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教育思想五篇

2024-08-20

欧美教育思想 篇1

189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传统教育”一词来表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同时把他自己所主张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此后,在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中,开始出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概念,并引起了“现代教育”理论和“传统教育”理论的反复论争。(1)

按照“现代”与“传统”两个维度可以将欧美各种教育思想大体划分为两类: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人本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等可划为“现代教育”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则因为遵循古法可划为“传统教育”理论。随着哲学、心理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应用更加广泛,然而“传统教育”理论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贡献丰富着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2 西方教育思想论争呈现的特点

2.1 教育思想有深厚的哲学、心理学渊源

通过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论争历程的回顾即可证明杜威的观点:改造主义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以宗教哲学为指导;存在主义教育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新行为主义教育和结构主义教育分别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发展而来。这也就难怪皮亚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极大一部分的革新家们都不是职业的教育家……他们首先是哲学家、心理学家”。(2)

2.2 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指导教育改革

20世纪初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被认为是失败的,它们只假定了通过活动进行学习是儿童获得观念的惟一方式,而否定了其他获得观念的方式。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并不是单纯的教师水平不高、教材难度过大,而是在于作为改革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它只是假定了一种发现式的观念获得方式而排斥了其他的观念获得方式,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讲,都是一种“专制”的表现(3)。

2.3 教育思想呈现“钟摆现象”

“钟摆现象”是指20世纪欧美国家教育改革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传统教育”理论轮流指导教育实践的现象。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倡导儿童解放、兴趣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等教育理念,然而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震动美国教育界,教育家们反思发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影响了美国的教育质量。于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课程改革又以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欧美教育又回归到人本化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实施、教学气氛等都要回归到人。

2.4 教育思想有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社会后期出现的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历程的文化反思。(4)美国学者多尔·罗蒂等认为,教育领域应该“去中心”,应该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应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将教师的角色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育的生命性和创造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教育观念上是寻求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5)教育思想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将会给教育理论带来新的变革。

3 西方教育思想论争带来的启示

3.1 教育思想要以哲学理论奠基

现代欧美教育思想都是以相应的哲学、心理学为基础,是哲学、心理学成果在教育上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就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从假设、实施步骤再到评价,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架构,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可以自成一派。然而我国历史上的教育思想往往是经验的描述或者实践的总结,没有哲学和心理学做基础的教育思想只能成为解释教育现象的一家之言,有深厚理论根基的思想才能得到发展。

3.2 广开言路,营造宽松的学术探讨氛围

西方教育思想之所以繁荣、呈现百家争鸣景象,正是由于西方国家有相对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进步主义教育和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就是相互对立出现的,通过彼此批判发现不足,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继而促使更完善的理论出现。

3.3 教育思想应自下而上的主动要求变革

以美国经验为例,哲学和心理学的创新为教育思想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而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困境为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问题解决的目标,并从州向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拓展,是一种内发的自下而上的变革模式。然而我国的教育思想发展通常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为指挥棒,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必然减半。

3.4 人本主义、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和谐教育的主流趋势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要意识到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愉快地教和学生快乐地学的活动,教育因而呈现动态建构、愉悦生成与和谐发展的图景。(6)我国学者已意识到人本主义教育的真谛,钟启泉教授提出:“学习者不是各种具体能力的集合体,也不是单纯知识的抽象化,而是被作为一个人,作为具有丰富体验的整体的人来对待的。”(7)随着科技进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终身教育思想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3.5 加强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

存在主义哲学在欧洲发源,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却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各国,认知心理学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开创,却被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发展成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是迅速提高本国教育水平的捷径。向西方国家学习教育思想,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吸取其先进教育经验,避免其已经犯过的错误,可以节约研发成本,对提高我国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85).

[2]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9).

[3]周霖,王澍.中西方教育思想演进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4]孙茂华,董晓波.西方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转向”的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5][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58).

[6]肖正德.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当代意蕴[J].比较教育研究,2008(4).

欧美教育思想 篇2

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 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然而, 由于欧美医疗行业竞争激烈, 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拿美国来讲, 现有医学院127所, 分为州立和私立两种。州立的如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 (OHSU) 医学院、南伊利诺伊大学 (SIU) 医学院等, 共有76所;私立的如达特茅斯医学院 (DMS) 、杜克大学医学院、西奈山医学院 (MSSM) 等等, 共有51所。美国的医学院校大多由政府建立且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 有114所, 占88.8%。平均每所医学院每年招生130人左右, 在校学生400-500人左右, 全美共有医学生66000余名。因此, 在欧美发达国家, 人们普遍认为毕业生的质量关系到医学院的名誉和发展, 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生是医学院奋斗的主要目标。所以, 各医学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有专人进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研究与评价, 而“以学生为主体"是其医学教育的基本点。涉及到医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是欧美医学教育, 特别是临床教学的主要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欧美医学院校被广泛采用, 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时, 教师通常将讨论的内容变成问题提出,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了解决问题, 学生分头查找资料获取知识, 然后相互交流, 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后, 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课堂上, 学生用于讨论的时间远远超过教师讲解的时间。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2) 教学方式。欧美大部分医学院采用的是小组教学和分散教学方式。和国内通常上百人在大教室授课不同, 欧美大部分医学生一般都是几个人一组, 由专门的高年资住院医师负责教学。不管是在基础医学的实践教学, 还是在临床教学中, 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多, 老师也会组织一些专题讲座。

3) 教学内容。欧美大部分医学院在教学内容上, 很重视基础医学内容和临床医学内容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在基础课程学习中, 会适当地结合临床进行讲授,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教学中, 也会不断地联系基础医学的内容进行巩固。甚至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门课程之间, 也力求有机地结合。因此, 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起了对医学知识的完整思考和一个整体的思路, 将相关知识融汇贯通起来, 学会了从多角度进行整体全面的思考。。

4) 教学辅助工具。欧美大部分医学院为了提高教学水平, 巩固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标准化病人和模拟病人的应用都很普及。各学校有自己的局域网络, 各门课程也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内容。网上上课、检索、答疑和交流都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 还使用标准化病人 (经过一定培训的正常人或慢性病病人同意充当某一疾病的模拟) 和模拟病人 (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 是临床教学特别是麻醉、休克、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严重疾患教学的良好方法) , 供学生学习或训练时使用。这些教学辅助工具的推广, 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训练了学生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的能力, 还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中国教育对“以学生为主体”观念上的理解与执行偏差

1) 简单化。我国目前基本维持着传统教学模式, 它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但如何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又发展其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欠缺的。它严重阻碍我国当前以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推进过程, 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主体”内涵, 认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多活动, 课后给学生多留作业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考虑教学目的、受教对象的能力、问题的难易、执行过程中监督, 以及课后的反馈, 最终形成有效教学。

2) 片面化。“以学生为主体”需要与“教师为主导”相辅相成, 不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说把课堂还给学生, 上课出一个题目学生讨论就行了。这样做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但丧失了教师主导作用, 导致教学失控。当然, 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往往导致片面化。比如国内医学教育中, 基础和临床有一个很大的分野, 教师的知识结构往往注定了他无法完成临床和基础的融合与渗透。再加上由于在教学设置上还没有严格的安排和规定, 那么这种结合结果远远不够, 造成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在学生思考中的严重脱节, 也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之我国医学生人数多, 教师少, 这对讨论问题和教学辅导都带来很大问题。

3 对策

1) 倡导和建立准确全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观念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效果。“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的提出, 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所谓主体, 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1) 自主性: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 (2) 能动性: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 (3) 创造性:有强烈的创新欲望, 运用新方法和新的思维方式, 达到创新的目的。所以, 倡导和建立准确全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就是要面向全体, 注重个体差异性, 使其以上特性得到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 建立合理完善的质量评估方式。包括: (1) 教师对学生评价:教师通过考试、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 (2) 学生间相互评价, 学生彼此评价更能准确、客观地代表学生的能力水平, 并起到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 (3) 通过全国性考核进行评价, 比如医学院校就可以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行; (4) 毕业生评价:通过用人部门对毕业生水平和能力的反馈, 评价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无论哪种评价方式, 均体现出一个意义: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寻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3)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联动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涉及教育的整个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理念、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管理制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它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学设计者、教学实施者和受教者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教师需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身份, 转变为教学中的组织、帮助、引导和促进者的身份。

通过对欧美“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的认识, 我们深感其教育及所不断进行的教学改革, 都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考虑的。我们应认识到, 要借鉴其先进性, 要根据我们的特点, 转变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 走出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 :33-35.

[2]周亚夫.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2) :88.

[3]于永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管理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88-90.

[4]肖万凤.浅议“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EB/OL]. (2008-02-22) [2010-05-15]..http://xypj.cersp.com/in-teract/200802/7084.html.

[5]徐萱春.对高校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办学理念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1) :111-113.

[6]冯伟华, 张建鹏, 周谨.“以学生为本”的美国医学教育给我们的启示[EB/OL].[2010-05-15].http://www.etc.edu.cn/show/2003/yi.htm.

论欧美文学中的回归自然思想 篇3

【关键词】欧美文学 回归自然 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9-02

欧美文学主要经历过希腊神话时期、中世纪文学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等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于自然的态度有的遵循有的违反,有的回归,有的歌颂,也有的反映自然,都离不开自然也都不尽相同。

一、希腊神话时期的遵循自然思想

希腊神话是欧美文学的起源,欧美文学受到其许多思想和做法的引导和影响。在希腊神话中,存在多种形态的“神”,对“神”倾注了强烈的情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好奇。但是古希腊时期,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还比较浅显,许多自然现象还没有被人们认识,所以人们便不断地幻想、沉思,企图以自身的经验来找出大自然的规律,并尽力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于是便形成了神话。人们有着生命,而且生老病死仿佛都在冥冥之中被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这种神秘的力量便是“神”,但是尽管“神”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也必然有着其来处,于是希腊神话中便有了混沌生了地神该亚,之后衍生出了黑暗、光明、白天、黑夜、天空、海洋、冥界等;后来苍穹之神乌拉诺斯和大地之神该亚结合,主宰整个世界,并诞下六男六女(即十二泰坦巨神),自此世间万物各归其主、各行其责,大自然的一片秩序基本形成。在这样的构想中,不论世界有多大、多复杂,总会有“神”在统治着,绝不会陷入混乱。当然,有“神”也就必定有“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神”可以长生不老,可以随意变形,具有超强的本领。总体看来,希腊神话中处处都显示出对世界万物的探索欲望,极力想找出每个现象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充分反映出了古希腊人的遵循自然、展现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违反自然思想

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至14世纪),欧美文学完全被宗教神学占据,与自然规律相去甚远,甚至有所违背。基督教是占据欧洲的最主要的且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产物,基督教对上帝的崇拜引导人们对上帝绝对服从,成为麻痹民众的统治手段,基督教给人们灌输一种人生来就有罪的思想,人生在世主要就是为了要赎罪,才能死后灵魂进入天堂,这就是所谓的“原罪意识”。基督教文化虽然也包含着对理性和道德的追求,但是在统治阶级的引导下,强迫人们实行禁欲并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人的天性受到严酷的压制、封杀,科学文化更是成了神学的阶下囚。中世纪的主流文学便是教会文学,一味地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和服从,导致了中世纪时期对神权的盲目推崇,是违法人性和自然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超越自然思想

文艺复兴是在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的遍及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引导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潮,旨在彻底改变长期被宗教蒙昧的思想统治,文艺复兴思潮的形成意味着整个欧洲进入了伟大的变革时期。由于中世纪时期的黑暗,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了矫枉过正之嫌,如在《十日谈》里,高尚的爱情与低俗的情欲之间无甚差别,莎士比亚发现了这一切,并在后期的创作中写下了一幕幕由野心、私欲组成的悲剧,这种表现是发人深省的。所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与理性的平衡,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基督精神的双向选择,是希腊文化与基督文化相融合的典范。

四、启蒙时期的回归自然思想

启蒙时期的欧美文学将思想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实现了思想与艺术之间的和谐。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有一场伟大的思潮——启蒙运动兴起了。启蒙运动是为西方世界的资产阶级扫清封建阶级阻碍的重大运动,意义重大。启蒙文学是与启蒙运动密切结合的,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相比都显得独特而卓绝,他有着鲜明的倾向,饱含哲理,以理性崇拜为旗帜,涌现了一大批真正追求自然的作家和思想家。如卢梭,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独立、自由的人生境界,其作品中国充满了对不自然的人为、专制、邪恶的憎恨和对自然的美好的呼唤,对那个时期的欧美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归自然思想逐步成为启蒙文学时期的主流思想。

五、浪漫主义时期的歌颂自然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在18世纪末期开始兴起,到19世纪初期达到兴盛,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成为文学主潮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对立,歌颂自然。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中,当以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人为代表,他们曾经渴望社会不断的变革以求进步,对法国的大革命曾经表现出强烈的赞颂和欢迎,但是由于法国内的雅各宾党对于革命的抵制,而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人对专政的雅各宾党有所顾忌,便转为抵制革命了,但是其对于英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不甚满意,所以就变得消极避世了。在这种复杂情绪的支配之下,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到了昆布兰湖区,创作出了很多对歌颂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作品,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其中,如华兹华斯的诗又无疑是这第一批成果里的上品,其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流畅,在众多作品中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一片向往之情。

六、现实主义时期的反映自然思想

19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物质观念不断增强,金钱日渐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金钱成为生活的真谛。在这种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且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产大环境之中,人性中的阴暗面逐步显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功利化并逐步恶化。在这样冷酷的现实之中,写实主义与批评主义自然成为极具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思想家、文学家们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巴尔扎克是该时期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学家,创作了反映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间喜剧》。在这部作品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时期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产阶级的罪恶的兴盛史,还非常深刻地描绘出来人性被金钱同化的历史悲剧。同时,在《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中,则处处流露出作家对于日渐被金钱腐蚀的灵魂和被资产阶级毁灭的人性的深深叹息。现实主义反映的自然,给了人们深深地感悟人性的思考和契机。

七、现代主义时期的神话自然思想

20世纪之后的世界,与19世纪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物质文明取得飞速发展,并且世界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等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信仰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传统生活及习俗也逐渐被放弃,生活节奏加快,情绪焦虑,现代主义文学便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了。这种文学与传统的文学存在着诸多异变,对自然的表述已经超越了作品字面上的意义,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方式,以丑为美,进行反向描写。这个时期的作品中,病态、猥琐、梦境、歇斯底里等情绪充斥在作品的每个角落,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作品。卡夫卡是奥地利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表现主义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主要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熟悉和了解,就能从中窥探到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总况。卡夫卡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无法自主的、捉摸不定的处境,加之其在文学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形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多是与环境和权力对抗的挣扎,表现的是敏感的心灵对社会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极具深度意义。《变形记》主要描述了一个公司的推销员格里高尔,他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突然有一天清晨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便是对“异化”现象的经典式揭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的一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它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现代社会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窘迫,原本崇尚自由的人们却没有一点自由,最终完全丧失了自我。总体来看,现代主义作家集中表现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危机意识和悲剧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神话了的自然。

参考文献:

[1]温沁.“回归自然”和浪漫主义——从卢梭到华兹华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刘淳尹.浅析“回归自然”思潮对西方音乐创作的影响[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S1)

[3]许欢欢.背叛·迷惘·激情·迷失——20世纪欧美文学中的“一代”[J].世界文化.2009(02)

[4]王锴.希腊神话与西方传统伦理精神[J].绥化学院学报. 2009(01)

[5]郑言.不同的回归——华兹华斯与斯奈德自然观比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5)

[6]赵升平.论欧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主题[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7]贡华南.回归自然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回答[J].天津社会科学.2007(04)

[8]李民.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赏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04(01)

[9]黄玮琍,韦贤斌.回归自然——精神家园的终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作者简介:

欧美国家的青少年礼仪教育经验 篇4

在欧洲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因而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即教会学校教育和世俗教育。世俗教育又分为两支,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其中,世俗封建主为皇室和大贵族子弟开设宫廷学校,皇室之外一般贵族则接受骑士教育。贵族也有等级之别,小贵族子弟要到大贵族的官邸中接受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又称“武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目的是把封建主子弟培养成身体强健、行动敏捷、精通武艺、效忠封建制度的武士。

骑士制度起源于法国,盛行于 11 世纪末期到 14 世纪。骑士出身于贵族世家,但并非贵族子弟均能成为骑士。贵族要想成为一名骑士,必须从小接受非常严格的骑士教育。伴随 11 世纪末开始的长达 200 年的十字军东征过程,骑士教育逐步形成并在 12、13 世纪盛极一时。完整的骑士教育大体包含三个阶段,即:侍童阶段、护卫阶段和骑士阶段。

在骑士教育的过程中,礼仪教育不但贯穿始终,而且具有阶段性和循序渐进的特点。首先是侍童阶段,要学习上流社会的一般性礼仪。在男童满 7、8 岁的时候,贵族要将其送往比自己高一级的贵族家中担任侍童,接受教育。侍童的主要任务是服侍男女主人,学习上流社会的礼仪,并养成对宗教的虔诚。同时,为培养锻炼侍童的体能,主人委派他人对侍童进行骑马、赛跑、游泳、击剑、投枪和角力等方面的训练。此外,主人还要注意培养侍童的侠义精神和对荣誉的热爱。

其次是护卫阶段,要接受严格的礼仪行为训练。在年满 14、15 岁的时候,侍童变身为主人的护卫。护卫的主要职责是侍奉男主人,平时照料其起居住行等一切事务,战时则随同出征,并负责保护主人的安全。在这一阶段,学习的重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护卫还要忠于女主人,要求在贵妇人面前表现得温文尔雅、礼节周全并殷勤地侍奉她们,为此要接受严格的礼仪行为训练。

最后是骑士阶段,要接受授职仪式教育。到 18 岁(也有说是 20 岁、21 岁)的时候,要上骑士教育的最后一课——举行授职仪式,正式授予骑士称号。授予仪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宗教仪式,包括沐浴、斋戒、祈祷、忏悔、领圣餐和接受牧师祝福等。沐浴代表洗净过去的不端行为,净化心灵。沐浴后穿上白色短袖衣,表示对纯洁道德的期望;披红袍,代表愿为荣誉和上帝而流血;外加黑外套,代表在必要时可以义无反顾、英勇就义。骑士还要进行斋戒,晚上在教堂里祈祷,向神父忏悔,参加弥撒,领受圣餐,接受牧师祝福等。二是武艺表演,以此证明自己已经拥有了成为骑士所应具有的武艺,具有了对敌作战的能力。三是宣誓仪式,宣誓内容基本囊括了骑士所应具备的全部美德和责任,如:忠诚于教皇、保障教会利益、扶弱济贫、尊重妇女以及忠君爱国等。最后的环节是接受象征骑士职能的剑、战车或其他武器装备。

骑士教育的训练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其直接结果就是为封建主阶级培养了尚武精神有余而文化知识不足,甚至目不识丁的武夫,成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等级秩序的较为有力的工具。但同时,骑士教育由于注重礼仪并提倡文雅的行为举止,对培养欧洲人乐观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和爱情观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此成为近代欧洲绅士教育的直接渊源。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家罗耀拉在童年时代亲历了典型的骑士教育,“养成了勇敢忠诚、喜欢幻想、渴望冒险、追求浪漫等性格特点。”(二)绅士教育中的礼仪教育经验

至 17 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以培养新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即绅士教育论。在绅士教育理论中,礼仪教育处于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政治家埃利奥特(e-lyot,s.t.,1490—1546),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英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倡以培养具有人文主义新思想的贵族绅士为教育目标,把英国的教育推向新贵族主义的方向。法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montaigne,m.e.d.,1533—1592)也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身体健康、知识丰富、通达人情世故、善于处理公私生活并具有高尚美德的“绅士”。绅士教育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17 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中,他认为,美德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宝藏,礼仪则使之生出光彩,故礼仪堪称一个绅士必备的“第二种美德”。

绅士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德行、才干、善于处理事务等品质的“绅士”,既要有健壮的身体,又要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他提出,一个真正的“绅士”,既要有跻身上层社会所应有的道德思想与行为,具有高雅的礼貌、仪态和贵族气派,又要有实际的知识和才干,有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能忍耐劳苦。这样的绅士,实际上就是当时英国贵族式的资产阶级“事业家”。为了造就这样的绅士,洛克主张进行体育、德育、智育和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洛克把德育放在绅士教育的首要地位,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

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他认为品德是一种精神宝藏,而使之发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如宝石之经过琢磨。为此,洛克指出,礼貌是青少年“应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儿童见人应“脱帽与退步致敬”,举止要得体,“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要优雅有礼”。在教育方法上,洛克主张父母要及早地管教儿童,要运用奖励和惩罚培养儿童的羞耻心和荣誉感。他反对体罚,认为“说理”是对待儿童的正确方法,父母和导师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他重视良好礼仪的作用,主张绅士在培养德行与礼仪时,要多与上流社会的人交往,以便通过实践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途径上,洛克强调绅士教育只能在家中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进行,从身体、道德、智力等多方面给予训练,反对让儿童到学校去受教育,以免导致“小绅士”在社会和学校受到同辈恶习的熏染而误入歧途。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绅士教育逐步为现代的公民教育所取代。即便如此,绅士作为一种“有教养的人”的理念却依然根深蒂固,绅士资格在一定程度上还意味着“出身加良好的行为”。虽然出身已经不再如以往那样被看重,但人们信奉只要有绅士行为的人就是绅士。沿袭至今并被公认的绅士形象和品质包括:礼仪周全,行为举止优雅、洒脱、稳重;富于正义感和责任感、行事公正;尊重和保护女性,主动为女性效劳;勇敢、坚忍、临危不惧、意志力强;自尊、诚实,重视荣誉和信用;以“体育精神”待人处事,遵守秩序和规则、公平竞争,胜不骄败不馁;具有理性和自制力,谨慎,不失威严;慈爱、宽容和同情心,保护弱小者。

在今天的英国,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重视礼仪教育,按照绅士、淑女的标准来教育孩子,仍是一个特色。在英国家庭,绝没有对儿童的无原则娇宠,家长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规范他们的言行。在一般家庭中,5 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们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甚至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这仅仅是英国家庭中绅士教育的一个侧面。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英国人认为孩子应学会忍耐。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绅士,如果缺乏忍耐和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即便是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孩子大哭大闹从来不但不能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同情,甚至还可能遭到严厉的训斥。正是在这样长期的培养和磨练中,养成了英国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绅士风度。在英国学校,依然有大量关于礼仪教育的内容,虽然这与英国家庭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来有些差距,但也走在了西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前列。英国的淑女教育久负盛名。如,享誉世界的坎伯纳女子礼宾学校,每年都要吸引数以万计追求成为“淑女”的各国女士。她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专门接受关于举止神态、礼貌礼节、演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以求在职业交往活动中高人一筹,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谋得一个理想的职业。

(三)博雅教育中的礼仪教育经验

古希腊倡导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 education)本来是一种贵族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各门学科的功用无外乎实用和文雅两个方面,有的侧重实用,有的侧重文雅,前者为实际所必需,只服务于实利,是不高尚、不文雅的,后者则是自由心灵的养分,是高尚的和文雅的。

博雅教育强调贵族必须具备 17 种美德,其中 5 种是智能方面的,即智慧、理智、常识、学识及某种创造力;其余 12 种是道德方面的:正义、节制、勇气、宽容、有抱负、稳重、自尊、诚实、灵活、大方、廉耻心以及和蔼可亲。

可见,博雅教育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是一种全人教育。为此,博雅教育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礼仪教育在博雅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博雅教育对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教育形态以美国更为典型。美国历来重视礼仪教育。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我国就已关注美国人的礼仪和礼仪教育问题。有记载称,当时的洪秀全政府认为“米利坚(即美国)‘礼义富足,以其为最’”,而这时美国建国才刚刚不过几十年时间,由此可见美国历来具有重视礼仪和礼仪教育的传统。目前,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小学在中年级开设了礼仪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礼仪教育。

美国家庭和社会都将青少年礼仪教育作为儿童融入社会的必修课,普遍重视青少年礼仪教育。除在学校开设正规的礼仪教育课程外,美国的礼仪教育还有以下做法较为独特:重视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餐桌上的教育。在美国,人们常常把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入门课,认为理想的楷模是英式的绅士。美国人认为,“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大的商业交易和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为此,美国人非常重视餐桌礼仪教育。在美国家庭,一般在孩子 2-3 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的用餐礼仪教育,4 岁的孩子就已经学习了用餐的所有礼仪,5 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习惯于做一些餐前摆放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不但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同时更使他们学到了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礼仪。就餐过程中,父母还要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知识,避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在这种教育下,美国一般不足 10 岁的孩子就餐时就已经很文雅了。

美国的学校也巧妙地把学生的在校午餐变为礼貌教育课堂。学校为了使学生的午餐既欢乐又文明,并尽量保持食堂安静,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如,纽约的克林姆小学有明确的学生就餐规定:不许打架;不许乱跑;听到哨声就不能再讲话,否则就要罚站等。为执行好这些规定,三位校长助理轮流监督学生用餐,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表扬,一年搞三次评比,受表扬最多的班级可以免费吃一次冰激凌或意大利烤饼。如果哪个班级饭后把自己的桌子擦干净了,同样会受到表扬;但如果有学生在擦完桌子后跑着离开了食堂,那就不但不会受表扬,而且会抵消以前所受的表扬。为此,在严格的奖惩制度下,学生们不仅懂得饭桌上的基本规矩,而且也知道怎样做才显得更有教养。

举世闻名的西点军校的餐桌礼仪教育更具示范价值。在西点,新生入学必须接受进餐的“礼仪教育”。进餐时“必须挺直腰坐在餐桌前 6 英寸的位置用餐,不许交谈,不许左顾右盼。必须切好食物把刀放回固定的位子上,拿起叉叉一小块食物放进嘴里,在嚼食物前必须先把叉放好”。

此外,美国的青少年礼仪教育还非常重视礼仪培训。在美国,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企业和社会,人们普遍重视礼仪训练。为了提高礼仪水平,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及其他一些城市,还专门开办女子礼仪学校,对女士进行化妆技术和社交礼仪培训。世界酒店业巨头希尔顿十分注重员工的文明礼仪训练,积极倡导富有特色的企业礼仪教育,倡导员工的微笑服务,对青少年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尔顿在职期间,每天问员工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在 1930 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他曾经呼吁员工:“希尔顿的礼仪万万不能忘。无论旅馆本身遭遇的固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在希尔顿经营的黄金时代,他告诫员工:“如果旅馆里只有一流的设备而没有一流服务员的微笑,那些旅客认为我们供应了他们全部最喜欢的东西吗?如果缺少服务员的美好微笑,正好比花园里失去了春天的太阳和春风。假如我是旅客,我宁愿住进虽然只有残旧地毯,却处处见到微笑的旅馆,也不愿走进只有一流设备而不见微笑的地方。”

欧美教育思想 篇5

1. 体适能概念的起源

体适能概念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 其中又以美国的发展最为典型。以1879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的萨尔金特博士为例, 他为使人类能够达到最完美的身体状态, 特别针对人类的身体结构与功能, 设计出一套属于个人适用的运动处方身体训练课程, 当时, 他对适能所下的定义是身体能适应于工作、游戏, 以及任何人类可能做得到的事。1954年克劳斯—韦伯的体能测验结果进一步显示当时美国青少年体能状况远比欧洲各国落后, 这一结果令全国上下极为震惊, 也因而促使美国政府当局对运动与适能问题再次关切。基于上述发现,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55年特别为身体活动与适能问题召开会议, 并促成青少年适能总统会议的成立。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则于1957年开发该协会的青少年适能测验, 同时以全国常模应用于美国本土体育课程。之后的肯尼迪总统为了表示对身体活动与适能议题的重视, 把相关的会议名称改为“体适能总统会议”, 这是第一次正式以“体适能”名义取代过去的适能名称[1]。

“体适能”英文叫Physical fitness, 德国人称之为“工作能力”, 法国人称为“身体适性”, 日本人称为“体力”, 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则以“体能”称之, 我国大陆地区习惯名称为“体质”, 如我国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就与他们的体适能测试有许多相同之处[2]。用我国传统的理解方法, 可以把“体适能”理解为“体能”和“适应能力”意义的综合, 也可以把体适能理解为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

2. 体适能概念的发展

1968年, 在美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 不少专家就体适能的概念进行了激烈争论, 由于会议时间有限, 最后迫不得已才草草形成了体适能的大致定义, 与会专家把体适能定义为:“人体能够动员肌肉成功应付紧急或特殊情况的能力。”后来, 美国运动医学会把体适能定义为:“有能力完成比较繁重和紧张的日常工作而不感到过度疲劳, 有足够的活力进行休闲享受的追求,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以高水准的能力加以应对。”

1996年, 美国发布了《身体与健康》一书, 该书首次以宣言的形式号召民众为了促进健康、积极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该书中, 对于体适能的定义同美国体育教育研究会的定义基本相同, 即体适能是有能力完成比较繁重和紧张的日常工作而不感到过度疲劳, 有足够的能力享受休闲时光和应对难以预期的紧急情况。该书同时指出: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耐力、肌肉爆发力、肌肉做功速度、速度、柔软度、敏捷性、平衡感、反应速度和身体成分。由于以上这些成分对于健康和运动能力的贡献不一, 因此通常又把这些因素划分为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和与运动能力相关的体适能。

欧盟委员会对体适能的定义是:“能够满意地完成身体活动的能力。”该委员会指出, 以往体适能通常是指运动员或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能力, 但目前从更一般意义上讲, 体适能是指一个人完成工作、日常生活和积极享受休闲时光所需要的肌肉工作能力[4]。对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肌肉活动越来越少的情况, 更加强调增加以肌肉收缩为特点的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体适能主要是指拥有足够的能力承受身体负荷而不会过度疲劳的能力。

综上所述, 欧美国家普遍认为:体适能支撑着整个生活品质, 它与人们的工作效率、享受休闲时光与健康、预防运动不足导致的机能减退、身体应变能力有关。

3. 体适能的内涵

目前, 欧美学者普遍认为体适能是评价健康情况的一个最综合性的指标, 体适能直接与整体生活品质相关。体适能是众多参数的综合, 包括与健康相关的参数、与技能相关的参数、与代谢相关的参数。

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直接与个体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有关, 主要是通过评价机体心肺机能、身体成分、肌耐力、肌肉爆发力和柔软度加以反应。这五个方面目前被认为是体适能最基本组成部分。体适能研究的历史不断修正体适能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将体适能与健康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之成为一门既科学严谨又实用有效的科学。

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 其参数为灵敏性、协调性、爆发力、反应时间与速度。这些素质不是每个健康人都具有的, 因为拥有这些素质需要一个动作学习的过程。拥有这些技能会使人很容易完成高水准的技术动作, 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更多乐趣, 因而与技能相关的体适能的组成部分有时也叫运动技能或体育技能。

代谢性体适能是近年来提出的新体适能参数, 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等。代谢性体适能反映的是一种机能状态, 它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直接相关, 但并不必然与健康体适能联系。降低血脂水准、控制血糖等都能增强机体代谢体适能, 减少运动不足性疾病的发生, 并影响身体体适能的表现。

体适能是以上三方面参数的综合表现。一个健康的人, 三方面的代谢性体适能参数至少达到适当水准, 使身体能拥有一定的健康、技能, 以及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成分。不同的体适能特征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系但相互之间又有区别。一个拥有良好健康体适能成分者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技能体适能, 技能类体适能还涉及一个学习过程, 但要拥有优秀技能体适能的前提是身体要有良好的健康体适能。

在“体适能”的三大类中, 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是指一般人为了促进身心健康、预防各种疾病、增进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等目的所需的能力, 是一般运动体适能和专项运动体适能的基础, 对于任何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有学者把体适能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生活的体适能, 工作的体适能和娱乐的体适能。

4. 健康观念的发展

体适能是与健康紧密相连的, 因此体适能研究也必然带来健康观念的变化。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 (AAH-PERD) 对健康提出了整体性的概念, 提出健康由五个成分的安适状态 (well-being) 所构成[5]:身体适能, 了解身体发育、身体照顾, 发展正向的身体活动态度与能力;情绪适能, 思考清晰、情绪稳定、成功地调适压力, 保持自律与自制;社会适能, 关心配偶、家人、邻居、同事和朋友, 积极地与他人互动和发展友谊;精神适能, 寻找个人生命的意义, 设定人生的目标;文化适能, 对小区生活改造有贡献, 注意文化和社会事件, 能接受公共事物的责任。这五个成分虽各自独立, 但彼此相关而影响了生活形态的质量, 也呈现出了“人自己的生长发育”、“人与人、社会、文化的互动”、“人与自然、面对事物时如何作决定”三个层面的全人健康 (totalwell一being) 。由于身体适能与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因而在发达国家受到大众的重视与广泛参与, 成为体育、健康教育、营养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概念, 并被民众广泛接受。这些概念在我国还仅局限在体育和医学科学的少数研究范围内, 因此, 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研究。

有学者提出了健康促进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理想健康。理想健康是指个体致力于维持健康状态,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以达到“身心合一”的整体完美状态。理想健康的提出其目的就是强调人们要想获得健康的终极目的, 除了要摆脱疾病的威胁以外, 还要积极地改善自身的社会、心理、教育和营养状态, 使其真正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多元化健康, 并享有完美的生活。需要强调的是, 健康理理念的演变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因此, 人们对健康的评价和理解也是动态的。

5. 启示

5.1 体适能与健康的有机结合

从以上欧美对体适能与健康的研究方向来看, 已经基本转向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研究, 尤其强调心肺机能、身体成分、肌耐力、肌肉爆发力和柔软度对健康的影响。如强调良好的心肺机能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适宜的身体组成可以避免由于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良好的肌耐力和爆发力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柔软度可以预防活动中的损伤, 防止运动器官的老化。这四个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就意味着人们能够安全地从事工作生活, 意味着能够预防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最终与健康紧密结合。

5.2 健康观念的转变

过去,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单纯理解为“无病、无伤和无残”, 并将“没用疾病”作为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显然, 这种观点具有消极的成分, 不能反映健康的全部。一般而言, 没用疾病只是最起码的健康, 又被称为健康的消极面, 更重要的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或者说是维持健康的能力。健康本身不是生活的目标, 而是每个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种资源, 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是个人对完美生活的潜在社会需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更重要的是它是每个人面对生活各种挑战从容应对的能力, 是帮助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一种资源。

5.3 学校体育的体适能教育

上一篇:物理科学教育管理下一篇:全自动电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