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五篇

2024-07-28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篇1

关键词:个性心理,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差异分析

由于汽车驾驶员生理条件和社会实践不同, 其个性也随之不同, 不同的个性心理对安全行车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闵期波格认为优秀的驾驶员必须具备适应驾驶的性格、气质、情感以及复杂的注意力, 敏捷的反应能力等, 能在千变万化的行车过程中持续地接受和分析周围的环境与汽车状态的信息, 并做出合理的操纵动作的心理素质。

(一) 性格与安全行车

性格特征按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第一, 对待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对待现实的态度, 主要是对社会、集体、他人以及对自己等各方面的态度所构成的性格特征。第二, 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反映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汽车驾驶员自制力强, 处事果断, 严守纪律;有的表现急躁、粗心大意、处事马虎等。第三, 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处理问题上, 有的汽车驾驶员细致、主动, 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的粗略、轻率、被动, 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作为汽车驾驶员,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 努力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

(二) 气质与安全行车

从驾驶员这一职业角度来看, 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 兴奋占优势类型。这一类型的汽车驾驶员, 其行为特别热情、精力旺盛, 但性情急躁、任性, 缺乏耐心。第二, 灵活占优势类型。这一类型人的特点是敏捷而灵活, 他们的感情直接表现在行动上, 但这种感情不那么强烈, 容易发生变化。第三, 惰性占优势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安静, 动作比较迟缓, 感情很少外露, 这样的汽车驾驶员比较沉着、冷静, 但缺乏生气, 反应迟钝。在复杂交通情况下, 常表现出犹豫不决, 判断措施不够果断, 也容易成为不安全因素。

(三) 情感与安全行车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喜、怒、哀、爱、恶等心理现象。情感是人对现实社会事物的美与丑、是与非的一种稳定性的主观态度的表现。良好情感的培养, 主要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凡事从人民的利益、长远利益和从大局出发。“三思而行”则可控制情感的减力作用。

二、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 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 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会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 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 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 容易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会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

(二) 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在行车时, 驾驶员易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意外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例如, 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引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

(三) 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 有些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 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 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 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 而是靠碰“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 但由于心存侥幸, 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 但心理却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 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 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 沉稳操作, 不是惊慌失措, 就是反应迟缓。

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 形成良好的信念、习惯, 约束行为, 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 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 忠于职守, 爱岗敬业。

(二) 加强体能训练, 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 身体状况不同, 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 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 当驾驶员疲劳过度, 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 心脏功能不全, 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 甚至昏厥, 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 加强心理训练, 提高心理素质

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 反应迅速, 动作敏捷, 操作准确, 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 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 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 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

四、结束语

为了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驾驶员除应调整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外, 还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交通法规来约束自己, 用丰富的知识来完善自己, 使自己成为一名心理素质、职业道德、驾驶技术都合格的驾驶员。

参考文献

[1]、蔡笑岳.驾驶心理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7.

[2]、贵斌.驾驶员安全行车指导[M].海潮出版社, 2004.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篇2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对大量交通信息进行感知、选择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1]。对于两种以上刺激,需根据不同刺激,经分析判断后,做出不同的反应,称为选择反应[2]。选择反应与简单反应最大区别是,选择反应过程中包括认识与判断阶段,所以选择反应时间要也简单反应时间长[3],而且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反应。反应能力包括反应的快慢和反应的正确及协调性。美国学者做过专项调查,其结果显示,驾驶员驾车行驶1 km内大约会遇到300种信息,至少要作出判断决策75次。所以驾驶员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和行车安全是密切相关的[4]。

反应时间长,相对来说留给采取措施的时间就短,往往错失了良机,容易酿成事故。除此之外,大量的检测调查中还发现,错误反应次数多的人,事故率高。分析原因,一是错误反应多的人,大脑中枢识别判断功能差,这样就容易做出错误决策;另一个原因是性格急躁,在没有判断清楚之前就采取行动,把这种人叫做“动作优先”。日本丸山先生用自己开发的速度反应检查仪对驾驶员进行了检测,明确指出了容易发生事故的人种有动作优先的倾向。也就是说,动作在先确认在后的人事故倾向性大。本文依托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与处置、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开发的选择反应检测仪,采集了4 642名营运车辆驾驶员选择反应的有效数据,分析研究驾驶员的选择反应能力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 选择反应类型的划分

根据驾驶员的错误次数和反应时间,可以将选择反应划分为四种类型:机敏型、毛躁型、稳重型、迟钝型。反应时间短,错误也少,属于机敏型;反应时间短,但错误也多,属于毛糙型;反应时间长,但错误少,属于稳重型;反应时间长,错误也多,属于迟钝型。毛糙型和迟钝型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5]。

2 选择反应检测方法

课题开发的选择反应检测仪如图1所示。检测仪采用计算机控制红、黄、绿三种颜色刺激信号和蜂鸣器,三种颜色刺激信号和蜂鸣声随机出现,要求被试者对不同刺激分别用左手、右手和右脚做出相应反应,从而达到检测驾驶员对复杂情况反应能力的检测目的。本项目检测时测试16次,仪器记录每次反应时间及反应错误次数。

3 数据采集及处理

利用选择反应检测仪检测仪,课题组在福建省泉州汽运集团、江苏南通汽运集团和苏州汽车客运总公司、合肥汽车客运总公司检测了4 948名有三年以上营运驾驶经验的客车驾驶员的选择反应数据。由于检测调研得到的有些样本数据异常,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异常数据,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代表性,为数据分析处理奠定基础。剔除异常检测数据的方法如下[6]:

式中,X为被检测者选择反应检测值;μ为所有被检测者选择反应检测值的均值;σ为被检测者选择反应检测值的标准差。

经过上述方法计算后,共剔除306个样本,得到有效样本4 642个。

4 数据分析

根据选择反应类型的划分,对4 642个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为了分析不同组别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能力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组别的事故次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讨论单一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的影响。在本次分析中就是针对控制某一因素,研究在不同水平(不同组别)下事故次数有没有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方差分析的显著性表明,不同组别的事故次数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驾驶员的选择反应能力对行车安全具有显著性影响。

对不同组别的组内事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选择反应错误次数较多的毛糙型和迟钝型驾驶员的事故率明显高于选择反应错误次数较少机敏型和稳重型驾驶员,将近是后者的两倍。由表1还能发现,毛糙型和迟钝型驾驶员的事故次数及事故多发者也明显高于机敏型和稳重型驾驶员。说明选择反应能力检测中的错误次数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影响非常大,在驾驶适宜性的评价体系中应占有较大权重。而选择反应时间较慢的稳重型和迟钝型驾驶员的事故率与选择反应时间较快的机敏型和毛糙型驾驶员之间的组内事故率没有明显的差别,由表1也可知,稳重型和迟钝型驾驶员事故次数及事故多发者与机敏型和毛糙型驾驶员也没有显著差别。说明选择反应时间均值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影响不是特别显著,因此在驾驶适宜性评价体系中不能直接用选择反应时间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5 结语

对4 642名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驾驶员的选择反应能力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选择反应错误次数多的毛糙型和迟钝型驾驶员的事故率,明显高于选择反应错误次数较少机敏型和稳重型驾驶员,也就是说,动作在先、确认在后的人事故倾向性大。这些人把“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对驾驶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正确观察、准确反应”;而有快速行动倾向的驾驶员正是忽视了这个“正确观察”,错误地感知了交通场面而招致了事故的发生。而选择反应时间均值对事故率的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将选择反应能力检测纳入驾驶员驾驶适宜性检测指标体系中,通过科学仪器对驾驶员的选择反应特性进行检测,并将选择反应错误次数作为驾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评价指标,而选择反应时间均值不能直接作为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Arianne T.de Blaeij,Daniel J.van Vuuren.Risk perception of traffic participants[J].Accident Analysis&Prevention,2003,35(2):167-175.

[2]赵建有,刘浩学.汽车安全驾驶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4-125.

[3]辛德胜.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检测系统[J].公路交通科技,1999,16(1):66-67.

[4]潘文献.驾驶员安全可靠度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3):56-57.

[5]杨彬彬.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适宜性检测设备系统建立[D].西安:长安大学,2012.

浅谈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篇3

【关键词】疲劳驾驶;交通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一、疲劳驾驶的界定

疲劳驾驶是指在驾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生理、心理机能下降而导致驾驶技能(驾驶操作能力)降低的现象。车辆驾驶是一种熟练劳动,在处理行车中的各种情况,需要手脚不停地转向、换档、制动,驾驶员的眼睛、神经一直处在持续的紧张状态。特别是汽车运行时间长、速度快、噪声大,道路艰险、气候恶劣,都要耗费驾驶员大量的生理、心理能量。这样持续较长时间,就会导致感觉迟钝,意识水平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判断和动作失误增加,严重时会在行车中打盹。这种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驾驶员身体和心理变化,从客观上表现出来的驾驶操作能力的变差和降低,就是驾驶疲劳。

二、疲劳产生的原因

驾驶员是一种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的职业,它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来不断处理各种与行车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交通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条件是安全行车的保障。而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大致如下:

1.社会原因。

⑴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一些车主、驾驶员认为“僧多粥少”。为应付无利甚至赔本,只得以多拉快跑理念的驱动下,即使疲劳了也不愿从就近出口驶离休息,必须促使驾驶人长时间的连续驾驶,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

⑵ 这几年来,油价、养路费、过桥费、人工费等各种开支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价却稳中不变,还呈下降之势。车主、驾驶员们为了抵缴这些沉重的费用,尽可能选择深夜行驶,而深夜正是疲劳驾驶最易出现的时间,或者是为躲避某一个交管部门的检查点而连续行驶造成疲劳驾驶;

⑶ 车主和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原因有三,一是盲目侥幸,钱贵于命。看不到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持侥幸心理,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交通安全于不顾。二是利益驱动,忘乎所以。为了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加快货物的营销速度,已顾不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往往通宵达旦地疲劳驾驶。三是车主和驾驶员慑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停车行为严管的态势,在身体出现疲劳的状态下,仍强撑着,等到了服务区或到达目的地后再停车休息。

2.主观思想原因。

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如有的驾驶员不顾第二天的行车任务,通宵达旦玩扑克、打麻将、跳舞等,睡眠不足,精神怠慢,导致第二天疲劳驾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不知所措。一般来说,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注意力、判断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等到发现险情时,已超出行车的安全距离,无法控制,灾难性的事故难以幸免。

3.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原因。

车辆驾驶工作是一项既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一方面,在风沙、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坡徒弯急、路窄坑多的道路条件下驾驶车辆,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引起疲劳驾驶;另一方面,驾驶员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连续驾车行驶,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中午、深夜时分驾驶,很难抵挡住强烈的睡意,很容易产生疲劳驾驶。

4.生理原因。

驾驶员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要从复杂的环境中不断获取交通信息并迅速处理,这种紧张状况时刻都在增加驾驶员的心理负担。由于驾驶工作的连续性,在行车中还常常因遇到交通堵塞或红灯信号而停车,以致心情烦躁,加重心理负担,因而容易疲劳。在一些景物单调的道路上长距离行车,也易产生疲劳。疲劳不是病态,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多数专家认为,一般性疲劳,休息便可解除,驾驶员的体力和工作能力可以完全复原。过度疲劳,则是多次疲劳的影响积聚而成的,它可能突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如果说疲劳是劳动过程的产物,

那么,过度疲劳则是疲劳得不到休息补偿的结果。

三、疲劳驾驶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失调、下降,对安全行车带来不利的影响。

1.反应时间显著增长。

据国外研究,工作一天以后,不同年龄的驾驶员,对红色信号的反应时间都增长了,对复杂刺激(同时给红色和声音刺激)的反应时间也增长了,有的甚至增长2倍以上。

2.操作能力下降。

疲劳之后,动作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于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于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分急促,有的动作又过分迟缓。有时,做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这在制动、转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3.判断失误增多。

疲劳以后,判断错误和驾驶错误都远比平时增多。判断错误多为对道路的通畅情况、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方法考虑不周到,降雨时速度不当等。驾驶错误多为掌握转向盘、制动、换档不当。严重者可发生手足发抖、脚步不稳、动作失调、肌肉痉挛,对驾驶产生严重影响。有的人甚至进入半睡眠状态,把车开入河里、桥下或撞在岩壁上。当然,因为疲劳的过程是渐进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不能及时迅速地作出调节性操作动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驾驶疲劳防范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这就表明了疲劳驾驶不仅仅是驾驶员个人的事,它是一种影响公众安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提高对驾驶疲劳的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其危害,分析产生原因,找出对策,提高思想警觉,形成预防驾驶疲劳、减少车辆事故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明白自己的双手掌握着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时刻提醒他们不要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生的痛苦,切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驾驶员认清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增强驾驶员的危机感,从而自觉抵制疲劳驾驶,严格按章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二是加大处罚力度,教育驾驶员切勿疲劳驾驶,对驾驶员尤其是对客运车驾驶员的驾驶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限制。继续推行近年来特殊时段晚上十点以后禁止客运车辆通行的有效措施,在一些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路线上设置醒目的防止疲劳驾驶的警示牌,使对疲劳驾驶的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人性化。

三是从心理上、生理上认真分析研究消除疲劳驾驶的方法,增强自我调济、自我克服疲劳驾驶的能力以防止驾驶疲劳。⑴保证足够的睡眠效果。养成按时就寝和良好的睡眠姿势,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膳食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切勿暴饮暴食;⑶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劳逸结合。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⑷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⑸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⑹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迅速停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的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如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喝一杯热茶,作弯腰动作,进行深呼吸。

安全行车远离疲劳驾驶 篇4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由于各种原因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而使人体机能失调而产生的身体疲乏和劳累,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有统计显示,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83%。可见,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实在不容低估。

驾驶疲劳形成的原因

第一,驾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所致。驾驶员的工作环境特殊,车内外都有刺激人体的因素。车内发动机排出热辐射和产生噪声、车身振动、动作单调重复、坐姿呆板等因素都会使驾驶员产生精神疲劳。

第二,驾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所致。驾驶工作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技术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体力劳动。由于车速快,来往车辆多,交通情况错综复杂,汽车结构比较复杂等原因,驾驶员眼睛要看,耳朵要听,手要转动方向盘控制仪表开关,两脚要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和加速踏板,几乎全身主要的器官都要承担任务,参与各种活动。此外驾车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情绪比较紧张,注意力要求高度集中。因此,驾驶员从头到脚,从感知思维到情绪变化,都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长时间驾车更要消耗很大的精力与体力从而产生机体疲劳。

第三,驾驶员个体素质所致。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影响驾车疲劳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差的驾驶员或新驾驶员,驾驶途中多余动作多,又离不开眼睛的监督,往往弄得满头大汗,很快疲惫不开。除个人身体素质外,个人的思想、工作之余的生活安排、休息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驾驶车辆的疲劳程度。

第四,受利益驱动所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输行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由原先的国有专业运输单位专营变成了现在的承包、挂靠、租赁及个体经营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大部分运输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货运车辆的实际经营权都到了个人手中。个体经营者在多拉快跑奔小康的理念驱动下,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安全管理,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

第五,特殊的道路环境所致。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迅猛,为广大的交通参与人提供了优越的交通环境,但是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平直,两侧景观单调,对于驾驶员来说,缺乏复杂的路况信息影响和强有力的视觉冲击,长时间地行驶在全封闭、单向行驶的路面上,就会造成疲劳和视神经的迟钝,甚至打瞌睡。

预防疲劳驾驶的有效方法

第一,职业司机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日间困倦和打瞌睡,应及时到医院去就诊。作为客运管理部门,更应有针对性地对驾驶人员进行专门的病理体检,防患于未

然,把重大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第二,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劳逸结合。根据试验得知,驾驶员一天驾驶超过10个小时,如果睡眠不足4—5小时,则事故率最高。连续行车2—3小时后,驾驶员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停车点下车休息活动一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要因赶路而勉强行车。行车时也可以利用音乐或开窗通风来调节精神状态,以防疲劳驾驶。在长途行车前,驾驶员必须保证正常的睡眠,尽量不要长时间连续驾驶。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即中午、黄昏和夜里,这时最容易产生睡意和疲劳的时候,在这三个时段开车要格外小心。

第三,行驶中两眼不要老盯着公路的中心线。因为两眼老盯住一个地方,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当感觉疲劳时,要适当将眼睛眺望远方,调节一下坐姿,也可以适度地听听音乐,或喝点水

第四,要提高驾驶技术。相比较而言,技术生疏的驾驶员比驾龄长、技术高的驾驶员更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驾驶员平时要多注意学习交流,不断提高驾驶技术。同时,要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始终绷紧“安全行车”这根弦,坚决摒弃那种“重经济,轻安全”的思想,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操作规程。

如何治理疲劳驾驶的现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司机不的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对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交管部门可强制要求司机不得驾驶机动车。

虽然治理疲劳驾驶有了法律依据,可真正执行起来却很难,原因是驾驶员到底开了多长时间,公安交管人员从表面上难以判断。因此有关部门应制定更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条文,已彻底杜绝疲劳驾驶现象的出现。

一般情况下,交警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很难判断司机是否疲劳驾驶,而作为乘车者,大都对驾驶人是否长时间驾车知根知底,为此只有每个乘车者都来当好预防疲劳驾驶的“监督员”,安全行车才有保障。乘车者坐的若是长途公共汽车,就必须注意途中有多长时间没换司机了,如果时间过长就要提醒司机及时换人,司机对善意的提醒无动于衷的话,你不妨打电话报警,举报其疲劳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若是乘坐自家车或朋友的车,随时提醒驾车者休息更为关键。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篇5

(一) 驾驶员夜间视觉特性的含义

夜间视觉特性是指夜间人的眼睛所具有的观察能力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由夜视力、暗适应、眩光感、夜间感知特性等组成。

(二) 夜间行车的特点

夜间在城市繁华街道上行车, 由于路灯, 霓红灯及其他灯光交织辉映 (在雨中还有道路反射光线的刺激) , 易使驾驶员眼花缭乱, 对交通情况的观察、判断迟钝甚至出现错觉。夜间在公路上行车, 由于灯光照射范围和亮度有限, 视力减弱 (夜视力较白天减弱1/2) , 视野变得很狭窄加上路面起伏不平, 灯光常随车身起伏晃动, 使驾驶员对道路地形、路面状况交通情况和行进方向的判断均感困难。

二、夜间视觉特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 夜视力

夜视力是指在夜晚暗处, 眼睛能分辨物体形状的能力。夜视力与光线亮度有关, 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 在照度为0.1米-1000米烛光的范围内, 两者几乎成线性的关系。由于夜晚照度低引起的视力下降叫做夜近视。通过研究发现, 夜间的交通事故往往与夜间光线不足, 视力下降有直接关系。

(二) 暗适应

当照度减弱时, 眼睛对光的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叫暗适应。眼睛从亮处到暗处, 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逐渐看清物体的轮廓, 这种变化叫暗适应。与之相对的是明适应。

(三) 夜间感知特性

第一, 颜色的辨认。视网膜的锥体细胞具有非常高的视锐度, 负责观察物体的细节, 能够分辨颜色。杆体细胞具有微光下察觉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功能, 而不能分辨颜色和细节。第二, 对不同对比度的物体的感知。夜间汽车用远光灯或近光灯行驶, 蓝道环视标对比度分别为88%和35%, 发现视标时的距离为认知距离, 能确认缺口方向时的距离为确认距离,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看出, 对比度大时, 认知距离与确认距离之差较大。即驾驶员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 应付各种事变, 这样有利于行车安全。对比度小时, 认知距离与确认距离相差极小, 即从发现有“物”到确认是“何物”时的时间太短, 这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

三、影响驾驶员夜间视觉特性的因素

第一, 年龄。人眼的视觉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 尤其是夜视力、动视力、深视力等。据调查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驾驶员夜视力最好。第二, 眼睛生理状态。眼睛的生理状况如眼疾影响视力, 神经原疾病、白内障、视肉膜剥离、眼外伤、青光眼等均会造成驾驶员的夜视力丧失。此外,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新陈代谢紊乱等也导致夜视力明显下降。

四、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的对策

(一) 进行暗适应检查

在选拔驾驶员的时候, 要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 不仅要检查驾驶员的夜视力、辨色力, 还要检查驾驶员的暗适应能力等。车辆部门应根据暗适应能力的不同, 合理派发暗适应强的驾驶员进行夜间行车。

(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驾驶员应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 尽量少抽烟严禁在驾驶车辆时抽烟, 严禁酒后驾车, 保持眼睛的健康清洁, 带病开车时应合理用药, 尽量避免服用影响行车安全的药物。

(三) 遵守交通规则, 灵活使用灯光

第一, 超车时的灯光使用。一般道路超车, 在道路交通条件允许时, 打开左转向灯, 连续闪烁远近灯光, 确认前车已让路, 开远光灯超越, 超越过程中, 对面有来车时, 改用近光灯, 超车后, 给被超越车辆留出必要的安全距离, 开右转向灯, 逐渐驶回原车道, 回转转向指示灯, 根据道路情况使用灯光。第二, 会车时的灯光使用提前选择交汇地点, 按规定在150米之外关闭远光灯时, 根据道路条件控制车速尽量靠右侧行驶, 进入150米以内对方没关闭近光灯时, 应变换远近光灯示意。

(四) 把握夜间行车规律, 提高夜间行车能力

第一, 严格控制车速。这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的根本性措施。驾驶员应充分意识到在夜间高速行车的危险性。第二, 注意左侧横过马路的行人。在城市道路的交通繁忙地段, 有时对向车道上排满了等红灯的车辆。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有行人从车龙的车缝里跑出来从左向右横过马路。

五、结束语:

由于人们已经意识到驾驶员是主要的矛盾, 其本身所具有的安全可靠度才是交通安全的保证, 而驾驶员80%以上的信息由视觉提供, 客观上更要求驾驶员加强对夜间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关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2005届优秀论文集[C].汽车管理学院, 2005.

[2]、刘浩学.汽车使用安全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建筑玻璃的选择论文下一篇:音乐文化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