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十篇

2024-05-04

中国近代史 篇1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并立的政权。但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特殊的历史阶段, 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 中国社会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 近代中国出现的一些政权也带有一些特殊的色彩。

太平天国:是鸦片战争后建立的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1853年定都南京, 改南京为天京, 正式与清政府对峙。尽管它还属于一个旧式的农民政权, 但时代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承担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利用西方基督教义创立拜上帝教来组织发动起义;其领导人在后期还提出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与这两个政权并立的还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联军委员会, 为侵略者维护殖民统治秩序的广东巡抚衙门———这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武昌起义后, 革命派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并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再次建立了与清政府并立的政权, 但这个政府是一个由革命派、旧官僚、立宪派组成的联合政府, 受其影响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政府而独立。1912年,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这个政府的成立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与封建腐朽的清政府的对峙, 是一个代表世界发展潮流的势力与守旧落后势力的对峙。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它以反帝反封为己任, 目标直指北洋军阀, 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而后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也由广州迁到武汉, 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国民革命威震全国。这一时期, 孙传芳、吴佩孚被打垮, 张作霖主持北京政府;国共合作潜伏着失败的危机;国民党内部也发生了分化, 形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和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是特殊的一年, 国共合作破裂后, 大革命失败, 这一年曾出现短期的三个政权并存———张作霖把持的北京政权, 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下半年, 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 发动了多次起义, 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国共对峙时期。1928年, 国民党宁汉合流, 组成新的南京国民政府, 这年年底统一了全国。值得注意的是, 这时的国民政府也只能是形式上统一中国, 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说明: (1) 国民党新军阀连年混战, 国民政府的军令、政令不统一; (2) 遍布各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与国民党政权尖锐对立; (3) 帝国主义还直接占领、控制租界, 成为国中之国, 这是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解决。1931年, 在中国共产党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后, 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正式形成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局面。

由于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不到半年时间, 东北沦陷。于是, 1932年的中国形成了三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在东三省, 日本扶植傀儡溥仪成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 它是一个傀儡政权;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 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共产党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它是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有四个并立的政权———重庆国民政府 (南京政府迁往重庆后得名) ;“伪满洲国”;南京伪国民政府;延安抗日民主政权。在此期间, 四个政权并不是和平相处。抗战时期, 蒋介石玩弄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 既想反共又不敢与之破裂的反动的两手政策, 制造反共摩擦;汉奸政权为日本帝国主义维持秩序, 屠杀爱国人士;而共产党既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又要对付蒋介石的反革命两手, 以斗争求团结,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 这一时期斗争形势错综复杂。

中国近代史 篇2

首先, 要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地位。当中国封建社会迈着蹒跚的步履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 统治中国近200年的清王朝已日落西山, 国内, 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前进, 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尽头;国外, 西方列强利用其坚船利炮, 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疯狂地瓜分中国, 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灾难。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中国社会最终踏上了崭新而悲壮的历史嬗变过程, 中国人民的爱国认识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 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从未间断过, 林则徐虎门销烟运动、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三元里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等。这些运动中涌现了无数爱国人士。比如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邓世昌等等, 爱国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奋斗牺牲、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中国近代荣辱史, 也就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学习中国近代史, 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 尤其是青少年学习了解先辈们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等爱国主义精神, 并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继续和发扬下去。由此可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要求教师在讲课中不仅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人, 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 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还要有意识的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其次, 中国近代史中有相当丰富的爱国主义方面的素材, 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发扬和善于使用这些材料。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它又不同于专门的思想教育, 在有限的历史课中, 教师根据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线索, 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制度等, 一般不会把爱国主义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或基本线索来讲述, 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结合起来,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从零星的、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提取有关爱国主义内容的素材, 恰到好处的予以运用,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科技文化教育、经济方面等大量历史材料中, 提炼出爱国主义精髓。如:在政治军事斗争领域中选择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素材:永存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他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主尊严的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的光辉业绩, 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孙中山为救中国人民, 领导着先进的中国人民, 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 建立了中华民族, 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驱等等。

第三, 教师要充分、灵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 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最主要的还要根据历史内容和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 运用多种灵活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外, 还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等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讨论、课堂辩论是一种辅助教育形式, 它可以使老师教与学生学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题目, 让学生认真思考, 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这种形式比教师课堂讲解更加灵活, 也增加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如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入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时, 我就运用了电教手段, 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一个片段放给学生看, 看到英法联军肆无忌惮的抢掠, 学生们激愤不已。看到守园大臣自杀, 哀叹声不绝于耳;讲《抗日战争》这一节时, 播放有关抗战的电影片段《台儿庄战役》等;在讲完鸦片战争后, 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林则徐》、《甲午风云》。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将爱国主义事例更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 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培养不仅仅是历史老师, 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长期、艰巨、重要的任务, 本文也只是从中国近代史教学的角度, 阐述一点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实践, 才能真正履行好作为一名教师职责, 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基础知识扎实、思想品德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词典》 篇3

这部词典的释文,根据条目内涵、外延的不同,做到长短适中(如鸦片战争、梁启超等重点条目释文长达一千余字,短的释文如词典正文第一页“乙榜”只数十字),基本上做到编者所说的“求其准确明了,言简意赅”。

人物条目,在这本词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谁收谁不收,收录了,经历、事迹如何叙述,作者所取的态度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力求做到对先驱人物的行谊不溢美,对旧时官吏的作为不全盘否定。如“左宗棠”条,从几百字的释文中,可使读者知悉:他一生做了三件大事: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军,捻、回起义),这无疑是反动的;办洋务,有爱国、进步的一面(姑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收复新疆,是爱国的、进步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不囿于成说,而是广搜有关史料,汲取当代人的研究成果。

附录《中国近代史大事记》、《历日对照简表》、《韵目代日表》等五种,也能方便读者。例如在《大事记》一九○三年项下,就载有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邹容《革命军》出版于上海,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相继在上海出版以及“苏报案”发生等大事。上述重要书刊,不少资料是经常提到的,但其出版年月和编著者,一般大事年表也不可能备载。

辞典的某些内容还有可议之处。有些人的生卒年可进一步查清。如在北洋时代曾代理过国务总理的朱启钤(据说解放后才故世),其卒年打“?”号,似失之粗略。其实只要通过他的女儿朱洛筠(现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一问即知。

此外,对于清王朝的一些残暴而愚昧的大员,在释文中如能略述其劣行丑事,我想无疑会增加读者查阅的兴味。如杨芳,词典载称他于一八四一年“随靖逆将军奕山赴广东防剿。行抵江西,即附和琦善和议,……,为割让香港进言。至广州后,战不能胜,乃上奏‘攻守八难’,畏敌求降,请许通商”。据史料记载,杨芳其人在这一年竟想出一条“以邪破邪”的妙计(即让士兵载马桶于木筏之上,迎着英侵略军的洋枪炮去“破邪”),结果遭大败。当时有人赋诗嘲讽这位参赞大臣道:“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海中。”类似这样的事,《辞典》若能适当采撷,无疑可以增加辞书的可读性。

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 篇4

时间的灰烬铺平不了列强铁蹄碾过的道道划痕,漫天的黄沙掩盖不了那硝烟弥漫惨不忍睹的幕幕史实,湍急的碧波荡涤不了抛洒在历史长河中的沽沽热血。

风云世纪,百年中国,穿梭于深远悠长的历史隧道,听着那风起云涌年代的咆哮,撕开那血腥淋淋的层层面纱,几阵悲痛夹着几许哀愁;看着黑暗里一双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感受着那弯曲背影里隐藏的无可奈何,听着那战争年代下一曲曲的国民悲歌,几番警醒混着几丝悲凉......一百年前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写下了史上最为耻辱的篇章。慈禧太后,中国垂帘听政的第一人,是她让清政府一步步迈向了落魄,走向了灭亡。在她之水深火热的广大人民于不顾并且还毫不犹豫的答应履行各国列强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政策,还能欣然说出“量吾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她可曾想过她会成为历史批判的罪人,她的名字不是流传千古而是遗臭万年?就因为她,美利坚军队可以明目张胆越俎代庖地在气势雄伟的紫禁城里练兵,德国骑士可以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搞骑射比赛,并且用的是中国的毛驴,各国公使可以很舒适度地坐在金光闪闪的皇宫大殿的龙椅上拍照.....如此昏庸无能的政府,如此痛人心弦的惨状,却又如此真实地把清政府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然而,就在这百无聊奈之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了很多新生力量,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批立志于解放事业的有志之士站在了枪淋雨弾的最前线,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广大农民运动也纷纷发动起义战争,虽然,他们最终也没能力挽狂澜,但他们的铮铮铁骨,铁血丹心会永远在历史的丰碑上闪耀。

天空的阴霾给华美星空罩上了一层亘古不变的历史的忧伤,眼泪下的海也流淌着昨天伤痛的回忆,历经了历史的考验,迎接过风雨的洗礼,中华民族如今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承它的文话,展现它的风采,用无数欢颜的泪水与闪光的智慧震撼着梦想的舞台。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向上升腾,实现了科技梦;“神七”的圆满发射,实现了飞天梦;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百年期许的奥运梦......还有更多辉煌的瞬间等着我们去创造,更多美妙的旋律等着我们去谱写。

作为团旗下一群年轻人,有着生命闪电的傲慢,有着烈火青春的激情,更应该在这世纪风云的变革中体味正义凛然的民族大义,在这百年中国的沧桑中寻求人生价值的足迹。

中国近代茶业研究综述 篇5

一、茶业衰落的原因及挽救措施

关于茶业衰落的原因。袁欣认为,外茶的竞争使中国茶叶逐渐丧失了国外市场。通过计量分析,近代中国茶叶出口的价格指数、贸易条件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延伸比较优势指数都呈下降之势。中国茶叶的衰弱,除了外部遭遇的歧视性政策因素以外,内部产业组织形式的原始和落后是其主要原因[1]。贺从1886年~1896年的中国红茶出口情况分析,认为由于政治上的弊端,经济上资金困难和厘金制度的困境,思想上传统民本思想意识形态的制约,清政府无力执行商业领导和管理职责,构成了中国近代茶业出口衰落的主要原因[2]。徐方平认为,中国贸易主权的丧失和封建统治的反动,是中英茶叶贸易衰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小农生产、加工和销售方式,是中英茶叶贸易衰败的直接原因。近代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也对中英茶叶贸易的衰败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3]。林齐模认为,19世纪后半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遭遇印度、锡兰和日本等新对手,在最重要的英国茶叶市场上,印度茶叶取得了对华茶的竞争优势。相对于印度茶叶,华茶出口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英国资本对国际茶叶市场的操纵,中印茶叶生产方式的差异以及国际茶叶市场结构的变化[4]。兰日旭认为,东印度公司华茶的垄断经营,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导致中国茶叶生产盲目扩大[5]。林小梅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祁门红茶衰落的国际国内原因,认为祁门红茶由于制作方法陈旧、运销复杂、中间环节的层层剥削、茶农的投入减少、国内市场萎缩、国际汇兑的影响,印度、锡兰、日本、荷属东印度等国外红茶的竞争等等,促使了祁红在国际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6]。魏露苓认为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挑战是日本、印度、意大利、法兰西、美国、俄罗斯等起而攘其利;国外的茶胜过中国茶的技术原因是茶园更新换代周期和茶叶加工的机械化、价格和质量问题。中国的茶价格高是生产成本与关税两个因素造成的;质量不高,一方面是技术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经营掺杂使假造成的[7]。皮学军认为,民国晚期安化茶业衰落的原因是茶商与茶农之间的互动虽延缓了茶业的凋敝,但互动中的内损连同洋商与茶商之间互动的外耗与其他客观因素一起,最终导致了安茶的凋敝[8]。姜修宪认为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实在是以制度的变迁为旨归。制度因素才是造成中国茶业贸易衰退最为根本的内在原因[9]。陶德臣选取最能代表中印茶业发展命运的相关时段,运用对比研究法,揭示了两国茶业兴衰荣枯的根本原因。认为生产方式、种植技术、管理方式和贸易体制的根本差异是导致印茶兴盛、华茶衰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种植园的生产方式是战胜小农个体经济的关健因素[10]。

关于茶业衰落的挽救措施。王力认为,中国茶叶出口的衰退对清政府、茶商、茶农都造成了损害。为此,各方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试图挽回已经衰退的茶叶贸易。其中包括引进制茶机器,控制伪劣茶叶出口,吸收和普及茶叶生产知识,拓展茶叶销路,减轻茶叶关税等[11]。张瑞分析了华茶的改良措施。包括:学习先进的茶业技术;兴办茶业教育;设立出口茶叶质量检查机构;运输、销售领域的改良和茶业公司的建立[12]。林小梅分析了祁门红茶的改良措施:南京国民政府在祁门红茶区建立祁门茶叶改良场;实行祁门红茶统制运销;地方政府在祁门红茶区培养地方茶叶技术人才,进行茶叶调查,重视茶区新思想的发展,使用新式交通工具,祁门红茶经过改良取得了成效,茶叶产量的增加,茶叶质量的提高,部分茶农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13]。梁仁志则认为,“祁红统制”维护了官僚金融资本,忽视了广大茶农及普通中小商人的利益。这就决定了这个政策的失败,它不可能开启中国茶业的近代化之路[14]。

二、茶业的制度、资金、技术、经营与市场

制度方面。陶德臣认为,经营制度的创新是近代茶业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其目的是要通过经营方式企业化,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摆脱茶业危机。对于茶业公司,他认为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茶业衰落之时,清末民初形成“高潮”,嗣后相对沉寂,30年代主要只有官僚性质的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派生公司康藏边茶股份有限公司[15]。姜修宪分析了福州港对外贸易的“称重标准、洋商的抑价、传统的公会组织、往来赊欠账户制度、中间人制度”等,对当地茶叶出口的影响[16]。

资金方面。陶德臣分析了近代中国茶业高利贷金融资本,外国银行、洋行、茶栈、钱庄,甚至地主、官僚、茶商、茶贩均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插手贷放。高利货资本的兴盛,强化了洋行对茶叶外销的控制,摧残了中国茶业,加速了茶业的衰败,茶商、茶农深受其害[17]。

科技方面。朱自振认为《茶务佥载》一书,对中国茶叶科技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18]。他还分析了近代机械化制茶和种茶使用化肥问题。认为,1896年中国茶园开始试用外国化肥和其他肥料,主要有卡害你脱、苏潘福、客利沙发、克罗克利、阿玛尼沙发、拉害姆乃脱、气利沙批偷、土买美、干阿奴、豆粕等种类。19世纪60~70年代外商在中国设立砖茶厂,用机器生产,主要是压力机(气压和水压)。19世纪末年,中国官方和商人集资订购外国茶机制茶,以1896年福州的茶商为最早。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会上展出的,并由技师梁祖禄专作介绍的“烘焙机”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台茶机[19]。

经营方面。陶德臣深入分析了1840年~1917年的中国茶农的经营方式、经营业务、经营规模、经营业绩及利益分配等诸方面的经营状况[20]。

市场方面。陶德臣认为近代茶叶市场,可分内销市场与外销市场两大类。外销市场又分为以产区为中心的初级市场,以茶埠为中心的周转中级市场及国际承销市场。无论是外销市场还是内销市场,各级各类市场分工明确,相互衔接,最终实现了茶叶从产品到商品,再到消费品的转化[21]。杜七红分析了茶叶对晚清汉口市场的影响认为茶叶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庞大网络,丰富了汉口市场的商品流通体系;繁多的品种,巨额的货值,使茶叶成为汉口市场最大宗的商品;茶叶刺激了汉口商人集团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膨胀,使市场竞争呈现多元态势[22]。任放分析了19世纪80年代后,由于印度茶的崛起,汉口茶市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猛烈冲击的原因,在于印度茶园采取的是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并分析了晚清汉口茶叶市场虽然受到印度茶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时有剧烈波动,但整体贸易状况仍属繁盛的原因是:俄国市场需求旺盛;欧美市场仍看好华茶;国内需求大[23]。陶德臣分析了近代日本茶业勃兴的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日本茶叶市场以美国、加拿大为主,英国销数不多;20年代以后,日本加紧向北非市场渗透,并乘隙挤入苏联、蒙古市场。此外日茶还倒销中国天津、东北一带,给中国茶业造成很大危害[24]。

三、区域茶业

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和茶叶加工技术、加工的生产方式、赣省茶号以及赣茶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5]。陶德臣把近代浙江茶业历史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后至1897年前的繁荣;1897年至抗日战争前夕的衰落;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破产[26]。他还把清代福建茶叶生产分为迅速发展、高度繁荣、急剧衰落三个明显的阶段,论述了其概况和原因,经重点分析,认为茶叶生产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推动了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外来人口大批涌入,推动了山区开发和经济的繁荣,促使了茶商人数骤然增加、势力空前膨胀[27]。他认为福州是近代中国著名茶市和三大砖茶中心之一,研究福州茶市的兴衰,揭示其在近代中国茶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对福州开埠及其对茶业的影响、福州茶市的衰落与教训进行了分析,认为根本原因是洋商对茶市的操纵,封建政府对茶业的盘剥以及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是造成闽茶衰败的重要因素[28]。熊英分析了道咸年间湖南茶业突然兴盛的原因,主要是英国从中国输入茶叶数量的激增,刺激了茶叶种植的发展;湖南所制红茶迎合了西方各国的口味,市场销路大开;湘省官方为获取更多的茶税,鼓励民间广植茶叶,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以及茶商们的苦心经营。光绪中期以后湖南茶业的迅速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税厘较他省为重,扼杀了生产和销售;生产诸环节落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并分析了湖南茶业的衰落对近代湖南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29]。周付华对1861年~1949年九江传统的茶市、九江开埠与九江茶市、九江茶叶贸易、九江茶市衰落原因与振兴的尝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30]。陶德臣认为上海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茶埠,肩负着华东茶叶出口和华中茶叶转运出口的重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茶叶货源和运输路线。他探讨了上海茶市崛起的原因、茶市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等问题[31]。定光平和邱红梅以近代羊楼洞茶区制茶工业为例,分析了近代乡村工业形态的三元模式家庭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近代机器工业,并对三者表现出的渐进性、粘连性、实用性等乡村工业形态演进的规律进行了探讨[31]。

四、茶商

群体方面。周娟美认为晚清晋商将茶叶贩运基地由武夷山区转向湖北,首开湖北的红茶生产,并推行砖茶方式运销。以市场为经营导向,开始产运销的一体化运作,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民族加工工业的发展,也为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3]。定光平和邱红梅以晋商在羊楼洞茶区的开发分析了晋商在茶庄的经营、由小作坊发展到规模宏大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并向近代机器制茶工厂过渡中所起的作用[34]。周晓光认为茶叶贸易是徽州商帮在明代中叶形成以后最重要的经营活动之一。入清之后,徽商茶叶贸易经历了兴盛、低谷、中兴和衰落四个阶段,并形成了经营方式一体化、经营活动季节性、兼营现象普遍和资本组合多样性等突出的特点。光绪中叶以后,因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打击、国际市场上洋茶的冲击及徽商本身在非经营性消费方面投入过多等因素,徽商茶叶贸易最终走向衰落[35]。周晓光和周语玲进一步分析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徽商的关系,认为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初期,徽州茶商抓着机会,及时调整,实现了从“内销”为主到“外销”为主,从广州到上海的战略转移,从吸纳族人资金发展到借贷茶栈、洋行款,出现了“中兴”的盛况。但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徽州茶商的压抑,徽州茶商走向衰落[36]。林立强对西方传教士与福州茶港开埠、茶叶贸易以及商务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等作了探讨[37]。

个人方面。刘锦萍探讨了山西榆次常家在近代与俄国进行茶叶贸易的兴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导致衰落的根本原因[38]。张其生回顾了茶人楷模王正容先生的一生对中国近代茶叶科技作出的贡献[39],“乌龙茶王”张天福先生在民国时期对茶叶品种的培育和开发的贡献[40],以及近代茶学科学家、茶史学家、贵州茶史研究的创始人邓乃朋先生在贵州的实验和研究为中国的茶业作出的突出贡献[41]。

总之,通过对中国近代茶业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的经济与社会,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近代茶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制度,茶商与茶农的关系以及市场变化等对茶业的影响,为现代茶业的经营提供借鉴作用。所以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近代茶业的研究。

摘要:茶,中国悠久的文化之一,从古到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近代它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代茶业的研究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整理十年(1998年~2008年)来中国近代茶业的研究成果,从近代茶业衰落的原因、挽救措施、经营、市场、区域状况、茶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浅析中国近代初期女装图案 篇6

19世纪末的中国, 正处于清朝末年。除了一些搭配方式, 汉族妇女和满族妇女的服饰从表象看来已经没有很大的区别了。当时, 无论汉族妇女还是满族妇女都崇尚繁复的服装风格, 不仅是在服装件数上的“层叠”, 更是表现在服装边缘夸张精细的装饰上。同时, 尽管朝廷政府鄙视西洋国家的野蛮.但事实上西洋文化正严重侵袭着中国本土文化。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后, 中国妇女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下, 更加坚定的开始改变千百年来固有的服饰形象, 呈现出新时代的着装风貌。1910年辛亥革命后, 中国近代服饰的发展, 有许多新特点。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 政治上社会动荡, 文化方面中西剧烈碰撞。其中的在服装上带来了西式文化东渐之风, 使得中国人的服装从1 9世纪末直到解放前, 都呈现出“西风东渐、东西兼容”的态势。可以说:近代初期是中国服装史上整个近代时期最为错综复杂, 又是在传统守旧与大胆革新最为矛盾的时期。这时的女服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束缚中国女性千余年的缠足和裹得严严实实的筒状服装, 己经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近代女性上装的变化历程可以说我国服饰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何认清这一时期上装的变化对我们如何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服装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之一, 服装对不同时期的文化有不同程度的解读和反映。当一种文化载体的形式发生变化时, 肯定是受动于更深层文化因素的作用。近代中国传统服装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汇、融合的发展过程。从这点上来说, 近代传统服装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的发展是有某种本质的相似之处的。这个时期的汉族女性的衣着受到强烈的时代冲击,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和社会习俗及审美的变化, 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色,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风貌。服饰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从服饰的特征和变化上可以看到时代变迁的历程、甚至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

二、相关术语界定

针对本文相关课题的研究, 其对相关术语的界定是必要的, 通过较为详细的加以说明, 对本文研究内容可以更准确时期范围界定的相关解读。

1、近代初期。

近代初期本文把它概括为清代与民国两个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 即以下两个时段:一是清朝末期。《中国文化通史》中指出:晚清时期始自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 终于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二是民国初期。即民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到1920年五四运动开始;

2、女装。

女上装泛指女子上身穿着的衣服。本文研究的近代中国传统女装的只限于用作外套穿着的衫、袄、褂、袍;

3、图案。

广义指对某种器物或建筑实体造型结构、色彩、纹饰的设想, 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的制约下, 绘制成的图样。图案的狭义概念可理解为装饰纹样, 是将自然景物或几何形体进行提炼加工, 通过概括、夸张、取舍等艺术手段, 使之成为具有一种装饰性效果的纹样组织形式。图案主要是把生活中的形象集中概括起来, 经过艺术加工使其造型、结构、色彩、构图等适合于实用与装饰的目的。

三、女装图案的审美表现特征

清末民初女装的服饰中, 其图案大部分表达的寓意为祈福吉祥的构思。服饰在表现吉祥意愿、体现吉祥观念、表现人们追求幸福方面比其他艺术更胜一筹。服饰的吉祥内容非常广泛, 借用言语上的谐音字, 设计成图案, 用于服饰面料。如:平 (瓶) 升三级 (戟) 、连 (莲) 年有余 (鱼) 、五福 (蝠) 临门等等。近代初期服饰所用的吉祥图案很多, 用的方法也很复杂, 从人的出生开始直到去世都有吉祥图案出现。近代初期服装的审美习惯与民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近代初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 使得当时女性对美好的生活向往的渴望更加强烈, 但是由于他们的大多数的贫困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想象富有和吉祥图案之中。其女装图案用花卉、动物、植物、吉祥物等服饰的服装面料及工艺表现手法, 再加上图案丰富的色彩搭配及对比效果, 增强了女装的传统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审美效果, 提高了女性的典雅秀丽、妖娆多姿的神态之美。

四、近初女装与图案布局关系的分析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里, 对纹样的装饰位置设有要求的, 主要是按照古代服制要求或造型构图的需要, 将服饰图案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当然这是对宫廷服饰的严格要求, 与宫廷服饰相对应, 民间传统服饰对图案的放置位置要求就比较随意一些, 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的需要来安排。传统的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这些装饰, 又多在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服装刺绣中, 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女上装的图案纹样主要放置在领边、衣襟、袖口边、衣摆底处、衣身前后片等位置上进行面料图案装饰。例如, “腕袖” (上衣袖口) , 通常情况下多饰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二方连续图案。“领口”, 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 饰以花卉图案。“上衣”, 绣花多在胸口, 常用图案有鱼戏莲、牡丹花等。图案的装饰手法其中一种是直接在面料织造的过程中就把纹样图案制作出来,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刺绣来装饰纹样图案。其女装图案也有固定用边饰来装饰运用的, 其边饰的样式、多少、造形、色彩等基本上依赖于它所装饰的衣服的样式、风格、颜色, 风格线的式样以及个人的审美情趣等直接因素。因此, 除了从微观角度研究边饰的单元图形外, 还必须从宏观角度研究边饰整体样式以及边饰与服装的关系。涉及到衣缘的服装风格线有:领线、衣襟、下摆线和衣衩、袖口。这些部位都随年代不同, 流行的高低宽窄各不相同, 边饰的图形也呈现出不同的图

绽放的美丽

——浅析花卉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

张蓉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花卉是服装设计中的永恒的主题, 被广泛应用在服装设计之中。在女装设计中, 花卉通常以印染、刺绣、立体造型等形式出现。在现代条件下,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服装多元化的趋势, 花卉频繁地出现在不同风格的服装中, 成为女性疯狂追求的对象, 也就成为女装设计师们手中多变求异的设计手段, 不论是写实的、抽象的, 还是平面或立体的, 设计师们总能从花卉中提炼出时尚的元素, 成为当季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古今中外花卉在女装设计中的作用, 并对花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女装设计花卉平面图案立体图案

2008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 花卉显示出不可抵挡的魅力, 占领了女装的舞台。在现代条件下,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服装多元化的趋势, 花卉频繁地出现在不同风格的服装中, 成为女性疯狂追求的对象, 写实的、抽象的, 或是平面、立体的, 无处不在, 设计师们总能从花卉中提炼出时尚的元素, 成为当季的热点, 可见花卉在女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花卉早期在中外服装中的应用

在我国古代, 很早就用花卉纹样来装饰服装。“早在商代, 古人已有意识地利用纹饰来表明着装者的身份和美化着装者本人”。[1]“集宁古城出土窑藏元代丝织品中有一件绣花夹衫, 衫上有九十九只大小不同的禽鸟、水族、花卉等图案, 如仙鹤、凤凰、双鲤、牡丹、百叶、百合等”。[2]在古代帝王服饰图案中的“十二章”纹样中包的花卉纹样, 说明古人很早就用花卉纹样来装饰服饰。那时服装造型受到礼教的约束而相对单调、缺少变化, 所以人们对服装图案的审美要求相对增强。

在西方, 花卉纹样同样很早就被应用在服装中。古代埃及“保留至今的实物资料中, 织有图案的纺织品, 是从公元前1420~公元前1412年在位的图特摩西四世陵墓中发现的三块麻布。用织锦技术织造的这些麻布, 织有莲花和纸莎草花纹”。[3]在公元前200年的那斯家时代, 也出现了花卉纹样。拜占庭、巴洛克、维多利亚等时代均有不同手法的花卉纹样装饰。“路易十四时代, 织物上的花卉比实际的花卉形象还大, 有的甚至大到一个织造循环一朵花的程度”。[4]工业革命后,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 花卉的印染技术也得到提高, 尤其是之后的新艺术和装饰

形。

五、结论

当今设计师们以中国服饰传统风格为根基来设计服装的越来越多, 在国际间领导人的社交场合, 各大晚宴活动, 服装设计大赛, 婚礼服设计及国内影视剧服装等等方面都无不展示出了具有清末民初服饰图案的表现。比如电视剧《橘子红了》、《胭脂雪》、《微娘婉心》、《深宅》、《中国往事》、《女人花》及电影《海上花》等影视作品, 及2008年东北虎品牌的服装发布会上都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女装图案的装饰精美、制作精良、场面恢宏, 使人们对民国服饰文化认识进一步加深, 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 对此时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现代女装的设计和对现代女装如何吸收西方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以清末民初的汉族女装图案为题展开研究,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直到清末民初服饰时期流行的牡丹纹艺术时代, 花卉在女装中更是体现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花卉在女装中的表现手法

1.平面运用

(1) 平面印花:平面印花是女装设计中应用最为频繁的元素。在古代, 人们通常以写实手法将花卉图案印染在女装上, 除了装

样, 至今仍是中国女装中的典范象征。总的来说, 晚清民国是经历了一场服装变革的过程, 特别是服装上的图案, 是一个从极致的繁琐精工到逐渐消退的过程。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对清末民初女上装图案全面的分析研究, 对女装图案不同角度的深入探讨, 展现该时期女装图案的总体概况和时代风貌, 以期扩充中国服装史中关于女装图案的研究内容。

摘要:对于中国近代初期女装图案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清末民初时期的汉族女性服饰图案,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当时的女装的服饰图案面貌, 可以为解析当时的流行时尚、审美文化的变迁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当今中国服饰文化史的研究发展也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通过对清末民初女上装图案全面的分析研究, 对女装图案不同角度的深入探讨, 展现该时期女装图案的总体概况和时代风貌, 进而补充中国服饰史中近现代妇女服饰中相关传统图案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近代初期,女装,图案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著, 商务印书馆 (香港) 有限公司, 1992年。

[2]、《百年流行时尚》, 武斌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

中国近代史 篇7

林德发教授的专著《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它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依据大量文献资料, 通过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比较分析, 详细阐明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发展状况、形成原因及历史定位, 揭示了企业文化是近代民族企业身处逆境、曲折发展的重要动因, 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本书选用了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和宋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大量史料作为研究的基础, 同时引用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集团、刘鸿生企业、大成纺织染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德大纱厂、华新纱厂、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宝元通公司等著名民族企业的资料作为辅助, 全面、客观地展示了曾被人们忽视已久的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风采。

本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将文化界定为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制度, 而不是作为一种“泛文化”概念进行研究, 这有利于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便于深入挖掘近代民族企业文化发挥巨大作用的深层原因。 (2) 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动因, 揭示企业文化是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身处逆境、曲折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分析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指出正是企业文化的巨大力量, 使近代民族企业在逆境中节省了大量交易费用, 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从而揭示出企业文化与近代民族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联系。 (4) 阐明近代中国企业虽无企业文化一说, 但按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去分析, 其先进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 皆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基本一致, 只是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而已。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 认为中国近代企业只存在企业文化现象,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观点, 缺乏有力的证据。 (5) 通过中日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比较, 阐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并不低, 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制度文化, 皆与日本近代企业文化十分相近, 并且有些方面更显优势, 只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魅力没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德育刍议 篇8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2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国近代史是高校的必修基础课程,其内容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其中大量英雄人物的道德形象,他们在保卫祖国、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充分运用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教师应尽的重要职责。

一、进一步增强德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除向大学生介绍必要的基础史实,培养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进行德育十分必要。利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系统地向大学生进行德育,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党中央对加强国情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和道德滑坡等消极现象。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要求和期望。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功利主义因素开始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影响到一些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运用中国近代史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二、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有意识地提炼其中的德育素材,以确立德育的达成目标。结合中国近代史教材,在备课中,可把中国近代史的德育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矛盾。振兴中华、救亡图存,始终是激励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持续奋斗的动力和理想。在教材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这批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经世改革的主张;农民领袖洪秀全为建立“理想的天国”而奋起反清;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思想家为突破“洋务运动”的局限而奔走呐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倡导“变法”;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但历史事实表明这些探索最后都失败了。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过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上述史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培养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教材。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教学,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从而坚定大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心。

(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为了人民的富强和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精神支柱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近代史内容中,既有屈辱的“黑色的历史”,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旅顺口和南京数以万计的人民被屠杀,都令人肝肠寸断,同时也有奋斗的“红色的历史”,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教材中,林则徐等人虎门销烟、抗击英军的英雄壮举;三元里民众不畏强暴、誓死抵抗激烈的武装抗英斗争;老将冯子材镇南关大败法军的凯歌;北洋海军邓世昌、林永升等海军将士血战到底、以身殉国的业绩;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蹈海自尽”唤起国人的革命精神;国共两党携手抗日最终取胜的辉煌成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光辉业绩,等等。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通过对这一系列史实进行教学,使大学生接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坚定发扬先辈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树立为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志向。

(三)继承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的教育。中国近代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教材中汇集了大量近代英杰的素材。例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度责任感;洪仁玕临终遗诗坚信“天国祚虽短,光复待他年”的乐观主义精神;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豪迈绝笔;李大钊不为酷刑所屈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仰;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的体现,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通过这些丰富的实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近代史上英雄人物为楷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为学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三、与时俱进,丰富德育的方法

中国近代史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要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达到德育的目的,还需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与时俱进,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的本领。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由于大学生虽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定型时期,但人生阅历仍比较有限,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尚不能完全把握,因而需要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加以引导。例如,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人和事,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如在讲到洪秀全时,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肯定他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打击清王朝及外国侵略势力,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应看到他作为小生产者代表所带有的皇权思想、等级尊卑观念及宗派思想、享乐思想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等。正是后者成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注意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德育的过程分为明理、激情、立志、导行等阶段,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促进,德育的最高要求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德育不能单纯地灌输,还要善于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去判断。教师应努力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画龙点睛的手法、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德育。同时,还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传统的教学中,黑板是主体。在讲课的过程中仅仅是文字的展示,很难让大学生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已普及,关键是要提高课件本身的质量。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穿插建党90周年来历次党代会的图片,可对加强热爱党的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具体、生动、形象的讲述,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加深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理性认识。例如,可配合教材内容选取有关的电影、录像片断等,组织大学生观看,还可配合各种重大纪念活动和节日,组织大学生开展学术报告会,编历史手抄报,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遗址和图片展览等,使大学生接受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在“细雨润物”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大学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属于主干学科,其本质属性仍然是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贯彻德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要求,又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就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问题致李铁映、何东昌的信(1991年3月9日)[N].人民日报,1991-06-01

[2]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4日)[N].人民日报,2003-11-26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德州学院教研课题 (JGLX-A09004)

【作者简介】张立胜(1972- ),男,山东宁津人,德州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责编 苏 洋)

中国近代史论文 篇9

摘要: 20世纪初,日俄两国为了推行各自的“大陆政策”和“远东政策”积极进行对外侵略扩张。由于他们的政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国际形势上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爆发了日俄战争。这次战争对日俄两国和中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日俄战争;背景;影响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这是日本和俄国在一些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怂恿下为了争夺中国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和太平洋霸权所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日本战胜。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课堂学习和在大连旅顺白玉山的参观过程中的了解,我对日俄战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课堂观看关于日俄战争的纪录片后,我又亲自到了旅顺白玉山,在旅顺白玉山上有一座塔,日俄战争中的日军为了减少日本人民的厌战情绪,为战死者修建纪念塔来欺骗日本人民,美化侵略战争。它外观象一个燃烧的蜡烛,它们就是想让这支燃烧的蜡烛永远照耀战死的日军的灵魂。同时它也象一枚炮弹,借以显示日本帝国的战功。这一幕幕历史让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伤痛,更应该是思考和继续前行的力量。本文就从日俄两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战争的影响谈谈我的观点。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近代以来,日俄就分别制定了以朝鲜和中国东北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远东政策”,这场战胜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英国的支持,给了日本一支巨大的强心剂,英日同盟的形成,为日本对俄战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日俄战争从性质上说,日俄双方都是掠夺性,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权及远东霸权而展开的一场厮杀。这次战争对日俄两国和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的巨大影响。

一、日俄的侵略政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由自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并且不断的向外扩张,瓜分世界。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也在深化。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和俄国就把侵略的魔掌伸向中国和朝鲜,掠夺了大量非法权益。19世纪末29世纪初,这两个国家的侵略野心更加膨胀,两国都想将中国和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进而争霸整个亚洲和太平洋,于是两国矛盾深化。

日本自大和奴隶制国家形成以后,军国主义也同步崛起。日本在对抗外来侵略的同时,积极对外扩张,企图将朝鲜进而将中国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世界帝国。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摆脱了即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发展成资本主义强国。可是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急于靠军事掠夺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明治天皇在其发表的《天皇御笔信中》公开宣称“日本乃万国之本,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精心制定了一个征服朝鲜和中国的台湾,东北和内蒙古直至内地,进而征服亚洲乃至世界的“大陆政策”。并加强军备以侵略中国,朝鲜。在英美的支持和俄国的挑拨下,在1894年7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并坚定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从15世纪起,俄国通过对外扩张,领土急剧膨胀,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封建殖民大帝国。在甲午战争前,由于日本羽翼未丰,又在侵略朝鲜和中国问题上与俄国存在着共同利益,采取了妥协之态。甲午战争中,日本一举打败了大清帝国,并强迫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威胁了俄国的霸权地位,俄国立即出面干涉,联合法国和德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随后,俄国又诱使清政府签订了针对日本的《中俄密约》及其他条约,攫取了大量特权。1898年,俄国又强租旅顺、大连,将长城以北的中国划分为它的势力范围。俄国在中国东北及朝鲜的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使得两国矛盾尖锐起来。这样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的矛盾开始激化。

二、国际局势

1899年和1900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先后两次向英、法、德、日、意、俄六国发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要求对华实行贸易“机会均等”,维护中国的行政完整和主权独立。于是沙俄在中国极力扩张,不仅与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与英国也产生了对抗。1902年1月30日,《日英同盟条约》签订。英日同盟的建立为日本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重要支持者,为日本对俄开战作了最重要的外交准备。俄国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也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支持日本发动对俄战争以削弱俄国。作为俄国盟友的法国,虽然口头上支持俄国,但法国在东北的权益不大,其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同德国的争夺。1904年,法国财长维耶宣称,俄法同盟只适用于欧洲,表明法国在战争中不会援助俄国。德俄之间本是宿敌,更不会为俄国作战。事实上,德国希望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受到削弱,从而减轻俄国在欧洲所产生的威胁。因此,在战争爆发前,日本获得了有利的国际形势,1904年2月8日战争爆发。

三、日俄战争的影响

日本借日俄战争直接获益了大片殖民地,间接提高了其国际地位。战后的日本财阀通过此次战争,大发横财,并掀起了企业投资热潮,仅1905年下半年到1907年,新建扩建企业投资额相当于甲午战后十年间投资总额的两倍。同时日本自此全面展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真正成为一等强国。日本通过战争获得大片殖民地和投资场所,促进了日本经济更为迅速的发展,其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1905-1906初,日本的驻外使馆由象征“二等国”的公使馆升格为象征“一等国”的大使馆。天皇的权威经过战争和胜利而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战后,军部的权力进一步膨胀,对政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俄国沙皇原希望通过一场小小的胜利来转移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危机,以维护其统治,战争的失败使沙皇专制制度遭到削弱,导致了革命,俄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1905年1月22日,彼得堡工人及其家属在牧师加邦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他们在请愿书中陈述了人民对政治、经济要求,包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将土地转交人民,实行各种政治自由召开立宪会议等等,这些举措为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拉开了序幕。然而革命失败,可是政府的残酷镇压充分暴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与无能,促使革命进一步高涨。沙皇政府在压力面前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人民的部分政治权力。更重要的是,这次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俄国工农运动的发展。

日俄战争不仅是对中国神圣领土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也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空前的浩劫。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坚决反抗,在东北乃至全国,到处都燃起了抗日大火,抗俄团体相继出现,在哈尔滨出现抗俄的“自保会”,营口工人拒绝为俄国做工,许多工人逃走并参加了抗俄武装队伍,群众抗俄武装“马贼”则“专一妨害俄军为目的”割电线,拆铁路,日俄军患之忧之,清军中的爱国官兵也积极要求参加抗俄战斗,驻扎于山海关,辽西地区的练军都督姜桂题为“均预告奋勇”认为上下一心,与日俄一战,必将取胜,这些正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日俄帝国主义斗争中日益觉醒,在同帝国主义侵略者和腐朽的清政府进行的斗争。

浅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篇10

一、中国长期封建制度的束缚是主要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太漫长, 缺乏产生近代科技动力的封建社会, 从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 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 是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中国的封建统治对科技发展的阻碍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近代中国封闭的环境削弱了国人的创新思维。没有了创新思维, 何来的科技发展, 中国科技又怎能不落后?

西方在16世纪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快速兴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从而激活了人们的创新思维,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而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停留在更加完善的封建主义社会, 它不但严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在思想领域压制创新思维。统治阶级内部的保守势力反对变革, 这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发展的一块大绊脚石。而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 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兴起。因而, 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不能在中国产生, 是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在中国始终得不到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都具有一整套使得封建社会得以延续下去的种种功能。这就对生产力的发展, 对任何新的社会制度, 包括资本主义的产生, 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同时, 对近代科学的产生, 也形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发展的长期过程中, 由于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结构比西方庄园经济结构能在更大程度上容纳商品经济的存在, 所以商品经济也曾有过相当程度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曾出现。但是, 封建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 需要把农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 不容许商品经济无限制地发展。特别在后期, 封建统治者对商业手工业严加掠夺、摧残和压制, 使资本主义没能在我国发展起来, 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仍然是个封建社会。这种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足性, 生产方式的个体性和生产条件的简陋性, 它本身就缺乏技术革新的要求, 甚至使中国许多举世闻名的重要发明, 也因为在生产中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而长期停滞在它的原始形态。如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 曾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的强大武器, 但在中国却被用看风水、制烟火鞭炮敬鬼神和印刷经文。由于生产本身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不出迫切的需要, 社会生产得不到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得不到适于生长的土壤, 其发展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推动力。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利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需要交流的。虽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确实是在不断地吸取世界其它国家的先进成就, 但是, 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大国, 产生了一种天朝大国思想, 认为向外国学习, 似乎有损尊严。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已经有较大进步, 西方列强以对东方大肆扩张, 这种故不自封、妄自尊大、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思想, 就成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障碍。这种天朝大国思想又是清代奉行的长达百余年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思想基础。这一政策使中西方科技交流中断, 人们对欧洲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新潮流和新手段茫然无知, 完全堵塞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

中外历史证明, 国家只有开放, 才能使国家获得多方面的新信息, 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创新出新的科技成果。西方的科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而当时中国的统治者, 实行严密封闭的惠民政策。行政封闭和思想禁锢使中国与国外缺乏信息交流, 中国人信息不灵通, 与外界交流少, 思维方式处于长期封闭的状态, 中国科技落后就不可避免了。

四、长期以来的传统哲学思想也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自秦以后形成了一种以儒家学说为正统、道家学说为补充的意识形态结构。任何古代的科学理论, 都是和哲学观点紧密联系的。任何古代的科学理论, 都是和哲学观点紧密联系的。以个人经验 (包括社会的和心理的诸方面) 合理外推, 是儒家认识世界的模式。这种模式给科学理论带来了直观和思辩的特点。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政治和伦理是紧密结合的。科学理论伦理化的倾向就使得科学理论的争论和政治斗争纠缠不清。大一统政权愈是强大巩固, 科学理论的发展愈是受到政治的控制。一旦它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前进的道路就有可能被阻塞。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测量等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 但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关系, 决定了技术始终只是与具体的行业、与具体操作技术的人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 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至于科学实验, 在中国科技史上更是廖若晨星, 不受重视, 而且没有地位, 也就谈不上推进科学理论的发展了。结果是科学理论、实验和技术三者各行其道, 而不能像近代西方那样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循环加速发展的体系结构。

五、结语

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的科技在近代落后是具有它内在和外在的原因的。现在, 只要我们能认清原因, 发挥优势, 实现科学技术的起飞, 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跨入科学技术的先进行列。

摘要: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直是史学界、哲学界、科技界关心的问题。在对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探讨的基础上, 剖析影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诸多方面, 使人们对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加深了认识。

关键词:科学技术,封建制度,自然经济,传统哲学

参考文献

[1]韩琦.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2]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5.

[3]竺可桢.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J].科学, 1945 (3) .

[4]潘永祥.自然科学发展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4.

[5]马克思.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上一篇:活动阶段下一篇:双液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