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视域十篇

2024-09-13

现代教育视域 篇1

专业思想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理性认识和态度, 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的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 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及今后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正确的专业思想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1]。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思想不仅关系到广大中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 还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就业素质和事业发展。专业思想教育是教育管理者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借助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广大学生开展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态度、职业规划等教育的过程, 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价值取向、职业理想以及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是根据中医学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专业认知、职业引导和就业规划的重要教学活动。

1 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现状

目前在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调查研究[2]发现, 对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不高或根本没有的同学占8.9%;认为自己学习态度一般努力或努力不够占11.5%;认为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不太理想或不理想的同学占13.4%。笔者对我校中医学专业292名大一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中医学专业不了解的学生126人, 占43.2%;对中医学专业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33人, 占11.3%;认为中医学专业社会地位低的学生64人, 占21.9%;准备毕业后改换其他专业工作的学生45人, 占15.4%;有转专业意向的学生21人, 占7.2%。多项调查结果综合表明, 目前中医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专业兴趣不够浓厚、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低、专业思想稳定性较差。

2 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的影响因素

专业思想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主客观原因。通过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调查, 笔者认为, 专业思想问题的成因主要来源于志愿填报、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业前景、学习的适应能力、中医学专业的理论特征、中医学专业教育模式、中医西医化倾向等方面。

2.1 高考志愿填报

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 选择专业时, 是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意见与安排, 一些学生是根据高考分数做出的专业选择, 还有一些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而录取的, 所以这些学生的专业选择完全是被动的。即便有些学生是自主选择的专业, 但由于高考前学习压力大、时间紧, 所以也未能较详细地了解所报考专业的情况和专业所在高校的情况, 更没有深入思考自己所选专业的特点和前景。这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和对所读专业认识的片面性, 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丧失兴趣或感到迷茫, 失去学习目标和进取心, 对所学专业信心不足, 甚至产生动摇, 萌生转专业思想。

2.2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经济体制的变更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给当代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给学生的专业思想带来了正、负两面的影响。正面影响有:逐渐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崭新的价值观;确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注重实验与临床能力培养等。负面影响有:终身从事中医临床医生的职业观念被打破, 使得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一专多能的技能。另外,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红包、回扣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中医学专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使得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2.3 就业前景复杂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有调查[3]显示78%的学生表示热爱并且毕业后想要从事中医药相关行业。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而中医学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的增长却未能与之相适应。并且, 目前医院招聘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学历要求很高, 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就显得更为困难。复杂的就业影响因素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处于“毕业就等于失业”窘境,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前途产生质疑, 从而对专业产生动摇。

2.4 学习的适应困难

进入大学之后, 学生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挑战, 必须及时、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否则, 容易迷失自我, 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学习上就会陷入被动、感到力不从心。其外, 由于大学的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 学生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而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 从而导致大学新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存在适应困难。这些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学生就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专业情绪和专业思想问题。

2.5 中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学科特征

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维的基础之上, 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形成的, 其理论体系独特, 具有文学性、史学性和哲学性[4]。另外, 由于中医学理论是由无数个医家不断修正、补充、完善而发展起来的, 思维与经验紧密结合, 互相渗透, 其理论有社会科学的特征, 其应用有自然科学的特征, 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 其思维具有抽象性、实用具有经验性。中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学科特征, 使得中医学的专业教育与高中数、理、化的基础教育的思维方法与知识结构截然不同。很多中医学专业学生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知识, 在入学后也没有完成转变观念并融入到中医特殊的学习氛围中, 加上目前的中医教育往往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 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了解和学习, 使得学生普遍对中医理论、概念感到茫然和困惑, 对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难以接受, 时常感到中医逻辑的深奥凌乱和脱离实际。带着对中医理论半信半疑, 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被动地接受中医教育, 其效果可想而知。

2.6 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模式

目前中医学专业教育均采用现代课堂教学的模式, 与传统“师带徒”模式相比较, 其更趋向理论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但其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 其“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 限制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也导致了中医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 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 使得学生认为现在的专业教学与就业后的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 不能有效地传授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此外, 目前的中医学专业教学中, 西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的1/3-2/5, 使得相关中医古典医籍的学时不够, 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中、西医学的交叉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学习, 甚至产生中医学不科学的想法, 厌恶中医, 妨碍对中医学的深入学习。

2.7 中医西医化倾向

目前中医出现了较明显的西医化倾向, 即以“西医的模式”来指导中医临床与科研。在临床方面, 用西医的疾病诊断取代中医辨病辨证, 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 治疗上以西药为主, 中药为辅等;在科研方面, 过分强调新药研发而忽视中医基础和理论研究, 这些都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医药疗效的体现, 导致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中医的科学性和治病防病能力产生怀疑, 对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念产生动摇。

3 加强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的对策

针对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的影响因素, 作为中医药院校教育者和管理者, 在加强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方面, 可采取以下对策:

3.1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提高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认识

中医学专业新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对中医学专业的背景、性质、学科特点、行业前景以及中医临床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要求等情况并不了解, 而新生入学时往往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大学充满热情和激情。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以宣讲、讨论、交流、看电影、看录像、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 开展“名师启航活动”, 邀请中医学专业知名教授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中医学专业的背景、性质、学科特点、行业前景等情况介绍, 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教育, 感染和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 科学地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学专业, 激发学生潜在的专业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开启“学长导航行动”。组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有关学习和生活的交流, 通过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为大学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邀请杰出校友畅谈工作感受、就业心得等方法;在中医学专业大一新生中开设中医学“专业导论课”或“学科导论课”, 系统地介绍中医学学科、专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使大学新生一入校就清楚中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 以及明确大学5年应该学好哪些知识, 从而方便学生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明确学习方向[5]。此外, 还应着重学习、领会医学誓言、白求恩精神等, 使学生真正了解“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医学含义, 对中医学执著追求, 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3.2 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部分大学新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情况, 表现在生活方式、自理能力、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针对新生中存在的困惑和不适应情况, 应通过开展“新生大学生活适应”主题班会、新老生交流会、新生心理讲座、大学生人际关系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方式, 通过开设“大学生发展导论”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素质教育课程, 结合高中与大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区别, 引导学生尽快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 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 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并以此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 应通过新老生交流会、专业教师讲授等方法,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教学和学习特点, 并根据大学各门课程特点, 开展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逐步摸索出与自己学习状况、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会管理支配时间, 学会应用工具书、图书馆等条件自学, 从被动学习方法向主动学习方法过渡。

3.3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医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 其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一定的人文修养, 才能掌握其思维方法和精髓, 从而形成稳固的中医专业思想。

3.3.1 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孙思邈认为:“不读五经, 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 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 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 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6], 提倡医者涉猎群书。中医学专业教育如果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 忽视人文素质, 则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 后劲不足, 难以成为行业佼佼者。因此, 中医药院校要优化课程设置, 逐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地位, 增设古代哲学、自然辩证法、古典文学等课程, 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 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 如《论语》、《老子》、《周易》、《道德经》等, 提高其人文素养。

3.3.2 强化中医四大经典学习

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基础和精髓, 包含了许多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和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 历代医家都对四大经典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保证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中医院校必须强化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 使学生达到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中医学专业思想。

3.3.3 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药文化是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入门课程, 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7]。通过开展中医文化知识相关讲座, 制作和宣讲《中医药文化常识》手册, 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朗诵”活动, 成立专业兴趣小组, 组织医院见习等活动, 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 优化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兴趣和增强学好中医的信心。笔者采用上述方法, 营造了中医学专业大一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稳定的专业思想。经统计分析, 该年级278名学生大一学年期末平均成绩将近80分, 不及格率仅为1.31%, 相对于本专业往年大一年级, 成绩明显提高, 不及格率明显下降;学生专业思想较为稳定, 未出现申请转专业的学生。

3.4 改善中医学教学方法和模式

3.4.1 调整课程设置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 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方面的内容。中医学教育应按照其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来设置课程, 力争使所设置的课程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中医特点、特色及其优势, 加强中医基础及经典课程的学习。掌握好中、西课程的比例以及西医课程开设的时机。对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 首要的应当是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学习应该安排在中医教育的后半个阶段, 这样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8]。

3.4.2 改善中医学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中医学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导致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 可通过尽早安排学生进入临床见习的方法, 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感受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效果, 感知中医名家的临床魅力, 在近距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我们通过组织中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医院见习这种“早临床”活动以及组织中医学专业学生从一年级至四年级全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多次、反复进入临床见习和实习这种“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活动, 促进了学生对中医临床的了解, 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学好中医的信心, 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和专业技能, 从而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3.4.3 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中医来源于实践, 优势在于临床疗效。只有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 才能培养出中医思维。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就要让他们有机会实践中医, 感悟中医, 真切体会中医的神奇疗效, 从而对中医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专业教学, 要严抓临床实践, 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想,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 通过规范临床实习管理办法、增强临床带教意识、改进带教方法、改革出科考试等方式强化中医技能培养, 提高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是中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关系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中医科学的振兴, 因此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深入研究, 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使学生认同和接受中医, 从根本上巩固学生的中医专业思想, 培养真正热爱中医、献身中医事业的高素质人才。S

摘要:在现代教育视域下, 更强调专业思想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但目前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应深入分析影响中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的因素, 并找到有效的对策以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激励学生热爱本专业, 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视域,中医学,专业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骆巧凤, 戚锦阳, 邓建平.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影响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3 (1) :72-73, 107.

[2]王海波.谈影响中医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因素[J].医药产业资讯, 2006, 3 (2) :116-117.

[3]辛哲, 闫海军, 李坤.中医院校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创新途径[J].高等教育, 2013 (20) :25.

[4]杨桂芳.把握中医三大特征促进学生三个转变——谈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J].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6, 11 (4) :58-59.

[5]朱艳红, 梁家君, 高秀丽.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措施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12) :9.

[6]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9.

[7]饶洪.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专业思想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 (6) :536-538.

现代教育视域 篇2

信息社会的教育与过去相比较, 无论是观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 都将产生质的变化, 这对师范生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他们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理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外, 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 以便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因此, 在高校中给师范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 使未来的教师具备较好的教育技术能力是必要的。本文以闽江学院为例, 分析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 在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研究。

一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

本校该课程的教师在对传统的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 根据具体的要求, 提出新的教学方式,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贯彻。但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还是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 教与学本末倒置

一切以教为中心, 以教为基础, 先教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 教师不是教学的引导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 原本应该有的双向教学过程, 变成了教师单向的, 教师讲授知识, 学生跟在后面学习。这就导致学生亦步亦趋, 最后摧毁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二) 师生关系不协调

1 师生关系过于紧张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总是以严厉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不能沟通, 导致了师生之间在心灵上的相互封闭。

2 学生不够重视

对于师范生来说, 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 导致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与实际相联系。而课堂上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又过于难, 很难掌握好这些技术。作为一门公共课, 由于以上的难题, 更加导致师范生对本门课程不重视。

(三) 教学过程封闭

1 教学内容统一化

本课程选用的是陈琳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材。对于不同专业学科的师范生, 并没有针对性, 都一视同仁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

2 课时安排固定化

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着相同教学进度表进行教学。本校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们通过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 确定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2学时;第二章文字、图形、图像媒体及技术, 6学时 (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三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 6学时 (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第四章动画媒体及其技术, 6学时 (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第五章视频媒体及其技术, 6学时 (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第六章媒体及其技术, 4学时 (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 ;第七章多媒体教学环境及教学设计与评价, 2学时。

(四) 教学方法滞后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实践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练习法进行的一边讲一边练习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效率相对比较高, 但任课教师并没有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具体的专业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五) 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法简单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由平时成绩 (10%) 、实践成绩 (30%) 和期末考试成绩 (60%) 三部分构成。我们可以从最终的成绩比例看出, 本课程的成绩向理论知识内容为主的期末考试成绩倾斜, 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平时表现没有足够的重视。

二 后现代课程观

多尔从生物学、物理学、哲学等理论中寻找灵感, 对传统的以“泰勒模式”为典型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他认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 并不是预先界定的;是不确定的, 但却是有界限的。因此, 多尔建构出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 即丰富性 (richness) 、回归性 (recursion) 、关联性 (recursion) 、严密性 (rigor) 。

(一) 丰富性

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功能性或多重解释。他认为, 学校中传授的主要学术性学科都有它们自身的历史背景、基本词汇和最终词汇, 因此每门学科都以自己的方式显示丰富性。这种丰富性能创造各种领域以进行合作的、对话性质的探索。[1]

(二) 回归性

它是指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2]把这种回归性反思视为过程, 提倡回归性的课程, 并指出回归性课程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每个终点就是一个新的起点, 每个起点来自于前一个终点。因此, 这种课程自然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三) 关联性

联系的概念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在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方面和文化方面。[3]前者可以称为是课程中的联系, 后者则可以称为是除课程以外的联系。

(四) 严密性

严密性是多尔“4R”标准中最重要的, 它汲取了对现代主义来说是陌生的成分, 即解释性与不确定性。其作用在于避免转变性课程滑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4]多尔强调不要过早或最终以一种观点的正确而结束课程, 而是要将所有的观点投入多种组合之中。

三 “4R”: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思维框架

从后现代课程观的“4R”标准出发, 我们可以推演或者映射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思维框架, 使其作为教师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启示或引导。

(一) 丰富性:开发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统一成一个标准, 忽视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首先, 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动态性, 随着时间与空间的移动, 整个时代都在变化, 更何况是一门课程;其次, 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专业性质来规划具体的教学内容;最后, 对于课程本身来说, 具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 因此也应该要以自己的方式来丰富性地解释。

(二) 回归性:破除传统教师主导, 建构新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里, 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地对话, 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舍弃目前课堂里普遍出现的教师是权威、主导者、主动者的情况, 而应该是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本课程教学中, 首先, 教师是要当好主导者, 将学生面对的具体实际的疑惑进行讨论, 并且不要急于做出结论, 而要加以引导, 诱发学生找到真正的答案;其次,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当中, 本身也是学习的主体, 从教学中吸取经验, 进行教学反思,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学生在教师的教, 教师又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得到经验, 循环往复,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不断地有新起点, 不断地有新终点, 回归于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 共同得到成长。

(三) 关联性:重新有机地整合教与学的关系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的关联性, 它包含教育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教育方面即是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 而文化方面则为课程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传统的课堂一般只教授了教育方面的内容, 很少会关联到文化方面的知识点。因此,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说:要让学生学习课本中、教学大纲中既定的知识点, 教师还要搜集大量的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具体实际的材料、案例教授给以学生。重新有机地整合教与学的内容, 不再单单只学习课本内容。

(四) 严密性:探索新的评价方法

后现代课程观, 把课程的评价解释为转变性的协调, 课程是开放的、转变性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质上是流动的, 处于动态的相互用作用调和之中。因此, 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区分”, 而在于“成为共同情境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显然, 这样的评价不仅仅具有筛选的功能, 而且更具有激励与改进的功能。也就是说, 本门课程的教学要形成一种合力, 这种合力必须要具有严密性, 因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 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具有动态性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及现代教育技术, 要培养优秀的职前教师, 但单靠这些是不够的, 还需要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以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本门课程的有效性。在严密的同时, 让同学、教师进行考察批评并对自己的作为做出反应。

综上所述,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4R标准对传统的课程观提出挑战, 其课程理念给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来导航,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建设好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但是, 对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它, 吸收其合理的符合本门课程具体情况的一面, 摒弃其不符合本课程的方面, 从而更好地推进课程的改革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2][3][4]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25, 228, 180.

[5]殷娟娟, 杜侦.后现代课程观4R理论视域下的创新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 .

[6]李玲英.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价值取向探讨[J].课程改革, 2013.

[7]赵颖.后现代知识观与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改革, 2005 (3) .

基于教育现代化视域的顶层思维 篇3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我省“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广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罗伟其指出,教育装备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装备具有电子技术、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全面实施“广东省教育装备提升工程”,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装备均衡化、优质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新任务。罗伟其强调,要贯彻落实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决策,坚持“四个结合”(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与基础教育“争先”工作相结合,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结合,与课程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三个加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督导检查),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措施上出实招,在执行上见成效,以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支撑基础教育现代化,开创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新局面。

省教育厅巡视员赵康全面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主要做法有五个方面:一是政府统筹,二是政策保障,三是标准引领,四是“创强”驱动,五是督导推进。教育装备建设为我省教育“创强争先”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条件保障。

赵康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装备均衡化水平;二是实施“互联网+装备”战略,全面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升教育装备的应用水平;四是开展图书馆(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图书馆(室)的育人功能;五是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六是创新教育装备机制,全面提升教育装备服务创新驱动的能力。赵康还对2016年我省基础教育装备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现代教育视域 篇4

作为现代化命题的教育和教育研究,均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在教育学的视域下,探讨两者的动态发展关系已涉及到彼此的各个层面.概言之,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研究现代化的支撑;教育研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生长点.正是这种相互间的动态关系推动着二者现代化的进程.

作 者:叶正茂 刘华锦  作者单位:叶正茂(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刘华锦(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036)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 25(7) 分类号:G40-03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现代化   教育研究现代化   动态关系  

后现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篇5

在后现代视域下, 后现代教学理论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状态。众多后现代教育家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目的的唯一性进行了解构。吉鲁和阿罗诺维兹在《后现代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批判》一书提出了“边界教育学”理论 (border pedagogy) , 这一理论认为, 任何政治和文化壁垒都应该被清扫, 认为只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多元文化教学, 才能培养出超越形而“上”与“下”边界的人才。吉鲁认为, 应该反对任何有悖民主精神的新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 反对具有霸权性的优势文化, 提倡并保护具备特殊性的个性文化。麦克拉伦认为, 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西方女性主义者马丁在《未来内部平和的教育》一文中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提出,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家庭内部平和、社会内部平和以及国家内部平和, 从而达到世界大同, 社会和谐[1]。

后现代教育家对以泰勒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的线性的、单一的、封闭的课程理论进行了解构。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提出了4R课程理论。所谓4R, 指的是丰富性 (richness) 、循环性 (recursion) 、关联性 (relations) 以及严谨性 (rigor) [2]。所谓丰富性 (richness) , 即认为不同学科有不同方式诠释课程的丰富性。丰富性强调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而言, 对教材文本中的隐喻、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解释和探索性、批判性学习就使得大学英语课程得以具有丰富性。多尔提出的循环性 (recursion) 和现代主义教育观中的循环性学习是截然不同的, , 他认为循环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加深记忆和提高成绩, 而是使学习者得以反思和提高。所谓关联性 (relations) 在教育领域是强调课程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课程和课程内容母体之间的相关性。另一个有关关联性的解释是从阐释学和宇宙学角度看文化方面的关联。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 课程内部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相互关联, 而英美文化母体又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丰富底蕴。最后, 多尔强调各种概念的多种备选性和可能性, 即严谨性。总之, 多尔理论突破了泰勒课程理论的局限性, 否定泰勒有关课程理论线性实质, 肯定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的非线性特征, 将教师定位为有权威性的学习者团队中的平等成员, 提出了去中心、重调整、可调整的全新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否认课程目标的预先制定性, 强调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 肯定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师生共建性和创造性。

二、后现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观念和方针、教学范式和手段以及教学测试方法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颠覆性意义。以下就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 谈谈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影响。

在教学观念方面, 后现代教学观否认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过程, 认为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提问等形式达到师生双向的沟通, 从而使学生在批判性的思考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后现代教学观提倡并鼓励创新性, 否认权威答案, 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开放的, 不唯一的。学习者在这种批判性、对话性学习氛围当中, 往往不自觉地从学习客体转变成了学习主体;知识本身也从静态、稳定的意义系统转变成了动态、变化的自我调节系统。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 即便是广为承认和接受的传统教材文本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学习者的多元解读模式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肯定,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意识得以最大程度的保护。

从教学方针而言, 后现代教学理论解构了建构主义有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提出教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对话的方针。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讲授, 从作业到评价无不贯彻了这一方针。下面以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试吃者》的教学设计为例, 谈谈这种平等、对话、多元融合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四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当中,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词汇和内容学习只占很少一部分, 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实施是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如文化背景知识由学习者在课下整理、梳理后在班里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他学习者和教师都可以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提问和协商。在语言学习当中, 学习者被要求分成小组, 主动发现课文中的新单词、重点单词和长难句, 教师、小组成员和各个小组之间可以对话、协商和沟通, 借助校内外的信息网络, 就这些语言点进行探索性学习。在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 教学设计了“鱼缸 (fishbowl) ”展示这个环节, 就是让一个学习小组表演课文内容, 教师和其他学习小组进行点评, 并为设计课文的后续内容进行假设和延伸。而这一课的作业就是续写这个故事, 当然这个作业的答案是完全开放的。整个教学设计当中, 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中心, 师生之间是对话和协商的, 关注的是文化、语言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多元融合。这就是后现代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从教学范式和手段而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Internet的广泛使用, 现代远程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面向网络的教学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各高校都设有校园网, 学习者可以从互联网和校园内网得到海量信息。与此同时, 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都开设了网络公开课, 学习者只要注册后就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 网络学习也成了常态, 以外研社和外教社为首的国内知名出版社为大学英语教学设立的“新视野”和“新理念”教学网站, 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从这些网站上获取大量教材相关信息, 丰富了课程内容的母体。“句酷”和“冰果”英语作文批阅系统被广泛运用, 学习者在网上撰写的论文可以得到计算机即时批阅, 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批阅之后再进行人工批阅, 学生可以就教师批阅的情况用BBS的方式和教师沟通, 从而达到学习者、计算机和教师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和协商。总之, 网络化是后现代教育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网络化教学可以很好解决多尔课程论中提出的4R问题, 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反省性经验的可循环性, 确保了课程与课程内容母体之间的关联性、各种概念的多种备选性和可能性, 即严谨性。

从教学评价来看, 后现代教育观否认用单一的僵化的手段对学习者进行评价, 因为在后现代视域下, 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用唯一标准来衡量教学效果和教学价值是荒谬的。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 每个学习者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长环境和性格特征, 真的很难用单一标准来测量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比如, 在同一班级中, 学习者由于英语基础不同, 入学考试成绩可以存在天壤之别。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假设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刻苦努力 (甲) , 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懈怠 (乙) , 但由于采用的是僵化不变的水平测试, 甲生依然可能不能通过考试, 而乙生却可能“低空飞过”。这就造成了评价结果的不公, 从而打击甲生的学习积极性, 甚至对学生自信、积极的个性培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我们重视形成性评价, 将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结合起来, 力争给学生以过程性、发展性、形成性的较为公正的评价。档案袋评价法是重要的后现代教育评价法之一。2002年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出了档案评价要对学习者自身水平、长时间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成果三个方面作出评价。而教学评价的主体不应该仅仅是教师一方, 还应该包括家长、其他学习者、社区成员甚至是学习者本人。

总之, 后现代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消解了教师中心论, 解构了教师话语霸权, 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协商的和谐关系, 重视教学内容的多元融合, 鼓励学习者开展批判性反思, 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提倡多元性、动态性、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外国教育研究[J], 1998, (2) .

[2]Doll, W.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3.

现代教育视域 篇6

1“后现代成语”的来源和语义

通常, 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一定伴随重大的语言变化, 而没有重大社会事件的历史时期则是语言相对稳定的时期。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归根结底是社会性的, 社会条件和社会现实的突变为加剧某种语言趋势提供了条件。[2]所以, 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电脑和因特网的普及, 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其中, 网络“后现代成语”是时下网络语言最新的表现方式, 以保留中国传统成语的四字结构得名。

1.1 来源分析

网络自创成语又称“后现代成语”, 其主要代表是“细思恐极”、“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不约而同”等。现就其中三个词语的来源加以介绍。

早在2012年11月11日, 华中科技大学某男生将历时212天创作的16万字情书装订成册, 取名《我不愿让你一个人》送给心仪的女生。女生十分感动, 但还是选择拒绝。[3]随后, 网友据此编造“十动然拒”一词, 高度概括了这次告白事件。

今年8月, 当北京某青年为筹婚房首付款持西瓜刀抢银行, 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后, 一篇题为《“人艰不拆”:中产阶层为何从白领变屌丝》的新闻评论随即而出。[3]“人艰不拆”已从网络转移到主流报刊中, 悲愤之情蔓延开来。

直到最近10月《南方周末》以《普通护照免签“喜大普奔”》的标题报道中国游客前往泰国普吉岛可以免签的新闻。[3]透过该词, 便可体会到浓浓的喜悦。

1.2 构成及语义解读

乍看之下, 以上网络“后现代成语”构词新颖、独具匠心, 且呈现出从虚拟网络向传统实体媒介转移的趋势, 但它们真正的寓意和内涵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正如朱文俊写道“当一个词或词组对说者和听者, 对写者和读者都是同样意思时, 理解才是充分的”[4], 这些词语既然来自网络、源于网友的智慧, 那么具体含义只能有由网友解释。

通过网络搜索, 上述词语中“十动然拒”和“人艰不拆”分别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和“人生已经如此艰难,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的缩略版。“喜大普奔”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的词首组成。与此类似, “累觉不爱”是“很累, 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简短表达。“细思恐极”即“细细想来, 觉得恐怖至极”。“不明觉厉”表示“虽不明白对方所讲的意思, 但觉得很厉害”。“不约而同”则完全抛弃原有“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 演变为“很久没人约, 快成同性恋”的另类版本。

通常, 典型的传统成语是三层次架构, 包括成语所表达的意思、为方便听者理解所采用的故事和让该意思为人精准掌握的语言形态, 即中国传统“言意”理论派生的人际传播“意象言”结构。就网友的解释来看, 网络“后现代成语”的构成沿用中文成语的形式, 也产生于一定的背景。然而, 它们与真正的成语还是有所区别。仅限于网络和网民之间使用的网络“后现代成语”是无法达到传统成语被普遍接受的程度。

纵使“喜大普奔”与英语缩略构词法相似, 却也难以做到形意兼容, 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 人们难以理解。例如“金砖国家”组织采用巴西 (Brazil) 、俄罗斯 (Russia) 、印度 (India) 、中国 (China) 和南非 (South Africa) 五国的首字母组成“BRICS”, 即砖块之意, 既传神又达意。

2 网络“后现代成语”的使用原因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Homes指出,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一种理论, 这种理解能够解释在一个社团中人们为什么能使用某种形式的语言, 人们选择某种语言形式的原因又是什么。[5]因此, 研究网络“后现代成语”的使用原因十分必要。

2.1 网络环境

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 人类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即语境中进行的。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 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口语中的概述后语等, 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6]网络“后现代成语”所使用的语境就是网络环境, 对其发展也具有制约作用。

根据全国权威部门发布的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42.1%, 其覆盖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肩的, 传播速度也是任何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7]互联网的存在拓宽了语言的传播范围, 同时也加快了语言的传播速率。

网络是一个由网络技术支撑的虚拟世界,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隐蔽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打破了现实交流中地域、民族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然而, 产生于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网络“后现代成语”一旦脱离了虚拟的网络世界, 说者与听者之间的默契也随之消失。在现实生活中, 这类词语因缺乏表意的稳定性和明确性而难以被人理解。

2.2 网民主体

社会语言学家罗宾·莱考夫 (Robin Lakoff 1991) 的“言为身份” (You are what you say) 之说, 即语言可以反映出说话者的相关社会信息, 如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地域、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等诸多社会因素。这一理论正指明语言现象主体的特点

网络“后现代成语”的产生是虚拟网络赋予网民隐蔽身份的权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采用通俗、随便的语言交流或宣泄情感。譬如, 缩写词“喜大普奔”以简短有力的结构传递人们的热情, 达到引人发笑的目的。“人艰不拆”流露出现代年轻人的悲愤不满, “十动然拒”则在调侃中透着些许无奈。

此外, 使用谐音、缩略语的形式符合“方便快捷、省事省力”的原则, 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交际符号越简洁越好。美国心理学家哈里·伯杰 (Harry Berger) 认为, 人有两种原始需要:一种是次序、不混乱;另一种则相反, 人类确定需要混乱、危险、新奇、神秘。两种需要是矛盾的。[8]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正处于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年纪, 他们创造的网络“后现代成语”反映了求新猎奇的心理需求。

3 网络“后现代成语”的发展趋势

网络“后现代成语”的产生和传播既有自身的客观性, 也有网络主体发挥的主观性, 以上对其构成和语义的分析可预见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 语义的明确性是指进入日常言语交际的网络词语必须清楚明了、表达准确且易于理解。当人们遇到常识被颠倒、不熟悉的网络“后现代成语”时, 就会造成词语混乱和交流障碍。创新并非随心所欲, 基于特定社会事件产生的词语必须做到意义与事件的密切关联。

至于网络“后现代成语”今后的发展前景, 则必须符合布龙菲尔德提出的“语言规范化”, 这就是人们谋求和保证信息传递效果的一种主动行为, 是人们对语言使用情况和发展情况进行干预, 以期语言这个重要工具按照人们的愿望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9]为使网络语言被正确合理地运用, 相关部门在保证其合乎语言系统内部逻辑语义关系的前提下, 还要适当地干预, 使其符合社会风范和公序良俗。

4 结束语

总之, 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语言的产生及发展都受自身及环境的影响。在看待新兴的语言现象时, 人们应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网络“后现代成语”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但其长久发展的生命力还有待时间检验。只有做到明确语义、符合语言规范, 它们才会被纳入常规语言体系中。

摘要:科学和技术在21世纪得以迅猛发展, 伴随网络产生的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蔓延开来。新兴的网络“后现代成语”更引发包括语言学家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出现的必然性、使用的主客观原因及发展的生命力值得深究。该文试图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举实例和案头研究的方法, 对网络“后现代成语”进行探析, 从而得出其发展必须遵循语义明确和语言规范的结论。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后现代成语”,生命力,语义明确,语言规范性

参考文献

[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17.

[2]孙汉军.语言是个对立对应系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7) :10-13.

[3]新华通讯社.网语“喜大普奔”折射年轻人心态[N].新华每日电讯, 2013-10-29.

[4]朱文俊.语言与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 (2) .

[5]张延国, 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

[6]瞿转意.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特征[J].海外英语, 2012 (2) :263-265.

[7]黄安靖.网络新词对语言的冲击是空前的[N].北京日报.[2013-9-30].

[8]黄永江, 刘汉霞.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及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63-65.

现代教育视域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客房服务,校本课程

在新形势下, 为了实现自身水平发展的突破, 客房服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必须充分掌握信息环境下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的平台建设。

一、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载体, 教师为执行者, 用科学的方法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的类别, 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是客服服务的专业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 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特色、行业需求, 开发出符合校本实际的课程。

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平台建设的意义

在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 建设基于客房服务平台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 学生原先对客房服务的模糊了解和认识存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经过多种途径的学习, 学生的客房服务理论和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基于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 客房服务课程开发平台的水平也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二) 信息技术使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得以建立

学生和教师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的建立是落实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平台建设的先决条件, 因此必须重视沟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人机交流,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的时空互动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对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平台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平台建设的措施

(一) 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借鉴, 扩展课程开发的思路

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新信息, 新的信息带来新的知识, 新的知识造就新的生活。近年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数量和速度上都表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局面, 而这更有利于我们及时、方便、快速地获取国内外酒店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客房服务开发热点, 汲取最先进的客房服务开发经验。这对于我们方便、及时、快捷地得到关于国内外客房服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最新客房服务的发展脉络、学习最先进的开发经验是十分有利的。通过消化吸收国内外课程开发的经验。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提高客房服务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 加大开发力度, 不断积累课程开发的知识, 研究课程发展的新途径,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

(二) 建设客房服务学习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客房服务学习资源库的建设迫在眉睫。在信息技术视域下建设客房服务学习资源库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既可以搜集、整合互联网上的客房服务优势教学资源, 又可以充分利用CMS体系、微博、微信、论坛、QQ空间平台来搭建学习资源库。信息技术有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两大功能, 其基本功能是资源共享。网络教学资源中有大量的客房服务资源, 教师通过筛选、整合出有效教学资源, 用在客房服务教学中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平台建设水平。此外, 还可以充分集中学校校园网中的酒店服务教学资源和兄弟院校酒店服务专业的教学资源, 下工夫做好每一节客房教学课的课件, 如Flash课件的制作和修改, 网络课件的应用和制作等;以及技能训练视频拍摄, 帮助学生获取最先进的客房教学理念和指导, 纠正学生客房服务技能的训练, 有效提高客房服务教学水平。

(三) 创建客房服务技能校本课程的开发环境

通过各种形式设计客房服务的教学情境来提升学生客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利用信息技术的人机界面, 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在学习中存储自己的学习记载, 老师对学生情况能及时了解, 最终设计成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客房服务校本课程,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客房服务水平。

(四) 搭建实践性信息技术练习平台

客房服务教学最重要的是其实践性, 加强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来还原和再造酒店客房服务的全过程。因此, 首先要建立信息化客房服务互动机制的人机界面, 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 让学生学习的记录予以保存, 教师可以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从而便于设计客房服务的校本新课程;其次, 建立一个“网上客房服务能力多元评价平台”,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可以对新校本课程的建设予以调整和完善,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客房服务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现代教育视域 篇8

关键词:政治文明;公民;有序性;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91-0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它反映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文明为政治参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参与政治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而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1]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政治文明的建设。

一、政治参与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概念的基本界定

1.政治参与。由于各国研究者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所持的政治视角和思维方式不同,对政治参与含义的理解和认识也有所不同。概括国内关于政治参与的有代表性的诸种说法,结合当前各国政治参与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及重大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其主要内涵包括: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而普通公民就是以从事非政治性工作为主业,而又有必要介入政治活动的人,这样就将政治参与者与政治职业者区别开来。二是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以及重大的公共政治生活。政治参与并非囊括所有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它主要是指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也就是政府的活动。三是政治参与是一种多目的、多形式的政治行为,是客观的政治活动,而不包括主观的政治态度。四是政治参与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并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五是合法的政治参与和非法的政治参与皆是政治参与。现代国家普遍确认公民的主人地位,因而,政治参与是体现公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序的活动,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动。这种活动是依法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物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从广义上说包括依法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有秩序的参与行为。有秩序、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和真实体现。政治文明的一切建构最终都要通过政治行为体现出来,政治行为文明应成为政治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参与作为政治行为的方式的组成部分。政治本身就是“众人之事”,因此,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是一种群体行为或涉及群体利益的行为。而只要是群体行为,必然就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程序和规范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政治行为文明的程度。因此,“有序性”就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之根本。在政治行为范围内,有序才有文明,无序则无文明,政治行为建设就是要围绕着如何加强政治行为的有序化这个中心来进行,切实有效地推进政治行为的有序化。而无序、失序的政治参与必然产生负面作用,不仅会造成社会价值与人们追求理想的严重冲突,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政治衰退,还会出现秩序混乱、权力失控及国家、公众利益的严重受损,甚至酿成政治暴力和政治动荡,以致军事政变、战争等。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高度重视和决心,也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赋予了民主的新意义,更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政治文明。胡锦涛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完善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参与政治,又是一种有序的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过程。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一切其他形式的具体化的国家权力,都是由这一最高权力主体产生和派生的。追求广泛而自觉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本质表现。只有公民进行广泛而自觉的政治参与,才是民主政治的成熟形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国家各级政权机构选举实施的必要前提。例如,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最一般、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只有公民自觉地参与选举,选举活动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并选出能够代表人民执掌权力的人。因此,公民参与选举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决定着选举的成效。按照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在政权政治的层面上,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的方式来行使和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的。公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代表进行自我管理。其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各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决策民主化的基础。各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的决策必须反映人民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了解人民的意愿。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主体相继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决策建立在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民主决策,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人民群众能够主动地向政权机关反映自己的利益要求,进行广泛的利益表达。这种利益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参与。再次,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监督权力的基本途径。由于公共权力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因此公共权力极有可能被私人滥用,也就是说,人民选举出来的权力掌握者,也有以权谋私的可能,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对权力的掌握者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民的利益,这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尺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也只有理性的、自主的参与政治,选择理性的行为参政,才可以使参政者的意愿能够较为准确的表达。而参政行为的不理性,则会使执政局不能完整准确地了解参政者的意愿,耗费大量社会资本,引发社会动荡。亨廷顿指出,在政治系统内部,政治稳定与否取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比率。[2]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分化加剧,利益差异也呈多元化,但是各种利益之间缺乏一种完善的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利益诉求的渠道不够畅通。如何防止“参与危机”和“参与爆炸”,避免政治参与的失序,是中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政治参与中出现的无序状态对和谐社会的创建起着消极的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表现为政治参与的被动化和表面化还比较普遍。政治参与的实质是人民政治权益的实现,其基本形态是群众当家作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表现为缺乏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缺少对社会公共事物的责任心。即使参与也是流于表面的宣传鼓动、组织号召和从众行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的制度落实还常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还时有发生,如越级上访、非法集会抗议、蓄意滋事、聚众闹事、冲击公共机关、暴力对抗围攻等。[3]公民参与的无序,如果超出了现有政治制度所能承受的力度,就可能引发动乱,失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局势。无序参与是国家稳定的大敌,带来的是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悲剧。

3.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推进民主法制化的进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政治参与必须依法有序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正常功能和作用,实现它作为利益表达和政治诉求的手段,维护公民自身的利益。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人民群众依据宪法所赋予的权利,通过法律所规定的管道,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向政治系统表达各种利益要求;人民选举并实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制定法律将人民群众中共同的意愿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为法律规范;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监督相关国家机关依法对社会进行的公共管理与司法活动,从而实现、发展与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在实际中,公民的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尚缺乏一些法定的具体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扩大,势必促进各项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只有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通过自主、理性的方式,有序地进行。

三、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教育的普及以及广泛的传播媒介的增加,人们的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在高涨。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举措。

1.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种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同有高度政治意识的公民的有机结合。人民群众政治素质的高低,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高低。只有成熟、理性的公民才能真正地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如果参与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达到应有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导致随大流毫无主见的政治参与,容易引起政治参与的失败和政治的不稳定。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4]从我国的社会发展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强,更由于建国以来,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对民主制度的践踏,使人民对政治心存偏见。尽管改革开放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人们的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证明,政治文化建设是培育公民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信念,提高公民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水平,形成有效的政治参与行为模式的重要保证,必然对政治参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致力于基础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培养公民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政府有责任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引导和培育公民的民主价值观念,创造适宜政治参与、包括网络政治参与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对群众进行法律和管理培训,使他们增强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放弃过激行动。

2.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序化。邓小平曾十分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的问题更重要。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5]为此,要高度重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并用法律的形式将成熟的制度固定下来,使得任何领导人都不能随意更改或置之不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真正建成法治国家,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进而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实现公开化、平等化和非暴力化的政治行为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着重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和监督制度,赋予人大实际可操作的监督权、质询权和罢免权等。同时建设权力的制约机制,权力如果不分开就是集权,就会导致专制或独裁。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法治,要树立宪法的权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直接民主领域,真正体现民主的真实内容。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而面对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民的民主意识虽有很大的提高,但政治参与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民的素质不高,不适宜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而农民本身的民主意识单薄、自治观念不强,不能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的落实常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同时,目前国家所能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还远不能适应多种阶层民众政治参与的需求。因此,必须改变公民政治参与的表面化和形式化,使公民的政治参与不只停留在公民行使选举权这样的间接民主的范畴内,而是要逐步尝试使公民的政治参与进入到更多的直接民主领域。在参与的主体上,除了可以扩大公民个人的参与外,还要扩大以团体参加的政治参与。而且在参与形式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超时空、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和交互性等特点,在当今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民”的政治参与也在逐步加大,“政治博客”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电子政务平台成为网络政治参与基本途径。因此政府要主动应对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发展要求,建立电子政府,创造电子政务平台。而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导致对政治认同的危机、直接民主的失度,以及政治斗争的失控。在网上直接表现为政治谣言、政治牢骚的广为流传和政治盲从、政治冷漠、政治狂热、网络攻击等。要使这些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变得有序,就要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注册参与”,包括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也包括网民身份的虚拟网名注册,以保证公民符合法定政治参与权的规定性,也体现网络政治参与自主权的选择性。[6]在不断拓宽和创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政府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增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树立政府的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度。通过举办听证会、新闻发布、民意调查,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与公民就政策问题的形成、备选方案的拟定、政策方案的选择等进行磋商和谈判。进而逐步扩充、加大、增加和提升政治参与的形式、途径、领域、机遇、层次和质量。

总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国家、社会三者良性互动的形式,既是政治制度完善的需要,也是政治制度完善的结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内容。如何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开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16(1).

[2]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 蔡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1):172.

[4] 列宁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现代教育视域 篇9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发展模式建构

中国发展模式建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当今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双重境遇使得阐释中国发展模式必然面对这样一种情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同在中国出场.中国在寻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关于现代的四种典型话语格局.现代性自身是不断进化的`,后现代性帮助现代性完成了自己的改写或重写,即现代性变成了“后现代性之后的现代性”.由此引发的实践智慧将直接启示一种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击中现代性本身并对其前提进行哲学与资本的双重批判,这对于后形而上学时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作 者:沈湘平孙亮 Shen Xiangping Sun Liang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刊 名:贵州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C911 关键词:发展模式   资本逻辑   现代性   后形而上学时代  

现代教育视域 篇10

关键词:生命历程,人的现代性,珠海,历史人物

生命历程理论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在国外已经发展相对成熟。我国关于生命历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和方法才被介绍到国内,之后,“国内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领域都相继涌现出了不少关于生命历程的研究和著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崭新的视角。”[1]

珠海(原属于香山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引领时代潮流的历史人物,比如容闳、唐绍仪、唐国安、唐廷枢、杨匏安等,他们的生命历程仅仅嵌入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洪流中,但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事件,又共同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现代性品格和现代性的多重属性。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内涵界定

在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格伦·埃尔德(Glen Elder Jr.)所著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最为经典。

埃尔德通过对大萧条时代的考察,提出了生命历程的概念和原则,他认为,人的成长与衰老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嵌入在他们一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和地理空间之中;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社会与历史对个人生命产生重大影响;个人通过其对历史与社会环境的选择与行动来建构其自己的生命历程[2]。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的原则,埃尔德概括了生命历程研究的主要范式:首先,个体的生命事件影响个体的生命历程;其次,个人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经历的事件之中,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再次,个体的生命历程相互依赖;最后,个体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建构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3]。相应地,埃尔德归纳了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的“一定时空中的生活”“生活的时间性”“相互联系的生活”“个人能动性”几个基本原理[4]。

国内李强、包蕾萍等人对生命历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研究生命历程的“事件史分析”方法和生命历程的时间观点。李强认为:“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它关注的是具体内容、时间的选择,以及构成个人发展路径的阶段或事件的先后顺序。一般而言,尽管生命历程与家庭、经济、政治中的社会过程相联系,但它基本是个体层次的概念。”[4]包蕾萍则从生命历程时间观的角度,将个体生命、社会、历史三个层面结合起来,体现了生命个体在一定历史情境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能动选择的一个过程[1]。当然,国内还有不少学者从实证方面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立足于埃尔德关于生命历程理论四个研究范式和四个核心原理以及李强和包蕾萍观点的结合,来分析珠海近代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进而探析他们独特生命历程所塑造的中国人的现代性问题。

二、社会变迁与珠海近代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

19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处在社会变迁的巨大洪流中,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临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珠海首当其冲地经历着19世纪至20世纪的社会大变迁。在历史洪流中,珠海涌现出众多的历史人物,比如容闳、唐绍仪、唐国安、唐廷枢、徐润、杨匏安、苏兆征等,他们各自的生命历程以不同的经历和生命事件展现着。根据埃尔德生命历程理论和基本原理,珠海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亦各有其侧重点,呈现为:

其一,容闳年幼时的生命历程展现着生命事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828年11月17日,容闳出生在珠海南屏村。南屏村与澳门只有二里宽的一水之隔,与澳门生意往来频繁。容闳的父母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中有一个人能够结识外国人,以便日后在洋行中谋一差事。容闳先后入郭夫人在澳门成立的女子学校,以及基督教牧师马礼逊创办的学校。后来,马礼逊学校教师要回国,决定把班中最好的学生带走,他们是容闳、黄宽和黄胜,容闳之后入耶鲁大学。

容闳的父亲为容闳选择了一条结识外国人,接触洋务,进而谋生的道路。当时能把7岁孩子送到澳门传教士学校读书,是极少人能做到的。而对于容闳来说,年幼入读澳门女子学校和香港马礼逊学校,是容闳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生命事件,正是这个生命事件的发生,才得以使容闳书写后面的人生,引领中国第一批留学高潮,被后人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其二、容闳赴美留学及其后来发展以及唐廷枢、徐润、杨匏安、苏兆征等人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经历的事件,同时亦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

容闳1847年赴美留学,七年之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当时,容闳看到祖国的落后,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回国倡导像他一样的青年出来学习,然后报效祖国。1854年,容闳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条件回到祖国,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努力,终于与清政府达成协议,促成了120个幼童出国留学,从而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留学高潮。

唐廷枢,1832年生于珠海唐家湾一个农民家庭,年幼时入马礼逊学校学习。唐廷枢从马礼逊学校毕业时正值外国洋行充斥中国的时候,1863年,唐廷枢接替林钦出任怡和洋总买办。为了与洋人争夺长江航运的利权,1873年1月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半年后李鸿章委任怡和洋行总买办唐廷枢为轮船招商局总办。入住轮船招商局对唐廷枢来讲是他人生的转折,他告别了十年买办生涯,成了洋务运动的官员并且向民族资本转化。徐润,1938年生于珠海北岭村,年幼时入宝顺洋行当学徒,很快地由学徒、上堂帮账,24岁升任主账,以后又升至副买办,总买办。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李鸿章札委徐润为轮船招商局会办,从此,徐润与唐廷枢开始了共同经营轮船招商局的生涯。

从留学教育先驱容闳到香山买办商人的代表唐廷枢、徐润,再到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杨匏安、苏兆征,这些人物的人生具体选择虽然不同,却着重从三个方面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具体情形详见下文第三部分分析,但他们的生命历程却都深处中国社会大变迁洪流中,而被大洪流深深影响。

其三,唐绍仪、唐国安的生命历程与容闳倡导120留美幼童存在于相互依赖之中,社会—历史影响通过网络呈现出来。

唐绍仪,1862年出生于香山唐家村。年仅14岁的他被选派为第三批赴美留学生,他在美国留学了七年,回国后,他用自己的一生在追求民主共和思想。唐国安,1858年出生于香山县唐家鸡山村。1873年,当时他14岁,被选送为第二批留美幼童,随容闳赴美留学。归国后,唐国安曾任袁世凯家教,并从此转入仕途,任外务部候补主事,从而结识了周自齐与范源濂等人,因得颜惠庆推荐,与范源濂同时出任游美学务处会办之职,对中国早期留美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唐绍仪是第三批赴美留学生,唐国安是第二批赴美留学生,他们的生命历程都与容闳倡导的留学教育紧密相连,并相互依赖。而且唐绍仪、唐国安归国后都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珠海近代这些历史人物在中国社会大变迁的洪流中又共同地体现了生命历程中的“人的能动性”原理,虽然他们的生命经历和范式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凭借自己的主动性,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将自己的人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三、珠海近代历史人物对人的现代性的塑造

关于人的现代性研究,以英克尔斯(Alex.Inkeles)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进行得最为直接、充分。英克尔斯对人的现代性的分析构成了我们研究现代人的一种分析模型,即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具备一些“好”的品格。但作为具有内在规定性的人的现代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具有多种可能性,包含着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多重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多重关系整合的角度来考察珠海历史人物对人的现代性的塑造。

第一,唐廷枢、徐润独特的生命历程塑造了现代人适应商品经济的工业心态。工业时代是社会化商品生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形成了效能感、利益观念、开放与竞争意识等品格。这些普遍品格还需要整合,使之经过行动过程对社会产生正向功能。

唐廷枢曾任英国怡和洋行的总买办,徐润曾任英国宝顺洋行的总买办。在任买办期间,他们学习西方的技术,熟悉西方企业的精英管理方式。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李鸿章曾先后扎委唐廷枢、徐润为总办和会办,至此,他们的身份经历了从买办资本向民族资本的转化。上任后,两人办了几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选人。第二件事就是筹集资金。在有了人才、有了资金以后的第三件事就是拓展市场。这两人上任后的做法体现了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唐廷枢、徐润的一生经历了从买办商人到民族资本家的转化,其整个的生命历程恰好体现了现代人适应商品经济的过程。一方面,个体首先适应商品经济的公平、竞争、利益等现代观念;另一方面,个体努力使商品经济的现代观念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二,唐绍仪、杨跑安、苏兆征的生命历程塑造了现代人对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变迁的追求。人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关系之中,还通过一定的社会系统反映出来。英格尔斯说:“工厂之所以促使人的现代化,是因为它具体体现了现代化的那些原则,加上工厂在组织和措施方面也完整具体地体现了那些原则,所以工厂应是培养现代性最好的学校。”[5]这里将英格尔斯工厂的概念扩大到社会系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个人通过自身的行为对社会系统的角色进行整合,使之更具规范性。

唐家村人唐绍仪归国后,用自己的一生在追求民主共和思想。由于其留学海外的背景,不满袁世凯追求专制独裁,最终辞职,并与袁世凯进行公开斗争,这是非常宝贵的。尽管唐绍仪内阁只存在了3个月的时间,但却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早期民主化的进程。

杨匏安、苏兆征所处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你争我夺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代,正是先进的中国人苦闷彷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年代。1919年巴黎和会粉碎了中国人的幻想,看清了西方列强掠夺的真面目。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丢掉了对西方列强的幻想,努力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杨匏安就是其中的一位。杨匏安当时在日本接触并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其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社会形态的介绍,进而达到改造旧的社会制度的目的。苏兆征小时候的经历,海员的遭遇,使他慢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成长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对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杨匏安和苏兆征的人生经历体现了现代人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为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及其制度的努力。

第三,容闳、唐国安独特生命历程塑造了现代人追求社会文化价值观整合的心态。现代生活本身具有多元性质,人的现代性的发展也不是处在一个同质型的文化环境中,这就需要一个整合的过程。文化价值的整合表现为用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制约、校正个体现代性的发展。

容闳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率先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大,并通过自身努力使中国更多的年轻人能融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潮中,其倡导、促成的120个留美幼童就是他努力的结果。在容闳的带领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的留学高潮。作为留美幼童之一的唐国安,回国后,参与“庚款办学”问题谈判,任“游美学务处”会办,主要负责留美学生的考察和培养。唐国安分两次共率领金邦正、梅贻琦、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118人赴美留学,促成了中国第二批的留学高潮。

容闳和唐国安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整合的过程。容闳、唐国安出国留学,学习西方技术和文化,但是并没有一味地信奉西方文化,而是在东西方多元文化价值整合中促进中国社会—历史发展。

总之,在中国社会巨变的洪流中,在面临中西巨大冲击的时候,珠海近代历史人物对现代性的阐释选择的是用积极的心态,将中国传统不断地转化,注入新鲜的活力,实现传统在现代的重生。

参考文献

[1]包蕾萍.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5,(4).

[2]Glen H.Elder,Jr.,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Boulder,CO:Westview,1999.

[3]邹佳,周永康.国内有关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3,(4).

[4]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

上一篇:MOOC大学英语下一篇:寻找移动互联网商机