“崇洋媚外”的迷狂而不能自拔。

何以见得?有两方面的事实为证。

首先,作家在对阿卡迪奥本人的描绘中已初露端倪。我们发现,阿卡迪奥进行的那四次实验,除了第三次总算有了一点成果(那点成果对于马贡多人而言也是大而无当、毫无实际价值的,而且使阿卡迪奥本人变得神志颠倒,连身体也搞垮了)外,其余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以一匹骡子和一群山羊为代价换来的磁铁实验不过是找到了一付破烂的盔甲,武器实验的成果被政府无限期冷冻,只白白给自己身上留下了多处灼伤;炼金实验败得更惨,让妻子乌苏拉的珍贵遗产一三十个金币变成了一团粘在锅底的锅巴。这种几近漫画式的笔调,是否隐藏着什么意味深长的东西呢?阿卡迪奥遭遇的一连串失败,固然可以表现他屡败屡战、永不气馁的精神和气概,为什么不可以同时承载一些别的寓意,比方说对他盲目追随吉卜赛人以至迷失了自我的批评乃至谴责呢?如果把作品中关于阿卡迪奥在投入迷狂实验前的有关描写仔细琢磨一下,似乎更可以坚定这一种看法:这里包含着批评和谴责!

其次,从对乌苏拉这个人物的描写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证据。正如《教师教学用书》中分析的那样,乌苏拉可以说是理性秩序中的中流砥柱,是整个布恩地亚家族的保护神。正是她阻止了阿卡迪奥的搬家计划,挽救着布恩地亚家族趋于混乱和崩溃的命运。可以说,在这个人身上,既有妇女的传统美德,善良宽厚、勤劳能干,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高度理性、意志坚定,确称得上是一位富有魅力的人物,怪不得作家曾经非常明确地表示过:乌苏拉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既然乌苏拉在全书中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对阿卡迪奥的几次实验是持怎样的态度的呢?第一次实验,她就不支持,“伤心得哭了”;等丈夫的实验进行到第三次时,她更是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你要发神经病,就一个人去发!”一气之下还把他的观象仪摔了个粉碎;当丈夫陷入搬家的狂想时,果断而巧妙得粉碎了它,使丈夫最终把心思集中到了孩子们身上来。

由此可见,这一对夫妻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组对立面,既然作家对乌苏拉持充分肯定的态度,视之为自己心中理想的女性,那么,作家对阿卡迪奥就不可能没有批评和谴责!

综上所述,阿卡迪奥这个人物身上凝聚了作家非常复杂的心态:肯定其积极进取,又警惕其在进取中迷失自己,最终酿成灾难。其实,这种复杂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作为第三世界一员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文明面前的两难心理:选择闭关自守,只能日益落后,最终难逃被消灭的厄运;选择学习,又可能丧失自己许多美好的东西(就如科学实验使得马贡多镇失去了原先的美好秩序一样),又可能伴随着许多屈辱和痛苦。

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 篇9

现代文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构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而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由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现代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范式转型.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自觉选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必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构建生态文明,需要从思想观念到道德行为、从发展模式到生活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到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

作 者:李卫东 Li Weidong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北京,100091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2009 24(2) 分类号:C913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范式转型   生态文明建构  

现代文明社会 篇10

1 历史语境下的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后称“五常”, 《汉书·董仲舒》中记载“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 故受天之, 而享鬼神之灵, 德施于方外, 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仁义礼智信”的概念, 使得五常成为了古代封建社会道德规范。[1]

汉以后历代儒家人物不断地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 对“仁义礼智信”作了自己的阐释和更改, 其具体内容不断地被丰富, 其中的确有部分是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 对于人性本身进行了压制和束缚, 从现代社会人的角度看来的确欠妥。但是尽管如此,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人归纳的五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名称, 仍然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三字经中说“曰仁义, 礼智信。此五常, 不容紊。”[2]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 成为中国文明道德体系建设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谓仁?儒家重仁, 仁者, 爱人也。简言之, 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古字义, 离不开我, 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 在人家需要时, 及时出手, 帮人家一两下, 即为义;何谓礼?古之礼, 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 礼之精要在于曲;何谓智?智者, 观一叶而知秋, 道不远人即为此;何谓信?信者, 人言也。[3]

笔者认为, 立足当下必然要有一个新的语境去诠释才能贴合现代, 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能共同遵守的一个道德准则, 或者说是一个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依笔者之拙见, 仁, 是指仁爱, 将身边陌生之人当作同仁看待, 存善心, 举善行。孟子曾提到:“仁者爱人”[4]即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 心怀爱意的人;义, 即义气, 像对待挚友一样, 必要时助人一把, 印度有一句谚语,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说的便是义的精髓;礼, 礼遇他人, 心存尊重, 《论语·颜渊》中提到“克己复礼为仁”[5]便是说约束自己, 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就达到了“仁”的境界。这其中提到的“礼”是指西周之礼, 于当下理解便是礼节, 礼貌以及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智, 即理智, 存一颗平和理智的心去接人待物;信, 诚信, 可靠, 子曰:“民无信不立”[6]古时指若一个国家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就不稳固, 现在看来可理解为若一个人没有信用不可靠就无立足之地, 寸步难行。

2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的普适性与创新性

研究表明, 儒家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从两个层面出发的, 一个是人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人的道德属性。也就是说儒家对于人的理解在历史上是相互交互的, 早期由自然性向道德性过渡, 后来由道德性向自然性转化, 中间是通过教化塑造人。由于“五常”成为人自身存在的本质性概念, 所以, 它就具有了普适性和永恒性的价值。

简言之,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最基本道德范畴, 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社会制度的最基本道德教条, 所以, 道德文明建设进程中离开不五常的作用。

“五常”的价值观念自汉代以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根本, 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 儒家伦理维系两千余年, 成为集结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 由此可见“五常”在中华文明建设中功不可没。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正是因为有了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价值观念, 才使得当代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向前、感动世界、互相包容、无敌于天下, 才使得中华文明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近代以来, 纵观当今社会的道德文明现状, 我们认为由于对 “五常”的长久忽视、漠视, 使得“五常”中的一些积极价值观念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 变得逐渐生疏, 这就使得其与现实距离不断地拉大, 继而不断地出现鸿沟。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是对传统文明道德文化的忽视。调查显示, 不同年龄阶层, 不同教育程度中77.27%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一般, 20.45%的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但可喜的是88.64%的人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明建设有关键性帮助作用应该弘扬。

从上述数据看来大部分人似乎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重视, 那如何重视并把仁义礼智信与现代语境结合起来理解和践行呢?我们讲仁义礼智信助推现代文明, 更重要的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养料注入和融合到现代社会中, 让它发挥效用。比如“:仁”, 在当代语境下就是讲以人为本、尊重个人, 保护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 倡导文明社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人文情感关怀理念。“义”在现代语境下就是公平相宜, 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就需要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礼”在现代语境下对于公民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需要提倡人际相互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 继而成为一种国民精神“。智”在现代语境下更多侧重创新, 拒绝复制, 只有知识的创造与范式的创新, 才能出现与众不同的知识范式“。信”在现代语境下更应该讲诚信。无论是国家, 个人还是社会, 诚信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如何加强诚信教育, 以“信”立人、以“信”执政, 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3 挖掘仁义礼智信优秀思想养料, 助推现代文明建设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 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 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两千多年前, 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 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 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 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 如,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 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 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 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精华, 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善于自觉继承、挖掘、弘扬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说明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思考, 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钱文忠.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9.

[3]黄天厚土.解读“仁义礼智信”[EB/OL].山西青年报, 2007.

[4]论语·颜渊[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上一篇:双打战术下一篇: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