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线路三篇

2024-09-08

欧洲文化线路 篇1

1.1“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的成立及影响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一词,最早由欧盟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下文简称欧盟)于1987年提出,旨在以“时间范畴”与“空间范畴”上的旅游为手段,向社会展示欧洲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是怎样构成一个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整体1。在欧盟的推动下,成立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European Institute of Cultural Routes)(下文简称欧洲委员会),负责推进欧盟各国的文化线路研究和保护工作,增强欧洲文化共识。1993年,欧盟第一条文化线路遗产“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西班牙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是上述机构的研究成果下促成的。

在此背景下,“文化线路”才在国际遗产领域引起广泛关注。1994年,以文化线路为主题的专家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之后,文化线路作为遗产类型的理念开始形成。1998年,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的CIIC(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并在2008年正式通过《文化线路宪章》(简称宪章),对文化线路的定义及特征有了纲领性的界定。与此同时,世界遗产委员会也在2005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中,以“遗产线路(Heritage Routes)”为名,将文化线路列为世界遗产的特殊项目2。

作为概念的发源地,欧洲文化线路的认定、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也在近30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2“欧洲文化线路”的核心理念

CIIC《宪章》详细阐释了文化线路的定义和特征;2014年版的《操作指南》也明确提出了作为世界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的定义;欧洲委员会则在《扩大“文化线路”的部分协议的规定》3和《“欧洲文化线路”授予条件修订》4两个文件中,对“欧洲文化线路”的概念作了最新阐释。上述三者的定义,本质都是以保护文化线路的价值作为出发点,但又有所区别。其中《宪章》与《操作指南》定义文化线路的名词虽然不同,但描述性的文字无实质上的差别。相比较之下,欧洲委员会认同的定义与标准则是站在欧洲普世价值和文化共识的基础上的。

《扩大“文化线路”的部分协议的规定》把文化线路描述为:文化线路,是一处文化性、教育性遗产,同时也是一项旅游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或数条基于特定历史路径、文化概念、人物或现象的旅游线路,这些路径、文化概念、人物或者现象对理解和尊重欧洲超越国家界限的普世价值有重要意义。《“欧洲文化线路”授予条件修订》则对“欧洲文化线路”称号的授予提出了有关研究、保护和管理的要求,特别强调应建立独立的保护管理平台。

从概念的阐述能够看出,欧洲委员会特别强调“欧洲文化线路”在当代的社会价值:阐释欧洲记忆、历史、文化,有助于理解当今多样化欧洲社会;促进年轻人的文化交流;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认识,来自于欧洲委员会多年的实践经验,截至2014年,欧洲委员会共认定了24条“欧洲文化线路”。

2.“欧洲文化线路”的展示与利用

2.1展示与利用理念

欧洲委员会对“欧洲文化线路”的展示利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促进欧洲年青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其二,促进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实践和创新;其三,实现文化旅游和可持续文化发展4。

1促进欧洲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a)应包含大量年轻人组成的活动,促进“欧洲公民”概念的发展,增加它的多样性

(b)通过实地接触的方式突出切身的、真实的体验

(c)鼓励不同社会背景和地区的欧洲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增加共识

(d)引导不同层面的教育机构参与到保护行动中

2促进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实践和创新

(a)探索遗产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文化艺术活动和项目应得到鼓励

(b)在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实践中,要突出最具创造性的,并把它们与技术发展史联系起来,不管这种实践是属于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创新工艺装置、建筑、音乐、文学或者其他

(c)开展有助于消除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壁垒的社交活动,特别是在欧洲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上

3实现文化旅游和可持续文化发展

(a)从区域、国家和欧洲等全方面考虑文化旅游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b)充分利用印刷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可能的电子媒介,以便唤起社会对该线路文化主旨的意识

(c)促进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欧洲东南西北不同地理区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交流对话

2.2展示与利用案例

2.2.1提供不同“主题”的游览路线

登录每一个已认定的欧洲文化线路的门户网站,都可以便捷地找到与该线路有关的自助旅游体验项目。文化线路主题和规模的宏大、遗产内容的丰富多样的特性,具备为游客的观光旅游提供了多样的“兴趣点”的可能。

进入圣地亚哥朝圣路线(The Santiago DeCompostela Pilgrim Routes)的门户网站5,能快速便捷地找到该路线不同主题的自助旅游项目,如“从Roncevaux到Santiago的14天/15夜骑行”“从Namura到Nismesi的4天圣雅克之行”(图1)。

来源:http://www.saintjamesway.eu/

来源:http://www.destinationviking.com/ markets/main

来源:http://pilegrimsleden.no/en/ suggestions/otta-oppdal

同样,进入圣奥拉夫之路(The Route of Saint OlavWays)的门户网站6,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该线路不同特色路段的自助旅游项目,如“穿过特利西尔自治市的徒步之行,——在偶遇开阔的山地景观之前,让咱们跟随河流一起体深度体验森林乐趣。”“从Otta到Oppdal的徒步旅行”,该项目的主题是“烹饪”——在原生美的Dovre开始一段烹饪之旅,品尝附近农场原生的麝肉、浆果和食物,在历史悠久的山地棚屋内享受味觉盛宴(图2)。

部分线路还为游客提供“制定你自己的旅游线路”的平台,游客可以在该平台上自己查找相关的遗产点信息,制定自己的特色旅游。

此外,门户网站还为观光者提供了详尽的相关信息,如该路段相应的地理信息、主要景点、天气、住宿点、餐饮点、花费等,点击相应的主题项目,还会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如需要携带什么旅游装备、在什么地方可以租到自行车、语言翻译及导游服务等。

2.2.2文化体验式旅游

文化线路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允许线路上存在包括节庆、服饰、饮食、宗教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线路的区别于其他遗产类型的重要特点也在于它强调沿着线路发生过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而文化体验式旅游,则是以文化消费与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在这欧洲文化线路遗产的展示利用上,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维京线路(The Viking Routes)”于1993年被认定为欧洲文化线路,该线路上的有关维京海盗的遗迹遗址和传说被欧洲乃至欧洲以外的人共享,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7。线路上至今保留有许多传统节庆和集市活动,在展示利用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维京线路以自身的传统节庆和集市活动为主,制作了整个欧洲范围内的传统节庆和集市日程表,提游客浏览需要(图3)。

2.2.3以数字化平台为主的宣传展示媒介

通过前文也大概可以看出,欧洲文化线路对数字化平台的利用程度很高,平台上的内容以遗产的基本信息和展示利用信息两部分为主。笔者浏览过目前已认定的欧洲文化线路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信息寻找快速便捷。这对遗产的价值展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除了数字化平台以外,部分欧洲文化线路还制作自己的期刊,刊载发生在线路上的一些精彩故事和旅游攻略等。

3.结语

欧洲作为“文化线路”概念的起源地,经过将近30年的保护和利用实践,积累了较多经验。尤其是在文化线路的展示利用方面,以“文化体验式”旅游为主导的展示模式,以“徒步”和“骑行”为主的绿色体验方式,辅以便捷、详细的数字平台,不但为跨区域的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阐释找到了可行的方法,也通过参与式的旅游,使这些活态遗产在当代社会真的活过来,重新绽放活力与辉煌。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标志着文化线路类型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借鉴欧洲文化线路的展示利用模式,对我国目前的遗产保护领域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摘要:欧洲作为“文化线路”概念的起源地,对文化线路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化线路委员会的统筹下,欧洲文化线路经过四十余年的保护和利用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尤其是在文化线路的展示利用方面,以“文化体验式旅游”为主导的模式,使欧洲文化线路价值的传承与再生能够落到实处,对我国文化线路和其他线性遗产的展示利用是有借鉴意义的。

欧洲文化摇篮 篇2

不久,其他的新兴商业港口城市如马赛、利物浦、汉堡、安特卫普、里斯本等地的咖啡馆像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在短短的数十年内,从奥斯曼帝国创办的带有土其耳风格的简陋的咖啡馆,很快发展成为高雅舒适、铺着地毯和悬挂着水晶吊灯纯欧洲式咖啡馆。接着它就成了新兴的中产阶级聚集的中心。

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在许多城市,它曾是欧洲市民可以自由聚会的公共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看报、辩论、玩牌、打桌球、听音乐、组建各种社会团体。它成了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的政治沙龙,启蒙主义信徒传播激进思想和文化上的“芬尼大学”,自由报界新闻来源的俱乐部,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相会的乐土。

到了18世纪初期,仅在伦敦一地,就有近3000家咖啡馆,许多政客把咖啡馆看做是宣传他们观点的好地方,这就为日后欧洲很多国家的多党政治奠定了基础。席卷欧洲各大城市的共和革命的狂热浪潮,不少也是从咖啡馆开始的,从崇尚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卢梭、伏尔泰和鼓吹暴力和极端主义的法国大革命先驱雅各宾党人,都有自己固定聚会的咖啡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拥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咖啡馆”,都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了作为民主政治前身的“大众议会”的角色。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以批判风格著称的作家巴尔扎克,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先锋派诗人作家和艺术家卡夫卡、勋伯格、毕加索、布莱希特,直至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等一连串大人物,都与咖啡桌有着不解之缘,也就是这些不朽的大知识分子谱写了咖啡桌上的欧洲文化发展史。

巴黎和维也纳的“咖啡馆作家”,几乎在咖啡馆度过了他们的整个文学生涯。当时的作家大都生活拮据,家中没有一间可供写作的书房,所以把咖啡馆当作了办公室,每天以固定的时间在咖啡馆内进行写作活动,和同行们相聚讨论文学、哲学、音乐和文艺批评等,同时也展开激烈的不同政治观点的辩论。此外,他们还跟常来咖啡馆的出版商和报刊的编辑洽谈稿约和合同。巴尔扎克说:“咖啡馆是作家的生活中心和文学基地,也是最能激发创作灵感的地方,一踏出咖啡馆,我的灵感也会随之而去。”18世纪不少欧洲文坛上的名篇巨著,并不是在紧闭的书房里,而是长年累月在文友汇集的咖啡桌上写成的。他们几乎总是在午夜关门时自己把椅子放到桌子上去的最后一批客人,有时还结群再去一个关门较晚的咖啡馆,直到第二天清晨早报上市后才慢慢回家。

巴黎的许多小咖啡馆都在行人道上设摊以招徕顾客。巴黎有不少街道都有两层行人道,外行人道和内行人道,中间是一条种满花草的供行人休憩的绿化地带。外行人道供人走,咖啡馆只要按月向市政当局交纳一笔租金,就可占用门口的一块内行人道,让顾客坐在大伞下喝咖啡,变成了巴黎市民休憩和交际场所。

对那些咖啡馆的常客来讲,到咖啡馆去不仅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场所,各种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咖啡馆,如“绅士咖啡馆”、“画家咖啡馆”、“记者咖啡馆”、“大学生咖啡馆”、“议员咖啡馆”、“工人咖啡馆”和“演员咖啡馆”等,各种不同政治色彩团体的咖啡馆,例如在英国,拥护保守党的咖啡馆就有上百家之多。

法国人有一种传统说法,要人换一个咖啡馆也许要比使人换一种宗教信仰还要难。法国人不仅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咖啡馆,连来咖啡馆的时间和坐在哪张咖啡桌上的习惯也是固定不变的。这当然和咖啡馆老板的“公关手段”也有一定的关系。顾客一进门,不用打招呼,熟知自己常客脾气和嗜好的老侍应生就会端来他最喜欢喝的那种咖啡,配上一盘特色点心,甚至还会随手带来他最爱看的报刊,这就是一个正宗咖啡馆的特色。

元旦火车欧洲游线路 篇3

当我厌倦了格子间里接连不断的文案创意,开始迷茫未来的人生方向时,我果断地送给自己一份真正的成人礼—一段持续48天的欧洲之旅,

我想,在这段旅行中我真正的起点应该是米兰中央火车站。因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一个人搭欧铁穿行在这片陌生的大陆上。

选择在暮色降临的时候达到米兰,是为了最紧凑地衔接上开往维也纳的火车。走进火车卧铺包厢,四人间的设计非常合理。在干净的床铺上躺下,车厢就像儿时的摇篮,在绵延的铁轨上轻轻柔柔地晃动。也许是因为时差的关系,我还没有好好期许即将展开的旅程,便进入了梦乡。

醒来的时候已是清晨,走到过道上,向窗外望,童话里才会出现小木屋三五成群地隐身在田园间,时不时出来和我打声招呼,又飞速地离开,挑逗着我这个一天前还在钢筋水泥都市里急行的人,也许这就是火车旅行才能带来的乐趣吧。列车员看到我起了,就为我送上新鲜出炉的早餐,并告诉我1小时后就会到达维也纳。

维也纳同许多欧洲老城一样,是一座浪漫的城市。这里有芳华绝代的茜茜公主,有修建于不同时代风格迥异的欧式建筑,也有公园里随意拉着小提琴的不知名音乐家,还有秉承传统展示古典马术的西班牙马术学校。来到这里可以呆上个十天半个月,每天参观一个博物馆,听一场音乐会,吃一顿大餐,不重样地品味这座欧洲古城的`魅力和风情,

资料

而我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最精华的部分。

利用白天的时间绕着环城大道游览整个古城区是认识维也纳最好的方式。这条大道是维也纳最大的一条豪华大街,市政厅、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大学等许多知名建筑都林立在这条大道两旁,霍夫堡皇宫、西班牙马术学校、茜茜公主博物馆等也都在环城大道的圈内。逛累了,去查哈酒店(Sacher Hotel)吃个下午茶,这里的Sacher Torte配上鲜奶油,清淡的奶香配合蛋糕里浓郁的巧克力味融化在口中,实在是一种享受。

维也纳 乐人之城

上一篇:国家森林公园下一篇:超级稻肥料运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