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艰难的尝试八篇

2024-05-04

一次艰难的尝试 篇1

一、案例:课程整合的一次失败尝试

数学教师:这节信息技术课上数学课吧。你让学生用电脑做一下数学课本上的函数实验题.我们试试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教师:那要用什么软件呢?

数学教师:什么都不用, 学生知道的, 书上操作步骤很清楚。你把时间留给他们, 他们自己会动手。

信息技术教师:那是我上, 还是你上呢?

数学教师:你上啊!

信息技术教师:那我怎么上呢?

数学教师:你辅导一下就可以了。

信息技术教师:这个实验用的是什么软件?把你的数学书借我用一下, 让我知道是什么题目, 好准备一下。

数学教师:不用准备了, 机器上都有。

信息技术教师:……

在这堂“课程整合”课上:

信息技术教师:请大家打开数学课本X X页, 做一下实验题, 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

学生:老师, 在哪里做, 怎么做呀?

教室里一片哗然……

信息技术教师打开学生的书本一看, 原来是要安装方正奥思软件才能完成的作业。信息技术教师只好匆忙下载软件, 教学生安装, 再按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全班只有几位学生完成。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对策

导致这次课程整合尝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首先, 学科教师对课程整合本质及内涵认识不到位, 认为课程整合就是“学科教学任务加信息技术手段”。其次, 学科教师简单地认为, 课程整合只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 学生按部就班参与即可。再次, 学科教师对整合课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若想进一步推进, 学科教师需与信息技术教师紧密配合。

1.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间合作研究的文化氛围

课程整合源于教学设计者间的配合。学科教师要认同当代的教育变化, 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信息技术教师也要主动地融入学科中去, 与学科教师共同实践, 获得新的经验。

2.改变教研活动模式

学校要打破学科壁垒, 支持教研力量的横向联合。学校需重新定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让信息技术教师从学科教研中获取与学科相关的主题或任务, 进而确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3.改变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把课程分为几个教学模块, 使一个模块成为一个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个模块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教授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知识, 另一方面, 围绕学科主题,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这样, 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一种工具学科, 不再以单纯的学习电脑操作为目的了。

一次艰难的尝试 篇2

讲评试卷时, 也许老师们与我有相同感受:教师在上面一题一题地说答案, 再进行分析, 学生在下面对答案, 更正错误, 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听得认真, 改得仔细, 但再次练习, 效果并不是很好。什么原因呢?有些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只看答案, 不分析错误的原因, 只用耳, 不用脑。更有甚者, 如选择题只将其选择的序号A、B、C、D改过来, 就“万事大吉”了, 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次考试仍犯同样的错误, 甚至同样的问题过两三天又不知道了。于是我试着一改以往的讲评方式, 让学生自己分析、讲评。做法是:分组。将学生根据做错的题型、题的深浅程度及学生基础分成几组, 答错同一题型的分为一组, 基础较差的分为一组等等;分配任务。将试卷发给学生后, 各组承担相应的题目, 基础差的承担基础题, 成绩好的承担提高题;查证答案。各小组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 通过讨论, 查阅资料等, 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 大家群策群力, 查教材, 看笔记, 翻辅导资料, 如果还找不出正确的答案, 就“拜访”老师, 表现得相当积极;学生评讲。由各小组推荐一位或几位同学上讲台评讲所承担的题目, 既讲了正确答案, 也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 同时还从自己的角度说了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他们的评讲有些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到位”, 甚至有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但也有很多同学讲得非常精彩。

本次试卷评讲, 我花的时间最少、力气较少, 而学生掌握得较好。仔细想想, 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 教学重心转移了, 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 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前无论是上课还是试卷评讲都是教师先查看各类题型, 想尽千方百计, 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一股脑儿全都“塞”给学生, 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 愿不愿意接受, 总觉得多讲点比少讲点好, 有时课堂上没说完, 还要利用下课的几分钟“见缝插针”再补充几句。本次讲评将机会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查漏补缺;通过自主学习, 找出自己知识上的缺点和误区。这样, 他们所学的知识才会经久不忘、根深蒂固。第二, 改变了教学策略, 重新调整了教师的角色和行为, 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本次教学淡化了教师的讲, 而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讲, 主要是引导, 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学生的自主学习, 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 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 合作讨论, 相互补充, 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即使不是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讲评, 教师在试卷讲评时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另外, 试卷讲评时也应注意一些技巧,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 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 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 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评。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 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卷分为:a.一题多解类;b.多题一解类;c.用方程思想解题;d.用函数思想解题等类型。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 一般可分为:1.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2.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3.思维定势;4.运算错误等类型。以上归类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 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通过归类思想的练习,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 避免“题海战术”, 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总之, 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 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要能在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 延伸发散, 创新思维, 归结技巧, 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摘要: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手段。上好讲评课对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次艰难的尝试 篇3

纵观整个《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是全篇中表述最为细致的部分,在“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统考科目简化成语、数、外三门,文理不再分科,英语变成“一年两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和高考总分挂钩。

这些调整让不少人觉得意外,但江苏的考生、家长和学校,对《实施意见》中的一些内容并不陌生。在《实施意见》发布前,《中国新闻周刊》在江苏就高考改革进行采访发现,《实施意见》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江苏的“08方案”中找到影子:统考科目只有语、数、外三门课,其他科目则为学业水平测试,分为选测科目与必测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两门选测科目和四门必测科目。必测科目在高二下学期的4月举行,选测科目则与高考同时举行。

这一方案自2008年开始实施,已有6年。江苏省教育厅在今年5月给本刊的书面回复中分析当初设计的初衷:“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分两次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使高考成为一个过程,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引导学生强化平时学习”。

很显然,江苏的某些改革思路获得了国家版“改革方案”的肯定和借鉴,但在“08”方案实施的6年里,江苏省内对这一方案也存在持续的争论。再向前看,江苏省近十年的历次高考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围绕着“取消文理分科”和“变一考为多考”打转。

但改革之路远没有设想得那么简单,甚至相当艰难。

十年四易

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现有普通高校130所,在校生超过181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1%,比全国平均高出17个百分点。因此,江苏省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如何有效地取消“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权威感,促进通才教育的发展,江苏省经过了10年4次改革的艰苦历程。

2000年之前,江蘇高考方案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是文理分科的“3+2”模式:“3”指语、数、外;“2”,文科是政治+历史,理科是物理+化学。

2000年,“3+小综合”出台。“小综合”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前者综合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后者则将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在一起。

2002年,“综合”思路得到进一步扩展,文理并包的“大综合”方案出台。“大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一张考卷,分值300分。这项设计是想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对文、理两科的基本科目都能够有所掌握。结果却事与愿违,学校普遍反映,“大综合”需要一次考9门课程,给学生、学校带来了过重负担。

仅推行一年后,“大综合”在排山倒海的反对声中草草收场,江苏省的高考方案退回到“3+2”方案,不过其中的“2”可在文理科之间交叉选择,因此又被称为“3+1+1”。

这项设计同样是希望能够破除文理科的界限,同时使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能与自己的个性爱好相联系。但是由于文理科目交叉选择,这一方案的组合多达15种。而每年各科目考试的难易程度均不同,各种组合间难有统一的难度平衡机制,导致从2003年刚开始施行就备受争议,改革动议再次被提起。由于2005年全国高中将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第四次改革直到2008年才正式实施。

这也是最接近2014年国家版“方案”的一次设计:只有语、数、外三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其他科目则为学业水平测试。今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以副厅长朱卫国的名义发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书面回复中这样解释方案制定的初衷:“方案将语文、数学、外语统考成绩作为划线、投档和录取的主要依据,既保证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又有利于减轻学生高考负担,特别是所有考生都考统一科目,保证了考分等值,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公正。”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则以等级(A、B、C、D)划分,分选测科目和必测科目。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成为选测科目,剩下的四门为必测科目。其设计逻辑在于,一方面希望打破“文理分科”,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和物理”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必考”意义。

必测科目成绩与高考“挂钩”:1个A加1分,4个A加5分;选测科目成绩则是填报各个批次大学的门槛,例如北大要求两门选测成绩都须为A+才能报考;必测科目在高二下学期的4月举行,选测科目则与高考同时举行。

为A痴狂

江苏“08方案”无疑是个充满创新精神和亮点的方案。然而实施6年来,这个方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异化”。

为了引起高中教学对“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视,方案设计者没有让其成为简单的“过关”考试,而是通过加分政策使之与高考挂钩。方案实行第一年,加分政策是“6个A加10分”,即选测和必测6门成绩为均为A,高考总分加10分,其余情况均不加分。“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2008年高考,得了5个A,却1分都加不了。”南京市五中副校长韩锦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因争议过大,2009年加分政策修改为“1个A加1分,4个A加5分”。“看似不多,但1分就可能决定成千上万考生命运的事实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几近疯狂。”曾多年担任南京市六合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的张弛说,新的加分政策使得高二举行的4门必测科目考试几乎成了“小高考”。

中国民主同盟南京市委员会在2013年针对“08方案”作了为期一年的统计调查,张弛任调研组组长。他们发现,“小高考”俨然成了一个新的指挥棒。

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管理的韩锦锦是调研组成员之一,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小高考”使以往较为清闲的“副科”老师成了大忙人,一天要上6节课。有的学校还从其他年级抽调老师应急。可一旦“小高考”结束,四门必测科目便被弃置一边,教学转为主攻语数外和两门选测科目。韩锦锦说:“不少学校都调整课时,打乱正常教学进度,甚至把语数外的课时暂时停一停,就为了选测考试能得A。”

但到了高三,又是另一个景观。张弛以一所四星级高中的各科目教师课程数量举例:高三语文老师一周22节课,数学老师每周24节课,外语老师22节,而化学等科目,由于在高二完成了学业测试,老师基本处于“下岗”状态。

在南京市民盟调研组发放的300份学生问卷调查中,有68.6%的学生和46.2%的家长认为,“小高考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调研组得出结论,政策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新的成绩评定政策恰好放大了考试的偶然性,挫伤了教与学的科学性与积极性,助长了狭隘的、片面的功利主义。

新的“异化”

江苏省教育厅在给《中国新闻周刊》的回复中指出,“08方案”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把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作为改革方向”,“把中学组织教学、考试部门组织考试、高校组织招生三者有机结合,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别、按批次组织招生录取的办法,满足不同层次院校对学生的需求,探索高校招生改革的空间较大。”

但这一设想在现实层面遭遇了障碍。

统考科目只剩下语数外三门,总分480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考生在某些分数段上过于密集,很难拉开差距,高校遴选困难。民盟调研组调查了2012年和2013年的江苏高考成绩后发现:2012年江苏高考最密集分数段1分有2000多人,2013年,二本录取线之上的理科生,每个分数段聚集了近万人。

同时,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成绩,成为新的门槛。例如,2008年要求“双B”才能报考本科院校,此后改为1B1C,而类似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往往要求选测科目必须是“双A+”,这意味着学生除了语数外三门总分必须拔尖之外,两门选测科目成绩也必须进入考试人数的前5%。

韩锦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些偏科的考生,过去即使一门发挥失常,还有可能通过强项科目拉分进入名校,但在“08方案”下,对语、数、外和两门选测科目的要求都极高,客观上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调研组还发现,“文理不分科”的設计对不同教学质量学校的意义截然不同。

一位三星级高中的班主任对调研组说:“我们学校95%的学生只能上大专,选测成绩多少都不影响录取,选测学科根本没人听课。”而在一些四星级高中,为了寻求语数外与选测科目之间的平衡,老师们甚至要研究如何排课、每门要教多深多久,才有保证“该得A的得A”“该得B的得B”。

还有一个“异化”更出乎意料。方案设计中,物理与历史为一组选测,化学与政治、地理、生物为一组选测,因此大多数理科生会主动规避难度较大的化学。于是,理科生选测科目的最常见组合是“物理+地理”,或“物理+生物”。

中国药科大学一位招办老师给民盟调研组介绍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新方案执行后,药科录取的学生中大多是“物理+地理”组合的学生,许多学生化学和生物基础薄弱,上大学后不得不在大一年级补上化学和生物的基础知识。类似问题在其他专业倾向较强的高校录取中也大量存在。

这引发了一些江苏籍两院院士的担忧。2009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懿等6名两院院士通过省人大代表递交了《关于修改2010年我省高考方案的建议》,他们将不考理化提升到“对民族不负责”的高度,认为此举将打断科技创新研究链。

他们调查发现,2009年江苏全省13个市高中选学化学、物理的人数,全部在2007年基础上下降了40%以上,有的超过60%,南京市鼓楼区选学化学的人数只有2007年的22.7%;三分之二化学教师工作量不饱和,被迫改行、另谋他职或调到外省工作。

调研组还发现一些其他规律:统考变为只有语数外后,由于三门中理科“成分”较少,高校女生比例急剧上升,在理科院系也是如此。

另一重探索:高职院校注册入学

与备受瞩目的高考方案相比,或许江苏的另一个大胆探索具有更深刻的意义——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试行制度。

在注册入学制度下,考生根据高职院校提出的报考条件和录取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向试点院校提交注册申请。院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及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择优录取。

江苏省教育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长远来看,注册入学有利于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是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高校录取方式的重大变革。

江苏高职院校的注册入学制度从2011年开始试行,初期有26所院校参加试点,2013年增至52所,2014年已增至58所。

或许是多年高考改革走过的艰难探索,让江苏在出台新的改革方案前更为审慎。尽管江苏版“08方案”与全国2014版方案有不少可衔接之处,但江苏并没有成为此次改革的综合试点省份。

在今年5月的采访中,江苏省教育厅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复也较为审慎:“下一阶段,主要还是围绕08高考方案的微调完善,坚持高考改革的方向,在现有方案框架范围内积极调整,不断完善。”

张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江苏高考“文理不分科”的近10年尝试证明,高考方案的设计初衷与实施效果往往不尽一致,“我们做这个调研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全国的高考改革提供一个参考。”

一次艰难的尝试高中作文 篇4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尝试。或是一次简单的尝试,一次困难的尝试,一次错误的`尝试……

一天我独自呆在家中边吃零食边看NBA。电视里比赛的场景是多么壮观,场内人山人海,球员卖力比赛着观众卖力的为球员打。

正当我看得入迷是,突然一名球员腾空跃起,在空中360°过人上篮,哇!真是太帅了,他是怎么做到的,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他真是太厉害了。就在这时我也下定决心,我也要像他一样,于是看完比赛我就带着球跑下楼去。

我尝试着做那动作,我站在原地回想刚才的情景:“带球跳起、腾空、转身360°、过人、上篮。”呀!真是太棒了我一定要学会。我开尝试,首先带球跳起,呀……噢噢,球掉了。第一次尝试失败。我开始第二次尝试,这次我吸取教训把球加紧,然后跳起,接着……啊!只顾把球加紧在跳起的一瞬间我竟忘记了下一步是什么。第二次尝试失败,不过我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一定会成功的。第三次,我先站在原地想好整套动作之后,拿球跳起、腾空、转身360°、上篮,耶!我成功了。

一次艰难的尝试 篇5

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这节课中, 第二个子目: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教材原文如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激起了全国各界同胞的抗日怒潮。北平、上海等地纷纷建立抗日救国会, 开展抗日募捐, 举行反日游行。工商界提出对日经济绝交, 开展抵制日货运动。南京等地学生举行抗日大示威, 声讨日军罪行, 要求国民政府收复失地。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了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抗日的烽火燃遍了东北大地。随着日本侵略的扩大,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这一段内容出现在九一八事变之后, 西安事变之前, 是学生在情感上理解“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这个道理的关键部分, 如若情感认识不到位, 对于后面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理解便不会到位。但是教材上就是寥寥数语, 要从这段内容中解读出全国抗日运动高涨的情绪, 还必须做一些巧妙的设计, 因此, 我想到了学生表演。

在上课之前, 针对这一段教材教师做了如下安排和布置:

1、将选出参与表演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

2、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一段解读教材并最终表演的任务。具体任务如下:第一组:表演北平、上海的抗日活动情况;第二组:表演工商界开展的活动;第三组:表演南京的学生们做了哪些活动;第四组:表演东北的状况。

3、要求四个小组的表演要有连贯性, 一气呵成。

4、表演时间限定在5分钟左右。

5、在准备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帮助, 可以求助老师和其他同学。

在这里, 教师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初步分析, 将教材内容分成四个可表演的内容, 变成四个组的任务, 把表演难度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 学生在准备表演的时候便有的放矢, 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畏怯, 也不会因为没有难度而兴趣索然。经过一天时间的准备, 最后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表演成果:

生一: (旁白)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在我国东北挑起了九一八事变, 占我国土、辱我同胞, 祖国在哭泣。人们在流血, 三千万的东北人啊, 变成了亡国奴, 他们流浪、呼喊!但是蒋介石政府对日实行坚决不抵抗政策, 任由日本人在东北恣意妄为!政府不抵抗, 但是人民不答应, 看!在北平、在上海:

第一小组表演:

生二: (手捧抗日募捐箱) 同胞们, 日本人侵我国土, 辱我同胞, 作为中国人, 我们理当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今天我们走上街头, 为抗日斗争募集资金, 希望大家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第一小组其他成员:从各个方向来到募捐箱旁向箱内投放金钱。

生一: (旁白) 与此同时, 工商界也开展了抵制日货运动。

第二小组表演:第二小组成员: (右手举拳头) 我们工商总会宣布, 从此不卖日本货!现有的日本货, 我们决定当众销毁 (在黑板上将代表日本货的图片用粉笔进行叉画) 。

生一: (旁白) 在南京总统府前, 有一群爱国的学生在呼喊。

第三组表演:

第三组成员: (手拿书写着“收复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抵制不抵抗”、“联共抗日”等标语的纸板, 从讲台位置向教室后面做游行状)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山东、坚决不做亡国奴、联共抗日……

生一: (旁白) 在东北, 战火在燃烧。

第四组表演:

第三组全体走上讲台, 排成一队。

生三:我是共产党员杨靖宇, 我们来自东北抗日游击队。同胞们, 日本人欺人太甚, 我们必须还以颜色, 用手中的武器他他们赶出去。同胞们, 你们是有血性的中国人吗?

全班:是!

生三:你们愿意加入我们, 一起打日本鬼子吗?

全班:愿意!

生三:那就拿起你们的武器, 跟我走!

掌声!

一次艰难的尝试 篇6

孩子们由“神七飞天”而引发的强烈的好奇心、激昂的情绪、纯真的梦想、渴望学习的热情, 以及提出的各种问题, 促使我们思考该怎么做, 我们决定以“神七飞天”为契机, 对孩子们进行有关“空间科学”的教育。于是, 我们拟定了如下计划:

1.以珍惜、维护、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以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新思维、科学幻想为重点, 进行“空间科学”启蒙教育。

2.运用社会生态学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幼儿生活、活动的愉悦、和谐环境气氛中, 展开教师、幼儿、家长、社会人员等的积极互动, 促进“娃娃的太空梦”计划的运行。

3.开展师生的语言聊天、讨论交流、儿歌朗诵、手工制作、绘画、音乐以及幼儿作品展示等教学活动;鼓励家长等社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适当介入;提供多种物质材料, 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时间, 营造多维的互动、和谐的环境气氛;给与幼儿充分表达愿望、提出疑问、抒发情感、发挥想象力、科学幻想以及显示创造才能的机会, 以维护、促进幼儿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想象力、幻想、创造力和积极、主动态度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并使幼儿得到“空间科学”教育的启蒙。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诸如: (1) 师生同聊“神七飞天”; (2) 讨论、交流、讲解“神七的家”“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朗诵“航天英雄了不起”; (3) 进行“假如我是宇航员”“我是小小工程师”“做朵美丽的太空花”“太空欢迎您”“太空梦想”等等手工制作、绘画、塑造等艺术活动。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孩子们热情洋溢、快乐积极地参与, 取得了他人不能取代的经验, 分享了快乐, 增长了智慧, 尤其是在以下两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1.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

我们在孩子们对新异事物“神七”产生好奇心时给与维护、引导和发展, 得到的结果是可喜的。表现于: (1) 幼儿的提问明显增多了。活动初期, 全班幼儿提了30多个问题, 后期提了100多个问题。 (2) 幼儿的问题质量提高了。在初期, 大部分孩子问的是宇航员吃什么?喝什么?怎么睡?穿什么?在星球站一站、跳一跳、摸一摸、飘一飘有什么感觉?太阳、月亮有多大等问题, 而在后期, 类似这样的问题明显减少。大部分孩子提的问题是:“火箭为什么要上天?”“怎么上天?”“火箭、逃逸塔为什么要分离?”“神七怎么飞出地球?”“宇航员为什么会飘起来?”“为什么要出舱?”“太空离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远?”“宇航员为什么要躺着?”“宇航员怎么选出来?”“太阳系有多大?太阳能活多少年?宇宙有多大?月亮为什么会发光?太空有没有人?太空人是什么样的?”……相比之下,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内容扩大了, 从神七飞船拓展到宇宙太空, 从是什么?怎么样?到为什么?明显反映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已经从感知觉层面上的惊疑、关注, 发展到思考性探索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唤醒了个别幼儿的好奇心。幼儿都具有好奇心, 但强弱不同, 存在个别差异。在初期有个幼儿说“没有问题”, 在后期他却提出了诸如“神七怎么飞出地球”“神七上宇航员为什么要躺着”“星球上有动物吗”“太空有边吗”等问题, 显示了他对太空、航天的注意, 产生了好奇心。这说明幼儿天生的好奇心还是需要成人利用新异的刺激物, 诱其萌发。

2.丰富和发展了想象力、幻想和创新思维。

孩子们在愉快、积极地参与了生动、有趣的空间科学教育活动后, 具备了粗浅朦胧的有关航天技术、太空的信息和经验, 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幻想, 在绘画、制作、泥塑中, 创作了内容丰富, 令人惊喜的作品。

在绘画中, 孩子们手握彩笔, 画出了诸如“在水星上快乐游泳”“在太空轨道上赛跑”“在月球上散步、跳舞”“在土星上种花、播种”“在木星上打靶”“在火星上探测”。

在材料制作、泥塑、积木搭建中, 孩子们用彩塑纸和废弃材料, 三三两两合作, 制作了一只只船、箭、塔齐全的飞船, 五彩缤纷的“神舟七号”;用彩泥塑造了宇航员的生活必需品;还有孩子用积木搭建了“酒泉航天城”。更有趣的是亲子合作创建了“和谐号空间站”。

这再次说明:富有潜能的孩子, 在适当教育环境下, 他们的潜能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几个月的“娃娃太空梦”案例研究尝试, 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孩子们蕴有巨大的潜能, 怎样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是成人 (教师) 。

首先, 教师在观念上要真正地承认孩子潜能的存在, 而关注、支持、引发年幼儿童潜能的发挥, 不应只是制定在计划上教育目标中的“软任务”。

第二, 要意识到情感在想象、创造力等潜能发挥中的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孩子们由新异刺激物所引起的好奇心和激情, 诱发其想象、创造的冲动。为此, 教师要敏锐地随时捕捉、发现孩子的关注点和兴奋点, 抓住时机, 及时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三, 要给予幼儿一个温馨、开放的环境, 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无拘束, 能自在地畅想, 宽松地创造、实践。教师应持续地激励孩子们想象、创新的热情, 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发展。

一次艰难的尝试 篇7

此前我曾反复自问:现如今把平板电脑引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其利弊如何?学生对这一学习模式能否接受并使之常规化?学生能成为利用这种模式的最大受益者吗?

当这个教学实验项目在学校里传开后, 也有些老师提出尖锐的质疑:上课时让每个学生拿着个平板本来就是多余的, 很多问题的展现和教学的交互在普通教室里就可以完全展示了, 加上这个新的东西有什么必要呢?针对问题, 我就文本课程《肖邦故园》进行了教学尝试。

《肖邦故园》是高中语文 (苏教版) 必修三第一专题的课文, 文章篇幅较长, 是用散淡的语言把音乐和文字交融在一起的散文。诗化的散文语言, 言过太虚则空泛, 言过太实则诗意无存, 文章与音乐血肉相连, 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领悟能力, 这是一篇不易教好的文章。正因如此, 我想, 通过平板电脑及其互动技术进行辅助应该能给学生对诗化散文带来更具象的理解, 也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教学的设计及环节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了解多种身份的肖邦;

2.通过“知人论世———感知诵读———深入探究———情感共鸣”逐层深入地鉴赏文章。

3.围绕“故园与音乐”这对关系, 扣紧故园之景, 体味艺术家的音乐境界与作者赋予的文字情怀。

(二) 过程与方法

1.课前让学生分组通过Pad等平台整理有关肖邦的资料, 通过文字、音乐、视频等资料, 让学生初步走进艺术家的世界。

2.分组安排让学生围绕“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三大问题在总体上感知课文。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把讨论交流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将文学鉴赏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 体会文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领悟其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在课堂中进行音乐与文学的交互碰撞体会国家对个体的文化滋养,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 体会作者如何用散淡的语言把音乐和文字交融在一起;

(二) 培养学生一定的艺术领悟能力。

[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

利用微视频、Pad等网络手段让学生课前学习, 再于师生交互空间集中展示。

[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及课后问卷调查

在进入课堂之前, 我通过学校网络平台上的师生交互空间, 让学生进入本课专题页面, 熟知预设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清楚要解决的问题。在进入课堂后, 虽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配和学生对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操作不够熟练等因素导致了部分教学环节没有得到一一解决, 但是学生的不少精彩留言成了此课的亮点。在课堂快结束前, 我根据课文把音乐和文字完美结合的特点, 选取了一首钢琴曲《滴落的月光》, 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 再次在平板上欣赏各自搜集的相关图片, 一边写下一段与肖邦有关的文字。

的确, 音乐是流动的文学, 文学是凝固的音乐。在这一环节中, 有几个学生在留言区展示到:

“夜风微凉, 月亮洒下的光辉滴落湖面, 激起满园的轻悦。湖中倒影, 泛着涟漪的湖面褶皱了水中月, 拨动了心弦。”

“滴落的月光, 一滴一滴, 就如同那肖邦的故园里清脆的银铃。滴入听者的心, 那何止是月光在滴落, 那是远方的肖邦眼角的泪。”

“肖邦, 正如那滴落的月光, 落在了远离故土的地方, 光芒却照耀在包括故土在内的一切土地上。”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梦幻般的曲调, 悲感之中又带着喜悦。叮铃叮铃叮铃叮铃, 流水似的乐音, 悠悠之中又包含凄凄。”

美的文字应该是能被音乐唤醒吧, 学习这样的文章写下这样的文字, 也许是学生能在更灵活的自主学习方式中能更自由地寻找和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文字, 能更大限度的激发起内心的写作灵感吧。

但是, 在这节课里, 平板电脑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推动作用了吗?

课后, 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有了以下几种声音:

“优点是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查找资料更加的方便, 小组合作能增强班级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老师教学资料的展现更加丰富。建议应该充分利用极域软件督促我们不要被与课例无关的信息吸引, 而课堂笔记仍应像平时一样标注在书上, 不然放下平板后, 我们的语文书也许还空空如也。” (提到笔记其实也是语文教学要着重读写的诉求。)

“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拓宽课文阅读, 大家在搜寻相关资料的同时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文章, 也使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 这是很大的好处, 但问题是平时上课的交流, 是想到什么就马上说出来, 而在探究实验室里有时要在留言板里打字, 要比说话速度慢或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留言板留言是否可以留到课后, 不必课堂立即展示?这样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这样上课资源较丰富, 可获得信息量大, 且不少知识是自己亲自动手搜集而来, 学起来会更有兴趣。问题是相关软件太难操作, 分配下去的任务总是不能及时反馈, 希望互动软件更科学更易操纵, 且对学生的实时监督也能到位。”

也有学生期望平板电脑随时走进课堂和生活中, 让自己不受时空的限制, 随时随地学习, 也有学生觉得在语文课堂中, 平板的介入, 会容易被其它无关信息所吸引。

三、用平板电脑推动教学后的感悟和反思

有人说, 科技本身是一种工具, 它不是一个目标, 语文需要本色, 不需要太多的花样和模式。也有人说, 新科技可以令老师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因个人水平和学习方式出现的问题, 以丰富的辅助手段来吸引部分在传统授课方式下提不起兴趣甚至感到厌烦的学生。

在准备《肖邦故园》之前, 当我告知学生要到探究实验室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上课时, 就感受到学生超乎想象的热情, 并且我发现平板电脑及互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很大的优势, 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 创设较为精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方面起着润滑剂的功能。

在实践几次课后, 我感受到了平板电脑在教学中运用的前瞻性。在课堂上使用平板电脑, 能弥补原有的纸质练习实施中出现的不足, 可以用来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当堂在软件系统中进行面批修改。在某些方面, 相比传统课堂中的黑板和作业本, 平板电脑的使用显得更为高效, 而这些方面对于一些理科学科来说, 也许运用起来会更显便利和高效。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 我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新接触这种上课形式, 充满了好奇感, 在课堂上师生都过分地关注了平板的存在和使用, 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要求。我过多地注意了安排环节的实施与进程, 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碰撞与语言的表达和玩味。语文是缓慢点滴的积累, 它需要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甚至是共鸣, 在课堂上师生要进行非常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虽然课堂结束时, 学生们有不少精彩文字的表现, 但不能掩饰我这次课走上了片面追求形式花样、忽略语文本质的事实。课堂上充斥了太多的演示、音乐、视频等内容, 有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人灌”转变为了“机灌”的倾向,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新技术要多尝试才能熟练掌握并真正服务于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必须突出两者整合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不是用了就好了, 需要明确教学目的, 不能流于形式和追求技术的花哨, 从而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色。

不管是哪种环境下的教与学, 我认为以下几点都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

首先, 教育资源极其丰富, 用手指推进课堂的时代, 也需要教师来掌控课堂, 教会和指导学生进行甄别和选取, 这需要教师太多的智慧, 需要教师自身不断修养和完善。例如, 这样的课程要获得成功首先是对教师借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能力的一大考验, 其课前要求老师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源, 甚至制作相关的微视频, 这是一个耗心耗力的过程。教师对平板电脑的运用习惯, 学生对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开展的成败。引用南京市教科所许晓彬老师的一句话:“当一个老师修炼成了精品, 他就是课程。”

其次, 平板电脑教学实验能结合翻转课堂、QQ视频课堂等先进教学形式, 让学生课前学习, 按需学习, 不一定都要求在课堂上有所展现, 距离不再是问题, 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因而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 不要求全面开花, 解决所有问题, 能深入解决某个问题即可。

最后, 新的科技出现, 并不代表要抛弃传统的东西, 平板的应用根本在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大能量地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和知识,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平板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 与传统教学手段优点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 增强教学效果。语言的学习绝不能抛弃传统的学习, 只有通过文字的诵读和书写才能更深切地体会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次艰难的选择日记500字精选 篇8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放弃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却也是一种选择。在你即将登上你心中那座最高的山峰时突然得知雪崩即将来临,请问,你会怎么做?是只为了心中的那座山峰而放弃所有,还是放弃,等待下一次做足准备再重来。我相信,所有人都选择放弃,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可见,放弃,也不一定就是要受人唾弃的,它有时也会救你一命。

放弃,不可置否,会被别人说成怂,但是在别人说你怂的时候,你是否会放弃所有奔向那座山峰?当然不会,应为有命在,你就不怕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放弃并不可耻。这样,我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两条小鱼,大鱼心高气傲,总想着奔向远方,小鱼则相反,只愿守着一片小湖。有一天他们两个约定去远方看一看。它们游了很久很久,到了一段干旱的地方,大鱼眼尖,看到旱地过后就是它心心念念的大海,它对小鱼说:我们只要越过旱地就可以到大海了。而小鱼看了一眼那旱地对大鱼说:我们还是别去了吧,没有水我们会死的。大鱼鄙夷的看了眼小鱼说:怂,就你没种!你不去我自己去。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前去了。结果,死在了那片旱地。多年以后,那片旱地被大水灌溉成小河了,小鱼从那里通过了。从这个故事可见,坚持有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想的灾难,而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救命宝药。

上一篇:创设语境之原则下一篇:大蒜虫害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